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 《经济与生活》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与生活》教师用书
一、教材的基本理念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
高中思想政治课,既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知识,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注重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教育要服从于、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就是按照这一基本指导思想进行编写的。这也是本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严格把关的首要方面。
同时,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力求在教材中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特点,使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具体来说,教材的编写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为基础和指南,在编写中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
2.针对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遵循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与初中学生相比较,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扩大,社会交往更加频繁,思想意识日趋活跃,思维能力明显提高。高中学生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特定阶段:一方面,他们不愿意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自身又难以完全独立地、全面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其思想活动和品德形成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新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在结构安排、观点阐述和材料选择上始终体现循循善诱,以求学生心悦诚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新教材的教与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来统领教材的编写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课程的功能正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要综合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教材从主要表达知识的“仓库”变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载体。与此相适应,要确立新的学生观,即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知识的建构主体。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优秀的教材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开展活动的工具,是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平台。因此,新教材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
4.构建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经济学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突出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新教材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经济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现实经济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课程模块的设置既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又依托经济学学科知识,体现了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选择、组织和发展的过程。
新教材力求在引导学生认识经济生活、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经济生活领域应用学科知识、进行理性思考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的内在需要。同时,新教材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气氛中受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学会交流、分享与合作。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依据新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经济生活》在编写上具有以下特点。1.新教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是培养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文本
新教材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为准则,着眼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围绕我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主线,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高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市场道德教育和相关政策教育,使学生真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切实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首先,新教材自始至终坚持鲜明的政治导向,将鲜明的政治导向与严谨的科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进入新世纪,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商品货币关系普遍形成,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多姿多彩,就业、创业方式多种多样,多种分配方式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等等。这些新情况和新变化,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经济生活》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向导,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因此,《经济生活》在观点、内容的确定和材料的选取上,尽力寻求经济学学科知识与思想教育价值的交会点,注重“把最有价值的知识编进教材”,也就是将经济学学科知识中最具有思想教育价值的内容选入教材,使教材成为培养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文本。例如,第一单元在让学生认识商品、货币、价格和消费等常见的经济现象时,着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的消费观;第二单元在介绍企业和劳动者的相关知识时,强调劳动的重要和自主创业意识、进取精神的培养。
其次,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统领新教材的编写,使教材突出地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懂得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是分不开的,要立足现在,把握未来,了解我国未来20年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明确自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肩负的使命和应尽的责任。例如,第四单元专门设有“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集中体现了十六大、十七大的基本精神,简要介绍了我国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发展基础、经济目标和战略重点;第二单元在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展现了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再次,新教材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体现思想政治方向的正确引导,而且还体现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体现思想教育内容的生成性,让学生在感悟和体验中实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主建构。
2.教材构建了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体系,符合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规
《经济生活》的教材内容,以高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经济生活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充分考虑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实践关系的基础上,选取高中学生关心的经济生活和经济问题为教材内容。在教材编排上,我们注重用
有意义的典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以求达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境界。《经济生活》的每一课都设计了若干真实情景来呈现问题,提供学生探究的平台和路径,由此引出相应的观点,并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说明“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教材列举了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化的多个镜头,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然后引出相关的知识点。
新教材把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新成果的素材加以典型化,把经济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经济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教材知识结构。
3.教材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新教材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材既充分反映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又通过每一课文中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等栏目,以及教材的“探究”活动、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模块,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深入思考。这就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度,是以往教材所不能比的。第二,呈现方式的开放性。教材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或镜头等作为话题呈现问题,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各种情境,并配以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相关知识,以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知识。因此,现在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调动教师、学生的力量共同参与,有的还要利用家长、学校直至社会的力量才能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深化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更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经济生活》在教材呈现方式上、教学容量的分布上,作出有利于教学的安排。全书分为四个单元,每一单元分为二~三课。单元前面有“单元导语”,简要概括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教育点;每课的前面有引言,说明本课的基本要点。每课安排2框,每框安排1课时的容量。另外,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要用1课时,共计4课时。本教材的总学时为26节,剩余课时作为活动机动课。
考虑到教材应该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探究兴趣的发挥,考虑到各部分内容的特殊性,教材在每一课的呈现方式上并不强调完全统一,而是从实际出发,研究本部分的特色,发挥各自的特长。
5.教材的语言文字简明朴实、新颖活泼,课文图文并茂,版式设计与装帧风格独特,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主题和内容
新教材的语言简明、朴实、活泼,但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深入浅出。同时,课文配以丰富的数字、图表、图片和漫画烘托主题,将重要的知识点尽可能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反映我国各地经济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便于学生观赏、阅读、理解和把握。例如,教材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漫画、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漫画、同富不同路的漫画、表现生产全球化的“探究”等,都是作者和美编独具匠心的共同创作的成果。
三、教材的设计思路
1.教材体系的构建逻辑
全书共分“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个单元。基本的逻辑顺序是: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回答“生产什么”,然后分析生产、分配,依次回答“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问题,进而从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等方面,集中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和舞台。全书的基本逻辑结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从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活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可以用下面一个简单的图示表示这个教材的基本逻辑线索。
2.教材的思想政治观点
教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 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和开放的胸怀。○ 树立科学发展观。3.教材的相关知识
教材的主要知识有: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及常见的信用工具;商品价格;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和观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司经营,就业与创业方式;银行存款;商业保险、债券、股票;利润、利息、股息;我国的分配制度;财政与税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等。
教材设计力求以育人为本,以市场经济生活知识来支撑,突出思想政治观点教育;力求淡化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寻求在活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一、本单元的地位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解决的三个最基本的经济问题,《经济生活》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在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解决中。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能够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关键的一条就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关注、参与经济生活的兴趣,教材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和经济学理论,因为消费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经济现象,消费者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主要的身份。从消费切入充分体现了教材落实“三贴近”原则。教材围绕着消费主题,实际上回答了一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人民群众需要的产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教材围绕消费生活中常见的商品、货币、价格现象,引
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商品理论、货币理论、价格理论以及劳动价值论,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创造产品、劳动创造价值等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单元是全书的基础,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理论是学生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以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正确认识经济现象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第一单元从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消费现象出发,引领学生走入经济生活与经济学理论世界。在市场经济社会进行消费,一是离不开货币这个交换媒介,二是必须对商品的价格有所了解。这是消费者进行消费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条件。有了货币,了解了价格,自然才可以消费。正是基于这个生活体验,教材的第一单元,首先领着学生去了解商品货币理论,然后了解价格价值理论,最后去了解与消费有关的知识。因此,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在这个单元里,具体内容的展开也是由近及远、由表及里。
在第一课阐述商品货币理论时,教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各种商品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思考商品的基本属性。由购买商品离不开货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货币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然后层层揭开货币身上的神秘面纱,引导学生去发现货币的本质,认识货币的基本职能,了解现代货币的发展状况与趋势。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货币的本质及职能,理性地对待货币,克服拜金主义倾向。
在第二课阐述价格价值理论时,教材从生活中人人皆知的同一商品在不同时候、不同地区的价格不同,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价格的变动与差异。教材借助各种典型的生活场景,归纳出各种具体的影响价格的因素。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具体的因素到底是如何影响价格的,或者说,它们是通过什么渠道影响价格的,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具体的因素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才对商品的价格产生了影响,即供求影响价格。在认识价格为什么会波动以后,教材进一步领着学生思考:为什么商品价格的波动不是任意的,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有一个更加根本的因素在制约着价格波动,这就是价值决定价格,然后再深入思考价值又是由什么东西来决定的。有了这些知识作铺垫,教材顺理成章地推出了价值规律。最后,教材集中探讨价格变动对生活及生产的影响,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可以为学生认识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在第三课,教材由各种消费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消费水平;同样是由各种消费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对形形色色的消费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类、总结,进而深入思考消费结构变化的规律。在学生对形形色色的消费行为有所了解以后,教材进一步发掘在背后支配消费行为的主要心理,在对各种主要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行科学点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学习以上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本单元综合探究的主题是“正确对待金钱”,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也是发展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合作探究的平台。
总结起来,第一单元的逻辑脉络是:消费的两个基本条件(消费离不开货币媒介,消费必须了解商品价格)──影响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因素、支配消费行为的心理──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金钱观。
正如我们教材的前言与课程标准所说的,学习这门课程的基本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现代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的,每个人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必然要扮演、承担不同的角色。所以,要准确把握每个单元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必须首先了解在不同的经济生活中,人们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或者说,人们是以何种身份参与经济生活的。身份与角色明确了,教育就会有的放矢。
在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中,人们是以消费者的身份参与经济生活的。教材在这个单元设计安排的学习内容,是希望达到以下基本目标:从知识方面看,对马克思主义的商品货币理论、价格价值理论以及消费理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从能力方面看,知道作为一个消费者应该怎样合理花钱;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看,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金钱,学会理性面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形成合乎时代要求的理性的消费观念。
附单元结构图表
三、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 知道商品的含义。
○ 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理解货币的本质。
○ 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了解价格的含义。
○ 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 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 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了解两种结算方式。○ 了解信用卡的优点。○ 知道两种支票的用途。○ 懂得外汇的含义。○ 理解汇率的变化。
○ 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2.能力目标
○ 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 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 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
○ 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支票的实践能力。
○ 联系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等角度,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
○ 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 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 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
○ 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治意识。
○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四、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1.总体逻辑结构
此次课程改革,强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作为在校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基本身份是消费者。因此,教材的第一单元讲“生活与消费”。消费必然涉及商品和货币,因而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介绍有关商品和货币的一般知识,旨在帮助学生从最熟悉的生活消费现象入手,逐步把握商品、货币、价格、信用工具和外汇等常见的经济知识。
本课的逻辑结构是:由商品引出货币──由货币的起源、本质,到货币的职能──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由纸币到信用工具──由中国货币到外汇。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两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与“信用工具和外汇”。
2.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本框下设三目,分别讲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和纸币。第一目:货币的本质。
货币与商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讲货币就不能不涉及商品。教材以一个探究活动切入,引出商品,让学生探究商品的基本特征。然后,教材讲了四层意思。
其一,商品的含义。从上一探究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商品是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概念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对于商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变异帮助学生认识清楚。
其二,货币的产生。人们要在市场上得到商品,就得用货币去买,这就自然地引出货币。然而,在历史上,货币并不是与商品同时产生的,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教材为了说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从物物交换的困难讲起,进而阐明货币的产生。
教材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物物交换的困难,自己动手去寻找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特意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思考和感悟,进而领会教材关于货币产生的观点。
其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也是经济学上的重要概念。所谓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由于本次课程改革淡化学科体系,要求减少对概念的背诵记忆,所以教材没有从理论上对此加以阐述,而是力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体悟出商品的这两个基本属性。
教材为什么要在这里点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问题呢?这是因为,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总要找出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数量上的依据。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东西,不同的使用价值无法进行比较,这就必然涉及价值问题。商品也好、货币也好,都有个价值问题,都会涉及价值的比较,所以,有必要在这里点出价值和使用价值问题。
在以往的教材中,会在这里涉及诸如“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以及“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等一系列内容。本着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对于这些内容,教材予以舍弃,不作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也不必为学生进行讲解。教材只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使用价值、什么是价值、二者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即可。
其四,货币的本质。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教材为了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以贝壳的图示加以印证。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主要讲了三个要点:一是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二是货币的定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三是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教材上讲的这三点,应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无需扩展,以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正确金钱观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批判拜金主义的理论依据。讲解这部分内容,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反对拜金主义的思想教育。
作为教师,对货币本质这一内容的把握应该比学生更为深刻,需要明确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等价物的含义。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一种商品充当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材料并和它相交换,我们就说这种商品是等价物。例如,一台电脑=两台电视机,两台电视机与一台电脑等价,电视机就是电脑的等价物。
二是一般等价物的含义。这里所讲的“一般”,指它在当时市场上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这种商品在该市场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例如,在我国商周时代曾以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在隋唐时期以布帛作为一般等价物;古希腊、罗马曾以牛作为一般等价物;太平洋上的雅普岛以大石头作为一般等价物。
三是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在许多金融学教科书上,一般等价物与货币是等价的,实物充当一般等价物,叫实物货币。与以上看法不同,我们的教材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即只有当贵金属金银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着货币的出现。
金银为什么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呢?因为它们有以下几个特征:密度大、体积小;价值大,用较少的物品能进行较大量的交换;易于分割,给交换带来方便;不易磨损,即使分割之后也不会减少价值;便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长而变质或者使价值发生变化;便于携带,能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易。实物一般等价物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上述某些特征,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则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
可见,金银充当货币材料,不是某个先贤或聪明的皇帝选择的结果,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材料还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依据,依然是货币材料需要具备的基本特征。
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必然出现,是因为它有用、承担着特定的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与生俱来的两个基本职能。本目围绕这个问题,讲了四个方面。
第一,货币职能概说。一是货币职能的含义,即其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二是货币有此职能,根源在于货币的本质;三是点出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对于第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一带而过;对于第二点,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清楚,因为后续教学内容中会经常用到这一知识点;第三点是后续内容详加阐述的重点。
第二,价值尺度职能。教材先从学生身边的、常见的现象出发,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探讨其体现货币的什么职能。然后,教材讲了四个要点。
一是什么是价值尺度职能──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二是货币的计量单位──如人民币的“元”、英镑的“镑”等;三是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即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四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的一个特点──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对于上述第一、二、四点,应该让学生了解。对于第三点即价格,因为后续教学内容常常用到,又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至于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要讲授。
第三,流通手段职能。教材首先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分析和感悟,旨在引出流通手段职能问题。然后,教材讲了四层意思。
一是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一点要让学生有所了解。
二是商品流通的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商品流通是相对于物物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而言的,体现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后商品交换呈现的新特点。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也不是教学重点。
三是生产者如何实现“惊险的跳跃”。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由商品到货币的变化是重要而困难的,马克思对此有精彩的论述。教材援引马克思的论述作为探究活动的素材,让学生探究思考,然后提出商品生产者实现这一跳跃的要求──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这一点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以利益为驱动力,人们都追求自己或者本单位的利益,这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不相容。这种观点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误解。获利是商品生产者的直接目的,但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才能获利,而要把商品卖出去,就必须为购买者着想。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利他的因素,与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是相容的。如果生产者不讲道德,不为他人着想,商品就卖不出去,最终会被市场淘汰。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注意挖掘思想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这一点是相对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而言的。在商品流通中,卖出商品获得货币、用货币购买商品,都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即谁也不会同意别人用空话换走自己的商品。当然,这里的“现实”,是从客观、真实的意义上讲的,是实在的货币,并不仅仅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即使当时未付钱,以后支付的货币仍然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会涉及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问题。考虑到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教材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及计算公式,以专家点评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延伸,并不对全体学生作要求,只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理解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对此问题深入讲解,也不要求学生掌握,可以灵活处理。
第四,货币的其他职能。在本目的最后,教材还指出了货币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职能。然后用相关链接的方式对这三种职能作了简要解释。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货币还有这三种职能即可,不必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般来说,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应该是足值的金属货币。这是因为,从货币的起源和历史上看,足值的金属货币有稳定可靠的保值贮藏作用,在今天贮藏金银也不失为一种手段。但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储蓄现金是更常见、常用的贮藏方式(尽管这有贬值的危险)。所以,如果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对此稍加分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不可将此问题绝对化。
第三目:纸币。
货币有一个从金银条块到铸币再到纸币的发展过程。现在的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是纸币,需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纸币的知识,因此,教材安排此目。在这一目中,教材主要讲了四个问题。
其一,纸币出现的必然性。教材由一个探究活动导入,旨在让学生对比使用金银条块与使用纸币的异同,探讨纸币的优越性。教材主要讲了四层意思:一是货币发展的脉络──从金银条块到铸币再到纸币;二是使用金银条块的麻烦──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三是使用铸币的缺陷──会造成磨损;四是纸币被各国普遍使用的原因,即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对于这些内容,教师让学生了解即可。
其二,纸币的含义。教材给纸币下的定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是靠国家(政府)强制力来使用的,一般由某个国家发行。但也有例外,如香港、澳门就有在当地使用的合法货币(港币、澳币),欧元区的众多国家则共同使用欧元。港澳不是国家、欧元区不限于一个国家,因此教材特意注明“或某些地区”。以往教材讲纸币是货币符号,这种表述在金本位条件下是正确的。然而,生活在当代的中学生,他们面对的纸币既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不能随意兑换黄金,即纸币与黄金彻底脱钩,纸币的面额只代表一定数量的价值。因此,教材将纸币视为价值符号。
其三,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既然由国家发行,是不是可以任意发行呢?不是的。纸币发行必须按规律办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阻碍商品流通。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既包括纸币,也包括大量的银行存款货币。事实上,流通的纸币只占流通中的货币量的一小部分。因此,对“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误解为纸币发行量可以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实际上,纸币发行量大大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由于正文出现了通货膨胀一词,所以教材用名词点击的形式简要介绍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这两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有个大致的了解,但不作为教学的要求。这是因为,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问题,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就物价持续上涨而言,可能是成本推动造成的,也可能是需求拉动造成的。教材介绍通货膨胀时,只是点出纸币发行过量是其原因之一(通过拉动总需求)。对这两个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作灵活处理,但是不能展开、拓宽,不然会加重教学负担,与教材编写的初衷相违背。
对于“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必扩展更多的知识,只要求学生知道结论,知道违背这一要求所导致的两方面恶果就可以了。
教材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相关链接,介绍一些不法之徒伪造货币扰乱金融秩序,介绍我国刑法对伪造货币所规定的处罚,以及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提高辨别假钞的能力。
为什么要在这里安排这一相关链接呢?这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购买商品,纸币的伪造能让不法之徒大获其利,所以有必要在此渗透金融方面的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课承担德育的、知识的、政策的教育功能,但这种教育是有限的,应该是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教材以相关链接的方式来安排,既给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教育提供契机,又防止教学内容过多。也就是说,相关链接中的内容,教师可以灵活处理,不要求学生掌握。
其四,电子货币。由于本目是从货币发展的角度讲纸币,所以有必要展望一下货币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即电子货币。对于电子货币,学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的金融专家认为,电子货币就其实质而言,还是银行存款货币,而不是独立的货币形态。在教学中,教师提及一下就行了,没有必要在概念的准确性、外延的明确性上仔细挖掘,只让学生了解这一现象就可以了。
3.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本框是第一框的延伸,讲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时涉及的信用工具,以及有关外汇的内容。本框内容具有较强的工具价值,共分为两目。
第一目:信用工具。
本目的逻辑顺序是:现代经济往来的结算方式──信用卡、支票等是结算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的含义、优点──支票的含义、种类。本目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结算方式。经济收支往来需要结算,结算是货币所有权的转移,与上一框的内容有密切联系。本目围绕结算讲了四个要点:一是当前常用的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与转账结算;二是现金结算方式的特点──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三是转账结算方式的特点──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四是引出常用的用于结算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这些内容容易理解,教师让学生了解即可。
第二,关于信用卡。教材用不少学校使用校园卡这一现象为素材,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由此导入正文的学习,这样的切入更贴近学生生活。对于信用卡,由于它是在不断发展中的,人们对它的认识尚存在分歧。狭义的信用卡,仅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债权债务关系,据此有人认为,只有那些银行贷记卡才是真正的信用卡。也有人认为,履行约定就是信用,据此那些银行借记卡、校园卡、消费卡甚至电话卡都算信用卡。信用卡的用途在迅速扩展着,人们对信用卡的认识也会不断发展。我们的教材对信用卡的解释,采用的是对信用卡的广义理解。
关于信用卡,教材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一是信用卡的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鉴于银行信用卡最常用,所以,教材简要提及一下。但考虑不能加重学生负担,教材也未细分借记卡和贷记卡、准贷记卡。
教材随后的相关链接,以图文方式对银行信用卡作了介绍,说明使用银行信用卡的人很多,旨在引起学生的关注。
二是使用信用卡的方便: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消费购物,增强消费安全。这一点是学生能够感觉到的,容易理解,教师不必过细地讲授,让学生了解即可。
第三,关于支票。教材以探究活动导入,并给学生以直观的现金支票的感性认识。然后,教材讲了四层意思:其一,什么是支票;其二,支票的种类;其三,转账支票怎么用;其四,现金支票怎么用。
为了回应探究活动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教材用相关链接的方式具体介绍了使用现金支票的注意事项。这些内容只是常识,理论性不强,主要是实践操作问题,因此教学难度不大。
应该说明的是,常用的结算工具还有汇票等,只是考虑减轻学生负担,教材未涉及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也不必加以拓展。
第二目:外汇。
与外国人有经济往来,就会涉及外汇。在开放的条件下生活,培养学生的世界经济眼光,就不能不讲外汇。但是外汇问题不仅专业而且复杂,教材只能介绍一些基本常识。对这一问题,本目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其一,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支付手段,既指支付方法,又指用于支付的资产,不要与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中的“支付手段”一词混为一谈。
从外汇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外汇与外币的区别。外汇包括外币,但不等于外币,因为外汇除外币外,还包括银行存款等外币支付凭证、债券股票等外币有价证券、其他外汇资产等。
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让学生理解外汇的含义、知道外汇不等同于外币就可以了,不要作更多的扩展。
其二,汇率。这是使用外汇的重要因素,是重要的概念。教材讲了两点:一是汇率的含义,即两种货币之间的比率;二是汇率的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教材随后的探究活动,是对汇率知识的运用,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汇率问题很复杂,外汇牌价中既有现汇买入价又有现汇卖出价,既有现钞买入价又有现钞卖出价,还有中间价。现汇买入价,是指存放于银行账户的外汇换成人民币时执行的外汇交易价格。现钞买入价,是指将外汇现金换成人民币时执行的外汇交易价格。卖出价,是指用人民币购买外汇的时候执行的外汇交易价格。买入和卖出,都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说的。例如,用外汇来换人民币,那么银行就相当于用人民币买入外汇,所以执行买入价。外汇中间价又叫中间汇率,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外汇交易中心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外汇交易的基准价。
对于如此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简化处理,只要求学生简单理解汇率及汇率变动的意义就可以了。
其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是金融稳定、经济稳定的要求,也是在国际上人民币坚挺的表现。目前中国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绝对稳定是不可能的,但要追求基本稳定。
教材在这里讲了两点:一是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二是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即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按教材的要求让学生领会以上两点就行了,不必扩展诸如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等复杂的问题。
(二)教学提纲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
(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4)金银作为货币材料的优点
(5)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 价值尺度的含义
○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 流通手段的含义
○ 商品流通的含义和对生产者的启示
○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纸币
(1)纸币的优点及其含义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工具
(1)两种结算方式
(2)信用卡
○ 信用卡的含义
○ 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
(3)支票
○ 支票的含义
○ 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2.外汇
(1)外汇的含义
(2)汇率的含义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三)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操作建议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一目:货币的本质。此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这些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
设计意图
一是导入。作为消费者,家庭消费离不开商品,由此导入是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二是调动学生思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究商品的特征,引导学生学明白。三是通过变异情景,让学生准确把握商品的概念。
操作建议
(1)让学生阅读活动提供的材料。
(2)让学生讨论第一个问题,概括商品的特征。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从表面上各不相同的商品中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组织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进一步辨析商品的概念。母亲为自己织的毛衣不是商品,是因为它不是用来交换的。
(4)鉴于第二个问题的辨析尚不足以完全把握商品的特征,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阳光是不是商品?“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工业品”对吗?“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对吗?“商品就是劳动产品”对吗?通过辨析,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把握商品的概念。
(5)教师适时点拨,作简单小结。
注意事项
(1)本探究活动较为简单,不宜使用过多的时间。
(2)教师增加的提问,可以由学生课后搞清楚。
(3)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讲授法的功能,避免为了活动而活动。
(4)对于商品的概念,要注意从内涵、外延两个方面搞清楚,引导学生综合把握商品的特性。
(5)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根据条件来判断,注意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例如,废品是不是商品?对此要具体分析废在何处、有用在何处,是不是用来交换,否则就难于搞清楚。当然,在教学中,对于此类问题,教师要尽量避免引出,以防止学生钻牛角尖。
(6)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平等、法治方面的教育。
第二个探究活动:要咖啡的拿红珍珠来。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虚拟情景,尽管有出处,只是一个可供探究的好材料。安排这一探究活动,一是要使学生感受物物交换的困难;二是让学生体会通过媒介进行交换的必然性,体会一般等价物出现的必然性;三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操作建议
(1)让学生阅读活动情景和图示,进入角色。
(2)让学生讨论第一个问题。结论是:卖咖啡的人和有红珍珠的人能够成交,因为他们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3)组织学生探究第二个问题,感受物物交换的种种麻烦和不便。结论是:如果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牛奶,经过一系列的复杂交换过程,大家都可以成交。
(4)组织学生探究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具有发散性,对学生是一个挑战,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创造性思维。我们希望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最好的办法是借助于媒介进行交换。
(5)教师归纳,导入新内容的教学。
注意事项
(1)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体验、感受物物交换的困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积极性。
(3)在探究中要使用好图示,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教师的引导要灵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对开放性思路要辩证分析。例如,学生可能会提出不交换就免除了交换的麻烦。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进一步分析:自给自足,既不可能,又阻碍生产发展,由此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又如,学生可能提出交换的量的问题,这一问题更为深刻。对此,教师更要予以鼓励,并告诉学生后续内容会讲到这一问题。
第三个探究活动:体悟商品的基本属性。
设计意图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是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需要学生把握的。安排此探究活动,一是让学生自己学明白,自己体会,这样认识才深刻;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认识商品的基本属性;三是诱导学生体会,在商品交换中有个量的依据问题,思考这个依据是什么;四是引导学生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操作建议
(1)让学生阅读,自己先体会。
(2)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概括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商品的形状、颜色、味道等非基本属性。
(3)教师归纳,明确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注意事项
(1)这个问题理论性较强,教师可以选择讲授的方式。
(2)讲这个问题要与商品的定义结合起来,与上一探究活动联系起来。
(3)商品的基本属性虽然重要,但教师小结时不必扩展知识,以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此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
设计意图
一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货币职能问题;二是改变以往注重教师讲授的方式,力求提供平台让学生学明白,提高其学习能力;三是让学生感受,生活当中有学问,司空见惯的商品标价,有货币数量、货币单位等问题,不同商品不同价也一定有其内在根据,提高学生透视经济现象的能力。
操作建议
(1)让学生联系商品的基本属性,仔细阅读图文。
(2)讨论教材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它们有没有用、有什么用、是不是用于交换、表示的是什么等角度加以引导。结论是: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商品的价格,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注意事项
(1)教师要引导学生会看,既看到物,又看到它们是商品。
(2)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想到商品基本属性、交换、货币单位、货币职能等。
(3)此探究活动相对简单,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由教师讲授。
(4)教师的归纳小结要注意与后续内容的衔接。第二个探究活动:这里的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
此探究活动同上一活动相似。一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货币职能问题;二是让学生深刻感受生活当中的经济现象,其中涉及商品交换、货币、货币职能等;三是让学生体会此场景中体现的货币的职能。
活动建议
(1)让学生仔细阅读图文,感知其蕴意。
(2)联系关于商品交换的图示,说明本图中顺利实现交换的原因。
(3)比较与上一活动的不同,探究此场景中货币职能的特点。本场景中,在卖与买两个相互衔接的阶段中,货币发挥了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4)教师小结。
注意事项
(1)教师要引导学生会看,既看到静态的物,又看到动态的商品流通。
(2)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既联想到商品的基本属性、交换、货币职能,又联想到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3)此探究活动相对简单,如果教学时间太紧可以由教师来讲授。
(4)教师的归纳小结要注意与后续内容的讲解相联系,埋下伏笔。例如,布和菜如何才能卖掉换成钱、如何卖出好价钱?
