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润禾”设施农业园区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润禾”设施农业园区的调研报告 设施农业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通过汇集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高效型产业。这些基本特征,使设施农业具有高投资、高产出、高效益、节水节能、可持续发展、周期供应的鲜明特点。2007年达来胡硕街道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和增长点。
一、霍林郭勒市“润禾”设施农业园区现状
霍林郭勒市“润禾”设施农业园区位于达来胡硕街道巴润社区原三合村,处于城区东郊,距离市区6公里。是霍林郭勒市委、市政府结合城市“菜篮子”工程及新农村建设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为了安臵城郊拆迁户而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该工程于2007年6月正式启动,共分三期建设,目前整个园区占地2000亩,总投资达到8750万元,规划建设蔬菜大棚900座,其中43型日光温室400座,春秋棚260座。为了高标准建设设施农业园区,在启动之初,达来胡硕街道特骋请大连理工大学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在城市东外环与巴润河之间,从南至北分A、B、C三个区,住宅外观均统一为红瓦白墙黑色铁艺围栏。整个工程采取“菜农自建、财政奖补、街道监管、部门指导”的方式进行建设。按照规划,每户占地3.1亩,具体包括43型日光温室0.7亩,春秋棚1亩,生活管理房63平方米,储藏间50平方米,外观统一红瓦白墙黑色铁艺围栏。为了有效促进农牧民稳步增收,着力打造绿色蔬菜生产基地,2009年以来,该街道多方面筹措资金,通过积极争取市政府的资金投入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着力解决了影响制约达来胡硕街道设施农业园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实施园区硬化、亮化、绿化工程建设。投资1200万元完成设施农业园区A、B区所有路面硬化,铺设高标准水泥路面7公里,铺设地下雨排系统3.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30盏;在主要街路两侧栽植果树、云杉等绿化树木4000余棵;园区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园区服务中心及卫生室已交付使用。园区服务中心规划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60平方米,总投资145万元;园区卫生室规划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建成760平米社区办公楼,并根据居民需求进行了功能分区,除社区办公室外还设立了综合服务大厅、民情恳谈室、文体活动中心、园区管委会、合作社等;办公楼外硬化地面8000平方米,新建了篮球场、排球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等。该项工程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社区办公场所方便了居民办事,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问题。三是工厂化育苗车间投入使用。按照“设施现代化、设备智能化、技术标准化、工艺流程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建设了我市农业园区育苗中心,规划占地5180平方米,总投资700万元。目前一期育苗车间已交付使用,正在进行工厂化育苗,首期育苗可解决200户大棚的秧苗栽种。四是园区景观建设。为配合现代观光农业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园区休闲产业,今年投资 80万元建设了设施农业园区观礼台。修建了体现园区绿色生命的“润禾”标志性建筑,树立了设施农业之父—季庆瑞教授的塑像,建成了霍市设施农业展厅。为了加强对园区的规范化管理,该街道在设施农业园区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了园区种植户管理办法、门前三包责任制、契约化管理
等相应规章制度,强化了对园区的日常管理。为了更好的解决园区蔬菜销售问题,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园区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设施农业园区又成立了园区蔬菜种植合作社,合作社以蔬菜营销为主体,实现种植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设施农业园区能生产各种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几十个品种,据测算,每户菜农每年可生产蔬菜4万斤,年利润3万元。并且整个园区已经达到年产1000万斤蔬菜的能力,成为供应城市“菜篮子”的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今年设施农业园区作为迎接“通辽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的唯一一个农村社区参观点,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其他旗县的好评。
