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医改后免费时代的监管之路(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21:3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神木医改后免费时代的监管之路(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神木医改后免费时代的监管之路(本站推荐)》。

第一篇:神木医改后免费时代的监管之路(本站推荐)

神木医改后免费时代的监管之路

比2009年,今年神木县用于全民免费医疗的预算增加了3000万,达到了1.8亿。全民免费医疗在财政上不存在压力的神木县已是一个共识,但如何让这笔钱管得住、用得好,成为了监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阵子,陕西神木县8家全民免费医疗定点医院格外忙碌。除了面对络绎不绝的患者,从6月28日起,他们将接受县卫生局康复医疗办公室(以下称“康复办”)的综合考评。“这项综合考评每半年进行一次,主要包括检查是否有不合理用药、是否有病床虚挂等十项内容。”康复办主任张波告诉记者。除了这项综合考评之外,康复办每月还对定点医院进行一次规定指标考核,主要是检查医院在费用的各项指标上是否达到了县里的要求。在考评、考核之外,神木县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对定点医院的监管体系。

张波说,“这项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监管是否有力。如果监管不到位,改革的最初意图很有可能在实践中被扭曲,还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相比2009年,今年神木县用于全民免费医疗的预算增加了3000万,达到了1.8亿。

全民免费医疗在财政上不存在压力的神木县已是个共识,但如何让这笔钱管得住、用得好,成为了监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监管“一条龙”

医院自查是监管制度的第道防线,这也被看作是监管的源头。

神木县已经出台多项免费医疗的政策,关于参保患者身份确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出院报销等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的管理措施。医院需要按照这些规定,逐一进行审查。

在神木县医院和高新、大兴等民营医院的大厅里,最惹人注意的就是摆放于醒目位置的神木县关于全民免费医疗的相关规定。

第二道防线则是医保办、合疗办组织人员定期开展的检查,同时卫生局、康复办每天会收集相关数据并按月统计分析。

在医疗卫生体系之外,监察局也加入了免费医疗的监管队伍。“监察局组织了支全民免费医疗监察大队,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对定点医院进行抽查。”张波说。

目前,神木县对免费医疗的监管主要还是依靠人力进行,致使只有6名日常工作人员的康复办工作压力非常大。张波正在努力改变这样的现状。

康复办配置简单的办公楼内有间专门的机房,它是正在筹建中的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中枢。“这台机器价值200万,是有人捐赠给我们的。”张波指着机房中的那台IBM刀片服务器对记者说。

进入医疗信息系统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名免费医疗服务对象的姓名、照片等信息。这是康复办耗时两个月的工作成果。

“我们让各乡镇提供符合免费医疗资质人员的资料,这些东西拉到康复办几乎装了一卡车,然后我们把这些资料、照片扫描进电脑。”张波说,“当时抽调了50个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两个月才弄完。”

“我们正在做一个警报系统,一旦有定点医院超标违规,它可以自动向监管人员发出警报。”张波说,“这样就可以省去监管人员很大的一块工作量。”

“我们要做的是合理控制”

按照规定,每月对定点医院进行的规定指标考评中,每项规定超出一个百分点将罚款2000元。在全年各项指标考核中得分差的医院,将被处以3万元以上至12万元以下的罚款,或者给予黄牌警告乃至取消定点医院资格。

大兴医院去年11月曾因为不达标被取消了定点医院资格。在资格被取消后,医院的住院量几乎减少了一半。尽管在整改之后恢复了定点医院资格,但大兴医院仍受到了很大影响。

在这样的制度下,无论是医院还是医生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医生要用什么样的药、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神木县各项考评指标的限制。甚至有人质疑,这种行政命令下的考评指标剥夺了医生的自主决定权。

但张波并不以为然。“整体上讲,以前医院是存在乱用药现象的,特别是乱用抗生素。这是需要我们管理部门解决的问题。”张波说。

实际上,康复办正在逐渐探索改善各项已有标准,并非简单的行政“一刀切”。

以人均住院费用为例。2009年神木县开始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时,全部定点医院人均住院总费用不能超过4000元。但实践中,县医院技术资源雄厚,医疗服务项目多;而民营医院力量薄弱,服务项目相对较少。这导致了同是4000元的标准,县医院超出指标以致违规,而有些民营医院却与标准相去甚远。

今年,康复办对这个标准进行了调整。县医院的人均住院总费用提高到了4600元,其它定点医院的标准则依据此前的统计数据,分为4000元、3500元等几个不同的档次。

“医院只需要在平均数值上达到要求就行了,我们不会去干预每个医生的标准。”张波说,“我们要做的是合理控制,通过给出一个标准,来逐步规范医疗市场。”有着三十多年医药系统工作经验的张波,带领康复办进行了一年零三个月的调研测算后,给出了这样一套标准。

即便如此,这套标准仍面临一个挑战。

定点医院在面对重病患者时很有可能产生消极情绪,因为对这种患者的医治很有可能使他们违反考评指标的规定。于是有人提出过建议,对类似心脏病、癌症等重大疾病单独制定费用标准。

“可能个别医院有这样的问题,但这是否具有普遍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张波说,“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我们不能因为几个声音而使政策朝令夕改。”

民营医院的角色扮演

神木县总共有15家县级医疗机构。县医院是公立医院,其余14所则全部是民营医院。其中,包括县医院在内的8家医院是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定点医院。

