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机关效能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论机关效能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它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机关效能建设,就是加强机关干部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创建一个“学习、团结、廉洁、务实、高效”的新型机关,为推进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优质发展的服务环境。现浅谈机关效能建设的难点及对策如下:
一、机关效能建设的难点
一是责任不明,职权交叉。机关部门管理社会事物存在职权交叉、责任不明的现象,往往是多个部门对一项社会事物都具有管理权,导致现实管理过程中的无序、低效。二是规范化管理不够完善。机关部门在管理上还不规范,往往按照常规性、习惯性、陈旧性、依赖性的管理格局处理和解决事务,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管理方式和经营管理手段,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创新管理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三是监督受限。现有的监督方式、方法都比较空泛,针对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缺乏来自各方来系统性监督,还不能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等的监督作用。
二、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对策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规范机关管理行为,改善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也是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责任型机关的重要途径,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当前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重点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明确职责。要针对行政主体的多样性和行政行为的复杂性,在法律法规、规章的基础上,通过规范性文件来明确和规范有权利交叉情况的单位的职责、程序、权力和资源配置等。如果只靠各部门、系统自己规范,在部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谁都不会主动放权,那么那种看起来谁都在管,结果谁都不管的现象会始终存在,效能建设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二)、规范机关行为。规范行为是效能建设的内在要求。规范行政行为,前提是坚持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只有以法律为准绳,以规章为依据,才能实现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要对有悖于现行法律法规、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政策、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该废止的坚决予以废止,该修订的抓紧修订完善,使整个机关管理体系有序、运行机制有效、行为方式优化,努力消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障碍。坚持依法行政,克服部门权力利益化的倾向,反对和防止各种损害基层和群众利益的行为。规范从政行为,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确保职能到位。
(三)、完善制度建设。制度是效能建设的根本。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把制度建设贯彻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要围绕创新改革、转变职能、从严管理的要求,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以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作职责,以承诺制来明确服务要求,以公示制来推行政务公开,以公开评议制来强化民主监督,以失职追究制来严肃工作纪律,逐步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制度建设应注重系统性,但也不能搞得过于繁琐,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四)、严格考核奖惩。绩效考核是推进效能建设的重要环节。要确保机关效能建设不走过场,必须严把考核关。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各部门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量化的、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出台效能告诫、诫勉教育的实施细则,并把绩效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公务员年度考核等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考评、社会评议和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实施对机关干部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要把考核的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五)、要强化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是效能建设的有力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必须通过监督予以制约,必须通过监督予以规范。要设立机关效能建设监督机构,建立专门监督员队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切实履行对本地、本部门效能建设的监督职能。继续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活动,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评议机制和办法,切实抓好督查整改。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等各方面的监督作用。要完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并把考核的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针对效能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二篇: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目录
一、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1
(一)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严重短缺...........................................................1
(二)农村教师分布不均.......................................................................................2
(三)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2
(四)农村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3
(五)许多农村教师适应不了新课程...................................................................3
