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律师如何遵守职业道德终稿
律师如何遵守职业道德
原定于2013年10月31日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李某某等五人强奸上诉一案,因上诉人一方在法院确定并通知开庭日期后更换辩护律师而被宣布延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表示,为充分保障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决定将本案开庭日期延后,具体时间另行确定。李某某等五人涉嫌强奸一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作为本案当事人的李某某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数次更换辩护律师的举动也引起了律师执业同行对这一案件的高度关注。这个案件在中国律师执业伦理发展史上应该起到非常独特的作用,引发我们对律师执业伦理的广泛思考。
法律职业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等群体,但在法律职业伦理组成中,律师师职业处于各种矛盾的漩涡中;作为法官的要求是中立、独立、公正,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检察官有客观义务,是法律的代表,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但律师处于各种各样的矛盾漩涡中,所以相对来说在整个法律职业伦理中,律师伦理最重要、最复杂、最受关注的。律师职业伦理最受关注,刑事辩护律师的伦理更受关注,因为在刑事案件中,罪与罚、罪与非罪都关系到被告人的自由、尊严、财产乃至于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对比更加强烈、更加受到关注。
律师是什么,从中国的《律师法》来看,结合美国律师协会职业行为示范规则,对律师角色做了重要界定:一是委托人的代理人,二是法庭的一员,三是对社会正义、社会公正有特殊职责的公民。律师角色如此重要就决定律师律师应更加注重强职业道德修养。这就要求律师执业必须做到:
一、对同行尊重互助、公平竞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要求律师正确认识与理解法律规范,尊重事实,依法服务,严格执行办案程序,保守国家机密和当事人隐私;对同行应当尊重,不得怠慢、诽谤同行,不得故意抬高和标榜自己、贬损和诋毁其他律师,更不得用不正当手段损害对方律师的威望和名誉。同业互助,要求接受共同代理的律师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和服从律师事务所的指派,互相明确分工和责任,彼此合作,协同办理好法律事务;律师之间应增加经验和信息的交流、共享,互通有无,而不应搞封闭、垄断,倡导通过公开、平等的竞争促进律师业务水平和律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坚决反对贬低他人、抬高自己、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弄虚作假、互相拆台的不正当竞争。
二、律师在办案时应严格遵守诉讼活动中的纪律,注意规范律师与法官的相互关系,善于运用一切合法手段和途径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第一,律师不得为办案而与案件承办人在非办公场所接触,不得以办案为目的送礼或与案件承办人进行“证据不足,礼物送够”的交易。第二,律师办案前后,不得宣传自己与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有亲朋关系,也不利用关系办案。第三,律师不得作伪证,亦不利用他人作伪证。第四,律师应当遵守庭审规定,尊重法官和仲裁员。第五,律师不得带被拘押人的亲属等会见被拘押人,不得利用执业便利为其传递物品、信件或信息。上述纪律有利于确立律师的职业形象并使律师行业具备良好的社会信誉。如果律师见利忘义,认为打官司就是打钱,就是钱权交易,以非法手段影响司法活动,不仅践踏法律,最终必然导致司法腐败和损害律师的社会形象。
三、正确处理好与委托人、对方当事人的关系。律师不得利用执业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如不得与当事人约定胜诉后将争议标的出售给自己或亲友;律师不得为收案而作虚假承诺,如刑事案件被告人提供的证据不能否认有罪指控,或是不能证明被告人犯罪情节较轻,律师在接受委托前就不能随意说无罪或有罪,更不能承诺法院将作出无罪或罪轻的判决;律师不为非法的、不道德的欺诈性的要求或行为提供法律帮助;律师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辩护;律师接受委托后,非为紧急情况和当事人的利益,不得擅自转委托;律师不得超越委托权限,不得利用委托关系从事与委托代理业务无关的活动;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律师不得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利益或向其要求约定的利益;律师不得在与委托人依法解除委托后,在同一案件中担任有利益冲突的他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律师不得非法阻止和干预对方当事人及代理人进行活动;律师在未征得委托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接受对方当事人办理其他法律事务的委托。
李某某等五人涉嫌强奸一案自立案以来,一直处于社会和舆论媒体的广泛监督之下,作为李某某的几任辩护律师,一方面要承受来自案件本身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面临来自外部的道德舆论审判,个中滋味已经远远超越寻常强奸案件可比,这一案件的背后,是一场法律伦理,即公平与正义与舆论监督的较量。律师作为案件审理的直接参与人,其职业素养与职业伦理尤为重要。坚守法律底线,遵守办案规定,坚决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敏于言而讷于行,戒除浮躁功利的思想,秉承一颗法律人的公平正义之心,是本案律师辩护的应有之意,也是体现律师执业伦理的必然要求。
第二篇:职业道德终稿[推荐]
职业道德
1.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①自从国家产生以来,道德与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②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③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
2.道德能够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①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②在调节的主体上,法律代表着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司法部门强制执行,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显然,道德调节的主体比法律广泛;③在调节的方式上,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而道德调节主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思想觉悟,来促使人们自觉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言行,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
3.道德评价具有扩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行业新风。”
5.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①职业理想;②职业态度;③职业义务;④职业纪律;⑤职业良心;⑥职业荣誉;⑦职业作风。
6.职业道德的特征:①鲜明的行业性;②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③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④一定的强制性;⑤相对的稳定性;⑥利益相关性。
