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失业登记与统计工作的通

时间:2019-05-14 21:4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失业登记与统计工作的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失业登记与统计工作的通》。

第一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失业登记与统计工作的通

【发布单位】郑州市

【发布文号】郑政办〔2004〕22号 【发布日期】2004-03-12 【生效日期】2004-03-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失业登记与统计工作的通知

(郑政办〔2004〕2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及时掌握城镇人员就业再就业情况和失业状况,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推动新增城镇10万人就业再就业计划的顺利实施,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加强全市城镇人员就业再就业、失业登记和统计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立和完善城镇人员就业再就业与失业登记制度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就业和再就业的本市城镇居民,包括大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异地调入人员和城市化进程中转为城镇居民的农民,均应到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就业再就业登记。已办理就业再就业登记的人员,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登记证明。

凡在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且失业三个月以上的城镇居民,均应到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失业登记;参加失业保险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失业登记。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和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要为登记失业人员建档建卡,及时了解失业人员的就业需求和培训愿望,提供就业信息和再就业培训等多项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尽快实现再就业。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再就业服务机构及其他有关单位要继续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工作,重点做好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的统计工作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的统计工作由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统计汇总。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其它各类用人单位新招用城镇求职人员就业再就业,须填写就业再就业人员情况统计表,按季报送所在辖区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由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汇总,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各级劳动保障、人事、教育、民政等部门(含省直及中央驻郑机关),在办理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相关手续时,须填写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花名册和汇总表,按季报送至所在辖区的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职业介绍机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职业介绍机构负责汇总全市城镇人员就业再就业情况。

三、充分发挥职业介绍机构在促进就业再就业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各级政府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加强职业介绍机构信息网络建设,将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向各级人事、工会、共青团、妇联(含省直及中央驻郑机关)和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职业介绍机构延伸,实现信息互通,信息共享。要进一步加大职业介绍工作力度,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城镇求职人员就业再就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就业再就业的所有人员(含省直及中央驻郑机构组织推荐的郑州市城镇求职人员),要纳入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统计范围。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市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就业再就业人员的统计汇总工作,并负责行业、系统就业再就业人员统计工作。各级人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及省直和中央驻郑机关所属的人才、职业介绍机构要做好推荐就业再就业人员的统计工作,按月向当地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职业介绍机构填写报送有关报表。

本通知有关报表和格式文本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制发,无偿发送,不得收取费用。

城镇就业再就业与失业登记和统计工作,是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加大投入,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本辖区城镇就业再就业、失业登记和统计工作。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汇总,各级人事、教育、民政等部门和省直有关部门及中央驻郑机关,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二○○四年三月十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的通

【发布单位】郑州市

【发布文号】郑政办〔2005〕14号 【发布日期】2005-05-23 【生效日期】2005-05-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郑州市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的通知

(郑政办〔2005〕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市实际,就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坚持整顿与规范、打击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为重点,加快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继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的安全专项整治。以粮油食品、副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为重点,加强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违法犯罪活动,整治药价虚高,特别要把农村食品和儿童食品市场整顿作为重中之重。整治的重点区域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重点对象是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严格食品卫生标准,加强食品质量监督,通过整治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稳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

(二)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重点查办食品、药品商标违法案件,侵犯驰名商标等商标专用权案件;坚决取缔制售盗版图书、音像制品、软件的不法窝点和游商走贩;年内实现县(市)、区政府办公软件正版化,有效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特别要加强印刷复制业监管,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鼓励企业培育自有的知名品牌和商标,并给于切实保护,创造良好的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

(三)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重点查处在市级以上媒体发布的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农资及医疗服务等虚假广告,严厉打击黑诊所、游医、假医等非法行医行为,力争今年在消除虚假食品、药品、保健品广告和打击非法行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坚决打击非法资金、各类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证明、以特许经营为名骗取加盟费等违法犯罪行为。对于商贸活动中的欺诈行为,在打击的同时要重点搞好规范。倡导诚实守信,净化市场秩序,共同构建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

(四)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坑农害农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加强农村市场的监督检查。通过整治,力争使农资市场秩序得到根本好转,农资生产企业质量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实现可追溯管理,基本消除假劣农资导致重大恶性农业生产事故的事件发生。

