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评语类型例析
作文评语类型例析
作文评语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
一、从给出的时间看,可以分为即时型、间隔型两种
1即时型又称面批面改,即学生上交作文时,教师当面予以批改,写出评语。它的优点在于趁热打铁,反馈及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评语的指导功能,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其主要缺点是由于时间短,教师思考不容易周密,评语也不易到位,或者隔靴搔痒,或者矫枉过正。2间隔型是指学生上交作文后,教师间隔一段时间(短时间隔为一二天,长时间隔为一周以上)写出评语。与即时型相比,写这种评语教师可有更多阅读、思考的时间,因此写出的评语往往更具针对性,评语的内容更能切中肯綮,语言更细腻确切,对学生的指导也可更到位。其缺点是由于一定的时间间隔,反馈不够及时,使学生的敏感度降低,修改欲望减弱,特别是一些拖了几个星期才下发的作文评语,即使是教师倾注心血写成,也不易触动学生的心灵。
二、从所写的位置(空间)看,可以分为眉批型、夹批型、段批型、尾批型四种
1.眉批又称旁批。旧时作文竖着写,教师将批语写在作文上方空白处,相当于面部眉毛的位置,故称眉批;现在作文横着写,教师将批语写在作文右侧的空白处,故称旁批。眉批的优点在于批语位置与学生作文语句对应,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学习与修改。缺点是留下的空白有限,不易于教师发挥。以下是邓春义老师为《读书做学问必须专心致志》一文第三段所作的眉批。
2.夹批是指写在作文上下行之间的批语,如是铅字重排稿,则写在上下句之间。其优、缺点与眉批相同而更甚于眉批,即批语位置更接近所评语句,留下的空白则更小。上文例1虽然没有典型的夹批,但教师对句子作了必要的增删,这种增删也可看做一种夹批。下面再举一例。
[例2]看了上面这则寓言,不禁令人感到好笑:这老虎也实在太愚蠢了。但仔细想来,又觉得实属必然。[根据材料议论,既避免空泛,又高度概括。]寓言中的老虎之所以被擒,正所谓“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它充分证明了智慧有强大力量。[紧扣材料寓意,提出中心论点。]人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也皆因为人具有万物不具备的“智慧”之故。
3.段批是指写在段与段之间的批语,段批的优点在于注重了文章结构,看起来既有整体感,又十分的清楚,缺点在于它一般适用于铅字重排稿,否则留给教师写批语的空间实在太小,在形式上与夹批就没有多少差别。在平时的作文评改中,段批出现较少,即使出现也大多三言两语,甚至只有简单的一句。下面是对本节例2一段文字后的批语。
[例3]由寓言故事引申概括出智慧的重要,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4.尾批,又称总批或总评,它是写在学生习作后面的一段评语,是对作文进行总的评价。其优点是整体性强,留出的空间充分,便于教师发挥。因为是对学生习作进行全局性的总结评价,教师往往用心较多,落笔较重,有时候总评本身就是一篇赏析文章,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启发和鼓励作用。尾批是教师作文评改中采用最多的方式。下面是石义堂老师为高考满分作文《蓝色蛹·金色蝴蝶》所写评语节选,从中可见尾批的艺术魅力。
[例4]这篇作文与其说是一篇散文,毋宁说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时时表露着真情,又处处流淌着诗意,在真情与诗意的交融中,体现出小作者感情上由忧郁转向明朗,认识上由偏执趋于理智的双重轨迹,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生命的独特感悟、理解和深厚的语文素养。
文章在选材上别出心裁:他(她)并未给读者完整地叙述一个在自己家里发生的故事,而是精心挑选了家庭发生种种变故过程中的两三个片断,并以这些片段为支撑点和联结点,重点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自己情感和认识发生变化的过程,使文章表现出浓浓的人情味与亲和力。
三、从表达手法看,可以分为抒情型、议论型、说明型、描述型、幽默型、嘲讽型等六种
1.抒情型评语是指教师主要运用抒情性的语言写成的评语。其最大优点是具有强烈的煽情作用,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其缺点在于情感控制较难,不易到位,或流于浮浅,不能引发学生的激情;或失之夸大,容易使学生产生作秀的联想。这种评语往往不直接对学生习作的艺术性或思想内容进行科学的评价,而是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启发学生深思,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
[例1]你的文章像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你的文笔像一带起伏不定的山脉,自然,优美;你的情调像一方天光云影徘徊的水塘,真挚,感人。愿你在写作的道路上继续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让自己的风格更为独特,更加完美!
