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术论文写作指南(写作格式和基本要求)
写作格式和基本要求
撰写学术论文是为了交流,用于学术刊物,或用于学术会议。为了便于交流,则要指定相应的标准;以规范人们的写作行为。
1987年国家标准局颁布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两个国家标准,并于1988年1月1日其开始实施。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题目、作者及其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九个部分。
1、题目。题目文章的“眼睛”,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它应具有三个功能。①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②简洁、精练,利于文献的编排、记录、整理、引用和记忆。③便于分类、引证。题目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目一般不要超过10个实词。如果题目太长,可以采用加副标题的办法解决。论文题目用词要质朴、准确,不用广告式的词语,避免使用不常用的缩略词、代号和公式等。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发表论文就要签署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署名者要具有三个条件:一是研究的参加者;二是论文的讨论或执笔者;三是对论文全文具有答辩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他曾为该研究做过贡献的人员,可在致谢中注明。
3、摘要。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他的要求有三条:短、精、完整。短: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精:准确、精练地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重点是结论。完整:摘要即一篇短文,应包含与论文同等的主要信息,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也可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4、关键词。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选取出来的单词和术语。关键词要尽量规范,应能反映主题内容和必要信息。每篇论文3—8个为宜。
5、引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以及研究设想等。一般知识不必叙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写引言,只用小段文字代替。
6、正文。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正文的写作,一般的说有三种方法:①大体按研究进程,依次论述;②按认识的规律,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组成正文;③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撰写。要写好这部分,首先要有材料和内容,然后有概念、判断、推理,然后形成观点。
7、结论。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决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论文内容从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和升华。如果不可能得出结论,也可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还可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和设想。
8、致谢。对在研究过程中提供过帮助和重要指导的组织和个人,应在论文结尾处致一谢意,以示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9、参考文献。论文中引用的资料,都注明出处。一是说明资料的来源,二是便于读者查阅。
专著的著录格式为:
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连续出版物中的论文著录格式为: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刊物名称,出版年,期·论文在刊物中的位置。
除了以上介绍的有关要求外,论文中出现的图、表、照片、数字、公式,还有计量单位的用法等都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篇: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和基本要求
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和基本要求
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结论、参考文献等八个部分。
题目文章的“眼睛”,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它应具有三个功能。①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②简洁、精练,利于文献的编排、记录、整理、引用和记忆。③便于分类、引证。题目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目一般不要超过10个实词。如果题目太长,可以采用加副标题的办法解决。论文题目用词要质朴、准确,不用广告式的词语,避免使用不常用的缩略词、代号和公式等。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发表论文就要签署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署名者要具有三个条件:一是研究的参加者;二是论文的讨论或执笔者;三是对论文全文具有答辩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3、摘要。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他的要求有三条:短、精、完整。短: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精:准确、精练地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重点是结论。完整:摘要即一篇短文,应包含与论文同等的主要信息,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也可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4、关键词。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选取出来的单词和术语。关键词要尽量规范,应能反映主题内容和必要信息。每篇论文3—8个为宜。
5、引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以及研究设想等。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写引言,只用小段文字代替。
