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疗纠纷的防范

时间:2019-05-15 09:5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疗纠纷的防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疗纠纷的防范》。

第一篇:浅谈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疗纠纷的防范

浅谈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疗纠纷的防范

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各医院的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多。防范医疗纠纷逐渐成为医院工作的一个重点。病理科发生医疗纠纷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相当一部分成为重大医疗纠纷。而基层医院病理科技术力量薄弱、仪器设备不足,更易发生医疗纠纷。现将我们工作中防范医疗纠纷的几点体会归纳如下:病理人员的准入制度

1.1医院从事病理科工作的人员应持有诊断或技术上岗证,部分医院仍存在诊断、技术人员无证上岗,有的临时工参与技术工作,存在医疗事故隐患。若发生医疗纠纷,即使制片符合规范、诊断准确,也会因无证上岗负相应的责任。

1.2病理工作人员应分工明确,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应职责分明不可越权工作。如技术员不能在诊断医师不再时代签发报告或自行签发报告,诊断医生也不应参与技术工作等。加大病理宣传,加强与临床联系

2.1加大病理诊断特殊性、局限性、风险性的宣传,扭转医院各级领导、临床医生、病人对病理“金标准”的传统概念理解。病理学诊断是直接通过肉眼或显微镜来观察机体组织、细胞的形态变化,“眼见为实”地发现和了解病情,其正确性比其他检查手段更为准确。病理学诊断也跟其他学科一样,也有它的局限性。20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病理学家俞孝庭教授提出了“交界性肿瘤”的概念,而怎么判断出良性、恶性常常难住病理医生。病理诊断也不可能100%准确,冰冻切片虽出报告快但准确性更为低、风险更大。

2.2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临床医生遇到临床与病理诊断不相符时,应及时联系,双方进行交流、探讨,必要时进行复片或会诊。如做冰冻切片检查,临床医生认为是恶性而送检病理组织未见恶性证据时,手术医生不能按临床轻易做根治手术,病理医生也不能认为此病人肯定不是恶性,要及时复片或重取,如果仍存在分歧时双方应相互理解,必要时征求家属意见,共同协商解决,防止一方武断,产生医疗纠纷。强化病理检查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

3.1送检单填写应准确、完整,其诸多项目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对不合格送检单退回重填。

3.1.1年龄

几乎每一种肿瘤都有一个好发年龄段。儿童好发先天性发育异常,如:血管瘤、母细胞瘤等。相同类型的肿瘤在不同的年龄诊断标准及预后不同,例如血管外皮瘤:婴儿型为良性,成人型生物学行为不定,可为良性、交界性、也可为恶性。

3.1.2性别

在肿瘤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帮助。如腹膜播撒性平滑肌瘤病几乎均发生于女性。男性乳房发育,性别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3.1.3部位

一般来讲都有其好发部位,如脊索瘤好发于颅底至骶骨中线处。相同类型的肿瘤在不同的部位良恶性诊断标也准不一,如平滑肌肉瘤诊断,在子宫诊断标准较严而在胃肠道、后腹膜较松。

3.1.4病史及临床症状

临床病史及症状对肿瘤病理诊断可提供一定的线索和诊断思路,有些疾病无病史作参考就不能轻易做出病理诊断。如结节性筋膜炎临床特点:病程短、生长快、体积小、青壮年多见,如果没有病史很容易误诊,文献报道其误诊率高达20%~50%。国内外许多病理专家对没有病史的病理标本一概不下诊断。

3.2加强送检标本的核对工作。本院或外院送检的病理标本,要进行标本名字、床号、性别

等与送检单进行核对,若有差错及时联系纠正,做到准确无误。

3.3取材按规范进行,要认真负责。取材对整个诊断相当重要,取材没取到病变部位,制片、诊断水平最好也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如甲状腺、前列腺的取材时尽可能0.2厘米做一切面,观察每一切面病变情况。我院多例甲状腺微小癌,术前都是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而进行手术,肿瘤直径都只有0.3厘米左右。同一肿瘤特别是软组织肿瘤在不同的区域质地、颜色等不同时应逐一切取,防止典型形态特征区域遗漏,影响诊断质量,引起误诊、漏诊。

3.4提高制片质量。

3.4.1在基层医院病理科在医院的地位不高,投入普遍不足。应加大宣传,做好各项病理工作,提高在医院的地位,争取逐步添置、更换仪器设备,提高制片质量。

3.4.2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试剂配置要标准并及时更换试剂、刀片等,把好每一道质量关,确保片子质量稳定、优质。部分基层医院病理科为节省科室支出,试剂、刀片没有及时更换,致使组织厚薄不均、出现刀痕、颜色不到位,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3.5按规定保存好实物及片子、腊块,严防资料丢失或不全。会诊后或迟发报告片子要及时归档,并做好会诊登记。现行法律医疗纠纷解决实行举证倒置,如病人来院借片片子被丢失,产生医疗纠纷,医院将无力举证而承担本不应当承担的责任。

3.6在整个病理操作过程中,每道程序都应防止标本张冠李戴。恶性的报告是良性,良性的报告是恶性,将可能发生重大医疗纠纷。提高诊断质量

4.1诊断医生和技术员平时应多看杂志、书籍,了解国内外最新病理进展,积极参加短期培训、进修,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跟上病理学的发展趋势。

4.2条件允许的医院病理科可实行三级医师的复片制、常规诊断集体阅片制。人员较少没有上级医生时也可实行双人阅片制,如我院两名诊断医生均为初级职称,对恶性和有疑问的报告均需双人签名。

4.3遇到诊断有困难的可再重切或重取并经科室讨论后再下诊断,若仍有困难应送上级医院会诊。遇到以前从未见过的病例,查看书籍、图谱后,虽很符合也不能轻易下结论,建议会诊后出报告。这样既增长知识又可减少差错发生。

4.4阅片时应全面、仔细,每一切面或切面的每个视野均应认真观察。例如:胃镜标本阅片时应每一切面的图像认真观察,不能观察一切面图像后就下诊断,这样就容易引起漏诊。5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严格收费制度

5.1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医生也应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做好自我保护。报告单中的诊断用词准确、字迹清楚、语句逻辑严谨。出现问题没调查清楚前不能轻易下结论。

5.2对待病人态度和蔼、热情,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应尽量满足病人及家属的要求。改善服务态度,有时医生出点差错,病人会谅解。

5.3病理检查费应按规定收取,不能多收,误收时应及时退还并表示歉意,取得病人和家属谅解。

综上所述,通过基层医院病理医生努力提高制片、诊断质量,加强与临床医生的相互理解和协作,加上医院领导的重视,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会明显的降低。总之,医疗纠纷的防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第二篇:基层医院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保证医疗秩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防范及处理预案。

一、适用范围

从事医疗活动的各科室及服务站

二、概念定义

1.医疗纠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院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发生的争执

2.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3.医疗隐患:凡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4.医疗意外:是指由于患者病情或特殊体质不可抗力而发生难以预料和无法防范的后果。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医院成立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科室成立医患关系协调小组。

(一)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 1.组 成

长:胡正方 副组长:郑 冲 组

员:孙玉良、杜万丽、王卫金、俞国联、胡国芬、袁劲红 2.职 责

(1)组织落实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对全中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防范工作统一决策和部署。(2)实行医疗安全隐患零报告制度,督促检查指导科室对医疗安全隐患的自查和整改工作。