2.议论型评语是指教师主要运用议论性(判断句居多)的语言写成的评语。其优点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观点鲜明,能明确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优劣,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其缺点是重理性分析,缺少情感沟通,往往较为抽象,不易被学生所接受;如果话语太过直白、不加修饰,也容易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下面是傅志宏老师为北京中考高分作文《萌芽》写的评语。
[例2]这是一篇童话体作文,题材新颖,构思精巧。文章以一棵栎树的生命历程为线索展开,生动而不失情趣。这篇文章以鲜明向上的立意和新颖别致的题材取胜,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细节描写、景物描写都很生动。文章的问题也是有的,突出表现为文章写得不够简洁、凝练。
3.说明型评语是指教师主要运用说明性的语言写成的评语,包括对文章结构内容的概括说明,或对指出的问题和改动的地方作简要的说明,同时也可说明修改的原因。其优点是简洁明了,能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其缺点是就事论事,不易拓展,语言较议论型评语更为枯燥,可读性不强。下面是对《□和◇的联想》一文所作评语的节选。
[例3]文章共分为11个自然段。(1)(2)两段是总说,介绍□和◇的普遍性和几何学上的定义,接下来,介绍□和◇的不同特点所导致的它们在不同领域上的广泛作用和意义;(3)
(4)两段谈到了□和◇在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全文思路是清晰的,结构是合理的。文中有的语句表达不准确,比如,第(3)段“由于◇的中心到四周任何距离都相等,所以旋转起来高度并不会起变化,人们因此制成了车轮。”这一句就有问题。“◇的中心到四周任何距离都相等”没问题,人们制造车轮与圆的特点也肯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这个关系作者没有写清楚、写正确。第(5)(6)段谈到了数学问题,说明得不透彻。
4.描述型评语是指教师以较多的篇幅对学生习作进行必要的描述,并给出一定的评价。这种评语的优点是针对性强,能够突出学生习作的优缺点,并能较好地避免评语中常见的泛泛而谈、空洞说教之类的毛病,特别是对那些没有读过原文的读者也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缺点是容易造成描述不当,冲淡作者评价的成分。下面是廖建祥老师为高考满分作文《珍惜诚信》撰写的评语的节选。
[例4]这是一篇以“诚信”为话题的记叙文。本文以自己亲身的经历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记叙家庭中发生的事件──父亲偷偷用酒精假冒“贵州醇”出售,坑害顾客,遭到“我”的反对和抵制。在“我”和妈妈的劝导下,终于使父亲改邪归正。……文章构思精巧,记叙生动,善于描写,当“我”发现父亲不听劝阻时,没有采取大吵大闹的方式去反对,而是求助于母亲,运用巧妙的方法──堵源头(由“我”在家里不让父亲制假酒),勤监督(母亲监督父亲做生意),并且把兑好的假酒全部换回好酒,双管齐下,通过现实的教育,父亲终于有了认识,“觉得没有诚信,浑身不自在”。文章情节的发展,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完全符合“我”的身份特点,表现了真挚的感情……
5.幽默型评语是指教师用幽默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态度。其优点是生动风趣,深得学生欢心。缺点是把握不好,容易流于油滑。下面是邵永梅老师对某乱用标点符号的学生所写的评语。[例5]句号瞪着圆圆的眼睛,引号的眉毛挑了起来,感叹号哭起了鼻子:我的主人,你怎
么忽视了我们在文字中应有的位置。
6.嘲讽型是指教师以嘲笑、讽刺、挖苦的笔法评点学生作文。这种评语表面与幽默型相似,但本质迥异,它也许会使学生发笑,但对当事人来说只能是苦笑。因此,除了对一些性格特别开朗的学生可能会有所触动外,这种评语几无优点可寻,对多数学生来说,还会因此造成心灵的创伤。教师应尽量避免写这种类型的评语。
[例6]针对学生“我认为自己是个品学兼忧的好学生……”一句,教师评点:你是该“忧”了──不及格。针对学生“在„崎岖坎坷‟的人生„康庄大道‟上,我们要坚定方向……”一句,教师评点:此路可继世界八大奇迹兵马俑之后,登上第九大奇迹──你开创了新的世纪。
四、从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态度看,评语可分为肯定型、否定型、辩证型、模糊型等4种
1.肯定型又可称为赞颂型、鼓励型等,即教师以赞美鼓励的语言,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部分或全面的肯定,而不加任何商榷性、否定性的成分。其优点在于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写作的体验,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其写作的欲望。缺点是赞扬过了头,会给人不着边际之感。例1太棒了!你的文章,再现了东北人的憨直爽朗,使读者顿感神清气爽。语言流畅至极,通感运用尤为巧妙。你的笔锋具有征服力和感染力。老师为你而骄傲。
2.否定型又可称批评型,即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不加任何肯定的话语,只对文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批评指正。其优点在于能使学生快速了解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再出差错。缺点是这种评语常常以嘲讽的方式出现,容易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对一些内向的、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否定型评语会使他们产生作文恐惧心理。例2不足千字,别字数十,字迹潦草,文面糊涂,惨不忍睹;主旨模糊,重点缺失,条理不清,结构混乱,读来不知所云;秦汉不分,张冠李戴,例证偏颇,南辕北辙,显出人文底蕴不足。
3.辩证型又称肯否型、抑扬型等,即对学生习作的优劣均予点评。一般先扬后抑,肯定多于否定。这是作文评语中最为有效的一种类型。既肯定成绩,保护学生的写作信心,又指出其不足,促其改进。但这种类型的评语不容易深入,现实中也以套路居多。下面是邓春义老师为《读书做学问必须专心致志》一文所作的评语。
例3本文运用总—分—总式论证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论证合理,比较灵活地运用引用、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其中例证最有力。明显的问题是有的分论点归纳得不是太准确,影响了文章的整体质量。
4.模糊型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或顾左右而言他,或紧跟学生的习作续写一段文字。这种评语特别适用于不宜教师直接表态的文章,而且显得委婉含蓄,可令学生反复回味。缺点是不易把握,模糊变成含糊,会使学生产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例如,有位学生写了一首题为《生命如蚁》的诗,充满了厌世的情绪;还有一位学生写了篇《青橄榄》的散文,描写自己的早恋情绪。教师觉得这样的诗文既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要给予一个恰当的评价实在不易,便分别在一诗一文后续写几句,虽没有正面进行评价,却隐约表明了教师的态度。
例4灰烬随风飘逝/不变的是对大地的信念/生命即便卑贱如蚁/也当活出自己的色彩与潇洒。● 不要轻易去爱,也不要轻易去恨,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让青春多留下些潇洒的痕迹,让友情成为草原上的牧歌,让敌意成为过眼云烟,伸出彼此的手,握紧令人羡慕的韶华与纯真。
五、从语气的角度来看,作文评语又可分为商讨型、命令型、训斥型3种
1.商讨型又称商量型、建议型,是指教师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不以否定的态度进行批评,而是以一种商量的口吻,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评语的优点是口吻亲切,师生处于平等的位置,学生容易欣然接受。其缺点是只能在“点”上进行,不易在“面”上展开,故以眉批为常见,尾批不宜多用。例1此处两个成语意思相近,可否删去一个?
