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论文的格式
题名题名又叫题目、文题、标题,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忌讳皮大馅小、盲目拔高、词语重复、语序错乱。
1.1 准确恰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与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1.2 简明扼要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常见的繁琐题名如:“关于饮用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凡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饮用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2个安减少为13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1.3 醒目规范便于检索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题目中使用的词语要尽可能地使用关键词表中的规范词语,以便于论文传播中的摘引和检索。
科技论文除总题目以外,一般还有层次标题。层次标题是指除题名之外的各个级别的标题。通常将其分为章、节、条、款几个层次。层次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可使整篇内容层次分明;从内容上是对每章、每节中心内容的概括,其实就是所谓的“提纲”。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号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署名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电话号码、e-mail等信息。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注意:摘要中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科技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位置在摘要之后。早在1963年,美国chemical abstracts从第58卷起,就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关键词索引,提供快速检索文献资料主题的途径。在科学技术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全世界每天有几十万篇科技论文发表,学术界早已约定利用主题概念词去检索最新发表的论文。作者发表的论文不标注关键词或叙词,文献数据库就不会收录此类文章,读者就检索不到。关键词选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该文被检索和该成果的利用率。
4.1 关键词分类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1)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2)自由词--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4.2 关键词标引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gb/t 3179-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或叙词)。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t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自由词)。所谓标引,系指对文献和某些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如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实验设备等进行主题分析,并利用主题词表给出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是为了从内容复杂的文献中通过分析找出构成文献主题的基本要素,以便准确地标引所需的叙词。标引是检索的前提,没有正确的标引,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检索。科技论文应按照叙词的标引方法标引关键词,并尽可能将自由词规范为叙词。
4.3 关键词的标引步骤首先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弄清该文的主题概念和中心内容;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对所选出的词进行排序,对照叙词表找出哪些词可以直接作为叙词标引,哪些词可以通过规范化变为叙词,哪些叙词可以组配成专指主题概念的词组;还有相当数量无法规范为叙词的词,只要是表达主题概念所必需的,都可作为自由词标引并列入关键词。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
5.1 引言的主要内容1)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和要解决什么问题。2)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即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3)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4)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4)结果的讨论对结果进行讨论,目的在于阐述结果的意义,说明与前人所得结果不同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继续阐发作者自己的见解。写作要点是:解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说明成果的意义,指出自己的成果与前人研究成果或观点的异同,讨论尚未定论之处和相反的结果,提出研究的方向和问题。最主要的是突出新发现、新发明,说明研究结果的必然性或偶然性。论文正文的写作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1)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2)事实准确,数据准确,计算准确,语言准确;(3)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避免重复、繁琐;(4)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形式与内容相适应;(5)不泄密,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
正文写作时主要注意下述2点:(l)抓住基本观点。正文部分乃至整篇论文总是以作者的基本观点为轴线,要用材料(事实或数据)说明观点,形成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观点不是作者头脑里固有的或主观臆造的,正确的观点来自客观实际,来自对反映客观事物特征的材料的归纳、概括和总结。在基本观点上,对新发现的问题要详尽分析和阐述,若不能深入,也要严密论证,否则得不出正确的、有价值的结论,说服不了读者,更不会为读者所接受;而对一般性的问题只需作简明扼要的叙述,对与基本观点不相干的问题则完全不要费笔墨,哪怕只有一句一字。(2)注重准确性,即科学性。对科学技术论文特别强调科学性,要贯串在论文的始终,正文部分对科学性的要求则更加突出。写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能弄虚作假,也不能粗心大意。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都不应出现技术性错误。叙述事实,介绍情况,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遣词造句要准确,力求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给出的式子、数据、图表,以及文字、符号等都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任何细小的疏漏。结论科技论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结论。结论是实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看题名,其次是看摘要,再次看结论,读完结论后才考虑这篇论文是否有阅读价值,决定是否看全文。结论既是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内容,又是文献工作者作摘要的重要依据,因此,写好论文的结论很重要。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补充、修改和证实,有什么创新;本文研究的领域内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对结论部分写作的要求是:
