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产业的市场前景及合法性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09:0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产业的市场前景及合法性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产业的市场前景及合法性调查报告》。

第一篇:论文产业的市场前景及合法性调查报告

论文产业的市场前景及合法性调查报告

cyberlove供稿

经济大潮中的学术界再也不甘于板凳要坐十年冷,一些所谓的学术积极分子十分活跃,将学术视为沽名钓誉的手段,而不是启发民智,振兴中华的智慧生产。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论文沦为商品,学术成为换取实际好处的筹码,学术产业化已经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研究环境。有位教授估算,从评讲师到评上教授,发表论文至少得花20~30万元。为此,TOP论文网(TopLunwen.com)进行了数个月调查,撰写成以下简要报告。

论文产业究竟多大

论文买卖已经成为相当规模的“产业”,据调查,2009年全国买卖论文交易额约在10亿元以上,而2007年论文“产业”规模就已达到1.8~5.4亿元。据估算,有一个中文期刊一年敛财上千万元。论文公司的写手分三等:第一等是专业金牌写手,都是经验最丰富的知名大学教授、专家和博士硕士;二等是一般的专业写手,但也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最次的三等,是不在册的非专业写手。论文公司接到活后,马上转给庞大的写手群。

论文代写代发已经成为一个公开行业。本科毕业论文每千字150元,硕士学位论文每千字200元,博士学位论文每千字300元,职称论文每篇800元,而实际情况会随着物价上涨而增高,冷门或热门专业的论文价格也不同。论文从写作、交易到发表,已然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核心期刊代发论文收费多在5000元以上,外语类核心刊物代写代发甚至高达数万元。

某论文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代发论文、代写普通论文、代写本科或硕士毕业论文,以及代写代发论文四类,公司对这些业务均“明码标价、标准化操作”。如果代写,每千字收费200元,而付给枪手是每千字50元;如果代发,除了版面费,还要另收1000元或者2000元的服务费。

代写人员至少都是大学的硕士生,保证名校毕业,论文公司称,北大清华的学生也有很多,还有博士甚至教授。教授代写收费较高,一般千字收费1000元以上。如果请教授写,本科毕业论文需要4万元左右。这些写手其实并非都是高手,所写的稿子事先通过 PassPaper 或 Gocheck进行论文重复率测试,然后进行一系列修改,保证“原创性”,或者说炮制出一篇篇“伪原创”。论文市场令人堪忧

论文“产业”显示出一片虚假的学术繁荣局面。众多论文机构应运而生,对论文代写代发实行公司化运作,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投入少,利润高,产值增速快;论文选题涉及范围广;交易渠道主要为互联网;经营业务流程完整,在全国形成网络化的营销办事处。非法论文交易领域呈集团化、国际化、漂白化的趋势。

在国内大学,本科生保研和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已成为学界的“明规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表示,大学晋升、职称晋级要求论文等是论文代写“产业化”的根本动因。他认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学术腐败问题,由于大学对于学生的论文在篇幅和质量上不切实际的要求甚多,很多学生才找到这条“捷径”。论文代写,在法律面前却成了一桩合法买卖。中国是个“论文大国”,资料显示:2008年度中国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突破10万篇,总数11.67万篇,占世界份额9.8%,仅次美国;但从引用情况看,我国科技人员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5.2次,与世界平均值10.06次相比,只有一半,盛产“泡沫”。代写代发论文牟取暴利已成乱象。我国现有期刊9000多种,收取版面费渐成主流。版面费连年上涨,客观上导致中国优秀论文流向国外。建立创新型国家,必须调整“唯论文发表论”、“唯论文发表数量多”的导向,遵循学术规律,按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定位,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分类管理的科研评价机制。

论文交易符合法规

代写、代发论文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交易链。借助网络论文买卖已经发展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这个产业是否合法呢?国家工商总局市场某司人员表示,“代写本来是自古存在并且合理的,例如代写书信。但是代写和买卖的商品变成了论文,这就主要是一个道德和学术问题,你还是得先咨询一下教育部。”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论文买卖这件事本身是一个商业行为。教育部门对学术腐败的检查只能从结果上,即论文本身的真假与否去判定,而对于论文获得的过程不在教育部门的管理范围中。而某公安部门一位部门管理人员说也表示,论文买卖本身没有违背法律,“如果论文公司收了钱却没有给买方提供论文,就会构成欺诈行为,理应该移交公安部门处理。但是如果买卖完成,论文公司确实没有违法,因为现在没有法律明确禁止论文代写买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正版)》第二章第二节第十七条,“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论文代写属于委托著作的行为,买方是委托人,卖方是受托人,中介网站为双方架构了交易的桥梁。“目前并没有相关法律对买卖论文作出规定,根据无罪推定,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且,根据著作权法,论文作者有权处理其论文,也就是说售卖论文并不触犯法律,甚至受法律保护。”一位法学写手说,“作者有权处理自己的稿件,就像科研人员有权转让自己的专利一样。”

