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法诉讼深化司法改革 确保司法公正
深化司法改革 确保司法公正
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深化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体制、审判程序以及从制度上保证法官队伍的高素质、维护司法的廉洁公正。自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实施《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对全国法院改革工作作出了统一的部署和安排以来,全国各级法院的改革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公开审判制度得到了落实,队伍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审判方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监督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提高,但是,在充分肯定改革成果的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各方面原因,许多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改革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总结和深化。下面拟对当前的司法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一、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司法审判人员的整体素质
我认为,在司法改革各项目标中,重点需要解决的是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任何改革的措施都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法官制度的改革,就是要从行政管理模式向依据审判规律而形成的模式转换。为了增进司法的独立和公正,全面提高法官的队伍素质,需要努力建立严格的法官的选拔和淘汰制度,实行法官的精英政策;加强法院现有体制的改革,在法院组织体系、人事体制等方面逐步使地方法院与地方政府发生脱离,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以减少或消除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完善法官的任职保障制度、高薪制以及责任制,尤其要建立一套法官职业道德和纪律,加强对法官的职业道德的训练,努力实现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以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二、深化审判方式的改革,确保程序公正
当前,在审判活动中确保程序公正,需要进一步强化审判制度的改革,通过确保法官独立地行使审判权,在审判活动中始终保持独立的地位,排除来自于各方面的不合理的干预,从制度上努力减少甚至消除法官单方面接触当事人,甚至与律师、当事人进行私下交往的现象。同时,要全面贯彻公开审判制度,避免先定后审,开庭走过场的现象;应落实审判合议制,改革案件的行政审批制以及审委会包揽各类案件的裁定权的现象;认真执行审判监督制,杜绝上下级法院私下沟通,剥夺当事人上诉权的问题。
三、完善民事证据制度,保障证据规则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合法性
民事证据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对司法审判权进行有效制约、从而保证司法公正的有效措施。证据法律制度的完善本身也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证据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所以各地的法院为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大都制定了自己的证据规则,但这些规则之间极不统一,有的甚至在同一省市内部各中级、基层法院之间都不一致,从而极大地妨碍了司法的统一性。许多规则也突破了现行法律的规定,例如,举证时限和庭前交换证据都是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相矛盾的。此外,各地各级法院分别制定不同的证据规则,也不利于保障当事人诉权的行使。所以,统一民事证据法律制度,对于实现司法的统一也是必要的。为此,我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尽快制定有关民事证据制度的司法解释,保障证据规则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合法性。
四、进一步完善审判长的选任制,以增进司法的独立和公正
民事证据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对司法审判权进行有效制约、从而保证司法公正的有效措施。证据法律制度的完善本身也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证据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所以各地的法院为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大都制定了自己的证据规则,但这些规则之间极不统一,有的甚至在同一省市内部各中级、基层法院之间都不一致,从而极大地妨碍了司法的统一性。许多规则也突破了现行法律的规定,例如,举证时限和庭前交换证据都是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相矛盾的。此外,各地各级法院分别制定不同的证据规则,也不利于保障当事人诉权的行使。所以,统一民事证据法律制度,对于实现司法的统一也是必要的。为此,我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尽快制定有关民事证据制度的司法解释,保障证据规则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合法性。
四、进一步完善审判长的选任制,以增进司法的独立和公正
民事证据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对司法审判权进行有效制约、从而保证司法公正的有效措施。证据法律制度的完善本身也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证据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所以各地的法院为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大都制定了自己的证据规则,但这些规则之间极不统一,有的甚至在同一省市内部各中级、基层法院之间都不一致,从而极大地妨碍了司法的统一性。许多规则也突破了现行法律的规定,例如,举证时限和庭前交换证据都是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相矛盾的。此外,各地各级法院分别制定不同的证据规则,也不利于保障当事人诉权的行使。所以,统一民事证据法律制度,对于实现司法的统一也是必要的。为此,我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尽快制定有关民事证据制度的司法解释,保障证据规则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合法性。
四、进一步完善审判长的选任制,以增进司法的独立和公正
民事证据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对司法审判权进行有效制约、从而保证司法公正的有效措施。证据法律制度的完善本身也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证据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所以各地的法院为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大都制定了自己的证据规则,但这些规则之间极不统一,有的甚至在同一省市内部各中级、基层法院之间都不一致,从而极大地妨碍了司法的统一性。许多规则也突破了现行法律的规定,例如,举证时限和庭前交换证据都是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相矛盾的。此外,各地各级法院分别制定不同的证据规则,也不利于保障当事人诉权的行使。所以,统一民事证据法律制度,对于实现司法的统一也是必要的。为此,我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尽快制定有关民事证据制度的司法解释,保障证据规则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合法性。
