第一篇: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一、信息化发展形势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多方面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指出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2005年11月,温总理主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会议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断把我国信息化提高到新水平。
2006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再次将“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初步实现水利信息化”列为 “十一五”时期水利发展十大目标之一。
总体上看,在持续推进的基础上,全国水利系统在部党组 “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发展思路的指引下,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水利信息化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
二、我局信息系统的现状
我局信息系统的建设始于1990年,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传输及语音交换、计算机网络、水文数据采集、工程视频、异地会商、网站、防汛减灾、国家防汛指挥骨干网、办公自动化等系统。
1、传输及语音交换系统情况:
# 德州——岳城微波干线,共包括7跳电路,8g 频段,sdh 155m,2005—2006年建设完成。
# 德州——沧州微波干线,包括5跳电路,pdh 34m,8g频段。2005年建设完成。
# **新河一点多址通信系统,包括1个中心站,2个中继站,9个外围站。2005年建设完成。
# 点对点微波电路,包括德州——四女寺等17跳。
# 目前我局架设或敷设的通信电缆总长度为51.4公里,光缆长度为13.8公里。
# 网内共有33台语音交换机,目前共实际使用3331线。
2、计算机网络系统情况:
**南局计算机网络始建于2002年,通过光纤线路与微波线路的连接方式,现已建成了含5个子网、600多台网络终端的中型计算机网络,覆盖了局机关及相关二级单位。
3、数据采集系统情况:
**南局数据采集系统目前共有三套,即岳城水库水雨情三期遥测项目(1999年改造完成)、河道遥测系统(1997年建设完成)、水闸水位遥测系统(2004年底建成)。
# 岳城水库水雨情三期遥测系统,共有站点41个,包括1个中心站,6个中继站,6个流量站,4个水位测站和24个雨量站。该系统采集岳城水库上游太行山区等地的水情、雨情信息,通过超短波传送到岳城水库中心站、**南局和上级防汛部门。
# 河道遥测系统:始建于1997年,包括德州中心站、3个中继站和5个测站。遥测站分布于卫河、岳城水库以下漳河、卫运河及四女寺枢纽闸。采集到的雨量、水位数据通过微波或vhf传给**南局防汛部门。
# 水闸水位遥测系统:建于2004年底,主要分布于**新河河道及卫运河河道,包括7个闸坝水位雨量测站。采集到的雨量、水位数据通过我局防汛通信专网传至德州中心站。中心站的遥测数据经处理后传给局防汛部门。
4、工程视频系统情况:
**南局现有两套工程视频系统:**新河闸门工程视频系统和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视频系统。
# **新河闸门工程视频系统包括庆云闸和辛集闸两处监控点,这两处各有三个摄像头,用于监视上游、下游两个位置闸门启闭情况和水况以及启闭机概况。
# 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视频系统包含13个摄像头,分别负责闸门调度监视、枢纽调度监视、闸门控制室监视。
5、网站情况:
**南运河网是政府性质的综合网站,是**南局重要的对外宣传窗口。网站于2002年建设完成,起初只在内部运行,2004年对外网开放。
6、电子政务网情况:
作为海委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一部分,2006年起**南局建设了办公自动化,由电子政务平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政务内网网站组成办公自动化,共有服务器3台。
7、异地会商系统情况:
作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的异地会商端站,**南局机关安装了tandberg 6000视频会商终端,可以被呼叫参加国家防总、水利部、海委召开的视频会议。作为局机关与二级单位异地会商系统建设的试点,2006年建设了邯郸局的异地会商站点。2008年又建设了岳城水库、刑衡局、德州局、沧州局四个站。
我局的信息化建设仅仅是刚刚起步,仅能满足基本的通话和上网的要求,离“用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要求还相差很远,发展的任务还很重。
三,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刺客魔传 仙界走私大鳄 封天印地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某市水利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在新的历史时期,水利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才能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最近一段时间,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在调研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当前广大群众对水利工作总体上比较认可,对水利长期以来保障、改善和服务民生所做的工作比较满意。但同时,也对水利事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通