更多资料:http://zhan.renren.com/paperpass

PaperPass论文通行证

http://www.xiexiebang.com/index.aspx?f=FEB41103A1A4C6AADE771FB25489DCAC

第二篇:普洱茶市场前景调查报告

普洱茶市场前景调查报告

前言

茶为国饮,中国是茶的故乡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普洱茶具有多种功效,一直被誉为一种治补兼备的良药,是中国茶类中具有浓厚特色的茶叶品种,近几年,普洱茶普遍受到各地各阶层的关注与厚爱,普洱茶是采用云南特有的大叶种茶树为原料,经过特殊的发酵工艺而制成的一种茶类。它有口感回甘醇厚的茶品特点,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现代医学对茶的功效研究已有近20项,其中普洱茶的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尤为突出,普洱茶原产于云南,但喝普洱茶的风气和普洱茶的各种品饮方法、及相关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则是从香港转至台湾,然后再由台湾传播到中国大陆。普洱茶从一开始就一直在茶业界演泽着新奇绚丽多彩的故事神话,从70年代刚刚开在港澳台崭露头角,到后来风靡南洋;进入80年代后,随着与大陆交流越来越频繁,普洱茶渐渐在广东云南流传开来,普洱茶转变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而开始推崇老茶;90年代后普洱茶有了先前的基础,开始拙壮成长。2000年以后普洱茶开始被妖魔化的炒作,先后在广州、云南形成规模,使普洱茶由原先的品饮上演收藏投资普洱茶就是在投资未来,普洱茶养生之道一夜之间变成炒作收藏,欢喜的是市场前景依旧广阔,令人担心的是普洱茶这样疯狂的炒作会不会产生崩盘。经过一番炒作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资金的投入,云南当地建立起大量中小型茶厂与私家作坊,旧有的红绿茶茶厂、产地相继改产,思茅、版纳等地开始大规模的推广茶叶种植,生产呈现无序状态,品质也参差不齐,2005年广州市场发生动荡,引发了云南茶叶生产的初步洗牌。

一、普洱茶市场现状

(一)市场概况

20世纪九十年代末,普洱茶开始在中国大陆萌芽,普洱茶主要以纪念茶和工艺茶为主,普洱茶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上流社会、政界、商界和文化界当中,此时的普洱茶主要是以礼品的形式在这些人群当中流通。此时为普洱茶消费的萌芽期。2000年至2001年,随着普洱茶的慢慢普及开来,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开始迅速进入市场,由于大部分厂家采用的茶青都是台地茶,再加上市场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还不够,这一时期的普洱茶消费主要集中在普洱生茶。2001-2002年,随着台湾、香港等地茶商陆续进驻中国最大的茶叶市场——

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由于这些茶商较早的接触普洱茶,经过他们的宣传和普及,喝普洱老茶慢慢成为消费主流,“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风气一时在消费者中流传。并且此时的普洱茶文化研究和推广宣传也逐渐展开。2003年至今,是普洱茶迅速发展时期,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和全国各地的普洱茶销售企业数量急剧增加,普洱茶市场也进入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混乱时代。收藏市场、拍卖市场迅速扩张,普通消费者在消费市场、礼品市场的份额逐步增大。进入一个以品牌为导向的普洱茶竞争时代,这也是普洱茶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云南省农业厅介绍,云南省普洱茶产量快速增长。2006年云南全省普洱茶产量达8万吨左右,比2005年增长54%,2007年产量预测可达13万吨。

(二)品牌化趋势较明显

普洱茶品牌较为知名的有:吉幸、大益、六大茶山、龙生、老同志、松鹤、普秀、帕卡、云茶、王霞、龙圆号、凤牌等多种品牌,其他小的品牌更是不计其数, 生产厂家过多,品牌过杂,但品牌化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了。这些品牌在成长过程可谓是用心良苦,以大益牌为例,一开始就做好企业基础,为茶文化宣传做一翻强势准备,紧接着下来的是“滇普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大型茶文化活动,2006年3月北京大益国际茶文化中心成立,2006年5月勐海茶厂参与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并筹集千万元成立“我的长征红色大益爱心基金”,把千万大益爱心送到长征沿途的贫困地区,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来提高社会知明度,回报社会,增加品牌的含金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使品牌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三)普洱茶文化波涛迭起

