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纲要

时间:2019-05-14 21:5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设计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纲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设计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纲要》。

第一篇:设计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纲要

设计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纲要(第一阶段)(草案)

第一部分:设计院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为加强职能管理、减少操作不规范或人为失误,在设计生产方面提供更安全、合规、合法的平台,使流程更加高效,从而减轻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据我院的管理和业务需要,立足覆盖面全、见效快、易维护、可持续扩展的原则,建立设计院基础网络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二部分:主要工作内容

一、综合管理组工作重点为:

生产经营管理:咨询、设计、工程承包、海外项目、经营生产、市场信息、成本核算、科研

综合办公管理:OA、人力、财务、决策支持、风险防控、公司(分支机构)管理、审计、内审外审

设计流程管理:项目管理、协同设计、技术质量管理 数据资产管理:知识管理、技术档案管理

二、设计业务组工作重点为:

以2D协同为核心(CAD为基础的图层级协同设计,基础型设计体系)并兼顾3D协同(以Revit为基础的BIM技术,提升型设计体系)的工程设计软硬件平台建设,及设计标准、流程、输出等完整规范体系的建立。兼并考虑咨询业务的信息化支撑。

三、软件支撑组工作重点为:

评估系统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协同设计平台的技术可行性;确立适用的安全机制;利用平台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必要的小型应用软件。

第三部分:基本步骤

一、内部需求整理及研究

详细了解院内管理工作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包括电子院务、职能管理需求、业务管理需求、设计生产活动需求。梳理各部门内部需求,提出本部门所有工作的“详细工作流程图”和“数据结构表”。与其它部门间协作流程的关键控制点要说明要求。

信息检索查询方面,院领导和其它相关领导、职能部门应提出查询需求和查询权限设定。

对于部门内部需要软件平台给予的特殊安全机制的要求应进行详细说明,最终形成书面化《设计院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报告》。

二、应用调研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调研,一是国内有代表性的设计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包括技术框架、系统底层平台承载功能、项目管理、经管管理、协同平台、档案管理平台、应用效果、维护强度、人力配备、资金投入、经验教训等;二是国内应用软件供应情况、有经验的系统集成开发商及用户使用情况,形成书面化《国内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现状调研报告》

三、总体方案设计、研讨、确定(包括系统总体架构、各子项目详细描述、采购方案、分包内容、自己开发内容及实施时间计划等的确定)

四、启动实施

设计方面:找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流程作为实验项目,摸索经验,逐步启动,再向全院推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后期的推广方式应根据我院自身特点确立。比如新软件或新设计管理流程,先由信息化小组研究小范围普及,然后发散到各所室,对各所室进行培训推广,各所室可以成立信息化小组分支,由所内年轻有兴趣的同志组成,其他员工再由他们带动,以此渐进式推广。

解决方案服务商:

天正公司——以2D协同服务为主 华思维泰克有限公司——以BIM为主 北京鸿业科技有限公司——以BIM为主 天际数字效果图公司——以BIM为主

第二篇: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信息化建设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慧智2000-设计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之

AutoCAD集成功能开发项目成功应用典型范例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以下简称“江苏院”)创建于1958年,为国家甲级电力勘测设计企业。江苏院以“依托电力,服务项目,顾客信赖,员工乐业,社会满意”为企业宗旨,为业主提供电力系统规划、火力发电、送变电、通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及岩土工程、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等技术和管理咨询服务。

江苏院拥有国家颁发的电力行业、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海洋行业(沿岸)工程设计甲级资格证书,工程勘察综合类、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等甲级资格证书;通信工程、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电子、水利、水运乙级资格证书;消防工程、环保工程等专项资格证书;电力工程建设监理许可证书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经营资格,共十多项业务资质,服务领域横跨九个行业。主要承担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单机容量1000MW及以下火力发电工程,1000kV及以下交直流送变电工程的勘测设计。

从1990年和1997年起,江苏院连续荣获江苏省电力公司和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1996年起连续获得全国勘测设计综合实力百强单位。2003年起连续获得南京市A级纳税信用等级;2005年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7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2007年至2008年,江苏院相继获得南京市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在国家历届优秀工程勘测、设计评选中,江苏院荣获金奖5项、银奖7项、铜奖5项;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银奖3项。2006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称号。

一、系统应用情况

江苏院早在2009年6月就开始与杭州慧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交流。江苏院的MIS系统经过多年的开发、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对设计院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的提高做出了长足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设计院对MIS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在减轻设计人员工作量的情况下,将系统做的更完善,例如电子图纸的收集完整率达到100%、准确率也达到100%等等。只有电子图纸的完整率和准确率都保证了,设计人员才能放心的重复利用这些图纸,从而使设计人员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都得到提高。

