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好安全事故调查分析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如何现场急救; ● 学会进行事故调查; ● 懂得事故构成要素分析; ● 掌握如何制定事故改善措施。
如何做好安全事故调查分析
一、现场急救
1.现场急救的要求
出现事故后,进行现场急救时要先救人,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然后抢救货物,即做到三快:快抢、快救、快送。在急救过程中,应建立应急预案,做好分工,例如,问题出现后,由来拨打急救电话,谁迅速将伤者移至安全地方,谁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等,需要快速对伤者进行分类,哪些需要抢救,哪些需要优先送入医院等,这些可以通过演练来发现问题。
要点提示
现场急救应做到“三快”: ① 快抢; ② 快救; ③ 快送。
此外,企业员工还要做到“三要、三救、三不原则”。“三要”,即要保持环境、要保持冷静、要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三救”,指通道自救、结绳下滑自救、向外求救;“三不”,即不乘电梯,不跳楼,不贪物。例如,发生火灾后,要冷静下来熟悉环境,通常房屋具有有毒有害气体,此时可通过通道下滑自救或者向外界求救,在求救时牢记“三不”原则,尤其对于基层员工,不要贪物,生命永远排在第一位。此外,员工不要盲目自救,如火灾中跳楼不是明智的选择,越是关键时候越要保持理智和冷静。
2.现场急救的详细应急计划
现场急救的详细应急计划包括:
第一,对所有的生产和工艺区域内的相当数量的所有危险、危害的后果分析; 第二,对于所有重大致命事故的紧急响应和控制计划; 第三,关于合适的紧急响应队伍的通知; 第四,关于相关监督机构的通知; 第五,逃离和撤退路线与计划;
第六,对于员工和外委队快速而准确的人员计数; 第七,抢救和医疗救助;
第八,制定主要的和备用的紧急控制中心和集合地点。
二、事故调查
出现事故后,要对事故按轻重进行分类,给事故定性,同时要成立调查小组,邀请技术专家和相关当事人参加。事故调查要公平公正,采用Team Work方式进行,不能由个人单独进行调查,否则调查结果不可信。一般来说,出现大事故后,通常都是小组调查,徇私舞弊的难度很大。
注意,在调查时要避免找责任,明确调查的目的是寻找原因进行改善,不是兴师问罪,这点需要反复强调给员工,并且要找到相关的事实,和相关的人员进行心平气和的面谈,创造一个愉悦的沟通氛围,让对方敢于讲真话和实话。
此外,在面谈时需要注意技巧,找到相关的证据、照片、记录和摄像等。现在国家提倡摄像头公共部位全覆盖,在安全技术方面,摄像头起到了重要作用。
1.事故调查组履行的职责
具体来说,事故调查组应履行以下职责:
第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第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第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第四,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 第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2.确定事故责任者的原则
确定事故责任者的原则包括:
第一,因设计上的错误和缺陷而发生的事故,由设计者负主要责任; 第二,因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确定上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错误,由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的确定者负主要责任;
第三,因制造、施工、安装、检修方面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事故,分别由制造、施工、安装、检修者负主要责任;
第四,因违章指挥或组织不当造成的事故,由指挥者负主要责任;
第五,因未及时解决安全生产隐患而引发的事故,由有关管理者负主要责任;
第六,因未严格贯彻落实安全措施而发生的事故,由执行者、组织者和现场安全监护人员共同负主要责任;
第七,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复性事故,由有关领导负主要责任; 第八,因违反规定或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由操作者负主要责任。3.领导者的责任
揪出责任人需要勇气和魄力,在企业中,对于高层领导副总、老总等有时很难追究责任,这就产生了问题。因此企业对必须明确领导者的责任,且领导要有魄力从自身开刀,从自己做起。
概括来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首先应追究领导责任:
第一,安全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不健全、员工无章可循而发生的事故; 第二,违章指挥、强令工人违规作业而造成的事故; 第三,不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考试合格即分配上岗作业而发生事故的; 第四,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设备失修或超负荷运行而造成事故的; 第五,劳动组织不合理,员工因过度疲劳造成的事故;
第六,事故发生后,不积极抢救或不采取防范措施,致使事故扩大、伤害; 第七,程度加剧或重复发生的事故;
第八,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或含有技术更新内容的大修项目,未认真执行“三同时”规定,或不及时整改隐患,挪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造成的事故;