第三个探究活动:摔坏的一定是商品生产者。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素材,是马克思关于商品交换的一段精彩论述,与商品流通的公式自然相接。安排此活动,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是主要的。有人认为,市场经济靠利益驱动,人们都追求自己或者本单位的利益,这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不相容。这种观点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误解。马克思的这段论述,揭示出市场经济的某些道德要求。二是培养学生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三是帮助学生理解由物物交换到商品流通所蕴涵的风险。四是导入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一个特点,即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操作建议
(1)让学生联系商品流通公式,认真阅读马克思的论述。
(2)让学生就第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商品流通的第一个环节,是生产者把商品卖出去,这样生产者才能获利。如果卖不出去,就意味着生产者白白付出劳动,得不到货币,最终被市场所淘汰。这关系到商品所有者的生死存亡,摔坏的当然就是商品所有者了。要把商品卖出去,生产者就必须为购买者着想。如果生产者不讲道德,不为他人着想,商品就卖不出去。这表明,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利他的因素、职业道德的因素,与我们今天提倡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是相容的。
(3)组织学生联系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的特点,讨论第二个问题。结论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4)教师小结。
注意事项
(1)第一个问题具有开放性,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分析。
(2)教师要注意挖掘思想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商品流通中的风险,增强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和风险意识。
(4)引导讨论第二个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与前边内容的联系、对比。
第三目:纸币。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说说纸币在哪些方面优于金属货币。
设计意图
一是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纸币问题;二是让学生感受金属货币的不便;三是让学生自己探究纸币的优点;四是引导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
操作建议
(1)让学生看图说话。分析活动材料提供的场景,从服饰、形象、动作等角度说出什么时代、人物在做什么。
(2)回答教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本题目比较简单,结论是:剧中人物是用贵金属银子购物的。
(3)引导学生对比纸币,寻找用金银条块作货币的不方便之处。
(4)教师归纳第二个问题。结论是: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具有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等优点。正是有了这些优点,纸币最终取代了金属货币。
注意事项
(1)此活动较为简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灵活处理。
(2)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历史地看问题。金属货币比其他一般等价物要好,当然比起纸币又有不足。
(3)可以把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讲授结合起来,即将学生的发言结论在黑板上分类写出,最后由教师归纳出纸币的优点。
(4)教师要暗示学生,一切事物都可以而且应当进行利弊分析,都是不断运动发展的。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一目:信用工具。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现金消费与刷卡消费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
一是导入对信用卡的介绍;二是让学生感受刷卡消费的便利;三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地看问题,认识货币的发展趋势。
操作建议
(1)让学生阅读材料。如果学生了解得更多,还可以让学生补充信用卡的用途。
(2)分析使用“一卡通”带来的方便。
(3)通过对比,归纳刷卡消费与现金消费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广泛的,表面上看是用卡与用纸币的不同,背后还有方便不方便、安全不安全、是否减少现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时代趋势等多种不同。简言之,刷卡消费更加简单、方便、高效和安全。
(4)教师小结。
注意事项
(1)灵活处理。本探究活动相对简单,如无时间可以由教师讲授。
(2)从本地实际出发。如果本地学生没见过信用卡,可以由教师介绍,或者用实物演示。
(3)教师的引导要重在分析、体会信用卡的优点上。
第二个探究活动:这张票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
一是导入对支票的讲解;二是给学生以支票的感性认识;三是提供平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关于支票的知识,学会学习;四是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对经济现象感兴趣。
操作建议
(1)读图读文。让学生阅读活动中的文字说明和问题,特别要仔细辨识支票上的主要内容。
(2)回答问题。根据支票的图示,回答第一个问题。结论是:小张领到的票据是现金支票。
(3)猜想与交流。组织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学生没有使用支票的经历,但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对银行的感性认识、教材提供的文字情节,可以猜想,可以询问他人,可以提出并交流自己的主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教材在正文予以了说明──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使用现金支票的注意事项,教材的相关链接作了说明。
(4)教师讲解。联系学生提出的方法,结合教材的内容,教师导入对支票的讲解。
注意事项
(1)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并进行发散思维。例如,由图可知是现金支票,是否还有其他种类的支票?现金支票可以兑换现金,如何保证支票的真实?
(2)在讲解中,教师要注意支票的使用是实践问题,用过一两次就懂了,不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内容。
(3)教师还要注意,支票的使用在不同地区会有差别,在不同时间使用也会有不同要求,不要将活的知识僵化。
(4)关于支票的知识并不难懂,如果没有时间,此活动也可简化处理,如只让学生看图,然后讲解。
第二目:外汇。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人民币外汇牌价。
设计意图
一是结合具体材料,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汇率及汇率变动的意义;二是培养学生动手做、动脑思考的能力;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参与经济生活要趋利避害的意识;四是通过计算比较,巩固有关汇率的知识。
操作建议
(1)让学生看牌价的变化,体会美元与人民币币值的差异。
(2)让学生计算并回答问题。我国汇率的计算公式为直接标价法,在材料中已经给出。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降低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上升了。
(3)教师总结,结合本案例进一步解释汇率,解释我国使用的汇率标价方式,说明汇率的升降意味着什么。
注意事项
(1)开展探究活动前,教师要让学生深刻领会汇率的含义、了解汇率变动意味着什么。
(2)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宜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培养严谨的作风。
(3)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汇率问题很复杂,到银行兑换外币时买入价与卖出价是不同的,买现钞与买现汇也不同。要给学生一个印象──汇率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化,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银行工作人员。
三、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问题分析
1.关于商品
商品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一个概念。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定义的属概念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的(如空气)不是商品。这一定义的种差是用于交换,凡不用于交换的(如母亲为自己织的毛衣)不是商品。辨析商品概念,就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搞清楚。例如:阳光是不是商品?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工业品吗?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吗?商品就是劳动产品吗?通过辨析我们可以完整准确地把握商品的概念。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教材虽然没有把这一内容与商品的定义一起讲,但是学生应该掌握。
2.货币的本质
准确理解货币的本质,是把握本课知识的基础和关键,是联结本课其他知识的纽带。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准确理解货币的本质,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等价物的含义。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一个商品充当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材料并和它相交换,我们就说这种商品是等价物。例如,一台电脑=两台电视机,电视机就是电脑的等价物。
(2)一般等价物的含义。理解一般等价物的关键是理解“一般”的含义。所谓一般,指它在当时的市场上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这种商品在该市场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例如:在我国商周时代曾以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在隋唐时期还以布帛作为一般等价物;古希腊、罗马曾以牛作为一般等价物;太平洋上的雅普岛以大石头作为一般等价物。
(3)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在许多金融学教科书上,一般等价物与货币是等价的,实物充当一般等价物就叫实物货币。但是,我们的教材沿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即只有贵金属金银等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我们才说货币出现了。一般来说,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以下几
个特征:价值比较大,用较少的物品能进行较大量的交换;易于分割,分割之后既不会减少价值,又给交换带来方便;易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的长短而使价值发生变化;便于携带,以便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易。实物一般等价物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上述某些特征。商品交换关系不很发达时,实物一般等价物的缺点并不是不可容忍的。当商品交换关系很发达时,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4)有两点要注意。一是选择金银充当货币材料,不是某个先贤或聪明的国王选择的结果,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明确这一点,是因为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人认为货币是某个人发明的。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材料也会发生变化。尽管贵金属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悠久的货币材料,但在现代社会货币材料仍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依然根据货币材料所要具备的特征来决定。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本课知识的核心。现实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不了解货币的职能,就无法真正懂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在这里,“基本”是指这两个职能是从货币产生时就有的,货币的其他三个职能即贮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以及世界货币职能,都是在这两个基本职能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理解货币的职能应重点放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个基本职能上。
(1)价值尺度职能。
○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在教学时,教师要强调“一切”二字。如果不是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而只是一个或几个,那就不是货币,只是等价物。
○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
○ 价值尺度与价格的关系。一般来说,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对货币来说,货币在这里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对商品价值而言,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这一点并不要求学生掌握。
○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观念上的货币(想象中的货币)即可,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自身必须确定一个计量单位,即货币单位。
(2)流通手段职能。
○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一职能又叫购买手段。
○ 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关系。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强调交换的形式。对此,学生如果死记硬背,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真正分清二者的关系。
○ 初期的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关系。初期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可用公式表示为“商品—商品”。货币出现后,交换就以货币为媒介,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为“商品—货币—商品”,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前者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后者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第二,前者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了,后者则是在货币产生后出现的。
第三,前者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满意就可成交;后者买和卖在时间上、空间上是分离的。
○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而不能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这里要注意与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所需的观念上的货币相区别。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之成正比)和货币的流通速度(与之成反比)所决定。在此应明确价格总额=商品价格×商品数量,明确货币流通速度指一定时期内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对于这一点,学生了解即可,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
4.纸币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人民币就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今天的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的货币之一就是纸币。因此,掌握有关纸币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经济生活。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里要强调几点。一是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即代表着一定数量的价值。这是纸币与金属货币的最大区别。金属货币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而纸币本身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纸币的面额只是代表着一定数量的价值,因而称为价值符号。二是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它的流通必须以发行者强大的信誉
或强制力为基础,否则就无人使用。因此,后来纸币都由国家垄断发行权,因为国家的信誉高,具有强制力。三是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国家必须控制好发行量,否则纸币会贬值,影响纸币的信誉。此外,非主权国家的地区政府,如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有本地强制使用的纸币。欧元是欧元区国家的政府联合发行并在本地区强制使用的纸币。
(2)纸币作为现行的货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在现行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下,纸币的这些职能,是从它取代黄金的流通手段职能开始,然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些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
(3)与铸币相比,纸币具备的优点。第一,纸币印刷成本比金属货币铸造成本低得多;第二,纸币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可以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第三,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金属货币时代,一般只会由于金属供给量不足导致通货紧缩。随着纸币的普遍使用,通货膨胀问题开始变得引人注意。
①共同点。
第一,纸币的发行量有客观的规律性要求,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
第二,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②不同点。
第一,含义与实质不同。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注意,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通货膨胀,它必须通过刺激社会总需求来拉动物价水平上涨。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水平全面、持续地下跌。
第二,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的出现,直接引起纸币贬值。如果人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企业销售额增加但利润减少;投资者不愿投资,消费者不愿消费;市场不景气,大量资金闲置;加剧生产经营者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通货紧缩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
第三,解决办法不同。解决通货膨胀的举措有:其一,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其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努力增收
节支,同时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其三,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其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解决通货紧缩的举措有: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外贸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特别需要扩大内需,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对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只让学生知道有这两种经济现象即可。
(二)难点问题分析
1.信用卡
信用卡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新事物,而且处在快速发展之中,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种种分歧,以致我们的教材介绍它、学生把握它有难度。这种困难,不是理论上的困难,而是缘于世人看法的不同。
(1)什么是信用卡。
狭义的信用,仅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债权债务关系。据此有人认为,只有那些银行贷记卡才是真正的信用卡。
更多的人认为,履行约定就是信用。据此那些银行借记卡、校园卡、消费卡甚至电话卡都算信用卡。信用卡的用途在迅速扩展着,人们对信用卡的认识也会不断发展。我们教材对信用卡的解释,采用的就是对信用的广义理解。
教材这样定义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这种界定,既包括了那些从狭义上理解信用的贷记卡,也包括了我们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各种电子支付卡。
(2)使用信用卡的便利。
使用信用卡给人带来许多方便──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消费购物,增强消费安全。信用卡的使用主要是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
对于信用卡这个难点,让学生按照教材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就行了。使用信用卡的诸多问题,待学生实际使用时再进一步学习。
2.外汇
(1)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这里所说的“支付手段”,与货币职能中所说的“支付手段”不同,前者是广义的,后者是狭义的。
1996年1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欧元现已取代欧洲货币单位);其他外汇资产。”
(2)外币与外汇。
从外汇含义的分析可见,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外币。并不是所有的外国货币都能成为外汇。一种外币要成为外汇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其一,自由兑换性,即这种外币能自由地兑换成本币。
其二,普遍接受性,即这种外币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能被各国普遍地接受和使用。
其三,可偿性,即这种外币资产能够保证得到偿付。
此外,在理解外汇这一概念时,还应注意其中的债权内涵。我们持有外汇,意味着对外汇发行国拥有债权。持有外汇过多,一方面意味着国际支付能力强和有可能对外汇发行国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大量该由本国享受的资源,被借给外国利用,并要承担外汇贬值的风险。
对于外汇,只要求学生理解其含义,以上关于外汇的扩展性介绍,不要求学生掌握。
3.汇率
(1)汇率的含义。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其实就是用一种货币单位表示的另一种货币单位的价格,所以汇率又称汇价。
(2)汇率标价的两种方式。
其一,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本国货币。这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又叫应付标价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少于前期,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外汇汇率下跌。
其二,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英镑等均为间接标价法。
在间接标价法中,本国货币的数额保持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本国货币币值的对比变化而变动。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少,这表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即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多,则说明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即外汇汇率下跌。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之间存在着一种倒数互换关系。
(3)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即供求关系),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率的差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本国货币与外币相比发生贬值或升值两方面的变动。
(4)汇率变动的影响。汇率的变动包括本国货币贬值和升值两个方面。现以本国货币贬值为例说明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本币贬值后,一国的贸易收入往往会得到改善,整个经济体系中外贸部门所占比重会扩大,会提高本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会有更多的国内产品出口国外同国外产品竞争。本币贬值对物价也有影响。一方面,出口扩大会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升,货币贬值的影响会逐渐扩大到所有商品,引起通货膨胀。
第二,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商品的价格,可以使外国人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使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因而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旅游业的发展;本币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也有影响,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资金会从本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引起资金外流。
第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小国的汇率变动只会对贸易伙伴国的经济产生轻微的影响,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并影响世界经济。主要工业国汇率的变化还会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在国际贸易和借贷活动中将要收进贬值货币 32 的一方会遭受损失,而将要付出贬值货币的一方将从中获利。主要货币的汇率不稳定还会给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影响。
(5)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及其重要意义。
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做法提高了人民币的信誉,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吸引了外商投资。
对于汇率这一复杂问题,只要求学生掌握汇率的含义、汇率升高和汇率跌落意味着什么就可以了。至于上述扩展性的介绍,仅供教师教学时参考,对学生不作要求。
4.正确对待货币
从理论上讲正确对待货币,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在现实生活中,“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等思想和行为的存在,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对待货币是本课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难点,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一切商品和服务首先都要与货币相交换。在商品经济社会,一个人手中拥有货币,就可以购买到他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务。这样,货币成了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
(2)货币并不神秘。从货币的产生过程看,它本身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从货币的本质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货币的作用看,货币的作用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3)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现实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材料,用实例阐述不同金钱观对人生的不同作用。
(4)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态度的教育。要强调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要实事求是,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态度进行调查,其次可针对学生的思想和态度进行专题讨论或辩论,最后进行总结和引导。
四、教学建议
(一)课时安排建议
本课共安排三课时,第一框两课时,第二框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建议
1.多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以便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教材上的或者教师自己准备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合作探究。
对于教材上的探究活动,要灵活处理。本课教材一共设计了10个探究活动,为的是给教师教、学生学提供探究的平台。当教师没有更好的活动可供学生探究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当教师有本地的、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更有辨析性的活动,可以替代教材上的相关活动,用更能吸引学生的更好的活动开展教学。组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难免要比讲授费些时间,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又较多,因此,如果教材上的每个活动都开展似乎是不可能的。对此,教师要有选择。有的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有的只让学生看看就行了,有的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探究,有的可以由教师讲解。也就是说,教材上设计的活动,教师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可以在课上用,也可以在课下用;可以用书上的,也可以用自己设计的。这里要注意,让学生动起来、带着问题探究是课改大力倡导的,也是我们应该努力做的,要避免仅用老办法(以讲授为主的方法)讲新教材。对于探究活动可以灵活处理,但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则是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只是达到目标的方式不同而已。
2.不忽视传统讲授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准。课程改革中,凡过去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都要继承,不能舍弃,不然就是对课改的误解。本课涉及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货币的职能、价格、纸币、汇率等,有的可以通过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感悟、探究,有的更适合于教师的讲授。即使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也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进一步讲深、讲透。
3.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手段
如果条件允许,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录像、投影、课件等,以增加感性形象,加大信息量,提高趣味性。
4.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本单元的综合探究密切相关,因此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综合探究活动予以指导。此外,学生可以到银行了解信用卡的使用情况,了解外汇汇率变动的情况,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货币展览等。对此,教师也要加以指导,特别要绝对保证学生的安全。当然,如果时间、条件不允许,本课也可以不安排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三)教学评价建议
1.知识评价
本课涉及诸多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因而不能忽视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参见本课知识目标。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测评、提问、阶段考试等。
2.学习表现评价
对学生参与本课教学的表现,如课前准备、课上发言、合作探究等,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和效果,应予以随机的、整体的评价。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深入思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的自我反馈、体验总结等,也是评价的依据,也不能忽视。
3.学生的实际表现评价
本课教学内容涉及金钱观,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待金钱的态度和行为,应该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并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觉悟。
五、自我测评与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货币的本质是()
A.一般等价物B.商品C.金银D.人类劳动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必须是()
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B.想象的货币
C.现实的货币D.一种价值符号
3.在商店里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这里,货币执行的是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4.纸币由国家发行,其发行量必须()
A.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B.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限度
C.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D.与待售商品的总价格相一致
5.支票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换与人们的生活。要使用支票,就必须在商业银行开设()
A.个人活期账户B.定期储蓄账户C.活期存款账户D.定期存款账户
6.在我国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属于外汇汇率升高的是()
A. 100欧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999元到1 001元
B. 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827.30元到826元
C. 100元人民币能够兑换更多的日元
D.人民币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
简答题
7.联系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辨析题
8.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只要多发行人民币,就可以解决问题。
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论述题
9.参加以“金钱能使鬼推磨”为题的辩论赛,请以反方身份整理、收集材料,明确论据,并围绕论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A2. C3. A4. C5. C6. A
简答题
7.答:货币并不神秘,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一切商品和服务首先都要与货币相交换。一个人手中拥有货币,就可以买到他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这样,货币成了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
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货币投入,个人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也需要货币,货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重视货币的作用,不能把金钱当成万恶之源,一概加以排斥。同时,一个人也不能把钱看得太重,更不能把金钱看成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不义之财不可取”应成为我们做人的准则。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辨析题
8.答:人民币属于纸币。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纸币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不能通过多发行纸币来解决。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如果纸币发行太少,就会使一部分商品不能售出,同样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因此,纸币的发行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甲、乙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论述题
9.答:(略)。
六、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信用
狭义上它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债权债务关系,主要包括银行借贷或商业上的赊销、赊购。广义的信用泛指履行跟人的约定而取得信任。
2.结算
把一个时期的经济收支往来核算清楚。
3.信用卡
指的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在我国,信用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信用卡泛指一切电子支付卡,这种卡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常用的是银行卡,包括狭义的信用卡和借记卡。狭义的信用卡是指具有信用贷款功能的银行贷记卡和准贷记卡。本课的信用卡指广义上的信用卡。
4.银行卡
金融机构发放的贷记卡和借记卡。
5.贷记卡
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贷记卡是最符合信用卡本意的卡种,是狭义的信用卡。
6.准贷记卡
持卡人须按发卡银行的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7.借记卡
先存款后消费(或取现)、没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按其功能不同,又可分为转账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及储值卡。
8.储蓄卡
是发卡银行根据持卡人要求将其资金转至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款的预付款式借记卡。
9.电子货币
采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手段在信用市场上流通的、以法定货币单位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最常见的是银行发行的各种储蓄卡和信用卡。
10.虚拟货币
近年来,虚拟货币在互联网上扮演着“货币”的角色。以腾迅Q币为例,1元人民币可购买一个Q币,Q币可通过银行、手机、固定电话等充值。用户可通过Q币购买公司或通过网站、客户端等,获得等值服务,如购买QQ秀商城中的商品,支付会员包月服务费用,用来兑换游戏币在QQ游戏厅中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为此制定专门管理办法,监管虚拟货币。
11.纸黄金
个人投资黄金可以概括为两种形式,即“纸黄金”和实物黄金。纸黄金就是个人记账式黄金,随着国际黄金市场的波动进行报价,投资人通过把握市场走势低买高抛,来赚取黄金价格波动的差价。在交易时,所有买卖交易的黄金,都只是在投资人预先开立的黄金存折内做买入和卖出及盈亏记录,而不涉及黄金的实物交割,投资形式类似于炒股炒汇。
12.外汇储备
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币种,以及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等外汇资产。
(二)理论动态
1.汇率理论简介
关于汇率,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国际借贷说。
英国学者葛逊1861年提出,汇率主要根据外汇供求状况发生变动,外汇供求状况决定于国际借贷状况,因此,国际借贷是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该学说以国际金本位制为前提,所以无法解释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数量的增减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2)购买力平价说。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提出。货币的价值由它的购买力决定,因此,汇率就是不同货币的购买力之比。一国货币的购买力与该国的价格水平相关,研究各国间价格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比较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里的价格之间的关系。事实证明,购买力平价对于中长期均衡汇率的决定很有说服力,但对于短期汇率变动的预测,则有明显的局限性。
(3)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市场上汇率的形成机制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其分析仅局限在利率与汇率间的相互影响,在短期的汇率变动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从长期的汇率变化来看,与利率的连带关系并没有短期那么明显。因此,和购买力平价说相比较,利率平价说是一种短期的分析。
(4)货币供求说。
货币供求说从存量的角度强调货币市场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它将汇率看成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当货币存量的供求关系达到平衡时,汇率就会达到平衡。其分析的核心是汇率可以自由调整,以反映各种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货币供求说建立在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上,由于它把汇率看成一种资产的价格,摆脱了购买力平价对商品市场的依赖,反映了汇率的形成和变化,比较符合汇率频繁变化的现实。同时,它把货币市场均衡和商品市场均衡以及外汇市场均衡联系起来,运用一般均衡的方法分析汇率的形成,是对汇率理论的突破。但货币供求说的价格弹性假说受到严峻的挑战。事实上,商品市场上价格的调整,远远慢于金融市场价格的调整。所以,现实比货币供求说的分析要复杂得多。
(5)资产组合分析法。
资产组合分析法从总体上说更全面。它不仅考虑本国资产和外国资产的不完全替代性,还考虑了经常账户,将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结合起来,对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得更细致。但它显得过于复杂,假定前提过多,因而影响了进一步的检验和运用。
在上述理论中,最基本的还是购买力平价理论。
2.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第一,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制度的基础,黄金铸币参与流通的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有其典型的特点。一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而其他铸币包括银币及铜镍币则限制铸造,从而保证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处于主导地位。二是价值符号包括辅币与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使各种价值符号能够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三是黄金可以自由地出入国境。由于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从而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汇率的相对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币本位制遭到破坏,许多国家放弃了金币本位制。
第二,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是指在一国内,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数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金块本位制虽然没有金币流通,但在名义上仍然为金币本位制,并对货币
规定有含金量。如法国1928年的《货币法》规定,法郎的含金量为0.065克纯金,并规定有官价。在这种制度下,银行券的价值是以黄金为基础,代表黄金流通,并与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
第三,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也是一种金币本位制,但属比较广义的范畴。在金汇兑本位制下,纸币成为法定的偿付货币,简称法币;政府宣布单位纸币的代表金量并维护纸币黄金比价;纸币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并能同黄金按政府宣布的比价自由兑换。黄金只发挥储藏手段和稳定纸币价值的作用。
第四,纸币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为筹集资金以应付战争和刺激经济,大量发行纸币,导致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无法维持,金汇兑本位制瓦解,各国普遍实行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纸币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二是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不能兑换黄金。货币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也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三是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货币流通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调节。银行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流通量增加;银行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流通量的减少。四是这种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的货币制度。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通过公开市场政策、存款准备金率、贴现政策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货币稳定;通过公开买卖黄金、外汇,设置外汇批准基金,管理外汇市场等手段,保持汇率的稳定。五是货币流通的调节构成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流通界究竟能够容纳多少货币量,则取决于货币流通规律。当国家通过信用程序所投放的货币超过货币需要量时,会引起通货膨胀,这是不兑现的纸币流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六是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指现钞,银行存款也是通货。随着银行转账结算制度的发展,存款通货的数量越来越大,现钞流通的数量越来越少。
纵观货币发展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实物货币(我们的教材未将其视为货币)时代;二是金属货币时代,在这个时代,纸币只是金属货币的替代物;三是信用货币时代,主要是纸币及存款货币,这个时代的纸币被称为货币。
3.我国货币制度的内容
我国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人民币制度是从人民币的发行开始的。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同时发行人民币。我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没有法定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人民币的单位为“元”,元是本位币(即主币)。辅币的名称为“角”和“分”。人民币的票券、铸币种类由国务院决定。人民币的符号,取“元”字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Y”加两横而成。
国家规定了人民币限额出入国境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人民币的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在国家统一规定的国内外汇市场可买卖外汇。
(2)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央。
人民币发行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具体掌管货币发行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的唯一发行机关,并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首先,人民币是根据商品生产的发展和流通的扩大对货币的需要而发行的,这种发行有商品物资作基础,可以稳定币值,这是人民币发行的首要保证;其次,人民币的发行有大量的信用保证,包括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商业银行票据等;再次,黄金、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发行的一种保证。我国建立的黄金和外汇黄金储备,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进口需要的大量外汇需要用人民币购买,出口收入的外汇必须向外汇指定银行出售,银行在购买外汇的同时也就发行了人民币,同时对人民币的发行起着保证作用。
(3)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构成部分的货币体制,对内必须是国家宏观调节和管理下的体制,包括货币发行、货币流通、外汇价格等都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管理的;对外则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4)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货币的可兑换性是货币制度的内容之一。可兑换性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可能性。
(5)1997年和1999年,我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我国的货币制度改为一个主权国家两种社会制度下的三种货币制度并存的货币制度。在内地仍然实行人民币制度。在香港实行独立的港币制度,在澳门实行独立的澳币制度;在货币发行、流通与管理等方面自成体系。由于香港、澳门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按照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规定,港币、澳币仍然属于外汇,港币、澳币在内地以外币对待。同样,人民币在香港、澳门也以外币对待。
4.通货膨胀成因理论
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导致通货膨胀,伴随导致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其他具体原因,形成以下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
(1)需求拉动型。这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是由于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货物,从而使包括物资和劳务在内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总供给,因而引起物价上涨。
(2)成本推进型。由于商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从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扬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
(3)结构型。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而经济的总需求并不过多。其发展过程是: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压力使物价和工资额水平上升,随后又使那些需求跟不上的部门的物价和工资额也趋于上升的水平,于是便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
(4)混合型。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需求拉动,也不能单纯地归咎于成本推进,又不能笼统地归因为社会经济结构,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经济现象。
(三)资料选辑
1.岩石上的羊皮和陶罐──产品交易
随着人类部族的繁衍兴旺和分工的出现,便产生了交换产品的需要。农民种植的谷子和大麦,牧民饲养的山羊和绵羊,猎人捕获的猎物,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令人惊奇的事。猎人带来一件从来没有见过的可以用来运输饮水、收集羊奶、储藏食物的物品,人们把它叫罐子。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罐子呢?这时,巫师萌发了灵感:“我们可以送给陌生人一些我们的东西。也许他们会作为回礼送给我们罐子。”
酋长有些疑虑:“我们应该送给他们什么呢?而且,你怎么知道他们懂得我们的习俗呢?”