此段文字若能将天气的酷寒描写得再细致一点,能更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不知你以为如何?
2.命令型是指教师以毋庸置疑的命令式语气写的评语,常以短句句式出现。它注重教师的权威,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修改任务;但由于其不平等性,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例2此处“的麻烦”三字多余,必须删除,并将其后的逗号改成分号。
3.训斥型是指教师居高临下以训斥的语气写成的评语。这类评语都是否定嘲讽式的,语言生硬粗暴,充满话语霸权,对学生缺乏起码的尊重,极易造成师生情绪对立,有百害而无一利.例3古人云事不过三,可是我给你提醒过多少次,你还是乱用成语,你究竟有没有脑子?
六、从修辞的角度看,作文评语可分为比拟型、夸张型、引用型、综合型4种
这种分类与修辞学上的分类不同,并不是说作文评语中用到某种修辞手法,就称之为某种评语类型,而是更为概括。
1.比拟型在此作比喻拟人型的简称,指作文评语整体由比喻或拟人手法构成,通过各种喻体、象征物的介入,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长短优劣。其明显的优点是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文艺色彩,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比拟不当,会给人画虎类犬的感觉。
例1本文融意境美、情趣美与理趣美于一体,如浇如注,无瑕无疵。妙在水到渠成,感情自然流泻;妙在海阔天空,想象奇特丰富。小作者调动全部的感官为读者思想的骏马创造出一片无垠的大草原。语言富有乐感,时如小夜曲,时如交响乐,令人回味无穷。
2.夸张型是指教师以夸张的语言(包括语气、语调)写成的评语。夸张能放大学生作文的优缺点,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但夸张失度,会丧失作文评语的严肃性,使人产生滑稽可笑的感觉。
例2情比天高,恨比海深,读来令人唏嘘不已。落笔成风,字字珠玑,撼人心旌,动人心魄。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描写议论恰如其分。
3.引用型是指教师撰写的作文评语是由各种名言警句或谚语俗语构成。它给人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也容易造成叠床架屋的累赘。
例3读了你的文章,老师忍不住想送你几句古诗。你文采横溢,邻班皆知,老师送你一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笔法细腻,含而不露,老师送你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你的文笔清新自然,质朴动人,老师送你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再送你一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你的文章结构错落有致,内容颇多哲理,老师送你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综合型是指教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成的作文评语。这种评语文艺色彩较浓,可读性较强,本身就是一篇可供学生学习的范文。但也容易造成支离破碎的问题,给人以零乱不堪的感觉。例4此文开头如晨钟锵锵,醒人耳目;结尾如暮鼓冬冬,余音不绝。句句含情,花鸟带泪;字字有意,山水开颜。情节发展一波三折,真可谓“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笔力遒劲,识见卓绝,小子可造,终成大器。
七、从句式的角度看,作文评语可以分为整句型、散句型、交错型3种
1.整句型是指教师采用长短整齐的句式写成的评语,在这种评语中较多出现对偶、排比、回环、顶真等修辞格。其优点是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形式整齐。但也容易使人产生机械拼凑、做作等感觉。
例1听说网吧引发上网念,见了网吧动了上网心,上了网络生了依恋情,紧紧围绕上网事件,细腻写出三个过程。文笔活泼,饶有情趣,人物形象鲜明,心理描写突出。“闻”“见”交代清楚,“做”的笔墨更加浓重,主次轻重把握得当,结构条理非常清楚。
2.散句型是指教师采用长短不一的句子写成的作文评语,它能给人自然流畅的感觉,便于教师自由发挥,是评语中最为常见的。缺点是随意性较大,活泼有余,严谨不足。
例2这篇散文以一次同父亲拉车卖柴为主要内容,以疼爱、思念、感激父亲为线索,表达
了浓浓的父子深情。在父亲的关爱中,小作者不仅懂得了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和应该怎么做,令人欣慰。文章富有真挚的感情,语言流畅,引朱自清的《背影》对比,使主旨更为突出。
3.交错型又称整散结合型,是指教师时而用散句,时而用整句写成的评语,它克服了单一使用整句和散句的缺点,充分发挥评语的语言艺术魅力。但若结合不当,则会导致佶屈聱牙的毛病,从而影响阅读效果。下面是魏新磊老师对高考优秀作文《李白的泪水》所写评语节选。例3本文是一篇情理兼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李白的一句诗“恰似飞燕倚新妆”为切入点,与李白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面对面的对话,巧妙不失自然,虚幻而又可信。由于李隆基与爱妃的亲近和与李白的疏远,李隆基听信爱妃,误解李白,一句“恰似飞燕倚新妆”形象地告诉我们,李白的悲剧就是由感情的亲疏造成的。更可贵的是,作者由李白而屈原,由屈原而比干,敏锐看出并深刻指出这种悲剧不是某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历史悲剧、社会悲剧。作者以点带面,拓宽了文章的主题,提升了文章的品位,并且发人深省,催人猛醒。
八、从对学生习作评价的对象看,作文评语可以分为点深型、面广型、点面型3种
1.点深型是指教师抓住学生习作中的某一点,进行剥笋式的深入剖析。这种一点突破式的评语,能给学生最深刻的感受。其明显的不足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下面是专家对高考满分作文《若为人生故 诚信不可抛》一文所写的评语。
例1本文的“说理”非常成功。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客观、冷静而又饱含感情地分析了美貌、机敏、金钱等失去了诚信后的“危机”,显得全面而科学;二是用散文或诗一般的语言说理,显得活泼生动,具有可读性,富有吸引力;三是说理不矫揉造作,不生硬牵强,如谈话一般,娓娓道来,显得朴实亲切。因此,该文虽然创新成分不浓,但仍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2.面广型是指教师对学生习作从内容、结构、主题、语言等各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评语容易撰写,而且考虑问题周到,只要某个方面引起学生共鸣,就达到了评语的目的。其缺点是容易流于浮浅。下面是叶武评老师为《尊重,永远的情感》一文撰写的评语。
例2一篇好作文,内容必须充实,这篇作文,虽只有630字左右,但因为集中写了母女俩相互尊重的一件事,内有许多潜台词,因而其容量(含金量)很大。
一篇好作文,思路必须清晰。这篇作文,开篇点题,首尾呼应。主体部分3个小标题,“泄密”是故事的开端,“冷战”是情节的发展,“融化”是高潮和结局。构思精妙,浑然天成。一篇好作文,感情必须真挚。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和尊重,感情是真挚的,这是一条明线;女儿对母亲的关心和尊重,感情也是真挚的,这是一条暗线。小作者塑造了母亲“高雅”“孤独”“暗自流泪”的“女强人”形象,没有半点矫揉造作,便是感情真挚的体现。
