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题答案汇总
第3页习题答案
1.2010年为+108.7mm;2009年为-81.5 mm;2008年为+53.5 mm.2.这个物体又移动了-1 m表示物体向左移动了1m这时物体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第4页习题答案
1.解:有5个三角形,分别是△ABE,△ABC,△BEC,△BDC,△EDC.2.解:(1)不能;(2)不能;(3)能.理由略
第5页习题答案:
1.解:图(1)中∠B为锐角,图(2)中∠B为直角,图(3)中∠B为钝角,图(1)中AD在三角形内部,图(2)中AD为三角形的 一条直角边,图(3)中AD在三角形的外部.
锐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上的高与另一条直角边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
2.(1)AF(或BF)CD AC(2)∠2 ∠ABC ∠4或∠ACF
第7页习题答案:
解:(1)(4)(6)具有稳定性
第8页习题11.1答案
1.解:图中共6个三角形,分别是△ABD,△ADE,△AEC,△ABE,AADC,△ABC.2.
解:2种.四根木条每三条组成一组可组成四组,分别为10,7,5;10,7,3;10,5,3;7,5,3.其中7+5>10,7+3=10,5+3<10,5+3>7,所以第二组、第三组不能构成三角形,只有第一组、第四组能构成三角形,3.解:如图11-1-27所示,中线AD、高AE、角平分线AF.4.(1)EC
BC(2)∠DAC
∠BAC(3)∠AFC(4)1/2BC.AF 5.C 6.解:(1)当长为6 cm的边为腰时,则另一腰长为6 cm,底边长为20-12=8(cm),因为6+6>8,所以此时另两边的长为6 cm,8 cm.(2)当长为6 cm的边为底边时,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0-6)/2=7(cm),因为6+7>7,所以北时另两边的长分别为7 cm,7cm.7.(1)解: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时,三角形的三边为5,5,6,因为5+5>6,所以三角形周长为5+5+6=16: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时,三角形的三边为6,6,5,因为6+5>6,所以三角形周长为6+6+5=17.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
(2)22.
8.1:2 提示:用41/2BC.AD—丢AB.CE可得.
9.解:∠1=∠2.理由如下:因为AD平分∠BAC,所以∠BAD=∠DAC.又DE//AC,所以∠DAC=∠1.又DF//AB,所以∠DAB=∠2.所以∠1=∠2.10.解:四边形木架钉1根木条;五边形木架钉2根木条;六边形木架钉3根木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页练习答案
1.解:因为∠CBD=∠CAD+∠ACB,所以∠ACB=∠CBD-∠CAD=45°-30°=15°.2.解:在△ACD中,∠D+∠DAC+∠DCA=180°,在△ABC中,∠B+∠BAC+∠BCA=180°,所以∠D+∠DAC+∠DCA+∠B+∠BAC+∠BCA=∠D+∠B+ ∠BAD+∠BCD=180°+180°=360°.所以40°+40°+150°+∠BCD= 360°.所以∠BCD=1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4页练习答案 1.解:∠ACD=∠B.
理由:因为CD⊥AB,所以△BCD是直角三角形,∠BDC=90°,所以∠B+∠BCD=90°,又因为∠ACB= 90°,所以∠ACD+∠BCD=∠ACB=90°,所以∠ACD=∠B(同角的余角相等).
2.解:△ADE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因为∠C=90。所以∠A+∠2=90。.又因为∠1= ∠2,所以∠A+∠1=90°.
所以△ADE是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5页练习答案
解:(1)∠1=40°,∠2=140°;
(2)∠1=110°,∠2=70°;
(3)∠1=50°,∠2 =140°;
(4)∠1=55°,∠2= 70°;
(5)∠1=80°,∠2=40°;
(6)∠1=60°,∠2=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11.2答案
1.(1)x= 33;(2)z一60;(3)z一54;(4)x=60.
2.解:(1)一个直角,因为如果有两个直角,三个内角的和就大于180°了;
(2)一个钝角,如果有两个钝角,三个内角的和就大于180°了;
(3)不可以,如果外角是锐角,则它的邻补角为钝角,就是钝角三角形,而不是直角三角形了.
3.∠A=50°,∠B=60°,∠C=70°.
4.70°.
5.解:∵AB//CD,∠A=40°,∴∠1=∠A=40°
∵∠D=45°,∴∠2=∠1+∠D=40°+45°=85°.
