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障碍灯设置规范

时间:2019-05-14 21:4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航空障碍灯设置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航空障碍灯设置规范》。

第一篇:航空障碍灯设置规范

航空障碍灯设置规范

一、民航局有关规定:

国家民航局对航空障碍灯的设置作了详细规定,现摘录重点如下:在高层建筑物(如高层楼房、电厂烟囱、通讯铁塔或其他类似建筑物)的顶部必须设一个或几个航空障碍灯,以助航安全。障碍灯必须安装建筑物顶端上1.2米~3米之间。建筑物高于周遍地面45米以上必须在中间层加设障碍灯,加设中间层障碍灯的位置要尽量作到每层灯器之间距离尽可能相等,采用低、中光强障碍灯之间距离必须不超过45米。(设置灯器层数N=物高米/45米)广大的建筑物,设置灯器应充分考虑建筑物每个角,要做到从每个角都能看出建筑物的轮廓,水平方向要参考每层 ≤ 45米的设计要求。高于150米的高建筑,再顶端必须设置高光强航空障碍灯,并且要于中光强障碍灯组合使用以显示其存在。

二、各种光强障碍灯的选用(H为建筑物高度)45米 ≤ H ≤60米,采用低光强ZH-800AL型障碍灯 60米 ≤ H ≤ 105米,采用中光强ZH-800AZ型组合使用 105米 ≤ H ≤150米,采用高中光强ZH-800AZW型组合使用 H ≥ 150米,采用中,高光强ZH-800AH/KC型组合使用

灯器设计要求采深圳市锐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H系列长寿命航空障碍灯。

三、障碍灯的有效光强分别为:

1)低光强障碍灯有效光强150cd , 红色闪光或常明。

2)中光强障碍灯有效光强1600cd,一般为红色闪光。

3)高光强有效光强4000cd,一般为白色闪光(背景强度〈 50cd)

四、防雷保护:

1)顶端设置的障碍灯应安装避雷器,避雷器部分应于避雷带等设施紧密相连。

2)建筑物中间部位的灯器,需采用金属网罩加以保护,并与灯器的金属部分均作良好接地处理 设置航空障碍灯的有关标准、规定和建议

(与国际民航组织一致)

一、航空障碍灯设置的场所及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产品航空法》及国家有关文件对设置障碍灯有明确规定: 1、机场净空保护的限高或超高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设置航空障碍灯和标志。

2、航路上及飞行区周围影响飞行安全的人工及自然障碍物体应当设置航空障碍灯及标志。

3、有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地面高耸、高大建筑物和设施,应当设置航空障碍灯及标志并保持正常状态。

★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在城市中建有直升机停机坪,城市上空视为净空,城市中的高大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设置航空障碍灯和标志。

二、航空障碍灯的有关标准、规定和建议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1002000)》、国际民航组织颁发的《国际标准和建设措施机场》附件十四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航空障碍灯(MH/T6012-1999)》。对障碍灯有如下规定:障碍物设置的航空障碍灯必须为闪光,以便在空中俯视与地面恒定光源有明显区分和能达到规定远的可视距离。

(一)航空障碍灯的分类

根据MH/T60121999国际民航组织颁发的《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机场》附件十四,障碍灯分低光强、中光强和高光强三大类:

1、低光强障碍灯为恒定发光、红色,峰值光强大于32.5cd,一般不单独使用,而必需与中光强、高光强障碍灯配合使用。如45米以上的建筑物及其设施设置有多层中光强或高光强障碍灯,在中光强或高光强障碍灯之间可设置低光强障碍灯。(低光强障碍灯为红色,有效光强100cd±25%)

2、中光强障碍灯按发光要求分为三种:

a、中光强A型障碍灯为白色闪光灯,有效光强20000cd-2000cd,用于105米以上的建筑物和设施及背景光较强的障碍物或与高光强B型灯变光配合使用。

b、中光强B型障碍灯为红色闪光灯,有效光强2000cd±25%,用于105米以下的建筑物和设施或与中光强A型、高光强A型障碍灯配合使用。

3、高光强障碍灯按发光要求分为两种:

a、高光强A型障碍灯为白色闪光灯,并在白昼、黄昏或黎明及夜间全天候变光强闪光,有效光强分别为白昼200000cd±25%;黄昏或黎明20000cd±25%;夜间2000cd±25%;主要用于超过150米以上的建筑物及其设施使用,或于中光强障碍灯配合使用。b、高光强B型障碍灯为白色闪光灯,并在白昼、黄昏或黎明及夜间全天候变光强三层同步闪光,有效光强分别为白昼100000 cd±25%;黄昏或黎明20000cd±25%;夜间2000cd±25%,主要用于标示电线、电缆塔架和高压输电线铁塔等处。

三、航空障碍灯的设置分布

1、障碍物就其障碍灯的设置应标志出障碍物的最高点和最边缘(即视高和视宽)。

2、如果物体的顶部高出其周围地面45米以上,必须在其中间层加设障碍灯,中间层的距离必须不大于45米并尽可能相等(城市中百米以上的超高建筑物尤其要考虑中间层加设障碍灯)。地处城市和居民区附近的建筑物设装中间层障碍灯时,应考虑避免使居民感到不快。一般要求从地面只能看到散逸的光线。

3、外形广大的建筑群所设置障碍灯应能从各个方面看出物体的轮廓,水平方向也可参考以45米左右的间距设置障碍灯。

4、对于105米的超高物体、设施或拉线塔、楼顶塔等,应在其顶端设置中光强A型障碍灯,并为白色闪光,其下部分层设置红色中光强B型障碍灯。

5、高于150米的超高物体(如广播电视塔、大跨越斜拉桥等)应在其顶端设置高光强A型障碍灯,并且应以中、高光强障碍灯配合使用。

6、超高压输电线铁塔应设置高光强B型障碍灯,并为三层同步闪光。位置为塔顶、电缆下垂最低点及二者中间位置,且需沿电缆走线方向设于铁塔外侧。

7、对于烟囱或其他类似性质的建筑物,顶部障碍灯必须位于顶端1.5-3米之间,考虑到烟囱对灯具污染,障碍灯可装设在低于烟囱口4-6米的部位(详见国家标准节选)。

8、不论哪种障碍灯,其在不同高度的障碍灯数目及排列,应能从各个方位都能看到该物体或物体群轮廓,并且考虑障碍灯的同步闪烁,以达到明显的警示作用。四、一般可参照下列障碍灯设置方法