第九,各种危险作业中,没有制定安全措施而造成的事故。
总的来说,一个完整的安全报告包含发生单位、救援过程、伤亡情况、经济损失、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界定、责任人认定、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防范和整改措施等,其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是事故报告的核心,因此一定要有效、可行、适宜并符合企业的实际。
三、事故构成要素分析
1.事故的构成要素
事故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个:
人
人在生产过程忽视和违反安全规程、误操作等不安全行为。
物
主要指设备、仪器、工具、原料、燃料等生产资料不安全状态。
管理
由于管理上缺陷或失误,可导致技术设计缺陷、对操作者不良教育、劳动组织不合理、缺乏现场的合理指挥、没有严格有效执行安全标准和规范等。管理者具有守法权,有权要求员工按照公司的制度作业,如果员工没有按照要求去操作,管理者必须要求和督促员工,如果员工屡教不改,那么就是员工的责任。
2.引发事故的条件
引发事故的条件有很多,只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
第一,麻痹侥幸心理,工作蛮干,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安全事故; 第二,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第三,机器在运转时进行检修、调整,清扫等作业;
第四,在有可能发生坠落物、吊装物的地方下冒险通过、停留; 第五,在作业和危险场所随意走、攀、坐、靠的不规范行为;
第六,操作和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动用明火、进入有限空间、上锁挂牌、化学品使用等;
第七,违规擅自进入消防重地,如油漆库、调漆间、柴油库等; 第八,违规使用非专用工具、设备或用手代替工具作业;
第九,精神疲惫、酒后上班、睡岗、擅自离岗、干与本质工作无关的事,以及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
第十,管理者思想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法律责任观念不强;在行动上不学习、不贯彻落实公司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制度,这是最大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
第一,机械、电气设备带“病”作业;
第二,机械、电气等设备在设计上不科学,形成安全隐患; 第三,防护、保险、警示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第四,物体的固有性质和建造设计使其存在不安全状态; 第五,设备安装不规范、维修保养不标准、使用超期、老化。管理的缺陷和环境因素 管理的缺陷和环境因素包括: 第一,违章指挥; 第二,隐患整改不力;
第三,未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第四,安全投入不足; 第五,应急措施不合理。
引发事故的条件,每个企业都不一样,而每个事故通常需要具备多个条件才会引发,所以企业在管理上要多管齐下,即使不能做好每个方面,也一定要做好某个方面,这样也可以避免事故发生。例如,某个设备有问题,但如果操作者非常专业,安全意识很强,那么可以避免事故;或者人的安全意识不够,但设备很完好,同样可以避免事故;又或者员工有问题,设备有问题,但如果管理者经常去线上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员工和发现问题,那么也会避免事故。
四、事故改善措施
【案例】
危险的操作
某企业主要生产休闲鞋,由于大部分休闲鞋的材质是仿真皮,也称为TPU,因此该企业有道生产工序是切粒。在切粒的生产过程中,当转动部位到达一定温度时,容易粘东西,对此,生产工人往往需要停机,用工具维修设备。
一天夜班期间,在进行切粒时,负责生产的新员工发现很多TPU胶状物质卡在了转动部位,由于缺少经验,情急中直接用手去抓设备,四个手指头瞬间被卡住。而在该企业中,为了提高个人的经济效益,每条生产线只配备一个员工,当时夜班只有两条相距较远的生产线开工,该员工在受伤后大声求救,很久后才被另一名员工发现,等切断电源时,该员工的四个手指粉碎性骨折,伤势极为严重。
可见,企业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对此,企业可从三个方面采取改善措施:
第一,人。解聘厂长,其在夜班值班期间睡着,应进行惩罚;同时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第二,机。在机器设备上,主要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在设备上加装应急开关;二是封闭转动部位,包括有棱角的部位都需要封闭;三是加装感应停机开关,例如,冲床如果发现有手伸进去,根据红外感应可以自动停机;四是增加冷却时间,减少结块机会,这是从材料上考虑。通过以上措施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事故。第三,管理。从管理角度考虑,可以采取四个措施:一是在醒目位置张贴操作规程;二是危险部位提醒,即张贴危险部位提示标签,提示此处曾经发生一起夹断手指的事件,请员工小心,而且还可以配合血淋淋的图片以警醒员工;三是配备专用工具;四是加强现场巡查。
第二篇: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分析...
