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床输血与护理
临床输血与护理
一、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3.《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4.《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7.《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二、申请输血的流程:
输血流程:
1.输血申请的一般要求
输血申请审批要求:输血申请单应有主治(以上)医师审核、签字。
输血知情同意要求:必须进行知情谈话并由患者或其亲属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输血申请单填写要求:专用申请单;不得缺项(除急诊抢救外,应填写所有输血前检查项目的结果)。2.输血流程:输血申请De特殊要求
输血前检查:“输血前四项”、肝功、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检验。血型鉴定:只要有输血可能(择期手术、创伤急诊抢救等),应尽早做血型鉴定以确定患者血型是否属稀有血型——医生调整治疗策略,血库提前联系血站备血。
血型复核:交叉配血前用重新采集的血样复核血型,是减少血型报告错误、预防输血差错的重要措施。3.输血流程:提前申请
稀有血型:AB血型和Rh阴性血型的全血和血液成分,应提前申请、预订。
血液成分:洗涤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辐照血等应提前申请、预订。
重大手术:预计输血量超过 1000 ml 提前申请;建议所有重大手术提前通知血库备血。4.输血流程:紧急申请 情况——
术中输血:(麻醉)医师电话申请,立即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送往血库,术后补记账。
抢救输血:医师电话申请,抢救告一段落后补写输血申请单、补记账。要求——
如果血库没有受血者血样,应立即抽血、和输血申请单一起送往血库。
护士不能申请输血;如属转述医嘱,应准确陈述医嘱、告知医师和本人身份。
三、输血护理的基本要求
1.临床输血的护理工作
输血前查对:确认受血者,查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相关信息,检查血液品种、质量。
输血操作:严格执行输血操作技术规范。
输血监护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受血者体征、异常症状,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输血后巡查:继续监测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用品处理:按医疗废物处理。2.输血前的血样采集 目 的:输血前检验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要 求:按照一般静脉抽血操作要求
认真查对,防止抽血和标识错误 不合格:严重溶血、乳糜
放置时间太久
标签缺少或与输血申请单不符 3.输血过程的血样采集
目 的:输血1000 ml 以上,重新采血样交叉配血 要 求:在输血、输液的对侧肢体抽血
多为大出血抢救,立即送往血库
申请单、标签正确无误 4.冷链管理—取血
1、由医务人员持“取血单”“取血箱”到血库取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实无误后登记签名。(非临床医务人员取血应拒绝发血);
2、血液制品发出后一律不得退回;
3、供、受血者标本应4℃保存至少7天;
4、信息登记、内容符合规范要求,可追溯性,所有相关资料保存十年。
5.冷链管理—取血流程 临床取血工作流程图 6.输血前查对
输血前应当由二名护士或一名护士和一名医生进
行认真查对;查对无误,两人签名;
查对后立即执行输注操作;若放置或暂停输注,输注前应重新查对; 7.输血前查对要点
床边当面确认受血者;
查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是否正确;
查对《输血报告单》上血型、血液编码、数量是否与血袋标识一致;
检查血袋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 检查血液外观、有效期是否符合质量要求。8.静脉输血基本操作步骤
准备输血用品(输血器、输液器、注射用生理盐水、消毒用品等)
输血前查对。确定无误后,将血袋中血液轻轻摇匀并挂在输液架上,检查、记录病人基础生命体征
按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后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待滴注顺畅后再开始输血
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输血完成后,应该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9.临床输血护理:一般要求 注意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血液出库后应尽快输注,在临床放置≤30min,以免变质、污染
开始输血15 min、输血结束后应记录病人基础生命体征
病人体温≥38.5℃时,应暂缓输血
开始输血时应密切观察体征和异常症状,输血过程中和输血结束后应注意巡查 10.禁止向血液中添加药物
要求:除注射用生理盐水外,禁止向血液中添加任何药物。原因:有些药物可能改变血液pH、离子浓度、渗透压,导致血液细胞发生凝集、溶血和血液成分凝聚、失活(如葡萄糖液可引起红细胞凝集)。11.掌握输血速度
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 ml/min。
年老体弱者、婴幼儿以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 ml/min。
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 ml/min。输血速度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的前15 min控制在2 ml/min,并严密观察,无不良反应再调整输血速度。血小板等成分输注速度有特殊要求。
四、血液成分输血与护理
红细胞悬液的输注:
1.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
2.用输血器输注,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
3.如果血袋内有凝块,阻塞输血器,将血袋颠倒数次,用止血钳夹住凝块,可以继续输注。洗涤红细胞的输注
1.如果采用的是开放性制备,故应尽快输注;2.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 条件下保存24小时; 3.红细胞制品内不能加任何药物,特别是乳酸格林氏液、以防发生凝集或溶血反应(原因:生理盐水悬浮,而不是
CPDA)
目前,国内规定在2-6℃保存,自制备时起,24h内输用,运输时温度应在2-10℃。但是,国内也有人推荐洗涤后6h内输用,在2-6℃保存不超过12h。总之,从安全和疗效的角度,洗涤红细胞在洗涤后应尽快输注。
特殊红细胞的输入
1.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过滤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 2.冰冻红细胞: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3.年轻红细胞: 携氧能力比一般红细胞强 4.辐照红细胞: 灭活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核的DNA