外形广大的建筑群设置的障碍灯应能从各个方位看出物体的轮廓,水平方向也可参考以45米左右的间距设置障碍灯一般建筑应在其顶端安装障碍灯高于150米超高物体,在其顶端设置高光强A型障碍灯,并与中光强障碍灯配合使用。高于105米而不足150米的高大物体,应在顶端设置中光强A型障碍灯,中间层还应加设障碍灯,且间距尽可能相等。

超高压输电线铁塔应设置高光强B型障碍灯,并为三层同步闪光。位置为塔顶、电缆下垂线的最低点及二者中。交流多盏联控闪光障碍灯楼层安装示意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1-2001规定烟囱设置航空障碍灯分布及标志

障碍灯选型及设置方案

1、民航有关规定

国家民航标准对障碍灯的设置作了详细规定,现摘录有关重点如下:

① 必须在物体的顶部设一个或几个障碍灯,如烟囱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构筑物,顶部障碍灯必须位于顶端下1.5米至3米之间。

② 如物体的顶部高于周围地面45米以上,必须在中间层加设障碍灯。这些加设的中间层障碍灯的间距必须在顶部灯与地面间的每层灯距尽可能相等。采用低、中光强障碍灯,灯间距必须不超过45米。设置障碍灯层数N=H(物体高度)米/45米(灯的间距)

③ 外形广大的建筑物,设置的障碍灯应能从各个方面看出物体的轮廓,水平方向也可参考以45米左右的间距设置障碍灯。

④ 高于150米的超高物体,在其顶端必须设置高光强障碍灯,并且应以中、高光强障碍灯组合使用,以显示其存在。

2、各种光强障碍灯的选用(H为物体高度)

通常:

45米 ≤ H ≤60米,采用低光强ZH-800AL型障碍灯

60米 ≤ H ≤ 105米,采用中光强ZH-800AZ型组合使用 105米 ≤ H ≤150米,采用高中光强ZH-800AZW型组合使用 H ≥ 150米,采用中,高光强ZH-800AH/KC型组合使用

灯器设计要求采深圳市锐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H系列长寿命航空障碍灯。

3、障碍灯的有效光强分别为:

① 低光强障碍灯有效光强150cd,红色闪光或常明; ② 中光强障碍灯有效光强1600cd,一般为红色闪光;

③ 高光强障碍灯有效光强4000cd,一般为白色闪光(背景强度<50cd)。

4、防雷保护

① 顶端设置的航空障碍灯,应安装避雷器,避雷器部分应与避雷带等设施紧密连接。

② 建筑物中间部位安装的航空障碍灯,需采用金属网罩加以保护,并与灯具的金属部分均作接地处理。

第二篇:航空食品卫生规范

MH7004.2-95 航空食品卫生规范

为加强航空配餐企业卫生管理,提高航空食品卫生质量,防止航空运输中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和传播,保障航空旅客和机组人员身体健康,保证飞行安全,特制定本规范。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对从事航空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建筑设计与设施、卫生管理、生产原料、加工工艺、包装贮藏、运输和机上供餐服务及个人卫生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航空食品卫生企业及机上配餐和供餐,所有提供航空食品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食(饮)具及食品包装材料的企业亦应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

GB2759-81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 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100-86 糕点卫生标准 GB8957-88 糕点厂卫生规范 GB12659-90 饮料厂卫生规范

GB14934-9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J4-73工业“三废”排放标准 3术语

3.1 航空食品flight food

系指提供给航空运输这一特定环境的食用品或饮用品。3.2 空中餐inflight food

用于飞行航班上旅客和机组人员食用或饮用的食品。3.3 回程配餐retyrn catering 系指在航班始发站为回程航班提供的空中餐。3.4 易腐败食品potentially hazardous foods 系指那些含水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较高,微生物沾染后易于在其中生长繁殖并破坏其固有性状的食品,如:肉、禽、水产品及蛋乳类制品。3.5 航空食品配餐人员flight caterer 系指从事航空食品采购、生产、加工、运输、贮藏及机上供餐服务的人员。4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 4.1选址

工厂应设置在机场或其附近,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无有害气体、烟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危害食品安全的污染源的地区。4.2 厂区和道路

4.2.1 厂区应适当绿化,宜种植常绿灌乔木。主要道路应坚硬平坦,无积水,有良好的排水系统。4.2.2 厂区应与生产区及其他非食品生产区隔开,厂区内生产区应与行政区相对间隔一定距离。4.3 配餐间设计与操作流程

4.3.1 必须设有与生产量相适应的各类航空食品加工车间。根据航空食品生产与流通的特点,按照由货物接收→贮存→原料粗加工→餐食制做→综合装配→过渡冷藏→运送装机→机上供餐服务的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局,避免食品操作流程设计程序的反向流动。

4.3.2 必须分开设置供独立使用的食品原辅材料入口、垃圾出口、餐食装机出口、机上餐食及食具卸机入口和人员出入口。

4.3.3 建筑材料须坚固耐用,生产设施的设计和设备安装结构应合理,不易聚集灰尘和隐藏有害生物,便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清洗消毒。

4.3.4 建筑面积应与生产量相适应,并须设有与生产人数相适应的卫生辅助设施。4.4 加工车间结构及设备

4.4.1 地面:应平坦防滑、易清洗、耐磨损、不积水、不渗漏、有适宜的排水坡度(1:120)及排水沟,明排水沟底面应平滑、呈倒拱形,上有壁栏且孔眼直径小于1cm。