1)应做到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要有事实、有根据,用语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2)在判断、推理时不能离开实验、观测结果,不作无根据或不合逻辑的推理和结论。
3)结论不是实验、观测结果的再现,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4)对成果的评价应公允,恰如其分,不可自鸣得意。证据不足时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更不能借故贬低别人。
5)写作结论应十分慎重,如果研究虽然有创新但不足以得出结论的话,宁肯不写也不妄下结论,可以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一些讨论。致谢(省略)参考文献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未(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这项工作叫做参考文献著录。
9.1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9.2 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
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一般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第二篇:科学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实验”作源头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摘要】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只有实验和实践,才能有所创新。把我们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由此可见,实验教学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良好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也是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教师只要坚持让实验走进科学教学课堂,并合理调整实验探究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实验活动小组,善于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组织好有典型意义的探究活动,授学生于“渔”,不但节省教学时间,还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让探究更有效。
【关键词】巧设悬念 遵循规律改进方法建立评价
【正文】
一、巧设悬念,促使学生主动实验
科学探究学习中,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更是贯彻整个探究活动的主线。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只有产生了问题才会去试图解决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建立假设进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收集有关证据用来检验假设,因此如何使学生产生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展开有效的探究,是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科学 3-6 年级课程标准》中,对设计实验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在新课标征求意见稿中,对实验设计也有如下总要求:需要经过尝试和预测设计研究方案。具体要求有三条: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已确定的研究问题提出预测;能设计合理的观察研究方案;能设计较规范的单变量实验方案。由此可见,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举足轻重!如果可行给予肯定,如不可行也应赞许学生认真探索的精神。
例如:四年级第一学期《光是怎样传播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见到光,但光的传播问题是很少思考的,我设计的悬念如下:假如在投影前放一块板,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的结果很多:学生1:屏幕上会有黑影。学生2:不论板移动到哪里,黑影就会移动到哪里。学生3:板前后移动,黑影就会随着移动变大变小,同时板放的越远,黑影也就越淡。学生带着这种种假设和疑问展开了一个个实验去验证。通过这样的带着这样那样的疑问去实
验,学生的探究欲望会更强烈,兴趣也会更浓。又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我先放录音,请大家听一些有趣的声音,再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还听过哪些声音,然后让学生尝试着提各种有关声音的问题。最后确定我们要研究的是“声音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这一问题,学生对后面设计的一个个实验都明确了目的。
二、遵循规律,给予学生有效实验
让学生参与实验改进措施实验目标明确后,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去做,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问题进行思考,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和必要的指导,以便找到探索的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好扶放结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实验教学仍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好扶放结合工作,着重为学生搭好实验活动的脚手架,确保实验教学真实有效。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绿豆发芽”的实验设计,通过提供实验材料──四颗绿豆、一次性杯子、纸巾等,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绿豆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当的温度。
三、四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凭一时的兴趣来学习,很不稳定,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在《水的凝结》实验中,我让学生自带有盖的瓷茶杯和玻璃杯,并为学生提供玻璃片,学生选用了不同的材料。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玻璃片做盖的学生目睹了水珠渐变过程,用玻璃杯的同学看到了水蒸气蒸腾到玻璃片上凝结成水的全过程,现象反馈的差异也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选材与别人选材的优劣。教师适时地对不拘泥于导入实验,创造性地选配实验材料,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的学生给予鼓励,从而让学生逐步学会选材。另外,我还尝试将材料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三、改进方法,让学生亲近大自然
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科学大课堂,教师要激发孩子对生命宇宙奥秘的探究兴趣。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风霜雨雪都在对孩子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发出声声呼唤。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从而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播下科学意识的种子,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如在教学《植物的茎》时,我课外布置孩子选择小树的树枝来进行“筛管运输养料”的观察实验。于是孩子从选择实验对象到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把树皮割断,过
