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能力计算(五篇)

时间:2019-05-14 21:5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泵能力计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泵能力计算》。

第一篇:水泵能力计算

5、矿井涌水量

根据矿井提供的涌水量资料,矿井+75m泵房正常涌水量为60m3/h,最大涌水量为160m3/h;-30m泵房正常涌水量为40m3/h,最大涌水量为110m3/h;-200m泵房正常涌水量为120m3/h,最大涌水量为300m3/h;-400m泵房正常涌水量为254m3/h,最大涌水量为780m3/h;矿井现阶段只开采到-320m水平,在-320m水平仅布置一个采区,根据矿井实测资料,正常涌水量为125m3/h,最大涌水量为300m3/h。

二、必备条件核查结果

1、排水系统完善,设备、设施完好,运转正常,经具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测试合格,并出具报告;

2、有依法批准的地质报告提供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以及近五年生产期间的实际涌水量数据;

3、矿井防治水各项制度健全,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备,有每年一次的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应有经技术论证预测的突水量,并有防治水害的有效措施,应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现场核查情况:矿井在-30m、-200、-320m分别建立了集中排水泵房,排水系统完善,设备、设施完好,运转正常;井下排水泵2014年5月委托国家安全生产长沙矿用仪器检测检验中心检验,出具了检测检验报告,报告结论为合格;有水文地质报告提供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及矿方提供的近五年矿井涌水量数据;矿井防治水制度健全;有运行记录。

现场核查结果:井下排水系统必备条件符合规定要求。

三、排水系统能力校核

根据矿井涌水量分析,-30m泵房排水量为+75m和-30m水平涌水量之和,正常涌水量(60+40=100m3/h)100m3/h,最大涌水量(160+110)=270m3/h)270m3/h,-200m泵房排水量为-200m和-320m水平涌水量之和,正常涌水量(120+125=245m3/h),最大涌水量(300+300=600m3/h),-320m泵房按正常涌水量125m3/h,最大涌水量300m3/h,进行排水能力校核。

㈠-30水泵房

1、水泵排水能力核定

根据水泵检验报告,MD280-43×7水泵实际排量201.5m3/h,200D-43×7水泵实际排量212.6m3/h。

正常涌水时,1台MD280-43×7水泵工作,20h排水量:201.5×1×20=4020(m3);

正常涌水时,24h涌水量:100×24=2400(m3);

最大涌水时,2台MD280-43×7水泵工作,20h排水量:2×201.5×20=8040(m3);

最大涌水时,24h涌水量:270×24=6480(m3);

以上计算表明,正常涌水时,1台水泵20h可排出矿井24h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时,2台水泵20h可排出矿井24h最大涌水量,符合《规程》要求。

2、排水管排水能力核定 ⑴、管路排量

单趟ф219×8无缝钢管排量 B工作=900πVpd2p

=900×3.14×2.2×0.2032=256.5(m3/h)式中:B工作——工作管路排水能力(m3/h);

Vp——排水管经济流速,一般为1.5~2.2m/s,取2.2m/s; dp——排水管内径(m)。⑵、排水管路排水能力核定

正常涌水时,1趟排水管路工作,20h排水量: 256.2×1×20=5124.09(m3);

正常涌水时,24h涌水量:100×24=2400(m3); 最大涌水时,2趟排水管路工作,20h排水量: 256.5×2×20=10248.18(m3);

最大涌水时,24h涌水量:270×24=6480(m3);

以上计算表明,正常涌水时,1趟排水管路20h可排出矿井24h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时,2趟排水管路20h可排出矿井24h最大涌水量;符合规程要求。

3、水仓容量核定

矿井在-30m设有水仓,水仓容积为2400m3,由于矿井正常涌水量<1000 m3/h,按《规程》规定水仓有效容量应大于矿井正常涌水量的8倍,因此 V≥8Qn=8×100=800(m3)而水仓实际容量为2400m3>800m3,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80条之规定。

4、水泵扬程校验 HB=k(Hp+Hx)=1.15×(230+5)=270.25m。

水泵扬程为301m>270.25,符合要求。㈡-200水泵房

1、水泵排水能力核定

根据水泵检验报告,D155型水泵实际排量212.6m3/h。正常涌水时,2台MD280型泵工作,20h排水量:212.6×2×20=8504(m3);

正常涌水时,24h涌水量:245×24=5880(m3);