4.4.2 墙壁:应色浅而光滑,无突出物,不吸水,易于清洗,整个墙面应用瓷砖或相应材料覆盖,墙与墙、地面及天花板结合处应为弧形。

4.4.3 天花板:应采用不易霉变的材料,易清洗,表面涂层光滑牢固,不易脱落。

04.4.4 门窗:应采用不变形材料,装配严密,门应能自动关闭,内窗台应向下倾斜45或采用无窗台结构。

4.4.5 通风、温控设施:各加工车间应安装通风和温度控制设备,保持车间内空气对流和所要求的温度(以18~20℃为宜),各种排风排烟设备应合理安装,易于清洗和保养。

4.4.6 照明设备: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照度充足、均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食品上方的灯具应有防护罩。

4.4.7 食品加工设备和食具:与食品接触的一切设备、器具,必须采用无毒、无害、不吸水、耐腐蚀、易清洗消毒的材料制作,工作台表面应光滑,无切凹痕,无裂隙、避免使用木质器具。4.4.8 应配备足够的速冷设备和速冷车间。速冷车间温度应控制在室温22℃以下;每天工作前室内应时行紫外线消毒,经常保持清洁。4.4.9 冷藏设施:应根据食品种类、数量配备足够的低温冷库(-32~-18℃)和冷藏库(0~5℃),冷库内货架至少应离地面20~30cm,离墙5cm以上;温度计显示应准确,清晰,便于监测。4.4.10 防虫鼠害设施:应在车间适当位置安装灭蝇灯或其他同类设施,所有门、窗及其他与外界的开口通道均应安装纱门、纱窗、纱帘等防虫鼠害设施。4.5 清洗、消毒设施 4.5.1 各加工车间应备有充足的洗涤池(槽)或设置与加工区相对隔离的洗、消区,并配备冷、热水及洗、消设施,对常用的食品设备和器具随时进行清洗和消毒。

4.5.2 应设置专门的洗、消车间,按食具回收→分检→洗、消→贮藏→再使用的程序对飞机上卸下的非一次性食(饮)具进行清洗和消毒。4.5.3 洗、消后的设备和食(饮)具应存放在专门的贮藏室,至少应离地面20~30cm整齐摆放。室内应保持洁净卫生,无污染,并应定期消毒。4.6 卫生设施

4.6.1 供水系统: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质必须符合GB5749的规定。

4.6.2 废水、废气处理系统:应设有良好的废水、废气处理设施。废水、废气的排放必须符合GBJ4的规定。

4.6.3 洗手设备:应在车间进出口处、更衣室、厕所或其他适宜位置配备与生产人数相适应的脚踏式、肘触式等非手动式冷、热水洗手池,并配有肥皂(液)指甲刷、消毒液、一次性干手纸巾、废线篓或干手器等洗、消用品。

4.6.4 更衣室、淋浴室:应设有与生产人数相适应并与生产车间相连接的员工更衣室,内设淋浴室、洗手池和个人更衣柜。

4.6.5 厕所:工厂必须设有与生产人数相适应的厕所。一般每20人设一个坑位,员工超过100人。则每25人设一个坑位。厕所应设备完善。通风良好,位置适宜,门、窗不得直接开向生产车间,在醒目处设置“便后洗手”标牌。

4.6.6 废弃物贮放设施:必须在远离配餐间的适宜位置设置废弃物贮放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废弃物不得外露及外溢;加工车间内废弃物应当放在有盖(脚踏)并衬以一次性塑料袋的容器内,及时倒空、清洗和消毒,盛放废弃物的容器应有特殊标记。5原辅材料采购、运输、贮藏的卫生 5.1采购

5.1.1采购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食品卫生标准或规定,必须采用国家允许使用的、定点厂生产的食用级食品添加剂。

5.1.2采购原辅材料时,必须向供应商索取该批原辅材料的卫生质量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报告。5.1.3 应依照国家和本企业的有关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企业卫生规范对供应原辅材料的厂家进行卫生学考察和认证,合格者颁发卫生质量许可证书,作为航空食品原辅材料定点供应厂家,并指定卫生技术部门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使供应商与航空配餐公司共同承担保障航空食品卫生质量的责任。

5.1.4 应配备熟悉业务,经过食品卫生学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依据国家和本企业有关卫生标准与规范的要求,对所有购进的原辅材料进行严格的卫生学检查,不合格者拒绝接收。5.1.5 对货物检查验收项目如下:

a.认真核对货单,包括:产品名称、数量、批号、生产日期、出厂日期、保持期(有效期),产地及厂家;

b.检查该批产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c.检查货物的卫生状况:外观、色泽、气味;对冷冻食品要注意检查是否有解冻现象。5.2运输

5.2.1运输原辅材料应专车专用,有防尘、防雨、防虫设施,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干燥。

5.2.2运输原辅材料时,生原料必须与成品及半成品分开;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5.2.3运输冷冻和冷藏食品必须有保温、冷藏设施,长距离运输时,其温度上升不得超过3℃,5.3贮藏

5.3.1原辅材料经过5.1.5 检查后,合格者应标明入库日期和保质期后方可入库。对易腐败食品应首选迅速入库进行冷藏或冷冻。

5.3.2 干货仓库须保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应有防潮、防霉、防虫、防鼠设施及温、湿度控制和监测设施。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洁净和干燥。

5.3.3 原辅材料,贮存不得随地堆放,应在至少离地面20~30cm、离墙5cm以上的货架或垫板上,分类摆放,装食品的餐盒或纸箱不得直接放在地上。

5.3.4 食品原辅材料不得与非食品同库存放,用于洗、消、杀的化学类药品(如:杀虫剂、消毒剂、清洁剂、酒精等)必须远离食品单独存放,并标注特殊标志,由专人管理。

5.3.5 原辅材料贮存量不宜过多,严格遵循“先进先出”的库存周转原则,指定专人负责,随时检查,保证在保持期(有效期)内使用。5.3.6 易腐败食品必须冷藏或低温冷藏(冷冻)。冷藏温度为0~5℃;低温冷藏温度为-32~-18℃。

5.3.7 冷藏或冷冻库内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整洁、卫生。进出冷库应迅速关门,冷库温度应有专人检查,每日有温度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检修。