正是基于这一共识,双方就MIS系统中对AutoCAD的集成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探讨,并达成了多项共识。内容主要包括读取图纸信息、图纸拆分、批量打印、电子签名、字体检查、线型检查以及对以前保存的电子版文件进行读取图纸信息、卷册信息,根据项目编号自动组织成项目树、案卷文件目录等。在此基础上双方决定合作建设AutoCAD集成功能开发项目。该项目属杭州慧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慧智2000-设计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AutoCAD集成功能开发,并对图纸资料进行了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在当时的设计院实现AutoCAD集成功能开发的单位中是十分难得和非常成功的。

慧智2000-设计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之AutoCAD集成功能开发项目的建设从2009年起,江苏院选择与杭州慧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合作伙伴至今已经3年时间,主要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

(一)一期建设

一期于2009年7月正式启动,主要实施模块包括图纸信息读取、自动拆图、字体检查、电子签名、数字签名接口、自动转化PLT、自动读图信息并生成项目树。院内形成的各类图纸和文件档案是江苏院最为宝贵的知识财富,如何更好的做好这些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及利用是信息化过程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图档电子文件的打印、收集及自动归档(形成项目树)工作是最迫切的。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于2007年9月开始正式使用系统,所有新开工的项目全部上系统平台执行。截止目前正式使用运行的项目都取得非常良好的应用效果,超越了项目一期建设的预期目标。

(二)二期建设

在一期的成功实施和应用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实现协同工作,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任务。2009年11月,江苏院对行业内多家案例考察、综合评价后,最终选择继续与杭州慧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即进行项目二期建设,对慧智2000-设计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AutoCAD集成功能进行补充开发,包括自动插入会签图块、会签栏自动填写会签信息、Word、Excel电子签名、自动插入出图章、注册章、客户端、服务端分开、读图.hzpart文件的.exe程序等,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反响和成效。

(三)三期建设

在一期”和二期成功实施和应用的基础上,江苏院与杭州慧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再次牵手,第三期建设应运而生。主要内容是将DWG文件批量自动转换为Tif文件,保持正确的内容、签名、图幅及比例,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系统价值体现

上了本系统后,从改善管理角度来说:首先是使管理更加规范化,流程的使用可以使得项目的立项、图纸的设校审、出图归档等更加有序,保持成果和最终出图的一致性,能保存图纸修改痕迹和意见,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执行力度;其次是使得宝贵的设计资料和成果得以最大限度和最及时地保存下来并且便于之后的查阅与使用。

(一)系统实现了图纸自动读取、自动拆分、字体检查,大大节省了各种电子图档归档的时间

自系统能动读取图纸的图签信息(在包括图纸文件保存或者关闭时读取,拆分时读取,打印时读取等各种情况下的信息读取);另外还要自动获取图纸的图幅、比例等信息(这两项信息由于设计人员填写的可能有误,因此不能依靠从图签中读取,而必须由软件自动计算);系统自动将一个文件里的多张图纸拆分为多个文件,并自动根据图号、图名等命名;根据设计院的要求,字体可以在设计人员打开或者保存图纸时检查,也可以在打印时检查,并将不合适的字体用文本文件统一输出。

(二)系统具有图纸电子签名、数字签名接口、会签栏自动填写会签信息、Word、Excel电子签名、自动插入出图章、注册章等功能,大大节省了各角色人员的签字时间

系统可以根据MIS提供的每张图纸的签名表,实现图纸设、校、审、批位置人员的批量电子签名(贴图片);不仅可以将每张图纸的图签位置坐标、旋转角度等数据提供给数字签名开发商,由其对图纸进行批量数字签名,还可以根据数字签名开发商提供的数字签名接口,实现所有图纸的批量数字签名。效果是调用由优泰公司的统一的不显示的透明的章对所有图纸的图签位置进行签名,并将签名成功与否的相关日志信息返回,如果在盖章之后dwg图纸改动了,应当在图签位置显示“X”(此功能依赖优泰公司);在插入会签栏从后,系统从MIS中获取会签专业、会签人、会签日期,并将会签专业、会签日期自动写入会签栏中,对会签人自动进行电子签名;可以根据MIS提供的的签名信息,实现Word、Excel设、校、审、批位置人员的批量电子签名(贴图片)。