4℃ 条件下保存,原则是尽快输注 血小板的输注
1.治疗性血小板输注:通过输注血小板,替代补充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起到止血作用;
2.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通过输注血小板,替代补充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起到预防出血作用; 3.相对禁忌证: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由于体内存在血小板自身抗体,输注疗效差。盲目和多次输注,则可导致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相对禁忌证:
(2)脾功能亢进和菌血症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输注血小板指征从严,不主张预防性输注。原因是输注的血小板大量滞留在脾内或很快被破坏。可能起不到提高血小板计数,而且增加发生同种免疫及其他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禁忌证: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尽管TTP患者血小板计数很底并伴有严重出血,但不能输血小板,因为是输注后可促进微血栓形成,加重微血管血栓塞和出血。血小板的输注要求
1、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不可逆的聚集或破坏。
2、摇匀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如有细小的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
3、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
4、输注速率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一般输注速率越快越好,以达到止血高峰(80~100滴/min,一次输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5、在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5天;切忌4℃保存。新鲜冰冻血浆 适应证:
(1)单个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
(2)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3)大量输血并发的凝血功能障碍;
(4)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
(5)抗凝血酶Ⅲ缺乏;
(6)免疫缺陷综合征;
(7)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早已明确规定了新鲜冰冻血浆(FFP)的临床适应证,把FFP当成凝血因子制剂使用才是合理的。
不主张用血浆补充血容量和营养,原因:
血浆未常规灭活病毒;
血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晶体液、血浆代用品和白蛋白“扩容”更安全;
血浆当营养品使用要冒不必要的风险;
肠胃外营养疗法既科学又安全。新鲜冰冻血浆输注
1、ABO同型输注或相容输注,一般速度5~10ml /min;
2、需在35℃~37℃水浴中融化,不能在室温下自然融化或用来水融化,以免有大量纤维蛋白析出;
3、融化后的FFP应尽快输用;在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不可重复冰冻,如在4℃暂时存放,应于24小时内输注
4、不宜用于补充血容量和营养;
5、输注前肉眼检查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如发现颜
色异常或有凝块,不可输注;
6、血浆冰冻后塑料袋脆性大,易破裂,应轻拿轻放; 冷沉淀 主要成分:
1、丰富的因子Ⅷ(约100IU);
2、丰富的纤维蛋白原(200-300mg);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4、纤维结合蛋白;
5、因子XⅢ。冷沉淀的输注
1、与受血者ABO血型同型输注;
2、融化后的冷沉淀应在2小时内输完,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因故不能及时输注,不应再次冻存;
3、冷沉淀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也可使因子Ⅷ活性丧失,故融化后必须尽快输注;
4、冷沉淀容量仅有20ml~25ml,成人一般多袋联用,输注时护士应注意随时更换血袋; 输血护理原则 安全输血护理的必然性
输血是由血液中心、血库、临床科室共同完成的治疗任务,而护士是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最后一步的具体执行者。如果输血护理工作制度严密,操作程序规范化,可以起到为患者安全输血的最后把关作用。安全输血护理的必然性
对于负责执行输血的护士。除要求有熟练的业务技术(掌握血液成分的性质、特点、输用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各种输血反应及抢救措施)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应自觉地,一丝不苟执行输血护理的常规工作。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常见的输血反应
即 发 反 应
迟 发 反 应
免
发热反应
溶血反应 疫
过敏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性
溶血反应
输血后紫癜 反
输血相关的 血细胞或血浆蛋白 应
急性肺损伤
同种异体免疫
非
细菌污染反应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免
循环超负荷
血栓性静脉炎 疫
空气栓塞
性
出血倾向
输血相关性疾病 反
枸橼酸中毒 应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电解质紊乱
肺微血管栓塞 输血反应的观察
输血前患者的体温、脉率、血压及呼吸频率,输血
后5~15min,护士应留在床边,观察患者情况; 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经常监视患者的情况并记 录观察结果;
输血后24h内所排尿液进行测量,要求患者观察尿有无变色现象;
输血反应的处理程序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特别是溶血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应立即对症治疗和调查分析原因,二者同时进行。按下列步骤进行:
1、立即停止输血,同时观察剩余血外观;
2、采病人血及血袋中剩余血(最好和血袋一起)送血库检测;
3、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属血管内溶血,尿中有血红蛋白);
4、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立即做以下检查: 检查:
1.复核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配血试验记录及输血报告单;2.复查患者ABO血型(输血前的标本及反应后采集的标本);3.复查献血者血标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ABO血型; 4.患者输血前、后血标本与血袋中剩余血作交叉配血试验,采用盐水法与凝聚胺法,最好采用抗球蛋白法配血; 5.输血前患者的血标本作Rh血型(尤其是D、E)检定; 6.反应后要及时采血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选试验; 7.怀疑是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取血袋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细菌,取血袋血和反应后病人血液,分别在4℃、22℃和37℃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
六、输血差错预防和处理 血型的复核--安全输血De要求
血型鉴定的误差:国际上ABO血型鉴定试验最低误差发生率为2 ‰(技术方法学原因);
技术原因:红细胞抗原太弱,高效价冷凝集素,前带现象,获得性免疫性疾病,试剂与操作等;
其他原因:抽错标本,贴错标识,报告错误等;
防止血型不合输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与查对制度;医护人员不能仅凭自己印象或患者主诉记录、填写血型,要求所有输血的患者都要进行血型初检与复核;输血错误的后果严重 据统计
在美国,输血时受血者确认错误的发生率约为1/12万~1/19万,因受血者确认错误导致死亡的约为1/60万~ 1/80万(发生次数/输血次数); 在英国,每输注1次/16400 U RBC,发生上述错误;
1999~2000年,英国报告了57例误输ABO血型不相容红细胞的事例,4个受血者死亡; 发生输血错误的可能原因 输血申请单错误 受血者血液样本错误 血型报告错误 血库发血错误 受血者确认错误 血液标识错误(血站)
七、输血不良反应防范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合理用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严格控制血液质量 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输血过程的监护 发现输血反应,及时、正确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和异常症状 输血开始前,观察并记录基础体征
输血开始15分钟内,密切观察病人基础体征和异常症状 输血过程中,观察并关注病人自述
输血过程病人应注意保暖,以免出现畏寒现象而误认为输血反应
不鼓励在夜间进行选择性输血 控制输血速度
全血、红细胞成分开始输注时,速度宜慢,密切观察;然后根据年龄、病情调整速度 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发现 —— 病人主诉+观察发现 异常 —— 发热、寒颤、心悸、呼吸困难等 果断决定是否立即停止输血
1、如果发生与输血有关的任何反应(局部荨麻疹除外),必须立即停止输血
2、以注射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道 立即呼叫医生,再次确认病人
3、医生应该即刻到达现场
4、护士必须立即再次确认病人,首先确定是否输错了血液——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
(特别是红细胞成分,即使只有少量)可能导致严重损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紧急处置和救护,进一步查对
再次检查血液质量,必要时向血库人员咨询
第二篇: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输血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如果输血操作规程不当,可发生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加强临床输血护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学习,以适应现代输血医学迅速发展的需求。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工作对安全用血、防止输血差错事故有着重要作用。1牢固树立护理人员输血安全意识1.1护理人员应掌握输血的一般知识护士除要掌握有关血型,输血适应证、禁忌证等知识外,还应熟悉常用血液制品的性质、特点,输血方法,各种输血反应意外抢救措施。了解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免疫效应和成分输血等。
1.2严格执行输血管理制度,认识安全输血的重要性正确输血能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错误的输血不仅影响疗效、安全,而且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在输血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患者病情,认真执行输血护理工作制度,一丝不苟地按输血护理常规工作。1.3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输血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护理服务的首要前提。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5、先慢速滴注15min,观察患者的反应。
6、输注顺序:血小板、CIK取后立即输注,几种血制品同时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和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
7、输注速度: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60-100滴/分)。
8、观察输血(血制品)过程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①皮肤过敏反应②寒战、发热③腰痛、血尿④四肢抽搐⑤其他
9、并发症的处理流程:停止输血(血制品)→无菌封存血液制品→更换输液管→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通知输血科及其他相关科室
10、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管。
11、准确记录输血的开始时间、输完时间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12、输血后24小时内将血袋及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返输血科。
第三篇:防范与减少临床输血风险护理指引
防范与减少临床输血风险护理指引
1.概述
随着临床医学发展,对血液需求日益增多,安全血液这一全球战略性问题愈显得突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世纪初提出安全血液的战略,其战略之一是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在艾滋病流行并确认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之后,输血特别是输血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如何防范和减少临床输血风险又是重中之重。2.护理目标
2.1严格遵循临床输血原则,确保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2.2掌握用血指征,合理用血,医务人员做好防护。
2.3严格筛查献血者,从源头上保证血源安全,合理保存血样,以备临床用血的需要。3.护理措施
