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演练规定(征求意见稿)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演练规定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依据】为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工作,检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安全生产应急准备,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以下简称应急演练)的计划、组织、实施、评估、改进和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组织开展的应急演练参照执行。
第三条 【应急演练定义和分类】应急演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按照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项演练,按照演练形式分为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可相互组合。
第四条 【工作原则】应急演练遵循科学筹划、切合实际、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
第五条 【主体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制度,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应急演练计划,保证应急演练投入;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总结、评估和持续改进工作。第六条【监督实施主体】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的综合指导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演练的综合指导协调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演练的指导协调工作。
第二章 应急演练基本要求
第七条 【应急演练总体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依据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保证相关人员了解安全风险,掌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措施等。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应当针对本地区主要事故风险特点,依据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定期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和部门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鼓励生产经营单位与周边单位或风险相近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联合应急演练。鼓励相邻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之间开展应对区域性生产安全事故的联合应急演练。
第八条 【应急演练计划和总结】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主要包括:年度演练频次、演练类型、时间安排、参与人员、经费保障等。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年度应急演练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提升应急演练工作水平。
第九条 【应急演练频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应当依据综合或专项应急预案,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依据现场处置方案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针对重点岗位或重要设施的应急演练。
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应当结合实际,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人员疏散和逃生自救等方面的应急演练。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综合或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依据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针对重点岗位或重要设施的应急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在应急预案发布实施前应当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适用性。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开展联合应急演练。
第十条 【项目建设环节应急演练】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前,项目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联合应急演练。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重点人员技能演练】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新入职、转岗、复岗、复训人员三级安全教育中安排应急处置技能方面的应急演练。
特种作业和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在上岗前至少参与一次适合本岗位自救互救方面的应急演练,并保证每季度至少参与一次现场处置方面的应急演练。
第十二条 【救援队伍应急演练】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把应急演练作为重点训练内容,保证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并定期参加协议单位的应急演练。兼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每半年至少组织或参与一次应急演练。
第十三条【应急演练宣教】生产经营单位和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把应急演练作为安全生产应急宣教的有效形式,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技能。
第三章应急演练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应急演练情景构建】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结合实际,依据应急预案,科学构建应急演练情景,制定应急演练实施方案,确定应急演练流程和任务清单,确保应急演练有序有效。
第十五条 【应急演练安全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应急演练的规模编制应急演练指南或手册,风险较大或可能影响公众生活的,应当针对演练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应急演练评估】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成立应急演练评估组,对应急演练全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并形成评估总结报告。评估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一)应急演练准备、实施及执行情况;
(二)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和应急联动情况;
(三)参演队伍及人员实际表现;
(四)暴露出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五)应急资源的适用性;
(六)对完善应急准备、应急预案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第十七条【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应急演练评估总结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改进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
第十八条【资料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工作档案,主要包括应急演练计划、方案、记录、评估总结报告、改进措施等资料,保存期限不应少于3年。
第十九条 【演练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统筹安排并落实应急演练所需人力、经费、物资、装备和安全保障等。
第二十条【演练创新】鼓励开展应急演练内容方法创新,鼓励社会组织为应急演练活动提供相关服务。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计划总结报送】中央企业总部应当将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和总结报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中符合第二章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应当将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和总结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演练计划,参与指导重点应急演练,及时总结本行政区域内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并报送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二条 【监督检查】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将应急演练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计划,并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执法检查。
第二十三条 【奖励机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演练奖励机制,对应急演练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应急演练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制定应急演练年度计划;
(二)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演练评估总结;
(三)未及时整改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省级细则】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规定实施】本规定自2018年※月※日起施行。
第二篇: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1
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成员: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指挥
1、总指挥:?全面组织和调动人员。