(三)系统能够自动读图信息并生成项目树,大大节省了图档的检索查询时间

系统能够对这些电子图纸进行自动拆图、读取图纸信息、卷册信息等,根据项目编号自动组织成项目树(如下图),并将相应的电子图纸挂上去,供查询、借阅等,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三、该案例是慧智2000-设计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之AutoCAD集成功能开发项目成功应用典型范例

经过一、二、三期的逐步推进,江苏院的案例可谓是慧智2000-设计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之AutoCAD集成功能开发项目成功应用的典型。

随着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杭州慧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软件产品也不断的推陈出新。杭州慧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会根据江苏院的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局部的功能补充与修订。一方面,随着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的不断深入,江苏院也会提出新的功能点,要求增加到系统中;另一方面为了配合江苏院在管理上的变化,对管理系统的已有功能进行局部调整或配置。

如今该管理系统早已成为江苏院不可缺少的平台,所有的图纸都是通过信息系统来进行设校审、出图的。杭州慧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除了提供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系统之外,还为客户提供了数年如一日的快速的应急响应服务。一旦系统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问题,杭州慧智电子科技有限的工作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如有需要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到达指定地点,并且在验收合格后一年内对系统提供免费升级。这就为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让我们用户放心地、长久地使用系统。

杭州慧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负责:王峻锐

联系方式:***

第三篇: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

《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提纲

目录(略)

第一章、规划基础

◆《十五计划》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

◆2001年11月26日吴邦国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联合举办的“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大会”上

作了“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XX集团充分认识到经营管理信息化对提高集团整体运转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以及自

身基础和差距,把信息化规划列为五年发展规划的专题子规划。

◆XX集团各级领导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

----以上背景是集团信息化规划工作的基础,也是集团信息化规划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总体建设目标

以集团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管理改进计划为基础,配合集团体制、机制、管理和技术的持续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经过三到四年的努力和拼搏,建立和形成满足集团公司及其控股企业协同运转、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需要的XX集团综合信息系统。为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高信息利用能力提供有效手段,促进集团公司及其控股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方式的改进和优化,提高集团的整体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章、基础规划

一、信息资源规划

◇经过一年的努力,分别完成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全统的全面信息资源规划工作。摸清信息家底,搞清信息需求,建立和初步形成集团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体系;

◇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工作,配合集团管理改进计划的实施,分析和建立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经营

管理主系统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

◇结合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建立和形成全集团的信息开发应用管理体系。包括信息管理组织职能、信息归口管理制度、信息管理责任网络和信息内容管理制度等,确保经营管理和决策支持信息的明时、准确和完整;

[可增加适合企业需求的其它任务]]

二、集团公司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

◇以集团公司X大功能定位及其管理和决策流程的改进和优化为基础,经过三到四年的努力,建立

和形成以战略信息管理为龙头、财务信息管理为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和核心知识管理以及办公信息系统为配套的集团公司综合信息系统。

三、生产经营主系统的信息系统完善和应用

Copyright@ 2002 大连圣达计算机发展有限公司第 1 页

◇[描述当前生产经营的完善或开发的任务,要达到的目标]

四、全集团基础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和推广

◇经过一到二年的努力,借鉴生产经营主系统实施[或企业内成功的应用系统的实施]以及国内外先进的基础应用服务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和形成全集团互连和协同运作的基础应用服务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系统、协同办公系统、企业信息门户等。

五、集团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

◇经过一到二年的努力,实现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的网络互联,完善、建立和形成支持集团综合信息系统的高效、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和集团广域网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六、信息系统组织、管理、安全与运行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

◇以生产经营主系统实施[或企业内成功的应用系统的实施]的组织、开发、管理、运作和维护的经验和制度为基础,再经过半年至一年的努力,完成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信息统筹管理。建立和形成目标明确、组织科学、业务规范、制度健全、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信息系统组织体系、管理体系、运行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系统可靠、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为全集团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服务。

七、信息化人才队伍整合、培养和使用

◇以生产经营主系统实施[或企业内成功的应用系统的实施]的信息技术力量为主体,全面整合集团集团现有的信息技术力量,形成合力,培养和形成一支统一管理的专门为XX集团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

第四章、指导原则

XX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确定为:“集团领导,归口管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互连共享”。[根据企业实际调整修改]

本指导原则贯穿于集团信息化规划的全过程,也是今后集团信息化规划实施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依据。

一、集团领导,归口管理

◇成立由集团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整个集团的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集团信息化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根据集团日常运作、管理和决策的需要,组织编制和修订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

