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点简介

时间:2019-05-14 21:3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村旅游点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村旅游点简介》。

第一篇:乡村旅游点简介

宝生园简介

一、宝生园的成立

宝生园农业文化主题公园是集美区宝生园果蔬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4月与清华总裁校友会、北大校友会和厦门万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携手178家战略投资企业,以BAB(企业联盟企业)商业模式,共同打造的。集美区宝生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12年,是秉承资源整合、团队协作、和谐共赢的商业理念,联合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顶许村张庄自然村90户农民进行组建的,并依托厦门宝生园商贸有限公司的各类资源与平台,探索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二、以都市农业“生态美”创新农村发展模式

(一)以点带面创新更多农业发展项目

宝生园农业文化主题公园将分段注入5千万人民币,目标是以点带面的方式来共同缔造农业项目。宝生园通过项目合作开创了全新的农业发展方式,以土地及老厝资源,把土地价值最大化利用的新型农业产业,以点带面的理念来种植铁皮石斛及有机果蔬产品为主结合宝生园农业旅游相关配套服务为核心,将周围的旅游景区融合在一起,真正形成“游山、玩水,赏民俗,体验农业农家情”的旅游格局。宝生园项目规划占地350亩,现已开发农场占地105亩,宝生园农业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理念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集观光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将自然生态土特资源,与自然景观和石斛种植及畜牧养殖融为一体。同时充分融入

稀特种植的风貌,观光园服务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充分考虑“重体验、求久留、重回头、要高销”元素。

(二)模式复制提升农村发展速度

宝生园在项目合作上带来了成熟的经营团队、经营模式,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和谐共赢为目的,以高效率的运作来开辟市场,结合现有的地域优势和生态特色,通过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宝生园首先携手136家企业的资源及资本来与灌口农村资源做和谐共赢合作对接,并用成熟的商业模式给农民和企业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运作模式也是现代农村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厦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路,也是发展新农村的一种体制创新。

(三)依托农庄发展生态旅游经济

宝生园旅游项目是将体验农村、体验农业为基础把厦门灌口土楼古老农村、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林下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百年古树上仿野生种植)、园林绿化(生态家园)、生态旅游自然地结合起来,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形成一类独具特色的农业科普示范园;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铁皮石斛)、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三、以发展现代观光休闲农业构筑“百姓富”之路

通过观光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农业的生产、农村生活中得到体验。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土产动植物,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得到体验亲近各种动物的机会,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领养自己的动物植物,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主要包括:

(一)农业生产体系收入

通过农业园区、外围门店(直营、供货、加盟)、互联网络、电子商务等以直接或会员套餐、预约方式来销售宝生园牌新鲜蔬菜、水果、铁皮石斛、金线莲、野菜、家禽及其生产品,使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多,销量更大。

(二)家庭园艺收入

以盆栽花果蔬为核心通过园区、外围门店(直营、供货、加盟)、网络等以直接或会员定制(上门养护、收养)来提供宝生园牌花果蔬小区及家庭园艺,从而迎合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人群的家庭休闲生活。

(三)儿童科普体验收入

组织儿童以科普(竟赛)、健康运动(抓鸡鸭、捡蛋、骑马、钓鱼、斗地盘及其他游戏)、劳动体验(摘种果蔬认养认种)、农家生活体验(住、吃)及野外生活体验(露宿、烤、煮)为核心通过团体或小组活动来定制套餐费用收入。

(四)团体健康运动收入

组织企业或会议营销团以健康运动(竟赛骑马、钓鱼、斗地盘及团队游戏)、劳动体验(认养认种摘种果蔬)、农家生活体验(住、吃)及野外生活体验(露宿、烤、煮)为核心通过团体或小组活动来定制套餐费用收入。

(五)种植认养劳动收入

周末农场劳动体验(认养认种摘种果蔬)、农家生活体验(住、吃)及野外生活体验(露宿、烤、煮)为核心带来基本费用收入。

四、共享农业发展的成果

加入集美区宝生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张庄自然村90户农民占整个张庄自然村136户农家的66%,宝生园通过项目建设,完善农庄发展机制,在为主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将围绕农业发展辐射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农民就业条件,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社农民每年的收入包括土地固定租金、保底制年分红、员工劳动收入、农副产品销售增值收入等,实现农民收入多样化。

(一)土地租金收入

农民将现有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宝生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每年每亩可以从合作社获得1800元的租金收入。

(二)土地增值收益的分红

土地面积的数量同时还由合作社折成股份,每亩折成2000股,无偿赠与入社农民。合作社通过宝生园及其它战略投资方共同进行观光休闲农庄项目开发,农民的折价入股的土地每年还可观光休闲农庄的整体收益分红。通过项目投资分析,预计每年每亩的股份可以获得

1400元的分红收入,如果收益不如预期,每年每亩土地的股份保底股份分红为300元。

如陈勇坚是集美区灌口镇张庄村农民,如今,他是宝生园的股东,也是员工。

陈勇坚介绍说,和张庄大多数村民一样,他的农田位于碧溪旁,过去主要用于种植草皮,一旦碧溪涨水,这一带就会被淹没,周边的田地一年到头也种不了什么。为此,陈勇坚把16亩农田租给宝生园,并以每亩地2000股加入宝生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成了股东;因为对这块土地感情深,所以就留下来专门打理庄园,成了这里的员工。今年,他们还在田边修两条水渠排水,解决土地受涝的问题。如今,他这块地成为园区的果蔬认养地,瓜果蔬菜长势一片良好。

“过去一亩地才两三百元,现在,每亩的收入大大提升。”陈勇坚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月领取四五千元工资,每亩田地每年有一千多的租金,还有300元的保底分红,另外,如果有效益了,还将获得整体收益分红。”对于陈勇坚而言,一年的收入有了可观的增长。

宝生园必须在观光休闲农庄上实现土地增值,如将归整的土地,通过小块分割,进行认养种植吸引都市民众进行劳作体验,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种植收入。

(三)个人资本入股分红

加入农庄的农民,除了以土地的方式投入外,还可进行资本入股,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目前,已有农民资本入股份共76万元。

(四)农庄员工就业收入

观光休闲农庄还吸收以土地作价入股的农民,作为员工到农庄进行工作,使农民成为领取固定收入的现代农员。目前已有23名张庄农民及灌口当地村民在农庄工作,每人每月平均工资收入为2740元。

(五)农庄林下科技产品开发收入

宝生园同时还进行高附加值的农林产品的科技开发扶持工作。如铁皮石斛的种植项目,宝生园提供古树、铁皮石斛苗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民进行科技种植,宝生园再负责收购,通过宝生园的品牌管理和销售渠道,使售价更高,增值更多。农民陈勇坚通过这种方式,种植一亩铁皮石斛,每年可获得9600元的收入。

(六)聚购平台销售收入

农民可以宝生园搭建的游客聚集购买平台,对周末来农庄休闲的游客的进行农副产品的直销,通过减少流通环节的成本,有效提高农副产品的销售收入。如农民陈金枝自家养的鸡、鸭及鸡蛋,陈美卿自家田地的地瓜和生姜,应通过这种方式销售。目前,这个平台的每月销售额超过2万元。

(七)旧房屋出租收入

宝生园还围绕在农庄的休闲旅游,结合张庄的传统农庄特色,进行修旧如旧改造后,准备结合文化生态旅游供游客住宿。目前已租下张庄陈志强等农民的十几座旧房屋,每年一座房屋租金5000元。未来的开发转租收益还将再给房东20%。这样既保户传统建筑、美化环境,又可带来收益。

五、各方的肯定及支持

宝生园农业文化主题公园从2014年9月28日正式开园到现在,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接待了超过30万人次的游客,最多时一天接待超过4000人,宝生园作为整个碧溪农业公园的启动区,受到各方领导的关注,市委书记王蒙徽、市长裴金佳等各市、区级领导多次到场指导工作,并对宝生园给予肯定,董事长康丽好更于2015年9月24日下午代表集美区政府在厦门市人民大会堂讲述关于宝生园的新型农村合作模式的创办经验。

宝生园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十佳生态旅游景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美丽厦门新24景”并且被多家知名培训机构设为项目孵化基地。