二、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对策...............................................................................4
(一)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落实农村教师整体待遇.......................................4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发挥为人师表作用...................................................4
(三)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保证队伍建设...............................................5
(四)改善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6
(五)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6
(六)搞好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能力...................................................................6
三、结束语...............................................................................................................7 参考文献...................................................................................................................7
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新的教育课程改革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而农村教师流动性大、待遇不高、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解决好农村教师队伍管理中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师资培训等相关教育制度。
【关键词】
农村教师
管理难点
对策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当前,农村教师的管理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影响到了我们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现。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开拓创新,认真研究解决问题,切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
(一)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严重短缺
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和人才流动的社会化,为农村教师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和其他人才一样对物质条件需求具有经济人的一面。教师的物质待遇与教师流失有一定的相关联系的。教师的流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走出农村进城市,向沿海城市、大中城市谋发展,导致原本师资较好的一个学校突然间成了师资不足的学校,从而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二是走出本行,进其他单位任职高就的,下海有的是受利益的驱动,金钱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想做老板、当经理;有的外借,政府部门缺文职人员就从教育部门借用,被借用的几乎都是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目前有许多教师又热衷于报考公务员,这无形之中又加剧了教师数量的减少。以上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从另一个方面看,近些年来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取消了国家分配政策,实行大学生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新型就业模式。这种就业政策的转变,导致了农村学校师资的断层现象明显,学校教师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二)农村教师分布不均
由于农村教师流动性较大,城区与农村教师分布上不均衡,农村教师在数量上和师生比例上少了,特别是农村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少了,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在评选到了高职称后,都想方设法往上调,不愿安心扎根农村学校,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城镇与乡村教师也分布不均衡,中心小学、初中都是人满为患,乡村完小和教学点缺乏教师,有的完小只有七八个教师,个别地方甚至更少,缺编教师有的地方就由临时老师来上课,但这却又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加重了乡镇、村民的负担。
(三)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村各地普遍存在教师所教学科不合理的现象。大部分语数教师偏多,而体、美、艺、英语等教师较少,适应不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需要,很难做到培养的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并且从往年各师范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国家在体、美、艺这方面的招生还是比较少,加上有些学生毕业后转行,有的被非教育单位截走。针对学校体美艺教师太少导致无人上课的情况,学校也只能找一些教语、数教师来上这些课,但是不是专业的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3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鼓励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将思想道德信念升格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和愿望。树立从事老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目前,我们应大力推先进、树典型弘扬教师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把农村教育工作当成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高度来看,这也就要求各级部门要把教育工作和教师冷暖牢牢抓在手中,放在心上,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为学校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要满足教师的需要,以及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保证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可采取四个途径:一是聘用师范生,优秀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当前,我省许多县市开始每年从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中为农村中小学招聘教师,而且招聘的力度之大、数量之多、规范之严是以前我们很少见的,在一定程度上,这很好地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燃眉之急,及时为这些学校补充了教师。