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期末复习备考习题4(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复习备考习题四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命题:赵长荣
2013.12.9
一、选择题部分
1.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 2.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有人认为:“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是当今时代的特征。用一种思想观念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实在没有必要,也是不现实的。”这种观点
A.没有看到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的客观事实 B.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C.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D.承认了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
4.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的第五届“汉语桥”比赛,共吸引了来自45个国家的102位选手参赛。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莫言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说明
①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之一 ②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7.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对莫言的作品做出了如下评价:你读莫言之前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他的作品中除了有精彩的关于爱、自然和善良的描写外,还有极其暴力、残酷、血腥的描写。尽管他的作品中描写的是自己故乡的小村庄,但让读者感受到的却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没有人能像他的作品那样让我着迷,莫言不仅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针对上述材料,莫言的作品之所以能让佩尔·韦斯特伯格着迷,主要因为:
①莫言所代表的中华文化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莫言以特色的文化内涵传递了共同的人类情感 ③莫言的作品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结晶 ④莫言的文学作品能够给人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较高艺术享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展现了中国饮食的“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这种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A.差异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包容性
9.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继的新朝代为总结历史,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纂历史,这个优良传统绵延不断。这有利于中华文化
A.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0.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②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1.古语云,“君子以厚德载物”,下列现象中能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是 ①中医药学主张从整体出发辩证施治 ②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相互交融 ③清明祭扫,中秋赏月的习俗世代相传 ④佛教与道教在南岳衡山共存于一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针对生活和网络中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有关专家指出,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我们之所以要尊重汉字、重视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比其他任何一种文字都更优秀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延续性、包容性、开放性。在长期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努力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长处,自强不息,为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选择,郑重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因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本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据此完成14~16题。
1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是因为 ①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体 ②中国精神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涵 ③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④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15.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培育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华文化建设之中 ③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不断丰富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
①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来抓②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在相互激荡的思想文化中发挥主心骨作用④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布《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我国将建设古今汉字全息数据库,收集整理中国古今汉字,厘清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此举是基于
A.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B.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重要标志 C.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惟一见证D.汉字文化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文化 1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表现在 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
③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综合国力提高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 ①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 ②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的需要 ③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要求 ④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20.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复习备考习题四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命题:赵长荣
2013.12.9
班级: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二、非选择题部分:
21.华夏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创造了象征着东方灿烂文化的中国瓷器。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精湛绝妙的工艺、光致茂美的质感、异彩纷呈的品类而名震寰宇,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和世界艺术宝库,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国无宁日、经济衰败、民不聊生,虽有不少有志之士与爱国的陶工及匠师们结合起来,为陶瓷的发展而拼搏努力,但整体上说,是中国瓷器艺术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整个工艺美术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广大陶瓷美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以及经济适用、朴素大方的日用瓷。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新时期,展现出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特征,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1)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2)新中国成立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瓷器艺术蓬勃发展,对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有什么启示?
22.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也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要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角度阐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12分)
材料二 2013年12月2日,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三号”将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落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新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新辉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做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联系材料二的观点,谈谈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复习备考习题四(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
1-5:CABDB
6-10: ACCCA
11-15:DBCBD
16-20:CBACC
二、非选择题部分:
21.(1)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分)
(2)启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保证;②文化工作者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文化创新;③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④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以上每点1分,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2.(1)略。