(五)积极推进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查处卷烟、钢材等商品制假售假。加强税收和海关监管,打击偷逃骗税和走私贩私行为。继续开展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的活动,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和价格秩序治理整顿。通过集中整治使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整规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迫切要求,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虽然在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规范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识到此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健全管理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共同营造人民满意的经济环境。

(二)突出重点,着力治本。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周密部署,结合实际,尽快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全面推进整规工作。要围绕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全局问题,突出重点,抓紧排查对我市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对郑州形象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整治活动。特别是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商业欺诈等行为,要加强日常监管,在治本上下功夫,坚决采取果断措施,严厉进行打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整规成果,促进经济秩序继续好转。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维权意识。各新闻媒体和社会培训机构,要加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搞好组织培训,广泛普及科学常识,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充分发挥消协和行业组织的作用,切实维护市民和生产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维权意识,增强行业自律和市民的自我保护能力。要加大整规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有组织地曝光一些大案要案,以教育和警示全社会。增强全民尤其是生产经营者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维护行业信誉的观念,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健全标准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各有关部门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健全和完善我市标准体系。特别是食品生产加工和服务业的标准要尽快统一,尽量避免因标准不统一给生产、经营和消费者带来不便。同时,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商品和服务的检查、检验、监测结果向社会进行发布,实现网络互联,资源共享,防止重复检查,检验和监测,减轻生产和经营者负担。

(五)建立信用体系,提高诚信意识。加快信用体建设步伐,促进信用信息公开,推进行政管理部门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和部门间信用监管信息共享;逐步形成守信褒扬和失信惩戒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信用自律,推动企业建立信用自律和风险防范制度;促进和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深入开展诚信宣传教育,结合“共铸诚信”、“诚信兴商”等诚信宣传和实践活动,普及信用知识,增强信用意识。

(六)打破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市场。为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要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不得阻挠、干涉外地产品或服务进入本地市场,不能限定或变相限定单位和个人经营、购买、使用指定产品和服务。要从大局出发,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统一开放市场,维护公平竞争。

(七)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整规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研究提出整规工作建议,负责协调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情况收集通报,负责重大案件的督办查办等工作。各部门要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强化责任,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瞒案不报的现象。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明确人员和经费,负责本辖区的整规工作。整规工作本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工作重心下移,严禁推诿扯皮,揽权推责。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在整规工作中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市政府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XX县城乡统筹就业统计与失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XX县城乡统筹就业统计与失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县劳动保障局

(二○○六年七月十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县城乡劳动力资源状况,根据《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安政办发〔2004〕147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县劳动保障局负责全县城乡统筹就业统计与失业登记管理工作,各乡镇(社区)主管辖区内的城乡统筹就业统计与失业登记管理工作,各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以下简称劳动保障机构)负责城乡统筹就业统计与失业登记的实施工作。

第三条 就业统计与失业登记工作,实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台帐。

第二章 范围和对象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就业统计与失业登记的对象是指具有本县户籍,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女16—50周岁,男16—60周岁)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

第五条 各乡镇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常住非农户口和非农户口的普通初、高中、大中专毕业生、农转非人员及其他城镇新增法定劳动年龄内的人员,不属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统计登记范围,尚未就业的按照上级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城镇失业人员统计口径统计。

第三章 就业、失业界定标准

第六条 就业和失业界定根据劳动者的从业时间、收入水平、收入来源及生产资料拥有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

(一)从业时间。劳动者每周从事40小时以上有报酬劳动的,视作充分就业;劳动时间1小时以上40小时以下,本人有从事更多时间有报酬劳动愿望的,视作不充分就业。

(二)收入水平。劳动者月平均收入达到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80%的,视作充分就业;达到或高于100%、低于180%,本人有从事更多时间有报酬劳动愿望的,视作不充分就业;低于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作失业。

(三)收入来源。劳动者主要收入来源来自某一产业的就业,则视作该产业的就业者。

(四)生产资料拥有情况。因土地被征用仍未就业的,视作失业。

第四章 就业统计和失业登记

第七条 按照就业和失业的界定标准,将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单位从业、自主创业和外出经商务工的本地户籍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统计范围。对于虽有土地承包权证,但同时又有其他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在纳入就业统计范围的同时,可实行求职登记。

第八条 在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失业界定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以此确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及失业状况,并结合城镇劳动力就业和失业统计确定社会失业率。

第九条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向社会公开发布的统计指标。社会失业率暂不公开发布,仅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制定就业政策的依据。

