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治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时间:2019-05-14 21:3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气治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气治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第一篇:大气治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大气治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一、大气治理行业发展现状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环保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大气污染治理主要领域在于脱硫、脱硝和除尘等,其中除尘和脱硫处于发展成长期,脱硝正处于发展导入期。目前脱硫行业已经进入产品同质化、商品化阶段,竞争激烈导致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但火电脱硫领域行业集中度较高。

2014年当年新建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0.36亿千瓦;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7.6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3.0%,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92.1%。

随着国内对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正式出台,脱硝市场呈现大幅增长。2014年当年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2.57亿千瓦;截至2014年底,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6.87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75.0%,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83.2%。

火电厂除尘行业近年来保持平稳增长,但随着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和加强对PM2.5治理的呼声提高,除尘领域将可能转型升级,未来拥有核心技术的环保企业将有条件占据优势竞争地位。截至2014年底,火电厂安装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机组容量超过1.89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22.9%。其中,袋式除尘器机组容量约0.75亿千瓦,占比9.1%;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机组容量超过1.14亿千瓦,占比13.8%。

二、大气防治推进情况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环保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2015年5月,环保部制定并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6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6项标准涉及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合成树脂、无机化学、再生铜铝铅锌等。

至此,“大气十条”要求制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25项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已全部完成。环保部披露的2014年“大气十条”的考核情况显示,完成情况较好的任务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清洁生产、燃煤小锅炉整治、煤炭总量控制、油品达标供应、黄标车淘汰等,平均得分率在80%以上。

完成情况一般的任务包括建筑节能与供热计量、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等方面,以及煤炭洗选加工、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等任务,平均得分率在50%~80%之间。

完成情况较差的任务主要包括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散煤清洁化治理、机动车环境管理、秸秆禁烧等,平均得分率在50%以下。

2015年,环保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省(区、市)2014年度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情况进行考核,督促13个环境空气质量恶化的省份采取整改措施。同时,环保部对减排存在突出问题的5个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城市实行环评限批,对37家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对脱硫设施运行不正常的火电企业扣减脱硫电价款5.1亿元。

针对包括大气污染在内的环境问题,2015年以来,环保部陆续对沧州、承德、临沂、吕梁、无锡、马鞍山等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约谈。仅在华北环保督查中心管辖区域,被约谈后,沧州市29名、驻马店市7名、保定市3名、承德市18名,共57名相关主要负责人被批评、警告、免职。

在这一系列强硬措施实施前的2012年冬,我国1/4国土面积、约6亿人受雾霾影响;2013年,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2014年,大范围雾霾依旧频频造访。

来自环保部的数据称,到了2015年上半年,三大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均实现了大幅下降。其中,京津冀同比下降22%,长三角下降16.2%,珠三角下降20.5%,74个重点城市平均下降17.1%。不仅是PM2.5,PM10、SO2、NO2平均浓度同比呈现明显下降态势。

2015年7月20日,环保部透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指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初见成效,相关各方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仍任重道远,环保部要与有关部门和地方继续加强协同配合,把防治措施一项一项落到实处,让蓝天更多,让群众满意。

三、大气治理未来研究重点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环保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指出,2015年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试点工作已经启动,目前进入实施方案编制阶段。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中国大气污染来源多样、成因复杂,大气污染防治需要从重霾天气的应对向大气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控转变,控制技术重点需要从以往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管理技术要求从城市向区域尺度的空气质量监管转变,这些都对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提出了新的迫切的需求。

这一专项工作是以支撑治理雾霾及光化学烟雾等大气问题为总体目标,按照“统筹监测预警、厘清污染源头、关注健康影响、研发治理技术、促进成果应用”的思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协同攻关和成果共享机制,协同开展大气污染形成机理、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污染高效治理技术、大气质量改善技术策略等研究,提升大气环境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为不同阶段和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专项的主要任务包括:统筹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研究,完善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及质控标准,建立统一科技信息发布平台;加强对重点地区雾霾二次细颗粒物形成机理及扩散规律、影响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因素、污染源解析方法等研究;加强对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加强大气污染与心血管、呼吸道等疾病关系及临床诊断和防护干预产品等研究;加强污染治理高效技术研发;开展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来源识别及区域联防联控技术集成研究等。专项的实施年限为2015年至2020年。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第二篇:燃气具产业市场、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燃气灶具市场、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2009年

1燃气灶市场发展现状 1.1燃气灶具发展历史:

(1)起步阶段(1980年以前)产品结构简单,功能单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燃气事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城市燃气的普及程度非常低,仅有百分之十几,广大农村几乎没有人使用燃气。那时,燃气灶的起步阶段时(1980年以前),产品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此前,燃气用具每家只有最简单的燃气灶,产品结构也很简单。灶面材料大多为铸铁,表面电镀或喷涂等处理,没有电点火装置,工艺也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中。

(2)发展阶段(1980-1990年):耐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

198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随之兴起,国外各式各样的燃气用具纷纷进入中国,燃气用具的生产企业也由原来的十多家猛增到近百家,企业类型也由原来的单一燃气公司发展到有国营、集体、民营等各种企业类型,国外著名的燃具生产企业也开始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从而使燃气用具的产品质量和外观也有了根本的改变,产品的品种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

在此期间,面板、燃烧系统、点火装置也有了改进。面板材料有冷板喷涂,燃烧器有铸铁炉头,表面电镀或喷锌处理,点火装置采用压电电子点火,提高了点火率,燃气灶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有了提高。

(3)突破阶段(1990年-2006年):品种增多,款式齐全。1990年以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中国的燃气及燃具事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国外先进燃具开发制造技术的引入,带来了中国燃具事业的突破性改变。家用燃气灶具品种增多,款式新颖,安全措施增强,材质、功能和性能等均有所改善。在生产质量和可靠性,工艺水平,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性能指标的先进性,节能和环保,安全使用等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灶具的材料基本上淘汰了铸铁。不锈钢面板,表面喷涂不粘油涂层材料,钢化玻璃面板等在灶具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的陶瓷面板也独树一帜。

1.2燃气灶市场及技术现状

(1)2007年燃气灶产品在款式、材质、工艺、安全性、创新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产品款式方面有台式和嵌入式。特别是嵌入式灶适应了目前厨房装饰的美化要求,成为新兴的快速发展的款式。红外燃烧,催化燃烧,强鼓燃烧等先进燃烧技术也得到应用。产品功能方面有压电点火,电脉冲点火方式。燃气泄漏报警装置,自动安全保护装置在灶具中也得到运用。安全保护系统有热电偶加电磁阀组成的热电安全系统,有电脉冲加自吸电磁阀组成的安全系统。随着电子技术引入灶具领域,使得灶具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都有所提高,有些高档产品增加了油温过热保护装置,防干烧保护装置等,部分产品还具有煎、炒、煮、炸等多种功能。

(2)市场质量参差不齐,热效率偏低,节能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在对燃气灶质量抽查的活动中发现,燃气灶的合格率仅仅在六成左右,这种质量现状令人担忧。特别是一些手工作作坊式的工厂,质量低劣,而这种小厂在中国的数量非常巨大。这些产品带来的主要问题有: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严重超标;热流量精度不合格。嵌入式灶具热效率普遍较低、不节能的问题困扰行业多年;装用下进风燃烧器的嵌入式灶,多个燃烧器同时工作时,CO不容易控制,保洁性能普遍较差;装用上进风燃烧器的嵌入式燃气灶火力较小;灶具面板温度普遍较高,钢化玻璃面板爆裂时有发生。

1.3 燃气灶生产规模分析

2003—2007年燃气灶产量快速增长,2003年产量仅966.7万台,2007年则增加到24235.6万台。从绝对数量上看,燃气灶几乎增长了一倍。特别是在2005-2007年,产量的增长尤其显著。1.4 燃气灶销售规模分析

最近几年来,燃气灶市场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特别是2005年以来,厨房家电的普及程度提高很快,房地产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燃气灶产品的市场销售。

2007年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一方面成本增加了,另一方面单品的价格却下跌了,因此2007年的销量虽较2006年有25.4%的增长,但销售额的增长率仅仅为16.7%。

1.5 燃气进出口状况分析

从2004—2007年燃气灶进口数量可以看出,燃气灶的进口量逐年呈大幅度增加。但是从绝对数量来看,增加量微乎其微,对于庞大的燃气灶市场容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1.6燃气灶行业利润分析