6.解:∵AB//CD,∠A=45°,∴∠1=∠A=45°.
∵∠1=∠C+∠E,∴∠C+∠E=45°.又∵∠C=∠E,∴∠C+∠C=45°,∴∠C=22.5°.7,解:依题意知∠ABC=80°-45°-35°,∠BAC= 45°+15°=60°,∠C =180°-35°-60°=85°,即∠ACB=85°.
8.解:∠BDC=∠A+∠ACD=62°+35°=97°,∠BFD=180°-∠BDC-∠ABE=180°-97°-20°=63°. 9.解:因为∠A+∠ABC+∠ACB=180°,∠A=100°,所以∠ABC+∠ACB=180°-∠A=180°-100°=80°.
又因为∠1=∠2,∠3=∠4,所以∠2=1/2∠ABC,∠4=1/2∠ACB,所以么2 +∠4=1/2(∠ABC+∠ACB)=1/2×80°=40°所以x°=180°-(∠2+∠4)=180°-40°=140°.
所以x=140.
10.180°
90°
90°
11.证明:因为∠BAC是△ACE的一个外角,所以∠BAC=∠ACE+∠E.又因为CE平分∠ACD,所以∠ACE= ∠DCE.所以∠BAC=∠DCE+∠E
又因为∠DCE是△BCE的一个外角,所以∠DCE=∠B+∠E.所以∠BAC=∠B+ ∠E+∠E=∠B+2∠E.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1页练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4页练习答案
1.(1)x=65;(2)x=60;(3)x=95.2.六边形3.四边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11.3答案
1.解:如图11-3-17所示,共9条
.2.(1)x=120;(2)x=30;(3)x=75.3.解:如下表所示.
4.108°,144°
5.答:这个多边形是九边形.
6.(1)三角形;
(2)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由题意得(n-2)×180=2×360.解这个方程得n=6.
所以这个多边形为六边形.7.AB//CD,BC//AD,理由略.
提示:由四边形的内角和可求得同旁内角互补.
8.解:(1)是.理由:由已知BC⊥CD,可得∠BCD=90。,又因为∠1=∠2=∠3,所以有∠1=∠2=∠3=45°,即△C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CO是∠DCB的平分线,所以CO是△BCD的高.(2)由(1)知CO⊥BD,所以有AO⊥BD,即有∠4+∠5=90°.又因为∠4=60°,所以∠5=30°.
(3)由已知易得∠BCD= 90°,∠CDA=∠1+∠4=45°+60°=105°.∠DAB=∠5+∠6=2×30°=60°.又因为∠BCD+∠CDA+∠CBA+∠DAB=360°,所以∠CBA=105°.
9.解:因为五边形ABCDE的内角都相等,所以∠E=((5-2)×180°)/5=108°.
所以∠1=∠2=1/2(180°-108°)=36°. 同理∠3=∠4=36°,所以x=10836°)=72°.∴∠AMB=180°-72°108° 4、5、证明:CE//DA,∴∠A=∠CEB.6、7、8.已知:如图13-3-29所示,点P是直线AB上一点,求作直线CD,使CD⊥AB于点P.作法:(1)以点P为圆心作弧交AB于点E,F,(2)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1/2EF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过C,P作直线CD,则直线CD为所求直线. 9.解:他们的判断是对的.理由:因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重合
10.11.
12.13.13.解: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腰上的中线相等,两腰上的高相等.以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为例进行证明. 已知:在△ABC中,AB=AC,BD⊥AC,CE⊥AB,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BD=CE.14、15.解:如图13-3-31所示,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过点D作DE⊥AB于点E,则△ADC≌△ADE≌△BDE.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91页复习题答案
1.解:除了第三个图形,其余的都是轴对称图形.找对称轴略
3.证明:连接BC,∵点D是AB的中点,CD⊥AB,∴AC= BC.同理,AB=BC,∴AC=AB 4.解:点A与点B关于x轴对称;点B与点E关于y轴对称;点C与点E不关于x轴对称,因为它们的纵坐标分别是3,-2,不互为相反数.
5.解:∠D=25°,∠E=40°,∠DAE=115°.
6、7
8.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六边形右6条对称轴,正八边形有8条对称轴,正n边形有n条对称轴.
9.解:(1)(4)是轴对称;(2)(3)是平移.(1)的对称轴是y轴;(4)的对称轴是x轴;(2)中图形I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图形Ⅱ;(3)中图形I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图形Ⅱ.