过广泛调研和认真学习,我对破解水利发展难题,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一、现阶段水利发展取得的明显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发挥水利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全市水利事业呈现出思路不断完善、发展速度加快、地位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2004年以来的5年间,全市累计争取重点水利工程59项,争取项目资金近11亿元。一大批利民惠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工业水利方面,建成太阳山刘家沟水库、金积供水工程、小河防洪工程,惠汉、唐西干渠“两两合并”工程,支持了工业发展。城市水利方面,开挖城市防洪排涝河道20.5公里,整治湖面水系21个,城市水面累计达到1.5万亩,建成黄河标准化堤防52公里。农村水利方面,近五年来灌区累计砌护渠道800多公里,各类渠道砌护率达29%,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全市中部干旱带110万亩节水补灌规划被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复、逐步实施。民生水利方面,建成郝家台水库等8项防洪工程,治理河道156公里。累计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107处,55万群众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2.5万水库移民得到国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扶持。生态水利方面,累计建成各类水保骨干工程95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40平方公里,境内生态移民项目启动实施。
二、影响水利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近年来水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重新审示市情、水情,当前水利发展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第一,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造成的山川资源型、工程型、管理型缺水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是现阶段全市突出水情。全市水资源量少质差,年内分布不均。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0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77立方米,约为宁夏平均值的1/3,黄河流域的1/8,不足全国的1/28,耕地亩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为20立方米,不足黄河流域的1/16,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年内降水量80%以上集中在6-9月,而且以暴雨形式出现,利用率较低。南部山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开发利用难度大。受扬水工程限制全市相当一部分土地不能开发利用。黄河上游来水已经连续6年比多年平均来水量减少20%以上。灌区灌溉方式落后,纵水入沟、大水漫灌等浪费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的资源型缺水、水利建设投资不足造成的工程型缺水、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滞后造成的管理型缺水是影响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性制约因素。
第二,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问题是制约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市是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地区,干旱带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2%,国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3毫米,为宁夏多年平均值的63%,全国平均值的1/3。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13毫米,是降水量的10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4%。脆弱的生态环境致使山区、川区频频遭受洪涝灾害袭击。2004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各种局部洪涝灾害26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同时,由于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南干沟、清水沟等流域受到污染,部分地方抽取污水灌溉,粮食产量持续偏低而且直接威胁着群众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
第三,水利防灾减灾、群众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城乡环境改善等涉及民生的水利建设滞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障碍。黄河、苦水河、清水河等重点流域治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差距较大。尤其是苦水河基本上仍属于游荡性河床,目前仍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目前灌区各类干渠砌护率仅为12%,农渠砌护率仅为2%。大部分水利工程运行时间很长,老化失修严重,骨干工程完好率不足50%,有20%的工程已报废、失效,效益严重衰退。农村安全饮水方面,全市仍有35万农村人口存在水质性或缺水性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27万人属于水质性饮水不安全,8万人属于缺水性饮水不安全。水利建设滞后制约着小康社会建设。
第四,水利干部职工思想解放不彻底、改革创新精神不够,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和水利发展机制不活等问题是影响水利跨越式发展的突出因素。在水利发展进程中,部分干部仍然存在“按部就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发展意识不浓,责任意识不强,服务理念不新,创新观念滞后,工作中瞻前顾后、怕担责任,一定
