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管理小学生课堂纪律
如何管理小学生课堂纪律
每周让学生轮流负责班级任务,包括:教室各区域的卫生(包括图书园
地、科学园地、数学园地、写作园地,等等)、领头唱歌、协助老师分发加餐、消息传递、教师小助手、擦黑板、教室总管,负责教室里各种器材的整洁安放.放学前,安排全班学生一起打扫卫生,并对学生一天的情况作出点评。学生没有在听的时候不要说话,等他们注意力集中了才说话。跟学生确定一个让所有人安静下来的信号,比如以固定方式拍手,或发出固定的口令。
课堂活动中,学生离开了自己的位置,教师说“结冰!”,所有学生都必须停止说话且像雕塑一样原地不动。等大家都停下来了,教师再说“融化!”,让学生回到自己的位置。让学生知道在教室的各个园地的行为要求。如果问题比较多,可以暂时不让他们进入某个园地。在讲台上放一只透明的大玻璃瓶,如果有学生表现好,就将一颗小石子(可用其他物品代替)放入瓶中,并对该学生进行表扬。当玻璃瓶被装满,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奖励,形式可以是做游戏、讲故事等。
不要用多做作业来惩罚学生。训练学生在教室里走路。两人一组,其他人观看,主要是训练他们走进教室的速度。训练学生在教室走廊走路,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在走廊走路需要保持安静。训练学生在走廊排队行走,让他们明白必须跟着教师的速度走。教师可每次挑选不同的学生作为领队伙伴,注意一定要牵着他的手。
给学生讲故事的时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如果有学生控制不住自己,可让他坐到一个专门的座位上去,既不影响大家,也让他听到故事。作为奖励,让表现好的学生做作业时坐在你的位置上。如果学生喧闹,可关灯让学生趴在在桌上休息,并告诉学生:“喧闹的孩子一定累了,你们的声音告诉我,你们累了,需要休息。那好,大家休息一会。”
用温和的语气跟学生说话,他们通常也会温和地跟你说话。表扬带头做得好的孩子。“噢,安东尼奥准备好了,我喜欢。”这会令其他孩子看安东尼奥是怎么做的,并跟着他学。标准、规则要一视同仁,不要对部分学生有偏心!对学生说话的时候,要看着他们的眼睛。用“后脑勺上的眼睛”来警惕可能会出问题的学生。使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向学生传递正面和负面的信息,比如微笑、眨眼、点头、伸大拇指、抬眉、将食指竖着放在嘴前,等等。
记住,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引领,孩子跟着领头的人做。如果教师的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好,孩子就会跟着别人学,不幸的是,领头的通常是教室里调皮捣乱的孩子。行为出格的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超出了边界。沟通的时候,把孩子叫到一边,要让他知道相关的规则是什么,并让他相信,你是知道他会表现好的。努力在每个学生身上找到你喜欢的地方,并对他们进行表扬。
孩子们做得好、做得不好,都要及时告诉他们。对孩子要有耐心和信心,坚信孩子们每天都在进步。和蔼可亲而又意志坚定,不抱怨,不怀恨,相信每天都是新的。
第二篇:如何管理小学生课堂纪律
如何管理小学生课堂纪律 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课堂违规行为的预防
1.制定具体行为规则.在每学期开始时要用一定的时间来解释他的基本行为准则
2.把握教学程序.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的流畅性,让学生处于一个连续教学情境之中,从而减少学生的注意力偏离,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3.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教师要顾及全班学生,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使有小动作或其它纪律问题的学生无可乘之机.4.要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做。例如,教师让个别学生到黑板前回答问题,他就应让其余的学生在各自的课桌上进行同样的练习.这样,多数学生就不会感到无所事事。
5.要给学生表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如未经许可就发言,离开座位,干扰同学等,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一方面让他知道表现的恰当时机,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他的被关注需要.二,课堂违规行为的干预
1、移走引起分心的事物.并且安静地告诉学生这些东西在下课后才能归还.教师的态度要温和但坚决,不要罗嗦.告诉学生这些东西会保管在合适的地方直到放学.2、强化恰当行为.遵守纪律的学生得到精神或物质(如小红花)上的鼓励。
3、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学生表现出失去兴趣时可以宣布已完成了多少任务,已完成部分做得很好,并且与这部分学生讨论学习任务,这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回到学习任务上来。
4、当学生表现出失去兴趣时,教师可以问他们一个问题,让其解决一个难题或者读一段课文,以唤回他们的注意力..如果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恰当,则表明他们是专心的,应该给予强化.5、调整教学.教学有时并不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发展,学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兴趣.如果在课堂上有学生开始做白日梦,递纸条,打哈欠,伸懒腰或离开座位的时候,就意味着应该对教学作出一些调整,例如改变教学活动,做学生喜欢并需要他们参与的小组讨论,游戏等,教师要注意选择不同类型的活动,避免单一活动.如果教师能较早的对教学作出调整,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维持好纪律.6、可以与违规学生的目光交流或摆手制止学生的不恰当行为;可以靠近分心的学生,帮助他将注意力收回到学习上;可以将手放在学生的肩上让其安静,或者抓住学生的手将其送回座促使学生改变
