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结题报告2
《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创新课程结题报告
1)项目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数字化设计和制造已经成为当今产品研发的主要途径,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前的教学大都针对产品设计、制造的某个环节进行的,无法系统的、全面的向同学展示产品研发的整个过程,通过本综合实训让同学亲身参与产品研发的整个过程,熟悉产品设计的流程、规程、制造方法、设备和制造方法、过程等,锻炼同学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设计软件的使用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动手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对产品创新设计的兴趣。
2)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实训以空气清新器为设计对象,通过市场调研、定位,确定初步设计方案,根据方案确定设计方法、设计软件,通过正逆向两种设计方法,分别进行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及效果设计,完成零件的数字化设计,通过快速成型完成零件的快速制造,对样件进行评估修改,确定最终产品模型,并进行单件生产、装配和调试。
3)项目研究采取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本项目主要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1.确定数字化产品设计的研究对象,通过市场调研,进行合理市场定位,确定研究
对象的功能、适用场合等。通过研讨分析最后确定以车用清新器作为产品设计和研发的对象,进行快速产品开发。
2.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工业设计,粗步确定研究对象的尺寸、颜色、外观等,做
出草图。在草图和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对空气清新器模型用油腻做出整体实物模型。
3.采用正向和逆向两种设计方式完成产品的外形、内部结构的三维数字化设计。
对空气清新器模型采正逆向两种设计方式。逆向设计先通过数字化测量设备(ATTOS),采集油泥模型的三维整体数字数据,通过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将扫描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对由点云数据进行对齐,提取特征线,由线生成面,然后再按照先整体后分体,对空气清新器模型进行结构设计;空气清新器正向设计采用三维设计软件(CATIA、UG)在概念草图设计的基础上,由外到内,先外观后结构,先主后次的顺序对空气清新器的各个零件进行设计,最终形成空气清新器装配体三维模型。
4.快速原型制作。将正逆向设计的空气清新器三维数字模型,生成快速成型设备所
能识别的数据格式(STL),经过快速成型设备(SOLID,FDM),通过将三维模型在快速成型设备上的布局、分层设置、三维打印等步骤,快速制作出实物样件,然后对样件进行评估,评价验证产品的结构、功能、人机工程、实际使用和视觉效果等,对需要修改的部分确定修改方案。
5.对需修改的部件或产品数模进行修改,再次进行快速成型制作,评估确定最终模
型。
6.对产品进行快速制造。对最终的定型产品单一零件在MCP真空铸型机上进行快速
硅胶模具制作,由硅胶模具在铸型机上通过配置不同的树脂材料,快速小批量浇铸零件。
7.其他元器件购买及安装调试。将快速成形件或者真空铸型件进行装配,需要调整的地方通过人工处理,打磨等方法完成最终的产品。
8.成本核算。对整个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系统评价,对每个工序进行成本核算,培养
同学生成成本的概念和意识。
4)项目研究的创新性:
本综合实训以具体的产品为研究对象,将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完成了产品研发中从市场需求、产品定位、外观设计、功能设计、结构设计、样件试制、样品评估,本项目是第一个完整再现了实际生产中产品快速研发的整个过程的综合性实验。
5)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创新心得
空气清新器的设计和三维模型已经制作完毕,不是最好的设计还有待改善,但是目的已经达到了,充分了解了这一过程,对其他的产品的开发有指导意义。心得还是比较多的,这对我们的思维的发散很有帮助,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最后改进再创造,我们的思维在一点一滴中改变指导着我们的行动。我们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而创造力和创新力所扮演的社会不竭动力越显重要。激烈的竞争局势,使得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探索创新的奥秘,从而使得自己在这样的一个局势当中能有一个更加稳定的位置。
第二篇:产品设计综合实训总结(精选)
产品设计综合实训总结
班级:机自1025 学生姓名:丁友群 指导老师:谢云舫
一、作业目的
1. 掌握测绘零、部件的方法和步骤,学习绘制零件图、装配图;
2. 提高绘制零件草图和工作图的能力;
3. 学习测绘工具的使用。
二、作业内容 1. 2. 测绘齿轮泵装配体的全部非标准件,画零件图; 零件草图拼画一张齿轮泵装配图。
三、作业要求 1. 2. 求;
3. 4. 装配图要标注必要的尺寸,进行零件编号及填写标题栏、明细栏;
装配图比例 1:1,图幅A2。画零件图时要目测比例,徒手作图,图幅A4;
零件草图要标注完整尺寸、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材料等技术要
四、作业步骤 1. 了解齿轮泵的用途、工作原理,各零件的功用及装配关系,拆卸零件,了解各零件的形状、结构、材料等;
2. 3. 测量各标准件的规格尺寸,查出其规定标记;
测绘非标准零件草图。先画零件草图,后测量和标注尺寸。测绘中对零件的缺陷在绘图时应予以纠正。测量尺寸时要注意各零件间有装配关系的尺寸,使之协调一致。尺寸公差按给定的内容标注。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应根据零件表面的作用及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静止接触面面,无相对运动的配合。4. 绘制装配图。
了解零件的用途、材料、工艺结构等。
泵体为齿轮油泵的主体零件,是用来容纳、安装其它零件的壳体类零件。壳体类零件一般可分成三部分:
1)支承部分—肋板以上的齿轮壳体、主、从动轴承等。2)安装部分-底板,其上有四个安装孔。3)连结部分-中间的肋板。
壳体类零件一般为铸件。具有铸造工艺结构,如铸造圆角、壁厚均匀等。还有为减少加工面积而设计的凸台、凹槽等机械加工工艺结构。(2)拟定表达方案
1)主视图的选择—按工作位置摆放,并用相交二平面作全剖
完整、清晰地表达泵体的齿轮腔、主、从动轴孔及其与泵盖相连结用的螺孔、销孔深度情况和外形。
2)其它视图的选择,提供了两种方案
方案
(一)采用左、右两个视图分别表达右、左两侧外形。俯视图采用B-B全剖视图,既表达连接板形状又表达了底板形状
方案
(二)视图数量较少,左视图中加画虚线表达左侧外形,连接板采用移出B-B断面图表达,底板采用C向(仰视)局部视图,简化了作图。但从看图方便的角度考虑,方案
(一)表达更清晰,更便于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可择优采用。(3)目测、比例、徒手画出必要的视图
(4)标注尺寸 先画出全部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再集中测量并注写尺寸数字(5)标注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及其它技术要求(2)标注尺寸
性能尺寸:进出油口G3/8 装配尺寸:轴与泵体18H7/h6 轴与泵盖18H7/h6 轴与齿轮18H7/h6 轴与皮带轮14H7/h6 压盖与泵体28H7/h6 还应标注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和其它重要尺寸,如:两轴中心距,轴到底面高度等。
(3)检查、加深后填写明细栏和标题栏。
五、齿轮泵说明
I.