二是鼓励外流的教师重返课堂;毕竟这部分老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加上地缘的关系,当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们中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回来。三是加强调节,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制度,可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特别是将要晋升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应有在乡村中小学教学的经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四是鼓励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实行政策倾斜,刚调入或新进教师队可以先到农村地区任教再调往城镇,同时适当解决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当务之急,一方面我们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继续做好这两项工作,为农村学校输入更多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另一方面,我们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政策,并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这些特岗教师和支教教师的待遇,解决好他们的发展问题,切实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四)改善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
当前形势下要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改善学校环境,便于教师教学;还要努力改善教师结构,优化学科组合。根本的措施应该是师范院校在改革专业设臵和招生规模上,应根据中小学需要来变动按排,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就业率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我们相关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重视引进体美艺老师,以保障学校体美艺老师对教学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教主科的教师中对有这些基础的教师进行培训。重要的是在待遇上和评职称上对主科和副科的教师要坚持一律平等。
(五)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要抓好继续教育,要加强学历的提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小学教师要逐步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高、初中教师要逐步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学历上必须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高学历已经成为今后教师这个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更高层次的学历也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供了师资保证。
(六)搞好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能力
要培养人才,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学校要有创新机制,大力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首先,建立和健全教研网络,加强交流学习,须建立一整套制度,因校因人,分段提出要求,密切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考查措施。其次,启动现
第三篇:论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革的难点及对策
论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革的难点及对策
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在中国目前的物业管理行业中占主要地位,其企业自身的规模和占有的物业资源与民营物业企业相比,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着转换机制、走向市场的挑战,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非常多的困难,希望引起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的状况
国有物业管理企业主要有两类:一是从属于国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企业,这类企业大多以经营自己开发的写字楼和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为主;二是从原单位后勤部门或房管所转制的物业管理公司,也是以经营原单位项目为主。
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受传统体制的影响较大,依赖原单位资源,管理体制落后,服务意识不强;有些国有物业管理公司在发展上受制于上级单位,没有管理和经营上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制约了企业走向市场的步伐;同时国有物业管理公司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富裕人员较多,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革的必然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战略思想,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在国有经济结构中推进改革和实现发展的双重任务,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政策的陆续出台,这些都要求作为企业从属公司的物业管理公司要加快改革步伐。同时,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原司长谢家谨曾指出“物业管理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逐步实行物业管理企业与房地产企业脱钩,独立进入市场,实施专业化经营将是大势所趋”,可以说,物业管理企业的改制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虽然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但是仍然有一些国有物业管理企业职工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认为国有企业是“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同时由于有上级单位或上级公司给项目、给补贴,不愁没饭吃,造成“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依赖观念,缺乏市场竞争意识。这种妨碍发展的僵化观念和体制机制严重不适应物业管理市场的变化和要求。尽管这些企业目前生存还不是问题,但在日益激烈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中,原有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面临的困难也在逐步显现,因此,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三、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关系是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最困难的问题。
