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滨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滨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山东省滨州市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所发挥的作用,文章中还指出了设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山东省滨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一历史机遇,以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强化措施,把设施农业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重要措施来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总体来讲,滨州市的设施农业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初步进入全面提升的发展阶段。
一、滨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滨州市地处山东省北部,黄河下游,总面积9454平方公里。目前,全市辖6县4区,总人口377.92万,其中,农业人口257.45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61.41万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7194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0.41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9.42亿元,拥有农机总动力546.21万千瓦。蔬菜、瓜类播种面积达4.4万公顷,产量达222.36万吨。
(二)设施农业情况
滨州市设施农业主要有设施种植业和设施畜牧业两大类,设施种植的品种主要有蔬菜、瓜类、食用菌等,截止2010年底,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为3.34万公顷,拥有各类大棚13.6万个,其中:连栋温室50个,日光温室2.52万个,塑料大棚2.17万个,中小拱棚8.92万个。
(三)设施农业装备情况
各类设施农业装备达到3.2万台(套),其中:温控设备为32台(套),光控设备为4台(套),二氧化碳施肥设备为3002台(套),灌溉设备为16393台(套),自动卷帘设备为12536台(套)。
(四)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种形式
主要有中小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四种形式。
中小拱棚:指以塑料薄膜为全覆盖材料,以竹片为支架,两端直接插入地下,形成的小拱形简易保护设施。采用竹架结构,造价低,不受地形限制,不需要特殊的基础建设投入,一个一亩地的拱棚投资在2000至5000元不等。
塑料大棚:指以塑料薄膜为全覆盖材料的拱形单体温室,一般跨度在6.0~12.0m,脊高2.4~3.5m,长度在30~100m以上。每亩大棚投资在5000-10000元左右。日光温室:指前坡面以塑料膜为覆盖材料,并配有活动保温被,其它三面为围护墙体的温室。采用机械构建厚土墙体,竹木拱架结构,是越冬生产园艺产品的主要温室型式。温室跨度一般为6~10m,脊高2.6~3.5m,长度多在60~80m。每亩温室造价在1-1.5万元。
连栋温室:指温度、湿度、水肥等生长条件可控的现代化整体连栋温室。包括玻璃连栋温室、PC板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这种类型标准较高,投入大,资本回收期较长。温室内水分、温度、湿度自动调节,通风、加温、覆盖、滴灌等设备齐全,适宜各种设备配套和种养殖高产出、高效益产品。
二、设施农业发挥的作用
1、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设施农业的收益高于种粮收益,正在逐渐成为吸收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据统计滨州市的设施种植总面积达16万亩,通过设施农业生产的农业产值达26.4亿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的15.6%。从亩均产值来看,以日光温室为例,亩均年产值达1.51万元,远远超出种粮的产值。
2、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转变。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粮油作物向经济作物调整的步伐,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像店子镇积极推广的五彩椒—小西瓜—五彩椒的“三种三收”种植模式的试种成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蔬菜、花卉和菌类产业的兴起,进而促进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种植向粮、油、菜、花卉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质量提高。
3、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近几年,滨州市农机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大力示范推广大棚种植、灌溉、植保、微耕等新机具、新技术,开展设施机械的购置、安装调试、操作、演示、故障维修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成效显著,使得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越来越
高。为了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2011年的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共12个大类40个小类166个品目,机具型号达到4940个,比上年增加了1883个。其中,抗旱排灌机械、菌类生产机械、温室保温被等首次被纳入补贴范围。
4、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强了农业抗灾防灾的能力。设施农业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特别是农业区干旱缺水、积温不够、自然灾害频繁的突出问题,农业的整体抗旱防灾能力增强,农业效益成倍提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
此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使广大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施农业整体装备差,高档连栋温室很少,已有大棚温室的机械装备不足,机械化水平有待提升,且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不高。虽然设施农业面积发展迅速,但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落后,设施农业的设备、技术更新换代缓慢,自动化水平低,大部分劳动量还是靠人工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我市设施农业主要是以简易中等水平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为主,高档次、设施环境可控程度、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连栋温室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一旦遭遇灾害性天气,生产难以保障。另外尽管市面上有些设施结构,但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和栽培品种,更重要的是高出农民的购买力,因而农民仍旧习惯采用简单低廉的设施结构。