1993年4月4日至4月10日,思茅市举行了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暨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此后,思茅市自199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

2002年6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和云南省茶叶协会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举办了“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年11月,在广州举办的2002广州茶博览交易会第二届(秋季)优质茶评比大赛中,云南古普洱茶公司的宫廷普洱茶荣获“普洱茶王”称号,在茶王拍卖会上,100克普洱茶王第一次拍得16万元的天价。

2003年初,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03-2003《普洱茶》,使云南普洱茶第一次有了云南自己的标准。

2004年11月在昆明举行了“云南普洱茶国际研讨会”。

2005年3月27日~30日,在西双版纳州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行了“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推动了普洱茶文化活动的开展。

2005年5月1日开始的“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以120匹马,经过半年的长途跋涉,于10月9日到达北京,打破了茶马古道半个多世纪的沉寂,把普洱茶文化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2005年11月10日,“滇普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活动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拉开帷幕。这只有99匹马组成的马帮,共有13名女子马锅头,他们将赶着驮运普洱茶的99匹马,沿滇藏茶马古道挺进西藏。

2006年4月16日,西双版纳州政府组织的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从勐腊县易武出发,99匹马将经东南沿海地区上北京。

2007年4月8日至4月10日在思茅市翠云区举办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第二届云南省普洱茶交易会。

2007年9月下旬,中国首届普洱茶博览会将在昆明召开。

这一波逐一波、一浪追一浪的普洱茶文化热的兴起,使普洱茶热在全国迅速升温。

(四)市场比较混乱

1.普洱茶定义认识不一

当前,对“什么是普洱茶”在认识上分歧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普洱县产的茶都是普洱茶,另一部分人认为,云南普洱茶种生产的茶,都是普洱茶。其中主要的分歧是两个,一部分人认为只有熟普洱茶,才是普洱茶,晒青茶及自然陈化的普洱茶都不能叫普洱茶;而另一部分人认为,生普洱和熟普洱都是普洱茶。这种认识上的不统一,已引起了普洱生产、销售和管理、制定标准上的混乱。

2.普洱茶市场较为混乱

目前,云南、广东、广西、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等省市,都有普洱茶交易市场,进入市场的商家各种各样,有些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有些没有经过培训。进货的渠道也不一,不能如实地向消费者介绍和推荐普洱茶,通过恶意的炒作普洱茶越陈越香就越好,对普洱茶的年份作夸张宣传,假冒伪劣普洱茶充斥市场。

3.普洱茶宣传过于随意

过去,在普洱茶宣传上过于随意,负面宣传较多,甚至把普洱茶宣传为“妖

魔化的普洱茶”,使消费者对消费普洱茶产生了“恐惧症”,对普洱茶销售曾一度造成不良后果

二、普洱茶市场前景分析

(一)消费市场依旧在膨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在开门七件事中的“排位”不断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茶的保健作用,开始加入到饮茶者队伍中。茶叶消费也给产茶区带来了真金白银。作为茶生产大国,我国近几年茶消费量增长迅速,在茶的消费结构上也日益多元化。茶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茶叶消费市场蕴涵着无限商机,对刚刚出鞘十来年的普洱茶来说,跟其茶类市场一样处在蓬勃的发展中,使这个产业吸引了大量的资金、人才参与竞争,带动整个市场的发展,使普洱茶产量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尽管有一些专家认为普洱茶炒作成分多,价格已被拉得很高,但“普洱茶热”还在升温,从最初的台湾、香港,到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再到西安、成都等知名文化都市,已呈全国蔓延之势。

(二)打造品牌势不可挡

普洱茶品牌就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做到了品牌带动企业发展的模式,虽然有的企业做了很多的基础工作,营销意识也逐步的提高和形成,但因为人才和企业本身对发展的意识不同,当前没有做好,也没有一家真正做到了品牌引领企业的发展。就此可见,未来的3—5年将是普洱茶产业将步入全面竞争最激烈的3年。普洱茶将进入品牌化、产业化时期,将从一个无序期到有序期全面竞争阶段。竞争的焦点将最终凝聚在产品优势、品牌理念、企业服务、营销模式等几个环节上。因此在当今茶业市场成长迅速、发展空间巨大、行业营销水平相当低,谁能率先打造高品质、多元化的产品,并构建先进的营销体系与模式,必将为占领行业制高点、促进品牌发展、做龙头企业打下极其坚实的基础。

