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读后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读后感
这句出自《论语》的千古名言,我反复诵读,回味无穷。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温故知新”,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这句话。可以为师矣”我沉思了很久,忽然茅塞顿开,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句话的大意是: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没错,也只有把书读的好,好好复习,就可以当老师。这句话说的真对啊!
这则论语让我懂得了真多,论语博大精深的文
字,写的多好啊!学习贵在坚持,“温故而知新”不可半途而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通过“温故”学到新的知识。
杭州市刀茅巷小学
四(2)班
舒元
第二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小学六年级日记500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是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孔子说的,对于这句话我深有感触。
那天刚上课,孟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说:“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够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凡平时做到这点的同学,考试就能考出好成绩。”我心不在焉地看了看那行字,并没有放在心上。
话音未落,单元测试卷就发到了我的手上。没做多久,我就傻眼了,发现有两三道题不会做,老师上课时讲过,课后自己没有再复习,现在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这几道题可是10分呀!我着急了,一会儿沉思,一会儿挠腮,恨不得马上回到课堂上,重新听听老师的讲解。我虽绞尽脑汁,苦想了半天,可还是徒劳无功,时间如流水,我只好带着遗憾交上了试卷……
第二天公布成绩,语文课上,我心跳加速。“子玉,85分!”瞬间,全班54双眼睛盯到我身上,真是无地自容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因为我平时的考试成绩一向名列前茅,可这一下子跌入深渊,我伤心极了。
课后我面壁思过,这行字在我脑海中回旋环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沉思了很久,想想自己的学习成绩,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突然,我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把这句话写在课本的扉页上,作为警语,时刻提醒自己。
此后,我每天坚持复习功课,不明白的知识就查阅资料或者询问老师、同学,有感悟的地方就提起笔来勾勾画画或记录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次单元测试中,我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学们都向我竖起大拇指。我会心地笑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
第三篇:形式主义可以休矣
形式主义可以休矣
刘文嘉 《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1日 01 版)
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出台后,政风为之一清,人们看到,不封路也能调研、不宴请也能开会,减少了繁文缛节、迎来送往,自然会有行政的效率和质量。未来,这些精神更应由中央示范落实到制度层面,以彻底杜绝形式主义以及与其相关的种种宿弊。
有哗众取宠,无实事求是;有投机取巧,无埋头苦干;有走马观花,无深入实际;有口吐莲花,无脚踏实地——这是人们为“形式主义”勾勒的画像。
岁尾年初,又是形式主义泛滥之时:年终总结代写业务火爆,无论事业企业、干部职工都可“量身定做”;地方政府网站出现“万能回复”,600封信全部以一句“尽快处理”搪塞。
形式主义背后必有懒政。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实际上取代了深入基层和调查研究的过程。调研,来往于楼堂馆所而不是田间地头;施政,满足于纸上谈兵而不是一线作战;检查,下级摆花架子和上级走过场如演双簧,在这样的怠惰政风之下,领导干部无从接地气,无处听民声。
形式主义亦可能隐藏失职渎职行为。广东揭阳福利院空壳17年,为迎接领导检查“借”孤儿,将形式主义演绎到极致。为应对检查做表面功夫,是浅层的形式主义;而在基层福利救助机构供不应求的背景下,让稀缺的公共资源浪费闲置,则是更深层的形式主义。这种危害要远大于走过场、摆花架子。
有形式主义的地方,必有官僚主义,必有官本位思维。一则,有官本位才有“唯上是从”,才有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工作思路,才有重政绩轻民意、重排场轻实效的工作作风。二则,有官本位才有“以官为大”的价值取向,才有骄矜傲慢的“在上位者”心态,才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工作倾向。多少年来的经验一再表明,凡是政风不正的地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必会结伴出现。形式主义与求实精神针锋相对,对它的批判、矫正已不是一年两年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除了在意识形态上的批评之外,更要着重从体制上清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和透明度,拓宽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渠道,严格审计和细致公开“三公”经费的支出,都是防止形式主义产生的治本方法。
第四篇:“高分低能”教育可以休矣
一、“高分低能”教育可以休矣!