从2004年到2006年,燃气灶行业在中国处于高速增长期,平均行业利润为19.7%。处于市场领导地位的厂商,利润超过30%。行业的高速增长和高利润刺激了大量企业的进入,一些小企业采取价格竞争,推出百元产品;加之原材料的涨价波及到燃气灶行业,与2006年相比,2007年燃气灶行业利润明显下降,2007年行业利润再次大幅度下滑。2 中国大陆燃气灶市场结构分析

2007年燃气灶市场仍然以台面式燃气灶为最主流产品,多用式和嵌入式燃气灶所占的比例仅仅为一成左右,但是根绝目前的总体趋势来看,嵌入式燃气灶的市场销售正在慢慢攀升,预计未来三年内,嵌入式燃气灶将会在整体燃气灶市场中占据显著地位。

(注:台面式燃气灶是目前市场通常见到的最普遍的燃气灶,即使用的时候通常放在平面桌台上使用,嵌入式是可以镶嵌入桌子的燃气灶多用式的燃气灶是燃气灶和其他厨房电器融合的样式,一般统称为多用式燃气灶)

燃气灶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3.1 燃气灶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未来燃气灶具行业发展关键就在于节能技术的用运。

2007年6月13日国家颁布了《家用燃气灶具》国家标准(GB 16410-2007)与旧标准相比,新版国家标准在主火功率、熄火保护装置、热效率、环保条款以及燃烧器料、检验规则等多处做出了修订,灶具产品的部分安全及技术参数较之前标准均有大幅度提高,部分修订后的标准甚至高于灶具业发达的欧美国家标准,并首次对灶具的热负荷、热效率、环保性能等设立了强制性规定。

新的《家用燃气灶具》国家标准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所有企业必须按新标准生产燃气灶。2008年5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为调整缓冲期,在2008年5月1日前生产的旧标准燃气灶,仍可在市面上销售。自2009年1月1日起,旧标准燃气灶不得销售,市面上的燃气灶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

这意味着市场的准入门槛已经提高和确立。在这种严格的形势下,大批达不到要求的小企业将退市,而真正能在行业大浪淘沙中胜出的,将是抓住节能减排的大形势,潜心在产品上投入精力研发的企业。谁掌握技术和产品,谁将左右行业格局变化。

(2)、燃气灶市场将面临电磁炉的挑战,燃气灶的安全、节能功效将成为市场消费热点。

由于电磁炉在功能上与燃气灶存在替代关系,2003年以来,特别是2006年电磁炉市场的火爆客观上对燃气灶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突。加上燃气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生活成本提高,精打细算的工薪阶层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了电磁炉。因此节能功能将成为消费市场的关注热点。安全问题,随着2006年CCTV的曝光,安全问题再次上升为行业的重大问题,熄保护装置已经成为燃气灶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市场消费也将更加关注这一点。

(3)、随着住房品质的提升,中、高端产品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主要需求市场。由于居民生活水平和住房的改善,厨房用品也将随着住房的层次相应提高,外观设计精美、功能齐全将更能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质量选择上,消费者将更加关注购买中高端产品。由于嵌入式灶具和多台式灶具的产品的优点,嵌入式燃气灶将逐渐被消费者青睐。同时,多灶产品需求也将迅速上升。

3.2 燃气灶消费发展趋势分析 3.2.1节能灶具将成行业主流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住房的改善,厨房用品也将随着住房的层次相应提高,外观设计精美、功能齐全更能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质量选择上,消费者将更加关注购买中高端产品,更具备安全和节能特性的嵌入式灶具正成为市场主流。在卖场中可以看到,从性价比来说,因为大品牌的带自动熄火保护装置的台式燃气灶售价在500元左右,只要再加两三百元左右就可以买到嵌入式燃气灶。所以,普通家庭都会选择既美观又安全的嵌入式燃气灶。

对灶具而言,节能意味着需要提高热效率。这表示,例如在同样的时间里,要把一壶水烧开,热效率高的将更省气,用时更短。国家级燃气用具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曾对万和内燃火系列中热效率达70%的某款产品做过检测,结果显示:该燃气灶热效率比普通燃气灶提高31%,换算成平常所说的“省气”概念,该燃气灶比普通燃气灶平均省气33%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假设一个家庭平均每月使用1瓶气(15公斤),一年使用12瓶气,按现行市场价119元计算,一年的液化气使用费为1428元,而使用万和“非常节能”燃气灶,每年能省3瓶气(45公斤),计357元。一台灶的使用寿命按8年计,8年共能节省2856元,省下来的燃气费购买一台新灶还绰绰有余。从社会效益来看,假设全国有5000万户家庭使用该款燃气灶,每年每户省气45公斤,全国每年能省22.5亿公斤燃气。3.2.2时尚个性化产品崭露头角

厨房是体现主人追求优质生活的标准,从小家电开始,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市场上经济型、实用型、豪华型等不同类别的产品正是迎合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环保、节能、美观、个性化、高档化的厨卫、小家电销售表现异常活跃,已经成为高端消费的主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在装修家居时,越来越注重厨卫的品质。作为现代生活必需品的厨电产品,最贴近日常生活,最关乎健康、时尚、个性化。充满人性化的附加功能设计,更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方便性,VFD电子显示及更多附加功能成为消费需求的一个突出方面。

3.2.3“电”“气”连用“组合灶”成为灶具市场新宠

单一的燃气灶,目前难以满足居民的烹饪需求,电灶和气灶各有特点,各个居住地区的环境、气候条件、电力资源等都不尽相同。电气连用的组合灶成为市场新宠。

3.2.4 多炉头成为需求新热点

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个人偏好以及菜肴对灶具的火力有不同的要求,单一的炉头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多炉头灶具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也是将来灶具的一个消费趋势。

3.3 燃气灶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燃气灶产品的核心部件主要是电磁阀、炉头、喷嘴和熄火保护装置。燃气灶的主要核心技术就是围绕着核心部件的三个核心技术。从2005年的技术发展趋势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燃气灶的技术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气密性控制技术;第二,燃烧技术;第三,熄火保护技术。三大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下所述: 3.3.1 气密性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气密性控制是燃气灶的核心技术气密性控制技术关系到燃气灶的安全系数,是燃气灶首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提高气密控制的精度是气密性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和燃烧问题的途径。3.3.2 燃烧技术的发展趋势

节能是目前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属性的共同诉求。消费者对燃气灶的节能需求,有赖于燃烧技术的更加成熟,目前的燃烧热效率利用率在90%左右,提高燃烧热效率利用率使之达到98%以上是燃烧技术的发展趋势。3.3.3 熄火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熄火保护技术是目前燃气灶行业技术不断改进的方面,也是厂商产品功能诉求的一大卖点。熄火保护技术经历了热点火,目前市场推出的离子点火是第三代技术。

燃气热水器市场、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燃气热水器市场概况 1.1 燃气热水器行业发展现状 1.1.1产量逐年增长,增幅较为平稳。

近几年,国内热水器行业增长平稳快速。2007年,与其它白电产品的发展境遇相似,热水器行业也遭受了原材料价格快速上调、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但行业依旧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增长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1~11月中国全国燃气热水器产量为5164581台。随着中国经济的跨步增长,2007年中国热水器市场也呈现出了繁荣态势。在经过了又一轮价格战、技术战的洗礼之后,中国热水器市场格局发生了诸多变化,2009年总体经济环下滑,中国燃气热水器市场也经历着严酷的挑战。1.1.2行业竞争格局逐渐升级

2008年国内燃气热水器企业数量大减,只有220家。2008年燃气热水器市场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销售量排在前十位的万和、万家乐、海尔、林内、樱花、能率、华帝等十大品牌的总量占比达82.55%,高出去年3.64%,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其中,2008年整万和以21.93%的市场份额蝉联榜首、相比排在第二位的高出近4个百分点,这已是万和燃气热水器连续七年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同时,2008年,万和销售额总量也位居榜首。燃气热水器行业,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而这些企业普遍问题是生产规模小,技术研发能力差,国内热水器行业的市场竞争仍体现出无序和品牌集中度较低的特征。近些年,家电产品的升级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与上个世纪90年代以产能带动价格的竞争手段不同,新一轮竞争是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核心。在国内热水器行业中占据更大优势的企业,如万和、林内和海尔等,在这些注重研发、追求技术创新的企业投身于市场份额争夺的驱动下,国内热水器行业技术进步将成为必然趋势,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将日渐升级,市场的品牌集中度也将逐渐提高。