第三篇:水利调研报告
关于克尔伦苏木水利工作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主要以克尔伦苏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查看等方式,对现阶段我国新牧区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此次调研,分析当前我国新牧区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人员配置、经费保障是否合理,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关于解决当前新牧区建设征程中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牧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形成的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一、水利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目前克尔伦苏木辖区15个嘎查、2个党工委,总面积5839平方公里,2011年牲畜总头数为408557头(匹、只),属于纯牧业苏木,这几年正逐步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路道。今年我苏木政府通过“一事一议”财政补助项目新建各类人畜饮水机井36眼;2处小型电灌(花胡硕青贮饲料基地和芒来嘎查青贮饲料基地),每处投资为17万元,完成总投资268万元,解决了11个嘎查,4200人,30.5万头大小牲畜饮水安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农田水利建设任重而道远,意义深远。
二、水利机构、人员及经费
目前,克尔伦苏木政府设1个林水工作站,有1名站长、2名工作人员,在旗林业水务局的指导下开展日常工作。由于机构刚刚设立,目前还没有专门经费及交通工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水工作向日常化、正规化发展趋势。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井灌区存在机井老化设备陈旧效益低下的问题,需 通过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拓宽筹资渠道,进行更新改造;
2、河流、低洼处存在防洪隐患,灌溉渠系不配套,灌溉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3、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苏木工作站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进行了全面规划,并依照上级精神筛选项目,在做好前期勘测、设计工作的基础上,上报立项,争取国家投资,加大建设力度。已建工程基本上运行良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工程的管理体制也在逐渐的摸索中完善,效益发挥正常,管护措施较为切合实际,能够保证持续长久运行,基本上不存在较大问题。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是部分缺水嘎查找不到合格的水源工程,对工程建设造成困难。需通过先进的找水勘测设备,测定水源工程形式和位置,为工程的建设创造条件,早日解决牧民群众人畜饮水困难。
四、对策建议:
针对我苏木牧区水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我苏木牧区水利发展的总体构想和发展思路主要围绕合理配置水资源,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加大节水力度。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苏木属边疆少数民族牧业苏木,自然气候条件恶劣,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干旱严重,水资源紧缺,其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相对都较内地落后,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而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尤其是水利建设更加薄弱,水浇地面积甚少。牧区大部分还沿续游牧掠夺式经营方式,这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为此,“十二五”期间,我苏木计划每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00亩,到“十二五”期末,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00亩。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水源工程和饲草料地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增加饲草料地灌溉面积,提高饲草料产量,为围封禁牧、舍饲养畜等措施的实施和巩固提供基础保障。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发展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逐步恢复草原的生态,稳步增加生产能力,提高牧民生活水平。
第四篇:县级审计工作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县级审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由于受经济环境、执法环境、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致使基层审计工作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了县级审计机关的科学发展和管理体制转型。在此对县级审计体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作以探索。
一、县级审计机关的现状
我国的政府审计制度始建于1983年,属于行政模式,对政府负责,保证政府财经财经政策、法令、计划、预算的正常实施,对我国30年来的经济建设发挥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一)领导体制
