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心作文网作文指导之《话题作文审题方法》
开心作文网作文指导之《话题作文审题方法》
1.虚实替换法
虚实替换法,就是话题范围很广,比较“虚”,要用生活、事例等“实”的方面替换。如果给的话题或标题的中心词比较虚,这时不妨用较为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种打开思路的方法叫虚实替换法。
上海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坎”是什么?显然,这里是比喻,喻指障碍、困难、逆境、不幸、考验等。有不少优秀的议论文,角度新颖,有见地。例如,有考生写“青春是道坎”,因为青春象征朝气蓬勃,但容易使人变得浮躁;青春意味着满腔抱负,但有时年轻人不能正确审视自我;青春意味着头脑灵活,充满创见,但有时年轻人不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等。还有考生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人只习惯于听赞美的话,听到一点批评的声音就受不了。所以,民众需要跨过“心理脆弱”这道坎,大国要有大国的气度。
下面是优秀作文的片段:
以实代虚之一:生活纪实,描述细节
漫长的暑假终于结束了,考上大学的同学已陆续去各自的大学报到;没有考上的同学也已报名到高考复习班,我该何去何从?难道就这样整日生活在愧疚和失望中?难道就这样放弃自己为之奋斗了十二年之久的大学梦?„„无数的难道充斥在大脑中,一种不甘心的念头随之在内心生出,且逐渐变得明朗起来。
“孩子,虽然你这次失败了,可就为此而放弃你向往了那么久的大学梦,值吗?去复读吧,这道坎你肯定会跨过去的。”妈妈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回过头,接过妈妈手中一张复读班的报名表,“是你班主任送过来的,我们都支持你。”“妈妈,我„„我„„我对不起你们!”
以实代虚之二:细致举例,详细分析
这叫人想起凯文·卡特和他那张获得普利策奖的照片:一位苏丹女孩在前往救济站的路上被秃鹰袭击着,她无力反抗,眼里饱含泪水与恐惧。卡特用这照片纪录了非洲大地的苍凉悲情,却被更多人指责缺乏道义与人生。其实他在按下快门后马上掷出了石子将女孩抱进救济站,然而众人的尖锐还是将这位摄影师的心刺伤了。“生命的痛苦远比快乐更让人难以承
受”,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自白之一。
以实代虚之三:组合举例,简略概括
犹记得黄永玉先生说过,文革下放时,他与表叔沈从文擦肩而过。正是在那条乡间小道上,从文先生说了三个字“要从容”。我感动了,为那平淡的三个字里传出的力道。仍是那段艰苦卓绝的时期,童第周被从中科院系主任的位置上拉下马,他被批斗,被叫去扫了整整五年厕所。然而这位瘦小的知识分子没有惊慌失措乱了方寸。他每天坚持在八点前完成工作,因为这是表示他“对八点后工作时间的尊敬”。
这些人,也是平凡的人,他们也曾面临世间最难熬最残酷的一道坎,但他们挺过来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必须跨过这道坎!
2.话题补充法
命题人有时有意识地将标题或话题中相关词语的定语或宾语给省略了,其目的是为了给考生留下发挥的空间,这时,可以把其省略的定语或宾语给补出来。只要补出了定语或宾语,作文思路也就打开了。这种打开思路的方法,叫话题补充法。
山东高考作文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细心一些,就会发现命题人把“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中“时间”、“记忆”的定语给省略了。考生可以试着补出来。先给“记忆”补定语。是什么样的记忆呢?