如何管理好小学生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的维持与教师的威信、领导作风、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年龄特征、班风、班集体的性质等等因素都有密切的联系。指导教师维持好课
课堂纪律的维持与教师的威信、领导作风、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年龄特征、班风、班集体的性质等等因素都有密切的联系。指导教师维持好课堂纪律,矫正学生的攻击型问题行为,除了要求他们改善师生关系和领导作风、提高自己的威信外,还需要与他们一起讨论课堂管理的方法。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
一是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的指导、惩罚、奖励、组织、安排日程以及同情、理解、协助、支持、征求采纳学生的意见等等都可以促成一定的课堂纪律,这对儿童、青少年纪律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
二是集体促成的纪律。儿童进入小学,开始了真正的集体生活。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便开始参照群体准则、行为规范来规定自己的言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把同辈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点,以“别人也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三是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些学习任务会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而对其他诱惑性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每个人对学习目的、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条件的。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越深刻,越能把眼前的行动与任务联系起来,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任务的需要。
四是自我促成的纪律。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自治能力的增进,儿童逐步将社会要求、班级和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独立思考,自觉地遵守正确的班级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
既然纪律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不只是关注教师自身的管理、督促,而应该多方面促成纪律的形成,培养优良的班集体,加深学生对学习任务、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以任务促成纪律,还要使守纪要求与学生要求相一致,促使正确的班级社会规范内化为儿童自身的需求,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研究表明,在小学,有成效的教师与成效较差的教师在学期开头几周的管理有差别。有成效的教师在开头第一天就使活动井井有条,忙而不乱。他拒绝离开班级,在开学头几周内,坚持课堂教学常规,不仅反复训练排队、坐姿、削铅笔、做好上课准备之类的常规细则,而且还讲解这样做的道理,一旦发现违纪行为,便立即制止并提醒违反者注意有关规定。成效差的教师在第一天就乱了秩序,如果领导或家长叫他,便会随便离开教室。他们或者不向学生讲解有关细则,一旦发现违纪行为,只是笼统地提醒他们举止要守规矩,至于规矩是什么,学生不得而知;或者有布置,没有检查,对违纪行为不予理睬。研究者饶有兴趣地发现,在相当的程度上,头几周的课堂行为对整个学年的纪律和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凡事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许多富有经验的教师对此都有切身的体会,加拿大教育心理学家江绍伦教授将学生在课堂内的行为划为积极的、中性的与消极的三种。积极行为指那些与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相联系的行为。中性行为指那些既不增进又不干扰课堂教学的学习行为,如显然不在听课,但静坐在座位上,睁大双眼出神地望着窗外,在纸上乱写乱画,看连环画或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其他课外书籍等等。消极行为指那些明显干扰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在正确对待这三类行为的问题上,教师不能操之过急,期望把学生的消极行为直接改变为积极的行为。中性状态是积极与消极这两个极端之间不可缺少的过渡环节。有技巧的教师总是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抑制消极行为,使其成为中性的力量。对极少数学生的中性行为不要过于关注,不宜在课堂上公开地指责他们,以免使其成为全班学生的注意中心。