东兴三煤矿
安全事故汇报、调查、处理、分析、归档制度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第493号令、有关法律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事故调查
1、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后,发生事故部门不得破坏事故现场,不得伪造现场。应及时通知(不能超过0.5小时)通知带班领导和安检科。安检科要迅速组织抢救,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报告。
2、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安检科应填写煤矿事故表上报矿(不能超过4小时)。矿要根据事故情况决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事故报告包括:事故发生单位部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类别(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水害、火灾、其他);事故的简要经过和生产状态等;事故造成伤亡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3、发生死亡事故由上级安全监察机构会同矿相关部门组成调查组,由安检科协同配合进行调查、分析、结案。发生重伤及以下事故由安检科、技术科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绘制现场图,认真填写勘察记录,认真分析,确定事故原因的性质,明确事故的责任,提交事故责任人处理建议,商讨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4、发生非人身伤亡事故,安检科除应向矿报告外,并要认真调查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对造成未遂事故的责任者,视情节轻重分别对相关责任人做出经济处罚,报上级批准。
三、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和分析
事故发生的点班及区队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其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单位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所涉及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责任单位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经安检科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矿安检科负责实施验证。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法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由矿工会和安检科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责任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制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生产安全事故档案
每起事故处理结案后,责任部门及安检科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
1、事故现场照片、示意图、亡者身份证、死亡证、技术鉴定等资料。
2、事故调查报告。
3、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4、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
5、其他有关的资料。
第三篇:安全事故调查
安全事故调查规程题目
一、选择题:
1、造成电网负荷600兆瓦以上的其他设区的市电网减供负荷70%,构成(重大电网事故)。
2、电网负荷150兆瓦以下的县级市电网减供负荷40%以上,构成(一般电网事故)
3、变电站内220千伏以上任一电压等级母线非计划全停,构成(五级电网事件)。
4、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者;构成(较大设备事故)
5、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者,构成(较大人身事故)
6、10千伏以上电气设备发生恶性电气误操作,构成(五级设备事件)
7、220千伏以上500千伏以下输电线路倒塔,构成(六级设备事件)
8、发生五级以上人身、电网、设备和信息系统事故,应立即按资产关系或管理关系逐级上报至(国家电网公司)
9、一条线路或同一设备由于同一原因在(24)小时内发生多次跳闸停运构成事故时,可统计为一次事故。
10、一次事故既构成电网事故条件,也构成设备事故条件时,公司系统内各相关单位均应按(“不同等级,等级优先;
相同等级,电网优先”)的原则统计报告。
11、造成电网负荷600兆瓦以下的其他设区的市60%的供电用户停电,构成(较大电网事故)
12、变电站内220千伏以上任一电压等级母线非计划全停,构成(五级设备事件)
13、特种设备事故造成2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构成(一般设备事故)
14、220千伏以上500千伏以下变电站的厂(站)用直流全部失电,构成(六级设备事件)
15、发生(五级)以上人身事故中断有责单位的安全记录。
16、五级以上的即时报告事故均应在(24)小时以内以书面形式上报。
17、公司系统内基建工程或技改项目,验收移交生产前发生的设备事故,均由(建设单位)。
18、直管、控股县(县级市)供电公司(局)组织从事35千伏生产经营业务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事故统计为(电力生
产人身事故)
19、负伤后,在(30)日内死亡的(因医疗事故而死亡的除外,但必须得到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确认),均按死亡统
计。
20、安全天数达到(100)天为一个安全周期。
二、是非题:
1、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中安全事故体系由人身、电网和设备三类事故组成,分为一至八级事件。(Χ)
2、单位组织外出疗养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不统计为单位的人身事故。(Χ)
3、发电厂或者220千伏以上变电站因安全故障造成全厂(站)对外停电构成一般电网事故。(Χ)
4、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特级或一级重要电力用户电网侧供电全部中断构成五级电网事件。(√)
5、35千伏以上输变电设备异常运行或被迫停止运行,并造成减供负荷者构成七级设备事故。(Χ)