(2)①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文化“主心骨”的作用。(3分)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3分)③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3分)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分)
复习备考习题四(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
1-5:CABDB
6-10: ACCCA
11-15:DBCBD
16-20:CBACC
二、非选择题部分:
21.(1)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分)
(2)启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保证;②文化工作者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文化创新;③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④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以上每点1分,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2.(1)略。
(2)①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文化“主心骨”的作用。(3分)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3分)③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3分)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分)
复习备考习题四(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
1-5:CABDB
6-10: ACCCA
11-15:DBCBD
16-20:CBACC
二、非选择题部分:
21.(1)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分)
(2)启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保证;②文化工作者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文化创新;③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④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以上每点1分,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2.(1)略。
(2)①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文化“主心骨”的作用。(3分)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3分)③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3分)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分)
复习备考习题四(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
1-5:CABDB
6-10: ACCCA
11-15:DBCBD
16-20:CBACC
二、非选择题部分:
21.(1)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分)
(2)启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保证;②文化工作者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文化创新;③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④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以上每点1分,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2.(1)略。
(2)①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文化“主心骨”的作用。(3分)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3分)③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3分)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分)
第二篇:期末复习备考习题3(最新版本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复习备考习题三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命题:赵长荣
2013.12.5
一、选择题部分
1.“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明亮有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诠释经典,在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化表演应该
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④ 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5.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最美群体”。平凡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让真情永存。这启示我们应该
①贵义贱利,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②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③崇德尚义,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 ④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易中天因讲《品三国》而被戏称为“学术超男”,不过他不认同,他说:“其实我讲的是萝卜史学,所谓萝卜:一是草根的;二是很健康的,有益身体的;三是它可以生吃,素吃,荤吃,老少皆宜。”这留给我们的思考是
A.要发展传统文化 B.要发展经典文化 C.要发展大众文化 D.要发展萝卜史学
7.在游戏发展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如一些网络游戏产品中存在淫秽、色情、赌博、暴力等不健康内容。针对网游中的不健康内容,我们应该
①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②注重改造,精心剔除 ③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④正确引导,批判继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民间艺术的最大特点是雅俗共赏,群众参与性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易于接受。群众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启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A.坚持先进方向,奏响文化主旋律 B.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C.改造传统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D.面向广大人民,发展大众文化
9.“红色”影视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和《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改从前红色英雄剧中主人公的“高大全”形象,虽然都存在性格缺陷或工作作风问题,但人物形象丰富、逼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产业应以生产通俗文艺作品为主 ②文化产品不必追求太高的文化“品位” ③文化创新既要注重内容也要注重形式 ④文化创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复杂背景下,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等等。在各种文化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传统文化 B.现代文化 C.西方文化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1.2013年春晚节目丰富多彩,有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等。这些节目从不同角度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说明
A.文化发展要发展时尚文化而不是经典文化 B.文化创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C.文化创作要满足群众多种选择 D.优秀作品离不开优秀艺术家的文化创新 12.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业高峰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发表主题演讲,要求持续推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健康繁荣发展。中国网游产业健康发展需要
①弘扬主旋律,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示范作用 ②积极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③限制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④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引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号角。据此回答14-15题。14.上述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政治保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旗帜
④十八大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富者富不长久”“读书是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希望”,我们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切切实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有助于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各国之间软实力较量加剧,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全面挑战。面对新挑战,我国必须
①拒绝外来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尊严 ②倡导开放包容,放弃民族传统文化 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从治理网络内容到整顿校园环境,从加强少儿文艺创作到表彰先进模范,从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到推动全社会的更多关怀,党中央切实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说明党中央
A.加强文化传播,促进中华文化传承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公民 C.发展大众文化,丰富人民文化生活D.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8.一次次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让模范事迹迅速化作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我推荐,我评价身边好人”活动的举办,更让英雄模范可亲可敬可学„„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①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②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③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南湖红船是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嘉兴积极打造“红船旁的道德讲堂”,以“红船精神”引领嘉兴精神文明建设,使嘉兴人的精神面貌悄然发生了改变。嘉兴这样做有利于
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抵制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
②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