3.1学习并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性文件,保证临床用血安全。3.2建立并落实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前,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3.3在实施输血治疗前应取得病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4全血或成分血应从血库或专门存放血液的低温冰箱中取出30分钟内输入,并在规定时间内输完。输血后的血袋应及时送回输血科保存。3.5除生理盐水外,任何药物及液体不能加入全血或成分血中。
3.6落实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上报程序,护士知晓并能自觉执行这些制度和程序,及时报告输血不良反应事件。
3.7按照《临床废物处理条例》,使用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3.8监测输血反应发生率。
3.9对多次输血的患者,可采用输血滤过器,以免不良反应发生;对输血过慢的患者,在保证输液通道通畅的前提下,采用输血加压设备,以便输血顺利进行。4.护理评价
4.1输血过程无不良反应发生。
4.2临床用血合理,输血规范。4.3医务人员在输血过程中防护到位。5.相关知识
5.1.输血的途径:常用的输血途径是静脉内输血,成人身上最暴露最容易穿刺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是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次常用的是手背静脉和大隐静脉。对婴儿和儿童,较常用的是手背静脉和大隐静脉,对1岁以下儿童可用头皮静脉。下肢静脉壁比上肢静脉壁厚,又容易发生痉挛,所以应尽量选择上肢静脉。为防止输入的血液在进入心脏前从手术部位的创面流失,故凡头颈部和上肢的手术,应选用下肢静脉输血;凡下肢、盆腔和腹部手术,应选择上肢或颈部静脉输血。对新生儿输血或换血可用脐静脉。5.2输血注意事项:
5.2.1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还要认真核对患者、交叉配合报告单和待输血液之间是否无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ABO和Rho(D)血型、交叉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类和血量等,并且应该有两人核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5.2.2输血时应到患者床前核对病案号、患者姓名、血型等,确定受血者本人后,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血器(可以滤除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中可能存在的聚集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进行输血。
5.2.3血液临输注前从冷藏箱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5.2.4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汪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5.2.5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输血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毫升血液时,必须由医护入员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负责医师及时诊治,同时通知输血科或血库做必要的原因调查。通常,输血不必加温血液。
5.2.6输血后将血袋保存于2-8℃冰箱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核查用。5.2.7输血完毕,医护人员逐项填写输血安全护理单。
5.2.8输血完毕后,医务人员将交叉配血单贴在病历中。5.3掌握安全、合适的输血速度:
应根据病情和年龄来决定输血速度。如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速度应较快,心脏功能差者速度应较慢,老人和儿童患者速度也应慢。一般来讲,开始速度应较慢,约5毫升/分钟,以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系统耐受倩况。10-15分钟后可适当加快输注速度。一般200毫升血液可在30-40分钟输完。5.3.1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ml/min;
5.3.2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
5.3.3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ml/min; 5.3.4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2ml/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
5.3.5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特别是长菌危险。
5.4 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输注时的注意事项:
5.4.1血小板:①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②摇动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无云雾状为不合格,疗效差。如有细小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③血小板的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④用输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决速度输入,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⑤若因故(如病人正在高热)未能及时输用,则应在常温下放置,每隔10分钟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入4℃冰箱暂存。
5.4.2新鲜冰冻血浆:①输注前肉眼观察应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输用;②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输入,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③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用的新鲜冰冻血浆,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但不得超过24小时,更不可再冰冻保存。5.4.3冷沉淀:①融化后冷沉淀不仅要尽快输用,而且要用输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②因故未能及时输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不宜放入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因为因子Ⅷ最不稳定,很容易丧失活性。