随着能效标识贴标活动的推进,热水器行业面临行业大洗牌。这是因为2007年7月1日《家用燃气热水器国家能效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提高了技术门槛,一大批不合格的生产厂家和产品退市,使得出现市场份额向大品牌集中的趋势。1.2.3燃气热水器行业 呼唤技术标杆型企业

燃气热水器起源于日本,在国内,燃气热水器行业经过20多年的品牌大战,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品牌整合、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国燃气热水器行业受日本的影响很深,从最初的玉环、百乐满、神州、万家乐四大家族瓜分天下,燃气热水器得到最原始的发展,这些企业都是在日系热水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而后在利润的驱使下,生产厂家呈几何级数字跳跃增长,市场分割严重、全国性品牌影响力削弱,至九十年代末,全国市场上万家乐、万和两强争霸,少数品牌垄断市场,虽然市场上日益缺少呼风唤雨的强势品牌,但颇具规模的区域性品牌却日趋增多并表现出愈强的生命力。目前整个燃气热水器行业已经形成几大阵营,即能率、林内等外资品牌共同构成了燃气热水器中高端品牌的第一阵营;万和、万家乐两大全国性品牌为第二阵营;神州、华帝、创尔特、前锋、樱花等则为第三阵营。

然而,部分中低端燃气热水器产品本身技术含量低、科学成份少的“软肋”,使得行业进入门槛低,导致杂牌林立,成为行业隐患的“温床”。而且,行业整体规模及产业集中度低,加上气源、气种的复杂性与长期的地方保护主义,燃气热水器行业多年来一直在低层次的竞争状态中徘徊。同时,中国燃气具行业经过十几年的阵痛,基本上以低价作为占领市场的经营导向,在鼎盛时期曾经出现过559个品牌,经过十几年的大浪淘沙,燃气热水器市场已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局。燃气热水器全国市场呈萎缩趋势,目前具有燃气具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已经不到220家。

1.2.4 大流量热水器产品走俏

燃气热水器方面,8升以上产品的销量占比显著增加。与2006年同期相比,2007年增加了4.5%。燃气热水器主要厂商中,万和、万家乐与海尔缩减了6-8升产品,加大8-10升产品的投放与推广力度。1.2.5绿色节能的消费观念大势所趋

从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开始强制实施燃气热水器能效标准。新标准把燃气热水器的能效等级分为三级。其中1级能效最高,热效率值不低于96%。热效率值低于84%的燃气热水器将不能销售。2008年3月1日开始,所有市售燃气热水器都要贴上能效标识,热水器的节能水平明码实价化,消费者对所有等级的热水器产品节能等级水平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依据。新国标的实施,将使国内燃气热水器的整体水平提高一个层次。

据人民网对网友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对节能的关注超过了对安全、耐用等指标的关注。节能与贴标政策的实行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绿色节能意识,把节能的政策变成一种趋势,进而演化成一种良好的全民消费意识。1.3热水器市场总量研究 1.3.1 产销量

2004-2007年,国内燃气热水器产销绝对量都保持着平稳的增长,但产销量增幅在四年间的波动较大。2007年,国内电热水器销售量为623万台,较2006年增长29.9%。1.3.2 产销额

2004-2007年,国内燃气热水器产品销售额增长较快,销售均价也有逐年提高,增幅有所加大。2007年燃气热水器销售均价为1313元,较2005年上涨17.2%。1.3.3出口概况

2004-2007年,国内燃气热水器出口绝对量稳步上升,出口占产量的比重有所上升,出口增速大幅上升,2007年出口量比2006年增加了33.3%,第三节:燃气热水器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4分产品类型市场结构

近些年,燃气热水器的市场需求持续复苏,但从2007年全年的销售数据来看,电热水器仍高于燃气热水器40万台左右;电热水器的总销售额也高出燃气热水器10亿元。从近几年销售数据体现出的趋势看,气电两种热水器销量高低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1.5分品牌市场结构

2007年燃气热水器市场销量居前三位的品牌分别是万和、万家乐、林内,三者合计的销量占整个市场的50%稍多。

中国大陆燃气热水器市场未来三年发展趋势 2.1总体发展趋势

2.1.1行业竞争步入多元化阶段

在一二级市场的卖场中,燃气热水器的品牌呈现日益集中的趋势,燃气热水器厂商之间的竞争也从单纯的价格战逐步过渡到包含技术、品牌和服务等诸多因素在内的多元化竞争阶段。由此引发行业洗牌的结果将渐渐显露出来。2.1.2节能环保是行业发展的重心

在能源紧缺,电气价格攀升以及居民家庭能耗指出日渐增多的背景下,研发节能产品是整个热水器行业的发展重心;注重环保效应则是顺应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2.1.3中高端的智能和数字技术成为趋势

家电行业中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和普及,但在燃气热水器产品中的出现还不是很普遍。可以预见,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和数字技术应用到热水器产品上,从而使得其操控更方便,更显人性化。2.1.4燃气热水器有望大面积复苏

西气东输工程投产使用、东海和渤海天然气成功开采,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能够以相对更低的成本使用燃气热水器而放弃电热水器,同时,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从技术上为燃气热水器的市场复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2消费发展趋势

2.2.1国内市场需求有望逐渐攀升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消费者购买力的不断上升,在一二级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加快对三四级市场的覆盖有望成为国内燃气热水器市场重要增长点,而一二级市场的产品更新将成为中高端产品的发展契机。2.2.2中高端产品消费增幅将加快

从近几年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和实际占有情况来看,中高端产品所占据的份额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主要是在城镇居民家庭,对产品的外观、性能和操控等方面的要求日渐提高,并且相应的这种需求仍处在加速之中 2.2.3节能环保成为重要诉求

当前,消费者节电节水省气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日渐高涨,这就对燃气热水器产品提出了鲜明的要求;并且国际和国内出台的各项节能及环保政策,对整个燃气热水器产业也起到非常明显的引导作用。环保和节能将是燃气热水器市场的发展方向。

2.3产品和价格策略

随着居民家庭生活水准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中高端的热水器产品将逐渐成为首选。此外,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高端产品的价格将趋于合理,功能也将更趋完善,其在我国消费者中选购的比例仍将扩大。在一二级市场,中高端产品势必将成为消费者选购的主流产品。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由于这类产品尚处于发展初期,价格还相对较高,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凭借其相对较高的价格和中高端的市场地位,在未来数年内,有望给予热水器行业的增长以大力推动。

目前,燃气热水器的均价在1100元左右,从价格结构上看,价格在1500元以上的中高端产品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小。热水器除了用作沐浴之外,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提供厨房卫生间热水。使用范围的拓展,在增加了市场需求的同时,也给产品细分,做精做深提供了机会。消费者对操控便捷性和使用舒适度的要求,产生了相匹配的需求。智能化和数字化以及大流量燃气热水器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

燃气壁挂式快速采暖热水器市场、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2004年是供热行业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随着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国家“西气东输”的逐步实现,分户计量方式成为必然趋势,燃气壁挂炉作为热源的新型分户式供暖系统也逐渐受到关注。燃气壁挂炉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占用空间小、安装灵活方便,不受集中供热时间限制,同时提供生活热水,可以自由调节室内的温度,具有冷暖由人、按需付费的人性化特点。同时提供生活热水。本文就是针对我国壁挂炉市场的发展情况展开论述。

一、宏观环境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取暖采用的是集中供热的形式。但是由于集中供热对环境污染较大,通过铺设管道传输也会存在保温不好,隔热不好的损失,造成能源的浪费等。

为了推进我国的供热采暖政策改革,在2003年国家就已经决定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河南等地区开展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并颁发了《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主要内容是:

改革单位统包的用热制度,停止福利供热,实行用热商品化、货币化;加大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供热采暖设施的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热能利用效率,改善城镇大气环境质量;继续发展和完善以集中供热为主导、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经济、安全、清洁、高效的城镇供热采暖系统。

除了上述《指导意见》,为了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政府鼓励使用天然气、电等能源。国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在产业技术政策的指导下,积极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新技术的供热采暖方式。这样的能源政策有利于推广分户采暖。再加上国内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全国上市的商品房数量不断增加,民用供热的市场化、人们对优质生活的追求,都为壁挂式锅炉提供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壁挂炉市场综述

1.发展阶段特征

通常情况下,一种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都会经历相应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具有不同的市场特点,各个发展阶段的表现如图1所示:

