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学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学教学论:生物学教学论是专门研究生物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2生物课程论:主要是研究生物课程主要研究生物课程编制的理论,即完成生物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 3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性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4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去。科学素养不仅包括对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该包括具有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
5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学校、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出生如何,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在学校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以提高科学素养
6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培养的目的7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总称(李秉德)
8教学方法的优选与组合: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是指根据相应教学阶段的任务、教材内容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可能性来寻找一种或几种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最优组合,配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选择填空简答
1新世纪生物课程改革目标1促进课程功能发生变化2促进课程结构发生变化3促进课程内容变化4促进学习方式发生变化5促进评价方式发生变化6促进课程管理制度发生变化
2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指导下,研制《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都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3课程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四个领域1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2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3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4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4课程目标:三个层次:1课程的总体目标2学科课程目标3教学目标
5三个维度:1认识目标2技能目标3情感目标
6三个方面:1知识方面2能力方面3思想情感方面
7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科学探究
8初中生物课程围绕“人与生物圈”,精选了“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的生活”
9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1确定行为主体2确定行为内容3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4规定符合要求的行为标准
10探究性实验1边讲边实验2分段实验3先试验后讲解
11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2 讲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清晰、生动、有可接受性3讲授要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启发学生思维
12谈话法:苏格拉底“产婆术”
13谈话教学法注意的几点:1做好谈话设计 2面向全体学生3善于提问,善于诱导启发4做好归纳总结 14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应注意:1充分准备2讨论时对学生启发诱导3及时给予评价
15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特点 3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 5依据教学环境条件6还要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和教学进度及课时的要求
(备方法)
16几大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直观法,实验法,谈话法,导入法,提问法,讲解法,变化法
第三章
名词解释
导入技能:教师在进入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的导言或引言,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教学课堂演示:教师利用各种教具实物或示范实验,是学生获得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教育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育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其他
十大教学技能基本教学技能:基本教学技能1语言技能2提问技能3讲解技能4演示技能5变化技能6板书技能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1导入技能2组织技能3强化技能4结束技能
变化技能的类型 1变化教态变化2信息传输通道及教学媒体变化3师生相互作用方式
变化技能意义:1引起注意2强化信息3激发兴趣
语言技能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原则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3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4体态与口语相匹配原则
导入的功能: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让学生明确教育目的4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教学讲授的语言要求:1科学性2启发性3逻辑性4教学性
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1教学板书的直观性表现为图文并茂2教学板书的条理性表现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3教学板书的简洁性表现为词语精炼,提纲挈领4教学板书的多样性表现为教学板书形式上的多样性5教学板书的启发性表现为打破板书由教师一手包揽的局面
板书的功能1)优化理解教学内容2)强化信息记忆(3)增加教学趣味
强化类型(1)语言强化(2)标志强化(符号强化)(3)动作强化(体态语言强化)(4)活动强化(5)变化方式强化
身体动作的变化:包括走动,手势,姿势
备课→备目标→备学生→备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备内容1 从整体上领会教材的设计思路2 从结构上分析教材的教学主线3 从内容上分析教材的逻辑系统4 从学生的学习需要上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5 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
备学生1 了解学生接受新学习任务前的准备状态2 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是否有所涉猎3 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4 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的自我监控能力
课程目标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具体目标三个维度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水平要求)教学的重点是指最主要、最本质、带有主导作用的关键性知识和学习活动教学难点是根据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便利与否以及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确定的。确定难点一般从知识的深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活动能力三方面考虑。
教学主线:知识结构,教学目标
结课常用方法:认识型结束(系统目的,区别对比,竞赛活动)开放型结束(悬念存疑,拓展延伸,激励式)
第四章
名词解释
1配置性评价:为了了解学生学习背景、心理特征及其他今后学习有关的情况所进行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了解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形成过程的评价,其关注的是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等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么发展提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3档案袋评价:在某个过程中为达到某个目的,收集并有组织地呈现相关资料,以展示事情的进展过程或者个人成长经历。它有利于学生学生意识自己的学习与个人发展,激发学生改善自我、不断成长。档案袋包括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课堂型。
填空简答
1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1目标取向评价2过程取向评价3主体取向评价
2教育评价的类型1按评价功能分: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2按评价形式划分:笔试测验和实作评价3按评价目的划分: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4按侧重点划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5按测量标准划分:标准参照性测验和常模参照性测验(标准参照性以特定标准为参照点,常模参照以参试团体的平均水平为参照点)
3发展性评价的特征1以被评价者地全面发展为目标2发展性评价对被评价者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是为了进一步促进被评价者的后续发展,而且对评价者学习状况的描述是被评价者主动参与并认可的。3注重过程评价4关注个体差异5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4评价法根据评价的主体划分:1自我评价法2管理者评价法3同行评价法4专家评价法5学生评价法
论述
授课质量评价的标准由评价指标体系和各项指标的权重组成授课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过程4教学方法和技能5教学效果
第五章
从哪些方面可以获取资源
社区,学校,家庭,媒体资源,无形的生物课程资源
第二篇:生物学教学论
1生物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了解学生? 2简述课堂导入技能的主要目的。3简述多媒体计算机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4简述备课的依据。5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
6简述中学生物学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7简述生物学校外活动的功能。
8、简述直观教学的优势。
9、生物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分析教材?
10、简述课堂板书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11、简述从哪些方面可以获取课程资源
1、▲了解学生在接受新学习任务前的预备状态;▲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有所涉猎;▲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引起对所学课程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明确学习目的知道要做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
3、▲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的多样性。▲人机交互智能化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使生物信息资源更为可观。
4、▲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教学目标的指向。▲教学对象的需要。▲教材内容的规定。▲教学经验的借鉴。
5、▲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习业绩。
6、▲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深造提供帮助。
7、▲完善个性。▲提高科学素养。▲服务社会。
8、▲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9、▲从整体上领会设计思路。▲从结构上分析教学主线。▲从内容上分析逻辑系统。▲从学生的学习需要上分析重点和难点。▲分析联系实际的因素。▲分析育人因素
10、▲提示内容,体现内容结构和教学程序。▲激发兴趣,启发思考。▲强化记忆,减轻负担。
11、▲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媒体资源。
第三篇: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二)填空题
1、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分为 课程和 课程。
2、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 和 两部分内容,其中前一部分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后一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以便为学生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帮助。
3、生物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展中的重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 》,2003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 》。
4、生物课程标准是根据,具体确定并描述 在不同阶段生物学课程中应该取得的。是用行为动词描述学习后。
5、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种尝试性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依次为前言、、和实施建议。
6、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选取了 个主题,并选择了 作为主线,贯穿在这些主题之中。
7、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 和。(出发点、依据)8、2000年后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个层次来表述,一是课程,二是课程的。
9、生物课程标准是根据,具体确定并描述 在不同阶段生物学课程中应该取得的。是用行为动词描述学习后。
10、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又是学生学习的。
11、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体现本学科 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
12、新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
13、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生物评课标准的范围主要是、、等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基本素质)
14、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生物评课标准强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学习效果。)
15、教材的教学主线是由 和 组成的。(知识结构主线、教学目标主线)
(三)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程;B、它是中学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C、它是科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D、它是一门非技术课程性质的科学课程。
2、中学生物学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
A、面向全体中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大多数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C、面向全体初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D、面向部分高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终身学习打基础。
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A、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的具体方法;B、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一的探究和调查活动;D、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
4、下面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B、它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的统一的最高要求;C、它是对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内容统一的具体详细的规定;D、它是用一系列抽
象的名词术语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5、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A、初中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B、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C、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D、高中必修部分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6、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标准的制作背景、和制作过程;B、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C、内容标准:详细描述了不同阶段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D、实施建议:提出了活动和探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及课时分配。
7、关于生物学课程目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B、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述方式,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要求;C、课程总目标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本课程的认识、理念、期望、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师应注意到的不同方面;D、具体目标专指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的标准。
8、关于教科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教科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忠于教材,不能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B、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本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C、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工具;D、教科书是在学科范畴之中系统编写的教学用书。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课程从性质上来讲属于学科课程;B、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科学课程;C、中学生物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D、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选修课程;E、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综合课。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全体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B、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初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初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为选修课;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E、中学生物学课程应体现自然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B、中学生物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为选修课;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E、中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文科课程。
4、课程标准是()A、《课程计划》;B、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C、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课程文件;D、《教学大纲》;E、教学的具体内容的规定。
5、生物课程标准是()
A、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建议;B、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C、每个中学生物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D、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E、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最高要求。
6、生物课程标准()
A、是根据生物学教学大纲制定的详细的课程计划;B、是根据课程计划,具体确定学生在不同阶段生物课程中的学习成果;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具体的学习内容;D、包括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E、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7、关于生物课程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正确的是()
A、前言:简要阐明了编写者的写作意图,为生物学课程设计定了基调;B、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C、内容标准:共选取了科学探究、人与生物圈、生物的多样性等10个主题;D、内容标准都是用清晰的行为动词描述的行为目标;E、实施建议:主要建议课时的分配。
8、属于我国7~9年级生物学课程总目标的是()
A、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义;B、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
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C、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D、掌握基因工程等生物学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E、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参与社会各种活动的能力。
9、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关于能力方面具体目标包括()
A、思维习惯;B、实验操作技能;C、科学探究技能;D、获取信息的能力;E、思维能力
10、关于生物教科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工具;B、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C、教学内容的载体,它包括了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知识的深度、呈现方式以及编写思路等;D、教师不可选择、不可变动的教学内容;E、教科书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受编写人左右。
(五)简答题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
为什么中学阶段要开设生物学课程?