可以填写家庭的记忆——母亲的记忆;父亲的记忆;奶奶的记忆;爷爷的记忆;家庭的记忆;坎坷的记忆;相片的记忆;老家的记忆;推磨的记忆;劳动的记忆等。
可以是国家的记忆——圆明园的记忆;阿房宫的记忆;鸦片战争的记忆;唐朝的记忆;诗的记忆;红军长征的记忆;台儿庄的记忆;木轮车的记忆;变化的记忆等。
再如,福建高考作文题“季节”,写什么呢?填补啊。
可以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故事——春天,我怎样;夏天,他怎样;秋天,菊花怎样;冬天,梅花怎样等。
可以写春夏秋冬与生命联系起来——春天是少年;夏天是浪漫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里,老年人的反思等。
可以用在季节的前面加合适的词语——如丰收的季节;希望的季节;美好的季节;痛苦的季节;悲哀的季节;愁苦的季节。
3.含义延伸法
话题的含义,要合理的延伸扩展。有时,命题人在材料中用了省略号,或在标题或话题中使用了具有多义的词语,这时,就可以将省略的内容在材料的提示下通过扩展加以补充,将多义的词语在基本义的基础上扩展补出其比喻义、引申义等,从而打开作文思路,这种方法叫含义延伸法。
广东高考作文题“传递”,可以把“传递”的含义延伸:技艺的传递、经验的传递、思想的传递、文明的传递、文学的传递、科技的传递、火炬的传递、精神的传递、人文的传递等。围绕“传递”,进行引申即可。
(本文有开心作文网提供)
第二篇:开心作文网作文指导之《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开心作文网作文指导之《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1.新材料作文与材料作文有什么不同?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兴起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2008年全国卷、北京卷、福建卷、江西卷都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单从给出材料这一条件看,“新材料作文”仍然可以看作是材料作文的一种。“材料作文”这种考查形式一直在发展中,“材料作文”引用的材料,内容指向明确,主旨比较单一,题干明确写作内容和文章体裁。而“新材料作文”在引用材料和题干命制上又有所发展:材料叙事相对完整,全文提供了很多立意的空间;题干“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和“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总之,材料作文强调的是立意的唯一性,要围绕核心观点展开写作;新材料作文,则是强调观点的多元性,即核心观点可以,材料中反映出来的其他观点也可以立意写作。自主性、开放性、灵活性、多元性、增强了。
2.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步骤
第一步:全面理解材料
广东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妙云教授的要求: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时间最少五分钟。因为这是立意构思的基础,是树之根,水之源。新材料作文,不仅要全面理解材料,而且要适当地分析材料,因为只有经过分析,理解才能全面深刻。看材料要理解分析几个有关思想内容的基本问题。下面以全国高考新材料作文为例,谈谈如何全面理解材料。
题目: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设问:
(1)材料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新材料作文也有最核心的主题,本材料的主题是:通过
乌鸦自不量力地模仿老鹰抓小羊的故事和牧羊人及其孩子的评论,说明:人要量力而行,不过也要有敢于尝试的精神。
(2)材料可分几个部分?分两个部分。第一
部分是故事,第二部分是评论。
(3)
材料中有几个角色(或几个方面)?他们的行为或言论(或这几个方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取向?
我们可归纳为:①老鹰:熟练地成功地抓住了小羊。②乌鸦:自不量力必然失败,而且学老鹰学得不对(老鹰是“俯冲”,乌鸦是“哇哇地从树上猛冲”)。③牧羊人:认为乌鸦自不量力很可笑。
④孩子:认为乌鸦另有可爱的一面(敢于尝试)。第二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1)侧面,就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侧面”就是“旁边的一面”。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都可以分别认作是侧面,同理,一个事物、一篇文章的内容形式也表现为多个侧面。就一篇文章的内容表现来说,可含有多个侧面。分解时,要采取分类的方法。一位专家举了《东郭先生》的例子。按思想意义来分,有揭露狼的凶残本性的一面,有批评东郭先生糊涂受骗的一面,也有赞扬农民聪明机智的一面。
乌鸦捉羊也按思想意义来分,有肯定老鹰的一面,有批评乌鸦自不量力的一面,有表现牧羊人看问题抓住实质的一面,有表现孩子看问题全面的一面,等等。
(2)角度,就是选择看问题的视角
“角度”,《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对同一个事情,从不同的当事人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发现。由此,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看材料:
从单一的角度看——
从“鹰”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
从乌鸦的角度看:自不量力或未学到别人本领的实质必然失败。
从牧羊人的角度看:忘乎所以、自不量力是非常可笑的。
从孩子的角度看:尽管乌鸦自不量力,但还有