《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机关在本级政府行政首长(正职)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对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作为县级审计机关来讲,同时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
(二)审计人员
审计机关原则性强、业务能力要求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愈发凸显出其监督作用的重要性。现各级审计机关对人员配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县级机关的管理体制限制了基层审计机关的人员更新,由于编制有限,高学历专业人才不愿“回归”等原因,造成专业人员缺乏,人员更新困难,年龄结构老化,存在青黄不接现实。
(三)审计经费
审计经费是保证审计监督独立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国家审计机关承担着对政府资金的监督职责,《审计法》第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但在现行体制下,县级审计部门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较低,因预算安排不足和临时追加任务等不可预见的支出造成的经费缺口,为审计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再者说,地方审计机关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审计经费来自于被监督的财政部门,存在交叉制约,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会受到影响,审计监督存在流于形式风险。
二、县级审计机关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县级审计机关面临着独立性相对较差、人员配置不合理、专业技术相对落后、审计经费不足、审计结果披露受限等等情况,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审计质量和效率难以有质的提高。
(一)独立性不强,职权未执行到位
依照《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主体在依法独立行使其职权时,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保持独立地位”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客观公正进行审计的基础。独立性相对较差的问题在县级表现尤为突出。由于县级审计机关在本级行政首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审计人事任免受制于本级政府,工作重心也转移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方面,更多考虑的是地方经济利益,因此,“县级国家审计机关”实际上是“县级地方审计机关”,一定程度上审计机关不能依法严格进行监督和处理,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大打折扣,不利于县级审计机关的发展。
(二)人员配置不合理,业务素质不够高
一是年龄结构老龄化,青黄不接现象严重。现在实行的公务员考录制度,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人方式和用人办法,人事部门紧把人员入口关,编制受限,身份得不到明确,使得基层审计机关人员不能及时补充年轻干部,年龄结构得不到优化调整,现有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难以发挥,严重影响着基层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专业人才短缺,业务素质不高。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审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审计质量的必备条件。县级审计机关受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吸引人才的能力较弱,人才流动性也差,金融、计算机、工程造价、预决算等专业人员很稀缺,目前“金审工程”已在全国审计系统逐步开展,审计机关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等方法实施审计监督,这些高科技的审计手段必然由高素质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来实施。所以,当前县级审计机关复合人才稀缺状况,将影响其向高质量、高效率方面发展。
(三)经费不足,制约审计质量发展
一是制约了审计力度。众所周知,财政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是,财政部门具有编制预算、安排各部门经费的职能,所以审计机关为了能够顺利解决自身经费而不愿得罪财政部门,往往在一些问题的定性、反映和处理方面作出退让,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审计质量和审计执法力度。
二是制约了审计创新。“交叉审”、“上审下”是已被实践证明有利于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提高审计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得到充分推广运用。主要原因,不外乎是“交叉审”、“上审下”都要比同级审需要更多的经费,需要适当加大审计成本。但目前情况下,多数审计项目因经费不足的制约只能采取“同级审”,审计质量所受到的影响不言而喻。
三
第五篇:信息化调研报告
法院信息化调研报告