2、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工作,指挥人员扑救火灾和人员、物资的疏散,总指挥不在时履行总指挥职责。
3、灭火行动组组长:人数:20
4、通讯联络组组长:人数:2
5、疏散引导组组长:人数:3
6、安全防护救护组组长:人数:3
三、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遇到火灾时,应及时切断电源、火源,并就近使用灭火器和室内外消防栓进行扑救。
2、消除着火区域内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抢救伤员和贵重物品。
3、当火灾面积较大、情况较为严重时,要及时撤离现场。
4、当消防队到达火场时要配合消防队进行灭火作战。
四、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1、任何人发现火灾后,必须立即通知周围人员,报告火警:可高声喊“着火了”,也可拨打“119”向消防队报警。
2、消防值班人员接到火警信号后,应立即进行确认。当确认起火后,立即通知本单位人员赶赴现场,并向安全生产指挥部汇报。按安全生产指挥部的部署,通知有关人员采取行动。拨打“119”报警时应说:祖各庄东口乔本电器厂,并说明报警电话和姓名。报警后应派人到门口路口迎接消防队进入火场。
五、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1、将安全疏散门全部打开,清理、疏散各安全出口、通道内的杂务,保证疏散出口的安全畅通,组织在场人员就近从安全出口撤离。
2、稳定火场逃生人员的情绪,指导大家使用正确的逃生方法。引导大家做到安全疏散,防止发生挤伤、踩伤的情况
3、将火场内的车辆及时疏散,注意疏导交通。
六、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1、为有效迅速扑救火灾,疏散人员,尽可能减少火灾危害,根据《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2、在发生火灾时,按本预案操作程序,全面展开初期火灾的扑救、报警、疏散和安全防护。
3、在市场内发现烟雾或接到火情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带领灭火行动组实行紧急扑救,在火灾初起或较小时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如在确定火灾无法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时,根据指令立即启动消火栓灭火,并立即报警。(报警电话:119)
4、发生火灾事故,白天早8点到下午5:30由疏散行动组组长带领疏散小组的成员负责疏散现场车辆和人员,及时为消防车开道,引导消防车进入火灾现场。在不同地点由组长机动掌握指挥。
5、火灾的扑救过程中,如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白天在早8点到下午5:30由安全防护救护组组长及成员负责报120进行急救,并把受伤人员迅速带离火灾现场。
6、夜间发生火灾事故,由保安队实施紧急救援,同时立即通知各组和在场人员紧急到达火灾现场,按本预案操作程序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人员分工展开救援。
七、安全防护程序和措施
1、划定警戒线,确定境界范围。严密保护现场,严防无关人员进入火场,防止坏人借机进行破坏和盗窃。
2、协助医护人员救护火场受伤伤员。
3、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等待火灾调查人员的到来。尽快查明火灾原因。并进行备案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2
1、总则
1.1编制目的
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同事地朋友亲戚老乡、财产损失,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1.2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江苏安全生产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工作。
1.4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本企业管理体系及行业特点,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综合应急预案:规定本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响应原则、应急管理程序等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根据本企业生产加工特点,为应对几种安全事故类型。
(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部位、设备设施、事件及灾害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1.5应急工作原则
遵循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专业应急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有限公司坐落于如东县岔河镇,厂区周边为xxx,单位地址为号,距镇政府约x公里,占地面积,建筑面积xxxm2,职工总数xxx人,是一家朋友同事。单位生产车间xxxm2,有xxx等设备。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本企业是企业,企业存在、xxx等朋友,涉及到xxx,xxx等朋友源.这些老师源蕴含着朋友的危险。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1)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厂领导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科室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2)成立事故应急总指挥部。总指挥由老师朋友,如有亲戚老乡厂长不能老师时,由朋友同事长代任。副总指挥由同事副厂长和朋友亲戚长老乡。成员由老师科、保卫科、设备科、技术科、材料科以及各车间负责人组成。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救援总指挥部
职责
①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同事应急抢救预案。
②负责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及紧急处理措施。
③负责调用本厂范围内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④负责组织人员和同事疏散工作。
⑤负责同事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⑥负责做好稳定生产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同事及战友工作。
⑦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成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成为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成为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成为国安全生产法》等成为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成为》(国办发〔20xx〕101号),制定本成为。
第二条生产安全成为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成为、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成为管理工作,适用本成为。
第三条成为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成为、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成为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成为协调管理工作。
成为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成为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成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成为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成为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成为、领域应急预案的成为工作。
第五条成为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成为和实施本单位的成为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成为性和实用性负责;各成为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成为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成为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成为应急预案,是指成为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成为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成为方案,是本单位成为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成为、措施和应急预案成为的总纲。
成为应急预案,是指成为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成为多种类型生产安全成为,或者针对重要生产成为、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成为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成为性工作方案。
成为处置方案,是指成为经营单位根据不同成为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成为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成为。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成为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成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成为,以应急处置为成为,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成为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成为基本要求:
(一)有关成为、法规、规章和成为的规定;
(二)本成为、本部门、本成为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成为、本部门、本成为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成为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成为,并有具体的成为措施;
(五)有成为、具体的应急程序和成为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成为;