了一段时间这个地方就膨大起来,大家都明白这个瘤子一样的东西里面是养分。一次六年级的一位小女孩发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她主动走过去处理了一下,事后发现还在滴水。后来这个女孩在学校里做了大胆的猜想:若学校里的教学楼所有洗手间的水龙头都没有关紧,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经她调查研究,得出了一组惊人地数据。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生活中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的是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求证的过程,懂得了方法,这是老师仅利用课堂无数次的讲解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生活才是教育第一课堂。
四、建立评价,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新的课程标准中,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我们知道,学生的答案也许与正确的有些差距,但我们应积极鼓励这种探索精神,更应帮助学生对各种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必要时可以再观察、再实验。多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学生在“我的探究足迹”和“我运用的科学方法”中十分看重小组的给予红花 和红星,希望得到同伴、家长和老师的认同。在足够的时间里,最终得出学生自己能够接受的结论。在这种实验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实验的信心,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作铺垫。只有通过每一节课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自我改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潜在智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验证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学生认知的基础,实验中的探究活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也是能力形成的桥梁。切实重视科学课堂演示实验,通过教师规范的操作,学生能否有所发展依赖于是否能充分探究,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者要抓住在实验教学中的“探究”这一主线,通过提供实验材料,大胆设计实验方案,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实验,我想学生经历这样的实验探究过程,科学素养及实验动手、动脑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实验”作源头》
东 庄 后 江 小 学
张丽梅
第三篇:科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适度改进实验设计
山西省武乡县教学仪器站王华
山西省武乡县五一小学暴丽丽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巨变的今天,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学生配套实验包先天不足不可操作;实验设计复杂难以实施;实验抽象难以直观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就须应结合我们身边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现就对科学教学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改进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先天不足的后天来完善
科学来自实践,科学知识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为了加深孩子们对科学的感性认识,现如的科学教科书都今配套有学生实验材料包,但这材料包却存在着一些先天的不足,学生实验时可操作性有缺陷,这既浪费了教师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更主要的是挫伤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如在《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中有两个活动:热在金属条、金属片中的传递。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课文中的实验设计是这样的:要求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1
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段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课文的要求是用蜡粘,课前我让学生进行尝试,学生花了不少的时间,可一上课学生向我抱怨的却很多都说粘不牢,成功的很少,上来展示时颤颤抖抖的又掉落了几根。那么简单的实验为什么会不成功呢?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后来,通过了解和自己亲自动手才明白。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会在桌上凝固。但由于蜡先要熔化成液体,然后滴在铁丝上,再往上粘火柴。蜡的凝固时间快,且熔化后粘性不大,所以很难粘上去,因此成功的不多。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想了一想,什么东西粘性大呢?修自行车时抹的“黄油”!就赶忙跑到校门口修自行车的摊上要了一些交给学生去尝试,经过一番忙碌,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欢呼声。
二、化复杂为简单
当下社会,我们总是奉行着加法和乘法,其实,人生有一种哲学叫减法: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化粗为精。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在科学的实验里如果我们尝试一下哲学减法,又会怎样呢?
如《空气的性质》一课中,要求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预测一下,纸巾会被浸湿吗?
可课前我自己动手的时候就发现实验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一是纸巾容易浸湿,影响实验效果。二是后续实验即水进来把空气赶跑的现象不够直观,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三是一堂课下来桌上堆满了纸巾,浪费严重。
怎么改进呢?用大号漏斗和小块塑料泡沫(涂上红色)代替纸团和杯子做实验。实验时,先用手按住漏斗上的小孔,再用漏
斗把泡沫垂直扣入水中,泡沫球就停留在水底,表明空气占据了漏斗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然后放开按住漏斗的小孔,空气从小孔中逃出,泡沫球就浮上来,表明水就进来占据了原先空气占据的空间。改进后的实验材料即可以重复使用,又克服了原先实验的缺陷,还使空气占据空间与空间水被替换的现象更加明显。
三、化抽象为形象直观
“任何思维,不论是多么抽象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材料开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法则,但在这过程中必须提供丰富具体的物质载体,作为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例证。小学儿童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提供足够的有结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植物怎样生存》,有一个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气孔,但对叶的光合作用的认识却很简单、抽象,大都由教师的讲解来认识的。
教师再怎么生动形象的讲,语言的表达,总归让学生对叶的光合作用认识不足、理解不易。
于是,我就开始思考,想办法,怎么样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呢?先取两个1000毫升的玻璃烧杯,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水草,再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适量同样多的水。取两个口径稍小于烧杯口径的短柄玻璃漏斗,分别倒置在两个烧杯中,再将两支大号口径玻璃试管装满水,分别倒过来扣在两个盛满水的水槽中,连接好导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一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另
