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国主义的典范_维护祖国统一的楷模
爱国主义的典范 维护祖国统一的楷模
——纪念第十世**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圆寂20周年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 杜青林
今年1月28日,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第十世**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圆寂20周年的纪念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藏传佛教杰出的领袖,纪念他一生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改革开放以及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所建立的不朽业绩。我们要学习和继承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站在反分裂斗争前沿,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认真做好西藏的发展稳定工作,把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的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十世**,1938年2月3日出生在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乡玛日村。1943年在他5岁时,经**堪布会议厅寻访,被认定为第九世**额尔德尼·曲吉尼玛的转世灵童。1949年6月3日,国民政府依历史定制批准其为第九世**的转世灵童正身,特准免予金瓶掣签。1949年8月10日,由国民政府特派专使关吉玉在塔尔寺主持坐床典礼,正式继任为第十世**额尔德尼。
第十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第十世**继承藏传佛教在祖国统一进程中形成 的优良爱国主义传统,顺应历史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始终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在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不断发扬历世**爱国精神,坚持不懈地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道路。他生前多次讲道:“西藏只有统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才有光辉灿烂的前途,才有民族的兴旺发达;西藏人民只有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汉藏民族之间以及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有真正幸
福美满的未来。因此,我们一定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珠那样,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第十世**一生践行了他爱国主义的誓言。
1949年,第十世**在了解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后,毅然拒绝赴台,留下来同共产党合作,并在新中国成立的当天,致电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表示竭诚拥护中央人民政府,称颂“今后人民之康乐可期,国家之复兴有望”,表明了拥护中央政府的鲜明态度。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并宣布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但在帝国主义的唆使、怂恿和策动下,西藏少数分裂主义势力企图阻挠解放军解放西藏,分裂活动十分猖獗。1950年底,他们违背西藏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派遣非法的“亲善代表团”去美英等国寻求所谓的“西藏独立”,乞求帝国主义的政治支持和军事援助,图谋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1951年1月30日,第十世**指示他领导的堪布会议厅致电中共中央,严厉谴责这种分裂行径,揭露其实质是“企图勾结帝国主义,反抗人民政府,以达其脱离祖国,出卖西藏的阴谋”,“实为破坏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违背西藏人民意志。”这是第十世**第一次旗帜鲜明地公开表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立场和态度。
1951年4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开始在北京就和平解放西藏事宜举行谈判。中央同时邀请第十世**来京,听取他的愿望和建议,共谋和平解放西藏之策。第十世**抵京后鼎力协助谈判,向中央反映西藏的有关情况,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对和谈的成功发挥了积极作用。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签订后,第十世**发表声明,《十七条协议》完全符合中华各族人民特别是西藏人民的利益,宣告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失败,藏族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了,进一步表明了坚决拥护协议,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努力奋斗的坚定态度。1952年6月,第十世**按照《十七条协议》的明文规定,率**堪布会议厅回到西藏日喀则历世**驻锡的扎什伦布寺。
1956年是释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第十世**应邀在印度参加纪念活动期间,针对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乘机策划“西藏独立”的阴谋,他一方面严厉要求随行人员坚决与分裂分子划清界限,不做任何有损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一方面利用各种场合宣传中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介绍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进步和成就。他旗帜鲜明地拒绝了一些人别有用心邀他同去噶伦堡的要求,并严格按照出国计划回到西藏,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光明磊落的爱国立场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态度。经过这场斗争,第十世**主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更加明确,立场更加坚定。
第十世**思想进步,顺应社会发展要求,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发展观,赞同一个民族内部社会制度的改革是这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并积极推动这种改革。1956年4月22日,在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他积极主张民主改革,提出要带头在他所属的春堆庄园首先进行试点,为如何改革封建农奴制度,解放农奴和奴隶摸索经验。1959
年3月,当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公然背叛《十七条协议》,在拉萨全面发动武装叛乱后,第十世**于3月19日致电西藏工委和军区,愤怒谴责分裂主义分子的叛国叛乱罪行,表示要确保日喀则城区的安全,坚决支持和配合解放军平息叛乱,正气凛然地站在祖国和人民的一边。当时在他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及寺庙,绝大多数没有叛乱。3月2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命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责成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任命第十世**为自治区筹委会代理主任委员。他当即致电中央,坚决拥护国务院解散西藏地方政府和平息叛乱的决定。第十世**主持筹委会工作后,积极拥护中央关于在平叛斗争中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彻底解放藏族人民、引导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指示。1959年4月,他在出席全国两会时郑重声明:“我们西藏永远是中国的西藏,我们永远不允许外国人干涉我们西藏和我们中国的事情!”“逐步进行改革,走民主和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我们西藏人民繁荣幸福的唯一的康庄大道。西藏的旧制度,残酷地压迫着广大的劳动人民,如果不改革,西藏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就不可能改变。西藏人民早已积极要求改革,很大一部分上层人士为了西藏的发展前途,也赞成进行改革。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应该通过同各阶层爱国人士的协商,逐步实现改革的任务,努力建设民主的进步的新西藏。”根据中央和西藏工委的指示,第十世**于1959年6月28日主持召开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了边平叛边改革等有关实行民主改革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通过了《关于进行民主改革的决定》,并开始在西藏各地贯彻、实施。