“我们可以送给陌生人一些我们多余的东西。”巫师说:“比如山羊皮和绵羊皮,他们会接受我们的礼物,因为在那大片咸水岸边,几乎没有牧场。”
于是,他们派出五名勇敢的猎人,每人背了一捆羊皮,去与陌生人交换罐子。经过长途跋涉,七天后,他们来到湛蓝的咸水岸边,他们称之为海边。到达目的地之后,他们在小树林中等待着,直到天黑才将羊皮放到距离陌生人村庄不远的一块岩石上,并用一些石块把“礼品”压住,然后又回到小树林里躲藏起来。第二天,他们来到岩石旁看了看,羊皮还放在那个地方。到了第三天,猎人发现大约有一半羊皮不见了,岩石上放了很多他们从未见过的红色的鱼,他们因为怀疑这些鱼不能吃而没有动这些鱼,而是继续等待着。第四天早上,猎人终于有了收获:岩石上的鱼不见了,剩下的羊皮也不见了,岩石上摆了两只陶罐和三只碗。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猎人们兴高采烈地把这些器皿带回了村子。
这样,送礼和回礼就成了第一笔交易。第一笔交易成功之后,这个部族的男人就经常把他们剩余的皮革送往海边的岩石上。又过了不知多久,他们也敢和那些陌生人直接见面了。他们虽然说着完全听不懂的另外一种语言,但是他们可以用手势和表情进行相互交流,可以了解他们希望交换的物品及相应的代价,开始和陌生人讨价还价了。
和陌生人之间通过讨价还价,使羊皮和陶罐之间产生了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关系。羊皮就是陶罐的价格。从送礼和还礼,变成了劳务对劳务的交换。一方要猎取超过本身需要的猎物,另一方则要生产更多的陶器。这就促进了双方的专业化,使劳动分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2.巨额外汇储备考验我国经济
到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 663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2 473亿美元。
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果,而持续15年左右的双顺差又是我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政策的结果。
外汇储备的主要功能是应对外来冲击,防范国家金融风险,满足外汇流动性的需要。过去10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长率高达27%,近三年更高达42%。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意味着我国有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彰显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增加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但外汇储备长期迅猛攀高也并非好事。按传统观点来说,适度储备水平应当满足偿还所有短期外债和3个月进口所需。我国短期外债余额截至2006年6月末为1 663 亿美元,算上不足700亿美元的月进口额,我国外汇储备远远超出所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过多已成共识。
高额外汇储备隐含巨大风险。外汇储备越高,承受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外汇储备猛涨还掣肘宏观调控,给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者以口实。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 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常见的具体因素。
○ 懂得各种常见的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
○ 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 理解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 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 懂得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 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 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 了解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含义。
○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
○ 理解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认识能力。
○ 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决定价格”这一本质的辩证分析能力。
○ 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 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 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 能辩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 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1.总体逻辑结构
消费者要实现消费,一是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货币,二是必须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为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商品价格现象,掌握相关的价格价值理论。这一课的理论属于经济学基本理论,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教材遵循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按照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方式,通过各种常见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透过价格现象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价格价值理论,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并对价格变化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有所了解。
本课的逻辑结构是:由日常生活现象引出商品价格是多变的,并分析影响商品价格的多种具体因素──接着分析上述具体因素是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引出各种具体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由价格的变动不是无限上涨或下降的,引出价格的决定因素,即价值决定价格──接着深入分析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总结前面的内容,归纳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最后分析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两框:“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2.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本框下设两目,分别讲述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第一目:供求影响价格。
这一目是本课的难点。教材按照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从日常生活中精选了各种场景,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同一商品的价格经常因时因地而变。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是哪些具体的因素影响价格?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渠道影响价格的?并由此得出结论: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影响价格。在这一目,教材讲了两层意思。
其一,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教材首先通过多个镜头,呈现价格多变这一特点,并总结出商品价格或高或低是气候、时间、地域、政策、生产条件、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教师
讲授这个知识时,要注意弄清楚“变动”和“差异”的区别。“变动”是从时间角度来说的,例如,这个月的荔枝价格比上个月高;“差异”是从空间角度来说的,例如,荔枝在广东比在北京卖得便宜。上述知识比较简单,可以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获得。
其二,各种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教材在分析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具体因素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商品价格的,并得出结论: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供求影响价格。接着,教材通过一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究竟是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教材得出两个结论:如果商品供不应求,商品价格就会上涨;如果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就会下降。这是本目的教学重点。
在讲授上述知识点时,教师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把气候、时间、地域、政策、生产条件、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视为同一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可以这么区分,供给和需求是影响商品价格的直接因素,而气候、时间、地域、政策、生产条件、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是影响商品价格的间接因素,这些因素只能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才能影响价格。二是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学生要能够根据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价格现象,判断分析出是哪个间接因素通过哪个直接因素而起作用的。
第二目:价值决定价格。
正如这一目第一个探究活动所体现的,虽然在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影响下商品价格会发生变动,但是商品价格的波动并不是任意的。根据这一重要的生活现象,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商品价格的波动为什么不是任意的、不受限制的?也就是说,商品价格究竟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并得出结论:商品价格的波动不是任意的、不受限制的,因为它的背后有一个“价值”在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目的基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初步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价值规律,而非简单地停留在价格现象层面。教材共讲了四层意思。
其一,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教材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为了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列举实例进行说明。
其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对于商品的价值量为什么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用逻辑反证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如果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会导致什么后果,从而推出“会导致出现奖懒罚勤这一不合理的现象,而且会出现一个商品一个价的奇怪现象”,使学生认识到衡量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材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不要求学生对这个概念作过深的发掘,而是以相关链接形式纳入教材,供感兴趣的学生课后学习。
其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若其他条件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由于劳动生产率包括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包括社会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因此,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深入理解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不过,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探究,在课堂上只要讲清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教材安排了一个名词点击──劳动生产率的概念,这是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为什么要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要求学生识记。设计的探究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白技术进步会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进而降低商品价值量。这个知识点较为抽象,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多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其四,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一知识点是在总结以上内容及第一目的相关内容后得出的,是第一框的总结。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自己推出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价值规律的作用,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作学习要求,教师不必在课堂上讲授。
3.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如果说第二课第一框重点研究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第二框则反过来,即研究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及生产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市场经济价格现象的进一步认识,体会运用经济学理论参与实际经济生活的魅力。本框下设两目,分别讲述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第一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体会消费者具有可以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落来决定要不要购买的自由,从而引出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个话题。在这一目中,教材讲了三层意思。
其一,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一般影响规律。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教师在讲授这一点时可以通过设计一组数据,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必须是同一时点的。要准确理解这一规律,还必须注意三点。一是得出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这一结论的前提条件,是假定所有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因为在科学研究中,尽管影响某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每一次只能研究一个因素,其余的影响因素只能假定保持不变。在讲授这一知识时,教师可借助需求曲线图展示上述结论,以加深学生对商品价格变动与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认识。二是不能简单地说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成反比。在表述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不要动辄就把正相关说成正比,把负相关说成反比。三是这里所说的商品的价格是指消费者所要购买的商品的价格,而非下文所说的其他商品的价格。
其二,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教材通过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和等离子电视、轿车等高档耐用品为例,帮助学生理解该观点。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发掘更丰富生动的事例。这是一个易错点,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可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或相关的统计数据推导出结论。此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了解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对大家参与经济生活有何帮助?对企业定价有什么帮助?或者运用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的原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
其三,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首先必须让学生正确理解及区分替代品和互补品,尤其要让学生认识到商品之间的替代或互补关系是有程度之分的。其次,教师在上课时,应该通过相关事例,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有什么影响,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理论很抽象,而是觉得生活中处处有经济学。在讲授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这里要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带来什么影响,而不是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影响。
第二目: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这一目主要通过一个探究活动切入,引出价格对企业供给的影响。教材讲了三层意思。
其一,调节生产规模。教材指出,以变动的价格为信号,企业可以不断调节生产规模。教材的图示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准确地理解该观点。此外,教师还可借助供给曲线帮助学生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其二,提高劳动生产率。教材指出,企业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在同种产品的企业中个别劳动时间减少,才能使自己的产品有降价空间,才能在价格竞争中取胜。教师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第一框第二目的内容。
其三,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教材指出,企业必须提供比同行更好、更先进的产品,才能摆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使自己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及经济效益。
(二)教学提纲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
(2)商品供求影响价格
○ 各种具体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同状况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2.价值决定价格
(1)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 价值规律的内容
○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3)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教师用书
《生活与哲学》教师用书
前言
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
《生活与哲学》这门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在这门课和这本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什么?这是首先要明确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课程的基本性质就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门课要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不能把它讲成哲学概论,也不能用其他哲学派别来冲击和淡化这门课的主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当然,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长河中予以考察,让学生在与中西哲学的对比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现实力量。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这不是一句空话。应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教材力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建构,通过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的科学真理性和指导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比如说,哲学是怎样起源的,这原本是一个哲学味道颇浓的话题。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中。通过对案例、情境和问题的思考,引出结论: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有生活和实践,就会思考,因而就会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们在“专家点评”栏目中,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供给了学生。这师徒二人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惊异”、“迷惑”,这对不对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谁更高明呢?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惊讶”、“惊异”、“迷惑”等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怎样产生的?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可见,柏拉图师徒对哲学起源问题的追问停留在了半路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问题追到了根子上。
新教材既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又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导向。这种导向不是生硬地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逐步引导自然而然地完成的。
二、《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突出特点
教材的编写是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作指导,全面贯彻课标的各项要求,吸收了近年来学界取得的新成果,纠正了一些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并不科学的说法,因而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其重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的第一个重要特点是贴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政治课和时代发展的关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每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都要体现时代要求,都要贴近时代,都要有时代感和使命感。哲学尤其应该如此。这是由哲学自身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决定的。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应该体现时代的精神,解决时代的课题和任务。离开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哲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这些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的“心理”、“观点”、“知识”和“理论”就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位历史学家说,历史是哲学的姥姥家。的确如此,历史时代是孕育哲学的母体和沃土,离开了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就没有哲学。只有脚踏现实的土地,理论才会有生命力;只有跟上时代的节拍,理论才会有说服力。因此,贴近时代,对于《生活与哲学》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教材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实际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关系
构建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使《生活与哲学》成为一本有实效性的教材,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基本追求。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一种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
哲学产生于人们对生活、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的追问和反思,因此,如何从具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致力探求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首先是我们的社会实际生活。因此,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
如果我们认识和处理不好这一关系,哲学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就会以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只是某种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无关的书本上的东西,就会导致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甚至敷衍了事。
这里所说的实际生活,即社会生活,对此不能只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仅仅理解为个人的生活,更不能只看作是休闲、娱乐和学生周围的琐事。它当然也包括学生的个人生活,但它是指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中国的和外国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丰富内容。当我们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哲学而从无比丰富的生活的海洋中选取素材时,取舍的标准首先不是空间上的远近或时间上的古今,而是是否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密切相关。某一思想或事件,尽管在时空上离我们很远,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典型的意义,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能力、素质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系重大,就属于我们应当选取的范围。相反,某些事情尽管发生在今天,出现在我们身边,但不具有典型意义,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影响甚微,就不在我们选取的范围内。
理论之树怎样才能常青?理论必须脚踏现实的土地,立足时代的发展。离开了实际生活,理论就没有根了,就变成灰色的了。只有来自生活的理论,才能解释和说明生活,才能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
因此,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始终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图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 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三)教材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学生,致力于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适合学生成长的特点结合起来
如何让学生感觉到上好思想政治课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上好这一课,就无法很好的立足社会,无法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探索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着力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贴近学生,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识发展规律来编写教材,把对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用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写进教材。选取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在选择知识、原理和素材时,必须牢牢把握和遵循的原则。
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是什么?把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用什么样的思想教学生,才是对学生有益的,能帮助他们走向光明的前途,拥有美好的未来?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世界和人生,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取得成功。所谓正确地认识世界和人生,就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看世界时不出偏差,才会在生活中不碰壁,游刃有余,取得成功。因此,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学生自身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真理从来都是益人的,谬误永远都是害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是真理,人类发展需要科学,社会进步呼唤真理。学好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可以终身受益。
(四)教材的第四个重要特点是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把知识的传授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的奠定,同课程设计的开放性、实践性是紧密联系的。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我们在课程设计上特别注意在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仅仅理解为走出课堂,从事社会活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能片面理解为放弃课堂的传道授业,离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完全由学生自主研讨和辩论。正确理解和运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前提。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思考呢?掌握知识是学生进行正确思考和形成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教材决不是不注重知识传授,而是改革创新知识的传授方式。在这一点上与传统有别。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特别注意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呈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目标。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不是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到,教材中所讲的那些原理是经过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这样这些原理才能进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化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血液,流淌在他们的体内。
第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关键,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
教材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穿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材的编写首先把眼光放到学生身上,致力于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坚持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认为学生凭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该把教材理解为实施课程标准、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同加强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相统一的。教材在选择知识点时,充分考虑了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用明确的语言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既注重克服说教式和成人化倾向,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又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确保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在预设的轨道上、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编写《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基本思路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手段,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该模块的基本内容。
我们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四个单元就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第一单元,主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看待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三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的即矛盾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
第四单元,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对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模块核心问题的回答。这是本课程的主线,也是这一模块的基本设计思路。
四、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教材
四本必修课教材,在体例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大致相同,但也各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本教材的体例特点
本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单元是构成本教材的基本单位,每单元由单元导语、课文、综合探究三部分构成。单元导语简要地告诉学生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意义。
课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每课由课文导语和框构成。课文导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课的目的和意义。框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它由若干目构成。作为量化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每框大体按一学时安排。目既是构成框的基本单位,也是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它主要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构成。
正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虚框内的仿宋字,二是宋体字,前者我们称之为“探究活动”或“思维过程”,后者我们称之为“原理”。辅助文由三个栏目构成,一是“名言”,二是“专家点评”,三是“相关链接”。
(二)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我们学习原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路径,它往往是通过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思考,让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使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正确使用教材的重要环节。
关于探究活动的使用,希望教师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在呈现每一个原理之前,都先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作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原理无例外地全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主张,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的原理,学生容易产生混乱、模糊和怀疑的原理,应该通过“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来完成。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产生的知识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成为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第二,一般来说,“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与后面的宋体字所呈现的原理关系密切,二者都属于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思考学习“探究活动”中的内容是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的原理才是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提供给学生另外的案例、情境和问题,从而得出宋体字所表达出的思想和观点。
(三)正确使用课文中的“辅助文”
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开拓和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辅助文有三个栏目:“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一般来说,“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它与正文的关系同“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相比更密切一些。“专家点评”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它同正文的关系较“名言”远,较“相关链接”近。“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同“名言”和“专家点评”相比,它与正文的关系,就远了一些。
教师可以围绕正文内容,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的特点使用这些内容。有些辅助文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讲解和辅导。
(四)正确使用各单元后的“综合探究”
各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和前面的课文,同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每一综合探究可安排一学时。从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实施的角度来看,综合探究的功能有二:一是综合,二是强化。所谓综合,是指围绕一个主题,把本单元所涉及的与此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第一单元就是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作出的系统总结和概括,第三单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作出的总结与概括。所谓强化,是指一些综合性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放到综合探究中学习。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等,分别在第二、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中予以呈现。
综合探究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环节,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探究路径参考,一是理论评析。前者大致相当于课文中的“探究活动”,后者是综合探究主题思想的集中表达,教师应给予系统的讲授和指导。
总之,综合探究是《生活与哲学》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生活与哲学》教材,着眼于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力图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它要求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力图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在一起,使教材不仅在思想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富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评价机制上凸显了自己的特色。
与知识相比,能力更重要;与能力相比,素质更重要。能力以知识为前提,素质以能力为前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哲学课程一样,《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但是,该课程的目标又不仅仅在于此,它让学生在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五、总体教学建议与课时安排
(一)教学原则建议
1.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 以实际生活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论是知识引入、情境设计,还是活动安排、问题切入,都应该密切联系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耐人寻味的材料或问题,帮助和启发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到生活需要哲学,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2.注重展开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思维过程获取知识,也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哲学思维训练和培养,运用分析和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际生活的事例中逐步掌握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提高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一内容时,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入手。由于学生初学《生活与哲学》,还没有学过“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等哲学概念,理解这一问题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分为两步进行教学。第一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富有哲学寓意、充满智慧的名言和成语,以及相关资料。第二步,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人类的智慧与生活实践、人自身的关系,就容易得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人类的思想精华与人的思维活动有什么关系”(不同时代哲学家的经典之作与不同时代的生活实践、人们的思维水平的关系),从而懂得“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领略了人类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也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拓展了思维。
3.鼓励探究和争辩
哲学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争辩,是学习哲学的重要教学原则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性和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及时发现、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总结、归纳所学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在讨论或辩论中弄清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和获取知识与智慧。
例如,关于“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探究和争辩中,明白什么是具体的看法和观点,什么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而弄清世界观的含义,即从具体看法、具体观点过渡到总的看法、根本观点,从“小道理”过渡到“大道理”。
(二)教学方法建议
1.情境导入
这是一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从而加深对观点和原理的理解。但需要强调的是,作为情境导入的材料,必须体现所要阐述的观点。2.多种手段交替运用
精心设计和制作课件,发挥多媒体及网络的作用,是现代化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极为丰富的表现力,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达到声画同步,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激发学生兴趣,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师生对话交流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让学生只限于听讲、记忆、复述,而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师生对话中,深入理解教材阐述的观点。
4.开展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观察、表达,促使学习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例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时,可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和周围环境等事例,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观点的理解。
5.注意利用“思维过程”、“名言”、“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
有些哲学理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可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理论课教学的模式,不要简单地从概念入手,直接进行理论分析,而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逐步展开思维过程。同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逐步向新知识过渡。
6.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一般的结论,使学生加深对观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使学生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在何处。同时,还可以结合实践的概念,以实践为基础对比新旧哲学的差异,进而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六、教学评价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要求,我们要做好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知识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行为表现,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同时也要正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
要关注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思考和分析的情况,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学活动是评价的重要方面,关注和表达本身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反映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还可以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参与程度等,给予评价等级。
(二)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采用课堂思考及回答问题与学期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是评价教学的方式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参与探究性学习等表现,都可以作为平时的学习成绩,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试题测试
试题测试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途径。试题测试可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卷试题可以侧重思维的发散性;闭卷试题则注重知识的基础性。试题的设计要注意概念的准确,又要体现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能正确地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避免学生陷入“要么是,要么不是”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四)撰写论文或随笔
通过学生撰写的哲学小论文或随笔,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例如,针对某一种思想、观点或某一种社会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进行分析说明,撰写哲学小论文,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写一事一议即随笔,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或随笔进行评价时,要客观、准确,以利于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和对教师的信任,也可以使教师获得重要的教学资源。
(五)做读书笔记
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作出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生在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原著、哲学名家传记以及通俗哲学读物后,做的读书笔记,能反映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学习和自己动脑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直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风格和气质,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情。
(六)社会调查
通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例如,做一次调查活动,从学生确定调查活动的主题,拟定调查提纲,采取的调查方式,如何分析和评价调查活动的结果等能看出学生的能力。
(七)行为评价 哲学的教学,首先应当注意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是否关注时代、热爱生活,是否能用所学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等,最终都体现在行动上。因此,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评价内容。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本单元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第一单元既带有结论的性质,同时也和其他三个单元一样,都是构成本教材不可或缺的内容。
从知识体系来说,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从能力目标来说,本单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识别不同哲学派别的本质,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增强学生把握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功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因此,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一条主线就是哲学和生活、实践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介绍什么是哲学、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阐释,都是置于生活、实践和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的。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哲学的含义。
○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理解
○ 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 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 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
(3)运用
○ 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 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提示与建议: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许多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的故事,表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绪论,主要负载的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的关系,二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说明本课课标要求的基本要点有三:一是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二是哲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三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其中一、二是理解本课的难点和突破口,三是重点。围绕这三方面的内容,本课设计了两框,其中第一、二两个内容作为第一框,第三个内容作为第二框。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这一框实际上是解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名称,也是为了破除学生对哲学的神秘感,克服学生对哲学的距离感。为此,我们设计了两目:一是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二是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第一目实际上讲的是哲学的起源,第二目则涉及了哲学的功能。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目讲的是哲学的起源。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任何哲学智慧和思想都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二是任何哲学都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世界进行追问和思考的结果。
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在实践,每个人都在思考,每个人都在追问,而哲学就产生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由此学生就不难得出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这一目讲的是哲学的功能。
首先,从哲学的本义上看,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其次,从哲学的功能上看,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得更好,这是毫无疑义的。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一视角,我们也可以立起我们的论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说明在讲第一框时,我们既要注意克服学理化、教条化的倾向,又应克服庸俗化的倾向。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知识点:一是哲学的起源,二是哲学的功能。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每个人都思考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连小孩子的思维也涉及了哲学。因为每个人都在生活、实践、追问,因此,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和生活发生关系。哲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哲学的功能也表明生活处处有哲学。真正哲学的功能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简单地说,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学问。既然每个人都在生活,因此,每个人都和哲学有关系。这样通过“哲学的起源”和“哲学的功能”两个知识点说明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这一框主要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第一目主要从哲学研究对象的角度揭示哲学的内涵,第二目则主要从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角度回答什么是哲学。
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世界观的产生入手,讲到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再讲到用世界观作指导如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论)。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具体的知识──哲学知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入手,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和哲学的基本内涵。
说明在讲本框时,除了讲清楚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外,还应该让学生把握哲学思维的特点,即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把握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反思、概括和总结。从这个视角把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一切哲学智慧和思想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共有两问。第一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如在仁的方面,孔子不如颜回,但孔子的高明在于他能够做到当仁时就仁,不当仁时就不仁;在辩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贡,但孔子高于子贡的地方就在于他不像一般辩者那样只知道夸夸其谈,而是大辩若讷;在勇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路,但孔子高于子路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是像子路那样只是逞一时匹 夫之勇,而是当勇则勇,当怯则怯。因此,孔子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从对立中把握统一,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合理的度,这是一种很高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正因为如此,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来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也不会换。
但是,对此问题的回答并不是我们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初衷(在没有学习哲学以前,学生也不可能对这一问题作出哲学的回答)。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哲学。因此,第二问是这一探究活动的落脚点,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哲学的关注。第二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道”不是从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孔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任何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最终都形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有的人却做不到?有的人读完了一本书,会有许多的心得和体会,有的人则什么也谈不出来?当我们痛苦、迷茫和彷徨的时候,为什么高明的智者就能够给我们解除困惑,指明前进的方向?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哲学的智慧产生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哲学的智慧可以让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游刃有余。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5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共有两问。第一问,是为了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就连儿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具有哲学性质的内容。第二问,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积极启示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引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在思考中体悟哲学并不神秘,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操作建议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由教师概括并上升到哲学高度,鼓励和肯定学生已经探究哲学问题了。教师还可以结合哲学史的内容,说明“思考”、“追问”和“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点,并揭示它对哲学思想和智慧的形成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哲学,同时感受到思考使人聪明有智慧。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5~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说明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 关系,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问,主要是说明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操作建议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做法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并进行评价。说明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人的世界观、哲学素养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举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讨论,说明思维方法对于人们认识事物有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具有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第一问,主要是说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第二问,是为了说明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操作建议
教师在组织探究这个问题时,还可以联系实际设问,列举人类无视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7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哲学世界观,它同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的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
操作建议
教师可引导学生列举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分析哪些观点属于零散的、自发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哪些观点属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并说明理由。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方法论。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第二问,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他的为人处世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此引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系。
操作建议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系。建议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说明“观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再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关系。教师还应提示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引导人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做事,得到不同的做事结果。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最一般的本质、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思维的特点是反思、概括和抽象。具体科学是关于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规律性知识,哲学则是从这些具体科学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知识。
操作建议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水果”与“西瓜”、“苹果”、“梨”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然后再扩展到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思考哲学为什么会发展,是什么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认识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操作建议
建议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这两个问题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读原文,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点。这一论断,一方面揭示了哲学思维的反思、概括和抽象的特点,说明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作为从具体知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人的世界观会对他的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第二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的思考,认识到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没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操作建议
虽然学生都非常熟悉牛顿定律,但是对牛顿的世界观并不见得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应该抓住牛顿的事例,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世界观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无论是研究社会科学还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们,都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热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框题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自发的世界观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们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与爱智之学
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Philo是爱或热爱,sophia是智或智慧。英文philosophy的意思是“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人西周19世纪后半叶翻译过来的,他借用了汉语的“哲”字,省去了英文中的“爱”字,译为“哲学”。
为什么没有译为“智学”呢?因为哲和智,意义相同。《尔雅》和《方言》都有“哲,智也”的说法,因此,译为哲学或智学,其含义是一样的。
为什么省去了“爱”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解释是,知识和智慧属于神,而不属于人。他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所以,人不可能拥有智慧而只能是追求智慧,人可以称为“爱智者”,而不可以称为“智者”。到了19世纪后半叶,人们对世界、对于知识和规律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需要通过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候“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中的“爱”字,就无多少实际意义了。
中国古代无哲学一词,而有哲学之实。《易传·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就属于哲学的范围。“道学”、“理学”、“心学”、“义理之学”、“玄学”、“学术”等都是中国人言说哲学的特殊方式。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无疑可以给人以智慧。但哲学的智慧和其他科学有所不同。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为一个人对宇宙、人生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即让人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冯友兰先生说过,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一位台湾学者认为,“定位宇宙,安排人生”。具体知识和哲学对于人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知识使人成为某种人,而哲学使人成为人”。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是要成为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都要生活,生活才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意义和归宿。
哲学的智慧还表现在它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还不如不过。同样的境遇、同样的条件,为什么有的人在生命历程中不断获取着快乐和成功,有的人却在痛苦和失败中不能自拔;同样面临艰难和困苦,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笑对人生、应付自如,有的人却总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这里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这个世界。说到底,就是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哲学又可以说是关于生活的艺术,它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幸福生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生活着,但与其说是“生活着”,毋宁说是“活着”,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什么才是幸福,并自觉地反思自己现有的生活,以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哲学的智慧来自生活和实践,来自人们对世界的深深的关注和思考,来自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有了这种思考和关切,中国的先哲才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才会自觉 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有了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马克思才会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出路,探寻人类解放的道路,创立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不是“单纯的思辨”,不是“贵族或有闲阶层的奢侈品”,而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而人和世界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构成哲学反思的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发展的动力。而且,哲学问题的真正解决以及解决得正确与否,都离不开实践。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遇到过顺境和逆境,总结和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正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这些经验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提示人们遇到事情时应该怎样做得更好,怎样做会出现问题,经过日积月累,人们就聪明起来了。当人们把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就形成对世界一般的观点和看法,用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指导实践活动,人们就会变成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如果没有实践活动,人们不与外界打交道,就不会思考这些问题,就不会有哲学的智慧。诚如马克思所说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1995年第2版。)
实践需要哲学。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活动目的的设定有两个基本前提:对外部世界的正确把握和对人自身的需要的科学理解。哲学为活动者提供了一个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反映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为人们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供一般的理论和思维前提。
此外,哲学作为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人类活动需要方法,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方法。而任何活动,都需要哲学的方法,这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规范和准则。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实践的结果并不总是预期的。人类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现实结果之间的不一致,使对实践结果以及整个实践活动过程本身的评价成为必要。哲学以其独特的批判功能对人们的实践产生导向作用,帮助人们揭示活动失误的根源,为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指明了方向。
强调哲学对实践的最终依赖性,强调哲学要研究实践中蕴涵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不意味着哲学的独立性被取消。相反,哲学之所以能够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人们以哲学的独特的方式关注着实践的发展,将实践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加以提炼、过滤和升华,转化为真正的哲学问题,继而以真正的哲学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指导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来源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为什么又说它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呢?