按照我国医疗改革的大方向,公立医院应该作为免费医疗的运营主体。神木县引入民营医院,主要是应对医疗资源方面的需求。

据测算,神木县大致需要1500张病床,而作为唯一一家公立医院的神木县医院仅有400张病床。尽管与免费医疗刚刚启动时激增的住院量相比,目前的情况已有很大的改观,但病床紧张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县医院已经搬进了新的医院大楼。按照政府的计划,县医院还将增加400张病床,使总病床数达到800张。

县医院扩大后,病床数将超过了神木县需求总量的一半,这又让人们多了一个新的忧虑:民营医院是否会边缘化。

“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更多的老百姓获益。”张波说,“县医院拥有我们这里最好的医疗条件,应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个条件。”

张波想让多元化的医疗机构参与到免费医疗当中来,他说这样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并在彼此之间进行参照、考量,使标准的制定更具有科学性。

第二篇:医疗制度改革经典案例——神木医改(范文)

神木医改

背景:

2009年3月1日,地处陕西最北部的神木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全民免费疗”的医疗改革措施,此举也引发了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再度关注。而神木县的“全民免费医疗模式”也为此后更多地方推出医疗改革提供了借鉴。因为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陕西省神木县,在一夜之间名扬全国。而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政策的实行,成为了一项“开国内先河的医疗保障制度”。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矿产资源丰富,县境内煤炭探明储量500亿吨,属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亿元,人均GDP高达6.87万元,财政总收入72.27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92位,西部第5位,陕西省第1位。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神木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成为全国医改格局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神木县的发展是从采煤开始的,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财政富百姓穷的现象还是普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屡见不鲜,经过核查原有数据,医疗预算,搜集国内外相关信息,走访各部门、医药单位及企业。终于在2009年3月 1日颁布了《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试行)》。在之后的九个多月以来,这项被称为”开国内先河”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了的确让全体神木群众真正体会到了”看得起病”的实惠。

改革的举措:“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包括三项基本内容 :改革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实施覆盖城乡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实施门诊医疗卡制度。

具体来说:

1.设定点医院,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在公共医疗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选择服务的提供者,政府通过制定竞争机制,按照医院条件选择定点医院,对县里评选的1家公立和7家民营医院作为“全民免费医疗”的定点医院实行动态考核,不达标要求被取消资格;

2.施行设定起付线的住院报销制度,乡镇医院报销起付线为每人次200元,县级医院为400元,县境以外的医院每人次3000元。起付线以下的费用患者自付,以上的费用全额报销。住院可完全报销的范围包括一般费用,特殊病情特别治疗的可以报销70%-90%,每人每年的医疗费用最高可以报销30万元。还将其他医院不提供报销的医疗项目也纳入了报销之列,比如安装人工器官,器官移植等特殊检查费、治疗费和材料费等等。3.实行门诊医疗卡制度,城乡居民每人每年给予100元门诊补贴,职工基本医保卡延续原政策,门诊卡超额自付,结余资金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

4.施行转诊制度,基本医疗实行就地、区域、逐级转诊,是确保基本医疗全覆盖、公立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卫生经费高效率、总经费不破盘的最基本制度

5.覆盖范围:神木县范围内参加医保的神木籍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未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不予享受免费医疗。6.组织机构: 康复工作委员会,跨部门的领导机构,由县委书记担任主任 康复工作办公室,作为管理机构统筹协调 县医保办和合作医疗办执行

7.监督体系:政府管理卫生局,卫生局管理康复办,康复办对医保办、合疗办、定点医院进行管理,监察大队独立对定点医院进行外部监督。起到分散权力、强化管理的效果;同时,利用“网络控制医师医嘱药费”、电子档案的集中管理等多种先进的监管方式,提升了监管的信息化程度,降低了权利腐败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保障了医改平稳的进行。8.资金筹管:收支分离,管用分离

全民免费医疗基金组成为:

(一)县医保办收缴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二)县合疗办收缴的合作医疗基金;

(三)社会募捐的资金;

(四)县财政拨付的资金。

全民免费医疗基金由财政局社保科设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具体由医保办和合疗办根据全民免费医疗支出需要报康复办审定后,财政局社保科予以及时拨付。9.费用管理:

费用结算:门诊医疗费用一般由个人门诊医疗卡支付,县医保办和合疗办按月结算。老红军、慢性病等的门诊费用由县医保办和合疗办按规定报销。

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先由患者自付,待出院后按规定到县医保办或合疗办报销。县医保办和合疗办采用“直通车”方式报销住院费用。

改革医疗付费方式: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力度,缓解医疗机构经济压力,二.合并县中医院和县医院,整合人员设备等资源,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缓解医疗机构的成本压力,打消“以药养医”的念头

三.政府通过招标定点生产或者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降低药价

四.彻底取消“以药养医”的体制,政府补贴药品处方服务的合理成本

五.建立了总费用调控机制、单病种定额付费制、人均总费用限额及对定点医院资格进行动态审定,并通过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将所有的县乡医院纳入一个统筹管控平台,对服务质量进行细化控制,促使医院自觉改善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使得“以药养医”无空可钻。

定性评价:神木医改并不是人们理想中的免费医疗,其核心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下的“全民医疗保险”,是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简而言之,就是走全民医保,但让政府在医疗中扮演主角;公立医保机构代表参保者的利益向各类医疗机构购买医药服务;医疗服务走向市场竞争。所以神木医改应该是全国医改方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医疗保险运作模式。形成了以民营医院(市场化)为主导,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医保制度。

成功之处(可借鉴之处):