第四篇: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2011年3月修订日期:2013年5月 严格执行卫生部管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 号文件,参照制定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在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双签名,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节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汇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
7、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
第五篇: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控制试题
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控制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临床输血中常见的错误有:
()A.先采集标本、后贴标签;
B.同时采集两名患者的标本,为防止错误在两只试管上分别标注患者信息;
C.从留置针处抽取标本,不用重新穿刺,方便快捷;
D.患者一入院,抽取许多管血标本;医嘱出来打印标签贴到试管上; E.让患者或家属自己送标本到输血科或检验科。
2、医务人员(含护理和医技人员)应该熟知的输血法律法规有:()
A.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B.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C.输血标本采集流程 D.输血前核对制度
E.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采集交叉配血标本的步骤有:()A.校对并发送医嘱; B.打印相应采血条码;
C.将采血管贴上条形码,需双人核对无误;
D.携带申请单和有标签的试管到床旁再次核对患者所有信息无误后采集患者的配血标本;
/ 6
E.将申请单和标本一起送至输血科;
4、常见的配血标本错误:()A.采错人;
B.将血样注入错误的采血管中; C.血标本量少或溶血; D.血标本标签模糊,贴错; E.同时采集2名患者的血标本;
5、运送交叉配血标本正确的有:()A.标本采集完成后,尽快处理,尽快送检;B.采用加盖封闭的运送箱,保证标本不受污染 C.患者、家属或未经培训的护工; D.当班护士; E.经过培训的护工;
6、取血步骤错误的:()A.打印取血单并到输血科取血;
B.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三查八对制度);C.仔细检查血液质量、剂量、品种和有效期等;D.双方核对签字;
E.血液未放在封闭的专用的取血箱中;
7、护士在输血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有:(A.疾病的诊断;B.输血史;
/ 6)C.过敏史;D.妊娠史;E.传染病史;
8、输血护理床边核对的内容有:()A.血液的种类和剂量; B.血液的有效期; C.交叉配血实验结果; D.血型;
E.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床号等
9、血液输注前还需要进一步做的步骤有:()A.必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有关信息;
B.患者处于昏迷、意识障碍或不会说话的新生儿及儿童,还需要与其家属共同确认身份;
C.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并记录核对护士的姓名及输注时间;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10、开始输血后对患者进行监测的内容有:()A.输血开始后需要观察至少15min,并记录; B.输血过程中至少30min观察一次; C.输血结束后4h需要观察患者一次; D.输血结束后12h需要观察患者一次; E.输血结束后24h需要观察患者一次;
/ 6
11、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A.发热反应 B.溶血反应
C.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D.过敏反应 E.艾滋病
12、输血常见的症状有:()A.发热 B.寒战 C.头痛 D.皮肤瘙痒 E.呼吸困难
13、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疑是不良反应的一些症状,需采用的措施有:()A.立即报告 B.暂停输血 C.保持静脉通路
D.医生处理症状消除后,将剩余的血液继续输注给患者; E.做好抢救前准备
14、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包括:()A.储存温度为2~6℃,稍复温后即可输注; B.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合;
/ 6
C.输注过程中若出现滴速不畅,可挤压血袋使血液通过Y型管; D.在血液输完时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血袋; E.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轻摇血袋使红细胞悬起;
15、血小板的输注和护理包含有:()A.输注前将血袋混匀,切忌剧烈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B.以病人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C.可不用输血器输注;
D.因故未能及时输注时,可放在冰箱保存;
E.因故未能及时输注时,可在常温(22±2)℃下暂存;
16、血浆的输注和护理包含有:()A.融化后应尽快取回输注;B.颜色异常或有絮状物则不能输注;C.新鲜冰冻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D.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E.血浆输注速度应尽可能的快;
17、冷沉淀的输注和护理包含有:()A.冷沉淀1U容量为20~30ml;B.应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C.可以加入10~15ml0.9%氯化钠溶液稀释;D.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需要存放在4℃冰箱; E.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也可以冰冻保存;
18、输血后的护理包含有:()
/ 6
A.输血后护士需常规对病人进行关心和询问; B.认真逐项完整填写输血护理记录; C.输完的血袋应尽快送回输血科保存;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19、临床输血护理质量管理内容有:(A.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知晓率达100%; B.输血前护理; C.输血中护理; D.输血后护理; E.心理护理;
20、医院用血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A.医院院长; B.分管业务副院长; C.职能科长;
D.各临床输血相关科室负责人; E.护士长;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