哲学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概括的是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从而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提高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认识水平也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哲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把握好二者关系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哲学上说的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不同科学在揭示各自学科的规律的同时,也在为人们提供一种认识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例如,数学是揭示现实生活数量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它又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供操作的具体的数学方法。具体科学的方法是指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哲学讲的方法论是一般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观点指导方法。当用世界观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会体现一套与之相应的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另一方面,方法体现观点。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总受一定的世界观支配,方法论又体现世界观。可见,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第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表现为方法论。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最初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看法局限于所接触的事物。例如,通过与某人接触,你觉得他非常善良,乐于助人;后来,你又发现他很诚实,时间长了你就得出自己的看法:他是一个很实在的“好人”。正是人们通过对一事一物的看法进而形成对同类具体事物的观点。所谓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看法和观点。我们可以把世界分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领域,由于这三大领域所研究的问题不同,所以形成的科学也不同。当人们把自然、社会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概括地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形成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时,我们就把它称为“世界观”。例如,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变化和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人的思维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我们把“世界是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称为世界观的一个观点。可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世界有所认识,形成对世界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就有一定的世界观。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没有加以论证和系统化,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们称它为朴素的世界观。又由于每个人的立场、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等有差异,其所处的境遇、生活经历及其对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形成的世界观会各不相同,甚至是彼此对立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一种体验,它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这种非系统、缺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当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特别是人类的思维达到一定水平时,哲学家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就上升为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
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的领域和方面,它揭示的是这些领域和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这些领域十分广泛,大致分为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和思维科学领域。具体科学一般有比较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所分属的领地。它们直接面对世界,探究世界中隐藏的各种奥秘和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具体科学相比具有一般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是“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哲学是探究这种普遍的、一般的规律,所以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具体科学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哲学具有“反思”的特性,是对具体知识的“再认识”、“再反思”。因此,黑格尔把哲学比喻成猫头鹰,猫头鹰的特点是夜晚才起飞,比喻哲学的“反思”特性。由于哲学命题具有概括性、一般性、抽象性,许多人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说成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准确地说,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例如,哲学和物理学,常有人说它们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作为并列的学科,它们并不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应该说,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并不是建立在对世界的直接观察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之上。因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这个基础发生了变化,哲学也会随之变化。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产生的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与近代牛顿力学的成熟相适应产生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三大科学发现相适应产生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又有最新的哲学研究成果。但是,把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其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看法。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等是它的具体表现,哲学是它的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世界观的斗争,主要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2.方法论
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关于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科学,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是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是具体科学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各门具体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最一般的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们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发展,相互论证,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彻底地唯物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揭露了唯心主义以及一切神秘主义产生的秘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不像以往的哲学那样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是为了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以伟大的认识工具,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优秀精神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对人类各门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为各门科学提供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各门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人物介绍
1.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与前470之间)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辩证法大师,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爱非斯城的贵族家庭,著有《论自然》。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万物生成的过程是:火生成了气,气生成了水,水生成了土,而土又还原成火。他明确提出了运动变化的观念,认为世界万物是永远流动变化的。他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他看来,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按照规律进行的。他还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认为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如善与恶、醒与梦、生与死等;对立面又是相互转化的,冷可以变成热,热可以变成冷,湿可以变成干,干可以变成湿。不仅如此,他还看到了对立面斗争对事物产生和发展的作用。赫拉克利特以朴素的形式表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的辩证法是古希腊自发辩证法的最高成果,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2.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家庭。早年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并从事宗教、道德等方面的说教和宣传。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其言行是由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尼等人记载下来的。苏格拉底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反对用哲学研究自然,要求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宣扬神学目的论。他认为,神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它有目的地安排了世界上的一切,哲学研究自然是毫无意义的,应该研究自己、认识自己。在他看来,哲学的基本任务是论证道德理论,把握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在宣传宗教道德观点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套论辩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话和问答揭露对方思想中的矛盾,在克服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使对方接受一般的道德概念。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辩证法”一词的含义。在教育思想上,苏格拉底反对灌输法,提倡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知识即美德”,只有具有知识的人,才会具有美德。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就是培养德性的过程。他主张在教学中采用谈话的方式,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也称为“产婆术”。
3.柏拉图(前427—前347)
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逐步建立起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传世的哲学家,著有《理想国》、《法律篇》等。他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念”,现实中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人的知识来源于对“理念”的回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人说,柏拉图之后的欧洲哲学思想都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4.黑格尔(1770—1831)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生于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曾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大学毕业后,做过几年家庭教师。后任报纸编辑、中学校长、大学讲师、教授和柏林大学校长。黑格尔是在法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时朝气蓬勃,非常激进。他还深受著名诗人歌德的影响。1818年,他到柏林大学任教后,公开美化普鲁士专制制度,号召人们同现实妥协。尽管如此,他仍对思想激进的青年大学生深表同情和支持,甚至承担风险营救被捕青年。他肯定法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并力图从哲学上论证法国革命掀起的历史新浪潮势不可挡。
他还是个渊博的学者,讲授过数学等课程,研究过天文学、光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主要哲学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黑格尔把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推向顶峰,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同时,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中,也具有大量的、丰富的和创造性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基础,是世界的核心和命脉。绝对精神通过自我运动辩证地发展,从精神、纯思维开始,经过自然发展转化为物质世界,然后又回归到精神、思维。他并以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论述了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他还详尽而生动地阐述了辩证法内容的许多方面,如矛盾是发展的内在根源,发展是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转化,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真理和人的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等。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哲学,吸取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容,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
(三)辅文释疑
1.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教材第5页)
这是马克思早年在莱茵报工作时的一句名言。马克思此语强调的是哲学源于生活,扎根于现实,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哲学以比较抽象的概念的形式反映生活实践,它的形式具有抽象性,它的内容却是现实的。“人脑虽然不在胃里”比喻哲学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并不直接蕴涵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中。“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比喻哲学的内容具有现实性,它不能超越于世界之外,不能脱离生活实践。2.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教材第5页)
人们在懂得逻辑学之前,就已经按照逻辑规则思考问题了;人们在懂得牛顿力学之前,就已经按照力学的原理来改造世界了;人们在知道辩证法之前,就已经按照世界的客观规律思考问题和从事实践活动了。一旦人们认识了逻辑学、牛顿定律和辩证法,就对自身的活动有了自觉性,可以更好地利用它指导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恩格斯这句话强调哲学(辩证法)并不是脱离人们生活的高谈阔论,而是蕴涵在现实的生活中的,人们认识和把握了它,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四)资料选辑
1.牛顿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对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积极作用
牛顿(1642—1727)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明显的。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他提出了四条自然哲学的“推理法则”。这些法则的基本思想是:自然界存在着确定的内在因果规律性,自然界具有客观的统一性,“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物的普遍属性是它自身固有的,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检验研究结果的依据。这些都说明牛顿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承认科学实验与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承认实践在科学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尽管这些思想是不稳定、不彻底的,但他的世界观是他取得伟大科学成就的决定性原因。这点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问世后,许多科学家都在探索:是什么原因支配行星如此有规律地绕日运动?开普勒本人和许多人都猜测是某种力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唯心主义的影响,开普勒把这种力归结为太阳具有运动的灵魂,说什么行星是在太阳“德性”感召力的作用下才有“意识”地运动起来的。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胡克曾提出太阳对行星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假设,他在给牛顿的信中曾明确假定“吸引力与两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牛顿摒弃了关于行星运动的唯心主义解释,确信它可以从自身得到说明,并认定物体普遍存在引力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性。这与他自己提出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推理原则是一致的。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又借助于他自己所创立的微积分数学方法,牛顿终于用严格的科学形式解决了行星绕日运动的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仅如此,牛顿对一种理论只有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立这一思想也坚信不疑。在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他立即从事实验验证工作,并提出了几种验证方法。他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出地球的形状在两极是扁平的,扁率为1/230。这与当时认为地球沿两极处伸长的传统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因而遭到激烈的反对。1735年,即牛顿去世后8年,巴黎科学院实际测量的结果,证实了牛顿提出的地球两极是扁平的结论,因而也在一定范围内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试想,如果没有确信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自发唯物主义思想,没有确信引力具有相互作用和普遍性隐藏在微积分理论中的朴素辩证法倾向,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荣耀会降临到牛顿头上吗?当然,牛顿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又包含着明显的形而上学性。例如,他把一切相互作用都归结为机械力的作用,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外力推动的结果。这就使他在找不到行星绕日运动的初始切向力时,屈从于神学,把太阳系运动的原因归到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之上,从形而上学走向了唯心主义。在自己已知的领域内,无情地撵走了上帝;在自己不知的领域中,又虔诚地请回了上帝。实际上,上帝=我不知,这是那一时代自发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科学家的通病。2.康德提出星云假说时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
成为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之一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从康德(1724—1804)开始的。青年时代的康德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他在这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两大假说──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星云假说、关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的潮汐假说。与后期康德作为一个二元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不同,青年时代康德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比较明显的。没有哲学思想上的大胆创新,要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星云假说,是不可能的。
第一,康德反对当时天文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神学迷信,确认世界的物质性。虽然康德在叙述星云假说时使用了“上帝”、“最高智慧”等神学用语,但实际上坚持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观点,并从这一点出发说明一切。他坚决排除“造物主”的创造和操纵,反对“一只外来的手”介入物质的宇宙。他甚至宣称:“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在唯心主义和神学仍然统治着天文学研究的时代,康德敢于坚持这种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康德反对自牛顿以来“一切运动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传统观点,坚持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本身来说明宇宙的变化和发展,从而使科学从外因论的形而上学的泥沼中走了出来。牛顿由于受形而上学思想的束缚,只看到引力相互作用,没有看到有引力必有斥力,又沿外力推动一切的错误思路走下去,所以必然无法解答行星绕日运动的切向力从何而来的问题。康德则不然,看到了有引力必有斥力。恩格斯指出:吸引和排斥在这里不是被看作所谓力,而是被看作运动的简单形式。康德的辩证法思想帮助了他,使他看到了斥力的作用,并用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星云物质是如何在既吸引又排斥的矛盾过程中形成太阳系的。他说:“我十分谨慎地排除了一切任意的虚构。我在把宇宙追溯到最简单的混沌状态以后,没有用别的力,而只是用了引力和斥力这两种力来说明大自然的有秩序的发展。”他还用引力和斥力的矛盾来说明恒星世界的运动和发展,他说:“表现在排斥和吸引相互斗争中所引起的那种运动”,“好像是自然界的永恒生命”,“康德早已把物质看作吸引和排斥的统一体了。只有这样,在康德那里,对立统一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了,这是辩证自然观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康德反对宇宙神创论和宇宙不变论,吸收了古希腊哲学关于一切皆变的辩证法观点,认为物质的宇宙处在永恒不息的生成、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之中。康德认为,一切都有其起源和时间上的历史,“各个世界和一切自然物一样,都有一个尽头”,太阳系和一切恒星都是有生有灭的,宇宙的这一部分在毁灭着,另一部分却正在新生。恒星产生于混沌的星云之中,又会变成新的混沌状态,“自然,同样又会从这企新的混沌中很容易地恢复起来,而把从前的结合更新一番”。总之,康德回到了古希腊辩证学者的观点之上,把永恒的产生和消灭概括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没有这一辩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在康德那个时代,是根本不可能想象到太阳系的起源和灭亡的问题的。
可以这样说,康德是近代哲学史上试图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恢复古希腊辩证思想的伟大先行者。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当时天文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在僵化的自然观上冲开第一个缺口的星云假说,并提出宇宙天体结构层次无限和别的行星上也可能产生人类的设想。尽管康德后来的哲学陷入了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但他在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指导下提出星云假说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有一次,司马光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其中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缸里,水缸很大,水又多,没有人搬得动。司马光急中生智,拾起一块石头将缸砸破,把那个小孩救了出来。司马光的这种救人方法好吗?为什么他能够想到用这种方法救人?有人说,司马光把水缸砸坏造成了损失,也不好。你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思考提示
本题是让学生学会从事实出发,全面看问题,锻炼灵活思维的品质。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争论,教师要善于引导,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较为正确的认识。(教师可运用“从实际出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全面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等观点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2.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只要学好数理化、外语和电脑,就可以立足于未来世界,学不学哲学无所谓。
请简要分析这一观点。
思考提示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我们学习数理化,学好新兴学科,并要终身学习,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哲学是从具体学科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般道理,为学习和运用数理化及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任何时代学习哲学都很有必要。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 唯物主义的含义。
○ 唯心主义的含义。
(2)理解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3)运用
○ 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本课的主要任务 有二:一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但最基本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目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目中,我们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这里应注意一个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用来划分哲学派别的。在哲学上最基本的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因此,不能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来模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阵营。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认识到,绝大多数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作了肯定的回答,只有少数哲学家,如休谟、康德等作了否定的回答。他们的观点被称作不可知论。不可知论的实质是唯心主义。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是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思考,生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当然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研究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就必须首先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能称作哲学。
再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说明第一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1.2“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提示与建议中的要求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讲第一框时,除了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的一般理论外,还应注意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它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这一框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第一目,唯物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物主义,然后介绍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目,唯心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心主义,然后介绍唯心主义发展的两种基本形态。
说明在讲第二框时,建议注意使用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明确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从总体上看,唯物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错误的。当然,唯心主义哲学也可能会适应某一时代的要求,反映时代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一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对唯心主义哲学不应该全盘否定,而应该采取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那样的科学态度。列宁把唯心主义比作“不结果实的花”。这朵花是长在活生生的人类认识的大树上的。
(二)探究活动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在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的问题。哲学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用中国哲学的概念来表述就是天与人、道与器、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知与行等关系问题。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可作为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用(或作为联结第一、二课的导语),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等很多问题上,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呢?为什么呢?这就自然过渡到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的内容。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实践处处涉及哲学基本问题。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对探究活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概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二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哲学的基本问题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正确认识和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处理好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体验不同角色的活动中,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也可以就某一个角色进行深入的讨论。比如,学生在处理自己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时,如何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你是根据什么确定学习计划的?你的学习实际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目,唯物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2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有一问。
这一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具体实例的思考,让学生弄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如有人把信不信鬼神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还有人把是否相信理想的力量、是否追求理想意图、是否相信人类进步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费尔巴哈),也有人把心硬和心软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实用主义者),都造成了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上的混乱。这一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事例分析法,结合该探究活动提供的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同理解的事例,先让学生进行议论,教师不必表态,更不宜急于明确答案,允许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在学生充分议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列举出哲学史上思想家的一些典型观点(详见“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让学生进行辨析,这就为本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合作探究的氛围。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2页)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资料中所反映出的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的归纳与分析,了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谈话法,因为学生对唯物主义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特别是第二问“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需要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揭示出来。也可以将此材料作为巩固练习,在学习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再让学生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第二目,唯心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把人类思维对感觉的依赖夸大为世界对感觉的依赖。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人的思维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没有人的思维就没有客观世界?从中了解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和局限。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主观唯心主义犯错误的原因,同时也应领会到主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讲授法,因为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在学生说出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在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问题上,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唯心主义在世界观上是错误的,又要认识到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发展的意义(详见“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也可以结合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谈谈对唯心主义是“一朵姹紫嫣红的无实花”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概念或客观精神的作用。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感悟客观唯心主义在思维和存在关系上的错误,同时也应领会到客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唯物主义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唯心主义这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借鉴意义进行讨论。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里引导学生对“理”的理解是关键。在汉字中,理字从“王”(玉)部。《说文解字》讲:“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天然纹理,按其纹理进行加工就是“理”。后来,理也作为名词用,并被引申为一切事物的纹理,如肌理、脉理、地理、事理、名理、条理、道理等。朱熹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理”,他对“理”的含义基本解释是“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指人的有目的的行动应当遵循的准则、规范,首先是道德准则),而人的活动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就“理”和各种事物的关系来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他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唯一的存在,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教师结合此探究活动,可以介绍朱熹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国哲学智慧的同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框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含义。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含义。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
(2)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共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来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集中论述这个问题,既是对哲学发展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这个问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1)由其在哲学中的地位决定。在中外哲学发展史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研究的问题也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内容目标规定有:要求学生“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提示与建议中也明确指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解释哲学基本问题的要求,是以前的课程标准(1998年教育部颁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没有的。
(3)由教学的目标任务决定。学生只有了解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才能对哲学的内容有一个宏观和总体的认识,才能了解不同哲学派别和观点,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但这个问题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概括性,学生初步接触哲学,缺乏高度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另外,教师对这个问题的教学掌握的理论深度和层次也是有难度的。尽管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提法存在着争议(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但教材还是采用恩格斯的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
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教学,建议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可以选用哲学史上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开展争辩的史实,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讲点哲学史的东西,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里不要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到对这些问题的评价上)。例如,选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争论的史实(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提出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怎样?“形”和“神”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议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确在这场形神关系的论战中,所谓人的形体指的是物质存在的东西,所谓精神指的是思维(意识)现象。所谓形神关系问题,是各派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哲学上讲的是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从庄子(前369—前286)梦蝶的故事谈起。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按照常识,不管我梦见了什么,梦只是梦,梦醒后我就回到了真实的生活中,这个真实的生活决不是梦。可是哲学家偏要问:你怎么知道前者是梦,后者不是梦呢?你究竟凭什么来区别梦和真实?因此,庄子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按庄子的观点,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前370—前310)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这就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是认为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一是认为事物是不可以认识的。例如,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详见“人物介绍”),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我们是不知道的。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使学生明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2)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内容的教学处理。由于下一框集中阐述这个问题,在这里可以先不作详细讲解。
(3)关于不可知论的内容或含义,教材中没有出现,教学中可不作要求,让学生知道不可知论就是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就可以了。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确立这个问题作为教学重点有以下几点原因。
(1)明确这一问题可以加深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中的两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第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只有进一步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才能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
(2)从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设定来说,明确这一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了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列举一些事例进行讲解(详见“相关疑难问题解答”),我们在本课的“教学资源链接”中也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着重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关于这个问题,在课程标准的提示与建议中有明确的要求“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人们做事情为什么先有计划后有行动?为什么有的计划和愿望能够实现,有的却不能够实现,甚至事与愿违?为什么人们不能只凭自己的意志行事?我们接触的客观对象都是物质,那么什么是“物质”?人人都有意识和精神,那么意识和精神又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社会中生活,那么社会是什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不是虚拟的?人与外部世界是什么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这些问题都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关。
然后,结合大量事例分析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首先要承认自己活动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离开这个基本前提,任何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就像人饿了需要吃饭一样,观念中的饼不能解饿,只有现实中的饼才能充饥。也就是说,人们的实践活动,不管自觉与否,首先遇到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总会这样或那样地解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要做好工作,就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
又如,我们经常会提出“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上帝和神”、“人是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是否能够改造自然”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如果你不相信世界上有神,就不会有遇到事情求神的做法。“眼见”不一定“为实”,说明我们认识事物不仅需要肉眼,还需要智慧的“眼睛”,想问题、办事情要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在实际生活中,凡是达到理想效果的事情,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人们常以“心想事成”来表示祝愿,但心想未必能事成,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想法才可能成为现实。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同我们的生活实际也有密切的联系。相信世界可知与不相信世界可知是大不一样的,这两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状态。相信世界可知,相信世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会经常保持一种乐观的进取精神,相信前人没有认识的事物,一定会被今人和后人所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就会多一些。
总之,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可见,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也是我们解决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实际上是对人们的实际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哲学提升。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因为在人存在的条件下,世界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存在)现象和精神(思维)现象两大类。人的存在与活动,时刻都发生着精神与肉体的矛盾。同时,人们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身的某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关系时,就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再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怎样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问题,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灵魂和肉体、灵魂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贫乏,人们不了解自己身体的构造,无法解释做梦等现象,就把它看作是灵魂的作用,并认为灵魂在人死时离开了身体而继续活动,因而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是人类探讨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原始形式。
到了奴隶社会,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产生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哲学家探讨的基本问题。尽管这一基本问题在各个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它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的历史。西方哲学史围绕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
原子和虚空,感觉和思维是由物体投射出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始基的本原,客观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宗教占统治地位,哲学基本问题被掩盖在神学的外衣下,但一切重大哲学问题的争论都没有离开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内部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就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15世纪下半叶,人们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真理性的认识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这就促使哲学家更加注意研究探求真理的方法,研究主体如何反映客体的问题。因此,认识论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同一性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哲学基本问题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开始把这个问题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些哲学家已经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概括哲学发展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它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3.如何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从理论上看,尽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在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生研究重点的转移,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
首先,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正确解决有赖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正确解决。例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如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在认识论上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但是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截然不同,所以对认识的对象、来源和认识本质的看法也就根本对立,所以我们不能离开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而孤立地认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其次,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所有哲学理论无非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4.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存在着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过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辨和名实之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辨和形神之辨,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辨和心物之辨。这些论辩都蕴涵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
天人关系和名实关系是先秦至两汉时期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天人之辨可以说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始终,哲学基本问题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天”是指自然界还是指主宰万物和人事祸福的天命?人能否对天(自然)有所作为?所谓天命,是将天奉为人格化的神,认为天有意志和意识,世界是按其命令建立和发展的,还是把它看作是自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赋予它以物质存在的意义?因此,关于天是自然界还是神意的天命的讨论就蕴涵着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探究。名实之辨是讨论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名称、概念是思维的形式,因而名实之辨显然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名称、概念是实在事物的反映还是先天就有的?名称、概念能否正确地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实在事物?春秋
战国时期,天人、名实之辨已经发展成为诸子百家的哲学论辩中心。孔子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用“爱人”来解释仁,其主旨是肯定人是天地万物中最优秀最尊贵的,否定天是能以言说下达命令的人格神。荀子对先秦诸子的天人、名实之辨作了总结,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天”就是物质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运动。名称是指称各种事物的,是实在事物的反映。
有无之辨涉及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万物的本体是物质世界本身还是在物质世界之外?形神关系表现为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主体的精神与物质性的形体哪一个是根本的问题。与名实之辨相比,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就由思维的形式(名)和思维的对象(实)的关系,转向思维主体自身和物质的关系,这无疑是更为深入了。
理器问题是与道器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道”与“器”相对,道是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器是具体的特殊事物,道的含义与“理”相同,器的构成元素是“气”,因而道器问题可以归结为理气问题。当时的心物之辨和知行问题紧密地联系着,因为心和物即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认识)和行(实践)的反复活动。理气、心物之辨结合在一起,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气、理、心”三者哪个是最根本的?气是物质世界,理是普遍观念,心是主观精神。可以说中国哲学发展到理气、心物之辨,哲学基本问题已经比较明晰地被揭示出来了,通过理气、心物之辨,围绕着气、理、心三者的关系,形成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以二程(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和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一元论。最终由王夫之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气一元论,达到了传统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高水平的回答。
5.如何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这个问题对初步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议采用讲授法,运用教材中小栏目的问题,援引一些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也可以先给学生提供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让学生谈理解。例如,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火产生了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我国战国时期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我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理”不能脱离物质实体的“气”而存在。德国费尔巴哈认为,“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脱离和先于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的本原。我国明朝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世界万物依赖人的心灵。英国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德国黑格尔认为,“思想不但构成外界事物的实体,而且构成精神性的东西的普遍实体”。在他看来,“客观思想”或“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是依靠笼统的直观,即通过经验观察再加上想象和猜测而形成的理论,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朴素性。例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中国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古希腊和印度也有类似思想,如地、水、火、风说。在西方,古代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形式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立的原子说,他认为不同形态和重量的原子构成不同的事物;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元气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值得强调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的,确信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以近代实验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自发性。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单位。
但由于它把世界归结为原子,归结为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既经不起自然科学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这种唯物主义还有其不彻底性,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的。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著名代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不仅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坚持了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人的感觉或主观意识。如“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等。
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某种超自然的“客观精神”。如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上帝创世说”、“理在事先”等。
6.如何认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人类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例如,近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由最小微粒原子构成的,而当科学证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时,唯心主义就嘲笑和攻击唯物主义说,原子不见了,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的大厦垮塌了。正是在应对这种攻击的过程中,唯物主义才得以科学地规定物质的定义,最终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的科学认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恩格斯)。这就是说,只有涉及世界本原问题时,唯心主义确定无疑是错误的,而离开这个问题,唯心主义的很多观点是很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说,很多精致的唯心主义比许多粗糙的唯物主义对人类认识的贡献要大得多。
人类最早的意识是一种原始神灵的观念,从世界观上看,它无疑是唯心主义的观念。但在原始社会,人能产生这种观念本身是人类认识和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只有人类才有神灵的观念。在此后很长的历史过程中,广大劳动人民都把信仰某种宗教和神灵变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力量,推动历史的前进。一些非常有名的唯心主义命题虽然从本体论上是唯心的,但也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动性时,这些思想起码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例如,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有一点不可以怀疑,那就是我正在怀疑。他极度地强调了怀疑、思考对人的重要性,也是鼓励人们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改造世界和把握人生,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上帝。
从一般意义上说,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从一个个的片面认识开始的,最后才形成了全面、整体的认识。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辩证法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应该理解为对它的超越和包容,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7.怎样理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反对宗教神学,坚持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发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斗争中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但受当时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受资
产阶级的阶级性的局限,它有很大的缺陷:一是机械性,即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三是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社会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如何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确实存在着“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但从哲学派别上看,则只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因为在哲学史上,从来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围绕着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而形成的。它们的对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始终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结合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也存在过辩证的唯心主义;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也出现过辩证的唯物主义。既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又有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9.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仅仅在承认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二是要克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解。不能仅从两个语词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其内涵(英文中唯物主义为materialism,来源于material,物质;唯心主义为idealism,来源于idea,理想),认为唯物主义是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或贪图享受的物质主义,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肉欲、爱财、牟利、娱乐等一切满足感官需求,追求个人私利的龌龊行为;认为唯心主义是轻物重人、追求社会道德信仰的理想主义。这是极其错误的。唯物和唯心是一对哲学范畴,表明一种在关于世界本原、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的特定哲学立场或哲学倾向,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三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交织在一起的。
10.如何认识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社会根源在于: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片面扩大精神的作用提供了社会条件;二是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总是受到社会没落阶级、反动阶级的拥护和利用,从而使其得以保存和流传。
