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现状的反思

时间:2019-05-14 21:5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现状的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现状的反思》。

第一篇: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现状的反思

对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现状的反思

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儿童社会福利的对比分析

儿童是家庭的瑰宝,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基石,社会的明天。中国是世界上儿童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儿童与社会、国家与儿童、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儿童的关系,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

为所有儿童提供一个安心、安全能最大程度实现自我和社会参与的健康成长环境,是儿童福利的核心部分,而儿童福利政策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政策保障。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会议对儿童福利作了如下定义 :凡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与 正常生活为目的的各种努力、事业及制度等均称之为儿童福利。

儿童福利政策是实现儿童福利的政策保障,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涉及的对象为所有儿童;第二、对儿童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第三,为儿童提供能够最大程度实现自我、参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保障。

根据安德森的理论,西方福利国家明显地分为三种制度类型。第一种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在此模式中,公共福利的责任范围较窄——主要是针对穷人,大多数人主要依靠市场来获得保障,代表国家是美国和英国。第二种是欧洲大陆传统模式,其前提是就业和贡献相关联的公共社会保险计划,代表国家是德国。第三种是“社会民主”模式”,主要是指斯堪的纳维亚制度,它与其他两种制度有着明显区别。

瑞典福利橱窗中的--儿童社会福利

瑞典最早颁布《儿童福利法》,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瑞典政府充分考虑到儿童发展的需要,通过推行父母保险、儿童津贴、家庭津贴、各种医疗保险和福利服务,为所有家庭创造了一个适宜照料儿童的社会环境,为儿童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以优厚的亲职假给付(也有译为“父母津贴”,“亲子假”)与普遍的公共托育服务著称。

尤其是母亲友好型福利政策,充分配合父母工作需要,尤其是工作母亲的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亲职假,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家庭需要制定适宜的政策。良好的儿童福利制度无疑是提高女性就业率与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使得瑞典享有先进国家中甚高的妇女就业率与生育率。

瑞典将儿童福利作为福利的重心之一,将福利深入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根据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制定针对性不同的福利制度,同时注重普惠性、人性化。采取国家干预的方式,基本上由政府承担儿童照顾及家庭支持的责 任。国家支持的母亲友好型儿童福利政策。表现出公共提供、平等普及、充分配合父母工作需要等明显特征。这不仅有利于瑞典的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而且是建立在增进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有重要作用。

日本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福利特色

日本自二战后开始对儿童社会福利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日本经历了从“补缺救助型”到“普惠型”的巨大转变。在此过程中,既有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和需求,也蕴含着从“保护”、“救助”到“自立支援”的社会福利观和儿童观的转变,更贯穿了从“家庭育儿”到“社会育儿”育儿理念的改变。着重体现出带有东方传统儒家思想色彩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家庭内的父母切实承担起各自应负责任与义务的企业社会理想型家庭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以“家庭基盘的稳固充实、个人自立为指向的福利政策理念”。主要包括:

1、强调以家庭为主体的福利政策

2、推行以地方政府(都道府县)、地方公共团体、企业、民间团体等多元化供给的福利模式

3、以对“儿童自立生活援助”为儿童福利事业

核心家庭的特点是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小,独立性灵活性大。这种家庭模式有利于形成家庭中的平等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也削弱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使得正处于育儿期的年轻父母难以直接得到来自长辈的育儿指导和帮助,其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家庭育儿功能低下各类儿童问题突显90年代后日本社会儿童厌学、暴力行为不良情绪不稳,抑郁甚至于自杀等的比例不断上升,就是体现之一。

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的现状及反思

总体来说,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儿童福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内容涉及儿童的抚养、教育、医疗、保护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儿童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基本权利。这些政策对推动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我国仍处于福利补缺型,有很多漏洞和不足。

以艾滋病儿童的救助为例,目前我国对艾滋病儿童的救助人处于最基本的生存和最简单的医疗服务。主要有照顾者的照顾意愿与照顾能力, 收养、寄养、集中供养、小家庭养育、社会助养五种不同类型养育模式。同时,政府部门对这些儿童的养护模式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因为中国现阶段没有健全的儿童福利政策法规及服务体系。对于此部分儿童,各地方,各部门各行其是,养育和服务标准和策略各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些儿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养护和服务造成了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混乱,同时也对儿童也造成经济坏的影响。

目前中国儿童福利政策与服务分散在不同部门之中, 各种不同类型服务之间缺乏协调和整合, 而且中国16岁以下少年儿童总数多达一亿之巨, 儿童数量比美国和整个欧洲国家的人口数量都要多。单亲家庭儿童、患病儿童、残疾儿童、孤残儿童、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服刑人员子女, 其他各类困境儿童与脆弱儿童的数量巨大, 但纳人国家保护视野人数有限。主要问题包括

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分散,缺少统一规范,而且实际的、可操作的内容不足,政策的适应性不强。儿童福利政策执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不顺,多头治理,缺乏协调、整合机制和问责机制。现行儿童福利政策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宗教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力量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针对孤残流浪等困境儿童的福利和保障政策偏少,且层次较低。

我国关于儿童福利的相关规定主要存在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收养法》以及《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母婴保健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和民政部颁布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这些法律综合性强,多为原则性规定,操作性较弱。因此,特别注意不同服务之间的连续性, 根据儿童少年不同生命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基本需要, 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社会保护。淡化儿童群体的意识形态宣传和政治思想教育政治化色彩。倡导多元参与的儿童福利理念,提升全社会对儿童的重视程度。儿童福利政策视角从重保护、重基本生存权利扩展到重生活、重全面发展。

第二篇: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共筑中国梦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将来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也逐渐提上了议事的日程,而且在近些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关于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现状

据有关统计至2013年末,我国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共有22329万人1,是世界儿童总数最多的国家。由于儿童所处地位特殊,长久以来我国从事儿童问题研究的阵容强大,研究范围广泛,而且成果累累。但是,关于特殊儿童社会福利领域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特殊儿童是指孤儿、聋哑、智力低下和肢体残障等儿童,他们在生理或精神上存在不同的缺陷,但他们和普通儿童一样都是祖国独特的瑰宝。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特殊儿童和其他的正常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的成长。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的抽样调查,中国残疾儿童为504.3万人,占总残障人口的6.08%,城镇的残疾儿童占19.20%,农村则占到80.80%2。儿童是社会的弱者,这些数量庞大的特殊儿童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中更为脆弱的弱者,他们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和照顾。2010年被称之为儿童福利元年,在这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并建立孤儿国家保障的制度旨在切实保障孤儿的权益,与此同时部分特殊儿童也被纳入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这些说明国家对特殊儿童越来越重视。

但是,总体上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水平偏低,保障范围较小。由于我国社会福利总体发展缓慢,这也影响到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而且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其发展。

二、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供需矛盾明显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总数及工作人员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

1.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供需矛盾突出

首先,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数量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社会福利院单位从2009年1611家增长到2012年1719家,三年间共增加108家。其中儿童福利机构从303家增长到463家,共增加160家。社会福利院的职工总数仅为4.2万人,儿童福利机构的职工为1.1万人3。虽然每年我国儿童福 ① 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hgnd&m ② 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hgnd&m ③ 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 利机构都在增加,不过我国的残疾儿童却达到了504.3万,其中每年我国0~6岁的残疾儿童还在以19.9万人数增加。到了2012年末,大约仅有17.6万的特殊儿童生活在各种福利机构中。另外据央视《新闻1+1》在2013年1月10日播出节目《孤儿救助从弥补漏洞开始》的相关报道中指出,我国省级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只有9家,地级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相对较多,333家,县级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仅有64家。换个角度看,我国共有2853个县,其中只有64个县有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也就是说县级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平均仅占有2%的比例。总之,我国儿童福利机构还存在比较大的缺口,满足不了现实的社会需求。