(3)接待患者及家属的投诉,协调处理医疗纠纷。(4)指导科室对医疗文书的完善、整理收集、保管工作,避免在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或法院应诉时举证不能的情况发生。

(5)负责医疗纠纷发生后对医疗文书的封存工作。

(6)协助科室和相关部门做好与医疗纠纷相关的药液、血液、注射器、药物等现场实物封存工作。

(8)负责向上级各部门报告工作。

(二)科室医患关系协调小组(可由质量管理小组兼任)1.组 成

组长:科室主任或部门负责人 组员:科室成员

2.职 责

(1)组织本科室的员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规范,依法执业。学习情况做记录。

(2)执行医患沟通制度,尊重并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执行各种告知、知情同意。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参加医院举办的医疗纠纷处理及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或讲座,并加以应用。

(3)负责科室的医疗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及时报告。

(4)接待科室内部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投诉,协调医患关系。

(5)重大医疗纠纷及时上报,配合医务科妥善解决。

(6)配合医务科做好科内纠纷在医学会的鉴定和在法院的应诉工作。

四、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一)实行医疗隐患登记报告制度 1.医疗隐患登记报告制度

(1)科室定期自查医疗隐患,登记,制定整改措施,向医务科报告。

(2)全科门诊科检查日常工作,汇总发现的医疗隐患,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当事科室立即整改,并跟踪整改进展情况,及时向分管主任报告。

(3)分管主任总结阶段性整改效果,向全中心通报。(4)对科室不落实自查隐患、发现隐患不整改、不报告的行为予以处罚。(5)检查记录本由专人负责保管。2.医疗隐患登记报告制度实施细则

(1)医患关系协调小组成员每月进行医疗安全自查,将发现的隐患逐一登记,召开医疗安全分析会,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对上个月的整改情况进行总结。

(2)全科门诊科及时将当月工作检查中发现的医疗隐患及采取的整改措施进行汇总,同时对上个月的整改效果进行总结,向分管主任汇报。对高风险科室(外科系统、介入科)作为医疗安全工作检查的重点,对纠纷高发科室加大监管力度。

(3)当事科室接到医务科下达的整改通知书后,按要求在3天内完成整改工作。

(二)加强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学习和落实

每年组织1次对医务人员进行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与考核。

(三)开展医务人员三基训练

防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与提高医疗质量和加强医务人员三基训练相结合,每年开展1次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与考核,并检查执行情况。

(四)加强行风建设

配合纪检监查和服务督导部门,进行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五)认真执行《医疗服务中维护患者权益的制度》 1.尊重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各种权益,针对生理-心理-社会的差异性,在医疗服务中必须实施个性化服务。2.在医患交流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尊重患者的人格。要着装整洁、举止文明、热情待人,维护病人的人格、情感和隐私。

3.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输血以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应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清楚,得到理解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4.尊重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选择权。患者拥有选择医生和选择诊疗方案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医疗服务也属于消费领域,是特殊的消费,因此患者拥有自主选择权。

5.尊重患者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投诉权利。患者有权利就诊疗过程中的发生的不满意事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六)及时披露医疗安全信息

每月召开一次医疗安全会议,公布医疗隐患整改措施、医疗纠纷处理结果、医疗赔偿责任人处罚有关信息,让全体医务人员认识到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危害性及防范的重要性,并积极行动。

(七)加强医患沟通

1.每年开展至少1次医患沟通技能及医疗纠纷处理技巧的培训或大型讲座。

2.执行医患沟通制度,加强医疗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医患沟通,不定期收集患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加以整改。

五、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预案

(一)医疗纠纷的应急处理 1.医疗纠纷的风险分级

根据发生医疗纠纷当时患方的情绪、态度、行为等的激烈程度,将医疗纠纷事件进行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三级风险

1)患方质疑医护人员诊疗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患者在病房发生非医疗意外事件,如摔伤、烫伤等,家属不满,讨要说法;

3)患者及家属要求复印病历,当事医务人员判定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二级风险

1)患方聚众5人以下在医院内吵闹,干扰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患者非正常死亡,家属对医疗过程质疑,经解释无效,停尸在病房,影响其他病人诊疗。

一级风险 1)患方聚众5人以上在医院吵闹,干扰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患方在医院内实施打、砸、抢等行为,造成物品损坏,医务人员人身受到伤害;

3)新闻媒体介入(记者采访、录音录像),可能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2.应急处理

1)立即报告

发生医疗纠纷,不管属于几级风险,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科室应立即报告分管主任或主任。2)到达时限

工作时间发生医疗纠纷,科室主任、护士应立即到位,主管部门应在10分钟内到达纠纷发生的科室。休息日发生医疗纠纷,总值班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在10分钟内到位,相关人员应在30分钟内到位。

一、二级风险事件,除相关科室人员外,保安人员应立即到场,另外,根据纠纷的起因,再通知相关人员到场协助处理。

3)与患方沟通协调

(1)三级风险的纠纷,原则上以科主任和护士长为首小组成员在科室内部协调沟通。

(2)二级、一级风险的纠纷,以医务科人员为主,科室及其他职能部门配合,与患方沟通协调。

(3)沟通的原则:不激化矛盾,不答应无理要求,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问题。

4)现场采取的紧急措

(1)保护医务人员及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

对二、三级风险的医疗纠纷,医院保安人员在医务科的统一指挥下,对吵闹、漫骂、殴打医务人员的患者和家属实施必要的制止措施,对持械行凶者坚决制服,同时报案,交由公安机关处理;纠纷中患方的过激行为可能导致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损害时,保安人员应在统一指挥下采取保护措施,如疏散、守住病房入口等,不让闹事方接近病区的其他患者。

(2)封存病历或疑有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输液、血液制品,送相关部门进行检验。

(3)对死因不清的、家属对死亡原因质疑的情况,动员患者家属做尸检。

(4)告知医患双方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程序,为进一步解决纠纷做准准备。

(二)医疗纠纷的常规处理 1.解释说服工作

1)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没有过错,家属不懂医学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期望值过高,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处理医疗纠纷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充分的解释和说明,让患方理解,不再追究;

2)患方对于院方的解释不能理解,坚持向院方讨说法,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向患者说明国家解决医疗纠纷的几种方式,即协商、鉴定、司法诉讼。2.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1)发生医疗纠纷后,经院内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认为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存在过失或医院管理不到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在医学会鉴定中可能定为医疗事故的,建议协商解决,医务科代表院方与患者或家属签协议,最后赔偿了结。

2)医患双方不能就赔偿款额度达成一致时,建议患方走鉴定或司法程序。3.医疗事故鉴定及处理

1)无法通过解释、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可申请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2)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当事科室和当事医务人员准备鉴定所须提交的病历资料和答辩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医学会。

3)鉴定结论不是医疗事故的,医院不向患予以赔偿。4)鉴定结论构成医疗事故,汇报中心领导,经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认为鉴定结论基本准确,按等级进行赔偿;如果当事科室和当事人不服鉴定结论,中心向上一级医学会申请重新鉴定。4.法院审理医疗纠纷