1.统筹农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医疗一体化

2.公共医疗服务引入竞争机制,整合医疗资源,推动医疗事业的市场化,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标志着政府职能从管制向服务转变,从而基本实现了医疗服务中的管办分离

3.改革医疗付费方式,传统的医疗模式中都是医生开方,医院拿药,病人付费。神木改革中,通过公共财政中落实补需方的原则,大力推行医保供方付费改革,尤其是对于收费较多的住院服务开展改革。基本药事服务政府定价政府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取消以药养医体制,保障财政绩效,严格费用控制,实行用药三级审批制度,药品费用月报制度,药品费用日限额制度和推行合作医疗稽查制度。

4.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实行收支,管用分离,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实行三级公示和二次救助。

5.扩大医保受益范围,把门诊列入了报销范围,制定住院报销起付线制度,并提高了报销比例。

6.神木实施的全民免费医疗,在制度上彻底打破了以往干部职工,城镇居民,农民医疗保障待遇不同的局面。农民和城镇人享受到了同等医保待遇,每个人每年只需缴纳10元钱,就可享受个人只承担10%费用的医疗服务。这种城乡并轨,待遇一致的卫生资源’公平分配,真正体现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公益性,公平性。

7.将民众的购买力从医疗费用中解放出来,间接拉动了GDP的增长。减轻民众负担,提高政府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有利于后续政策开展。

8.实行定点医院动态管理机制,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台竞技,监督与淘汰不合格定点医院,定点医院为防淘汰,非定点医院争取成为定点,都会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 9.神木医改以监管规章为依托,监管机构为先导,通过多种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进行监管,形成了一套多层次的监管体系,能够有效的保证医疗服务的公平公正。10.控制诊疗环节,提高服务质量 11.建立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12.高财政投入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地区医疗资源总量的根本力量

存在的问题: 1.费用控制标准和报销比例皆有政府单方制定,在缺乏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科学性难以有效保证。

2.长远看来,政府主导的竞争机制,是否能稳定而积极的运行,尚需观察。

3.由于地域发展差异,以巨额财政投入支撑医疗系统运行的做法,短期内难以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

4.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偏低,不能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5.相关医改的法律法规,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边实施边完善的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6.医院报销运行方面,缺乏发票审核机制及财务核算方面存在弊端。7.各医疗定点医院缺乏有效协调

8.广大居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公共意识淡薄,自我管理能力差。

9.城乡医疗机构补偿比例相同,会导致乡镇卫生院病源流失,而遭到淘汰。这就要求坚持定点医院与转诊制度

10.定点医院制度导致非定点医院门可罗雀,人员设备等资源闲置,非定点医院为了升级成为定点,定点医院为了不被淘汰,扩大规模,更新设备,也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医疗服务的资源配置效率

11.导致参保居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产生有病看不了,病好不出院的局面。进而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医疗资源浪费,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同时也反应出了医疗服务的不足

12.求医潮涌入定点医院,政府财政出现紧张。

13.医疗条件和质量上的不成熟,费用控制严格挤出医生的部分灰色收入,同时工资水平不变,工作量却增加了。医生压力大,矛盾多

14.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相对脆弱,全民免费医疗政策下,神木医疗体系疲惫不堪,医疗资失控性短缺,重治疗轻预防依然存在,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神木体系难以应对

15.政策设计不合理,报销范围过广,难防道德风险。免费激励下,医生和患者都存在过度占用政府财政享受医疗服务的倾向,这种合谋会带来逆向选择,财政入不敷出,最终政府陷入两难境地。也不利于居民健康维护 16.有限资源高度竞争,催生腐败

17.免费医疗服务只面向当地居民,导致结构性不公正,忽视了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二是居民内部个人关系,行政权力,信息不畅的存在,会造成机制性不公正

18.财政预算缺乏合理规划,一方面公共医疗费用不断膨胀,另一方面,其他科教文卫支出受限

19.缺乏付费约束机制。没有明确规定单病种付费制度和患者可以免费接受医疗的程度,住院期限。

20.公共卫生属于公共产品,基本医疗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其他医疗服务属于私人产品。没有区分卫生服务的产品的性质,导致公共产品搭便车现象出现,进而导致公共资源不足或者浪费,私人产品不该纳入政府负担范围,导致高成本,低效率的出现

21.缴费机制有欠缺,患者先垫后付后报销,对经济状况不好的居民有困难。应该开辟绿色通道

措施(建议):

1.区分卫生服务产品的性质,分类负担

2.建立异地就医结算制度,解决流动人口异地医保问题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设定费用自付比例,引入中介组织如强制个人购买保险,约束医院,强化单病种付费约束机制,达到付费限度不出院自费,加大惩罚力度

4.按人头付费给定点医院,费用包干定额,防止医院提供不好的医疗服务和索取过高的价格。

5.设立基层,乡,县,三级转诊制度,分流患者,合理分配资源,防止县城市医院患者过分集中。

6.对所有医院实行同治同质,同价,公平对待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

7.充分发挥康复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指挥的作用,保证政策统一性,目标同一性

8.建立健全筹资机制完善基本医疗和基本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制度提倡预防为主,小病及时治疗大病进医院 9.坚持定点医院和转诊制度

10.加强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培养全科医生 11.加大立法力度,以法律形式来规范免费医疗政策的推进工作 12.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完善后备人才

13.推进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全民免费医疗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14.提高公民的医疗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素质