敢于尝试的可爱一面。从两方面的角度看——从比较老鹰与乌鸦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反之失败;东施效颦是不能成功的。
从比较牧羊人和孩子的角度看:看问题还是全面一点好。
这样一分析,你的构思立意就有了明确的范围了,你尽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写了。写的时候还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不能一味地就材料论材料。肯定有人会问,这么多侧面和角度有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或者说哪个侧面哪个角度最好?关于这个问题,陈妙云教授说得很肯定,就是都一样,平等关系,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扣住原材料的主题或部分主题。如从老鹰的角度写,就必须涉及到主角乌鸦,用乌鸦进行反证,证明自不量力是要失败的。选择其他的角度也是如此。前面之所以要求大家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时候,要概括材料的主题,其目的也在于此。
本文有开心作文网提供
第三篇:开心作文网作文指导之《整理作文资料》
开心作文网作文指导之《整理作文资料》
(一)把个性的材料写下来
用个性的材料来写作文,这样文章才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我们的生活看似相似,但是,各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成长历程,不同的生活圈子,所以,每个人都会有独特的可写材料。
如,我发现房间里的灯还亮着。我望着窗外被寒风吹着的树枝心想:这么晚了妈妈怎么还不睡呢?我披上大衣来到妈妈的床前关切地问:“妈妈您怎么还不睡呢?”妈妈听见了慢慢地抬起头望着我说:“天气预报说明天要下降到两三度了,我担心你的手冻着了,给你做一双手套。”我摇了摇头说:“妈妈,我不冷的。您劳累地工作了一天,也该早点休息了。”妈妈用温柔的手摸了摸我的小脑袋,摇了摇手说:“明天你的小手冻僵了,又怎么能把字写好呢?作业做不好会影响成绩的。你还是
别管我,快去睡觉!”我无可奈何地只好再次躺在温暖的床上,可是我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总是浮现起妈妈又红又肿满布血丝的眼睛。妈妈您多好啊!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往事。
(二)把现实的材料写下来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变,新事物、新话题层出不穷,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平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事新闻,这样,才能为文章引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材料、新景象、新理念。我们不大可能从宏观上去表现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新鲜事例有很多,要在作文中体现出来。
如关于家庭教育,一位考生就联系了这样的材料
记得有篇报道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兰州市民周女士收到儿子千里寄来的脏衣。这怎能不让那些在温室中成长的花草深深低下他们的头呢?家长的溺爱让他们迷失了道路,家长的宠爱又让他们时刻以自己的成绩来定位人生,社会呢?又在为他们营造保护的氛围,摔倒了他们会大哭,永远不会考虑如何站起。在青春的舞台上,他们只是被人搀扶的弱者。
我想,父母爱孩子都是天经地义,学校和社会保护孩子也是应有的本分。但是,孩子的青春不是用无边无境的爱做筹码的,他们想要飞,就让他们飞吧,飞翔在湛蓝色的天空下,飞翔在广阔的海洋上,去搏击长空,俯瞰人生。
(三)把独特的材料写出来
保证选材的独特性,有个很简单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将你接到题目后最先想到的两个材料抛弃不用(因为这些材料也会是别人容易想到的),启用第三次想到的材料。
如:林肯从来没有被失败所打倒
此时此刻我坐在高考考场中,心里也一个劲地打鼓。要是考砸了怎么办?要是榜上无名又怎么办?但是我不禁想起一个人的履历表,他35岁竞选参议员失败,37岁竞选再次失败,39岁竞选国会议员还是失败,43岁才当选国会议员,45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54岁时却当选美国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林肯从来没有被失败所打倒,他总是看到希望,跌倒了再爬起来,一往无前地向目标挺进,最后终于获得成功。那么我又有什么可紧张的呢?高考失利也不意味着一切都宣告结束,条条大路通罗马,失败不会总属于我。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将挫折作为对自己的激励,每天都保持乐观;总之,笑对人生,这样就终能获得成功。
(四)把熟悉的材料写下来
对于旧材料,可以再次使用。但是,不应该完全照搬,而是要经过技术化处理,做到常用常新。可以进行延伸拓展,沿着原有的故事继续设想后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可以逆向解读,撇开一般性的认识观点,从与之相反的角度去审视旧材料;可以转换视角,从叙述主体、切入角度上创新等等。
如:李白仰天大笑,易安小令发髻
听到了,是李白仰天大笑冲出樊笼的笑声,世俗左右不了他的脚步;听到了,是在那碎花油伞下采撷易安小令发髻的李清照,世俗以女为弱的丑思挡不住她夏日绝句的浪涛,“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回州”。她用女子一飞冲天的志气将宋朝的词篇断裂成两截,巾帼辞赋闪耀牛斗。让我飞吧,无惧周身的桎梏,像荆棘鸟,无惧地歌唱,哪怕流血而亡?让我飞吧,将一切樊篱勇敢地冲破,聆听天空的呼唤,那是属于你我的天堂。
(五)把细小的材料写下来