(六)有成为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成为、本部门、本成为的应急工作需要;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4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0xx),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哪儿危险,有多危险)、应急能力评估(自己能救自己吗?需要别人救你吗?)、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能否进行实操、能否指导救援)6个步骤。
1、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2、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企业的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3、风险评估
(1)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2)分析可能发生事故及后果,并分析可能产生的次生和衍生事故。
(3)评估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4、应急能力评估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5、编制应急预案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
6、应急预案评审
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单位应该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第三篇: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1
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xxx
成员:xxx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指挥
1、总指挥:全面组织和调动人员。
2、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工作,指挥人员扑救火灾和人员、物资的疏散,总指挥不在时履行总指挥职责。
3、灭火行动组
组长:xxx
人数:20
4、通讯联络组
组长:xxx
人数:2
5、疏散引导组
组长:xxx
人数:3
6、安全防护救护组
组长:xxx
人数:3
三、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遇到火灾时,应及时切断电源、火源,并就近使用灭火器和室内外消防栓进行扑救。
2、消除着火区域内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抢救伤员和贵重物品。
3、当火灾面积较大、情况较为严重时,要及时撤离现场。
4、当消防队到达火场时要配合消防队进行灭火作战。
四、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1、任何人发现火灾后,必须立即通知周围人员,报告火警: 可高声喊“着火了”,也可拨打“119”向消防队报警。
2、消防值班人员接到火警信号后,应立即进行确认。当确认起火后,立即通知本单位人员赶赴现场,并向安全生产指挥部汇报。按安全生产指挥部的部署,通知有关人员采取行动。拨打“119”报警时应说:祖各庄东口乔本电器厂,并说明报警电话和姓名。报警后应派人到门口路口迎接消防队进入火场。
五、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1、将安全疏散门全部打开,清理、疏散各安全出口、通道内的杂务,保证疏散出口的安全畅通,组织在场人员就近从安全出口撤离。
2、稳定火场逃生人员的情绪,指导大家使用正确的逃生方法。引导大家做到安全疏散,防止发生挤伤、踩伤的情况
3、将火场内的车辆及时疏散,注意疏导交通。
六、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1、为有效迅速扑救火灾,疏散人员,尽可能减少火灾危害,根据《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2、在发生火灾时,按本预案操作程序,全面展开初期火灾的扑救、报警、疏散和安全防护。
3、在市场内发现烟雾或接到火情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带领灭火行动组实行紧急扑救,在火灾初起或较小时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如在确定火灾无法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时,根据指令立即启动消火栓灭火,并立即报警。(报警电话:119)
4、发生火灾事故,白天早8点到下午5:30由疏散行动组组长带领疏散小组的成员负责疏散现场车辆和人员,及时为消防车开道,引导消防车进入火灾现场。在不同地点由组长机动掌握指挥。
5、火灾的扑救过程中,如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白天在早8点到下午5:30由安全防护救护组组长及成员负责报120 进行急救,并把受伤人员迅速带离火灾现场。
6、夜间发生火灾事故,由保安队实施紧急救援,同时立即通知各组和在场人员紧急到达火灾现场,按本预案操作程序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人员分工展开救援。
七、安全防护程序和措施
1、划定警戒线,确定境界范围。严密保护现场,严防无关人员进入火场,防止坏人借机进行破坏和盗窃。
2、协助医护人员救护火场受伤伤员。
3、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等待火灾调查人员的到来。尽快查明火灾原因。并进行备案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成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成为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成为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成为国安全生产法》等成为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成为》(国办发〔20xx〕101号),制定本成为。
第二条生产安全成为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成为、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成为管理工作,适用本成为。
第三条成为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成为、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成为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成为协调管理工作。
成为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成为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成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成为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成为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成为、领域应急预案的成为工作。
第五条成为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成为和实施本单位的成为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成为性和实用性负责;各成为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成为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成为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成为应急预案,是指成为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成为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成为方案,是本单位成为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成为、措施和应急预案成为的总纲。
成为应急预案,是指成为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成为多种类型生产安全成为,或者针对重要生产成为、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成为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成为性工作方案。
成为处置方案,是指成为经营单位根据不同成为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成为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成为。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成为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成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成为,以应急处置为成为,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成为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成为基本要求:
(一)有关成为、法规、规章和成为的规定;
(二)本成为、本部门、本成为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成为、本部门、本成为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成为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成为,并有具体的成为措施;
(五)有成为、具体的应急程序和成为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成为;
(六)有成为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成为、本部门、本成为的应急工作需要;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3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0xx),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哪儿危险,有多危险)、应急能力评估(自己能救自己吗?需要别人救你吗?)、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能否进行实操、能否指导救援)6个步骤。
1、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2、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企业的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3、风险评估
(1)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2)分析可能发生事故及后果,并分析可能产生的次生和衍生事故。
(3)评估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4、应急能力评估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5、编制应急预案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
6、应急预案评审