其次,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人员与社会需求之间供需矛盾突出。第一,服务人员与收养的特殊儿童比例差距大。根据现有的《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收养的特殊儿童与服务人员的比例应为1:1.5。但是至2012年底,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收养人员仅孤儿人数达到10.9万人,而社会福利院的职工数却只有4.2万人,其中儿童福利机构的从业人员为1.1万人,收养的特殊儿童与服务人员的比例大约是11:1。换句话说,现有的服务人员工作压力大,每人至少要负责照顾十一位特殊儿童,高强度的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也使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的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有所下降。而且如果将后勤、科室人员等从这些服务人员中扣除,意味着直接服务于特殊儿童的一线员工如医生和护士、护理员和保育员与实际需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服务人员的不足直接阻碍其扩展和发展。

第二,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人员性别结构不合理。在现有的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者以中年女性为主,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民政部的一项调查表明:8个儿童福利机构的1047名服务人员中,女性人数为773名,占总体比例的78.3%,另外直接护理儿童的454名护理人员中女性工作人员为443名,占总体比例的97.6%[1]。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人员性别差距大,缺乏男性服务人员。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儿童活动范围仅限院内,每天24小时接触的对象也只有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服务人员,所以这些工作人员在他们人格和性格塑造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女性服务人员与男性相比更细心、耐心、富有同情心,对照顾对象容易产生感情,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女性自身的性格也存在着片面性,不利于儿童形成完整的人格,容易导致性格缺陷;依赖性强不利于其形成独立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差。而男性工作者的稳定性、自制性和独立性要比女性强,也更为理性、果断,男性在特殊儿童的人格和性格塑造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目前,工作人员性格结构不合理成为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瓶颈之一。

第三,服务人员队伍缺少专业化。一方面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现有的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知识、专业水准偏低。现今在儿童福利领域的工作者大多数都是八十年代初或更早参加工作的,80%以上的服务人员最高学历仅为高中学历,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社会背景,而且也很少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另外由于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在招收新的工作人员时受到编制紧缺的限制造成新分配的儿童康复治疗、心理和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业服务人员较少,远不能满足现今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需要。然而,特殊儿童身体的成长和智力的发育以及人格的塑造都是在儿童福利机构进行的,并且这完全是个不可逆转和不可更改的过程,所以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各岗位的服务人员比例不当,内部分工缺乏专业性,导致一线员工少,后勤员工多;医生、护士少,护理员、保育员多。这种情况下,往往在开展特殊儿童康复和心理疏导活动中造成医生、护士不足。而且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专业人员职位的设置也比较单一,目前专业的职位仅有医生和护士,缺少音乐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儿童社会工作者和理疗师等职位。专业人才是儿童福利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服务人员队伍缺少专业化成为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2.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本身面临诸多问题

家是任何一位儿童最好的福利,对于孩子来说亲情关怀比物质的满足更为重要。但是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的特殊儿童中大多数都是孤儿或弃婴,对于他们来说福利院就是他们的“家”,日夜照顾他们的服务人员就是他们的“父母”,儿童福利机构在这些特殊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这些特殊儿童承担着相当大的责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本身的问题和压力不断凸显,这些问题和压力制约着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发展。

第一,经费不足是阻碍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儿童福利机构资金来源和筹资渠道比较单一。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经费主要来源政府的财政投入,但这部分经费不足以支付逐年递增的收养儿童数所需的费用、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儿童福利机构康复器材的维护更新等日益增长的费用,儿童福利机构常常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各大城市的弃婴数量有增无减;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来自农村大量的弃婴也被带进城市,送往儿童福利机构。

总的来说,儿童福利机构的扩展速度远落后于弃婴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经费紧缺问题日趋严重,这不仅加重儿童福利机构的负担也降低福利院孩子们的生活质量,使有限的资源显得更加紧张。虽然,近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儿童福利的发展,但是福利机构的各种设施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落后,儿童福利机构收养人员大多数都是特殊儿童,他们需要有专业人员照顾和特定的治疗康复器材。但是因为经费不足,儿童福利机构的待遇较低无法吸引高素质专业人员就业,也不能及时维修或更新老化的康复器材、日常锻炼或智力开发的设备,这些都阻碍了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有悖公平,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管理理念落后,运行方式单一。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是民政部的附属机构,机构管理层的官本位思想严重。长久以来把儿童福利机构作为事业单位进行经营,以集中供养为管理理念,把收养被遗弃的特殊儿童当作政治性任务执行,往往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管理人员传统的集中供养管理理念,缺乏竞争意识、成本意识和服务意识,导致儿童福利机构整体工作效率低下,这不利于儿童福利机构发展成为以人为本的服务性机构,也不利于儿童福利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使得我国儿童福利机构越来越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情况,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另外,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运行方式单一。它采取的是单一的封闭式运行方式,缺乏灵活性。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注重统一的“养、治、教”方式,忽视特殊 儿童个体的特殊性,不利于其个人特殊潜能的发展;注重集体院内照料,忽视亲情及家庭伦理方面的人性化照料,不利于其完整人格的塑造。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特殊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范围仅限于福利院内,缺乏流动性,缺少与社会上正常同龄儿童交流,造成院内特殊儿童的情感世界存在很大的盲区。一般而言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是要等到16岁以后,才能独立走向社会[2]。单一的封闭运行方式使得院内的特殊儿童无法像有家的儿童可以在家人保护下最大程度接触到社会,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相反他们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往往错过了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这些可能导致他们长大离开福利机构后,因为生存能力较差、社会化程度较低而不能顺利融入社会,从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第三,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与主流社会脱轨。国有儿童福利机构因建立的时间比较早,所处的地理位置也较偏远,导致其逐渐游离于主流社会。具体表现在现有的儿童福利机构的政治性往往超过了服务性,导致儿童福利机构内部膨胀,缺乏动力机制,绩效制度落后,忽视以人为本根本的服务理念。另外,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将机构中要处理的问题都当作内部事务处理,而不是向社会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民主科学决策。远离社会导致儿童福利机构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手段比较狭窄、片面,同时也使一些有志于帮助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因缺乏合法合理的渠道进入而最终不得不放弃,导致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资源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独立封闭运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固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方式最终导致儿童福利机构与主流社会逐渐脱轨,使儿童福利机构无法借助外界力量和资源解决经费不足、管理理念落后、运行方式单

一、专业队伍紧缺等问题,这阻碍了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更好更快发展。

(二)我国特殊儿童的教育福利发展缓慢

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我国儿童的权利也是义务,对于特殊儿童也不例外。要重视特殊儿童早期教育,因为儿童的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如果错过儿童智力、语言能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之后的开发培养往往事倍功半。特殊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展特殊儿童的潜能,增强技能、扩展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完成社会化,让特殊儿童顺利回归主流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注重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既体现教育本身的公平性,也体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但是,普及特殊教育福利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特殊教育学校存在供需矛盾,特殊儿童的入学率偏低