把细小的材料写下来,就是把细微的、有意义的材料充实到文章中去。
如:丘吉尔的弱点
丘吉尔的演讲功力令世人折服,其演讲的措辞、语调和手势中透出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二战中最困难的时期,英国军民的精神支柱,几乎就是丘吉尔每天的广播讲话。可是有谁知道,丘吉尔青年时期特别害羞,一讲话就脸红,期期艾艾。当他确定了自己的远大目标和抱
负后,决心克服这个缺点。几年后,他便风度翩翩、语惊四座了。
(六)把理性的材料写下来
理性的深度,是议论文得高分的关键,是使文章提高层次的捷径。
如:苏格拉底宁愿咽下毒药也不肯放弃他的信
实例解析
仰和真理
哲人苏格拉底,不惜失欢于众,获罪于邦,宁愿咽下毒药也不肯放弃他的信仰和真理。他只说一句:“只要我一息尚存,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知道我是不会停止向我见过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的。”没有冗长辩白,没有任何遗著,一句话就穿越时空,亘古长存。历史的砝码称量的不是长短,而是分量。
(本文由开心作文网提供)
第四篇: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教学目标与设想】
话题作文文体自由,取材宽泛,立意多向发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充分展示和个性的张扬,因而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同时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困惑:面对话题,学生有时觉得大而空泛,不易把握,给人以“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本课以理论指导和当堂训练为重点,指导学生找准话题的切入口,采用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的方法,迅速打开思路,立意成文。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在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审清题意,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审题立意方法
(一)化大为小。
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那么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的概念,看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个本事是“目无全牛”,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好文章。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小见大,“一针见血”。
1.限制话题。话题的限制越少,给人的思考空间就越大,标题的字越少,词语的外延也就越大。实际写作时我们必须对话题加以限制,做到宽题窄写,大题小作,否则,切入口径过大,主题就难以收拢。如2002年高考的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据此可以写“妈妈的选择”、“同桌的选择”、“困难面前的选择”、“生与义的选择”等等,这样一限制,“选择”的外延就小了,行文的指向明确了,作文的立意、选材、写法以至结构都容易把握,自然能写出好文章来。
(提问)再如以“父辈”为话题,就可以在此前后加修饰语,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以前后都加,这样话题范围就缩小了。
教师总结:艰难的父辈、辉煌的父辈、父辈的悲伤、父辈的期望,这样文章范围缩小了,打开思路就迅速多了。
如何限制话题,找到更小的切入口呢?那就是把一个总话题分解成若干个子话题。
如:“饭桌上”为话题作文,很多同学想到的仅仅是吃饭的问题,那么这个思维的空间就非常狭小。如果把“饭桌上”作为一个信息源,围绕它可以拟几条信息线。你可以想象一下,饭桌上的“人”是一条标线,“物”是一条标线,“情感”是一条标线,“事”是一条标线,“时间”都是标线;在每一个标线上都有很多审题立意信息点。比如说在“人”的信息标上就可以标出下面这些信息点:我在饭桌上、不速之客上饭桌等;在“事”的信息线上可以有:怪事出在饭桌上、饭桌上谈奥运、**骤起饭桌上、饭桌上的审判。再比如“情感”线上,烦恼皆因饭桌起,温情丝丝在饭桌等。再比如在“时令”线上,饭桌早点日日新,饭桌今日又春风,隆冬送暖入饭桌,月圆饭桌合家欢……从“时间”线上你可以选饭桌上的回忆,饭
桌上的变迁,二十年后饭桌上等等话题。这样思路一打开之后,拿着一个话题,可以想象无数个选题,这里面就可以有无数的材料可以写。这样饭桌上"成了社会生活的窗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可以浓缩在饭桌上。这么多信息是不是都选呢?只能取其一条,于是第二个步骤就是集中,这么多想象里哪一个最能打动你的,让你最有话可说而最不落俗套的,你就选哪一个。
.设问构思。面对话题,运用设问,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半径,并引起对话题内容的思考,从而使文章内容和主题更深刻。如2002年高考题“心灵的选择”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设问:“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怎样选择?”、“他的选择有什么意义或给人们什么启示?”等,通过设问,对话题的理解就会更透彻,文章的立意也就容易确定了。
(提问)再如:写话题作文《理解》时,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什么是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我理解别人吗?别人不理解我时,我的感觉如何?
