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考后反思(推荐)
2015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考后反思
麻车屿小学 林媛
一、试卷分析:
本次三年级语文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较为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测试情况:
本班共44人,实考人数:44人,及格人数:41人。最高分:97.5分,最低分:2分。90分以上17人,80~89分有18人,70~79分有2人,60~69分有4人,59分以下有3人。
三、答卷情况分析。
前面基础的部分中,看拼音写词语准确率比较高,我平时在听写方面的非常的重视,效果也是不错的。后面组词,错误集中在“瓜”加偏旁上。选择题也是错误集中在选择打比方的句子。学生对于比拟和打比方两种修辞手法的区分还不是很理解,这是我平时缺少给学生训练的,我将会在下学期重点教学修辞手法。写词语中,我重点教学了带反义词的成语和带数字的成语,但是准确率没有达到我的要求,这点感到比较失望。特别是几个后进生,还是没有掌握。下学期我会想个新方式提高学生对这些成语的积累。
句子类的题目是这张试卷的难点,一个是修改病句,不是平常训练的题型,比较有难度,还一个是给错乱的句子排列顺序,我自己感觉是难度较高的。这两题全对的同学只有三四个。我下学期将加强句子排序题的训练。
按课文填空中,我自己因为请假一星期,课文的复习没有很到位,所以在第五小题整本语文书的把握上来看,准确率不是很理想
阅读题比较简单,错误率低。但是也有个别的错的比较多。
这次习作,写一篇童话故事,平时也写过,所以大部分同学都完成的比较好,但是,整体上来说,时间有点来不及,有五六的同学都没能把作文写完。我下学期也会加强他们的答题速度训练。
四、教学反思:
面对这次考试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我将做一下改进: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课堂上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要讲到点子上,力求精讲点拨。只要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 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果老师多占一分钟,就意味着学生将失去自主学习的一分钟。因此,我要牢记“惜时如金”四个字。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要节省教学时间,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背、思考、记忆,让他们在课堂上听、说、读、写,从听读中感悟、积累,在说写中运用、提高。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3.有效的训练是学生成长的途径。课堂教学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段、篇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不搞题海战术,要练得精,练得巧,练得有实效。4.关注生活,重视体验。从这次语文试卷来看,对学生来说阅读理解题和写作依然是最难的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应明确的是,知识目标是否实现,不单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因此,教学前的设计和实际的课堂教学都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特别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在学生学习母语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以上问题我做出了以后在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总之,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教学方法也是灵活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势在必行的,问题虽然存在很多,但是我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摸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今后我将在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考后反思
这次考试完后,妈妈就迫不及待地问我考试情况。我毫不犹豫到地回答妈妈:“很简单!”时间在我的自信中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公布成绩的日子。
试卷发下来后,我一看,顿时傻了眼:语文考砸了,作文写跑题了,一分没给!我恨老师太狠心,不给面子,哪怕给点辛苦分也行呀!但冷静下来后,我觉得怪不着老师,只能怪自己审题不仔细,不认真,应该给自己一个好好的教训!让自己清醒清醒。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分析了没考好的原因: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己太过于自信,轻视了这次考试。所有的生词平时也听写准确,没想到正式上正版就拌惨了。二是上课四十五分钟没完全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走过神,做过小动作。最重要的第三点是,老师规定的每天读书一小时,没有做到,导致阅读能力较差,课外知识面少。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我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平日里要做到当天内容,当天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上课认真听讲。需要背诵的科目,不要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不能不懂装懂。不要只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要多涉猎一些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考试时,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再作答,不要急于答题,忙中出错。特别是出现一些自己不能原谅的低级错误。
今天妈妈已经给我买回来十本作文方面的书,我向老师和家长保证:以后听爸妈的话,每天晚上6点到7点读一小时的课外书,争取在下一次的考试中,一定有所进步!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考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考后反思
——吴小 董健
时间飞逝,转眼半学期过去了。期中考试之后对比他校的成绩,我们的语文成绩明显落后,由此可见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着不少薄弱之处。在沉下心来反思之后,我谨记于下,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从此次考试中可以看出,我们班的语文基础很差,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还有就是学生的字迹太乱,11名学生中只有3名学生的字迹清楚工整,其他的都可是用乱字来形容。这在语文试卷中是相当影响成绩的。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如下:
1、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尤其是差生,没有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对语文学习感觉枯燥乏味。因此对老师交代完成的应会写的字词,应会背诵的内容都没有按照要求去完成。个别学生就是完成了,复习的不到位,又有很大一部分的遗忘。
2、在平时的教学中没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应加大对差生的监管力度,保证他们能完成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学习任务。
3、平时对学生的书写没有做到严格要求,随时要求。
4、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上都存在着欠缺和不足,通过这次期中测评我发现,我对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教学方法的探究也还存在欠缺,导致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还不扎实,基础丢分较严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兴趣不浓厚。
针对上述问题,我制定了如下改进措施:
1、狠抓基础,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要加强学习,认真反思,要有丰富的知识、能力储备。创新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材,钻研教材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课前要准确全面的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需要,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特别是对于差生,一定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加强训练,让他们逐步提高成绩,保证每一个差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不丢分。还有就是加强对书写的字迹要求,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对待书写,认真写好每一个字。
2、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适时转换和优化知识结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的热情。努力的向课堂的40分钟要效率。
3、力求让知识“活”起来。设计更合理有效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发挥作业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基础的讲读入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上的基础上,再对文本展开多样化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5、加强对作文的评改、指导。对于学生的作文评改的指导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作文评改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尤其多照顾中差学生,在写作文时,让学生开口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以写,确保所有学生都可以写出文章。
其实还有很多问题仍鞭策着我深思。我知道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我,提高教学质量。
2014.5
第四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
班级姓名
第一部分日积月累(12分)成绩
⑴诗文储蓄。(2分)
1、独在异乡为异客。
2、停车坐爱枫林晚。
3、,任尔东西南北风。
4、书到用时方恨少。⑵常识擂台。(10分)
1、杭州素有“”的美称;拉萨是有名的“”;生活在北大荒的人喜欢用“”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郑燮号,是“”之一;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是一颗无比璀璨的。哈尔滨与济南有、的别称。西湖的白堤与苏堤与唐朝诗人和有关。
2、本册书中我最喜欢(人物),因为。
3、人们也称苏州为,通过本册古诗的学习,你认识了苏州的和两处名胜。
4、说脸谱。关羽是脸,包公是脸,秦桧是脸。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46分)
一、生词聚会。(12分)
yán shícōnɡ cuìliǎn pánɡyōu yánɡqÿnɡ rïulún liú()()()()()()tîu liànɡqÿn lûâhuǎn bùshǎn yàomãi tànjiü jiã()()()()()()
二、生字变脸。(10分)
倍(倍数)佳()钱()彼()维()(陪同)()()()()险()佛()讯()股()珍()()()()()()
三、我会模仿。(6分)
酸溜溜()()()
银灰()()()
层层叠叠()()()
和风细雨()()()
四、精挑细选。(7分)
1、发人深省(shþnɡ xǐnɡ)丢三落(là luî)四参差(cün chàcýn cÿ)
2、(漂 飘)荡挺(拔 拨)(映 印)照拜(访 防)随(即 既)精(彩 采)(维 唯)一(状 壮)丽
五、精彩回放。(11分)
1、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好几首古诗。你能把你喜欢的一首介绍给我们吗?请把它写下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你喜欢它的原因是()。
2、课余,你还能背诵的诗有《》、《》、《》。
3、小露珠像钻石那么。像水晶那么,像珍珠那么。
3、它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游客不时被逗得。
4、人人都需要,特别是当一个人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同时,也不要忘记。
第三部分阅读长廊(12分)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2、造句。不仅„„还„„。
3、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
4、杜甫是怎样“煮书”的,请用“~~~~~”画出相关部分的句子;我们学语文该怎样“煮书”?请用“”画出相关部分语句。
5、“煮书”有什么好处?你今后打算怎样学好语文呢?第四部分作文园地(30分)
一、写请假条。
吴娟的爸爸要去上海出差,不能参加1月26日的家长会,他给张老师打电话没打通,于是就想到写一张请假条给女儿带给张老师。现在请你替吴娟的爸爸写这张请假条,格式要正确。(5分)
二、一学期下来,你是不是比以前有了进步,取得了一些成绩?是不是比以前懂得更多的道
理了?也许你还会发现自已身上有别人没有的优点呢。你愿意向别人介绍自己吗?请你以〈〈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向别人介绍自己。(25分)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参考答案)
班级姓名
第一部分日积月累(12分)成绩
⑴诗文储蓄。(2分)
1、独在异乡为异客。
2、停车坐爱枫林晚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⑵常识擂台。(10分)
1、杭州素有“”的美称;拉萨是有名的“”;生活在北大荒的人喜欢用“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郑燮号板桥之一;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哈尔滨与济南有 冰城、泉城的别称。西湖的白堤与苏堤与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宋朝诗人 苏东坡有关。
