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三资管理(正文)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近年来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响应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要求,不断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方式,拓展工作内容,实现了从单纯抓财务管理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转变,从重点抓资金管理向全面加强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转变,从注重指导集体直接经营资产向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现代经营方式转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益,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展不平衡,不少地方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缺失、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等问题。
一、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农村集体“三资”属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前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容易滋生消极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镇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全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总体上比较薄弱,存在着底子不清、处置不当、机构不全、制度不完善、监管不严等问题,资金管理不规范、资产流失、资源管理无序等现象和问题在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和谐。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对于规范基层运行、加强源头治腐、维护农村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村、镇直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将加强农村“三资”监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消除农村因“三资”管理问题引发的不安全不稳定隐患,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力量薄弱
从村务民主监督角度来看,一些村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仅限于监督村务公开栏是否填有数据,不注重内容的监督,村务监督组织参与村集体经济活动全过程监督的能力不足、意愿不强;从农村“三资”监管机构的人员配备看,农村“三资”管理是乡镇农经办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管理职能之一,但由于专门代理服务中心的人员就两三个,在时间和精力上,往往忙于应付代理记账需要,在工作技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二)对农村“三资”管理监督渠道不畅
一是司法机关监督乏力。由于职能限制、违规金额小等种种因素,司法机关不能、不愿介入村组干部的经济问题。二是纪检机关监督乏力。村干部是党员的,纪检部门还可以查处,对不是党员的,纪检部门不便查处。三是群众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此外,有的村的村民忙于在外打工,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给了某些不廉洁的干部可乘之机。四是村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员无法监督。
(三)“三资”管理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
一是监督主体缺位,存在职能部门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的问题。乡镇承担“三资”管理业务的职能部门肩负着“运动员”和“裁判员”双重角色,存在重业务处理,轻监督管理的现象,往往造成管理上的漏洞。三是监督管理的程序性、可操作性差,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现有的监督管理与业务工作联系紧密,具体运用起来不好定位,造成事后监督多,超前预防少,甚至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才发现问题。有些村干部不熟悉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
(四)村委会财会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
财务管理工作要求财会人员相对稳定、业务能力强。现在各村财务人员往往学历不高,专业技术水平底下,又由于经费紧张,镇党委、政府对各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基层财务人员业务难以提高。
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农村“三资”管理责任 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服务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各镇应成立农村“三资”管理办公室和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配足配强工作人员,办理“三资”代理手续,更新添置硬件设备,做好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落实责任制度,对各村开展工作情况及时进行督查。督查内容包括:
1、各村集体的一切经济收入是否由服务中心统一开出收据存入信用社固定账户;在现金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有非处入人员保管或经手现金、白条顶库、公款私存、保留帐外公款等现象;村集体一切开支是否由村报账会计持原始凭证,经服务中心审核开出现金支票,从信用社固定账户领取现金。
2、村集体一切资产是否造册登记,进行公示,建立台帐;集体资产事都实行承包、租赁、联营等形式,是否采取公示、招标、投标或其他公开形式签订合同,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土地及荒地等资源性资产的经营方式是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规定执行;资产经营方式是否改变村集体资产所有权性质;征地补偿费专户储存是否实行规范化管理,征地补偿标准、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期限等是否向村民予以公告。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农村“三资”管理行为
按照《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的要求,以强化村级“三资”管理制度建设为核心,就如何寻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有效手段、如何保证农经站对村级“三资”的有效监管、建立农村“三资”保值增值机制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落实切实可行的举措,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并将其融入到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村账乡镇代理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综合处置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等农村“三资”管理制度中。
1、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
