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教师的建议》精粹解读
教学的锦囊妙计
——《给教师的建议》(上)精粹解读
[本书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女儿的信》、《我不是最弱小的》等等。其中《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滋养了无数教师的专业生活,至今仍高踞教师最喜爱的书之前列,是当之无愧的教育经典书籍。本书收集了一百条给老师的建议,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
学习的地基
在学校工作的30年,使我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项重要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一条特殊的教育学规律性: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不妨设想一下,我们盖一座漂亮的楼房,可是把墙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浆不断地剥离,砖头也在脱落;人们每天都忙于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终处于楼房倒塌的威胁之下。许多四至十年级的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正是处在这样的状况之中:他们在盖楼房,可是墙基在裂缝。
——摘自《给教师的建议》,第12页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孩子在小学特别是中低段成绩突出,但随着年级增高,或者到了中学,他或她的成绩就一落千丈,苏霍姆林斯基点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点出了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孩子学习的地基不扎实,所以当房子造得低时,也就是学习内容简单时,靠死记硬背、勤奋努力尚且可以应付,但当房子越造越高时,地基不牢的隐患就显现出来,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加深,他们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
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指的“学习的地基”指的是“会不会学习”,而“会不会学习”是由五种能力所组成的,即读、写、算、观察、表达,被他称为学习的五把刀,如果小学阶段不...........
能很好地掌握这五把刀,那么会给后面的学习造成极大的障碍。苏霍姆林斯基用了另外一个比喻,他说,到了初中,教师们把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孩子们的机床上,催促他们“快点干,别偷懒!”诸不知,他们的工具都已经生锈或折断了。
我们不妨逐一来看看这五把刀,第一把刀,阅读。在《给教师的建议》的整本书里,........
几乎都在谈“阅读”能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他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认为主管阅读的脑的皮层区域与脑最活跃和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是密切联系的。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流利的理解性阅读”。也就是说,能迅速把握住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主要意思,清晰地领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当孩子的眼睛离开文本时,能够思考所读的东西,同时能够联想到其它相关的文本或图像。与“流利的理解性阅读”相对的是“不动脑筋没有思考的阅读”,后者因为没有思维的介入,所以是支离破碎、1
粗陋肤浅的,只会让儿童的头脑变得迟钝,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智力上的“口齿不清”。如果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做不到“流利的理解性阅读”,那么第五把刀“表达”也会相应地出现........
问题,会变得坑坑洼洼、模糊不清。那么如何培养“流利的理解性阅读”呢?苏霍姆林斯基常常给孩子们一篇故事或童话,比如,原始人的生活故事,同时他会挂出一幅描绘原始人生活场景的图画。要求孩子们一边阅读一边看画,如果孩子们无法将眼睛从书本上挪开,那么就说明还不能阅读和思考。第二把刀,“写字”。与读同样重要的是“写”的能力,学生应该..........
能做到“边书写边思考”,也就是说,书写要达到自动化,在书写的时候可以将注意力从“这个字怎么写”中解放出来,关注写的内容。培养书写自动化的前期工作就是锻炼手的小肌肉的灵活性,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在孩子们入学的前一年让孩子们的手(包括左手和右手)都能做一些精细的劳作,比如用小刀和剪刀雕刻和裁剪纸板和纸张,特别是重复一些圆形、椭圆形、波浪形的线条,这种要求高度机敏性的精细平稳的动作为入学的“写”作好了准备。入学后,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书写技能的培养,二年级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听写”的练习,也就是教师口头述说一篇短文,在讲述中,注意条理清楚、逻辑分明、重点突出,要求学生有层次有条理地记录下来。第三把刀是“观察”。苏霍姆林斯基提到“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它对于孩子的意义就像阳光雨露对于植物的意义一样。教育者的任务是引导孩子们去觉察事物和现象中那些最细微的差别和变化,思考各种因果关系、时间关系。那些聪明伶俐的孩子往往从小父母就教会他们分辨细微的色彩、变化,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思考世界万物的依存关系。而“观察”也与第五把刀“表达”相关。有了观察,就需要表........