10.证明:因为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垂直于AB,AC于点E,F,所以DE= DF,∠DEA= ∠DFA= 90°.又因为DA=DA,所以Rt△ADE≌Rt△ADF,所以AE=AF,所以AD垂直平分EF.1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A=∠B=∠C=60°,又∵AD= BE=CF,∴BD=CE=AF.∴△ADF≌△BED≌△CFF,.∴DF=ED=FE. 即△DEF是等边三角形.
12.解:这5个点为正五边形的5个顶点,如图138xy³;(3)36x⁴;(4)-72a⁵.2.(1)不对,3a³•2a² =6a⁵;
(2)对;
(3)不对,3x²•4x² =12X⁴;
(4)不对,5y³•3y⁵ =15y⁸.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00页练习答案
1.(1)15a²-6ab;(2)-6x²+18xy.2.解:原式=x²-x+2x²+2x-6x²+15x=-3x²+16x.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02页练习答案1、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04页练习答案 1.(1)x²;(2)1;(3)-a³;(4)x²y².2.(1)16a⁸b⁴;(4)6a⁸.
3.(1)18x³y;(2)4x⁵y⁷;(4)4.94×10⁸.4、5、6、8、7、9.解:∵8×2^10×2^10×2^10=8×2^30(B), ∴容量有8×2^30 B.
10.解:∵(7.9×10³)×(2×10²)=1.58×10^6(m),∴卫星绕地球运行2×10² s走过1.58×10^6 m的路程.
11.分析:本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种方法是将原图形面积分解为几块长方形的面积,如图14-1-2①所示,S阴影=S1+S2 +S3 +S4;另一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来考虑,如图14-1-2②所示,S阴影= S矩形ABCD – S1-S2,而S1= S2,从而较简捷地解决问题,12.解:纸盒的底面长方形的另一边长为4a²b÷a÷b=4a, 所以长方形纸板的长为4a+2a=6a,宽为2a+b.13、14、15、(1)13;(2)-20;(3)15;(4)2a(x+1)=0,解得x=3/2.
检验:当x=3/2时,x(x+1)(x-1)≠0,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3/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54页练习答案
1.解: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 km/h,则乘汽车学生的速度为2x km/h.由题意可知10/x-20/60=10/2x.方程两边都乘60x,得600-20x=300.20x=300,x=15.经检验x=15是原方程的解,它符合题意.答:骑车学生的速度为15km/h.2.解: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乙每小时做(x-6)个零件,由题意得90/x=60/(x-6),解得x=18.
经检验x=1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符合题意.
答:甲每小时做18个,乙每小时做12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5.3答案
1.(1)x=3/4(2)x=7/6(3)无解
(4)x=4(5)x=-3(6)x=1(7)x=-6/7(8)1.
解:3/2-1/(3x-1)=5/(2(3x-1)).
方程两边同乘2(3x-1),得3(3x-1)-2=5.解得x=10/9.检验:当x=10/9 时,2(3x-1)≠0.所以x=10/9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2.解:(1)方程两边同乘x-1,得1+a(x-1)=x-1.
去括号,得1+ax-a=x-1.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a-1)x=a-2.因为a≠1,所以a-1≠0.
方程两边同除以a-1,得x=(a-2)/(a-1).
检验:当x=(a-2)/(a-1)时,x-1=(a-2)/(a-1)-1=(a-2-a+1)/(a-1)=(-1)/(a-1)≠0.所以x=(a-2)/(a-1)是原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同乘x(x+1),得m(x+1)-x=0. 去括号,得mx+m-x=0.移项,得(m-1)x=-m.因为m≠1,所以m-1≠0.
方程两边同除以m-1,得x=(-m)/(m-1).
检验:因为m≠0,m≠1,所以x(x+1)=-m/(m-1)×(-m/(m-1)+1)=m/((m-1)²)≠0.所以x=-m/(m-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3.解: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3x km/h,4x km/h,列方程,得6/3x+1/3=10/4x,解得x=3/2.经检验知x=3/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则3x=9/2,4x=6.答: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9/2 km/h,6 km/h.4.答:A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90kg,B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60kg.
5.解:设李强单独清点完这批图书需要x h,张明3 h清点完这批图书的一半,则每小时清点这批图书的1/6,根据两人的工作量之和是总工作量的1/2 列方程,得1.2×(1/x+1/6)=1/2,解得x=4.