壁挂炉行业是为满足个人、家庭的生活需要而应运而生的一种产品。但是并非生活必需品,因而需求弹性较大,需求变化迅速。作为壁挂炉产品购买方,居民消费和集团消费的预期和意愿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场容量的变化及市场内品牌的选择。现在国内的壁挂炉市场的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正如上图所示,市场的品牌数量众多,产品还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商家的竞争以产品功能诉求为主导。今后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壁挂炉市场会逐步走向成熟。

2.需求状况

壁挂炉是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在中国有十来年的发展历史,而其市场需求的真正兴起却是最近几年的事。

与其他家电产品相比,壁挂炉需求除了受到收入水平、购买意愿、消费预期等因素影响外,该类产品的推广与普及还受到地域、气候及国家相关政策(如西气东输、环保、政府的鼓励等)因素的影响,而在气候适宜、气源充足的地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地域性是壁挂炉消费具有的典型特点,因地域和气候不同所导致的需求差异是不可逆转的。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壁挂炉的使用量及市场容量远远大于南方地区。壁挂炉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其中,北京地区市场容量最大,西北、东北地区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尤其在实行供暖体制改革的12个试点城市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鞍山、长春、呼和浩特、包头、西安、咸阳、乌鲁木齐、银川、兰州地区中,有的本身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有的是西气东输的受益者,壁挂炉通常作为房地产建筑的配套产品。上海、江苏等华东地区,武汉、长沙等华中地区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因为气候特点,这些地区多以散户为主。3.市场区域分布特征

壁挂炉市场区域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应用区域偏向在北方地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北京、天津等地区的拉动,带动了整个华北地区壁挂炉市场容量的增加。除了上面提到的各影响因素,这与当地的经济水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程度也是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北京是我国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之一,每年新开发的小区数量增长迅速,无疑为壁挂炉的销售提供了机会。

4.主要品牌

外资品牌:威能、法罗力、贝雷塔、依玛、沙福都、厦贝、八喜、德美拉得等。

合资品牌:阿里斯顿、燕帝、小松鼠、创尔特等。国内品牌:万和、万家乐、美的等。

现阶段国内壁挂炉行业的市场格局主要由国产、合资、外资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资品牌无论从知名度还是使用率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区域内使用广泛的某一品牌产品,在其他区域不一定有较高的占有率。可以说壁挂炉市场正处于诸侯割据时代。

进口的品牌有20~30个,以欧洲的品牌为主,主要是因为壁挂炉最先应用并盛行于欧洲,并从欧洲得以向其他地区传播推广。欧洲的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在用户群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主要生产国是意大利、德国及法国,尤以意大利进入中国的品牌居多,其中法罗力、贝雷塔、八喜、依马等是主力品牌。

此外,韩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较早,以其外观及价格优势而一度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青睐。随着竞争的加剧,这种现象已经有所改变,市场份额不断被其他品牌产品所瓜分。

现在国内厂商不断进入壁挂炉市场,他们凭借成本和服务优势,获取了部分市场份额。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所获取的市场份额也逐渐在加大。

三、壁挂炉市场现状

1.企业生产模式:

1.1原装进口:产品全部来自国外;

1.2国内组装:即原件从国外进口组装;

1.3合资生产:国内外配件共同组装而成;

1.4国产生产:产品国产化生产。

2.营销渠道:

由于现在壁挂炉的购买特点是开发商代买形式的集团批量采购,致使壁挂炉企业的销售模式多为代理制或代理+直销模式。厂商的主要职责是对代理商和经销商进行售前及售后技术支持与培训,外国企业在这方面表现犹为突出。以下是对目前的几种渠道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表1渠道模式比较分析

企业实行代理制时,对于代理商来说,精力要放在提高库存周转率、发展自己的经销商、拓展多元

化渠道等方面;经销商则主做销售和客户服务。

对于直销+分销的混合渠道,企业对分销商的支持要全面,解除分销商的后顾之忧,提高分销商的销售热情。与此同时,企业做直销则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直销也可以省去代理经销等流通环节,节省流通成本。的来说,企业实行代理制的销售模式优点在于集中、统一,弊端则是渠道狭窄,几十个品牌在有限的空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而经过中间渠道的层层加价使最终落实到用户手中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壁挂炉产品的销售模式会随着市场发展的日益成熟发生一些变化,也会因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改变而终会走向商场零售模式。

3.价格状况:

目前燃气壁挂炉市场的总体零售价格在4000-1万元左右(不包括其他相关设备及材料的投资费用)。决定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品牌、配件、性能、功率等。以目前市场的产品看,欧洲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

就北京燃气壁挂炉市场来说,意大利的八喜、贝雷塔、法罗力、依玛四个牌子在北京市场使用率较高,其中以依玛为最。德国的威能、博世、菲斯曼、法国的沙福都拥有相应的占有率。众所周知,德国产品向来以高品质著称,它们遵循的是先做产品,再做销量,以维护品牌形象。威能和菲斯曼是国际公认的名牌产品,运行效果和生产质量是一流的。但是因为价格较高,配件运送较慢,制约了其在中国的发展。燕帝、小松鼠、阿里斯顿等等合资品牌销量在稳步上升,其中阿里斯顿依靠已有的品牌知名度,加之最近一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在国内市场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销售业绩。

四、企业营销因素分析 1.企业竞争因素分析:

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质量、价格、服务、技术、渠道等方面,其中外资、合资、国产三类品牌产品的竞争优势体现如图3:

外资品牌是产品的引导者,如威能、依玛、法罗力等多是凭借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市场的青睐。这些企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市场经验丰富,品牌本身就代表着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等优势,他们多是凭借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依靠自身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实战经验,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因此在中国市场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相应占有率。

合资品牌由于多是在中国设厂进行组装、生产,节省了一定的成本,同样具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不缺乏品牌影响力,国内外各种资源组合到一起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能迅速切入市场。

庸置疑,国产品牌因为完全是本土化生产经营,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领先,那么市场竞争中最大的利器就是价格低廉。目前,国产壁挂炉品质、技术处于一般水平,基本功能适用,质量较稳定,具有一定竞争力,但在节能、人工智能、设计水平等方面与外资品牌差距较大,在技术、人才领域存在着薄弱环节,这正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地方,要采取措施弥补不足,以获得长远的发展。

2.制约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

燃气壁挂炉作为特殊的家电产品,在国内的发展主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由于目前中国的取暖方式以集中供热为主,导致壁挂炉的市场空间较小。但是随着我国供暖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西气东输工程的实现,政府的倡导,利于分户采暖工程的实施与发展,壁挂炉市场将会出现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企业提到的竞争不规范性,在品牌混杂时期是不可避免的。这需要行业管理人员及时制定相关的规范法规,行业内企业自觉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今后随着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市场的逐步发展,这种现象会有所改变。

五、用户行为分析

壁挂炉的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采购商——房地产开发公司;另一类是终端用户——住户业主(这其中也包括南方地区进行自行零星购买的业主)。壁挂炉作为一种特殊的民用产品,现在主要是以房地产商集团采购为主,使用者则为住户业主。消费者在选购之前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下面将对用户关注因素作出具体分析。

1.房地产商关注因素:

根据调查得知,房地产商在选择产品时,取决于所开发楼盘的市场定位及户型特点。楼房的卖点不同,选用的产品必定不同。对于定位高端的楼盘,卖点是通常是尊贵地位的体现、高尚社区生活,为了与楼盘卖点相匹配,地产商多会选择优质高价的壁挂炉;如果是经济适用房,地产商最关注的因素是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他们会选择那些价格低廉的产品。此外,产品的功能、外观设计等也是多数用户选购参考的重要因素。

总体来说,房地产商在进行采购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包括:

①品牌因素:知名度、好感度、信任度等

②产品因素:产品质量、产品价格、适用性、安全性、外观设计等

③服务因素:维护便利性、相关配件成本等

④示范作用:同类产品样板工程的示范作用

房地产商对产品的关注因素,最终取决于楼盘定位也就是面向的不同用户群分,其特点如下:

①注重品牌的使用者,追求的是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信赖国际品牌或国产知名品牌,价格敏感度低;

②注重技术的使用者,注重产品的技术领先,愿意享受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价格敏感度一般;

③注重实用的使用者,多数从实际需要出发,价格敏感度高。

2.终端用户(业主)关注因素

用户整体关注因素如图5所示:

终端用户关注要素分析

表2用户关注要素分析 3.用户信息渠道来源

通常情况下,用户在选购产品前,都要先通过相关的宣传资料对产品进行了解对比,以提高对产品信息的认知度。根据调查得知,业内期刊、专业展会、网上搜索是房地产商/工程商等用户了解产品的主要信息渠道来源(见下页图6)。