达,因此,在打基础阶段,丰富的词汇也是重要的知识储备。正是这些词汇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个更加精彩纷呈的世界,世界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通过词汇孩子们更加细致入微和由表及里地观察这个世界。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建议老师们都准备一份“最重要词汇表”,这份词汇表包括三大部分,即2500个基础词汇、400个成语和600个童话用词。每天教会孩子们三个词汇,天长日久这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而这种词汇要变得鲜活,则依靠表达。苏霍姆林斯基常带领孩子们去大自然,他会先给孩子们讲金色的秋天,以及树木、种子、昆虫的知识,然后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最后请孩子们谈谈自己的见闻,每个孩子都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并找到合适的词表达出来,孩子们观察的细腻是让人吃惊的,比如“一群白天鹅渐渐在蔚蓝色的天空里消失了”、“鹳鸟站在巢边上,向很远很远的地方眺望”、“一只蝴蝶落在菊花上,它在晒太阳”。第四把刀是.....“计算”。要想高年级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低年级,让学生对加减乘除这些基本运算烂.....
熟于心是很重要的,不然到了高年级,这些会牵绊孩子们的精力。除了强调计算的“基本技能”外,苏霍姆林斯基还有另一个绝招,就是“谜语应用题”,比如我们也熟悉的“狼、山羊和白菜的渡河问题”,这类题的特点一方面是有趣,另一方面虽然没有大量的数字演算,但较之低年级一般的应用题要复杂得多,这两个特点合起来的结果是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紧张的智力活动之中,这类题需要像下棋一样,前前后后抓住2-4步棋,如果学生不能联系前后几步,同时把握几个要素,思维就支断裂开来。因此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很好的训练。这五把刀之间是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的。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出了掌握每一技能的时段,比如,流利的理解性阅读需要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末就掌握好。流利的书写技能分两个阶段,即二年级和四年级。写作也分两个阶段,三年级到四年级上,四年级下到六年级。每一个阶段都在考虑教学大纲、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五项技能的依存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基本的标准。
两套教学大纲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请你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关键”的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这里所说的“关键”,就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
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换句话说,学生要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能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学生从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
考虑到这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摘自《给教师的建议》,第16页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一个人看见树林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时,他才能对每一棵树形成较完整的表象。没有看见过河,就不会懂得一滴水。”因此,在教学时,他建议每一位老师都要备“两套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包括一些基本的定义、原理、规则、技能等,这些好比学习的基本素材,如果在学习时不能快速有效地提取,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更为复杂的学习。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教学大纲,把这些知识提炼出来,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比如苏霍姆林斯基设计了“数学箱”帮助学生识记乘法口诀表,“地图旅行”帮助学生记住地理上的客体和距离。第一套大纲要求学生的“随意识记”,即有意识的识记。而随意识记既为不随意识记(无意识的识记)打下了基础,同时更需要不随意识记的支持。不随意识记如同为学生学习铺设了一个“智力背景”,这就是“第二套大纲”,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不随意识记弥漫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听了一场妙语连珠的报告、行了一次留恋忘返的旅行、做了一个富有收获的实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死记硬背”,因为不需要刻意地记忆,因此,它就有可能把脑力解放出来思考,深入地理解事实和现象的本质。而这类知识就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不随意识记的途径进入学生的记忆之中,苏霍姆林斯基甚至给出了一个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比例,即最起码是1:3,不随意识记的比例越大越好,不随意识记对于随意识记的意义在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果学生学会了思考,他们就会对教科书上的内容产生疑问,而当我们的课是从“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开始时,学习就变得顺理成章了,由此便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随意记忆就越发达。反之,如果学生把眼睛只盯着书本,那么只会带来疲惫和肤浅,反而加重了学习的负担,这会让作业的时间延长,导致没有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和参加课外活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苏霍姆林斯基把自己的课堂比作“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让孩子们因为瞥见了那个令人向往的浩瀚的知识海洋而激动不已,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地奔向苏霍姆林斯基为他们准备好的科学角、阅读角等,这种探索的热情还会延续到课外。不难发现,两套大纲是互为条件、互相激发的。
“超大纲”不仅是对全体学生而言的,同时还特别针对两类学生,即“天才儿童”和“后