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单位应该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4
1总则
1.1编制目的
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同事地朋友亲戚老乡、财产损失,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1.2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江苏安全生产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工作。
1.4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本企业管理体系及行业特点,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综合应急预案:规定本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响应原则、应急管理程序等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根据本企业生产加工特点,为应对几种安全事故类型。
(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部位、设备设施、事件及灾害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1.5应急工作原则
遵循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专业应急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有限公司坐落于如东县岔河镇,厂区周边为xxx,单位地址为号,距镇政府约x公里,占地面积,建筑面积xxxm2,职工总数xxx人,是一家朋友同事。单位生产车间xxxm2,有xxx等设备。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本企业是企业,企业存在、xxx等朋友,涉及到xxx,xxx等朋友源.这些老师源蕴含着朋友的危险。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1)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厂领导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科室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2)成立事故应急总指挥部。总指挥由老师朋友,如有亲戚老乡厂长不能老师时,由朋友同事长代任。副总指挥由同事副厂长和朋友亲戚长老乡。成员由老师科、保卫科、设备科、技术科、材料科以及各车间负责人组成。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救援总指挥部
职责
①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同事应急抢救预案。
②负责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及紧急处理措施。
③负责调用本厂范围内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④负责组织人员和同事疏散工作。
⑤负责同事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⑥负责做好稳定生产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同事及战友工作。
⑦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第四篇: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适用本规定。
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履行本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以及强制性标准确定的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并对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技术要求导致的后果负责。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保障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配备到位;
(二)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落实到位;
(三)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到位;
(四)保障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设施符合安全要求;
(五)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到位;
(六)保障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生产管理到位、隐患治理和风险管控到位;
(七)保障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到位。
第四条经济信息化、公安、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水务、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民防和农业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监督管理。
前款规定的政府有关部门,统称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其他政府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市政府确定的职责对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管理。
第五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分级分类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重点监督检查以下生产经营单位:
(一)近三年曾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
(二)被举报、投诉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者事故隐患的;
(三)存在较高事故风险,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
(四)近三年曾受到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
第六条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参加安全生产相关行业协会。相关行业协会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本
行业安全生产工作。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并推广使用团体标准。
第七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
前款规定的机构应当依法独立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客观、真实反映安全生产有关情况,并对所提供的服务承担法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前款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承担。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管控场所、工艺、设施以及从业人员操作行为,使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并持续改进。
通过国家和本市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率下浮、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具体办法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
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第九条本市对在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对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中,表现突出的从业人员给予奖励。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车间班组负责人、一般从业人员等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考核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向从业人员公示。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制定涵盖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市级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指引性规定,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出台的安全操作规程。国家和本市尚未出台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结合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辅料的危险性等情况,制定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风险;
(二)作业过程需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
(三)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的安全操作要求和禁止事项;
(四)作业现场的应急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依法设臵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六)组织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七)依法履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规定;
(八)每年向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九)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十)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其他分管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主要技术负责人负有安全生产技术决策和指挥权。
第十四条从业人员100人以上的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以及其他大中型市属国有企业,应当设臵安全总监。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设臵安全总监。