四、进一步完善审判长的选任制,以增进司法的独立和公
自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长选任办法(试行)》颁布实施后,审判长选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审判长选任制无疑是人民法院在建立科学的法官制度方面、为尽快提高我国法官队伍素质所做出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推进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改革对于提高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审判效率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如何才能保证选任出来的审判长是真正德才兼备,既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
和业务才干的人士呢?我认为,关键在于选任的程序必须公正、科学。为此,首先需要对参与选任的审判员的基本条件作出一个明显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再确立详细的、科学的技术指标,通过这些技术指标以保证选任的审判长符合公正裁判的要求,也可以防止以人际关系作为评判的标准。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对此作出更为具体明确的规定。
完善审判长选任制,还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权责不清、审者不判、判者不审”以及法院体制行政化的现象。要使审判长选任制有助于强化司法的独立性,必须真正落实法律赋予审判长所享有的职权。审判长应当成为合议庭的组织者,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发挥指挥作用,但同时也要对案件的审理结果负主要的责任。在审判长选任出来后,不宜频繁地更换,否则很难充分发挥审判长选任制度的作用。因此,我建议在审判长选任出来后,其任期可以初步确定为三至五年。待到将来法官素质、选任程序等配套制度得到完善改进后,可以再延长期限。
五、强化判决书的说理,推行判决书的公开
要求民事判决书详写理由,乃是司法公正的最直接的要求。
我认为,强化判决书的说理,重点应突出两点:第一,对判决中的证据的采用应当作出详细的分析。证据是事实认定的基础,所谓以事实为根据,实际上就是以证据为根据,因此,判决书中要做到准确地认定事实,就必须要对证据采用的理由进行详细的分析。如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提供的证据,哪一项证据能够采用,哪一项证据不能采用,不能采用的理由是什么,以及采用的证据能够证明什么,为什么能够根据已经采纳的证据认定一定的事实,这都需要在判决书中作出详细的说明。第二,对判决中引用的有关的法条的含义应当进行解释。我认为,法官裁判案件就是要将成文法运用到具体的事实之中,将抽象的法条与具体的事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但是,一个或某几个法条为什么能够适用于特定的案件,这就需要法官在判决中作出详细的说明。这就是说,法官需要在判决中准确地引证法条,并且对该法条的含义作出准确的解释。如果不能够找到可供适用的法条,而需要援引有关的原则,或者需要通过公平正义的观念来作出判决,都需要在判决书中作出详细的说明,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根据法理来论证。
在强调判决书说理的同时,还应重视判决书的公开。当前,许多法院规定可以到法院内部查阅判决书,这是十分必要的。较之于过去将判决书当内部文件对待的办法,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但按照公开制度的要求,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应当采取措施尽快将判决书内容向社会公开,例如在互联网上和报刊、杂志、书籍上公开,以便人民群众都能及时、方便地获得判决书的信息。同时,也应当允许对公开的判决作出评述,这些评述也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民群众尤其是专家的评述,既可以使一些优秀的判决得以宣传,优秀的法官得以表现;也可以使一些不公正的判决得以展示,这就会产生良好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效果。
中国正处于一个向法治社会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能否真正做到独立与公正。只有努力深化司法改革,逐步建立一个独立、公正、廉洁、权威的司法机构,才能真正保障裁判公正、实现社会正义,也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法治化、民主化。
第二篇:深化司法改革 确保司法公正(王利明)
深化司法改革 确保司法公正
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传时间:2002-3-29
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深化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体制、审判程序以及从制度上保证法官队伍的高素质、维护司法的廉洁公正。自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实施《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对全国法院改革工作作出了统一的部署和安排以来,全国各级法院的改革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公开审判制度得到了落实,队伍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审判方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监督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提高,但是,在充分肯定改革成果的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各方面原因,许多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改革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总结和深化。下面拟对当前的司法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一、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司法审判人员的整体素质
我认为,在司法改革各项目标中,重点需要解决的是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任何改革的措施都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法官制度的改革,就是要从行政管理模式向依据审判规律而形成的模式转换。为了增进司法的独立和公正,全面提高法官的队伍素质,需要努力建立严格的法官的选拔和淘汰制度,实行法官的精英政策;加强法院现有体制的改革,在法院组织体系、人事体制等方面逐步使地方法院与地方政府发生脱离,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以减少或消除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完善法官的任职保障制度、高薪制以及责任制,尤其要建立一套法官职业道德和纪律,加强对法官的职业道德的训练,努力实现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以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二、深化审判方式的改革,确保程序公正