7.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①导向功能;②规范功能;③整合功能;④激励功能。
8.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①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②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③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①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②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③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④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⑤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⑥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10.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精华:①社会责任至上;②敬业;③诚信;④创新。
1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①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②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③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12.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①爱岗敬业;②诚实守信;③办事公道;④服务群众;⑤奉献社会。
13.公民道德建设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个方面。
14.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15.作为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集体主义,有着深刻的内涵:①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②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③集体利益要通过对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
16.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要求把握几个方面:①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②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③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a极端个人主义b享乐主义c拜金主义。
17.忠诚、审慎、勤勉是职业活动在内的三个具有原则意义的道德准则
18.职业化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容:①核心层:职业化素养;②中心层:职业化技能;③职业化在行为标准方面的体现称为“职业化行为规范”,是最外在的层面。
19.职业技能是指从业人员从事职业劳动和完成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业务素质,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
20.职业技能的特点:①时代性;②专业性;③层次性;④综合性。
21.职业技能的作用:①职业技能保障和促进企业的发展;②职业技能是人们谋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22.职业技能保障和促进企业的发展:①职业技能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保证;②职业技能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职业技能是人们谋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①职业技能是就业的保障;②职业技能有
助于增强竞争力;③职业技能是履行职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
24.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作用:①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②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③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25.怎样才能通过提高职业道德以提升职业技能:①脚踏实地;②勇于进取;③永无止境。
26.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①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境界的提高;③加强职业道德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
27.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①就业方式的转变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职业道德修养可以为一个人的成功提供社会资源;③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8.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①加强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社会化”需要;②加强职业道德是从业者自我实现的重要保证。
29.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端正职业态度:①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一种职业态度;②文明礼让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境界和社会道德风貌的表现。
30.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强化职业情感:①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强化职业情感,注重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中汲取营养;②强化职业道德情感有赖于从业人员对道德行为的直接体验。
3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注重历练职业意志:①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应该讲法治、讲诚信、讲效率、讲公平;②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内含着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32.敬业的重要性:①敬业是从业人员在职场立足的基础;②敬业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保证;③敬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33.敬业的特征:①主动;②务实;③持久。
34.强化职业责任:①了解职业责任;②强化责任意识。
35.坚守工作岗位:①遵守规定;②履行职责;③临危不退。
36.提高职业技能:①要勇于实践;②要开拓创新。
37.诚信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原因:①诚信是企业形成持久竞争力的无形资产;②诚信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③诚信是企业组织绩效的保证。