6、正文。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正文的写作,一般的说有三种方法:①大体按研究进程,依次论述;②按认识的规律,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组成正文;③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撰写。要写好这部分,首先要有材料和内容,然后有概念、判断、推理,然后形成观点。
7、结论。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决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论文内容从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和升华。如果不可能得出结论,也可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还可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和设想。
8、参考文献。论文中引用的资料,都注明出处。一是说明资料的来源,二是便于读者查阅。
(1)专著的著录格式为:专著作者·书名(论文名)·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社),出版年。
(2)连续出版物中的论文著录格式为:论文作者·论文题目·刊物名称,出版年,期·论文在刊物中的位置。
(3)论文中出现的图、表、照片、数字、公式,还有计量单位的用法等都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篇:学术论文写作
硕 士 研 究 生 学 术 报 告
心得体会
报告题目:学术论文写作
报告时间:2010年11月9日
2010年11月9日在信息楼529教室听取了段勇老师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报告。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了解了国内外期刊的分类。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索引,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
EI收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
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 版,2004年版。2008年版暂未出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国家级” 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其次学习到了知道了学术论文的投稿基本注意事项
一篇论文好不好首先要看选题是不是前沿,有没有重复前人研究,或者前人研究过的,论文的序言部分是否有学术史的回顾。这是学术规范问题,高级别的刊物都比较讲究当然比较有名的核心期刊也讲这个。否则你投稿后外审,正好送给一个对你论文的内容有所研究的学者手中,一看你的学术史回顾没提他,肯定会把你的论文枪毙掉的。
论文写作方面,好的论文不仅资料丰富,观点严密,而且还从遣词造句中看出文笔特色来。这就需要多看高级别的刊物的论文,虽然比较长,但是洋洋洒洒,看完后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不要光看内容,要看作者是怎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其实写论文和学武术一样,都是一招一式有章可循的,不是什么太费劲的事。结构可以学,但是文笔就要靠自己平时修炼了。
论文修改。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自己的论文写完后,总是难以挑出错误来。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当然我们不能奢求总有人给你看文章,就是导师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最好文章写完后放一放,不要着急投出去。放一放,就会让我们能够比较冷静的看待自己的文章。而且在放的过程中还能继续发现新的资料和著作以充实我们的论文。所以修改几次,就相对完美一些。
杂志选择。投稿要有目的的投,不能盲目。如果看中某个刊物,先在中国知网上查找一下这个刊物这几年发表的论文,看看自己的论文是不是在发表的范围之类,否则投也是白投。
通过段勇老师对的讲解,我学到了很多的关于学术论文分类和写作方面的知识,我以后的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第四篇:写作和
写作范文和模板
一、书信
1.投诉信
Dear Sir or Madam,I'm writing to lodge the complaint about the poor quality of…… that I purchased from Sun Appliance Company.Frankly speaking, Sun Appliance has always been my favorite…… The machine operated well atthe fan made so much noise that ……I strongly suggest that a repairman or a service engineer should be sent to my home without delay.I would appreciate all your assistance in this matter.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don't Yours Sincerely,Li Ming
2.感谢信
Dear Sir/Madam,I'm writing to extend my heartfelt thanks to all the nurses and doctors in your hospital.Last month, while I was on a business trip in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I suffered from a bad cold and a fever, so I was sent to Ward Rom 201, Chaoyang Medical Center.During my stay at hospital, nurses on duty patiently took my temperature, regularly examined my body, and often fed meals to me.In addition, doctors prescribed me the most effective drugs and gave the best medical have received the most professional treatment and the most considerate care.Please allow me to convey my sincere greetings toward the doctors and nurses that contribute all Yours sincerely,Li Ming
3.询问信(模板)
