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2014年地理中考说明
1.地球与地图
考试内容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与3.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仪
4.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5.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6.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地图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5.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世界地理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海洋与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陆地
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气候
5.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6.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7.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8.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9.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居民
4.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5.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6.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7.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地域发1.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展差异
2.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3.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能力要求 理解 识记 运用 理解 理解 运用 运用 运用理解 运用理解
识记 识记 理解 理解运用 识记 运用 理解理解 运用 理解 运用 运用 识记 理解 识记 识记 识记 理解 理解 理解 识记 理解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3.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4.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理解 理解识记运用 类活动的关系。
5.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6.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7.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8.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认识区9.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域
10.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1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1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1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1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1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1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1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18.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1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重点掌1.认识大洲:亚洲。
握区域
2.认识区域:中东、欧洲西部、极地地区。3.认识国家:日本、美国、澳大利亚。
3、中国地理
考试内容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
疆域 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与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人口
心。
4.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5.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6.运用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1.运用中国地形区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自然环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境与自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然资源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理解 识记识记 识记 识记识记 理解 理解理解 识记 识记 识记 识记 识记
理解 理解识记理解 理解 识记 识记 理解识记
5.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6.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7.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8.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9.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经济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与 3.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文化
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5.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6.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地域 2.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差异
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3.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点。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6.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7.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8.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认识 9.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区域 10.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11.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12.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1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4.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15.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16.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中国的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
重点掌青藏地区。
握区域
2.认识省级区域:北京、台湾省。
3.认识省内和跨省区域: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4、乡土地理
考试内容
识记 识记 识记 理解 识记 理解 理解理解运用 识记 识记 理解 理解 理解理解 理解 识记 运用 识记 识记 理解 理解 理解 理解 理解 理解 理解运用 识记理解理解
能力要求
1.了解江西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区位优势。2.认识江西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3.举例说明江西经济发展的优势。
4.在地图上指出江西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
5.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能对江西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识记 理解 理解 理解 运用
第二篇:2018中考地理说明
2018届徐州市初中毕业考查科目地理生物综合卷
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形式及时间
随着我市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普及,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节省学校及学生的时间,徐州市教育局自2014年地理、生物学科的考核开始使用计算机网络考试。2017年考试时间在5月18~19日两天内分批次完成。
二、考试性质及命题原则
徐州市地理、生物学科为毕业考查科目,在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地理与生物学科合卷进行测试,共100分,按分数确定等级。总分90分以上为A,89-75分为B,74-60分为C,60分以下为D。地理、生物考查总成绩达B级(含)以上的考生方可报考四星级高中(市区含徐州高级中学);地理、生物考查总成绩达C级(含)以上的考生,方可报考普通高中。各级学校录取时,中考相同分数者,地理、生物考查等第高者优先录取。(具体方案解释权属徐州市教育局)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结合徐州初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经学科中心组论证,我市今年初中地理学科的考查仍沿用去年的教学要求、命题原则。坚持能力立意,旨在考查考生的必备的地理素养和关键能力,内容结构与去年持平。命题原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注重考查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考查初步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提取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注重高、初中地理知识与能力衔接;注重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注重对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方向起到引导作用。本《考试说明》与《初中复习指导·地理生物》一书是师生复习的必要抓手,希望老师们认真研读。
地理学科考试的命题力求做到与学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相一致,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并密切联系考生生活。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三、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及分值
地理试题部分共50分,包括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和判断题(共10小题,共10分)。2. 内容比例
三大块内容其比例大致为: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30%:30%:40% 3. 试题难易度比例