认识论根源在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等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把它们看成是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同时,人类认识过程是曲折的,而不是直线的,如果把这个曲折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断夸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不可知论
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认为我们的感觉、表象、概念、思想能够正确认识世界。一般来说,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是物质派生的,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所说的世界可知只是精神的自我认识,旧唯物主义者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由于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辩证地解决世界可知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科学地证明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是否认人们认识世界或彻底改造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学说。此概念首先由英国的赫胥黎(1825—1895)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的思想在古代就已产生,欧洲近代的主要代表是休谟和康德。其本质是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屏障而不是桥梁,不承认在感觉之外有确实可靠的客观外部世界的存在,不懂得认识过程中本质与现象、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有时不可知论一词也用以专指针对宗教教义而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上帝是否存在、灵魂是否不朽是不可知的。
2.二元论
二元论是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与一元论相对立,它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各自独立、相互平行发展着的实体,谁也不产生谁,谁也不决定谁,都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肯定精神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虽然它承认物质是独立的本原,但在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又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必然倒向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笛卡儿和德国的康德。
(二)人物介绍
1.荀子(约前313—前238)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承认人能通过“天官”(感官)和“天君”(心)的知觉作用认识客观世界,并强调思维对于感觉的辨别和验证。
2.范缜(约450—约510)
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仍能坚持反对佛教,并著《神灭论》。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是“质”和“用”的关系,即“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和神的关系,正如刀刃和刀刃的锋利的关系一样。肯定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修正了以前唯物主义者误认为精神是一种特殊物质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佛教神不灭论。
3.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分离,但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理是本”。强调知先行后,但又认为“知行相须”,注意到行在认识中的作用。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的理学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时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但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
4.王守仁(1472—1528)
明朝哲学家、教育家,余姚(今属浙江)人。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的心学,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
5.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于衡阳的石船山上,著书立说,学者称“船山先生”。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他还用“诚”、“实”、“有”等概念论述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驳斥程朱关于“理气”的唯心主义观点。他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从“道器”关系建立了他的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老子衍》、《思问录》等。
6.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他试图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笛卡儿的沉思是从“怀疑一切”开始的。他认为,我能不能怀疑我正穿着晨衣坐在这儿的炉火旁边?能,因为也许我正赤身睡在炕上却梦见自己坐在这儿。而且,一个精神病人也可能产生这样的幻觉,我也许正处于与精神病人相同的状态。用这种怀疑的眼光来看世界,就没有什么事物和知识是不可怀疑的了。他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他的意思是:我在想,眼前这一切都有可能不是真的,但“我正在想”却是一个确定不疑的事实。从这里,他引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我思故我在。”由此,他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7.贝克莱(1684—1753)
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与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与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等命题,宣称存在的只是我的感觉与我自己,人们的认识对象是自己的观念和“感觉的组合”。他认为,物质就是“虚无”,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它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在人的心中也没有与之相应的观念。他认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
8.休谟(1711—1776)
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近代欧洲不可知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他曾担任过驻法使馆的秘书和负责外交事务的副国务大臣。在政治上,他反对封建专制复辟,害怕人民革命运动的再起,他的信条是在所有的政治斗争中都“保持中庸适度”的态度。在哲学上,他表现出调和妥协的中间派色彩。他虽然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但拒绝承认经验以外的任何存在物;他既怀疑上帝的存在,又怀疑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经验范围之外的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建立了近代欧洲第一个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休谟认为,认识不能越出经验的范围。他从感觉出发,认为感性知觉是人的认识的唯一对象。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各种知觉,世界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束不同知觉的组合,至于知觉之外是否存在着一个能产生知觉的东西,这个东西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这是我们无法知道的。休谟否认上帝的存在,他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明确表示,“绝对否认从这个世界确定神的存在的推论”,从而把上帝赶出哲学领域。
9.康德(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康德在前半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也称《宇宙发展史概论》)是康德前期最杰出的成就。他从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出发,提出了太阳系起源于星云的假说,认为宇宙是一团稀薄的云雾状的物质粒子,由于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在旋转的运动中逐渐地密集、凝聚而成了太阳、行星和卫星,这就推翻了牛顿的“上帝第一推动力”的说法,第一次把天体看成是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康德在后半生主要研究哲学。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和妥协。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矛盾的体系,其主导方面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同时又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
(三)辅文释疑
1.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教材第12页)
在《国语》、《左传》、《老子》著作中所说的“阴阳”,是指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战国以后,阴阳概念进一步提升,含义日趋宽泛,译为今语,大致相当于矛盾的两种属性或两个方面。如明与暗、热与寒、上与下、外与内、强与弱、进与退、动与静、天与地、君与臣等,皆前者为阳,后者为阴。《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是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就荀子这句话来说,他认为天地宇宙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阴阳二气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天地相合,阴阳两种相反的力量和属性结合到一起,运动变化和发展,就会有世间万物的产生。
王夫之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性的气,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基本要素内部又具有两种属性,这就是阴与阳。所以,他说:“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所谓太虚,就是指广袤无际的太空,也就是宇宙,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说到底都是阴阳二气。北宋的哲学家张载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如果你认识到了宇宙是由气构成的,那么,你也就明白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性的“有”,而不是空洞的“无”,“无”是不存在的。
世界的本质是“气”,那么“规律”、“原理”、“法则”、“必然性”等,它们与气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王夫之把这些东西叫作“理”。他认为,理依附于气,理存在于气中。因此,世界的本质是气,不是理。
2.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教材第13页)
理和气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朱熹是宋代明确提出理气关系,并予以系统阐释的哲学家。
如果我们分析事物就会发现,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形”,二是它的“性”。“形”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的外形和材料,如我们面前的一张桌子,它是由木料做成的,这些木料就是“形”。如果没有这些木料,我们便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如果只是有木料,而不懂得制造桌子的原理和方法,桌子照样做不成。这里的原理和方法,我们把它叫作“性”(或称作“理”)。
可见,桌子实际上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一是木料(形),二是原理(性、理)。朱熹把前者称作“生物之具”,把后者叫作“生物之本”。“生物之具”,就是生成万物的那些材料,朱熹把它叫作“气”;“生物之本”,就是构成万物的那些原理,朱熹把它叫作“理”。那么,构成事物的这两个方面──理和气是什么关系呢?朱熹认为,这一关系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若从具体事物的角度来看,理和气是互相依赖的,谁也离不了谁,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具体事物的产生。没有木料做不成桌子,没有桌子的制作原理,同样做不成桌子。所以,他说:“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但是,从发生论的角度来说,究竟是谁先谁后、谁主谁从呢?朱熹认为“理”是在先的。没有产生宇宙时,宇宙的理,就已经存在了;宇宙若是没了,山河大地塌陷了,宇宙之理,山河大地之理,依然会存在。所以,他说:“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他甚至认为,“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这就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一途而不能自返了。
(四)资料选辑
1.形神关系的论战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为什么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范缜“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2.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
当代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了一个名为“世界3”的理论,他认为存在三个世界,即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世界1即物质世界,就是宇宙,地球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点;世界2即精神世界,是人类知识、主观经验、精神状态的世界;世界3即客观知识世界,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它由语言、艺术、科学等构成。他承认先有世界1,后有世界2,最后才有世界3。世界3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44 但它一出现,就“如同桌子、椅子是实在的一样”,也是客观存在,是独立于世界1和世界2的。这种世界多元论的主张在哲学上是站不住脚的。但强调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今天特别有意义。
3.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
哲学基本问题一旦以明确的形式提出来,争论就接踵而至。围绕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论断的争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从未间断,前后发表论文上百篇。归纳其中的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传统”论。这种观点认为,自人类产生哲学一开始,就存在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史都贯穿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是“否定”论。它包括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古代到当代的整个哲学发展史不存在一个基本问题,甚至同一时代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基本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没有多大意义,相反还给以后的哲学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把哲学家分成两大阵营,就会禁锢人们的头脑,束缚哲学的发展,把哲学研究简单化,以致发展到对哲学的研究采取贴标签的方法,而且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三是“过时”论。有学者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在近代的一个短时期内才有意义,之后,马克思通过对实践观点的论述,实际上已经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确立为新时期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是“发展”论。早在1988年就有人提出,要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取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此后,仍有一些学者重复这一观点,认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应当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而要求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当作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选自:韩庆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疑难解析》)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为什么?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3)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
(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5)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6)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45(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8)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
(1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思考提示
(1)意思是指,没有有形的物质,就没有精神。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2)意思是指,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精神不过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3)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4)意思是指,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5)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6)意思是指,气作为物质实体是“理”存在的依据,“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7)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8)意思是指,鬼不过是人们害病时由于恐惧而造成的主观幻觉。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9)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10)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辨析
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思考提示
(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46(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强调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
3.议议
“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的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什么错误?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说明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考提示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列举事例略。
4.有人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提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从根本观点上看,由于唯物主义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质,是正确的。
从哲学发展的过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斗争而发展。唯物主义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上也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因而不能说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体系中也有一些合理的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思想,也有一些唯心主义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理论的素材,因而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
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都应采取辩证的态度。
5.列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
思考提示(略)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理解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运用
○ 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8(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学生要在实践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回答什么是哲学、第二课介绍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过渡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阐述。可以说,本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第一课重在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发现哲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不脱离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第二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不同的哲学,让学生认识到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哲学研究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让学生认识到哲学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并从整体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本课以后的内容(第四—十二课)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论述。在这一意义上说,本课又是全书的一个总纲,它所讲到的实践的观点贯穿全书。学好本课内容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全书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主要负载的任务,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入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是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理论上明确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就是第一框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两目。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从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是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来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这一目包括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说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第二自然段进一
步指出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是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因此说,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历史上的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精神上的精华,因而应该有那个时代的“真正的哲学”。在今天,称得上我们“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目包括三个自然段,讲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进而说明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它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即哲学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另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引导功能,即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未来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框是本课的落脚点,主要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这一框分为三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这一目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三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一目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目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说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说明第二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示与建议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原理》第一条说:“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的认识应当站在这个高度上。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二框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必须牢牢抓住实践范畴。无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还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都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三篇:《生活与哲学》 教师用书
《生活与哲学》教师用书
前言
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
《生活与哲学》这门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在这门课和这本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什么?这是首先要明确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课程的基本性质就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门课要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不能把它讲成哲学概论,也不能用其他哲学派别来冲击和淡化这门课的主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当然,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长河中予以考察,让学生在与中西哲学的对比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现实力量。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这不是一句空话。应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教材力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建构,通过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的科学真理性和指导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比如说,哲学是怎样起源的,这原本是一个哲学味道颇浓的话题。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中。通过对案例、情境和问题的思考,引出结论: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有生活和实践,就会思考,因而就会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们在“专家点评”栏目中,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供给了学生。这师徒二人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惊异”、“迷惑”,这对不对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谁更高明呢?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惊讶”、“惊异”、“迷惑”等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怎样产生的?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可见,柏拉图师徒对哲学起源问题的追问停留在了半路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问题追到了根子上。
新教材既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又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导向。这种导向不是生硬地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逐步引导自然而然地完成的。
二、《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突出特点
教材的编写是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作指导,全面贯彻课标的各项要求,吸收了近年来学界取得的新成果,纠正了一些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并不科学的说法,因而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其重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的第一个重要特点是贴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政治课和时代发展的关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每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都要体现时代要求,都要贴近时代,都要有时代感和使命感。哲学尤其应该如此。这是由哲学自身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决定的。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应该体现时代的精神,解决时代的课题和任务。离开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哲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这些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的“心理”、“观点”、“知识”和“理论”就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位历史学家说,历史是哲学的姥姥家。的确如此,历史时代是孕育哲学的母体和沃土,离开了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就没有哲学。只有脚踏现实的土地,理论才会有生命力;只有跟上时代的节拍,理论才会有说服力。因此,贴近时代,对于《生活与哲学》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教材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实际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关系
构建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使《生活与哲学》成为一本有实效性的教材,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基本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一种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
哲学产生于人们对生活、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的追问和反思,因此,如何从具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致力探求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首先是我们的社会实际生活。因此,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
如果我们认识和处理不好这一关系,哲学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就会以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只是某种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无关的书本上的东西,就会导致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甚至敷衍了事。
这里所说的实际生活,即社会生活,对此不能只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仅仅理解为个人的生活,更不能只看作是休闲、娱乐和学生周围的琐事。它当然也包括学生的个人生活,但它是指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中国的和外国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丰富内容。当我们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哲学而从无比丰富的生活的海洋中选取素材时,取舍的标准首先不是空间上的远近或时间上的古今,而是是否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密切相关。某一思想或事件,尽管在时空上离我们很远,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典型的意义,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能力、素质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系重大,就属于我们应当选取的范围。相反,某些事情尽管发生在今天,出现在我们身边,但不具有典型意义,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影响甚微,就不在我们选取的范围内。
理论之树怎样才能常青?理论必须脚踏现实的土地,立足时代的发展。离开了实际生活,理论就没有根了,就变成灰色的了。只有来自生活的理论,才能解释和说明生活,才能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
因此,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始终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图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三)教材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学生,致力于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适合学生成长的特点结合起来
如何让学生感觉到上好思想政治课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上好这一课,就无法很好的立足社会,无法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探索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着力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贴近学生,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识发展规律来编写教材,把对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用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写进教材。选取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在选择知识、原理和素材时,必须牢牢把握和遵循的原则。
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是什么?把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用什么样的思想教学生,才是对学生有益的,能帮助他们走向光明的前途,拥有美好的未来?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世界和人生,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取得成功。所谓正确地认识世界和人生,就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看世界时不出偏差,才会在生活中不碰壁,游刃有余,取得成功。因此,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学生自身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真理从来都是益人的,谬误永远都是害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是真理,人类发展需要科学,社会进步呼唤真理。学好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可以终身受益。
(四)教材的第四个重要特点是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把知识的传授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的奠定,同课程设计的开放性、实践性是紧密联系的。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我们在课程设计上特别注意在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仅仅理解为走出课堂,从事社会活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能片面理解为放弃课堂的传道授业,离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完全由学生自主研讨和辩论。正确理解和运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前提。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思考呢?掌握知识是学生进行正确思考和形成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教材决不是不注重知识传授,而是改革创新知识的传授方式。在这一点上与传统有别。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特别注意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呈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目标。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不是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到,教材中所讲的那些原理是经过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这样这些原理才能进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化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血液,流淌在他们的体内。
第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关键,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
教材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穿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材的编写首先把眼光放到学生身上,致力于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坚持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认为学生凭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该把教材理解为实施课程标准、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同加强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相统一的。教材在选择知识点时,充分考虑了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用明确的语言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既注重克服说教式和成人化倾向,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又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确保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在预设的轨道上、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编写《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基本思路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手段,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该模块的基本内容。
我们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四个单元就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第一单元,主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看待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三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的即矛盾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
第四单元,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对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模块核心问题的回答。这是本课程的主线,也是这一模块的基本设计思路。
四、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教材
四本必修课教材,在体例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大致相同,但也各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本教材的体例特点
本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单元是构成本教材的基本单位,每单元由单元导语、课文、综合探究三部分构成。单元导语简要地告诉学生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意义。
课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每课由课文导语和框构成。课文导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课的目的和意义。框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它由若干目构成。作为量化教学 内容的基本单位,每框大体按一学时安排。目既是构成框的基本单位,也是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它主要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构成。
正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虚框内的仿宋字,二是宋体字,前者我们称之为“探究活动”或“思维过程”,后者我们称之为“原理”。辅助文由三个栏目构成,一是“名言”,二是“专家点评”,三是“相关链接”。
(二)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我们学习原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路径,它往往是通过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思考,让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使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正确使用教材的重要环节。
关于探究活动的使用,希望教师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在呈现每一个原理之前,都先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作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原理无例外地全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主张,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的原理,学生容易产生混乱、模糊和怀疑的原理,应该通过“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来完成。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产生的知识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成为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第二,一般来说,“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与后面的宋体字所呈现的原理关系密切,二者都属于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思考学习“探究活动”中的内容是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的原理才是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提供给学生另外的案例、情境和问题,从而得出宋体字所表达出的思想和观点。
(三)正确使用课文中的“辅助文”
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开拓和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辅助文有三个栏目:“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一般来说,“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它与正文的关系同“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相比更密切一些。“专家点评”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它同正文的关系较“名言”远,较“相关链接”近。“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同“名言”和“专家点评”相比,它与正文的关系,就远了一些。
教师可以围绕正文内容,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的特点使用这些内容。有些辅助文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讲解和辅导。
(四)正确使用各单元后的“综合探究”
各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和前面的课文,同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每一综合探究可安排一学时。从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实施的角度来看,综合探究的功能有二:一是综合,二是强化。所谓综合,是指围绕一个主题,把本单元所涉及的与此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第一单元就是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作出的系统总结和概括,第三单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作出的总结与概括。所谓强化,是指一些综合性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放到综合探究中学习。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等,分别在第二、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中予以呈现。
综合探究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环节,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探究路径参考,一是理论评析。前者大致相当于课文中的“探究活动”,后者是综合探究主题思想的集中表达,教师应给予系统的讲授和指导。
总之,综合探究是《生活与哲学》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生活与哲学》教材,着眼于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力图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它要求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力图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在一起,使教材不仅在思想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富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评价机制上凸显了自己的特色。
与知识相比,能力更重要;与能力相比,素质更重要。能力以知识为前提,素质以能力为前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哲学课程一样,《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但是,该课程的目标又不仅仅在于此,它让学生在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五、总体教学建议与课时安排
(一)教学原则建议
1.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
以实际生活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论是知识引入、情境设计,还是活动安排、问题切入,都应该密切联系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耐人寻味的材料或问题,帮助和启发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到生活需要哲学,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2.注重展开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思维过程获取知识,也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哲学思维训练和培养,运用分析和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际生活的事例中逐步掌握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提高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一内容时,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入手。由于学生初学《生活与哲学》,还没有学过“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等哲学概念,理解这一问题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分为两步进行教学。第一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富有哲学寓意、充满智慧的名言和成语,以及相关资料。第二步,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人类的智慧与生活实践、人自身的关系,就容易得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人类的思想精华与人的思维活动有什么关系”(不同时代哲学家的经典之作与不同时代的生活实践、人们的思维水平的关系),从而懂得“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领略了人类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也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拓展了思维。
3.鼓励探究和争辩
哲学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争辩,是学习哲学的重要教学原则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性和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及时发现、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总结、归纳所学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在讨论或辩论中弄清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和获取知识与智慧。
例如,关于“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探究和争辩中,明白什么是具体的看法和观点,什么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而弄清世界观的含义,即从具体看法、具体观点过渡到总的看法、根本观点,从“小道理”过渡到“大道理”。
(二)教学方法建议
1.情境导入 这是一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从而加深对观点和原理的理解。但需要强调的是,作为情境导入的材料,必须体现所要阐述的观点。
2.多种手段交替运用
精心设计和制作课件,发挥多媒体及网络的作用,是现代化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极为丰富的表现力,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达到声画同步,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激发学生兴趣,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师生对话交流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让学生只限于听讲、记忆、复述,而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师生对话中,深入理解教材阐述的观点。
4.开展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观察、表达,促使学习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例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时,可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和周围环境等事例,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观点的理解。
5.注意利用“思维过程”、“名言”、“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
有些哲学理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可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理论课教学的模式,不要简单地从概念入手,直接进行理论分析,而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逐步展开思维过程。同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逐步向新知识过渡。
6.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一般的结论,使学生加深对观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使学生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在何处。同时,还可以结合实践的概念,以实践为基础对比新旧哲学的差异,进而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六、教学评价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要求,我们要做好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知识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行为表现,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同时也要正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
要关注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思考和分析的情况,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学活动是评价的重要方面,关注和表达本身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反映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还可以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参与程度等,给予评价等级。
(二)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采用课堂思考及回答问题与学期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是评价教学的方式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参与探究性学习等表现,都可以作为平时的学习成绩,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试题测试
试题测试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途径。试题测试可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卷试题可以侧重思维的发散性;闭卷试题则注重知识的基础性。试题的设计要注意概念的准确,又要体现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能正确地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避免学生陷入“要么是,要么不是”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四)撰写论文或随笔
通过学生撰写的哲学小论文或随笔,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例如,针对某一种思想、观点或某一种社会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进行分析说明,撰写哲学小论文,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写一事一议即随笔,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或随笔进行评价时,要客观、准确,以利于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和对教师的信任,也可以使教师获得重要的教学资源。
(五)做读书笔记
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作出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生在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原著、哲学名家传记以及通俗哲学读物后,做的读书笔记,能反映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学习和自己动脑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直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风格和气质,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情。
(六)社会调查
通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例如,做一次调查活动,从学生确定调查活动的主题,拟定调查提纲,采取的调查方式,如何分析和评价调查活动的结果等能看出学生的能力。
(七)行为评价
哲学的教学,首先应当注意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是否关注时代、热爱生活,是否能用所学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等,最终都体现在行动上。因此,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评价内容。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本单元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第一单元既带有结论的性质,同时也和其他三个单元一样,都是构成本教材不可或缺的内容。
从知识体系来说,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从能力目标来说,本单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识别不同哲学派别的本质,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增强学生把握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功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因此,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一条主线就是哲学和生活、实践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介绍什么是哲学、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阐释,都是置于生活、实践和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的。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哲学的含义。
○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理解
○ 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 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 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
(3)运用
○ 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 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提示与建议: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许多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的故事,表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绪论,主要负载的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的关系,二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说明本课课标要求的基本要点有三:一是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二是哲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三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其中一、二是理解本课的难点和突破口,三是重点。围绕这三方面的内容,本课设计了两框,其中第一、二两个内容作为第一框,第三个内容作为第二框。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这一框实际上是解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名称,也是为了破除学生对哲学的神秘感,克服学生对哲学的距离感。为此,我们设计了两目:一是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二是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第一目实际上讲的是哲学的起源,第二目则涉及了哲学的功能。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目讲的是哲学的起源。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任何哲学智慧和思想都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二是任何哲学都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世界进行追问和思考的结果。
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在实践,每个人都在思考,每个人都在追问,而哲学就产生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由此学生就不难得出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这一目讲的是哲学的功能。
首先,从哲学的本义上看,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其次,从哲学的功能上看,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得更好,这是毫无疑义的。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一视角,我们也可以立起我们的论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说明在讲第一框时,我们既要注意克服学理化、教条化的倾向,又应克服庸俗化的倾向。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知识点:一是哲学的起源,二是哲学的功能。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每个人都思考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连小孩子的思维也涉及了哲学。因为每个人都在生活、实践、追问,因此,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和生活发生关系。哲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哲学的功能也表明生活处处有哲学。真正哲学的功能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简单地说,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学问。既然每个人都在生活,因此,每个人都和哲学有关系。这样通过“哲学的起源”和“哲学的功能”两个知识点说明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这一框主要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第一目主要从哲学研究对象的角度揭示哲学的内涵,第二目则主要从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角度回答什么是哲学。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世界观的产生入手,讲到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再讲到用世界观作指导如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论)。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具体的知识──哲学知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入手,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和哲学的基本内涵。
说明在讲本框时,除了讲清楚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外,还应该让学生把握哲学思维的特点,即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把握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反思、概括和总结。从这个视角把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一切哲学智慧和思想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共有两问。第一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如在仁的方面,孔子不如颜回,但孔子的高明在于他能够做到当仁时就仁,不当仁时就不仁;在辩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贡,但孔子高于子贡的地方就在于他不像一般辩者那样只知道夸夸其谈,而是大辩若讷;在勇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路,但孔子高于子路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是像子路那样只是逞一时匹夫之勇,而是当勇则勇,当怯则怯。因此,孔子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从对立中把握统一,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合理的度,这是一种很高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正因为如此,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来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也不会换。