6、在工作过程中,经公安部门认定的自杀,或因病导致伤亡的事件,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和劳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调查,确系本人原因或疾病造成的,不按人身事故统计。(√)
7、发生负同等责任以上的交通事故中断事故发生单位的安全记录。(Χ)
8、220千伏以上500千伏以下系统中,断路器失灵、继电保护或自动装臵不正确动作致使越级跳闸构成六级电网事
件。(√)
9、造成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者,构成一般设备事故。(Χ)
10、设备损坏的“修复时间”是指设备损坏停止运行开始至设备重新投入运行或转为备用为止。(√)
11、供电所员工骑自己的摩托车去完成领导交派的任务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由派出单位进行统计。(√)
12、发生七级人身、电网、设备和信息系统事件,应立即按资产关系或管理关系上报至上一级管理单位。(√)
13、六级人身、七级电网、六级设备和七级信息系统事件由省电力公司或其授权的单位组织调查。(Χ)
14、事故原因分析中,如存在现场安全防护装臵、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不全或不合格,确定为领导责任。(√)
15、一条线路由两个以上单位负责运行管理,该线路故障跳闸构成事故时,如果各单位经过检查均未发现故障点,应
各统计一次。(√)
16、除免责条款外,无论原因和责任,发生六级以上电网、设备和信息系统事故均中断事故发生单位的安全记录。
(√)
17、人身事故调查组由相应调查组织单位的领导或其指定人员主持,安监、生产(生技、基建、营销、农电等)、监
察、人力资源(社保)有关部门派员参加。(Χ)
18、直管或控股县(县级市)供电公司(局)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事故统计为农电人身事故。(Χ)
19、电气设备发生电弧起火引燃绝缘(包括绝缘油)、油系统(不包括油罐)、制粉系统损坏起火等事件定为火灾事
故。(Χ)
20、污闪事件可不中断事故发生单位的安全记录。(Χ)
第四篇:安全事故调查范本
关于xx公司选场
坠落事故调查报告及处理建议
浓缩池工程概况:浓缩池是XX公司选场技改工程中一项主体工程,主要由浓缩池和浓缩机组成,浓缩池直径45米,旋转轨道141米。轨道由齿牙链和铁轨组成,轨道宽度为20厘米。轨道外下部有检修平台,检修平台宽1米,距轨道有1.2米高差。检修平台距地面5.5米,地面多为土和石子。现主提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后续安全防护和周边附属项目施工作业。
一、事故发生时间:
XXXXX年XX月XX日14时左右
二、事故发生地点:
XX公司选场浓缩池浓缩机轨道上19号处。
三、事故的伤害情况:
A某,现任选场技改副总指挥,负责土建工程。事故造成其左手腕骨折、右胳膊拐破裂、面部碰伤、盆骨破裂等部位多处受伤。
四、事故发生的过程:
xxxx年xx月xx日xx时左右,A某从选场浓缩池的浓缩机轨道上从西边向南行走,准备去看池下东南角处正在施工的过桥绑钢筋作业。当他行走到浓缩机轨道19号处时,对讲机有电话打来,于是他就边接电话边行走。由于接电话分散他的注意力,在行走时脚踩空跌倒在浓缩池检修平台上(安全帽掉在该平台),后又从平台上掉落到地面(总高度
6.7米)。事故发生后,选场技改指挥部立即进行事故抢救,将其送到长治市二院进行治疗。
五、事故类型
本次事故属于高空坠落事故。
六、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查看和对知情人了解,依据公司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对本次事故做以下原因分析:
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A某在距地面6.7米高的轨道上行走,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加之接打电话分散注意力,导致踩空发生坠落事故,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1)A某的安全意识较淡薄,对在距地面6.7米高的轨道上行走的安全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在不足20厘米的轨道上行走是危险的,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2)在具有危险性的轨道上行走应该注意力集中,但其还边走边接电话,注意力分散也是本次事故的一个原因。
(3)技改项目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对危险地方和危险作业场所没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告诫或提醒工人“注意安全”或“禁止XX”等安全牌,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七、事故性质
经过对本次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认为本事故为责任事故。
八、事故责任及处理建议
1、A某技改项目部副总指挥,主管土建工程,也是本项目部安全管理的主要领导。由于本人安全意识差在工作中没有注意高处行走时要注意力集中,导致事故发生,应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参照公司“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中重伤的处理规定,建议对其罚款4000元。
2、B某是技改项目部总指挥,是技改项目部安全第一责任人,对下级人员安全教育不够,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参照公司“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中重伤的处理规定,对其罚款5000元。
3、技改项目部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得力,现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对技改项目部罚款10000元。
九、事故整改措施
为汲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做好技改项目部的安全工作,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开展事故分析、事故教育活动,让所有领导和作业工人对本事故有一个深刻认识,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全
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做好本职岗位上的安全工作。