首先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供需矛盾突出,特殊儿童的入学率偏低。据统计,2010年我国18岁以下的残疾儿童约有1289万,6~14岁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750万,其中,肢体残疾儿童57.8万、听力语言残疾儿童96.6万、视力残疾儿童15.1万、精神残疾儿童1.4万、智力残疾儿童513.6万,综合残疾儿童65.9万。特殊教育每年招生6.5万人,在校生42.6万人。2011年,中国的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为71.1%,还有27.9%处于失学状态。到了2012年,全国的特殊教育学校仅有1853所,未入学的学龄残疾儿童还有9.1万4。这与国务院制定的特殊 ④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2010~2012年统计资料儿童的入学率要达到80%的目标差距较大,而且我国至今还未建立针对精神残疾、肢体残疾、综合残疾等残疾儿童的幼儿园。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因缺乏基本的设施及教学办公用品而无法扩大招生范围。目前,学龄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学校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有限的特殊教育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二者之间的供需矛盾突出。

另外,因为社会、家庭观念的落后,导致许多人忽视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的家长主动放弃孩子接受特殊教育的权利,认为特殊儿童即使接受教育后也达不到正常水平,而且特殊儿童的教育费用相对较高,使家境困难的家庭不得不放弃让孩子与普通儿童一样接受义务教育的想法。这造成一方面特殊教育学校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特殊儿童的入学率却偏低说明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福利发展缓慢。

2.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人才

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人才阻碍特殊教育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以海南省为例全省的特殊教育学校一共三所,2008年全省共有50个特殊教育班,648名学生,专任教师105人,生师比13.0:1,但如果按照全省所有特教学生计算,生师比为28.3:1,缺特教教师390人(按生师比6:1测算)[3]。而且82%的师资集中在海南省省特殊教育学校,剩下的18%分散在其他两所特殊教育学校,说明我国现有的特教教师缺口较大。另外,据统计福建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的比例为3%,专科学历人数的比例为33%,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数的比例为64%[4]。因此,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平均学历较低,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设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全国只有四所,每年的毕业生都在五十人以下;特殊教育专业的大专也只有两所,每年毕业仅为三十人左右;数量最多的应该是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共有34所,但它所培训的人数也不到四百人。而且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就业体制的制约使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到特殊教育机构就业十分的困难,这也导致一大批的专业人员流失。

3.特殊教育学校存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和经费普遍不足的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及经费不足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及社会对特殊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的特殊教育发展状况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刚刚起步,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特殊教育已经实现现代化或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再以上面提到的海南省为例,全省共三所特殊学校,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于东北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而西部市县相对落后地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也没有。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大,教育成本较高,特殊教育资源有限。导致80%生活在农村的特殊儿童,因家里经济困难无法接受基础的义务教育,所以解决这部分特殊儿童教育经费问题主要靠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然而,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拨款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各地经费普遍不足,制约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而且,特殊教育的专项经费尚未形成,现有资金的利用率较低,这也是特殊教育学校经费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缺乏专门的法律保障 1.保护特殊儿童的专门性立法尚未形成

保护特殊儿童的专门性立法尚未形成阻碍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宗旨和目的是为了通过法律途径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歧视,帮助特殊儿童适应社会,使他们像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但目前,我国指导残疾儿童保障事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法律层级较低,以“条例”、“通知”居多,威慑性低、执行力弱,实施效果不理想[5]。比如我国现存法律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及行政规章中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以上相关法律和行政规章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特殊儿童,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现有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很难从法律上制裁侵害特殊儿童权益的行为。而且我国至今还尚未出台保护特殊儿童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或政策,也未出台关于特殊儿童社会福利专门的法律或法规政策[6]。由于缺失相关法律,歧视特殊儿童、虐待特殊儿童的事件频频发生,流浪儿童、弃婴数量不断增多,这些对特殊儿童生理和心理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已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2.有关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法律难以落到实处

目前涉及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法律难以执行到位也是阻碍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由于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自卑心理和排斥情绪较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相对较差。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意识不到,甚至会错误认为本该如此。特殊儿童天生处于弱势,自我保护意识几乎为零。

其次,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没有树立保护特殊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意识。相反对特殊儿童及特殊儿童家庭存在歧视和偏见,把他们当成社会负担,抱以淡漠的态度,甚至虐待特殊儿童。另外,农村的特殊儿童家庭的家长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低,造成维权意识相对薄弱,不能及时为自己的孩子争取相应的权益保障。而且我国80%的残疾儿童生活在农村,他们家庭的经济负担比较沉重,大多数的残疾人家庭存在贫困风险。因此,大多数农村家庭只能满足特殊儿童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无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条件。所以,我们应该将特殊儿童社会福利保障从原来的家庭分离出来减轻其经济负担,让家庭成员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特殊儿童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使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再次,一些当地的政府官员把照顾和保护特殊儿童的责任错误理解为是社会的责任,从而推脱自身责任,对现有涉及到特殊儿童的法律和规章政策的落实大打折扣,也不重视具体操作的细节和规范,忽视配套措施的建立健全。

三、开创中国特色式的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对策措施

(一)学习和借鉴国外儿童福利机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1.创新社区照顾和家庭寄养模式

单一的传统集体式照料模式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发达国家在特殊儿童领域的经验和我国的不断实践探索,认为社区照顾和家庭寄养这两种模式有利于解决儿童福利机构面临的许多问题,有利于提高特殊儿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利于促进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进一步发展。

社区照顾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将特殊儿童从封闭的院舍转移到正常化和开放性的社区环境中供养保护,同时儿童福利机构也对附近的社区开放。这让特殊儿童最大程度上可以保持与家庭、同龄普通儿童及社区的密切联系,让院内的特殊儿童接触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和不同类型的人,有利于其向社会化、个性化过程发展。社区照顾与社区的家庭合作,可以很好地综合利用社区和儿童福利机构的双方资源,一方面儿童福利机构不仅可以为社区的特殊儿童提供专业器材康复资源和共享专业服务人员,还可以为社区的特殊儿童家庭提供专业培训;另一方面,社区可以为儿童福利机构提供足够的场地,社区中充满人文关怀,有利于弥补机构中特殊儿童的情感空白,塑造完整的人格。

家庭寄养是指儿童福利机构将特殊儿童委托给符合条件的家庭养育,为特殊儿童配置合适的家庭,达到最佳的效果。家庭福利是儿童的最大福利,家庭寄养不仅能让特殊儿童像普通儿童一样得到家庭的温暖和照顾,而且能够有效分流儿童福利机构的收养压力为被遗弃的特殊儿童与儿童福利机构的供需找到一个平衡点。政府应该加大对寄养家庭的对象补助,不仅提供资金补助还要对寄养家庭提供定期的专业培训和考察,以保证寄养儿童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的家庭寄养经过探索与实践已经有了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广德模式等。这些模式虽然在具体的内容或方式不同,但是它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以寄养儿童为中心。家庭寄养模式一方面为解决儿童福利机构供需矛盾提供有效地途径,另一方面,也增加社会对特殊儿童的了解和照顾。家庭寄养有利于特殊儿童体验亲情的温暖,能够很好的提高特殊儿童的照料质量,有利于为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家庭寄养为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