对于课堂违纪行为的出现,教师应该及时予以制止。教师向学生传递“停止”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其强制性水平可分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强度。在低强度上,教师采取非言语的信号作出暗示,如某一儿童正在做小动作,教师以眼神,或摇一下头,或者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走近该生,使其领会教师的意图。中强度的制止指令是以言语、谈话式的非强迫的方式向学生发出“停止”的信号,例如言语指令学生移走干扰物,停止不良行为。而所谓高强度的停止指令,是指教师以改变音调的言语行动或以强制性的非言语方式,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如大声命令某生停止讲话,要求学生站起来。很明显,最佳的停止策略应该是低强度的、私下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影响课堂教学的继续进行,才能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那种动辄大声训斥、威胁,或者讽刺挖苦,一人违纪、全班受训的方式,是要不得的。至于揪耳朵、打耳光等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做法更是必须坚决制止的。
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不听讲的时候,向其发问,或者通过表扬好的来间接地制止不良行为,这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是有效的。积极的引导旨在塑造学生的行为,给予正面的教育。消极的引导注重监督、批评、训斥,甚至体罚。前者使用积极性的语言,后者使用消极性的语言。
积极性的引导语言与消极性的引导语言 积极性的语言 消极性的语言 关门要轻一点。
不要“砰”地一声关门!自己多想方法试着做。不许抄袭同学的来骗人!看谁坐得好。
不要没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积极性的语言 消极性的语言
如果你能回答问题就举手。怎么不举手? 你尽最大的努力就能进步。你怎么老是这样不争气!你完全可以考得更好些。你怎么这么笨!如果你能把东西收拾整齐该多好啊!为什么总是乱丢东西!„„ „„
学生的课堂行为,受他们课堂座位的影响,坐在前排的学生往往听得最专心,座位往前排移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更受老师的喜爱,因而地参与学习。教师给学生分配座位时,主要关心的是减少课堂混乱,总是试图把爱吵闹的学生分开,让爱吵闹的学生坐在前排,坐到讲台前,这当然有利于教师对其违纪行为的调控,但要使每一个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不同小组内大致平衡,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既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开展合作学习,又有利于小组间展开公平合理的竞赛。让文静的、内向的与活跃的、外向的学生坐在一起,还能促进性格的互补。不过,少数班主任老师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设有调皮学生的“专座”,这极易形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是不可取的。学生座位不应是固定不变的,教师适时改变学生的座位,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课内交往范围的扩大,而且有助于维持课堂纪律,促使学生地参与课堂学习。
如何控制小学生的课堂纪律(众人论坛)值得我们反思下
一、小孩子嘛。不要刻意的去说他们。。其实 大家都是从小学生过来的。作为老师的,这个时候可以 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我们那会。就我们班 纪律是全年级最散的。1班的老师特稳重。2班老师一看就特严。3班老师一看就特温。我们是4班。老师跟我们一样,是个小孩的感觉。5班老师就特闷 结果。1班的成绩是最好的。2班的学生除了学习外,时时刻刻都特严肃,都不会笑的感觉。3班也是,不温不火的。一个年级,就我们班,课堂最活跃。思维也是全年级最活跃的,创意什么的,都是我们班最棒。5班就除了不急不躁,没优点了。所以,你要是一个老师,你就应该培养的是他们的思维。小学老师很重要,你怎么带的班,就能影响他们一路。他们这个时候,是把老师看的很重要的。所以,千万不要打骂学生,这样一辈子都有阴影的。。其实,他们上课就算散乱的话,你只要耐心的让他们知道因果,他们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你上课的内容,足够让他们耐心的听进去。没几个人会窃窃私语的
二、我是师范专业的大四学生,即将要去一个小学做一名语文老师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小学教育中,管理很重要
同时也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被学生评价“温柔“
而温柔的结果就是课堂纪律的混乱,课堂中经常需要停下来管理学生的纪律,提醒他们不要讲话
而这样,不但我上课很累,也影响了课时进度,对那些真正想听的同学也形成了干扰
马上就要走上工作岗位了,如果说以前我还可以不注重课时进度的话,现在是不得不改善一下了
可我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罚又不能罚,光是提醒或者批评他们效果也不大,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尤其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我应该采取怎么样的不同方法呢
盼各位前辈指教
回答:
要严肃,强化教师的权威;
要宽容,理解孩子的特点;
要有爱,喜欢每个孩子;
要快乐,和孩子们共同高兴的度过每一天.