经检验知x=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如果李强单独清点这批图书需要4 h.6.解:因为小水管的口径是大水管的1/2,那么小水管与大水管的横截面积比为S小/S大=πr²/(π(2r)²)=1/4.设小水管的注水速度为x m³/min,那么大水管的注水速度为4x m³/min.由题意得(1/2 V)/X+(1/2 V)/4x=t,解得x=5V/8t.经检验,x=5V/8t是方程的根,它符合题意,所以4x=5V/2t.
答:小水管的注水速度为5V/8tm³/min,大水管的注水速度为5V/2tm³/min.7.解:设原来玉米平均每公顷产量是x t,则现在平均每公顷产量是(x+a)t,根据增产前后土地面积不变列方程,得m/x=(m+20)/(x+a),解得x=ma/20.
检验:因为m,a都是正数,x=ma/20时,x(x+a)≠0,所以x=ma/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原来和现在玉米平均每公顷的产量是ma/20t与(ma/20+a)t.
8.解:设第二小组速度为x m/min,则第一小组速度为1.2x m/min,由题意,得450/x-(450)/1.2x=15,解得x=5.
检验:当x=5时,1.2x≠0,所以x=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此时1.2x=1.2×5=6(m/min).
答:两小组的攀登速度分别为6 m/min,5 m/min.设第二小组的攀登速度为x m/min,那么第一小组的攀登速度为ax m/min.根据题意得h/x=h/ax+t.
方程丙边同乘ax,得ha=h+atx.解得x=(ha-h)/at.经检验x=(ha-h)/at是原分式方程的解,(ha-h)/at.a=(ha-h)/t.答:第一小组的攀登速度是(ha-h)/tm/min,第二小组的攀登速度是(ha-h)/atm/min.9.解:一飞机在顺风飞行920 km和逆风飞行680 km共用去的时间,正好等于它在无风时飞行1600 km用去的时间.若风速为40 km/h,求飞机在无风时飞行的速度,设飞机在无风时的飞行速度为x km/h,则顺风速度为(x+ 40)km/h,逆风速度为(x-40)km/h,根据题意列方程得920/(x+40)+680/(x-40)=(1 600)/x,解得x=800/3,检验:x=800/3时,x(x+40)(x-40)≠0,所以x=800/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飞机在无风时的飞行速度为800/3krn/h.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58页复习题答案
8.解:设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原计划每天生产(x-50)台机器.根据题意,得600/x=450/(x-50),解得x= 200.
检验:当x=200时,x(x-50)≠O,所以x=2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现在平均每天生产200台机器.
9.解:设一个农民人工收割小麦每小时收割x hm²,则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小麦150x hm².
根据题意,得10/150x=10/100x-1.解得x=1/30.经检验知x=1/3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50x=150×1/30=5(hm²).
答:这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5hm²小麦
10.解:设前一小时的平均行驶速度为x km/h,则一小时后的平均速度为1.5x km/h.根据题意,得180/x=1+(180-x)/1.5x+40/60,解得x=60.经检验知x=6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前一小时的行驶速度为60 km/h.此时原式分子个分母均为0,无意义.∴原式子的值不能为0.