38.诚信是企业形成持久竞争力的无形资产:①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要真实反映消费者的需要;②企业的产品必须货真价实;③企业要认真履行各种承诺和契约。
39.诚信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生存力和发展力:①遵守诚信之规是人的社会化必需;②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谋得职业得必需;③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职业发展的必需。
40.诚信的特征:①通识性;②智慧性;③止损性;④资质性。
41.诚信的要求:①尊重事实;②真诚不欺;③讲求信用;④信誉至上。
42.真诚不欺:①诚实劳动,不弄虚作假;②踏实肯干,不搭便车;③以诚相待,不欺上瞒下。
43.讲求信用:①择业信用;②岗位责任信用;③离职信用。
44.信誉至上:①理智信任;②积淀个人信誉;③维护职业集体的荣誉。
45.公道的重要性:①公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②公道是员工和谐相处,实现团队目标的保证;③公道是确定员工薪酬的一项指标;④公道与否影响到员工职业发展的前景。
46.公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①公道是企业构建和谐外环境的保证;②公道是企业构建和谐内环境的保证。
47.公道是员工和谐相处,实现团队目标的保证:①公道正派是从业人员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品质;②公道正派是外资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
48.公道的特征:①公道标准的时代性;②公道观念的多元性;③公道意识的社会性。
49.公道的要求:①平等待人;②公私分明;③坚持原则;④追求真理。
50.平等待人:①树立市场面前顾客平等的观念;②树立按贡献取酬的平等观念;③树立按德才谋取职位的平等观念。
51.公私分明:①要有法律意识;②要有慎微意识;③要有大局意识。
52.坚持原则:①坚持原则,立场要坚定;②坚持原则,方法要灵活;③坚持原则,要以德服人。
53.追求真理:①追求真理,要加强学习②追求真理,要敢于牺牲③追求真理,不盲目从众④坚持真理,不盲目唯上
54.纪律的重要性:①职业纪律影响到企业的形象;②职业纪律关系到企业的成败;③遵守职业纪律是企业选择员工的重要标准;④遵守职业纪律关系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与发展。
55.纪律的特征:①社会性;②强制性;③普遍适用性;④变动性。
56.遵守和践行职业纪律包括学习岗位规划、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规范几个层面。
57.节约的重要性:①节约是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②节约是从业人员立足企业的品质;③节约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法宝。
58.节约是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①节约是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②节约使企业增强成本意识;③节约使企业重视产品质量;④节约促使企业创新技术;⑤节约增强企业竞争力。
59.节约的特征:①时代表征性;②社会规定性;③价值差异性。
60.节约的要求:①爱护公物;②节约资源;③艰苦奋斗。
61.爱护公物:①强化爱护公物意识;②对公物要爱护使用;③不占用公物。
62.节约资源:①具备节约资源意识;②明确节约资源责任;③创新节约资源方法。
63.艰苦奋斗:①正确理解艰苦奋斗;②树立不怕困难的精神;③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64.合作的重要性:①合作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②合作是从业人员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手段;③合作是打造优秀团队的有效途径。
65.合作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合作;②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企业间的密切合作;③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广泛的跨国、跨地区的密切合作。
66.合作是从业人员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手段:①合作有助于个人职业理想的实现;②合作使员工相互学习,提高工作能力;③合作使员工相互信任,实现互利双赢
67.合作是打造优秀团队的有效途径:①团队合作确保个人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②团队合作确保成员能力的发挥与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68.一个优秀团队应该具备的合作品质有两点:①成员对团队强烈的归属感;②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69.合作的特征:①社会性;②互利性;③平等性。
70.合作的要求:①求同存异;②互助协作;③公平竞争。
71.求同存异:①换位思考,理解他人;②胸怀宽广,学会宽容;③和谐相处,密切配合。
72.互助协作:①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②竭尽全力帮助他人。
73.公平竞争:①在竞争中团结合作;②在合作中争先创优。
74.奉献的重要性:①奉献是企业发展的保障;②奉献是从业人员履行职业责任的必由之路;③奉献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④奉献是从业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
75.奉献是企业发展的保障:①奉献是企业发展的道德要求;②奉献提升企业的道德境界。
76.奉献是从业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①具有奉献精神,能把职业当事业来做;②具有奉献精神,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有成才的机遇;③具有奉献精神,能使个人价值融入集体价值之中。
77.奉献的特征:①非功利性;②普遍性;③可为性。
78.奉献的要求:①尽职尽责;②尊重集体;③为人民服务。
79.尽职尽责:①要明确岗位职责;②要培养职责情感;③要全力以赴地工作。
80.尊重集体:①以企业利益为重;②正确对待个人利益;③要树立职业理想。
81.为人民服务:①树立为人民服务地意识;②培育为人民服务的荣誉感;③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第三篇:律师职业道德
基于法治社会建设背景的律师职业道德规范研究
摘要:在分析法治社会建设的定义和律师职业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二者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法治社会背景下律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关键字:法治社会建设;律师职业道德。
一、引言