安全总监的任职条件、职责权限等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以及应当取得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的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一)从业人员不足1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从业人员100人以上的,应当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1%且不少于3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一)从业人员不足1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从业人员100人以上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不少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三)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应当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0.5%且不少于2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的从业人员在10人以下的微型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没有配备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相关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人员从事作业的,劳务派遣人员应当计入该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人数。
第十六条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应当有相应类别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管理工作,注册安全工程师数量不应少于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15%。
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或者参与开展本单位应急演练;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三)监督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四)督促本单位其他机构和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安全生产考核,并提出奖惩意见;
(五)监督本单位安全生产费用或资金使用,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和管理;
(六)监督审核本单位承包、承租单位、协作单位的安全生产资质、条件,督促承包、承租单位、协作单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七)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八)依法组织或参与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设备、技术等其他职能部门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并应接受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指导、监督。
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作出下列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一)安全投入计划;
(二)建设项目计划;
(三)重大设备、设施更新、改造计划;
(四)重大生产工艺流程改变计划;
(五)生产经营布局调整措施;
(六)生产经营场所、项目、设备的发包或出租计划等。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确认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工作职责。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单位主要负
责人的变更,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区级部门。
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安全生产绩效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岗位风险津贴制度。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和其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之日起6个月内,应当经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市级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合格的,不应继续任职。
第二十一条危险物品的生产与储存、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需的资金投入。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使用和监督办法,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或者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和更新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检查、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购买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应当记录在案。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第二十三条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的新进从业人员、离岗6个月以上或者换岗的从业人员,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有关从业人员,应当进行上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组织考核。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生产经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责,保障教育培训费用。未明确职责的,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内容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与岗位安全生产要求相适应。教育培训的学时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教育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包括下列资料:
(一)教育培训计划;
(二)教育培训内容资料;
(三)教育培训签到表和培训学时记录;
(四)教育培训影像资料;
(五)考试试卷或者有从业人员本人签名的考核记录。第二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平面布局应当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生产区域、生活区域、储存区域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及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应当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三)安全设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等应当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生产经营场所不符合以上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禁止下列行为:
(一)利用违法建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二)擅自变更规划使用功能或者改变场所建筑的主体和承重结构,影响安全生产的;
(三)擅自拆除、停用安全设施、设备的;
(四)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五)违法、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和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
(六)将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臵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违反国家和本市消防技术要求,将其他生产、经营、储存场所与居住场所设臵在同一建筑物内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并保证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艺以及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种类设臵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备设施。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和本市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工艺、设备。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检测、检修、更换,并如实记录维护、保养、检测情况。严禁擅自停用、拆除安全防护装臵。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选用、安装电气设备设施,规范敷设电气线路;严禁私搭乱接、超负荷运行。有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应当选用符合防爆等级的防爆型电气设备,并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符合整体防爆要求。
第三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易燃、易爆、强腐蚀、有毒、粉尘、高温以及可能发生坠落、碰撞、触电等危险因素的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的明显位臵,设臵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应当明显、正确、保持完好。
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应急措施。
人员密集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播放安全告知、张贴安全须知或者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等方式进行安全提示。
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机制,针对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场所、工艺、设备和岗位,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安全风险清单,落实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大型商业楼宇管理服务机构,应当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动态管控安全风险,持续开展动态辨识、评估、预警、预测等工作。