第三篇:医改

浅析新医改

摘要:自新医改制定实施以来,不觉已过三年。在这三年里,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疗费用继续水涨船高。然而,改革之事非一早一夕,不可否认我们的政府在医疗改革事业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一、新医改的内容与目标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二、医疗改革的社会根源

(1)医药卫生改革发展滞后,不能有效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2)医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基层卫生卫生服务体系薄弱;(3)医疗保障体制不完善,还不能消除“因病致贫”现象;(4)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5)药品和医用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影响了基本药物的可及性;(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较大的城乡、地区和人群差异,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的效果。

三、新医改开展的具体工作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我国的新农合是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已覆盖8.35亿人,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筹资水平达到人均155.3元。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政府不断加大卫生投入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已经从2001年的40%提高到61.8%,个人支出比例从60%降到了38.2%。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截至2010年底,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57.2%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零差率销售后的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同时推进定编定岗、绩效考核、多渠道补偿、人事分配等体制机制改革。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09年以来,中央累计安排资金400亿元,支持1877所县级医院、5169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382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所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财政部还安排13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购置。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三年内通过转岗培训、定向培养等方式为基层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政府从2009年开始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包括健康档案管理在内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例如儿童免费注射乙肝疫苗,农村适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和乳腺癌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贴等。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一方面,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优先发展县医院,建立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采取全科医生培养等政策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另一方面,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采取一系列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措施,提高服务能力,完善医院内部控制费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公立医院外部的监督制约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对医改的评价与见解

医改事业关系到十几亿人民的健康福祉,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全局的系统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医改启动实施的前三年,也就是2009-2011年,是医改的起步阶段,着眼于保基本,从基层入手推进改革。尤其是在基层成效更加明显,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较大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推动了民生保障和改善,也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但医改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改革的难点进一步聚焦,只有持续深入推进,才能不断扩大改革成效。因此,制定医改规划,进一步凝聚共识、找准突破口,推动医改持续有效深入是必须的。

(一)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路

落实政府责任,改革补偿机制。坚持公立医院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和应履行的职责,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医保经办机构和卫生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加强卫生部门对医疗费用的监管控制。

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创新医院管理服务。推进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理事会与院长职责。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鼓励和促进社会办医

1、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要落实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社会资本优先的原则,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地区)依法开办私人诊所。

2、进一步改善执业环境。要全面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在税收、价格、医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大型设备配置、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鼓励和优惠政策,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创造公平发展环境。

3、坚持扶优扶强。要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这契合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也是国际上通行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有特色的医疗机构,发展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大型医疗集团。

(三)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1、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工作。完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2、提高医保服务水平,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即时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结合疾病临床路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增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探索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要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筑牢医疗保障底线,全面推进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加大对重特大疾病的救助力度,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公益慈善的协同互补作用,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问题。

六、最后结束语 我们说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固然没大错,但决不能知难而退,不敢触及体制性矛盾,仅仅在医疗卫生体制的外围打转。当然,期望在极短时间内实现改革目标,并不现实。但是,改革的大方向、改革的路径设计,必须要明确,不容回避。

对改革者而言,务实的态度是,首先要明确改革的方向和主旨;其次,应当不惧失败,不讳指责,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行。如能以平常心评估新医改三年的成效,坦然接受批评,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加快制度性改革,庶几近之。

第四篇:医改

未知的医疗界

医改相信大家都听过,据我所知并不是改不了,而是会触动很多官员们的口袋,高价医药费用这个黑锅医生已经背的够久了,是时候放下了!

就单说药,我国同一类消炎药单注射用的就有几百种之多,但价格却是天壤之别例如头炮曲松钠规格是1.0g一支的只要2元不到,但是有的厂家出了0.5g一支竟要50元同样的是一种成分为何在同一家医院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还有某感冒要成分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换了下包装就成新药了啊??国药准字是怎么上的,难怪中国每年都有几千种新药,原来是换汤不换药啊!

近些年来不知到是谁那么有才,要医改说医院的药品都要政府采购,本来是好事可不曾想老百姓又白高兴了一回,多了一个政府机关,只能说是多了一双手拿钱!便宜的药根本就进不了医院,就说一盒消炎药,本身就10元,政府采购加价15元(这还算少的)就是当地政府拿二十五元发票给国家要钱,结果只用了十元,这是何等的暴利啊!现在公立医院都是把钱上交国库了,(这也不知道是那个人才想的捞钱的点子)自己没点私房钱。药到医院了又要加点价,这个钱是加着为国家赚的。因为钱都上交国库了啊!

医生苦苦的守住那1000元不到的基本生活保障,背后还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有时候人家家属真的是为感谢送点吃的,你们又看到了,眼红红的心里不爽,又给医生安个收红包的罪名。医生真的很受伤。

本人认为要医改就要先改药。要把那些拿钱的手都剁掉!那就算是干净了!