Dear Sir or Madam,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would be kind enough to provide me with certain essenti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Born in Beijing in 1982, I graduated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in 2005.I have been working in Microsoft Corporation since my graduation, and have therefore attained a fa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this field.First, please give me particular accounts as regards ________.Second, I also need to know ________.Third, I wonder if it is convenient for you to
________.Your prompt attention to my inquiry would be highly appreciated.I am looking forward to a favorable reply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Yours sincerely,Li Ming
尊敬的先生或女士:
如果您能好心给我提供关于下述方面的一些基本信息,我将非常感谢。
我于1982年出生于北京,2005年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毕业之后我一直工作于微软公司,因此在这个领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首先,请给我一些关于 ________ 的详细信息。其次,我也想知道 ________。最后,我想知道您是否方便 ________。
十分感谢您对我询问的及时关注。期待着您尽快给我满意的答复。
您真诚的,李明
4.书信通用模板
Dear Sir or Madam,I am a junior from the Department of Law of Fudan University.I am writing the letter in purpose of ________.First, ________.Second, ________.Third, ________.I feel deeply indebted to you and I really don't know how to thank you enough for your help.I would really appreciate your considering this matter and getting back to me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Yours sincerely,Li Ming
尊敬的先生或女士:
我是一名来自复旦大学法律系的大三学生。我写信是为了 ________。
首先,________。其次,________。最后,________。如何表达我的谢意。我非常感谢您考虑这个
对于您的帮助,我深表感谢,而且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的谢意。我非常感谢您考虑这个问题并且尽快给我答复。
您真诚的,李明
二、摘要
1.模板一
With the speed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________ has been progressing rapidly.The causes for the issue are complicated with multiple reasons,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First and foremost, the main reason is the ever-growing coordinating and controlling power and function exercised by ________.In addition,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uch a tendency has been laid by
________.Last but not least, the author reckons that we should take various kinds of realistic factors into account.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people that ________ is extremely vital to us.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________(中心词)迅猛发展。这一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涉
及诸多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主要原因是 ________(分论点一)所发挥的不断增强的协调和控制作用。其次,________(分论点二)为这一趋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作者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提高人们的意识:________(中心词)对我们至关重要。
2.模板二
With the increasing pace of modem life, perhaps no change has characterized the past decade more dramatically than ________.The author assumes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fundamental
factors accounting for the above mentioned issue.First and foremost, when weighing in the mind, we find there is an apparent tendency underlying this phenomenon: ________.In addition, it is
well-known that due attention has to be paid to the critical issue of ________.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simple as it is, what the dissertation conveys to us is thought-provoking.This essay does reflect a deep-seated tendency which is not uncommon in the world nowadays.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________(中心词)比其他任何变化更戏剧性地概括了过去十年。作者认为至少有三个主要原因造成了上述问题。首先,当我们仔细思考时,我们发现在这一现象之下有一个明显趋势:________(分论点一)。其次,众所周知,我们必须充分关注 ________(分论点二)这一重要问题。最后,尽管本文很浅显,但向我们表达了发人深省的内涵。本文确实揭示了当今世界一个很普遍的深刻趋势。
3.模板三
Currently,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regarding the previously neglected issue of