教师总结:这种自问自答方式,可以使思维逐渐深入,较容易确定切入点。
(二)化虚为实。
有时话题是抽象的、虚拟的,甚至蒙上科幻的假象,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话题“假若记忆可以移植”之类便是。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一时捉摸不准,无从下手,这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把话题引向现实生活,立足于现实,思考现实,表现现实,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
“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是一个带有科学假想的话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当年许多考生大书特书记忆移植的可能性,或一窝蜂地写科幻题材,以至高考之后市面上的科幻读物脱销,一时洛阳纸贵,殊不知这正好步入了命题者设置的陷阱,自然难得高分。其实,只要拿这个话题与“假若我是市长”、“假若我是班主任”等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命题形式,都是想象作文,都是在“假若……”的前提下,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都可以把笔触伸向现实生活,歌颂真善美,鞭笞假丑恶,激浊扬清,任尔所为。
可以这样结合周围的日常生活立意,“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把父辈几十年以来为工作为生活日夜操劳,摸爬滚打,遍尝生活中酸甜苦辣的记忆移植到我的头脑中,让我尽快地品味生活,理解父母,感受亲情,消除代沟;“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把初
三、高三学生遨游于题海之中,饱经过重的学习负担煎熬,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痛苦记忆移植到教育部门的领导、学校老师的头脑中,让他们反思应试教育的弊端,探寻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作文话题不管形式怎样变化,它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要写好它,必然要使自己的行文内容回归现实,反映现实。
三、以“苦难”、“等待”为话题进行具体指导。
(一)苦难(设问构思)
①展示话题材料。
《中国青年报》曾以一篇题为《幼稚与艰难:解读八十年代》的文章中探讨了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特点,如崇尚自由,讲究情调和品位,藐视权威和传统,不关心政治但关注舆论等等,除此之外,他们还普遍表现为IQ(智商)很高,EQ(情商)很低,简而言之,就是只执迷于一些小的细碎的玻璃式的情感,很敏感又很脆弱,而在伟大、崇高和悲剧、苦难的情感面前,他们常常显得漠然,很难感动,或者无法感动。大家对苦难有过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吗?请以“苦难”为话题完成一篇作文。
②立意训练,请学生用一句形象生动的话诠释“苦难”的含义。(注意要把话题化小、化实。)(设问构思)
苦难是战争废墟中的孩童的哭声。
苦难是铁达尼号撞上冰山的那一刻。
苦难是一杯失意者独自啜饮的苦酒。
苦难是安乐种下的恶果。
苦难是有志者成功的阶梯。
苦难是没能正确对待的幸福。
苦难是老母亲额上深深的皱纹,头上丝丝白发,手上厚厚的老茧,以及她那蹒跚的背影。苦难是黎明前的黑夜,只有经历黑夜,才能迎来黎明的曙光。
苦难是走在明媚的阳光下,心却寒冷如冬。
苦难是帆,苦难是桨,正因为我们拥有苦难,生命之舟,才能历险滩,战恶浪,闯暗礁,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苦难是时间淬炼人的工具,经过苦难的淬炼,人才会从“不懂”到“懂”。
苦难是落叶飘零无法挽留的瞬间,是运动场上无法超越的1秒。
苦难是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生活境地。
苦难是梦想翱翔蓝天的雄鹰失去了强健的双翅。
********************************************************************************
苦难是勤劳人的前半生,懒惰人的后半生。
——李敖的一句名言:不怕苦,苦半辈子;怕苦,苦一辈子。
苦难是阳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当你未曾经历过时,你没有资格说它,当你经历过后,你会觉得你更没有资格说它。
——所以智者常常缄默,而未经世事者因一点疼痛逢人便诉。
苦难是一架梯子,它让勇敢者踩着它,摘取幸福的果实。
苦难是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
——20岁,史铁生的人生之门刚刚打开了一条缝,憧憬的眼眸从门缝里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阳光、蓝天、白云,绿草、红花、飞蝶,可是这门突然“哐当”一声关上了,留下的是无边的黑暗与令人窒息的寂静。史铁生说他喜欢霍金——另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他用作品照亮了宇宙。而史铁生照亮的是人类的心灵。史铁生“用他的苦难提高大家对生命的认识”,他的恳切、优美的散文是让读者无法不感动的人生的诗。
事实上我们现代人都在集体远离苦难,都需要适当的苦难教育。“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傅雷家书》)
(二)等待(限制话题)
①展示话题材料
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付出等待:小学生等待上中学,中学生等待上大学;等待集合,等待排队,等待通知,等待早请示晚汇报,等待废话连篇的报告结束,等待典礼开始,等待误点的航班,等待好友的来信……等待中寄寓着希望,希望依偎着等待。
