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冈县工商局反映包装大米市场亟待规范
佛冈县工商局反映包装大米市场亟待规范
作者:石朝聪 发布时间:2010-8-17 来源: 阅读:110次
近日,根据群众投诉,佛冈县工商局会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县城内部分销售包装大米的经营户进行定量包装计量检查。通过现场抽样称重测量,执法人员发现包装大米短斤缺两问题比较严重,如25千克包装的普遍缺少0.5—1.98千克,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定量包装粮食标重和实重±1%的误差标准。执法人员对上述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处理,并对包装大米市场短斤缺两“潜规则”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调研,发现目前包装大米市场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规范。
一、包装大米市场短斤缺两“潜规则”的现状
大米作为主要粮食商品,消费需求非常大,不法厂家、经营者为了获得非法利益,纷纷通过短斤缺两来实现“隐性涨价”,这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
(一)包装大米短斤缺两现象从产品出厂时就普遍存在。该局执法人员在检查时,某商户坦言,从生产厂家拿货环节开始,包装大米短斤缺两现象就普遍存在,如厂家包装袋上标注净重50千克的大米,实际大部分都会缺少0.5千克左右,最高的甚至可以缺少1.5千克,而标注25千克的包装大米缺少的份量也在0.25千克至0.75千克之间。短斤缺两已成了厂家和销售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之一,而消费者则是其潜规则的牺牲品,最终为其不正当行为“买单”。
(二)经营者对包装大米进行二次分装现象普遍存在。为了使大米销售的利润空间更大,大米销售者还会将进货回来的大包包装大米私自拆封,再分装成小袋包装并贴上重量标识,但分装后的小袋实际重量往往比标注的要少。有的则是直接从原包装袋中分出几斤大米,减少原袋中的重量就进行二次包装,分出来的大米再另外包装出售,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
(三)经营者将劣质米掺杂、以次充好现象普遍存在。调查中还发现不法经营者将普通米或劣质米掺杂在口感好、质量好的优质大米中,以原来优质大米的价格对外进行销售,商家通过这样的方式同样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此种掺杂手法由于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一般市民肉眼很难辨别大米的优劣,即便是“生米煮成熟饭”也很难发现上当受骗。
二、包装大米市场混乱的原因分析
我县的大部分市场中销售的包装大米都存在着短斤缺两的现象,这其中既有产品本身特点造成的,更主要是不法厂家、商家为获取利润人为造成的。
(一)大米本身特点易造成“短斤缺两”。
一是大米自身水分流失。当下正是新造大米进入市场的时候,在新旧米交替的市场中,新米的水分会比较多,在经历长时间跨地域的运输、贮藏之后,大米由于自身水分蒸发流失,导致重量下降。二是交易过程中,由于大米抽查、破包和称量等导致误差进一步加大。大米的流通从生产厂家到一级批发户再到二级批发户甚至三级批发户才到市场销售者的手中进行销售。中间由于对部分袋装大米的抽查,以及运输途中的破包等都会使标注的净重和实际的重量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国家为袋装大米制定了相应的误差标准,只要在误差标准内就不能片面认为其“短斤缺两”。
(二)交易环节中各种不法行为人为造成“短斤缺两”。
一是生产厂家在生产时便在产品净重中做了手脚。通过减少大米净重,降低出厂价格来获得竞争力,这都是大部分大米生产厂家惯用的伎俩。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销售者牟取暴利的需要,生产厂家在包装的源头上就存在斤两不足的问题。二是一些大型批发户还会对几种不同品质的大米进行掺和的粗加工,降低整体大米的质量同时还会减少大米的实际重量,然后提高价格批发到下一级批发商或销售户中,这样使误差进一步加大。三是终端销售市场经营者减少包装大米重量欺骗消费者。终端销售市场即是直接面对消费大米人群的零售市场,大米销售商通过对包装大米进行折袋二次包装的办法进行牟利,而消费者在这里最终为短斤缺两的“潜规则”现象买单。
三、打击大米市场短斤缺两“潜规则”的建议
(一)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严查大米市场的违法行为。通过积极协调,与主管计量的质量技术监督职能形成整治合力,一是联合对辖区内袋装大米生产厂家开展袋装大米净含量的抽查行动,从源头上遏止和打击大米生产厂家短斤缺两的违法行为;二是联合对市场销售大米的零售商开展短斤缺两、计量工具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流通环节大料短斤缺两的违法经营行为;三是联合开展对大米的质量抽检,严厉打击各种掺杂使假、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二)采取三项措施,规范大米市场经营行为。一是加大基层工商执法人员的市场巡查力度,对大米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二是加大对市场上袋装大米重量的抽查频次,使其不能短斤缺两;加大对短斤缺两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其不敢短斤缺两。对初次发现短斤缺两的商家进行教育引导,并限期整改;对再次发现短斤缺两的经营主体进行严厉处罚,让其时刻不敢、不愿再次逾越短斤缺两的“鸿沟”。