第五篇:医改

医改

基层卫生机构就应该转变观念,把公共卫生服务做好,把百姓的小病治好,这样也就缓解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让更多的好医生有更多的精力来医治大病。

10月6日,在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该回老家享受国庆假期的史松涛,此时却正在自己的科室里忙着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而在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西营社区卫生服务站,70多岁的郑阿姨连过节也没放下去卫生服务站测量血压的习惯„„

作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前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农村基层医疗改革的深入,这些坐落在田间地头、社区街道的卫生服务机构在逐渐走向规范化的同时,还要承担起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能,将日常工作从医疗、卫生,扩展到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领域。

农民的家庭医生

韩村河镇中心卫生院暨韩村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涉及27个行政村、4万余村民的看病问题。在把乡镇卫生院转制为卫生服务中心的同时,对于“卫生服务”的认识也同样需要转变。

徐俊杰院长介绍,在转制之初,从中心院长到站上的卫生技术人员对于“社区”、“社区服务”、“公共卫生”等理念并不是很了解。转制之前,村卫生室只做好看病拿药的工作就可以了(主要以基本医疗服务为主,是一种坐等病人上门的服务模式);转制之后,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重点向强化公共卫生职能倾斜,卫生服务中心就要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让医生走出医院,走进农民家庭。

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已与17个生活社区,1650户、4237人签订了《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开展了家庭式医生服务,社区医生服务团队覆盖率达到100%。

除了做好农民的家庭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疾病预防、理疗康复等知识的普及,作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2010年,服务中心开展了脑中风的筛查和防控工作,每月需对299名高危人群进行随访,截止目前已经随访6次,随访人次达到1782。目前,服务中心已完成对辖区内心脑血管等四种常见慢性病的人口普查工作,并建立电子档案,为慢性病患者免费发放防治药物。

徐院长说:“给因病致残的患者进行康复是一件十分漫长的工作,需要我们基层医务人员具有足够的耐心。我们不仅亲自给患者做康复,还把康复知识教给患者及家属,让他们乐于接受,从而也建立患者的康复信心。”

然而在最初组织医务人员“下乡”时,徐院长也认识到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俗话说你要给人家一桶水,自己要有十桶水才行。我们下去讲的课程和内容是不是符合老百姓的要求,是不是能让老百姓接受,这都是问题。在04年参加中残联培训之前,我自己对康复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回来给院里的医生讲课,他们都问‘这什么跟什么啊’。你想想,如果连我们的医务人员都不明白的问题,老百姓就更听不懂了。”

针对这个问题,从2009年开始,服务中心便从每个社区抽调一个医生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康复培训,“之后大家对康复有了最基础的认识,也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下乡”活动开展得好了,可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徐院长面前。“从医疗卫生到健康教育,这些工作全都是需要人的。但是由于基层卫生院人员比较少,在合编的时候只是考虑了服务人口,没有考虑到原来我们这里是乡镇卫生院,承担着全镇的医疗卫生责任和床位的问题,所以人员就相对紧张。”

小医院严标准

为保证自身医务人员的从业资格和医护水平,服务中心经常组织人员到大学和对口支援单位进行培训。据徐院长介绍,服务中心本科一学历医务人员(第一学历为本科)占全体人员总数的5%;通过组织进修及后期培训,本科医生所占比例提高到20%。而在全科医生资质的培养方面,只有取得助理医师、临床医师等资格的医务人员才有资格参加全科医生的培训及考试。

为了吸引更多的高学历医务人员到农村基层就业,北京市制定了外地大学生引进政策。通过统一的招聘考试,一经所在的基层医院聘用,其他省市户籍的大学生就可落户北京,同时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岗位编制和与之相应的工资待遇。

老家在河北廊坊的口腔科医生史松涛在韩村河社区中心工作已将近两年。这两年的时间里,史松涛的内心有过从学生转为医生的自豪,也有过户口落入北京的兴奋,但同样也有对目前收入偏低和未来生活的苦恼。

“去年刚开始工作时还是比较艰难的。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实习医院环境和带教医师,独自一人单独处理病人,有好几次通过查资料或咨询别人才顺利治愈了一些以前没见过的病例,这让我兴奋不已。当遇到棘手的病例时,我也焦急得彻夜难眠。就这样一步步走来,我才有了现在的成熟。”

从最开始独自处理病人的艰难,到现今的日趋成熟,史松涛也在与病人的磨合中总结出社区医院的一些规律。“在社区工作,病人都有他的地域特点,由于面对的农村患者缺乏医疗知识,有时就要耐心地为患者进行讲解。实践的过程肯定会充满各种坎坷,但我相信成功的快乐也会有的。”尽管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还要面对各种大大小小的考验,史松涛却依然把社区工作作为承载自己医生梦想的平台。

而让整个医院进入标准化管理轨道上来的,莫过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据徐院长介绍,目前纳入基层医疗机构的零差价药物已从过去的300余种增加到500多种。

2006年底到2007年,零差率药物制度开始在基层医疗机构执行,这也是基本药物制度的一个前身。药物不再加价,便逐步斩断了导致“看病贵”的“以药养医”的利益脉络。不让医药企业再从中做利、提成,直接把利润让利给老百姓,才能让老百姓享受到低廉、全效的药物。

2006年以来,北京市政府为各基层医疗机构统一配备了医疗设备,且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全部实行零差率药品销售,处方值由原来的50元降到30元,降幅为40%。同时,针对山区患者还配备了巡回医疗车,每周选派党员业务骨干义务进山,为群众送医送药,免费接送就诊病人。

然而旧的“以药养医”体制被逐渐废除后,医院的“口粮”就断了。为了避免基本药物制度的半途而废,同时也为了根除旧有医疗体制痼疾,北京市房山区政府从2006年12月25日开始,就实行了药品的零差率销售,同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施行“收支两条线”。一方面是医院收入的全部上缴;另一方面则是由政府财政统一拨款,保证医院的所有正常支出。

“政府对于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年收入拨款每年都在增加。收支两条线实施后,我们就不用每天盯着收入,即使这个月收入不多,但也能保证人员正常运转和工资的发放,医院就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了。”徐院长说。