请以“等待”为话题,展开联想与想象,可记叙议论,可描写抒情,可写真人真事,也可编述故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②审题立意指导
话题作文以其开放性和张扬个性的特点而受到命题者和广大师生的青睐,北京市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曹阳老师曾撰文指出“以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可以说是高考作文命题成熟的表现”。近三年高考话题作文中涌现出的满分作文和优秀习作即是最好的明证。话题作文“等待”同样也是十分开放的,也是能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的。
从等待的主客体对象来看,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等待,可以是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等待,也可以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等待。作文时我们可以写我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等待,可以写友人之间的相互等待,可以写恋人、夫妻之间的等待,可以写师生之间的等待,可以
写群众与干部之间的等待,可以写贤臣对明君的等待,可以写对手乃至敌手之间的等待。同时也可以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件事情的等待,事情可小可大,可以是身边事,也可以是天下事。作文时我们可以写等待下课,等待放假,等待中考录取通知书,等待元旦联欢晚会,等待高考,等待申奥,等待入世,等待本土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等待巴以双方的和平,等待伊拉克战火的平息。
从等待的时间来看,可长可短,短至几秒,长至千年。赛场上,运动员由各就各位到发令枪响,等待的时间可谓短矣;中国入世,十五年艰辛谈判,可谓征途漫漫。由嫦娥奔月到阿姆斯特朗登月,人类的历史跨越了千年,可谓“千年等一回”。
从等待的距离来看,可以是近在咫尺,虽近在咫尺,有时却如隔着万水千山,“等你等到我心痛”;可以是远在天涯,虽远在天涯,有时却瞬息即至,等来一个意外的惊喜。
从等待者所处的环境来看,可以是顺境,可以是逆境;可以是太平盛世,可以是烽火岁月。从等待者的态度来看,可以是主动积极的,有目的的,在等待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抓住机遇,大显身手,一鸣惊人;可以是被动消极的,盲目的,在等待中虚度韶光,磨平了棱角,挫失了锐气,丧失了良机,最终一事无成。
从等待时的心情来看,可以是自由的,自信的,乐观的,浪漫的,憧憬的,悠闲的,快乐的,美丽的;可以是压抑的,犹豫的,悲观的,无聊的,绝望的,焦急的,忧郁的,灰色的。从等待的结果来看,可能是香瓜,抑或是苦果;可能是笑颜,抑或是泪水;可能是团聚,抑或是分离;可能是希望,抑或是无奈;可能是荣华富贵,锦绣前程,无限良机,抑或是“水中月,镜中花”,竹篮打水一场空。
立意自定,思想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要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能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文体自选,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把选择文体的权利交给了你,让你选择最擅长的一种文体来写。记叙文、议论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杂文、随笔、书信、日记等等体裁,任你选择一种,但必须写什么像什么,而不能写成“四不像”“五不像”或“六不像”。例文点评:
等待中国足球(男足)
“十强赛开赛在即,中国队再次出征。几代人冲击世界杯的梦想,能否在胜利的哨音中绽放?我们期待着中国队努力铸就辉煌!”这是央视体育频道在十强赛开赛前为转播十强赛所做的广告,其实这也真真切切地反映了亿万球迷的心声。【点题,引用广告词来反映亿万球迷对十强赛的期待心里,十分具有典型性,也使人如闻其声】球迷们在等待着十强赛的开始,在猜测中,在不安中,在关切中……【运用排比句,增强语势,反映了球迷们更为复杂的心里。省略号的运用,撩人遐思迩想】
第一场,中国主场对阿联酋的比赛。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的看台上出现了这样一句标语:孩子,不要再让我心痛。【这一句运用呼告修辞,强烈地表达了殷切的期望:我们等待的是胜利,而不是失败】是啊,这已是中国足球第七次冲击世界杯了!几代球迷在前六次等待中等到什么?等到了“黑色三分钟”,等到了“只差半步到罗马”的遗憾,等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心痛。【往事不堪回首】终于,中国队主场3:0轻松拿下了阿联酋队,为十强赛开了好头。【“心痛”与“欣慰”相对照,终于等来了一线希望】然而十强赛征途漫漫,我们在等待着。【这是充满希望的等待,也是提心吊胆的等待】
“我们在等待着最后几秒钟的到来!”这是央视解说员在中国主场对阿曼的比赛将要结束时说的话。【足球是圆的,足球场上风云变幻,不到最后一秒,谁胜谁败,不可妄下定论,尤其是对中国队】是啊,我国亿万球迷都盯着直播画面等待历史性时刻的到来。【一个“盯”字形象地写出了球迷在等待的过程中专注而紧张的心理】随着一声哨响,五里河沸腾了,中国队历史性地闯入了世界杯决赛圈,我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我们在等待着最后两场中国队能
有更出色的表现。【这句欠通畅,可改为“但我们还在等待着中国队在最后的两场比赛中能有更出色的表现”】
当十强赛尘埃落定时,当男足队员忙于庆功祝贺时,【此处用笔经济,惜墨如金,使文章详略分明】你们可知道,我们仍在等待着。【在等待中,希望已变成了现实,此处还在等待,确实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这也正是该文与同类文章的不同所在】