但是,对此问题的回答并不是我们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初衷(在没有学习哲学以前,学生也不可能对这一问题作出哲学的回答)。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哲学。因此,第二问是这一探究活动的落脚点,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哲学的关注。第二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道”不是从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孔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任何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最终都形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有的人却做不到?有的人读完了一本书,会有许多的心得和体会,有的人则什么也谈不出来?当我们痛苦、迷茫和彷徨的时候,为什么高明的智者就能够给我们解除困惑,指明前进的方向?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哲学的智慧产生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哲学的智慧可以让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游刃有余。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5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共有两问。第一问,是为了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就连儿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具有哲学性质的内容。第二问,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积极启示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引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在思考中体悟哲学并不神秘,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操作建议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由教师概括并上升到哲学高度,鼓励和肯定学生已经探究哲学问题了。教师还可以结合哲学史的内容,说明“思考”、“追问”和“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点,并揭示它对哲学思想和智慧的形成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哲学,同时感受到思考使人聪明有智慧。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5~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说明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关系,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问,主要是说明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操作建议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做法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并进行评价。说明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人的世界观、哲学素养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举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讨论,说明思维方法对于人们认识事物有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具有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第一问,主要是说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第二问,是为了说明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操作建议
教师在组织探究这个问题时,还可以联系实际设问,列举人类无视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7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哲学世界观,它同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的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
操作建议
教师可引导学生列举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分析哪些观点属于零散的、自发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哪些观点属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并说明理由。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方法论。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第二问,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他的为人处世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此引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系。操作建议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系。建议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说明“观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再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关系。教师还应提示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引导人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做事,得到不同的做事结果。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最一般的本质、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思维的特点是反思、概括和抽象。具体科学是关于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规律性知识,哲学则是从这些具体科学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知识。
操作建议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水果”与“西瓜”、“苹果”、“梨”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然后再扩展到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思考哲学为什么会发展,是什么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认识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操作建议
建议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这两个问题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读原文,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点。这一论断,一方面揭示了哲学思维的反思、概括和抽象的特点,说明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作为从具体知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人的世界观会对他的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第二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的思考,认识到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没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操作建议
虽然学生都非常熟悉牛顿定律,但是对牛顿的世界观并不见得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应该抓住牛顿的事例,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世界观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无论是研究社会科学还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们,都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热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框题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自发的世界观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们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与爱智之学
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Philo是爱或热爱,sophia是智或智慧。英文philosophy的意思是“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人西周19世纪后半叶翻译过来的,他借用了汉语的“哲”字,省去了英文中的“爱”字,译为“哲学”。
为什么没有译为“智学”呢?因为哲和智,意义相同。《尔雅》和《方言》都有“哲,智也”的说法,因此,译为哲学或智学,其含义是一样的。
为什么省去了“爱”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解释是,知识和智慧属于神,而不属于人。他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所以,人不可能拥有智慧而只能是追求智慧,人可以称为“爱智者”,而不可以称为“智者”。到了19世纪后半叶,人们对世界、对于知识和规律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需要通过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候“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中的“爱”字,就无多少实际意义了。
中国古代无哲学一词,而有哲学之实。《易传·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就属于哲学的范围。“道学”、“理学”、“心学”、“义理之学”、“玄学”、“学术”等都是中国人言说哲学的特殊方式。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无疑可以给人以智慧。但哲学的智慧和其他科学有所不同。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为一个人对宇宙、人生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即让人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冯友兰先生说过,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一位台湾学者认为,“定位宇宙,安排人生”。具体知识和哲学对于人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知识使人成为某种人,而哲学使人成为人”。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是要成为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都要生活,生活才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意义和归宿。
哲学的智慧还表现在它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还不如不过。同样的境遇、同样的条件,为什么有的人在生命历程中不断获取 着快乐和成功,有的人却在痛苦和失败中不能自拔;同样面临艰难和困苦,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笑对人生、应付自如,有的人却总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这里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这个世界。说到底,就是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哲学又可以说是关于生活的艺术,它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幸福生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生活着,但与其说是“生活着”,毋宁说是“活着”,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什么才是幸福,并自觉地反思自己现有的生活,以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哲学的智慧来自生活和实践,来自人们对世界的深深的关注和思考,来自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有了这种思考和关切,中国的先哲才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才会自觉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有了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马克思才会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出路,探寻人类解放的道路,创立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不是“单纯的思辨”,不是“贵族或有闲阶层的奢侈品”,而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而人和世界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构成哲学反思的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发展的动力。而且,哲学问题的真正解决以及解决得正确与否,都离不开实践。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遇到过顺境和逆境,总结和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正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这些经验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提示人们遇到事情时应该怎样做得更好,怎样做会出现问题,经过日积月累,人们就聪明起来了。当人们把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就形成对世界一般的观点和看法,用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指导实践活动,人们就会变成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如果没有实践活动,人们不与外界打交道,就不会思考这些问题,就不会有哲学的智慧。诚如马克思所说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1995年第2版。)
实践需要哲学。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活动目的的设定有两个基本前提:对外部世界的正确把握和对人自身的需要的科学理解。哲学为活动者提供了一个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反映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为人们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供一般的理论和思维前提。
此外,哲学作为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人类活动需要方法,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方法。而任何活动,都需要哲学的方法,这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规范和准则。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实践的结果并不总是预期的。人类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现实结果之间的不一致,使对实践结果以及整个实践活动过程本身的评价成为必要。哲学以其独特的批判功能对人们的实践产生导向作用,帮助人们揭示活动失误的根源,为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指明了方向。
强调哲学对实践的最终依赖性,强调哲学要研究实践中蕴涵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不意味着哲学的独立性被取消。相反,哲学之所以能够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人们以哲学的独特的方式关注着实践的发展,将实践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加以提炼、过滤和升华,转化为真正的哲学问题,继而以真正的哲学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指导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来源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为什么又说它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呢?
哲学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概括的是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从而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提高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认识水平也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哲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把握好二者关系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哲学上说的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不同科学在揭示各自学科的规律的同时,也在为人们提供一种认识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例如,数学是揭示现实生 活数量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它又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供操作的具体的数学方法。具体科学的方法是指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哲学讲的方法论是一般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观点指导方法。当用世界观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会体现一套与之相应的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另一方面,方法体现观点。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总受一定的世界观支配,方法论又体现世界观。可见,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第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表现为方法论。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最初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看法局限于所接触的事物。例如,通过与某人接触,你觉得他非常善良,乐于助人;后来,你又发现他很诚实,时间长了你就得出自己的看法:他是一个很实在的“好人”。正是人们通过对一事一物的看法进而形成对同类具体事物的观点。所谓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看法和观点。我们可以把世界分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领域,由于这三大领域所研究的问题不同,所以形成的科学也不同。当人们把自然、社会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概括地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形成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时,我们就把它称为“世界观”。例如,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变化和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人的思维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我们把“世界是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称为世界观的一个观点。可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世界有所认识,形成对世界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就有一定的世界观。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没有加以论证和系统化,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们称它为朴素的世界观。又由于每个人的立场、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等有差异,其所处的境遇、生活经历及其对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形成的世界观会各不相同,甚至是彼此对立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一种体验,它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这种非系统、缺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当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特别是人类的思维达到一定水平时,哲学家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就上升为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
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的领域和方面,它揭示的是这些领域和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这些领域十分广泛,大致分为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和思维科学领域。具体科学一般有比较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所分属的领地。它们直接面对世界,探究世界中隐藏的各种奥秘和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具体科学相比具有一般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是“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哲学是探究这种普遍的、一般的规律,所以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具体科学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哲学具有“反思”的特性,是对具体知识的“再认识”、“再反思”。因此,黑格尔把哲学比喻成猫头鹰,猫头鹰的特点是夜晚才起飞,比喻哲学的“反思”特性。由于哲学命题具有概括性、一般性、抽象性,许多人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说成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准确地说,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例如,哲学和物理学,常有人说它们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作为并列的学科,它们并不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应该说,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并不是建立在对世界的直接观察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之上。因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这个基础发生了变化,哲学也会随之变化。与古代科学 技术相适应产生的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与近代牛顿力学的成熟相适应产生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三大科学发现相适应产生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又有最新的哲学研究成果。但是,把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其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看法。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等是它的具体表现,哲学是它的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世界观的斗争,主要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2.方法论
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科学,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是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是具体科学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各门具体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最一般的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们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发展,相互论证,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彻底地唯物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揭露了唯心主义以及一切神秘主义产生的秘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不像以往的哲学那样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是为了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以伟大的认识工具,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优秀精神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对人类各门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为各门科学提供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各门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人物介绍
1.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与前470之间)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辩证法大师,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爱非斯城的贵族家庭,著有《论自然》。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万物生成的过程是:火生成了气,气生成了水,水生成了土,而土又还原成火。他明确提出了运动变化的观念,认为世界万物是永远流动变化的。他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他看来,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按照规律进行的。他还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认为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如善与恶、醒与梦、生与死等;对立面又是相互转化的,冷可以变成热,热可以变成冷,湿可以变成干,干可以变成湿。不仅如此,他还看到了对立面斗争对事物产生和发展的作用。赫拉克利特以朴素的形式表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的辩证法是古希腊自发辩证法的最高成果,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2.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家庭。早年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并从事宗教、道德等方面的说教和宣传。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其言行是由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尼等人记载下来的。苏格拉底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反对用哲学研究自然,要求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宣扬神学目的论。他认为,神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它有目的地安排了世界上的一切,哲学研究自然是毫无意义的,应该研究自己、认识自己。在他看来,哲学的基本任务是论证道德理论,把握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在宣传宗教道德观点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套论辩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话和问答揭露对方思想中的矛盾,在克服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使对方接受一般的道德概念。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辩证法”一词的含义。在教育思想上,苏格拉底反对灌输法,提倡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知识即美德”,只有具有知识的人,才会具有美德。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就是培养德性的过程。他主张在教学中采用谈话的方式,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也称为“产婆术”。
3.柏拉图(前427—前347)
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逐步建立起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传世的哲学家,著有《理想国》、《法律篇》等。他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念”,现实中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人的知识来源于对“理念”的回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人说,柏拉图之后的欧洲哲学思想都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4.黑格尔(1770—1831)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生于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曾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大学毕业后,做过几年家庭教师。后任报纸编辑、中学校长、大学讲师、教授和柏林大学校长。黑格尔是在法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时朝气蓬勃,非常激进。他还深受著名诗人歌德的影响。1818年,他到柏林大学任教后,公开美化普鲁士专制制度,号召人们同现实妥协。尽管如此,他仍对思想激进的青年大学生深表同情和支持,甚至承担风险营救被捕青年。他肯定法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并力图从哲学上论证法国革命掀起的历史新浪潮势不可挡。
他还是个渊博的学者,讲授过数学等课程,研究过天文学、光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主要哲学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黑格尔把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推向顶峰,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同时,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中,也具有大量的、丰富的和创造性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基础,是世界的核心和命脉。绝对精神通过自我运动辩证地发展,从精神、纯思维开始,经过自然发展转化为物质世界,然后又回归到精神、思维。他并以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论述了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他还详尽而生动地阐述了辩证法内容的许多方面,如矛盾是发展的内在根源,发展是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转化,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真理和人的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等。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哲学,吸取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容,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
(三)辅文释疑
1.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教材第5页)
这是马克思早年在莱茵报工作时的一句名言。马克思此语强调的是哲学源于生活,扎根于现实,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哲学以比较抽象的概念的形式反映生活实践,它的形式具有抽象性,它的内容却是现实的。“人脑虽然不在胃里”比喻哲学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并不直接蕴涵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中。“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比喻哲学的内容具有现实性,它不能超越于世界之外,不能脱离生活实践。
2.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教材第5页)
人们在懂得逻辑学之前,就已经按照逻辑规则思考问题了;人们在懂得牛顿力学之前,就已经按照力学的原理来改造世界了;人们在知道辩证法之前,就已经按照世界的客观规律思考问题和从事实践活动了。一旦人们认识了逻辑学、牛顿定律和辩证法,就对自身的活动有了自觉性,可以更好地利用它指导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恩格斯这句话强调哲学(辩证法)并不是脱离人们生活的高谈阔论,而是蕴涵在现实的生活中的,人们认识和把握了它,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四)资料选辑
1.牛顿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对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积极作用
牛顿(1642—1727)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明显的。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他提出了四条自然哲学的“推理法则”。这些法则的基本思想是:自然界存在着确定的内在因果规律性,自然界具有客观的统一性,“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物的普遍属性是它自身固有的,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检验研究结果的依据。这些都说明牛顿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承认科学实验与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承认实践在科学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尽管这些思想是不稳定、不彻底的,但他的世界观是他取得伟大科学成就的决定性原因。这点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问世后,许多科学家都在探索:是什么原因支配行星如此有规律地绕日运动?开普勒本人和许多人都猜测是某种力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唯心主义的影响,开普勒把这种力归结为太阳具有运动的灵魂,说什么行星是在太阳“德性”感召力的作用下才有“意识”地运动起来的。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胡克曾提出太阳对行星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假设,他在给牛顿的信中曾明确假定“吸引力与两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牛顿摒弃了关于行星运动的唯心主义解释,确信它可以从自身得到说明,并认定物体普遍存在引力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性。这与他自己提出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推理原则是一致的。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又借助于他自己所创立的微积分数学方法,牛顿终于用严格的科学形式解决了行星绕日运动的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仅如此,牛顿对一种理论只有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立这一思想也坚信不疑。在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他立即从事实验验证工作,并提出了几种验证方法。他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出地球的形状在两极是扁平的,扁率为1/230。这与当时认为地球沿两极处伸长的传统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因而遭到激烈的反对。1735年,即牛顿去世后8年,巴黎科学院实际测量的结果,证实了牛顿提出的地球两极是扁平的结论,因而也在一定范围内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试想,如果没有确信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自发唯物主义思想,没有确信引力具有相互作用和普遍性隐藏在微积分理论中的朴素辩证法倾向,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荣耀会降临到牛顿头上吗?当然,牛顿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又包含着明显的形而上学性。例如,他把一切相互作用都归结为机械力的作用,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外力推动的结果。这就使他在找不到行星绕日运动的初始切向力时,屈从于神学,把太阳系运动的原因归到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之上,从形而上学走向了唯心主义。在自己已知的领域内,无情地撵走了上帝;在自己不知的领域中,又虔诚地请回了上帝。实际上,上帝=我不知,这是那一时代自发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科学家的通病。
2.康德提出星云假说时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
成为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之一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从康德(1724—1804)开始的。青年时代的康德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他在这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两大假说──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星云假说、关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的潮汐假说。与后期康德作为一个二元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不同,青年时代康德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比较明显的。没有哲学思想上的大胆创新,要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星云假说,是不可能的。
第一,康德反对当时天文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神学迷信,确认世界的物质性。虽然康德在叙述星云假说时使用了“上帝”、“最高智慧”等神学用语,但实际上坚持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观点,并从这一点出发说明一切。他坚决排除“造物主”的创造和操纵,反对“一只外来的手”介入物质的宇宙。他甚至宣称:“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在唯心主义和神学仍然统治着天文学研究的时代,康德敢于坚持这种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康德反对自牛顿以来“一切运动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传统观点,坚持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本身来说明宇宙的变化和发展,从而使科学从外因论的形而上学的泥沼中走了出来。牛顿由于受形而上学思想的束缚,只看到引力相互作用,没有看到有引力必有斥力,又沿外力推动一切的错误思路走下去,所以必然无法解答行星绕日运动的切向力从何而来的问题。康德则不然,看到了有引力必有斥力。恩格斯指出:吸引和排斥在这里不是被看作所谓力,而是被看作运动的简单形式。康德的辩证法思想帮助了他,使他看到了斥力的作用,并用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星云物质是如何在既吸引又排斥的矛盾过程中形成太阳系的。他说:“我十分谨慎地排除了一切任意的虚构。我在把宇宙追溯到最简单的混沌状态以后,没有用别的力,而只是用了引力和斥力这两种力来说明大自然的有秩序的发展。”他还用引力和斥力的矛盾来说明恒星世界的运动和发展,他说:“表现在排斥和吸引相互斗争中所引起的那种运动”,“好像是自然 界的永恒生命”,“康德早已把物质看作吸引和排斥的统一体了。只有这样,在康德那里,对立统一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了,这是辩证自然观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康德反对宇宙神创论和宇宙不变论,吸收了古希腊哲学关于一切皆变的辩证法观点,认为物质的宇宙处在永恒不息的生成、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之中。康德认为,一切都有其起源和时间上的历史,“各个世界和一切自然物一样,都有一个尽头”,太阳系和一切恒星都是有生有灭的,宇宙的这一部分在毁灭着,另一部分却正在新生。恒星产生于混沌的星云之中,又会变成新的混沌状态,“自然,同样又会从这企新的混沌中很容易地恢复起来,而把从前的结合更新一番”。总之,康德回到了古希腊辩证学者的观点之上,把永恒的产生和消灭概括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没有这一辩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在康德那个时代,是根本不可能想象到太阳系的起源和灭亡的问题的。
可以这样说,康德是近代哲学史上试图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恢复古希腊辩证思想的伟大先行者。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当时天文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在僵化的自然观上冲开第一个缺口的星云假说,并提出宇宙天体结构层次无限和别的行星上也可能产生人类的设想。尽管康德后来的哲学陷入了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但他在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指导下提出星云假说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有一次,司马光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其中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缸里,水缸很大,水又多,没有人搬得动。司马光急中生智,拾起一块石头将缸砸破,把那个小孩救了出来。
司马光的这种救人方法好吗?为什么他能够想到用这种方法救人?有人说,司马光把水缸砸坏造成了损失,也不好。你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思考提示
本题是让学生学会从事实出发,全面看问题,锻炼灵活思维的品质。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争论,教师要善于引导,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较为正确的认识。(教师可运用“从实际出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全面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等观点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2.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只要学好数理化、外语和电脑,就可以立足于未来世界,学不学哲学无所谓。
请简要分析这一观点。
思考提示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我们学习数理化,学好新兴学科,并要终身学习,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哲学是从具体学科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般道理,为学习和运用数理化及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任何时代学习哲学都很有必要。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 唯物主义的含义。
○ 唯心主义的含义。(2)理解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3)运用
○ 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本课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但最基本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目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目中,我们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这里应注意一个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用来划分哲学派别的。在哲学上最基本的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因此,不能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来模糊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阵营。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认识到,绝大多数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作了肯定的回答,只有少数哲学家,如休谟、康德等作了否定的回答。他们的观点被称作不可知论。不可知论的实质是唯心主义。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是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思考,生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当然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研究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就必须首先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能称作哲学。
再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说明第一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1.2“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提示与建议中的要求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讲第一框时,除了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的一般理论外,还应注意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它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这一框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第一目,唯物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物主义,然后介绍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目,唯心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心主义,然后介绍唯心主义发展的两种基本形态。
说明在讲第二框时,建议注意使用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明确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从总体上看,唯物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错误的。当然,唯心主义哲学也可能会适应某一时代的要求,反映时代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一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对唯心主义哲学不应该全盘否定,而应该采取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那样的科学态度。列宁把唯心主义比作“不结果实的花”。这朵花是长在活生生的人类认识的大树上的。
(二)探究活动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在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的问题。哲学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用中国哲学的概念来表述就是天与人、道与器、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知与行等关系问题。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可作为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用(或作为联结第一、二课的导语),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等很多问题上,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呢?为什么呢?这就自然过渡到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的内容。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实践处处涉及哲学基本问题。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对探究活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概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二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哲学的基本问题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正确认识和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处理好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体验不同角色的活动中,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也可以就某一个角色进行深入的讨论。比如,学生在处理自己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时,如何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你是根据什么确定学习计划的?你的学习实际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目,唯物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2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有一问。
这一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具体实例的思考,让学生弄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如有人把信不信鬼神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还有人把是否相信理想的力量、是否追求理想意图、是否相信人类进步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费尔巴哈),也有人把心硬和心软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实用主义者),都造成了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上的混乱。这一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事例分析法,结合该探究活动提供的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同理解的事例,先让学生进行议论,教师不必表态,更不宜急于明确答案,允许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在学生充分议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列举出哲学史上思想家的一些典型观点(详见“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让学生进行辨析,这就为本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合作探究的氛围。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2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资料中所反映出的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的归纳与分析,了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谈话法,因为学生对唯物主义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特别是第二问“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需要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揭示出来。也可以将此材料作为巩固练习,在学习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再让学生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第二目,唯心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把人类思维对感觉的依赖夸大为世界对感觉的依赖。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人的思维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没有人的思维就没有客观世界?从中了解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和局限。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主观唯心主义犯错误的原因,同时也应领会到主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讲授法,因为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在学生说出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在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问题上,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唯心主义在世界观上是错误的,又要认识到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发展的意义(详见“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也可以结合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谈谈对唯心主义是“一朵姹紫嫣红的无实花”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概念或客观精神的作用。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感悟客观唯心主义在思维和存在关系上的错误,同时也应领会到客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唯物主义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唯心主义这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借鉴意义进行讨论。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里引导学生对“理”的理解是关键。在汉字中,理字从“王”(玉)部。《说文解字》讲:“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天然纹理,按其纹理进行加工就是“理”。后来,理也作为名词用,并被引申为一切事物的纹理,如肌理、脉理、地理、事理、名理、条理、道理等。朱熹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理”,他对“理”的含义基本解释是“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指人的有 目的的行动应当遵循的准则、规范,首先是道德准则),而人的活动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就“理”和各种事物的关系来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他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唯一的存在,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教师结合此探究活动,可以介绍朱熹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国哲学智慧的同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框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含义。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含义。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
(2)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共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来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集中论述这个问题,既是对哲学发展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这个问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1)由其在哲学中的地位决定。在中外哲学发展史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研究的问题也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直接影响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内容目标规定有:要求学生“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提示与建议中也明确指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解释哲学基本问题的要求,是以前的课程标准(1998年教育部颁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没有的。
(3)由教学的目标任务决定。学生只有了解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才能对哲学的内容有一个宏观和总体的认识,才能了解不同哲学派别和观点,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但这个问题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概括性,学生初步接触哲学,缺乏高度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另外,教师对这个问题的教学掌握的理论深度和层次也是有难度的。尽管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提法存在着争议(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但教材还是采用恩格斯的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教学,建议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可以选用哲学史上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开展争辩的史实,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讲点哲学史的东西,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里不要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到对这些问题的评价上)。例如,选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争论的史实(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提出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怎样?“形”和“神”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议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确在这场形神关系的论战中,所谓人的形体指的是物质存在的东西,所谓精神指的是思维(意识)现象。所谓形神关系问题,是各派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哲学上讲的是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从庄子(前369—前286)梦蝶的故事谈起。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按照常识,不管我梦见了什么,梦只是梦,梦醒后我就回到了真实的生活中,这个真实的生活决不是梦。可是哲学家偏要问:你怎么知道前者是梦,后者不是梦呢?你究竟凭什么来区别梦和真实?因此,庄子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按庄子的观点,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前370—前310)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这就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是认为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一是认为事物是不可以认识的。例如,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详见“人物介绍”),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我们是不知道的。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使学生明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2)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内容的教学处理。由于下一框集中阐述这个问题,在这里可以先不作详细讲解。
(3)关于不可知论的内容或含义,教材中没有出现,教学中可不作要求,让学生知道不可知论就是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就可以了。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确立这个问题作为教学重点有以下几点原因。
(1)明确这一问题可以加深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中的两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第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只有进一步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才能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
(2)从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设定来说,明确这一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了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列举一些事例进行讲解(详见“相关疑难问题解答”),我们在本课的“教学资源链接”中也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着重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关于这个问题,在课程标准的提示与建议中有明确的要求“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人们做事情为什么先有计划后有行动?为什么有的计划和愿望能够实现,有的却不能够实现,甚至事与愿违?为什么人们不能只凭自己的意志行事?我们接触的客观对象都是物质,那么什么是“物质”?人人都有意识和精神,那么意识和精神又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社会中生活,那么社会是什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不是虚拟的?人与外部世界是什么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这些问题都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关。
然后,结合大量事例分析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首先要承认自己活动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离开这个基本前提,任何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就像人饿了需要吃饭一样,观念中的饼不能解饿,只有现实中的饼才能充饥。也就是说,人们的实践活动,不管自觉与否,首先遇到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总会这样或那样地解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要做好工作,就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
又如,我们经常会提出“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上帝和神”、“人是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是否能够改造自然”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如果你不相信世界上有神,就不会有遇到事情求神的做法。“眼见”不一定“为实”,说明我们认识事物不仅需要肉眼,还需要智慧的“眼睛”,想问题、办事情要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在实际生活中,凡是达到理想效果的事情,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人们常以“心想事成”来表示祝愿,但心想未必能事成,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想法才可能成为现实。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同我们的生活实际也有密切的联系。相信世界可知与不相信世界可知是大不一样的,这两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状态。相信世界可知,相信世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会经常保持一种乐观的进取精神,相信前人没有认识的事物,一定会被今人和后人所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就会多一些。
总之,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可见,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也是我们解决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实际上是对人们的实际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哲学提升。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因为在人存在的条件下,世界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存在)现象和精神(思维)现象两大类。人的存在与活动,时刻都发生着精神与肉体的矛盾。同时,人们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身的某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关系时,就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再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怎样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问题,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灵魂和肉体、灵魂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贫乏,人们不了解自己身体的构造,无法解释做梦等现象,就把它看作是灵魂的作用,并认为灵魂在人死时离开了身体而继续活动,因而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是人类探讨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原始形式。
到了奴隶社会,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产生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哲学家探讨的基本问题。尽管这一基本问题在各个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它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的历史。西方哲学史围绕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感觉和思维是由物体投射出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始基的本原,客观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宗教占统治地位,哲学基本问题被掩盖在神学的外衣下,但一切重大哲学问题的争论都没有离开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内部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就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15世纪下半叶,人们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真理性的认识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这就促使哲学家更加注意研究探求真理的方法,研究主体如何反映客体的问题。因此,认识论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同一性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哲学基本问题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开始把这个问题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些哲学家已经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概括哲学发展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它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3.如何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从理论上看,尽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在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生研究重点的转移,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