4.房地产商采购流程

壁挂炉作为一种特殊的民用产品,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单个产品,而应该是一个系统,例如购买前的安全因素,使用中的运行费用、售后服务等,因此壁挂炉与其他普通消费品的采购过程就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在壁挂炉产品的采购过程中,决策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而在这个决策群体中的人物是高层领导和工程部经理。高层领导多从宏观角度给出采购指导方针,并听取工程部的建议,工程部经理多是意见提供者和采购者。由此确定出壁挂炉的采购流程为:

六、建议

1.对企业的营销建议

① 渠道建设方面

合理畅通的渠道,可以顺利打开市场之门。企业应该将渠道作为产品来经营。

培养忠诚的代理商/经销商是目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使代理/经销商逐步接受企业的经营理念、掌握产品知识、融入企业文化。

企业在选择代理商时,依据区域市场的容量和发展潜力,注意地域分布的合理性,要有利于厂家对代理商分销范围的区隔和有效控制。

培养终端用户则可以使网络覆盖全面,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使终端用户直接感受企业的服务。

② 产品方面

在功能上不断提升,更多地体现人性化需求,这一点尤其值得国内企业注意。向节能型产品发展是大势所趋,因为节能,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同时能为用户节省使用成本。

③ 服务方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服务是对抗价格战的有利武器,成为市场竞争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服务的宣传与执行要从原有的售后服务发展为贯穿售前、售中、售后的全过程,并提高客服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④ 树立品牌

随着市场发展的逐步成熟,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品牌优势就会得到突显。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时代此时,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就成为了企业营销活动的重点内容。这就要求企业从产品功能、外观设计、宣传推广、周到服务甚至社会公益活动等各个方面具体体现出来。通过品牌来赢得市场,赢得竞争。

燃气空调市场、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燃气空调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空调器的使用量不断增大。我国的空调器主要是电空调器,随着空调使用量的增大,空调的耗电量也越来越大,因而造成电力紧张,用电的季节峰谷差加大。另一方面,2003年10月1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东段管道靖边――上海段开始投产试运行,源源不断的天然气开始进入上海和华东地区,2004年元月1日,上海将开始商业供气,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发展燃气空调,既可以缓解由于大量使用电空调器引起的高温季节的电力紧张,又增加了夏季的用气量,可以调节用电用气的季节不平衡。此外,在我国大力发展燃气空调,可以比较合理的消费天然气,适应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要求,受到国家能源政策的支持,而且燃气空调还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

燃气空调主要产品种类

燃气空调的种类较多,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不同的使用要求来加以选用。根据制冷制热原理和使用目的的不同,燃气空调大致有以下几种产品种类。

2.1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

由燃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空调具有较高的性能系数,因而在燃气空调中以燃气为能源的压缩式冷水机组及热泵机组发展较快。由燃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冷水机组及热泵机组与电动压缩机组比较,可无需考虑电力系统的发电效率及输配电效率,因而具有较高的性能系数,是一种既可以燃气为能源又具有较高性能系数的制冷机组。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通过燃气发动机驱动制冷压缩机,同时回收发动机水夹套中的尾气的废热用于吸收式制冷机或产生热水、蒸气等。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与电动蒸气压缩式空调相比还具有以下特点:1)可回收发动机的排热使热泵的输出量增加,还可将回收的排热驱动吸收式制冷机制取冷水;2)发动机驱动极易进行转速控制,实现能量调节,可保持部分负荷时的高效率;3)以大气为热源的场合,因发动机的排热基本不受大气影响,即使在严冬,输出热量也变化不大;4)除霜过程可用发动机的排热加热,对输出热水温度影响较小。2.2直燃型吸收式空调机组

直燃吸收式空调机组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油为能源,在高压发生器内燃烧,释放热量,以高温烟气作为加热源,利用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制取冷热水,供夏季制冷、冬季采暖用。它结合了吸收式冷水机组与锅炉的优点,具有一机多用的功能。直燃型机组有单冷机组和冷温水机组两种形式:单冷机组只具有制冷功能,在天气炎热时为空调系统提供冷冻水;冷温水机组则具有制冷和采暖的双重功能,既可以提供冷冻水,还可以提供热源以及热水。按照采暖循环的不同方式,冷温水机组又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制冷、采暖专用机:它只能交替地以制冷/采暖方式进行运转,而不能同时具备两种功能;2)同时制冷与采暖型:它在工作时可以同时完成制冷与采暖循环;3)同时制冷、采暖与供给生活热水型:它的优点是设备利用率高,可以节省机房的面积。

2.3冷热电三联产系统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是一种对燃气进行梯级利用的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为了有效利用燃气,不仅要提高耗能设备效率,尽量减少排放热损失,而且要使燃气产生的能量由高温到低温实行多阶段多次利用,也就是按能量品位的高低,安排好功、热和物料热力学能的各种能量之间的合理配合,实现不同形式、不同品位能量的梯级利用,以获得整个系统能量综合利用最佳效果。冷热电三联产系统是由一种一次能源连续产生两种以上的二次能源的系统,燃气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高品位的热能用来发电(燃料电池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直接把天然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低品位的热能用于供热或者为吸收式、吸附式制冷系统提供驱动热源,从而实现对燃气化学能的多级多次利用。

根据采用的原动机不同,冷热电联产系统分为两类: 1)以燃气机为原动机的系统

燃气机与柴油机类似,同属内燃机,为往复运动机械,再将往复运动转变为回转运动,驱动发电机组。发电效率为(20~35)%,热电综合利用效率为80%。排热回收形态主要为(400~600)℃的排气与(85~90)℃的热水,可用于采暖、供热水与制冷。发电量规模一般为(15~1000)kW的中小型容量,日本已有容量(15~300)kW机组型的产品。2)以燃气轮机为原动机的系统 可直接传递回转能带动发电机组,发电效率为(20~40)%,热电综合利用效率为80%。不用冷却水,排热回收形态主要是排气,排气温度(400~550)℃,排气经废热锅炉产生蒸汽或热水,用于采暖、供热水与制冷,也可将排气直接用于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发电规模为(1000~3000)kW的大型容量。但随着微型燃气轮机的发展,小容量的发电机组得到发展。日本已生产以城市煤气为能源的微气体发电机组,最小容量为290kW。

2。4天然气除湿空调系统

普通的空调器的除湿功能只有在被冷却的房间温度低于露点时,才具有一定的除湿能力,但也是有限的,其调节能力较差,因此需要专门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系统。目前,以天然气作为驱动能源的除湿空调系统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

1)除湿蒸发冷却系统

该系统采用溶液作为除湿剂,在除湿器中对新风进行除湿,吸收水分成为稀溶液,必须在再生器中被再生热源加热,除去水分提高浓度才能恢复其除湿功效。以太阳能、余热或其它低温热源会有很多不方便之处,影响其推广使用,而使用天然气加热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办法,可以说天然气除湿蒸发冷却系统是新型的节电、节能、经济的空调技术,其理论COP值可以达到1左右。

2)燃气用于转轮再生的干燥空调方式

在空调机组中加入转轮除湿机,室外新风先进入转轮除湿机进行除湿处理,除湿后的干空气再进入空调机进行空调处理,然后进入空调室完成制冷、采暖过程。转轮除湿机由吸湿转轮、传动机构、外壳、风机及再生用加热器等组成。用来吸收室外新风中水分的吸湿剂一般为硅胶或分子筛。当吸湿剂达到含湿量的极限时会失去吸湿能力,为重复使用需进行再生处理。再生处理是用(180~240)℃的热空气加热吸湿剂,使其所含水份蒸发。而热空气就是通过在再生加热器中利用天然气燃烧后的排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获得的。这种干燥空调方式的优点有:充分利用天然气燃烧后的排热,起到节能的作用;对空气分别进行湿度和温度的处理,能承担较大的冷负荷和湿负荷,且避免了为满足湿度要求制冷机在低蒸发温度下运转,效率降低的弊端,有较好的经济性。