2.增加或整合儿童福利机构,缓解供需矛盾

由于我国特殊儿童基数大,每年增加的弃婴数超过儿童福利机构的承载能力,导致散落在社会上的特殊儿童频频发生悲剧,如贵州毕节5个流浪儿童的死亡事件、兰考弃儿等。缓解供需矛盾首先要增设儿童福利机构,收养散落于社会的特殊儿童。要解决儿童福利机构的不足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现有的儿童福利机构,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改变儿童福利机构单一的运行方式,积极推进市场化,儿童福利机构在竞争环境下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成本,整合利用原有的福利机构中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医疗资源等,提高工作效率和容纳能力,使其在不扩张的情况下扩大收养人员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特殊儿 童社会福利事业,培育和发展民间儿童福利机构,分散国有儿童福利机构的压力,缓解供需矛盾。

3.加强培训专业人员

要解决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的这个问题,首先在各高等学校要增设社会工作、特殊儿童心理学、医疗人员等专业,培育相关的高素质人才,输送到各儿童福利机构,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其次,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现有工作人员在职培训或继续学习,最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努力创立专业化队伍。再次,为志愿者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尽可能增强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协助专业人员照顾特殊儿童。最后,改革儿童福利机构的用人机制,学习企业的成功经验,采取政策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积极拓展用人渠道吸收更多年轻的专业人才。

4.积极筹集资金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拓展资金来源。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儿童福利机构的拨款,建立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其次倡导社会各界包括企业、组织和个人,特别要引导大企业积极投身特殊儿童的公益事业。最后,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不仅要开源而且要注意节流,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意识,节约各方面的成本,高效利用有限资金。

(二)加快社会资源整合,促进特殊儿童教育发展 1.增设特殊教育学校数量

解决特殊教育学校的供需矛盾,首先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增设新的特殊教育学校或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学校规模,多渠道增加教育机会。扩大招生对象,特别是针对家庭贫困的特殊儿童给予减免学费、发放补贴等优惠政策,同时学校还应加大舆论宣传改善其家长及社会对特殊儿童读书无用论的传统观念。其次,在无法大规模增设特殊教育学校的条件下,大力发展以骨干学校为基础,推动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模式,以解决特殊教育学校不足问题。

2.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师资质量

要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需要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开始。首先,在我国各省的师范院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更多特殊教育领域的专任教师,从而向特殊教育学校输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师资质量。其次,组织现有师资定期到各大高等师范院校参加专业技能及辅助技能的短期培训,增强其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技能。再次,鼓励社会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培训机构,提供特殊教育师资的岗前培训,为特殊教育领域积极培养具有任职资格的专业人才。最后,通过提高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待遇水平和地位,从而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力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加大特殊教育投入,整合多方资源

要推进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解决经费不足问题,而解决特殊儿童教育经费不足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合作,通过扩大筹资渠道整合多方资源等手段。首先,政府应强化自身对特殊教育的主导性责任,逐渐增加其财政投入,并成立专项教育经费,用于资助特教教师培训,购买专用设备,改善办学环境等,努力做到专款专用。其次,要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吸纳社会各界捐资和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公益彩票,扩大特殊教育经费总量。最后,应科学合理利用特殊教育经费,降低成本,整合政府和社会多方资源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三)加快立法进程

1.推进《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法》的立法进程

要促进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首先的立法先行。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已有的相关法律规章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听证会的形式向社会广泛征集建议,尽快制定出《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法》、《特殊儿童教育法》、《特殊儿童保护法》等,做到有法可依,切实保障特殊儿童的权益,尤其是在国家财政预算中要将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支出法制化、规范化、明细化,明确规定政府在特殊儿童社会福利领域的义务和责任。从立法层面彻底解决和改善我国的弃婴问题,为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提供一道坚实的屏障。

2.改善社会对特殊儿童的传统观念

首次,通过大众传媒向社会公众介绍特殊儿童的有关情况,提高人们对这个特殊群体的认识,消除社会的歧视,转变传统观念,为特殊儿童及家庭营造公平、和谐的生活氛围,让特殊儿童在充满关怀和爱的环境下成长。

其次,社区可以通过与特殊儿童家庭合作一起组织社会公众与特殊儿童或特殊儿童家庭面对面交流活动,组织大家走进儿童福利机构亲身感受特殊儿童真实的生活环境,让人们近距离的接触这群特殊的孩子们,激发大家的同情心,消除传统观念上对特殊儿童的误解,重新认识和接受这些特殊儿童。同时可以建立定期的固定沟通渠道以便社会大众随时与特殊儿童进行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最后,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特殊儿童的家庭,设立专项的补助资金和为特殊儿童家长提供定期免费的培训以提高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训练。另外要提高社会和政府对特殊儿童社会福利保障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把保障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当成应尽的义务,促进专门性的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立法制定及落实。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推进特殊儿童社会福利事业的关键,完善的监督机制有 利于确保制定的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法、特殊儿童教育法、特殊儿童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规章顺利实施切实保障特殊儿童的社会福利。有利于营造特殊儿童福利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氛围,使特殊儿童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发挥人民大众的监督作用,形成一个切实有效的监督网络。

综上所述,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儿童福利机构的供需矛盾、自身面临的经费不足和专业队伍紧缺等诸多问题、特殊儿童的教育福利滞后、专门性立法空白等都阻碍着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政府及社会各界也逐渐认识到了发展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在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下,不断通过完善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建立健全专业队伍,推进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法、特殊儿童保护法、特殊儿童教育法等的制订及实施,未来对我国的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有了更高、更具体的发展要求。

第三篇:我国自闭症儿童诊断现状

我国自闭症儿童诊断与现状

1.摘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2006年我国正式将其确定为精神残疾。治疗自闭症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发达国家建立了许多特殊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各种训练方法有相互融合趋势,辅以药物治疗,自闭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显著改善,相当一部分儿童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2.关键词:自闭症 原因 病情特征 诊断

3.引言:2006年,我国终于将自闭症正式划入精神残疾的类别,中残联在《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在全国31个试点城市开展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建立示范性康复设施,培训自闭症儿童筛查、诊断、康复训练专业技术人员”。

4.自闭症在我国的概况:

我国有各类自闭症患者约150万人,其中学龄前儿童10.4万人。而全国范围内的自闭症权威诊断机构不超过30家,可以独立诊断的临床医生不超过100人。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有关专家在昨日召开的中国国际自闭症康复会议上指出,自闭症诊疗仍有一些难题待解。相关专家称,近年来孤独症患者人数激增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保守估计,我国现有孤独症儿童超过百万,儿童孤独症高居我国精神残疾的前列。孤独症作为一项世界难题,现在没有有效的诊疗手段,只能通过长期不间断地训练,提升患儿融入社会的适应性能力。几乎终身式的康复和养护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自闭儿的诊断、训练及养护成本往往大得惊人。我国于1982年首次由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陶国泰教授报道了四例孤独症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从二十年前的万分之五到最近的万分之六十七.虽然我国尚无全国性的孤独症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残联2001年曾根据我国六省市孤独症现状做出估计, 我国14岁以下儿童发病率约在千分之一左右,北京的发病率高于全国,为千分之一点五).国际研究表明孤独症的发病与种族,社会环境,人文因素,家庭收入,生活方式和教育程度无直接关系.按目前国际较为公认的发病率为1:250计算,中国应有五百二十万孤独症患者,也就是说我国有一百二十万18岁以下孤独症儿童.5.自闭症的原因:

5.1.神经病学异常。自闭症多伴有智能障碍提示了本病的神经病学基础近30%的患儿在儿童期或青春期会出现一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部分发作伴或不伴全身发作为其主要发作类型。