进生”,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每个孩子都有他(她)独特的天赋,因此,学校应该提供足够的条件来点燃这些才能的火花,因此那些天才儿童就应该是“超大纲”的,要鼓励那些在自然智能方面有天赋的孩子研究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在言语智能方面有天赋的孩子钻研别林斯基的文艺批评论文章;在物理科学上有天赋的孩子研究热核反应和水电反应等。而这些有才能的孩子的“超大纲”还会带动后进生的学习。因为这些孩子通过课堂学习、科技晚会、陈列橱窗、演讲报告等形式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这也为后进生营造了一个“第二套大纲”的氛围,使他们耳濡目染,接触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培养理解能力。我们常常会用“炒冷饭”的方式来给差生补课,一遍遍复习课上已经学过的但后进生仍没有掌握好的知识,但是往往收效甚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进生之所以学习不好,是因为思考能力的欠缺,以及在他们的头脑中缺少对这门学科的“惊奇”,因此,他认为转化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因此,他有一个为“后进生”准备的特殊书库,里面的书是以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和关系的,当学生被激起了兴趣,引发了思考,产生了疑问,那么就能唤醒他们麻木、迟钝的对知识的感受性,所有的学习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个提法初看起来有些荒谬: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但是,这并不荒谬,而是教育过程的逻辑。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相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
——摘自《给教师的建议》,第69页
作为教师,不知有没有碰到过一个孩子盯着窗外树影投在教室墙壁上的跳跃的光点发呆,或者是因为到屋外的小河边和小伙伴一起嬉水,但被问起作业时,抓抓后脑勺难为情地告诉你忘做了。这是因为他(她)沉浸在童年平稳、缓慢而又不可阻挡的河流里,请你不要奇怪更不要因此而斥责他,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位老师不妨轻轻地走到这个孩子面前,握住他(她)的双手,把他(她)从那童年美妙的独木舟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因为反躬自问,即使是作为成人的我们,也会因为着迷于某件事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不过成人具有控制力,而孩子们则缺乏这种控制力。因此,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怎样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从脑力活动的规律上看,如果孩子们每天10个小时都坐着不动读书、听讲、思考、记忆、回想和再现是对孩子体力和智力的一种摧残,只会让孩子们精疲力竭、心生厌烦。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建议紧张的脑力劳动应该安排在他起床后的8小时内,低年级的孩子应该在早晨6点起床,高年级的则在早晨5点半起床,在起床后的2小时是效率最高的黄金时段,可以在这个时候做作业,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和预习,为上午的课堂学习作好准备。而下半天应当是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也就是“第二套大纲”的学习时间,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出于爱好去阅读、活动和劳作。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具备这个条件,才可能特别喜欢一门学科,才可能发挥智力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那些门门优秀却没有自己喜爱学科的学生,根据他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多是平庸之辈。因为这些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勤勤恳恳地背诵课本知识去了,从一定意义上讲,他(她)并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因此既发现不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也无法为自己的兴趣积累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施展自己的才能和天赋。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孩子们学会安排自己的自由时间,体验过自己按预定计划进行工作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自由时间。
(全文约5800字)
第二篇:《静悄悄的革命》精粹解读
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
―― 《静悄悄的革命》精粹解读
[本书及作者简介]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另一力作,由李季湄老师翻译,长春出版社 2003 年出版。本书以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为主线,结合课堂实践揭示这种课程形态为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引发课堂和学校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倾听的课堂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的教室环境的话,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十分敏感地倾听,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否则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我的思考:在我的课堂上,我希望他们多多发言,但是事与愿违,有时会沉默、自问自答、或是迁怒于他们,后来读了《教学勇气》之后,我知道“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与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使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对话中。”,我也试着去努力了,心平静了,但是我发现我没有努力在营造一种倾听与回应的氛围,对暗暗支持你的声音没有很敏感地肯定它,在这方面,我要好好努力!)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71 页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27 页
在日常交谈中,有一类人是不为大家所喜欢的,就是无论你在讲什么,他都没听进去,而只顾自唠叨,你会觉得索然无味,暗自祈求这无聊的对话赶紧结束。这是因为,对话的前提是学会倾听。如果你有过这种经历,就不难理解课堂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从小我们就被鼓励要积极发言,发言要大声清楚,通常还有各种各样的手势来丰富和活跃课堂,于是乎,教师的声音,学生的声音,形形色色的手势还见缝插针,把课堂塞得满满当当的,然而没有倾听的“对话”只不过是不入耳的喧嚣。我们的学生常常在没有听清教师的话语后就急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只要发言就要鼓励”的信条下,肤浅变得堂皇。发言结束后学生如释重负,对于别人的发言充耳不闻。没有倾听,对话变得缺乏深度,思维变得龟裂而不流淌,根本不能汇成集体智慧的海洋。小学阶段的闹哄哄到了初高中阶段后变成了表情麻木,沉默不语,而美国的情况却相反,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我们原先的对话是没有倾听、急于表现的“虚