5.3.8 生、熟食品应分库存放。条件不具备时可分别存放于同一冷库内的两侧,并明确标记。5.3.9 水果、蔬菜、肉禽、蛋、水产品等易腐败食品原料,应分开单独进行冷藏或冷冻;有浓烈气味的食品应密封包装或单独存放。6加工过程中的卫生 6.1原料处理

6.1.1原料必须经过严格筛选,不合格者不得投入生产。

6.1.2各种易腐败食品原料的粗加工(清洗、切割等)应分室进行。如不马上使用,应迅速冷藏,从冷藏库取出的易腐败食品原料,必须控制在1h内处理完毕。

6.1.3不需热加工而直接入口的果蔬类,必须用卫生部门批准的洗消剂进行浸泡消毒,然后用流水彻底冲洗干净。6.2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必须符合GB5749的规定,食用冰块必须符合GB2759的规定。6.3解冻

6.3.1从冷库中拿出的冷冻食品原料,在烹调之前必须完全解冻,解冻后应在当日用完,解冻后的易腐败食品原料即使没有用完,也不得再放回冷冻库,应统一得理或毁掉。6.3.2必须采用正确的解冻方式,方法是: a.在温度为10℃的冰箱或冷库内解冻;

b.冷自来水解冻,食品原塑料包装解冻时不要除掉; c.用微波沪、烤箱解冻。

6.3.3用于解冻的自来水应按污水妥善处理,防止四处溢淌而污染环境、设备或其他食品。6.4烹调加工

6.4.1烹调食品时必须达到安全烹调温度71~82℃,制成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1℃以上。6.4.2烹调加工的生肉、生禽等,个体重量最大不得超过3kg,以确保食品中心充分加热。6.4.3糕点加工制作,必须按照GB8957和GB7100的规定执行。6.5冷却、冷藏

6.5.1已烹调的,食品必须尽快冷却后加以冷藏(中间过渡冷藏),冷藏2h后方可加盖或覆以一次性无毒塑料薄膜。

6.5.2应根据所烹调食品的不同状态(如固态、半固态、液态),制定安全的冷却工艺流程,严1)格控制冷却速率,以保证烹调后食品在规定时间内迅速通过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危险温度带(18~50℃)。

注:1)冷却速率:烹调后食品在2h内由75℃下降到20℃,然后进行冷藏,2h内食品中心温度应下降到0~5℃。6.6配制、包装

6.6.1配制和包装应在室温22℃以下的专用加工间进行,每天工作前室内必须用紫外线消毒,工作台、设备、器具等与食品接触的所有物品均应用洗消剂消毒。

6.6.2每次从冷藏库取出的易腐败食品数量,不得超过1h内配制或包装所用量,应做到:定量提取,快速装配,及时冷藏。6.6.3装配餐盒时,不得将小包装的成品食品、纸巾餐具、带皮水果等与无包装的食品放在一起,除非各种食品均单独封装或覆以消毒的保鲜膜。6.6.4所有用于食品包装的薄膜、纸箱(盒)、包装纸、锡箔盒、塑料制品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有关规定。

6.7过渡冷藏(装配后的空中餐的冷藏)6.7.1装配好的空中餐,均应迅速放入3~5℃的过渡冷库中进行过渡冷藏,过渡冷库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洁净、卫生。

6.7.2用于摆放空中餐的餐食箱(车),应预先放入冷库预冷,摆放餐食后应当开着箱(车)门放入过渡冷库,以保证餐食充分冷藏。

6.7.3进行过渡冷藏的空中餐,冷藏时间(从餐食放入冷库至出冷库装机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4h(不包括低温冷冻食品),进、出冷库的空中餐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注明进、出时间、冷藏措施(有无干冰)等有关内容。6.8防止交叉污染

6.8.1工艺卫生控制:各工序必须连续生产,协调配合,生产环节中的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应随时冷藏、不得在室温下久留。

6.8.2生、熟食品必须分室准备和操作,所用设备、器具应分开使用并明确标记。否则,从设备、器具到空间均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6.8.3配餐人员应坚守岗位,不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其他食品加工车间,尤其是生原料加工人员不得进入熟食加工、装配车间及相应冷库;如确因工作需要进入时,必须采取更换工作服、洗手、消毒等防污染措施。

6.8.4尽量减少用手直接接触食品。直接入口的,食品应使用经消毒的工具或戴一次性无菌手套进行操作,必须用手接触时,应预先彻底洗手消毒。7空中餐运送、装机及机上管理 7.1空中餐运送和装机

7.1.1运送空中餐应专车专用,车辆应定期消毒,保持卫生。

7.1.2装运平台不得用于装卸其他物品,应平坦防滑,易于清洗消毒,结构上与过渡冷库高度一致,保证餐食箱(车)平稳装车。

7.1.3自过渡冷库中取出的空中餐,须注明生产日期、出库时间、餐食温度、冷藏措施(有无干冰)及其他有关信息。否则,不得装车运送。

7.1.4空中餐装车和装机时应注意轻装轻卸,端正摆放,不得抛扔。

7.1.5空中餐自过渡冷库中取出到装上飞机所用的时间应控制在60min之内,炎热季节应限制在30min之内。

7.2空中餐机上卫生管理

7.2.1飞机厨房应配备经卫生部门批准使用的无毒、不燃、对飞机材料无损害的洗、消剂,用于厨房工作台、水池、烤箱、冰柜等设备清洁消毒和空中乘务员送餐服务前洗手、消毒。

7.2.2飞机厨房应配备食品温度计,用于机上餐食的温度监测,空中乘务员应负责定时测量并记录餐食温度,特别是回程餐和航班延误时已装机的空中餐,必须严格监测餐食温度变化。7.2.3餐食装机后,空中乘务员必须首先检查餐食箱(车)或餐盒上的时间标记:生产日期及离开冷库时间,如发现过期或无时间标记,应及时与送餐人员联系进行更换处理。7.2.4机上餐食应整齐摆放在飞机厨房或食品舱内,餐盒应的垫物上端正摆放。