六、未来产业的提升方向

(一)科技化的现代种植

依托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从铁皮石斛树上种植的为突破点,建设高科技生态农业、种植业。形成集种植、养殖、科研、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农业观光的生态性,观光园合作式引进各领域专家为技术指导,进行苗木、花卉、蔬菜的种植、禽畜的养殖的专项指导。

(二)观光化的现代农业

建设以生态农业种植为主的农业游乐项目,以家庭果蔬花卉种植为核心,以租地种植、科普学习、农家乐、养殖、景观欣赏为附属运营。依托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文化元素,使观光园各区道路相通,农

家与田野间的气息,路两旁围上绿篱,花果磊磊,树上绑养鸟类猴子,营造一种林荫小道和田园小路和原野自然的氛围,行走其间,让游客体验一种立体的生态公园的静谧、幽雅,暂时放下生活的重担,回归自然。

(三)休闲式的农家体验

建设农业生态科普园区,设立农家体验屋和配套的附属设施,完善集农业种植、养殖、旅游、观光、采摘、餐饮、住宿、度假、休闲、生态学习、垂钓、运动、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四)传统乡村民居旅游

以张庄现有村落为载体,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张庄古村土楼街市长廊和农业长廊,将古村落、传统农业与现代商业营销相结合,使观光游客在古村倾听张庄轶事,在古林中吸取大自然的精华。

第二篇: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制度

镇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管理乡村旅游点,促进乡村旅游科学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乡村旅游点,是指利用乡村的农、林、牧、渔业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乡村情趣、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特色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观光度假、农事体验等服务项目的旅游点。

第三条 凡在本乡行政区域内进行乡村旅游点开发建设和经营活动的,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鼓励单位、个人依法对乡村旅游点进行资源重组、集约化经营管理,实施规模化、品牌化建设。

第五条 乡政府联合相关部门,负责本乡内乡村旅游点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质量执法监督检查。相关村、乡直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做好乡村旅游点相关的管理工作和投诉处理。

第二章 开发建设与审批

第六条 开发乡村旅游点,必须符合太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风景名胜保护。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发破坏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害旅游者身心健康的旅游项目。

第七条 开发乡村旅游点,应当请具备资质的单位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详细规划及项目开发建设计划书,确定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的选址、布局与规模,并明确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等,由乡政府会同乡国土所、派出所、安监办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组织进行论证,报县人民政府计划管理部门,决定是否立项或核准备案。

第八条 开发乡村旅游点,须按程序申报。申请开发方必须持由环保、国土、建设、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等职能管理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书、土地预审意见书、选址意见书等到县发改部门申请立项或核准备案。发改部门立项前应当书面征求县旅游部门意见。县发改部门收到县旅游部门的书面意见后依法做出立项审批或核准备案。没有经过立项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一律不得对外宣传招商和开发建设。

第九条 乡村旅游点应当办理营业执照、价格登记证、税务登记证等证照。法律、法规规定需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应当取得相应的许可证。

第三章 经营规范

第十条 对乡村旅游点实行游客容量控制。

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时段的最大控制容量,由乡政府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公告并监督执行。

第十一条 举办乡村旅游节庆或者以旅游名义举办的公众咨询、展销、促销、交易会、赛事等各种活动,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举办方要制定安全保卫方案和应急预案,按照有关规定报批。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后,要报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乡村旅游点应当设置区域界限标志、服务设施标志、游览导向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并在显著位置公示旅游咨询、投诉和救助电话。

乡村旅游点按照旅游规划、相关规划及等级、星级标准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餐饮、购物、表演、摄影、座椅、公厕、垃圾箱等配套服务设施。

禁止擅自在乡村旅游点摆摊、设点。乡村旅游点及所在村负责规范摆摊设点。

第十三条 乡村旅游点应当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价格登记证”等证照悬挂在经营场所的显要位置。

第十四条 乡村旅游点经营者应当使用税务机关审核颁发的参观卷,同时公示服务项目、内容和收费标准及收费文号。旅游项目的价格及收费必须执行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十五条 乡村旅游点的宣传广告、讲解词等对外宣传的内容必须尊重历史、符合乡土民情、正面宣传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的内容(含讲解词)必须经县文化局审核,报县花管处备案。第十六条 乡村旅游点应当建立健全卫生、安全管理、投诉处理、医疗救护等制度,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并报乡政府、县花管处备案,健全内部安全管理机构,指定专门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发生旅游安全事故,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处置措施,并按照有关规定向乡政府及县直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乡村旅游点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明码标价,诚实信用,公平竞争,遵守商业道德,为旅游者提供良好服务。乡村旅游点经营者及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纠缠、胁迫、诱骗旅游者购买商品、接受服务,向旅游者索取额外费用;

(二)擅自发布户外广告,制作、发布虚假旅游信息,向旅游者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质价不符的服务或者降低服务标准;

(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者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旅游产品,实行高额回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使用无旅游营运资质的车船从事旅游经营活动,使用没有交通部门规定的保险及检测和二级维护的车辆从事旅游客运;

(五)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出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或者过期的食品,出售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

(六)侵害旅游者的人格尊严,侵犯旅游者的人身自由;

(七)乡村旅游点讲解员充当地陪,非法从事导游活动;

(八)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八条 乡村旅游点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如实向县花管处报送统计报表。

第十九条 乡村旅游点经营者必须为游客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第二十条 乡村旅游点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参加上级旅游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培训。乡村旅游点经营者应当定期对其从业人员进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和在职岗位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服务质量。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乡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乡村旅游点实行属地管理,安监、食品等相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能对乡村旅游点进行执法检查。

乡村旅游点两年内未能达到相关标准获得正式公布的,不得再对外经营。

第二十二条 乡村旅游点实行星级、等级评定。评定范围、标准和程序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取得星级、等级的乡村旅游点,应当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范围提供服务。

禁止违规使用星级、等级标志或者称谓。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国土资源、交通、派出所、城建局管、食品药品监督、环保、安监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扬州乡村旅游点

江都市

大禹风景竹园

位于江都市的东北郊、中国花木名镇江都市丁伙镇,创建于一九九九年,现占地342亩,先后成功引进培植了适应江北露天气候的80余种彩秆、彩叶、奇型、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观赏竹。先后建造了竹门楼、种植了白茶、放养了草鸡、开河挖渠放养淡水鱼、搭建草屋及竹长廊、铺设观景小道并修建公厕、景观桥等,以期最终将我园建设成为集观赏竹种植培育、科研教学、休闲观光、农家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生态竹园。

东进序曲”(郭村保卫战)红色旅游 郭村是千年古镇,可查考的历史可上溯到五代时期,境内保存完好的于氏姊妹楼、三娘井等,早已列为市级保护文物,正申报省级文物。郭村是扬州市最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独特的红色资源。郭村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水乡特色,可以打造红色景点与水上游线路的有机结合,郭村是农业大镇,我们充分利用肥沃的土壤,广阔的田野,正在积极打造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严防各种污染,营造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目前,全镇人民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建设金色郭村、绿色郭村、红色郭村。

渌洋湖生态旅游度假村

位于江都市西北部,邵伯镇渌洋湖核心区内,西邻京杭大运河与高邮湖、邵伯湖相临,东临京沪高速,南接扬溧高速,淮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核心区内拥有扬州唯一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江苏省万亩生态保护区。河沟纵横,鱼塘棋布,河水清澈,景色秀丽,水乡风情浓郁。林木茂盛,鸟类及其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每年有70余种鸟类来此过冬越夏,空气清新,是一个难得的天然大氧吧。特别是数千亩成片森林、湿地套种四季苍青翠绿的牧草,近十公里的圩堤上耸立着竹海密林与即将修复的千亩碧波粼粼湖面相映成章,可谓是绿色世界自然生态美感之一绝。

邵伯湖风景旅游区

位于江都市北郊的邵伯镇,距江都市区15公里,位于淮河、运河入江要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京杭运河线上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镇。现在的邵伯复线船闸主体建于1959年和1982年,是京杭运河上重要的水运工程,船只过闸的全过程及闸区公园式的环境,极具观赏性和知识性。邵伯湖106平方公里水面,大小岛屿64个,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誉。湖区景致秀丽,水质优良,是良好的天然游泳和水上休闲活动场所。