第五章 其他规定

第十条 农村劳动者被征地后办理农转非但尚未就业的,以及非农户口新增劳动力,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和《XX县新增劳动力失业证》;农村劳动者被征地后未办理农转非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尚未就业的,办理《XX县农村劳动者求职服务卡》。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第十一条 普通初、高中毕业生、农转非人员及其他城乡新增劳动者进行失业登记前,须参加由县劳动保障局统一组织的就业指导培训,取得《就业指导培训合格证》后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各类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院)及普通高校毕业生可凭《毕业证书》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办理失业登记。

第十二条 凡要求办理《XX县新增劳动力失业证》和《XX县农村劳动者求职服务卡》的人员,应持相应材料到户口所在地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申请办理相应证、卡,经劳动保障机构审核后,报县劳动保障局核发相应证、卡。

第十三条 办理失业登记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本人户口簿、身份证、毕业证书;

(二)《职业资格证书》或《就业指导培训合格证》;

(三)被征地农民凭有关证明;

(四)本人一寸免冠近照2张。

第十四条 失业登记期限。一次失业(求职)登记的有效期限为一年,当有效期满后仍然符合失业(求职)登记条件的人员,应到原申请办理单位办理验证手续。

第十五条 失业登记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一)失业(求职)登记人员可享受以下权利:

1.享受县内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的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

2.按规定享受各项就业和培训的扶持政策。

(二)失业(求职)登记人员需履行以下义务:

1.如实向失业(求职)登记机构反映求职情况,接受失业(求职)登记机构开展的劳动力资源调查;

2.积极应聘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推荐的就业岗位,并应接受相应的职业指导;

3.积极参加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各类就业促进项目;

4.失业(求职)登记有效期满仍未就业的,应及时办理验证手续。

第十六条 退出失业登记。失业(求职)登记人员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及时退出失业(求职)登记:

(一)已办理过就业登记的;

(二)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相关从业证照的;

(三)经本人确认从事有收入的劳动的;

(四)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

(五)入学、应征服兵役的;

(六)移居县外的;

(七)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

(八)经有关部门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九)经本人确认患有严重疾病等情况,暂不要求就业的;

(十)超过法定劳动年龄,以及失踪、死亡的;

(十一)失业(求职)登记期满,未重新办理失业(求职)登记的;

(十二)其他已不再处于失业(求职)状态的人员。

第十七条 管理与服务。县劳动保障局和各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应加强对失业(求职)登记人员的日常管理,提供相应服务:

(一)按规定免费受理失业(求职)登记;

(二)对失业(求职)人员进行职业指导,推荐职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需求信息等各类公共就业服务;

(三)及时登记、统计辖区内失业(求职)登记人员和就业人员的有关情况,并在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目录,切实加强动态管理;

(四)对符合失业(求职)登记条件而未进行失业(求职)登记的人员参照本办法做好调查摸底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国有农场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5〕97号 【发布日期】2005-12-02 【生效日期】2005-12-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国有农场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粤府办〔2005〕97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国有农场的土地是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农场职工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国有农场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对促进农场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和谐广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省国有农场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展缓慢,农场国有土地被挤占现象和土地权属争议问题仍比较突出。为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国有农场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分管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具体工作指派专人负责。要突出抓好国有农场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中出现的复杂情况和疑难问题的协调处理,加快国有农场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的步伐。

二、本着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原则,准确把握政策界线,依法、公平、公正、合理确认国有农场土地使用权。要继续严格执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侨办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垦总局关于国有农场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1〕7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依法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坚决制止非法侵占国有农场土地行为。凡权属来源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无争议的土地,要抓紧登记发证;对有争议的土地,要加快调处,并及时登记;对国有农场土地被周边乡村集体、农民个人以及其他单位非法侵占的,要坚决依法责令其退回。各地制定的与国家和省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相抵触的规定、政策,一律要进行清理和纠正。

三、各级国土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积极主动做好国有农场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制定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执法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努力克服困难,确保按时完成国有农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由于工作不力导致未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请省国土资源厅抓紧对该项工作的督办,并按季度向省政府报告各地落实情况。请省监察厅协助落实。

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抓紧工作,确保在2006年10月底前完成全省国有农场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改变我省国有农场土地权属管理工作落后的局面。请省国土资源厅于2006年底就国有农场土地确权发证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情况报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十二月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部门关于湖北省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部门关于湖北省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