假”对话。不仅学生需要倾听,倾听对于教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经常在听学生发言时,心不在焉地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便希望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当回答有一点偏差时只需一点点粉饰,而出现异向的回答时,教师会从容请他再作思考,请其他同学回答。佐藤学认为,在对话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能在有这样的教师的教室里学习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他提出要创建一个润泽的课堂,润泽是相对于“干巴巴”的教室而言,干巴巴的教室里教师与学生都是紧张的,润泽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每个人的呼吸都是这种均匀、柔和,大家互相倾听,真诚地交流,轻声模糊的发言也是被允许的,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思维正在延续的过程,事实上,真正的创造性的发言往往都是轻声模糊的,如果强迫学生大声地喊出自己的意见,或用手势在对错之间站队都隐含着撕裂他们思维的危险,在“润泽”的气氛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都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而不会为无话找话而紧张地中断自己的思维。
打开教室的大门
一般的校内教研活动都是事前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讨论,事后却只用短短 30 分钟议论一下就结束了。事先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据说是为了避免事后被说这说那。这种防御性姿态,以及观摩者对授课教师评头论足、一味指责别人缺点的研讨方式,都必须改变。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因此,互相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能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67 页
曾经和几位在我看来极为出色的老师交谈过,在交谈中他们的眼中流传飞扬着智慧的神采,然而一旦当我提出是否可以听课时,谈话尴尬地戛然而止,神采即刻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警惕,接下来通常都是婉转的谢绝。在佐藤学教授看来,要让学校转变,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在学校里建立起教师间公开授课情况的校内教研体制,即每个教师都要保证一年一次的公开授课;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以授课方式和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以学生和教师有目共睹的转变为依据,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正式固定下来。为什么教师们都一丝不让地死按住门把呢?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研讨往往是集中在评价课的好坏上,加上评课人又带着各自的标准和立场,这使得教师们陷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的恐慌之中。授课教师徨徨走进研讨室,感觉不啻于一场宣判会,谁都不喜欢被人评头论足,指手划脚。这也解释了教师为什么会花很多的精力很多的时间去准备一节公开课,他们所认为的公开课的价值也在于精心的准备使授课水平有了提高,很少人会提及事后的研讨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收益,研讨在他们看来尤同句点式的评价,无论听者还是讲者都注意“好坏”的简单评价,除此之外,研讨会充斥的便是一些无聊的空话和套话。实际上,如果想真正触及一节课的丰富性、特殊性,并且对教师的反思有所帮助,让整个研讨会充满意义和乐趣,首先我们就该抱着无论从每堂课我们都能学习到什么的想法,把原先放在教室后面的凳子向前移,移到学生中间,这样才不至于只看得到教师的“表现”,被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比如,教师的板书如何、条理是否清楚等等束缚住自己的眼睛,对课堂发生的一切丰富多彩的事都置若罔闻。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不会到研讨时把那些填空式的评价说完以后,就无话可说了,才有可能就课堂的实际情况作活泼的交流,分享和谈论课堂上的乐趣
和困难。这样的研讨才是让人期待的,并进一步地形成同事间真正的互相交流和合作,而不是互相猜疑、各自为政、互相排斥。教师从研讨会上获得乐趣和收益,就不会再对公开课感到惧怕,甚至会要求开放日常的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
综合学习产生混乱的原因还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即把综合学习理解为通过“经验(体验)”进行学习,而把学科学习理解为通过“知识(技能)”而进行的学习,这种两分法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认识上的错误。如果按照上述理解,那么,综合学习就陷入到活动主义与体验主义中,而学科学习就陷入到知识主义与技能主义中了。为避免混乱,必须先要确认一点,那就是,不管是综合学习还是学科学习,都要实现学习的课程,这一点上它们是相同的。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104-105 页
佐藤学所说的综合学习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新课程改革最具创新同时也最具争议的。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往往过于表面,这直接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一些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扭变成传授课,在课堂中完成了海洋生物的“探索”,一些学校认为是兴趣活动课的翻版,一些学校认为是综合实践活动是日常紧张学习的放松操,让学生出去走走,参观参观。要加深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首先必须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与分科学习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种孩子气的蹦蹦跳跳,恰相反,它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学习。佐藤学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和分科学习的区别在于组织方式的不同,综合学习是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而分科学习是以“内容”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分科学习的初衷是分门别类地清晰呈现知识,使知识能深入、累加地传授给学生,以实现夸美纽斯所设想的“百科全书”式人物的理想。然而,现实却不是分门别类地,问题总是以复杂的、丰富的方式整体地呈现。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手足无措是不难预料的,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是意识到分科课程这种缺失后的新的课程形态。此外,当面对一个真实问题时,人往往会调动自己所有的能量去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深入的探索的精神也是宝贵的。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惊喜不仅在于它带来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还在于这种课程形态带给我们的冲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表现为一种与客体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活动,这带来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立体审视,课堂也是这三种实践的活动,将扁平、单一的课堂变得生动、丰富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学生才会拿出面对丰富生活的兴趣,调动所有的情感、兴趣、知识、智慧投入学习之中。