当前,在审判活动中确保程序公正,需要进一步强化审判制度的改革,通过确保法官独立地行使审判权,在审判活动中始终保持独立的地位,排除来自于各方面的不合理的干预,从制度上努力减少甚至消除法官单方面接触当事人,甚至与律师、当事人进行私下交往的现象。同时,要全面贯彻公开审判制度,避免先定后审,开庭走过场的现象;应落实审判合议制,改革案件的行政审批制以及审委会包揽各类案件的裁定权的现象;认真执行审判监督制,杜绝上下级法院私下沟通,剥夺当事人上诉权的问题。
三、完善民事证据制度,保障证据规则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合法性
民事证据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对司法审判权进行有效制约、从而保证司法公正的有效措施。证据法律制度的完善本身也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证据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所以各地的法院为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大都制定了自己的证据规则,但这些规则之间极不统一,有的甚至在同一省市内部各中级、基层法院之间都不一致,从而极大地妨碍了司法的统一性。许多规则也突破了现行法律的规定,例如,举证时限和庭前交换证据都是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相矛盾的。此外,各地各级法院分别制定不同的证据规则,也不利于保障当事人诉权的行使。所以,统一民事证据法律制度,对于实现司法的统一也是必要的。为此,我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尽快制定有关民事证据制度的司法解释,保障证据规则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合法性。
四、进一步完善审判长的选任制,以增进司法的独立和公正
自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长选任办法(试行)》颁布实施后,审判长选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审判长选任制无疑是人民法院在建立科学的法官制度方面、为尽快提高我国法官队伍素质所做出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推进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改革对于提高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审判效率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如何才能保证选任出来的审判长是真正德才兼备,既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才干的人士呢?我认为,关键在于选任的程序必须公正、科学。为此,首先需要对参与选任的审判员的基本条件作出一个明显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再确立详细的、科学的技术指标,通过这些技术指标以保证选任的审判长符合公正裁判的要求,也可以防止以人际关系作为评判的标准。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对此作出更为具体明确的规定。
完善审判长选任制,还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权责不清、审者不判、判者不审”以及法院体制行政化的现象。要使审判长选任制有助于强化司法的独立性,必须真正落实法律赋予审判长所享有的职权。审判长应当成为合议庭的组织者,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发挥指挥作用,但同时也要对案件的审理结果负主要的责任。在审判长选任出来后,不宜频繁地更换,否则很难充分发挥审判长选任制度的作用。因此,我建议在审判长选任出来后,其任期可以初步确定为三至五年。待到将来法官素质、选任程序等配套制度得到完善改进后,可以再延长期限。
五、强化判决书的说理,推行判决书的公开
要求民事判决书详写理由,乃是司法公正的最直接的要求。
我认为,强化判决书的说理,重点应突出两点:第一,对判决中的证据的采用应当作出详细的分析。证据是事实认定的基础,所谓以事实为根据,实际上就是以证据为根据,因此,判决书中要做到准确地认定事实,就必须要对证据采用的理由进行详细的分析。如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提供的证据,哪一项证据能够采用,哪一项证据不能采用,不能采用的理由是什么,以及采用的证据能够证明什么,为什么能够根据已经采纳的证据认定一定的事实,这都需要在判决书中作出详细的说明。第二,对判决中引用的有关的法条的含义应当进行解释。我认为,法官裁判案件就是要将成文法运用到具体的事实之中,将抽象的法条与具体的事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但是,一个或某几个法条为什么能够适用于特定的案件,这就需要法官在判决中作出详细的说明。这就是说,法官需要在判决中准确地引证法条,并且对该法条的含义作出准确的解释。如果不能够找到可供适用的法条,而需要援引有关的原则,或者需要通过公平正义的观念来作出判决,都需要在判决书中作出详细的说明,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根据法理来论证。
在强调判决书说理的同时,还应重视判决书的公开。当前,许多法院规定可以到法院内部查阅判决书,这是十分必要的。较之于过去将判决书当内部文件对待的办法,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但按照公开制度的要求,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应当采取措施尽快将判决书内容向社会公开,例如在互联网上和报刊、杂志、书籍上公开,以便人民群众都能及时、方便地获得判决书的信息。同时,也应当允许对公开的判决作出评述,这些评述也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民群众尤其是专家的评述,既可以使一些优秀的判决得以宣传,优秀的法官得以表现;也可以使一些不公正的判决得以展示,这就会产生良好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效果。
中国正处于一个向法治社会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能否真正做到独立与公正。只有努力深化司法改革,逐步建立一个独立、公正、廉洁、权威的司法机构,才能真正保障裁判公正、实现社会正义,也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法治化、民主化。
原载《人民法院报》。
第三篇:刑法诉讼浅析权力监督与司法公正
浅析权力监督与司法公正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产生他的权力机关负责,受权力机关监督。但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监督法,对权力监督缺乏专门的规定,权力监督的方式、方法及程序尚不规范,再加上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导致部分观念认为,权力监督妨碍了司法公正,并对权力监督的方式、方法提出质疑。本文拟结合司法实践,就权力监督对司法公正的作用,以及权力监督的正当行使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以示共鸣。
一、权力监督对司法公正的作用
司法公正是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准,也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在现代社会,公正与司法有着内在的联系,司法应当以公正作为价值取向。司法活动之所以启动,就在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了争议,法律的公正原则发生扭曲,这就要求通过司法手段矫正并消除这种法律关系的争议,使争议的法律关系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即恢复公正。很显然,司法的功能意义在本质上要求司法本身具有公正性,而公正的裁判以裁判者中立为必要条件,裁判者中立又必须以裁判者独立为必要条件。从司法独立的运行要求来看,它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就我国司法发展的现状来看,在没有建立比较完备的制度来最大程度地预防、抵制司法腐败的前提下,让司法处于没有任何合理监督状态下,人们将有可能处于较为严惩的不安全之中,况且我国的法律建设尚处于不发达阶段,司法不公的现象在较大范围内客观存在。要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司法,一段时间内也无法实现。