◇建立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信息化委员会制度。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指定一名副总经理担任该企业的首席信息主管(CIO),负责具体领导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组织和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接受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

◇对全集团现有的信息技术力量进行整合,成立集团信息中心,作为整个集团的信息技术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整个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工作。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集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和决策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统一部属的原则;

◇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按照自身的发展目标和集团信息化规划,落实和分解自身的信息化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以实用为准绳,以效益为目标,在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集团信息中心统一组织,扎实有效的分步开展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

三、统一标准,互联共享

◇信息技术成功应用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条件是信息基础标准的建立和统一。XX集团必须建立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标准体系(包括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要领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标准、网络系统设计规范、应用系统设计规范、IT基础设施配置规范、信息管理和开发利用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这些标准的建立和执行,是集团信息化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授权共享、取得最大效益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从集团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以及信息分类授权体系的基础上,把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一条基本要求逐步落实,最终实现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之间信息双向的授权互动共享和高效的协同运作。同时,使集团内的信息技术队伍的知识和经验、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利用。

第五章、系统结构和功能

一、集团信息化基础框架

由四层框架构成(图5-1)。

二、集团应用系统功能说明

·基础应用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 ·集团公司管理信息系统

·集团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

[各系统展开说明,比较复杂]

一、关键差距说明

二、任务表

图5-1:XX集团综合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第六章、差距和任务

第七章、差距和任务

一、建设思路

◇规划实施总体思路(图6-1)◇信息资源规划实施要点 ◇IT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要点 ◇数据库工程实施要点 ◇应用软件工程实施要点

图6-1:XX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的总体思路

二、关键技术

在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问题和难题。本章列举了其中七大关键技术,包括:

·信息资源规划技术 ·B/S应用开发技术; ·企业应用集成技术;

·信息组织与数据库技术; ·数据仓库技术; ·异构网络互联技术;

·数字证书与安全控制技术。

这些关键技术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需要安排足够的培训使有关领导、用户尤其是信息技术人员切实了解甚至全面掌握相关技术,另一方面,需要与外部有关有实力和信誉的厂商和有关技术专家建立战略性的长期合作关系,主动借助外部技术力量全面研究和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XX集团综合信息系统在技术上获得成功。

第八章、实施计划

[进程表]

实施计划任务要点

第九章、投资估算、效益与风险分析

一、投资估算

二、效益分析

三、风险分析 ·管理决策风险 ·系统实施风险 ·成本控制风险 ·效果评估风险

第十章、对策和措施

第四篇:设计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五年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2013-2017)(讨论稿)

一、信息化发展现状

1)设计院信息化发展现状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设计院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企业走向长远健康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设计院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也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目前,我院所有生产部门员工和职能部门员工配备计算机终端率已达到100%;办公场所本地局域网(LAN)和无线本地局域网(WLAN)的覆盖率已达到100%;设计院管理信息系统(MIS)2007年上线以来得到初步应用;院内部网站和外部网站2003年上线,应用较为成熟;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建有专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我院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应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利用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和租金战略目标的实现,距离信息资源集成、共享、价值实现还有一定距离。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i)设计院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结构性不完善。

我院信息系统2007年上线,系统内多个功能模块利用程度不一,一些模块被半废止或完全废止。并且各功能模块已呈现出信息孤岛,资源无法共享,或出现资源共享后所得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严重影响后期数据利用和数据挖掘;现有信息系统对于我院主营业务:协同设计和项目管理均未涉及,目前只停留在综合办公等行政管理层面。ii)信息化建设缺乏宏观规划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在我院已初步实施信息化第一个阶段后,应当根据获得的实施经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宏观规划,指导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进程。iii)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建设理念不科学

以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来看,我院员工普遍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除了信息部门、有业务涉及部门的部分员工和部分中、高层领导外,大多对信息化建设不闻不问甚至采取抵制的态度。以普适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来看,在这其中,领导层对信息化的支持程度尤为重要,是信息化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

截至目前的信息系统建设中,除了2007年系统购置和之后每年缴纳系统服务费外,没有对信息系统平台给予任何后续投资,导致系统从技术层面上脱离主流技术发展,落后时代。不论信息系统或是整个信息化建设,其发展是长期的,应当转变“一次投资,终身受用”的理念,投资务须做到长期性、持续性。iv)用于支撑信息化的硬件平台落后