2、项目部应设专人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和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3、作业场所要多设置安全标志,特别是具有危险性的场所要设置禁止标志,提醒和制止工人违章作业。
4、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规范作业程序,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杜绝现场设备、零件乱堆乱放、工人违章作业、劳保用品配备不齐不规范行为、安全警示标志少等问题的存在。
5、技改指挥部领导和各工程队领导要提高安全认识,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加大安全巡查力度,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到位、措施上有力,确保技改项目工程施工安全顺利完工。
第五篇: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处理制度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信息畅通,及时有效的对施工现场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紧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伤亡事故的报告制度
1.伤亡事故的分级。轻伤事故:指职工负伤后休一个工作日以上,构不成重伤的事故;重伤事故: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一人以上的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三人以上(含三人)以上的事故。
2.发生重伤或一次负伤两人以及死亡事故,必须立即电话报告经理部及经理部主要要领导,并且最迟于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事故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初步分析伤情及现场处理情况简要报经理部,其中重伤及以上事故,经理部最迟事故后12小时内报相关部门。
3.发生机动车辆重大、大事故,事故发生现场有关人员必须立即逐级上报,并最迟于事故后2小时内将事故地点、时间、肇事人姓名、驾驶车牌照号、车型、车辆受损部位损坏情况简要报经理部。如有随车后其他人员伤亡,必须同时报告受伤人员姓名、伤情及初步救治,处理情况。发生一般事故,亦必须在事故当天报经理部。机动车辆重大及以上事故经理部最迟于事故后24小时内报相关部门。
4.发生铁路行车事故,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及其他施工安全大事故,事故单位必须立即报经理部,经理部最迟于事后12小时内报相关部门。
5.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
6、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后经理部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二、事故的调查、分析制度
1轻伤、重伤事故,由经理部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死亡事故,由公司会同企业所在地的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4、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2)确定事故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5、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所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6.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认真保护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7.发生轻伤事故由所在单位负责调查处理,并于事故后15天内将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报公司结案批复。
8.发生重伤事故,一次3人(包括3人)以上轻伤事故,由公司派员同事故发生单位,必要时请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派员组成调查组,由事故所在单位最迟事故后20天内将事故调查报告报公司批复结案。
9.凡发生死亡事故或一次重伤3人(包括3人)事故,由公司领导组织调查组并报请集团公司安质部,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派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分析,由公司于事故后30天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附地方有关部门的结论性意见)报公司安委会审定后报局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批复结案。
10.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情况以后,如果对事故的分析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劳动部门有权提出结论性意见;如果仍有不同意见,应当报上一级劳动部门处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报同级人民政府裁决。但不得超过事故处理工作的时限。
三、事故的处理
1.各类事故的处理必须严格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及今后应采取的整改措施,并结合事故原因对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安全教育。
2.事故结案归档应包括:职工工伤事故登记表;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现场调查记录、图片、照片;技术鉴定和实验报告;物证、人证材料;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材料;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注明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4.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安全苗子报告、调查、分析、处理制度
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杜绝安全苗子进一步发展,确保施工正常进行,保证职工的生命和企业的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报告制度