一个放在光线很暗的地方。过些时候,阳光下的水草就会不断地冒泡,而暗处的水草却不易冒泡,再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套在阳光下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比套在光线较暗的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要多得多,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强度是不同的。最后盖住试管口,把试管轻轻拿出来,将一根带有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木条就会猛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证明水草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个实验材料容易准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是帮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有效手段。
“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是要培养学生们对实验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欲望,而好的实验设计思想、设计办法便是其中的捷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摸索前行。
第四篇:科学论文
关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启蒙课程。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科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情景设计 问题意识 认知冲突 激励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并在学习中认识大自然,喜爱大自然,主动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发现、分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那么科学合理的引导儿童对周围世界固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的能力,使我们的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是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探究科学
课前情境的设计和演示,可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教学实践中,课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对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儿童学习的好奇心和上好本节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通过猜谜语、故事和游戏等活动,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探究活动就开好了头。如上《种子的萌发》一课在导入时让学生猜谜语:“叶子圆圆个儿小,全身长满小镰刀,镰刀外面长毛毛,镰刀里面藏宝宝。”学生猜后,就明确知道了本节课我们所需要研究的问题了。对种子的探究就会引发许多兴趣和问题,探究教学的氛围营造得更浓厚。接着老师设置疑问:种子里面有什么?为什么能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物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入了本节课所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新课标也指出: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没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那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营造民主“土壤”,强化问题意识氛围
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由于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多数迷信书本,迷信老师,主动提出问题怕出丑,不敢大胆提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告诉学生,老师喜欢有问题,爱提问的孩子,并常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说,敢问,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的质量如何都给予鼓励。学生渴望成功,成功将更能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通过精心设计符合不同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的问题,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和机会,假如学生有时提出了不合理的问题,也要首先肯定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然后共同分析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获得成功的喜悦。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形成
认知冲突,即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认知冲突造成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从而使学生产生解决这一冲突实现新的平衡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激发问题意识形成。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因此,教师无论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
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如果教师不精心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讲究提问的艺术:只是问学生:“想研究什么”,其结果常常是泛泛而提。如:我在第一个班上《磁铁》这课时,问:对于磁铁,你了解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磁铁为什么能吸铁的东西”;“磁铁是怎样来的”;“磁铁为什么能指方向”„„有的在课堂上不可能解决,有的是不着边际的与探究活动无关的问题,绕了很大一个圈后我不得不告诉学生要研究的问题。在第二个班上这课时,我重新设计了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我先演示了小鸭在水池中停下来时,头总朝着南方这一现象。学生们急于想揭开其中的奥秘,当他们发现小鸭的底下有一个磁铁时,自然而然就产生了问题:为什么有一个磁铁就让小鸭的头总朝一个方向?磁铁能指方向吗?这样,探究问题在情境中自然诞生,使探究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
3、在探究中生成问题,养成问题意识习惯
科学教学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生成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堂课结束时,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给课堂留个“小尾巴”,这会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急于解决的求知状态,激发起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三、给学生探究问题的空间。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学习的天地,真正使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种子发芽实验》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们知道了种子发芽与水有关,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种子发芽与阳光、温度等条件有关吗?这时,教师不需作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让他们把种植的绿豆种子一盆放在明亮有阳光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处,几天后,学生发现绿豆种子发芽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温度,空气等条件。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找到了提出的问题答