3.点面型是指教师在全面考虑学生习作的基础上,以某一点为重点撰写的评语,这种点面结合的评语既看到了学生习作的一般性长处或不足,又抓住了个性化优点或缺陷。这种评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点不深、面不广,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3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话描写是这篇文章最成功的地方。窗里窗外的两个儿童都涉世不深,幼稚可爱,然而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他们性格上鲜明的差异:男孩豁达的性格如同大山一样,他乐于助人,想法奇特,为他人着想;而女孩则在禁锢式的教育中,变得偏于内向,思维也同她的处境一样囿于“老师说……”的圈子里,但她不失善良单纯的一面。文章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谨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深刻的道理;文章在末尾留给读者几个问题,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比直接揭示主题效果好。
上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举例分析了评语的8大类型29个小类。掌握这些类型,对于我们加强评语的针对性、艺术性和有效性将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它们也是我们开展评语创新的一个基础。通过对这些类型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衍化出更多的评语类型或形式,从而使作文评语发挥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
第二篇:例析通知的几种特殊类型
例析通知的几种特殊类型
刘伟
通知是日常工作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文种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公务活动的日趋频繁,通知产生了诸如紧急通知、补充通知、预通知、再通知等多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子文种。“紧急” “补充”“预” “再”这些限定词是对通知事由的修饰限定和补充说明,也体现了它与普通通知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之处。
一、紧急通知
紧急通知是在形势紧急、严峻的情况下发出的,内容大多是上级机关告知或要求下级机关急速办理的事项。通常在标题中“事由”部分之后、“文种”名称之前标注“紧急”二字,旨在说明通知事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引起受文对象和阅办人员高度重视,迅速办理有关事宜。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召开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紧急通知》。
例文: 关于切实做好防汛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各自治州、市、县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当前,我省防汛抗洪进入关键阶段和紧要关头。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10天,我省将面临今年入汛以来最长时间的降雨过程,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切实做好防汛抗洪救灾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略)
二、要切实加强对重点部位的防守。(略)
三、要切实加强人员安全转移工作。(略)
四、要切实加强汛情预报预警。(略)
五、要切实严肃防汛纪律。(略)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章)
二O--年六月十五日
二、预通知
预通知又称“预备通知”,是通知文种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预备”二字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型通知的一个重要标识。一般来说,单位在召开某些重大会议、举办某个重要活动、开展某项重要工作时,因筹备工作任务多、牵涉面广、时间跨度较长,要求在正式会议、活动或工作开始之前,由有关单位或个人预先做好相应准备工作,通常使用这一文体起到提醒、指导的作用。比如,《关于2013职称评审工作的预通知》 《××银行关于积分到期失效的预通知》。以会议预备通知为例,如因会议具体日期或地点等内容尚未确定,需要提前知会相关会员单位和个人做好参会准备,可将已经确定的会议事项和需要与会人员周知和准备的内容,通过发布会议预备通知的形式告知相关人员,待定或未定事宜,在正文相应内容中或结束处用“具体事项(具体时间,地点)将另行通知”等字样交代清楚,提醒相关人员关注后续正式通知。
例文:
关于举行2012年公文写作培训的预通知各院(系)、部、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公文写作水平,规范公文处理流程,推进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办公室拟于12月底举办公文写作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各院(系)、部、处、直属单位公文起草及流转相关负责人员。
二、培训内容及方式
培训采用专家集中专题授课的形式,培训内容主要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 14号)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IT9704-2012)解读宣贯,具体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三、工作要求
(一)请各单位高度重视此次培训,指派本单位公文起草及流转相关负责人员按时参加培训。
(二)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充分认识做好公文工作的重要性,规范本单位公文写作及流转工作,提高办公水平。
(三)请各单位于12月15日前将培训人员名单和培训意见报送学校办公室秘书科,联系人:×××,联系电话:×××××××。
××大学办公室
2012年12月5日
三、补充通知
补充通知是“通知后的通知”,是针对已发通知中的某个事项规定不太详尽、表述不尽清晰、内容有所遗漏、理解存在模糊等方面的问题,作进一步界定、补全和解释,以便于指导工作和具体执行。比如,200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针对《通知》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于2007年12月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就《通知》第三部分“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中的“房贷次数”等有关问题做了进一步明确、强调和补充规定。又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问题的补充通知》,也是在原有通知的基础上,针对一些地区反映在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过程中遇到的有些疑惑和问题作出的解答与补充说明。例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电子