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其中蕴含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丰富意义,提供了一个契机。需要指出的是,在实践中,一些教师也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运用于学科学习中,但是认为就是把课堂弄得热热闹闹,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理解”,这也就是新课改课堂被人指责为“活动课”的原因所在。目前综合实践活动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被认为是教师缺乏开发、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素质,实际上,一来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毕竟是新生事物,对于新生事物我们总该允许一些探索的时间,二来是因为我们的教师从小所受的教育也表现出了后遗症,佐藤学说,他甚至觉得,这种素质与其说是存在于那些学生时代就一直优秀的教师中,还不如说是存在于那些学生时代不爱学习,而在大学阶段或进入社会后才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大开眼界、不断进步的教师中。综合实践活动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和学生一起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他还指出,许多教师为活动主题苦恼的原因在于他们都只在学校中生活,也不在社会中生活。当你留心生活,就会发现丰富的生活向你展现的课题比比皆是。
学习共同体
学校是一个个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公立”学校是“我的学校”,同时也是“大家的学校”。每次访问小千谷小学时,我总是感到,要在学校生活中实现这一理所当然的事需要学生、教师、家长、教育委员会、市民的真心诚意的共同参与。如果学校失去了这些热心于教育和学习的人们,那么,它即使能够招收和训练学生,也只不过是一个不能发挥任何创造能力的机构而已。„„一进小千谷小学,迎面扑来的是学生的声音:“欢迎到我的学校来!”听到学生喊:“请来我们的教室啊!”真是比什么都高兴。学生的心情真诚的、坦率的。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144-145 页学校是一个个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公立”学校是“我的学校”,同时也是“大家的学校”。每次访问小千谷小学时,我总是感到,要在学校生活中实现这一理所当然的事需要学生、教师、家长、教育委员会、市民的真心诚意的共同参与。如果学校失去了这些热心于教育和学习的人们,那么,它即使能够招收和训练学生,也只不过是一个不能发挥任何创造能力的机构而已。„„一进小千谷小学,迎面扑来的是学生的声音:“欢迎到我的学校来!”听到学生喊:“请来我们的教室啊!”真是比什么都高兴。学生的心情真诚的、坦率的。
佐藤学教授称日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为“静悄悄的革命”,他认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发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性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其实,我们目前经历的这场课程改革也是如此,教师是这场革命的中坚力量,只有我们都能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和教学,“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面临着太多的困扰,但是在和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交谈中让我们坚信脚下的路是正确,这场革命最终将会是一个双赢,即无论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会变得更有活力,愈加热爱他们的生活,意识到这点,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和沉着,在我们的耳边回荡着佐藤先生的箴言“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 本文作者简介 ] 刘徽,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上海 200062)
本书背景资料
佐藤学 1951年出生。日不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走访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在学习班中他推进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学校里他推进构建教师之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的关系;在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方面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他提出了未来学校的形象――“学习的共同体”,从内部推进对学校进行的改革。
译者李季湄说:“我粗粗一读就产生了把它翻译出来的冲动,因为我被日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被佐藤学先生的研究态度所感动;被日本同行所碰到的与我们共同的实际问题及他们认真、朴实、讲究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所吸引;被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被作者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鞭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
李季湄曾经向实验区的老师们建议:“读一读佐藤学先生的著作吧,肯定你们会受益匪浅的。”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们获得了和译者同样的感受。
佐藤学先生在为本书中文版所写的序中将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在我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也正在进行中。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或者第一线的校长、教师该怎样投入这场革命呢?
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来自佐藤学先生的挑战。作为日本名牌大学名教授的佐藤学先生“一直在积极地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他“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来一直如此”。因而他发现:“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与校长、教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问题,“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并从与一线校长、教师的密切接触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有力的支撑”。他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他说:“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
看到这里,作为教师,我们禁不住问自己:我们该怎样做教授?该怎样做教育研究?