江都市现代花木产业园

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创建于2001年10月,位于江都城区东郊,南至宁通一级公路,西至京沪高速,北至328国道,东邻宜陵镇,园区规划面积1.8万亩,计划分三期投资1亿元,已完成一、二期工程,流转土地8000亩,由江苏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市林业站、扬州雅典娜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香港建得公司等20多个单位和本地大户承包栽植花木。

江都市小纪生态观光团

位于江都市东北部,区域面积178.23平方公里,设有阳光草坪、茗香小筑、桃园鸟语、风情水街等景观与活动场所。同时还设有农趣体验园,有多个独立生活设施齐全的小木屋,城市居民可租赁半分地或更多地,利用节假日带领自家小孩进行蔬菜的播种、栽植、培肥、浇水、采收等农田管理活动,平时可委托园区代为管理。体验农趣,感受田园风光,吃着自己种的无公害蔬菜,体验做“农民”的乐趣。

凤凰岛生态旅游区

凤凰岛生态旅游区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泰安镇,这里江、河、湖相连,是江淮平原上保持最完好的一块湖泊类型湿地景观。该生态旅游区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首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苏省级森林公园”、“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等称号。这里不仅景色优美,30多种欢乐嘉年华游乐项目亦时尚刺激,还有瓷艺坊、钓鱼台、拓展训练营、乡村烧烤等景观点让你体验别样的乡村风情。

扬州兴科农业科技博览园

扬州市县市区节庆活动 中国芍药节

仪征市委、市政府和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从2008年开始,每年3月15日-5月18日举办芍药文化旅游节(2009年更名为中国芍药节)。期间将举办文艺演出、主题观光、康体健身、招商推介、芍药论坛等系列活动。

中国双黄鸭蛋节

双黄鸭蛋是高邮市的独特资源,闻名于世。自1992年开始每年4月中旬,高邮以鸭蛋为媒,搭台唱响经济大戏,成功举办了多届中国双黄鸭蛋节。节庆期间,将举办专场文艺晚会、旅游美食节开幕式、高邮鸭文化暨特色农产品展览等多项活动。

仪征“绿杨春早”茶文化节

从2005年开始,每年4月17日-5月18日举办“绿杨春早”茶文化节。茶文化节突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群众参与、凝聚合力的主题,分别举行茶文化节文艺晚会、开幕式以及万人品尝绿杨春茶活动。

江都花卉节

每年4月17日-5月18日举办江都花卉节。花卉节期间的主要活动有五大板块组成:节庆综合板块、经济建设板块、创新发展板块、龙川文化板块、特色花卉板块。

中国·扬州邵伯湖旅游龙虾节

邵伯镇从2001年开始每年4月-9月举办中国·扬州邵伯湖旅游龙虾节。期间举办旅游龙虾节开幕式及邵伯摄影采风活动、渌洋湖菜花节、艾菱湖采菱节、中国龙虾美食经济论坛等十项活动。

中国·宝应荷藕节

每年8月8日-8月12日在扬州宝应县举办中国·宝应荷藕节。主要内容有开幕式暨文艺晚会、商机说明会暨签约仪式、重大项目开工及观摩、旅游景点观光、千人健身长跑以及安宜镇社区艺术文化系列活动。

中国邮文化节

每年10月高邮举办邮文化节。节庆期间,不仅有新邮发型、邮品展览、旅游风光摄影展、旅游美食节、主题彩车巡游、焰火晚会等一系列活动,高邮还以邮为媒,借助邮文化的平台,以邮会友,洽谈项目,招商引资。

邗江乡村旅游节

9月27日-10月28日,由泰安凤凰岛生态快乐之旅(民俗文化节)、瓜洲江鲜美食之旅(江鲜美食节)、杭集旅游用品购物之旅(旅游购物节)、公道邵伯湖水乡感受之旅(休闲垂钓节)、沙头绿色田园体验之旅(生态蔬菜节)等五节庆多达近百个各具特色的活动项目,充分展示邗江江河生态的美食美景,为广大市民打造一道集知名景区、农家乐、乡村美食、民俗文化和休闲购物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盛宴。

邗江区

蓝天生态园

蓝天生态园座落在扬州南郊沙头镇大运河夹江边,一期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入已达1500万元。园区风景秀丽,生机盎然,花锦似绣,吸引了大批游客。蓝天生态园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一体,有江鲜小吃、森林吸氧、江边垂钓等农家乐乡村旅游项目。热忱欢迎您光临沙头镇蓝天生态园!

九井原始山庄

九井原始山庄坐落于邵伯湖畔,自然风景奇特,是扬州北郊生态板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地面积320亩,设有生态湿地保护区、原始森林区、四时果蔬种植区、各种动物养殖区、自然生物链观赏区、原始农庄体验区、拓展训练区、休闲垂钓区、现代时尚休闲区九大区域。山庄参与体验项目众多,CS实战、森林狩猎、农耕体验、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度假。

太阳岛运动休闲中心

太阳岛运动休闲中心由新加坡元立集团独资投入,总投资4亿元,占地1200亩。该中心以生态会所和户外运动为主,是集高档体育运动、企业拓展训练、高档会所于一体的高层次休闲项目,致力于为商界精英、白领人士打造“远离城市喧嚣,置身滨江湿地,开展商务会谈、修身健体的独家之所”。18洞的高尔夫球场极大提升了扬州旅游的品质。

西江生态园

扬州西江生态园位于扬州市南郊,毗邻沿江高等级公路,是一家集现代生态农业观光,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农家乐。生态园以环保、绿色、健康为经营理念,将生态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重点开展农业观光、现代农业技术展示、农业科普、农村生活体验、亲水垂钓和蔬菜认领认种等特色活动,在这里可以充分享受水、田、园、林自然清新的感觉,品尝草鸡,无公害蔬菜、绿壳草鸡蛋等特色农家土菜,还可以大块朵颐“长江三鲜”等美味佳

胡笔江故居

胡笔江故居重建于1921年。整个建筑既有江南特色,又有扬州风格,是邗江独具一格的近代住宅群,也是邗江现存最大的私人住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人文价值。故居共分七进两偏房一小楼,计有房屋百余间,俗称九十九间半。建筑群设计精巧,布局严谨,结构讲究,选材精良,石刻砖雕,牙版木缕,髹漆金装,工艺精湛,各具特色,被专家学者誉为扬州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200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维扬区

新甘泉生态园

扬州新甘泉生态园坐落于扬州市西北绕城高速扬州北出口向北三公里处,距市区10公里。占地面积110余亩,其中水面40亩。自2005年开发以来,现已先后建成住宿、吃饭、垂钓、会议、棋牌、观光、种植及养殖一应俱全。度假村客房星级配置的现代设施,让你倍感舒适和惬意。这里的鸡、鸭、鹅、鱼都是自家养的,青菜、韭菜、豇豆、扁豆都是自家种的,现采现吃,绝对绿色、绝对健康。

扬州胡场人家休闲山庄

胡场人家休闲山庄计划占地面积200多亩,全部建成后将形成集生态餐饮,种植养殖,垂钓休闲,农业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建成的生态餐厅环境优雅,拥有包厢16间、卡座8间、30-40人的会议室1间,可同时容纳约500人就餐,餐厅主要经营维扬菜、家乡土菜及湘菜等系列菜肴。生态观光园内,有果树园和无公害蔬菜园,同时有7个鱼塘养殖了多种鱼类供钓鱼爱好者垂钓。即将形成的休闲区域坐落在鱼塘中央,有多个包厢供宾客喝茶休闲。环绕山庄一周有2.5公里的路程,供宾客闲庭信步,进行生态观光。

金泓农业休闲农庄

扬州市金泓农业休闲农庄创建于2009年,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水面,资源改造成集,种无公害蔬菜,各种果树、葡萄、风景树、水生植物。养千头猪,养殖草鸡,灰天鹅,鸭子等家禽。垂钓养殖近180亩。建有8000平方米钢结构花卉温室,大小会议室可以接待各种会议会务。成立了西湖镇湿地农民培训中心,开展种、养、服务再就业技术培训。娱乐健身包括乒乓球、羽毛球、桌球、网球、排球、棋牌室、游泳、垂钓,并开展农家旅游观光。

