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

时间:2019-05-15 09:0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

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

为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加强全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粤教思【2009】21号)精神,配合《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心灵服务社特邀请心理咨询中心的指导老师许新惠老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主办单位:共青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委员会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

承办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心灵服务社

二、讲座主题:

“心灵之约”

三、讲座对象:

全院师生

四、讲座目的:

强化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意识,充分发挥班级生活委员的作用,完善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

五、讲座时间:

2011年5月7日晚7:30

六、讲座地点:

教学楼A205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心灵服务社

二0一一年五月四日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学会调控情绪讲座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生活中感受了种种内心体验,包括高兴、害怕、兴奋、愤怒、担心、彷徨、紧张等情绪体验。然而,怎样看待情绪,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我们却未必做到掌控有度。因此,有必要在让大家感悟情绪多样与复杂的基础上,树立“我的情绪我做主”的掌控意识。情绪是可以调控的,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逐步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约束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不稳定、难自控,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这不仅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克服消极情绪,是当务之急。

从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上看,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不平衡,独立意思增强,自尊心增强,在学习生活中希望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但抗挫折能力不强,由此时常引发一系列的情绪反应。所以针对学生情绪发展的这些特点,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了解自己情绪的特点,懂得情绪是可以调控的,情绪与个人的心态有关,学会合理的宣泄与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对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指导作用: 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情境,侧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智慧故事一: 《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伤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感悟:由此可见,即使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想法也大不相同啊!你可以改变你的态度来调适你的情绪。

(二)智慧故事二: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原先和几个朋友住在一间只有7、8平方的房子,有人认为他居住的条件太差了,他说:“朋友们住在一起,随时可以和他们交流感情,是值得高兴的事啊。”几年后,他一个人住,又有人说他太寂寞了,他又说:“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我和那么多老师在一起,怎么不高兴呢?”之后,他住进楼房的一楼,有人认为一楼的环境差,“你不知道,一楼方便啊,进门就到家,朋友来方便,还可以在空地上种花、种菜什么的。”后来,他又搬到顶楼,有人说住顶楼没好处,“好处多啊,每天爬楼锻炼身体,光线也好。头顶上没干扰,白天晚上都安静。

感悟:他们热爱生活,有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遭遇到挫折、失败,甚至危及到生命,他们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能感到快乐!

——卡耐基

(三)智慧故事三:

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一阵阵”喂…..”的回声,大山答应了,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但山也回应:”你是谁?”.孩子生气了,喊道”我恨你”,哪知道这一喊,整个群山传来的声音都是”我恨你”,孩子忍不住了哭着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对他说:”孩子,你回去对大山喊”我爱你”试试呢.孩子又跑到山上,果然,这次孩子被包围在”我爱你,我爱你……”的回声之中, 孩子笑了,群山也笑了……

感悟: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

(四)换个好情绪

1.嫉妒: 这次考试王聪比我好。

原来想法:有什么了不起,他没有我聪明。换个想法:

2.多疑: 同学们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原来想法:我的家庭条件差,他们看不起我。换个想法:

3.害怕: 我这次又考砸了,不敢回家。原来想法:辜负了父母期望,害怕会批评。换个想法:

4.厌恶: 他总爱在课上讲话,妨碍我听课。

原来想法:跟他坐在一起,真倒霉。换个想法:

感悟:换一副眼镜,得一副好心情。情绪与我们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束语:情绪与我们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新生如何适应新环境(讲稿)

(2课时)

教师:

同学们,你们从初中进入到职业学校,不知道大家能适应已否。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有的同学已经适应了,有的同学还没有完全适应。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谈谈如何适应职校生活的问题。首先,我想和同学们来共同回忆一下世界科学史上的一项光辉成就。

【案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英国有一位科学家叫达尔文(1809——1882),达尔文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在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学说之前,人们一直基督教的宣传,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类。1831年,23岁的达尔文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旅行,这次旅行历时五年,经受了千辛万苦。在旅行过程中,达尔文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化石,并对它们进行了认真地研究。1859年,他的划时代科学巨著《物种起源》问世了,在这部书中,他用大量事实证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他指出物种的变异是由于大自然的环境和生物群体为生存而斗争造成的,彻底否定了万物是上帝创造的旧思想。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告诉我们,一种生物如果能适应环境就能够生存下来,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甚至会灭绝。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恐龙这种动物,我们从恐龙化石可以得到证实。后来,由于地球环境发生了变化,恐龙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了,最后也就灭绝了。我们人也是一样,到了一个新环境以后,一定要尽快地调整好自己,尽快去适应它,否则,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甚至还会被淘汰。