案,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点亮小灯泡》一课时,我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没有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灯泡发光,而且提出问疑问:“谁能让小灯泡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通过亲自实践,小灯泡亮了,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意识
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探究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者所具有的良好的质疑意识无疑是探究活动的催化剂。从一定程度上说,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比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应该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动机入手,通过启发引导,精心设置质疑情境,让他们自己产生强烈的质疑意识,进而培养创新意识。胡适先生谈及考古学曾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在科学发现上,同样适用。
1.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质疑。如在教学《淀粉的踪迹》时,首先以小魔术的形式演示“白纸显字”的小实验,教学《混合身边的物质》部分时,演示“清水变牛奶”的小实验等等,使学生感到十分新奇,纷纷质疑“怎么回事”,个别学生甚至怀疑有假。老师则趁势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产生的疑问展开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自然而然地也就产生了质疑意向。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小资料、“阅读与拓展”材料等,适当结合进一些课外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敏锐的质疑意识对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到培养自己质疑意识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
2.突破思维禁锢,使学生敢于质疑。如在《动物和植物》一课中探讨“植物是否能够运动”时,有一些学生就植物不会运动的观点向教师质疑:“向日葵不是会转动吗?”“有些植物还会吃动物呢!”“太阳花不是会见了太阳就开花,太阳落山就闭拢吗?”这时,学生还可能会找来有
关的书本资料。对这种情况,老师不能含糊应对,而应在充分查找了相关资料后,向学生认真解释了有关植物的这些现象,并进一步拿动物的运动器官与之对比,消释学生的疑问。对于这些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学生,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他们的精神。
3.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能够质疑。质疑的产生应源于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观察和感知。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感知活动中去呢?这时,我们就应该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诱发学生质疑、解疑。如《了解空气》一课,可以演示“纸的奇遇”实验,当学生看到烧杯中的纸团被压到水下却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的被浸湿时,顿时被激起了求知欲,这时适时提问:“是谁保护了杯中的纸团不被浸湿呢?”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初步推断出可能与空气有关,那么究竟是不是空气呢,由于课堂一开头就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如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空气、摸到空气等等一连串的疑问。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质疑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质疑走出教室。这些新疑问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够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进而成为创新者。
五、缤纷多样的激励策略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教师态度应谨慎,不要轻易否定,要给出合理、公正的评价;课外,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思考性、研究性、实用性的实验,延续探究;也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科学兴趣小组,交流科学小论文和科技小发明,鼓励他们向竞赛活动投稿,递交作品。只有在老师多种方法激励下,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这种热情,让实验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科学课程的教学,简单说就是不断激发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参考书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2、《透视科学探究性学习》 罗星凯
3、《探究性学习》
4、《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 刘默耕
第五篇:科学论文
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真正以探究学习为核心,经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1、开放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小学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提升就要在丰富的科学探究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材料、开放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学习科学,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开放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科学体验,丰富科学探究经历。
2、实践性。科学这门课程与语文、数学课程不同,在教与学的同时都兼顾着实践性。要求学生以动手实践为核心,以操作有结构的材料为基础,发现科学的真谛,从而学习常见的科学知识,体验学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发展良好的科学情感,形成积极的态度。因此,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就要有丰富的资源作为载体,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3、探究性。“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2],小学科学教学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活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长智明理。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提供探究的机会、探究的资源,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
二、科学课程资源的内涵