1)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组织当事科室与当事人准备应诉材料,配合律师出庭。

2)法院审判结论或调节书中表述医疗行为与患者损害结果构成因果关系,判定赔偿的,按额度予以赔偿;当事科室或当事人不服,在规定时间内申请上诉。

3)法院判定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不构成因果关系的,医院不予赔偿。

第三篇:关于基层医院急诊医疗纠纷原因及防范

关于

基层医院急诊医疗纠纷

原因及防范

管理学院 14级会计学10班

李越 3114011021

关于基层医院急诊医疗纠纷原因及防范

【摘要】急诊急救医疗纠纷的隐患和苗头较多,常见原因为收费制度不完善,急诊急救意识不强,医疗文书记录不详细,知情告知不到位、不签字,就医过程烦琐,等侯时间过长,患者以及家属心情急躁,医患沟通不良及服务态度差、医疗技术不精及管理不善等。防范对策主要为建立合理、完善的收费制度,加强急救意识和急诊管理,提高急救人员的全面素质,保持良好的医患沟通等。加强急诊医疗纠纷的防范,为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急诊科;急救处理;医疗纠纷;防范;医院管理

急诊科作为反映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和第一抢救场所,由于伤、病情紧急,症状严重,发展迅速,病种多样,意外情况多,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急诊科历来是综合性医院的高风险科室。据统计,急诊的医疗纠纷占综合性医院整体的10%~30%左右,而且在基层医院急诊科表现的尤为突出。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结果和处理不能协商一致而向医院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一种医疗争议事件。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纠纷不单纯是技术性的争议,而涉及到经济、社会、法律以及人文关怀等方方面面;病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也逐渐上升[1]。近年来,医疗纠纷逐步升级,医务人员被打、被杀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酿成了轰动全国的群体性事件,成为极端不稳定因素。急诊科的医疗风险贯穿于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各个环节,防范医疗纠纷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急诊急救过程中医疗纠纷的原因

1.1院前急救过程中的医疗纠纷

1.1.1院前急救拉动的隐患:①急救反应慢,出诊不及时;②客观因素制约行车速度如:天气状况、陌生地域、交通阻塞;③患方的心情紧张急躁,即使最快到达现场,也认为速度慢;④急救半径较长;⑤急救电话接听记录不详细,救护车不能及时接到患者。

1.1.2现场急救隐患:①院前急救受环境和条件所限,护士都是执行口头医嘱,增加了出差错的几率;②急救设备、药品不齐全;③手忙脚乱,急救仪器设备使用不及时、不正确;未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急救药物的使用。

1.1.3转运途中安全隐患:①在转运病人时医护人员不多;②转运途中路况不良,车内照明不佳;③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细致,导致病情变化不能及时抢救;④尊重家属的意愿要求转诊,未能及时与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院内急诊抢救的医疗纠纷

1.2.1急诊急救意识不强,就医过程烦琐,候诊时间过长:医务人员对濒临死亡、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行动迟缓,化验、检查不及时;相关科室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到岗,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一些检查安排得不合理,使患者来回折腾,或是不同科室之间相互推诿,医患沟通不及时等等,均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投诉。观察不细,造成输液不畅或病情发生变化处理不及时,特别是患者病情恶化,往往易产生更大的纠纷。

1.2.2医疗水平参差不齐:①技术不精:由于急诊急救的环境差,人员嘈杂,病史不详,医生诊断困难;护士技术不熟练,动作缓慢,延误抢救时机,影响抢救成功率;②分诊不当:往往造成患者往返于不同科室之间,耽误时间,同时也容易引起科室间推诿患者;③分科过细:只局限精通本专业知识;年资低,临床经验少;医疗技术水平不过硬,引起误诊、漏诊等。

1.2.3病历书写及管理不规范:①病历记录不完善、不详细、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格式化,千篇一律,与病人病情不符合;②护理记录的时限性、准确性、客观性和连续性不够,记录过于简单,记录的内容只围绕医嘱的落实,忽视非操作性护理措施的记录;③护理文书的记录、保存不规范,急诊抢救室和EICU内的护理文书是非常重要的诊治、抢救依据。若有时护士疏忽了对重要护理文书的书写和保存,势必造成不必要的纠纷;④不重视院前急救医疗护理记录,记录不及时、不详细;尤其是病情告知等各项知情同意文书家属未签字[2]。

1.4急诊抢救过程中的非医疗技术性纠纷

1.4.1沟通误区:①医护缺乏有效沟通:护士对病情缺乏了解,随意谈论;病情发生变化、出现纠纷未及时与医生沟通;不了解患方是否有发生纠纷的可能;护士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护理记录与病情不符,出现纠纷后医护口径不一致,甚至挑起本可避免的纠纷;②专科医生未及时沟通:患方对专科医生十分信任,而对于急诊医护人员,则往往认为他们仅仅是监护,不懂抢救治疗。某些专科医生甚至强调其专科的重要性,淡化了急诊抢救和EICU的重要性和治疗效果,十分容易导致纠纷;③解释不详细,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忽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没有告知患者检查、治疗方案可能的医疗风险。医生交代病情不及时、不充分;甚至向患方报喜不报忧,一旦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家属无法接受;④采用贵重的检查、治疗时未征求意见:一旦发生患方承受不了的费用、以及不可避免的并发症而引发纠纷;

1.4.2抢救时人员不多,显得重视不够:急诊值班遇有抢救可能是一医一护,基层医院尤其突出。医生确已尽全力,从医疗角度来讲,该做的工作都做了。患者家属会说上次抢救,有多少的医生、护士,就抢救过来了;这次只有你们俩人抢救,肯定是救不过来的。殊不知病情加重是必然趋势,总有一次是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追求的是一种人多、受重视的场面,觉得你重视,救活的希望就大一些。

1.4.3观察不细,管理不善,仪器运用不当:①观察病情不详细,处置病情不到位,抢救用药未按规定量、速度及先后顺序使用;②管理不善,往往由于某一环节的疏忽或某种物品的短缺,影响抢救,引起患方的不满;③仪器使用及保养不当。各种用于监护、治疗的设备运用越来越多,再先进的设备都可能会出现问题,而引发纠纷。

1.4.4收费纠纷:有时医护人员出于同情心,认为患者已故,家属看上去经济困难,只开少量的费用,甚至不谈费用之事,患方认为医生理亏,连费用都不收,肯定是有过失。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差,对收费问题较为敏感。当有重大抢救时,家属要求积极抢救,交费时看到各种监护及抢救费用很高时又以没有事先说明而拒付,导致纠纷。当患者没钱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时,患方却认为医护人员没有医德而引发纠纷。医疗费用为主要原因的纠纷已经占较大比重。

1.4.5不能正确执行规定:医院作为服务行业,不断强调“满足患者的一切需要”。曾遇发热病人来院就诊,要求医生快点退烧;有的还直接要求用什么药,其实可能会有害;有的直接要求做什么检查,而拒绝其他检查。曾遇一名腹痛患者强烈要求只做胃镜检查,被我们劝作血清淀粉酶及B超检查证实为急性胰腺炎。无原则的满足患者的要求势必导致难以想象的医疗纠纷。

1.4.6急诊急救未被重视:由于患方对于急诊急救工作性质,服务内容与程序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无理取闹而引发纠纷。常见因素:①患方无理取闹,要求过分,故意刁难,甚至殴打急救人员;②患者循环、呼吸停止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后,家属强求护送入殡仪馆,超越急救工作范畴,而发生纠纷;③患方不理解急救医疗服务是有偿服务,不但拒付费用,还倒打一耙,而导致纠纷发生。有的家属把极度衰竭、濒临死亡的病人送到急诊,医生尽力抢救后死亡。患方来了一百多人,问其家属,你对我们有什么意见?家属回答:你们做的很好,我们没有任何意见,只是人死了,没有钱安葬,无论如何给点钱。