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鼓舞人,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消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
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别是它的
A.灵魂、主题、精髓、基础 B.主题、基础、灵魂、精髓 C.精髓、灵魂、基础、主题
D.基础、精髓、主题、灵魂
22.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微观基础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应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包括
①着力改革文化体制机制,自觉抵制“三俗”文化 ②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行业发展 ④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近年来,我国一些公民在出境旅游中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诸如此类的不文明行为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批评。加快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不仅关系到国内社会和谐,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为此,当前的文化建设应当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借鉴和践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24.在江苏阜宁,基层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多姿多彩,这得益于当地政府免费为百姓建设各类公共文化、娱乐、休闲场;得益于当地企业实行“文企联姻,共进双赢”的举措。阜宁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均由政府牵头、企业赞助,既让群众享受了免费文化大餐,又宣传了企业品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阜宁的做法
①维护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②通过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推进文化建设 ③繁荣了文化市场,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 ④扩大了文化消费支出,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飞跃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5.2012年7月15日,“善行河北·一诺千金”主题微电影大赛在石家庄启动。本次大赛旨在用微电影的形式,鼓励百姓以身边的善行善举诠释“诚信、博爱、责任”。这一活动的举行有利于
①发展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②繁荣文化事业,构建多元价值体系
③丰富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 ④弘扬诚信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复习备考习题三
班级: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二、非选择题部分
26.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文明交通素质,打造“礼仪之都、人文杭州”,构建和谐社会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杭州市启动了“文明从脚下起步”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人为本,规范交通行为,提升城市形象,创建文明、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运用所学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说明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9分)
27.“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议》强调,要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材料二 《建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不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6分)
(2)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10分)
28.材料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原子弹。由于它以向往高尚和追求文明为目标,以文化主体自身的强壮和武装为特征,因此它自然会成为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思想基础与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材料二:我们有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优良传统。77年前,鲁迅就写过文章,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说法,认为当时虽有‚自欺力‛的笼罩,但我们还是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自豪地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那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邓小平郑重地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2)有人说,“我们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出于热情,而且也出于理性(即我们有条件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理解这句话。(6分)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及其表现是什么?(10分)
29.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一:为了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高尚人文品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文化权益,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2012年以来某省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材料二: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面对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轧伤了的孩子无人敢救;做了好事反成肇事者,见义勇为反而走上被告席……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社会的个别行为和少数现象。近来,无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护士‛、用双臂撑起坠楼男孩生命的四位‚最美农民工‛、为孩子教育而奉献青春的‚最美乡村教师‛、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他们的行为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生活变得温暖明亮。
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该省为什么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青年学生应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10分)
复习备考习题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
1-5:CABCD
6-10:CBDBD
11-15:BDDAB
16-20:BBBCC
21-25:ACACC
二、非选择题部分
26.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②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③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27.(1)①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①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大为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培育“四有”公民;③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8.(1)说明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推动建设文化强国的极端重要性。(2)即课本99页专家点评。(3)即课本98页最后一段。
29.(1)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志;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略。(3)青年学生要学习道德模范身上体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时代气息,并发扬光大;(2分)青少年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青年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青年学生要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分)青年学生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
第三篇: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棠中《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7)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二、质疑拓展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2: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5、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
6、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因此应该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7、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三、巩固训练
1.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而我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戏剧同样享 誉世界。习近平主席在访英期间倡议2016年中英两国共同纪念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 400周年。这体现了 A.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D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
2.新中国刚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对此,毛泽东自信的宣告:“封锁吧,封锁他十年八年,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事实证明,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使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自强不息的精神
A.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B.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 C.在任何时期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心骨