甩掉业务压力后,为了防止“吃大锅饭”,在保障员工基本工资发放的基础上,韩村河镇社区服务中心又将“绩效工资”制度落实了下去,以此来激励医务人员多做工作。据徐院长介绍,即使是绩效工资,也不是和业务额挂钩,而是按照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多少的标准来考核。

平凡中出真情

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其收益不能和大医院的医务人员相提并论。然而正如徐院长所说,基层医务工作者虽然平凡,但他们对于患者的情谊却不输给任何人,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正是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基层百姓。

2009年冬天,一个患有精神疾患并伴有全身水肿、尿蛋白3个加号的高危孕妇的到来,惊动了整个韩村河社区服务中心。为了保证孕妇及胎儿的安全,必须转诊到友谊医院待产,而孕妇家人却因担心费用太高悄悄地从医院走了。

徐院长接到电话后,立即向镇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并亲自带领医务人员到孕妇家中做工作,最终征得了孕妇家属的同意。为防止出现意外,卫生院立即派出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将孕妇安全转入友谊医院,同时免除了孕妇500元的转院费。12月28日,这位特殊的产妇安全地产下了一名女婴,病情也稳定了下来。

中心护士贾婷在社区工作已有三年,说起社区工作,令她感受最深的就是患者的朴实,有的时候和病人相处就像和自己亲人一样。“他们对我们就像是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照顾,有的时候问我们吃得怎样、工作辛不辛苦。过节值班的时候还会给我们送来吃的东西,让我们很感动。”

然而最令贾婷感到伤心的,就是病人说出类似于“这里连检查都没有”、“连病都看不了”这样的话。由于基层医院没有血库,因此按照规定,一级医院及村卫生室并不具备大型手术资质,除了计划生育及外伤包扎处理等小手术外,产妇分娩及阑尾炎等转制之前能做的手术也要分流到二级医院去。

有的医生不愿意放弃手术,而徐院长却能完全看得开,“医院没有血库,一旦手术出现大出血情况,就会出现严重医疗事故,上边这样做也是为了百姓的安全着想。而且基层卫生机构就应该转变观念,把公共卫生服务做好,把百姓的小病治好,这样也就缓解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让更多的好医生有更多的精力来医治大病。能够做到这些,我们的意义也就实现了。”

“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模式已逐渐为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居民所接受,特别是基本药物的广泛应用深入人心。

社区医疗的实惠

9月29日上午,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岁的刘莲光正在接受治疗,患有颈椎疼痛的她,正在中医科等待医生的按摩。

在虎门镇打工的刘莲光,几年来一直从事空调马达的装配工作,为了多挣些钱时常加班加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如今落下颈椎受损的毛病,最近还不时地咽喉发疼。“来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便宜多了,有医保真好。上次看病加上拿药只花了8元钱。”一向节俭的刘莲光谈及花费很是满意。

刘莲光并不富裕,每月算上加班收入,工资也仅2000多元。刘莲光的丈夫也在虎门打工,开货车,两人每月加起来收入近5000元,除去每月180元的房租,她对现在的生活感到知足:“现在情况好多了,公司给上了医保,有病就可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去不一样,特别是全部自费时,最怕生病,感冒一次,吃药和挂吊瓶,几百块就没有了。几百块钱对于在老家四川的7岁儿子来说,一两个月生活费就够了。”刘莲光深有感触地说。

给刘莲光治疗的医生潘才幸,是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他在今年的从医实践中体会到:“药费报销的比例增大后,特别是推行基本药物零差价后,好多患者向保健型方向转移。”出身中医世家的潘才幸,在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按摩和针灸,每天接受治疗的患者大约在30人左右。潘医生分析,零差价的基本药物制度是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

“现在社区门诊人均处方在44元左右,采用“零差价”后,会便宜3—4元。现在我们这里推行了双转诊服务:小病不出社区就解决了,大病到镇医院或市医院,等病情容易控制后,再回到社区服务中心。这样给患者省下不少费用。”

鉴于刘莲光咽喉发痛,潘医生给她开的处方中有“众生丸”。该药每盒10.7元,比在私立医院的13.5元一盒省了2.5元,而社保报销70%后,刘莲光只需支付3.21元。

“以药养医”被终结

基本药物零差价(医疗机构在购买药物时的价格与用于患者的价格相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广东走在了前列,东莞市又是广东省最先落实的市区。

据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斌龙介绍:从今年开始,东莞已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了基本药物零差价。目前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有307种,广东又增加了244种,基本可覆盖所有常见病,同时取消原先的15%药品加价,同步落实基本药物医保支付政策。

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金行中向记者介绍,目前,东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统一实行广东省阳光采购,2011年将不会自行采购基本药物或者制定基本药物目录,而将全程参与广东省药品统一阳光采购,“到时将以镇街政府为结算单位,和药商进行结算,降幅可能达到50%以上。”

为什么价格降幅这么大?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力军曾表示,以往的采购模式下,因没有将药品的采购量和价格挂钩,企业招标成功后卖多少药物没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药价降不下来。而在今年的阳光采购环节中,涉及到基本药物的采购项目将实施一种药品由一个厂家中标的模式。厂家一旦招标成功,能匡算出全省市场带来的销售量,企业自主让利的空间就大多了。“此举还同时将企业用于回扣、公关环节的利润挤压出来了。并主动选择更为优质的配送企业,压缩配送环节的费用。”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疗资源配置渐趋合理,“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模式已逐渐为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居民所接受,特别是基本药物的广泛应用深入人心。这样既能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又能减轻市民的经济负担,还能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7个诊室、23个服务站。现在已经形成患者步行15分钟就可到达卫生服务中心的局面。服务站主要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等,其用药也大部分属于551种常见的基本药物。

零差价的药物制度,不难看出最终受益的是社区居民中的患者。那么医生和社区服务中心的积极性是否受到影响呢?基本药物零差价给社区医护人员带来了什么?