办法的通知

鄂政办发〔2006〕98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定的《湖北省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转发。

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按《实施办法》的要求,加强宣传,扎实工作,确保全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到实处,使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真正成为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湖北省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二○○六年九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就业政策,推动创业促就业,切实发挥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银发〔2006〕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06〕1号)有关精神,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以下简称小额担保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含农村信用社,下同)发放,由专门担保机构或专项担保基金提供担保,用于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及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再就业的贷款,以及商业银行对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上述就业再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的贷款。第三条小额担保贷款实行“自愿申请,严格审批,到期还本付息”的原则。第二章贷款对象、条件及用途 第四条小额担保贷款的对象。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的,在贷款担保机构承诺担保的前提下,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1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认定、在法定劳动年龄以内、具备一定劳动技能并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具体包括: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人员;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正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或享受期满仍未再就业,以及领取一次性安置费后仍未再就业的城镇其他集体企业的失业人员;乡镇机构改革分流需要安置的人员。

2在法定劳动年龄以内、具备一定劳动技能并持有军人退出现役有效证件的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

3在法定劳动年龄以内、具备一定劳动技能并持有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失业登记证明的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4自愿到我省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地区及县级以下的基层创业而自有资金不足的高校毕业生。

如无特殊说明,本办法将上述四类人员统称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

(二)符合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除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以及其他国家产业政策不予鼓励的企业外,下同),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第五条小额担保贷款的条件及用途

(一)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或其合伙经营实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2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一定的自有资本金; 3从事的经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4具备还贷能力;

5信用良好,原则上应经过就业再就业培训,具有当地城镇居民常住户口。

(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经工商、税务部门登记注册;

2持有人民银行核发的贷款证(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一定的自有资本金; 3从事的经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4具备履行合同、偿还债务能力; 5当年新招用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为其缴纳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

(三)小额担保贷款的用途限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其合伙经营实体及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开办经费和流动资金。第三章个人小额担保贷款推荐、审核及发放

第六条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按照“自愿申请,社区推荐,劳动保障部门、担保机构、商业银行联合进行资格审查和项目评审,担保机构承诺担保,商业银行审批发放贷款”的程序进行。

第七条贷款申请与推荐。

凡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个人,持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再就业优惠证》、《失业证》,或军队核发的《军人复员证》,或《高等院校毕业证》,向本人居住的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申请人所在社区应对借款人提供资料的真实性、申请人个人资信状况、经营场所、经营项目等进行初审和调查,初审合格的签署推荐申请人贷款意见,向县级劳动保障部门推荐。

申请人所在社区应于每月15日之前将初审合格的借款人申请表送达劳动保障部门。第八条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应成立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财政部门、担保机构、经办金融机构参与组成的个人小额担保贷款联合会审机构,每月集中会审不少于2次。劳动保障部门在收到借款人申报资料的4个工作日内,应召集财政部门、小额贷款担保机构、经办金融机构相关人员对借款人申请项目进行审查。第九条贷款资格审查。

联合会审机构根据社区的推荐意见,按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对贷款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的内容是:

(一)对社区初审材料进行复核,审查申请人是否达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基本条件;

(二)审查申请人个人资信情况;

(三)对申请人经营项目投资效益与风险预测进行评估;

(四)审查是否需要提供反担保。

第十条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可免除反担保:

(一)信用社区内的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其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时,经信用社区推荐,担保机构直接办理担保手续,经办银行凭担保函发放贷款,本人不需提供反担保手续。

(二)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有创业项目且已经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评审通过、无不良信用记录、经所在的信用社区出具信用证明,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时,担保机构可免除反担保。

(三)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成功创业,经营正常,有稳定的预期收入作为还款保证,且有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时,担保机构可免除反担保。

第十一条经审查需要提供反担保的申请人可以如下方式进行反担保: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或其他有稳定收入的人员以个人信用提供反担保,需提供担保人身份证、户口簿、扣划工资委托书、单位代扣工资承诺书等。

(二)以本人或经授权的他人财产、有价证券进行反担保,需提供抵押物的清单、权属证明、评估资料、保险单;抵押物为共有的,提供全体共有人同意抵押的证明。

(三)企业法人提供反担保,需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企业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纳税证明、法人代表或负责人身份证明、注册资本验资报告、公司章程、经过年检的贷款证、其他财产证明、董事会或股东会同意为其提供担保的决议、企业资信等级证书等其他有关材料,有财务报表的还需提供近3个月的财务报表。提供反担保的企业应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年税后利润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上或具有申请贷款金额25倍以上的不动产。