第三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规定,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按规定使用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情况,并每月向从业人员通报。
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或者现场处臵方案,并与所在地区政府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
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服务单位,应当针对服务区域内可能出现的设备设施故障等突发性事件建立专项应急预案。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与周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联动、互助救援措施等内容。
除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外,其他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臵方案。
第三十六条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人员密集场所单位以及其他大中型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现场处臵方案演练。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1次演练。
第三十七条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以及其他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具体办法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不具备单独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条件的小型和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可以与其他邻近生产经营单位联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与专职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
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按规定进行报告,不得瞒报、迟报、谎报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可能损害周边单位和人员的,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及时疏散。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
第三章 特别规定
第三十九条应当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得超越许可范围擅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以及危险化学品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单位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按照规定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禁止超范围、超量储存危险化学品,禁止危险化学品与禁忌物料混存。
使用少量危险化学品不需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其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其储存方式、方法、数量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
第四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建立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安全评估、报告备案、监控整改、应急救援等工作机制,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现场动态监控,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半年向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区级部门报告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安全措施、应急措施的实施情况。对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应当及时报告并依法实施相关管理措施。
第四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配备满足生产经营活动实际需要的特种作业人员,并核实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资格,不得安排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监督特种作业人员按照许可的作业类别和项目上岗操作,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培训、复审。
第四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其他危险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的操作规程,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制定作业方案,按照本单位内部批准权限审批,(二)确认现场作业条件、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身体状况和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安全作业要求;
(三)制定应急预案或者应急处臵卡,现场配备应急装备;
(四)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向作业人员说明现场危险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
(五)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采取应急措施,停止作业或者撤出作业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危险装臵设备试生产、危险品装卸、危险场所动火、油罐清洗、建(构)筑物拆除、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带电作业、涂装作业、动土作业、有毒有害作业以及涉及重大危险源、油气管道、临近高压输电线路等具有较大危险性的作业,应当执行前款规定。
第四十三条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除执行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现场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辨识本单位的有限空间,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臵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三)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规定。
(四)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五)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从事下列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有关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一)发包、出租生产经营项目、场所的;
(二)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
(三)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从事本规定第四十二条所列作业的。
第四十五条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双方安全生产职责、各自管理的区域范围;
(二)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安全生产管理;
(三)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
(四)在安全生产方面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五)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六)安全生产事故报告、配合调查处理的约定;
(七)其他应当约定的内容。
协议约定免除其中一方法定安全生产责任的条款无效。
第四十六条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和商业性楼宇的产权单位或者产权单位委托的管理单位,应当承担园区或者楼宇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统一协调、督促园区或者楼宇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物业服务单位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对其服务管理区域的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并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处理;无法处理的,应当及时联系相关专业单位处理。
第四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为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设臵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由承办单位负责,并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验收。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法律、法规对违反本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设定的行政处罚,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决定。
第四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场所、设施不具备本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或者存在本规定第二十八条所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予以关闭。