第三篇: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报告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1.模具拆装实训目的
模具拆装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实训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安装调试有全面的认识,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模具拆装实训的要求
掌握典型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互相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安装调试过程: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绘制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模具拆装实训前的准备
1.拆装的模具类型 常见注射模具一套。
2.拆装工具 游标卡尺(大小各一套)、内六角扳手(公制)、橡皮锤、螺丝刀子等常用钳工工具。
三、实训地点
实训楼二楼刀具实验室。
四、模具拆装时的注意事项
1.拆装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2.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3.不准用锤头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4.导柱和导套不要拆掉。
5.画出模具的装配草图和重要的工作零件图。
6.模具拆装完毕要清楚模具的动作过程及每个零部件的功用。
五、装配步骤及方法
1.确定装配基准
2.装配各组件,如导向系统、型芯、浇口套、加热和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3.拟定装配顺序,按顺序将动模和定模装配起来。
六、实训报告要求
(1)按比例绘出你所拆装的模具的结构图和工作零件(上模、下模)图;(计算机绘图、手工绘制均可)
(2)详细列出模具上全部零件的名称、数量、用途及其所选用的材料;若选用的是标准件则列出标准代号;
(3)简述你所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动作过程);
(4)简述你所拆装的模具的拆装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
(5)对模具拆装实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要求300字)。
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类型: 注 塑 模 系列——斜顶模
结构图
工作原理:
将已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凸模
凹模
模具拆装实验注意事项
1、模具拆装时,注意上下模(或动定模)在合模状双手(一手扶上模,另一手托下模)注意轻放、稳放。
2、进行模具拆装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正常,并按手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注意正确使用工量具。
3、拆装模具时,首先应了解模具的工作性能,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重要性,按次序拆装。
4、拆卸零部件应尽可能放在一起,不要乱丢乱放,注意放稳放好,工作地点要经常保持清洁,通道不准放置零部件或者工具。
5、拆卸模具的弹性零件时应防止零件突然弹出伤人。
6、传递物件要小心,不得随意投掷,以免伤及他人。
7、不能用拆装工具玩耍、打闹,以免伤人。
8、拆装结束后,清点工具。
实训总结
在这次实习中,学校把生产实习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生产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具有认真的精神,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在这次实习中,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数字化课题结题报告
如何在农村小学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 ——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目前,农村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低水平状态,不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和市区学校互不相联,没有形成管理数据及教学资源,缺乏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科学思路和方法,不能很好的达成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我校是一所建有“数字化数字化校园”的农村中心校,现在已经有电教室、多媒体教室、录播室等硬件设备。而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校为本,求真务实”,因此我们建设“数字化校园”也是以此理念为核心,为学生搭建一个能感知到幸福的网络平台。事实上,“数字化校园”平台是一个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空间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提供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为学生探索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使学习者真正达到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使学生从学习能力上获得提高,感受幸福;能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家人、社会、同学沟通,获得心理上的幸福;给所有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精神得到满足,享受幸福;让学生参与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使用中,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责任心也进一步增强,让学生体验一个社会人的权力与义务,享受成年人般具有成就感的幸福。最终发展为信息时代所需的新型人才,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本课题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从而提升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质量,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幸福成长。“数字化校园”平台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交流互动,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交流方式中个性化得到了发展,获得自我个性化发展的幸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依托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设备接受教育,参与探究,参与管理、对加强学生的探索和创造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增强主人翁意识,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主人,成为一个负责人的社会人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学生也有一种自我成就感的幸福。
数字化校园可以让所有学生充分享受现代教育技术的魅力,可以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可以为学生创建发展个性创造的空间,让所有学生享受到精神上的幸福。
数字化校园,能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为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提升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能力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让教师为学生的幸福成长献技献力,同时教师也享受到教育工作的幸福。
数字化学习环境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粉笔和黑板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媒体为基础的课程;要求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研究目标及理论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如何在农村小学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并在其基础上探索应用模式与方法,以提升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质量。