第十二条核准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落实贷款实际用途。对手续齐全、符合贷款条件的申请人,联合会审机构在申报表上现场签署意见、盖章认定,并将审核评估结果反馈给社区和申请人。对于不符合条件、联合会审未通过的,应向申请人说明原因,同时返还申报资料。第十三条出具担保函。对于不需提供反担保的贷款,担保机构应在联合会审现场出具担保函;需要提供反担保的贷款,担保机构在申请人办理完相关手续后3个工作日内出具担保函。第十四条经办金融机构在收到贷款担保函后及时与贷款申请人签订借款合同,贷款申请人可按照自身资金需求状况,及时通过“小额担保贷款专柜”办理贷款。第四章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申请、审核及发放

第十五条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按“企业自愿申请,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进行资格审查认定,商业银行审批发放贷款”的程序进行。第十六条贷款申请。

凡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应填写《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向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第十七条贷款资格审查。

劳动保障部门根据企业的申请,按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对贷款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送同级财政部门复审后,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出具《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资格审查的内容是: 1营业执照副本; 2税务登记证副本; 3贷款申请书;

4当年新招用的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失业证》、《军人复员证》、《高等院校毕业证》; 5职工花名册(企业盖章);

6企业与新招用的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副本); 7企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记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盖章); 8企业工资支付凭证(工资表)(企业盖章); 9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审查认定工作需自收到贷款申请资料之日起,于7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十八条贷款发放。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凭上述手续和资料到商业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商业银行根据相关法规,按照独立审贷的原则进行审核。商业银行需自收到贷款申请之日起,于7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调查、审查手续,符合贷款条件的,及时发放贷款;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及时反馈并说明原因。第五章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贴息与手续费

第十九条个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原则上控制在人民币2万元左右,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人数和经营项目适当扩大贷款规模。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根据其实际招用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数量,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

第二十条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借款人提出展期且符合贷款展期条件的,经劳动保障部门、经办金融机构、担保机构联合会审后,经办金融机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展期1次,期限不得超过1年。

第二十一条个人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同档次贷款利率水平确定,不得向上浮动。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由经办银行和借款企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政策协商确定。

第二十二条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和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由中央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展期不贴息。

持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失业登记证明的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由财政部门给予50%的贴息(中央财政和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所在地财政各承担25%),展期不贴息。

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基准利率部分由财政部门给予50%的贴息(中央财政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所在地财政各承担25%),上浮利率部分不予贴息,展期不贴息。

贴息资金按季拨付,财政贴息资金审核程序按照《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申请审核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04〕44号)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财政支持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财金〔2004〕66号)有关规定执行。地方财政应在收到经办银行申请后的7个工作日内审核拨付贴息资金,同时将贴息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并附经办银行的申请材料上报省财政厅和专员办备案。如贴息资金未按时足额到位,经办金融机构可暂停小额担保贷款业务,贴息资金足额到位后,再恢复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微利项目范围按照鄂政发〔2006〕1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对开办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贷款的经办金融机构,由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所在地财政按季给予手续费补助,补助的金额为当期实际发放金额的05%。

经办银行开办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贷款发生的呆坏账损失,由财政部门按相关规定核定后承担10%的补偿,其中:中央财政补偿5%,地方同级财政补偿5%。第六章贷款担保

第二十四条担保基金。省、市、县都要建立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其中:省级保持在2000万元以上,市(州)保持在500万元以上,直管市保持在200万元以上,林区及县(市、区)保持在100万元以上。担保基金主要由同级财政筹集,专户存储于经办金融机构,封闭运行,专项用于小额担保贷款。

第二十五条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委托本级政府出资的小额担保贷款信用担保机构运作;受托运作的信用担保机构应建立贷款担保基金专门账户,贷款担保基金的运作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其他业务必须分开,单独核算。未成立专门担保机构的地区,可将担保基金直接存入经办金融机构,由经办金融机构按照担保基金5倍的数额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自动提供相应担保,以此方式发放贷款出现的损失由经办银行分担20%。

