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全国联网[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21:5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全国联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全国联网》。

第一篇: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全国联网

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

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全国联网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唯有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中公申论频道为您提供更多帮助!

点击查看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背景链接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针对中国日报提出医保全国联网问题,李克强说政府下决心要推进医保全国联网,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异地结算,争取两年内住院等费用直接结算。改善民生问题,使百姓合情合理异地结算不再是痛点。深度解析

“十二五”时期,我国流动人口年均增长约800万人,2014年年末达到 2.53亿人。除了上述跟随子女在异地安置的退休老人,异地就医群体还包括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到气候好的地方养老的老人、转院去大中城市治病的人群等。目前,异地就医特别是跨省份就医,对于这些人来说,还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花费、更低的医保报销,因为同样的病,在不同地方、不同层级的医院治疗,报销比例都可能不同。[原因分析] 一是异地就医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要让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在城市生活,就必须要解决他们的异地看病问题。居住证已经开始逐步替代暂住证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配套也必须跟上。

二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更多老人会选择退休后跟子女一起生活,以方便照顾孙辈。

三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不少老人正在形成“候鸟式”的生活方式,冬天在南方,夏天去北方。三五人结伴,休闲养老。这些,都需要医保尽快实现全国漫游。[问题分析] 解决医保全国联网,早就不是技术问题。全国联网难,难在各地医保支付能力的差异和医疗资源的不均衡。这就直接导致了报销标准、报销比例的不同。经济发展好、交医保多的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查看申论范文!

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

省市,医保基金就充足,报销标准就高。而医保“钱袋子”不足的省市,报销的自然就少。这也导致了医保目录的不统一。同样的药在这里能报销,可是回到户籍所在地就不能报销了。[对策措施] 对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

一是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利益调整和分配机制,将医保基金在贫富地区之间进行合理调剂。

二是需要各地医保制度基本统一,至少大的框架要保持一致。特别是医保高缴费、高待遇地区,必须做出一定的利益牺牲,应认同低缴费、低待遇地区参保者,并实行无缝对接,将其纳入本地就医结算体系。

三是应体现城乡统筹原则,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富人补贴穷人。只有公平地进行利益分配,才能破除“医保全国联网”及跨省就医结算的区域障碍。

还有更多内容吗?我想看看重庆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查看申论范文!

第二篇: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全国联网

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全国联网

背景链接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针对中国日报提出医保全国联网问题,李克强说政府下决心要推进医保全国联网,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异地结算,争取两年内住院等费用直接结算。改善民生问题,使百姓合情合理异地结算不再是痛点。

深度解析

“十二五”时期,我国流动人口年均增长约800万人,2014年年末达到 2.53亿人。除了上述跟随子女在异地安置的退休老人,异地就医群体还包括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到气候好的地方养老的老人、转院去大中城市治病的人群等。目前,异地就医特别是跨省份就医,对于这些人来说,还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花费、更低的医保报销,因为同样的病,在不同地方、不同层级的医院治疗,报销比例都可能不同。

[原因分析] 一是异地就医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要让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在城市生活,就必须要解决他们的异地看病问题。居住证已经开始逐步替代暂住证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配套也必须跟上。

二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更多老人会选择退休后跟子女一起生活,以方便照顾孙辈。

三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不少老人正在形成“候鸟式”的生活方式,冬天在南方,夏天去北方。三五人结伴,休闲养老。这些,都需要医保尽快实现全国漫游。

[问题分析] 解决医保全国联网,早就不是技术问题。全国联网难,难在各地医保支付能力的差异和医疗资源的不均衡。这就直接导致了报销标准、报销比例的不同。经济发展好、交医保多的省市,医保基金就充足,报销标准就高。而医保“钱袋子”不足的省市,报销的自然就少。这也导致了医保目录的不统一。同样的药在这里能报销,可是回到户籍所在地就不能报销了。

[对策措施] 对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

一是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利益调整和分配机制,将医保基金在贫富地区之间进行合理调剂。二是需要各地医保制度基本统一,至少大的框架要保持一致。特别是医保高缴费、高待遇地区,必须做出一定的利益牺牲,应认同低缴费、低待遇地区参保者,并实行无缝对接,将其纳入本地就医结算体系。

三是应体现城乡统筹原则,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富人补贴穷人。只有公平地进行利益分配,才能破除“医保全国联网”及跨省就医结算的区域障碍。