第二篇: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题及答案
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题及答案
习题21.2第1题答案(1)36x2-1=0,移项,得36x2=1,直接开平方,得6x=±1,,6x=1或6x=-1,∴原方程的解是x1=1/6,x2=-1/6
(2)4x2=81,直接开平方,得2=±9,,2x=9或2x=-9,∴原方程的解是x1=9/2,x2=-9/2
(3)(x+5)2=25,直接开平方,得x+5=±5,∴+5=5或x+5=-5,∴原方程的解是x1=0,x2=-10
(4)x2+2x+1=4,原方程化为(x+1)2=4,直接开平方,得x+1=±2,∴x+1=2或x+1=-2,∴原方程的解是x1=1,x2=-3
习题21.2第2题答案(1)9;3
(2)1/4;1/2
(3)1;1
(4)1/25;1/5
习题21.2第3题答案(1)x2+10x+16=0,移项,得x2+10x=-16,配方,得x2+10x+52=-16+52,即(x+5)2=9,开平方,得x+5=±3,∴+5=3或x+5=-3,∴原方程的解为x1=-2,x2=-8
(2)x2-x-3/4=0,移项,得x2-x=3/4,配方,得x2-x=3/4,配方,得x2-x+1/4=3/4+1/4,即(x-1/2)2=1,开平方,得x-1/2=±1,∴原方程的解为x1=3/2,x2=-1/2
(3)3x2+6x-5=0,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2x-5/3=0,移项,得x2+2x=5/3,配方,得x2+2x+1=5/3+1,即(x+1)2=8/3,(4)4x2-x-9=0,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1/4x-9/4=0,移项,得x2-1/4 x= 9/4,配方,得x2-1/4x+1/64=9/4+1/64,即(x-1/8)2=145/64,习题21.2第4题答案(1)因为△=(-3)2-4×2×(-3/2)=21>0,所以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因为△=(-24)2-4×16×9=0,所以与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因为△=
-4×1×9=-4<0,因为△=(-8)2-4×10=24>0,所以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习题21.2第5题答案(1)x2+x-12=0,∵a=1,b=1,c=-12,∴b2-4ac=1-4×1×(-12)=49>0,∴原方程的根为x1=-4,x2=3.∴b2-4ac=2-4×1×(-1/4)=3>0,(3)x2+4x+8=2x+11,原方程化为x2+2x-3=0,∵a=1,b=2,c=-3,∴b2-4ac=22-4×1×(-3)=16>0,∴原方程的根为x1=-3,x2=1.(4)x(x-4)=2-8x,原方程化为x2+4x-2=0,∵a=1,b=4,c=-2,∴b2-4ac=42-4×1×(-2)=24>0,(5)x2+2x=0,∵a=1,b=2,c=0,∴b2-4ac=22-4×1×0=4>0,∴原方程的根为x1=0,x2=-2.(6)x2+2
x+10=0,∵a=1,b=2,c=10,∴b2-4ac=(2)2-4×1×10=-20<0,∴原方程无实数根
习题21.2第6题答案(1)3x2-12x=-12,原方程可化为x2-4x+4=0,即(x-2)2=0,∴原方程的根为x1=x2=2
(2)4x2-144=0,原方程可化为4(x+6)(x-6),∴x+6=0或x-6=0,∴原方程的根为x1=-6,x2=6.(3)3x(x-1)=2(x-1),原方程可化为(x-1)?(3x-2)=0
∴x-1=0或3x-2=0
∴原方程的根为x1=1,x2=2/3
(4)(2x-1)2=(3-x)2,原方程可化为[(2x-1)+(3-x)][(2x-1)-(3-x)]=0,即(x+2)(3x-4)=0,∴x+2=0或3x-4=0
∴原方程的根为x1=-2,x2=4/3
习题21.2第7题答案设原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2
(1)原方程可化为x2-3x-8=0,所以x1+x2=3,x1·x2=-8
(2)x1+x2=-1/5,x1·x2=-1
(3)原方程可化为x2-4x-6=0,所以x1+x2=4,x1·x2=-6
(4)原方程可化为7x2-x-13=0,所以x1+x2=1/7,x1·x2=-13/7
习题21.2第8题答案解:设这个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 x cm,则较长直角边长为(x+5)cm,根据题意得:
1/2 x(x+5)=7,所以x2+5x-14=0,解得x1=-7,x2=2,因为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为:
答: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为
cm
习题21.2第9题答案解:设共有x家公司参加商品交易会,由题意可知:(x-1)+(x-2)+(x-3)+…+3+2+1=45,即x(x-1)/2=45,∴x2-x-90=0,即(x-10)(x+9)=0,∴x-10=0或x+9=0,∴x1=10,x2=-9,∵x必须是正整数,∴x=-9不符合题意,舍去
∴x=10
答:共有10家公司参加商品交易会
习题21.2第10题答案解法1:(公式法)原方程可化为3x2-14x+16=0,∵a=3,b=-14,c=16,∴b2-4ac=(-14)2-4×3×16=4>0,∴x=[-(-14)±
]/(2×3)=(14±2)/6,∴原方程的根为x1=2,x2=8/3
解法2:(因式分解法)原方程可化为[(x-3)+(5-2x)][(x-3)-(5-2x)]=0,即(2-x)(3x-8)=0,∴2-x=0或3x-8=0,∴原方程的根为x1=2,x2=8/3
习题21.2第11题答案解:设这个矩形的一边长为x m,则与其相邻的一边长为(20/2-x)m,根据题意得:
x(20/2-x)=24,整理,得x2-10x+24=0,解得x1=4,x2=6.当x=4时,20/2-x=10-4=6
当x=6时,20/2-x=10-6=4.故这个矩形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4m和6m,即可围城一个面积为24 m2 的矩形
习题21.2第12题答案解设:这个凸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题意可知:1/2n(n-3)=20
解得n=8或n=-5
因为凸多边形的变数不能为负数
所以n=-5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n=8
所以这个凸多边形是八边形
假设存在有18条对角线的多边形,设其边数为x,由题意得:1/2 x(x-3)=18
解得x=(3±)/2
因为x的值必须是正整数
所以这个方程不存在符合题意的解