第二十六条担保比例、方式。小额担保贷款担保机构以基金为质物,与相关银行签订整体担保合同。小额担保贷款责任余额不超过存储在经办银行的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余额的5倍,担保费率不超过贷款本金的1%。在整体担保合同的担保限额内,贷款不再逐笔签订担保合同,经办银行以担保机构出具的担保书视为单笔贷款的担保合同。当担保基金代为清偿逾期贷款本息后,如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超过担保基金余额5倍,担保机构或财政部门应及时补足担保基金,达到贷款余额不超过担保基金余额5倍的控制比例。对已享受贷款贴息优惠政策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不再为其提供担保。

第二十七条反担保额度。担保公司要求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提供的反担保额度不得超过实际贷款总额的30%。

第二十八条担保风险管理。担保机构对具体经办金融机构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代偿率达到20%时,应暂停对该机构的担保业务,经与该机构协商采取进一步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后,再恢复担保业务。担保责任依据担保合同的条款执行。同级财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部门确定贷款担保基金的年末代偿率的最高限制,对限额以内、贷款担保基金自身无法承担的代偿损失,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予以弥补。省级担保基金可承担市、州、县担保基金代偿损失的20%。第七章贷款管理

第二十九条为了加强管理,确保小额担保贷款按期归还,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各有关方面要加强协作,各司其职。

第三十条劳动保障部门所属就业服务机构的责任:

(一)对小额担保贷款进行政策宣传解释和指导;

(二)负责对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对象的资格审查确认;

(三)负责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的认定;

(四)负责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的创业项目进行评审;

(五)帮助贷款使用人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

(六)结合实际建立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积极开发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等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项目。对经创业培训后获得小额担保贷款的人员,定期了解其经营状况,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第三十一条担保机构的责任:

(一)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的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调查,对其中符合担保条件的人员提供信用担保;

(二)负责协调落实担保资金;

(三)参与审核小额担保贷款呆、坏账的确认、核销工作,承担担保风险和损失并及时赔付;

(四)小额担保贷款到期,借款人不能按期足额偿还贷款时,担保机构应在3个月内向经办金融机构履行清偿责任。在此期间,经办金融机构也应积极向借款人催收贷款,但根据担保机构与经办金融机构合同的约定或经担保机构同意,经办金融机构可在催收贷款的同时直接从担保基金账户中扣划借款人所欠贷款。第三十二条经办金融机构的责任:

(一)建立健全信贷档案。经办金融机构应对小额担保贷款单设科目、单独统计、单独考核。当单个经办金融机构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不良率达到20%(含)以上时,应停止发放新的贷款,并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担保基金经清偿降低贷款不良率后,再恢复受理贷款申请。贷款到期不能归还至担保机构履行代偿责任之间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期间,小额担保贷款质量考评情况不纳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考核体系。经办金融机构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的贷款不良率达到2%(含)以上时,停止发放新的贷款;

(二)会同担保机构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的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调查;

(三)定期进行贷后检查。经办金融机构在贷款发放后,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风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通知担保机构;

(四)加强对贷款本金的回收及贷款呆账的追偿,减少贷款损失,并对呆、坏账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第三十三条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责任:

(一)审核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申请是否真实、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定期对初审情况和本辖区所需小额担保贷款数额汇总上报;

(二)指导帮助贷款使用人做好生产经营;

(三)配合协助经办银行、劳动保障部门所属就业服务机构、担保机构做好调查工作,帮助银行做好催收贷款工作;

(四)积极创建信用社区,探索“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的模式,为社区符合贷款条件的就业再就业人员申请贷款创造条件,降低反担保门槛。

信用社区的创建主体是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由其逐级向上申报,由市(州)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验收认定。第八章工作要求

第三十四条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办落实,建立由劳动保障、财政、人民银行及担保机构、经办金融机构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小额担保贷款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第三十五条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要对当地经办金融机构贯彻落实本办法的情况加强督促检查。第三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会同劳动保障部门和经办金融机构制订和完善本地区的贷款担保基金管理措施,及时拨付贴息资金,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防范和控制风险,加强对贷款担保基金和财政贴息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第三十七条社保基金存入的金融机构必须承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积极推动全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取得较快发展。

第三十八条经办金融机构要结合本机构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确保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所需的资金和规模;随时掌握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动与人民银行、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沟通信息、协调工作。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由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相关消息

下载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失业登记与统计工作的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失业登记与统计工作的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