建立给学生创造新知、展示个性、发挥潜能、开展创造、提升自信的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精神上得到幸福。依托“数字化校园”,走进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习观念转变,推动教师教学手段改变,助推教学能边提升,于无形之中形成现代化教育观念,为学生创造幸福成长的奠定有力基础。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让“数字化校园”切实起到服务于学生幸福成长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概念的界定:数字化校园是由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形成的高度信息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环境。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数字化校园包括数字化的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实现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和数字化管理,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创建虚拟社区空间。
四、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为学生、教师、管理者提供数字化学习与生活体验,将他们培养成为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的高信息素养的信息化人才。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质就是在学校统一规划下,以校园门户网站为基础,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全校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本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教育和校务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教师与学生实现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优化,从而实现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研究设想:探索和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模式,通过研究使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达到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创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构建数字化时代人文化、个性化、现代化的校园,实现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以满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为原则,提供合适的信息化环境,引导学生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渠道,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状况,正确吸收、处理、使用、创造信息,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增强思维、创新的能力。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力求在“整合模式”的研究中,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想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与发现知识的认知主体,使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既推进我校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又促进师生信息能力的提高,努力改进和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逐步构造适合教师和学生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平台;继续加强培训、交流和研究,不断提高教师实施现代化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研究时间自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研究周期为4年。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选题论证,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评选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对参与教师进行调查,同时让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方法、策略。
2.开题申报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优化研究方案,申报课题。撰写开题报告,填写开题申请书,和学校领导沟通,让领导参与课题研究。3.中期研究阶段:2013年7月——2015年12月。积极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探索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制定具体研究计划。初步形成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德育数字化模式。初步探索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我们的课题组成员把在农村小学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进行了探索,先是派出信息技术老师出去学习,参加了长春市城区小学数字校园软件支撑系统建设项目培训,回来后培训我们的任课教师,使全校的任课教师都会用数字化学习软件,当软件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激情、带来了方便,老师们都离不开这个平台了。然后进行经验总结,并写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课题组刚一进入课题研究学校领导就高度重视,首先在信息技术装备上下功夫,利用一年时间我校重新更换了学生网络机房一个,设48台学生机和配套设备;新建教师电子备课室一个,添置了40台教师办公电脑及配套设备;新建标准化48客户端语音室一个;新建精品课录播室、校园广播系统各一个;新建多媒体班级教室24个;每班配置推拉式黑板、电子白板、数学投影机、多媒体电脑、视频展台等现代化设备。引入中国移动10M光纤网络。
学校围绕课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如“教师电化教学论文大赛”“科任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师微课大赛”“班主任课堂教学大赛”等,取得了一定成绩,全面推出示范课和成功个案,比如我们把教师论文大赛获一等奖的5篇文章上交,李媛媛、沈丽艳两名老师的论文获吉林省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其中张丽娜的《盲人摸象》和刘冬梅的《数图形的学问》获学校班主任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活动中收集研究成果,编辑教师论文集、汇集网络课件。
(2)全面推广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德育数 字化模式。推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和案例。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数据的统计,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汇集网络课件。我校有50名教师在全国教师网络研修网参加了培训,这50名任课教师还在全国教师网络研修网进行备课,领导检查教案也在这个网上进行,把几十年手写教案的繁琐工作简单化了、科学化了;今年3月份我校又有46名教师参加了云备课活动,38名教师在云平台晒课,全部推优;几年来教师的远程培训都在网上进行,今年我校的106名教师全部报名参加教师远程培训。
关于数字化的问题研究。2015年11月13日在我校四楼录播室举办了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如何在农村小学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课题研究为主题、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的展示活动。市电教馆、莲花山区教育局、兄弟学校领导、教师等76人参加了活动。通过活动,促进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提高了我们课题研究的反思水平,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得到了持续改进。我们还把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材料进行了收集整理,让领导、兄弟校教师参观指导,便于下一步的课题研究能更好的开展。高校长的信息技术工作汇报中体现了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的热情,同时体现了教师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是课题研究给教师带来的方便,比如网上学习、网上备课、网上培训既方便又有实效。在展示活动中教师的三节数字化软件应用研讨课,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如何在农村小学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课题研究中课件的运用娴熟。以点带面,我们围绕课题的每次教学活动都能充分体现数字化软件的可操作性。在课题成果展示活动中市电教馆安馆长做了总结,对学校的信息化工作给予了肯定,并表扬本次活动开展的及时、开展的好。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活动也得到了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