故不存在有18条对角线的凸多边形
习题21.2第13题答案解:无论p取何值,方程(x-3)(x-2)-p2=0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理由如下:
原方程可以化为:x2-5x+6-p2=0
△=b2-4ac
=(-5)2-4×1×(6-p2)
=25-24+4p2=1+4p2
∵p2≥0,,1+4p2>0
∴△=1+4p2>0
∴无论P取何值,原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习题22.1第1题答案解:设宽为x,面积为y,则y=2x2
习题22.1第2题答案y=2(1-x)2
习题22.1第3题答案列表:
x...-2-1012...y=4x2...1640416...y=-4x2...-16-40-4-16...y=(1/4)x2...11/401/41...描点、连线,如下图所示:
习题22.1第4题答案解:抛物线y=5x2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是(0,0)
抛物线y=-1/5x2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是(0,0)
习题22.1第5题答案提示:图像略
(1)对称轴都是y轴,顶点依次是(0,3)(0,-2)
(2)对称轴依次是x=-2,x=1,顶点依次是(-2,-2)(1,2)
习题22.1第6题答案(1)∵a=-3,b=12,c=-3
∴-b/2a=-12/(2×(-3))=2,(4ac-b2)/4a=(4×(-3)×(-3)-122)/(4×(-3))=9
∴ 抛物线y=-3x2+12x-3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2,顶点坐标是(2,9)
(2)∵a=4,b=-24,c=26
∴-b/2a=-(-24)/(2×4)=3,(4ac-b2)/4a=(4×4×26-(-24)2)/(4×4)=-10
∴抛物线y=4x2-24x+26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3,顶点坐标是(3,-10)
(3)∵a=2,b=8,c=-6
∴-b/2a=-8/(2×2)=-2,(4ac-b2)/4a=(4×2×(-6)-82)/(4×2)=-14
∴抛物线y=2x2 +8x-6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x=-2,顶点坐标为(-2,-14)
(4)∵a=1/2,b =-2,c=-1
∴-b/2a=-(-2)/(2×1/2)=2,(4ac-b2)/4a=(4×1/2×(-1)-(-2)2)/(4×1/2)=-3
∴抛物线y=1/2x2-2x-1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x=2,顶点坐标是(2,-3).图略
习题22.1第7题答案(1)-1;-1
(2)1/4;1/4
习题22.1第8题答案解:由题意,可知S=1/2×(12-2t)×4t=4t(6-t)
∴S=-4t2+24t,即△PBQ的面积S与出发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是S=-4t2+24t
又∵线段的长度只能为正数
∴
∴0
习题22.1第9题答案解:∵s=9t+1/2t2
∴当t=12时,s=9×12+1/2×122=180,即经过12s汽车行驶了180m
当s=380时,380=9t+1/2t2
∴t1=20,t2=-38(不合题意,舍去),即行驶380m需要20s
习题22.1第10题答案(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1)/2=0,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k(a≠0)
将点(1,3)(2,6)代入得
∴函数解析式为y=x2+2
(2)设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a≠0),将点(-1,-1)(0,-2)(1,1)代入得
∴函数解析式为y=2x2+x-2
(3)设函数解析式为y=a(x+1)(x-3)(a≠0),将点(1,-5)代入,得-5=a(1+1)(1-3)
解得a=5/4
∴函数解析式为y=5/4(x+1)(x-3),即y=5/4x2-5/2x-15/4
(4)设函数解析式为y=ax2+ bx+c(a≠0),将点(1,2)(3,0)(-2,20)代入得
∴函数解析式为y=x2-5x+6
习题22.1第11题答案解:把(-1,-22)(0,-8)(2,8)分别代入y=ax2+bx+c,得a=-2,b=12, c=-8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2+12x-8
将解析式配方,得y=-2(x-3)2+10
又a=-2<0
所以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3,顶点坐标为(3,10)
习题22.1第12题答案(1)由已知vt=v0+at=0+1.5t=1.5t,s=vt=(v0+vt)/2t=1.5t/2t=3/4t2,即s=3/4t2
(2)把s=3代入s=3/4t2中,得t=2(t=-2舍去),即钢球从斜面顶端滚到底端用2s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篇:人教八年级上册《背影》
讲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西安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四班的付丹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文章《背影》。
一、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拍照吧,那老师想问问大家一般喜欢拍正面还是背面呢?嗯,老师听到了,大多数同学都喜欢拍正面,极少有人拍背面。其实啊,许多作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也像大家这样常作正面描写,可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给父爱“定格”时,却别具匠心地“摄下”了父亲的背影,就是这个背影,几十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令许多人泪湿衣衫,那作者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到背影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个背影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板书:“背影朱自清”PPT①
二、作者简介