2、前期投入大,资金筹集比较困难,制约了设施种植和养殖规模。发展设施农业一次性投资较大,特别是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前期建设不仅有建造成本,还有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数额较大。从我市的情况看,目前设施农业所需资金,政府投入仅占1%左右,基本上需要农户自筹。尽管设施农业是高产高效农业,一亩设施农业的效益相当于大田作物的十倍以上,但是规模小、相关设施不配套已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3、农民品牌意识、环保、生态意识淡薄,农产品的知名度不够高。设施农业优点之一是能够生产出高档绿色产品,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可以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设施种植产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尽管政府部门对此问题高度重视,但广大种植户在此方面却意识不强,或者有意识而缺乏落实,使得在我市种植的蔬菜不得不贴牌种植外销。
4、设施农业技术储备不够。设施农业涉及机械工程、农艺栽培、自动化、信息化、声、光、电等诸多领域,内容广泛。但目前设施农业科研项目少,相关机具的研发滞后,制约了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同时,掌握相应技术的专业人员少,缺乏系统的技术推广网络,设施农户得不到有效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致使一些先进的技术及设备难以推广应用。
四、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抢抓有利时机,促成我市农业的二次崛起。发展设施农业,走生态农业之路,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滨州市是农业大市,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抢抓黄河三角洲开发“高效生态”的特点,认真分析形势,充分利用政策,尤其是在我市被科技部批准为“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全国第三个省部共建的农业园区的时机,根据农业规划,建造、建成一批代表区域性农业发展的示范园区,加强政策扶持。把设施农业建设纳入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尤其注重发挥农机部门在发展设施农业中的龙头作用,明确职责,增加投入,强化手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按区域分别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对于已有基础的设施农业基地,应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发展档次较高的设施模式,对已进行设施生产的经济水平一般的县区、乡镇,应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发展,逐步对现有设施条件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施农业效益。无论是哪一类,在设施农业发展上首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设施农业,并把主攻方向放在改进提高现有设施水平和加强管理上,千万不可脱离实际,盲目发展。
3、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一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技术,积极争取更多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生产、加工机具进入政府补贴目录,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二要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帮助、引导农户进行小额资金贷款,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三要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扶持高档园区、特色园区的标准园建设;二是完善设施配套建设和基础建设;三是扶持农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也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示范创新,促进设施农业由数量规模型向科技效益型转变。
4、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设施农业机具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将设施农业机具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48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内容,组织协调高等院校、地方科研院所及生产企业,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机具。同时,对生产急需、农民欢迎、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和成果,安排专项资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高设施农业的规模和效益。
5、健全组织推广体系。设施农业涉及种植、园艺、植保、畜牧、林果、渔业、机械及科研生产诸多领域,为加强组织协调,应当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和完善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支持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定期培训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提高推广服务能力。
6、加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设施农业是农业高科技的产物,囊括了当今农业先进技术的主要内容,而我们现有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这就造成了设施农业从业人员凭经验管理和经营。目前很多栽培品种只是从大田生产移入大棚温室栽培,产品的品质、产量和病虫害抵抗能力都存在很多问题;设施内的栽培技术多半是沿用的大田栽培技术,标准化水平不高。因此可以通过举办阳光工程设施农业专题培训班的形式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宋立成 李明刚)
第二篇: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吴斌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
摘要:有机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内在意义,科学地分析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0)04—0067—02
一、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有机农业在欧、美、日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快速发展。中国有机农业始于80年代,过去10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从有机农业在国外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它已经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形成正说明了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