1、施工人员或管理人员发现安全苗子,要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子,保护现场,并立即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
2.现场施工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前往现场观察,根据现场情况作出正确决定,撤离现场作业人员,并设立警界区域设人员进行防护。
二.调查、分析制度
1.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作业班组、安全员等对事故苗子进行调查、分析。
3.在对现场进行调查、分析时,施工人员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警界区内禁止从事其他作业; 5.查明隐患发生原因情况; 6.确定造成原因;
7.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8、现场调查人员将隐患调查、分析结果报经理部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人处。
三.安全苗子处理制度
1、由工程部确定处理方案,现场负责人落实整改,现场安全员负责监督。
2.调整作业方法,预防事故苗子再次出现。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为从业人员提供完好的机具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1).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对机械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加强设备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知识的教育,经常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现场督促检查设备安全工作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隐患,使机械设备达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运行。
(2).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蛮干等不安全行为,对长期坚持安全生产,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的人员予以表彰或奖励。
(3).机械管理部门要督促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
(4).各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根据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制订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方可投入使用。
(5).操作人员必须是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熟悉机械原理与构造及有关安全生产知识,并经考核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方能单独操作。
(6).操作人员及修理人员必须思想集中,严守岗位,在机械未停止运转时不准接触传动件及对其运行修理。
(7).发现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机检查,并向主管部门及有关人员报告。
(8).在机械操作危险区域外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并建立场所安全制度。
(9).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接地或接零保护。(10).有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指示装置的设备,必须定期按有关规定检查、调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在高温及有害气体的场所作业应按规定装设通风降温等设备。
(12).精密设备必须装有防尘、防潮、防震、保温等防护措施。(13).在设备集中停放场所,要有专人看守,应备有灭火设施,并采取防盗措施。
(14).应注意做好设备防寒、防冻工作,严格执行换季保养制度,进入寒冬前应配好防冻、防滑设施。
(15).应注意做好设备的防雨、防火、防风工作。要采取措施防止机电设备及电线路因洪水、风灾及石方爆破等造成损坏。
(16).设备运输时,保证安全捆绑牢固,不超载、不超限、中心稳妥、运输设备制动可靠。
(17).设备卸车时,要稳妥轻放,禁止从车上往下丢甩,防止损坏设备。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为保证特种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根据大丽铁路W10标段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特种作业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
2.单位应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3.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4.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5.各单位必须根据施工的需要及时地申报特种作业培训申请,公司教育部门要根据各单位的培训申请制定培训计划,并积极地送培。
6.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要与地方职能部门联系培训,对于属于特种作业范围而当地又没有开展的业务,可由公司先进行培训,发给相应的操作证。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8.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证注明的操作项目进行操作,不得从事与资质不符的工作。
9.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统一由公司安质部保管,各单位可持复印件,以备查。各单位如因检查等需要使用原件时可到安质部办理借用手续。
10.公司教育部门要根据各安质部提供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的有效期情况,按时进行复审工作,保持证件的有效性。
危险品管理制度