第三篇:Hnyysn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热点汇总

| ||生活|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郭敬明

2010年公考《申论》热点一:大学排行之潜规则

【背景信息】

每当大学招生时节,形形色色的高校排行榜便粉墨登场。对正忙于打探信息但苦于渠道不多的考生及其家长来说,排行榜就成了挑选就读高校的重要依据。然而他们不知,由于大多数排名机构都以赚钱为目的,排行榜的可信度大有问题——谁给钱多谁排名靠前的“潜规则”,已是高校圈内公开的秘密。

【材料一】

自几年前有中介机构学习外国同行的做法,在中国也搞起大学排行榜以来,社会上就出现了关于排名机构向大学收取咨询费、赞助费等可疑费用的猜测和议论。眼见某些个高校在各方面都乏善可陈,在有关排行榜上的排名却一直十分靠前,或者在同一个排行榜上,某高校去年还“屈居”第30名,今年一下子就跃进到第15名,人们无法不对排名机构与被排名的某些大学之间的关系产生怀疑。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透露,曾有一家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遭到天津大学拒绝。南开大学新闻发言人吴志成也证实,曾接到不少排名机构的来电及传真,明示或暗示提供“赞助”可以换取排位上升,学校一概回绝。沪上一所名牌大学的知情者透露,他们这几年多次接待了国内某个知名高校排行榜的负责人,对方开口就要“帮学校做咨询”——有偿的,被校方拒绝。结果这所高校的排名就连跌两位,而且从此不见反弹。

【材料二】

远识和气度对于一所大学而言至关重要,而大学又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单元。一旦远识和气度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无法形成气候和主流,就不仅意味着大学精神的沦丧,更意味着整个高等教育的不幸。我国大学在全球大学排名中屡屡下挫,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优秀的学生,也不是我们没有先进的硬件设施,更不是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条件,而是我们的大学在近利与远识面前,有很多是选择了前者,校长们寄望于执掌学校排名的提升而获得仕途上的跟进,教授们寄望于学科排名的靠前谋个一官半职或者经费投入。教育大师蔡元培曾这样论述大学精神,“提起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划分人我的僻见,保持一种永久平和的心境”,毋庸多言,他所谓的大学精神正是我国当代高等教育所匮乏甚至缺失的。

【专家评议】

无论从受教育者和社会对高校教育信息的需要看,还是就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而言,大学排行榜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钱名交易”潜规则的存在,却使大学排行活动本应具有的作用变质、贬值。缺乏公信力的排名,不仅使排名本身丧失了意义,也使很多大学的大学精神为之湮灭。

分析大学排行榜“潜规则”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高校办学制度并未成熟,衡量大学发展的指标,尚未形成共识。因此,对排行榜制作者来说,选择何种指标,赋予这种指标怎样的权重,弹性很大。

另一方面,高校的信息不公开,数据缺乏真实性、客观性。以院士数为例,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教育主管部门、人事部门、地方政府、学校的统计口径完全不同。排行榜制作者,完全可能对某校用“这一口径”的数据,而对另外的高校则用“其他口径”的数据。

此外,高校办学缺乏市场竞争,学生无法在报考和接受培养过程中,充分选择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排行榜就成了可以影响考生报考的重要信息。结果不少学校领导表面上不重视排行榜,却在各种场合引用那些“有利”的排行榜,为获得好得排名,不惜出卖灵魂,依照谁给钱多谁排名靠前的“潜规则”办事,这让排行榜制作者看到了“商机”。

为规范、引导大学排行榜步入健康的正轨,最大限度地遏制大学排名活动的“钱名交易”潜规则,需要从信息服务、行业规范、监督管理、大学自律四个环节四管齐下。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要加强教育信息公开与教育信息服务。

其次,应当制定大学排行榜行业规范,对排名机构的资质,排行榜制作、发布的渠道以及相关商业行为进行严格规范,通过加强和完善“行规”促进行业自律,改变目前排行榜标准不

一、各自为政、让人无所适从的混乱局面。

再次,要加强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必须从法律上明确,大学排名活动中的“钱名交易”行为属于学术欺诈和商业欺诈的范畴,必须以反欺诈、反商业贿赂的名义,通过司法手段对此严加惩处。

第四,各大学自身应加强自律,以弘扬大学精神为己任,勇于向行业内的潜规则说不。对于排名机构索贿,高校不仅要勇敢地拒绝,更要勇敢地揭露,让良莠不齐的大学排名机构丧失生存空间。