________There are a great many primary reasons responsible for the aforementioned tendency.To begin with, a clear correlation is suggested that ________ has exerted tremendously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Furthermore, some find it quite understandable when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________.Finally,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________ is of great benefit to both personal growth and economic prosperity.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so far, it is apparent that ________ is of great concern in our life.目前,人们开始广泛关注之前被忽视的 ________(中心词)问题。很多主要原因造成了上述趋势。首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________(分论点一)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次,人们发现当考虑到我们应该重视 ________(分论点二)这一事实时,情况不言自明。最后,不可否认 ________(分论点三)对个人成长和经济发展都很有益处。根据上述讨论,显而易见________(中心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值得充分关注。
4.模板四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 writer aims at revealing a common and serious issue nowadays.There is no reason to make a fuss at the phenomenon of ________.Why does this phenomenon appear? The author maintains there are at least two factors accounting for this.Firstly, with the speed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in mounting numbers put great emphasis on ________.Secondly,________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opics discussed not only by experts, but also by people in all walks of life.Thus,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attached utmost significance to the issue.毫无疑问,作者旨在揭示当今一个普遍而严肃的问题。对 ________(中心词)这一现象无需大惊小怪。为何出现这一现象?作者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非常关注 ________(分论点一)。其次,________(分论点二)已经成为不仅是专家,而且是各行各业的人们讨论的最热门话题之一。因此,我们早就该充分重视这一问题了。
三、命题作文
Nobody could have failed to notice the fact that主题have been a grave problem with which we 现象.editions of books and films, food and drinks of poor quality and the like.主题 are bound to generate severe consequences if we keep turning a blind eye to them.First,......In view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is problem, eff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before things get
四、图表作文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chart that there have been sharp increases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traveling abroad in City X in the past decade.the year 1995 witnessed only about 10,000 people from this city touring abroad.In 2000, the number soared to nearly 40,000.Last year, more than 120,000 people in the city chose to spend their vacations outside China.A number of factors account for the change in the chart, but the following are the most developing at a considerably high speed in the past decades.Therefore, the people have more extra citizens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to go out and see the world., people have attached greater importance to the quality of life, thus they spend more money and time traveling and sight-seeing.In a word, this chart is a perfect indicator of China's fast expanding economy and people's rising standard of life.The trend of traveling abroad will further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broaden people's horizons.五、图画作文
1.框架一
As is vividly depicted in the cartoon, with the speed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________ h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shrunk.In the picture, there is / areThe purpose of this picture is to show us that due attention has to be paid to ________.Owing to________ ,If we let this situation continue as it is, we do not know where ________ will be in the forthcoming future.By that time, our society will suffer a great destruction.Accordingly, it is imperative for us to take drastic measures.For one thing, we should appeal to the authorities to make stric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control________.For another, we should cultivate the awareness of people that ________ is vital to us.Only in this way can we protect our ________.Also I reckon that we humans can surmount this difficulty, and we will have a brighter future.如漫画生动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________ 的人数已经明显上升/下降。图中,有________。