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继续通过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加以解决,而发展有机农业正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最好办法。现代农业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这就使得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而有机农业强调农业废弃物如作物秸杆,人畜粪便的综合利用,既利用了农村的废弃物,也减轻了农村废弃物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2、发展有机农业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德国农业部的农业报告,以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从事生产的农业企业的多年平均纯收入水平,无论是按单位土地利用面积、单位劳动力还是农户计算,均至少不低于以常规方式生产的同类农业企业。这主要是因为生产的购入物资成本较低。近年来国内很多单位积极开拓有机食品这一新兴环保产业,通过开发有机食品帮助部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3、发展有机农业可增加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发展起来,走的是产、供、销一体化的道路。邻近南京的江苏省溧水县共和乡原为贫困乡,近几年靠发展有机农业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客商到该乡投资,现在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贸易已经初具规模,预计不用多久,该乡就将甩掉贫困乡的帽子。在我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有机农业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比如国内也出现了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食品生产资料,比如武夷菌素(山东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供应2008年奥运会代表团的食品安全,并且目前绝大部分有机食品已出口到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但目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的情况仍未根本改变,农业自然经济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农业污染等问题突出。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1、市场层面
第一、有机农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生产和市场需求脱节。中国有机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
小,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中国国内市场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影响有机农产品的普及和市场容量的扩大。目前中国有机农业主要集中在种植类产品上,多初级产品,缺少市场需求量大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最为关注的畜牧和水产品,更缺乏有机加工品,生产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严重脱节。因而,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市场不够规范,假冒有机产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国内有机食品市场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由于有机农产品很难直观判断其真伪,消费者消费后也难以感觉其和常规农产品的区别,这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乘之机。而市场问题对有机事业的发展来说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只有规范了有机产品的市场,才能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和泛滥,也才能使消费者信任有机产品。
2、政府政策层面
第一、政府对有机农业的宣传力度不够。有机农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缺乏了解,要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并接受有机产品还需要做大量的有机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消费者从直观判断上难以区分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难免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加上实际存在的质量隐患,使有机农业面临公信挑战。
第二、政府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究的机构及相应服务体系不健全。有机农业生产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而中国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和科研开发缺少项目与经费,国内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较少,特别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资料的研究、开发和咨询。影响有机农业持续发展和水品的提高。
第三、各级政府对开发有机农业还缺乏明确的政策、资金扶持。多数发达国家为了鼓励有机农业,制定对本国·策略2010年4月
有机农业的补贴政策,对获得认证的生产、加工企业等给予补贴,对有机农业的科研、咨询机构每年都提供相当数额的资金支持,其依据就是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既要靠有形手的调节又要靠无形手的调节。而就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状况来说市场和政府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解决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有机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使其具有现实的发展意义,而当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探讨就变的十分必要。
1、根据市场导向制定正确的市场战略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有机农产品。面向发达国家和国内大中城市拓展有机食品市场,并开展有机食品的深加工。优先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有一定创汇基础的能形成品牌的天然食品、特色食品。采用国际标准,积极策划开发欧盟、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市场。同时加大对国内消费水平较高的居住区和高档超市,以及特殊性消费集团和群体为主的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
2、在制定有机农业的标准上要与国际接轨