说起课程资源,其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它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它可以分为广义性课程资源和狭义性的课程资源:
1、从广义来看:只要有助于课程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之物,无论校内还是校外,也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均为课程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
2、从狭义来看:指可以直接为课程实施服务之物。《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详细列举了教科书之外的科学课程资源,包括纸介质的书报杂志、影视、音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演讲、辩论、讨论、表演等形式,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以及日常生活、重要文件等都可以成为科学课程的资源。即科学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三、科学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1、科学教学目标落实的需要。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教育目标就是提升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丰富的探究活动、可探究的科学资源作载体,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以课堂为桥梁,淡化教材,以生活为基点,重视应用,发展小学生的科学能力,开发和利用各种有效的科学资源,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2、转变儿童学习方式的需要。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学习方式的呈现不能空手说白话,没有真实有效的科学资源,学生怎么自主?更谈不上探究和合作了,这就需要有可操作的材料提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科学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对话学习,真正实现科学探究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化。因此,在转变儿童学习方式的同时,挖掘有效的科学资源是关键。
3、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需要。科教兴国,科学教学质量是关键,科学教师就要抓好每一堂科学课,彻底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跳出书本的框框,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体验研究科学的快乐,为此,科学教学必须提供探究的空间和科学资源,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围绕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长期下来,学生沉浸在探究科学的美好氛围中,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不言而喻了。
四、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对策
那么如何开发利用有效的科学课程资源呢?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几点粗浅的体会和尝试:
1、师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是教与学的主体,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为师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教育需要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个体来创造和交流,最终获得心灵的震撼。
(1)利用学生之间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把学生视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是因为每个学生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习方式不同、有的智能表现不同,如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就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智能的个体,都有发展空间,或语言智能、或音乐智能、或动作智能、或交往认识智能,或拥有多项智能,科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搞科学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如有的学生爱问,有的学生爱动手等,教师要及时有效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势态,把学生智能上的“优势和弱势”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生分组探究时,就可让有不同智能的学生分在一组,爱动的学生注重动手技能,爱问的注重质疑,在共同完成探究任务的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同化,取长补短。另外利用个体多元智能,还是转化后进学生的催化剂,后进学生在语数外学习上感到吃力,教师可利用在科学课上的优势智能,大放光彩,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在同学中的威信,各门学科成绩大步上升,我们用此法已转化10对后进生,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探究内容,调控课堂。(2)利用教师自身素养开展有效教学。教师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因为科学教师在整个课程资源尤其是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起着决定和主导的作用。教师自身就是科学课程资源组成部分之一,教师个人的科学素养决定着科学课程资源的识别能力、开发和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教师的创新能力将在资源的开发于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两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垃圾场的调查,第一位教师就布置布置学生进行调查,后进行大组交流;第二位老师先对本地的教育资源进行调查和勘探,明确本地垃圾场的形成原因,而后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调查,比较两位教师的教育方法,可以鲜明地看出第二位教师善于对本地的课程资源进行了解和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对本地垃圾场的预先调查,就是对科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因此教师在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既是开发者,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
2、文本资源的开发与拓展
实施新课程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学教材难教,难教的是教材中文字叙述较少,引导探究的图片较多,形象感知丰富,这使得教师根本不可以像以前那样拿着书本教书了,必须动脑筋收集材料丰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材特点正好是科学新课程的理念所倡导的,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学生的学习更是经历过程而并非学书本。探究活动的载体便是适合学生可探究的资源,教师不仅要用好科学教材,更要以教材为依托创造性的整合身边的科学课程资源,以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