本书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对一线的校长、教师来说也是颇有启示的。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学校如何实际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本书关于这些问题的许多观点和案例都如此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发人深省!尽管读者一打开书之后就能能读到佐藤学先生的许多精辟之言,但我还是禁不住要在这里先“引”为快――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做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
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
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话,既不是追求“自学自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
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传统的“阶梯型”课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
当综合学习中创造出的学习与学科学习的改革结合起来时,综合学习实践就有可能导致教育课程的整体改革。反过来说,综合学习不管开展得多么好,但如果不能推动学科学习的改革的话,则可以说课程改革就没有成果。日常的学科学习的改革才是中心课题。
小林老师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菜肴的教师;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
加纳校长自己亲自扛着录像机,一一记录每个教师的教学,倾听教师们的烦恼,坚持与处于教学中心地位的教师们相互学习。若干年轻教师响应了校长的建议,率先开放了自己的教学,在学校内形成了专业的合作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的关系。
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就是所有教师都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的创造性的、合作的活动过程。
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
日本学校正在试图摆脱支配其教育一个世纪以上的划一性与效率化,以综合学习为舞台开展“静悄悄的革命”。日本的教师也正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切与我国的现实状况是何其相似!课程改革是很艰苦、很繁难的,然而“改变教学、改变学校的条件决不是遥不可及的,使其实现的条件乃存在于所有的教室中。存在于所有的学校中”。因此,衷心希望本书能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新课程的健康实施。衷心希望本书能有助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看清那些应该做的、可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中去。
“跨越国界相互学习”,这是佐藤学先生的希望,也是译者翻译此书的希望。
第三篇: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江为清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走近教育大师》读书心得体会
温作胥
培根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的文字使我们脱离了未开化的状态。《走近教育大师》为我搭设了一个平台,使我能够有机会以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作为这次教师主题读书活动的必读书目之一,正如编者所言,该书让读者一册在手,便能概览从孔子到蔡元培,从苏格拉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张,通读全篇,受益匪浅。书中共收录了47位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言论,这个数字应该说不小了,但对于人类2000多年的教育史而言,似乎又微乎其微。其实,任何一部辞书都难以容纳所有的教育家。所以,当我合上书本时,稍思片刻,就会深深地发觉:原来教育可以这样美的。
竞争的时代,家长挑选学校,孩子选择老师,家长联名上书,道老师的好、说老师的坏,这些现象已屡见不鲜。可以说一个学校创办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师的数量与质量却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
作为一名新教师,孔子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那道指什么呢?我理解,应是指社会、政治的准则和做人的准则。而这些准则要理解他,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从少年到白头。
准则其实是物与俱来的,有的隐藏较深或道理较深,有的则容易让人察觉和接受。不管怎样,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们的悟性所经历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样,但求道的过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谓“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就说现在学校开展的历史读书活动,读书之道,倒并不是真的为了颜如玉、黄金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所拥有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学习就会落后时代,落后于生活。特别是我们做教师的,如果知识不够用了,那就意味着职业生命的结束。——拿什么去教学生!既然要读书,那又要花费许多休息时间,又会出现各种工作上的冲突,也就是求道之苦吧。
我思索,佛教认为视名利为空者得道也,对吗?谁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这句话老在脑海里沉浮。反复玩味,目光流转,在猜测,这是怎样一种的情感呢?即便付出一切,只要能得到答案,再大的代价也可以承受。处于今天的社会中,立于自己的世界里,我以为“朝闻道,夕死不可矣”。求道之路辛苦如此,然得悟即死,得与不得,有何区别?求为何求?我们应体现道的价值,体现求的价值,然后死亦无憾。
当然,理解为道是自觉,不是自主。朝闻道,夕死可矣,死的是“是非”的我,不是主我。即闻道者可以离开是非之人,进入立行真人世界。这又是另一种境界。
浮躁和功利,多一点理解和宽容,更多一点热情和关爱,可以让我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让学校的生命线真正得以延长。
《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
周合顺
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心建议》之后,感慨很深,它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先带孩子的实际题目,专门为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不是讲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有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以及颇具争议的题目,找出题目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我们教师有着很实用的指导和鉴戒作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往教学生。近期,为配合横塘中学的“三大活动”,我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我受益非浅。很想用一种概括的语言谈一下总体的感受。可没有办法把他们全部联系在一起。我真实的体会是在偶然的不经意间的阅读过程中自动的产生的一点心灵的萌动。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心建议》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没完全做自己的主人。首先不能正确熟悉自己,就从自己的业务水平来说,自己的上风和不足在那里,还不是完全了解。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由于它像一面镜子似的,字里行间都真诚的表述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由于它布满着精气神,这种东西弥漫在课堂上会把学生的心牢牢地捉住;这种东西存在于教师心灵深处,使他布满善意,布满了真诚,布满了生命的灵气。也是一种强大的人格气力。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在他的感召下,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们成了本学科的教学权威,又是多面手,能够指导学生开展多种活动,人人都能写文章,作一定意义上的学术报告,人人都热爱学生,留意发挥孩子身上最强的一面,留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待它,“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抖欲坠的露珠那样极为小心”。以至于苏霍姆林斯基自豪地说:“我校集体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创造性友好团体,这个团体中每人都为集体的创造做出他的个人贡献;每个人借助于集体的创造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同时他又使他的同事们在精神上充实起来。”
读完了这条建议,那种连续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这是我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印象特别深刻的两句话。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写教学日记或教学随笔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随着新教育实验如火如荼地开展,师生共读共写的纵深推进,教师的随笔、日记可以给消极的孩子进步的勇气,可以给茫然的孩子指明正确的方向。教师的随笔、日记不仅仅是激励学生的,更大程度上是给教师自己来阅读的,由这些随笔、日记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在记录的同时,也能审阅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上的教育教学的发展。这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吗?