【案例】鹿与狼群的故事 某地区有一条河流,河流的两岸都生活着同一种物种——鹿群。但是,人们发现,北岸的鹿强壮,并且奔跑能力和生殖能力都很强,而南岸的鹿则远远比不上。同一个品种,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后来,人们经过观察、考察和分析得知,原来,河流的北岸有狼群出没而南岸没有。没有哪一只鹿愿意与狼共处,而客观的事实却是狼的存在保证了鹿的强壮。北岸的鹿群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警觉当中,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警觉是不是狼来了,如果是狼来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它们就得拼命地奔跑,正是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焕发了它们的斗志。而南岸的鹿群每天却生活得无忧无虑,这样就导致了它们的生理机能慢慢消退了。这则故事是不是给我们有所启发呢?心理应激理论认为,危机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打破原有的定式或习惯,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从初中进入到职业高中,到一个新的学校,面对的是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才开始我们可能会感到不适应。我们该怎么办?如何调整自己。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我们首先必须学会适应,适应变化着的新的环境。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对人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好事,常言说“树挪死,人挪活”,人只有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才能亲身经历各种不同环境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只要我们积极去适应,就会不断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我们刚刚进入职校,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刚刚进入这个新的环境,我们会产生哪些不适应呢?

第一,专业学习压力的增加会给我们带来不适应。具体说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变化: ①学习内容的变化。职校专业的知识点增多了,知识内容也更加具体了,但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复杂。②学习要求的变化。在中学,我们主要掌握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职业学校,对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不仅提高了,而且在学习还要求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③学习方式的变化。职业学校的课堂密度减少了,自学时间也增加了,要求动手的能力也加强了。

在职校,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再也不能象在小学、初中的时候那样,跟着老师后面学,我们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第二,学习环境的改变会给我们带来不适应。升入职高,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校园是陌生的,老师是陌生的,同学也是陌生的。总之,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而环境的变化肯定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紧张。面对这个新的环境,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接受它,承认它,按照它的客观状态去适应它,利用它。改变我们原有的心理模式,创造新的心理模式,把自己隔入到这个陌生的同时也是新的环境中去,以便我们更好地去生活,去学习。将来你走上了社会,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也同样会出现不适应。人的一生中,我们会不止一次地经历新的环境,如何适应环境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人生课题。

第三,社会角色的转变会给我们带来不适应。我们已经度过了一段初中生活,你是否发现,现在的你长得更像“大人”了?原先我们的生活是依赖性的,而现在我们的生活是独立性的或半独立性的。我们从一个中学生角色转变成一个职高生角色,中学生角色和高中生角色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由于这个转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变化。生活需要我们自己安排,衣服需要我们自己洗,作息时间需要我们自己调整,我们再也不能依赖父母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体验到慢慢长大所带来的快乐,但也会有成长的烦恼伴随着我们。我们不再完全有所依靠,我们不再随心所欲了,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此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因此,我们一定要扮演好初中生这个角色。

【案例】“小鱼翻塘”的警示 有一个地方有一座湖叫东湖。一天,有人发现东湖边漂着许多死鱼,便给记者报料,说东湖的鱼“翻塘”了。记者找到正在湖边作业的渔民,渔民笑着说,这死的都是清一色的小鱼,它们都是不会自己找食吃被活活饿死的。原来,鱼苗生活在小塘时,每天都有人投放饲料,小鱼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而东湖的水面比小鱼塘大几十倍,渔民投放饲料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平日里在小鱼塘里养尊处优、饭到嘴边才张口的小鱼,一时间无法适应自己觅食的生存法则,最终被活活饿死。而一些生存意识强的小鱼却四处寻食,从而活了下来。这种现象每到东湖鱼苗投放期,都会出现。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也是一个“小鱼塘”,在家里被呵护过度的孩子,一旦离开这个“小鱼塘”,是不是也会成为因为觅不到食吃而被饿死的“小鱼”呢?

环境变了,我们如何去适应呢

第一,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职高的学习比中学内容有着太多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逐渐学会怎样更合理地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怎样记笔记、怎样总结学过的内容、怎样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不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有什么意义呢?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如果仅仅停留在苦学、勤学的水平上,将很难应对学业,我们要使事倍功半达到事半功倍。同时,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就能够持续地保持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态势。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走出两个误区。一个是废寝忘食,不注意休息。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学校每天都安排了午睡时间,同学们中午一定要休息一会儿,哪怕休息十分钟二十分钟也是好的。有的同学认为,中午休息不是浪费时间吗?我要珍惜时间,把别人睡觉的时间都利用上,我要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也是得不偿失的。中午休息好了,下午上课的精力就会充沛,上课的效率就比较高。另一个误区是上这门课看其它学科的书。学科与学科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知识和能力是触类旁通的。同学们一定要引起注意,学习活动即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培养能力的过程。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第二,尽快交上新朋友。要与同学们多多沟通、多多交流,经过交流之后,你会发现你的问题可能是大家都面临的问题,你的感受可能是大家共同的感受,这样你就不会感到慌张、茫然。有了好朋友,就会消除我们暂时的孤独和不适应,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融入到这个新环境中,慢慢体会到这个环境实际上是多么得令人陶醉、令人神往,我们能以进入这个新环境而感到幸运和自豪,你的生活就会呈现出一片蔚蓝色。