2010年公考申论热点二:就业问题解读

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也关系到金融危机下全国约2000万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首要条件之一。可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近年公众与政府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近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各省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考查的热点话题。在本文中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从2009年《社会蓝皮书》的新闻发布入手,阐述了国务院针对当前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

□ 新闻链接

一、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150万大学生难找工作

2008年12月15日,2009年《社会蓝皮书》在京发布。《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和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在发布会上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56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趋紧。

“除了大学毕业生以外,农民工的就业形势也受到极大影响。”李培林说,“尽管现在已有400万农民工提前返回农村,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回到原来居住的农村,而是在当地的小城镇打散工。当地政府现在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帮助这一部分人渡过当前的困难时期。”

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在会上介绍了2008年全国劳动就业总体形势的三大特点。第一,就业形势总体比较平稳。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全年目标任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第二,劳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没有改变。与2007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求职人数和用人市场有所下降,各下降5.5%和2.6%。第三,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地域差异。东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求职人数在减少,中部地区呈现两增长趋势,即需求率增长3%和求职率增长5%,而西部地区则出现反向的增长变化,即整个劳动力市场都在增长,需求增长率为9%,供应率为6%。

“高校毕业生从2006年的413万人增长至2009年的611万人,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压力。”陈光金分析,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趋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第二,2007年部分未能如期就业的毕业生将对2008年的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第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二、全国约2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

2009年2月2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的农民,2009年共有2500万农民就业面临很大压力。

陈锡文表示,国家对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2008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鼓励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尽可能不解雇或者少解雇农民工;对暂时没有工作的农民工,各级政府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凡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建设,都要尽可能地多吸纳农民工去就业,对于已经返乡的农民工,政府要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鼓励他们参加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帮助农民工回乡以后自己创业;切实保障外出农民工的土地保障权益,回来以后如果确实没有其他的工作可做,家里的承包地还在,还可以保证温饱。

“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外需减少,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过去主要从事外贸的企业遇到了一些生产上的困难,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工失去了就业岗位,可以说,当前保就业、保民生就是保农村稳定。”陈锡文说,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其纯收入中约占40%,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减少,带来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困难。

□ 政策纵览

一、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

2009年2月1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紧密结合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通知》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局势,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要求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着重做好企业职工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工流动就业和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

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后,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

《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延续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在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

延续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

《通知》还要求,切实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就业工作。各地要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把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把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失业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落实目标责任制度。

二、“七项措施”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

2009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

(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规模。

(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毕业生,高校的科研专项可吸收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及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

(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七)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积极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成才观。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切实解决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使高等教育进一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2010年公考申论热点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009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事实一再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突破资源瓶颈、缓解环境压力和维护环境安全,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党的十七大关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要求,是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提出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循环经济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许多资源都很稀缺。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

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土壤污染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近20多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重化工业较快增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

因此,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第二、循环经济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

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发展循环经济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当前,根据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其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

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选择和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

第四、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第五、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建立资源节约的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各行各业改进工作,堵塞浪费资源的漏洞。

第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持续的努力。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2010年公考申论考试热点四:解读“人肉搜索”

近来,日益泛滥于互联网上的“人肉搜索”,因其不受约束的强大攻击性而引发全社会的忧虑与争议。

争议声中,将“人肉搜索”商业化的进程却高歌猛进。猫扑、腾讯等知名网站纷纷开始招兵买马,组织专门从事“人肉搜索”服务的“正规军”。

然而,专家学者对网站此举大多表示忧虑。从自发组织起来惩恶扬善的“网络福尔摩斯”,到受雇于商业网站服务于商业模式的“赏金猎人”,频频侵犯现实社会中法规和道德因而造成人身伤害的“人肉搜索”,它强大的震慑力与杀伤力能否被约束在某种准绳之内?