一是实行决策公开。把推行决策听证制度作为决策公开的重要举措。二是实行重大事项公开。把小额物资采购、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等纳入公开范畴,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重点,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务公开要严格按照村务公开目录要求公布的项目进行公布,实行微机打印张贴或根据村情确定公布的时间,方便村民就近查询。属于涉及村务重大事项和村民直接利益的项目在确定后要及时公布,待公布无异议后方可实施。
2、建立民主管理与审计监督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制度,实行村集体组织“三资”民主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村集体组织“三资”审计制度和监督渠道,组织定期审计、专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等审计活动,并公布审计结果。
3、制定“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
成立“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接受所属村集体组织的委托,进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设三项功能,即财务代理服务、资产资源监管服务和村务公开信息化管理,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受委托的村集体组织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4、实行“镇村招投标委托制度”
各村招投标事务要全部委托“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办理,各村不再自行组织招投标活动。工程建设投资额2万元以上,村集体资产转让标的1万元以上的项目,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研究,必要时还应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意见。在各村将相关资料统一报“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审核后,由“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招投标。
5、推行集体资产监管制度
“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制定产权界定、评估、登记等多项配套制度,组织清产核资,分别填写货币资金、固定资产、集体资源、经济合同和债权债务等清查登记表,在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后,真实、全面地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再按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等五个类别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各种台账一式两份,村委会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各保管一份,每半年或一年组织一次盘点,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在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主要对村级重大资金往来、资产处置、资源开发的程序进行监督把关,对应经而未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的,及时督促纠正,对违纪违法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三)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深化财务公开,提高农村“三资”监管力度
农村“三资”监管不单纯是村级组织、村级财务本身问题,它涉及村干部间、村干部与村民之间、村级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村级组织与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等等各种利益关系,是镇村组织建设效果的集中体现,因此应当采用综合的措施,不断强化和完善。
1、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凡是涉及集体资产、资源出租、承包、转让等行为的、项目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需一次性动用村集体资金数额较大的、因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增加债务的、年度财务收支预算编制、调整的、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支委会和村委会商议、村监督委员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决议,并实行提议预告、决策公告、实施结果公示。集体资产、资源处置过程中,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杜绝暗箱操作,较大资产、资源处置应按照招投标或公开拍卖方式确定经营者和买受人。禁止村“两委”干部利用职权压价发包、出租和出售集体资产、资源。集体资产产权发生转移变更时,必须经过具有评估资质的单位,按照程序科学评估,确定价格。对未按规定履行程序、未按公开竞价方式进行资产和资源处置、合同手续不完备、随意开支以及其他违规行为,并造成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及其收益损失的,要严肃追究村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深化财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是实施村务“五要”工程的重点,村财收支、村干部报酬补贴、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和征地补偿款收入与发放等是村级财务公开中的重点内容和敏感问题,公开的内容必须具体详细,做到据实公开、逐月公开。要及时调整、修改、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定时开展专项检查督查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村级财务公开的管理和监督。要进一步细化责任目标,建立监管平台,完善工作流程,着力在抓工作落实上下功夫。
3、加强制度的宣传和学习。经常性地组织镇村干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学习农村“三资”监管的各项制度,让每个村干部了解、掌握“三资”委托管理的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和各项纪律,全面提高镇村干部旅行监管手续,执行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同时加强制度宣传,让广大村民了解农村“三资”委托管理的制度要求,形成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4、强化三资管理和监督队伍的建设。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干部及镇办业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基层的财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调整充实镇办三资委托代理中心队伍,使其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精力和足够的专业技能旅行监督管理职能;
5、健全考核机制,调动镇村两级组织加强三资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村级财务管理好坏,直接关系村级组织建设的成效,对三资管理进行监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建立镇村三资管理考核机制,探索建立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考评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工作考核进行挂钩,实行必要奖惩,从而调动和发挥镇村强化三资管理的积极性。
(四)定期财务审计,完善农村“三资”管理的监管措施和制度