监管工作的补充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电子监管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10] 194号)和《关于做好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实施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10] 237号)已对基本药物实施全品种电子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推动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解决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现就有关事宜补充通知如下:
一、加强中标的基本药物进口品种的电子监管(略)。+
二、规范部分最小包装印(贴)药品电子监管码的管理(略)。
三、做好药品电子监管生产企业系统集成改造的指导工作(略)。
四、加强各省增补的基本药物品种等的药品电子监管(略)。
五、进一步加大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力度(略)。
请各省局进一步加大推进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的工作力度,尽快将上述要求通知本辖区内有关药品生产、经营批发企业,并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工作中如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国家局报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二O-O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四、再通知
“再通知”与“补充通知”性质大致相同,均为基于既有通知所作出的后续通知。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补充通知”是对“通知”中未尽事宜的补全,而“再通知”则是对“通知”所作要求的重申。在通知的具体内容上,“再通知”和“通知”基本相同,“再发”的目的在于,针对某件重要事情,因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知晓面不广,或某项制度实施时间较长而执行效力减弱,有必要作出再次强调,以提醒照章执行或做好有关防范措施。比如,《关于做好雾霾天气应急工作的再通知》《关于租赁班车工作的再通知》。
例文:
关于职工餐厅就餐时间的再通知各直属单位:
根据集团公司上班工作时间规定,重申职工餐厅的就餐时间安排为:早餐7:30-8:30,午餐11:3 0-13:00。请各单位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就餐。感谢全体员工对职工餐厅工作的协助和支持。
特此通知。
××集团公司办公室
2013年2月27日
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促进了公文种类的不断细化和公文写作实践的不断深入。以上只是列举了几类有代表性的通知,充分挖掘、运用好这些特殊类型的通知,对于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促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篇:中考专题复习——话题作文引言类型例析
中考专题复习
——话题作文引言类型例析
话题作文一般由引言、话题和要求这三部分构成。在临场写作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只将注意力放在话题和要求上,而忽视了对引言的解读。话题和要求诚然应看,但是引言并不是话题作文的点缀。它主要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是话题作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审读话题引言,捕捉引言中隐含的信息,可加深我们对话题内容、范围的理解,帮助我们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因此,本文拟就话题作文的引言类型及其解读谈点看法,以求对同学们的话题作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从2003年各地中考话题作文的引言类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叙述类引言。
例一:餐桌是反映包含卫生习惯的明镜,餐桌是展示家庭生活质量的平台,餐桌是体现主人审美观念的饰品,餐桌是浓缩设计者智慧的结晶;餐桌曾见证我们的喜怒哀乐,餐桌曾发生过许多动人的事情;餐桌从远古到未来,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生活,餐桌的历史令人感慨,餐桌的未来引人遐思„„,——请你就上述提示中的某个方面,以“餐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辽宁省)
这类引言大多是通过再现种种与话题密切相关的生活情景,或全方位地诠释话题的内涵;或多方揭示写作的取材范围;或揭示我们写作想象的出发点。面对这类引言,我们应将注意力放在引言所列举的一个个情景上,可选一个我们自己最为熟悉的情景,展开丰富的联想,精心构织佳作妙文;或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广泛地联想,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生活储备中精选最能体现话题精髓的素材,以独运匠心,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如上例,引言以排比句列举了餐桌所涉及到的饮食卫生习惯、家庭生活质量、审美观念、设计者智慧、人们的情感、动人的故事、从古至今的演变等内容,促进考生全面深入地认识餐桌这一平常事物,加深了考生对“餐桌”这一话题的理解。考生只要从所列的各项内容中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内容、最擅长的文体,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便应时而生了。
二、诠释类引言。
例二:人们对“新”怀有特殊的感情,对“新”特别感兴趣。围绕着“新”造出许多有关“新”的词语,如:“新生”、“新秀”、“新鲜”、“新意”、“新颖”、“创新”、“标新立异”„„的确,“新”富有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举措,是一种对未来的追求和期盼。“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以“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贵阳市)
这类引言多以简洁的文字对话题的内容进行诠释,以帮助写作者对话题的内容、范围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了解,为考生顺利写出作文打下基础。其诠释方式灵活多样,有的采取注释的方式,有的采取组词的方式,还有的则采取举例的方式。如上例即采用了组词的方式,围绕“新”组了一系列的词语,以揭示“新”的蓬勃的活力。可以说,引言中的每一个词语就是一种构思行文思路,这其中总有一种是我们熟悉的内容,即使一种也没有,我们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另组自己得心应手的词语,明晰了这点,考生很快就能进入写作状态。
三、议论类引言。
例三:我们不要总回顾过去,也不要总希望未来,只要拥有现在。因为拥有了现在,我们就能弥补遗憾的过去;拥有了一串充实的现在,我们就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就会拥有一个饱满的人生!请以“拥有现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陕西省)