最大涌水时,2台MD280型泵工作,20h排水量:212.6×4×20=17008(m3);

最大涌水时,24h涌水量:600×24=14400(m3);

以上计算表明,正常涌水时,2台水泵20h可排出矿井24h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时,4台水泵20h可排出矿井24h最大涌水量;最大涌水量时备用水泵1台,符合《规程》要求。

2、排水管排水能力核定 ⑴、管路排量 单趟ф219×8无缝钢管排量 B工作=900πVpd2p

=900×3.14×2.2×0.2032=256.5(m3/h)式中:B工作——工作管路排水能力(m3/h);

Vp——排水管经济流速,一般为1.5~2.2m/s,取2.2m/s; dp——排水管内径(m)。单趟ф315×12无缝钢管排量 B工作=900πVpd2p

=900×3.14×2.2×0.2912=526.48(m3/h)式中:B工作——工作管路排水能力(m3/h);

Vp——排水管经济流速,一般为1.5~2.2m/s,取2.2m/s; dp——排水管内径(m)。⑵、排水管路排水能力核定

正常涌水时,1趟排水管路工作,20h排水量: 526.48×1×20=10529.57(m3);

正常涌水时,24h涌水量:245×24=5880(m3); 最大涌水时,2趟排水管路工作,20h排水量:(256.5+526.48)×20=15659.6(m3);

最大涌水时,24h涌水量:600×24=14400(m3);

以上计算表明,正常涌水时,1趟排水管路20h可排出矿井24h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时,2趟排水管路20h可排出矿井24h最大涌水量;符合规程要求。

3、水仓容量核定

矿井在-200m设有水仓,水仓容积为2000m3,由于矿井正常涌水量<1000 m3/h,按《规程》规定水仓有效容量应大于矿井正常涌水量的8倍,因此

V≥8Qn=8×245=1960(m3)而水仓实际容量为2500m3>1960m3,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80条之规定。

4、水泵扬程校验 HB=k(Hp+Hx)=1.15×(400+5)=460m。

所选水泵扬程最低为469m﹤460m,基本符合要求。㈢-400水泵房

1、水泵排水能力核定

根据水泵检验报告,MD280型水泵实际排量201.5m3/h。正常涌水时,1台MD280型泵工作,20h排水量:201.5×1×20=4030(m3);

正常涌水时,24h涌水量:125×24=3000(m3);

最大涌水时,2台MD280型泵工作,20h排水量:201.5×2×20=8060(m3);

最大涌水时,24h涌水量:300×24=7200(m3);

以上计算表明,正常涌水时,1台水泵20h可排出矿井24h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时,1台水泵20h可排出矿井24h最大涌水量;最大涌水量时备用水泵1台,符合《规程》要求。

2、排水管排水能力核定 ⑴、管路排量

单趟ф219×8无缝钢管排量 B工作=900πVpd2p

=900×3.14×2.2×0.2032=256.5(m3/h)式中:B工作——工作管路排水能力(m3/h);

Vp——排水管经济流速,一般为1.5~2.2m/s,取2.2m/s; dp——排水管内径(m)。⑵、排水管路排水能力核定

正常涌水时,1趟排水管路工作,20h排水量: 256.5×1×20=513(m3);

正常涌水时,1趟排水管路工作,24h涌水量:125×24=3000(m3); 最大涌水时,1趟排水管路工作,20h排水量: 256.5×2×20=10260(m3);

最大涌水时,24h涌水量:300×24=7200(m3);

以上计算表明,正常涌水时,1趟排水管路20h可排出矿井24h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时,2趟排水管路20h可排出矿井24h最大涌水量;符合规程要求。

3、水仓容量核定

矿井在-320m设有水仓,水仓容积为2400m3,由于矿井正常涌水量<1000 m3/h,按《规程》规定水仓有效容量应大于矿井正常涌水量的8倍,因此

V≥8Qn=8×125=1000(m3)而水仓实际容量为2400m3>1000m3,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80条之规定。

4、水泵扬程校验 HB=k(Hp+Hx)=1.15×(120+5)=143.75m。

所选水泵扬程最低为172m﹤143.75m,基本符合要求。

四、排水系统能力计算

矿井近5年来平均年产量为36.6万t。㈠-30m水平排水系统能力计算 1.矿井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 An=33020Bn=61.56(万t/a)410Pn式中:An—排正常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n—工作水泵小时排水能力,201.5m3/h;