仪征市

仪征市翔宇生态园

园区占地面积近1200亩(包括水面部分),南面水北靠岗,尽显仪征北部丘陵地形风貌。目前园区已初步建成种植区、生态养殖区、水上游乐区、休闲接待区等区域

宝应县

扬州白鹿岛生态旅游区

扬州白鹿岛生态旅游区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江苏乡村旅游精品创建试点单位”、“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并在积极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江苏乡村旅游十大精品单位”。景区依林傍水,环境优美,景区分为临湖山庄休闲度假区、生态保护教育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区、湖泊休闲带、生态住宅区五大功能区,是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射阳湖荷园生态旅游区

江苏省宝应县射阳湖荷园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旅游景区,座落在风光秀丽的射阳湖畔。该区域种植荷藕历史悠久。荷园占地面积4085亩,规划总面积10469亩,园内遍长荷藕、睡莲、芦苇、蒲草、芡实、菱角等传统湿地植物,弯弯的河流、星罗棋布的绿岛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历届中国宝应荷藕节和全国第十八届荷花展览会参观现场。

江苏东湖湿地公园

公园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中部高邮市北郊,距高邮城区仅十分钟车程。公园一期正式对外开放的核心景区水上森林区1200亩。园内建有500平方米的森林餐厅,可供300名游客同时就餐,建有森林别墅、森林木屋、森林客栈接纳游客度假,建有一座森林茶吧供游客休闲娱乐,18米高的观鸟台供游客林中观鸟,有摇橹船、龙舟、冲锋舟供游客泛舟湖上,穿行林中;钓鱼台、水车、风车、农夫果园、勇敢者乐园等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休闲娱乐。

枣林湾生态园 扬州芍药园

扬州芍药园是以特色花卉——芍药的生产、繁育及延伸产品深加工为龙头,水产、果树、苗木及湿地生态经济为补充的精品农业基地。园区始建于2002年,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占地2600亩。目前已完成精品花卉、新优苗木和水产养殖三大板块的建设。园内种有芍药、牡丹、合欢、木槿、木兰、梅花、桂花、丁香、紫薇、海棠等10余个品种的精品花卉和16大类40万株近1000亩的高档绿化苗木。其中占地1600亩、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芍药基地,不仅可供游客观赏,也可为国内外市场提供鲜切花、盆花以及保健品和化妆品原料。每年5月份定期在此举办中国芍药节。

红山体育公园

红山体育公园占地4200亩,项目依托枣林湾生态园独有的丘陵地形及山水资源,围绕“运动、励志、益智、养心”主题,发展集“天上飞、地上跑、水中游、林中宿”于一体的康体健身休闲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山地体育主题公园。主要项目有:双人动力滑翔伞、越野卡丁车、马术、拓展运动、镭战、射箭、环湖自行车、水上步行球、垂钓、电瓶游船、别墅木屋酒店等。

枣林渔村农家乐一条街

枣林渔村农家乐一条街是一个以特色鱼宴、农家土菜、农产品经销、农家旅馆为特色的旅游休闲、美食购物场所。从入口牌坊进去,沿街全部为徽派建筑风格,分布了20多家农家渔馆和仪征特色农产品经销店铺。是扬州地区首家以“渔”为品牌,集农家餐饮、农家住宿、农事体验、农产品采购、渔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农家乐旅游休闲美食场所。

康大葡萄庄园

康大葡萄庄园占地约500亩,以“绿色葡萄园、休闲新农庄”为主题特色,主要建设200亩高档品种葡萄、100亩棚架梨及温室大棚精品瓜果,并配套建设徽派风格绿色产品销售中心、葡萄景观长廊、70亩高档垂钓区、休闲会所、乡村欢乐世界等项目。庄园可提供集采摘、垂钓、美食、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服务。

枣林湾青源蔬菜园

仪征市枣林湾青源蔬菜园是一个集特色种植、科技示范、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枣林湾青源蔬菜园坚持绿色、天然、有机发展的原则,以生产大棚蔬菜为主,品种主要有早熟西瓜、甜玉米和晚熟西红柿、大椒以及其它时令、反季节蔬菜,广大游客可现场观光采摘,体验农家乐趣。

枣林山庄

枣林山庄是枣林湾生态园按照四星级酒店标准建设的商务、旅游接待中心,项目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可接纳200人左右的团队,提供餐饮住宿、会务接待、健身娱乐、休闲垂钓等服务。枣林山庄邻山傍湖而建,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满目苍翠,是仪征市内标准较高的旅游接待场所之一。

各县市区主要土特产品

宝应:宝应湖大闸蟹、野生甲鱼、野生菱角米、野生荠头米、莲藕及藕粉、绿色大米、泾河大糕、五琼浆白酒、乱针绣;

仪征:捺山绿茶、仪征雀脯菜、馋神风鹅、洪标老鹅、大仪卤牛肉、雨花石、朴席草席;

维扬:长毛绒玩、渔具

高邮:高邮鸭、咸鸭蛋、双黄蛋、松花蛋、高邮珠光米、界首茶干、秦邮董糖、波斯登羽绒服; 江都:江都花木、江都方酥、邵伯龙虾,邵伯焖鱼,邵伯绿菱甜、杂色小笼包子、江鲜

邗江:旅游用品、衬衫、西服、黄钰老鹅、十二圩茶干、古筝

第四篇: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点标准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

前 言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乡村旅游建设,规范乡村旅游点的服务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特色多样、方便舒适和快捷高效的旅游享受和旅游服务,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开展乡村旅游工作实际,借鉴了省内外有关资料和操作规程,并直接引用了部分国家标准或标准条文。

本标准由江苏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的硬件设施、安全措施和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经营服务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二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 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T 18973-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 966

3旅店业卫生标准 GB 966

4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19085 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6766

《旅游服务基础术语》的要求

GB/T19004.2-199

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南

3、定义和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3.1乡村旅游

以农村自然观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

3.2乡村旅游点

乡村旅游点是指以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地理较为集中的乡村房屋、建筑设施和农民(渔民)家庭为接收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乡村聚落及农民(渔民)生产、生活等资源,开发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等功能,能够为旅游者提供衣、食、住、行、游、购、娱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独立经营的以农业(渔业)体验为特色的吃农家(渔家)饭、住农家(渔家)屋、干农家(渔家)活、享受环境和生活的乡村旅游活动点(区)。

4、乡村旅游点等级及标志 4.1乡村旅游点等级

根据乡村旅游点的设施建设与服务要求,可划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乡村旅游点质量与服务水平越高。

4.2乡村旅游点等级评定的依据与方法

乡村旅游点的等级评定,依据乡村旅游点的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服务管理等软硬件水平进行评分确定。乡村旅游点的等级评定,应由当地乡村旅游点提出申请,由江苏省旅游局负责评定、实施与管理。

4.3乡村旅游点等级符号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用五角星表示,用相应的星数来表示相对应的等级。(一颗星表示一星级,两颗星表示二星级,三颗星表示三星级,四颗星代表四星级。)

5、总则 5.1基本要求

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安全标准及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设施齐备,安全有序,卫生达标,服务规范。

5.2生态环境

5.2.1乡村旅游点周边生态环境良好,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与经营环境相协调,具备乡村风情。

5.2.2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

5.2.3能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5.3设施

5.3.1硬件设施齐备到位,游客感知舒适。5.3.2交通设施完善,交通组织快捷高效。5.3.3各活动区的配套与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5.3.4旅游配套设施如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停车等功能完善,满足要求。

5.3.5通讯设施完善,确保畅通。5.4安全

5.4.1乡村旅游点须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书面许可,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5.4.2配备必要的、充足的、有效的各项安全设施,确保乡村旅游的正常经营。

5.4.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督、操作规程,并确保严格执行。5.4.4确保游客参加乡村旅游活动的人身安全。