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是建设现代化人民法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现代化法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增进资源共享,提高法院审判效率,节约诉讼资源,方便群众诉讼,而且还能够提高内部办公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司法公正。同时,通过信息化科技手段,为完善诉讼程序制度、改革审判管理制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年来,我院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局域网目前已全部建成,《法院综合信息系统》运行良好,大力推动了我院信息化建设进程。然而,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工作,目前整体信息化应用正处在起步阶段,距离信息化的整体要求还有距离,尤其是基层法院,相对物质条件和认识的不足,如何完善目前各项应用、突破传统创新应用、提高整体应用水平,是现实摆在我院法院面前的课题。
一、过去五年法院信息化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重建设轻管理,制约信息化工作开展
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普遍认为硬件已经到位,网络平台建设好,上级法院要求的《法院综合信息系统》能够正常使用,信息化工作任务就完成了。
建设初期对期望信息化成果期望度过高,网络建成后,各项应用并未达到理想状况,似乎没有提高多少工作效率,案件信息填写后,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对信息化的作用失去信心。信息化不是万能的,在实际应用中,软件功能的不完善、实际物理流程中本身存在缺陷这些特点都制约了信息化作用的发挥,而软件和管理流程结合需要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需要管理者不断提出需求,软件开发者不断完善软件,信息化才能更有效的服务于审判和办公,过程是动态的,是两方面互相融合的过程。
2.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成,起点较低、客户端数量不足,影响应用扩展
我院局域网骨干采用了百兆以太网技术,中心交换机普遍使用两层交换。现有设施虽能够满足现有应用,但可扩展性有限,近期将实施的科技法庭项目,网络中视频流传输时会占用大量带宽,普及科技法庭后,影响使用效果,而目前科技法庭的视频技术采用了Mpeg4压缩技术,其网络流量并不算大,而不久的将来,高清视频应用一旦成熟,信息化将形成视频、语音、数据三位一体的网络,现有布线和网络设备,将不能满足要求,势必需要进一步改造。
信息点数量相对不足,大部分办公室只有2-3个信息点,有的还和电话共用,而大多办公室的办公人员都在2-3人以上,有的更多,达5-6人以上,信息点数量不足时,只能在各办公室使用小型交换机扩展,给后期扩充客户端和网络维护带来不便。
我院连接中院线路带宽仅为2M,实际传输速率只有256KB/S,现我院客户端数量在130余台。平均带宽较低,在网络使用较多时段,网速低,影响使用效率。
客户端配备数量都不足,没有真正达到人手一台计算机的目标,尤其在审判业务部门,缺少客户端的现状,限制了《法院综合信息系统》的全面应用,制约了各类信息的及时填写,许多干警养成积累一段时间集中录入的坏习惯,客观上制约了应用软件作用的发挥。
大批计算机进入淘汰周期,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更新速度快,2003年前购买的主流计算机其硬件配置和速度现在已经落后,大量计算机已经使用3-5年,计算机的电气性能也不断降低,计算速度受到影响,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3.网络应用管理制度不健全,系统应用数据不完整、不准确
谁主导信息化应用不明确,信息化应用涉及面广,然而统一的部署、实施、管理职责分配却不明确,设备维护、购买属行政科;网站更新维护、公文传递在办公室;案件统计、案件质量效率管理在审管办,这些部门的应用都涉及全局信息化应用,从全市基层法院看,主导信息化应用主要依靠办公室或者行政科,然而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冲突,内部缺少协调机制,管理职责不明确,大多被动的执行上级文件,缺少主观能动,创新应用少之又少,客观扼制信息化深入应用。
各法院在网络建设和《法院综合信息系统》投入应用后,都不同程度的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来保障系统的运行,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从最终使用看,多数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或者很难落实,系统中的填写项目不为必填项的,仅依靠人工检查或者没有后续检查措施,导致最终数据库中存放案件的数据不完整或者不准确。
案件信息填写和实际案件信息存在误差,虽然报结案都依靠《法院综合信息系统》,报结部门点击报结后才算结案数,但网络以外有另外一套报结流程,即人工报结流程,依然沿用了老方法,庭长报结,送达后归档。网络报结实际上是人工报结的简单重复,这其中就存在填写到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尽准确,而网络报结的最终核报部门也没有相应的措施保证案件填写的准确性。长期如此,形成了数据库中的信息为案件简易信息,各部门查询具体案件信息时,仍需要调取卷宗。导致数据库中的案件信息的后续应用性不高。
大量在现有技术和管理条件下的应用,可以实施的,实际却并没有实际应用。没有发挥效果。如卷宗中的谈话笔录、开庭时间等。《法院信息系统》中只有法律文书和一些基本的案件信息,其余的案件情况并没有信息化。没有监督和制约的信息化无法深入开展,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手段单一,没有真正落实到岗位责任考核中去,绝大多数干警填写信息只是为了能够报结案件。
4.信息化整体保障体系得不到落实,灾难控制能力欠缺。
信息网络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安全措施,才能保证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1。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法院信息化的物理核心,其平稳、安全运行需要相应的维护、应急机制保障。我院的数据库信息数据灾难恢复机制不完善。我院网络建成时间都不算太长,由于设备较新,故障率较低,后台保障体系没有得到相应重视,没有相应的备用服务器,一旦服务器损坏,修理最少要2-3天时间,如果购买时间较长,配件难找,修理时间会更长,势必会影响全院工作。从数据备份、异地存放、数据库服务器灾难备份都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仅仅依靠单备份,依靠一种手段不能有效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客户端的数据备份被忽视,相对服务器的案件信息,客户端机器的数据重要性较低,然后客户端的硬盘损坏,不可避免会丢失客户端数据,降低工作效率和加重维护人员负担。