2急诊急救过程中医疗纠纷的防范

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不但要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还要学习社会心理学,加强人文关怀。

要从根本上引起重视,只有对医疗纠纷具有充分认识,未雨绸缪,保持清醒警惕的头脑,主动权仍然在医护人员一方。

2.1如何判断医疗纠纷的征象:下列现象预示医疗纠纷即将发生或表明已经发生:对医方工作程序或效果产生异议;对医务人员态度突然由热转冷;有意见当面不说,而在背后随意散布言论;刻意收集病历资料和其他资料;患方人员不适当地干预诊疗工作;无端对医务人员进行指责;小题大做;不接受医务人员的解释和建议;对医方失误所作的道歉不肯谅解;无理由拒绝或不配合治疗;拒绝交费等等。发现这些现象,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立即向上级汇报,做好解释、说服工作。

2.2院前急救和急诊抢救过程中的医疗纠纷的防范

2.2.1院前急救,时刻待命:①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出诊,保证出车路线正确,让患者家属于指定位置等候,避免在寻找中延误时间;②凡是一线值班出诊的人员必须在科室24h待命;③每天由专人负责检查清理急救物品,保证一切物品器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每次出诊后及时补充;④加强理论技能培训,提高现场急救应急能力及服务质量;⑤加强途中转运护理;⑥加强救护车管理,救护车应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⑦重视院前急救医疗护理文书的书写,在完成急救任务的基础上,准确、及时地书写院前急救记录,记录出诊及到达时间、患者上车时间、到院时间、抢救措施实施时间、内容;⑧ 良好的心理素质,院前急救过程直接受现场人员监督,面对抢救场面要沉着、冷静、稳重、严肃,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做到临危不乱,紧张而有序地开展抢救工作。

2.2.2加强急救法律意识,集全院之力抢救每一个患者:①加强法律教育,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规范我们的医疗行为。妥善保留诊疗过程中的有效物证,如心电图、空安瓿等,有效维护医患的合法权益,加强急诊急救的管理;②基层医院急诊科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有时忙有时闲,在人员的配备,尤其是护理人员的配备上存在明显的不足。除了设备到位外还要人员到位,有人能及时处理患者及设备所发生的每一次事件;③危重患者抢救不是某个医生、某个护士、某一个科室的事情,而应该是全院的事情。首先要建立危重患者抢救上报制度,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发生抢救,都必须上报医务处或医院总值班;④要建立急会诊制度,要让抢救患者除了有急诊科的医生参加之外至少有一个相关的专科医生参加,必要时有多科的医生同时参与抢救;有条件的医院甚至可以考虑成立应急救援小组,24 h待命;这样不仅给患者足够的安全,而且也给我们自己足够的保护;必要时应积极主动进行院内外大会诊,给家属以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态度,可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2.2.3选择合适的告知对象,医生耐心地解释病情:①告知对象原则上以近亲属告知为宜,但其不在现场时,千万不能因为不是近亲属而不告知;当近亲属因为语言、文化及其它因素不能很好的沟通时,要找一个能听明白的其他亲属在场,有时可以考虑请单位的领导在场;②解释病情时,应认真耐心,尽可能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者英文缩略语,原则急诊医生应与专科医生一同沟通。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患方采取相应的沟通策略;某些特殊病情一律由专科医生沟通。

2.2.4坚持医疗原则,为患者服务:急诊治疗突出“急”字,保证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及时救治。患者有时可能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违背医疗原则的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为病人服务好,对有违医疗原则的要求,千万不能满足,要解释清楚,不能简单粗暴的拒绝。觉得关系熟了是朋友,有的本身就是朋友或亲属而做一些有违原则的事。这些人往往是最容易发生纠纷的人群。

2.2.5铺设绿色通道,透明收费: ①为急诊急救患者开设绿色通道,先看病后挂号,先抢救后交费,先住院后办手续。对于无钱的急重症患者,报告医院领导批示,避免当面拒绝患者;②完善收费制度,透明收费标准。公示收费项目、标准、价格、依据等有关事项,消除患者对医院多收费、乱收费的错误认识。当需要使用贵重检查和治疗时应明确交代使用目的及收费标准,并且需要征得患方的同意及签字。当患者对收费提出疑问时,应耐心解释;③对病人采取合理的诊疗、护理措施之后,一定要合理的收费。千万不能不收费,遗人以口舌,以为我们有过失才不敢收费的。熟人间也不能不收或少收,甚至私下收费,这些都是医疗纠纷的隐患。

2.2.6医院要积极争取公正待遇:有时医疗纠纷发生了,不管医院有没有过失;有人就说:人反正都死了,你们就赔偿一点吧。觉得只要死了人,赔点钱就是应该的。这样做对医院、医生是不公正的,我们要多多宣传,普及医学常识,让社会更多的人理解医院、理解医护人员、理解医疗不可能让人长生不老。

2.2.7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①重视和加强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急诊急救要求医护人员动作迅速,操作熟练,技术过硬,在急救过程中,稍有失误都会引起医疗纠纷。重视急救过程中的病历等医疗文书的书写,保证记录准确、真实;②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从医德医风建设入手,教育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牢记服务宗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进行换位思考,树新风正气,提高医院的诚信度;③建立培训及考核制度。对上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经常性规范化培训,强化急救意识。④制定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2.2.8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①针对患者病情,医护间要加强沟通,对病情不熟悉的就不要解释,统一由主管医师和病人沟通,并做好记录,尽量让患方派出能够做决定的人员进行沟通及签字;避免反复解释导致前后矛盾,引发纠纷;②急救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医方应主动与患方沟通,尽量告知患者目前的情况,有无生命危险,诚实回答家属的有关问题。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家属选择是否转院的权利;贵重的检查治疗,要告知患方,有书面记录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充分体现患者享有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样患方对医疗意外的容忍度就会提高;③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患方不仅关注医疗护理质量,而且关注服务态度。

3讨论

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到《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从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到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是医院管理者实施管理的依据,是医务人员从事医疗实践的行为规范,也是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只要医务人员照此执行,也就守住了自我保护的底线[3]。基层医院急诊科一定要切实遵守各项规定,管理人员要从根本上重视急诊急救工作,无论从人员配备到急救器材、药品的配备,交通运输设备、通讯设备等应给予急诊科大力支持,这些是急诊急救成功的必备条件。在现场急救时,可以请求当地公安派出所、交通警察、政府、村民等的协助,特别是遇有群死群伤的事件时尤为重要[4]。急诊医学是综合性的跨多专业的学科,服务对象是内外妇儿等各学科的任何年龄的急性患者,急诊科医师应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救命医师”,对所有急诊病人通过初步有效的处理,得到基本诊断后使病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再送入有关科室进一步处理。要造就一个合格的急救医师,是要靠各级领导重视及上级医师的不断培养才能达到的。建议从临床各科转入急诊科的人员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培养锻炼,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急救医师。医学毕业生应该轮转2年,具备一些临床科室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后,才能到急诊科参加临床实践。这样经过数年的培养和锻炼,可成为比较成熟的急救医师[5]。

我院为军队综合性基层医院,是当地各种创伤、中毒、事故等突发事件伤病员的首选救治医院。我们根据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之间的发生特点和我院具体情况,分析多次批量伤员救治的经验教训,重组了批量伤员应急救援作业流程,实行全科急诊,使急诊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就必须对急诊不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迅速组织抢救的同时,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6]。在急诊抢救时,要争分夺秒,所有人员行动迅速,要有紧张气氛,给家属的印象是医院和医务人员非常重视,对濒死病人及一些确实已院外死亡的病人自循环、呼吸停止后常规抢救半小时,必要时进行感情“抢救”,这是防范医疗纠纷的良药秘方。