改制是一种必然趋势,体制上的改变,带来的是产权的重新配置和经营机制的转变,同时将面临富裕人员的安置问题和国企职工身份的转变,这个问题不解决,改革后的企业也难以轻装上阵,但要改革,必然要涉及到国企职工的切身利益,职工会产生不同的思想认识和情绪波动,这是任何国企在改制过程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可能对改革造成消极的后果,将给改革带来更严重的问题。据笔者了解,由于大多数国有物业管理公司在其所在的企业基本上处于弱势地位,本身就要靠其母体生存,依赖性非常强,并不具备在市场上生存的能力,而现状是上级公司只要还能够正常经营一天,物业管理公司就可能多存活一天,因此职工非常担心改制后的公司一旦脱离了母公司,是否能够生存下去,因而往往并不支持企业的改革。
2.如何解决物业管理公司改制后的资源问题也是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之一。
物业管理属于服务性行业,对企业的资本金要求不高,对物业管理公司来讲,最重要的资源是物业项目,而对于改制企业来讲,由于企业已不是或不完全是国有企业,如果与原上级单位脱离了关系,原上级单位的物业资源就有可能不交给你,而到市场去竞争项目,又担心自己市场意识不强,这是改制企业和职工考虑最多的问题。
3.如何客观评价物业管理行业的生存条件是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虽然物业管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形成物业管理行业应该从90年代后期,发展到今天不过十年的历史,但物业管理企业已经达到了30000家,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物业管理企业都达到了3000家左右,发展非常迅速。这一方面说明社会确实需要物业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进入这一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造成现在物业管理企业鱼龙混杂,整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同时由于非常多的物业项目掌握在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的手里,这些项目基本上全部交给下属的物业公司管理而不是由社会物业公司管理,加上物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客观上目前的物业管理行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行业。脱离了母体的国有物业公司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生存将面临严重威胁,而如果处理不当,将影响社会的安定。
四、认真解决物业管理公司的实际问题
笔者所在单位为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几年间也经历了数次企业改制的要求,上述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我公司几次改制过程当中都遇到了,由于种种原因改制至今尚未成事实,但其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并试图寻找解决的方案:
1.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完全改制在现阶段尚不成熟。提到企业改制,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私有化,也就是从国有企业转向了股份制或民营企业,似乎这样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事实并非如此:民营物业公司的发展实际上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人才、管理、技术、资金,同时社会信任度较低、企业平均寿命极短、缺乏长远发展所必须的文化积淀、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等,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存在的问题虽然在民营企业中表现的相对较少,但国营物业管理企业具有的优势也不是民营企业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对此,要有一个冷静理性的认识和分析。
2.笔者认为,现阶段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的改制方式应以原国有上级公司控股或相对控股,全体职工持股的形式为优先选择,其他多种形式在现有国有企业改制中都不适应。采取以原国有上级公司控股或相对控股,全体职工持股的形式的主要原因是这样的改制方式引起企业内部反对的声音不会很大,职工的身份虽然要转换,但由于有了一定的股份,在企业里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相对的利益保证会较高。同时企业为国有企业控股,在现阶段对于物业公司的稳定和对外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另一个对物业管理公司改制的顺利实施十分重要的是原国有上级单位的物业资源应交由改制的物业管理公司经营,这是保障改制后的物业管理公司正常经营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一点做为保证,国企物业管理公司的改革就难以实施。国资委某领导曾经讲过,国有企业的上级公司对改制的主辅分离企业要“扶上马,送一程”,因此,国有企业要明确主辅分离不是甩包袱,而是应实实在在的为企业职工着想,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篇:电力企业班组建设难点及对策分析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难点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班组在电力企业中,不仅是企业的细胞,更是最活跃、最基层的单位,属于电力企业的执行层。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生存以及所有的工作都要最终着眼于班组建设,因此,完善的班组建设有效的保障了电力企业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实电力企业班组建设中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旨在实现电力企业的现代化。
[关键词]电力企业;班组建设;难点;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9;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7-0321-01
班组作为电力企业的基础单元,是电力企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电力企业落实好生产安全和提供??质服务的基础。电力企业的各项发展措施、规章制度和工作目标都要在班组这个平台进行实施,电力企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和安全生产也要在班组中去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电力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公司也在转变着自身的发展方式,在这种形式下,班组作为电力企业的细胞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力企业班组建设中的难点
1.1 班组建设意识不足
在电力企业对班组建设的概念不清,推进方法错位的情况下,基层干部和员工对班组建设的目的和意义领悟不深,被动进行班组建设,对班组建设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班组建设是为了应付检查,是被迫完成任务。为了应付检查和考核,班组建设甚至己经演变为一项脱离于班组日常运营的额外“任务”,变成了基层员工的一项负担。多数电力企业的班组建设采用自上而下,逐层推进,严格考核的方法,但是基层干部与基层员工对于班组创建的目的意义没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了形式上,员工对于班组创建活动积极性不高,方向不明确,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应付考核等现象,未形成全“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争创”的氛围。