5.4.5安全配套设施及工具要建立完整的维修、保养、更新制度,有专人、专职负责。

5.5卫生

5.5.1乡村旅游点的环境卫生符合规定标准。

5.5.2制定各项卫生制度和措施,定期进行各项卫生检查。5.5.3遵守国家、地方政府的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5.6服务

5.6.1树立游客至上,优质服务的宗旨。5.6.2实行规范、标准化管理和服务。

5.6.3建立服务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考核。

6、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条件 6.1四星级

6.1.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 6.1.1.1 自身环境

a)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b)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格调突出,并烘托乡村环境。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域。

c)乡村文化气息氛围浓厚。绿化覆盖率高,农作物、动植物与乡村景观配置得当,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非常优美,宜人度假、休闲、健身。

d)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生态保护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

6.1.1.2 环境资源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充分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

b)乡村旅游点能充分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乡村旅游点能充分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d)活动项目能充分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充分坚持 环保原则。

6.1.1.3 环境生态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

b)乡村旅游点建立有一定的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c)乡村旅游点配备有必要的资金支持。6.1.1.4 旅游规划

a)制定有专门的旅游总体规划或农村地区发展规划,建设开发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b)规划通过旅游部门或当地政府审批

c)规划中的各项建设项目和市场开发方案得到全面实施 6.1.2 乡村旅游点布局 6.1.2.1 布局与分区

a)乡村旅游点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且各活动区的分隔明显、布局合理。

b)乡村旅游点有足够面积的绿化区域,植物与小品布置得当、环境优美。

c)乡村旅游点内有明确引导和介绍标识,中英文对照且美观醒目,造型特色突出,艺术感和乡村文化气息浓厚,能烘托总体乡村环境。文字准确规范,位置合理,数量充足。

d)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合理,设计精美,特色突出,有艺术感和文化气息,符合GB/T 10001.1的规定。

6.1.2.2乡村旅游点的旅游产品

a)游览点达15处以上,且有科技性、唯一性、参与性、民俗性、农事性等,线路编排科学,内容丰富,逗留时间达到1﹒5天以上。

b)乡村旅游点能提供特色多样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10个,有较强的地方性、季节性和参与性,能充分地体现当地农业(渔业)和农村特色,游客感觉舒适有特色。

c)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具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有较大的游客聚集场所,且项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展示、游览、体验等活动能有机结 合,协调统一。

d)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与其他旅游点及附近乡村旅游点之间,具有较强的差异性。

e)娱乐活动多,尤其夜间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丰富,每周不少于二场文艺演出,且表演形式和内容要突出当地乡村民俗风情,乡土气息浓郁。

6.1.2.3 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

a)乡村旅游点建立有机构健全、职责分明的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市场秩序优良,建有完善的统计报表制度。

b)乡村旅游点设有游客接待中心,且设施齐全,功能体现充分。咨询服务人员配备齐全,业务熟练,服务热情。接待制度健全,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

c)乡村旅游点有介绍乡村旅游点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品种齐全,内容丰富,文字优美,制作精美,更新适时。并同区内外不少于5家旅行社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客源稳定。

d)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着装有当地特色,态度热情,服务优良,全体从业人员均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

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有文采。导游服务具有针对性,强调个性化。

6.1.3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 6.1.3.1建筑装修

a)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够充分地与周围景观及其氛围相协调。

b)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充分体现民族性、地方性、环保性和农村特色。

6.1.3.2 旅游交通

a)可进入性好。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道路状况良好或具有一级公路或高等级航道直达旅游景区;具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b)有与乡村景观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或舶船码头。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容量能充分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场地平整坚实、绿化美观。标志规范、醒目、美观。

c)主干线通往乡村旅游点支线公路路口、支线公路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口有醒目指示牌。

d)点内游览线路或航道布局合理、顺畅,与观赏内容联结度高,兴奋感强。路面特色突出,或航道水体清澈。

e)点内应使用清洁环保能源的交通工具。6.1.3.3住宿设施

a)乡村旅游点的住宿床位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有套间、标准间,装修良好,照明充足,床位数不少于50个。并配备有足够的冷暖设备、换气装置及电视机。

b)客房内有独立卫生间,配有相应的卫生设备,淋浴设施完好,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24小时提供热水。

c)乡村旅游点客房内配套设施与用具能做到配备齐全,且一客一换。d)乡村旅游点客房被褥、枕巾等用具能统一收集、统一清洗消毒。6.1.3.4 餐饮设施

a)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能与乡村旅游点的整体环境相协调。b)餐饮服务设施规模能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且能满足游客要求。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气氛豪华,布置典雅,其使用面积不少于400㎡。

c)餐饮场所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设施设备完好,能随时提供当地特色菜肴,且品种丰富、独特性明显,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

d)餐厅地面已做硬质化处理,防滑,易于清洗。e)有中文、英文印制,装祯精美的菜单。6.1.3.5 厨房

a)布局合理,厨房面积与接待能力相适应。b)墙面满铺瓷砖,有吊顶。c)厨房地面硬化处理,防滑材料满铺地面,易于清洗。d)粗加工间、烹调间、凉菜间、洗碗间应独立分开设置。

e)凉菜间及面点间有足够的冷气设备,有空气消毒、清洗消毒设施,能够开合的食品输送窗口。

f)餐(饮)具洗涤池、清洗池、消毒池设置合理,蔬菜清洗池、肉类清洗池独立分设。

g)有食品库房和非食品库房。

h)外购大宗辅料、粮油、副食品等有索证资料(进货单、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

i)有较充足的冷藏、冷冻和保鲜设备。

j)有完善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及污水达标排放设施。k)有符合要求的密闭废弃物存放容器。6.1.3.6 卫生设施

a)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能满足需要,标识醒目美观且有防滑设施,建筑造型生态化。所有厕所具备水冲、盥洗、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

b)厕所设专人服务,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室内整洁,有乡村文化气息。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通道与卫生设施。

c)设施齐全,配有手纸、手纸筐、挂衣钩、洗手池、烘手器、镜台。d)设有直接排污水管道,单独设置化粪池,防渗、防腐、密封,能有效处理粪便,污水排放达标。

e)乡村旅游点内垃圾箱的数量与布局适当合理,标识明显,造型美观独特,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垃圾箱分类设置,桶(箱)体完好、有盖,材质防火,表面干净无污渍,垃圾清扫及时,日产日清。

6.1.3.7 旅游购物

a)购物场所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有特色,与环境协调。b)购物摊点证照齐全,管理有序,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c)旅游商品种类丰富,且有数量充足的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10种,乡村民俗文化特色突出。6.1.3.8通讯设施

a)乡村旅游点出入口和游客集中场所有固定电话,具备国际、国内直拨功能。

b)公用电话亭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标志美观醒目。c)无线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6.1.3.9娱乐设施

a)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游客多时能够进行文娱表演。b)有大小会议室,配有必要的会议音响设备及电脑、投影设备。6.1.4乡村旅游点安全

6.1.4.1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

a)乡村旅游点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书面许可。

b)乡村旅游点有应急照明设备;有足够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

c)乡村旅游点能保证各项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严禁使用超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

d)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明显,防护设施齐备、有效。6.1.4.2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

a)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

b)乡村旅游点能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c)乡村旅游点相关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

d)乡村旅游点建立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

6.1.4.3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

a)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均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

b)乡村旅游点和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配备有足够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

c)乡村旅游点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并有严格的定期监督、处罚和公示制度。

d)乡村旅游点建立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医务人员和游客常备药品。

e)乡村旅游点建立有必要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设有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齐全。

6.1.5乡村旅游点卫生 6.1.5.1 卫生条件

a)乡村旅游点的卫生设备和设施完好、无缺损,不漏水。b)乡村旅游点的卫生场所内无蚊蝇、污物,墙壁、隔板、门窗等清洁无霉斑、无脱落、无刻画。

c)乡村旅游点内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空气清新无异味。

6.1.5.2 卫生制度

a)乡村旅游点内公共卫生有定期的消毒制度和检查制度。b)乡村旅游点卫生良好有保障,餐饮场所能达到GB 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

c)旅游饮食卫生具有严格的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

d)乡村旅游点具有严格的卫生消毒设施与卫生消毒制度。6.1.5.3 卫生管理

a)乡村旅游点无游客针对旅游饮食卫生的投诉情况。

b)乡村旅游点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的措施。c)乡村旅游点内的公共厕所能及时冲洗,做到干净、无污垢、无异味。