综上所述,急诊急救过程中,细节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从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室和EICU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及时的发现医疗纠纷隐患,进行持续改进,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急诊科的非医疗技术性过失也会导致医疗纠纷,要争取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铮民.从多维角度看医疗纠纷的形成及防范 [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4): 309-311

[2]杨国斌,易学明,干振华.病案信息的服务价值与效用研究[J].中国病案,2006,7(增刊):12-14

[3]易学明,杨宝林.对医疗质量管理本质的再认识 [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3):170-171

[4]涂久生,朱役,穆晓苏,等.院前急救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作用 [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9):904-906

[5]涂久生,费连兵,李学义,等.基层医院急诊建设及管理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1): 825-827

[6]王与荣,孙海晨,申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急诊运行模式与安全管理的做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5):522-524

第四篇:基层医院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基层医院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保证医疗秩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防范及处理预案。

一、适用范围

凡从事医疗活动的科室

二、概念定义

1.医疗纠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院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发生的争执

2.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3.医疗隐患:凡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

4.医疗意外:是指由于患者病情或特殊体质不可抗力而发生难以预料和无法防范的后果。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医院成立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科室成立医患关系协调小组。

(一)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

1.组成

组 长:医疗副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科长

组 员:医务科副科长、病案室主任、门诊部主任、门诊部护士长、护理部主任、药剂科主任、保安部主任

2.职责

(1)对全院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防范工作统一决策和部署。

(2)审核通过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制定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制度、规定和处罚措施。

(3)指导检查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二)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1.组成

主任:医务科科长

副主任:主管医疗纠纷工作的副科长

成员:医务科负责处理医疗纠纷科员1人、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员2人、门诊部、护理部、药剂科及后勤中心医患关系协调员各

2.职责

(1)组织落实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2)实行医疗安全隐患零报告制度,(3)接待患者及家属的投诉,协调处理医疗纠纷。

(4)指导科室对医疗文书的完善、整理收集、保管工作,避免在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或法院应诉时举证不能的情况发生。

(5)负责医疗纠纷发生后对医疗文书的封存工作。

(6)协助科室和相关部门做好与医疗纠纷相关的药液、血液、注射器、药物等现场实物封存工作。

(7)负责对死因不明确患者的家属动员尸检工作。

(8)负责向吉林省医疗纠纷协调处理中心报告工作。

(9)负责召集医院医疗纠纷裁定委员会会议,认真记录,并向医患双方当事人传答会议讨论结果。

(10)负责医疗纠纷在省、市医学会鉴定中的资料提交、人员组织、结果处理等工作。

(11)协助法律顾问就医疗纠纷在法院的应诉工作。

(三)科室医患关系协调小组(可由质量管理小组兼任)

1.组成

组长:科室主任,或副主任

1人

督促检查指导科室对医疗安全隐患的自查和整改工作。

组员:带组教授,护士长;医技科室、药剂科的组员由科主任选定

2.职责

(1)组织本科室的员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规范,依法执业。学习情况做记录。

(2)执行医患沟通制度,尊重并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执行各种告知、知情同意。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参加医院举办的医疗纠纷处理及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或讲座,并加以应用。

(3)负责科室的医疗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及时报告。

(4)接待科室内部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投诉,协调医患关系。

(5)重大医疗纠纷及时上报,配合医务科妥善解决。

(6)配合医务科做好科内纠纷在医学会的鉴定和在法院的应诉工作。

四、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一)实行医疗隐患登记报告制度

1.医疗隐患登记报告制度

(1)科室定期自查医疗隐患,登记,制定整改措施,向医务科报告。

(2)医务科检查工作,汇总发现的医疗隐患,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当事科室立即整改,并跟踪整改进展情况,及时向主管院长报告。

(3)医务科总结阶段性整改效果,向全院通报。

(4)对科室不落实自查隐患、发现隐患不整改、不报告的行为予以处罚。

(5)检查记录本由专人负责保管,保存五年。

2.医疗隐患登记报告制度实施细则

(1)科室每月最后一周,由科主任带领医患关系协调小组成员进行医疗安全自查,将发现的隐患逐一登记,召开医疗安全分析会,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对上个月的整改情况进行总结,详细记载于〈科室医疗隐患登记整改报告〉中,一式两份,一份于每月结束前上报医务科,一份科室留存。自查中尤其是要严把病历质量关,对已被患方复印的病历,在整理、完善时要慎重。

(2)医务科每月末,将当月工作检查中发现的医疗隐患及采取的整改措施进行汇总,同时对上个月的整改效果进行总结,详细记录于〈医院医疗隐患登记整改报告〉中,向医疗副院长汇报。对高风险科室(外科系统、介入科)作为医疗安全工作检查的重点,对纠纷高发科室加大监管力度。

(3)当事科室接到医务科下达的整改通知书后,按要求在3天内完成整改工作,请医务科复查。

(二)加强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学习和落实

每年组织1次对医务人员进行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与考核,每季度检查次科室和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情况。

(三)开展医务人员三基训练

防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与提高医疗质量和加强医务人员三基训练相结合,所有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与考核,并检查执行情况。

(四)加强行风建设

配合纪检监查和服务督导部门,进行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五)认真执行《医疗服务中维护患者权益的制度》

1.尊重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各种权益,针对生理-心理-社会的差异性,在医疗服务中必须实施个性化服务。

2.在医患交流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尊重患者的人格。要着装整洁、举止文明、热情待人,维护病人的人格、情感和隐私。

3.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根据《执业医师法》规,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等,应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清楚,得到理解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4.尊重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选择权。患者拥有选择医生和选择诊疗方案的权利。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的消费,因此患者拥有自主选择权。

5.尊重患者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投诉权利。患者有权利就诊疗过程中的发生的不满意事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六)及时披露医疗安全信息

每季度召开一次医疗安全会议,公布医疗隐患整改措施、每年开展麻醉、输血以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 医疗服务也属于消费领域,是特殊医疗纠纷处理结果、11次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消费者权医疗赔偿责任人处罚有关信息,让全院医务人员认识到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危害性及防范的重要性,并积极行动。

(七)加强医患沟通

1.医院每年开展至少1次医患沟通技能及医疗纠纷处理技巧的培训或大型讲座。

2.执行医患沟通制度,加强医疗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医患沟通,科室每月召集1次医患沟通座谈会,并做好记录,对患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加以整改。

五、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预案

(一)医疗纠纷的应急处理

1.医疗纠纷的风险分级

根据发生医疗纠纷当时患方的情绪、态度、行为等的激烈程度,将医疗纠纷事件进行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级风险

1)患方质疑医护人员诊疗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患者在病房发生非医疗意外事件,如摔伤、烫伤等,家属不满,讨要说法;

3)患者及家属要求复印病历,当事医务人员判定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

二级风险

1)患方聚众5人以下在医院内吵闹,干扰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患者非正常死亡,家属对医疗过程质疑,经解释无效,停尸在病房,影响其他病人诊疗。

一级风险

1)患方聚众5人以上在医院吵闹,干扰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患方在医院内实施打、砸、抢等行为,造成物品损坏,医务人员人身受到伤害;

3)新闻媒体介入(记者采访、录音录像),可能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2.应急处理