3。燃气空调的经济性和其带来的社会效益

许多学者和国内的一些企业针对以天然气作为驱动能源的空调器的经济性作了相关研究,一致认为燃气空调器比电空调器更具竞争力。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与等热值的电力价格之比为约为3。8∶1,吸收式燃气空调器供热费用低于电空调,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吸收式燃气空调器的制冷循环与电空调器相比很有竞争力。吸收式燃气空调不仅具有用电少、环境污染轻等优点,而且其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未包括折旧费和人工费等)均低于常规集中空调。从一次能源的角度看,燃气空调的一次能耗不低于电力空调方案,且节能性较好。目前的能源价格等条件下,天然气热泵的年单位面积总成本低于电动冷热水机组、燃气锅炉和冷水机组。假如燃气空调采用楼宇冷热电联产技术,可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其能源综合利用率可达到80%~90%,与大型热电联产比较,楼宇冷热电联产可以减少输配电系统和供热管网的投资,无论从减少投资成本和减轻污染来讲都是十分有利的。此外,目前我国各种能源的价格并不十分合理,尤其是天然气的价格,与国际惯例并不一致。在北京,1m3天然气1。6元多,相当于4kWh电的费用,在国外1m3气大约相当于2kWh多电的费用,因为1m3天然气可以发3kWh电。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种能源的价格将趋于合理化,城市天然气的价格相对于电价将会有所降低,这将使得燃气空调的运行费用将会进一步下降。还有一点就是针对我国夏季是用电高峰、用气低谷,冬季为用电低谷、用气高峰的能源消费现状,已有部分地区实行了峰谷电价,可以预见今后在全国主要城市必然要推行峰谷电价,而随着天然气的广泛使用,也必将会实行峰谷气价,而燃气空调的使用时间正赶上峰值电价和谷值气价,必将大大节省运行费用。以目前日本燃气空调用户来说,由于国家实行了峰值电价和谷值气价,鼓励夏季更多地使用天然气,其运行费用就比电力空调低一倍以上。另外,发展燃气空调还能为国家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提高天然气管网的利用率,降低相对维护成本。目前的天然气输送管网的利用率很低。以陕北到北京的天然气输送管道为例,由于季节供气不平衡,管线供气能力有30个亿,实际用气只有10多个亿,管网利用率只有30%左右,冬夏差非常大,冬季高峰的平均用气量是夏季最低月份的平均用气量的5倍,季节不平衡非常严重,最直接的后果是经济成本加大。虽然建设地下储气库可以解决用气不平衡问题,但成本依旧很高。因此,发展燃气空调,提高管网利用率的同时也降低季节用气的不平衡性,有“一举两得”的功效。目前,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一项重大经济发展政策,西气东输又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能源调整政策。合理利用天然气,关系到西气东输政策的成败,而燃气空调则是天然气资源的一种较好的利用方式。从美国加州2001年夏季、2002年夏季发生了几次电力危机和今夏我国众多省份拉闸限电来看,连日高温导致发电厂超负荷运行,其中大量使用电空调器是导致电力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说明发展燃气空调,使之与电空调器构成合适的使用比例,从而减少电空调器在夏季对电网的冲击,可以避免类似的能源危机在我国发生。

4。结论

发展以天然气为能源的空调,有利于保护环境,解决电力紧张和用电峰谷差增大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小用气的季节不平衡性,提高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利用率,降低天然气输送成本。随着天然气价格和电力价格趋于合理化,天然气气空调将比电空调器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因此,发展燃气空调,不仅符合我国的能源政策,同时有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在“西气东输”工程全面供气时,更好地解决沿海大城市的“西气东用”问题。

第三篇:中国防火门技术现状及产业发展方向

中国防火门技术现状及产业发展方向

hc360慧聪网消防行业频道 2004-07-02 09:52:09

中国防火门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多年来,防火门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市场的饱和以及企业间不正当竞争等出现在防火门市场的不和谐音,极大地制约了防火门生产企业的发展。面对入世,我们不得不正视现状,着手解决问题。我国的防火门生产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挑战中也同样孕育着发展的机遇。

防火门是用防火阻燃材料制成的具有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的门,主要用于建筑防火分区的防火墙开口、楼梯间出入口、疏散走道、管道井口等处,平常用于人员通行,在发生火灾时可起到阻止火焰蔓延和防止燃烧烟气流动,并在正送风系统工作时起密封的作用。在消防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基本上有防火要求的建筑都有防火门的身影,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防火设计规范均对建筑采用防火门有明确要求。

为什么防火门在消防设计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是由于,当建筑物没有合理的防火门配置时可能会使小火蔓延从而引发大的事故。如美国的米高梅饭店,它是一座有26层高的大型宾馆,其内部装修豪华,而装修用的可燃物量多,防火分区设置不合理,甚至在防火墙上也存在一些大的孔洞。1980年11月21日,当在一楼餐厅发生火灾时,火焰很快四处蔓延并通过那些没安装防火门的孔洞将火灾扩大到相邻的赌场,造成了84人死亡679人受伤的参剧。

防火门在阻止火灾蔓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防火门在生产、工程应用、监督上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手段,使防火门在工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防火门构造

目前国内防火门主要分为两大类:木质防火门和钢质防火门。最具代表性的木质防火门就是带玻璃或带亮窗木质防火门,它的基本构造是:门框用经阻燃处理的木材制作,门扇两

面面板为阻燃胶合板,两面板内侧通常会内衬无机不燃防火板,门扇内的木质骨架为经阻燃处理的木材,门扇内填充隔热材料(硅酸铝纤维棉、岩棉、矿棉等)。门扇镶玻璃及亮窗玻璃均采用与门的耐火性能等级相同的防火玻璃,门框槽口及门扇中缝处安装密封材料(防火膨胀密封条、石棉绳、硅酸铝纤维绳等)。另外还会安装不同功能的防火锁、防火铰链、防火闭门器、顺序器等。带玻璃、带亮窗钢质防火门的主要构造是:门框用冷轧钢板制作,门扇两面面板为冷轧钢板,部分钢质防火门两面板内侧会内衬无机不燃防火板,门扇内的加强筋为冷轧钢板,加强筋与面板之间用点焊连接,至于其他结构与木质防火门基本相同。

二、性能要求

1、产品质量要求

木质防火门和钢质防火门的产品质量应分别符合GB14101-1993《木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及GBl2955-1991《钢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要求。产品质量要求分为两大类:通用门的要求和功能要求,在两个标准中要求对防火门的产品质量主要是:外观质量、制作精度、装配精度、整体强度等。其目的是能满足作为门的使用要求。功能要求主要是:材料性能和耐火性能,其目的是一旦发生火灾时起到防火、隔烟的作用,这是安装防火,门的最重要的意义。在材料性能方面:门扇和门框内填充的隔热材料应达到GB8624-1995《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中规定的不燃性A级的要求;锁、合页、插销等五金件其熔点不低于950℃;门框与门扇之间、门扇中缝设的密封条应为不燃性材料;防火玻璃应不会影响防火门的耐火性能。耐火性能按标准的规定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其耐火时间分别为72min、54min、36min。其试验方法是按GB7633-1987《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是:

1)完整性,a)试件背火面出现10s以上火焰;

b)点着棉垫;

c)试件垮塌。

2)隔热性

a)试件背火面平均温升达到140%;

b)试件背火面最高温升达到180%;

c)门框最高温升达到180℃。

2、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对防火门的要求

在大多数防火设计规范中都对防火门有明确要求,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而要求不一样,总的原则是:防火分隔开口处防火门为甲级;房间与中庭、消防电梯间前室、疏散走道中等处的防火门为乙级;井壁上的防火门为丙级。如:GB 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5.1.5.1中要求:“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用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5.3.2中要求:“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GBJl6-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3.5.6中要求:消防电梯间前室,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等。

三、新型防火门的发展趋势

由于社会的需求,各种新型的防火门不断出现,具代表性的有:水冷式防火门,它的防火原理是防火门门扇为空腹式,内装循环水,在特定的水流量下达到隔热、防火的目的。它的特点有两点,一是耐火性能好,时间可达3小时以上,二是注水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联动。

另外还有钢木防火门,它的防火原理是门扇为内填实心阻燃木材,外包薄钢板,利用木材良好的隔热性,以及由于钢板将空气与木材隔绝而使其无法燃烧。它的特点是:耐火性能稳定,并且可达到一定的防盗性能,可考虑作为进户安全门。

四、防火门质量问题及现场检查

在我们科研所对防火门的日常质量检验和现场检查中发现,我国目前的防火门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木材的阻燃处理达不到要求。目前在木质防火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木质防火门上所用木材均需经阻燃处理才能达到标准规定要求,但当企业生产数量猛然增加时,多数企业由于场地有限,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对如此多的木材进行阻燃处理的,为了满足交货进度要求,从客观上迫使部分企业没有对木材按规定工序进行阻燃处理。也有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没有对木材进行阻燃处理或处理达不到要求。