5.2.围生期异常。研究发现,在妊娠、分娩和新生儿期的异常和自闭症持续相关,然而这些并发症却无明显统一的特征。

5.3. 消化系异常。一些消化异常疾病,如胃食管反流、肠消化酶缺乏等,可以部分解释自闭症患儿的易怒、攻击行为或夜间惊醒。

5.4.疫苗。最初有证据表明,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的接种增加了自闭症的发病率,但这在随后的研究中未被证实。疫苗中含汞的防腐剂硫柳汞是否会增加自闭症的发病率尚未确定。

5.5.遗传因素。自闭症与一些遗传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苯酮尿症、脆X 综合征及唐氏综合征有关,这些疾病有明显的自闭症症状。目前研究证实,经典型苯酮尿症是自闭症的病因之一,但由此引起的发生率较低。自闭症在单卵双生子中同病率为60%,而在同性异卵双生子中同病率低于10%。近年来还发现了可能与自闭症相关的候选基因,在我国汉族人群中已被证实下丘脑后叶接受基因与自闭症确有关联。

6.不同时期的表现: 3-10天:没有明显特征。

4-6周:常哭闹,但并不是由于有需求,如:饿了。3—4个月:不笑或对外界逗引没有笑的反应,不认识父母。

6-7个月:对玩具不感兴趣,别人要抱他时,不伸出手臂。举高时身体僵硬或松弛无力,不喜欢将头依偎在成人身上,没有喃喃自语。

10-12个月: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独处时呈满足状。长时间哭叫,常刻板行为(摇晃身体、敲打物品等)。拿着玩具不会玩,只是重复某一固定动作。与母亲缺乏目光对视。对其他人不能分辨,对声音刺激缺乏反应(象耳聋),不用手指人或物品,不模仿动作,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单调,或莫名其妙的声音,不模仿发音,更没有有意义发声)。

21-24个月:睡觉不稳,有时甚至通宵不眠。不嚼东西,只吃流食或粥样食物。喜欢看固定不变的东西,有刻板的手部动作(如;旋转、翻动、敲打、抓挠等)。肌肉松弛,常摔倒。缺乏目光对视,看人时只是一扫而过即转移别处。没有好奇感,对环境的变化感到不安或害怕。可能出现学舌,但迟缓,对词语无理解。如果您的孩子2岁还不会说话,不爱与其他小朋友玩,而且有一些较为怪异的行为,请注意孩子是否患有儿童自闭症。

社会交往障碍社会交往缺陷是自闭症的核心。有的患儿在婴儿期就表现出避免与他人目光接触,也缺少面部表情。当别人要抱他起来时,通常不会像正常儿童那样伸出双手表现出期待别人抱起的姿势。拒绝别人的拥抱,当与父母离别时无明显的依恋表情,见到父母时又无愉快的表示,自闭症患儿见陌生人也类同见到父母的表情,有时呼唤其名字,也时常不理会,无反应,以致使人怀疑其是否有听力问题。言语发育障碍言语障碍十分常见,亦较严重。

患儿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倾向于用手势或其他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要求。言语运用能力很差,不会主动与人交谈,常会自顾自地说话,而且自闭症患儿的话语常用代词,或为刻板重复的言语和模仿言语。言语音调、节奏的障碍表现为自我刺激地使用言语,常会尖叫,哼哼或发出别人不能听清或不可理解的'话',或者自言自语,也称为'自我中心语言'。非语言性交流损害是常用手势或姿势语言,或用点头、摇头或其他面部表情来表达某种需求。

7.我国制定的儿童自闭症诊断标准: 7.(1)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

7.(2)人际交往障碍,至少需具备下列中的两项症状:

1)极度孤独,明显缺乏社会情绪反应,不能与别人(包括父母)产生正常的情感交流。

2)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3)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4)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越、不能对集体欢乐产生共鸣。

5)遇到疾病或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支持或安慰。

7.(3)言语障碍,至少需具备下列中的两项症状:

1)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例如不会咿呀学语,可有以手势或其他形式来代替语言交流的倾向。

2)刻板重复一些词语,与环境和正在进行的活动无明显联系。

3)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异常。

4)言语的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害。

5)2岁以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但2岁后出现障碍,甚至完全不会讲话。

7.(4)兴趣和活动异常,至少需具备下列中的两项症状:

1)兴趣刻板狭窄(例如专注日期、广告、气象预报等)。

2)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4)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姿势。

5)对某些东西(例如玩具)的非主要部分特别感兴趣(例如它的气味、表面感觉、产生的噪音等)。

6)对个人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作任何变动。

7.(5)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Asperger’s综合征、heller’s综合征、Rett’s征。

8.儿童个体的发育水平来讲,只有确系行为异常,才可考虑儿童孤独症的诊断。

8.1.与外界交往能力有质的损害,具备如下标准(诊断标准按年龄大小或病情严重程度从重至轻依次排列):

⑴对他人的存在就象对待一件家具,不注意别人的苦恼,对别人具有保持隐私的需要显然毫无概念。

⑵苦恼时不知寻找安慰或采取异常反应方式(如:即使患病,受伤或疲倦时也不寻找安慰,如不论受到什么伤害,总是说“乳酪,乳酪,乳酪。”)

⑶模仿能力缺乏或受损(如:不挥手与人道别,不模仿母亲做家务的行为,机械地模仿他人的一些行为且与前因后果无关)。

⑷不参加集体游戏或游戏方式异常(如:宁愿单独做游戏动作,共同游戏中视其他儿童如机械玩具)。

⑸结交小伙伴的能力明显损害(如:对结交小伙伴无兴趣;即使对交友有兴趣,但缺乏对社交常情的理解,如读电话号码本给对此毫无兴趣的小伙伴听)。

9.总结:孤独症的康复工作不仅涉及到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和谐发展.中国各地陆续开设的各种自闭症教育机构鱼龙混杂,绝大多数训练机构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精髓了解较少,盲目效仿国外教育训练方法,缺乏正规的标准化治疗技术,致使自闭症患儿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教育训练。同时,社会支持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调适与减压等工作和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专家呼吁,成立全国性的儿童自闭症康复治疗学术机构,提高诊疗水平,提高社会对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的关怀和支持力度.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建设残疾人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文件,中国残联也已经开始实施针对成年重症残疾人的“阳光家园托养计划”。今年4月1日,作为“2010中国孤独症人士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研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楷主持召开了“成年孤独症托养和就业问题专题研讨会”,初步提出了建设国内孤独症托养机构的模式与标准的框架构想。

但对于众多家庭来说,他们的苦难仍在延续。自闭症是终生的精神障碍,在接受了早期干预训练后,上学、就业、养老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当父母这些关爱 他们的人慢慢老去时,这些患者又将如何安置?