这类引言言简意赅,中心明确。话题即是议论文字的中心。如上例,第一句即以“过去”与“未来”衬托了“现在”之可贵,点出“拥有现在”的重要。第二句着重论述了“拥有现在”的意义与作用。引言观点旗帜鲜明,有利于加深考生对话题的认识和领悟。对开启考生思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时事类引言。
例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生存、要发展,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获得信息,在交往中寻求发展的机会,在交往中寻求理解,在交往中得到认同„„交往是一种本领,交往是一个过程,交往是一种体验。同学,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和你的父母交往,和同学交往,和朋友交往„„交往中你有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成都市)
这类引言一般多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体现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因此引言的内容或是近期重大的新闻时事,或是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或是民众的强烈呼声,或是时代的要求,或是某种先进的思想观念„„因而解析这类引言,除了仔细辨读,抓住精华外,还要积极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进行类比、迁移、综合、分析、归纳,方能准确掌握话题要旨,写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章。
五、文学类引言。
例五: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他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得到。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经历,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种种经验。
只有经历过,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这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的。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这是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请以“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安徽省)
这则引言采用寓言的形式。大家知道,寓言是一种含有某种哲理意味的故事。它有形象、有情节,更有含蓄隽永的意味。我们通过分析、揣摩,把握故事内涵,有助于理解话题的内蕴,提笔写来才更得心应手。
如上例,狐狸为了钻进洞口,先把自己饿瘦,吃了葡萄后,又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出洞口。表面看,狐狸似乎是一场空,什么也没得到,但是它得到了葡萄香甜的滋味的美好回忆。狐狸的经历形象地诠释了体验的深层意义,我们带着这种收获去驰骋智慧,展开想象,相关或类似的意象自己会纷至沓来,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自是不在话下。
除寓言外,有的引言采用诗歌,如山东省作文话题“盼望”“出发”“到达”,就是以艾青的诗《盼望》为据;有的引言则运用童话,如湖北黄冈市中考作文话题“感受平凡”,就是采用的童话;还有的使用的是故事,如河南省中考作文话题“相信自己”,其引言就是引用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此外,有的引言还采用了小小说、散文等形式。这些文学体裁的运用,使话题的内涵得到更加形象生动的再现,也使话题的引言呈现出瑰丽多姿的艺术魅力。
六、专题类引言。
例六:桥是什么?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
生活中,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桥,陆地的桥;独木桥,石板桥;运用高科技设计的立交桥、斜拉桥„„
古今中外画家爱桥、觅桥、画桥。宋朝的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当代画家吴冠中也曾描绘过各种各样的桥。
文学作品也常常离不开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西湖断桥,《牛郎织女》中的鹊桥„„
现实生活中沟通人与人心灵的心桥,建立商业往来的商桥„„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山西省)
这类引言,一般以话题为中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辐射、延伸,以开启写作者的思路,点燃考生的创造之火。如上例中,围绕话题“桥”,展开广泛的联想,有桥梁专家形象的定义,有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桥,有画家的描绘,有文学作品的再现,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心桥„„其内容涉及到生活、美术、文学等方面,视野广阔,极具创意。其对话题深刻而又全面剖析,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第四篇:错别字的定义、类型、原因分析例析
错别字的定义、类型、原因分析例析
(2009-07-07 15:27:36)
错别字的定义
错别字: 顾名思义是指错字和别字。在古代也称作“白字”。所谓“白字先生”,就是经常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人。
错别字分为两种类型
(1)一种是无中生有,即在字的笔画、笔形或结构上写错了,看上去像个字,其实不是个字,这称之为“错字”。如有人将“染”字右上角的“九”写成了“丸”,将“猴”字的右半部分写成了“候”,或者将“曳”字的右上角多写了一点„„这些都是错字。
【经典名家案例】: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给《美文》杂志题辞时将“茂”的下部写成“戍”。
(2)一种是张冠李戴,本该用某个字,却写成了另外一个字,这称之为“别字”。如戊戌政变写成了“戊戍政变”、按部就班写成了“按部就搬”,或者将“建议” 写成了“建意”„„其中的“戍”、“搬”、“意”等都是别字。
错别字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不良的影响或者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产生原因
产生错别字,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是许多人认为写汉字是个人的小事,少一笔多一笔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或别人能看懂怎么写都行;或者有的人根本没有掌握一些字的结构和写法,当然有时也有会写某字,但下笔时误写的情况。如有人把“武”写作“武”[把[弋]写成[戈]],把“豸虫” 写作“虫豸”,或者把“锲而不舍”写作“契而不舍”等等。有些人,特别是个体商店的经营者,因贪图方便而写了一些不规范的简化字或别字。如有人将“酒”写成“九”,把“饼干”写成了“并干”,这种情况更是司空见惯的。
客观原因是汉字本身属于表意文字,许多汉字笔画比较多,因此汉字难记难写,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汉字的出错率相当高;此外,汉语中同音、近音的字词太多,如“嬴”与“赢”,“辩”与“辨”,“磬”与“罄”;“必须”与“必需”,“那里”与“哪里”,“符合”与“附和”,“检查”与“检察”,还有“翔实”与“详细”等等,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写错或混淆。