从我国的权力构建中可以看出,权力机关对司汉的监督在于保障司法活动按照正常的轨道运行,防止司法腐败和不公。权力不受限制便会被滥加使用,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权力作了透彻的研究后指出,“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权力易滥用,是由权力自身的两个因素所决定,其一是国家权力的特点,即脱
离社会的独立性的普遍的强制力,前者使其不受其他力量的支配,后者使其具有威慑一切的效果。两者结合,使其获得迫使全社会服从的权威;其二是国家权力不能自行运转,必须通过具体的、生动的人来行使。尽管这些掌权者是统治者精心培养和选拔出来的优秀分子,但作为人都是有私心杂念的,遇上相应的气候,私欲就会膨胀,从而将手中的为大众谋利益的公权,变成了谋私的工具。权力的这两个因素的合力作用,就能造成国家权力脱轨运行,致使权利的滥用具有不可避免性。司法权力也不例外,为了防止和抵制权力的滥用,对权力进行制约就成为一种绝对必要的手段。
通过权力机关对司法监督的目的来看,就是促进司法公正,这也是与司法追求的价值是一致的。权力机关依照宪法,通过对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及其产生的审判人员实施检查、调查、评价等监督活动,为司法权立权威性,保证司法能够正常运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虽然从表面上看,权力监督使司法的权威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纠正冤假错案,实现社会公正的初衷完全符合法治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这样做的结果有利于提高人民对司法的信心和信任,最终会增强司法的权威性。至于打着监督的旗号,干着干扰司法的非法监督,我想是与权力监督的本意相悖的,应另当别论,司法人员应理直气壮的予以抵制。
虽然权力监督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司法公正,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权力监督只是促进司法公正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因为司法公正最根本的依托还在于它的程序。任何一个监督者,只要它拥有一定的支配力和影响力,同样就有产生腐败的可能性,就有权力被滥用的危险性。同时,由于权力机关受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权力监督是不彻底的。因而最有效的监督制约力量存在诉讼和审判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诉讼体制本身的监督制约资源,而不是仅靠外部的监督机制来消除司法腐败的问题。
总之,在现阶段,我国的司法环境不理想,法制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人大机关如果正当行使监督权力,不仅不会损害司法独立,相反,可利用其权力机关的特殊地位,矫正妨碍司法独立的违法行为,为司法公正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权力监督的正当行使
前面,我们已探讨过,权力监督对促进司法公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当前,由于监督的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些弊端,权力监督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甚至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笔者认为,权力机关要正当行使监督权,必须坚持两个前提,首先应把握住维护独立性、被动性、权力性的司法特征,以此拓展监督的渠道;其次是应考虑我国法治制度建设不完善和司法环境不良这个事实。所以对法官公正司法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因为中国司法在力求做到公正的同时,却面临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困惑。权力机关必须正视法治建设的缺陷,给公正司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那么,如何在现有法治制度和环境下,通过权力监督来促进司法公正呢?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权力监督应注重事后性原则
事后性就是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的工作报告,某一时期,某一项工作或某一类案件或某一起重大典型、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专题报告进行监督。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司法机关已完成的工作或已审结的案件。显而易见,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如果权力机关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发表有倾向性的意见,由于权力机关有至高的监督权,法官不得不考虑,势必影响了独立办案的原则,而且变相行使司法权和准司法权,这显然违背了宪法关于国家基本权力合理分工的原则。同时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审理的案件是否错误,在裁判结果未出来之前,是无法考证的。因此,不必要也不能够实施监督,只有当司法机关对案件作出裁判之后,他才能根据相关的法律条文及社会效果来判断裁判的正确与否,从而决定是否督促司法机关启动再审程序提起再审。当然,对审理过程中,发现的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行为,有权责令法院依法定程序予以处理。实际上,这是权力机关对人的监督,其实也是一种事后监督,只有当司法人员已行使完了某种违法违纪行为。人大机关才容易监督,对法官有可能或者是想利用职权做某种非法交易,只要事实尚未发生,人大机关也是无法监督的。
(二)权力监督应注重整体性原则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权力机关实行会议制,其监督权只能集中行使,即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常务委员会会议来行使,单个人大代表在没有获得人大授权的情况下,尚不能代表人大行使权力监督,人大专门委员会进行监督,也要获得授权。李鹏委员长曾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会会议上指出:“人大是集体行使职权,防止人大代表个人干涉审判独立”。当然,这并不是说人大代表不能针对司法审判活动进行视察、调查或旁听法院公开审理案件及检查法院工作,也不是说人大代表不能向法院提出各种批评、意见和建议。相反,这些监督措施对于保障法院公正裁判都是必要的。这些监督从性质上来说都是单个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所赋予的监督权力的行为。而不能等同于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权力监督是权力机关作为工作集体对法院进行的监督,凡是未通过集体决议的方式对司法机关发表的意见都只能代表个人的意见,不能视为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的行为,凡是权力机关集体形成的决议,司法机关应予服从,并给予相应的答复。
(三)权力监督应注重司法程序监督的原则