21世纪是信息与生命大发展的“精神文明世纪”。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命的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教师总在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更为深刻的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师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环境的变化。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进步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进步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进步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持久的耐心是通过不断的实践习得的,耐心能使教师消除失看感和挫折感。假如说青少年天生就缺乏耐心和轻易冲动,那么,在所有的事情中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老师应该是冷静的理智的。
第四篇: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余淑琴拟写
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提倡了很多年了,但是应试教育的现状根本没有得到改变,其根源首先当然要归罪于现行的官僚式教育体制及其制度派生的难以更改的评价体系,但是教师也难逃其咎,一些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已经成为了冷血动物,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做爱了,他们只知道用挤占时间来控制学生的精力,用题海战术来赢得名次和荣誉,用分数排名来刺激学生的斗志,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成了不堪学业重荷的一头驴子,成了疯狂接受的一只机器鹦鹉,成了丧失生活情感的一架活动书橱。
解决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的教师首先得从“爱”开始,心中要有爱,但不能是肤浅的爱,要明白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能力和智慧。要把爱融入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去加以实践。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懂得和教学的规律合作,努力将他的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得“简单”; 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懂得和学生合作,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幸福的趣味”,让学生在个性化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更加个性化地活动,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再做教师设计的王国里的顺民;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把他的学生引向大量的阅读或直接的生活里去,使他们的心智活跃在一个“真实丰富而广阔的生活背景”中,不再让他们的大脑变成一具堆积抽象概念而易碎的容器。我把以上对充满爱的教育的愿望归结为“简单——有趣——丰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追求这样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再结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分别加以阐述。
一.追求教学的“简单”。教学显得繁难的根源在于教师没有把握住所教学科的规律。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让学生拥有让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血肉能够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即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共五种;他认为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为严重的缺点之一。我认为在这五种技能中,最首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使学生的阅读达到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培养这种达到自动化程度的阅读能力的关键就是培养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就是概括的能力,概括的能力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是从“具体的概括”到“抽象的概括”;有了概括能力以后再培养反咀细节的能力。这个规律可以简单归纳为“具体概括——抽象概括——反咀细节”。教师应该牢记这种规则,通过足够数量的事实材料的演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也牢记了这种规则,从而能够自动化地运用这种规则。
关于教会学生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联起来的那些线索。
二.追求教学的“有趣”。
这里所说的“有趣”,不是一般的低级趣味,而是一种来自于创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大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学生养成从事紧张而又快乐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在那些各种思想相互交叉、纠缠、碰撞的“交集点”上,启发并监视学生的脑力劳动,使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劳动中由于激动和自豪而快乐地战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成立各种的活动小组,力求每一个小组都能够显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并且能够在活动中,设法使理论知识成为组员进行创造、解决各种智力任务和劳动任务的主要刺激。
努力追求教学的“有趣”,是追求真知识的必然途径。关于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解释的相当透彻,他认为,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所以,教学没有学生的绝对参与,没有学生的自主活动,没有触动学生精神、思想和兴趣的创造,就不是真正的教学。只要在教学的第一线工作了一些时日的老师都应该知道,如果只是让学生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采取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这样哪里还会有真正的教学存在呢?