Pn—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正常涌水量,2.16m3/t;

2.矿井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

Am=33020Bm =45.54(万t/a)410Pm式中:Am—排最大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m—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的小时排水能力,403m3/h; Pm—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5.84m3/t。

㈡-200m水平排水系统能力计算 1.矿井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 An=33020Bn=52.94(万t/a)410Pn式中:An—排正常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n—工作水泵小时排水能力,425.2m3/h;

Pn—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正常涌水量,5.3m3/t;

2.矿井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

Am=33020Bm =43.24(万t/a)410Pm式中:Am—排最大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m—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的小时排水能力,850.4m3/h; Pm—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12.98m3/t。

㈢-320m水平排水系统能力计算 1.矿井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 An=33020Bn=49.25(万t/a)410Pn式中:An—排正常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n—工作水泵小时排水能力,201.5m3/h;

Pn—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正常涌水量,2.7m3/t;

2.矿井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 Am=33020Bm =40.98(万t/a)410Pm式中:Am—排最大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m—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的小时排水能力,403m3/h; Pm—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6.49m3/t。

六、矿井排水系统能力分析

1、三个水平井下水泵20h能排出矿井24h涌水量,水泵安装台数符合《规程》要求。

2、三个水平排水管路20h能排出矿井24h涌水量,排水管路安装数量符合《规程》要求。

3、三个水平水仓容量能容纳8h矿井正常涌水量,符合《规程》要求。

4、水平运输大巷水沟过水能力大于矿井最大涌水量。

5、通过计算矿井-30水平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61.56万t/a,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45.54万t/a。

6、通过计算矿井-200水平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52.94万t/a,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43.24万t/a。

7、通过计算矿井-320水平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49.25万t/a,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40.98万t/a。

8、根据核定办法,计算结果取其小值为矿井排水系统能力,因此矿井排水系统生产能力为40.98万t/a。

第二篇: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加强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我认为注重口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所以我每天安排2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二、注重算理,提高计算技能

计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必须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小学生对计算法则的运用,往往出现一些错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算理不理解,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一定要注重算理。

学生只有理解了算理,才能真正的提高计算的能力。

三、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

很多学生计算结果不正确是马虎,粗心等不良习惯的造成,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切实有效的办法。

首先,要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现在的学生读题目的时候是一看而过,没有认真的去读。其次,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训练学生作题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最后,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第三篇:计算能力教案

计算能力教案

一、目的: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教师重视了计算的多样化,而对计算中的运算能力 的训练减少了,许多学生对数学运算不够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计算 能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组织领导 活动由教务处组织,各年级备课组长协调,任课教师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三、竞赛时间 5 月 4 日早读课 7:30 ~ 8:00 进行的竞赛活动

四、参赛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

五、竞赛方式: 纸质口算考试,不得使用草稿纸及计算器等。考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对的 题数。

六、竞赛内容:按教学进度编制相应的口算、笔算竞赛题,要求试题要有层次、有适 当的题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科学性。

七、本次活动的要求 制卷、监考、阅卷安排

五年级计算能力自测题

1、口算。

2-0.7= 7.52- 7.52-2.52= 0.3×0.4 = 0.945÷9 = 0.5÷7 = 7.28+ 7.28+2.2= 7.8+ 7.8+2= 1-0.25= 0.24÷4 = 8.4÷7 = 1.25×0.8 = 0.017×100 = 5.74+ 5.74+0.26= 0.9- 0.9-0.09= 3.5÷10 = 2.5×0.4 = 1-0.05 = 1.17÷3= 0.06+ 0.06+0.5= 2.8+ 2.8+28= 100×0.02= 100×0.02= 0.05×0.2 = 4.9×0.2 = 1010-1.3= 4.6+ 4.6+5.4= 0.6+ 0.6+0.7= 0.8×40 = 2.8×0.5 = 100×0.015 = 2.4× 2.4×0.5 =

2、填空。填空。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根据 0.29×3.6 = 1.044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29×36 =(2.9×360 =(2.9×360 =()

2、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2.6×0.41,积有(2.6×0.41,积有()位小数。位小数。5.04×2.03,积有(5.04×2.03,积有()位小数。位小数。)=(0.29×36 =(=(2.9×0.36 =())

3、在○里填上“>”“<”或“=”。里填上“ ”“< 7.43×1.01○7.43 0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0.99×73.5○73.5 3.8×0.46○0.38×46 4.9×0.1○49÷10