我院目前的信息化硬件设施设备仍旧处在由纸质转为计算机的“电子化”水平,对于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则显捉襟见肘。信息化建设对于硬件平台的可用性、稳定性、冗余性、安全性要求大为提高,从基础环境到网络负载能力、服务器处理能力、存储器吞吐量和数据安全性等方面,我院都亟待加强。v)信息化人才队伍匮乏

人才队伍是信息化建设软实力的体现,人才队伍的配备应和信息化的重要性相匹配。

2)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通过外部调研我们看到,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已经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较大的领先优势,信息化业已在企业中体现出了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设部的建筑行业企业调查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化发展问题包括,企业信息化体系设置不完善,信息化部门发展较弱;信息孤岛和信息断层依然存在;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等。这些问题对于我院同样是挑战,也是赶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机遇。

3)IT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摩尔定律显示,每18个月硬件效能将提升一倍,或价格下降一半,体现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软件方面的新技术也层出不穷,近年来云计算和虚拟化的发展日益成熟,为企业带来了现实可用的资源整合方案,同时也可为企业大幅降低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硬件投入成本。

二、行业信息化发展要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指出,实现信息化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加大这一方面产品的应用工作。

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从企业的本身条件出发,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推进。企业也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带来高效益的同时,也具有高风险,即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扩大收益的同时,若投资不善也可能使其陷入投资困境。为此,建筑企业必须准确理解和应用信息化管理,对信息化管理进行评价,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三、设计院信息化发展战略

1)

在设计院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准确定位

尽管可以借鉴同行业设计院或其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但是,任何企业信息化模式(即使是非常成功的)都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的。因为每个企业所面对的问题、管理理念和思路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深化建设信息化之前,决策层首先应当从设计院的经营战略、管理体制、技术应用、企业文化、行业环境等多方面,对我院进行准确定位,甚至从信息化后可操作性的角度进行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方针、范围、阶段和深度,确定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

2)明确设计院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有总目标的指引和阶段目标的要求。为此,制定2013-2017年五年信息化建设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信息化建设总目标:

2015年达到建筑行业信息化平均水平,2017年达到一流建筑企业信息化先进水平

信息化建设阶段目标:

2013年:完成设计院信息系统选型和内部调研工作;完成设计院基础网络环境改造

2014年:完成信息系统初步框架搭建和上线试运行,年底前实现正式运行;开展二维图层级协同设计的初步探索;开展小范围云桌面探索

2015年:进一步扩大协同设计的试用范围,形成较成熟的协同工作标准 2016年:正式全面开展图层级协同设计;在适用的范围内普及云桌面办公;信息中心云计算能力进一步强化,实现为全院提供高性能科学计算服务;部分计算能力实现商业化

2017年:协同设计成熟运行,结合项目管理系统、综合办公系统,设计院信息化形成完整闭环,信息实现科学高效流转

3)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时机及投资力度

目前现有信息系统已经运行六年的情况下,我院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均已发生较大程度改变,旧有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加之以协同设计、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我院迫切需要尽快启动新一轮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积极地、有计划地准备信息化实施所需的条件,并由此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投资额。同时,应避免“一次投资,终生受用”的惯性思维,应为信息化建设保持连贯、可持续的投资支持,维持信息化建设的生命周期,保护初期投资。

4)

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评价

信息化建设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过程,所以必须定期对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业务进行评价,明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与过剩,及时调整我院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实现优化价值链,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设计院信息化实施要点

1)实行信息化建设“一把手责任制”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各级“一把手”的参与和重视程度直接关乎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我院应实施信息化建设的院长总负责、主管副院长技术总负责、各部门领导部门总负责的三级责任制,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广泛施行信息主管和信息管理员制度,强化信息化建设的推行力度。

2)重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信息化基础工作分为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两部分。

硬件基础包含网络基础架构、网络设施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中心机房硬件条件等因素,它们是信息化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我院应在信息化建设开展初期着力解决机房环境达标、网络设备更新换代、服务器统一标准化配备的问题,为信息化建设先行铺路。

软件基础指各类信息的标准化工作,例如,人员信息标准化、数据库存储标准化、建筑制图标准化、档案管理标准化等,这些也是信息化开展的先决条件。标准化过程中如有需要行政干预的,我院管理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的制度措施或管理规范,将基础工作落到实处。

3)信息系统搭建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信息系统包含综合办公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协同设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多个大型功能模块,同时还需要和现有财务系统、人事系统进行数据对接,涉及方方面面,工作量将十分巨大,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了有效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我院应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一次性对设计院信息化建设作出总体规划,完成需求分析和技术架构确立;实施过程则按照重要程度、逻辑关系、技术成熟度排序,逐步依次实施,保证实施一块成功一块;对于暂未实施的功能模块要预留加载接口,确保在实施时可以和已有系统无缝对接,贯通运行。