首先,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正确解决有赖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正确解决。例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如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在认识论上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但是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截然不同,所以对认识的对象、来源和认识本质的看法也就根本对立,所以我们不能离开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而孤立地认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其次,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所有哲学理论无非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4.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存在着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过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辨和名实之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辨和形神之辨,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辨和心物之辨。这些论辩都蕴涵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
天人关系和名实关系是先秦至两汉时期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天人之辨可以说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始终,哲学基本问题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天”是指自然界还是指主宰万物和人事祸福的天命?人能否对天(自然)有所作为?所谓天命,是将天奉为人格化的神,认为天有意志和意识,世界是按其命令建立和发展的,还是把它看作是自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赋予它以物质存在的意义?因此,关于天是自然界还是神意的天命的讨论就蕴涵着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探究。名实之辨是讨论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名称、概念是思维的形式,因而名实之辨显然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名称、概念是实在事物的反映还是先天就有的?名称、概念能否正确地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实在事物?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名实之辨已经发展成为诸子百家的哲学论辩中心。孔子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用“爱人”来解释仁,其主旨是肯定人是天地万物中最优秀最尊贵的,否定天是能以言说下达命令的人格神。荀子对先秦诸子的天人、名实之辨作了总结,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天”就是物质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运动。名称是指称各种事物的,是实在事物的反映。
有无之辨涉及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万物的本体是物质世界本身还是在物质世界之外?形神关系表现为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主体的精神与物质性的形体哪一个是根本的问题。与名实之辨相比,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就由思维的形式(名)和思维的对象(实)的关系,转向思维主体自身和物质的关系,这无疑是更为深入了。
理器问题是与道器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道”与“器”相对,道是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器是具体的特殊事物,道的含义与“理”相同,器的构成元素是“气”,因而道器问题可以归结为理气问题。当时的心物之辨和知行问题紧密地联系着,因为心和物即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认识)和行(实践)的反复活动。理气、心物之辨结合在一起,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气、理、心”三者哪个是最根本的?气是物质世界,理是普遍观念,心是主观精神。可以说中国哲学发展到理气、心物之辨,哲学基本问题已经比较明晰地被揭示出来了,通过理气、心物之辨,围绕着气、理、心三者的关系,形成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以二程(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和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一元论。最终由王夫之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气一元论,达到了传统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高水平的回答。
5.如何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这个问题对初步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议采用讲授法,运用教材中小栏目的问题,援引一些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也可以先给学生提供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让学生谈理解。例如,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火产生了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我国战国时期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我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理”不能脱离物质实体的“气”而存在。德国费尔巴哈认为,“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脱离和先于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的本原。我国明朝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世界万物依赖人的心灵。英国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德国黑格尔认为,“思想不但构成外界事物的实体,而且构成精神性的东西的普遍实体”。在他看来,“客观思想”或“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是依靠笼统的直观,即通过经验观察再加上想象和猜测而形成的理论,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朴素性。例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中国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古希腊和印度也有类似思想,如地、水、火、风说。在西方,古代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形式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立的原子说,他认为不同形态和重量的原子构成不同的事物;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元气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值得强调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的,确信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以近代实验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自发性。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但由于它把世界归结为原子,归结为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既经不起自然科学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这种唯物主义还有其不彻底性,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的。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著名代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不仅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坚持了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人的感觉或主观意识。如“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等。
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某种超自然的“客观精神”。如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上帝创世说”、“理在事先”等。
6.如何认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人类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例如,近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由最小微粒原子构成的,而当科学证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时,唯心主义就嘲笑和攻击唯物主义说,原子不见了,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的大厦垮塌了。正是在应对这种攻击的过程中,唯物主义才得以科学地规定物质的定义,最终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的科学认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恩格斯)。这就是说,只有涉及世界本原问题时,唯心主义确定无疑是错误的,而离开这个问题,唯心主义的很多观点是很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说,很多精致的唯心主义比许多粗糙的唯物主义对人类认识的贡献要大得多。
人类最早的意识是一种原始神灵的观念,从世界观上看,它无疑是唯心主义的观念。但在原始社会,人能产生这种观念本身是人类认识和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只有人类才有神灵的观念。在此后很长的历史过程中,广大劳动人民都把信仰某种宗教和神灵变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力量,推动历史的前进。一些非常有名的唯心主义命题虽然从本体论上是唯心的,但也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动性时,这些思想起码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例如,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有一点不可以怀疑,那就是我正在怀疑。他极度地强调了怀疑、思考对人的重要性,也是鼓励人们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改造世界和把握人生,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上帝。
从一般意义上说,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从一个个的片面认识开始的,最后才形成了全面、整体的认识。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辩证法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应该理解为对它的超越和包容,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7.怎样理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反对宗教神学,坚持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发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斗争中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但受当时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受资产阶级的阶级性的局限,它有很大的缺陷:一是机械性,即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三是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社会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如何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确实存在着“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但从哲学派别上看,则只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因为在哲学史上,从来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围绕着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而形成的。它们的对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始终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结合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也存在过辩证的唯心主义;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也出现过辩证的唯物主义。既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又有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9.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仅仅在承认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二是要克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解。不能仅从两个语词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其内涵(英文中唯物主义为materialism,来源于material,物质;唯心主义为idealism,来源于idea,理想),认为唯物主义是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或贪图享受的物质主义,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肉欲、爱财、牟利、娱乐等一切满足感官需求,追求个人私利的龌龊行为;认为唯心主义是轻物重人、追求社会道德信仰的理想主义。这是极其错误的。唯物和唯心是一对哲学范畴,表明一种在关于世界本原、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的特定哲学立场或哲学倾向,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三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交织在一起的。
10.如何认识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社会根源在于: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片面扩大精神的作用提供了社会条件;二是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总是受到社会没落阶级、反动阶级的拥护和利用,从而使其得以保存和流传。
认识论根源在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等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把它们看成是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同时,人类认识过程是曲折的,而不是直线的,如果把这个曲折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断夸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不可知论
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认为我们的感觉、表象、概念、思想能够正确认识世界。一般来说,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是物质派生的,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所说的世界可知只是精神的自我认识,旧唯物主义者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由于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辩证地解决世界可知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科学地证明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是否认人们认识世界或彻底改造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学说。此概念首先由英国的赫胥黎(1825—1895)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的思想在古代就已产生,欧洲近代的主要代表是休谟和康德。其本质是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屏障而不是桥梁,不承认在感觉之外有确实可靠的客观外部世界的存在,不懂得认识过程中本质与现象、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有时不可知论一词也用以专指针对宗教教义而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上帝是否存在、灵魂是否不朽是不可知的。
2.二元论
二元论是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与一元论相对立,它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各自独立、相互平行发展着的实体,谁也不产生谁,谁也不决定谁,都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肯定精神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虽然它承认物质是独立的本原,但在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又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必然倒向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笛卡儿和德国的康德。
(二)人物介绍
1.荀子(约前313—前238)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承认人能通过“天官”(感官)和“天君”(心)的知觉作用认识客观世界,并强调思维对于感觉的辨别和验证。
2.范缜(约450—约510)
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仍能坚持反对佛教,并著《神灭论》。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是“质”和“用”的关系,即“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和神的关系,正如刀刃和刀刃的锋利的关系一样。肯定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修正了以前唯物主义者误认为精神是一种特殊物质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佛教神不灭论。
3.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分离,但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理是本”。强调知先行后,但又认为“知行相须”,注意到行在认识中的作用。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的理学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时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但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
4.王守仁(1472—1528)
明朝哲学家、教育家,余姚(今属浙江)人。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的心学,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
5.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于衡阳的石船山上,著书立说,学者称“船山先生”。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他还用“诚”、“实”、“有”等概念论述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驳斥程朱关于“理气”的唯心主义观点。他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从“道器”关系建立了他的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老子衍》、《思问录》等。
6.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他试图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笛卡儿的沉思是从“怀疑一切”开始的。他认为,我能不能怀疑我正穿着晨衣坐在这儿的炉火旁边?能,因为也许我正赤身睡在炕上却梦见自己坐在这儿。而且,一个精神病人也可能产生这样的幻觉,我也许正处于与精神病人相同的状态。用这种怀疑的眼光来看世界,就没有什么事物和知识是不可怀疑的了。他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他的意思是:我在想,眼前这一切都有可能不是真的,但“我正在想”却是一个确定不疑的事实。从这里,他引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我思故我在。”由此,他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7.贝克莱(1684—1753)
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与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与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等命题,宣称存在的只是我的感觉与我自己,人们的认识对象是自己的观念和“感觉的组合”。他认为,物质就是“虚无”,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它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在人的心中也没有与之相应的观念。他认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
8.休谟(1711—1776)
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近代欧洲不可知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他曾担任过驻法使馆的秘书和负责外交事务的副国务大臣。在政治上,他反对封建专制复辟,害怕人民革命运动的再起,他的信条是在所有的政治斗争中都“保持中庸适度”的态度。在哲学上,他表现出调和妥协的中间派色彩。他虽然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31 但拒绝承认经验以外的任何存在物;他既怀疑上帝的存在,又怀疑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经验范围之外的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建立了近代欧洲第一个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休谟认为,认识不能越出经验的范围。他从感觉出发,认为感性知觉是人的认识的唯一对象。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各种知觉,世界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束不同知觉的组合,至于知觉之外是否存在着一个能产生知觉的东西,这个东西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这是我们无法知道的。休谟否认上帝的存在,他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明确表示,“绝对否认从这个世界确定神的存在的推论”,从而把上帝赶出哲学领域。
9.康德(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康德在前半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也称《宇宙发展史概论》)是康德前期最杰出的成就。他从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出发,提出了太阳系起源于星云的假说,认为宇宙是一团稀薄的云雾状的物质粒子,由于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在旋转的运动中逐渐地密集、凝聚而成了太阳、行星和卫星,这就推翻了牛顿的“上帝第一推动力”的说法,第一次把天体看成是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康德在后半生主要研究哲学。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和妥协。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矛盾的体系,其主导方面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同时又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
(三)辅文释疑
1.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教材第12页)
在《国语》、《左传》、《老子》著作中所说的“阴阳”,是指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战国以后,阴阳概念进一步提升,含义日趋宽泛,译为今语,大致相当于矛盾的两种属性或两个方面。如明与暗、热与寒、上与下、外与内、强与弱、进与退、动与静、天与地、君与臣等,皆前者为阳,后者为阴。《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是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就荀子这句话来说,他认为天地宇宙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阴阳二气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天地相合,阴阳两种相反的力量和属性结合到一起,运动变化和发展,就会有世间万物的产生。
王夫之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性的气,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基本要素内部又具有两种属性,这就是阴与阳。所以,他说:“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所谓太虚,就是指广袤无际的太空,也就是宇宙,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说到底都是阴阳二气。北宋的哲学家张载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如果你认识到了宇宙是由气构成的,那么,你也就明白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性的“有”,而不是空洞的“无”,“无”是不存在的。
世界的本质是“气”,那么“规律”、“原理”、“法则”、“必然性”等,它们与气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王夫之把这些东西叫作“理”。他认为,理依附于气,理存在于气中。因此,世界的本质是气,不是理。
2.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教材第13页)
理和气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朱熹是宋代明确提出理气关系,并予以系统阐释的哲学家。
如果我们分析事物就会发现,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形”,二是它的“性”。“形”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的外形和材料,如我们面前的一张桌子,它是由木料做成的,这些木料就是“形”。如果没有这些木料,我们便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如果只是有木料,而不懂得制造桌子的原理和方法,桌子照样做不成。这里的原理和方法,我们把它叫作“性”(或称作“理”)。
可见,桌子实际上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一是木料(形),二是原理(性、理)。朱熹把前者称作“生物之具”,把后者叫作“生物之本”。“生物之具”,就是生成万物的那些材料,朱熹把它叫作“气”;“生物之本”,就是构成万物的那些原理,朱熹把它叫作“理”。那么,构成事物的这两个方面──理和气是什么关系呢?朱熹认为,这一关系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若从具体事物的角度来看,理和气是互相依赖的,谁也离不了谁,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具体事物的产生。没有木料做不成桌子,没有桌子的制作原理,同样做不成桌子。所以,他说:“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但是,从发生论的角度来说,究竟是谁先谁后、谁主谁从呢?朱熹认为“理”是在先的。没有产生宇宙时,宇宙的理,就已经存在了;宇宙若是没了,山河大地塌陷了,宇宙之理,山河大地之理,依然会存在。所以,他说:“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他甚至认为,“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这就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一途而不能自返了。
(四)资料选辑
1.形神关系的论战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为什么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范缜“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2.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
当代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了一个名为“世界3”的理论,他认为存在三个世界,即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世界1即物质世界,就是宇宙,地球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点;世界2即精神世界,是人类知识、主观经验、精神状态的世界;世界3即客观知识世界,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它由语言、艺术、科学等构成。他承认先有世界1,后有世界2,最后才有世界3。世界3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但它一出现,就“如同桌子、椅子是实在的一样”,也是客观存在,是独立于世界1和世界2的。这种世界多元论的主张在哲学上是站不住脚的。但强调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今天特别有意义。
3.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
哲学基本问题一旦以明确的形式提出来,争论就接踵而至。围绕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论断的争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从未间断,前后发表论文上百篇。归纳其中的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传统”论。这种观点认为,自人类产生哲学一开始,就存在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史都贯穿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是“否定”论。它包括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古代到当代的整个哲学发展史不存在一个基本问题,甚至同一时代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基本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没有多大意义,相反还给以后的哲学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把哲学家分成两大阵营,就会禁锢人们的头脑,束缚哲学的发展,把哲学研究简单化,以致发展到对哲学的研究采取贴标签的方法,而且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三是“过时”论。有学者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在近代的一个短时期内才有意义,之后,马克思通过对实践观点的论述,实际上已经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确立为新时期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是“发展”论。早在1988年就有人提出,要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取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此后,仍有一些学者重复这一观点,认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应当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而要求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当作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选自:韩庆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疑难解析》)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为什么?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3)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
(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5)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6)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8)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
(1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思考提示
(1)意思是指,没有有形的物质,就没有精神。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2)意思是指,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精神不过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3)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4)意思是指,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5)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6)意思是指,气作为物质实体是“理”存在的依据,“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7)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8)意思是指,鬼不过是人们害病时由于恐惧而造成的主观幻觉。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9)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10)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辨析
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思考提示
(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强调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
3.议议
“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的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什么错误?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说明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考提示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列举事例略。
4.有人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提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从根本观点上看,由于唯物主义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质,是正确的。
从哲学发展的过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斗争而发展。唯物主义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上也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因而不能说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体系中也有一些合理的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思想,也有一些唯心主义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理论的素材,因而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
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都应采取辩证的态度。
5.列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
思考提示(略)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理解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运用
○ 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学生要在实践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回答什么是哲学、第二课介绍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过渡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阐述。可以说,本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第一课重在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发现哲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不脱离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第二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不同的哲学,让学生认识到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哲学研究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让学生认识到哲学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并从整体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本课以后的内容(第四—十二课)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论述。在这一意义上说,本课又是全书的一个总纲,它所讲到的实践的观点贯穿全书。学好本课内容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全书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主要负载的任务,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入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是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理论上明确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就是第一框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两目。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从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是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来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这一目包括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说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第二自然段进一步指出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是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因此说,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历史上的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精神上的精华,因而应该有那个时代的“真正的哲学”。在今天,称得上我们“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目包括三个自然段,讲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进而说明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它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即哲学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另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引导功能,即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未来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框是本课的落脚点,主要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这一框分为三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这一目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三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一目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目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说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说明第二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示与建议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原理》第一条说:“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的认识应当站在这个高度上。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二框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必须牢牢抓住实践范畴。无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还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都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任何哲学都是为了解决自己时代的课题和任务而产生的,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产物。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到百家争鸣在战国时期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是战国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反映,是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即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以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作为情境导入,把战国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回忆历史课所学的相关内容,特别是百家争鸣中各家的思想,并让学生概括出各家思想所分别代表的社会阶级或阶层,最后引导学生回答这一探究活动的两个问题。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之所以出现在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政治发生巨大变革,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各个阶级、阶层面对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都要表达自己的思想,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是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通过对第一问的回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抽象思维,概括出思想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即思想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7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革命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即哲学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弄清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即文艺复兴运动打击了封建教会的神学统治和精神独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新了人们的观念,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空前繁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新文化,为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第二问主要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查阅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了解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新一轮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文艺复兴时期由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和否定转向对封建专制制度本身的批判和否定,提出了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为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领悟哲学革命与政治变革的关系,明确哲学革命是政治变革的先导。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教师可以把此处的两个问题与第三、四段结合在一起讲。其中,文艺复兴运动的材料和问题与第三段对应,法国启蒙运动的材料和问题与第四段对应。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回忆历史课所学的相关内容。
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和神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的人文主义精神使人们由神面向人,反对神权,抬高人权,倡导人们追求现世幸福;它的科学主义精神使人们由内心的追问面向对外在自然的探索,唤醒人们的创造意识和科学精神。这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这一材料和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得出第三段的内容,即哲学通过批判旧思想、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是又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时的资产阶级逐渐走向成熟,思想上摆脱了16、17世纪的神学不彻底性,提出了彻底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并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展开了对封建制度的猛烈攻击。启蒙思想武装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成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这则材料和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得出第四段的内容,即哲学一旦掌握群众就可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本目有一个相关链接,其内容是对本框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中可以先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概括德国古典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然后介绍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容以及它的社会功能。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处于分裂状态之中,资本主义虽然有所发展,但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他们既反对封建制度,又向其妥协。与法国大革命旗帜鲜明地反封建政治思想相比,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比较隐晦地局限在哲学领域之中。德国古典哲学重视对人的理性作用的研究,强调人的意识能动性。
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阐发了辩证法的思想,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联系、发展,由矛盾推动的有机整体。黑格尔哲学解体以后,他的一些学生分别抓住黑格尔哲学中的一部分来论证自己的自由民主思想,批判普鲁士王国的封建统治,其中包括大卫·斯特劳斯和鲍威尔的神学批判、卢格的政治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等。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出现在19世纪中叶,了解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完成工人阶级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使命而出现的。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的条件和历史任务,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也是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它提出的人类解放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它不可能过时,而只能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
操作建议
由于本框是本课的落脚点,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来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个问题都和“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密切相联,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讲清楚。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第一问,把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作为情境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然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方法和理论出路,从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这一问题上。学生了解了这个背景,也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即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在回答什么问题。本探究活动的两个问题可以在本课内容学完后再予以回答,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第一问的回答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基础,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中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它是时代的呼唤,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第二问要结合本课学习的全部内容进行回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着重把握三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问题没有过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想,仍然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三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格。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2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的局限性,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相分离。在古代虽然有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但那是朴素的、没有科学基础的结合。
第二问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材料的基础上,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哲学的不同,即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完整的体系。在探究时可以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大致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中的位置和地位。离开了这个大的背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容易摸不着头绪。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古代朴素的带有辩证法性质的唯物主义主要是追问世界的本原问题,这时的哲学缺乏近代科学作为基础,因此它更多的是一种猜测。它虽然看到了世界的联系和变化,但它还无法理解联系和变化背后的基础和原因。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主要是追问人的认识问题,即人的认识的来源是什么,是什么保证人的认识的可靠性。但它对人的认识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立足于对世界的一种直观观察,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对世界的直观的、机械的反映。它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不理解人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世界,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是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唯心主义认为精神和意识是认识世界的可靠出发点,并以精神和意识的能动活动为基础,把整个世界的发展纳入到精神和意识的领域之内。可见,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是一种意识的辩证法或精神的辩证法,而不是实践的辩证法,也不是世界自身的辩证法,因此这种辩证法缺少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在内容上的不同,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关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现实历史和人类社会,关心人类苦难和人类解放。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2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和辨别材料中的两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第一种说法认为科学性和革命性不能统一,第二种说法认为科学性和革命性在无产阶级身上可以统一。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越是科学地揭示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和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的学说,就越符合无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和愿望。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回答科学性和革命性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统一,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统一。我们说,如果一个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相一致时,就可以统一;不一致时,则不能统一。
操作建议
由于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可以让学生分析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并说明为什么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是和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越是科学地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越是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因此,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就是阶级利益要与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否则就无法统一。
教师在讲解第二段内容时可以参考“相关疑难问题解答”,并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言加以说明。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目有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2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有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创造力。本探究活动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任何理论都是对特定时代的特定事物的反映,时代变了,事物变了,理论也要相应的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的是最一般的原理、最普遍的规律、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是这些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这些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与不同国家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面临着如何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如何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诸多理论成果。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艾思奇等人的理论著述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操作建议
在讨论前,建议学生阅读下列书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列宁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邓小平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江泽民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哲学与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学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框题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本课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本课的两框都是讨论该问题。同时,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要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时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离开了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的结构,也无法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另外,看不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学生就容易把哲学看成是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胡思乱想”,无法理解哲学同样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可以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来看。首先,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能够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其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来看。首先,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回答,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其次,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它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科学的条件下产生的,是对人类哲学思想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地继承与创造性地发展。
(2)从哲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以往的哲学总是企图站在科学之上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想穷尽一切知识,因而必然有许多不科学的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明确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与普遍规律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样,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对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进行研究,从而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从内容上看,以往的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往的哲学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在历史上是唯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
(4)从哲学使命上看,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要科学地改造世界,强调哲学要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
(5)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自封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把自己看作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它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3.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这一问题以往的教科书没有深入讨论,新教材把实践的观点提升到重要地位是吸收了我国近些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成果。这一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说它是难点,就在于以往我们仅仅把实践和认识联系在一起,而没有看到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概念。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了实践的观点,就可以提纲挈领,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新教材吸收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哲学发展的新成果,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相关链接部分,从三个方面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
首先,从哲学基本原理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样就摆脱了旧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直观理解,也摆脱了唯心主义立足于精神对世界的抽象理解。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旧哲学探讨那些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形而上的东西(上帝、实体、绝对精神),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心那些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的现实历史和社会,关心人在社会历史中的苦难以及人的解放。
其次,在历史观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各种政治、文化现象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同时,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引发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贯彻到了历史观中。
再次,从认识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问题的把握摆脱了许多在纯认识论领域内的无谓争论,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结论既来源于实践,又复归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在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时,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三个问题:一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格;二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抛弃或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三是要理解这重大理论成果都蕴涵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唯物论,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以实践论为基础的认识论,以社会基本矛盾和群众路线为中心的历史唯物论。《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著作,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解决当代社会实践的具体问题。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转化为最高的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矛盾规律应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矛盾分析的方法;把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当代社会实践,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富有深刻的哲学基础。第一要义是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永恒性、过程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运用和阐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思想和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和阐发。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如何理解“真正的哲学”?