说到朱自清,在学习《春》的时候已经向大家介绍了朱自清,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好吗?(PPT②)很好,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一下老师PPT上的内容(PPT③),了解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板书:作者及写作背景
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过课前预习的作业,那老师来做一个小小的检查,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下老师准备的生字词呢?(PPT④)好,这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吧,(板书:生字词)这位同学读的非常准确,可见同学们课前的预习工作做的很到位,(PPT④)同学们可以对照幻灯片,看看自己的注音是否正确,另外,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新词的解释(PPT⑤),同学们可以参照课文下的注释去掌握一下。
三、划分层次
老师已经把文章的段落层次划分好了(PPT⑥),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标注一下,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文章。大家都标完了吧。
四、整体感知
下面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PPT⑦),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应的主题是什么?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讨论。
板书:整体感知
老师看到大多数小组已经讨论完成,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对,以背影为线索,(PPT⑦)板书:背影,主要写谁?(PPT⑦)我的父亲,板书:父亲,那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呢?(PPT⑦)对,父爱,板书:父爱
文章以背影为线索,那背影一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快速默读文章并找出描写背影的语句。
(下去转)嗯,老师看到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完成了,文中一共几次写背影啊,四次啊,大家回答的很正确,看来大家读的很认真,哪位同学能说说第一次写背影在什么地方?
这位同学说第一次是第1自然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PPT⑧)那我们这里概括一下,就是:怀念父亲,惦记背影,板书:怀念父亲,点出背影;好,那这次写背影,有什么作用呢?对,开篇点题“背影”,还有呢?对,这句话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与父亲不相见都二年余了,作者还是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呢?这样,就引导我们继续读下去,是吗?
那我们接着找,第二次是在哪里写到父亲的背影啊?对,第6自然段,这次呢,是写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时候,然后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对吗?(PPT⑧)那我们概括一下,即望父买橘,刻画背影,板书: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哪里呢,对,还是这一段,这一段最后“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是吗?(PPT⑧)这一次可以说是怎么样?父子分手,惜别背影,板书: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最后一次呢,最后一次是在哪里?对,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PPT⑧)也就是: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板书: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五、重点分析
文中四次描写背影的语句我们都已经找出来了,可是作者花最多笔墨写的,是买橘子时父亲的背影,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的背影到底写了什么。(PPT⑨)
下面请这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认真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刻画背影的。板书:望父买橘
这位同学朗读的很有感情,节奏也把我的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是不是写父亲的穿着:黑、深青;布。看到父亲的穿着,老师想知道作者当时穿的是什么衣服啊?(紫毛大衣)把好的留给儿子,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非常疼爱。同时,父亲自己的穿戴也说明,怎么样?──家境不好,心情忧伤,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还为我买橘子,是不是更加突出父爱的崇高啊。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这是不是写父亲走路的姿势啊,对;“蹒跚”是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父亲不是瘸子啊,他走路的姿势为何是蹒跚呢?因为父亲肥胖体衰,所以步履艰难,烘托出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不是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啊,首先“探”字写出了父亲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是写手的动作,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时吃力的样子;“缩”是写脚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的年老体衰,动作迟缓,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灵活,一撑即上;“向左微倾”是写身体的动作,一是右手支撑有力,二是因为要把右脚跨上月台有困难,要借助身子的倾斜。