在这次会议上,他响亮地提出“宪法进庙”,寺庙实行民主管理的主张,受到与会人员的赞同和支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1961年春,全区完成了民主改革,彻底摧毁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废除了寺庙的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制度,解放了农奴和奴隶,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西藏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为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今年正值西藏民主改革50年,我们要永远铭记第十世**在西藏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中所作的重要贡献,缅怀他在西藏民主改革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亲切会见第十世**时,曾赞誉他是“我们国家一个最好的爱国者”,“是爱国的,是维护国家统一的。”这是党和国家对他一生爱国主义业绩的高度评价,使他受到了很大鼓舞,爱国立场更坚定,爱国思想更明确,爱国活动更主动自觉。1987年至1988年,西藏少数分裂分子与境外分裂势力勾结,在拉萨制造了多起骚乱事件。第十世**多次发表讲话,坚决谴责这种分裂祖国、破坏西藏人民根本利益的行径,严正声明:“我维护祖国统一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对于分裂祖国的行径,我过去反对,现在反对,将来也反对,我愿为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做出最大的牺牲。”
在历次的反分裂斗争中,第十世**正是这样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维护祖国的统一,表现出了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气魄和本色。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藏传佛教爱国主义传统的继续,是历世**爱国爱教传统的继续,我们要坚决继承和大力弘扬。
第十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
第十世**从1l岁开始同中国共产党合作,16岁成为一位国家领导人,到51岁时圆寂,在4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党政军负责同志广泛接触,建立了深厚友谊,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也由最初的感恩到衷心的热爱和完
全的信赖。在西藏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他始终拥护党的领导,与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第十世**曾说,“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也就不会有藏族人民的团结、进步和发展。因此,我热爱共产党,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发自内心的声音,我要把它铭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几十年来,他正是怀着对党的赤诚之心去工作、去学习、去生活的。他多次去藏区视察,足迹遍及藏族地区,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和贯彻,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藏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藏传佛教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他支持和拥护中央政府为西藏工作制定的各项政策,鼓励各族各界爱国人士要听党的话,跟党走,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他重视和强调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强调藏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藏族,为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护改革开放,反复强调国家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西藏的繁荣同样离不开改革开放,为加快西藏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年,第十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同年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此后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作为国家领导人,他曾多次率团出国访问和在国内接待外宾,热情地向外国友人介绍我国的国情和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民族和宗教政策,用大量生动、真实的故事和数据介绍西藏改革开放的成就,用广博的历史知识描述祖国与西藏的统一关系,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认识西藏的发展进步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不懈努力。他每次在祖国内地和西藏及其他藏区视察工作时,无论是同各方面人士座谈,还是向信教群众讲经传法,都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坦诚和真诚地宣传党的统战、民族和宗教政策,并以亲身的体验证明这些政策的正确性,号召人们热爱中国共产党,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始终把为国效力、恪尽职守与关心西藏的发展进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十世**是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
第十世**一生潜心钻研佛学。1956年,他被印度婆罗奈斯佛教大学授予荣誉佛学博士学位,1958年在扎什伦布寺考取最高“噶钦”(善知识)学位。他既是佛位很高的**,更是佛学造诣很深的高僧,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简释》、《喜金刚生圆次第》等佛学著作。第十世**在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西藏的发展进步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同时,在弘扬佛法、阐释教义上也颇有建树,并致力推动藏传佛教的改革,努力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西藏民主改革时期,他赞同和主张对宗教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宪法进寺庙”的主张,受到僧俗的支持,得到中央的采纳,成为指导寺庙民主改革、废除寺庙封建特权的总方针。1961年,他提出放弃剥削、实行民主管理、执行政府法令、参与劳动生产、赡养老弱僧徒的五条寺庙改革主张,为废除寺庙的封建特权、封建压迫和剥削制度以及寺庙内部等级森严的封建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多次强调,寺庙不在多,而在于真正能够满足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成为弘扬佛法、弃恶扬善的场所;僧尼不在多,而在于素质高,真正能够把释迦牟尼的精神继承下来,发扬光大。第十世**非常重视僧人教育,积极主张培养一批爱国守法、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宗教上有一定造诣的佛教高僧。他和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一起创办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并担任院长。为推动
藏传佛教走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第十世**还在扎什伦布寺进行社会主义条件下寺庙民主管理办法的试点,从教义的阐释到教规教法修习辩经、寺庙管理、以寺养寺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重要经验。
1989年1月28日,第十世**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圆寂。1995年,按照历史定制、宗教仪轨,经过金瓶掣签,第十世**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及坐床圆满完成。目前,第十一世**健康成长,佛学精进,得到藏传佛教界的普遍拥戴和信仰。2007年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藏传佛教**转世管理办法》,标志着政府将**的转世与管理纳入法制轨道,藏传佛教的**转世制度得以传承和净化。