(一)名词解释
1、科学素养;
(二)填空题
1、自然科学包括家们在探索自然奥秘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及科学家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2、自然科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纬度构成: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科学要与
3、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就是假设、(三)单项选择
1、关于自然科学有关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科学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精确的测量、观察与实验;科学是指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
2、自然科学主要的四个维度是(A、定量化、观察、实验、科学过程;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探究方法、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提出假设、为检验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3、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们是(A、强烈的好奇心、正确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D、实事求是的态度、大量的参考资料、定量化的分析。
4、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是在(A、20世纪60年代以前;
5、对科学素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的认识在不断变化,不同时代人们对它的解释有所不同,而同一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和专家对它的解释则是相同的;C、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要求;或工程技术为职业;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
7、我国将生物科学素养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并将它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A、1980年;B、8、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A、强烈的好奇心、团队合作、创造力、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3、科学态度; 和 两部分,前者是相对稳定的研究结果及由此构成的知识体系,后者是科学 相互作用。
D、科学工作定量化的特点将科学与数学结合在一起。)
B、精确测量、认真观察、精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B、20世纪70年代初期;)
D、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
年;C、2000年;D、2001、创造力 和
B、自然科学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
B、假设、观察、实验;)
C、20世纪80B、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一定要以科学
B、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
。C、自然
C、科学是一个D、确认和表述问题、C、解释、测量、数据分析;D、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B、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素养D、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具有良))
2、生物科学素养;4)年代以后;C、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相同的要求;1990年。
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C、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的方法、诚实的学习品质;D、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诚实、合作、顽强的学习精神。
9、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B、科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C、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能够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D、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
10、学生科学探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B、科学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C、科学探究就是要学生掌握科学家们探究的方法,开辟人类新的知识领域;D、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应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11、下面的叙述中,属于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的是()
A、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B、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基于记忆;C、学生应能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D、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科学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多项选择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要把生物课作为一门自然课程来对待;B、生物教学中要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C、生物教学中需要讲授、演示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科学内容,但不需要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D、生物教学中,应开展探究性学习,逐渐取消其他学习方式;E、生物教学中应重观察实验,以学生亲自观察实验获得知识为主。
2、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靠的是科学家的努力,而不是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依赖于精确的测量;B、观察与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石;C、科学理论只有当它们被实验反复证实之后,科学家们才会接受;D、自然科学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得到积累;E、科学就是指科学家的科研成果。
3、科学的本质和特征包括()
A、定量化;B、定性化;C、观察与实验;D、科学过程;E、重复实验。
4、关于科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是一个知识体,这个知识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内容的更新但不会增大;B、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和追求;C、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D、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E、科学对社会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成长和发展根扎于社会之中。
5、学生应掌握的自然科学核心的基础内容包括()
A、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运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B、学生以在校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C、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D、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批判性的思维方式;E、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6、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
A、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B、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C、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D、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E、从不与他人合作,事事坚持独立的能力。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素养是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B、我国最先使用了科学素养的概念;C、生物科学素养概念的确立,使世界范围的生物课程改革走向深入;D、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E、我国在2000年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
8、科学态度包括()
A、好奇心;B、思维力;C、诚实;D、合作;E、创造力。
9、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世界不可以全部被认知;B、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C、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D、科学不能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E、科学能够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将其作为学习科学的方法;B、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导那些“精英”在课余时间内进行探究;C、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在课外活动课中进行;D、学生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E、科学探究不是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B、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C、一个学生有没有生物科学素养,可以看他所学生物学知识的多少和年级的高低;D、多维的生物学素养是一个学生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和水平;E、为学过生物学知识的人其生物学素养只能为零。
(五)简答题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简述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和科学过程的一般步骤
(六)论述题
试论科学素养与生物学教学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学习;
2、频因律;
3、近因律;
9、概念转变理论;
10、错误概念
11、建构
(二)填空题
1、在心理学领域,围绕学习过程中知识如何获得、行为如何改变的问题,形成了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即和 的学习理论。
2、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也为后继 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范式。
3、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事物进行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4、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遵循
5、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6、强化可以分为 和 两种类型,的刺激。
7、斯金纳继承了华生强调的科学、客观和预测等心理学传统,采取以动物实验为依据的刺激习理论的研究取向,参照桑代克的学习原理,创立了
8、斯金纳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称为
9、斯金纳提出了 教学的概念,并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并从教学运动,此运动给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影响。
10、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本质是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
11、讲解式教学是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然后条理分明地向学生讲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式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提供
12、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发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学生表现出一种在新学内容和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倾向,二是有的知识结构实质性联系起来。
13、皮亚杰学说是当代 理论的重要来源。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42
14、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15、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
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5、练习律;
6、效果律;
7、操作性反应;
8、应激性反应;
是学习理论的一大超越,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而 理论则把
律和 律。
律则提示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前者可以理解为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后者则是机体力图避开-反应-联结学 学说和 理论。
,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积极倡导
和 性的,所以教师在
和呈现。
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 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 的过程,学习者不是
、一种假设。检验科学知识的4、准备律;首次用实验而不是思辨的方法来研究学习问题,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标准是看它在 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
16、建构主义教学强调,要靠__________建构接受知识,以 的经验、信念为景背去分析知识的。
17、概念转变理论就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 是如何转变为 的理论。概念转变被认为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
18、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对 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四个条件。
(三)单项选择
1、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对教育影响最大的三大理论是()
A、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C、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D、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2、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A、新的学习与原有的学习没有太大的联系;B、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学;C、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D、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3.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视学习为()