三是督促市场开办方落实对市场的管理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对市场内的包装大米重量进行监督,一经发现短斤缺两者,由市场主办方在公示栏里进行通报,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罚,以此来警示其他大米经营者。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大米经营者自律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一方面督促大米批发经营者认真执行“一票通”制度,大米零售户认真执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把进货关,对短斤缺两的袋装大米不予进货。另一方面加大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袋装大米标注的净含量和实际称重对比到要求大米销售经营者按实际重量销售,以及从包装标识是否规范、有无QS标志、价格是否明显低于市场价等方面,引导消费者购买时小心鉴别,严防短斤缺两的违法行为。
(四)发挥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网络作用,及时受理消费者对大米销售短斤缺两的申诉举报。加强“两会一站”建设,开展12315“五进”工作,不断延伸消费维权网络,确保短斤缺两的消费纠纷矛盾在第一时间得到化解。加强对12315投诉申诉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受理投诉、消费纠纷处理的能力。同时为工作人员配备标准的砝码,使其可以更好地处理大米市场短斤缺两纠纷的问题。
第二篇:基层反映当前成人教育市场乱象频出亟待规范
基层反映当前成人教育市场乱象频出亟待规范
近日,有市民反映成人教育培训市场十分混乱,无牌无证经营,虚假广告满天飞,教学质量低劣等,很难让人放心。更有甚者,只要你交钱,不管你学不学,最后都能拿到证。基层反映当前成人教育市场乱象频出亟待规范。
调查发现,乱象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无证经营,成人高等学历函授站是由高校和地方站点合作设立的,必须获得省教育厅的批准。主管部门是省教育厅,地方教育局负责协助管理,然而有多家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未获相关部门审批,涉嫌违规办学。二是虚假广告,法律法规规定,招生宣传内容必须符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招生政策,如实介绍本单位的招生情况及有关信息,而有些教育培训机构虽然有招生资质,却在宣传广告中存在夸大学校资历,夸大学历资格,混淆招生性质等违规虚假宣传。三是教学质量低劣,个别培训机构对外宣称与某大学合作教学,聘请大学教授上课,实际情况却是找一些“江湖老师”授课,教育质量差、教育内容缩水,且有些培训机构甚至明确告知只要交钱,不管你来不来上课,学不学课程,都能保证你拿到学历证书,这种情况等同于卖证,完全学不到任何东西。
就其原因,由于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主要分为两块,一块为文化教育,这一块由教育部门审批,还有一块是技能培训,这一块由劳动人事部门审批。由于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虚假广告、教学内容缩水、质量差、欺诈等涉及到多个部门监管,结果很难形成有效的整治。
为此,基层建议:一是加大打击力度。工商部门和招生监察部门要严厉打击成人教育市场的虚假广告和非法招生,做到露头就打。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国家招生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曝光常见招生骗术,引导学生家长辨别虚假广告,不给非法招生以可乘之机。三是打击非法广告。严查各类媒体发布的招生广告,坚决杜绝虚假违法招生广告的发布。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工商机关对相关责任主体依法从重查处。(湖州市南浔区委办)
第三篇:基层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亟待规范
基层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亟待规范
国家确定鼓励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连年高速增长的背后,合作社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财务和民主管理混乱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空壳合作社”。出现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成立门槛过低。农民成立合作社时,免评估验资、免收登记费,仅要求象征性出资,这实际上导致了许多合作社的成立是一哄而起,形同虚设。其次是日常监管不到位。合作社不实施年检,不设行政罚款处罚,这导致合作社的规范主要依靠内部治理和自律,即使出现农民成员比例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也难以纠正。第三是出资方式不合理。单位成员与农民成员在合作社的出资比例上没有明晰规定,出资方式全由章程约定,这导致一些涉农企业将农民、合作社作为争取项目扶持、信用优惠等政策的“幌子”,农民难获实际好处,国家惠民投入效果打了折扣。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提高合作社成立人数下限。要求凡是成立合作社的社员人数要达到50户以上,(《合作社》现在的要求是5户以上),并对其资产进行评估验资。二是实施年检和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工商、财政、农业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模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进行不定期巡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督促整改,整改无效的予以撤销。三是明确农民出资比例。对农民出资比例作出限制性规定,尽可能地引导农民逐渐占到51%的出资比例,以更好地保障农民收益。