(三)多方位传递普洱茶信息

1.从普洱茶的历史和文化,一谈普洱茶的历史,很多人就翻历史、找资料。中国有三条丝绸之路,一是陆上的丝绸之路,从唐代西安到欧洲;二是海上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下西洋所走的航路;三是茶马古道,由云南边界将茶运送到越南、缅甸、泰国等地。而茶马古道是普洱茶起源的历史,在这条道路演泽许许多多的故事,让人一接触普洱茶就必先去了解它的历史底蕴才能开始去品味它,正是因为普洱茶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沉淀,一夜间茶马古道几乎成了普洱茶的代名词,使喜爱和饮用普洱茶的人数急剧上升,预计,这种势头在近几年内将有增无减。

普洱茶有文化,也需要文化,例如“马帮茶道 瑞贡京城”万里行活动把马帮驮普洱茶的文化与普洱茶的宣传结合起来,让普洱茶的形象在全国各地树立起来,确实为普洱茶的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一个运用普洱茶文化很成功的例子。普洱茶文化点很多,可以建造很多平台出来去让消费者感受。通过这些文化活动,使普洱茶营造了一个“市场文化”或者“商业文化”。

2.保健功能

从保健功能到养颜美容等都向市场传递开来,同时专家学者著书宣传,来宣扬普洱茶的各种独特之处,而随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也相应的得以提高,未来人们在将不在只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会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享受,被普洱茶爱好者追求为中华神饮的普洱茶将会博得更多的追随者。

3.举办展会、学术研讨会以及优质茶评比大赛

年复一年的举办普洱茶展会,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茶叶评比大赛,有效借助专家、学者还有爱好者的宣传,来提高普洱大众心目中的可靠性和品味性,具有名星效应,同时通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来

三、结语

(一)普洱茶具有恒久的传统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来自于三个方面:一历史,历史赋予普洱茶更多的神韵,品味生活,使生活富有更多的乐趣;二是文化,文化热波涛迭起使普洱茶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面,将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三是保健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和谐、健康的生活已是大势所趋;四具有独特的品味,尤其是陈香韵,存放适当可增质(值),这是其它茶难以比拟的。

(二)尽管普洱茶炒作很利害,但相对绿茶、乌龙茶等茶类其市场占有率还不高,产量也较少,需求和产量将继续扬升,未来市场空间依旧很大,而普洱茶的炒作本身也是一种宣传方式,会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了解、消费、投资收藏。

(三)经过一番的大浪淘沙后,必将给普洱茶带来重新洗牌(这个过程大约要五年),市场整体将过渡到理性状态,可以预言品牌才是将来。

(四)普洱茶很能抓住人们“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饮食时尚心理,普洱茶是“可饮用的古董”、“不需注明保质期的、收藏得法又可增值的商品茶”,更引人注目。生产高品质、多元化的产品,给产品加入更多的时尚元素将博得年轻一族的青睐。

第三篇:合法性内涵及政府合法性分析论文

摘要:在语言学分析框架中,“合法性”意味着评断事物的正当性需要两种尺度,即真理标准与道义标准;政府合法性问题的本质即是政府的正当性来源问题。在实践上,衡量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正当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观察,即看它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它能否说服公众,看它能否获得民意认同。

关键词:语言学分析;正当性;政府合法性

合法性概念的基本含义:正当性基础或来源

从语法层面看,“合法性”概念包含两个基本语义单位,即“合法”与“性”,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合法’之‘性质’”的逻辑意蕴。这就意味着,分析“合法性”概念首先需要弄清“合法”与“性”的基本规定是什么。

就“合法”一词来看,它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种是日常经验意义,“合法”即是“符合法律”(对应的英文为legal),指的是人们对社会规则的遵守;另一种是普遍意义,“合法”即“具有正当性”,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认同,包含着理性的“必然性认知”、经验的“事实性接受”以及道德的“应然性评估”三个因素。从逻辑上看,经验意义上的“人们对社会规则的遵守”,本质上属于普遍意义上人们对社会存在认同的“事实性接受”的一种(例如,民众基于对国家暴力的屈服也是一种事实性接受),所以,总的来说,“合法”的基本意义是“具有正当性”。那么,什么是“正当”呢?