A、反应后及时强化的结果;B、形成联结; C、剌激替代的过程;D、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
4、桑代克在1913年所做的一个经典行为主义的实验中,用的实验动物是()A、狗; B、猫;C、白鼠;D、鸽子
5、桑代克提出的一系列的学习律包括()
A、准备律、近因律、效果律;B、频因律、准备律、效果律;C、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D、近因律、频因律、练习律。
6、桑代克的试误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A、按照准备律,预先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或者创设让学生感到满意轻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B、按照效果律,惩罚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惩罚比奖赏的效果更有力;C、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D、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7、下面与斯金纳无关的叙述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B、量力化教学原则和直观教学;C、程序教学;D、小步调教学原则和强化学习。
8、没有反馈的练习是没有效果的,教学中要注意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及心理准备等,是行为学习理论中的哪一种类型对教学的启示()
A.联结主义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D.意义学习理论;
9、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最为重视的有()
A、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B、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C、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D、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
10、关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描述正确的是()
A、强调学习过程;B、强调外在动机;C、强调信息的储存;D、强调教师指示性的的语言信息。
11、按照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B、学习的目的不是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C、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D、学生的学习,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之间的竞争。
12、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接受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是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B、在发现法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而是在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因此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C、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D、发现学习不是机械学习。
13、强调学习过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信息提取是哪一种学习理论的学习特征()A、发现学习论;B.意义学习论;C.联结主义理论;D.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4、讲解式教学是()
A、渐进分化和整和协调的教学方法;B、是学生机械接受性学习;C、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D、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然后条理分明地向学生讲解。
15、讲解式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
A、渐进分化、整合协调;B、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C、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D、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16、先行组织者是指()
A、教师;B、学生;C、和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引导性材料;D、学习材料。
17、讲解式教学要遵守的原则是()
A、渐进分化、整合协调;B、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C、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D、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18、讲解式教学是哪一种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
A.经典条件作用理论;B.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C.意义学习论 D.发现学习论。
19、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共同点:以客观主义认识论为基础,认为世界是现实的、外在于学习者的;B、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知识的本质、组成、来源、发展及应用不具有共同的假定;C、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都试图分析、分解并且简化学习,同时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D、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冲突,但也有共同之处。
20、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科学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B、科学教育对培养人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起着关键作用;C、科学教育改革是本次教育改革的焦点;D、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着眼于培养科学精英。
21、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源主要来自于()
A、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B、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思想、皮亚杰学说;C、布鲁纳经验性学习、皮亚杰学说、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D、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皮亚杰学说。
22、建构主义认为()
A、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检验科学知识的标准是看它在实践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B、科学知识是对客观实在的精确反映,是经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获得的;C、学习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结果,学习者是被动的吸收者;D、学习者在教学前对所要学习的材料一无所知。
2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突出特点是()
A、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B、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C、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D、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自己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24、建构主义的教学强调()
A、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B、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教师是知识的提供者、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C、从教师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D、从教师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独立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25、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四个条件是()
A、对新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B、对新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C、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D、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26、学生和教师的观念要明确地成为课堂话语的一部分是()
A.建构主义知识观; B.建构主义教学观; C.建构主义学习观 D.为转变概念而教的指导原则之一;
(四)多项选择
1、对教育影响最大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
A、巴甫洛夫-华生的强化理论;B、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C、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D、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E、桑代克的强化理论。
2、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遵循()
A、效果律;B、练习律;C、近因律;D、准备律;E、频因律。
3、按照华生的观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要学习某种动作,就要经过多次联系,形成连续动作的习惯;B、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C、学习者的年龄、练习时间的分配、过度学习等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影响;D、过度学习会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E、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学习和集中学习。
4、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有()
A、效果律;B、练习律;C、近因律;D、准备律;E、频因律。
5、按照桑代克的观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学习方式与动物完全相同,其基本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B、刺激与反应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与练习次数有关;C、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D、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强弱与反应后获得的奖惩有关;E、不知道结果的练习,更有助于学习。
6、斯金纳创立了()
A、经典条件作用理论;B、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C、强化理论;D、试误理论;E、发现学习理论。
7、斯金纳认为()
A、机体一定需要接受明显刺激才能形成反应;B、机体不一定需要接受明显刺激才能形成反应;C、机体产生的反应可分为:应激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D、操作性反应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行为的学习,如写字;E、增加正强化或减少负强化都能促进机体行为反应的频率增加。
8、与斯金纳有关的内容是()
A、强化教学原则;B、概念图教学策略;C、程序教学运动;D、及时反馈原则;E、直观教学原则。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理论推理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研究;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实验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研究;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的内因,重视人的外在行为反应;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和主观能动性;E、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E、发现学习和意义学习都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1、发现学习强调()
A、学习过程;B、直觉思维;C、内在动机;D、信息提取;E、信息储存。
12、按照布鲁纳的观点,下面的描述错误的是()
A、要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主动发现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先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解释的非常清楚;B、教师从事知识教学,要配合学生的经验将教材进行适当组织;C、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要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认知表征方式;D、教材难度安排不需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E、教师从事知识教学,不需配合学生的经验。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学习就是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E、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
14、下面内容与奥苏伯尔相关的有()
A、渐进分化;B、整合协调;C、讲解式教学;D、先行组织者;E、实验式教学。
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是建筑学上的专用术语;C、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全新的思想;D、建构主义理论就是皮亚杰学说;E、建构主义理论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16、属于建构主义观点的描述有()
A、科学知识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B、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C、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过程;D、学习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教师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E、学习者的建构过程,主要是同化和顺应。
17、建构主义强调()
A、学习者的经验;B、以学习者为中心;C、学习情境;D、互动的学习方式;E、教师的作用。
18、概念转变理论()
A、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经验研究之上;B、建立在认知科学关于儿童错误概念的经验研究之上;C、试图理解和解释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D、试图解释和理解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现有概念的;E、试图解释和理解错误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现有概念的。