6.1.6 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 6.1.6.1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 a)设有专职服务质量监督部门,主动接受游客监督,对外公布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

b)在乡村旅游点入口集中处或问讯处设意见(卡、箱),定期收集分析游客意见,进行相应服务改进。

6.1.6..2投诉处理

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认真及时地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投诉必复。

7.信息化建设及宣传营销

a)设立独立域名的网站,网站内容丰富,服务项目齐全,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

b)坚持网站的日常维护,数据及时更新。

c)注重宣传促销,有详尽的宣传资料、独特的促销方式及良好的旅游产品形象。

6.2三星级

6.2.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 6.2.1.1 自身环境

a)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b)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能烘托乡村环境。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域。

c)乡村文化气息氛围浓厚。绿化覆盖率较高,农作物、动植物与乡村景观配置得当,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美化效果良好,适宜度假、休闲、健身。

d)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生态保护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

6.2.1.2 环境资源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b)乡村旅游点能较好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乡村旅游点能较好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d)活动项目能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坚持环保原则。6.2.1.3 环境生态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

b)乡村旅游点建立有一定的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c)乡村旅游点配备有必要的资金支持。6.2.1.4 旅游规划

a)制定有旅游总体规划或农村地区发展规划,建设开发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b)规划通过旅游部门或当地政府审批

c)规划中的各项建设项目和市场开发方案得到基本实施 6.2.2 乡村旅游点布局 6.2.2.1 布局与分区

a)乡村旅游点具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且各活动区的分隔较为明显、布局基本合理。

b)乡村旅游点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区域,植物与小品布置得当、环境优美。

c)乡村旅游点内有明确引导和介绍标识,中英文对照且美观醒目,造型有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标识牌和说明牌设置合理。文字准确规范,位置合理,数量充足。

d)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合理,设计有特色,符合GB/T 10001.1的规定。

6.2.2.2乡村旅游点的旅游产品

a)游览点(含参与游览项目)达10处以上,且有科技性、唯一性、参与性、民俗性、农事性等,线路编排科学,内容丰富,逗留时间达到1天以上。

b)乡村旅游点能提供特色多样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8个,有一定的地方性、季节性和参与性,能较充分地体现当地农业(渔业)和农村特色,游客感觉舒适有特色。

c)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具有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有较大的游客 聚集场所,且项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展示、游览、体验等活动能有机结合,协调统一。

d)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与其他旅游点及附近乡村旅游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e)娱乐活动较多,游客较多时能组织文艺演出,且表演形式和内容要突出当地乡村民俗风情,乡土气息浓郁。6.2.2.3 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

a)乡村旅游点建立有机构健全、职责分明的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市场秩序优良,建有完善的统计报表制度。

b)乡村旅游点设有游客接待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功能齐备。游客中心有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接待制度健全,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

c)乡村旅游点有介绍乡村旅游点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有特色,品种全,内容丰富,制作良好,适时更新。并同区内外不少于3家旅行社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客源稳定。

d)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着装有当地特色,态度热情,服务优良,全体从业人员均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

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导游服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6.2.3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 6.2.3.1 建筑装修

a)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与周围景观及其氛围相协调。

b)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部分体现当地的民族性、地方性、环保性和农村特色。

6.2.3.2 旅游交通

a)可进入性较好。交通设施完备,进出便捷。道路状况基本良好 b)有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或舶船码头。且布局合理,容量能满足需求。场地平整坚实。标志规范、醒目。c)主干线通往乡村旅游点支线公路路口、支线公路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口有指示牌。

d)点内使用清洁能源或低排放的交通工具。6.2.3.3 住宿设施

a)乡村旅游点的住宿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有套间、标准间,床位数不少于30个,配备有电视机、冷暖设备或换气装置。

b)客房内有独立卫生间,配有相应的卫生设备,淋浴设施完好,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24小时提供热水。

c)乡村旅游点客房内配套设施与用具的配备较为齐备,做到一客一换。

d)乡村旅游点客房被褥、枕巾等能做到及时清洗、消毒。6.2.3.4 餐饮设施

a)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能与乡村旅游点整体环境相协调。b)餐饮服务设施规模,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能基本上满足游客要求。餐厅位置合理,通风采光良好,布置典雅,其使用面积不少于200㎡。

c)餐饮场所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设施设备完好,基本上能提供当地特色菜肴,且品种丰富、独特性明显,营养丰富。

d)有印制精美的菜单。6.1.3.5 厨房

a)布局合理,厨房面积与接待能力相适应。b)墙面满铺瓷砖,有吊顶。

c)厨房地面硬化处理、防滑,易于清洗。d)粗加工间、烹调间、应分区域设置。e)有消毒设施,能够开合的食品输送窗口。

f)餐(饮)具洗涤池、清洗池、消毒池设置合理,蔬菜清洗池、肉类清洗池分区设置。

g)有食品库房和非食品库房。h)有冷藏、冷冻和保鲜设备。

i有合理、良好的通风排烟设施,饮食油烟达标排放。j)有完善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及污水达标排放设施。k)有符合要求的密闭废弃物存放容器。6.2.3.6 卫生设施

a)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标识醒目,建筑造型与景观环境协调。全部厕所具备水冲、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

b)厕所整洁,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通道与卫生设施。有防滑设施,室内设施齐备,盥洗室有门、水冲、通风良好、光线明亮。

c)乡村旅游点内的垃圾箱数量与布局较为适当、合理,并注明标识,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垃圾箱分类设置,桶(箱)体完好、有盖,材质防火,表面干净无污渍,垃圾能及时清扫。

6.2.3.7旅游购物

a)购物场所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环境协调。b)购物摊点证照齐全,管理有序,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c)旅游商品种类丰富,且有数量充足的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8种,有乡村民俗文化特色。

6.2.3.8通讯设施

a)乡村旅游点出入口和游客集中场所有固定电话。b)公用电话亭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标志美观醒目。c)无线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6.2.3.9娱乐设施

a)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游客多时能够进行文娱表演。b)有会议室,配有必要的会议音响设备。6.2.4 乡村旅游点安全 6.2.4.1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

a)乡村旅游点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书面许可。

b)乡村旅游点有一定数量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c)乡村旅游点能保证各项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严禁使用超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

d)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明显,防护设施齐备、有效。6.2.4.2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

a)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

b)乡村旅游点能建立一定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c)乡村旅游点主要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

d)乡村旅游点建立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

6.2.4.3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

a)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

b)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点和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配备有足够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

c)乡村旅游点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并有严格的定期监督、处罚和公示制度。

d)乡村旅游点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兼职医务人员和游客常备药品。

e)乡村旅游点建立有一定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齐全。

6.2.5 乡村旅游点卫生 6.2.5.1 卫生条件

a)乡村旅游点的卫生设备和设施完好、无缺损,不漏水。b)乡村旅游点的卫生场所内基本无蚊蝇、污物,墙壁、隔板、门窗等较清洁。

c)乡村旅游点内基本上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6.2.5.2 卫生制度

a)乡村旅游点内公共卫生有定期的消毒制度和检查制度。b)乡村旅游点卫生良好有保障,餐饮场所基本能达到GB 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

c)旅游饮食卫生具有严格的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

d)乡村旅游点具有严格的卫生消毒设施与卫生消毒制度。6.2.5.3 卫生管理

a)乡村旅游点基本没有游客针对旅游饮食卫生的投诉情况。b)乡村旅游点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的措施。c)乡村旅游点内的卫生便池能及时冲洗,做到干净、无污垢、无异味。

6.2.6 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 6.2.6.1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

a)设有兼职服务质量监督部门,主动接受游客监督,对外公布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

b)在乡村旅游点入口集中处或问讯处设意见(卡、箱),定期收集分析游客意见,进行相应服务改进。

6.2.6..2投诉处理

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认真及时地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投诉必复。