7.2.5内放干冰保持冷藏的餐食箱(车)在供餐之前不得随便打开,以充分保持冷藏,温度机上有冷藏设施者,应迅速启动,保证冷却食品在10℃以下保存。7.2.6冷却的热食供应前必须充分加热达到85℃,乘务员应根据食品的种类来调节加热的温度和时间。

7.3航班延误时更换餐食的卫生要求

7.3.1已经装机的餐食(温度在10℃以下),若飞机上没有冷藏设施,可在机上保存4h若飞机上有冷藏设施,可在机上保存12h,但这期间温度不处超过10℃,如果航班延误超过上述时间限制,应重新更换。

7.3.2如果餐食出现异味、变质、变色等,可以不受上述时间限制,随时更换。7.4机上废弃物处理

机上食品废弃物应用袋子盛装,不得与食品接触,抵达机场后作为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非一次性的食(饮)具回收后应用餐食箱(车)盛装,运回配餐部门处理。7.5机上饮用水

机上饮用水必须符合GB5749的要求,供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8个人卫生及卫生培训 8.1健康检查

8.1.1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在从业前,必须接受指定医疗单位的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从事航空配餐工作。

8.1.2配餐公司应当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每年组织航空配餐人员进行体检。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及时进行粪便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工作。a. 境外出差、旅游、探亲及休假归来; b. 胃肠道疾病康复之后。8.2健康要求

8.2.1凡患有下列疾病之一者不得从事航空配餐工作:

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8.2.2工作期间凡发现或报告患有消化道传染病者,必须立即脱离食品操作岗位,经医务部门作出明确诊断痊愈后方可继续工作,食品配餐人员有义务报告所患任何消化道疾病。8.3卫生教育及培训

8.3.1工厂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本规范及其他有关卫生规定。

8.3.2航空食品配餐人员从业前必须经过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8.3.3配餐公司应根据各类航空配餐人员业务特点,结合航空运输特殊性,依据航空食品卫生培训教材,每年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化卫生培训。8.4个人卫生

8.4.1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4.2必须具备两套以上工作服(帽、鞋),每天更换。进入加工车间必须穿戴统一的工作服,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饰物带入加工车间,不得穿戴工作服进入非生产区。

8.4.3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工作时不得佩戴任何饰物(如:戒指、手镯、手链、手表及耳环),不涂指甲油,头发应用帽子、发网等遮盖,不得外露。8.4.4航空食品配餐人员的手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8.4.4.1 手上伤口应及时处理,有化脓伤口时不得接触食品,非化脓伤口应用防水物包裹。8.4.4.2 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彻底洗手: a. 开始工作之前; b. 上厕所之后;

c. 处理操作任何生食品(尤其肉、禽、水产品)之后; d. 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废料、垃圾之后; e. 清洗设备、器具,接触不洁用具之后; f. 用手抠耳、擤鼻,用手捂嘴咳嗽之后; g. 接触其他有污染可能的器具或物品之后; h. 从事其他与生产无关活动之后;

i. 工作之中应勤洗手,至少每2~3h应洗手一次。

8.4.4.3 用洗、消剂清洗和消毒后,手的微生物学检查应达到大肠菌群检出率为阴性。8.4.5严禁一切人员在加工车间内吃食物、吸烟、随地涕吐及乱扔废弃物。8.4.6非生产人员经允许进入加工车间时,必须遵守上述有关规定。8.5其他有关人员个人卫生

空中乘务员和空中配餐人员参照执行8.4的有关规定。9卫生管理 9.1维修、保养

9.1.1工厂应对供、排水系统定期检修,保持正常工作状态。9.1.2应定期进行制冷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9.2清洗和消毒

9.2.1应使用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准或指定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洗涤机械必须经过有关部门鉴定,符合卫生标准者方可投入使用。

9.2.2应采用机械自动化洗、消,无条件者可采用人工洗、消。自动化洗、消应达到规定的洗消剂深度和温度,人工清洗应制定严格的洗、消程序和要求。

9.2.3洗、消后的设备、食具应清洁明亮,无食物残渣、油指和沉积物,微生物学检查应符合GB14934的规定。

9.2.4加工过程中与食品接触的设备、食具应随时洗、消。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彻底洗、消所有工作台、设备、食具及墙壁、地面和排水沟,操作直接入口食品的加工车间,工作前应用紫外线空间消毒,所有与食品接触的设备、食具应用消毒剂消毒。9.2.5禁止干扫地面

9.2.6定期清洁各种原辅材料库及冷藏、冷冻库,经常保持整洁卫生。9.3更衣室、淋浴室、厕所的清洁

更衣室、淋浴室、厕所应经常冲洗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9.4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必须及时清理出厂,并对贮放设施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做到“日产日清日消”。9.5除虫灭害

定期对厂区周围和生产车间进行除虫灭害,所用杀虫药剂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专人管理,严格操作,防止污染食品和食具。10卫生质量控制 10.1空中餐卫生要求 10.1.1配餐公司在制定空中餐餐谱时,应由其卫生控制部门参加审查,在炎热季节,如果没有安全可靠的冷藏设施,应避免使用易腐败食品(如:贝类等水产品)配制冷食。

10.1.2回程餐卫生要求:只有在保证机上冷却食品于10℃以下保存,冷却的热食迅速加热,并在12h之内食用的条件下,方可配回程餐。

10.1.3机组餐卫生要求:必须实行“正、副驾驶员分餐制”。正、副驾驶员的餐食应当在原料来源、品种、加工工艺上完全不同,否则,必须错开就餐时间,至少间隔60min以上。机组餐不仅应保证安全卫生,还应结合飞行特点和营养需要量合理调节膳食,进行营养配餐。10.2卫生质量监督管理

10.2.1民航总局卫生主管部门应根据本规范,制定统一的卫生管理条例,指定卫生技术部门对配餐企业和机上供餐服务实施卫生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10.2.2工厂应设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卫生质量控制部门,配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

10.2.3质控部门应设置检(化)验室,并具备检验、化验工作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或本企业规定的检验方法(标准)进行理化、微生物等方面的检验。

10.2.4对指定的航空食品原辅材料供应厂家实施卫生学监测,对其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必要时解除供货合同或取消认证。