“零差价的药物制度推行后,医护人员工资不但没下降,反而大幅度增加。副高职称的医师过去月工资是4000元,实行阳光网药物采购,并推行零差价后,现在却能拿到近8000元的收入。‘以药养医’将一去不复返,有这样的收入水准,医护人员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比如大家最关心的房价问题,在虎门,现在平均房价在6000元一平米,相比较“北上广”等大城市,其实际有效收入高了不少。”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斌龙主任介绍。

没有了基本药物的盈利,工资为什么还会增长呢?原来医护人员高工资的增加部分,绝大部分来自东莞市和虎门镇地方财政补贴,其中虎门镇补贴是重中之重。这样,通过广东省阳光网统一采购药物,过去从药品中盈利的模式被彻底打翻。

政府主导是关键

在今年的前9个月中,虎门镇前来就诊的社区居民平均每月增加15%。上半年,23个服务站接诊量达5万多人次。虎门是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其中本地人口12.4万,固定外来人员64万,灵动性特别强的人口有20万。前两者绝大部分都享有医保,并且免费建立起了健康档案,整个虎门镇已有33万人建立了档案。

记者了解到,东莞市在2008年和2010年初,分别完成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基金调剂使用”的城乡一体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两个体系的建设。在住院方面,近年来东莞市不断调整住院报销待遇,实现了低起付线,高住院报销比例及高封顶线。以2010年为例,最低起付线为300元,最高报销比例可达95%,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了15万元/人。其中,城乡一体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住院基本医疗费报销比例95%以上属全国最高。

“只要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义为公益性,而非盈利性,在政府的主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还是在其他相对落后的省市,同样可以大力推广。”李斌龙主任坦言。

提高全科医生的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医疗预防、分诊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更能为化解紧张的医患矛盾、重建医患信任搭建良好的平台。

到今年十月,王刚工作就满两年了。2009年,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王刚进入家乡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名社区医生。两年全科门诊的工作经验,让王刚对于全科医生这份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

“发展全科医生制度是未来社区医疗的方向。做好这方面的服务,不但有利于普通百姓的健康,更能有效地缓解医患矛盾,也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王刚说道。

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从早晨八点到下午五点,都不得闲。”王刚所在的全科诊室在一层大厅左手边,十余平米的屋子有包括王刚在内的三名医生,这里每天都挤满了患者。

65岁的赵大爷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小王,国庆节还值夜班呢?给我量量血压吧,最近总感觉头晕。”

“您看您走得气喘吁吁的,先坐一会儿喘喘气吧,要不然血压量不准。”赵大爷坐近了,王刚听到他呼吸得很急促,便让他先歇一歇。他开始问起赵大爷最近是不是停了降压药,有没有感冒、上火。“就国庆节那天,我孙女发烧了,我熬了两夜没合眼„„”赵大爷打开了话匣子,还向王刚咨询起孙女吃的退烧药。

“您看,高血压就怕上火。来,您撩起袖子,我给您量血压。”王刚一边给血压计充气,一边嘱咐道:“现在换季,心脑血管病人都要注意。通俗点讲就是血管也会热胀冷缩,天气凉了,您血管也就窄了。这时,本来心脑血管压力就增大了,您还上火,要注意自己调节!”

刚送走赵大爷,一位阿姨走了进来,说自己低压不太正常。王刚笑着说道:“阿姨,您前几天来过是吗?咱们都查了,没别的问题,只要减减肥就能调节低压。”“我平时干活也挺多的呀!”“阿姨,我说的减肥、锻炼是说要跑跑步、游游泳、跳跳健身操。只要减掉四斤,您的血压就能降下来。”“好,小伙子,我听你的再试试!”

“医生您给看看,我家闺女总是流鼻涕。”看着眼前这个小女孩只穿着一件衬衫,王刚拉着她的小手问道:“感冒了吧,还穿这么少!”

每天,总有许多居民,晚饭过后出来遛弯,路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顺便进去量量血压,和社区医生聊聊,看看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而这里的24小时全科门诊,还为赵大爷、李大妈们亮着一盏灯。

从前,提起全科医生,浮现在人们眼前的还是美国电影中的家庭医生。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省市便开始试行培养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今年6月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自此,在中国存在了20多年的全科医生,正式走进了百姓生活。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全科医生的职责,并计划在2020年,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没病讲知识、小病及时治、大病不耽误,这也是王刚在全科门诊两年给自己的职业下的定义。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社区里的全科医生不但要承担预防、诊治的责任,还是首诊、分诊的把关人。诊治常见病、慢性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慢性病预防系统工作,指导社区护理、康复、健康教育,配合专科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全科医生是社区医疗的多面手。

温暖的社区门诊

“百姓非常需要身边的全科医生,我能感受到居民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两年的工作让王刚看好社区全科医生的未来。

无论多忙,对每一位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王刚总会多问几句、多嘱咐几句。有些慢性病患者一周来几次,王刚和他们见面就像朋友一样。“毕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大医院不一样,我们和居民交流的时间多一些。沟通、交流多了,关系自然就融洽了。”