由于受传统司法观念的影响,重实体、轻程序的作法根深蒂固。随着现代法治进程的加快,虽然程序公正的价值日益凸现,但是司法实践中,对程序公正的理念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权力机关也同样如此,对程序公正的监督也不是十分到位,笔者认为,权力机关有必要转变过去注重对结果的监督为对程序的监督。理由有三点:一是公正的程序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根本保证。虽然公正的程序并不必然产生公正的结果,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公正的程序比不公正的程序能够产生更加公正的结果。当前,司法不公最突出的问题是程序不公正,如人际关系的干扰、法官单独接触一方当事人等,使法官中立和独立受到影响;争夺管辖权,给地方保护主义以可乘之机;案件应公开而未公开审判,缩小了社会监督空间;合议庭流于形式,合议庭成员间失去制约;应回避未回避,使回避制度形同虚设。程序上的不公正给实体不公正留下了极大的空间。案件的程序如实体就如同产品的 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一般生产产品的过程都会存在问题,而案件的实体有错误,多数情况下程序也不公正。二是公正的程序可以弥补实体判决的缺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滞后的法律法规,使不同法官对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实体公正的标准十分难以把握。但是经过正当化的程序产生的裁判结果更具公正性,也更具权威性,更容易得到当事人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正义的程序得到实施的情况下,程序过程本身能够使结果正当化,并且有吸收当事人不满的功能”;三是公正的程序是绝对的,公正裁判是相对的。近几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作为定案依据的事实。因此,法官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依照一定的程序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支持自己的观念,则法官只能根据现有证据作为利于主张权利人的裁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体公正是相对的。但是,程序的公正却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无论当事人提供多少证据,无论案件的繁简,法官在审理过程中都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如果在审理案件中是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的,从法律意义来说我们就应该推断裁判的结果是公正的。作为权力机关,无法从法律专业知识的角度来对裁判结果的正当性行使监督权。相对来说,对司法程序的监督更直接,更有效、更容易,所以说,在司法公正中,实体不公正是标,程序不公正是本,应当在治本上狠下功夫。
(四)权力监督应注重对人的监督的原则
为了使权力机关从繁杂的事务监督中解脱出来,让权力监督更加有效,更能够治本,笔者认为,权力机关应将重心从对具体事务的监督转化为对人的监督。首先,权力机关对人的监督是有法律依据的。根据《宪法》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权力机关根据群众的来信来访或者人大代表的议案中发现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确有违法犯罪行为,以至于造成冤假错案的,可以责成有关机关进行调查,或者由权力机关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权力机关也可以通过召开听证会听取当事人及有关方面人员陈述和意见的方式查明违法行为的真相,经查证属实,可通过法定程序罢免其审判职务。通过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权力机关对司法人员进行监督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权力机关应该认真履行其职责;其次,从权力监督的目的来看,我们知道权力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纠正司法机关的违法行为及冤假错案,以维护司法的公正,而司法公正的决定因素是司法工作者,如果过分强调对个案进行监督,即使监督成功,也只是个案得到了纠正,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至于说人大对法院审理的(下转第80页)(上接第75页)案件进行监督可以防止“说情风”一说,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己,因为人大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也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不是真空之中。而审判人员是相对固定的群体,通过确定审判人员有无过失或违法违纪行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处理,如罢免等,以儆效尤,从根本上提高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最终确保司
法公正。这种做法远比人大陷入繁多的案件监督事务之中的效率高得多,效果好得多。正如一学者说:“我国人大对司法人员的选举任命,已经是保障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公正行使司法权的最起码要求,即使人大任免司法人员是形式上的,这种任免也是必要的,因为它是一种民主形式。”
(五)权力监督应注重间接性监督的原则
所谓间接性,是指权力机关在行使其对法院的监督权时,主要是尽可能的通过间接手段来达到监督的目的,而不能直接宣告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无效,也不能对法院的判决和裁定进行更改。即使发现审判人员有违法犯罪行为,也只能对该审判人员依据一定法定程序予以罢免。也不能对该案件的裁判结论径直进行纠正,只能建议司法机关启动司法程序进行复查和自行纠正。1998年,全国人大在工作报告中指出:“纠正错案应由法院、检察院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去办,人大在监督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时,不直接处理案件”。所以衡量监督权行使是否正当的标准应是权力机关始终处于监督者的地位,而不是实际行使司法和准司法权。同时,也不能以监督为名通过人大决议,对抗已生效的法律文书,从而损害司法裁判的终局性和权威性。
综上所述,人大机关应在尊重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监督的方式、方法,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第四篇:全面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
全面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 提升司法公信
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报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建设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平台为载体,全面深化司法公开,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促进司法公正,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取得明显成效。
周强表示,深化司法公开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是落实宪法法律原则、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重大举措,是深化司法改革、建立公开透明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