19、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对错误概念的不满;B、对现有概念的不满;C、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D、现有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E、错误概念的不合理性、不可理解性。
(五)简答题
1、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发现学习主要有哪些特征?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哪些突出特点?
4、建构主义教学观主要强调哪些方面?
5、建构主义理论给生物教育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
6、概念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试论建构主义理论与生物学教学。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的概念转变?
第四章 教学基本技能
(一)名词解释
1、导入技能;
2、教学语言;
3、提问技能;
4、变化技能;
5、强化技能;
6、语言强化;
7、标志强化;
8、动作强化;
9、活动强化;
10、演示技能;
11、结束技能;
12、组织技能;
13、板书;
14、(二)填空题
1、在课堂口语中,对词汇的要求是:规范、、。
2、变化技能是把学生的 注意过渡到 注意的有效方式。
3、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4、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和 的变化。
5、写在黑板正中的板书称,写在黑板两侧的板书称。
6、板书的类型有:提纲式、、图示式、、计算式等。
7、板书的类型有:、、图示式、综合式、计算式等。
8、结束技能的类型有:、、集中小结、领悟主题、巩固练习等。
9、结束技能的类型有:系统归纳、比较异同、领悟主题、、等。
10、课堂讨论的方式主要有:全班讨论、讨论、专题讨论和 讨论。
11、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提问、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12、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教学语言、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13、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教学语言、提问、讲解、变化、强化、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三)单项选择
1、与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无关的是()
A、获得反馈信息;B、引起学习动机;C、明确学习目的;D、激发学习兴趣。
2、不属于课堂教学导入应用原则的一条为()
A、示范性和鲜明性;B、目的性和针对性;C、趣味性和艺术性;D、关联性和启发性。
3、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糸的支点来导入新课的方法是()A.经验导入; B.事例导入; C.旧知识导入; D.直接导入;
4、教学基本语言技能不包括的要素是()
A、语音和吐字;B、音色和音域;C、语调和节奏;D、词汇和语法。
5、一个人的能力与哪个因素无关()A、知识;B、体力;C、智力;D、财产。
6、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不需遵循的原则是()
A、科学性和学科性;B、针对性和生动性;C、多样性和强化性;D、简明性和启发性。
7、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错误的表述是()
A、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B、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前提;C、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D、能力的形成比知识的获得要快。
7、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检查学习,巩固知识;B、激起动机,建立联系;C、传授知识,形成志趣;D、明确目的,形成概念。
8、与课堂提问的要点不符的是()
A、清晰与连贯;B、停顿与语速;C、提示与评价;
9、讲解法的优点在于()
A、学生有直接的感性认识;B、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
10、下列各项中与讲解法的基本要求无关的是A、科学正确,切合学生实际;B、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11、不属于变化技能的类型为()
A、教学媒体的变化;B、教学环境的变化;C12、应用变化技能的原则并不强调()
A、针对学生的特点;B、引起学生的注意;C1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这种变化技能是(A.师生互动变化; B.教学媒体变化; C.14、强化技能的类型有()
A、氛围强化;B、服饰强化;C、环境强化;
15、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全班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拍手鼓掌进行鼓励.这种教学技能是(A.变化技能; B.课堂组织技能; C.强化技能;
16、演示技能的十项要点不包括()
A、能动能静;B、现象明显;C、示范准确;
17、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运用了不同色彩的对比,这样的教学技能是(A、变化技能; B、讲解技能; C、演示技能;
18、结合实验操作和变化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回答。这是运用了演示教学技能的(A、分析法;B、展示法; C、质疑法; D、归纳法;
19、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身体的移动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哪种类型()
.„
A.师生互动; B.教学媒体变化; „20、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全班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拍手鼓掌进行鼓励.这种教学技能是(„ A.变化技能; B.课堂组织技能; C „ „
„„
(四)多项选择
„
1、课堂教学导入的应用原则为()
„„A、示范性和鲜明性;B、目的性和针对性;C、趣味性和艺术性;„
2、教学基本语言技能包括以下诸要素()
„„A、语音和吐字;B、音色和音域;C、语调和节奏;„
3、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装A、科学性和学科性;B、教育性和针对性;C、针对性和生动性;„
4、课堂提问起着以下作用()
„„A、渗透思想教育;B、检查学习情况;C、促进思维发展;„
5、课堂提问的要点在于()
„
„ D、阐明与补充。C、学生处于主动地位;D、有利于记忆。C、与其它教学形式相配合;D、善于组织和示范。D、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D、与其他技能的联接。)
D.信息传输通道变化。)D.教学语言技能;).强化技能。)
这是运用了教学技能中变化技能的 D.信息传输通道变化。)D.教学语言技能; D、关联性和启发性;E、教育性和强化性。D、词汇和语法;E、音量和语速。)
D、多样性和强化性;E、简明性和启发性。D、巩固所学知识;E、运用所学知识。„„„„„订„„„„„„„„„ „„„„„„装„„„„„„„„„„„„ „„„.、教态的变化;、注意反馈和调节;教态变化;D、动作强化。D、便于观察。DC.教态变化;.强化技能;
A、提示与评价;B、阐明与补充;C、停顿与语速;D、清晰与连贯;E、指派与分配
6、讲解技能的类型可分为()
A、问题中心式;B、描述式;C、解释式;D、原理中心式;E、倡导式。
7、讲解技能的要点在于()
A、注意语言技能的运用;B、注意变化技能的运用;C、注意演示技能的运用;D、注意板书技能的运用;E、注意强化技能的运用。
8、变化技能的目的在于()
A、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B、创造引起学习动机的条件;C、丰富学习环境;D、利用多种传输通道传递信息;E、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
9、在变化技能中,教态的变化包括()
A、思路的变化;B、身体的移动;C、声音的变化;D、目光接触;E、面部表情的变化。
10、变化技能的应用原则为()
A、提倡有意识的变化;B、变化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C、变化技能的应用要有分寸;D、变化技能与其他技能之间的联接要自然;E、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变化技能。
1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有()
A、演示强化;B、语言强化;C、动作强化;D、活动强化;E、标志强化。
12、强化技能的应用原则为()
A、强化要有目的性;B、强化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C、强化的方式要单一;D、强化的手段要多样;E、使用强化技能要恰当、可靠。
13、运用演示技能的要点是()
A、安全第一;B、操作迅速;C、示范准确;D、现象明显;E、便于观察。
14、板书设计的目的是()
A、提示重点;B、展现教学内容结构;C、启发学生思考;D、强化记忆;E、检查学习效果。
15、结束技能的类型有()
A、巩固联系;B、领悟主题;C、集中小结;D、比较异同;E、系统归纳。
16、课堂结束技能的应用原则是()
A、要有利于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B、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C、要适当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D、要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运用;E、注重深化重要的事实、概念和规律。
17、应用课堂组织技能的目的是()
A、组织维持学生的注意;B、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C、加强学生的进取心;D、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E、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18、课堂管理性组织包括()
A、指导性组织管理;B、个别学生问题的管理;C、诱导性组织管理;D、课堂秩序的管理;E、启发性组织管理。
(五)简答题
1、简述课堂导入技能的主要目的。
2、简述构成教学语言的诸要素。
3、简述运用教学语言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4、简述使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的方法。
5、简述提问技能的要点。
6、简述教态变化的诸方面。
7、简述强化技能的类型。
8、简述运用演示技能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9、简述运用板书技能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10、简述结束技能的类型。
11、简述课堂组织的主要目的。
12、指出教师专业十方面的专业技能。
第五章 教学策略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策略;
2、概念图;
3、合作学习;
4、科学探究;
5、教学模块。
(二)填空题
1、在概念图中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 和连接线上的 表示。
2、概念图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三种工具: 的工具、的工具和评价的工具。
3、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有三种基本的模式:一是竞争,二是,三是。
4、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表达交流
5、科学探究通常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6、可以根据活动情况把探究教学的形式分为: 探究、推理式探究和 探究。
7、探究教学的原则是让学生 概念,而不是把概念 学生。
8、观察是指利用、、味、嗅、触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9、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10、科学不仅是,也是过程、11、科学不仅是知识,也是、方法、(三)单项选择
1、概念图的特征表现在()
A、概念图不包含交叉连接;B、概念图不包含具体事例;
2、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中不包括()A、教师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帮助者;B
3、在合作学习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学生之间积极主动互相依赖;B、不需要每个成员都负责任;
4.在探究教学的形式中推理式探究主要适用于(A、体现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的教学内容 D5、在发现式探究教学中()
A、教师用准备的教具进行演示;B、教师注意告诉学生怎样操作或观察什么;D、教师让学生单独进行探究发现。
6、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该()
A、要求学生及时表达;B、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7、以下体现STS教育特点的词汇中,不正确的是(A、概念领域;B、创造力;C、过程技能;
(四)多项选择
1、概念图的特征表现在()
A、概念图包含具体事例;B、概念图讲求递进关系;E、概念图表达的是学习者个人对特定事物的理解。
2、概念图在教学中有多种用途()
A、可以作为竞赛的工具;B、可以作为学的工具;
3、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
A、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B、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D、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帮助者;
4、积极主动相互依赖是合作学习的良好方法,这种依赖表现在(A、同伴之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B、学习资源应该共享;E、小组成员只有互助才能互利。
5、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负起责来是成功的关键,应采取以下措施(A、小组人数越多成员的责任感越强;B、态度、创造力、应用等的综合体。、创造力、应用等的综合体。C、概念图是按递进的形式表现的;D、概念图表达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C、学生要克服依赖别人的心理;D、)
C、十分需要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D、学)
B、可用实验操作进行导学的教学内容 C、概念较抽象,没有小 C、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是开
C 要求学生进行眼、手、脑并用;D、学生必须独)D、模拟描述。C、概念图包含交叉连接;D、概念图是按分层的形式表
C、可以作为教的工具;D、可以作为选拔的工具;E、可C、学生有责任帮助小组中其他成员学E、小组中成员的竞争显得突出。)
C、组内竞争,组间合作;D、大家为一人,一人为)
C、要求成员互教互学;D、要求成员向小组的是学习者个人对特定事物的理解。、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生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型教具可以让学生操作的教学内容、通过概念图进行组织和表征的教学内容放性问题;立地完成观察过程。现的;以作为评价的工具。会;大家;、不必考虑成员的能力;
或全班汇报工作;E、指派一名成员做检查督促者。
6、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A、设计教学活动;B、预计教学可能发生的困难;C、帮助学生分组;D、观察学习活动的进行;E、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7、探究教学的目标主要有()
A、保持学生的好奇心;B、使学生自己努力解决问题;C、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D、让学生参与高水平的科技活动; E、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8、根据活动情况可将探究活动分为()
A、创新式探究;B、自主式探究;C、发现式探究;D、实验式探究;E、推理性探究。
9、美国基础科学课程计划认为,科学过程技能包括()
A、观察和分类;B、测量和推论;C、预测和交流;D、假设和解释;E、实验和控制。
10、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用的交流工具和技巧主要有()A、图表;B、方程式;C、语言文字;D、符号;E、模型。
(五)简答题
1、简述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
2、简述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3、简述科学探究的六大环节
(六)论述题
1、你认为生物教学改革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2、探究性教学的难点在哪里?