众所周知,我国留学生在国外表现一大特点是“高分低能”。究其原因,是多年来过分强调知识教育的结果。
近日读报,有文章介绍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很受启发,也很赞同他的观点。我已古稀之年,今天回过头来想想,这几十年接触过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确实都同时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就是说逻辑思维和现象思维都很发达。如华罗庚精通京剧,还在古诗词方面有很高的修养。计算机科学界著名专家洪家威和马希文都精通音乐。洪会谱曲,马喜爱收集地方民歌,他听当地歌手唱一遍就能准确地谱下曲来。
我建议幼儿园教育改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为主,老师主要讲解国外著名童话、小说、寓言、诗歌、新编三字经等,教唱国外儿童歌曲、跳舞、弹琴、画画、剪纸、捏泥人……儿童学会了阅读,语言表达,能充分发挥想像力,即可以培养创造力。
二、加强公共道德,文明礼貌教育,抛弃一切形式主义的思想教育。
有人说中国是吐痰大国。近年来这个顽疾通过旅游带到国外去,影响极为不好。前些年,有一天,我在紫竹院公园门口的阅报栏边,因劝说一位同时在阅报的女青年不要随地吐痰,没想到招来一顿辱骂。她说:“你管得着吗?这里有地方吐痰吗?”说完还不解气,又补上一句:“我看你有病,你有精神病!”为此事我气得几乎病倒!在公共汽车老弱病残孕的专座上,也常常坐着年轻人,而旁边站着老年人,年轻人都装作看不见。至于青少年在街上乱扔纸屑、瓶子,更是常见。
这些绝不是小事。2008年快要到了,这些顽疾如何根治?太多讲理论没有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媒体常有报道,国外青少年如何爱护环境,如何尊老爱幼。比如俄罗斯前几年生活用品匮乏,但购物排队从来没有人“加塞”。韩国公共汽车老弱病残孕专座即使空着,年轻人也不敢坐上。我们也有许多年轻人做得很不错。建议把此类事例收编成册,教育我们的青少年,培养他们的光荣感和羞耻感,还我中华民族文明大国的风貌和声誉。
第五篇:“带病坚持工作”可以休矣
“带病坚持工作”可以休矣
2012年10月17日09: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带病坚持工作”,在我们这个国度里一直就被视为一种优良品行,被舆论所推崇、嘉许甚至鼓励。这种思维的滥觞可能源自于战争年代的“轻伤不下火线”,因为那时候有着一种远比一个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护卫和坚守——比如神圣的国土、民族的气节、国家的尊严„„战争年代遗传下来的某些“惯性思维”,是否仍应成为今人的思维模式?
譬如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就有反思的必要。时下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正是为了从物质上保证每个国民的生存质量,而“健康至上、生命至尊”这一理念,也同样应成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固守于我们的价值体系之中。
随便翻开一本英雄、劳模的先进事迹汇编,为他们的事迹感动的同时,也会发现“十个英模八个病”。是因为他们以自我牺牲(健康或生命)换得了这份荣誉,还是舆论只将褒奖的眼光盯着那些为工作而奉献健康甚至生命的人?
笔者供职于教育系统,应该说工作环境的安全系数要比砖窑、煤矿、隧道高出许多,可我每年都能从媒体上看到同行们猝死于讲台前、办公桌旁,或是晕倒在下班路上的新闻。前不久,还看到过苏南一位刚刚年届不惑的女校长癌症手术后放弃休息,最终倒在校园里的消息。感佩于他们努力工作的同时,我也很“自私”地想,工作真的比一个人的生命还重要?家庭里失去一名重要成员、教育界失去一位优秀教师、地球上失去一个鲜活的生命,与少上几周课、丢下几个月工作相比,到底孰轻孰重?
带病坚持工作,有些是强烈事业心的驱使,但不可否认有些乃是制度所逼。比如,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就明文规定,除了因公出差或公派学习,凡事假、病假都要自己请人代班,并扣发奖金、津贴,超过一定时限还要扣发工资。所以,不少教师小病能扛就扛,扛不住也就是抽空打个点滴再继续上班。
当然,也有很人性化的单位。我的一位同学在美读完博士后找了家高科技企业就业。这家企业的员工都可以享受到天数不等的带薪病假。请假很简单,假期在三天之内的,只要打个电话给上司说你因病不能上班就行;假期在三天以上的,需要医生开的病假单。如果病情较重,需要长时间恢复的,先用上你这一年的病假,如果病假不够用,还可以用上你下一年的病假,而这期间的工资津贴都是分文不扣的。
我国从去年开始启动了“带薪休假”制度,在“带薪休病假”这一点上,是否也应尽快“与国际接轨”?这样的话,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带病坚持工作,甚至病倒在工作岗位了。(王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