由镇纪委牵头,会同镇财政所人员,以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财经法纪执行情况、集体资产处置、债权债务管理、土地承包、专项资金管理、财务公开等内容为重点,对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预算和决算、资金的使用和收益分配进行定期审计,对集体资产和资源进行重点审计,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土地补偿费管理、债权债务管理、农民负担等专项审计,并重视和运用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任用村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财务审计进一步做好农村“三资”管理的督导工作,进一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逐步规范的意见和措施,不断充实和完善农村 “三资”监管服务模式。
(五)严肃纪律,查处农村“三资”违纪案件
镇纪委要加大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监督,既要惩治腐败、取信于民,又要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要畅通举报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坚持“自查自报出来的问题处理从宽,举报抽查出来的问题处理从严”的原则,注重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一方面,严肃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着重查处以权谋私、私分、挪用、侵吞涉农的各项补贴补助的案件,严肃查处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违纪案件。另一方面,对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包庇、隐瞒,或者有案不报、有案不查、执纪不严的,要追究有关干部的责任。通过查处案件,教育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自觉遵纪守法,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件公开曝光,切实起到震慑和教育作用。
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加强服务,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利于巩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农村三资管理情况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一直是农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去年以来,博湖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把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作为重要抓手,坚持公开、民主、规范的原则,全面打造村级“阳光”财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健全“三资”管理制度。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方案》、《关于规范村集体资产承包经营的通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资产评估制度、公开招标制度、财务年检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农村“三资”全面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实行委托代理制度。从1997年起,在全县6个乡镇26个行政村实行“村账乡管村用”,由各乡镇农经站统一代理各村账务,做到“四统一”,一是统一银行账户。在农村信用社设立“村集体专户”,各村的自有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资产处置和资源开发变现收入等,全部纳入“村集体专户”,由乡镇农经站以村为单位分户记账核算;二是统一审核把关。村级日常开支实行即支即报,重大项目开支,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研究,报乡镇政府同意后,由乡镇农经站办理拨款手续。三是统一代理记账。各村取消会计和出纳岗位,改设一名报账员,负责向乡镇农经站报账。每张入账票据须经过村组织负责人审批,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然后经过代理会计复核和乡镇农经站站长审验后方可入账。
三、村级财务集中清理整顿。
年初,县农经局财务审计人员对塔温觉肯乡的6个村和查干诺尔乡的1个村进行了财务审计,审计金额达65万元。对6个村2003年以前的帐务进行了整理。
四、完善财务审计制度。一是实行季度听审制度。乡镇纪委每季度召开一次村纪检委员会议,听取上该村一季度“三资”管理情况,发现有问题的村或个人及时进行教育,对查证属实违纪的坚决查处。二是实行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在村“两委”班子换届前,对村干部在任期间财务制度执行情况、集体资产和资源的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开。三是实行农村集体财务“三年轮审”制度。每年由县农经局确定部分村进行常规审计,每三年对全县村级财务审计一遍。四是实行项目竣工审计。5万元以上的村级新建项目,必须经县审计部门审计后,方可进行竣工决算。
五、开展一事一议活动。我县各村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向农牧民筹资筹劳。筹资筹劳时由村民委员会事前作预算,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将筹资筹劳情况报乡农经站审核,经乡人民政府审批,县农经局备案。村委会向农民筹资时按“民主议事,上限控制,专款专用,张榜公布”的规定执行,筹资款完全用在议事项目上,没有挪用现象。村级接待费均为零控制。今年,全县开展“一事一议”共9次,村级集体收入105万元,集体土地6819亩,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投入资金305万元。
第三篇:农村三资管理(定稿)
因势利导管三资
打造特色产业村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根据会议的安排,我代表村将我村的“三资”管理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汇报。
我村是卢琳市柳林区大龙潭乡的一个彝族村落,位于金沙江西畔、柳林区南部,全村幅员面积21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355户、1359人。目前,我村拥有集体可支配资金13万元,1处村委会办公大院、1所芒果专家大院、1所卫生所、1所村小学、59公里公路、2处提灌站、25公里引水工程,1834亩耕地、7820亩荒坡荒地、13500亩芒果经济林地、1家果品公司、1家旅游公司、1个芒果品牌。
在对村集体所拥有的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工作中,我村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推动发展为目的,结合我村实际,因势利导、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兴万亩芒果园,建休闲度假村”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以旅游、芒果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全村人民的努力,实现了由原来的贫困村迈向了小康村。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680元,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户达180余户。先后荣获了“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省、市、区先进党组织”等称号。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三资”管理力度 一是出台实施意见。2008年2月,出台《混撒拉村“三资”管理实施方案》,提出“三资”管理的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政策措施,通过努力,基本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五化”,即组织网络化、产权明晰化、监督多元化、运行阳光化、管理信息化。
二是建立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村总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委员、村文书、村会计、村理财小组成员、部分村民代表为成员的“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