一、从信息提供到“道德审判”

近来,从“网络虐猫”事件到“很黄很暴力”事件,从女白领的“死亡博客”到“赤裸特工”事件,成千上万的网民集体发起大规模的“人肉搜索”,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对这些事件的当事人进行“调查”“审判”,结果往往是公布个人信息令其无所遁形,有时更伴随过激性攻击言辞与行为。

互联网专家指出,一般来说,“人肉搜索”的起因是一起事件,在雅虎、百度等传统搜索引擎上无法找到明确的答案,于是动员社会更多的群体参与搜索,提供信息。这些事件可以是犯罪行为,如撞人后逃逸,或是不违反法律,但为主流道德观所憎恶的行为。

“人肉搜索”的对象几乎没有限制,物、事甚至人都可以称为搜索的“猎物”,但最具争议的还是对人的搜索。来自五湖四海、成千上万个人通过不同途径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人进行搜索挖掘,很快就能掌握这个人的所有信息。“网络侦探”们在寻找事实真相的同时,往往也“人肉”出了当事人的照片、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更多个人隐私。

二、“一呼千应”的网络游戏

尽管伤害事件频频,但人人可以参与,让人人都能成为“网络侦探”的“人肉搜索”,依然是互联网上最为“一呼千应”的游戏。

记者接触到的许多网友,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人肉搜索”。刚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闻明认为,“‘人肉搜索’如今在网上很常见,很多时候能唤醒不道德人的思想觉悟。”

他说,一次,某个网友的QQ号被盗,且遭到盗号者的勒索威胁。于是,一群充满正义感的网友开始了“福尔摩斯”的游戏,启动“人肉搜索”,找出了盗窃者的所有资料,包括手机号码。随后,网友们开始“报复”行动,不停地给此人打电话,发短信讨伐他。

“最后这个人终于受不了,求饶了,QQ号也被物归原主了。”和许多人一样,闻明从这次“人肉搜索”的胜利结局中收获了发掘真相与惩罚坏人的强烈喜悦。

毕业一年的IT行业白领木木,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人肉”他人。他对记者说,“人肉搜索”也有很多技巧,整个搜索过程犹如拼图游戏,这也正是这种网络活动的乐趣所在。

“比如,我可以从你在BBS上面显示的IP地址上查出来你住在哪个宿舍,从你经常访问的板块判断出你是哪个学院的,家在哪个省等等。因为如果你是理学院的,就会经常到‘理学院’板块逛一逛,如果你是河南人,你也会经常到‘中原大地’的板块去看一看。”

“当然,如果是更详细的信息,那就要发动很多人一起来找了,最终能把你的电话、学号、专业等等全部查出来。‘人肉搜索’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木木说。

一位在外资企业长期从事网络管理的潘先生说:“一个比较典型的‘人肉搜索’,就是网上先发出一个‘通缉令’,引起大量网友响应,大家如同‘狼群’一样,嗅出各种线索,群起而攻之,让这个人无所遁形、无处藏身,只能自己跳出来认错,哀求大家饶恕。”

“‘人肉搜索’可能从法律上来说不一定合法,但很多时候也是维护正义的一种行为。”潘先生还指出,很多情况下,网站管理员在面对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发生时,也会利用自己的身份之便协助其他网民进行“人肉搜索”。

最初只是网友互相提供信息的一种方式,现在迅速演变为一种网民对社会上“不道德”或“看不惯”的人与事的调查与审判,这开始让“人肉搜索”在中国成为一个令人闻而色变、避之不及的名词。

互联网上,“人肉搜索”不乏大量支持者。“‘人肉搜索’是网络优势的体现,这是一种不可控的自由。”“拼命地去曝别人的隐私其实就是为了正义。”“很多时候那些不道德的事情让人感到气愤,之所以要把他找出来就是想给他点教训。”

反对者则指出,在大量“人肉搜索”事件当中,“网络侦探”们已经超越了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侵犯当事人隐私权,而“人肉搜索”的衍生产品往往是威胁、中伤、暴露隐私等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精神伤害的违法行为。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余海认为,越来越多的“人肉搜索”事件正在向私刑的性质发展,亟待接受法律的规范。“人人都可以做道德评价,但是不能人人都来当警察。”

三、实现商业化应用

近日,商业网站纷纷加入“人肉搜索”争夺战,令这场道德法律与信息自由之争更加激烈。

记者获悉,猫扑网论坛已正式开始招聘“人肉搜索”专业人员。谷歌首批欲招募“人肉搜索”志愿者2500万名,以使它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人肉搜索”引擎。

此外,百度知道、新浪爱问、优库网、谷歌、天涯来吧等都已具备强大的“人肉搜索”功能,也有步其后尘的可能。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因提供“人肉搜索”服务而人气大增的商业网站,一方面出于吸引访问量和商业牟利的考虑,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理应承担“人肉搜索”法律责任的压力,开始招募“正规军”,试图规范“无聊的人肉搜索”行为,保护被搜索者的隐私与人身安全。