二、“润禾”设施农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霍林郭勒市由于耕地资源甚少,气候寒冷、无霜期短,仅靠陆地蔬菜很难解决市民吃菜难的问题,再加上近几年霍林郭勒市的经济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城郊社区拆迁进程的加快,造成拆迁居民后续安臵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发展设施农业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市民吃菜难、农民致富难等问题,还更好的解决了拆迁居民的后续安臵。现代设施农业能有效克服自然条件恶劣这些弊端,通过加强设施建设,实现棚室内蔬菜周年生产;通过加大科技含量,不断优化种植品种,从而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就拿设施农业园区内的周跃青家来说,他家2个大棚1.7亩地,每年可生产蔬菜3万公斤,每公斤纯利润1元钱,年收入可达3万元,3口之家人均收入就是1万元。在社会效益方面,设施农业的优越性更为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设施农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探索。通过对设施农业园区的统一规划、设计,再加上统一标准建设,形成了红瓦白墙黑色铁艺围栏的主色调,房舍院落整齐划一,公路横平竖直的良好景观。二是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设施农业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从而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设施农业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是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设施农业对设施设备、品种、栽植、管理等技术要求高,效益驱动使农民积极参加技术培训,自觉学习有关科技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劳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四是推动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小,单位产出率高,能高效利用水源、耕地等有限的农业资源,这对于土地资源稀缺的霍市来讲更显珍贵。同时,也保护了土壤结构和生产环境,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在霍林郭勒市这样一个高寒地区来说,发展设施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三、制约霍市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指导有待加强。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没有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是无法完成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现代设施农业种植、栽培技术掌握的较少,不能对农户经营者进行经常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
(二)产业层次有待提升。一是在种植技术上。大多蔬菜种植户还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特别是设施农业标准化程度低,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二
是在种养品种上。目前设施农业园区的种植品种都是大众货,缺少高端品种。
(三)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设施农业园区大部分以个体农户自主生产和经营,缺乏统一规划和发展措施,劳动生产率不高,品牌产品少,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现状不容乐观。保鲜贮藏、深加工、产品销售等基础薄弱,严重影响着设施农业产品生产链的进一步延伸和附加值的提高。
(四)信息服务有待拓宽。随着蔬菜产量的提高,蔬菜销售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常常是因为产业化程度不高、信息不灵,菜农盲目种植,品种比例失调,市场流通不畅等情况,直接影响到菜农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
四、霍市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增加推广投入,加速成果转化。搞好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力度,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各部门之间应积极争取财政扶持,组织搞好设施农业技术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推广与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设施农业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基地,有效整合科技推广资源,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及时解决发展设施农业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专业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应用能力,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技术支撑。
(二)加强技术培训,深入现场指导。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技术、设备应用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和管理营销技术等。为促进设施农业的规范高效发展,应积极推广节约高效型设施、无公害蔬菜生产等先进生产技术。制定和完善相关质量标准体系,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对先进技术
进行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提供实习场所等,提高从业人员科技素质,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生产者,实现设施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