时间和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管理是最重要的,低年级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不要动一动就批评,给他们下结论;高年级的学生要心鼓励为副,疏通思想为主,抽时间多跟他们交流!但是个别学生个别对待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管理是最重要的,低年级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不要动一动就批评,给他们下结论;高年级的学生要心鼓励为副,疏通思想为主,抽时间多跟他们交流!
用温和的语气跟学生说话,他们通常也会温和地跟你说话。表扬带头做得好的孩子。“噢,安东尼奥准备好了,我喜欢。”这会令其他孩子看安东尼奥是怎么做的,并跟着他学。标准、规则要一视同仁,不要对部分学生有偏心!对学生说话的时候,要看着他们的眼睛。用“后脑勺上的眼睛”来警惕可能会出问题的学生。使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向学生传递正面和负面的信息,比如微笑、眨眼、点头、伸大拇指、抬眉、将食指竖着放在嘴前,等等。
记住,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引领,孩子跟着领头的人做。如果教师的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好,孩子就会跟着别人学,不幸的是,领头的通常是教室里调皮捣乱的孩子。行为出格的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超出了边界。沟通的时候,把孩子叫到一边,要让他知道相关的规则是什么,并让他相信,你是知道他会表现好的。努力在每个学生身上找到你喜欢的地方,并对他们进行表扬。
孩子们做得好、做得不好,都要及时告诉他们。对孩子要有耐心和信心,坚信孩子们每天都在进步。和蔼可亲而又意志坚定,不抱怨,不怀恨,相信每天都是新的。
第三篇:小学生课堂纪律
一、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在听到第一遍铃声后快速进教室。
2、进教室后伏桌静息(脸统一朝着讲台前)。
二、上课问候方式:
教师先说:“上课!”然后班长喊:“起立!”待学生整齐站立后,教师先问候学生:“同学们好!”学生再问:“老师好!”(教师要纠正学生拉长音的坏毛病)最后班长喊:“坐下!”
三、坐姿:
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平放在胸前,头正,身直,足安(双脚平放于课桌下)。
四、课堂纪律:
上课期间不能吃食物喝饮料;上课期间不能削铅笔;上课期间不能啃铅笔头;上课期间不能随便下位;上学期间不能带削铅笔的小刀,只准带卷笔刀。
五、回答问题:
1、要求学生说普通话,随时订正学生语法上错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注意学生说话要完整,通顺。
2、先举手,被老师允许后才能回答。举手时,要举右手,而且胳臂肘不得离开桌面,更不能站立举手。
3、回答时需站立,呈立正姿势。有必要端书时,要双手端书。读书时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4、特别注意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发言,安静听课。
六、握笔写字的姿势:
写字时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尺,一寸,一拳”。握笔时特别注意大拇指不能压在食指上,要呈“捏”的姿势,其它三指要自然弯曲,不得平伸。
七、下课常规
1、下课铃响后由值日生统一发令师生道别;
2、临下课前告诉学生下节课所上学科。
3、学生在下课后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练习本放置于课桌左上角,书本放置于课桌中间,文具盒放置于课桌右上角。
4、离开座位时将凳子推放进课桌下。
八、卫生习惯:
在学校任何场所不得撕纸,随地扔纸,扔垃圾,扔铅笔屑,不得随地吐痰,见到废纸和垃圾要主动拣起。
九、文明用语:
1、老师在教室时,学生要喊“报告”,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2、得到老师的喜报,或其他奖励,要双手接后说:谢谢老师!
3、平时见到老师要行队礼并说:老师好!