2、实际用的防火隔热材料与设计或检测时的材料不相符。如用岩棉代替硅酸铝纤维棉或填塞不满,以次充好,降低其生产成本。

3、取消或减薄防火板。

4、钢质防火门,为了美观在门的表面做压花处理,实际上减少了隔热层的厚度。

上述第1条质量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一旦发生火灾,火焰很容易从门与门框中窜出并引燃背火面的木质面板与门框。故此在工程验收时可取门上少量木材用打火机点燃,如果能够自熄则说明其有一定的阻燃性,是经过阻燃处理过的,基本能达到标;准要求,不然应予整改。

上述第2、3、4质量问题带来的后果是隔热性达不到规定要求。这几个方面可通过两种方法来确认:第一是称量,看其质量与检验报告上的质量是否相符,第二是解剖其内部结构,检查填充材料是否与设计相符、填塞是否密实,检查防火板厚度是否与设计相符。如果在现场的检查过程发现以上问题或其他有疑惑的地方,可对防火门进行封样送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监督检验(四川都江堰市)。

五、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防火门启闭的问题。

GB 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5.4.2中规定:”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门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双扇和多扇防火门还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的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的功能。“而目前,在工程应用中通常是在防火门上安装防火闭门器和顺序器,其目的是当防火门被打开后能自动关闭。从理论上看这样做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当发生火灾时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一旦发生火灾后人在逃生时总是比较惊慌,造成在经过防火门时使用的开启力度不定,一旦用力过大使门的开启角度大于90°时防火闭门器便不能复位;还有就是双扇防火门上所用的顺序器如果推开的门

扇次序不对会使防火门门扇不按顺序关闭。这样防火门就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还有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只安装防火闭门器和顺序器,它们没有规范要求的信号反馈功能,此时的防火门也是不完善的。其实在国内早已有许多企业根据标准的安承生产了防火门的释放开关,原理有好几种,这里不作详细说明,最终的功能就是防火门平常可正常启闭,一旦发生火灾时可通过温感、火灾报警系统的信号使释放开关动作,使防火门处于常闭状态,当有人开启后通过机构又将防火门自动关闭。

2、进户安全门的问题

GBJ 16-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3条规定:”超过六层的组合式单元住宅和宿舍,各单元的楼梯门均应通至平顶屋,如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通至屋顶。“该规范是1987年颁布实施的,当时作为民用住宅很少有超过六层的,故在工程管理中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民用商品住宅极大多数都是十层以上的小高层甚至高层住宅。既然超过六层了就应装防火门,而作为部分居民却并没有认识到防火门的重要性,作为住户他们最关心的是防盗安全问题,这样就造成了矛盾:消防管理部门要求防火,住户关心防盗,按现在对防火、防盗的定义又是绝对不相容的(防火门要易于打开、防盗门要求不能被打开)。怎么办?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防火防盗门。对此类产品社会上争议很大,特别是消防管理部门基本上持否定态度。笔者以为此事不可轻易否定,因为任何一个新产品都是从无到有、都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当然在有关的规范未作修订之前,防火防盗门的提法是不准确的,至于说只作一个耐火性能的检测就号称其生产的”门“是既防火又防盗更是不妥当的。

反过来,一个新产品的出现如何应用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目前作为防火防盗门的应用有两个方面的难点需要解决:

1、使用范围,这可通过规范的修订让其有使用的地方。因为GBJ 16-1987的5.3.3条规定在目前看来是有修订的必要了,一来事实上很多用户只装了防盗门而未用防火门,要不就是外面是防盗门里面是防火门,住户非常不便利。二宋只针对住户来讲,真的发生火灾时如果有时间他们会从房间逃向楼梯间,一旦不能逃生时,他们唯一的方案是呆在家里等待救援,此时的门其实只需要能够隔热隔烟就行了,至于易于打开其实也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可在规范里将此款规定为”如采用防火隔热性、完整性、防烟性达到54min的门时,可不通至屋顶。“

2、针对此类门应制定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隹,规范产品要求,至于产品名称,为了不被大家误会可考虑将此类门定义为”进户安全门",技

术要求可将防火和防盗的有关性能相结合,主要让其既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也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总之,防火门必须严格按照符合要求的工艺进行生产,按照规范的要求合理运用,监督管理部门也应从生产环节把关直至在工程中的科学使用,通过多方配合才能真正让防火门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只安装防火闭门器和顺序器,它们没有规范要求的信号反馈功能,此时的防火门也是不完善的。其实在国内早已有许多企业根据标准的安承生产了防火门的释放开关,原理有好几种,这里不作详细说明,最终的功能就是防火门平常可正常启闭,一旦发生火灾时可通过温感、火灾报警系统的信号使释放开关动作,使防火门处于常闭状态,当有人开启后通过机构又将防火门自动关闭。

第四篇: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人与环境》课程论文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名:陈学

号:学

院:经济管理学院专

业:市场营销联系电话: 俊 100612020

210-2 ***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也越趋严重。大气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导致了诸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恶果,关注大气环境保护,积极采取治理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

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严重化,人们也越来也重视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先发展后治理不再适合当今经济发展的模式。其中,大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大气流动的速度最快,污染影响范围最广,污染物直接从呼吸道进入人体,最容易被人类接触。清楚的认识当今大气环境的污染状况有利于唤起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SO2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气候变暖,平流层臭氧层变薄,陆地和海洋生物受到污染,酸雨等这些困扰我们的问题都是由于大气环境受到污染造成的。

1.1 SO2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5年的12.8亿吨增加到2006年的24.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594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2008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321.2万t,比上年减少5.9%。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91.3万t,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8%,比上年减少6.9%;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9.9万t,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2%,比上年增加0.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增加。

1.2 机动车尾气排放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人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接近1.7亿辆,同比增长9.3%。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山十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运输量相对人,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

1.3 颗粒物污染现状

近年来,为解决严重的煤烟型污染,全国各地通过开展烟控区建设,划分高污染燃料禁燃、加强工业烟粉尘治理、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城市集中供 热进程等措施,全国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好转,但是历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均显示PM10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根据中国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09年全国有17.5%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51个城市PM10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超标城市比例达15.9%。

从地区分布特征来看,颗粒物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地区,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的颗粒物污染比较突出,总体上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污染严重。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PM10年均浓度平均为0.095 mg/m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大城市颗粒物污染比中小城市更为严重。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重化工业日趋加重,使得我国部分城市大气污染正从单一的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空气污染转型,以细粒子(PM2.5)为特征的二次污染呈加剧态势。2010年PM2.5监测试点的年均值为0.047mg/m3,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发展中国家最宽松限值要求的35%。复合型大气污染导致能见度大幅度下降,京津冀、长二角、珠二角等区域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

2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公民环境意识的加强,制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就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综合治理,如1998年实施长江流域上游天然林的禁伐与保护工程、1998年实施淮河流域环境污染治理的零点方案、1999年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同时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均体现了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大气环境污染如此严重,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治理。

2.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我国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不能自觉的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人、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劣质煤炭流通失控等状况。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方政策的出台,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气污染的诱因,所造成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一是把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育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克服地区和部门保护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加强对各级、各类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他们在生产经营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树立环保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依法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为保障群众健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2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加快配套的环境法规的制定进程,加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严格依法行政,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执法等问题;实行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对执法人员不作为、渎职的要严肃处理。

以“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收益”来代替“谁污染,谁治理”的治理方针。“谁污染,谁治理”是在我国早期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中提出的,对环境污染控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国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加上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缺乏规模效应,大多企业单纯为满足市场短期需求和企业近期利益而逃避对环境污染责任的承担,加上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不完善和环境执法、监督不力,导致环境污染未能得到根本治理。在我国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和公民生态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应积极推广“谁污染,谁付费”和“谁治理,谁收益”的方针,通过对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积累资金,扶持一批积极性高、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和团体,来承担对环境污染的统一治理,这样在污染治理方面,可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同时又可以避免环保处理设施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即省了资金,又促进了环保企业的发展。