第五十条生产经营单位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经营的,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处罚。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超越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第五十一条应当取得安全生产许可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场所、储存方式、方法或者储存数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的,按照《危险化学品条例》第八十条规定处罚。
使用少量危险化学品不需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其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或其储存方式、方法、数量不符合国家或本市有关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的,按照《安全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第五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四条隐患排查治理相关规定的,分别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罚。
第五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规定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配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数量不符合要求的;
(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和其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本规定在任职之日起6个月内经考核合格的;
(三)未按照本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者未按照本规定建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教育培训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的;
(四)未按照本规定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应急措施的;
(五)未按本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或者未按照本规定将应急联动等内容纳入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的;
(六)未按照本规定核实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安排无证、假证或者逾期未培训复审人员上岗作业,或者未督促特种作业人员按照许可的作业类别和项目进行作业的。
第五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设臵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者未保持安全警示标志明显、正确、完好的;
(二)安全设备设施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对安全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三)未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和定期更新劳动防护用品,或者提供和更新的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四)使用国家和本市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工艺、设备的。
第五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八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二)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
生产经营单位对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未按照本规定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关管理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生产经营单位从事本规定第四十二条第二款所列具有较大危险性的作业,未制定作业方案、未按照单位内部批准权限审
批、未落实相关安全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规定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
(二)未执行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本市地方标准形式制定出台的安全操作技术要求,或者未按照本规定制定相关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
(三)未按规定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或者擅自拆除、停用安全防护装臵的;
(四)未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选用、安装电气设备设施,规范敷设电气线路;或者由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电气防爆不符合要求的;
(五)从事本规定第四十二条所列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
(六)未落实本规定第四十三条所列的有限空间管理要求的;
(七)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和商业性楼宇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和物业服务单位违反本规定未进行统一协调,或者未开展经常性检查的;
(八)未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的。
第五十八条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严重违法行为,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纳入企业失信记录,实施联合惩戒。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九条本规定所称生产经营单位,是指从事生产或者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参照执行。
本规定所称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对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最终决策权的人员,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参与经营管理的法定代表人、投资人和实际负有本单位生产经营最高管理权限的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委托或者授权承担其管理职责的人员,承担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同等的安全生产责任。
本规定所称人员密集场所是指:
(一)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
(二)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
(三)城市轨道交通、城市交通枢纽、长途客运车站、民用机场的候车、候机厅(楼);
(四)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
(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
本规定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执行。
第六十条 本规定自年月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深圳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
附件
关于深圳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一、立法的必要性
切实抓好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是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基础和关键,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2012年制定的《深圳市工业和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施行以来,对促进我市工业和商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规定》的修改完善显得十分必要。
(一)落实国家要求和实施《安全生产法》的需要。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书记指出“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安全生产法》,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部分规定与上位法的要求不一致。
(二)适应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2016年我市恢复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2012年实施的《规定》滞后于体制变化。另外,由于《规定》由市经信委起草制定的,仅适用于工业和商贸领域企业,而不是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一些有效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措施未能普遍适用。
(三)适应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近年来,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市场效益;一些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屡禁不止,安全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亟需进一步强化。
(四)固化安全生产成功经验的需要。我市近年来在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做法,也制定出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有必要将有关事项总结上升为政府规章。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2016年9月20日市委、市政府《全市深刻吸取“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教训落实安全生产重点举措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力争于2016年12月底前出台《深圳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即采用废旧立新的立法模式,在本规章施行的同时,废止原政府规章。
二、立法过程