第三,尽快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一直以来,同学们都不愿意做事,不喜欢做事。有人说,做事不是很耽误学习吗?其实不然,会做事,能把事情做好,会更有助于学习,会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无忧无虑。不要看不起做事,不会做事,会给你的生活带来许多的烦恼,会影响你整个的生活秩序和生活质量。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床自己铺,还要尽可能地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现在开始就要慢慢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我们不要小看了做事,不会做事,就不会生活,不会做事,就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甚至会影响我们的未来。

第四,学会调节,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常言说:“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更进一步说,即使在一个你比较熟悉的环境,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也是不可避免的。挫折是一种重要的人生阅历,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如果没有经历困难和挫折,我们就不可能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与困境、逆境抗衡的能力,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调节不良心理状态的能力。如果你对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有了非常不习惯的感觉,千万不要闷在心里面,应该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否则,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就像食物放久了会发霉一样,如果总将心事藏在心里,它也会发霉、变质的。

记住:当你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应该求助于父母和老师,可别让自己的心事发霉哦。

新生入学心理健康

《如何适应新环境》

(2课时)

第四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作为小学生,我们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今天我讲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学生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小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⑵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⑶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⑷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⑸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进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置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

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你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⑵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女孩子。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可以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1、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经常玩到很晚才回来,怎么不让父母忧心忡忡?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现没法让他们放心。试着去关心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谈谈家庭经济,你的理想,让爸妈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过多地干涉你的行动了。

3、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以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都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坐下来,跟爸爸、妈妈谈谈你的烦恼、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会很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岂不是无形中缩小了代沟?

让我们大家都充满信心,希望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的充实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做个健康、乐观、文明的人。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

第五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在我国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更,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

心理失衡现象。特别是像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都侧重于体制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因此,这就需要对现在的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

首先要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

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身体无病,还要心理健康。人的健康心理是十分复杂的,是人的气质、情

感、思想、性格、能力的综合体现。我们的心理健康具体表现在这几方面:

一、情绪稳定:能承受一定压力,能不断调节自我心理平衡。有丰富的思想

感情,在强大的刺激面前,能镇静从容,不会因为过度兴奋而忘乎所以,也

不会因突然的悲伤事件而一蹶不振。

那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可以怎样调

节情绪呢?

1.找朋友倾诉,把自己的心事告诉朋友。

2.听音乐,让歌声驱赶不快。

3.大哭一场,让眼泪带走我的悲伤。

4.剧烈运动,将痛苦转移。

5.阿Q式的自我安慰。

二、能面对现实:不管现实对自己是否有利,都勇敢面对,不逃避,不超越。

三、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从容自若,应付自如,不亢不卑。

四、具有爱和被爱的能力:有感情,爱事业,也爱家庭,爱父母,爱朋友,并接受他们的爱。

五、有计划性:做事有计划性,有长远打算。

六、有独立性:不依赖于他人,办事凭理智,有独立见解,并能听取合理建

议。在必要时,能做出重大决策,而且乐于承担责任。

七、有自我控制能力:用自己的意志努力服从理智,自觉支配自己去实现预

期目的,这是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

八、能正确认识自己:人总以为自己是了解自己的,其实真正客观地认识自

己并不容易,包括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心理健康者不目空一切,也不自卑、自苦、自惑,更不会自毁。

我认为要提高大家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必须从儿童时代就开始普及教育,因为这对于他们将来的成材至关重要。因此,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提高心理健

康水平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

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思想境界,树立科学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养成科学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

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

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

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的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

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

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力减退。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社会情况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

化,会对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等。这些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就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

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最后,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而且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学生们应培养各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业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这样才可

以不断的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似乎生活中人们的心理健康是与科学发展成反比的,但事实上人们忽略

了用科学的方法让自己提高犀利调节能力。因此,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从现

在起重视心理健康,将来才能更好的贡献于社会。

下载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谢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提到心理健康,大家一定很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信息

    机关党委邀请专家作公务员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对税务机关和广大税务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国税机关必须密切关注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及......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总结

    哈尔脑初中青春期心理健康维护讲座活动总结 ——学会人际交往,增强学习动力,有益身心健康 金色九月,秋高气爽。在这收获的季节、美好的日子,我校根据中学生青春期特点,特召开青......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得体会1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格教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人格教育,是指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在需要、动......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目录 第一讲科学上网,预防网瘾„„„„„„„„„„„(1-12)页 一、网瘾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1-8)页 二、网络带来的危害最值得深思的地方(8-9)页 三、网......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第一讲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俞国良提出教师心理健康新标准: 第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一、何为健康?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主讲:邓梅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也很珍惜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很荣幸2011年我参加了国培计划“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