为使危险品得到有效控制,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经理部工程部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本制度;安质部和物机部对危险品进行控制;经理部各项目队负责对生产现场及场所的危险品的控制;经理部安质部负责对危险品的管理、控制进行监督和指导。
2、加强对操作人员、管理员、押运员、管理员的培训、资格管理,做到持证上岗。
3、做好全员的危险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
4、严格执行防火安全制度,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做好有关的防火、灭火应急准备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经常性的检查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
5、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工作。危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并设有专人管理;仓库内应当配备消防力量和灭火设施,严禁在仓库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仓库要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物品之间通道要保证安全距离;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的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受阳关照射容易燃烧、爆炸的物品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化学物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抵触的易燃、易爆品,不得在同一仓库内存放。
6、加强危险品的运输装卸管理工作。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拖拉和倾倒;对碰撞、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易燃、易爆物品不得违反配装限制和混合装运;对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易燃、易爆物品,在装运时应当采取隔热措施。
7、加强危险品库的使用管理工作。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要填写《爆炸物品收发台帐》,对物品的名称、数量及入库日期进行登记,并及时清点;危险品的使用及灭火方法应按照有关操作规程或产品使用说明严格执行;各种气瓶在使用时,距离明火10m以上,氧气瓶的减压器上应有安全阀,并且严防沾染油脂,不得暴晒、倒置,与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得小于5m;加强对火源、电源和生产中贮存、使用危险品的场所监控;使用防爆型用电设备及照明装置。
氧气、乙炔管理制度
为保证大丽铁路W10标段施工顺利进行,加强氧气、乙炔使用、运输、保管的管理力度,确保氧气、乙炔使用安全,制定本制度。
1、气瓶储量应按有关规定加以限制,作业现场气瓶同一地点放置数量不得超过5瓶;若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时,应有防火防爆措施;超过20瓶以上时,必须设置二级瓶库。
2、气瓶要设专人管理。必须对气瓶的入库与发放实行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应包括:气瓶类别、编号、定检周期、外观检查,入库与出库时间和领用单位。
3、气瓶使用者应当尊守下列安全规定:(1)严格按照有关安全使用规定正确使用气瓶
(2)不得对气瓶瓶体进行焊接和更改气瓶的钢印或者颜色标记;(3)不得使用报废的气瓶;
(4)不得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他气瓶倒装或直接由罐车对气瓶进行充装;
(5)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残液。
4、吊运气瓶到上高处作业面应专门制作笼具。
5、现场使用气瓶严禁曝晒或油渍污染。
6、操作人员应保证气瓶之间在5m以上及与火源之间距离10m以上。
7、乙炔瓶防止回火装置,防震胶圈应完整无缺。
8、工程项目经理部应为冬季气焊作业提供预防气带子受冻设施,受冻气带子严禁用火烤。9、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10、气瓶应远离热源,严禁明火,有防止阳光曝晒瓶体的措施;
11、空、实气瓶应分开放置,有明显的标记并保持间距1.5m以上。且防倒措施可靠。
油库管理制度
为保证大丽铁路W10标段施工顺利进行,加强油料使用、运输、保管的管理力度,确保油库安全,制定本制度。
1、油库内严禁烟火。
2、严禁在库区检修车辆,敲击铁器等易产生火花的作业。
3、所有车辆均熄火加油。
4、加油的司机、乘坐人员不得影响加油站的安全。
5、严禁在加油作业区穿、脱、拍打化纤服装。
6、不准在库区使用手提电话。
7、油库管理员负责油料的入库检验、保管、发放和统计的安全工作。
8、油库管理员负责库区安全防范工落实防火、防爆等措施。
9、油库管理员负责库房发生紧急事件前期的处理工作。
燃油使用制度
为保证大丽铁路W10标段施工顺利进行,加强燃油使用的管理力度,确保燃油使用安全,制定本措施。
1、油料领用严格执行班组限额领料制度,做到领料有手续,发料有依据。
2、领料额度应根据施工预算及实际需要,由领工员、材料管理员共同研究提出意见,项目经理批准执行。
3、油料领用时应出示领工员签发的领料单,材料员应在额度范围内发料,按规定办理油料出库和领退料记录等,每月作一次统计结算。
4、油料领出后,由班组负责使用和保管,材料员必须按保管和使用要求对班组进行跟踪检查、监督。
5、在领、发料过程中,双方必须办理相关手续,注明涌料单位工程和班组油料名称、数量及领用日期、批准人等,双方需签字认证。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劳保用品的采购
(1)经理部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结合劳动保护要求,由安质部制定老保用品的采购计划,物机部负责采购;
(2)采购时必须查看老保用品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现场安全要求;(3)老保用品的采购必须满足现场需要;
2、老保用品的验收
(1)每件产品都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上至少应提供以下信息:产品名称或品牌标记、制造商、规格型号、生产日期、许可证编号。
(2)安全帽、安全网等特种老保用品,要求产品上应有安全标志。(3)劳保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技术部门验收。
(4)经理部按照采购计划中明确的数量、规格、技术内容等具体要求和相关的产品标准,对接受的老保用品进行抽样检查,3、老保用品的保管