这幅图的目的是告诉我们:应该对________ 的问题给予充分重视。由于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们对这种情况听之任之,我们就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________ 会在哪儿。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社会将遭受巨大的破坏。
因此,我们急需采取严厉措施,首先,我们应该呼吁各级政府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控制________。另外,我们应该提高人们的意识:________ 对我们很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的________。而且我认为人类能够克服这个困难,并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框架四
The cartoon describe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in our society that ________.Basically, what we can see from the cartoon is that ________.Why does this phenomenon appear l take place / arise? I assume there are several possible factors.The first is that ________.Another major reason is due to ________.Current studies show that another primary cause is________.In general, ________.To solve the problem, it is essential for us to take steps to reverse the disturbing trend illustrated in the cartoon.Having considered both sides of the argument, I ha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benefits of________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On the one hand, ________.On the other hand, ________.From this we can conclude that
这幅漫画描述了我们社会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________。基本上,我们从漫画中可以看出 ________。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有几个可能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________。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目前的研究显示,另一个主要原因是________。总之,________。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很有必要采取措施扭转这个漫画所显示的不良趋势。考虑到上述双方的论证,我得出以下结论:________的优点超过缺点。一方面,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由此我们得出结论:________。
第五篇:实用学术论文写作
第一节 学术论文概述
学术论文或称为学术论文,简称为论文。凡以科学、技术为内容,运用概念、判
断、证明和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进行分析、阐明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和科学技术研
究中的
各种问题及成果的文章,都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
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
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
用。
一、学术论文的特点
(一)、学术性
学术性或称为理论性。学术论文可以取材于某一具体产品,或某一抽象的理论,或某
一具体实验,将其研究过程的资料或发现,经过加工、提炼与浓缩的程序,提升为
理论性 的叙述。故学术论文侧重理论的辨证,这些理论和技术成果,且都必须在实践中经
过反复
探索、研究而成,实践即是学术论文的源泉。而学术论文如果缺乏学术性,也就失
去了它 的基本特性。
(二)创造性
创造性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创造性大,论文价值高;反之,论文价值
就低
。这里所谓的创造性是指论文中阐述世人尚未谈过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或创
造性的
模仿。一篇没有创见的文章,可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但它对科学技术发展
不起作
用,也无法提供科技领域新的内容。有些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但国外已有,严格言
之应无创造性。
学术论文是记录创造性成果的知识载体,是传递新生的科学信息。有些成果不宜
作科
学论文,但可以作科技报告发表。
(三)科学性
『科学性』这个词在论文中有多重含义:
(1)内容的客观性:论文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要求科学内容真实、成熟、可行,而且可重复性。
(2)表达的全面性:论文的科学内容,须用语言、文字或图片等方式表达,并且力求
文字简
洁、明确及全面性。
(3)结构的逻辑性:文章结构所显现的科学内容必须符合逻辑推理、论证反驳等思维
规律,其逻辑性强。
(4)格式的标准化:论文写作格式已逐渐趋标准化,必须严格遵守其法则。
(四)可读性
论文中之文字应力求平易通顺,切忌生涩难懂,否则大大削弱文章的社会效果。
二、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
论文
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
三种,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
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
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