1)立即报告

发生医疗纠纷,不管属于几级风险,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科室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或主管院长。

2)到达时限

工作时间发生医疗纠纷,科室主任、护士应立即到位,主管部门应在10分钟内到达纠纷发生的科室。休息日发生医疗纠纷,总值班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在科协调的,医务科人员应在员应立即到场,另外,根据纠纷的起因,到场协助处理。

3)与患方沟通协调

(1)三级风险的纠纷,原则上以科主任和护士长为首小组成员在科室内部协调沟通。

(2)二级、一级风险的纠纷,以医务科人员为主,科室及其他职能部门配合,与患方沟通协调。

(3)沟通的原则:不激化矛盾,不答应无理要求,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问题。

4)现场采取的紧急措施

(1)保护医务人员及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

对二、三级风险的医疗纠纷,医院保安人员在医务科的统一指挥下,对吵闹、漫骂、殴打医务人员的患者和家属实施必要的制止措施,对持械行凶者坚决制服,同时报案,交由公An机关处理;纠纷中患方的过激行为可能导致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损害时,保安人员应在医务科统一指挥下采取保护措施,者。

(2)封存病历或疑有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输液、血液制品,送相关部门进行检验。

(3)对死因不清的、家属对死亡原因质疑的情况,动员患者家属做尸检。

(4)告知医患双方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程序,为进一步解决纠纷做准准备。

(二)医疗纠纷的常规处理

1.解释说服工作

30分钟内到位。

一、二级风险事件,除医务科人员外,保安人医务科处理人员可要求护理部、药剂科等科室人员 如疏散、守住病房入口等,分钟内到位,需医务

不让闹事方接近病区的其他患 1)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没有过错,家属不懂医学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期望值过高,医务科处理医疗纠纷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充分的解释和说明,让患方理解,不再追究;

2)患方对于医院的解释不能理解,坚持向医院讨说法,医务科工作人员向患者说明国家解决医疗纠纷的几种方式,即协商、鉴定、司法诉讼。

2.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1)发生医疗纠纷后,经院内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认为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存在过失或医院管理不到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在医学会鉴定中可能定为医疗事故的,建议协商解决,医务科代表院方与患者或家属签协议,最后赔偿了结。

2)医患双方不能就赔偿款额度达成一致时,建议患方走鉴定或司法程序。

3.医疗事故鉴定及处理

1)无法通过解释、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可申请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2)医务科负责组织当事科室和当事医务人员准备鉴定所须提交的病历资料和答辩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医学会。

3)鉴定结论不是医疗事故的,医院不向患予以赔偿。

4)鉴定结论构成医疗事故,汇报院领导,经医患关系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认为鉴定结论基本准确,按等级进行赔偿;如果当事科室和当事人不服鉴定结论,医务科代表院方向上一级医学会申请重新鉴定。

4.法院审理医疗纠纷

1)医务科组织当事科室与当事人准备应诉材料,配合律师出庭。

2)法院审判结论或调节书中表述医疗行为与患者损害结果构成因果关系,判定赔偿的,按额度予以赔偿;当事科室或当事人不服,在规定时间内申请上诉。

3)法院判定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不构成因果关系的,医院不予赔偿。

第五篇: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预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防范及**提纲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四条第二章医疗安全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第九条第三章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与**的防范第十条——第二十八条第一节医事法律法规教育培训第十条——第十二条第二节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三节诊疗过程中医疗事故与纠纷的预防第二十条——第二十八条第4章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与**的处理第二十九条——第七十九条第1节处理原则第二十九条——第三十四条第2节处理程序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八条第三节报告制度及程序第三十九条——第四十四条第四节病历复印及封存第四十五条——第五十五条第五节实物证据封存与送检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八条第六节尸体解剖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三条第七节医疗争议的协商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八节医疗争议的第三方调解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九节医疗争议的诉讼第六十八条——第七十二条第十节医疗争议处理结果的报告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六条第五章奖惩第七十七条——第七十九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防范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卫生部、重庆市卫生局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第二条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员等)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本院的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及常规,避免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第三条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与**时,应当按本预案的规定及时妥善处理。第四条本预案由医院医护科负责监督实施。第二章医疗安全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医院设立二级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医院成立医疗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下设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在医护科(以下简称医患办);临床与医技科室成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小组(以下简称质控小组)。重点在各临床与医技科室医务人员,由科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风险控制工作。第六条科主任职责:

一、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风险控制工作,制定并执行本科室预防、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与**的具体措施;

二、负责指导、监督本科室所有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尽力避免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与**的发生;

三、接受本科工作人员的汇报或医患办的通报,及时妥善处理本科室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与**;

四、对**中涉及本学科专业的医疗行为有无过错及该过错与损伤结果间有无因果关系做出判断;

五、负责指定并指导本科室参加医疗鉴定或司法诉讼的人员,在重大**中,科主任应亲自参加鉴定或诉讼工作。

六、适时分析、总结本科室医疗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整改,切实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第七条质控小组职责:

一、接受医疗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并负责对本专业学科工作人员进行医疗风险防范教育;

二、协助科主任、医患办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与**;

三、对本科室已经发生的**,与医患办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事实调查、证据保全、沟通解释、协议制作等处理工作,并负责医患办与科主任之间的沟通工作;

四、对**中涉及本学科专业的医疗行为有无过错及该过错与损伤结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做出初步判断;

五、与医患办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医患沟通、鉴定质询以及应诉抗辩等各项工作。第八条医患办职责:

一、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以及**的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

二、接待处理患者投诉,向患者提供**和医疗事故处理程序等咨询服务,及时调解**,化解医患矛盾;

三、负责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的报告;

四、配合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心、司法局司法鉴定中心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工作,提交有关鉴定所需各种相关资料,协助完成调查取证、陈述及答辩等程序;

五、负责处理由本医疗机构承担的赔偿事宜,按照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六、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违反《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责任人提出相应的处罚意见;

七、定期对终结纠纷案例归纳总结,组织召开医院安委会会议,提交院长办公会,通报临床、医技科室处罚决定并督促其进行整改;

八、及时分析、总结医疗安全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向院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科室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医疗安全工作的优化。第九条医院安委会职责:

一、制定、完善并监督执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以及**的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以及其他医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参加全院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活动;

三、分析评估医疗事件:在**发生之初,与医护科医患办工作人员、科室负责人、科室质控小组以及当事医务人员共同分析医疗事件,讨论是否存在医疗缺陷或构成医疗事故,决定医疗事件的处理策略。

四、在**处理结束后,再次对医疗事件进行仔细分析、讨论,总结诊疗护理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建议,并对**进行定性、对责任人与科室负责人作出处罚决定。第三章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与**的防范第一节医事法律法规教育培训第十条医事法律法规教育、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培训,基本内容:

一、法律部分的重点内容为:《刑法》中有关医疗事故罪的内容;《民法通则》中有关健康损害侵权的内容;《侵权责任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卫生部、国家药检局、重庆市卫生局和药检局的相关规章和制度。