(三)树立品牌意识,推行无公害生产。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和法规,提高和强化设施农业生产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发展无公害化生产。要紧紧围绕标准化和无公害做工作,大力推广高效无毒、无残留生物农药,积极注册商标、打出品牌,并提高品牌知名度。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测监督,引导市场实行优质优价。有关部门要积极引进新品种,增加设施农业中的新、奇、优、特、稀蔬菜品种的生产比重,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制定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的要求和商品质量标准进行种植、管理、采收、分级加工和包装上市。
(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产业化。设施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技术服务等应逐步走向系列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注重大力扶持和促进相关市场与龙头企业的建设与壮大,利用市场与龙头企业的强大经济,带动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鼓励和扶持设施农业经营者成立各类专业协会组织、中介机构,真正做到把当地优势产品销出去,把先进的经营理念、技术、品种引进来,实现互利双赢的良好循环体系。
第二篇:设施农业园区规划实习报告
设施农业园区规划实习报告
一、实习地点:昆明市西郊西山区团结镇卧云山风景区
二、实习时间:2012年12月15日
三、实习概况:
今天星期六,一大早我们便乘坐校车来到了位于昆明市郊西山区团结镇的卧云山风景区进行设施农业园区规划的实习。陪同我们一起的杨老师在车上便为我们进行了大体的介绍。让我们对这个园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卧云山风景区距离昆明市35公里。交通便利,占地703.13亩,拥有昆明市罕见的稀缺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有科学调查显示,负氧离子含量仅次于安徽黄山,居全国第二,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000个。是休闲养老、度假养生的胜地。
园区设施有:新健康门诊、网络中心、多功能影视厅、图书阅览室、集体食堂、室内健身房、室外多功能复合运动场、门球场、网球场、篮球场、巨星棋盘广场、大众棋牌室、贵宾棋牌室、急救室、量子治疗室、足疗室、按摩室、美容室、太极养生堂、养生食府、物外田园生态餐厅、卡啦OK演艺大厅、乒乓球室、台球斯诺克室、舞蹈练功房、大中小型会议室、度假公寓、度假别墅、五星级度假酒店宾馆楼、拓展培训中心、康乐会所、百草园、生态动物养殖园、健康环形跑道、个人和集体艺术创作室等。
2008年11月18日,卧云仙居被联合国世界和平发展基金会国际老年健康产业委员会、授予《中国科学养老健康产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2009年3月18日,卧云仙居被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老年产业发展基金会云南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金曦新健康疗养院位于卧云仙居酒店内,是经过西山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法卫生机构,它将社区医疗卫生、家庭健康管理、离退休老人赡养融为一体,是一所集医疗、疗养、康复、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型疗养院。实施的是一种新型科学养老赡养模式。
疗养院实行标准化的高星级酒店规范化管理模式,各类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全方位为入住老人提供“养、医、乐、学、教、为”等多样化服务。疗养院每个房间都按高星级酒店要求配置,装有冷暖独立空调、新风系统、24小时热水。设有标准间、单间、套房,室内设计舒适、温馨,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居室内有家电、电话,并设有紧急呼叫对讲装置,可随时为老人提供床前服务,提供洗衣服务及餐饮服务。疗养院有保健医疗基础设施和急救绿色通道,能为疗养会员提供24小时医疗保健服务。
四、实习过程
我们一下车,就有一位工作人员带我们进行参观。首先我们来到了二号宾馆,这里有会议室,员工培训教室,健身房,室内乒乓球,KTV等娱乐设施。然后我们又沿着路经过别墅区,宾馆区,由于客满等原因我们没能进入其中进行参观,但我们也还能够看了他们的外部布局
以及各种设置。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他们的温室餐厅,一到外面,我们便感觉到了很不一样的地方,外部除了入口之外,你看着就是一个温室大棚。但是里面布局却能让你很新奇。温室入口挂有牌匾,一看到便感觉很有韵味。进入之后,两个大瓮便进入眼中,很有农家气息。而后便看到了餐桌餐具很和谐的布置在优美的风景区,偶尔零星点缀着基础饭后娱乐的设施,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有上百种药材,也被称为百草园,果然,我们细心一看,这里的确有很多可使用的药材,肉桂、虎耳草等可作食材的中药,我们到的时候正好有几个餐厅的工作人员正在采摘虎耳草叶,据介绍这里的好多菜都是就地取材,刚采下来便进行加工了。出来之后我们往拓展训练基地前进,路上也见到了许多种植蔬菜的菜地,但它的设置也有着观赏的地方,其设置有点像QQ农场里面的设置,有一定的趣味。步行没多久,我们便来到了拓展训练基地,刚好有几位游客正在进行空中搭桥的项目,我们必须保持安静,防止他们分心而出现危险。这里项目也不少,在丛林中进行这种拓展训练感觉更是不错,拓展训练基地的旁边便是CS野战区,这里面积也还很大,有掩体站,有森林野战,还有楼战,野战装备采用了野狼二代,更具实战性很安全性。随后我们便来到了孔雀园,可能是由于气候原因,没看到孔雀开屏的景象。除了孔雀他们还饲养了火鸡,面积还是比较大的。随后我们有来到了蔬菜的主要种植区,都是设施栽培,辣椒、苦菜等都种植在里面,还有间套作等。随后快到午饭时间,我们便自己安排,自由参观。两点便坐车,经过团结乡返回学校。
五、实习感受