要弄懂错别字,就要知道错别字一般怎么个错法,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造成错别字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⑴形似致误
例如:松弛——误做松驰
潦草——误做缭草
如火如荼——误做如火如茶
相形见绌——误做不能写成相形见拙
⑵音近致误
例如:提纲——误做题纲
国籍——误做国藉、重叠——误做重迭
川流不息——误做穿流不息
一筹莫展——误做一愁莫展
竭泽而渔——误做竭泽而鱼
相形见绌——误做相形见拙
⑶义近致误
例如:擅长——误做善长
掠夺——误做略夺
鸠占鹊巢——误做鸠占雀巢
积毁销骨——误做积毁消骨
好高骛远——误做好高鹜远
⑷音、形两近致误
例如:急躁——误做急燥
贪赃——误做贪脏枉法
九霄云外——误做九宵云外
⑸音、形、义三近致误
例如:摩擦——误做磨擦
甜言蜜语——误做甜言密语
了解了常见错别字的错误,我们会发现,基本上的错别字都是因为音、形、义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第五篇:新材料作文例析
新材料作文例析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希腊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王征服了,自己将来无用武之地了。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了唐诗做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一:容易出现的问题
1、阅读材料不能全面理解材料的内涵,断章取义。题目要求我们“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写成文章,可能有许多同学抓住“钱钟书先生说,有了唐诗做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大谈史铁生、海伦、霍金、贝多芬的“幸”与“不幸”,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谈“心情决定看法”,谈看事物应该看到两面等等;也有的同学可能只抓住亚历山大“忧心忡忡”,大谈人应该有忧患意识,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谈勾践忍辱灭吴,史迁愤懑著史等等,都是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
2、阅读两则材料不能把握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从而从中提炼观点。许多同学的写作可能只局限在一则材料中,就事论事,不知道寻觅两则材料的共同的本质意义,就事论理。其实,探究材料的本质内涵的一种简捷的方法便是追问。例如“亚历山大”的材料,我们可以追问:古希腊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他为什么就忧心忡忡?他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将来无用武之地?结论是亚历山大难以超越自己的父亲。例如“唐诗”的材料,我们可以追问:为什么唐诗对宋代诗人来说,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钱钟书先生为什么说,有了唐诗做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结论是宋代诗人难以超越唐代诗人的成就。
3、具体的论证过程中,仅用这两则材料扩展一下作为论据,积累贫乏。材料作文的材料能够作为论据,但是不能只用它作论据。要联系历史和生活中的事理和实例,使文章意蕴更丰富,内涵更深广。
二:立意角度的确立
这道材料作文提供的是两则材料,我们确立观点必须寻觅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的本质意义。因为题目要求“我们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这两则材料我们运用追问的方式,可以获取它们的本质内涵。其实质应该是:基础与提升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独辟蹊径与超越他人、坚持个性与创新方法、理性的对待前人的成绩、辩证的对待祖辈的功绩等等。这样,我们可以拟定下列一些题目:
1、用个性突围
2、切莫迷失在伟大面前
3、沉醉还是创新
4、寻觅自己的用武之地
5、选择超越
6、何以继往,何以开来
7、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舞蹈
8、别把前人成就当包袱
9、“感谢对手”、“榜样的力量”。
三:论据素材链接
(一)事理论据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2、科学研究的基本特色就是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是科学研究的本色。——袁隆平
3、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4、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5、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的一颗棋子,它可能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歌德
6、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托尔斯泰
7、不创新即灭亡。——彼得·杜拉克
8、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
(二)事例论据
1、索尼成功的奥秘
(企业创新就要不断开发新产品)
“索尼:研究使它与众不同”,这句被公司奉为座右铭的格言,正是索尼成功的最大奥秘所在。从20世纪40年代末公司一开张就提出“做别人所没有做的事,研制全世界都能接受的新产品”。工作中,研究新情况,发展新技术,开辟新领域,占领新市场,先人一步,以期胜人一筹。一天,在日本广播协会的国内新闻与教育部办公室里,井深大见到一台美国产的音质优美的磁带录音机。这个在日本当时还鲜为人知的东西,使井深大立刻意识到了它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惜重金,他买下了它的生产专利。多次实验后终于产出了自己的磁带录音机,并几经创新后大获成功。
1954年1月,索尼又买下生产晶体管的专利。因为他们意识到电子技术领域更新换代的浪潮即将来临,于是他们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创新让他们比国内同行整整早了两年。
索尼公司最乐于起用那些具有不同经历、喜欢标新立异的实干家。在这样的环境中,索尼人特别乐于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人人积极进取,个个奋勇争先,整个企业始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齐白石晚年变画法
(创新就要勇于突破,勇于超越)
1920年,年近花甲的齐白石在艺术上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他没有满于现状,他希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显示新意。
一天,绘画大师陈师曾登门拜访,齐先生拿出自己的绘画作品请大师指正。陈师曾看后,对齐白石的高超技艺大加称赞;同时,他还指出了一些不足,希望齐白石能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风格。从此,齐白石闭门谢客,苦苦钻研琢磨,刻意求新。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他终于走出了一条突破自己、超越前人的艺术新路!