基础题:稍难题:难题=70%:20%:10%
四、能力层级要求
学生的能力层级分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面,本卷地理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层面,重在读图、识图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基本上是在有提示信息或联系实际的情况下,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当然要达到这一层面的能力离不开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记忆。另外,试题适度引导教师和学生关注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与地理知识的联系。
五、知识和技能考查范围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能联系生活现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会用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地球仪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能够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并判读经纬网半球图,能用N、S在半球图上能标出南北极点;能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位置。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理解时区和区时的概念,并会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记住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公转方向和周期;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变化;能够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影子的长度。
4.地球上的五带 记住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并能在图上指出;记住五个热量带的名称和范围及各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二、地图
1.地图上的比例尺 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知道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地图上的方向 知道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会在地图上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线辨别方向,即应用地图辨别方向。
3.图例和注记 知道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初步学会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填注图例和注记。4.在地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 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形和地势特征;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画出地形剖面图;初步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起伏和陆高、海深。
5.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世界地理
一、海洋与陆地
1.世界海陆分布 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知道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海峡,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能在地图上准确地找到和说出它们的名称。学会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七大洲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陆地地形 记住世界主要地形区: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青藏高原、巴西平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刚果盆地等;记住世界主要的大河;能在地图上指出它们的分布。
3.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知道六大板块,能知道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气候
1.天气与气候 知道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区别;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并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2.气温及其分布状况 知道气温及其测定的方法;理解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含义,并会计算月、年平均气温;知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能阅读气温曲线并说明某地的各月平均气温、气温的季节变化;会阅读等温线图,能用地图说明世界年气温分布状况。
3.降水及其分布状况 知道降水的概念和降水的量的测定;知道降水的季节变化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说明某地的各月降水量和降水量季节变化;会阅读等降水量线图;能用地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4.世界气候类型 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并会简单描述某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知道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居民
1.世界的人口 记住最新世界人口总数;知道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理解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和目前的人口问题;会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能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能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特点,并能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知道世界主要语言的相互分布区;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知道城市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异;知道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四、地区发展差异
1.国家和地区 知道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会阅读世界政区图、能在图上指出世界13个地理区域图及主要国家的位置;知道领土的含义,了解不同国界符号的含义和划定国界的基本依据。
2.国际经济合作 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及地区分布的特点。
五、认识世界的区域
1.能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地区或国家的位置特征。
2.能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某一大洲、地区或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一大洲、地区或国家的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特征。
4.会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地区或国家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5.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某种地理事物的结构及分布特征,并能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 国 地 理
一、疆域与人口
1.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半岛、岛屿、海峡、内海,并能找出我国的主要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2.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我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及它们所在的温度带、地形区。
3.记住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知道我国人口政策。4.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明人口分布概况。5.知道我国的民族数量,及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一)自然环境
1.知道中国地势和地形主要特征,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势特征。知道我国地势特点的有利之处。
2.会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主要山脉、高原、盆地的分布,并分别说出各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3.学会根据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分析我国1月、7月气温分布与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4.学会阅读不同地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了解我国干湿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5.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会分析当地气候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能区分外流区与内流区,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学会在地图上查找长江、黄河、珠江、京杭运河等主要河流及主要湖泊的位置。
7.学会阅读长江、黄河干流剖面图,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自然资源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能够区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能够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3.学会由统计图表分析自然资源的特点,如根据人口、耕地等数据的变化,说明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4.对实际生活中见到和听到的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
三、经济发展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3.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四、地理差异
1.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能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生产(农业、工业、交通)、生活(民居、服饰、饮食、旅游)的影响。
五、认识中国的区域
1.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中国某一区域的自然特征(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流向等)。
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中国某一区域的人文特征(区域产业结构及空间分布特点、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等)。