经过这次实习,我对园区规划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实地的参观,使我们对农业园区的规划有了一个更感性的认识。农业园区规划首要是选址问题,卧云山地处昆明郊区,交通还算可以,距市中心35公里,驾车便可轻松到达,这里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毗邻团结乡(昆明有名的苹果种植销售区)。很适合休闲度假。因此这里很适合设置一个园区。其次园区结构,分布位置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森林茂盛的地方,合理的设置了拓展训练基地、CS野战区、并搭配蔬菜种植区和孔雀园。娱乐搭配休闲旅游。由上到下的设置时种植区、温室餐厅、别墅区、老年人疗养中心、娱乐区。这个充分考虑了各功能区的效益与联系。种植区在下,可让人一到达便感觉一个世外桃源的景象,而后是少有而又独特的温室餐厅,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再上是别墅区,让人感觉到住在如此优美地方时多么舒服的感觉。在别墅区旁边还设置了假山广场,可举行篝火晚会等活动,从而丰富居民的生活。其上又是老年人疗养中心,疗养中心需要比较好的空气,安静的环境,因此设置在山顶是很合适的。最上面的便是会议地点等,设置的都比较合理。一个园区总得有经济输入点。卧云山这个园区设置的也还不错。别墅区、温室餐厅、老年人疗养中心、提供会议室、培训基地、拓展基地等都是很不错的经济来源。尤其是这比较特别温室餐厅更是亮点。对于景区植被的设置也是很不错的,它很好的利用了原来的森林,将各个区域合理设置其中,枫树、竹子、八角金盘等常绿及季节特色性植被合理配置,构
建出一幅很和谐的画面。大多数地方都设置的很好,但是我还是认为有一些地方设置的还是不怎么合理,它考虑的主要是主要别墅住宅区度假的游客而忽视了前来温室餐厅就餐和来短期旅游的游客。首先看到的就是垃圾桶的设置,虽然他们设置的都是木质的垃圾桶外观,但里面装垃圾的却是塑料桶,这种设置看着就很不协调很不环保。还有厕所的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游客的需要。串联各个景区的小路也设置的不完善,基本都是未经过处理的,虽然这有种自然的感觉,但是这不利于一些老人和小孩的行走,容易发生事故。可改设置为青石板路面,既有自然的感觉也可估计安全问题。园区内供人休憩的场所也比较小,既然是一个度假地点,就应该在风景好,空气清新的地方设置供人休憩、欣赏美景的地点,如亭子,或这是几个回廊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不过经过这次学习还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
第三篇:禾润建材情况报告
关于全民创业园部分企业违规建房的情况
报 告
当阳市全民创业园位于锦屏大道西段延伸段,园区规划用地面积约500亩,截止目前,已经有22个企业落户园区。由于我市坚持优先发展工业战略,鼓励企业快速开工投产,创业园内大部分企业在未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就开工建设,现创业园内企业规划许可手续基本属补办,在补办过程中发现有部分企业违规建有成套住宅。
1、当阳市红安建材公司:该项目位于锦屏大道北侧,是最早落户创业园的企业,主要从事玻璃深加工产业。项目占地11.53 亩,现建成生产车间二栋,综合楼一栋。综合楼三层,一层为办公室;二层、三层建成三室两厅住宅,共四套,总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
2、湖北禾润建材公司:该项目位于锦屏大道北侧,占地15.12亩,主要生产铝材等建材。现建有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单身宿舍、食堂、综合楼工程。综合楼三层,一楼为办公室,二层、三层建成三室两厅住宅,共四套,总建筑面积约650平方米。该项目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时,考虑到企业发展需要,我局已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建筑先行办理了规划手续,对违规建设的综合楼暂未办理。
3、当阳市锦宏陶瓷固废加工有限公司:该项目位于锦屏大道南侧,占地8.15 亩,主要从事陶瓷废处理产业。现建成生产车间一栋、仓库一栋,综合楼一栋。综合楼两层,一层为仓库,二楼建成两室两厅住宅两套,总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该项目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时,考虑到企业发展需要,我局已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建筑先行办理了规划手续,对违规建设的综合楼暂未办理。
4、宜昌西泉食品饮料公司:该项目位于锦屏大道北侧,占地15.34亩,主要生产罐头等食品饮料。现建有生产车间一栋,仓库一栋,办公楼一栋;在建综合楼一栋。在建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立面装修,综合楼一层为办公室,二至五层建成两室两厅住宅楼,共16套,总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
第四篇:农业园区及示范点建设调研报告
农业园区及示范点建设调研报告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猕猴桃示范园区建设。乡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规模1600亩,现已整合农开、发改、扶贫、国土、畜牧、农业等项目资金1800万元,完成机耕道、园间操作道、冷藏库测设选址和土地测绘工作,成立了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园区猪场建设已动工,现已在示范园区开展技术培训2期次,培训200余人,发放资料2000余册。镇村、乡村猕猴桃标准园建设规模400亩,现已全面完成苗木定植、施肥等工作。镇村猕猴桃低改标准园建设规模1000亩,现已完成土地翻耕、苗木补植、立杆、施肥等工作。
(二)柑橘品改示范园区建设。镇社区柑橘品改精品示范园建设规模1000亩,现已完成春季施肥、第一次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乡村柑橘品改示范园建设规模1000亩,现已投入资金75万元,全面完成高接换种(主要嫁接湘蜜1号、大分四号),已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3次,开展技术培训2期次,培训橘农1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余份。
(三)茶叶标准示范园区建设。镇村茶叶精品示范园建设规模500亩,现已完成2次施肥、苗木修剪、中耕除草等工作;镇村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规模1300亩,现已完成苗木补植、2次施肥、中耕除草等工作,已开展技术培训3期次,培训茶农3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0余份。