本原则一方面可以保证信息化实施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从而尽可能减少信息化建设对资金投入的压力。

4)协同设计须广泛调研,慎重施行

协同设计是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二维、三维协同给设计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使用习惯上的巨大改变。协同设计目前没有出现实质性行业标准或出台行业标准,各设计企业在实际应用中也差异巨大,也出现过因盲目上马后失败而又技术倒退的教训。因此找到一条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协同设计发展之路尤为重要。

我院应广泛开展协同设计的技术调研和应用调研,多方听取同行单位、方案提供商的经验介绍,关注行业动态;在初步确定协同设计技术方案后开展小范围内部测试,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最终实现正式应用。

5)逐步建立我院的“云计算中心”

随着我院信息化工作深入,云计算工作在事实上开展和进行之中。根据信息化发展规划,我院将利用3-5年时间实现相当数量的办公桌面虚拟化和科学计算虚拟化。在此基础之上,可以考虑将云计算服务能力再上一个台阶,除满足日常需要外,将富余的云计算能力商业化运作。同时力争占领云计算领域技术制高点,在广电行业创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

五、设计院信息化建设规划

1)网络架构规划

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院信息化程度的需求,我院网络规划为“桌面千兆、主干万兆、多互联网出口”。i)网络核心层:由核心层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器组成,是信息化数据的处理中枢,由CISCO 4500系列核心交换机提供10 Gigabit万兆以太网连接; ii)网络汇聚层:负责汇聚接入层的上行链路,以及部分非关键服务设备的网络接入,在网络架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CISCO 3750X系列交换机提供1 Gigabit千兆以太网连接; iii)网络接入层:直接负责所有信息点的网络接入和VLAN划分工作,由CISCO 2960S系列交换机提供1 Gigabit千兆以太网桌面连接。同时为以后使用IP电话预留PoE供电接口。

在投资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消除网络架构中的单点故障隐患,尤其对于核心层网络交换设备应采取多点链路以提供容错性。

改变目前单一互联网出口的现状,至少提供2条互联网出口链路。一般的选择为一条中国联通链路加一条中国电信链路,可以提供中国北方/南方不同的网络通道。这样在增加网络带宽的同时,也获得互联网接入的冗余性。

2)服务器设备规划

信息系统和云计算对服务器计算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宜采购新的服务器设备。其中,信息系统2台服务器,企业云存储3台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初期至少配备4台。云计算服务器在投资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一次性配备到位,因为相同的硬件配置将非常有利于云计算的开展。另外,还应为以服务器为主的硬件设备提供UPS不间断电源的供电保障。UPS的具体容量以实际电力负载而定,并应预留今后一段时间的需求增长空间。

3)信息管理系统规划

信息管理系统由综合办公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企业门户系统等功能模块组成,同时还需要挂接协同设计系统、即时消息系统等外围系统和程序。在构建系统框架必须考虑到所有子系统的功能接口和数据接口,消除数据孤岛。

i)综合办公系统

包含办公流程管理、收发文管理、公文管理、资产管理、会议室和车辆管理等模块,其中以办公流程模块为核心内容,实现日常行政审批类项目网上审核流转,提高办公效率。

ii)项目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是设计院主营业务信息化的核心,涵盖了从招投标、审批立项、下达任务通知单,到各阶段设计过程,对整个工程的所有信息、文档、人员调配、执行进度实行全方位管理。同时,与人事、财务系统实现数据联动,实现各类数据自动汇总。

iii)人事管理系统

与我院用友人事系统实现数据互通,自动调取用户需要的数据,如人员信息、培训信息、个人工资等。本人事系统是用友人事系统的对外展现。

iv)财务管理系统

与我院用友财务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区别于人事系统的是,本财务管理系统是财务数据的第一入口,以项目管理系统为支撑的财务数据将首先由本系统生成;而后为用友财务系统提供有效、可靠的财务数据。

v)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各类工程相关档案文件、文书档案、图书资料等的集中管理、借阅功能。其中工程相关文件由项目管理系统实现自动收集归档。

vi)企业门户系统

门户系统是企业内部重要的信息发布窗口,是展现企业文化的首要途径。门户系统提供灵活多变的栏目组织方式、信息发布和展现方式。即时消息系统

即时消息系统是员工日常工作中进行沟通的必要组成,提供即时会话、文件传递、短信通知等功能,并和综合办公、项目管理等系统有机集成,即时对需要关注的新动态给予提醒。鉴于我院目前应用即时消息软件的不完备,可以考虑应用第三方成熟产品替代。

viii)协同设计系统

协同设计系统是设计院生产工作的核心,着眼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管理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的资料互提、成果收集、信息沟通;方便项目团队成员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分工合作、交流;帮助设计企业避免错漏碰缺,全面提高设计质量、提供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设计院信息化建设实施步骤