3.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从事抗疟新药的研究。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2015年诺奖得主屠呦呦的这段经历()A.集中体现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B.表明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D.体现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阶级性 B、包容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5.全国政协常委会决定将在2016年11月12日隆重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A、善良朴实 B、爱好和平C、自强不息 D、艰苦朴素
6.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带有了“互联网+”的特质,让普通作者,甚至是观众都能和电影制作方零距离接触,让他们之间能够畅通无阻地进行沟通,为电影带来更优质、更受欢迎的内容。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创新的主体 ④人们既创造和发展文化,也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6年1月25日,锡剧《紫砂梦》在南京紫金大戏院隆重上演,这是一部百年丁蜀紫砂壶的创业历史,更是一曲丁蜀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用生命奏响的紫砂之歌。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③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现在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是“文明的冲突”,即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这一观点
①没有看到文化在传播中相互交流与融合 ②否认了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否认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④否认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了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西游记》、美国版《花木兰》、《功夫熊猫》等,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经济效益。这启示我们
A.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应大力提高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10.2015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申遗的不断成功
①表明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再次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进一步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是因为它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15年11月,国家文物局对南京地铁5号线设计方案表示“暂不同意”,要求方案对“文物影响评估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改。这种将“文物安全审批”前置,保护文化遗产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是因为文化遗产()①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对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③有助于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④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云南的吊脚楼、山西的窑洞,这些建筑已不适应今天人们的生活习惯,可是人们依然会怀念。这说明()①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②精神活动需要借助于物质载体 ③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漫步景区,打开手机连接龙门石窟官方微信服务号,3D实景地图、语音导游、在线客服“连接一切”的互联网思维融入丰富的历史,更能让游客听懂龙门石窟石头发出的“声音”,获得不一样的体验。龙门石窟 “互联网+”智慧旅游上线()
①实现了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②通过市场运作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通过科技讲步促进文化的传播④说明外出旅游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据调杳,大多数年轻观众不喜欢戏曲,觉得“没感觉”,其重要原因是戏曲题材内容与时代脱节、节奏太慢,与影视、互联网等其他娱乐文化相比戏曲形式不够丰富。下列做法中有助于让传统戏曲得到更多年轻人青睐的是()A.为传统戏曲文化注入时代精神B.摒弃传统戏曲文化中的糟粕 C.固守传统戏曲的稳定性和特色D.让人民群众成为戏曲创造的主体 15.地名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信息,与当地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宗族构成、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等文化密切相关,例如镇江西津渡,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古渡口名,而且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地名的形成说明了()①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意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要对中华文化进行护根、承脉、铸魂、补钙。其中,护根,就是保护、涵养梳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脉,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这是因为
A.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见证 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D.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17.(2016·南通一模)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抗战精神
①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②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③源自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实践 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5年暑假,教育部等部门发文规定,中小学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开展劳动探究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从文化角度看,这是因为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教育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四、补充训练
19、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歌曲《中国话》中的这句歌词从一个侧面说明()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21、“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谈,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状”,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源远流长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包容广纳
22、清代魏源写过一首诗来形容珠江文化的二重奏:“濠镜羊城水气氲,华夷估舶(注:估舶意为商船)自成群。门前潮汐家家海,檐际榕棉寺寺云。”这说明珠江文化()A.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文化交融而成的 B.带着自己明显的区域特征,与其它区域文化完全不同
C.是珠江人在珠江地区创造的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D.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征
23.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②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有位教授用三首诗词来形容三大江的文化特色。
24、“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中华文化的()A.包容性 B.不平衡性 C.同一性 D.时代性 2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五、简析
1.材料一“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讲述的故事引起广泛共鸣。青蒿素的发现并非偶然,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反复筛选、试验,经过190次失败后,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启发,1971年用乙醚成功提取出青蒿素。1984年科学家们实现青蒿素的人工合成。2004年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走向世界
材料二 屠呦呦在颁奖演讲中说道,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汲取其精华,走中西医药相结合的道路,优势互补,从而造福人类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认识。(6分)
2.“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系统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从实际情况看,“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对过去30多年发展遇到问题的总结,也是下一个周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上的飞跃。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将发展的重心从“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转移至“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意味着,“十三五”则更注重“质”的飞跃,强调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并据此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
当然,实现、贯彻这“五大理念”绝非易事。以创新为例,创新发展除了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有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形成激励创新的制度生态。基于此,“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等。这种将创新提升至制度生态,无疑是对创新理念的更高层面的认识。
下一个五年,我们能不能真正贯彻五大理念,决定着中国的命运和未来。如果中国在这五年为这五大发展理念构建起真正实施的制度和公共政策架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十四个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我国制度创新的路径提几点建议。(6分)
3.没有他们,中国不可能有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没有他们,中国不可能实现“保八”的 目标;全世界都以敬佩和畏惧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东方的群体,他们的名字就叫中国工人。美国《时代》杂志16日宣布,“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一个群体获得亚军。这肯定了中国工人在苦难面前挺起的不屈的脊梁,肯定了他们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贡献。中国工人入围《时代》人物又一次振奋了民族精神。
(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中国工人为什么要挺起“不屈的脊梁”?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3)怎样挺起“不屈的脊梁”?