此时的齐白石,摆脱了民间艺术中粗糙繁琐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画简练隽永的笔墨,并创造性地以篆刻和金石之笔入画,终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的特色和刚劲清新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自创了“红花墨叶”派,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全新的艺术境界。
3、两位书法家
(创新是继承中的提升)
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个著名的书法家——刘石庵和翁方纲。翁方纲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笔每一画都酷似前代的某某,例如这一横要像苏东坡的,这一捺要像李太白的。刘石庵则正好相反,不仅苦苦练,还要求每一笔每一画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有一天,这两位风格不同的书法家碰到了一起。翁方纲有些嘲讽地对刘石庵说:“请问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笔是古人的?”刘石庵却并不生气,相反还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翁方纲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重视前人,继承前人的成果,固然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一门学问和技艺又总是要向前发展的,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只会使这门学问失去生命力,直至灭亡。
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
四、优秀例文:
要继承,但更要创新
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继承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创新,人生也便难以成功。只有既懂得继承前人的传统,又善于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的人,才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有这样一则故事,古希腊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王征服了,自己将来无用武之地了。读了这则故事,感到很好笑。父亲打下江山,我们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想,把父亲打下的江山建设得更美吗?这就需要在继承中创新,而不是走父辈的老路而不再超越!英国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不可谓不丰富。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只是一时谦虚之词,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总结出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可见,创新是在继承前辈的成绩基础上的,只有在前辈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才可创新,才可超越我们的前辈。
马克思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光辉巨著《资本论》,他的创新精神鼓舞和造就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为社会的进步而奋斗。诚然,大英博物馆的一桌一椅见证了他的冥思苦想之后的豁然开朗,之后的奋笔疾书,见证了他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理论。但是如果没有圣西门、傅立叶他们的空想理论,他也不会成功的。有圣西门、傅立叶他们的空想理论,但如果承袭他们的理论而不创新,可以断言,《资本论》也许不会这么快地完成。那么指引我们缔造新中国的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走上富裕之路的邓小平理论,具有真知灼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就难以横空出世。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有了唐诗做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这就是继承与超越的关系。有了唐诗,不又出现了宋词了?君不见那“邯郸学步”的郑国人,总想学习别人的步法,以便自己跟本国的人走路不一样,似乎是创新了,但是动机不纯,方法不对,不知继承,落了个爬回去的下场。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如果宋人一味的模仿唐人,那肯定是大不幸。
继承是重要的,但创新更重要的。你要想获得成功,继承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了继承便是无源之水,而没有了创新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会真的“清如许”了。因此,不断的在人生的道路上继承、创新、超越自己,相信成功与掌声终有一天会属于你!
从“亚历山大的担忧”说起
据传,父亲一打胜仗,亚历山大就忧心忡忡。为什么?——怕天下都被父亲征服了,自己即位后英雄无用武之地。
面对这个理由,我先是哑然失笑,觉得这个理由真得很特别,甚至有些无厘头;可是笑过之后却陷入了深思,觉得亚历山大的担忧不仅不是无厘头,反而担忧得挺有道理,试想,当李白写出一首首气冲斗牛的诗篇的时候,与他同时代的诗人们是不是有过这种担忧?当牛顿用他的三大定律将运动奥秘揭示得淋漓尽致的时候,那些年轻的物理学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担忧?当乔丹在篮球场上打破一个个纪录的时候,那些初入NBA赛场的后生们是不是也有这种担忧?
无庸置疑,他们都有过这种担忧。看来,“亚历山大的担忧”反映了人们面对优秀前辈时的真实心理——既兴奋,又嫉妒,还有一点点对自己的不自信。
然而,我要提醒你,如果在优秀前辈面前,你仅有这种“担忧”,那是一种很不成熟的表现,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超越前辈的人,那就要在“担忧”之后,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才能超群的前辈而高兴,为自己能拥有一个巨人的肩膀可以站立而高兴。试想,如果没有牛顿力学理论,怎能激发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一天才的构想呢?如果没有乔丹们的巨大成就,怎能激发科比们的万丈豪情,为观众奉献出一场场精美绝伦的比赛?如果没有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又怎能有马云们独辟蹊径的传奇创业经历?
唐诗过后是宋词。前人取得的巨大成就必定会激励后人去拼搏,去超越。想当初,面对唐代诗人们将律诗、绝句这些诗歌体裁演绎得五彩斑斓的时候,宋朝的诗人们肯定也担忧过,哀叹过:唐人已经把这些体裁的精妙发挥得淋漓尽致,已经将生活的喜怒哀乐描绘得体贴入微,哪里还有我们宋朝诗人的地盘?然而,宋诗并没有因此而凋零,它开辟出了“理趣”这一诗歌新天地;不仅如此,宋代诗人还努力拓宽了诗歌这一体裁,将曲子词这一诗歌新样式谱写得荡气回肠。当我们读到“杨柳岸,晓风残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时,谁能不感叹宋朝诗人们才气之横溢?谁的眼中还会只有唐诗没有宋词?正是由于宋代诗人们没有在唐诗这个巨人面前自卑自弃,没有把这份丰厚的遗产当成甩不掉的包袱,而是把它当作提升诗学底蕴的养料,研究它,借鉴他,超越它,终于在诗歌的花园中培育出宋词这朵奇葩。如果我们再沿着诗歌发展的道路往后走,我们还可以看到元代诗人做着宋代诗人同样的事,他们站在宋词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出了通俗晓畅、感情张扬的散曲。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没唐诗就没有宋词,没有宋词就没有元曲。前人创造的业绩,先辈开辟的疆野,给后人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虽然这种支撑带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对于一心想开辟自己新天地的人们来说,这份压力不正是前进的动力吗?
但愿我们今天的人们,在面对前人的优异表现,面对前人留下的伟大业绩时,不再只是“担忧”。
唐诗过后是宋词,唯有站在高山方能看到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