第六章 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一)名词解释
1、直观教学;
2、生物标本;
3、生物模型。
(二)填空题
1、直观即感性认识,是具体、直接、生动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2、实物,是生物活体,具有、、生命性的特点。
3、直观教学是发展学生 能力、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的过程。
4、生物教具中的替代物指的是无须 的、的物体。
5、教具的组合方式有 和 两种。
6、每种直观教具都有自身的 和,不存在一种优于其他教具的教具。
7、简易生物教具是自己动手制作的、的教具。
(三)单项选择
1、以下哪一项不是直观教学的优势表现在()
A、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B、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C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思维。
2、合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的根据是()
A、教学内容和教具价格;B、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C、教学时数和学生年龄特点;价格。
3、简易教具应具备的特点不包括()
A、时效性强;B、设计新颖;C、推广快捷;D、材料易取。
(四)多项选择
1、直观教学的优势表现在()
A、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B、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C、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于学生形成抽象思维;E、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2、实物是生物活体,它的特点在于()
A、真实具体;B、不受生态保护的限制;C、容易控制;D、能反映生物的一些可见形态和功能;性。
3、生物标本的特点是()
A、不易失去真实色泽;B、常带有非真实性的特征;C、不易控制;D、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和表象。
D、D、教学时数和教具D、有助E、有生命E、真实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映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
4、生物模型的特点是()
A、是进行实验的首选材料;B、立体感强;C、可以拆卸重组;D、细微之处演示效果好;E、可以作为全真替代物。
5、生物挂图的特点是()
A、可将生物复杂结构简约化;B、可将抽象过程形象化;C、可呈现生物内外部联系;D、能准确规范地表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E、容易表现立体的、活动的事物。
6、直观教具在课堂上往往用于()
A、揭示复杂机理;B、突破教学难点;C、引导学生提出问题;D、设置悬念;E、巩固知识。
7、在生物教学中,使用教具时应注意()
A、学生是否注意到教具;B、检查演示的环境条件;C、出示教具的程序;D、出示教具的时机;E、教具的完好程度。
(五)简答题
简述直观教学的优势。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
(一)名词解释
1、现代教育技术;
2、计算机辅助教学;
3、多媒体;
4、互联网;
5、电子邮件。
(二)简答题
1、在生物学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有什么好处?
2、MPC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3、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资源主要有哪些?
4、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哪些?
第八章 中学生物学实验
(一)名词解释
1、形态学实验;
2、解剖学实验;
3、生理学实验;
4、分类学实验;
5、验证性实验;模仿式实验。
(二)填空题
1、从学科特点上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 学实验、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
2、从学科特点上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学实验和
3、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包括 目标、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部分。
4、生物实验中的情感目标由低到高可分为、接受、、满意等层次。
5、实验课教学一般是由组织教学、指导性谈话、、教师现场指导、6、演示实验的主要操作者是,只是观察。
(三)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生物学科应培养的特殊能力;B、是学习生物学和从事生物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完善;D、只能在实验中得到培养。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实验操作技能目标()
A、学会观察,实验后进行记录、绘图、测算、统计、分析;B、能把所学知识归纳、综合,提出自己的见解;C、会使用常规生物实验仪器、器具进行实验;D、会采集、制作生物标本。
3、教师控制下的探究性实验,学生在实验前()
A、知道实验课题、过程和结论;B、不知道实验过程和结论;C、知道实验课题、结论而不知道过程;道实验课题、过程而不知道结论。
4、在学生独立实验的主要环节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组织教学;B、指导性谈话;C、演示实验;D、学生操作。
5、下列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
A、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B、演示技能是学生小组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技能是学生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D、演示技能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
6、探究性实验;
7、学实验。、在初中阶段已相当D、知C、演示
等环节构成。C
6、下列与演示实验基本要求无关的叙述是()
A、讲清演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B、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C、指导学生正确操作;D、方法要科学、操作要规范。
7、下列不属于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的是()
A、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B、唤起学生学习动机;C、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D、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多项选择
1、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有()
A、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B、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C、提高多种能力;D、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E、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从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一般分为()
A、形态学实验;B、探究性实验; ;C、解剖学实验;D、分类学实验;E、生理学实验。
3、生物实验课前应做的准备有()
A、最好选取活的、新鲜的材料;B、检查实验设备用具;预试。
4、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是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A、组织教学;B、指导性谈话;C、学生实验操作;
5、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A、从生活中提出探究课题;B、使学生明确目的方法和步骤;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6、模仿式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A、教师对每一步骤提出要求;B、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操作;动地做实验;E、要求学生熟练、快速地操作。
(五)简答题
1、简述确定解决实验教学难点的方法。
2、简述实验教学重点确定的方法。
(六)论述题
在你校,生物实验课的开设还存在哪些困难或不足?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学习环境 ;
3、教案。
(二)填空题
1、教学是一种复杂而又细致的创造性工作,目标指向性、师活动的重要特征。
2、由于组成教学活动的诸因素是在不断
3、教学成功的基础建立在教师备课工作的规范化、4、当代教育设计理论家罗伯特·“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任务不仅蕴涵着学生要学习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方面的变化。
6、教学主线由____________ 的主线和
7、分析教材是一个反复研究、逐步深入领会教材精神实质的过程,要注意走出“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的 灵活地处理教材。
8、检测的目的不只是给学生评等级,还包括确定学生的为教学补救提供。
9、生物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______________。
10、教案只能反应出对实际教学的___________ 堂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
(三)单项选择
C、配制出药品;D、预设多种实验方法;)
D、教师现场指导;E、实验小结。)
C、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C、教师加强检查和讲评;
生物学教师的备课
_______________性和 着的,所以教学活动是一个________化、________化之上。·加涅大力倡导教学设计的一个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包括学生在 的主线共同组成。
_________,以便查明教学的薄弱环节和疏漏之处,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此在应用中不能_________15
E、进行 D、引导概括规律;E、D、学生主性是生物教系统。
基本的,既动的过程中发生的”的误区,也是重要的第九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M最学习活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
1、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是()
A、有针对性、有鲜明性;B、有随意性、有趣味性;C、有组织性、有计划性;D、有过程性、有完整性。
2、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的备课理念()
A、以学生为中心;B、以书本为中心;C、以课堂为中心;D、以教师为中心。
3、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包括哪方面?()
A、经济的需要;B、情感的需要;C、应用的需要;D、求知的需要。
4、天资过人,不服输,有争先的强烈心理愿望,强烈的自尊心导致心理脆弱,对学习成绩的看重往往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类型()
A、合作型;B、介入型;C、竞争型;D、逃避型。
5、对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对某一单科有偏好,常不满足于常规教学内容,不屑于教师提出的简单问题,有钻研劲头,有较强的创造潜力,学习成绩有波动的学生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类型()