(四)优质稻标准示范园建设。乡镇优质稻标准示范园建设规模1万亩,现已投入资金190万元,全面完成育秧工作,插秧工作已经开始,已完成插秧面积2000亩,开展技术培训5期次,培训农民320人次;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新修0.3×0.3 m渠道5200 m,0.8×1 m渠道450 m,生产道路1025 m。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猕猴桃示范园区建设。猕猴桃生态农业示范园按照规划逐步完成建设任务;猕猴桃标准园继续搞好园区施肥、中耕锄草等培管工作;猕猴桃低改标准园继续搞好棚架整理、田间培管、技术培训等工作。
(二)柑橘品改示范园区建设。柑橘品改精品示范园搞好第二次病虫统防统治及花果管理等工作;柑橘品改示范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肥料发放、田间培管等工作。
(三)茶叶标准示范园区建设。茶叶精品示范园和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继续搞好施肥、除草等田间培管工作。
(四)优质稻标准示范园区建设。5月份全面完成园区优质稻的插秧工作,搞好优质稻病虫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田间培管工作;继续搞好园区沟渠、水渠、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篇:坊子区设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坊子区设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发展设施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方向,设施农业具有节水、聚能、高产、高效、稳定、便利的特点,是避灾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易被广大农民接受,适应现阶段农村发展实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一、我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我区耕地面积少,设施种植面积5769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5732亩,花卉17亩,林果20亩;设施数2168个,其中:日光温室246个,塑料大棚1922个;产值6399.2万元;主要设施农业机械及设备2860台;从业人员3247人。养殖业发展良好,设施面积91.7亩,日光温室8个,塑料大棚33个,产值511.4万元,养殖机械及设备36台,从业人员208人。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粮油作物向经济作物调整的步伐,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蔬菜、花卉和菌类产业的兴起,进而促进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种植向粮、油、菜、花卉、园艺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质量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日光温室建设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修建一栋使用面积0.8亩的日光温室需要资金2万元左右,加之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更大,资金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是设施农业发展注重产前、产中服务,轻视产后服务。各级部门关心建设和种植,而忽视销售。
三是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量小,品牌产品缺乏。农户在温棚中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十分突出,设施农业产品中药物残留令人担忧,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三、对策及建议
(一)优化布局,按照市场要求加大种植结构调整。一是发挥优势,调整优化设施农业生产布局。二是突出特色,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依托市场,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和拳头产品。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设施栽培。
(二)依靠科技,促进设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一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加强设施的标准化建设,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高温室外覆盖、内覆盖与遮阳网揭放的机械化操作水平。二是强化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设。建立健全新型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人员结构,保证推广经费,增强服务能力。根据各镇街的产业特点,研究成立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探索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多元化组织形式。三是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厂化育苗、阴阳棚日光温室、热风炉、嫁接、生物防治、组织培养等高新技术。改变传统单一的蔬菜种植模式,实现多茬次、多品种、立体式、反季节、延时令栽培。
(三)加大设施农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提供贷款贴息补助。二是鼓励建立农产品销售与信息采集中心。三是扶持运销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针对设施农业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积极倡导建立设施农业保险制度,降低生产者的种植风险及市场风险,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