进一步对此概念进行语法解析,不难发现,“正当”意即“正确”与“应当”的合成。何谓“正确”?在一般意义上,“正确”即是符合客观规律,是一种“求真”,是关于事物发展的科学性判定问题。因此简洁说,判断事物“正当”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事物发展是否具有必然性(科学性)。而何谓“应当”?这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基于主体需求的应该性评价,体现的是一种“向善”尺度,也就是说。“应当”与否,主要看的是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能否符合人们总体的道义预期。所以总的来说,“正当”与否,取决于两种尺度,即“真理标准”和“道义标准”。而这两种标准的综合就是人们在实践上所表现出的“事实性接受”程度。由此可见,“合法”概念所展示给我们的观察框架就是:如何评价存在“正当”与否,可以通过两个尺度进行,即真理标准与道义标准。此其一。

其二,就“性”这一概念来看,在“合法性”概念中,意即“性质”,它在哲学层面具有两层意义。一层是指“根据”、“属性”,表达的是事物之所以称之为该事物的规定性,一般在形而上意义上使用。另一层指“源泉”、“基础”,一般在具体语境中使用,如合理性、现代性等。一般来说,具体意义是抽象意义在具体语境下的运用,是对概念抽象含义的经验化,所以,在经验层面上,“性质”范畴表达的就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和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根源,即“……的基础或来源”。相应地,关于“合法”的“性质”问题(即“合法性”问题),也就是关于“‘合法’的‘基础或来源’”问题。

总而言之,综合“合法”与“性”两个概念的分析,关于“合法性”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关于事物所以具有“正当性”的“基础”或其“来源”问题。再结合“正当”概念的内在意义(真理性与道义性)。我们可以这样完整理解“合法性”概念的逻辑框架:它表达如何评断事物正当性问题;它提供两种评判尺度(真理标准、道义标准);真理标准要求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备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道义性尺度意味着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有道义的支持(心理的、伦理的、信念的认同等);两种尺度的统一体现为实践上公众的“事实性接受”程度。这也是“合法性”概念的语法结构所提供给我们的基本分析进路。循此进路,笔者进一步对“政府合法性”问题进行分析。

政府合法性的获得:历史根据、民意认同、说服能力

什么是政府合法性呢?依据上述关于合法性问题的分析框架,政府合法性问题也就是关于“政府正当性的基础或来源”问题。同样地,依据合法性问题的一般逻辑结构,政府合法性问题也包括这样三个方面: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备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有道义的支持;两种尺度在实践上怎样统一。以此为框架,笔者对政府合法性问题作些分析。

合法性概念的一般意义表明,事物合法的基础或者来源可以表述为:两个基本原则(真理性与道义性)、三个具体因素(历史必然性、道义预期性、事实接受性)。相应地,关于政府合法性,也就是要求政府的存在与运行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两个基本原则,这意味着政府的存在与运行要具有正当性必须具备这样的基础。首先,该政府的建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至少不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例如,现代政府绝不会实行奴隶制度。其次,该政府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公众的基本价值需求,符合整个社会基本的道义预期。例如,现代政府,至少不会剥夺公众基本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三个具体因素,这意味着政府要想持续性发展,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件,这就是:不断拓展政府存在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持续增强政府的事实上的可接受性,及时跟进公众对政府的道义预期。其中,拓展政府正当性的历史根据,是保持政府合法性的根本性条件;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事实接受性,是维护政府合法性的关键环节;而不断跟进公众对政府的道义预期,则是推进政府合法性的必要步骤。何以如此呢?原因就在于,上述三个基本因素在政府合法性基础的构建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就拓展政府合法性的历史根据来看,其本质是不断探寻政府之所以具有正当性的历史必然性,即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方面寻求政府正当性的来源与依据。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对政府合法性的历史必然性的探究形成了这样几种观点:暴力来源观、社会职责观、公共服务观。暴力来源观,即认为政府正当性的依据来源于暴力,也就是说,政府(国家)是在人类社会自身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状况下的一种次优选择,其目的是为了使社会不至于在阶级冲突中毁灭。所以。以国家形态所展现出来的最早的政府,其存在的正当性来源于国家暴力对社会的保护。社会职责观,即认为政府存在和运行之所以正当,除了具有阶级统治的合法性之外,还因为其是一种社会公共机构,即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政府是与市场体系相对的一个社会系统,体现为市场体系是一种私人领域,政府体系则是公共系统。作为公共系统的政府其职责就是进行社会管理,所以政府行为具有正当性。公共服务观,则是在现代公民社会语境下人们对政府正当性的又一深入思考,其基本要义是:在市场经济崛起的背景下,现代社会分化为三种领域(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国家领域),其中,国家领域的存在源于整个社会公众对它的契约性认同,即国家是全民共同签订的合同,该合同以公民纳税为保障,以国家提供公共服务为回报。在这样一种意义上,政府的正当性来源于它的契约性,体现为它要提供公共服务。