按照国际经验,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医疗体系可以解决95%以上的疾病。提高全科医生的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医疗预防、分诊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更能为化解紧张的医患矛盾、重建医患信任搭建良好的平台。

社区承担的服务是“六位一体”的,即综合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而社区全科医生的服务又具有综合性、持续性、人性化的特点并且提供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这些都是未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

全科医生在与社区、家庭建立紧密的卫生服务关系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跟踪健康状况,全科医生制度不但能有效预防疾病,更有助于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改变居民的生活、就医方式。

因为在全科门诊工作,内、外、妇、儿全负责,王刚几乎给社区里的所有居民看过病、开过药。“小王不错,工作认真,对我们还耐心、周到。”提起王刚,赵大爷竖起了大拇指。

王刚就住在服务的社区,每天上下班,总有许多居民和他打招呼。“小王,下班买菜啊。”“王医生,办公室冷,别净顾着忙,多喝点热水!”

“人家都说中国医患关系紧张,我在社区却没这种感觉,我和患者的关系都特好,他们也总是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王刚笑得很满足。

制度尚待完善

成为全科医生以来,王刚的生活便格外充实。每周工作五天,不算无需问诊直接开药的,平均每天要为50位患者看病。每隔七天,王刚还要值一次夜班,前半夜来量血压、看感冒等急症的患者持续不断。

“我们人手太少了!”王刚的状态是社区全科医生真实的写照。卫生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7.8万名注册的全科医生。如果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来计算,全科医生的人才缺口高达30余万。

为让城乡居民拥有自己的全科医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2年,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万名。然而,培训也遭冷遇。以上海为例,2010年上海计划招收、培训300名全科医师,结果仅有144人报名。

薪资水平低是最直接的原因。王刚认为,长久以来,全科医生的收入属于财政拨款,收支两条线。在社区工作繁琐而辛苦,薪酬却不是很高。虽然现在增加了绩效方案,但仍然和工作量不成正比。

为解决全科医生薪资水平低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鼓励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执业。《意见》明确,全科医生不仅可以多点注册,也可以独立或者与他人联合开办合伙制诊所,增加收入渠道。然而,在王刚看来,每天高负荷的劳动让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做一份工作,而这种压力又源于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紧缺。

有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引进2000人,但三年里流失率非常高。另一份基于全国的研究数据也表明,2003—200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流失的正高、副高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分别占在岗相应职称人员总数的35.7%、10.1%、9.5%。

事实上,与薪酬相比,个人职业发展的隐忧才是王刚这样的年轻人最大的顾虑。“虽然我工作得很快乐,但真正从临床经验、医疗水平上,还和大医院的医生有很大差距。常来社区看病的还是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有些人久病成医,直接来拿药就行了。”王刚说道:“我们也希望大家都不生病,健健康康的。但做医生的,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接触一些疑难问题,我们的许多能力也会退化。”

王刚说,他最拿手的还是内科诊治。处理一些比较严重的外伤时,他也会害怕,生怕自己不够熟练。而同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胡医生,做了五六年的全科医生,但她觉得“考了全科医生的证和以前也没什么不同。”现在,胡医生仍然做着为居民打预防针的工作,其他科室很少接触。

与此同时,大医院的晋升空间比较大,职称评定的名额较多也是让社区全科医生羡慕却无奈的事实。“服务基层、讲奉献固然值得提倡,可现有的条件无法吸引更多有学历又有能力的医生到社区服务。”王刚说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曾益新也曾指出,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不仅是数量不足,具有医学本科学历并经过严格全科训练的全科医生更是少之又少。

这样的服务团队会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也会强化百姓已有的顾虑“社区医院的医生不如大医院的医生有本事”,“没出息、没水平的医生才来社区呢”。

“物质上的还好提高,但要改变百姓的观念就难了。如果社会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认识不能改变,我们感觉工作没有‘尊严’,得不到认可,那谁还愿意当全科医生呢?”从这一层面来看,王刚认为,全科医生制度还有待完善。

下载神木医改后免费时代的监管之路(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神木医改后免费时代的监管之路(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改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麻醉学系09级3班 徐梦姣 20092250130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

    医改

    http://chisc.net/doc/ http://www.xiexiebang.com/yiyuanguanli/guanlizixun/jixiaoguanli/2011-09-15/193.html http://www.xiexiebang.com/p-58118.html绩效考核 http://......

    医改

    我国重性精神病防治面临人才缺乏等挑战 重性精神病防治工作已被纳入平安医院建设总体规划,目前这项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当前我国重性精神病防治面临专业人才缺乏、患者医疗负......

    医改

    首提医疗纠纷 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医改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5-03-06 09:43:30 来源:东方网作者:白宣娇责任编辑:朱苑桢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

    医改

    2011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疗改革认识问题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化”对立? 有观点认为,中国应由政府拨款,建立以“广覆盖、低成本”为原则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还有人......

    医改情况

    xx医改工作情况 xx是山东省“360工程”重点配备中心卫生院之一,一级甲等医院。设有内、外、妇、儿、中医、骨伤、放射、检验、公共卫生等20个科室。现有职工43人,其中高级职称......

    2018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走好医改之路(最终定稿)

    2018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走好医改之路 申论范文:走好医改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

    2018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走好医改之路

    yn.offcn.com 2018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走好医改之路 申论范文:走好医改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