A、合作型;B、介入型;C、竞争型;D、逃避型。
6、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是植物新陈代谢的几个要素,对它们的分析为()A、因果分析;B、要素分析;C、层次分析;D、网络分析。
7、水分代谢—植物水分代谢—植物吸水—渗透吸水,显示了知识的哪个方面的分析()A、因果分析;B、要素分析;C、层次分析;D、网络分析。
8、不属于家庭学习资源的是()
A、实验室与图书馆;B、家禽与家畜;C、家长与亲戚;D、花园与宠物。
9、不属于社区学习资源的是()
A、报刊与杂志;B、田间与山丘;C、动物园与植物园;D、良种站与养殖场。
10、态度和交往目标一般采用下列哪项评估手段()
A、选择题;B、填空题;C、问答题;D、观察学生的行为。
11、教师解释探究的程序并阐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概念属于探究训练程序的哪一阶段()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
12、准备道具,布置舞台是角色扮演程序的第几阶段()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
13、生物学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和()A、导言;B、教学进程;C、教学板书;D、教学设计。
14、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A、描述;B、识别;C、列出;D、关注。
15、下列哪项不属于技能性目标动词()A、体验;B、模仿;C、运用;D、使用。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情感性目标动词()A、参加;B、阐明;C、交流;D、认同。
17、“用所给的材料探究„„”属于表述教学目标时的哪个要素()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
(四)多项选择
1、下列哪几项为备课的意义()
A、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B、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C、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成功;D、教学目标的指向;E.教学经验的借鉴。
2、下列哪几项属于备课的依据()
A、教学的预见性;B、教学的计划性;C、教学对象的需要;D、教材内容的规定;E.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3、备课的内容和程序通常包括下列哪几个方面()
A、备学生;B、备任务;C、备目标;D、备检测;E、备过程。
4、下列哪项属于学习任务的知识领域()
A、内化成个性品质;B、记忆信息,理解概念;C、运用规则与原理;D、掌握策略与方法;E、模仿动作与整合动作。
5、下列哪项属于学习任务的态度领域()
A、记忆信息,理解概念;B、有意接受与主动反应;C、内化个性品质;D、提倡团队精神;E、模仿动作与
整合动作。
6、教学难点是根据学生对知识心理理解的便利与否以及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确定的,确定难点应从下列哪几个方面考虑()
A、知识的深度;B、教学的重点;C、学生的接受能力;D、学生的活动能力;E、关键性知识。
7、下列哪项属于课程资源的有形物质资源()
A、教具;B、家长的态度;C、学生已有的经验;D、仪器设备;E、教材。
8、下列哪项属于课程资源的无形人文资源()
A、教材;B、学生已有的经验;C、家长的态度;D、仪器设备;E、科技馆。
9、常见的教案形式有下列哪几种()
A、文字式;B、表格式;C、程序式;D、图文式;E、综合式。
10、下列哪几项是教学目标包括的主要要素()
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行为客体;
(五)简答题
1、简述备课的依据。
2、学生的学习需要大体有哪几个方面?
3、简述备学生大体包括的内容。
4、简述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教材,具体要做的几个方面。
5、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6、生物教师在备目标时的几点要求是什么?
7、对教学时间的设计主要考虑哪几方面?
(六)论述题
谈谈你是如何利用课程资源的168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实作评价;
2、诊断性评价;
3、形成性评价;
(二)填空题
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可分为
评价和
(三)多项选择题
1、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
A、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B、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度;D、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E、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2、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A、常模参照评价;B、配置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
3、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A、常模参照评价;B、实作评价;C、纸笔测验;
4、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
A、依据教学目标;B、兼顾多重目标;C、采用多元方法;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
2、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3、根据实施评价时所使用的工具和形式列举出教学评价的种类。
4、根据和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列举出教学评价的种类。
第十一章 生物学校外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
(一)名词解释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二)填空题
1、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课程资源,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里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创新的多样化的
E、表现程度。、效标参照评价;
5、常模参照评价。
评价两种。C、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
D、形成性评价;E、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E、效标参照评价。D、重视反应过程;E、善用评价结果
______________”问题为核心,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__________学习方式。
生物教育评价4D17
2、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总目标包括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3、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除了具有教育功能和教学功能以外,还具有本身完善个性、和 的功能。
4、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的程序大致分为、活动启动阶段、和活动结束阶段。
5、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应使学生开拓选题思路,明确选题原则,了解,学会。
6、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基于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理念,力图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 ”,因此,其评价是一种___________。
7、实验室要安装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电源插座。
8、实验室中应备有___________,并放置在。其内应随时备有常用的应急药品和器材。
9、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药品中,有些药品或试剂具有某种程度的危害,这些有危害性的药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燃药品等几大类。
10、生物实验中凡使用会与学生口腔或体液接触的器具都应是_____________实验材料。
11、野外活动中最突出的风险有:、摔伤、迷路、溺水以及
(三)单项选择
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育功能(A、爱国主义情感的加强;B、社会责任感;C、课业的巩固;
2、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功能(A、社会责任感;B、课业的巩固;C、纪律观念;
3、选定活动主题、明确具体任务、设计活动方案、开题通过评审是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程序的哪个阶段()
A、活动准备阶段;B、活动启动阶段;C、活动实施阶段;
4、下列哪项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选题是从指向上考虑的(A、前瞻性课题;B、实践性课题;C、思辩性课题;
5、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有形成果(A、创新意识;B、探索勇气;C、交往能力;D6、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具有较鲜明的特性,指的是(A、过程性;B、针对性;C、鲜明性;D、趣味性。
(四)多项选择
1、下列哪几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征(A、学习资源的开放性;B、活动类型的多样性;法的灵活性。
2、下列哪几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身优越的功能(A、教育功能;B、教学功能;C、完善个性;D3、下列哪几项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选题是从课题性质方面考虑的(A、综合性课题;B、实践性课题;C、单科性课题;
4、下列哪几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无形成果(A、产品;B、交往能力;C、社会责任感;D、结题文章;
5、生物野外活动中最突出的风险有下列哪几个方面(A、野生动物咬伤;B、摔伤及溺水;C、迷路;
6、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化学药品中有危害性的药品包括下列哪几大类(A、传染性;B、有毒;C、有腐蚀性;D.易燃药品;
7、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所具有的鲜明特点是(A、过程性;B、全面性;C、动态性;D、诊断性;
8、下列哪几项为预防化学药品危害的措施(A、保持实验室中良好的通风;B、药品的容器使用后要盖好;E、不得在实验室饮食。
_____________)
D、集体观念。)
D、劳动观念。
D、活动结束阶段。)D、综合性课题。)))
C、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E、提高科学素养。D、实现性课题;)
E、制作品。)
D、交通安全;E、触电。E.触电。)
E、甄别性。
C、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药品;18 的产品,否则应使用取自。
D、活动时空的自由性;E、活动方)、前瞻性课题。)D、做好灭菌处理;、结题文章。、服务社会;E)
9、在生物学实验中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原因有()
A、化学药品;B、解剖器;C、花粉;D、孢子;E、电器设备。
(五)简答题
1、简述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准备阶段教师的工作。