自闭症患者的教育、就业、参与社会生活和养老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仍不完善,现在大多数孤独症家庭仍旧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救。我们的社会应在政策的制定、法律的保障及硬件设施的建立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扶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张建娜.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中国医刊,2005,4:5-6.2.刘建霞;自闭症儿童综合干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江琴娣;陈优;;关于上海市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就学现状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6期

4.我国孤独症的研究现状 孙永珍 傅根跃 5.百度百科

第四篇:我国残疾人的社会福利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我国残疾人的社会福利

一、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得以建立,其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初创、停顿和再创三个阶段。

残疾人社 会保障制度的初创阶段(1949-196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得以恢复和重建,针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得到相应发展,国家制定了一些社会救济政策并构建城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另外政府也举办了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和福利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各种保障。这些保障和福利措施为残疾人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标志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良好开端。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陷入停顿阶段(1966-1976)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也不例外。在这十年间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在此时期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是稳定性差、发展滞后、主体单一

市场转型以来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恢复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迅速恢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时期,国家成立了残疾人基金会和残疾人联合会为残疾人服务,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残疾人权利,这些都必将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推进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状

1、当前我国残疾人的福利政策

(一)一般福利政策

1、扶助与救助

国家和社会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扶助,包括政策扶助、物质扶助、精神扶助。救济,指对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残疾人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实行定期、不定期或临时救济、补助,或对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实行多种方式的救济。救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资金补贴,其二是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

2、收养与安置

国家鼓励社会举办福利院和其他安置收养机构,安置收养残疾人,并逐步改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善其生活。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进,国家将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和发展多种多样的福利机构。

3、城镇的优惠与照顾政策

各地公共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例如优先购买车船票、飞机票、公园和剧院门票等;开辟轮椅通道和使用厕所的辅助性设备、引导盲人进出公共场所等。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是给予照顾并准予免费携带辅助器具,如轮椅、拐杖、盲杖。

4、农村的减免社会负担

各地的人民政府为减免农村残疾人的社会负担而制定了“几优几免”政策规定,例如:优先安排工作,优先安排救济,优先安排残疾老人进敬老院,优先安排扶贫致富项目;免去义务工,免去公益事业费,免收残疾学生学杂费,减免农业税等。

5、伤残军人的抚恤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出对于在革命战争中负伤致残的军人实行抚恤的政策,使他们无论在福利机构里疗养,还是返乡安置,都得到了生活保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抚恤金也逐步增加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福利企业的优惠政策

1、对福利企业的照顾政策

集中体现在政府颁布了许多对福利企业的保护和扶持的政策,例如国家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减免税收等政策来扶持福利企业的发展和保障了残疾人的劳动权利。

2、对残疾人个体开业的照顾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对于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并在场地、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对于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病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对残疾人员个体从事各种工作收入免征营业税,从事商业经营的如果营业额较小并且纳税后生活有困难的,可由当地税务部门给予减免税照顾。

2、残疾人福利服务类型

残疾人社会福利工作,就是为残疾人开展的福利服务。福利服务的形式主要包括社会福利机构服务、社区福利服务、居家供养福利服务三种类型,共同构成覆盖全国城乡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网络。

(一)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

我国有国家兴办的收养性福利机构、集体和民办的福利机构、国有福利企业、集体和其他福利企业等多种社会福利机构。在这些收养性福利机构和各种福利企业里,残疾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残疾人的福利政策,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机构来贯彻落实的

(二)社区福利服务

社区福利服务,主要指在社区服务中开展对残疾人及其他有困难居民的福利服务,是民政部门创造并积极倡导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我国城市的社区服务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许多大中城市都有一批成功的典型,在设施建设以及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

(三)居家供养福利服务

居家供养福利服务是社区福利服务的基础和支撑体系,也是一种可以独立运作的福利服务类型。由于传统文化的背景的影响和残疾人自身功能缺陷,我国目前大多数老年人、残疾人都乐于接受居家养老和居家生活方式。这种类型的服务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主要包括专业或志愿工作者上门服务、家庭成员的互助以及邻里互助。

3、残疾人社会福利实施状况

我国残疾人康复医疗状况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国家每年都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残疾人的康复工作。而且我国还根据《残疾人保障法》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规定和法律保障。

目前我国主要康复手段及康复项目有:白内障复明手术、聋哑儿童语言听力训练、肢残矫治手术。“九五”期间,我国有433万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1866680例;为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101363例,并对他们进行视功能训练;对77920个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实施肢体残疾矫治手术231956例;装配假肢151755例。

我国残疾人教育状况

残疾人教育,主要是指针对盲人、聋哑人、弱智儿童等残疾人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对这类人群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

据统计,1987年,全国盲、聋、哑和弱智学校已从建国前的42所发展到504所,在校学生从建国前的2000余人发展到52000余人,仅教职员工就有14000多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各省市试办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开展了各种训练并设立特殊教育学校。部分高校还设立了特殊教育高等教育专业,填补了我国培养高层次特教专业人才的空白。

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

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是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发挥了政府和社会的主导作用,一方面举办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另一方面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职工人数的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就业率已从1988年的不足50%提高到2003年的83.9%。我国还用法律法规对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特殊保护并要求各级政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进行统筹规划,为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创造条件。

四)我国残疾人文化生活现状

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文化生活有助于残疾人参与社会和广交朋友。到2000年底,全国有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1632个、残疾人艺术团体207个、残疾人体育活动场所719个;有关残疾人宣传的报刊专栏有36个、广播专题38个、电视手语专栏35个;以上这些对于提高残疾人的情趣和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我国残疾人社会环境状况

在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方面,中国政府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采取各种方法,来营造尊重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环境。1989年4月,国家颁布了《方便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后,方便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设施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和增多。2001年6月,国家又下发了《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通知》,对城市道路、建筑物、居住区无障碍实施范围和设计以及建筑物无障碍标志和盲道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这将进一步为残疾人走入社会、参与社会提供方便和条件。

三、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残疾人福利事业在解放后有着迅速的发展,但是与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相比,发展速度仍然是很慢的,残疾人整体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并且在以下几个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

(一)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仍然困难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8296多万残疾人中,已经实现就业2266万人,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残疾人就业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就业率低。与全国就业率相比,残疾人就业率仍然很低。我国目前尚有858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没有就业,而且每年还将新增30万人左右,此外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企改革深化,大量工业企业创造新岗位有限,这样残疾人就业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2.我国残疾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在中国在加入WTO后,经济与全球化接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残疾人福利企业的人才、技术和管理都比较落后,加之残疾人自身综合素质状况良莠不齐,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残疾人社会福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处于劣势。

(二)我国残疾人教育基础较为薄弱

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可以说在近20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还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残疾人受教育机会少,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教班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很多小城市的残疾人没有机会接受到正规的教育。而且残疾儿童家庭一般比较困难,而特教学校一般实行寄宿制,许多学生因交纳不起学杂费、寄宿费而辍学。另外一部分生活能自理、符合国家报考专业体检标准、达到录取分数线的残疾学生,不能被录取。

(三)我国残疾人康复医疗发展较为缓慢

虽然我们目前残疾人康复医疗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受经济实力、医疗设施条件、康复人才和医学科学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还不可能使所有的残疾人都能达到完全康复的效果,因而只能使部分残疾人达到减轻残疾程度或基本康复;再加之有些主管部门不够重视,我国残疾人中的绝大部分还是得不到康复。

(四)我国残疾人文化生活单调

尽管我国目前残疾人有一定的文化活动,但是由于社会的偏见和歧视、残疾人自身的自卑感、文化体育设施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等原因,残疾人不愿意、也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不能走入社会,因此,总体来讲,一是残疾人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的人数、种类和机会还是很少的;二是残疾人运动设施和场地很少,不能满足广大残疾人朋友的要求;三是供残疾人阅读的书刊种类少。所以导致残疾人寂寞闭塞的生活状态与当前整个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五)我国残疾人社会环境存在漏洞