1.2 重视制度建设,而忽略文化管理
重视班组管理制度建设和考核机制,对班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监督、跟踪,对班组创建工作及各项制度的执行进行规范,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但是忽略了如何利用文化进行管理。文化管理是最高境界的管理,通过系统、环境的力量影响、同化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化员工被动为主动。
1.3 班长与成员的“矛盾”
工作中遇到问题,班组长个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冲上前,但是不知道如何调动班员参与的热情与方法,班长干活,班员看热闹。班组建设偷换概念,单纯认为班组建设只是班组长的工作任务,以班组长个人技能提升代替班组建设。只会传授给班组长某项技能,但是对于如何建立起符合特定需求的班组管理模式、长效机制却无从下手,于是,将班组长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等同于安全型班组建设;将班组长的绩效管理能力提升等同于绩效型班组建设班组建设的真正主角是基层员工,班组建设若未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争创”的大环境、大氛围,必然会落入形式主义的泥沼。按照国资委文件中提出的“电力企业班组建设是提升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推动中央电力企业科学发展的建设”目标要求,班组建设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基建设,是一项推动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长期工程。加强班组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组织规划
班组建设要在上级统一领导下进行,做到分工明确,权责一致。为了实现系统科学的班组建设目标,电力企业应该设立班组建设领导小组,设置组长、副组长以及其他成员。成员由工会、人力资源部、党委工作部、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农电工作部、基建部、企业管理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工会,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应该对班组建设进行日常性监督和管理,并且实行建设考核工作。
2.2 制定科学的班组建设标准
因为市场化经济下,电力企业必须进行改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也就要求作为电力企业基础单元的班组跟着进行改组。但是班组建设不能是自目的,毫无体系的,而应该是系统的、科学地进行组建。电力企业班组的建设标准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首先,应该与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根据电力企业的长远目标来调整自身的组建标准,把电力企业要达到的目标分解成各个子目标,分配给各个班组进行组建依据。其次,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要考虑班组的特性与共性,在提出所有班组都适用的标准后,根据每个班组各自的特性,设置相应的组建标准,切不可笼统地将一套标准应用于所有班组之上。最后,班组的建设标准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制定标准绝对不应该成为束缚班组发展的固定框架,而应该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标准要能够做到灵活地应用于不断变化的形势,以不断提升班组建设的水平。
2.3 加强信息化在班组建设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凸显了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不足,当前要加强班组建设,就必须加强信息化的应用。加快计算机技术在班组建设中的应用,将计算普及水平作为衡量班组建设水平的一个指标。首先,在电力企业建立局域网,使各个班组之问能够更方便的交流资源,节约企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其次,班组计算机应用必须普及各种电脑基础操作,如Word.Excel等软件熟练运用。在共享资源上,上传各个班组的资料,方便查阅与利用。
2.4 提高班组长的整体素质
班组长在整个班组中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如果班组长的素质不高,不仅不利于管理员工,而且对整个班组的建设起不到推动作用。因此应该根据电力企业的发展特点,配备相应的班组长,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其学历不应该太低,一般要求在大专以上。并且根据各班组的特点,结合班组长自身的缺陷,对症下药,实行培训,不断提高班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班组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班组建设贯穿整个企业工作中,在班组建设方面,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创新、用于实施、积极总结建设经验,明确不足,并不断完善,推进班组建设,使得班组建设能够符合电力企业实际发展需要,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健.电力企业班组建设难点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No.12119:117-118..10.16844/j.cnki.cn10-1007/tk.2016.19.074.[2] 王慧.电力企业班组建设的策略探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v.2804:94-95.
第五篇:当前班组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当前班组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元坝供电公司工会 胡勇
一、班组建设的基础及班组精神形成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单位,一个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如何,最终体现在班组建设方面。班组建设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增强团结力,凝聚力,战斗力。团结力是整体团队精神,凝聚力是整体综合素质,战斗力是发挥出最佳生产效能。而班组精神则是一个班组的灵魂,它是一个班组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历经长期艰苦磨炼而形成的独特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就如同李云龙的“亮剑”精神,使班组具有班组精神是班组建设的最基础工作。主要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班组长的培养和选拔。班组长虽说是不在品位的兵头将尾,但其作用巨大。企业一切管理的制度,措施,方法,都要靠班组长组织落实,班组长的素质、能力、水平和管理才干是一个班组是否有战斗力的关键。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这个道理。目前在企业中,班组长的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缺乏机制,在使用管理上都是“随意性”的,基本上由单位“主官”个人意志所决定,这种散漫式管理十分不利于班组建设。对班组长培养、使用、管理要建立起机制,由组织制定“能力标准”,“考核办法”,把班组长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不断加强对他们学习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要让班组长感到“事业”上有前途,才能促使其发挥全部聪明才智。