(1)“增”。即是在原有文本提供的科学探究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探究内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时感到“吃不饱”,这时教师就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探究内容的需要增加部分内容,以达到巩固和补充科学知识和能力的目的。让学生能比较丰富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教学六年上册《显微镜下的世界》学生虽然对老师调好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而且兴趣较浓,但大部分学生对预先调好的显微镜感到没有多大挑战力,最好自己手把手地调试,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教学内容,练习显微镜的使用和调配,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个个学生兴趣高涨,都学会了显微镜的使用,既认识了微观世界,又学会使用精密的仪器,一举两得,丰富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活动。
(2)“替”。即是略去一些不太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不合时、不合地、不合情的探究内容,替换成同类的但是却能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如科学教材中有一课《种油菜》,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生命的生长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但都是城市学生,种油菜的周期长,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时就把这一内容替换成《种青菜》,因为青菜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而且我校学生大都是城郊农民子女,对种青菜有一定的经验,开展活动以来,学生在种青菜、管理青菜、思青菜、用青菜的过程中,表现除了无比喜悦的举动,他们时而记录,时而交流种青菜的感受,并写下了一片片优美的日记和一张张小报,轰动了校园。可见,利用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科学教学资源是比较重要的。
(3)“链”。则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科学探究中的内容,可以链接一些与探究内容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科学,如教学“认识地球的表面”这一内容后,学生对地球表面的形态分布、做地球表面模型图,基本了解后,这时教师可以链接一些资料丰富学生对地球表面的真实认识,在教学时,就可以链接一些家乡的地形特征,如天目湖的地表分布情况,让学生分析、探究,画出地形图等,有时课上来不及,可以作为课后作业,丰富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的研究。这样学生在收集天目湖地形资料,访问有关老专家的过程中,画出了一幅幅比较标准的天目湖地形图,既增强了科学探究内容的丰富性,又提升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一箭双雕。作为科学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设计时,就要多层次、全方位地链接一些与探究内容相关的资料,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3、生成资源的发现和捕捉
课堂教学是一个变量,科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建构新经验的过程中,随着活动情景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或者是新的感兴趣的主题,这时课堂教学所要调控的是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耐心倾听学生的发现,敏锐地观察有价值的观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我们的操作是教师准备一本问题本,把学生在上课动态生成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对活动状态及时作出判断,随机灵活的调整指导策略:
(1)集体性生成资源。有的动态生成资源是全体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结果,代表着全班同学的困惑焦点和思维深度,像这些资源就要及时改变教学目标,抛给全班学生探究,如学生在研究蜗牛时都感觉到蜗牛蜷缩在壳里,有什么办法弄它出来呢?这时及时改变原来要探究的蜗牛吃饭、形态等内容,建议全班同学研究怎样把蜗牛弄出来,结果学生通过反复讨论实验,终于得出用温水可以是蜗牛从壳里出来,学生个个喜气扬扬,你看虽然改变了教学计划,却得到了生命的自由和能动,张扬了个性,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2)异步分层性资源。有的生成资源只有一部分学生有能力探究,这就要进行异步分层实验,将生成的资源抛给学有余力的小组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其余小组还是预定目标进行探究。如学生在连接电路的活动中,有的学生在连接了简单电路的同时,也发现另外一种连接方法也能使灯泡亮起来(复杂电路),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资源,根据学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让一部分人继续研究简单电路,让另一部分同学研究复杂电路,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需求,又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深层次的能力。
(3)拓展性生成资源。还有一些有用的生成资源,课堂没有余地解决,可以留到课外,合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就含而不露地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究,把科学探究活动延续到生活之中乃至终身,如学生在研究“振动产生声音”时,又提出了振动能产生能源:马路上每天人、车与地面的振动产生的能源应合理利用,为此我让他们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该方案在江苏省科技竞赛方案设计中荣获一等奖),学生兴奋之极,个个表示长大了一定要把这个项目研究出来,服务于社会,你看,一个不经意的设想竟荡起了层层涟漪,创新的火花四射,科学的态度、社会的责任感就流露出来了,我们在教学时也就真正实现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4、生活社会资源的挖掘和深化
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学习科学从观察自然生活开始,又回到自然之中,为此我们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了解社会,学习生活中的科学,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自然资源进行主动建构。
(1)建设班级生物角,带动校园生态网。学生学习科学不仅要改变学习方式,还要拓宽学习活动的空间,形成科学就在身边的意识。班级生物角和校园生态网就是学生随机搞科学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操作是各班生物角的开辟与少先队阵地建设相挂钩:A低年级提兴趣,如以科学画报,图片展览为主;B中年级打基础,如以常见简单的生物观察为主,如饲养小金鱼、小乌龟等来获得初步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情趣;C高年级搞特色,如有的搞制作宣传、有的搞动植物饲养并作长期研究;有的立足环保、气象、材料科学等,这样的生物角精彩分层,充满活力。在此基础上大队部可根据各班搞生物角的态度,初步效果来评分,最后精选各班最拿手的生物角项目组成校园生态网。如我校的校园生态网在原操场上开辟一块地方由六(1)中队的家禽饲养、六(2)中队的气象观察站、四(1)中队的植物盆景雕刻等组成,每期更换内容。这样从班级生态角到校园生态网,都是学生亲手实践、亲身体验的结果。
(2)根据地理优势,活用校外资源。我校是一首城郊结合部学校,大部分科教机构(环保局、气象站)、农田、城郊村庄都在学校附近,我们利用这些有效的地理资源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直接将校外资源活用为第一课堂实现真正的科学见习。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天气单元”的教学,就可联系学校后面的气象站,让学生直接去观察各种气象仪器、访问气象专家、亲自在气象站测量气温、风速、风力等探究活动,把气象站当作课堂,结果个个同学对气象仪器的识别、气温、风向风力的测量,还在专家的指导下画气温变化的曲线图等,你看,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刀真枪地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见习活动,既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效率,又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教师也就真正“用教材教了”。