据介绍,商业网站招募的专业“人肉搜索”工作者,网上俗称“赏金猎人”,年龄多在23岁至25岁之间,一般都有本职工作。

除了找人的乐趣之外,激发猎人们的最大动力,就是猫扑网上的虚拟货币猫币(MP)。据报道,猫扑曾招聘过“猫猫特别行动队”队员,待遇是每月根据工作量,享受两万至四万的MP奖励,年底或特殊重大节日,还能享受到五位数以上的MP红包奖励。

显然,频频侵犯隐私与引发“网络暴力”行为,并没有阻挡缺乏法律规范的“人肉搜索”在各大网络的激烈商战硝烟中走向商业化应用之路。

对此,曾任美国哈佛大学网络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的上海市律师协会电子商务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任商建刚律师认为,目前国内的“人肉搜索”已经渐成一种商业模式,已经有许多大的互联网公司和大型的搜索引擎参与其中。

四、谁来监管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的张健敏指出,不能放任“人肉搜索”影响社会安全。“我们每个人必须问问自己,如果自己被‘人肉搜索’了,会有何种感受?”

与此同时,大量社会调查也显示,“人肉搜索”横行开始威胁到公众的安全感。中国青年报的调查称,七成受访者认为应该规范“人肉搜索”。网上不少群体乐于做搜索“猎手”,但也普遍不愿成为被搜索的“人肉”。

“人肉搜索”是否违法,关键在于是否侵犯了隐私权。法律专家指出,我国《民法通则》上有关保护个人隐私比较原则性的规定,关键在于一项行为的产生,是否对被披露人的社会形象产生损害。

那么,谁来承担侵犯隐私的责任呢?明确法律责任,或成规范“人肉”破题之道。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研究室主任项翔博士认为,“人肉搜索”本身是互联网发展中一个阶段产生的事物,反映了互联网的功能正在不断地拓展,这种方式如果在合理的监管下,可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协助刑侦等方面,但如果毫无约束地使用在社会生活领域,造成一些社会事件,就显得不太可取。

而商建刚明确指出,“人肉搜索”过程中,一旦发生侵权、违法行为必须由论坛的管理员、网站的开办者来承担责任,因为网站提供“人肉搜索”是一种商业模式,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而发帖者一般来说很难被追究,发帖可以看作一种行为,并非违法的主体,而是客体,主体还是网站,而进行转载的网站也应该承担连带责任。“我们应健全法制,管住网络服务提供商,让他们负起责任,确保‘人肉搜索’不触及法律底线。‘人肉搜索’这项业务本身没有问题,但开展须规范管理,可以搜索、不得侵权。”商建刚说。

第四篇:2018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控费

2018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控费

|背景链接*

2017年年底,医保控费又成热点,“某地三甲医院紧急停用部分医用耗材”“某医院设定费用上限,到额度后赶患者出院”“某地慢性病药品只能开一周,上限300元”之类的消息传开,引发公众关注,更引发部分患者担忧:“医保是不是已经没钱了?”

|综合分析* 作为社会保险基金之一,医保基金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制度上,设计了多道防线确保安全,即使稍有透支,还有财政来兜底;具体执行上,绝大多数地区医保基金实行的是总额控制的支付方式,保证了费用不可能突破总额,基金稳定运行是有保障的。从相关权威部门公布的结果看,各省份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均有结余,部分地区甚至存在结余过多的问题。正如有论者指出的,相关利益方拿“医保控费伤害患者利益”来说事,有借机摆脱医保控费约束、谋不当利益之嫌。

医保控费源于医保收入有限与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在医保基金供给总量适度增长的同时,大力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医保控费的本质。近年来,国家对医保控费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具体要求,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已从单纯的医保业务工作转变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