2、班组长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个优秀的班组长,应该做到管得起、理得顺、统人心、出效益,是班组的核心。具体来说,必须具备这几个特点:(1)让人信服的个人修养,品德优、作风实、技能高、为人善、做人公、能服众。(2)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班组长能否以身作则,做出表率,直接影响到班组各项工作的实施。只有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吃苦在前,名利在后,才能影响和带动其他班组成员。要关心同志想在前,艰难险工作干在前,遵守制度走在前,做到尽职尽责。(3)严细的管理作风。班组长安全管理要严,班组有严格的制度,严明的纪律,严肃的态度,严正的奖罚,任何时候不放松,任何情况下不懈怠,对任何人不徇情。对班组管理要细致,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亲情化管理模式,在控制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规范上下功夫,建立班组和谐的人文环境,使班组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4)民主管理增团结。班组长一个人搞不好工作,必须依靠全体班组成员,要相信员工,依靠员工,发动员工,坚持民主管理原则,做到集思广益,不搞独断专行。(5)班组长要做到五忌,一忌粗野独断;二忌处事不公;三忌心胸狭隘;四忌不求上进;五忌拉帮结伙。班组长是一个班组的核心和灵魂,班组长素质高,必按自己素质标准要求组员,班组长若是工作中的“急先锋”,必然看不惯“慢郎中”作风,班组的团队精神、班组的战斗力强弱取决于班组长。班组建设的基础首先是培养、选拔、配备管理好班组长,要高度重视高素质能力水平班组长的培养工作。
二、班组建设的重点及整合力
1、强化和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班组管理的公开性和民主性
班组政治工作曾是企业的政治优势,就目前创建学习型企业重要性来讲,思想政治工作仍是无法替代的重要工作方法。在有些班组长心目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党支部书记的事,班组是以制度为主,很少去关注员工的思想情绪和动态,结果班组人心涣散。再是抓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管理机制,缺乏系统性教育,采取的是“灭火式”方法,结果是越抓越软。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坚持长期性学习教育和思想引导;二是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三是与班组管理有机结合,贯穿于班组建设全过程;四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度。要在班组思想政治工作中倡导“五必谈”和“五必访”制度,即:与新进员工谈,与离厂员工谈,与思想出现波动员工谈,与岗位变动员工谈,与犯错误员工谈;员工生病住院时必访,女员工生育时必访,员工家庭有红白喜事时必访,员工家庭生活困难时必访,员工家庭不和睦时必访,使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内容。
2、抓好班组员工素质提升,保障班组管理的实践性和积极性
班组建设与管理,是指在企业统一安排布署下,依科学发展规律而开展的一系列提高员工素质和班组管理水平及战斗力的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因此,提升员工素质是班组建设与管理最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各种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专业考核、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培养员工技能水平。通过“星级”员工转换、评比“安全之星”、评比先进树立员工的竞争意识。通过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员工活动促进员工的学习创新精神。通过开展“比、学、赶、、超”和“传、接、帮、带”活动,有效提升和推动班组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和实践性。
3、抓好班组管理创新,提升班组建设的新颖性和超前性
班组建设要实现新的飞跃,管理创新是其关键之要点。它主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方法创新。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要。班组观念创新的基本目标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建立,要树立服务观念、竞争观念、知识创新观念、管理创新观念,使班组管理具有新颖性和超前性。
4、抓好班组文化建设,提升班组建设与管理的多样性与联结性
要重视班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要在班组内生动体现出来。班组文化应结合班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设置班组学习园地、班组文化理念、管理理念、安全文化理念、班组工作愿景、班组团队精神、班组精细化管理程序等,使班组文化交汇融合于企业文化之中,增强班组管理的文化内涵。
三、班组建设与管理的难点及科学管理
在班组建设与管理中,安全生产是管理中的最大难点。在企业生产实践活动中,班组是安全生产的最前沿阵地,安全生产决定班组一切工作优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考评班组工作的成绩是任务效益,没有好的任务效益,班组就没有工作成绩,员工就没有好的工资收益,而生产效益必须以安全为基础,我们对班组提出的安全生产要求就是“不安全不生产。”如何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如何解决好安全与生产的矛盾,这是班组建设与管理难点。把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方法推广到班组建设的生产实践中去,使班组安全管理上升为科学管理,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建立一个敢抓敢管、技术过硬、重视安全、懂安全的班组核心。班组长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把安监员及班组安全生产骨干的安全作用统一协调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发现隐患、制止“三违”的督查哨兵作用,协助班组长搞好群众性的“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的活动。
2、班组安全生产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班组长实行目标责任制。安全目标要有具体内容,如“生产无隐患、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结合班组工作具体情况,制定安全班组考核办法,个人安全考核办法及奖惩考核办法,开展好安全班组达标活动。
3、抓好班组安全学习教育。重视对职工的安全学习教育,这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安全生产法规真正贯穿到员工之中,如班前安全礼仪、安全宣誓、班前安全讲评,举办安全明星评比等,都是对员工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
4、认真建立健全和落实好安全管理制度。
要在班组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工作操作制、岗位工作标准制、安全交接班制和安全技术练兵制、设备维修保养制,并要监督落实考核。
5、班组安全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安全活动要贯穿班组日常生产全过程,做到班前有安全预防预检和安全布置,班中有巡回检查和安全对策,班后有安全小结和评议。每周有安全活动日,每月有安全讲评,把安全与效益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