第四篇:如何管理小学生课堂纪律「策略」
如何管理小学生课堂纪律
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课堂违规行为的预防
1.制定具体行为规则.在每学期开始时要用一定的时间来解释他的基本行为准则
2.把握教学程序.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的流畅性,让学生处于一个连续教学情境之中,从而减少学生的注意力偏离,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3.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教师要顾及全班学生,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使有小动作或其它纪律问题的学生无可乘之机.4.要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做。例如,教师让个别学生到黑板前回答问题,他就应让其余的学生在各自的课桌上进行同样的练习.这样,多数学生就不会感到无所事事。
5.要给学生表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如未经许可就发言,离开座位,干扰同学等,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一方面让他知道表现的恰当时机,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他的被关注需要.二,课堂违规行为的干预
1、移走引起分心的事物.并且安静地告诉学生这些东西在下课后才能归还.教师的态度要温和但坚决,不要罗嗦.告诉学生这些东西会保管在合适的地方直到放学.2、强化恰当行为.遵守纪律的学生得到精神或物质(如小红花)上的鼓励。
3、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学生表现出失去兴趣时可以宣布已完成了多少任务,已完成部分做得很好,并且与这部分学生讨论学习任务,这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回到学习任务上来。
4、当学生表现出失去兴趣时,教师可以问他们一个问题,让其解决一个难题或者读一段课文,以唤回他们的注意力..如果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恰当,则表明他们是专心的,应该给予强化.5、调整教学.教学有时并不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发展,学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兴趣.如果在课堂上有学生开始做白日梦,递纸条,打哈欠,伸懒腰或离开座位的时候,就意味着应该对教学作出一些调整,例如改变教学活动,做学生喜欢并需要他们参与的小组讨论,游戏等,教师要注意选择不同类型的活动,避免单一活动.如果教师能较早的对教学作出调整,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维持好纪律.6、可以与违规学生的目光交流或摆手制止学生的不恰当行为;可以靠近分心的学生,帮助他将注意力收回到学习上;可以将手放在学生的肩上让其安静,或者抓住学生的手将其送回座促使学生改变
第五篇:如何管理小学生的课堂纪律
如何管理小学生课堂纪律
每周让学生轮流负责班级任务,包括:教室各区域的卫生(包括图书园地、科学园地、数学园地、写作园地,等等)、领头唱歌、协助老师分发加餐、消息传递、教师小助手、擦黑板、教室总管,负责教室里各种器材的整洁安放.放学前,安排全班学生一起打扫卫生,并对学生一天的情况作出点评。学生没有在听的时候不要说话,等他们注意力集中了才说话。跟学生确定一个让所有人安静下来的信号,比如以固定方式拍手,或发出固定的口令。
课堂活动中,学生离开了自己的位置,教师说“结冰!”,所有学生都必须停止说话且像雕塑一样原地不动。等大家都停下来了,教师再说“融化!”,让学生回到自己的位置。让学生知道在教室的各个园地的行为要求。如果问题比较多,可以暂时不让他们进入某个园地。在讲台上放一只透明的大玻璃瓶,如果有学生表现好,就将一颗小石子(可用其他物品代替)放入瓶中,并对该学生进行表扬。当玻璃瓶被装满,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奖励,形式可以是做游戏、讲故事等。不要用多做作业来惩罚学生。训练学生在教室里走路。两人一组,其他人观看,主要是训练他们走进教室的速度。训练学生在教室走廊走路,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在走廊走路需要保持安静。训练学生在走廊排队行走,让他们明白必须跟着教师的速度走。教师可每次挑选不同的学生作为领队伙伴,注意一定要牵着他的手。
给学生讲故事的时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如果有学生控制不住自己,可让他坐到一个专门的座位上去,既不影响大家,也让他听到故事。作为奖励,让表现好的学生做作业时坐在你的位置上。如果学生喧闹,可关灯让学生趴在在桌上休息,并告诉学生:“喧闹的孩子一定累了,你们的声音告诉我,你们累了,需要休息。那好,大家休息一会。”
用温和的语气跟学生说话,他们通常也会温和地跟你说话。表扬带头做得好的孩子。“噢,安东尼奥准备好了,我喜欢。”这会令其他孩子看安东尼奥是怎么做的,并跟着他学。标准、规则要一视同仁,不要对部分学生有偏心!对学生说话的时候,要看着他们的眼睛。用“后脑勺上的眼睛”来警惕可能会出问题的学生。使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向学生传递正面和负面的信息,比如微笑、眨眼、点头、伸大拇指、抬眉、将食指竖着放在嘴前,等等。
记住,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引领,孩子跟着领头的人做。如果教师的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好,孩子就会跟着别人学,不幸的是,领头的通常是教室里调皮捣乱的孩子。行为出格的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超出了边界。沟通的时候,把孩子叫到一边,要让他知道相关的规则是什么,并让他相信,你是知道他会表现好的。努力在每个学生身上找到你喜欢的地方,并对他们进行表扬。
孩子们做得好、做得不好,都要及时告诉他们。对孩子要有耐心和信心,坚信孩子们每天都在进步。和蔼可亲而又意志坚定,不抱怨,不怀恨,相信每天都是新的。
如何管理好班级
班级管理可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管好班级的,而且那样会很累.要说班级的管理方法,最重要的是“团结”,如果全班还没有达到“团结”的境界,那就先从班委会内部进行,实践证明,班委会和团支部内部只有搞好团结,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讲话有人听、做事有威信;才能出智慧、出成绩,什么压力都可以化解,什么难题都可以解决;才能出干部、出人才,有健康成长的沃土,有成就事业的舞台。这样才能团结好班上的其他同学。大家在一起共事,是班级的需要、班主任的重托、同学们的期望。我们一定要识大体、顾大局,用高尚的人格增进团结,用坚强的性格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维护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团结。