三是构筑管理平台。成立了混撒拉村集体“三资”管理办公室,在村委会设立专门办公场所,选好配优工作人员,统一处理财务管理、票据管理、会计核算、建档管理等工作,为“三资”管理工作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二、规范日常管理,推动“三资”管理工作
(一)建档造册,摸清“家底”。每年底,由村“三资”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村民代表参与监督,对村集体所有的资产、资金、资源进行认真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规范的电子管理台账,把清查数据及时向村民公开,并报乡政府备案,做到账目明晰、来去清楚。
(二)建章立制,严把“关口”。按照上级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台账制度、评估制度、承包租赁出让制度、经营制度;建立村级财务票据管理制度、结账报账制度、民主管理制度、非生产性支出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集体收益分配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建 立资源登记簿制度、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等制度,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三)开源节流,管好“袋子”。一是配合村财乡管。村里设专职文书,负责日常报账业务,并做到“四统一”,即统一银行账户管理、统一使用专用票据、统一支出审核把关、统一由乡农经中心代理记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使我村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运行稳定有序。二是严格控制开支。开支50元以下由村委会分管负责人签字,50至500元由村委会集体研究,500元以上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三是进行精细管理。严格执行村民小组财务制度,每个村民小组由村民选举3名村民代表组成财务审核小组,审核小组对财务支出票据进行审核后,由审核小组和村民小组组长联合签字才可报销;严格执行村委会财务制度,由村民选举5名村民代表组成村财理小组,理财小组对财务票据进行审核后,由理财小组和村委会主任联合签字才可报销。
(四)因势利导,壮大“盘子”。面对耕地少、荒地多的实际,我村理清思路,深挖三资潜能,探索产业兴村的发展道路。一是围绕旅游做文章。以村水库为中心,坚持市场化运作,先后争取资金32万元、自筹170万元,依托山清水秀、村容整洁、民俗淳朴的优势,打造乡村旅游区。2009年成立了卢琳市混撒拉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好了农家乐3个,今年以来,实现旅游收入110万元。二是围绕芒果做文章。近来来,我村利用坡地面积多、光热条件好的自然优势,积极发展芒果产业。通过公开发包规模开发,引导村 民分片承包,挖掘了荒地价值;修建了芒果专家大院,培养芒果种植的“土专家”、“田秀才”;成立了德益果品公司,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培训指导、生产资料、品牌注册、产品包装、市场销售“五统一”的管理模式,进行产销联合经营,努力提升芒果产业规模效应。今年以来,全村已发展优质晚熟芒果 13500亩,产量达到35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实现集体收入13万元。
三、创新监督手段,提升“三资”管理绩效
(一)推进民主监督。积极推行“阳光村务入组入户”工程,通过村务公开平台,利用公开栏、宣传手册等形式,将农村集体“三资”运营情况和各项财务收支,做到按月公开,重大事项按时公开,总体情况年底公开,接受全体村民监督。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村级重大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村级经济合同签订、村级支出、财务公开等涉及农村“三资”工作事项,由村支部调查了解群众意见提出事项提议,经村两委商议、支部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后,将决议情况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并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全程监督整改,保障村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二)强化审核监督。积极配合区、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对我村“三资”重大事项的经营、出租、发包、招投标、合同签订和各项财务收支票据和资产、资源变动事项的审核,凡是涉及“三资”工作的重大事项,在履行民主决策程序前,报乡政府审核通过。严格执行“联审制”,每季度实行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主持,定期与村民理财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现场审核、现场理财、现场结账”的理财监督模式,严格执行领导签字、村民审核、张榜公布等程序,做到程序明晰、账款相符,手续清楚。
(三)创新电子监督。组织力量开发了我村“三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该电子管理平台对大额资金支取、合同到期、款项收缴、“三资”公开等内容进行实时登记、实时管理、实时监督,使“三资”管理从事后监管转变为实时、直接、全程监管,促进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各位领导、同志们,“三资”管理是农村的一个长期性、基础性工作,今后我村将以经济总量翻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以“服务发展,惠泽三农”的理念统揽“三资”管理工作,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破难而上、苦干实干,做大做优做强全村芒果产业,加快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的建设步伐,力争到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早日把我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定稿)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管理用好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规范我县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财务收入管理制度
1、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依法、合理组织收入,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2、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主要包括:上级和部门对村级的专项补助和拨款、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发包及村办企业上缴收入、投资收益、上级转移支付以及奖励、救济扶贫 补助、补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集体建设征地地补偿费,以及各种代收、借贷等其他收入。
3、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各项收入应当使用“省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监督管理总站”统一监制的票据,确保收入有据可查,并在一定的时限内及时、足额上缴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中心入帐核算,严禁私设小金库、坐支、截留、挪用或擅自抵顶债务。上级转移支付以及奖励、补助、补偿资金等须直接拨入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中心帐户,统一支付管理。
4、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中心要经常核查村级有关经济往来帐目,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定期盘点库存现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1、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项支出应做到集体理财、民主管理、公开透明。