建立全国统一的与国际标准一致的有机农产品基本标准,包括基地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等;重点支持国内检查和认证机构的发展,把认证机构与技术指导等服务单位或机构脱离开来,鼓励国际权威检查和认证机构来华开展工作;通过国际合作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权威的国际承认的检查与认证机构。另外我们还要建立健全地方有机标准体系和有机认证机构。
3、政府要正确引导与扶持
要认识到我国大部分地方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落后,尤其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单位及农民的生态、环保、法律意识还不够高,积极宣传开发有机食品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意
义,扩大有机食品在市场上的影响。有机农业虽然节省了化学农药,化肥等的投入,但在生产过程中用工较多、产量较低,在生物治虫等科学管理方面投入较多,成本较高,而且从现代农业向有机农业过度的初始几年,有可能导致减产减收,降低了农业从事者的经济利益,我国应该对此进行相应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为顺应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首先了解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及其意义,然后探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对推动我国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春学、王玉林、李华臣:开发有机农业实现农业
可持续发展[J],垦殖与稻作,2006(2).[2]吴大付、李东方、刘大强: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
状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35(2).[3]李祥云、王瑞英、宋朝玉等:
第三篇:山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山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山西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自然条件恶劣,这些外部条件给农业经营者们带来大量经济损失,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亟需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本文从山西农业保险的现状研究入手,结合山西农业的具体情况并通过理论和实际的分析,找出了山西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对策及建议
山西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亟需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农村的自然灾害补救渠道主要依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农业保险的实施力度不够,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一、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
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者以支付小额保险费为代价把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的一种制度安排。农业保险就是以农业为对象的一种保险。
二、山西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山西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山西省自2007年恢复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以来,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农业保险有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11年,全省农险保费收入达到4144万元,较2007年增加了39.16%,受益农户43498户次。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开办为稳定山西省种植业生产,分散和降低种植业生产的自然风险起到积极作用。在商业性农业保险方面,山西省积极探索各种经营模式,相继开办了林木火灾保险、小麦种植、玉米种植、收获期农作物火灾保险、塑料大棚蔬菜种植保险、烟草种植保险等农业保险业务,为各类经济种植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持。总之,山西省农业保险的深入开展,对于稳定山西省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有效需求不足,阻碍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概括地讲,造成山西省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民保险意识较为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二是农民家庭收入偏低,难以支付相对较高的保险费用,导致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成为有效需求;三是保险金额较低,与农民期望有差距;四是承保品种少,保险覆盖面不够宽;五是保险责任范围与农民要求有差距。
第四篇: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的传统商务模式由于存在诸多局限性,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交易环境,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将是未来贸易的一个新方向。农业电子商务是一种先进的商务模式,由于中国农村市场的突出特点, 决定了在我国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必须走多层次、多形式的路子。建立适合中国农业的电子商务模式是开展中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改善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电子商务模式、冷链运输
一、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远远低于税务、海关、邮电、交通、化工等行业,加上一家一户的农业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同在。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的初期阶段。
有数据显示,通过电子商务流通的农产品只有1%左右。1%是什么概念?服装电子商务目前占整个服装零售业的17%;而3C产品电商占总零售约为15%;相比较而言,农产品是电商行业几乎最后一个大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农业和其他工业产品不同,产业周期漫长,标准化很低,信任度不够,流通和保质不易;电子商务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也造成了农业电子商务的步履蹒跚。
二、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不健全
目前,生鲜电商的平台有顺丰优选、易果。但有意思的是,所有这些平台,进口食品的品类都超过了40%。这和中国农产品的非标准化是息息相关的。很显然,既然物流成本高昂,当然高客单价才能获利,而高客单价意味着高端人群,而打动高端人群的最直接的就是进口食品。
2、物流配送成本高昂,供应链不完善