7.信息化建设及宣传营销

a)设有网站,网站内容较丰富,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b)坚持网站的日常维护,数据及时更新。

c)注重宣传促销,有相应的宣传资料及较好的旅游产品形象。6.3 二星级

6.3.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 6.3.1.1 自身环境

a)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b)建筑布局基本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有格调,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或隔离带。

c)乡村环境氛围良好。绿化覆盖率较高,农作物、动植物与乡村景观配置得当,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美化效果较好。

d)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6.3.1.2 环境资源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b)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d)活动项目能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坚持环保原则。

6.3.1.3 环境生态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b)乡村旅游点有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c)乡村旅游点配备环境生态资金。6.3.1.4 旅游规划

a)制定有旅游总体规划或农村地区发展规划,建设开发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b)规划中的主要建设项目和市场开发方案得到基本实施 6.3.2 乡村旅游点布局 6.3.2.1 布局与分区

a)乡村旅游点具有比较明确的功能分区,且各活动区的分隔较为明显、布局基本合理。

b)乡村旅游点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区域,环境优美。

c)乡村旅游点内主要地段有引导和介绍标识,中英文对照,清晰美观,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文字准确规范,位置合理,数量满足需求。

d)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合理,符合GB/T 10001.1的规定。6.3.2.2 乡村旅游点的旅游产品 a)游览点(含参与游览项目)达8处以上,且有科技性、唯一性、参与性、民俗性、农事性等,线路编排科学,内容丰富,逗留时间达到半天以上。

b)乡村旅游点能提供特色多样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5个,有一定的地方性、季节性和参与性,能较充分地体现当地农业(渔业)和农村特色,游客感觉舒适有特色。

c)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具有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有一定的游客聚集场所,且项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d)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与其他旅游点及附近乡村旅游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6.3.2.3 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

a)乡村旅游点建立有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市场秩序良好,建有统计报表制度。

b)有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的游客中心或相应场所,咨询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

c)乡村旅游点有介绍乡村旅游点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品种多,内容丰富,制作较好。并同区内外旅行社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d)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着装有特色,服务良好,部分从业人员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

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6.3.3 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 6.3.3.1 建筑装修

a)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与周围景观及其氛围基本上相协调。

b)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地民族性、地方性、环保性和农村特色。

6.3.3.2 旅游交通 a)可进入性较好。进出方便,道路通畅。

b)有专用停车场所,布局较合理,容量能基本满足需求,场地平整坚实,标志规范、醒目。

c)有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口有指示牌。d)点内使用清洁能源或低排放的交通工具。6.3.3.3 住宿设施

a)乡村旅游点的住宿能基本满足游客的需求,床位数不少于20个,配备有电视机、冷暖设备或换气装置。

b)客房内有独立卫生间,有淋浴设施,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定时提供热水。

c)乡村旅游点客房内配套设施与用具的配备较为齐备,做到一客一换。

d)乡村旅游点客房被褥、枕巾等能做到及时清洗、消毒。6.3.3.4 餐饮设施

a)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能与乡村旅游点整体环境相协调。b)餐饮服务设施规模,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能基本上满足游客要求,餐厅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整洁,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00㎡。

c)餐饮场所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基本上能提供当地特色菜肴,且品种较多。

d)有干净、整洁的菜单。6.3.3.5 厨房

a)布局合理,厨房面积与接待能力相适应。b)墙面瓷砖墙裙不得低于1.5米

c)地面采用硬化处理,防滑、有地沟,易冲洗。d)粗加工间、烹调间应分区设置。e)有食品库房和非食品库房。f)有冷藏、冷冻和保鲜设备。

g)有合理、良好的通风排烟设施,饮食油烟达标排放。h)有完善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及污水达标排放设施。i)有符合要求的密闭废弃物存放容器。6.3.3.6 卫生设施

a)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标识醒目。部分厕所具备水冲、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

b)厕所整洁,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有防滑设施,通风良好、光线明亮。

c)乡村旅游点内的垃圾箱数量与布局较为适当、合理,并注明标识。垃圾箱体完好、有盖,表面干净无污渍,垃圾能及时清扫。

6.3.3.7 旅游购物

a)购物场所布局合理,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

b)旅游商品种类比较齐全,且有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5种。

6.3.3.8 通讯设施

a)乡村旅游点出入口和游客集中场所有固定电话。b)无限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6.3.3.9 娱乐设施

a)有棋牌室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6.3.4 乡村旅游点安全 6.3.4.1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

a)乡村旅游点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书面许可。

b)乡村旅游点有一定数量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

c)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保证各项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严禁使用超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

d)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基本明显,防护设施基本齐备、有效。6.3.4.2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

a)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b)乡村旅游点能基本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c)乡村旅游点主要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

d)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建立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

6.3.4.3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

a)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基本上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

b)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点和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能基本上配备一定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

c)乡村旅游点基本上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并具有一定的定期监督、处罚和公示制度。

d)乡村旅游点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游客常备药品。e)乡村旅游点基本上建立有一定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

6.3.5 乡村旅游点卫生 6.3.5.1 卫生条件

a)乡村旅游点的卫生设备和设施较为完好、无缺损,不漏水。b)乡村旅游点的卫生场所内基本无蚊蝇、污物,墙壁、隔板、门窗等较清洁。

c)乡村旅游点内基本上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6.3.5.2 卫生制度

a)乡村旅游点内公共卫生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制度和检查制度。b)乡村旅游点卫生良好有保障,餐饮场所基本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

c)旅游饮食卫生具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制度,并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

d)乡村旅游点具有一定的卫生消毒设施与卫生消毒制度。6.3.5.3 卫生管理 a)乡村旅游点基本没有游客针对旅游饮食卫生的投诉情况。b)乡村旅游点基本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的措施。

c)乡村旅游点内的卫生便池能及时冲洗,做到干净、无污垢、无异味。

6.3.6 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 6.3.6.1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

能主动接受游客监督,有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6.3.6..2投诉处理

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能及时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

6.4 一星级

6.4.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 6.4.1.1 自身环境

a)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b)建筑布局较合理,建筑物造型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或隔离带。

c)乡村生态环境氛围较好。绿化覆盖率较高,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美化效果较好。

d)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6.4.1.2 环境资源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

b)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d)活动项目能基本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坚持环保原则。6.4.1.3 环境生态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b)乡村旅游点有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6.4.1.4 旅游规划

a)制定有旅游总体规划或农村地区发展规划,建设开发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6.4.2 乡村旅游点布局 6.4.2.1 布局与分区

a)乡村旅游点绿化较好,环境较为优美。

b)乡村旅游点主要地段,有明确引导和介绍标识,且美观醒目、文字准确规范,数量充足。

c)乡村旅游点内主要地段有引导和介绍标识,中英文对照,清晰美观,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文字准确规范,位置合理,数量满足需求,符合GB/T 10001.1的规定。

6.4.2.2 特色活动项目

a)乡村旅游点能提供一定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3个,能体现农业(渔业)和农村的特色,游客感觉有特色。

b)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项目布局基本合理、功能较完善。

6.4.2.3 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

a)乡村旅游点建立有管理人员,市场秩序良好, 建有统计报表制度。b)有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的场所,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

c)乡村旅游点有介绍乡村旅游点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品种多,内容丰富,制作较好。

d)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着装统一,服务良好,部分从业人员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

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6.4.3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 6.4.3.1 建筑装修

a)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与周围景观及其氛围基本上相协调。

b)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农村特色。

6.4.3.2 旅游交通

a)可进入性较好。进出方便,道路基本通畅。

b)具有停车场所,容量能基本满足需求,场地较平整坚实,有相应标志。

c)有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口有指示牌。6.4.3.3 餐饮设施

a)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基本上能与乡村旅游点整体环境相协调。

b)餐厅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其使用面积不少于60㎡。c)餐饮设施设备完好,基本上能提供当地特色菜肴,有菜单。6.4.3.4 卫生设施

a)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标识醒目。

b)厕所整洁,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通风良好、光线明亮。c)乡村旅游点内的垃圾箱数量与布局较为适当、合理,并注明标识。垃圾箱体完好、有盖,表面干净无污渍。