2、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主要包括:;村(组)干部报酬、办公费、会议费、差旅费、广播通讯等管理费、计生支出、五保户供养、集体统一经营支出、公益事业支出、生产建设支出、经营性支出、其他经审核许可支出。村级不得开支招待费。
3、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实行备付金制度,每月由村出纳员到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中心领取一定数量的备付金用于日常开支,发生超出备付金限额的支出事项时,村应提前向中心提出申请,经中心主任审批后预支。
4、财务开支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经村书记和村主任共同审批同意并签字,定期交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大额开支,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须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财务开支严禁“白条”做帐。
5、审核同意后的财务开支票据由村出纳员负责到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中心报账。中心要加强对原始单据的审核把关,手续不全的单据不得报账入账。
三、财务预决算制度
1、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年初应当提出当年资金预算方案(包括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交村理财小组审核。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须履行相关程序,填入农民负担监督卡后方可实施。
2、审核通过后的预算方案应张榜公布并报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审查备案。
3、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严格执行预算方案。确需调整的,由村民委员会提出调整方案,说明调整原因,交村理财小组审核并报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中心审批。
4、村集体经济组织年终应当及时进行决算,并将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结果向全体成员公布。
四、财务公开制度
1、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
2、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公开:(1)财务预算;(2)各项收入;(3)各项支出;(4)资产资源及处置情况;(5)债权债务;(6)收益分配;(7)村民承担的费用和劳务;(8)其他应向村民公开的事项。
3、财务公开应做到年初公布预算方案,每季度公布收支情况,年末公布预算执行、决算、资产资源和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等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4、群众关心的“三资”管理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
5、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在便于村民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公开栏,同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方式进行公开。
6、财务公开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中心负责监督实施。
五、资产清查制度
1、农村集体资产包括:村集体投资和劳动积累形成的、外单位和个人捐赠的建筑物、农业机械、机电设备、交通通讯工具、农电水利设施、村级道路、教育(学校)、文化、村办公企业等资产。
2、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要进行一次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帐实、帐款相符。
3、资产清查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实施,清查结果要向全体村民公布并报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中心备案。
4、资产清查中心发现的和结果公布后村民提出的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并将解决情况张榜公布。
六、资产台帐制度
1、村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资产,按照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
2、资产台帐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别、数量、单位、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原始价值、折旧额、净值等。
3、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资产台帐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费或租赁金以及承包、租赁期限等。
4、已出让或报废的资产,应当及时进行核销。
5、资产台帐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登记,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负责管理。
七、资产评估制度
1、集体经济组织以招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2、评估由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或具有资质的单位实施,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
3、受集体经济组织委托的资产评估机构应当根据被评估资产的原值、使用年限、折旧以及重置成本、获利能力、公开市场价格合理评定价值并出具评估报告。
4、评估结果要按权属关系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公议确认并报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中心备案。
5、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虚假情况和资料,或者与评估机构串通作弊,或者评估机构玩忽职守致使评估结果不实的,可由上级机关宣布无效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八、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制度
1、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采取承包、租赁、出让等方式盘活集体资产,取得收益。
2、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时应当制定相关方案,明确资产的名称、数量、用途、承包、租赁、出让的条件及其价格,是否招标投标,是否进行资产评估等事项。
3、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相关方案应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交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其过程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
4、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经营时应当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建设责任等,并向全体成员公开。
5、经济合同及有关资料应当及时报乡镇财务委托代理中心备案、归档。
九、资产经营制度
1、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资产要明确经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和经营目标,确定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并向全体成员公开。