由于我院规划的信息系统项目复杂、投资较大,因此规划将项目分为前期平台准备期、主要功能上线期、后续功能完善期三个步骤依次实施。

1)前期平台准备期

实施期限:2013年——2014年Q2(Q2:第二季度,下同)实施项目: i)中心机房基础环境改造:参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国家标准对我院中心机房进行标准化改造。其中,供电系统、环境温湿度、UPS不间断电源容量必须严格达到标准要求。ii)局域网网络架构调整和网络设备换代:为实现“桌面千兆、主干万兆、多互联网出口”的网络架构规划,改变目前局域网粗放的管理模式,需要对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网络交换设备进行更新换代。iii)信息系统服务器和云计算平台服务器购置:现有服务器大多老旧,计划采购2-3台信息系统服务器、3-5台云计算平台服务器 iv)信息系统平台方案调研和选择:

2013年Q1-Q4:充分进行信息平台市场调研,走访各友邻单位,对比各方案提供商的解决方案;同时细化设计院内部需求调研和分析,使功能需求尽可能细化,最终选定技术平台和实施方案。2014年Q1-Q2:会同系统方案提供商,结合软件平台实施的角度,进一步对内部需求进行完整的调研,形成可供实施的技术方案。内部调研过程非常重要且需要耗费一定时间磨合,应避免需求调研不明仓促上线的错误思路。v)云计算——云桌面开展小范围试用,初步积累使用经验。vi)开展协同设计的初步探索工作。vii)2)主要功能上线期

实施期限:2014年Q3-Q4 实施项目: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并正式运行;云计算进一步深化 i)2014年Q3-Q4:下一代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同时在试运行过程中广泛征集使用意见,配合方案提供商进行适应性后续调整和开发 ii)2014年末:下一代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iii)云计算应用进一步深化,大部分职能部门展开云桌面应用;利用云进行科学计算开始试点 iv)二维图层级协同设计进行小范围试用,初步积累使用经验

3)后续功能完善期

实施期限:2015年Q1-Q4 实施项目:

二维图层级协同设计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使用。结合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流的完整闭环。此阶段的协同设计仍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进一步进行协同间磨合、积累使用经验和管理经验,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协同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实施期限:2016年Q1-Q4 实施项目: i)全面开展协同设计工作,设计院应出台配套的行政管理制度加以辅助和约束。信息流在全院范围内实现科学高效流转,统一的底层数据库为各子系统提供真实、唯

一、可靠的数据来源,信息系统实现为决策层提供完备的数据支撑 ii)云计算平台实现日常科学计算完全云端处理,以职能部门为主的办公系统全面虚拟化运行

实施期限:2017年Q1-Q4 实施项目:云计算中心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形成的强大计算能力实现商业化运作,可提供云计算服务,在广电行业创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

第五篇: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 十五 ” 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 十五 ” 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的数据库建设,在部分中心城市建设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查询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到 “ 十五 ” 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部门要努力建设并投入使用一批内部局域网,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依托当地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建立为各级党政机关服务的档案目录信息中心,为逐步构建中国档案文献数据库创造条件;依托公众信息网,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逐步构建全国档案工作信息网。

一、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⒈ 继续推进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提高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到 “ 十五 ” 末,全国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力争东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 9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 70% ;中西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 8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 50%。

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馆都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并且与当地政务网联通。到 “ 十五 ” 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主要中心城市档案局馆力争全部建立局域网;省以下档案局馆的局域网建设以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为试点,80% 的区县市档案局馆建立局域网并与当地政务网联通。

⒊ 西部地区要把档案信息建设纳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畴,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逐步推进西部地区档案部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当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路子。

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⒋ 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检索利用服务质量。到 “ 十五 ” 末,有条件的省级档案馆全部馆藏档案案卷级目录都要实现机检,重要全宗档案逐步实现文件级目录机检