3.总结结题阶段:2016年1月——2016年5月。课题总结,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总结经验,撰写结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收集、评审,分出等级,对研究过程材料进行整理、装订,形成文集,最后上报。
六、课题研究成效: 1.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很多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上,还是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水平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了深层次的整合,在先进的教与学理论指导下,尤其是主体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并结合各学科自身特点,探索出语文学科的互动拓展阅读教学模式、英语学科的互动阅读教学模式和数学学科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同时,还拓展了师生交流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激发教师教的兴趣,让教师体验成功。
2.提高了教师科研素质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的素质显著提高。他们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既提高了教育效果,又丰富了理论素养。有 篇论文获国家级奖,有 篇论文获区、市级奖,有 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上,有 篇论文发表在市级报刊上。3.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课题研究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在,计算机和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而是一件深受学生喜爱的学习工具。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4.研究成果有可推广价值
2015年11月13日在我校四楼录播室举办了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如何在农村小学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课题研究为主题、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的展示活动,市电教馆、莲花山区教育局、兄弟学校领导、教师等76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市电教馆安馆长做了总结,对学校的信息化工作给予了肯定,并表扬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好。
七、成果特色与创新
本成果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以及本成果所具有的推广价值。
1.为学生、教师、管理者提供数字化学习与生活体验。实现了对全校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了本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了教育和校务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教师与学生实现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优化,从而实现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我校有50名教师在全国教师网络研修网参加了培训,这50名任课教师还在全国教师网络研修网进行备课,领导检查教案也在这个网上进行,把几十年手写教案的繁琐工作简单化了、科学化了;今年3月份我校又有46名教师参加了云备课活动,38名教师在云平台晒课,全部推优;几年来教师的远程培训都在网上进行,今年我校的106名教师全部报名参加教师远程培训。
2.学校数字化建设范围扩大,实现学校网络管理与普通管理有效整合,形成了学校的一大特色,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肯定。我校先后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吉林省电教示范校”“长春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样板校” 2015年11月13日在我校举办了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如何在农村小学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课题研究为主题、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的展示活动,市电教馆、莲花山区教育局、兄弟学校领导、教师等76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对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3.利用网络开展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智慧资源共享,创造出更多的智慧,促进了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生态环境的形成。磨炼了我校教师队伍,增强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意识、课改意识,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常规化运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这些媒体、平台的教育作用。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4.课题研究的一大收获是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八、结果分析与讨论
主要包括该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已解决的问题、仍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目标等。
1.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和运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资源库的建设是实现教学数字化的前提,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根本出路。建设资源库,提高资源库的运用效率关键在于利用购买和学校自建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丰富以多媒体教材、课件为本的学校教学资源库。利用网络进行网上备课,实现资源共享是减轻教师负担的有效途径。2.进行网上备课、评课,有利于推进科研数字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管理数字化提高工作效率,而办公无纸化是实现管理数字化的根本保证。
3.德育数字化以家校互联平台为抓手,从而实现家长、学生、学校、社会之间的信息互动与交流,提高德育实效性。
“在农村小学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是一个大课题,而数字化校园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话题,数字化校园必定包含学校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和德育数字化,目前,我们只是初步建成了数字化学校,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还要进一步处理好资源共享和个人知识产权的问题。学校管理要完全实现数字化还有待深入研究。
随着 “在农村小学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扎实推进,我校的数字化建设日益提升。但是,我们的着力点在于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如何让教师更好地开发软件是下阶段要实验的问题。
数字校园建设各个学校都在努力,如何建出我们农村的特色、劝农中心校的品牌,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长春生态旅游度假区劝农山镇中心小学 2016.5.11
如何在农村小学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 ——结题报告
长春生态旅游度假区劝农山镇中心小学 2016.5.11
第五篇: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5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5
专业:班级:小组:人数:
姓名:
工件名称:手柄
生产批量:中批量材料:Q235-A钢
材料厚度:1.2mm
工件如下图所示:
:
设计要求:
1、对此工件进行成形工艺设计,包括工艺分析及选择方案、工艺计算、制定冲压工艺方案、确定模具结构尺寸和选择压力机;
2、编写冲压工艺过程卡片;
3、要求绘制冲模总装配图一张和部分主要零件图(包括落料凸模、冲孔凸模、凹模、导料板和卸料部件等零件图)各一张;
4、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字数不少于3000字);
5、上交电子文档和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