=(2.5×3.4×4 =(8.7×10.1 = 35.7×99+ =(35.7×99+35.7 =(5.04,5、两个数相乘的积是 5.0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 100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 十分之一,积是(十分之一,积是()。

3、计算下列各题。(分)计算下列各题。

7-1.854= 12.78+ 12.78+6.38= 0.25×7.04= 0.25×7.04= 5.04÷24 =

4、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18×7.8+ 5.18×7.8+7.8×4.82 9.9×5.6 45.5-(0.98+5.5)45.5-(0.98+5.5)-(0.98 12.56-6.64- 12.56-6.64-3.36

第四篇: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这个人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直接影响。在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力,并要达到正确、迅速,同时要求方法合理、灵活。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呢?

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认识。

一、要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有些教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视不够,没有让学生去发现计算的规律和情趣。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大障碍,必须除之。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

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学生无法进入以后正常的学习中。

3.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4.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和实践的需要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教师要教学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讲清算理,提高计算教学质量。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

2、学具操作,探索感悟。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就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例如在教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算理。

4、重视感知,加强刺激。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强其刺激强度(比如强调进、退位,强调小数点的处理等),吸引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错误。

5、加强辨析,比较强化。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分化。

6、及时练习,巩固提高。开展针对性练习,强化计算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力争当堂巩固。

7、注意反馈,及时纠正。及时反馈,找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

三、处理好笔算和口算的关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都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另外,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所以,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1)口算教学必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低年级安排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一些作为笔算基础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在习题中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算能力。每一册教学参考书都对本学期的口算提出分阶段要求,教师要使口算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2)合理安排口算。义务教材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而一些较难的但又不是最基本的口算,则放在笔算之后教学,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是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只教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中,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如27+6,27+30,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因此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笔算之前,只教学口算;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掌握要困难些,所以一年级先教笔算,二年级再进一步要求会口算。这样使学生既能学好笔算,又能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

(3)注意口算算理的教学。口算例题都要注意通过直观的淙演示和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

(4)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千万不要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口算两位数加法:28+37,我发现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8+7=15,个位是5,十位上是2+3+1=6,十位写6,这完全是笔算的思路。其实口算应当这样想:28+30=58,58+7=75才对,不用在脑子里出现竖式。

实践证明,加强口算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使用简便算法,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简便计算是一个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方法。简便计算常常运用一定的运算定律,如进行加法计算时常会用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进行乘法计算时又常用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将一些计算由繁变简,由难变易。简便计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了简便方法的教学力度。

另外,让学生记住一些常用数据,也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人13岁以前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他在这一阶段可以记住很多东西,虽然这其中有一些他并不知这为什么这样,怎么会这样,但这些并不成为影响他记忆的障碍,这些知识中的未知原因将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见闻的增多而破解。因此,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记忆力,特别是13岁以前的记忆力。中、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没有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我对此进行的强化训练主要内容有:①在自然数中1~10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②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③一些特定的计算结果,如125×8=1000,25×4=100,0.25=,0.75=,0.125=,0.375=,0.625= 等。这些特殊的计算结果在练习、作业、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熟练地掌握、牢记,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收到良好的作用,产生较高的效率。

五、注意培养仔细审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计算教学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及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学生不能光喊“要细心!”,要教会方法,严格要求,形成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检验是一个好办法,它能让人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加强验算的教学,让学生针对一道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切实掌握检验方法,熟练运用该方法去判断相类似的题的答案的正确性。

验算常利用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六个关系式。估算常常根据积与商的变化规律来进行。比如:根据乘数>1,积>被乘数(0除外);乘数=1,积=被乘数;乘数<1,积<被乘数(0除外),不通过计算就能判断下面哪几道题的积大于被乘数,哪几道题的积小于被乘数,哪几道题的积等于被乘数:8×、9×、1×2、0.9×16、5×1、3×、×1。根据除数>1,商<被除数(0除外);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0除外),不计算便可判断 ÷14、8÷1、21÷、÷7、2 ÷1、0.45÷ 的商是大于被除数、小于被除数,还是等于被除数。

六、丰富学习活动,乐教乐学,激发学生兴趣。

计算题是由数字与抽象的运算符号构成的,学生容易感到烦躁和厌倦。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才能促进计算的正确性,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1、运用电教媒体,增强数学计算趣味化。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了录音、投影等电教媒体,分散重点,突破难点,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去。