如何看待上述三种观点呢?深入看,上述三种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体现出这样的历史发展线索,即:前市场经济时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暴力维持具有必然性;市场经济初期——私人领域扩展,私权扩张,国家逐渐显现其公权底色。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责具有必然性;市场经济发达时期——公共领域崛起,社会出现私域、公域、国家三者鼎立的局面,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凸显,通过提供公共服务获得正当性支持成为政府获得合法性的优先选择。由此可见,关于政府合法性来源的历史必然性,其演进具有这样的规律性:它根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前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经济初期和发达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一般规律是,暴力基础——社会管理成效——公共服务程度;其历史演进所内含的逻辑是,阶级冲突严重,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市场经济崛起,私人领域形成,政府社会性凸显——公民社会生成,私域、公域、国家三足鼎立,政府契约性增强。这也是我们考察政府合法性之历史根据的一个真理性尺度。

其次,就及时跟进公众对政府的道义预期来看,其本质是提高政府在满足公众价值预期方面的能力,即看政府尽了多大努力来满足公众的预期,满足到什么程度(看实际中公众对一种新的制度的预期程度和现有政府对该预期的宽容程度,两者之间是否具有不可承受的差距)。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历史显示。如果一个政府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公众对一种新的体制的价值预期,那么,政府的合法性也将面临危机甚至丧失。这里主要揭示的是现代语境下,民意选择在政党政治中的重要性。

现代政党政治的核心是政党执掌国家权力,政府运作体现为执政党的组阁,其执政基础来源于社会民意的选择与支持。在这里,民意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公众的价值体系,该体系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理性的认知、非理性的体验、心理预期。相应地,在民意体系中,既有社会公众的理性判断的确定性,也有感性选择的不确定性。既有对现有状况的体验。也有对未来趋势的预期。如果说,传统政治理论认为,民意的选择是理性的选择。那么这是合理的,但这并不是民意的全部。事实上,现代实证性研究表明,民意的主要部分是非理性的,是感性的,是对未来的心理预期。这就意味着,在现代语境下,公众对政府的认同主要来源于他们的主观性感受与潜在心理预期。所以,这就意味着,政府要想获得公众的支持,形成公众对政府的心理认可,必须时刻跟上他们的预期,弄清公众在价值上有什么需求,他们的感受如何。

而从理论上看,公众心理感受与预期来源于社会的教育体系,但同时又不全是,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微不足道。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育体系提供的是理性能力,而感性、非理性来自于社会的日常生活。换句话说。感性、非理性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中的电视广播,来自于耳闻目见,来自于同事朋友,来自于邻居聊天,来自于道听途说,等等。这些点点滴滴最终形成一个社会成员的感受、体验并进而影响着他对未来的预期。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政府何以获得民意支持,关键不在于花费多少气力进行大规模的意识形态说教,而在于能否判断出公众的心理,进而在此基础上提供满足和提升其需求。

最后,就增强政府事实上的可接受性来说,其本质是政府在经验层面获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认同,即在事实上获取公众的接受。从逻辑上看,政府获取合法性资源的事实因素,是一种合法性获取的实然状态,它既不同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不同于社会公众的价值预期。从本质上说,事实性的接受反映的是一种政府在运作中的实际状态,即它在符合历史必然性基础上,在满足社会公众价值预期的实践中所能和已经达到的程度。大体来说,政府合法性的事实基础可以从政府自身对公众的说服程度来衡量,即政府能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说服公众接受现存体制(或者看该政府的意识形态的实际效力有多大)。