社会主义法治通常指社会主义的法律和制度,或者指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法治是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飞出旧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代表了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意志。它包括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基本原则主要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律有国家统一制定和实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律师是公众心目中“正义的使者”[1],在社会各职业道德规范中,律师与教师、医师的职业道德伦理一样属于道德的最高层面,这是由其职业要求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新中国律师制度的建立,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全国目前已有11.8万执业律师。广大律师在执业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也出现过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个别律师在咨询时,不耐心听取咨询人的陈述,不认真分析案情,敷衍了事;代书时,不细致分析案情和有关证据,把“代书”变成“代笔”;辩护或代理时,不搜索调查证据,庭审无笔录,出庭无发言提纲,仓促上阵,不据理力争等,在群众中造成不好影响。目前,律师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广泛参与到社会经济事务、政治实务、社会事务和公共管理之中2005年我国非诉讼业务已占律师业务总量的80%。如果律师自身缺乏良好的素养和职业道德,就会使公众对律师失去信心。
加强律师行业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建设,树立律师的良好形象,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北京举行的首届法律职业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余名法学专家发出了“大力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的呼吁,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给我们提出了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李雪萍[2](2008)认为律师职业道德是指律师在执行律师职务、履行律师职责的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的总称。律师职业道德是司法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律师各项工作行为的准则,是判断律师执业行为是否符合律师职业要求的标准,是对违规律师以及律师事务所追究职业责任的重要依据,也是律师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纪律作风以及气质和风度的综合反映。
二、法治社会建设对律师职业道德要求
律师作为一种职业,所要求的专业化水平较高。不仅需要精通有关法律,还要经过法定的严格考核。随着我国律师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律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将会日益提高。律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首先,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3]。律师的法律服务适应了社会对法律的需要。由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从事不同的工作,所涉及的事务十分广泛和复杂,他们各自很难做到熟悉相关的法律,在各自从事的工作和活动中,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有时还会发生一些纠纷,这就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或损害。要想避免这些不利的影响或损害,就可以委托熟悉法的律师帮助处理。律师就是面对这样广泛、多样的社会对法律的求,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
其次,为当事人提供辩护,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通过向机关、法人和公民提供法律服务,通过被委托或担任辩护人参与诉讼,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律师根据法律规定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向当事人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法律服务,使其免受非法侵害,或在遭受侵害后能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和赔偿。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是律师工作的核心。
再次,预防或减少纠纷的发生。在当今社会中,律师的工作渗透到社会生活用品的各个方面,律师通过参与经营管理、审查合同、制定规章制度、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工作,将大大减少和避免纠纷的发生。
律师的职业特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就需要律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范其职业操守:
1)忠于职守,伸张正义,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服务
律师必须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将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维护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服务。我国目前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安定的社会环境,这种良好的经济秩序和安定社会环境的建立,需要有健全的法制作后盾。律师机构作为市场经济的中介组织,其职责就是通过为社会提供广泛的法律服务,以促进社会和谐、追求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律师的功能是提供法律服务。我国《律师法》明确规定,律师的任务和职责就是要通过法律服务,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是律师服务于人民利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是法律赋予律师的神圣职责,充分体现了律师特殊的社会职能。律师在执业中,一方面要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一方面要及时解决各种纠纷、冲突和矛盾,密切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律师职业道德把律师忠于职守、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要忠于职守,全面地履行职责。首先他只对事实和法律负责,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对于非法干预,律师应当坚决抵制和排除,争取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其次要坚持原则。律师是正义的象征,应当坚持原则,富有正义感。在执业活动中,律师应当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秉公护法、不畏权势、不徇私情、廉洁公正、坚持真理、主持正义,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再次,律师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实现法律的公正。
2)建立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的公示制度