万字,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
:
(一)学士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
不太
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
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
有自
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
其基本
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其基
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
观测
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
复、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
新的
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
学术
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
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
论问
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
测数据
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
象化,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
文正文
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
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实验型论文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它也可分两种:
一种
是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重在说明实验装置、方法和内容;另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
果的分
3.在学科史上提出的问题、猜想、假设中选题
这类著名课题,难度大,若能解决科学性,其创新性是无疑的。
4.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找课题
遗传工程亦称基因工程,是在分子遗传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是物
理学、化学渗透到传统生物学之中,使生物学的研究推进到分子以下的层次而形成的新
学科。
在上述学科的交叉地带找到科研的课题,往往容易出成果。
当今,科学技术正由专业化向综合化阶段转化,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
断涌
现,有很多新的课题有待研究。
5.计算技术在各学科开发中提出课题
近年来,计算器应用日趋普遍。以计算器为工具,对实际结果作分析,可以使课题
深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有些过去达不到的计算深度,藉助计算器可以实现。其次,利用
计算器直接作为控制手段并与实验装置串连,这系统的本身是一种创造。选择这类
课题也
容易获得成果。第三节 科学论文的信息
一、何谓信息
人类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相互交换的内容称为信息。控制论
创始
人维纳说:『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受到的过
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那么,主观与客观相互交换的内容是什么呢?具
体说,就是消息、情报、指令、代码及包含有一定科技内容的符号。随着通信技术和控制
论的发
展,信息概念在廿世纪中期普遍被认识后,迅速与材料、能源齐名,成为现代科学
技术的
三大支柱之一。
二、信息的特性及分类
信息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活跃的要素,是教育的基础。信息的特性如下:
(1)既依附于某种介质,又具有独立的意义。
(2)既可生产,又可消失。
(3)既可传递,又可封锁。
(4)既可记录,又可存贮。
(5)既可搜集,又可扩散。
(6)既可浓缩,又可延伸。
(7)既可永久,又可失效。
(8)既可共享,又可独占。
(9)既可消费,又可增值。
(10)既可免费使用,又可成为商品。
信息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搜集方式分为两大类:
(1)直接信息
直接信息是科技研究人员在科学考察或科学实验中直接获取的数据。如:自己观察的试
验记录(或原始实验记录)、观察日记等等。
(2)间接信息
间接信息是科技研究人员收集到各种文献资料,是第二手或第三手的信息(或称一
次文
献、二次文献)。例如:前人积累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假说。可以是书面的,也可
以是其它各种存储信息的载体。
三、信息与科研和科技写作的关系
信息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写作的基础,信息又是科学研究的产物。从信息论角度看,科
技工作者通过感官接受信息,再由大脑加工和处理(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并向外
输出新 的信息。这就是写作的过程,也是信息的接收、处理、输出的传递过程。通过实践
检验输
出的信息,即构成信息的使用。在使用中,科技工作者还不断收到反馈回来的信息,并用
来不断改善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应该看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
制约的可控系统。
科技写作是科技研究过程中,信息传输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研究成果集中的反映,它
要求作者正确,论据充实、有力。但要达到此目的,是与信息搜集与处理密切相关
。所以,归根究底科技与写作是以信息为基础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传输信息的方式不断改进,人类征服自然、改进自然的信息
日益
增多。这给科技写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创造性地劳动,迅速处理大量的信
息,以
便及时交流,取长补短,以满足『信息社会』中,其后之科学研究与生产发展的需
要,把
科学技术不断推向前进。
四、信息的作用
人是信息的活源泉。一定的信息,只有传递给有关人才能使信息活化、增值,以
至创
造财富。
在信息、科学研究和写作的关系上,已揭示了信息的功能。专就写作而言,信息的功
能有:
(1)通过信息数据可掌握前人科研成果,明白自已作品的『起点』。
(2)通过信息数据了解前人在该领域科研上的经验教训,使自己论文少走弯路。
(3)与论文暂时无关的信息保存和传播,也是有一定科学价值。
五、信息的搜集
信息搜集的含义有四层:
(1)信息的接收。这又分前人或同行科研成果的接收和信息源作用于感官的接收(指
自己直
接实践时)两种。
(2)信息的求索。这是指主动地去搜集数据,主动地在科研或社会实践中去寻找。
(3)信息的累积。这是指信息的储存,可以是剪报、录音、录像等。
(4)信息的处理。这是指信息的初步加工。例如:分类、选择、归纳,而不是指加工
成论文
。只有经初步整理后,信息才变活,才能为我所用。
(一)直接信息的搜集
科技工作者要探索未知世界,获取新的知识,就应从研究对象中直接获取最新的信