10.2.5对整个加工和流通过程实行严格的温度管理和时间管理。

第三篇:航空食品卫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

第二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第二十八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六)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七)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十一)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第三十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第三十九条 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四十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组织职工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并建立培训档案。

第二十二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患有食品安全法规定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疾病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第二十三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原料验收、生产过程安全管理、贮存管理、设备管理、不合格产品管理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保证食品安全。

第二十九条

餐饮服务者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采购控制措施,确保所购食品、食品原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餐饮服务者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第三十条

餐饮服务企业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按照要求洗净、消毒餐具、饮具,并将消毒后的餐具、饮具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饮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六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原料验收、生产过程安全管理、贮存管理、设备管理、不合格产品管理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保证食品安全。

第二十七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下列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出厂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二)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

(三)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

(四)运输、交付控制。

食品生产过程中有不符合控制要求情形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

第二十八条 食品生产企业除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进行进货查验记录和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外,还应当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航空食品卫生规范(MH 7004.2一95)个人卫生及卫生培训 81 健康检查

8.1.1 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在从业前,必须接受指定医疗单位的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从事航空配餐工作。8.2 健康要求

8.2.1 凡患有下列疾病之一者不得从事航空配餐工作: 痢疾、伤 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8.2.2 工作期间凡发现或报告患有消化道传染病者,必须立即脱离食品操作岗位,经医务部门作出明确诊断痊愈后方可继续工作。食品配餐人员有义务报告所患任何消化道疾病。8.3 卫生教育及培训

8.3.1 工厂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本规范及其他有关卫生规定。

8.3-2 航空食品配餐人员从业前必须经过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8.3.3 配餐公司应根据各类航空配餐人员业务特点,结合航空运输特殊性,依据航空食品卫生培训教

材,每年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化卫生培训。8.4 个人卫生

8.4.1 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8.4.2 必须具备两套以上工作服(帽、鞋),每夭更换。进入加工车间必须穿戴统一的工作服,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饰物带入加工车间,不得穿戴工作服进入非生产区。

8.4.3 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工作时不得佩戴任何饰物(如:戒指、手镯、手链、手表及耳环),不涂指甲油,头发应用帽子、发网等遮盖,不得外露.8.4.4 航空食品配餐人员的手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8.4.4.1 手上伤口应及时处理。有化脓伤口时不得接触食品,非化脓伤口应用防水物包裹。

8,4-4-2 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彻底洗手: a.开 始 工作之前;b.上 厕 所之后;c.处 理 操作任何生食品(尤其肉、禽、水产品)之后;d.处 理 被污染的原材料、废料、垃圾之后;e.清 洗 设备、器具,接触不洁用具之后;f.用 手 抠耳、撰鼻,用手捂嘴咳嗽之后;9.接 触 其他有污染可能的器具或物品之后;h.从 事其他与生产无关的活动之后;i.工 作 之中应勤洗手,至少每2-3 h应洗手一次。8.4-4.3 用洗、消剂清洗和消毒后,手的微生物学检查应达到大肠菌群检出率为阴性。

8.4.5 严禁一切人员在加工车间内吃食物、吸烟、随地涕吐及乱扔废弃物。8.4.6 非生产人员经允许进人加工车间时,必须遵守上述有关规定.8-5 其他有关人员个人卫生

空中乘务员和空中配餐人员参照执行8.4 的有关规定。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一、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二、采购各类食品应注意生产日期或保存期等食品标识,不应采购快到期或超期食品。

三、采购时应向销售方索取该批产品有效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四、禁止采购腐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五、禁止采购病死、毒死、死因不明或有明显致病寄生虫的禽、畜、水产品及其制品、酸败油脂、变质乳及乳制品、包装严重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而造成污染的食品。

六、禁止采购掺假、掺杂、伪造、冒牌、超期或用非食原料加工的食品。

七、采购人员应记录采购食品的来源及保管好相关的资料,注意个人卫生并随时接受管理人员检查。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每次购入食品,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二)采取账簿登记、单据粘贴建档等多种方式建立进货台账。食品进货台账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查阅进货台账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台账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或者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

四、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五、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无效。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一、从业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二、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

三、勤洗衣服、被,勤换工作服,进入操作间须戴发帽,头发必须全部戴入帽内。

四、定期理发,不留长胡须。

五、平日不染红指甲,班上不戴戒指,手表,手镯。

六、不准穿工作服上厕所,大小便后坚持洗手消毒。

七、工作时严禁吸烟。

八、工作时不要随地吐痰。

九、不准用工作服擦汗,擦餐具或擦鼻涕。

十、不准用手抓直接入口食品。

十一、不要对着食品咳嗽或大喷啑。

十二、自觉遵守卫生制度。

十三、抹布专用,经常搓洗,消毒。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一)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操作技能培训。

(二)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二)食品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三)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四)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定期保洁、洗刷、消毒,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五)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

卫生检查制度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营业后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每周1-2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库房管理制度

一、食品贮存方法: 常温贮存

贮存基本要求(1)清洁卫生(2)通风干燥(3)无鼠害

二、食品贮存库的卫生要求:

1、门窗、四壁完整,不漏雨,地面用不渗水无毒材料铺石。

2、库内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3、要安装纱门、纱窗,挡鼠板,保证无蝇、无鼠、无有害昆虫。

三、食品贮存的卫生管理

1、建立入库、出库食品登记制度。按入库时间先后分类存放,先进先出。

2、各类食品成品要分开存放、按品种类,进库整齐存放日期分类。

3、存放的食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离地20CM-30CM,离墙30CM,货架之间有间距,中间留有通道。

4、建立库存食品定期检查制度掌握食品的保质期,防止发生霉烂,软化发臭,鼠咬。

5、仓库要定期打扫。

6、食品成品贮存库内不得存放农药等有毒有害物品。

7、不得存放腐败变质食品和有异味的食品。

六、食品的洗切、加工必须采取“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烹饪程序,要求彻底符合卫生要求,保证不受污染;销售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须使用清洁工具,不准用手直接取食物;要生熟分开,实行“三刀三板”:生菜、生板;熟菜、熟板;面刀、面板;“三手”:饭前洗手,便后洗手,操作前洗手。