今年是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迎来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在纪念第十世**圆寂2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大力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深入揭批**集团分裂祖国、搞“西藏独立”的反动行径;我们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和**转世工作的管理,深入开展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建立藏传佛教正常秩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西藏的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世界各国均对自己的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人也讲爱国主义。美国人崇尚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先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他们富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总是自恃“我作为一个美国人是幸福的,是值得骄傲的”。他们不仅一贯对国民、包括对儿童灌输这种思想,还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就拿国旗来说,每逢节日、庆典或集会,家家户户,包括汽车上都挂着国旗。2001年“9.11”事件后,国旗的销售量大幅度地增加。他们在很多产品,包括开心果、杏仁等小商品包装上都印有美国国旗的标志,连儿童的电子游戏,都有组合国旗的类似项目。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源源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就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同时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最高的政治原则,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动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这些法律规定,表明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法律义务。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爱国主义不仅是对祖国深厚的情感,而且要将之化为爱国行动,为祖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做出贡献。历史上许多爱国故事,感人肺腑,代代传颂,激励后人去战斗。如: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名著《离骚》中表示了“伏清白以死直”的坚决态度,并在理想破灭后以投身汨罗江而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人世代传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坚决拒绝元军统帅、元丞相和元世祖的多次劝降,最后慷慨就义,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表明了一位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气节;汉代苏武塞外牧羊19年,显示了坚贞的爱国气节等等。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祖国是人民利益的共同体,祖国繁荣富强,人民也就生活安康;祖国衰败落后,人民也就流离失所,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为此,古人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面对倍受欺凌的半壁江山,“怒发冲冠”,发出了“还我河山”的呐喊,表明了“精忠报国”的决心;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感,对危害民族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鸦片贸易深恶痛绝,广州虎门销烟的爱国壮举挫败了英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当新中国刚成立时,美帝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矛盾直指中国,我党我军发扬了高尚的国际爱国主义精神,派出了300万志愿军去抗美援朝,开国之勋毛泽东率先让自己的爱子毛岸英送往朝鲜作战,毛岸英壮烈牺牲在朝鲜的战场上,至今与牺牲了的16万志愿军安葬再朝鲜的麦山之中,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之歌。
2、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自大一统以来,中国曾多次出现民族分裂的局面,每次分裂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给中华民族的进步造成了障碍。纵观历史,每次战争和民族分裂活动都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因而从不得民心;而历次太平盛世如“汉武中兴”、“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等都出现在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环境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大的心愿、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多少仁人志士为此前仆后继,奋斗不息。如: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然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为了保卫国家边疆的安宁,“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郑成功抗击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等等。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爱国主义不仅激励中国人民反对国内民族压迫,而且敢于反抗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在抵御外部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过程中,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如:戊戌六君子为了变法图强甘愿以身殉国;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誓死不当亡国奴,与日寇血战到底;有着“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爱国壮志的秋瑾等等。
文字材料
无论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时空里,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世纪新时期,爱国主义一直是民族独立与发展、国家统一与富强的主旋律。
中华民族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是经过几千年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十分强烈、富有特色。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它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山河、人民、历史、文明、优良传统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前途怀有坚定的信念,并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独立、繁荣和富强而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爱国主义是同人们世世代代共同生活的地域、疆土、国度和共同劳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社会制度等相联系的一种社会产物。自从人类社会发展到形成民族、国家以后,随着人们对个人和国家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化,进而对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产生深厚感情,逐渐升华形成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促进本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断增长;维护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的联合、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富强。爱国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它一经形成,就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巩固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与支柱,成为一面最具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旗帜。爱国主义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政治和具体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我国古代、近代,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与统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黑暗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民主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不同历史时期甚至同一历史时期,由于阶级的存在,爱国主义也往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层次的爱国主义,其不仅继承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把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即捍卫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促进祖国独立、统一、繁荣和富强结合起来,体现的是最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而是巩固的、全面的、彻底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和经济最为活跃的国家。