关于农业电子商务电商的物流提货成本,能够发现,假设客单价是100元,25%到40%的成本是物流成本,相比较服装电商5元左右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高昂让农产品电商相比较传统的超市分销模式变得缺少竞争力。农产品物流成本的高昂和中国冷链的不完善也有很大的关系,可以看以下的数据,日本有冷藏车32万台,约400人/辆;美国有冷藏车60万台,约500人/辆;中国有冷藏车约4万台,按照美日标准,中国至少应300万辆;由于冷链的不完善,造成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出去,即使流通出去,也卖不出好价钱。据统计,中国果蔬损耗率25%~30%/年,年损失800亿,可解决2亿人的温饱问题。
3、农业电商平台不完善,缺乏信任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通过互联网获得目标客户,并实现销售、获得收入,除了目前主流的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等平台,目前还包括了微博、微信、移动
互联网等各类进行电子商务的渠道和方式;但电子商务无法解决线下的各种问题。消费者如何对广告宣传产生信任感?是否真的有机?是否真的没用化学物质保鲜储存?如淘宝网给其他的电商产品有相对比较强的控制力来解决信任度的问题;包括如果买到假货可以由淘宝先赔钱等。但农产品淘宝很难解决信任问题。目前淘宝做的“特色中国”频道,实际上是按照地域特色把销售食品的店铺重新做了一次排列组合,即导购。但任何一个地标特产,都有无数店在卖,消费者很难鉴别哪个是真的,哪个是高品质的。淘宝的评价体系在农产品的信任体系的建立完全不够。
4、涉农网站内容与农民信息需求脱节
我国涉农网站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网站集中度不均衡。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基层农业第一线。在我国目前1500多家农业网站中,各级政府主办的网站占有很大比例,约为40%左右,但农业基层站点数量不多,尤其是乡一级网站,还不到4%;第二,网上信息重复现象严重,实用性差。特别是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的网站过分强调信息服务功能,而相对忽视网站的商务功能的拓展,相当一部分网站以信息撮合功能为主,支付等功能很不完善;第三,信息发布、传输滞后。涉农网站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多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建并进行更新维护,更新周期长;第四,网站内容缺乏行业和区域特色,时效性和服务性不足,而且利用程度低。缺乏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特征,不解决本地农民的实际需要,信息的价值和传输效率与农民需求和实际运用脱节;第五,涉农网站建设水平低,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用户定位不够明确,缺少专业水准和特色,网上信息不够开放
三、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1、建立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虚假交易、网络诈骗、黑客侵袭等现象时常发生,这就急需政府部门加强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的建设。针对电子商务交易、信用、物流、供应链协同、融资服务等环节,制订一批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开放性、兼容性的法规、规范、标准,维护电子商务交易秩序,防范交易风险。
2、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标准化进程
地域的限制决定了依靠传统市场模式无法实现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对此,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用电子信息聚集贸易主体和交易信息,提高空间集聚效率,在统一的交易规则下实现农产品交易,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实现农产品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并建立科学的农产品定价体系。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扶持、规范和引导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首先,加强财政支持。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商务体系,鼓励县乡政府建立大型农产品网站,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政府应该大力吸纳通信运营商以及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合作,帮助企业开发农村
市场。其次提供技术保障。鼓励科研院所、技术服务机构和农业电子商业协会开展针对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和推广,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咨询培训等工作,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创新发展。再次,正确引导舆论。
4、完善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冷链运输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体系,就是要改变传统物流分散的状态,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对农产品物流实行系统的组织和管理。首先建立跨地区物流配送组织和载体,即配送中心,连接生产和销售。其次建立地区内、城区内配送网络。地区内、城市内的配送网络是单层次的平面网络,在城区内,由配送中心完成采购订货、验收入库、储存保管、分拣、加工、补货、配货、配装等一系列的配送活动,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支持。再次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在连接城乡市场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冷链运输,使一些易腐烂的农产品得到保鲜。
5、选择适合的电子商务切入模式 根据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采用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电子商务切入模式。经济发达地区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接洽、合同和货款支付的电子化交易,除物流之外,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在网上进行,以真正体现电子商务的优势。不发达地区可以采用通过农业信息网的信息发布平台在网上发布供销信息,网下完成交易的初级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完善C2B、O2O电商模式。
6、开展农业信息化知识培训,大力培养信息人才 采取各种措施培养新一代“电农”。农民的素质,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要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出发,制定详细的规划,采取具体措施,有步骤、分阶段,踏踏实实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教育农民使用和掌握检索网络信息和网上交易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和技术水平,改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的社会基础。
7、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