3.学会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不同区域(如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长江上、中、下游、港澳与内地、珠江三角洲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等)的主要地理差异。
4.能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东北地区、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长江流域等)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并了解相关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5.能在地图上指出北京、台湾、香港、澳门、新疆、贵州等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地理组 2017-4-11
第三篇:江西赣州市2012年中考地理试卷
江西赣州市2012年中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图1是各大洲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图中序号表示另外四块大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面积最小、海拔最低的澳大利亚大陆
B.①②大陆大部分位于温带
C.③是被称为“高原大陆的非洲大陆”
D.③④大陆均位于西半球
图2为我国南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2-3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地形角度考虑AB两地降水较多的是B
B.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适合发展畜牧业
C.②处山地部位为山脊
D.小河大致流向为:自西向东
3.①处气温为22℃,仅考虑海拔因素,山顶甲处气温
A.低于18.4℃
B.在18.4℃~19.4℃
C.等于19℃
D.高于19℃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据图3及下表回答4-6题。
4.对黄河各河段流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上游河段一直在增加
B.中游河段逐渐增加
C.中游河段先增加再减少
D.下游河段一直减少 5.河口至三门峡河段含沙量增长快的原因
A.流量减少
B.河道曲折
C.流经黄土高原
D.支流少 6.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游河段水土流失最严重
B.中游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
C.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加强青藏高原水土保持
D.泥沙沉积不断抬高河床,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据图4完成7-10题。
7.与深圳相比喀什地区的主要特点有()
①位于高纬度
②位于我国西北边疆
③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④临近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8.图4区域是我国棉花产区之一,其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昼夜温差大
C.降水充足
D.土地资源丰富 9.图5中能正确表示图4中MN沿线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10.深圳市的企业准备在喀什投资兴办棉纺厂和服装厂,考虑的有利因素不包括
A.接近我国商品棉基地,原料丰富
B.劳动力、资金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C.国际市场对我国服装类产品的需求
D.有公路、铁路与境外相连,交通便利 2012年2月13日下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抵达华盛顿,开始5天3地跨越美国之行,期间先后参观考察了艾奥瓦州金伯利农场和西海岸城市洛杉矶。(见图6)完成11-12题。
11.有关此行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专机向东飞行经过大西洋抵达此行的首站
B.艾奥瓦州是美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区
C.最后一站到达洛杉矶,此时正值雨季
D.此行开始于首都,在宇航中心结束 12.与气温降水变化图对应的城市是
A.纽约
B.华盛顿
C.休斯顿
D.洛杉矶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图7回答13—15题。
13.下列民俗与所在地域所属民族组合正确的是()
A.甲—孔雀舞—朝鲜族
B.乙—泼水节—瑶族
C.甲—献哈达—蒙古族
D.丁—抢腰带
14.七月份南京的平均气温为28.8°C,而那曲只有8.8°C,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
D.日照差异
15.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①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②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围海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二、综合题(共3小题,20分)
16.(4分)中央苏区(位于赣南、闽西、粤北)是一个在地缘、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有着紧密联系的地区,其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1)图8为赣州市轮廓,A、B代表相邻省(区),A是 省,赣州与B省(区)的天然屏障是(山脉)。
(2)图8中三个圈分别代表不同的三大旅游类别,其中表示红色旅游区德尔是(填
代号),它主要是以 为中心的红色景点(区)组成。
(3)中央苏区人文相近,文化形成、成长、成熟于此发展于海外,其特色民居 被誉为“东方罗马建筑”,赣南经典戏剧、(县市)山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17.(9分)南水北调是以解决沿线城市用水的主要目标,中线调水工程输水干渠沿线城市条带状集中分布,水渠地势较高,可自流供水,十分便利。因此,国家优先实施中线调水工程。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中线调水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的支流,供水范围是沿线的湖北省、省和河北省以及 工业区的部分城市。该城市解决了我国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
(2)输水线经郑州后,大致沿着 山以东的平原往北,经过该城市南北方向的铁路线是。
(3)图示区域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和。该气候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共同的有利条件是。武汉附近的商品粮基地是,所在区域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4)图中A省的简称是,是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5)中线远期引水工程,将直接调用 水库的水,中线与东线工程相比不具备的优势:东线可以利用 运河作为引水干渠,该运河与连接两个直辖市的 铁路相邻,沿线B省(区)内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
第四篇:2014年德阳中考地理考试说明
2014年德阳地理考试说明
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地球的运动。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学会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用实例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知道五带的名称和范围;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二)地图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能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峡谷)、鞍部、悬崖、陡(缓)坡等;初步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形和地势特征;学会在地图上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初步学会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填注图例和注记!根据需要选择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掌握地图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中国地理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量算东、西端和南、北端的距离;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学会在中国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概况;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二)中国的区域差异
知道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气候差异。比较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能说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会利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某区域(如长江流域、西部地区)的地理特色,能说出影响区域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并能根据材料分析,对比区域地理差异,能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三部分世界地理
(一)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重要性。
(三)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的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对某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第四部分德阳地理
能描述德阳市地理位置的特点;能在德阳市政区图上识别德阳市及其所辖六区县市的轮廓特征;知道德阳市三种地形区的分布;能在地图上指出流经德阳市的三条河流的名称;知道德阳市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学会运用德阳市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降水的差异及原因;能运用德阳市降水、气温月分配图,说出其气候类型、特点及成因,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知道德阳市主要名胜古迹的分布;知道德阳市是全国的重装基地。
第五篇:中考地理
横幅: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1、时时注意安全 处处预防事故
2、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3、安全是幸福的源泉 安全是效益的保障
4、广泛开展安全月活动 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
5、生命至高无上 安全责任为天
6、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7、人人讲安全 家家保平安
8、质量是安全基础 安全为生产前提
9、时时注意安全 处处预防事故
10、安全措施订得细 事故预防有保证
11、安全来自长期警惕 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12、责任心是安全之魂,标准化是安全之本。
13、违章蛮干铸成终身遗憾,遵章守纪伴你一生平安。
14、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15、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自大意。
16、严是爱,松是害,严中自有真情在。
17、无人故意出事故,事故出于无意中。
18、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人民。
19、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20、宁烦十次保安全,不省一次去冒险。
21、安全天天讲,生产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