那这一整段通过父亲的穿着、走路的姿势以及爬月台时艰难的动作这一系列的形象刻画都能看出父亲买橘子的过程非常艰难,既然买橘子的过程这么艰难,(PPT⑩)父亲为何还要坚持去买这橘子呢?这位同学说:橘,有吉的谐音,里面包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希望儿子能够平平安安;还有同学说是因为父亲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橘子可以为儿子解渴。嗯,同学们都说的很有道理,其实不管怎么说父亲买橘子是不是都是为了儿子,因为他疼爱自己的儿子。
六、拓展延伸
(PPT11)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本文以小见大,将父母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读了本文,你会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爱了吧,其实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接下来,老师为大家播放一个短片。播放短片
七、小结
短片看完了,相信每位同学都有很深的感触。(PPT12)其实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们去感恩。大家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
用心观察他们的反应,用笔记下你们的感受。
八、布置作业(PPT13)
①找出文中父亲所说的话,这些简单的话语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
②写一篇500字的小短文,记述你和你父母之间让你感动的一件事。
第四篇: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参考及答案
1.(2010甘肃兰州)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答案】
2.(2010安徽芜湖)已知x1、x2为方程x2+3x+1=0的两实根,则x12+8x2+20=__________.【答案】-
13.(2010江苏南通)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根,2x1(x22+5x2-3)+a=2,则a=▲.【答案】8
4.(2010四川眉山)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5.(2010江苏无锡)方程的解是▲.【答案】
6.(2010江苏连云港)若关于x的方程x2-mx+3=0有实数根,则m的值可以为___________.(任意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值即可)
【答案】
7.(2010湖北荆门)如果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等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a<1且a≠0
8.(2010湖北鄂州)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实数根,则代数式(α-3)(β-3)=.【答案】-6
9.(2010四川绵阳)若实数m满足m2-m+1=0,则m4+m-4=.【答案】62
10.(2010云南玉溪)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两根分别是x1,x2,则x1+x2等于
A.5B.6C.-5D.-6
【答案】A
上文就是给您带来的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参考及答案,希望大家及时注意并了解相关动态!!
第五篇: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方程》练习题
《分式方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解方程84x22的结果是()2xB.x2
C.x4 D.无解 A.x2
2.甲志愿者计划用若干个工作日完成社区的某项工作,从第三个工作日起,乙志愿者加盟此项工作,且甲、乙两人工效相同,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则甲志愿者计划完成此项工作的天数是()
A.8
B.7
C.6
D.5 3.一件工作,甲单独做a天完成,乙单独做b天完成,两人合作,共需()
A.a+b天 B.
111ab+天 C.天 D.天 ababab4、若解分式方程2xm1x1-2=产生增根,则m的值是()x1xxx(A)-1或-2(B)-1或2(C)1或2(D)1或-2
二、填空题
75的解是.x2x2xm3的解是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1.方程3.在课外活动跳绳时,相同时间内小林跳了90下,小群跳了120下.已知小群每分钟比小林多跳20下,设小林每分钟跳x下,则可列关于x的方程为 .
4、使分式xm2方程产生增根的m的值________. x3x31x4有增根,则增根是________.7x33x5、如果分式方程:
6、若分式方程
三、计算题 1.解分式方程:
a1220有增根x=2,则a的值是________.x2x4x62112.解方程2. x2x2x1x1
3、x21x2x813.
4、8 2x4x77x
四、.关于x的分式方程
五、若方程
六.北京奥运会开幕前,某体育用品商场预测某品牌运动服能够畅销,就用32000元购进了一批这种运动服,上市后很快脱销,商场又用68000元购进第二批这种运动服,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2倍,但每套进价多了10元.该商场两次共购进这种运动服多少套?
1k32有增根,求k的值. x2x2x432x2mx1无解,则m的值是多少? x33x2
七.某市在道路改造过程中,需要铺设一条长为1000米的管道,决定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这一工程.已知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每天能多铺设20米,且甲工程队铺设350米所用的天数与乙工程队铺设250米所用的天数相同.(1)甲、乙工程队每天各能铺设多少米?
(2)如果要求完成该项工程的工期不超过10天,那么为两工程队分配工程量(以百米为单位)的方案有几种?请你帮助设计出来.八、A、B两地相距80千米,一辆公共汽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2小时后,又从A地同方向开出一辆小汽车,小汽车的速度是公共汽车的3倍,结果小汽车比公共汽车早40分钟到达B地,求两种车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