⒌ 各级机关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要逐步做到同时移交机读目录。到 “ 十

五 ” 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馆要基本实现接收档案时同时接收已有的机读目录。

⒍ 进一步加强档案目录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明清、民国和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三个目录中心的建设。鼓励各地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区域性档案文献机读目录中心,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⒎ 积极推进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有条件的档案馆应通过接收电子档案、对各种类型档案进行数字化等方法,积极建设相关的全文数据库

和多媒体数据库,逐步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⒏ 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各级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要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本单位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选择有条件的单位进行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引导、规范机关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从 2002 年开始,在统战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单位以及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市级机关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的试点工作。

⒐ 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制订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选择国家档案馆和中央企业档案馆开展网络环境下接收电子档案试点工作。

⒑ 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加强对珍贵、重要档案的保护,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水平。以现实需要为前提,分阶段、分步骤实施。首先在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安徽、广东、重庆、陕西、青岛、杭州等省、市档案馆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试点,实现馆藏重要全宗纸质档案和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的数字化,并在馆内建设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其他有条件的档案馆也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⒒ 中央、国家机关档案部门向中央档案馆移交的档案。有条件的一般要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并入中央档案馆和中央、军事家机关档案数据库系统。

三、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⒓ 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和应用水平,尽快在全国推广应用相对统一、符合规范的档案管理软件,为保证档案信息交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⒔ 推进机关档案管理与办公自动化同步发展。适应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在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省直机关中普及应用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并与机关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系统同步建设,协调发展。

⒕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当地政府上网工程和电子政务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建库入网工作,争取将各地档案数据库作为重要信息资源库纳入当地电子政务、信息港建设总格局中,为逐步构建中国档案文献数据库积极创造条件。

⒖ 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站的作用,使档案网站成为宣传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省级以上档案馆应尽可能建设自己的档案网站(省级以上档案部门网站开通时间表见附件一),已经建立网站的要不断加以完善,丰富网站内容,有计划地上载开放档案目录,有条件的可上载已公开的档案全文信息,向社会提供网上查询和利用服务,进一步发挥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作用。

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链接本地区各级各类档案网站的门户网站,积极探索实现馆际互联的路子。在逐步推进地区性馆际互联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以国家档案局网站为龙头,逐步与各地档案网站实现链接,最终构建全国档案工作信息网,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

⒘ 建设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在总结深圳、青岛建设数字档案馆初步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在杭州市档案馆、天津开发区档案馆、江苏省电力公司档案馆等开展试点工作。

四、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⒙ 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法制建设。适时提出比较成熟的行政立法建议,推动相关配套行政规章的制订和完善。加快研究和制订电子公文归档、电子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公开和上网安全、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行政规章,形成有效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

⒚ 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集中力量研究制订一批急需的档案信息化标准,采取切实措施进行宣传与贯彻。“ 十五 ” 期间,要优先制订电子文件归档,档案信息采集、整合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加快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标准实施机制。已经出台的相关地方标准,要认真试行,总结完善;承担有关试点任务的档案部门,应率先出台相关标准,在试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争取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 十五 ” 期间拟制订的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和规章见附件二。)

五、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⒛ 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坚持各级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进修制度,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知识等列入指导性教学计划;加强对档案业务人员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培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档案业务人员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技能。档案业务人员参加档案信息化等知识培训的时间应多于 20 课时。.加强档案信息建设相关技术培训课程与教材的建设和管理。国家档案局将积极推动教材编写工作,并定期组织对备案教材进行评选和推荐。

六、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组织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档案部门的内部局域网要切实与一切外网实行物理隔离,加强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各级档案部门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建设工和中,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的发生。参加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档案部门,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一律不得上外网;在因特网上提供已公开档案目录查询服务的,要认真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和系统安全。

下载设计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纲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设计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纲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发行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

    信息技术是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五年是我行加大支农力度,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关键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1-2015年发展规划......

    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2008-2020)

    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2008-2020) 林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关系林业工作全局的战略举措和当务之急。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

    宁波市建委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2006

    市建委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 1 前言 理清思路,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加速建设事业信息化发展,不仅是一项事关我市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设计院结构专业实习纲要

    设计院实习纲要1. 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是通过在设计院的工程实践,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践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程实际打下良好基础。了......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精选5篇)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发《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档案局、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档案部门,总......

    信息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东宋门小学信息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辛集小学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营造严谨、扎实、生动的校园文化,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发......

    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3

    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陈良兴 吴根会刘兆海张震张永前闫菊王洪艳奎沈士强王增宝吴峰王超喜陈集小学201309李振甫张继军王运江陈......

    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在市民政局和局有关科室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我市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扎实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我馆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现将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