息,以便推动科研工作。
1.通过实验获取信息
实验是在较理想条件下,使自然现象(或过程)可控制地重演,并给人们获取第一
手资
料。实验方法能够强化研究对象,使其处于极端状态,有利于揭示新的规律。利用
实验获
取直接信息的常用方法有:
(1).观察记录
在实验时,要全神贯注地观察所有实验现象的细节,并作详尽记录所发生现象的客
观条
件。任何现象的微小变化可能带有本质性的信息,而产生某种现象的条件也是重要
信息。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飞行员信手抓住飞机舷舱旁的一颗子弹,这是在飞机与
子弹相对
运动等于零的条件下出现的。杰出数学华罗庚为了推行优选法,到过二十
几个县
市,数以千计的工矿、农村。他观察到,优选法可以在不添人员,不添设备,不增
加投资 的情况下,收到优质、高产、低耗的效果。
在观察时,需要选择观察时间与观察点。如,观察哈雷慧星,不能选在皓月当空或
艳阳
高照的时分,也不是站在任何地方到处乱找,否则会事倍功半或亳无结果。
(2).测量记录
实验中常常要对某些现进行定量测量。实验得到的数据,是反映自然现象的重要信
息,应认真作好记录。为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时要重复实验,要记录一连串数字,同时,要用精密仪器,良好的测试方法等,以便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二)通过考察获取直接信息
科技工作者在对研究对象不加任何干涉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的过程就叫考察。考察
和实
验不同。它要求选好观察点后细心地观察每一个细节。考察是十分复杂的事,必须
紧紧围
绕科研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其次,有用的信息是纷繁的事实中选择
出来的,然后才可用这些真实的信息说明问题。
考察(特别是野外考察)是异常艰苦的工作,需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需要
有踏
实细致的作风。有人说:「直接的信息渗透着考察者的血汗」,这话毫不过分。
(三)间接信息的搜集
科技文献、情报数据及其它存储的科技信息,均叫间接信息。间接信息可分为书
面存
储和非书面(包括计算器软件、微缩照相、电视录像、电影等)存储信息两大类。下
面简单
介绍书面文献的分类和搜集方法:
1.一次文献的搜集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称为文献。书面文献可以分一次、二次和三次文献等。一
次文
献又叫一级文献。它是直接从事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所写的文字数据,是新技术、新
知识、新发明等新的科研成果的记载和报导。
一次文献包括:科技专著、论文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主要指专利说明书)、教
科书、技术标准和其它有一定价值的文献(如学位论文、内部学术报告等)。
一次文献的搜集一般分四步进行:
(1)检索准备,即分析研究课题基础,明确检索范围。
(2)选择检索工具。
(3)确定检索途径和选择检索法。
(4)根据文献线索找原始文献。
2.二次文献的搜集
二次文献又称为二级文献。是在一次文献基础上,经过加工、压缩后产生的数据,以
便作为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工具。二次文献功能如下:
(1)广泛了解科技动态创造条件。当今是信息的社会,要想通过一次文献的阅读来全
面了解
本学科或本课题的动向简直不可能。然而,二次文献是经过加工、摘要、提炼的文
献资料,为科技工作者广泛了解科技动态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2)为查找一次文献提供线索。通过题录、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很快找到你
需要的
一次文献。
鉴于上述二次文献的功能,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二次文献的处理工作,这些文献
在一
般图书馆均有收藏,也有建在网络上供人查寻。
3.间接信息的其它搜集方法
(1).采访。除查阅文献数据外,通过采访或专访都可得到有用的书面信息。国外有
人出售
信息,国内也有科技咨询机构。
(2).参加会议、展览会,搜集书面信息。专业会议往往信息量大,信息也较集中,参加会
议可以受益非浅。在产品或科技成果展览会、博览会上,都可得到有用的书面信息。
(3).交换、索取。除了数据交换,有时可与其它构相互交换一些信息,以充实自己的『资
讯库』。当你从信息流中发现了信息源,正好符合自己的需要,就可写信求索。有
时这样
也可得满意的信息。
4.科技信息的利用
一次文献数据在科技信息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常散见于图书期刊中。正确利用这
些材
料,往往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关键。
通过文献检索或其它途径获得的文献数据,还必须通过阅读、取舍,才能为己所
用。
阅读文献资料,也有决窍。若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又读中文数据,后读外文数据。
(2).先读综合性数据,后读专题性资料。
(3).先读近期数据,后读历史性资料。
(4).先读文摘,后读全文。
(5).先粗读,后精读。
科技信息的搜集需日积月累的进行,经过阅读的文献数据,还要进行鉴别,然后
决定
取舍,或用作撰写论文,或作保存,以备后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测试条
件的变
化,文献资料也要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疏漏也在所难免。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加
以鉴别,通常采用比较法分清材料的真伪,判明材料之可用程度。一般所用的比较方法是
:把内
容相关的不同国家、机构或作者的数据相比较,把数据本身的论点和论据相比较,把实验
数据与生产数据相比较,把历史数据与近期数据相比较,把一般数据与权威数据(如
手册等)相比较等等。
经过鉴别的材料就可以『据为己有』,主要的方法有:
1.卡片法
一次文献散见于书期刊的海洋中,有时查阅总感不便。对常用或已得到的文献资
料,总想自己保存,但日积月累,往成了死材料。为避免混乱,且容易调动材料,应作
文献卡
片。然后分门别类放入卡片盒中,以利查用。
2.笔记法
笔记可摘录科技信息的精华。一种整理办法是在笔记本前留几页空白,随时编上
笔记
内容的目录或分类索引,在笔记封面写上年月;另一种办法是准备若干本笔记,把
自己要
搜集的内容分别记在有关笔记本上,在笔记本封面写上主题内容和起讫年月;第三
种方式
是将笔记上内容转录在规格统一的纸上,或将笔记上相关主题之页剪下贴在标准纸
上,写
下标题,放在不同纸袋或夹子中,袋面或夹面注明有关主题内容或主要文章篇目。
此部份
亦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登录。
3.科技信息目录
目录有两大类:一是告诉人们阅读什么材料,称为书目;另一是告诉人们什么地
方有
什么数据,称藏书目录。除了文献检索用的有关目录外,在自己搜藏的书刊中对你
有用的
篇目最好及时地写在图书目录卡上,以便查找。
以上整理工作,看起来很麻烦,但比起你毫无头绪地查找数据是方便多了。而且
往往
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
第四节 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
在总结前人撰写学术论文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人们找到了一种最明确、最容易理解的论文