二、业务部分的重点内容为:《诊疗护理常规》第十一条医事法律法规教育、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在编人员、聘用人员、规培人员、实习生等均须接受院级、科级培训。根据计划安排,培训方式包括岗前培训、行政例会培训、临床医技专科培训等,培训专家包括院内外的医学专家、法学专家、医事法律专家等。第十二条医院要求、鼓励、支持所有临床、医技科室根据各自学科实际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第二节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第十三条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切实履行告知义务,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及时完善相关医疗文书记录。第十四条告知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医学措施、医疗风险以及诊疗相关内容,例如病情告知,手术诊疗措施的风险告知,麻醉风险的告知,非手术诊治措施的风险告知(如有创检查、药品不良反应、化疗方案等),各种物理治疗风险告知,费用昂贵的自费治疗措施药物及医疗用品的告知。第十五条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病人的告知:神志清楚、精神正常的18周岁及以上患者,可以直接告知患者本人;也可以告知患者委托的被告知人,但必须有患者本人签署的《病员告知委托书》。第十六条前款患者因患恶性肿瘤等疾病,告知患者本人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应当告知患者近亲属或患者委托的其它被告知人,但必须有患者本人签署的《病员告知委托书》,医院只对有患者授权的人进行告知。第十七条对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病人的告知: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患者,应当直接告知患者的监护人。因患病等原因导致无法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患者,可以告知患者的监护人或其它近亲属,但对患者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况应当作记录。第十八条特殊情况的告知和授权:对于必须紧急采取高风险的抢救性医疗措施的患者,患者本人无法进行意愿表示或为未成年人,且无亲属或与亲属无法联系的,医院领导授权有关医疗负责人(经授权的被告知对象可以是多人,但应当约定其中任何一人的签字均有法律效力)实施抢救措施;应当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完善全程医疗文书记录。第十九条告知方式,有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和见证告知三种:

一、口头告知适用于医院诊疗程序等一般性情况的告知。

二、书面告知包括门诊告示、急诊告示、留察须知、住院须知、病历记录等医院单方面出据的书面告知内容及有患者及其亲属签字的各种医疗法律文书。对诊疗措施及其风险以书面告知为主。

三、见证告知是指第三人在场见证的告知方式,当医院有告知义务但患者及其亲属拒绝在书面告知文书上签字的情况出现时可以适用。第三节诊疗过程中医疗事故与纠纷的预防第二十条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避免医疗事故与纠纷的根本要领:工作认真规范,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时刻保持医疗风险防范意识。第二十一条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切实保障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尽力避免各种医疗风险。第二十二条各科室必须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无条件地积极协助其他科室危重、疑难病人抢救工作。第二十三条各科室必须严格执行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严禁值班人员脱岗。第二十四条各科室应当完善并严格执行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各科室可以在参考权威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的基础上,综合本科室的业务特点及临床实践,分步骤的制定主要疾病的诊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以此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过程。第二十五条建立健全疾病会诊制度、复杂疑难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各科室在诊疗过程中遇到非本科室疾病或复杂疑难病例时,应当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或举行复杂疑难病例讨论会;会诊及复杂疑难病例讨论应当及时,不得延误患者的诊疗时机。第二十六条对患者实施任何诊疗行为,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与临床经验;禁止无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在无上级医师或护师(士)指导的情况下单独为患者采取诊疗及护理措施。第二十七条各科室必须使用医院统一供应的药物和医疗设备,严禁科室或医务人员擅自使用非医院供应的药物和医疗用品用具;对于必须使用但医院没有的药物和医疗用品用具,科室应当请示医院医护科等职能部门并获得批准方能使用。第二十八条病历书写特别注意事项:

一、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如实书写病历;

二、严禁用涂改液、刮刀等用品涂改病历;严禁伪造病历;严禁销毁病历;

三、病历中涉及诊疗措施、不良反应的描述、医疗风险告知等客观事实部分出现笔误的,应当及时重新书写;不能重新书写的,应当在保持笔误部分笔迹清晰的情况下加盖更正印记并作更正说明;

四、病历中涉及病情分析、会诊意见、讨论意见等主观意见部分出现错误,上级医师可以在病历上直接作错误更正;

五、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第四章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与**的处理第一节处理原则第二十九条依据医事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第三十条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须做到及时发现、积极补救,尽力避免对患者的损害继续扩大。第三十一条医务人员各尽其职,科主任必须认真负责妥善处置。第三十二条医护科(上班时间)、院总值班(值班时间)、后勤保障科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及时介入,积极组织多学科、多部门协作进行医疗救治、医患沟通等工作。第三十三条处理**过程中,医护科应当积极组织安全委员会认真讨论、分析病历资料等,客观评估纠纷案例是否存在医疗过错、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并提出纠纷处理意见。第三十四条医患协商无法解决的**,应当积极劝导并认真配合患方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第二节处理程序第三十五条科室及时发现、积极处理。在医疗活动中,各级医生应当及时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力防止对患者的损害扩大;如果发生或可能发生**,当事人在积极医患沟通同时,须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科主任、护士长)。科室负责人须积极组织医疗救治与医患沟通,妥善处理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以及**。第三十六条医护科等职能部门介入处理。重大医疗过失、医疗事故以及**发生后,科室负责人在积极处理同时,应主动、及时报告医护科(上班时间,电话:6571-5623、6571-5622)、院总值班(值班时间,电话:6571-5757)、后勤保障科(电话:6571-5119、6571-5698、6571-5697),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调查、核实,组织多科会诊等医疗救治、医患沟通,并维持正常医疗秩序。第三十七条院领导组织处理。医护科(上班时间)、院总值班(值班时间)、后勤保障科等职能部门,在进行积极处理重大医疗过失、医疗事故以及**的同时,报告分管/值班院领导。院领导组织多部门、多学科进行积极医疗救治、医患沟通,直接汇报或责成职能部门汇报区市卫生局、区市公安局等上级主管部门,征求指导与帮助,进一步妥善处理相关医疗事件。第三十八条司法途径处理相关**。凡医患沟通无法解决的医患争议、**,医院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建议患方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尸体解剖、**第三方调解委员会调解或直接提请司法诉讼。调解、鉴定或诉讼过程中,医护科负责组织相关科室积极进行有关材料及应诉准备,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或鉴定机构调查、取证、答辩、应诉。第三节报告制度及程序第三十九条医务人员报告科室负责人。临床与医技科室的各级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员等)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与医疗事故,在积极处理的同时,必须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第四十条科室负责人组织人员严格按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医管发〔2011〕4号文件规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表”要求报告医护科等职能部门。科室负责人在积极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与医疗事故的同时,必须及时电话与书面报告医护科(上班时间)、院总值班(值班时间)、后勤保障科等职能部门。第四十一条医护科等职能部门报告院领导。在积极组织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以及**的同时,医护科(上班时间)、院总值班(值班时间)、后勤保障科等职能部门必须及时报告分管/值班院领导。第四十二条医院报告上级主管部门。院领导直接汇报或责成职能部门汇报区市卫生局、区市公安局等上级主管部门,征求指导与帮助,进一步妥善处理相关医疗事件。第四十三条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护科(上班时间)、院总值班(值班时间)应当在12小时内向区市卫生局等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医疗事件;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重庆市卫生局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四条事件总结与资料存档。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以及**处理终结时,医护科等职能部门应当书面总结相关材料存档。第四节病历复印及封存第四十五条下列人员和机构可以复印病历:

一、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

二、死亡患者近亲属或其代理人;

三、公安、司法机关;

四、保险机构。上述人员或机构要求复印病历时应当提供合法证明。第四十六条下列“客观”病历资料可以复印:

一、门诊病历、住院患者的入院记录;

二、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手术及麻醉记录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

三、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

四、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第四十七条下列“主观”病历资料不允许复印:

一、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二、会诊意见;