医保控费,控的是医疗机构的费用总额,不针对群众个体。医保控费不是不让群众用好药、享受优质服务,而是要求医疗机构加强技术和管理,减少费效比不高的辅助用药、超常规用药和高值医用耗材,降低单项医疗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医疗总费用降下来,这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当前,个别医疗机构不从机制体制入手,不敢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简单地将任务分到科室,科室分给医生,医生又将控费压力转到患者身上,将深化医改的好经念成了“紧箍咒”。一些监管部门平时不管不查,美其名曰“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年底发现要超标了,才仓促发声、突击发文、突击检查,既无法挽回已造成的基金损失,又给群众造成不便。

|参考对策*

医保控费离不开群众支持,必须坚持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让群众参与控费。目前,我国实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强调“保基本、保住院、保大病”,治病时个人要负担一定的比例:费用大,自身负担大;费用少,个人负担省。这样就能引导群众合理选择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这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如果一味强调提高待遇,不考虑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将各类昂贵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塞入医保范围,将医疗保险福利化,造成治病花了多少钱与个人无关,就会削弱群众参与控制医疗费用、节约医保基金的动力,必定不可持续。

推动医保控费要结合推进医改来实施,保障医生的合理收入。医疗、医保、医药政策必须联动,以药补医机制必须彻底破除。当体现医生技术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合理了,当医生的收入与医院药品、耗材、大型检查等业务收入不再挂钩了,让医生积极推动“花小钱治大病”就不难实现。

作为监管部门,抓医保控费必须常态化。年初要有明确任务目标,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时监控监测,定期调度检查,将医疗费用在一定范围排序公开,让不合理费用较高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出出汗”,防止酿成“大病”。

原标题:医保控费须从年初开始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罗容生

第五篇: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技巧】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考试往往考热点,而本或近几年有那么多热点,哪些是复习中的重点关注的呢?通过对历年申论考试中的常考热点研究,我们对申论考试的常考热点及其特点有如下一些认识:

第一,“三农”话题是申论考试的常考热点。如涉及农民工话题的申论试题有:2004年北京市考试题,2008年湖南省考试题和2010年广东省考和安徽省考试题;涉及新农村建设的试题有:2006年的湖南省考和海南省考试题,2007年广东省考和山东省考试题,2005年国考试题;涉及农村土地征迁的是2007年国考试题。这方面,跟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一定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持续关注的一个重点。新世纪以来,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2004年至今,中央先后有8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从第一份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到第八份2011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第二,文化建设话题是申论考试的常考热点。如2011年国考两份试题:一个涉及黄河精神,一个涉及乡村教育与文化。而在此之前,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试题有:2006年北京市考和江苏省考试题,2007年贵州省考试题,2010年广西省考试题。而这方面,跟我国几代领导人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有关,即在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毕竟,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

第三,生态文明话题也是近几年来申论考试中常考的热点。如国考2008年怒江水电建设话题、国考2010年海洋的开发与保护话题,2010年湖北省湖泊的治理与保护话题。这方面跟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关。现阶段,要求各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社会保障话题也是近年来申论考试中常考热点之一。如2007年江苏省考试题,2008年湖南省考、吉林省考、广东省考试题,2011年浙江省考试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三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阶层收入差距加大。这些,都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保障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近几年申论试题的常考热点从中观角度上讲,不外乎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维度: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生态文明。从宏观角度讲,就是“全面落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两大方面。

因此,在热点复习方面给准备2012年国考的考生建议有:一方面要熟悉申论考试的原理论,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内涵;另一方面要结合近年来国考与地方面省市考申论中的常考热点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下载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全国联网[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全国联网[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确保公共安全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安全事故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曾在......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生追求【背景链接】 “十八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委《意见》提出,要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把......

    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六)

    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六) 2014年全国两会开始时间为3月3日,闭幕时间为3月12日。对于考生来说,每年“两会”,行政首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也是考生重......

    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十)

    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十) 2014年全国两会开始时间为3月3日,闭幕时间为3月12日。对于考生来说,每年“两会”,行政首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也是考生重......

    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三)

    201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三) 2014年全国两会开始时间为3月3日,闭幕时间为3月12日。对于考生来说,每年“两会”,行政首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也是考生......

    2014重庆公务员申论热点: 耕地保护(汇编)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重庆公务员申论热点: 耕地保护 8月8号公务员精品班开课 根据以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发布的公告,2014年重庆下半年公务员考试公告预......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婚姻登记信息实现全国联网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婚姻登记信息实现全国联网昨天,民政部宣布,截至今年6月底已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目标。目前,民政部已初步建立中央级婚姻登记数据中心,全国31个省(自治区......

    2018莆田公务员申论热点:医保控费

    2018莆田公务员申论热点:医保控费 综合分析 作为社会保险基金之一,医保基金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制度上,设计了多道防线确保安全,即使稍有透支,还有财政来兜底;具体执行上,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