搞好团结,最重要的是按规矩办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凡是重要的事情和大额度班费的使用,都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多沟通多商量,集思广益,择善而从,集体讨论决定,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绝不能搞“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集体决策一旦作出,即便个人有保留意见,也要各负其责,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绝不能搞自由主义,发出“两种声音”。
班委会和团支部只有搞好团结的义务,没有破坏团结的权力。搞好团结,讲话才有人听、做事才有威信。宽容是维系团结最好的纽带,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多姿多彩的个性,谅解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揽权、不争功、不诿过,团结共事就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在团结问题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班委会和团支部成员的工作经历、认识水平、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看问题难免有意见分歧,干工作难免磕磕碰碰。维护团结,还要加强性格修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为班级营造心情舒畅、和谐共处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大家的学习成绩才能更快的进步。宽容是维系团结最好的纽带和粘合剂。班干部和团干部要有宽广的胸襟,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多姿多彩的个性,谅解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做到容人、容言、容事。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使班委会和团支部成员之间成为学习上志同道合的同学、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干部、生活上相互关心的挚友。私心是影响团结的大敌,也是导致不团结的主要根源。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
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板报,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
4.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浅谈小学生班级管理
育人要从小抓起。家庭给孩子创造的是一个人文成长的自然保障,而学校给孩子创造的是一个后天成长的重要环境。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需要班主任工作也必须不断充实、创新。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感到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可以从以下用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感。我在小学当了8年的班主任,发现无论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低年级学生,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特别看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若是老师喜欢他、赏识他,他就特别爱表现自己,经常向老师畅谈对人、对事物的看法,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由此,我觉得可以将这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切入点,经常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一步步探寻学生心理活动的轨迹,把握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时机,适时和适度地引导他们,鼓励他们,教育他们。而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教育方法,并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从而创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相反,若老师鄙视、厌烦学生,学生也就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一切都无所谓,我行我素,紧紧锁住了心灵之门。这样,即使再有水平的教师,也无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成材。
二、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
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个性。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班集体成员形成主人翁具有责任感,形成积极性和创造性。
1、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优等生和后进生一样,教师子女、干部子女、普通家庭子女和特殊家庭子女一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该表扬就表扬,该说服就说服。教师应该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能有一丝偏见。
2、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教师应把学生看作可以相互交流的好朋友,无条件的接纳与理解学生。如小学生好动,对新事物好奇,应在课外多与学生沟通,与他们讲故事,唠家常,参与他们的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接纳信任老师,乐于表露内心感受。
3、尊重学生。应按学生的独特个性理解他们,不仅要看到他们身心的优点,也要包容他们的缺点。对后进生更要如此。淡化学生心中老师的超重权威性,让学生做自身的主人,做班集体的主人。
三、争取家长,建立家校,加强联系
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每期开学我就建立了学生家校联系册,册上有学生姓名、出生年月、父母姓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以及任课教师电话,让老师、家长能随时联系,相互了解学生校内外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总之,在小学阶段,合理的班级管理,是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培养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种动力,是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