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商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信息分类标准体系。今后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名牌战略, 加快实施农产品包装化、商标化销售策略。另一方面, 政府或行业协调机构应该尽快制定并出台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
四、总结
电子商务有利于推动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助力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商务模式,能很好的解决农产品贸易中因信息不对成、交易成本高而效率低、受地理限制等引起的种种问题。我们应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飞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沈阳理工大学,王敏、金敏力,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2006(7)
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巩敏焕,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3、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马小军,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第五篇:扎兰屯市农业灌溉设施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扎兰屯市农业灌溉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扎兰屯市水务局
(2011年6月)
一、水土资源现状
扎兰屯市现有耕地面积359万亩,占总面积12.5%。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南及东南部农区。耕地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低洼甸子地,分部在河流沿岸,面积为95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0%;一类为坡耕地(岗地、山根平地),分布在丘陵漫岗区,面积为254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70%。多年平均降水量506mm,且时空分布不均匀,7-8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70-80%。境内集水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55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下的沟川284条,沟、泉、泡较多,泉子124个、较大泡子9个,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5.28亿m3,地下水总补给量3.78亿m3,水资源总量为25.67亿m3。但河道水位、流量直接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汛期峰高量大、枯水期水位流量骤降,甚至干涸。
河流比降大,一般在1/300~1/500之间,水能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5万kw,其中雅鲁河及其支流为6万kw,绰尔河及其支流为9万kw。
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现有节水灌溉项目区32处,万亩以上灌区8处,农用水源井6240眼,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甸子地,配套喷灌设备2725台(套),现有喷灌设备和水源井可实现喷灌面积4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11.7%,但灌区之外的喷灌区域由于地块分散,设备利用率较低。现有水田灌区14处,设计万亩以上灌区3处,较大渠首3处,设计灌溉面积8.7万亩,但水田灌区都是80、90年代修建的,由于维修投入资金不足,加上灌区交由乡镇管理后,部分灌区管护不到位,致使建筑物老化失修,渠道漏水,跑水严重,加之近年来连续干旱,春季河流干枯,2010年实际水田面积只有4.3万亩。现有抗旱水箱35370台,可实现抗旱坐水种1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1%,抗旱坐水和滤水种是我市多年来抗御春旱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农业灌溉优势及存在问题
(一)、农业灌溉优势方面
1、水土资源相对丰富。
2、群众对农业灌溉认识高: 由于过去所处的生态环境较好,相对又有风调雨顺的小气候,普遍存在着消极等雨、靠天帮忙的侥幸心理,不愿意也不舍得在水利方面进行投入。面对旱灾反思工作,要实现扎兰屯市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打破受制于天的被动局面,连续遭受罕见的大旱,给人们以深刻的教训和启示。痛定思痛,还要痛下决心,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实现扎兰屯市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3、从耕地面积与人口方面看,与岭南其他3个旗县比,扎兰屯市耕地面积仅359万亩,但人口45万,实践证明,扎兰屯市广大干部群众是勤劳的、这片热土有潜力可挖掘。
4、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相对较小。
(二)、农业灌溉存在问题
1、水资源利用率低
分析扎兰屯市水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从自然方面看,一是地表水由于受降雨影响,造成河川径流量在地域和年内、年际间分布不均匀,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难度;二是地下水在补给条件,地貌状况、含水量和水质等方面,各乡镇差异较大,特别是丘陵山区主要为裂隙地下水和孔隙潜水,埋藏深、含水量少,开采比较困难。从实际状况看,主要是水利基本建设严重滞后,1958年大搞水利运动中贯彻“以蓄为主”掀起群众自办水利的高潮,共上马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2座、塘坝6座。但是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目前仅建存小(1)型水库3座,总库容合计621.6万m3,水利工程控制性工程少,导致大量的水资源利用率低。
2、制约和决定扎兰屯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扎兰屯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少雨,“十年九春旱”,每年的自然灾害中,由于干旱造成的损失在60%以上,而我市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而且近几年工农业、生活用水都逐年增加,用水亦趋紧张,要使水资源做到可持续利用,并解决农业缺水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节水,大力发展并普及节水灌溉农业,使有限的水量能灌溉更多的农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我市农业灌溉面积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引导及示范带动,虽然群众已知道节水灌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但群众主动投入资金进行工程建设的却非常少,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原因和问题: 1)、我市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模式为节水喷灌,主要水源为开采利用地下水,但连续几年受灾,农民生活十分困难,既使打1眼10米深的大口井或机井也要4000元,1套喷灌设备需5000元,9000元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一年的收入,投入较大,影响了群众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更不愿意投入资金去扎谷坊、挖水平坑等水土保持工程,投入大,见效慢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2)、每眼井可灌溉100亩地,土地承包到户后,这100亩地要涉及20多家农户,每家只几亩耕地,而这些农户思想又不统一,想发展节水灌溉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农户,因有人不响应,自己家几亩地无法打井购设备,也只好放弃。