2、本册书中我最喜欢(人物),因为。
3、人们也称苏州为,通过本册古诗的学习,你认识了苏州的和两处名胜。
4、说脸谱。关羽是脸,包公是脸,秦桧是 脸。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46分)
六、生词聚会。(12分)
yán shícōnɡ cuìliǎn pánɡyōu yánɡqÿnɡ rïulún liú
(岩石)(葱翠)(脸庞)(悠扬)(轻柔)(轮流)tîu liànɡqÿn lûâhuǎn bùshǎn yàomãi tànjiü jiã(透亮)(侵略)(缓步)(闪耀)(煤炭)(佳节)
七、生字变脸。(10分)(答案多元)
倍(倍数)佳(佳节)钱(金钱)彼(彼此)维(维修)
(陪同)挂(挂历)浅(浅薄)披(披甲)推(推广)
险(脱险)佛(仿佛)讯(声讯)股(股东)珍(珍珠)
捡(捡到)沸(沸腾)迅(迅速)投(投降)诊(诊断)
八、我会模仿。(6分)(答案多元)
酸溜溜 :*恶狠狠*水汪汪*乌溜溜*凶巴巴*脏兮兮*昏沉沉*绿油油*油腻腻*硬梆梆*懒洋洋*香喷喷.层层叠叠(红红火火)(家家户户)(密密麻麻)
和风细雨 暴风骤雨腥风血雨 顶风冒雨 呼风唤雨 狂风骤雨 急风暴雨 餐风沐雨 春风夏雨 风风雨雨
精挑细选。(7分)
1、发人深省(shþnɡ xǐnɡ)丢三落(là luî)四参差(cün chàcýn cÿ)
2、(漂 飘)荡挺(拔 拨)(映 印)照拜(访 防)
随(即 既)精(彩 采)(维 唯)一(状 壮)丽
九、精彩回放。(11分)
1、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好几首古诗。你能把你喜欢的一首介绍给我们吗?请把它写下
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的作者是(),你喜欢它的原因是()。
2、课余,你还能背诵的诗有
3、小露珠像钻石那么。像水晶那么,像珍珠那么。
3、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
4、人人都需要,特别是当一个人 的时候。让我们珍惜
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第三部分阅读长廊(12分)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②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2—2013学第一学期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基本上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考试内容是学生平时掌握的范围之内,并没有超出课程标准的评价内容,考察的题型多样,不同层次的检验了学生的各方面知识,能力,习惯及思维方向,试卷的难易程度适中,作为期末总结性测验,它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学生平时的学习、积累及运用情况,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改进也起了不少作用。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平时掌握四会词语的程度,这题的得分率比较高,后进生和平时马虎的学生容易把“裕”、“瓣”字写错,在平时的生字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学生对于容易记错的生字教学。
第二题,给下面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暑假”的“假”的读音和“磨刀”的“磨”的读音,还是容易混淆。
第三题,比一比,再组词,考察学生对于音近和形近字的区别,随着年级的增高,生字容量增大,容易写错别字,造成失分,在以后的练习中,要重视学生写正确的字,避免写错别字。
第四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词,本题分两小题,即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和仿写词语。在补充词语这题中,考察学生成语的掌握程度本题练习得比较多,因此没有造成失分。
第五题,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主要考察学生的语感和名人格言、谚语的掌握程度,失分的原因对于语文园地中的名人格言和谚语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失分,反映了在教学中还不够扎实,出现了“漏网之鱼”。
第六题,选词填空,本题得分率比较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第七题,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标在 括号里,失分的原因是没有搞清楚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第八题,按要求改写句子,这是本分试卷的难点之一,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这题比较简单,没有人失分;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修改病句,比较简单,因为本题在学习课文《蜜蜂》中学习过“推测”一词,学生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所以就修改正确。
第九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考察学生是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情况,本题学生基本会写,失分的原因还是容易写错别字,还有在写句子的过程中容易添字、漏字。
第十题,阅读《小鸭子》一文,回答问题,本题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本题的失分率比较大,也是本分试卷的难点之一。第一小题,读短文,找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大部分都能写对,只有少数学生写“淡淡的”,没有搞清楚“淡淡的”不是描写颜色,而是描写颜色的程度。第二小题文中的“一簇簇”、“数也数不清”指的是什么?有部分学生没有读懂短文句子的意思,所以造成失分,从本题来看,以后还要加强学生短文阅读的能力。第三小题写你喜欢的句子,本题基本得分。
第十一题,习作,课间游戏,其实本题就是写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本题几乎人人都扣分,少则1分,多则18分,从失分来看,学生的习作能力还需要继续练习加强,在以后的习作教学中要加强指导,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应该指导他们多写好词好句,对于后进生来说,应该继续指导他们把文章写通顺、具体。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以及此次的期末测验,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作为教师,特别地要思考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学习的目的还在于运用,作为中年级学生,作文已成为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他们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一个出口点。知识绝对是无限的,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引路人,为学生开启某个知识点的大门,并提供学生广泛接触的机会就使得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我们为此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