七、严格贯彻执行食品加工卫生“五四制”:

1、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即采购员不买、验收员不收、加工人员不用、厨师不烹饪腐烂变质食品。

2、食品存放实行“四隔离”制度,即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物和药物、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3、用具实行“四过关”制度,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4、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办法,即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

5、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第四篇:会计科目设置规范

3.3会计科目设置规范

3.3.1资产类

①现金

每项现金分人民币和外汇两类。

核算酒店库存现金,找数备用金和零用金备用金。

设置“现金日记账”,根据收付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日登记。

②银行存款

核算酒店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

“根据人民币、外币(主要折为美元)等不同货币存入不同银行,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收、付凭证日逐笔登记,结出余数。

采用人民币为记账单位,对美元或其他外币存款,在登记外币金额的同时,按当日银行汇率折合人民币登记。

③应收账款

核算酒店商业大楼、公寓住宅大楼、餐馆、商场及其附属项目的营业收入中对方的欠款。分旅行社、公司、单位、客账、信用卡、租户、街账等不同类项,按团体或个人设分户账。设立专人负责催收账款,对不能收回的账款必须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并取得有关证明。报财务总监和总经理批准,转为坏账损失。

④其他应收款

核算应收账款不包括的其他应收款,包括按金,应付保险赔偿等。

按不同货币和债务人每月编制明细表进行核算。

⑤待摊费用

核算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时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持摊保险费等。

对支付金额较少,不超过人民币多少(由酒店定)以下的费用,不入本科目。

每项待摊费用一般在12个月内分摊完毕。

⑥存货

核算餐厅制作食品用的原材料、油味料、半成品、烟、酒、饮品等库存商品和存入仓库暂未领用的物料、用品及为包装销售食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

各咎存货按不同类别仓库设专人管理,按品名设明细账登记,定期盘点。

⑦其他流动资产及资金

不属于以上六个科目的流动资产属于本科目核算。

根据不同类型或项目,每月编制明细表进行核算。

⑧固定资产

核算所有固定资产的原价。

所谓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或单价在人民币多少(由酒店定)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其他设备。

第一批购入的营业性设备,如布草、瓷器玻璃器皿、金银器等,虽在人民币多少(由酒店定)以下,也属于固定资产。

⑨累计折旧

核算固定资产的提取固定资产折旧额标准,按项目提取折旧额,并设置登记卡登记。根据合作经营合同的精神,每月提取的折旧额,优先用于归还资本。

⑩开办费(指新建酒店)

核算为筹办而支付的费用。本科目在开业后多少个月摊销由总部统一规定。

11.长期待摊费用

核算一次支付金额较大、收效时间较长、不应作本期全部负担的费用,如设备保养费、广告费、在未还清本息前的固定资产更新等。

每项金额通常需要超过人民币10万元以上或由酒店定。

按项目根据收效时间按期转入费用。

3.3.2负债类

①应付账款

核算购入的设备、用品、餐厅用的食品原材料、饮品及接受劳务供应而拖欠的款项。对往来款项较大及往来次数频密的单位,按不同货币和单位户名分别设立明细账。②应付工资

核算本期应付给员工的各种工资,包括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奖金和补贴等。

按应付工资的明细账核算。

③应付税金

核算应付的各种税金,如工商统一税、所得税、牌照税等。

按税金种类设明细账登记。

④其他应付账及税金

核算应付账款、应付税金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款,包括应付手续费、应付赔偿费、存入保证金、各种暂收预收款等。

按不同类别,不同货币和债权人每月编制明细表进行核算。

⑤预提费用

核算预提计入成本、费用而实际尚未支付的一宗一次支付人民币多少钱范围内的各项支出。超过范围须经职权单位或人员批准。

按费用性质设明细账。

⑥社会劳动保险基金

核算按规定提取的社会劳动保险基金。此科目要专款专用。

⑦待还投资

此科目为贷款科目,为核算本年应归还的投资数,其金额应汇而尚未汇出之数。

3.3.3资本类

①实收资本

核算资本总额。

按投资者户名设明细账。

②归还资本

本科目为借方科目,以每年未分配利润加固定资产折旧及推销开办费之同数量资金,拨作归还资本之用,累积金额即为归还总数。

③本年利润

核算本年内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

结算时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汇兑损益和营业外收支等各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本科目,在本科目内出本年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最后将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④分配利润

核算酒店利润的分配和历年利润分配后的结存金

3.3.4损益类

①营业收入

核算酒店经营范围内的各项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分为:

酒店收入:客房、餐 饮、酒水、会务、出租汽车、洗衣、舞厅、音乐茶座、电话、电传、健身房、桑拿浴室、桌球、网球、保龄球、音乐厅、美容中心。

商场收入:自营商场收入、出租商场租金及商场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不属于上列收入的划为其他收入。

②营业税金

根据各项营业收入的不同税率,核算本期应负担的工商统一税、土地使用费及其他费用和税金。

根据各项营业税分别列账登记。

③营业部门直接成本。

核算营业过程中支付的直接成本支出。

④营业部门直接费用

核算能够划分各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

根据营业收入的各部门划分作为本科目的子目和细目。

各部门直接费用中除“薪金及有关费用”子目外,其余子目根据各部门或各项业务的不同性质及需要分别命名。

⑤非营业部门费用

薪金及有关费用:凡所有属于行政及一般部门,如市场推广(公共关系“销售”)部,物业操作及保养部的薪金及有关费用划归此项目。

其他间接费用:如行政及一般费用、市场推广费、物业操作及保养费、能源供应费。上述四类费用的子目将根据不同性质及需要分别命名

⑥营业外收支

汇兑损益:核算因汇率差异而发生的汇兑损益、并以实现数为。记账汇率的变动,有关外币各账户的账面余额均不作调整。

保险费、借款利息:房屋和内部保险的各种费用及正常经营所需的利息的支出(可用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冲减本科目)。