3)、我市农作物品种单一,种植高产出的经济作物少,粮食产量又受积温低的限制,产量也不是很高,使投入节水灌溉的资金至少也需3-4年才能回收成本,由于回收周期长,给群众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部分群众受传统思想束缚较为严重,安于现状,认为只要多种地,灾年少打点粮也能解决温饱,不愿意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5)、年青人外出打工较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少,给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造成了一定难度。
6)、由于喷灌设备都已做价归户或由个人购买,一台喷灌设备可灌100亩地,而大部分农户每家能灌的耕地大约在20—30亩,造成现有喷灌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
7、对于水田节水灌溉,现在主要采取的是渠道衬砌,但渠道衬 砌投入大,而且砼板预制、铺设需要专业施工队伍,靠农民投工投劳很难完成。
四、关于发展农田水利的思路和建议
1、引导和扶持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并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节水灌溉方式,对地下水丰富、易开发的甸子地以打井喷灌为主,在2-3年完成川地喷灌的基础上,逐步向坡地灌溉发展,对坡耕地以重点建提水泵站、中深井和蓄水池等灌溉水源工程,通过滴灌或微灌和坐水种等灌溉措施,基本达到坡耕地灌溉。在巩固现有水田灌区的基础上,通过建拦蓄水源工程、渠道衬砌等开源、节流、节水改造措施,扩大水田灌溉面积。
2、积极引进高产、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调整种植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拉长产业链,增加农作物产值,以效益引导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
3、通过建设小城镇,增加非农业人口数量,将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进城务工,土地适当向种田大户集中,通过种田大户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达到种田与务工双赢的目的。
4、典型引路、科技示范。
蘑菇气镇爱国村,全村总耕地面积19557亩,其中甸子地12500亩。该村利用甸子地较多和地下水容易开采的特点,积极利用地下水进行打井喷灌,现12500亩甸子地全部实现了喷灌。2009年,虽然该村也遭受了干旱、早霜和低温等自然灾害,但秋季农调队为爱国滴 灌区测产,滴灌玉米产量1700斤/亩,而未喷灌玉米产量500斤/亩。近几年连续干旱,而爱国村滴灌田年年获得丰收,原本很贫困的爱国村,由于有节水灌溉做保证,农业连续丰收,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节水喷灌给农民带来了效益,带来了实惠。
中和办事处福泉村8—12组(原杨树林村)总耕地面积11810亩,其中坡耕地8300亩,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3%,由于该村坡耕地较多,水源条件不好,打深井费用较大,农民投入不足,不适合发展喷灌。该村根据实际情况,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发展抗旱坐水种,通过制作1—2吨抗旱水箱,在耕地附近利用沟、泉、泡或家中自备井进行坐水种,既解决了水源问题,减少了投入,又达到了抗旱抓全苗的目的。该村拥有水箱350台,平均每户1台,坐水种面积87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4%。2009年大旱之年,该村玉米亩产730斤,没有坐水种的亩产350斤,亩纯增收310元。
通过以上典型示范和建设节水灌溉样板工程,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让群众真正认识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主动性和自觉性,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
5、找准项目,做好组织发动。取消“两工”后,并不是群众都不愿意进行农田水利建设,而是缺乏组织,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将群众急需而一家一户又做不了的农田水利工程逐个项目落实并组织实施。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由用水户协会组织受益农户联合进行水源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使群众真正成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6、招商引资、多渠道、多种方式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我市属浅山丘陵地区,夏季降雨较为集中,而建设小型集雨工程既可作为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的补充水源,村里可以通过提供工程用地来进行招商,投资者可发展渔业和旅游业,工程建成后百姓无偿用水,开发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既可保证农业灌溉,又能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可增加群众收入。
7、建立政府支持的长效机制。发展节水农业,农民是投入主体,但由于连续受灾群众生活还不富裕,每年市财政应拿出一部分资金,农民每打一眼水源井或购置一套喷灌设备给予适当补助,从而鼓励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
8、大力发展水田面积。每亩水田的经济效益是旱田的2倍,所以水田面积的发展,对提高我市农民的生活水平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呼伦贝尔大米”这一绿色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整合农业投入资金,实施项目拉动,对现有灌区进行打补水井、维修水毁渠系建筑物、进行渠道防渗衬砌,使现有14处灌区恢复设计灌溉能力,可新增水田面积2.86万亩。
9、为了保护生态、珍贵的黑土资源,结合实际情况,今后选择2个村进行试点,采取“一事一议”形式,由市政府对每立方米石头补助,受益群众进行投工治理,用8—10年时间把急需治理的侵蚀沟治理完毕。
采取以上措施和办法,通过几年努力,我市可新增节水喷灌面积60万亩,新增水田面积4万亩,新增抗旱坐水种面积70万亩,使农 田灌溉面积达到280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80%。通过这种农业灌溉方式的转变,带动全市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推进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促进全市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