我们在等待着中国足球能真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真正”两字不能少,用语极有分寸】,因为这次十强赛我们没有同沙特、伊朗、日本、韩国交手。【道出使用“真正”两字的个中原由】我们在等待着中国足球早日消除那令人压抑的“恐韩症”;我们在等待着中国足球【此处加“早日”两字可与上句保持一致,使语脉更流畅】成为亚洲足坛的老大;我们等待着中国足球何时能看到你与法、意、西、巴、阿等强队匹敌,何日能在世界杯总决赛的比赛中看到你!【这两句有语病,可改为“我们在等待着中国足球早日能与法、意、西、巴、阿等强队相匹敌,我们在等待着中国足球早日能在世界杯总决赛中拥有一席之地!”这样,上下文形成排比句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我们看到了一位球迷对中国足球现状所具有的清醒认识,对中国足球未来所作的深层次的思考,对中国足球事业所寄予的殷切期盼。】
我们在等待着中国足球能有一个更好【“更好”改为“更纯洁更美好”】的环境。不要让天才少年在污浊环境下沉沦,不要让假球**影响了球迷的情绪。让那些“金德囚少”,“曲乐恒事件”一类的事远离中国足球。【这两句针砭时弊,等待中寄予着厚望。正是以上两小节使本文在立意方面比同类文章胜出一筹】我们等待中国足球有一个更清纯更美好的环境!【此句可删去】
我们等待着中国足球……【再次点题,并呼应开头,省略号的运用意味深长】
【总评】
本文紧扣话题,选取了几个特定时段,几幅典型画面,表达了以我为代表的亿万球迷在等待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的复杂心情。可贵的是,小作者并没有在等到中国足球走向世界后就匆匆收笔,而是怀着更高的期望,站在新的高度,开始了新的等待,等待着中国足球的真正腾飞。在立意上确实与众不同,显得棋高一着。另外,全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行文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语言也有一定的文采。不足之处是个别语句还不够流畅。
第五篇:开心作文网作文指导之《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类型》
开心作文网作文指导之《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类型》
1.提炼话题型
提炼话题型新材料作文,就是材料交代的内容十分的集中,一眼就看出话题范围。如2006年上海春季高考作文试题: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这道作文试题,尽管没有话题,但话题就是“声音”。材料中涉及的对象无外乎就是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校园的课钟、窗外的风雨、新岁的爆竹、梦中的短笛等声音。也就是说,考生可以从这道作文试题中提取出一个话题,那就是“声音”。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道作文试题在材料中对“声音”这一话题进行了限制,要求考生所写的“声音”必须是能“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只要把握住了这些,我们便可按照话题作文的写法进行写作了。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提取话题型材料作文提取话题的方法便是这样:试题材料各项内容所涉及的共同对象是什么,提取出来的话题就是什么。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下面我们再来以2007年春季上海高考作文题为例。
其题目为: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材料第一部分是三个排比句,描述了人生旅途中的三种情况:地方——来过又离去;事情——经历又忘记;朋友——相识又分开。第二部分是概述,说因为岁月流逝,对过去的这三种情况有了新的感悟。由此推导出的主题是:岁月使人的思想感情丰富成熟了。
根据这个主题,我们一般可以把材料中的三种情况当做三个侧面,即“地方”“事情”“朋友”。可以围绕一个方面写作。如写农村老家,儿时去过几次,不感觉到什么留念,但读到高中,烦嚣的城市生活使自己感悟到了它的清新、和谐、淳朴。又如写自己曾几次迷恋上网与父母争吵,长大了才体悟到父母的苦心和自己的荒谬。又如与朋友几次交往,之后才
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情。角度最好选择个人(即自己),也可以写别人。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选择一种或数种情况为论据,阐明岁月会使人的思想感情丰富成熟的道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又得到一点启发,即解析材料时,首先要判定材料的文体特征,然后,再依据该文体的特征去理解分析材料。
2.揭示观点型
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只有故事、寓言、诗歌之类的内容,其中蕴含有对事物的感情倾向,却没有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一定的看法,考生需从中提取出几
个观点的新材料作文。如山东卷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 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分析:这首诗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主要告诉人们现实是很复杂的,也有黑暗的东西,要擦亮眼睛,千万别为情绪和物象所迷惑!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和感悟的方面比较多,比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距离与认知的关系,盲目的向往和崇拜,等等。考生只需从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提取出一个观点即可,但是,这个观点必须“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我们可提取出几个观点:距离产生美;远与近的关系;理想与现实;事物的两面性等。