5.综合部门缺少应用模块,案件信息后续应用亟待开发。
综合部门应用模块少,现有的应用如:车辆、人事、物资、工作日程等功能简单,仅仅是可以填写查询一些简单信息和查询,并没有结合各部门的特点,实现有效管理的功能;另综合部门信息化应用缺少应有的重视和监督,大部分法院没有填写和使用。《法院综合信息系统》开发时间较早,主要针对审判流程的统一管理、公文收发等法院重要应用,而综合部门使用模块,其应用模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使用和管理需求。《法院综合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化不够彻底,按照该系统要求,完整填写案 1 《网络安全教程》陈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第2页 件信息后,缺少原始证据和其他材料,并不能够替代卷宗,无论院长调阅案件还是当事人查询案件信息,最终还需调阅卷宗,电子卷宗的实现,需要在今后软件的功能扩展上考虑到。
二、法院信息化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
1、有效的技术手段、严密的防范措施和具体的操作规程是网络安全管理的必备要件
要保证高效、安全的电脑网络运行,有效的技术手段,严密的防范措施和具体的操作规程是我们在网络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几个方面。
数据库自动备份转储及定期测试备份的有效性
每天自动备份《法院综合信息系统》数据库,自动转储到指定台式计算机中,由管理员定期测试数据备份的有效性,确保灾难发生后能有效恢复数据。
域及域组策略的全面部署
使用了组策略来控制全院计算机,在域的基础上,创建了多个组织单位,在对各组织单位编辑使用不同的组策略脚本来控制客户端的计算机配置;并修改了组策略模板,成功解决了Win2000&XP能自动识别U盘的问题,避免U盘病毒给局域网带来的威胁。
WSUS服务器的部署
我院已经实现WSUS(Windows Server Update Services)服务器的部署,配合域组策略,可以实现全院所有windows客户端补丁的自动更新。
三、下一个五年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以及建议 1.总体目标设想
我院拟在下一个五年中,实现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更新换代,主要骨干网升级到千兆以太网,增加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磁盘阵列构建双机热备;所有法庭完成科技法庭的建设,实现所有案件开庭视频资料的存档;实现所有档案的扫描存储,完成现有实物档案的信息化。
2.建立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信息化工作平稳运行
加快建设硬软件服务保障体系,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客户端计算机等设备由专业公司承担服务,克服法院技术人员少和无相应备件的情况,有助于保障网络硬软件平台能平稳、安全运行。应尽快制定故障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故障,需由完善的解决方案和机制保证审判和办公正常运行;多数基层法院技术人员为一名,随着客户端的数量不断增加,维护工作量越来越大,应适当增加技术人员;继续加大投入,增加客户端数量,进一步完善硬件类基础设施建设。
3.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做好目前网络应用,建立有效的管理、督促和激励机制。
深入发掘《法院综合信息系统》,充分发挥该系统现有功能,完善各类案件信息的填写,如案件信息中的“开庭信息”、引入各类调查笔录、开庭笔录等,提高各类案件信息可用性。对于其余模块,应尽量使用,最大程度发挥各模块的作用,为今后应用需求的提出提供经验和借鉴。充分利用网站平台,加快网站信息更新速度,充分发挥网站信息发布快、维护相对容易等特点。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督促检查,由专门的部门监督检查,对技术相对薄弱的给予指导和支持;把信息化建设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对开展部门信息化卓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信息化工作停滞不前甚至毫无起色的单位,要有相应惩罚措施。4.改善应用系统本身功能方面的缺陷,完善网络应用需求体制
《法院综合信息系统》虽存在一些缺点,但对于基层法院来说,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完善应用系统困难较大,在江阴法院召开了全省信息化技术应用创新会议,会议上省院领导提出了有条件的法院可以自己开发,没有条件开发的提应用需求。我市基层法院应以此为契机,各法院建立报送应用需求的机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多提有价值的应用需求。应用需求报省高院技术处后,由技术处认证有开发价值的,将列入开发计划。
5.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挖掘信息化应用潜力
强化法院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一是扩展服务对象,加大系统服务范围。比如:如果以前的系统主要服务于案件管理,那新系统的建设就要为多种角色服务,包括审判人员、诉讼参与人、法院领导、法院的办公与后勤等部门人员,同时服务于政府机关等国家公务机关,甚至是社会公众。二是扩展服务内容,提升系统服务能力。如果目前的系统主要以审判流程管理为主,大部分信息主要是时间点的排列,那么新系统的建设要丰富每个时间点的内容,将各个阶段能为各个方面的人员提供的服务内容选取出来。比如,能够很方便地查询出原告的诉讼请求,录音、录像等非结构化内容要考虑如何采集、如何存储、如何提供给服务对象等。三是扩展服务形式,提升系统服务效率。法院信息系统建设要着重强调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尽量减少手工录入的工作量,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为数据采集者和使用者提供具体、有效、有针对性的数据服务。此外,信息系统要尽量能够做到智能化和自动化,使后台所有系统全部实现智能向外推送信息。除报表外,信息系统还要能提供其他的数据分析功能,确保审判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