2、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经营的,要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公开合同履行情况。
3、集体资产统一经营和承包、租赁、出让所取得的收入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村账核算。
4、乡镇财务代理服务中心和村理财小组要定期对集体资产的使用、维护和收益进行检查,确保集体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十、资源登记簿制度
1、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荒地、滩涂等集体资源性资产,应当建立集体资源性资产登记簿,逐项记录,并建立电子文档。
2、资源性资产登记簿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的名称、类别、坐落、面积等。
3、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集体资源性资产,还应当登记资源承包、租赁单位(个人)的名称、地址,承包、租赁资源用途,承包费或租赁金,期限和起止日期等。
4、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发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事项等要重点记录。
5、资源登记簿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登记,乡镇农村集体财务代理中心负责管理。
十一、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
1、集体所有且没有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土地、林木、山岭、园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资源性资产的承包、租赁,应当采取公开协商或者招标投标的方式进行。
2、以公开协商方式承包、租赁集体资源的,承包费、租赁金由双方议定。
3、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集体资源的,承包费、租赁金应当通过公开竞标、竞价确定。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中标权。
4、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的承包、租赁集体资源方案应交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并报乡镇农村集体财务代理中心审查备案。重大事项应召开成员会议或代表会议讨论。
5、招标投标方案、招标公告、招标合同和相关资料应当报乡镇农村集体财务代理中心备案。
十二、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
1、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统一编号,统一管理。
2、合同应当使用统一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
3、实行家庭承包的农村集体土地应逐户签订合同,颁发承包合同书和经营权证书。土地流转使合同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合同变更。
4、承包、租凭产生的收入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并定期公开。
5、承包、租凭合同及有关资料应及时归档并报乡镇农村集体财务代理中心备案。
十三、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
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集体资产和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增加集体积累、集体福利和公益事业等方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得用于发放干部报酬、支付招待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
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要纳入帐内核算,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专项审计监督。
十四、农村集体财务代理中心岗位责任制度
1、农村集体财务代理中心受村委托承担农村集体“三资”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指导工作。同时承担内部审计、土地流转及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等工作。中心日常工作实行电算化管理。
2、中心设主任、总会计、资金会计、资产资源管理人员等岗位。
3、中心主任岗位职责(1)负责中心全面工作;(2)遵守和执行各项财经制度和法律法规;(3)负责内部审计、土地流转及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等工作,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4)负责监督和指导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出让、承包、出租、租赁以及招投标管理工作;(5)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服务中心的管理,保证政策运转和高效工作;(6)组织人员定期审计和检查各村财务状况,保证集体资金的安全及合理使用;(7)负责对服务中心人员及村级报帐员的考查、管理、培训、考核、奖惩等工作;
4、总会计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坚持按财务制度做好财务核算,如实反映村集体资金收支情况;(2)负责对村报账员报送的票据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的票据加盖审核同意章予以报账,对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票据不予盖章并拒付;(3)按规定设置各类账薄,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审核各类票据,编制会计凭证,及时进行电脑记账,按时完成会计月报、年报及其他会计报表,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村集体资金的运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4)负责监督资金会计资金领、核、销工作;(5)对村各类经济合同进行登记备案,及时与资金会计核对账目,定期检查和分析财务指标执行情况,及时反馈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和解决;(6)建立财务档案,妥善保管各种财务资料;(7)加强对电算化微机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
5、资金会计职责(1)严格按照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办理各种现金收付业务;(2)负责银行存、取款和结算业务;(3)做好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并定期与总会计核对账目,做到账款相符;(4)增强安全意识,采取防范措施,保证资金安全;(5)按规定做好收据的领、核、销工作;(6)及时提供财务公开的会计资料。
6、资产资源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负责内部审计、土地流转及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等工作;(2)负责建立各村资产、资源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3)指导各村按照民主程序处置各类资产和资源,负责各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方案的审核与监督。
7、村出纳员的职责(1)积极配合镇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2)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坚持原则,坚决制止和抵制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并保证各种财务活动合规合法、真实有效、票据正规,杜绝虚报、冒领和坐支现金;(4)及时地将本村集体各项收入上交代理服务中心账户;(5)定期到镇服务中心进行报帐;(6)定期向村两委、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汇报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7)负责本村的财务公开工作。