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一个政府说服社会公众接受现存制度的效果有限,或者说,基本上没有说服力或者说服力不高,那么,该政府也会或早或晚遭遇合法性危机。在这里,决定危机的直接因素是政府对自身体制的说服能力,具体体现为该政府所提倡的意识形态的有效性。也就是说。政府能否渡过合法性危机。取决于其改造自身意识形态的能力。例如,对于“文革”后期的中国政府来说,就面临这样一种危机。由于阶级矛盾的退隐,消费性需求上升,基于阶级意识的意识形态的有效性大大减弱,尤其是“文革”的严重失误,使得原有的意识形态话语面临信任危机。但是,在危机面前,中国政府选择了意识形态话语的转换策略,着眼现代化历史趋势,启动了改革进程,通过经济业绩的提升和市场经济话语的转换,重新赢得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政府体制的支持。由此可见,一个政府在意识形态上,能否有效改变其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能改善到什么程度。对获取公众对自身的支持以及增强其可接受性至关重要。这也启示我们,在评估政府构建合法性基础的能力时,看其意识形态的有效程度,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总而言之,无论是历史根据、民意认同,还是说服能力,对政府合法性基础的构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缺少其中—个,都会危及和削弱其稳固性。这就意味着政府在实践中。必须妥善处理三者的关系。依据它们的内在关系,笔者以为,可以这样概括三者的地位:历史根据是政府正当性获得的外部客观条件;说服能力是政府自身要具备的素质;民意认同则是外部主观条件。这样,从理论上看,政府合法性基础的构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客观历史条件、主观民意条件和自身素质条件。相应地,在实践上衡量一个政府是否具有合法地位,也就可以从三个方面观察,即看它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它是否具有民意支撑,看其意识形态是否有效。

第四篇:中国老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老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还需政策扶持

2012-4-12 8:02:00来源:新华网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将同时到来。业内人士呼吁,老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但快速发展还需政策扶持。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具有来势猛、增速快、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老龄产业缺乏系统领导等特点。”中国老年学学会老龄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赵正丹说。

尽管我国老龄产业现状发展面临困难和问题,但依然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赵正丹介绍,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年人在衣、食、住、用、行、医、娱、学、为等方面对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将有不同的要求。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多元、丰富多彩的老年消费市场。就拿最基本的老年用品市场来说,传统的假牙、助听器、便携式电子体温计、电子血压计、座便器、简易轮椅、按摩器等用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市场的需要,老年纸尿裤、体脂肪计、步数计、检尿计、旅行用轮椅等人性化的用品正越来越受老年人的欢迎。

以老年纸尿裤为例,美国成人失禁护理品牌得伴进入中国市场前曾做过市场调研,发现大多数中国成年人对纸尿裤非常陌生。得伴品牌成人及女性护理产品市场总监白舸介绍,当时很多认识超前的消费者也不知道如何选购好的纸尿裤,由此引发了不少后续问题,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曾经有朋友为买到品质好又满足自己需要的纸尿裤,专门托人定期从日本邮寄,平均下来每月要支付近3000元的费用。

“这几年,中国百姓的消费水平和品位越来越高,单独追求上乘的质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得伴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多种选择,比如便于活动的内裤型纸尿裤、便于拆换的搭扣型纸尿裤,还为卧床的消费者创造出弹性腰贴,即使在睡卧的情况,也能有效防后漏,同时还有尿湿显示。”白舸说。

据介绍,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对社会化、专业化需求的增加是一种必然趋势。例如照料服务业,由于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家庭照料的人员也减少,人口老龄化对家庭照料业提出大量需求,有技术专长的家政人员将大受欢迎。同时,为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提供的紧急呼叫系统、社区老人综合服务网将有广阔发展空间。

赵正丹还介绍,跟老年人精神、文化、现代化高科技相关的事业也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虽然国内以老年人为主要客户群的专业产品细分市场还没有真正被开发,高品质、人性化设计的老年护理用品在市场上难觅踪影,“因为缺乏政策支持、已有的政策不统一而缺乏协调性、办企手续复杂等因素,进入老龄产业的一些企业生存并不顺利,很多投资创业者都还在观望中。”赵正丹感慨地说。(记者 王薇)

第五篇:家居装饰行业市场前景调查报告

家居软装饰行业市场前景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味和消费格调也越来越高,追求时尚,注重品质,崇尚个性,居住环境日益改善,在海外,时尚家居软装饰一直占据消费品市场的巨大份额。

据统计,2002年欧美国家居软装饰的消费比例由2001年的15%上升到28.5%,一年内提升了10多个百分点,每年打造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经营家居软装饰的富翁。中国13亿多人口,数亿个家庭,而这个数量相当于整个欧洲的几倍。即使每一个家庭平均每年只消费200元在家用家饰上,中国就有1000亿元左右的市场。而市场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家庭每年的家居软装饰花费远不止于此。

那么,家居软装饰产业在中国是否也能如此火爆呢?TouchZone私家蓝调家居连锁公司市场公关部对此进行了长达二年的专业调查。

调查时间:2001年8月至2003年3月

调查内容:公众对家居软装饰市场现状的看法

调查方式:随机问卷、采访

调查范围:北京、上海、广州、淄博、洛阳等十九个大、中、小城市

调查对象及年龄构成:25岁至55岁城市人口

得出结果如下(赞成%)