其次,利用城郊特色,聘请家长参与,形成有指导性的专题研究。学生课余虽能基本独立进行课题研究但还是离不开有效的指导,这时老师不在身边怎么办?有效的途径便是向家长请教,得到支持。这里大部分学校家长忙于工作,力不从心,但由于我校是城郊结合部学校,大部分家长利用城郊菜田进行种小菜,搞栽培等经济项目,这就可以利用家长现成的技术,聘请他们当辅导老师,自然而然地把农业栽培技术渗透给孩子。如我校的张明同学和同伴们一起聘请他的爸爸当老师,进行日本富士蕃茄的栽培和嫁接实验,他们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和爸爸一起交流实践,终于成功地长出了五个不像样的富士蕃茄,他们在实验报告中详细地记录了和爸爸的交流,以及有关栽培蕃茄的20页稿纸,并且声称一定要研究为什么我们溧阳长的富士蕃茄没有日本的圆。你看,在不经意 的家庭小实验却给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凸现,这足以说明张明的实验离不开他爸爸的指导,所以利用城郊农民家长的技术优势来填补学生课余研究无老师指导的空白,是一条有效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学校虽然不是城郊结合部,但是各有各的地理优势,只要我们老师细心地观察其周围的资源,还是源源不断的。
5、网络资源的引入与利用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的概念大大扩展,形成了以教科书为核心的信息课程资源。其中,电脑网络以它的图象、动画、高度的交互性、共享性、内容的丰富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为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的意义建构,操作策略有二:
(1)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教师是一种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每个老师的信息水平有高有低,如果能把科学老师的智慧集中起来,那就是资源,而网络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方便,教师的备课系统可以在网上相互交流,相互讨论,丰富课堂教学。
(2)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有目的地探究。在这里我们分三步操作:
一是教给学生网上搜索的方法,指导网上搜索的方向。首先在校园网上进行训练,先搜索老师预先搜集的学习资料,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如学习《常见材料》一课,教师预先上网收集课本之外的各种材料如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做好网址让学生点击收集,学生收集后个个振奋人心,想不到科学技术是那么的发达,光学书本是远远不够的!从而逐步培养收集信息的兴趣和本领。
二是自收资料,资源共享,逐步建立资源库。这步操作是有深远意义的,不仅可以利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探究活动,而且可以成为老师教学资源的一大支柱,因为这毕竟是学生根据需要和经验自己得来的,富有儿童情趣。
三是利用学到的网络知识进行网上课题研究。如对家乡城市人口的组成来源进行调查探究活动,可引导他们访问政府人口网址,同伴间的交流来完成。所以学生在这本无言书中可以尽情遨游,对信息的检索、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信息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评价资源的应用与落实
评价是一种手段,通过评价最终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科学教学中运用评价功能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称为评价资源,因为新课程的评价方法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要鼓励教师做好评价工作,把评价工作穿插在学生学习活动之中,时不时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质量,因此运用评价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了教与学的质量,评价性资源应该时刻伴随在科学教学之中。
(1)即时评价。根据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各项表现,给予即时评定,可以用各种手段,如一句评价性的语言“你做得太认真了”,或用一个动作、符号记录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良好表现,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即时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从而推动科学学习的质量。
(2)评定量表。对于一个值得研究的科学专题,除了即时评价学生的行为,还要设计以评价主体多元化为目标的评价活动,从整体上评定学生的表现和成果,如《做酸奶》这个科学专题,我们就设计了包含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为一体的评定量表,充分展示学生专题研究成果和成功的欢乐。通过自评、组评、家长评来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心里感受,达成三维目标,学生的探究动力被不断激发,形成不断建构的源泉。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评价资源,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科学学习质量的提高,最终提升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
五、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注意点:
不管是课本资源,网络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是科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才是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四方面:
1、调查与分析。我认为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前提工作中,教师就要作一个有心人,在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就要针对科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本学期大致需要哪些课程资源,如四年级科学课中有“岩石”单元,在起初就针对家乡特色资源,到溧阳横涧地区进行各种岩石的调查,最终确定横涧地区的各种岩石对学生探究岩石特种很有用,为本单元的教学作了铺垫。:
2、甄选与鉴别。我们往往发现同一类的资源可能会不止一种,而且似乎都能派上用场,但是哪一种是最为密切相关的呢,这就要我们科学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甄选与鉴别了,如所选用的资源指向非常明确,同你所要达到的目标也高度一致,效果较好,当然是选这一种了。
3、组合与变通。对于多种科学资源,我们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组合与变通,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如对零散的资源进行组合,使它们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性,另外对传统科学资源进行变通与激活,为新的科学课程所用。
4、反思与总结。这是开发和利用科学资源的重点,科学资源用过以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怎么用?效果怎样?等。最终提高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如带学生到南山竹海考察横涧地区的岩石,学习过程随好,但学生难管理,要考虑学生安全性等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反思总结后,决定用拍录像、采集标本等形式展示和探究家乡的各种岩石,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科学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最好的科学课程也是空架子,我们科学教师在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同时,必须不断实践、不断积累,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这是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