二〇一一年 月 日
第五篇: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xx镇在“建制度、强规范、提素质、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中,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以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为重点,以建章立制为抓手,以规范管理为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基层干部权力运行得到规范,镇村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农村社会矛盾大量化解。下面,我汇报一下xx镇这项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工作。
一、“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社会矛盾和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思想上存在误区。一是认为村级基本没有集体资产,不需要管理;二是村民自治,不能管理;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产,又有不动产;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的管理难度较大。
2、“三资”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台账登记管理不完善。首先 是“三资”的底子不清;其次是台账登记的管理不全面,对资金还好一些,而对资产、资源的登记就不全、不细或没有台账登记。
3、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不规范。一些地方存在着发包不按照民主程序、不民主公开、不公开招标投标;村务公开只强调财务公开,不注重“三资”管理的公开。
4、合同签订不规范,集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合同条款不完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等;寅吃卯粮,发包期限过长,指标降低,集体“三资”承包收益减少。
5、强占强霸集体资产。个别地方存在着农村“狠人”强占强霸,随意侵占集体资产,任期内的村干部图安宁,不愿惹;群众敢怒不敢言,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致使集体资产安全无法保证,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领导机构,健全“三资”管理体系。
为有效推进全镇“三资”管理工作,使全镇三资管理工作组织健全,保障有力,成立了xx镇“三资”管理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镇纪委书记、主管财务副镇长任副组长,财监中心、农财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村“三资”管理工作的牵头落实;成立镇“三资”管理办公室,由主管财务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三资”管理的具体工作协调落实指导;成立镇“三资”管理监督小组,负责对本镇“三资”管理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镇设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与原村财乡监中心合二为一,全称为xx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由原财监中心主任负责,做好对全镇33个村的“三资”代理服务的具体工作。同时,成立33个村级“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各村支部书记任组长,负总责亲自抓;村“三资”管理监督小组,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会组成,负责对本村的“三资”管理日常监督。
(二)广泛宣传发动,形成统一认识 首先,明确宣传“三资”管理范围。
农村“三资”是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农村集体资金:主要是指村原有积累、取得发包及上交收入、经营收入、租赁收入、征用土地补偿收入、集体资产变卖收入、上级拨入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等所形成的货币资金。农村集体资产:主要是指村集体所有或以投资、经营和劳动积累所形成的各类固定资产、财产物资、债权股权及无形资产等,包括建筑物、农业机械、电力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道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农村集体资源:主要是指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山林、旱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其次,明确宣传“三资”管理的“四项”工作原则。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必须明确四项基本原则,以确保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工作依法、高效、平稳开展。坚持“四权”不变的原则,村级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臵权不变,仍归村级所有。坚持便民高效的原则,制定的措施、运行的程序、提供的服务必须规范高效、便民利民;坚持依法代理的原则,严格按照村级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村两委与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签署委托协议的程序进行代理服务;坚持民主理财的原则,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提供原始记录、原始凭 3 证等资料,方可进入代理中心。
第三,大力宣传45项管理制度。
召开了由镇全体干部职工、各村两委成员参加的宣传动员会,以xx市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监督45项制度为主,汇集中央、省、市有关文件及2012年5月29日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和xx镇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等重要内容,编印200余本,发放到镇村两级干部及村民代表手中,充分利用广播喇叭、悬挂条幅、张贴标语、讲党课、办夜校、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让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工作的意义、目的、方法和政策,做到了统一思想,明确把握,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印刷明白纸5000余份发放到各村每位党员干部、每个村民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真正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宣传到千家万户,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支持、参与此项工作,确保工作有效实施。
(三)狠抓清产核资,建档造册,夯实“三资”管理基础。进行“清产核资”是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工作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清产核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工作的成效,关系到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程序。