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司法公开的各项部署,全面深化司法公开,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司法公开理念,确保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人民法院深刻把握总书记提出的“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的要求,充分认识司法公开的重大意义,努力使司法公开成为每个法院、每个法官的自觉行动。最高人民法院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协调,指导各级法院切实增强主动公开意识,努力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人民法院坚持主动公开、依法公开、全面公开和实质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将司法公开覆盖审判执行工作各领域、各环节,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人民法院立足群众司法需求,切实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完善司法公开平台的互动功能、服务功能和便民功能,把深化司法公开变成人民法院和人民群众双向互动的过程,让司法公开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二是创新司法公开载体,切实增强司法工作透明度。建设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开通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通过网站、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推送案件流程信息,变当事人千方百计打听案件进展为法院主动向当事人告知。截至今年
10月16日,各级法院共公开审判流程信息25.5亿项,推送短信3473.6万条,方便了当事人参与诉讼。建设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开通中国裁判文书网,除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以调解方式结案、离婚诉讼或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等情形外,各级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书统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截至今年10月16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超过2180万篇,访问量突破31亿人次,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网。建设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开通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当事人可在网上便捷查询执行案件办理情况、未结案件被执行人信息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内容。截至今年10月16日,执行信息公开网已累计公布执行信息4487万条。最高人民法院和部分地方法院还对社会关注案件的执行过程进行全程网络直播,接受群众监督,增强执行权威。加强法院网站和新媒体建设,全国90%以上的法院开通门户网站,不断完善网站功能,便于人民群众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开通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建成“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全国3200多个法院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加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实施“天平工程”,建成人民法院信息化2.0版,3519个法院和9279个人民法庭实现专网全连通、数据全覆盖,实现网上立案、办案、执行和网上办公,实现数据的实时统计、实时更新和互联互通,为深化司法公开提供了科技保障。积极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
3.0版建设,确立“智慧法院”建设目标,促进提升司法公开水平。
三是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推进立案公开,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依法保障当事人诉权。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做好释明工作,让当事人明明白白行使诉权。推进庭审公开,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依法应当公开开庭的案件一律公开开庭审理。创新庭审公开方式,强化科技法庭应用,以视频、音频、图文等方式公开庭审过程,大力推进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和庭审网络直播。开通中国庭审公开网,截至今年10月16日,地方各级法院通过互联网直播庭审43.2万件,点击观看量11.3亿人次;最高人民法院自今年7月1日起所有公开开庭的案件庭审活动都通过互联网直播,截至今年10月16日共直播庭审143次,点击观看量6.3亿人次。推进裁判标准公开,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指导性文件,指导各级法院统一正确适用法律,妥善审理各类案件。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制定量刑指导意见,确保量刑公正。推进裁判理由公开,深化裁判文书说理改革,制定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强化裁判文书说理,注重释疑解惑,全面列举适用的法律条文,切实提升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和权威性。推进司法政务公开,定期发布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公报和审判工作白皮书,建立健全人民法院新闻发布制度,向社会及时全面准确发布司法信息,增进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推进诉讼服务公开,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构建以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客户端、12368热线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化诉讼服务网络,积极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性、低成本的诉讼服务。
四是延伸司法公开功能,拓展司法公开效果。积极传播法治精神,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传播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促进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宣部联合开展“用公开促公正,建设核心价值”主题教育,妥善审理涉“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权案、邱少云家属诉孙杰案等一系列重大案件,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功能,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促进对外交流合作,全面展示我国法院推进司法公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成果,提升我国司法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促进对港澳台交流合作,成立中华司法研究会,为两岸暨港澳以及海外法律界搭建起中华司法研究与交流的高端平台。
周强表示,近年来,人民法院深化司法公开取得明显进