2、组织游戏竞赛,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注意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起主要作用,且好奇好动好胜。在教学中适当用一些游戏,有利于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下面列举了一些游戏活动,供大家参考:

●转陀螺,比计算。用硬纸板和火柴棒制作一个旋转陀螺,让学生们将陀螺倒下时所指的数字与陀螺正中的数字相加,看计算得又快又准。

●掷骰子,算加减。准备两个骰子,同时投掷,让孩子算一算,两个骰子上数字相加起来是多少。还可以让孩子将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看谁先算出正确的得数。

●摆扑克,比能力。同桌为一组,摆扑克牌,将摆出的牌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加四则运算,谁算得快,摆出的牌就属于他的了,看谁得到的牌最多。

●买商品,学本领。商店是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最好教室。提高孩子的加法计算能力,最能发挥作用的方法莫过于数钱币了。把钱币交给孩子,让他计算“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可以称得上学习的捷径了。如“5个一角为5角”,“用一元钱买一个4角钱的草药小蛋糕,应该找回6角钱”。教师可以在班中举行“小商场”的活动,也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商店买东西,给孩子锻炼、学习的机会。

●班级数学计算大王擂台大赛。每一周都定时举行一次班级数学计算大王擂台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谁算得最快最准,就是当周的擂主。

●小学生计算能力过关检测活动。这活动是模仿社会中计算机能力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过关考试等设计的。将学生分组进行检测(分笔试和口试),学生的检测成绩发给学生计算能力等级证书,不达到一定标准(标准由教师根据本班的学生水平来确定)的学生,要补考直至过关为止。

七、加强各年级阶段计算教学的密切联系。

小学各个年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平时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各个年级阶段计算教学的联系。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从一年级抓起,直到小学毕业,只能靠日积月累,不可能突击完成。每一节计算课的教学,应该把它放在整个计算教学的系统中去理解教材,实施教法,使之上下贯通,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此外,各年级的教师必须加强平时教学的沟通交流、团结合作,促使各个年段的计算教学、整个学校的计算教学融合成一个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计算能力分析报告

小学低年级计算能力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留凤关中心小学

李莹

一年级一班33人,参加问卷调查33人。通过初步统计分析学生填写的小学计算能力问卷调查表,发现以下问题,通过对低年级学生在计算学习各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确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和层级结构水平,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研究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学生计算学法指导的实践操作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计算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计算意识和主动验算的自觉性,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增强学习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汇聚成合力,提高学习效率.用调查问卷等方法总结学生现有的计算、验算方法,以现代教育论、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为指导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提炼教师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和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缺乏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③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④上课精力不集中,听课方法差,抓不住重点的习惯;⑤学习懒散,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仔细检查的习惯;⑥不善于温故知新,缺乏自觉复习的习惯;⑦识记方式单调,机械识记成份多,理解记忆成份少,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严格教学要求是保证学生计算高正确率的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认真计算的习惯,培养耐心验算的习惯;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即加强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

下载水泵能力计算(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泵能力计算(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第二节 道路通行能力 第3.2.1条 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

    计算能力比赛总结

    何庄小学计算能力比赛总结 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快速准确......

    小学生计算能力调查报告

    小学生计算能力调查报告 日前,我校对学校的五、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着重了解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和习惯。从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深入......

    计算能力过关卷

    计算能力过关卷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4分)1.2.按顺序填数。3.比多(  )。比少(  )。4.再添(  )个珠子,就有2个十。二、计算大闯关。(共62分)1.细心算,别粗心!(每小题1分,共16......

    四年级计算能力试卷

    **市实验学校四年级小学“计算能力”练习(一)班级:___姓名:___成绩:___第一题:口算(每题1分)0.63×10=65.8÷100=1.25×100=4×25=4.6-2.3=1.4-0.2=8800÷400=0.2+8.8=125×8=4.1×100=2.39×1000=4......

    2018机车选型和能力计算

    运输设备选型和能力计算 一、主平硐运输设备选型 1、设计依据 新木煤矿为低瓦斯矿井,主平硐采用防爆型蓄电池机车运输,采用MG1.1—6B型1t矿车装煤,另配有5辆MC1.5—6A型材料车......

    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范文模版)

    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等都需要计算活动的参与,......

    计算能力比赛方案

    “我是计算小能手”比赛方案 一、计算题比赛的意义: 计算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计算能力是每个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