2.3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强化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政策,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和城市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资源覆盖率,增加碳汇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减少污染物排放,探索创新路子。节能减排,说到底就是把单位GDP能耗降下来,把主要污染物排放减下来,削减污染总量。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这就要求:一是总量控制限排。各地、各企业严格落实减排指标,不得超过总量,使空气质量不再恶化。二是提高脱硫率。二氧化硫是衡量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脱硫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排污总量。对燃煤大户通过前端抓优质低硫煤的使用,中间抓烟气脱硫治理,末端抓监测的手段,提高脱硫率。三是清理“旧账”。通过关停未经脱硫的小锅炉,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等措施多还“旧账”;四是倡导全社会为节能减排出力。通过调高一度空调、少排一些温室气体等身边小事,为节能减排大工程做贡献。真正形成经济与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 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三大主要能源,经济在发展,能源也在不断的消耗,能源的消耗势必影响我们的大气环境。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通过能源、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使原材料中的所有组分通过生产过程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消除废物的产生,减少污染废气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2.4 增强监管力度

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很人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第一,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对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不执行国家“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标的建设项日;对人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投资经常留有缺口或将资金挪作他用。第二,地方电厂、地方水泥厂和乡镇企业执法不严,超标现象比较普遍。第三,由于各地监督检测机构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普遍开展对污染源的经常性监督检测,从而削弱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日常性监督管理。环保设施操作管理比较差,实际运行率低。许多项目尽管开工验收时可达标,但实际运行中却超标排放。据估算,全国日前工业锅炉烟尘排放超标率平均为30%,工业窑炉平均为50%,地方水泥行业的粉尘排放超标率为40%。第四,机动车污染防治起步晚,排放监督管理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各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尤其对汽车制造、销售、使用、报废全过程污染监督管理还很薄弱,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检测还未纳入国家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常规检测体系中,从而缺乏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有效监督。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管理是手段,治理是措施,现如今提出的环保两大体系建设,其中,强化“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正体现出了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防止各种污染事故的发生;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从根源上对排污企业起到督促、整改的作用;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增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才能保证排污单位废气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给人类提供一片蔚蓝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赵丽丽.中国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山西建筑,2011,9(25):194-196.[2] 刘建兵,薛东娥.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J],理论研讨,2011,11:151-153.[3] 张赟,李代兴.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初探[J],北方环境,2011,8(8):121-122.[4] 王艳丽,刘东奇.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3(1):139-142.[5] 严刚,燕丽.“十二五”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9(5):20-23.[6] 苗得雨,周孝德,程文,李洋.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管理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1(11):751-753.[7] 朱新英.环境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党史博采,2009,10:35-36.

第五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1-5-28 11:38:00

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为电力、石化、冶金、铁路等行业提供的主要装备,关键技术依赖引进。用于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原创性技术成果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产业共性应用技术研发缺位,公共试验检测平台缺乏,社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二)基础制造水平滞后。长期以来,为整机和成套设备配套的轴承、液气密元件、模具、齿轮、弹簧、粉末冶金制品、紧固件等基础件,泵、阀、风机等通用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等测控部件,质量和可靠性不高,品种规格不全;特种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落后,专业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三)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除中小型普通机床制造、交联电缆行业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外,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热衷于仍然热衷于新上项目、铺摊子,在国家严格调控“两高一资”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形势下,纷纷将投资重点转向装备制造业,导致一些新兴行业投资过热,出现产能过剩隐优,过度竞争风险加剧,如风力发电设备、大型盾构机、大型压力机等。如不及时加以调控,不仅将使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难,还将影响产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步伐。

(四)高端装备保障能力不能满足需要。机械行业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2010年进口机械产品用汇高达2500多亿美元。特别是当前我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装备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风力发电设备总装能力过剩和关键部件能力不足矛盾并存,节能环保装备在产品种类、功能、质量、规模上还须大力突破。在新材料、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也都迫切需要新型装备的保障和支撑。总体上看,在高性能材料、精密制造工艺、先进装备及核心部件等方面,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未来主导方向

(一)瞄准薄弱领域,着力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等基础制造能力。要加强精密铸锻件、高效环保铸锻工艺和设备、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密封材料、齿轮、弹簧、紧固件、轴承、链条等产业的制造能力的提升。

(二)突出关键环节,更加注重提高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和关键部件配套能力。我们要将发展重点放在成套装备中的关键设备,以及为整机配套的关键零件、部件、系统和总成方面,进一步突出发展重点,以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设备和关键部件依靠进口的问题。

(三)强化保障支撑,加快发展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新兴产业所需装备。汽车、石化等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所需的关键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所需装备均应作为发展的重点。

(四)更加关注“三农”,扶持发展先进适用农用装备。按照先进、适用、经济、安全等原则,鼓励100马力以上大马力拖拉机及关键零部件、配套农机具,农作物移栽机械,农业收获机械,牧草收获机械,节水灌概设备,以及沼气设备等的发展。

(五)适应需求变化,大力发展新兴领域装备。鼓励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系统、部件和总成,以及运行控制技术,引导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要注意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等的监测防控、应急救援等技术、产品和服务等要加快发展。此外安全饮水设备、高档印刷设备、智能仪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均要重视。

(六)防范产能过剩,坚决抑制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坚决抑制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七)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淘汰范围和标准,加大淘汰力度。

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取得成五大成就

“十一五”以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的指导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着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械工业产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行业工业增加值(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口径和数据,下同)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9%;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4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4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从16.6%提高到20.3%;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0万多家,比“十一五”末增加了近5万家;从业人员达到1752万人;资产总额已达到10.4万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2009年,我国机械工业销售额达到1.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机械制造第一大国。

(二)装备保障能力显着增强。“十一五”以来,在高速增长的需求拉动下,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成绩显着,机械产品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发电设备已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技术水平和产品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和±800KV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综合自主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60%以上,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投入工业化运行的国家。1000万吨级钢铁企业常规流程成套设备、2000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日产4000-10000吨级熟料干法工艺水泥成套设备已能自主提供。30万吨/年合成氨设备实现自主化,百万吨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等关键“三机”研制成功。国产农业机械已基本满足国内农业需求。为数控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自给率达到60%,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2万小时。60万千瓦火电机组高中压转子国内市场满足率提高到6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转子实现批量生产,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关键锻件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机械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由2005年的80%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的85%以上,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三)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一是资本结构趋向多元化,行业发展内生活力不断增强。国有大型企业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生产中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为机械工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主要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三大集团发电设备产量行业占比达到69%;华锐、金风、东汽风电设备产量占全行业比重达到70%;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柳工、龙工、山推等工程机械企业已占据全行业市场销售总额的半壁江山。三是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机械工业新产品产值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新产品产值超过2万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新产品产值的40%。重大技术装备向大型化、高参数化发展,部分产品的效率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量大面广的通用机电产品效率也有很大提高。四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机械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8%。全行业的装备水平和生产条件大为改善,行业固定资产的新度系数由“十五”末的61%提高到2009年的64%,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的装备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

(四)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机械产品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机械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连续五年实现贸易顺差。2006年,机械工业历史上首次扭转了贸易逆差的局面,当年实现贸易顺差7亿美元。2008年,实现贸易顺差477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额在外贸总额中的占比已由2005年的46%提高到2010年的58%,加工贸易额占比则由2005年的49%降低到2010年的31%。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技术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也不断提高。在常规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港口装卸机械、水泥成套设备等制造领域,我国已走在世界前列,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出口增长迅速。如发电设备出口量已占到总产量的近15%。

(五)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逐年大幅下降,从2005年的0.65吨标准煤降至2009年的0.425吨标准煤,降幅达到34.6%,大幅超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指标;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大中型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耗钢量从0.47吨降至0.38吨,降幅达18.2%。“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信息化进程加速。骨干企业已普遍使用三维设计,CAE、CAPP、PDM的覆盖率已超过半数;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率达到90%以上;成本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生产计划等信息化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产品开始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问题依然突出。

下载大气治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气治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饲料行业现状及产业分析

    饲料行业现状及产业分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稳步发展,实现了饲料产量、产值、利税和就业人数的增长,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式生产到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大国的......

    压片机现状及发展方向

    压片机现状及发展方向(2009-9-18)马飞 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山东 聊城 252022 1 压片机的基本概念 1.1 压片机定义 根据名词术语标准,压片机有以下定义:(1)压片机械,将干性颗......

    监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建设领域的深入发展,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行业随之迅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加以完善法规体系、健全......

    中国农业机械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xiexiebang推荐)

    中国农业机械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目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和国内外平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我国农......

    洮南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合集5篇)

    洮南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摘要:笔者结合本地实际,客观的分析了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对促进未来土地流转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土地流转;......

    浅析中国酒店空间设计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浅析中国酒店设计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酒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文化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缩影。酒店的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一个酒店的档次、文化、定位、目标客户群等......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五篇范文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也越趋严重。大气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导致了诸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恶果。大气污染......

    卫星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10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