社会主义是劳动人民的价值观,是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社会意识、社会运动和社会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最有利于维护、保障和发展劳动人民利益的选择。无产阶级是劳动人民的主体,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社会主义是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形态。在社会主义社会,爱国主义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最全面、最坚实的利益保障。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华民族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卖国;二是勇敢抵抗外来侵略和压迫,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尊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祖国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得到了更好继承和发扬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华民族遭受外敌入侵、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实现了大陆的统一和民族的大团结,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愿望得到了实现,爱国主义的热情得到了激发。
新中国成立后,党对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暂时不动、待时机成熟时再收回的策略。同时,也进行了武力解放台湾的各方面准备。但由于美国直接插手台湾问题,阻止中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致使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至今仍处于分离状态。
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并已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了更好地体现和展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才能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英勇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的河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和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而分裂则常常伴随着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破坏,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入侵和压迫,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始皇像
郑成功纪念馆 在中国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奴役和宰割,中国局部地区处于分离状态。各族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同各种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华民族遭受外敌入侵、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暂时不动、待时机成熟时再收回的策略。同时,也进行了武力解放台湾的各方面准备。但由于美国直接插手台湾问题,阻止中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致使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至今仍处于分离状态。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
为建立新中国而战
香港回归祖国纪念邮票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以后,爱国主义就与社会主义密不可分。因此,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针对过去出现的“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的论调,江泽民有过明确的说法:“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已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之中。爱国主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有力的政治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只有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热爱祖国就应包含着拥护祖国的统一。自古以来,爱国主义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回顾历史我们清晰地看到,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就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之中。中国古代先贤早就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哲学思想,维护国家统一也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最重要的理念。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问题迟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海峡两岸仍然被人为地分割着,“台独”势力依然十分猖獗。这种分裂状况严重违背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成为制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一个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强调把维护祖国统一作为爱国主义的基点,使之成为动员和激励人们为实现祖国统一而战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课后习题
一、判断题
1.“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
2.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意味着可以放弃武力。(√
×)
3.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
4.高度自治意味着中央政府在任何事务上都不能干涉香港、澳门政府。(×)
√ 5.“一国两制”改变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二、单选题
√
×)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哪个地区问题开始的(D)
A B C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2.我国目前在对待统一问题上使用的是“一国两制”的政策,但它不会改变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这是因为(
A
B
C
D)
A.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B.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C.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D.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3.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原因是( A B C
D)
A.以武力使台湾统一
B.准备最后用武力解放台湾
C.对付台湾人民的
D.对付台独和某些外国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的图谋
4.“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 B C
D)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5.“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哲学依据是(
A B C
D)
A.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D.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共处原则