基本格式,按照这种基本格式写作,便于作者整理材料,便于比较完整地表达研究
成果,也便于读者阅读理解。从国内外情况看,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正趋于统一化、规范
化和标
准化。当然,在注意基本格式的共同性时,还应照顾到不同学科,不同课题在表达
形式上 的差异。
如何撰写论文摘要
冯丁树
一、摘要的定义
----------
------
--
1.美国国家标准定义(ANSI Z39.14, 1979):一篇精确代表文献内容简短文字。
2.中国国家标准定义(CNS 13152, 1993):一篇精确代表文献内容简短文字,不多
加阐释
或评论,也不因撰写摘要的人不同而有差异。
依据上述的定义,显然摘要与论文中由作者所写的摘要略有不同,这种摘要
以资
讯性或指示性的成分居多,往往非作者本文所写。在英文中,与摘要有关的英文字
有ABST
RACT, SUMMARY与 SYNOpSIS等三种,严格而言,ABSTRACT较属摘录性质,在专业性
数据库
中查询时用之;SUMMARY则有摘要或概要的意思,真正的定义是指作者再度扼要陈述
全文较
突出的发现或结论。SYNOpSIS亦有概要及大意之意,系指作者本文对全文概略描述
。故此
处所述之摘要应指以论文作者为主之陈述性质,或为英文所指之SUMMARY,虽然有时
仍然混
用。
二、论文摘要的特质
基本上,摘要为独立的单元,通常分中文摘要与英文摘要两部份。两者常出现于
每篇
论文题目之后、本文之前(但亦有置于文后者),其顺序是中文摘要在前,英文摘要
在后。
摘要是整篇文章的缩影,其内容应能反应整篇文章的精髓。有许多人参考到本文时,首先
接触到的应为摘要部份,计算机之搜寻最终之内容仍为摘要之内容,故摘要所能传
达的信息
相当重要。
摘要之内容应以简短的方式述明整个研究之来龙去脉与结果,由为什么做,如何
做到有何发现及所得之结论等等,因此摘要中,不可含有历史背景、前言、老旧信
息、标
准方法之细节、未来研究之构想、原始数据数据及与本文无关之意见等。
三、摘要之主要内容
一般人阅读摘要时,所搜寻的指标包括目的与范围、方法、结果或成果、结论
及任
何其它支持或外围的信息。兹就其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1).指出目的与重要性:指出此项研究之特定目的,若标题中已能经清楚表明,则
可不必
在摘要内重复说明。
(2).材料与方法:说明研究中所用之材料及品系资料,简短地说明实验设计的模式,必要
时叙述实验的方法、所用条件及所加之限制等。
(3).结果:结果之说明应有选择性。仅就工作中重要的、新的或显著的发现或观点
加以挑
明。重要的数据应在此提出作为左证。
(4).结论:结论亦非常具选择性的,仍以重要者为主,但简短说明即可,避免使用
毫无新
义之文句,例如:『结果业经充分讨论过』,『有关造成此种不正常的原因已在文
中列出
...』,『一种以本发现为基础而发展的方法已在文中说明』等等。
摘要之内容虽有上面四项之分述,但最好能文简意核,语意流畅。摘要之长
度大
部份因期刊之要求而有限制,可参阅各期刊之说明。一般之硕、博士论文,则以一
页为度
。其长度视文章长度、主题范围、重要性等而定,依字数而言,中文摘要约150至
500字,英文摘要约在100至300字。内容须完整易于了解,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中英文摘要之内
容须一致,且于末尾应注明中英文关键词。
四、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摘要之撰写通常在整篇论文将近完稿期间开始,以期能包括所有之内容。但亦
可提
早写作,然后视研究之进度作适当修改。有关论文摘要写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间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
(2).用简单而直接的句子。避免使用成语、俗语或不必要的技术性用语。
(3).请多位同僚阅读并就其简洁度与完整性提供意见。
(4).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但亦不要矫枉过正,将应有之字眼过份删除,如在英
文中不应删除必要之冠词如a, an, the等。
(5).尽量少用缩写字。在英文的情况较多,量度单位则应使用标准化者。特殊缩写
字使用
时应另外加以定义。
(6).不要将在文章中未提过的数据放在摘要中。
(7).不要为扩充版面将不重要的叙述放入摘要中,即使摘要仅能以一两句话概括,就让维
持这样吧,切勿画蛇添足。
(8).不要将文中之所有数据大量地列于摘要中,平均值与标准差或其它统计指标仅
列其最
重要的一项即可。
(9).不要置放图或表于摘要之中,尽量采用文字叙述。
五、主键语
为利于计算机数据查询作业,目前已有许多期刊均需加上主键语,论文中亦
然。主
键语采用具代表性的词句,可为一组、二组或三组,但请勿超过五组以上。若无法
作适当
选择,亦可参考一般索引内之词汇。主键语必须中英文并列,可分别列于各摘要之
后,以
『主键语:xxx, xxxx』或『 KEYWORDS:xxx, xxx』的型式表示。
论文中常用术语
=================================
AN EXpLANATION OF pHRASES COMMONLY USED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
“IT HAS LONG BEEN KNOWN...”These data are practically meaningless.“WHILE IT HAS NOT BEEN pOSSIBLE TO pROVIDE DEFINITE ANSWERS TO THE QUEST
IONS
...”The other result
s
didn't make any sense.“TYpICAL RESULTS ARE SHOWN”I might get around to t
his
sometime, if pushed and/or funded.“IN MY EXpERIENCE”Twice.“IN A SERIES OF CASES”I think.“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Wrong.“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A wild guess.“A CAREFUL ANALYSIS OF OBTAINABLE DATA”I don't understand it.“AFTER ADDITIONAL STUDY BY MY COLLEAGUES”Mr.Blotz did the work and Ms.Ad
ams explaine to me what it meant.“A HIGHLY SIGNIFICANT AREA FOR EXpLORATORY STUDY”I quit.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
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
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着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
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
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
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
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
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
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
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