(1)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过期产品分开存放,并且做到标示明确。合格品外包装上注明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日期等。(2)对有环境条件要求的产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3)出入库应有签字手续。定期盘点检查,对过期产品及时清理。(4)保管中应注意防盗、防火,定期检查电器设备、防火设备是否可靠有效。
(5)明确保管人员管理职责,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检查其履行职责情况。
4、老保用品的发放(1)、经理部应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保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保用品。
(2)、并按照劳保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保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劳保用品发放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保障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强化安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劳动保护。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部物机部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发放劳保用品,2、经理部按照配备档案发放,发放表上注明品名、规格、数量、领用日期、有效期等栏目,让领用人确认后签字。
3、专用劳保用品,由使用人建卡、保管,按使用期限发放,无正当理由损坏、丢失按规定由财务扣款后核发。
4.使用保管中应防潮使物品变霉;防止阳光爆晒使物品腿色、发脆、降低拉力。同时应防止虫蛀鼠咬。
5.使用保管中应注意防冻、防炎热,不得与油、酸、碱性物资存放在一起,经常查看有无受潮、受热。储存期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一年。
6.劳保用品发放前必须仔细检查,发现过期或损坏严禁发放。7.对老保用品的检查由经理部安质部负责,检查时间为每月一次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8. 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工作服两年一套;安全帽一年一顶;手套一月一双;口罩每月两个;特殊工种老保用品按公司规定发放;
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W10标段
事故苗子、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处理制度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发放编号: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中铁四局大丽项目经理部
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W10标段
特殊环境技术保障制度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发放编号: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中铁四局大丽项目经理部
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W10标段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制度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发放编号: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中铁四局大丽项目经理部
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W10标段
消防及危险品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发放编号: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中铁四局大丽项目经理部
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W10标段
劳保用品管理、发放制度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发放编号: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中铁四局大丽项目经理部
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W10标段
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发放编号: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中铁四局大丽项目经理部
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W10标段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发放编号: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中铁四局大丽项目经理部
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W10标段
五 防 措 施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发放编号: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中铁四局大丽项目经理部
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W10标段
挖孔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发放编号: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中铁四局大丽项目经理部
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W10标段
水硬性材料堆放、管理措施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发放编号: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中铁四局大丽项目经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