三.追求教学的“丰富”。
追求教学的丰富,就是使学生从阅读和生活之路走向真理,从而使学习的过程真正地丰富多彩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鼓励优秀的学生超大纲”的教学理念到了今天依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所谓“两套教学大纲”,就是要求学生必须重视的两套材料,第一种就是来自于教材中的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种就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他认为第二种材料就是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的一个智力背景。所谓“超大纲”,就是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他们有能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教学大纲的界限,因为在这种丰富的智力生活的气氛中,那些最有才能的学生了解、听到和想到的东西很多,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去从事深入的研究,而且使他们理解和学会必须识记的材料变得更加的容易。而这些超越大纲的富有创造性的智力生活必然使集体的智力生活变得丰富多样,对学习较差或比较平庸的学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教学理念关键就是要靠把课堂教学与以阅读和小组活动为中心的整套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力求通过组织并激励学生阅读和组织小组的活动,使他的学生在最喜爱的学科或创造性活动方面知道的东西,比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多好几倍。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避免学生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很可能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但是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是智力生活,完全没有体验个阅读和思考这种人类的巨大喜悦”的人。
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真正做到了“简单、有趣、丰富”,那么我们的爱就能真正地得到了体现,这种爱才成为了真正有价值的爱。
第五篇: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的精华部分,令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因此,教师读此一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
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没有机械的为写而写的敷衍塞责,没有简单的为读而读的摘抄照搬,更没有所谓一鼓作气的秋风扫落叶,在笔尖流露出的字里行间依然可以清晰触碰到大脑思考的余波,这正是读此书所带给我的。
其实这些建议都是值得我们反思借鉴的好方法:把基础知识保存在学生的记忆里,把学生从实施引导到抽象真理,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教给学生观察,依靠阅读扩充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等等,其中第71条建议对教学方法问题的阐述使得我从宏观上去看待教学并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在目前还不具备自主选择能力的受教育阶段,师者与家长对孩子的前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出现优秀生、中等生和比较差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用一刀切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他们的学识和能力,而且当前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把学生放在智育成绩的竞技场上,以升学为教育的唯一指标,结果忽视了对生命的尊重和肯定,忽视了对学生生活智慧的开发和启迪。
我们承认,从不起眼的孩子身上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他们的内在潜质,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丽的希望。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正如我们,经历过得有些或遗忘或牢记,却也依然清晰的忆起学生时代的老师们,未曾做过“后进生”,不能深切体会到他们看似叛逆的言行举动,而今,大家一样都拥有尊严和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沉静思考现在的我与我们的学生们,真的有愧于师者称号,但从此开始,我想这条路已经不再越来越远了,却也拉进了我与孩子们沟通的距离。当然,我们不能指望现在的孩子们和我们当年一样,因为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只能用新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也只能用新的标准看待孩子的成长,也只能用新的标准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教育应该与时俱进。
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现状的落后,而忘记了自身找差距以及发现优势的存在,出现问题先质问,居高临下的盛气凌人,非但不分析,而是一味的指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己该如何改善下一步的态度?父亲曾告诉我,你所面对的是孩子,要循循善诱;父亲也曾告诉我,老师是攀登路上孩子那个坚强的扶手,在我看来,用心做教育,真谛在于爱与付出。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指挥、理智和道德的典范„„”
六、思考是教育的升华
一直以来,反思总是脱离不了站在自己的角度,尤其是个人情绪化的反思更会加重困惑,只有当身处其境,以当事人的角度分析对待事物,才能切身体会来龙去脉,摆脱异己之见、摒弃盲目臆断,使得事情得以顺利解决。教师的所作所为在毫无功利的奉献付出中反思着,希望促进自身成长的同时,更期待收获来自学生的努力与进步、成长与成功,即使在承受众多的压力的那段岁月里,也可以义无反顾地以一种严而有度的爱去默默守护心灵的净土,以无愧于一双双期待的眼神。
七、读书是教育生命的延续
读书是我们最美的姿态,读书是你我的挚爱,书海结伴,畅游时空,耕耘美丽,收获精彩!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
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
阅读,是一种情怀,关照自然,博大;
倾听心声,快慰;亲近生命,悠然。
让我们走近阅读,走近名作,走近心灵;
让我们在浩瀚书海中探索知识、品味人生、获取幸福。
让醇美的文字,丰盈我们的心田;
让前人的智慧,养育我们的精神;
让满页的墨香,浸润我们的青春„„
“读书使人丰富,写作使人深思考;读书使人明理,写作使人深沉;读书使人视野开阔,写作使人提高境界”。愿所有的教师都能愉快地,富有激情地去读书、写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