虽然现在方便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设施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和增多,但是无障碍设施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因此,受益者仍然是少数残疾人。由于社会的不理解和不尊重而导致有些残疾人不愿出门,因此有些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利用率很低。实践说明,在建立无障碍设施时,首先要消除社会对于残疾人的歧视和残疾人自己的自卑情绪,即构筑社会和残疾人观念上的无障碍通道。

四、改善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策略

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使我国残疾人早日融入社会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增加在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的数量,各种社会组织要加大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关注并展开更多的活动,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康复工作应从实际出发,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易操作、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来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并不断的研究、开发、应用新技术,为残疾人提供有效康复服务。

加强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首先要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在残疾青壮年中扫除文盲。

其次要加大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经费投入,政府要提倡和鼓励社会办学,捐资助学,并对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在收取学杂费以及成年残疾人职业培训费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减免和支持,使残疾人能够得到受教育的权利。

再次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不得因其残疾而拒收。

最后国家要增加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范校、专业在普通师范院校校附设特殊教育班(部)的数量,加强对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和训练。

提高我国残疾人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关系到残疾人生活状况的改善,因此要落实国家颁布的有关保障残疾人的法律法规,规范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使失业登记的残疾人都能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要多兴办残疾人福利企业和其他福利性企事业组织,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要推动各单位吸收残疾人就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组织指导工作,政府应当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工种岗位;有关部门要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就业;国家对残疾人福利性企事业组织和城乡残疾人个体劳动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与扶持。这样通过多渠道、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稳定合理。此外残疾人自己也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心态去面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对激烈竞争的市场。

大力发展我国残疾人文化事业

第一要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等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增强全民助残意识;积极和残疾人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从思想上解除他们自卑感。

第二组织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公共文化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服务;要广泛开展并吸收残疾人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多培养具有艺术和运动天赋的残疾人,鼓励他们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争光,提高他们的荣誉感。

第三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应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同时有计划的多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和残疾人运动设施。

营造良好的残疾人社会环境

第一政府要对城市道路、建筑物、居住区无障碍实施范围和设计以及建筑物无障碍标志和盲道作详细、明确的规定,这将进一步为残疾人走入社会、参与社会提供方便和条件。

第二要增加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的建设,从细节关心残疾人的出行,在残疾人经常去的场所建设无障碍通道。定时清理盲道,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市民不侵占盲道,为残疾人提供方便。

第三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给残疾人方便和照顾。

综上所述,从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文化、环境五大方面分析中可以看出,残疾人社会福利现状与实际需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其生存和发展权利缺乏制度性的保障,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还缺乏法制层面的关注。因此要通过法律推动,使残疾人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比较快地形成全社会的扶残助残意识和风气,维护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保障和实现广大残疾人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为残疾人提供一个良好、和谐的生存环境,对残疾人给与更多的关注,不断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之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以体现社会的公平性;让他们与健全人拥有一样的尊严,一样的生存价值,共同分享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成果,对残疾人的关怀是人性中最善最美的体现。残疾人应该得到社会和健全人的帮助,我们也应该为残疾人提供更宽阔的生存环境!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第五篇:浅谈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

浅谈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

姓名:黄子钊 学号:L01314005 专业:13级行政管理

浅谈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但总体而言,残疾人社会福利仍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向不相适应,无法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社会生活需求,更难以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前瞻未来,必须充分认识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趋向,科学确立与国情相适应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战略,逐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努力提升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水平,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科学确立与国情相适应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福利;现状与问题;对策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种弱势群体,关心他们,提供和增进残疾人社会福利是全社会的责任。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残疾人社会福利

(一)残疾人及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含义

根据我国的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残疾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的物质帮助,并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具体来说残疾人社会福利就是国家或社会为了保护残疾人的生活权益和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物质帮助以及就业岗位的一种社会福利项目。它包括劳动就业、教育、康复、文化生活和环境。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身体残疾或功能障碍,造成了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困难,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社会需求和生活方式,使他们在生存、就业、教育以及其他权利上同社会其他成员保持平等的地位。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是国家与社会为残疾人提供福利性收养、康复和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按照残疾人福利机构所承担的主要职能可将残疾人福利机构具体分为三类:一是收养性残疾人福利机构,如残疾人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等。这类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收养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残疾人和精神病人,对他们实施康复与治疗。二是医疗康复性残疾人福利机构,如残疾人康复中心、伤残医院等。其主要职能是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以减轻他们的残疾程度,增强他们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三是教育性残疾人福利机构,如残疾人职业技术学校、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等。主要的职能是为残疾人提供适合他们特点的教育,以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知识及生活劳动能力。

(三)当前我国残疾人的福利政策

1、扶助与救助。国家和社会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扶助,包括政策扶助、物质扶助、精神扶助。救济,指对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残疾人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实行定期、不定期或临时救济、补助,或对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实行多种方式的救济。救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资金补贴,其二是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

2、收养与安置。国家鼓励社会举办福利院和其他安置收养机构,安置收养残疾人,并逐步改善其生活。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进,国家将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和发展多种多样的福利机构。

3、城镇的优惠与照顾政策。各地公共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例如优先购买车船票、飞机票、公园和剧院门票等;开辟轮椅通道和使用厕所的辅助性设备、引导盲人进出公共场所等。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是给予照顾并准予免费携带辅助器具,如轮椅、拐杖、盲杖。

4、农村的减免社会负担各地的人民政府为减免农村残疾人的社会负担而制定了“几优几免”政策规定,例如:优先安排工作,优先安排救济,优先安排残疾老人进敬老院,优先安排扶贫致富项目;免去义务工,免去公益事业费,免收残疾学生学杂费,减免农业税等。

5、伤残军人的抚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出对于在革命战争中负伤致残的军人实行抚恤的政策,使他们无论在福利机构里疗养,还是返乡安置,都得到了生活保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抚恤金也逐步增加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残疾人个体开业的照顾。《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对于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并在场地、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对于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病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对残疾人员个体从事各种工作收入免征营业税,从事商业经营的如果营业额较小并且纳税后生活有困难的,可由当地税务部门给予减免税照顾。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现状

1、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

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是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是提高自身素质、参与社会活动、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发挥了政府和社会的主导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要求各级政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一方面举办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另一方面,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职工人数的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我国不仅在《残疾人保障法》和《劳动法》中规定对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实行特殊保护,而且在《社会福利企业招用残疾人职工暂行规定》、《残疾人就业条例》中都对残疾人的劳动就业进行了特殊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进行统筹规划,为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创造条件。国家对残疾人就业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使残疾人就业有了政策上的保证。

2、我国残疾人教育状况 残疾人教育,主要是指针对盲人、聋哑人、弱智儿童等残疾人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对这类人群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殊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各省市试办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开展了聋儿听力语言训练,设立了特殊教育职业培训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部分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还设立了特殊教育高等教育专业,填补了我国培养高层次特教专业人才的空白。

3、我国残疾人康复医疗状况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国家每年都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残疾人的康复工作。而且我国还根据《残疾人保障法》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规定,卫生部、民政部、国家计委等部门曾发布一系列关于残疾人康复的文件,为残疾人康复提供具体的法律保障。全国还设立了康复医院、矫形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医疗康复机构,在街道、乡镇等基层社区设立康复站,为残疾人的康复提供物质保障。