6.邓小平首次提出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D)
A B C A.1979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7.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
A
B
C
D)
A.拥有行政管理权
B.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可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8.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B C
D)
A.“一国两制”方针
B.“一个中国”原则
C.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D.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9.1999年7月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宣称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这一言论的实质是企图(
A
B
C
D)
A.阻挠两岸“三通” B.破坏两岸政治谈判
C.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D.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10.“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是指(
A B C
D)
A.两种管理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经济制度
D.两种法律制度
第三篇:怎样维护祖国统一
怎样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民族团结的主要范围
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水浒传》读后感
读了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 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说为了准备“ 农民革命” ?显然都不是。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 晁家庄园,三阮则“ 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 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或曰起义),如果(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 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再看鸳鸯楼上那幕血案,武松连刃十数人后,一片血泊之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器 踏扁,揣入怀里带走;而即使粗心卤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 没忘进房中搜看,“ 搜得些散碎银两并几件钗环”,都拿了──李逵虽极端厌烦女色,但也知这些沾满了脂粉气的钗环可以换钱换酒,照拿不误。而后,还去李鬼身边,搜回 了那锭被骗去的小银子,在这种事儿上,黑旋风也足够细心。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名著读后感》相关的文章。
第四篇:“加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教育,维护祖国统一”个人承诺书
“加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教育,维护祖国统一”
个人承诺书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建设美好家园。我作为幼教中心的教师特作出如下承诺:
1、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共同创造和谐稳定社会。
2、做到明辨是非,不信教,不参与念经,不封斋,不做乃麻孜、祷告、弥撒等宗教活动。
3、不参与地下讲经班和“法轮功”等邪教活动。
4、不向学生传播宗教思想,胁迫和带领学生参加宗教活动。
5、不利用课堂或讲台散布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统一、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言论。
6、不在中心内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散布极端宗教主义言论。
7、不穿戴带有宗教色彩的服饰。
8、不收听(看)反动宗教、封建迷信、伪科学的音像制品及广播;不传看、传抄宣扬民族分裂主义及非法宗教活动的电子出版物、图书、传单。
9、不在中心内张贴带有宗教色彩和不良政治倾向的宣传画、标语等。
10、不将民汉师生之间发生的矛盾作为民族问题、民族矛盾处理。
每位教师都应自觉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使者,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使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承诺人签字: 年月日
第五篇:专题 关注台湾问题 维护祖国统一
专题 关注台湾问题 维护祖国统一
一、中考考点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
2、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知识梳理】:
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
⑴古代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①1624年 荷兰 殖民者占领台湾② 1662 年,郑成功 收复台湾
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2)近代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①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 年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②1943年中英美三国发表《开罗宣言》,敦促日本归还台湾等岛屿 ③ 1945年中英美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内容 ④ 1945 年 8 月,被日本侵占达 50 年之久的台湾回归祖国.⑤ 1949年 解放战争 战争国民党战败溃退到台湾, 海峡分裂至今。(3)新中国成立后,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发展
①1950年 美国 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
②1972年 尼克松 访华,在上海签订《 联合公报 》,承认 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 是中国的一部分。③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 断交、撤军、废约 ”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二、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1)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张武力解放,1956年提出“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
(2)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对台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4)、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胡锦涛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综上所述,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础。
三、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和立场
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原则: 一个中国。
立场: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与阻力】:
1、两岸经济文化交流:1980年以来,民间交往的坚冰打破,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的人数由1989年40万增至1997年的100万人次。两岸的贸易额由1979年至1997年累计达1164亿美元。
探究一:你认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迅速交流的基础是什么? 答:都是炎黄子孙,有紧密相连的血脉关系;有共同的文字、语言和传统文化;还有党和政府坚持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等
探究二:两岸的交流日益频繁有何意义?
答:通过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敌意和误解,增强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探究三:
针对“台独”,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认识。P81(八下)探究: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有哪些有利条件?不利因素?P29(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