3.角度多元型
这种材料作文,就是指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体现了几个写作的角度,当然有最佳的角度,都可以选取写作。
如,2008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目:
《海龟和老鹰》有个好心人在海边发现一只小海龟从沙穴里往出爬,这时过来一只老鹰要抓小海龟,游客把小海龟护送到大海,把老鹰赶走。这时一群海龟从沙穴里爬出来,爬向海里,原来这只小海龟是个“侦察兵”。等好心人走后,马上来了一群老鹰。
根据此发表议论,自拟题材。分析:这个题目属于“新材料作文”,属于
一个寓言故事,也属于有关系性作文,这个故事的含义比较浅显:人的动机和结果有时可能不一致。即有些人是抱着好心去帮助别人,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比如教育问题,父母教育孩子可以出于好心,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顾及到个人的需要和想法,没有顾及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有位诗人曾对这种情况有一句精彩的描述:世界上最大的伤害往往是以爱的名义。所以人做事,不能光靠爱心,靠一腔热情,还要顾虑对方的需要和感受,要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
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侧面分析,选取立意点:
海龟——有自己的生活规律。立意:自然之道;尊重自然;不尊重自然的恶果等。游客——帮助别人适得其反。立意:好心与恶果;好心办坏事;如何帮助等。
老鹰 ——赶走又重来。立意:有恒心;审时度势;不放弃等。
4.评论选择型
评论选择型,就是给的材料里,有命题人的评论,分析了几种,供考生选择。一定要仔细分析,从题目的关键词到一条一条的评论,与社会、人生、自我联系起来,再确定自己的观点,确定一个观点,展开记叙或议论的写作。
如,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老师让学生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
观点一,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
观点二,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应该先放沙子
观点三,对,分量重的事应该先做,比如大的石头应该先放进去
观点四,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
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分析:此题大致可以从这几点立意:1.学无止境;2.变与不变;3.过程与结果、方法与结果; 4.思维的魅力、思维灵活性;5.相对空间与绝对空间等。自己选取一个好的切合题目的立意,可以写一篇思辨议论文也可以写成优美的散文。
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1)
借助材料中的关键词,与人生、社会、自我联系,展开议论。
①“满”与“不满”。“满”:一层可理解为自满之意,放了石头就以为满了,还可加沙子、水。二是人生的生命极限如何达到完满。“不满”,就是学识、精神永不满足。
②沙子、石头、水、杯子的比喻义。
沙子:我的生活需要沙,需要小的沉淀;人生也要有沙子一样的谦逊性格,能够不惜见缝就钻,能屈能伸,才能使自己的那些缺漏补上等。
石头:人生要干大事情;人生的硬度;人生要有石头作为基础,那是生命存在之基础,才能使人生充满力量等。
水:水的柔情;人生还要有水一样的韧性,顽强地渗透进去等。
杯子:人生就是一个大杯子;人生就是把杯子填满思想;人生的空间与极限;人生的透明度;空杯子与满杯子等。
综合:石头的硬,沙子的小,水的韧;从生命之极限完满来谈,发挥的余地更大些。人生如何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生命的能量?那就是:其
一、要有坚实的如石头般的性格和力量;其
二、要有沙子般的机遇,能在缝隙里生存;其
三、要有水一样的韧性,强有力的渗透力。
(2)借助材料提供的观点,与人生、社会、自我联系起来,展开写作。
①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
提炼观点:人生就是挑战极限;人生的空间是无限的;极限与空间的关系;生命的过程就是空间的填补;生命的极限是与空间的填补成正比的;挑战极限与空间无限;地震中挑战生命的极限;极限与挖掘潜力等。
②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应该先放沙子
提炼观点:学会统筹;做事要处理好先后顺序;重视思考,做事要动脑筋;生活的顺序与人生的规划;做事的顺序与生命的铺垫;人生的规划与生命的成长;做事一定要有顺序,先从小事做起;做事要打好基础;循序渐进等。
③对,分量重的事应该先做,比如大的石头应该先放进去
提炼观点:人生要抓主要矛盾;做事要抓大事抓关键;解决问题要解决关键问题;生活需要掂量轻重;抓大促小的策略;大石头与人生的硬度;分量重与人生的重;充分了解事物的特征等。
④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
提炼观点:人生要打好基础;做事要谨慎;科学就是尝试,从“不一定”开始;生活就是探索;生活的另一面也是精彩的;生活也可以从头再来;生活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人生就是慢慢成熟的等。
(本文由开心作文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