售卖资产损益:核算提前报废或出售的单价在人民币多少钱(由酒店定)以上固定资产的变价净收入与该项固定资产净值的差额。

⑦推销开办费

核算筹备开业而发生的开办费按月分摊。

酒店经营活动中提出的摊销开办费资金用于归还投资资本。

⑧固定资产折旧

核算固定资产按月提取的折旧费。

提取的折旧资金通常用于归还投资资本。

⑨投资利息

根据投资总额按期核算应付利息。

提取利息金额用于归还资本的利息。

第五篇:便民服务零障碍规范要求

村级协办员岗位职责

一、村级协办员,原则上由村服务站长兼任,负责代办需要到办事处及区级以上办理的事项。

二.村级协办员坚持“公开、公平、依法、高效”的为民服务工作原则。

三、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村级协办员方能受理村民需要办理的事项。

四、村民需要办理的事项属村办理范围的事项,能即办的要即刻办理,不能即办的明确承诺办理时限,限时办结;对确实不能办理和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向申请人说明情况。

五、村民需要办理的事项不属村级办理职责范围内,需上报办事处及以上机关办理的,由村委会代办员受理代办。

六、协办员受理事项时可以采取书面、口头等方式,同时做好登记工作。对办事群众做到咨询一纸写清、表格一道发清、材料一遍收清、内容一次审清。

七、受理代办事项后,协办员应主动与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两委”联系,及时做好衔接工作。

八、代办事项办结完毕,协办员要及时将办好的手续和凭证送交申办人,并做好证明和资料归档工作。

九、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群众对政策、科技等信息的咨询。

十、村级协办员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对代办人员工作有意见的,可以采取书面、口头、电话等形式,向办事处纪工委投诉。

同岗AB角制度

一、工作岗位AB角制,又称工作代理制或工作岗位零缺位制,即受理事项明确A角(主办人)负责,并明确兼职B角(协办人),当A角不在岗时,由B角代理A角履行职责,以保证工作连续性的制度。

二、除特殊岗位(如财会等不宜实施AB角制)外,均应实施工作岗位AB角制,且不得以经办人不在为由,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受理服务,要做到谁接待、谁负责、谁处理、谁反馈,保证来电有人听、来件有人办、来访有人接、事事有回音。

三、各部门(站所)要对本部门(站所)各岗位业务进行科学划分和分工,明确各项工作的A角和B角,A角为主,B角为辅,AB两角均能独立完成该项工作。安排工作时,应确保A角和B角不同时外出,保证每项工作都能有人承担。遇有急事或重要工作时,AB角应密切协作。A角工作负担较重时,B角应主动分担。

四、AB两角职责相同。A角在岗时,由A角负主要责任,B角负次要责任;当A角因工作等原因不在岗时,则由B角负主要责任,A角负次要责任。A角因事不能在岗,应提前做好工作移交,因特殊原因来不及移交时,B角要主动代理;A角责任人离开岗位,未交代B角责任人代行承办业务,造成工作缺位并引起不良后果,由A角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B角在代理工作期间,应做好本职工作,并享有A角的职责权利;对已明确规定的事项,应及时处理,待A角返岗后主动说明代行职责的情况,并将有关材料交A角;B角责任人在代行A角责任期间,不履行或不能正确履行相关职责,造成不良后果,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五、A角和B角都要努力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练掌握本单位的业务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六、受理群众来办理的事项,要认真填写便民服务承办表,详细记录申请人的姓名、申办时间、申办事项、申办人的联系电话,具体的承办人、办结时间、反馈情况等。

限时办结制度

一、凡进入便民服务中心事项,都应有明确的办结时间。

二、服务对象提出的申请事项,可当场办结的,办事人员要即收即办,现场一般在30分钟内办结。

三、申请事项不能当场办结的,办事人员要根据办理时限(一般办理时限为3-5日)规定,出具承诺办结通知单,并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

四、申请事项属于转报、上报审批的,承办责任人应尽快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负责全过程办理,并原则承诺办理时限。

五、对申请事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工作人员应及时作出解释,按规定出具不予办理通知书。强调:

一、制度保障到位。高度重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成立了 “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制度,健全首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效能投诉、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服务优化到位。推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拓宽提醒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个性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实施政务公开。

三、协办跟进到位。深入推进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制,设立协办员岗位,自9月份开始,由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为全镇百姓提供包含接待受理、咨询答疑、全程导引、主动协办、办结回复等全部办事流程的“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对协办事项按受理件、联办件、移办件进行分类登记,协办员对登记事项实行内部全程代办、外部全程引导,全流程一律由协办员负责办理,并以当面告知、电话或书面通知等形式回复服务对象。

下载航空障碍灯设置规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航空障碍灯设置规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规范少先队基层组织设置

    宁德十二中中学规范少先队基层组织设置和 少先队标志使用的自查报告 我校少先队大队部认真学习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设置和少先队标志使用检查的通知》,对少先队......

    一级中医医院设置规范

    一级中医医院设置规范 一、床位 床位在20 张至79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设有急诊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 中医骨伤科、中医针灸科或推拿科。 (......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规范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规范 一、床位 住院床位在80张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预防保健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

    场地障碍马术技能训练规范

    第七章 场地障碍马术技能训练规范、实战技巧 人马关系 学习骑马要从一开始就去寻找感觉。首先,要有正确的人马关系。在马术运动中,骑手靠马去征服障碍,二者是伙伴关系,像人与人......

    沙盘游戏室设置规范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www.xiexiebang.com 沙盘游戏室设置规范 一粒沙是一个世界,这是智者的见地。沙子中凝聚着千百年的时光,展现着“天行健”的思想;沙盘中承载着心理的无......

    一级综合医院设置规范

    一级综合医院设置规范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在20至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预......

    防火门设置规范整理总结

    9.2 应设甲级防火门的部位 (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为1.2h) 9.2.1 防火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固定的或火灾时具备自行关闭功能)。 《防规》7.1.5※, 《高规》5.2.3 9.2.2 消......

    海关旅检通道设置规范标准

    海关旅检通道设置规范标准 (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海关旅检通道设置,保障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有效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制定本进出境旅检通道设置规范标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