律师和法官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因此,由于法律职业的原因,两者必然发生接触,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两者的关系理应是一种彼此尊重、平等合作、相对独立与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关系。但是,从我国司法界的现状来看,有些法官与律师间却难以实现规范、有序的业务沟通;少数案件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为了寻求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裁判结果,违法对法官进行拉拢、贿赂;也有极少数法官利用手中的审判权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办“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社会对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产生怀疑。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个别法官和律师串通,违反职业道德和纪律,损害了当事人利益,影响了司法公正,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败坏了法官和律师的形象,弱化了民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发生的法官违纪、违法审判乃至犯罪,大部分都是在与律师的关系上出了问题,法官与律师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正和权威的一个关键问题。
有关部门能否考虑利用网络现有的技术平台,建立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运用灵活的“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公示网”。凡是涉及律师在执业中贿赂法官、法官私自单方面会
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以及法官为当事人推荐、介绍律师作为其代理人、辩护人等行为的数据都可按照有关规定纳入“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公示网”数据库,逐步建立“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的公示制度”。当然,建立此类公示制度,一定要研究界定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数据公开的范围、程序和时限等;同时还要认真研究界定法官与律师的个人隐私等,在公布这类数据的时候不能侵犯法官与律师的正当、合法权益。除此之外,还应设置有关制度,严惩提供虚假信息和数据的行为人。
3)忠于事实、忠于法律,积极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从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律师制度本身就是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产物;反过来,律师应当为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忠于事实,忠于宪法和法律,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执业,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司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忠于事实和法律,维护法律与社会正义是律师的职责和使命。以事实为依据,就是要求律师在业务活动中尊重客观事实,使自己的全部业务活动都建立在有充分可靠证据证明的客观事实基础之上。无私无畏,既不为委托人违背事实的意见所左右,也不被外界的非法干涉所动摇。
对事实不清楚的案件,要深入调查研究,客观、全面、科学地收集证据。不能凭主观臆断、猜测,更不能歪曲真相、捏造事实。以法律为准绳,则要求律师在开展业务活动时,必须忠于职守,严格遵循法律的规定,秉公护法、不畏权势、不徇私情、廉洁公正、坚持真理、主持正义、据法力争、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
在从事业务活动中,只对事实和法律负责,不受任何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预;既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又要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不能以“领导的指示”、多数人的意见为标准;更不能断章取义,故意曲解法律条文以迎合委托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莹花.论律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湘南学院学报,Vol.28,No.1,2007(2):23-25.[2] 李雪萍.论律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时代人物,2008(4):204-205.[3] 李红丽.论律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法治与社会,2008(7):281-282.[4] 李贵臣.论律师的职业道德.科技信息,2007(4):343-344.
第四篇:模范遵守职业道德
“模范遵守职业道德,争做人民满意教师”承诺书(参考式样)
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特向全社会公开承诺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接受学生、家长、行风监督员监督。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承诺人:
二〇〇八年月日
第五篇:律师职业道德和公平正义
律师职业道德和公平正义
洛杉矶刑事辩护律师夏文析,绰号“林肯律师”,在一次为坚称自己无罪的富二代罗奕智做的辩护时,使他发现一个已经被时间所掩埋的真相——罗奕智不止在现在的这个案里是有罪的,并且他还是自己以前办过的另一桩强奸杀人案的真凶。而罗奕智就是想利用了律师具有的保密义务而聘请他做自己的无罪辩护律师。至此,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平正义产生了极大的冲突。
那么,当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产生冲突时,要如何解决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罗奕智利用律师的保密义务而来达到让夏文析为自己做无罪辩护并且获得了成功,同时也是让他不能够对自己以前的犯罪事实进行检举揭发,而夏文析则在律师的职业道德和揭发自己当事人的犯罪事实维护公平正义的矛盾中徘徊着,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先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成功为罗奕智脱罪,但是之后用另外一种方法,让罗奕智以更重的罪名被逮捕。
夏文析和他的父亲都认为,没有比为无辜的人辩护而败诉、从而使他入狱更让自己难受的了,最可怕的客户,就是无辜的客户。所以他一直就只是给那些所谓的坏人恶人辩护,但是他唯一一次为不算坏人的人辩护就发生了错误,就是源至于他的先入为主的观点,他觉得马杰西就是一个杀人犯,所以他不相信他的话,甚至在检方连证据都还不完全形成的情况之下就让他认罪,这也就就是他所说的使的一个无辜的人因此而入狱,从这点上来看,他是没有做好他律师的本分的,在法庭宣判之前就认定了被告人的有罪,这也是之后让他陷入困境的起因。可见,遵守职业道德是时时都必须遵守的,从这方面而言,遵守职业道德也是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的另一种做法。
而对于夏文析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的这种做法而言,他尽力去做到了两全,我觉得是可取的,因为在当时的情境中,夏文析的主要身份是罗奕智的辩护律师,其次才是一位公民,分清先后缓急再做决定的这种做法也不失为一个两全的方法,既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水平、自己的职业道德,也能够对得起社会大众,对被冤枉的人做出弥补,让公平正义得到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