2、简述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选题应注意的原则。
(六)论述题
请至少提供5项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选题范围并举例说明。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教育科学研究;
2、教学理论;
3、学习理论;
4、课程理论;
5、信息论;
6、教育调查法;
7、测验法;
8、教育实验法;
9、对照实验;
10、析因实验;
11、定性实验;
12、定量实验;
13、预测性实验。
(二)填空题
1、教育科研意识就是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 和。
2、生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重要特征是_______、__ ____、自组织性。
3、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独特性还表现在,不能脱离 而孤立地、单纯 地去研究生命的活动反应,这不可能寻找到生命现象的_______________。
4、信息输入、信息加工、、等主要步骤构成有秩序的信息流程。246
5、根据____________的观点,把教育科学研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系统和要素的角度来研究它的形成、实施和发展,有人称之____________。
6、教育活动有其强烈的,而结果却有________________。
7、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产生良好的___________。
8、________是教学科研的理想实验室,_________是教学科研对象,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是教学科研的课题,对教育实践有着深切感受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研究机会。
9、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碍表现在 的障碍、的障碍和经典意识的障碍。
10、生物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两种具体方法是 和。
11、教育调查法一般由研究者通过、、座谈等方式向被研究对象或当事人了解情况。
12、访问是调查者和被调查者 的、的谈话。
13、教育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 性和 性。
14、一个假设起码有两种基本变量: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15、在教育实验工作进行的时候,可能给予施加影响的非实验因子很多,这些因子可归为两类:一是____________因子,二是__________因子。
16、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是一种有一定规律的、的、的行动路线。
17、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类型有:、和学术论文。
18、当代生物学教师的角色正在由知识的 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 者。
19、当代生物学教师的角色正在由课程开发的 者转变为教学行动的 者。20、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学会、学会反思。
21、知识的存在形式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_______,二是________。
22、生物教师的反思能力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
A 教育的价值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B.教育的价值是促进人的潜能充分自由地发展;C.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的统一;D.教育的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
2、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求新知、共同认识成果的全面活动过程,属于下列哪类教育观念()
A、新的教育价值观;B、新的教育过程观;C、新的教师观;D、新的学生观。
3、由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体现的功能,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要素相互作用中的整体功能,整体功能大于各孤立要素的总和,属于下列的哪项原则()
A、整体性原则;B、动态性原则;C、相关性原则;D、有序性原则。
4、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
A、信息交流、信息加工、信息贮存、信息输出四阶段;B、信息反馈、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输出四阶段;C、信息输入、信息反馈、信息贮存、信息处理四阶段;D、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反馈四阶段。
5、控制论把研究对象控制信号执行过程的情报回援,称之为()A、被控系统;B、控制机构;C、控制信息输入;D、控制信息输出。
6、控制论把对研究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称之为()
A、被控系统;B、控制机构;C、控制信息输入;D、控制信息输出。
7、生物教师在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中创造性地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属于下列哪项定位()A、研究的立足点;B、研究的着眼点;C、研究的方式;D、研究的出发点。
8、下列哪项是教师在教学研究中自主意识、进攻品质、科学态度的表现()A、从众思维;B、因果思维;C、二值思维;D、批判性思维。
9、由研究者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被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或者通过测试,收集书面材料来了解情况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经验总结法。
10、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一般是由调查者通过下列手段收集资料,但可以不包括()A、座谈;B、问卷;C、访问;D、观察。
11、问卷法的优点是()
A、信度和效度高;B、适于作深度追问;C、省力、省时、省钱;D、不便于进行统计分析。
12、问卷回收率低于多少时,其可信度降低()A、50% ;B、60% ;C、70% ;D、80%
13、下列哪项不属于测试法的类型()
A、个性测验;B、智力测验;C、能力倾向测验;D、单元测验。
14、由已知结果和现象去探索产生这种结果或现象的原因的实验属于下列哪种实验()A、对照实验;B、析因实验;C、定性实验;D、定量实验。
15、实验总是存在误差,误差原因一般不详而且无法控制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系统误差;B、过失误差;C、随机误差;D、人为误差。
16、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按一定的标志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属于下列中的哪一项()
A、资料质量的核查;B、资料分组;C、资料汇总;D、资料的分析和结论。
17、教学论文的属性不要求()
A、理论的说服力;B、事实的雄辩力;C、委婉的暗示力;D、新异的吸引力。
18、与教学论文的题目要求不符的是()A、严格;B、确切;C、鲜明;D、简要。
19、常用的拟定教育研究报告的编写提纲有()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20、现代师生关系应体现在()
A、师道尊严;B、惟师是从;C、主从关系;D、共同学习的伙伴。
21、新的教师观认为,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应从()
A、灌输者转向塑造者;B、训导者转向授予者;C、研究者转向实践者;D、传递者转向合作者。
22、下列哪项使得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处于被动地位()A、执行者;B、决策者;C、设计者;D、协调者。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几项属于新的教师观()
A、灌输者;B、训导者;C、帮助者;D、促进者;E、研究者。
2、下列哪几项是中学教师从事科研的主要障碍()
A、心理品质的障碍;B、思维定势的障碍;C、经典意识的障碍;D、课程任务繁重没有时间;E、不具备研究的技术。
3、下列哪些表现为教师从事科研常见的思维定势()
A、二值思维模式;B、因果思维模式;C、求异思维;D、从众思维;E、创新思维。
4、下列哪几项属于调查法的特点()
A、经验性特点;B、直接性特点;C、间接性特点;D、非干预性特点;E、干预性特点。
5、按照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工具可将调查法分为下列哪几种
A、个案调查;B、访问调查法;C、问卷调查法;D、测验法;E、普遍调查。
6、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是对教育活动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它主要有哪几个要素组成()A、信念与热情;B、知识与经验;C、眼光与智慧;D、个性化与社会化;E、尊贵与拥有。
7、问卷的常见形式有()
A、简答式;B、是非式;C、选择式;D、排列式;E、评判式。
8、教育实验法最显著的特点是()
A、可预见性;B、可干预性;C、非干预性;D、间接性;E、经验性。
9、属于实证性的研究报告是()
A、观察报告;B、文献综述;C、调查报告;D.实验报告;E、经验总结报告。
10、“善学为师”的新命题与教师在下列哪几方面的知识密切相关()
A、教育学知识;B、心理学知识;C、方法论知识;D、生物学知识;E、生理学知识。
11、生物学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善学者”应注重在下列哪些方面的摸索()
A、生物学知识;B、学习方法论;C、学习信息技术;D.研究学习策略;E、生物学原理。
12、下列哪几项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角色作的描述()
A、越来越多地传递知识的人;B、帮助发现矛盾论点的人;C、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D、拿出现成真理的人;E、领导者。
13、传统教育的弊端表现在()
A、过分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B、过分强调规定而忽视选择性;C、过分强调划一性而忽视多样性;D、张扬教育的个性化,发现、欣赏、学生的“不同”。
14、下列哪几项属于方法性知识()
A、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结果的知识;B、识别知识价值的方法;C、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D、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E、传播与表达的方法。
15、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我国构成的三级课程为()
A、基础课程;B、国家课程;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E、综合课程。
16、下列那些项目属于论文正文的撰写内容()
A、研究报告的主体;B、体现不同类型报告的“个性”;C、在报告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D、是高层次的概括和思考;E.研究的背景。
(五)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观念所包含的几个方面。
2、简述设计问卷要注意的问题。
3、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六)论述题
1、试论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
2、试论当代生物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3、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对教师提出哪些要求?