展,特别是在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进了人民法院各项工作。一是促进了司法公正,司法活动特别是案件审理进程更加公开透明、文明规范,审判管理和内外监督机制更加完善,促进了裁判尺度统一,规范了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推动审判质量效率不断提高。深化司法公开,使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全程接受各方面监督,努力杜绝暗箱操作空间,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过程及其结果的公正,增进了群众对司法的信任、信赖和信心。二是促进了法院队伍素质的提升,倒逼法官加强能力建设,督促法官严格规范司法行为,推动了司法作风的转变,有力促进司法公正高效廉洁,遏制和预防司法腐败。三是促进了全社会法治观念的增强,推动了法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促进了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的形成。人民法院深化司法公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充分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周强表示,司法公开工作还存在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法院公开信息不够全面充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在工作开展中也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紧紧围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环境下司法公开新途径,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依托信息化实现审判执行工作全程留痕,将审判权和执行权的运行更好地置于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促进公正高效廉洁司法。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司法公开的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司法公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愿公开、敢公开、善公开。二是继续推进司法公开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和“智慧法院”,实现审判执行工作全业务网络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面向法官、当事人及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三是完善司法公开的制度机制,加强司法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研究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应公开信息的范围界限、时限要求。四是强化对司法公开的人财物保障,进一步加强科技法庭建设,逐步做到“每庭必录”。五是加强司法公开成果应用,依托数据集中管理平台,加强对司法数据的分析研究,为司法决策提供参考,为法官审判执行案件提供支撑,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六是以公开倒逼提升队伍素质,适应全面深化司法公开的新形势,推进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促进提高队伍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第五篇:浅析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
浅析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
摘要: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现在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学者探讨的问题,并且在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不利于司法公正,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法治原则的要求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在进行司法改革进程中改革和完善司法公正,实现司法公正的对策和制度。
关键词:司法公正、司法改革、程序、司法体制
一、司法公正的涵义与价值
司法公正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司法公正,实质上有两层涵义:一是程序公正,即诉讼活动的过程对有关人员来说是公正的,或者说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所受到的对待是公正的。二是实体公正,即司法机关对诉讼当事人作出的裁决或处理结果是公正的。
(一)程序公正的含义
在适用法律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中,司法程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程序公正,是指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公正地对待作为当事人的冲突主体,保证冲突主体能足够和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愿望、主张和请求的手段及其行为的空间。从司法程序的历史演进过程考察,程序公正的含义包括下述几方面:
1.程序的独立性。是指诉讼程序的开启和运作应当以实现法律目的为依归,免受其他法外程序的干扰和影响。法官在审判中,只服从法律,不受其他国家机构及其官员的干预。
2.程序的民主性。它包括:程序设置是否以大多数人利益为重,是否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是否便利大多数人;程序能否体现和保障公民权益在实体上的实现;程序性义务是否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等等。
3.程序的控权性。程序的目的和功能之一是制约权力的运行。权力失控将导致不公正,因此,程序公正要求法官的行为不应当是反复无常或专横武断的。
4.程序的平等性。法官是中立者,与当事人或案件本身无利害关系;冲突和纠纷的双方有平等陈述意见的机会;双方所举的证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程序的公开性。指司法过程和结果对当事人和社会公开,公开司法可以发挥当事人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以防止偏私的可能变为现实和促进当事人以及社会对司法结果的信赖。
6.程序的科学性。是指程序的设计应当符合法律行为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和服务于其设置和存在的目的。科学的程序在注重实效的同时,应当有足够的防错和纠错功能。
(二)实体公正的含义
国家司法机关享有和行使司法权的目的,是在准确地查明社会主体间的冲突和纠纷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统治阶意志的法律规范救治业已被侵害的法律权利,恢复被扭曲的社会秩序。因此,实体真实或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不论刑事司法、民事司法抑或行政司法,都要以追求案件的客观真实和公正处理为价值目标。
一般说来,实体公正的达成有赖于:第一,证明案件的事实过程的证据确实可靠,且达到了一定量,具有实在的证明力。第二,双方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所进行的陈述、辩解以及相互辩论是在法律允准的范围和环境中展开的,不受威胁,引诱、欺骗甚至刑讯的影响;而且,双方当事人在司法中所享有的进攻和防御手段及机会是平等的。第三,司法者在事实和法律基础上对证据的审查与取舍,对双方当事人所主张内容的认可与否定以及其它一切判断正确。
(三)公正司法的意义