6.4.3.5 旅游购物

a)有购物场所,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

b)旅游商品种类比较齐全,且有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3种。

6.4.3.6 通讯设施

a)乡村旅游点出入口有固定电话。b)无限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6.4.3.7 娱乐设施

a)有棋牌室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6.4.4 乡村旅游点安全 6.4.4.1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

a)乡村旅游点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书面许可。

b)乡村旅游点有一定数量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

c)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保证各项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不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不使用超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

d)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基本明显,防护设施基本齐备、有效。6.4.4.2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

a)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

b)乡村旅游点能基本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c)乡村旅游点主要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

d)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建立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

6.4.4.3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

a)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基本上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

b)能基本上配备一定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c)乡村旅游点基本上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

d)乡村旅游点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游客常备药品。e)乡村旅游点基本上建立有一定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

6.4.4 乡村旅游点卫生 6.4.4.1 卫生条件

a)乡村旅游点的卫生设备和设施较为完好、无缺损,不漏水。b)乡村旅游点的卫生场所内基本无蚊蝇、污物,墙壁、隔板、门窗等较清洁。

c)乡村旅游点内基本上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6.4.4.2 卫生制度

a)乡村旅游点内公共卫生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制度和检查制度。b)乡村旅游点卫生良好有保障,餐饮场所基本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

c)旅游饮食卫生具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制度,并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

d)乡村旅游点具有一定的卫生消毒设施与卫生消毒制度。6.4.4.3 卫生管理

a)乡村旅游点基本没有游客针对旅游饮食卫生的投诉情况。

b)乡村旅游点基本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的措施。

c)乡村旅游点内的卫生便池能及时冲洗,做到干净、无污垢、无异味。

6.4.5 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 6.4.5.1 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

能主动接受游客监督,有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6.4.5.2 投诉处理

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能及时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

第五篇:阳山创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工作汇报

无锡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争创省四星

级乡村旅游点工作汇报

阳山镇作为作为中国水蜜桃之乡,无锡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八大博览园之一“阳山桃文化博览园”坐落于此。境内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风情丰富多彩。其中火山地质资源个性十足、地热资源蕴藏丰富、桃文化资源魅力独具、湿地资源特色鲜明。“春赏桃花美景,夏可纳凉避暑,秋得采摘之乐,冬有温泉养生,好游山者游山,乐嬉水者嬉水”,被称为“现代版桃花源”。优美的阳山农家生态园有着良好的争创基础,自今年年初争创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点以来,我镇高度重视,以三产办为责任部门,创建工作全面展开。

一、阳山农家生态园基本情况

中国最尊贵原生态水蜜桃产地。种植历史逾百年。身处独特火山熔岩地层,加上标准化栽培,阳山水蜜桃果大色美,皮薄肉厚,汁多味甜,有美容润肺功能,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作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阳山农家生态园充分利用该项优势,积极推广农家休闲旅游,每年3月,推出了赏花游;6——10月为水蜜桃采摘期,景区特推出了“农俗风情体验游”、“农家采摘体验游”。

阳山农家生态园座落于无锡〃阳山桃文化博览园内,整个博览园规划面积5.39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20亿。目前

已建成6000平方米的“桃文化博览馆”,通过楹联、匾额、雕塑、图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形象而趣味性地表现了“桃在中华的起源”、“桃与民俗”、“关于桃的各种成语故事”等桃文化,已成为无锡乃至长三角地区青少年科普基地。建成了300亩桃花岛、3.3万平方米桃文化科研社区和74.75公顷的桃园农家体验区、温泉度假村一期项目已进入试营业阶段,火山地质博物馆及桃文化广场正在改建中,明年桃花节前对外开放。在整个农家生态园中,随处可见山林、茶场、竹林、池塘、苗圃、湿地、白鹭栖息、林荫幽径。中国“百千万亿”的文化经典。生态园周边拥有以百年书院安阳书院为代表的儒家书院文化、以千年古刹朝阳寺为代表的佛教禅宗文化、以万亩桃林为代表的桃源农耕文化和以亿年火山为代表的地质科普文化等经典景点。

度假区以5平方公里的农家生态景区为核心,新建阳山温泉度假村、桃林观光区、桃文化特色街区等核心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梦想田园与九龙潭两大湿地公园,使阳山从单一的农业种植模式转变到一产、三产结合,保护桃文化为出发点,以百姓增收为目的,通过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增加观光休闲功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阳山农家生态园成为无锡地区特有的乡村休闲旅游点。

二、争创过程中实施的工程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针对此次争创标准与任务,我们以《无锡市阳山镇旅游

发展总体规划》为准则,完善各项接待配套设施和旅游设施,今年已完成狮子山景观建设,包括道路绿化、凉亭、厕所、旅游导视系统、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累计投入1100万元。同时,以无锡市政府出台的《无锡市农业园区项目建设用地和规划管理意见》为工作契机,积极对上争取,努力为阳山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桃林会所目前设计完成,马上进入施工阶段。总长约5公里慢游线路两旁的绿化及景观已由无锡园林设计院完成设计,总投资约500多万。计划12月份开工,明年3月桃花节前完成。

今年阳山生态桃源已被评选为“无锡新十景”、阳山糕团、桃木工艺品、水蜜桃等特色产品被无锡市旅游局评选为十佳旅游特色产品,阳山农家生态园也被评选为无锡十佳农家乐,这些荣誉的取得是上级部门及广大老百姓对我们的支持与认可,同时也是我们继续做好工作最大的动力。

努力构造阳山乡村旅游外部交通网络,以锡宜高速、342省道为基础,以西环线、陆马快通为衔接环太湖旅游有效通道,年底新建陆马快通延伸段,西环线开通,积极融入大灵山旅游圈和马山十八湾旅游圈,为阳山乡村旅游提供良好的交通平台。

三、今后发展方向

我们将以四星级乡村旅游点为工作契机,今后加快各项旅游设施建设,特别是借“十二五”规划之际,以打造省级

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努力成为无锡乃至苏南地区特色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今年镇村两级带领部分村民代表外出考察了浙江梅家坞、长兴、苏州东山等地,给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拓宽了眼界,也增强了信心。目前部分村庄的改建包装已纳入了2012年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同时该项工程也在争取区政府的支持,相信随着村庄农家乐的兴起,阳山农家生态园将内容更加丰富,吸引力也大幅提高,更能拉长旅游时间,拓宽百姓收入。继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新建游客接待中心、大型生态停车场,增加旅游购物,打造乡村特色街。

下载乡村旅游点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村旅游点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汇报材料2011-9-22

    江苏大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创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点 汇报材料 为了促进大禾庄园旅游项目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在我县率先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规范旅游景点,拉动泗阳......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初稿) 前 言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乡村旅游建设,规范乡村旅游点的服务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特色多样、方便舒适和快......

    XX镇乡村旅游点创建试点示范行动方案

    XX镇乡村旅游点创建试点示范行动方案一、试点单位XX村二、目标任务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示范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

    太平镇扎实推进南源风情乡村旅游点建设

    太平镇扎实推进南源风情乡村旅游点建设 8月25日早上,虽然天还下着雨,但南源村建设工地已是热火朝天,参与建设的工人在镇、村干部的指挥督促下,冒雨施工,快速推进各项工程建设。为......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简介 美丽乡村内涵:是规划科学、布局合格、环境优美的秀美之村;是家家能生产、户户能经营、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钱赚的富裕之村;是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特色鲜明的魅力......

    乡村直通车简介

    乡村直通车简介 1、栏目名称:乡村直通车 2、栏目时长:30分钟 3、栏目宗旨:服务保定“三农”,助推经济发展 4、栏目播出: 保定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 周一到周五 常规节目21:00-21:3......

    乡村治理简介

    让梁家河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梁家河村乡村治理工作简介 一、基本情况 梁家河村位于石堡镇政府驻地南9公里的川道,辖3个村民小组,216户717人,近年来中,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为......

    赴各兄弟县(市、区)乡村旅游点考察报告1

    学全域旅游 促发展升级 走“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发展新路 ——赴各兄弟县(市、区)乡村旅游点考察报告 2月8日-9日,县委常委欧阳志明率领县旅发委、国土局、文广新局、新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