在清产核资工作中,我们着重把好了“三关”:一是清查登记关,按照统计要求,对村级“三资”分门别类进行详实登记,确保不遗漏、无偏差;二是群众参与关,在清理过程中,邀请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清查核实工作,杜绝开小差、玩数据、耍手段等现象;三是公示公开关,将各村的清查结果进行全面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提出异议的,专门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复核,以事 实为依据,做好反馈和整改。等数据核实、群众无异议后,建立各村“三资”台帐,并存档保管。
在清产核资工作中,我们严格遵循三个“结合”。一是帐内与帐外相结合。先帐内、后帐外,先资金、再资产、再资源的清理办法,逐项核实登记,建立“台帐”。采用以会计帐目为依据,看涉及到的有关账户的账面余额,根据账户提供的线索逐项追查,看、查过程中做好登记备案,对债权、债务双方进行核对,经核实后的经济业务由双方办理认账手续。账外清理主要是组织人员实地看资源、资产,确定面积大小、数量多少,重新评估价值,进行分类摸底、登记。二是各村清理工作小组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参与相结合。清理工作小组主要是登记好《村级三资清理登记表》,村务监督委员会主要是核查清理的内容和规定的程序,核实所有资金状况,复查已初步登记的资产、资源情况,确保不留死角,不打埋伏,不重不漏,加强全过程监督,保证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公开透明。三是重点核查与严格公示相结合。对债务往来不清楚、记录不完整、手续不完备、群众反映突出的债务,对固定资产、库存物资流失情况,对资产、资源租赁、发包的合同文本和合同兑现情况作为重点核查,弄清每笔业务的来龙去脉。清理工作结束后,把所有的清理内容进行公示10天,同时,结合村民提出来的质询、疑问,重新核对,切实达到资金不漏分、资产不漏块、资源不漏项。
在清产核资工作后,统一建立档案台账。清产核资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镇对各村的“三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以村为单位按资金、资产、资源三种类别逐类逐项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三 资”监管台账,台账中包括集体资产资源处臵情况和相关会议记录、评估材料、资产资源照片、招投标原始文件、合同等。每册台帐一式两份,一份村级保管,另一份交由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保管,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账账、账实、账款、账据、账表五相符。
(四)严格工作程序,规范操作,保障稳步推进
为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农村集体和广大农民群众利益,我镇各村在农村集体“三资”的经营流转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程序进行。
关于资金的管理使用,xx镇已经做了详细的报告,这里我就不再过多阐述。下面我重点介绍三资中资产资源的流转。
1、集体研究。对要流转的资产资源,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召开村党支部、村委会联席会,根据本地实际,进行认真研究,拟定流转初步方案。
2、民主协商。村“两委”班子集体研究通过后,由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召开村全体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或村民会议征求意见,到会人员对拟流转盘活的资产类别、盘活方式、具体操作程序等进行广泛讨论,与会人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后,形成一致意见,与会人员签名并按手印,连同会议记录一并上交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存档。
3、书面请示。在民主讨论通过后,村以党支部、村委会名义,向镇“三资”管理领导小组提出书面请示,就拟流转盘活的资产类别、理由和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同时申报《招标投标方案》。
4、审查把关。镇“三资”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村的请示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对符合相关规定,确实能够增强村集体积累,增加农民收入的,在5日内给予书面批复。对条件不够成 熟或违反有关规定的提出改进意见。
5、发布公告。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接到镇“三资”管理领导小组批复函后,将《招标投标方案》及拟流转盘活的资产资源基本情况在村公示公告。
6、组织竞标。公示公告无异议,在村党支部、村委会主持下,村成立专门组织,按《招标投标方案》和程序,在县直有关部门和镇“三资”管理领导小组的监督下,组织招投标,最终确定中标人。
7、公布结果。村党支部、村委会将中标人情况、标的在村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公告。
8、签订合同、公证并备案。村委会与中标人签订“三资”经营流转合同,合同须经县公证处公证或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鉴证。合同及相关资料一式三份,中标人和村委会各存一份,同时报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备案一份。
三、主要成效
第一,管细了“三个事”,规范村级“三资”管理。村级资金统一管理,按村设账,专户储存,监督使用,解决了过去农村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账目设臵混乱、会计信息不实等问题。集体的资产资源处臵统一委托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对外招投标,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的问题,有效避免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闲臵、流失和浪费。同时,还保证了村民的知晓权、监督权和民主决策权。
第二,管好了“三个人”,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村干部用钱受到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的监管;资产资源处臵村民代表讨论通过,具体工作由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操作;财务收支往 来、资产资源发包由暗变明;村集体的经济活动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变事后查处为事前抓防范。透明度的提高,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更好地保护了农村基层干部,使群众更相信干部,干部更依靠群众,村干部之间也更团结了,廉政意识明显增强,集体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第三,管严了“三个权”,盘活了村级集体资产。全村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资产处臵、资源发包均由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代理,在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处臵过程中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进行,围绕盘活村集体现有资产、资源,鼓励支持村集体采取依法拍卖、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开发“四荒”和充分利用闲臵资产,稳定增加村级收入,有效杜绝了过去暗箱操作、人情发包、低价发包的不合理现象,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同志们,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意义极为重大,影响极为深远,我们务必要以这次“建强提促”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与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有机结合,以务实的作用、创新的举措认真抓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全面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我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作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