棠中《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教学案答案
单项 1-5ABABC 6-10CDABB 11-15CCBAB 16-20BDCDB21-25AACAD 质疑拓展BBBBBBB
1、①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要尊重中医药文化,培育好、发展好中医药文化。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繁荣,要立足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做到中西医药的有机合,从而造福人类。③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彰显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要弘扬中医药文化,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④中医药文化是宝库,要树立高度的中医药文化自觉和自信,深刻认识其地位作用、正确把握中医药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责任。
(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给6分。若②答“中医药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对待中医药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给1分)
2、①实现制度创新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②继承优秀传统,兼收并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推陈出新。③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求,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制度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每点2分,共6分)
3、(1)“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工人之所以要挺起“不屈的脊梁”是因为: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3)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棠中《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教学案答案
单项 1-5ABABC 6-10CDABB 11-15CCBAB 16-20BDCDB21-25AACAD 质疑拓展BBBBBBB
1、①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要尊重中医药文化,培育好、发展好中医药文化。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繁荣,要立足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做到中西医药的有机合,从而造福人类。③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彰显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要弘扬中医药文化,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④中医药文化是宝库,要树立高度的中医药文化自觉和自信,深刻认识其地位作用、正确把握中医药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责任。
(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给6分。若②答“中医药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对待中医药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给1分)
2、①实现制度创新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②继承优秀传统,兼收并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推陈出新。③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求,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制度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每点2分,共6分)
3、(1)“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工人之所以要挺起“不屈的脊梁”是因为: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3)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第四篇:高二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试卷
高二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诗歌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是我国文学艺术的核心,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对人们心灵的抚慰。这说明()
A.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B.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C.诗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2014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发掘40周年。2014年9月28日,“真彩秦俑”展在秦始皇陵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览通过对彩绘俑头和秦俑坑中各种彩绘遗迹的展示,向观众呈现了秦俑的“千人千面”和“绚丽多姿”。该展览()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如揭阳当地人的口头禅“察人”、“老在行”、“俏过王莽”、“软风软日”等生动亲切。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人们担心方言会加速流失。下列对方言文化的认知,正确的是()
①方言文化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②方言文化具有地域性,但不具备世界性 ③揭阳市的方言比其他地方的方言优秀丰富④方言文化的变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中国汉字拼写大赛正在CCTV10热播!央视主持出题,社科院专家为考官,最标准纯正的发音与笔划,带你进入最奇妙博大精深的汉字世界!活动旨在通过汉字拼写大赛,让大家重视汉字、重视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传统的东西,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这是因为()
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③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 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才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A.中华文化具有特殊的包容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D.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6、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③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为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浓厚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0、2013年2月25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并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此事一报道,随即引发教育界的激烈争论。下列对“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看法正确的有:()①在数字时代,强迫儿童用他们以后几乎用不到的字体写字是浪费时间 ②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真正重要的是键盘,而不是书法
③文字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该做法有利于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④书法是文化、艺术的典型形式,该做法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1、在获奖感言里,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他没有用处„„”“文学无用论”致辞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文学艺术()
①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 ④展现了—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熔化物我,创造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 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3、中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但遗失损毁情况较为严重,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文化典籍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国重视文化典籍的保护工作,是基于()①文化典籍是我们的先进文化
②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④抢救和保护文化典籍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必定坚不可摧、巍然挺立。中国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古已有之,亘古不变 ③可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 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在革命年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是爱国;今天在和平年代,爱国则要求我们把“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铭记心中,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努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表明()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体要求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凝聚强大民族力量 ③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④提高民族科学素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有一种精神,它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不安于小成,不诱于小利,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等。这种精神是________精神。()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8、新时明广东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沐现了鲜明的时代持色,是新时期广东人民开创新事业重要精神动力。这表明()①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力量 ②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索
④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到丰富与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民族精神不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都能受到它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0、2013年6月底,搭乘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锐意创新所取得的成就,它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使我国的深空探测能力进一步提升。这说明()A.自强不息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
B.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民族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力量 D.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21、“孟母教子”、“徐母大义”、“岳母刺字”等都体现出了“聪明智慧、勇敢无畏,忍辱负重、自强自立,无私奉献、不计名利,胸怀宽广、博爱慈悲,勤劳刻苦、维护正义,热爱和平、造福人类,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中华母亲精神”。“中华母亲精神”()①是勤劳勇敢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②是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③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体现 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一个精神和文化富有的民族,才是一个值得尊重、具有尊严的民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 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赢得世界尊重的重要内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3、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24、无论是面对人类社会发贼胆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还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世界总能从中国人民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这表明()①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③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又一部文艺精品。《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得益于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
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
27、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历了一个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生活大变样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然而,我们的新生代向世人宣告:无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无论人们的价值取向如何多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种始终长明不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守护着亿万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材料一:所以,他们在北京奥运会上志愿服务,“鸟巢一代”用从容自信的微笑征服了世界。
材料二:所以,他们在西方某些媒体歪曲报道拉萨“3·14”事件时挺身而出,留学法国的李洹站在巴黎共和国广场呼唤:“来中国吧!来看看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中国,一个西方媒体不会展现给你们的中国!”