第四篇:基层反映外教市场监管亟待规范
基层反映:外教市场监管亟待规范
连日来,英国一名性侵儿童逃犯“潜伏”北京当了3年外教一事引发网络热议。南京等地“狼外教”事件也纷纷浮现。当下外教授课不断走俏,各大培训机构纷纷亮出“大牌外教”、“金牌外教”招揽生源。外教需求量的持续激增,导致外教市场“鱼龙混杂”,市场监管亟待规范。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缺乏相关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外教资质认定尚不明确,外籍人士仅需持有外国专家证,即可从事外教工作,外教教学水平难以保证。二是部分中介机构的非法包装助推。语言培训机构的外教大多数来自中介机构,部分中介机构为求最大限度盈利,对外教资格不加甄别,甚至对外教学历、简历进行造假包装。三是外教聘用机构把关不严格。外教在应聘过程中,聘用机构往往侧重其外语口语、语音状况,忽视中文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全面考察。同时,部分聘用机构为求降低办学成本,招收没有专家证或其他资格证明的“黑外教”。四是非国际通缉违法信息不共享。外教在本国的违法犯罪信息,一般不会与他国出入境系统共享,一旦合法入境后,聘用机构很难审查。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尽快建立外教资质评定体系。明确规定外教工作所需达到的学历、专业、教学经验等学术背景,配套实施外教工作考核制度,坚决清除不合格外教。二是严格审查聘用机构外教招聘资质。持续开展语言培训机构专项清理活动,严厉打击以外教为“幌子”的非法办学活动。同时,对满足条件的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适当放宽外教招聘资格,应对日益升温的外语学习热潮。三是强化社会舆论引导。引导树立正确的择师观,破除“外来的和尚念经”的跟风思想。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法律维权意识,及时举报培训过程中受到的非法侵犯行为。
第五篇:基层反映当前“一对一”家教市场乱象频出亟待规范
基层反映当前“一对一”家教市场乱象频出亟待规范
教育部门对公办教师有偿家教亮起红灯的时候,一些民办培训机构“一对一”家教悄然兴起。然而,基层反映,在这种“一对一”新型家教市场兴起的背后,则是遍地黄金难掩乱象。
乱象一:夸大宣传,招生爱打名师牌
在很多辅导班的宣传资料上,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性,“权威专家”“退休特级教师”等词语屡见不鲜。很多培训机构把普通讲师说成教授;一些只是到名校进修过的老师,也被宣传成区级骨干教师,“名校”“名师”头衔让学生眼花缭乱,难辨真假。
乱象二:无证办学,招生却依旧火爆
目前,家教市场鱼龙混杂,这些“一对一”辅导机构属于社会力量办学,必须要在教育局领取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然后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才能开展业务。但大多数机构只是在工商部门注册领取了营业执照,或以咨询公司、教育科技公司等形式出现,利用经营范围中的“教学培训”“教育咨询”打“擦边球”。然而就是这样的培训机构,在“供需两旺”的市场推动下招生却依旧火爆,少的有几十人,多则几百人。
乱象三:收费无据,家长也无奈
按规定这些机构的收费价格必须到物价部门备案,再向社会公示,否则将遭受严厉处罚。但实际上,大多数培训机构课时收费报价只给一个区间价格,实际课时费可能高达每小时一两百元。而且预付学费制是培训行业惯例,先收钱再上课几乎是天经地义。对此,家长都表示很无奈。
乱象四:监管缺失,亟待完善管理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在日常管理与监督中所起的作用、法律所规定的权限主要集中在对办学质量的督导评估、对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及接受学员投诉等方面,而对学费收支的审计则并无明确、缜密的法律条文规定,目前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年检,由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合作进行,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审核标准,造成认定结果分歧,监管难以形成合力,任由这些机构 “自生自灭”,民办培训机构亟待行业自律。
为了整顿当前“一对一”教育培训市场的乱象,基层建议:
一是对民办教育机构加强年检和审计工作,严格准入机制,避免一些教育机构打擦边球,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
二是有关部门要加强巡查和监管,规范教育培训机构的招生、收费和管理工作,对发布虚假信息,以各种名义乱收费的培训机构进行严惩。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要做检查和备案,保证教学质量。
三是公布投诉热线,加强社会力量对办学机构的监督,鼓励家教培训机构诚信办学。四是家长应尽量选择正规的办学机构,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不要被广告所迷惑,而应该实地考察,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