三、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四、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第四十八条病历复印地点。患者复印病历资料统一在医院病案室进行,主管医务人员应当陪同患者复印资料,复印时患者或其委托人必须在场。第四十九条复印完毕后,由患者(或其家属)及病案室工作人员填写《客观病历复印单》,病案室的工作人员应在复印病历资料上加盖专门的复印证明章。第五十条复印按重庆市的有关规定收取复印费,拒交复印费的不得复印。第五十一条严禁档案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将第四十七条的病历资料复印给患者。第五十二条在复印过程中,医务人员与病案管理人员不得将病历原件交由患者掌握。第五十三条医务人员应当采取必要防备措施防止患者或其家属抢夺病历资料的原件,发生抢夺病历原件的情况时,应当及时向医院后勤保障科汇报或直接报警处理。第五十四条发生医疗争议或纠纷时,对不允许患者复印的“主观”病历资料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于医院医护科进行封存及启封。第五十五条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病历原件或复印件,由医院病案室保存。第五节实物证据封存与送检第五十六条疑似输液、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在当事科室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场的情况下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封存的实物由医院临床科室保存。第五十七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第五十八条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及输血相关物品进行封存的,医患办(上班时间)或院总值班(值班时间)应当及时通知重庆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到场,由患者、医院和重庆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三方在《实物封存单》上签字后送有法定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第六节尸体解剖第五十九条患者死因不能确定或患者近亲属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第六十条尸检应征得死者近亲属同意并填写《尸检同意书》;同意尸检的,由医院或患者家属向**区卫生局指定的尸检机构填写《尸检申请单》,医院或患者近亲属要求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的,必须在《尸检申请单》中注明。第六十一条患者死因不能确定或患者近亲属对死因有异议的,但患者近亲属拒绝尸检或拒绝签字的,医院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可以请第三方到场作证,第三方可以是公安部门或律师。第六十二条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第六十三条患者在医院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周。患者亲属逾期不处理的尸体,医院填写《尸体处理申报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医院可以按照规定处理尸体。第七节医疗争议的协商第六十四条**发生后,在医疗安全委员会有关专家分析讨论、初步判断存在医疗缺陷、可能承担侵权责任或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的条件下,原则上索赔金额______以内可以与患者亲属进行协商解决争议;协商由医院医患关系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第六十五条协商一致时,医院与患者亲属必须签署《医疗事件赔偿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医患双方的基本情况和**的原因、医患双方协商约定的协定条款、赔偿金额等,并由双方代表在协议书上签名或盖章。第八节医疗争议的第三方调解第六十六条发生医疗争议,医患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或患方索赔金额超过______,医患双方双方可以共同书面申请**第三方调解委员会或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第六十七条医院原则上不单方面申请**第三方调解委员会或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医疗争议调解。第九节医疗争议的诉讼第六十八条医疗争议医患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医患双方均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医院接到法院的诉讼通知后,医患办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组织医疗行政人员、涉及该案的相关科室负责人及直接诊治的医务人员进行案例讨论,提出应诉措施。第六十九条医护科医患办组织科室负责人、主管医务人员积极应诉。第七十条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应当及时向法院提供封存物品的检验报告;封存物品未经检验的应当向法院提出检验申请。第七十一条法院主持调解的,调解书的内容必须经过医院医护科的同意;医院委托的诉讼代理人不得未经医院同意,擅自答应患者的调解要求。第七十二条对法院的判决,医院医护科在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律师的意见后,报告院领导决定服判或上诉。第十节医疗争议处理结果的报告第七十三条医院在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医疗争议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由医患关系办公室向主管院领导汇报,根据院领导指示向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第七十四条医疗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医院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复印件;第七十五条医疗争议经人民法院判决的,医院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判决书复印件。第七十六条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由医患关系办公室负责,统一填写《医疗争议解决报告书》。第五章奖惩第七十七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医院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责任人与科室负责人经济处分或/和行政处分。处分决定必须经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讨论后由医院院办公会通过。

一、因医务人员脱岗而造成医疗事故的;

二、科室间因推诿病人而失去抢救时机导致医疗事故的;

三、抢救患者,未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抢救记录而导致医疗事故的;

四、未对患者进行告知或虽进行告知但未获得患者同意而采取或变更诊疗措施导致医疗事故的;

五、因违反诊疗护理规范与常规造成医疗事故的;

六、未经医院批准,擅自使用非医院供应的药物和医疗用品用具的;

七、丢失、销毁、涂改、伪造或隐匿病历资料的;

八、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未及时处理或报告的;

九、在医疗事故、医疗过错鉴定程序中,因提供证据不符合规定而承担责任的;

十、诉讼程序中,在举证期限内,因未能及时提供证据而导致败诉的;

十一、鉴定或诉讼结果应承担明确责任的;

十二、其它经过医院安委会、医院院办公会讨论认定有医疗过错或构成医疗事故的情况。第七十八条对防范与处理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成绩突出的科室及个人,医院应当根据相关规定给予精神与物资奖励。第七十九条违反医疗缺陷管理规定:**发生的经济赔偿处理,坚持风险责任按纠纷定性有区别共担的处理原则。对**经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或上级有关部门鉴定为以下情况,处理方案如下:

一、无缺陷**:计入科室总支出。

二、一般差错:由科室承担2.5%,个人承担5%,其余费用计入科室总支出。视情节给予责任人通报批评。

三、严重差错:由科室承担5%,个人承担10%,其余费用计入科室总支出。视情节给予责任人通报批评、延缓职称晋升。

四、技术事故:由科室承担15%,个人承担15%,其余费用计入科室总支出。视情节给予责任人通报批评,扣200~1000元,延缓职称晋升。

五、责任事故:由科室承担20%,个人承担30%,其余费用计入科室总支出。视情节给予责任人通报批评,扣500~2000元,延缓职称晋升,停止处方权/手术权/报告权或低聘等处罚。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新技术相关医疗缺陷:经院方同意开展的新技术而发生医疗缺陷,除定性责任事故外,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七、对不积极配合医务处纠纷处理的科室,扣科主任0.1~0.5奖金系数;对**频发的科室,科主任未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整改,扣科主任0.5~1奖金系数。

八、特殊情况由院长办公会讨论后处理。

下载浅谈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疗纠纷的防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疗纠纷的防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疗纠纷防范自查)

    ***卫生院2017年医疗纠纷防范自查报告 2017年,本院按照县卫计局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出现医疗差错和纠纷,本院认真......

    防范医疗纠纷体会

    学习“防范医疗纠纷及医疗治疗”心得体会 张兆坤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用法律保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意识以及大众医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与提高。近年来,医疗纠纷呈......

    医疗纠纷防范学习体会

    医疗纠纷防范学习体会 通过几周对医疗纠纷的学习发现,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入,医患双方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虽然各级医院都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医......

    医疗纠纷防范学习体会

    医疗纠纷防范学习体会**县妇幼保健院**为增强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纠纷防范意识,确保医疗安全,我院组织了由妇产科***副主任主讲,全体医务人员参加的医疗......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通过学习,我对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任何的医疗行为,都是由许多个细小的......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

    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 为强化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服务意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和杜绝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社会信任度和就医安......

    周口人合医院防范医疗纠纷机制

    周口人合医院防范医疗纠纷机制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预防医疗纠纷至关重要的一环。多个部门齐抓共管,标本兼治,大力......

    德州联合医院医疗纠纷(事故)防范处理预案

    德州联合医院医疗纠纷(事故)防范处理预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务院第351号令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保证医院各项诊疗工作正常有序,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