材料三:所以,当甲型H1N1流感肆虐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上海籍留学生小盛在网上发出推迟回国倡议,“对祖国和家人负责”,体现了一种负责任的公民意识。
饱满的生命,飞扬的青春,阳光的神情。共和国的灿烂光明正在年轻一代的幸福人生中升起。“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祖国始终像磁石一般,吸引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三共同揭示了什么文化信息?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围绕材料揭示的文化信息,谈谈上述材料给与你哪些启示。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材料二: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民族精神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何联系?
(2)阐述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国梦”的重要意义。(3)在当今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高二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试卷答案
1-5:DBCBC 6-10:ABDCA 11-15:DCDAB 16-20:CDBCB 21-25:ABABB
26、(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戏曲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戏曲不同的剧种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皆有戏曲,表明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①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
④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体现了这一点。
27、中华儿女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②无论在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③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⑤我们青年学生要把爱国落实在行动上,如反对分裂、维护安定等。
28、(1)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③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2)①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中国梦”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实现“中国梦”需要发挥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民族精神来进一步提升全民族素质,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3)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优秀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人人都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
第五篇: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3年I2月,20个省区的433项少数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举行展示,设有“剪刻绘画”“文学史诗洲纸张印刷”“制茶工艺”“民族器乐”等多个展区。这一活动
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C.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D.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同
2、被誉为“国民节目”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经中央电视台热播,引发了全社会关于国学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入讨论。这启示我们要 ①大力发展大众传媒,创造传统文化
②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传承中华文化 ③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传递中华文明
④动员全民参与听写,弘扬民族精神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3、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
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③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历史上,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鲜卑、契丹、辽、金、蒙、满等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这表明,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5、2013年IO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选手们在比拼中不仅展示了中华汉字的无穷魅力,而且书写了传统文化的文明传递,让人受益良多。书写汉字可以
①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感受中华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包容广纳
④铸造起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2013年12月4日,珠算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我国1800多年前的重大发明,今天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珠算的历史及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薪火相传,永久繁荣 C.一脉相承,世界通用 D.独树一帜,兼收并蓄
7、“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从文化角度,这是基于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C.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和归属感
D.两岸人民是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力量8、2013年12月23日,“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在北京开幕。展览设“剪刻绘画”、“文学史诗”、“纸张印刷”、“制茶工艺”、“木作编扎”等多个主题展区,涉及 20个省区的433项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活动
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C.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D.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同
9、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将于2014年10月在漳州市举行。本届省运会的吉祥物命名为阿福、阿仙(图2),经拟人化塑造出一对可爱的男女娃娃卡通形象,阿福代表福建,阿仙代表漳州,两个娃娃身穿福建民间服饰,衣服上的浪花纹样代表福建海洋环境和传统海洋文化的深厚内涵。吉祥物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0、已连续举办8年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来概括过去一年人们心中的中国和世界。2013年汉语盘点揭晓:“房”和“正能量”分别当选国内字和词,“霾、梦、改革、土豪、光盘行动、中国大妈”等热词也榜上有名。“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尊重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③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融合 ④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古人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体现了文化的 A.趋同性
B.多样性
C.包容性
D.时代性
12、“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13、当前,各国都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我国强调以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这说明
①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③民族精神是决定综合国力强弱的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勤劳勇敢 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 ③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⑤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爱国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③⑤
15、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些体现了 ①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
④爱国主义,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年学生要
①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空谈、重行动
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亮剑精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亮剑精神”是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④“亮剑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22、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据此完成23~25题。
2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是因为
①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体 ②中国精神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涵
③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④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4、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培育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华文化建设之中 ③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不断丰富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
①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来抓 ②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在相互激荡的思想文化中发挥主心骨作用 ④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12分)
27、感动中国2013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已于2013年2月19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0多年来,中国涌现出的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集中展示了我国的“精神脊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集中诠释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情与挚爱,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回答:(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何关系?(4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12分)
28、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1)材料一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分)
(2)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8分)
29、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华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2分)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答案
1.A 2.A 3.C 4.D 5.A 6.A 7.C 8.A 9.A 10.A 11.C 12.B 13.D 14.C 15.D 16.D 17.C 18.A 19.A 20.D 21.C 22.D 23.B 24.D 25.C
26、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27、
28、(1)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作为青年学生,必须立志做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拥护祖国的统一,从而体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9、(1)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