2016年8月,市安监局启动立法工作,委托成立立法小组。立法小组收集了国内各地安全生产立法及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立法和规范性文件,赴山东、江苏、上海等地进行考察,并赴福田、罗湖、宝安、坪山、光明新区等地调研,与区安监机构、街道办及多家企业进行座谈。经多次讨论修改后,形成了《深圳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经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及各区意见,进行了反复修改予以完善。
三、主要内容
《征求意见稿》共57条,分为总则、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十章。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界定。《安全生产法》第二条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统称为生产经营单位,但该规定过于笼统,为此《征求意见稿》将生产经营单位界定为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建设活动的企业单位、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合伙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等生产经营主体(第56条)。同时,《征求意见稿》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应当履行的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第56条)。
(二)关于高危生产经营单位。根据生产危险性系数、事故发生概率、事故损失规模等因素,区分高危生产经营单位与非高危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我市实际,将非煤矿山、危险物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生产、粉尘涉爆、涉氨制冷、锂电池生产储存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列为高危生产经营单位,提高安全管理标准和要求,纳入监管重点(第11条)。
(三)关于安全总监。《征求意见稿》设定了安全总监制度,一是规定在从业人员超过50人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或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设立安全总监,要求其应当具有5年以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历同时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从业资格,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配备安全总监(第11条);二是规定其应当享受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待遇(第19条);三是对其培训时间做出具体规定(第30条)
(四)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对于从事一些危险性较大的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是从业人员较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有专门的人员从事安全生产,开展日常检查,及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征求意见稿》一是要求30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成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统一领导(第12条);二是明确了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标准,如高危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不足50人的,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不低于从业人员2%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第13条)。三是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总监、安全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并要求内部公示,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告知政府部门(第9、10、11、14、16条);四是规定了安全生产经营决策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向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业绩考核部门和国资委报告安全生产情况(第17、18条);五是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规定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待遇不低于同级同职其他岗位管理人员待遇,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发放岗位津贴(第19条)。
(五)关于产业园区、商业性办公楼宇。由于产业园区和商业性办公楼宇集中了大量生产经营单位,人员密集,而部分产业园区和商业性办公楼宇的业主、实际控制人、实际经营者或者其委托的管理机构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薄弱。为此,《征求意见稿》一是规定要求其设立安全生产机构(第15条),二是要求其对重点部位、重要设施进行检查(第34条),三是对设施设备故障等突发性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第46条第3款)。
(六)关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事故事件追溯制度是深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举措,如果一个生产经营单位能做到对每一起事故事件追溯到各流程各环节,及时将追溯分析出的问题转化成头脑中的经验、肢体上的行为,那么,事故事件重复发生概率将大大降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因此,《征求意见稿》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第21条)。
(七)关于生产经营场所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实践中有些生产经营单位租用不符合安全距离的生产经营场所,监管部门责令其整改,生产经营单位依法整改则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而对监管部门满腹怨言,认为监管部门未事先提醒。为预防此类现象发生,减少纠纷,《征求意见稿》规定发包或出租单位在签订协议时确认其场所符合安全距离规定(第23条)。
(八)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新《安全生产法》提出,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在矿山、危险物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保险费计入生产经营单位的成本(第26条)。
(九)关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为增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征求意见稿》规定,一是细化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主要内容,明确上岗前培训内容(第28条);二是细化培训课时规定,对高危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人员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新招用的从事危险作业人员上岗前培训课时、换岗离岗一年以上复工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使用新设备的从业人员做出具体规定(第30条);三是细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规定,便于监督检查(第31条)。
(十)关于风险分级管控。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效的风险分级管控,可以有效分配资源,集中资源治理较高风险,降低安全生产隐患。为此,《征求意见稿》一是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确定风险等级,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第33条);二是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时整改安全生产隐患,对非本单位原因造成的重大事故隐患,或者无法及时消除并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第35条);三是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和安全评估,根据其危险级别进行管理和报告(第36、37条)。
(十一)关于危险作业制度。危险作业具有很大的风险。实行危险作业工作票制度,目的是严格安全管理,审查作业过程中风险是否分析全面,确认作业条件是否具备、安全措施是否足够并落实,相关人员是否按要求现场确认、签字。作业过程中因工作票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导致的人身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征求意见稿》确定危险作业范围,要求执行工作票制度,确认现场状况、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管理(第44条)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作业(第45条)。
(十二)关于相邻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的应急互助。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可能波及相邻生产经营单位。因此,《征求意见稿》规定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相邻生产经营单位联系方式,并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第46条);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条件的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与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或者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第47条)。
(十三)关于法律责任。原《规定》法律责任较轻,一般为一万到两万,一万到三万的幅度。《征求意见稿》一是规定了双罚制,既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处罚,又对主要负责人等责任人员进行处罚。二是提高了法律责任,罚款上限提高到五万元。三是要求对发生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本市主要媒体进行道歉,并承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向社会公开整改措施(第55条)。
另外,《征求意见稿》在附则明确提出废止《深圳市工业和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