第十三章 说 课
(一)名词解释
说课 课时
(二)填空题
1、说课要解说的大致内容是、、。(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2、衡量说课质量和效果的标准有、、、。(教学设计水平;理论水平;说课效率水平;说课的语言表达水平。)
3、说课评价的类型有 和。(即时评价、延时评价。)
4、说课主要由 和 两部分组成。其目的是在 和 之间进行,其对象主要是,以 表达为主,其依据是 和。
(解说和评说、备课和上课、教研,同行专家,口头、教育理论和教材。)
5、说课的内容大致为、、、和。
A.解说技术; B.议论技术; C.言语技术; D.辩明技术;
(说大纲、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和说教程。)
(三)单项选择题
1、说课的突出特点是()
A.阐发性、教研性;B.演讲性、可操作性;C.理论性、教研性; D.高层次性、理论性。
2、说课的关键在于要说清()
A.上课、备课、说课、听课之间的关系; B. 教材、教法、学法、教程之间的关系; C.演讲语言、专业语言、教学语言、沟通语言之间的关系; D规范性、灵活性、激励性、约束性之间的关系。
3、说明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顺序和时间安排是说课中的()内容。
A.说大纲 B.说教法 C.说教材 D 说教程
4、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是说课中的()内容。
A.说教法; B说教材; C.说教程; D说学法;
5、将自己的课程设计向听者加以说明和解释是说课的()
A.解说技术; B.议论技术; C.言语技术; D.辩明技术;
6、说课不受时间地点和教学进度的限制,具有灵活性是说课的()特点。
A. 可操作性; B.演讲性; C.高层次性; D.理论性;
(四)简答题
1、列表区别上课与说课
2、列表区别备课与说课。
第四篇:生物学教学论填空题
生物学教学论填空题
1,直观教学法包括:直接直观,间接直观,和语言直观 2,课堂教学包括: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四个环节
3,有效复习包括:及时作业,平时作业,课后再现。系统复习等方面 4,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5,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课程目标
6,生命科学的性质有:生命性,思想性,实验性,现代性,综合性 7,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动作技能,情感目标
8,行为目标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内容,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9,概念有两种类型:日常生活概念(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10,生物课程中对能力目标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11,2001年7月和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12,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称为“壬学制演” 13,我国首次颁布“课程标准”:1913年《中学校课程标准》 14,1903年拟定《奏定学堂章程》,也成“癸卯学制”
15,国家教材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16,科学课程性质:科学性质,学科课程,技术课程。
17,生物学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18,新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于现实生活联系)
19,科学的本质和特征:定量化,观察和实验,量化的预期,在自我跟正中的过程和积累,科学过程
20,教学过程是塑造人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受教育的过程 21,讲授法的类型: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 22,谈话法的来源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
23,自然科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维度: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研究的方法,科学要与技术,社会相互作用 24,复习包括(经常性复习)和(阶段性复习)
25,发现学习发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 26,布鲁纳给教师提出了三项措施:激活工作,维持工作,方向性工作 27,从教学角度来看,中学生学实验则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28,学生实验通常分为:模仿式实验,分段式实验,独立性实验
29,探究性学习分类:资料型探究,科学史探究,实验探究,调查探究 30,概念图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三种工具: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价工具 31,备课包括:备目标,备内容,备学生,备过程,备教案 32,说课至少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方法,说过程 33,评课从(理念),(任务),(技能)三个层面去讨论该如何进行评课。34,教学评价主要经历了(考试),(测量),(评价)三个发展阶段 35,桑代克被称为“教育测验之父”
36,衡量试卷质量的指标有: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37,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基本类型: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专题性研究 38,教育是研法的类型: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39,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的因素: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40,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包括:频因律和近因律 41,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42,泰勒:最早提倡从“测验”转向“评价”的是美国的教育评价与课程专家。43,档案袋式评价法试一种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评价的综合性评价方式
第五篇: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专业技能,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 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 一个具有生物学科学素养的人,应该对生物技术的特征有一些基本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生物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以及涉及生物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加强生物技术,是我国生物学课程进入21世纪之后的变化之一 ※ 初中和高中生物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 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三、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 国家课程标准:在我国,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发的带有指令性的国家重要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是教育部颁发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估和命题”的依据;不同点是:
一、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教学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二、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三、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
四、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
五、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 生物学课程目标采用了B.S.布鲁姆的分类方法,将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情感三个领域。
※ 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知识方面的总目标实际上包括了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生物课程的知识目标方面同时强调“基础知识”和“知识的应用”
※ 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室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 中学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一、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二、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
四、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 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一、初步的生物学素养。
二、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三、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四、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 学习: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 构建主义的教学观和学习观(P45)
※ 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开展课堂活动的专业技能
※ 导入: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
※ 导入的方法和类型:直接导入、经验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
※ 教学语言:教学语言的学科性要求教师要运用本学科的教学术语来进行教学
※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指:
一、用词必须准确,表述的主要观点无误。
二、讲一段话必须合乎逻辑
※ 讲解技能:讲解的主要优点是省时、省力,由于教师的精心组织,讲解时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就某些知识而言,由于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而有较高的信息传输速率
※ 讲解的主要缺点:
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只有极少的师生交流和反馈信息。会影响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发展。
二、学生只听不干,无直接的感性材料,学生无亲身体验。
三、只靠听信息,信息的保持率不高,尽管在课堂上传输信息速率较高,但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方法的教学效率并不突出
※ 变化技能的类型:教态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停顿、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头部动作和手势、身体的移动
※ 为了做好实验,教师需要铭记以下十项要求:安全第一、准备迅速、装置简易、简单明快、容易理解、现象明显、便于观察、示范准确、整洁有序。用料经济。其中关键要点可概括为:准确安全,建议明显,便于观察和理解本质四项
※ 课堂组织技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
※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手法
※ 概念图: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和命题之间的关系。概念图的开发是以奥苏伯尔的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意义学习是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 ※ 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概念图在教学中有多种用途,一般来说,它可以作为三种工具:教的工具,学的工具和评价的工具 ※ 合作学习: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注意了学生和教学材料之间的互动,或者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如何构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是现代生物学教育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合作学习不失 为一种良好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
※ 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为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 探究教学: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 探究教学的特征可归纳为:①学生对自然事物与现象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上的知识。②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的探究能力。③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④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⑤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
※ 探究学习的目标主要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者回答问题,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形成积极地对待科学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 探究形式:可分为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和实验式探究三种基本形式
※ STS:耶格定义为将技术当做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NSTA定义为在人们现实生活经验背景下的科学教学活动
※ 直观教学: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要,感性认识实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的,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支持下完成的,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是学生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的过程,直观教学是实现这一点的基本保证。
※ 直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突出应用:
一、直观教学有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二、直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直观教学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四、直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用于新课的起始阶段、用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用于突出教学重点、用于突破教学难点、用于揭示机理、用于设置悬念、用于巩固知识
※ 出示教具的时机:引入或转折、面对疑难、唤起注意
※ 简单教具制作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简易化原则,艺术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
二、在教学文档的准备和管理中使用计算机。
三、获取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资源。
※ 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博客、个人主页形式、浏览网上动物园,植物园和博物馆、网上冲浪实现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展、网上生物学课程、通过网络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和专题研究、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专家咨询和教师互助
※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看,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等。从教学活动的特点来看可分为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试验及设计和制作实验等
※ 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
一、准备好实验材料(①尽可能选择与教材要求一致的材料,否则学生会感到缺少知识上的依据,甚至不能严整的巩固知识。②最好选用活的,新鲜的材料)。
二、准备好实验设备,用具和药剂。
三、准备好实验教学辅助教具。
四、进行预试。
五、培养小助手
※ 实验的组织方法:模仿式实验,分段实验,学生独立实验,伴随讲授实验
※ 演示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演示实验必须目的明确,能说明问题。
二、演示实验必须现象明显,可见度高。
三、演示实验装置简单,准确可靠,确保实验成功
※ 了解学生: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①、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②、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概念)。
二、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和班级的课堂氛围
※ 教师备课中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将教科书中的教学构想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期取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 选择课程资源:按课程功能和特点分为素材性教学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空间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教师划分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思路,分配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活动以及选择教学策略的直接依据
※ 教学计划:习惯上,我国教师将教学计划按照其对应的教学时间的长短分为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称为教案
※ 制定教案:制定教案是整个备课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前期了解学生,研读课程文件,选择课程资源,分析教学内容,以及形成教学思路等工作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细节的筹划,决策和描述
※ 生物学教案的常用格式:
一、基于讲授式策略的教案(称之为陈述式教案)。
二、基于学生活动的教案(这种教案也被称之为表格式教案)。
※ 影响生物学教学成效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与教育评价三项。
※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指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或教学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
※ 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配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依据教学原则,兼顾多重目标,采用多元方法,进行多次评价,重视反应过程,善用评价结果
※ 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答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亦即是指试题正确反应的几率
※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试题能够区别答对和答错人数的百分比,亦即是指试题能够区别高低不同能力群组的功能
※ 中学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科专题研究的一个方面,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之一
※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应具备实践性,探索性,客观性,行动性,实效性的基本特征 ※ 在实践中研究是途径:教室就是理想实验室,学生就是科研对象,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就是科研课题
※ 当代生物学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知识的传输者转变为人文关怀者,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由科学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 ※ 在新时期教育转型的背景下生物学教师的形象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反思。
※ 提问的类型: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 什么时候提问最好:
一、学生注意力分散时。
二、学生自学后,成熟性的提问。
三、让学生重复表达重点难点提问。
四、为了活跃气氛,引导学生讨论,评价的提问
※ 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一、说课与上课要求不同。
二、说课与上课对象不同。
三、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着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着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发现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