A、100%认为家用家饰是家居软装饰,不管是富丽堂皇的豪宅,还是简洁的房间,都要有各种家用家饰来装点,就像衣食住行一样,每个有庭都需要。

B、82%认为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家居软装饰贫乏、单调、缺乏个性,很难觅到心仪的产品,风格不和谐的家居软装饰常常成为耗费巨资家装的败笔。

C、90%对品牌软装饰感兴趣,但高档商场内的品牌软装饰价格昂贵,高处不胜寒,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

D、85%抱怨购买软装饰购物环境较差。

E、60%每年在软装饰方面支出200元以上。

F、40%每年在软装饰方面支出800元以上。

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将掀起软装饰的消费热潮。而目前国内软装饰消费市场有以下弊端:

1、价格昂贵,商场所卖的家用家饰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产品不能广泛流通,投资者找不到正规的进货渠道。

2、经营无序,在批发市场进货,水货充斥,商品雷同,各店为争客源,恶性竞争,利润低。

3、没有物流平台,每次进货都要亲自到市场去,旅途劳累,费用高,效率低。

4、商品进货不对路、滞销、积压,占用流动资金,投资风险加大。

5、对初次经商的投资者来讲,没有品牌支持,没有专业的营销培训,没有稳定货源,经营无从下手。

这一市场现状为国际品质、国内价位的TouchZone私家蓝调家居家用家饰用品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商机。

创意软装饰市场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只满足于温饱了,更多开始注重生活品味,消费格调也越来越高,追求时尚,注重品质,崇尚个性。而一个美好、温馨、舒适、有品位的家,需要各式各色有装饰性、实用性、观赏性的软装饰品来装扮。

除此之外,办公室、店堂、汽车等各种生活空间,软装饰无处不在,亲朋之间,同事之间,单位之间,开业庆典,各种节日馈增软装饰早已蔚然成风。

据国家权威机构统计表明:全国33个省会城市,393个地级城市,近3000个县级城市,软装饰的年消费能力高达2000~3000亿元;一个10万人口的小县城,软装饰年消费能力不低于1000万元。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在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广州五地做的家居装修、软装饰的专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新千年中,中国公众家庭家居装修、装饰将会涌现新的潮流:

1、“装饰性”投资将逐步加大。

专家认为:居室陈设将成为家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超过整个设计含量的1/3。

2、调查显示:更多的人准备将装修费省下来,用以购买能够让家充满个性和情趣的软装饰。

所有资料表明,软装饰业是断家电业、建材业之后兴起的又一朝阳产业!

关于软装饰看法的调查

81%的被调查者认为:居室装修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贬值、落伍、淘汰,不仅无法保值而且只会降低自己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

7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将会加大自己软装饰方面的投入;

74%的被调查者觉得:装饰居室要体现个人风格、品位;

55%的被调查者表示:通过软装饰的摆放和点缀营造家居情趣独具一格。

下载论文产业的市场前景及合法性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产业的市场前景及合法性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水处理膜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水处理膜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一、水处理行业将在十二五进入质量提升期 十二五污水处理规划中约1500亿元将用于水处理设施的新建与升级。至2015年我国将新建污水处理规模45......

    中国旅游资源市场前景调查报告框架

    中国旅游资源市场前景调查报告框架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旅游资源产品界定及分类第一章 中国旅游资源市场主要经济特性 —、产品概述 1.产品分类 2.各类产品发展背景 3.产业链概......

    中国VR市场前景调查报告资料

    中国VR 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 编制机构: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

    大学生创业台球市场前景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台球市场前景调查报告 年级:大三 专业:物本一班 姓名:安洋 指导老师:闵婕 二零一三年四月 目 录一、………………………..前言 二、………………………..调查内......

    产业调查报告

    产业调查报告范文 开展产业调查但不知道如何写调查报告,没关系,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产业调查报告范文,内容仅供参考。 篇一:产业调查报告范文为了大力全方位推动我县山......

    净水器市场分析及市场前景

    净水器市场分析及市场前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曲折多变的过程。净水器行业的发展跟其他行业一样,之前也经历了几次起起落落,但是自2000年以来,净水器生产企业迅速发展......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市场前景分析[五篇]

    电动汽车报告-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市场前景分析背景:据近期海外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接近10亿辆,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还将增加20%,将超过12亿辆。笔者臆想,如果将......

    蔬菜产业发展及批发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供暖纠纷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调查时间:2012蔬菜是新绛县农业生产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些年,县委县政府依靠技术进步,积极改进蔬菜种植方式,使之由过去季节性生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