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是辩证统一的。实体公正有赖于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是追求实体公正的手段,不公正的程序是难以实现实体公正的。从另一方面讲,程序公正并不意味着必然会有实体公正,在正当程序下仍有出现冤、假、错案的可能性,因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是不可偏废的。公正司法,对于国家、社会和当事人均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律秩序。任何统治阶级要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就必须建立起自身的法律秩序;要建立法律秩序,就必须借助司法手段干预社会冲突和纠纷,制裁侵权,保护权益,实现司法公正。历史表明,不公正的司法,不仅不能维护和建立健康的法律秩序,而且会加重对法律秩序的扭曲和破坏。
2.有利于增进人们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司法结果在人们的心目中十分重要,成为人们最直观地判定司法公正的标准。公正的司法,会增加人们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消除社会主体在冲突发生时对诉讼的不良预期,减少被诉主体应诉的心理障碍,使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有利干抑制和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1)对于违法侵权行为的直接实施者而言,通过法律责任的追究,可以抑制其再次进行违法侵权行为的心理和能力,起到个别预防作用。(2)对于潜在的违法、侵权人而言,公正的司法可以起到一般预防作用。(3)对于守法者而言,公正的司法可以加深其对权利与义务一致性的认识,对违法、侵权形成本能的厌恶感,从而长期地不实施违法、侵权行为。
4.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司法活动是否公正,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司法公正,也包括当事人双方的主观公正,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真实感受和自认为正当的权益要求与司法的裁决结果相统一。当事人对司法结果的主观感受如何,取决于司法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程度。这正是
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
二、影响司法公正的制度性障碍
(一)司法权的行政化
由于受到长期的封建历史传统的影响,在我国大到司法体制小到法官制度都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的色彩。在法院的内部,其实已经形成了从院长到副院长以及庭长这样一个行政链条,并且上级领导也可以干预下级审案,法官的独立审判并没起到作用。
(二)法院机构设置和法院审判组织设置不合理
我国法院人民法院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审判以实现社会公正。从法律规定上看,上级法院与下级法院之间只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然而在现实中却常常出现下级法院主动向上级法院请示案件的审判的情况,同时上级法院也会对下级法院的审判做出指示,其实这些都间接地影响了法官的独立性。在法院审判组织上,我国采取了审判委员会制和合议制,法官的活动有比较大的个人色彩。
(三)对司法权没有健全的约束机制
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将走向腐败。宪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立法权对司法权的监督,却没有规定司法权对立法权的约束机制,即没有规定司法审查制度。“在权力领域任何两个独立的权力之间要形成一种权力监督关系,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而权力间张力形成的前提是两种权力的均衡”。在两个权力之间如果只是单向的约束机制,那么这样的监督也必然是无力的。因此赋予司法权司法审查制度是加强监督的约束机制。
(四)舆论媒体对司法权的监督还未制度化
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速发展,我们还应该关注另外一种力量的监督———媒体舆论的监督,媒体的作用在于它能呼吁全社会都关注某一问题,使所有问题的解决都能在阳光下进行,在国内,媒体的重要性正逐渐显现出来。但另一方面媒体的监督又有可能造成对审判活动的不公正影响。
(五)回避制度和法官待遇有待完善
在回避制度上,现实中大多数法官都不回避本籍,而在自己家乡任职。法律上也没有规定法官应回避本籍,不能到自己的家乡担任法官职。法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和当事人很有可能有所牵连,再加上中国是个重人情的国家,法官就很难做到真正的独立审判。从法官的待遇上看,在中国,法官的待遇与其他国家法官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要实现司法公正、杜绝腐败,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障法官这一群体能有较高的生活水平。
三、推进司法改革 维护司法公正
当代中国,要促进司法公正,必须要进行司法改革,它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和改革司法现实的需要,同时,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一)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充分保障司法独立
为了确保司法独立,应当进行司法体制改革。这是个系统工程,除了修补性措施外,更需要相配套协调的各项制度措施。由最高法院统一掌握法官以及法院其他职业的安置及奖评升降。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各个地方的司法经费由中央统管,中央财政全额保障法院正常的经费来源。同时,赋于法官独立地位和享有全权审理和裁判案件的权力,重视和强调法官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保障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方向和主要目标。
(二)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提高公正司法能力
法官是司法活动的执行者和推动者,法官素质对司法能否公正有直接影响。一个优秀的法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维护好守法和护法的形象,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对此,我们要完善法官选拔制度,从学历、法律工作经历等方面提高法官职业准入的“门槛”,同时,也需严格法院领导班子的准入制度,建立科学的法官评价体系和程序,建立法官继续教育制度和保障、惩戒制度等。
(三)加快司法运作效率,维护公平正义
司法效率强调的是如何用最少的司法成本最快速的达到法律的社会目标。在司法独立的前提下,改革司法运作机制是提高诉讼效率的根本方法。一方面要精简司法机构,不管是职务设置还是人员设置,都要保证整个机构高效率运转;二是从立案到执行各个环节都要按照最高法院有关时限的相关规定执行,节省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三是把提高司法效率、缩短审理期限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目标考核管理责任制中,加强责任的考核与管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2]马丽平,营造司法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改革与开放,2007(8).[3]洪朱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野中的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福建法学,2007(2).[4]李卫平主编,司法制度教程,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