4、我国残疾人社会环境状况 在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方面,中国政府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采取各种方法,来营造尊重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环境。2001年6月,国家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发了《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通知》,对城市道路、建筑物、居住区无障碍实施范围和设计以及建筑物无障碍标志和盲道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这将进一步为残疾人走入社会、参与社会提供方便和条件。“十五”计划纲要指出,“营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在全社会大力开展扶残助残活动”,“要积极推行无障碍设施”。纲要的这些精神将有助于促进扶残助残社会风气的形成。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水平低,供需矛盾突出。我国残疾人数量众多,已经是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很重要。然而目前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还存在残疾人福利救济色彩重,保障面窄,残疾人福利服务设施陈旧,服务的人员数量缺乏,素质有待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的机会少,就业机率不高,医疗康复保障不足等问题。对大多数残疾人而言,他们只能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向更高层次追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4]可以说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服务水平还是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能够享受到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的残疾人仍然是少数人,供需矛盾严重突出。

2、社会排斥使残疾人社会福利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长期以来遭到社会的排斥。由于社会偏见与陈腐观念的影响,残疾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必须依赖别人、毫无生活能力的“残废人”。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遭遇到人们的嘲笑、讥讽、厌恶、歧视,或是可怜、同情。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实际上都将残疾人的人格和社会价值降一等,人为地将残疾人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致使全社会无法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风气,残疾人自己也自然形成一种自卑心理,不敢完全融入社会生活。[5]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关注。

3、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筹资渠道单一。兴办残疾人福利事业,资金投入是第一要素。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筹资渠道较单一,这就造成了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资源不足。同时各级主管部门在管理资金时只是充当保管员的角色,资金的保值增值率低,资金的挪用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残疾人福利实施中行政化现象的存在严重抑制了民间福利机构等第三部门的发育,也抑制了各种社会需求的发展。

(四)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立法不完善。我国大量残疾人福利问题得不到解决,很大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从整体上还没有形成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残疾人社会福利尚未走上规范化与法制化的轨道。虽然我国宪法和《残疾人保障法》两部基本法律对我国的残疾人权益保护已经规范得比较全面,但内容规定过于原则笼统,不便操作。虽然《残疾人保障法》早已颁布实施,但对违反《残疾人保障法》、侵犯残疾人利益的人和事情无法进行惩罚,不能够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面对大量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实际问题及特殊需要,往往只给予人道主义的同情和社会舆论的支持,却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三、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对策

(一)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服务水平,解决供需矛盾 现阶段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水平较低,供需矛盾突出。为解决这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国残疾人众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处境艰难,基本生活得不到满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和谐稳定以及公平正义。其次,我们应该加大对残疾人福利事业的投入,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使残疾人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人类文明。再次,我们应完善残疾人福利的法律法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法加强残疾人教育,提高残疾人就业,保 障残疾人医疗康复,消除残疾人参与社会的种种限制。最后,创新残疾人福利模式,使它始终适应变化着的形式,始终朝着最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福利服务水平,解决供需矛盾的方向发展。

(二)大力发展我国残疾人文化事业 第一要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等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增强全民助残意识;积极和残疾人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从思想上解除他们自卑感。第二要组织和扶持盲文读物盲人有声读物,弱智人读物的编写出版,增加电视手语节目,在影视作品中增加字幕、解说。第三组织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公共文化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服务;要广泛开展并吸收残疾人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多培养具有艺术和运动天赋的残疾人,鼓励他们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争光,提高他们的荣誉感。第四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应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同时有计划的多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和残疾人运动设施。

(三)逐步实现资金筹集多元化,推进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事业。兴办残疾人福利事业.资金投入是第一要素。传统的筹集渠道只靠政府拨款,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必须建立新的投资体系,催生新的热点。首先,中央财政建立社会福利专项资金,加大中央对各地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其次,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应继续放开,由社会、公共团体、企事业甚至个人来创办,但加快残疾人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拓宽资源来源渠道,使其多元化。

(四)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立法 通过立法手段保障残疾人福利,并给予残疾人尽可能多的照顾是现代社会的普遍做法,我国对残疾人事业一向也都非常关心和重视,但我国的残疾人社会福利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要不断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立法,制定一系列保护残疾人权益的专门法律法规,建立一套符合国情又符合残疾人实际的法制体系,通过这些法律法规保障残疾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能与健全人一样,以不断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这是我国残疾人事业一项刻不容缓而又长期的任务,也是搞好残疾人福利事业的重要保证。

(五)营造良好的残疾人社会环境 第一政府要对城市道路、建筑物、居住区无障碍实施范围和设计以及建筑物无障碍标志和盲道作详细、明确的规定,这将进一步为残疾人走入社会、参与社会提供方便和条件。第二要增加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的建设,从细节关心残疾人的出行,在残疾人经常去的场所建设无障碍通道。定时清理盲道,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市民不侵占盲道,为残疾人提供方便。第三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给残疾人方便和照顾。第四发展社区建设,当前残疾人在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需要得到社区的扶持和帮助,同时在参与社会生活、行使民主权利、展现自身价值等方面更要通过社区来实现。因此既要建立符合社区实际的残疾人保障福利的工作机制;又要以社区服务为依托,健全残疾人福利服务体系。

(六)加强残疾人的法律意识,改变其自身观念 国家应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扩大残疾人的知识面,增强残疾人的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同时通过心理教育等途径改变残疾人的自卑心理,使他们敢于融入社会。还应逐步在人口主要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无障碍建设,改进交通工具,方便残疾人出行。总之,残疾人社会福利作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足够重视,它的发展完善对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应在充分认识分析残疾人社会福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措施。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但关键是要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立足国情,走出一条适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残疾人社会福利现状与实际需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其生存和发展权利缺乏制度性的保障,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还缺乏法制层面的关注。因此要通过法律推动,使残疾人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比较快地形成全社会的扶残助残意识和风气,维护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保障和实现广大残疾人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为残疾人提供一个良好、和谐的生存环境,对残疾人给与更多的关注,不断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之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以体现社会的公平性;让他们与健全人拥有一样的尊严,一样的生存价值,共同分享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成果,对残疾人的关怀是人性中最善最美的体现。残疾人应该得到社会和健全人的帮助,我们也应该为残疾人提供更宽阔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洪路.《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2、解佳龙,何山《.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月刊,2009(9).

3、《社会福利》主编陈银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2-196摘 2004(9)

4、史柏年.《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肖卫宏.《困境与出路》:对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

下载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现状的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现状的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自闭症儿童诊断现状5篇

    我国自闭症儿童诊断现状 摘要 自闭症是一种特殊的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作为“特殊儿童之王”,其诊断评估研究是学术界十分迫切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科学的诊断与干预对自闭症儿......

    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前言 为了加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维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民政部人教科字〔2000〕第24号文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本......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摘要:中国的环境问题 ,由于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环境法律日趋完善,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人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国环境问题已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仍存在着......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能源现状 高二(1)班李皓 我国如今的水资源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国虽有水量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仅23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1......

    我国医疗保险现状

    我国医疗保险现状 (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公费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然而在1994年4月,针对其本身存在的一些弊端,《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试......

    浅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

    浅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对策摘要:在充分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和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安全科技的发展方向,并指出了针对我国煤矿现有安全生产形势的对策 关键词:煤矿安......

    我国结核病现状

    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历史上对人类的危害触目惊心。解放前,民间称结核病为痨病,并且有“十痨九死”的说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核病在全球“死灰复......

    我国资源现状

    我国资源现状 我国土地利用结构 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总面积的7%,人口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4.6%。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