学生在学习这个问题时一般不容易掌握如何正确地评价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往往由于缺乏历史的观点,会以为凡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
教材指出:“面对着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家可以反映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那一方面,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进行反映,也可以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曲地进行反映。因而,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容易采取“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要么正确,要么错误”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容易认为只要是出现了个别错误结论,或者只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一致,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批判过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因此,在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时,要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历史的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时,一定要把哲学和它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
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它为真正的哲学。判断真正哲学的关键就在于看它是否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看它是否代表了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而不在于它的某些个别结论。例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流,充满了伟大的智慧,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精华。但也包含着个别的错误结论。有些哲学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或土或气,从当时的时代看,是以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看到了世界万物之间的转化,努力找到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是他们对人类思想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代表当时的先进思想,把握了历史的主流。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我们仍然要承认古希腊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如何理解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对哲学思维的影响?
19世纪之前的自然科学主要是处于对自然界的各种科学材料进行搜集的阶段,科学家对自然界采取分门别类的研究,学科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这是自然科学发展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表现。此时,科学家尚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看不到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看不到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转化和联系。处于这一自然科学的发展阶段,哲学家往往采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自然科学发展到19世纪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材料,科学家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从搜集材料发展到对材料进行整理。当科学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时,他们发现各种自然现象之间,在横向上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在历史的纵向上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各种自然现象背后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和规律性。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彼此的界限也开始趋向融合,这就为哲学家形成全面、联系、发展的辩证思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往往是分离的,形而上学限制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则在唯心主义那里受到窒息。在古代虽然有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但那是朴素的、没有科学基础的。然而,客观世界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克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互脱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真正克服了这个矛盾,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指明主体和客体、人类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等处于客观的普遍联系、永恒运动和辩证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世界的物质性,内在地包含着世界的辩证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世界的辩证性,又是以世界的物质性为前提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中。
同时,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旧哲学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包括旧唯物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和历史截然对立起来,一方面他们把自然看成纯客观自在的东西,一方面又把人类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构成的人类历史看成某种主观的过程,由此造成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与旧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感性世界。也就是说,人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是以人的生产活动引起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为基础的。在实践活动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是人对自然不断地改造,使“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与此同时也不断地改造、创造着人自身。这样,原生态的自在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改造就被赋予了社会性,进入了人类历史。同时,人类社会不仅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而且在实践中也不断地进入自然之中,从而使社会历史具有了自然性。于是,在人们面前出现的是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可见,自然史和人类史始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两者相统一的基础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社会历史中,最基本、最直接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这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最深刻的基础,社会的政治、精神等都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而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发展过程和自然界一样,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这个问题之所以不好理解,是因为“科学性”是和客观性、真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它要求科学的观察者排除一切有关个人或集体的利益、愿望等价值判断,采取一种真正中立、“大公无私”的态度来从事科学研究。而“革命性”通常是指一种价值批判性,即基于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和愿望对社会展开的批判。“科学性”和“革命性”也就是通常哲学中说的“事实”与“价值”,显然这两者是有区别的。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把两者统一起来的呢?说清这个问题,我们也就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以往的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的区别,也就理解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坚持的是一种科学精神,它的所有结论都有牢固而客观的科学分析作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详尽考察之上的,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秘密即剩余价值的发现基础之上的。这种考察是客观的、中立的,不带有人的主观色彩,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所在。正是基于这种科学态度和客观研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使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一般是建立在道德伦理之上,它缺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它的这种道德伦理要求缺少科学的基础,这也决定了它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批判是软弱无力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伦理要求,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而首先是因为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自身就有趋向于共产主义的要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意义所在。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它的所有基本原理都是来自于实践,又复归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而发展。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在于说明和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表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是解放全人类,改造世界任务的承担者是无产阶级。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第二个表现就在于它的阶级性,即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符合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利益和要求的,是无产阶级批判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锐利武器和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无产阶级的目的和要求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历史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无产阶级改造社会的要求是历史发展自身的要求。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就不是单纯的道德伦理要求,而是社会历史发展自身的客观要求。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把改造世界的价值要求与社会历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性质的变革。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我国战国时期学术界相互争辩的局面和风气。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确立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大的转型之中。社会的激烈变革引起了社会多种矛盾的激化,当时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各个阶级乃至一个阶级中的不同阶层,面对这一社会大变革的局面,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因此,在这一时期,围绕着新旧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文化教育的斗争,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在思想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派别,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包括很多派别,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代表。他们主张通过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废除“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赏,用“严刑峻法”建立地主阶级的专政。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商鞅、孙膑、荀子、韩非等。另一派是地主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他们主张用“仁义”等说教感化奴隶主,笼络人民,实现向封建制的过渡,反对用暴力。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孟子等。此外,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在社会大变动面前,感到无所适从,故对社会做消极的反抗,或潜心思考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他们面对阶级地位的大变动、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传统观念的破坏,感到“世道”、祸福、是非一切变换不定。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
2.文艺复兴
一般把西欧从14世纪到16世纪的这一历史时期称作文艺复兴时期,意思是说在这个时期遭到中世纪摧残和遗忘的古代文化复活了。所谓古代文化的复活,实际是伴随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的兴起和商品贸易市场的扩大而形成的新兴市民资产阶级,对于古代文化的利用和继承,是与传统宗教文化相对立的适应市民资产阶级现实需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科学、宗教、伦理和艺术。在哲学理论上是属于资产阶级世界观萌芽时期。一般把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潮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人文主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宗教改革运动。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抬高人、贬低神,用人权反对神权,追求个人自由和现实幸福。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彼特拉克、薄伽丘、伊拉斯谟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潮,重视对自然的研究,强调理性和经验的作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哥
白尼、伽利略、达·芬奇、布鲁诺等。在宗教思想上,反对传统教会特权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主张个人虔诚信教就可得救,无须教会作中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总的说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只是提出了一些思想观点和原则,尚没有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最初表现,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宗教的蒙昧主义的启蒙运动的开始。
3.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它是18世纪在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启蒙运动中形成的一个强大的唯物主义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他们代表了上升时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提出了彻底的无神论思想,揭露了宗教和教会的反动本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主要是继承了17世纪英、法的唯物论思想,主要是笛卡儿和洛克的思想,并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把近代以来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推进到最彻底的程度和典型形态。他们肯定物质世界的自身存在,时间、空间和运动同物质不可分割,指出精神对肉体的依赖性。坚持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外界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强调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在社会观方面,提出自保、自爱是人的永恒天性,人的才智、道德是后天获得的,强调人是环境的产物,主张教育万能。这些理论直接否定宗教神学,并为变革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4.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承前启后,一方面继承和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开启了现代哲学的大门,它的许多宝贵思想为后来的各种哲学流派所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中,除费尔巴哈外都是唯心主义者。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哲学发挥了人的意识能动性方面,批判了以往唯物主义哲学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比较系统地提出辩证法的思想,这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巨大贡献,这些思想也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成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中间环节。但费尔巴哈在恢复唯物主义的同时,却没有能够真正继承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优秀遗产,即辩证法的思想,因此他的唯物主义仍然具有以往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从理论上论证了变革封建制度的必要性。同时,它的不彻底性体现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为德国资产阶级有两个敌人,一个是封建贵族,一个是工人阶级,所以,它既想通过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又害怕工人阶级起来革它的命。想推翻封建秩序,发展资本主义,但自己力量不够,又不想联合群众,这就决定了德国资产阶级既要求革命又害怕革命,既反封建又向封建势力妥协。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深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物介绍
费尔巴哈(1804—1872)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宗教的本质》等。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唯一的实在,除了自然和人以外,什么也不存在,神和上帝不过是人自身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神学的秘密是人本学。同时,费尔巴哈又指出,黑格尔哲学把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思辨神学,它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真实关系。费尔巴哈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本唯物主义。他认为,无论是基督教的上帝,还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人类自身本质的颠倒的表现,人才是哲学和世界的秘密,人和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应该是新哲学的最高对象。费尔巴哈这种人本唯物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早年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在于他对人的理解是一种抽象的理解,他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因此他看不到人的现实性、社会性和历史性,这也导致了他在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
(三)辅文释疑
1.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教材第21页)
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中提出的观点。在这里,马克思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及其在哲学史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实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以往的哲学家们,由于不了解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意义,把实践排斥在自己的哲学之外,因而也就不可能提出通过实践去改变世界的主张,所以,最终“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他们或者是用抽象
的理论去说明和解释他们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或者仅仅是用进步的理论去批判他们认为不合理的东西,而不是主张通过实践对现实世界进行革命的改造。例如,费尔巴哈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揭开了宗教的神秘外衣。但是,由于他不了解革命实践的意义,因而他没有也根本不可能提出通过革命实践对世俗基础本身加以变革,从而完成从根本上消灭宗教的任务。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解释,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存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当作自己全部哲学理论的基础。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改变世界,并不是否认解释世界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相反,它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
2.恩格斯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教材第21页)
恩格斯此语意在阐明工人阶级的产生、运动和利益要求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表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自身要求。工人阶级的革命性体现在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利益要求。这种利益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科学的意义在于阐发和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科学越是公正无私,就越是能够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前进方向,进而指明无产阶级运动的历史原由和历史意义,也就在揭示真理的同时表达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追求。
(四)资源选辑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的笔记,生前未发表。恩格斯于1888年将它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首次发表。(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全文共11条,言简意赅,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点作为新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指出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在认识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进了认识论,正确地解决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揭示了革命的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还用实践的观点理解人类社会,批判了唯心史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纲还提出了新哲学的任务和使命,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提纲是马克思对以前提出的基本原理的总结和发展,概括了新世界观的主要思想。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2.《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阶段的重要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于1845年秋到1846年5月。1932年在苏联第一次全文发表。(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分子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揭露了德国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实质,阐明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系统阐述。书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并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强调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并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该书全面地考察了劳动异化及其产生的根源。此外,还对哲学史、美学以及语言学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形成。
3.《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发表于1848年2月。(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而周详的分析,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阐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它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划分了科学共产主义与这些流派的界限,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口号。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为《共产党宣言》不同版本写了七篇序言,他们在这些序言中,总结了欧洲工人运动的新经验和新发展,强调《共
产党宣言》中基本原理的运用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对我们研究和学习《共产党宣言》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主要的著作,共3卷。第1卷于1867年出版,第2卷、第3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1页,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卷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阐述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马克思在这部巨著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揭示了它的内在矛盾,论证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把他的社会主义学说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资本论》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剩余价值理论。根据这个理论,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揭示了资产阶级存在的基础是对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占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两个在根本利益上完全对立的阶级,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划时代的伟大著作,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
5.国内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
(1)中国学者石仲泉说:“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两个东西冲撞之后形成的一个新的思想概念的问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是中国的实际,它包括历史实际、现实状况、革命运动和思想文化等。这两个东西结合了,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俄罗斯学者M·季塔连柯说:“中共领导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一个不仅仅对中国具有意义的重大理论突破”,“这种做法完全符合列宁关于必须把马克思主义‘译成’民族语言的著名思想。80年代邓小平领导改革的一个总的指导方针,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中共多年经验的总结。”
(3)俄罗斯学者费奥克蒂斯托夫说:“中共着手修订自己的理论观点,探索国家社会经济、精神、政治发展的新途径;形成确保国家逐步摆脱危机的局面,基本上顺利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方针。中共理论工作的中心课题还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中的问题,还是创造地处理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问题。”
(4)澳大利亚学者尼克·奈特说:“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规律去揭示反映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性质的特殊规律。这种特殊规律一经发现,就成为中国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选自:马启民著《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述》)
6.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
──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
120年前,马克思长眠于伦敦海格特公墓。至今,马克思的英名由于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朽,由于他的学说的与时俱进而永存。
马克思主义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马克思经过殚精竭虑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和亲自领导无产阶级斗争实践,在他1883年逝世时已攀登到当时人类对历史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高峰。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给予高度评价,称赞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科学巨匠”。
马克思并非高官政要,也并非亿万富翁。他一生穷困,连爱子夭折都无钱安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逝世时惊动了整个欧洲,不少报刊发表评论和文章对他表示敬意,不少工人组织对他表示哀悼。在相隔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在英国,马克思名列公选的千年伟人之首。在人类历史上为穷人说话表示哀怜的思想家并不少,唯有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真正用科学理论揭示他们的处境和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马克思是用真理征服世界,用真理改造世界的。这个真理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是19世纪4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形成,且在英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从整个西欧来说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马克思虽然生活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他探讨的问题并不限于自由资本主义而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因而是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规律性的探讨。正是这些规律性的认识,使马克思的思想超越了历史条件所带来的局限。
其实,真正的理论认识与现实并非亦步亦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已经引起思想家们的关注和研究。在马克思之前的西方的空想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潮,已对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人类解放问题作过比较深刻的思考,但由于经济学、哲学、社会主义思想处于分离状态,没有科学的经济学观点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这种社会主义理论始终未能跨出空想阶段。如何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的高度,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分析为依据,并从中引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和人类走向社会主义的科学结论,是摆在新理论创造者面前的任务。马克思突破了以往思想家们的理论局限,扩大了思考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的理论领域和视界。马克思吸收了前人的成就,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个科学体系,用以解决无产阶级和人类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这种理论创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创立的。为什么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根本之点在于,它所研究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某一阶段。因此,它的结论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
正因为马克思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目的从事理论创造,因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要求,它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恩格斯说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是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认识条件,可能会给马克思对材料的运用和理论视域带来某些限制,但从根本上说没有影响他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一般规律的探求。资本主义社会早期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中包含着它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的趋向。这是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光芒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止境
马克思逝世后的120年间,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们,根据自己的实践从各个不同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活的肌体。
马克思从创立学说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极力反对把他们的思想教条化,因而从来不否认自己的某些论断过时的可能性,也从不讳言自己的预测可能失误。人们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认识事物的。条件往往就是认识的界限。因此,马克思某些论断的过时或预测的失效是完全正常的,符合人类认识规律。但是承认马克思个别论断的过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后者不是针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个具体论断和个别结论,而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因而是荒谬的。
理论的发展是辩证的。凡是追求永远不变的最终体系的理论,都会或迟或快“寿终正寝”。而正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敢于宣布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和错误,从而在总体上保持了这一学说的科学性和生命力。随着群众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断为这个理论肌体注入着生命活力。恩格斯和列宁都强调马克思主义者要以马克思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就为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样板。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显然,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与它的创立者的思想理论之间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发展的一面;既是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创造。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必然会遇到马克思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会做马克思没有做过的事,说马克思没有说过的话。这就是创新。毛泽东说过:“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一切以马克思的本本为依据,以马克思的话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我们应该像当年毛泽东所提倡的那样学习马克思,超过马克思。所谓超过马克思,就是不丢老祖宗,又要说新话。
马克思主义前途光明
马克思逝世以后的年代,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高潮与低潮交错的时期。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一些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打倒,也不可能被打倒。不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创造性地发展,而且世界上不少马克思主义者和左派人士从苏东剧变的打击下重新集结,总结经验,探讨发展的前景和方式。巴黎曾召开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时也召开过大规模的国际会议。这些表明,世界并没有忘记马克思,没有忘记马克思主义。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仍在世界政治生活和思想领域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而且世界上又出现了各种名称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样的形态。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学派,其本身的理论视野和理论风格迥异,要从他们的政治倾向和社会历史环境来寻找统一的理论观点是徒劳的。但是苏东剧变后,他们的政治态度很值得注意,他们中的不少人采取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反对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失败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因而,我们对各种不同旗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要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
此外,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后现代主义甚为活跃。后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盾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中消极方面抗议的理论表现。它在批评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的过程中,往往援引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而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某种程度的接近。当然,后现代主义虽然对马克思表示某种亲近和敬意,但它们的根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并不相同。但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表现表明,在当代任何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都不可能无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就。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现代社会主义之父马克思几乎在每个方面都根本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而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唯心主义者。马克思用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研究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确切作用,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制定模范社会的种种蓝图。马克思根据自己的历史研究坚信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唯一手段,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期待富裕的捐助人的支持。”
通过对比马克思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区别,请你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理解。
思考提示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新社会的理解主要是建立在空洞的设想之上,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新社会的理解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基础之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新社会的途径往往是希望得到有钱人的资助做社会实验,而马克思主义建立新社会的途径是要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现。
2.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请你谈谈对这句名言的理解以及它给你的启示。
思考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解释和说明世界,而重要的目的是要改变世界。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和革命本性。我们要自觉地把学到的哲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改造我们的生活。
3.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我们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与时俱进的品格?
思考提示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的发展会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内容,同时也会修正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马克思主义始终跟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因此,我们不能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任何僵死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只能葬送马克思主义,而不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应紧跟时代,在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不断注入新鲜经验。第二问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谈。
综合探究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一、设计意图
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哪些问题?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关系?学习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这些都
第四篇:高中政治_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_新人教必修4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新人教必修四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标准。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0、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物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限发展的。
方法论意义: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25、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方法论
(1)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6、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指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27、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8、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成功。30、量变、质变的含义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使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3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方法论)
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辩证关系:事物的性质主要是要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9、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40、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实质:“扬弃”。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1、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怎样理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②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42、创新对社会的作用: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43、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察;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或者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根据。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
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52、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53、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内涵: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54、价值观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55、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56、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与途径:(1)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第五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师用书
目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4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8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45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57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58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75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88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98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99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14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28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
第10课 鸦片战争 143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54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67
第13课 辛亥革命 178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97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215
第16课 抗日战争 225
第17课 解放战争 244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5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56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76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92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93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315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326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38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339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351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68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369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83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399 说明
本书是为配合本社编写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而编写的供教师教学用的教学参考书。本书注重实用性,力图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本书内容主要分为教学建议和资料与注释两大部分。
本书按课文顺序编写,单元引言出现在每一单元的开始,对本单元的总体内容及教学要求进行分析。教学建议部分分为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学设计与案例、问题解答四个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建议,并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供教师教学过程中选用。教师上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作出调整。同时,需要提出的是对教材中【学思之窗】和【学习延伸】的答案提示仅供参考,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看法。
资料与注释部分分为原始资料、课文注释、学术观点、图画说明和参考资料目录五部分。这一部分内容丰富,供教师备课时选用。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由富有教学经验的中学教师和相关领域资深的高校教师及教材编写者集体完成。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以课文先后为序):张洁、臧嵘、王富友、李卿、张淑兰、杨际平、余桂元、张国刚、赵利剑、陈梧桐、石国鹏、董丛林、宋京红、李伟科、郭文英、马执斌、胡京昌、张兵、纪连海、李隆庚、张爱民、张英、逯遥、姬秉新、孔凡君、金世佩、关劲松、袁腾飞、侯迎晖、韦娅、赵朝阳、王若梅、项东、饶莹、周启迪、陈其、刘颖、姜守明、薄海昆、姚岚、张韬、赵梅、曹卫东、黄光耀、李明、许斌、王咏梅、芮信、耿胜利、王耘、张振海、范多宝、陈春模等。责任编辑:陈其、李卿。审阅:李伟科、许斌。审定:朱明光。封面设计:林荣桓。
根据2006年新修订的《历史1(必修)》教科书内容的变化,我们对该书也进行了较大调整。参加本次修订工作的人员有(以课文先后为序):王富友、李卿、余桂元、薛志清、姚岚、陈其、韦娅、赵利剑、王耘、许斌、石国鹏、郭文英、胡京昌、纪连海、马执斌、徐雁、李伟科、芮信、逯遥、袁腾飞、赵朝阳、项东、张振海等。本书在修订过程中肯定还存在缺点和不足,恳请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联系电话:(010)5875869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1914室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邮政编码:100081。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2007年4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引言分析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本单元的引言用高度简明概括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的大致过程以及主要特点,从而使我们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宏观上有一个总体地了解和把握。引言的第一部分主要概括了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主要特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封建社会的政体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发展、完善与巩固的大致线索。最后一部分笼统地谈到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使我们对这一制度形成客观的认识,明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
在学习建议中,除了提供给学生的那些学习方法以外,更重在强调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自己综合、全面认识历史和社会的能力,避免孤立片面地来学习和认识历史。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难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
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补充适当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
在“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
在学习此目之前,可利用本课导入引导学生简单回忆原始社会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禅让制、部落中较为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等。目的是为了学习夏朝开创阶级社会各种制度做一铺垫,以便能使学生感受到夏朝政治制度的继承性与开创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自己也转化为夏国王。夏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② 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
这一部分内容同学们较为熟悉,可略讲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分析世袭制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深远的影响。从此中国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③ 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一些官职名称相对比较陌生。可以补充一些甲骨文的资料和具体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如学生比较熟悉的商朝著名的相伊尹、曾被商王封为“西伯”的周文王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已经相对成熟,主要职能的划分已经是非常清楚了。夏商时期,最高统治者为王,身边辅佐自己的重臣往往被赐予“相”“尹”“保”等官名,是当时最高的政务官。下面的官员可大致分为事务官(如臣、尹等)、武官(师)和史官(如卜、册、史等)三类。
在地方,夏商时期方国林立,周王或商王可封赐方国首领为“侯”“伯”等,并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如周方国的首领文王就曾被商纣王册封为“西伯”,并赐弓矢斧钺,赋予其征伐的权力。
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①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这一部分内容重在引导学生分析周武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可以结合分封示意图,补充史料来引导,使学生明确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目的就是为了对西周境内“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地统治。商周时期统治者直接治理的城邦,也就是所谓的“国”其实很小,相传商初有三千国,周初有一千八百余国。最高统治者“王”的直辖版图也不大,孟子曾曰“汤以七十里而王,文王以百里为王”。因此对于“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周王则因循前代,用分封诸侯的办法来加强对它们的统治。即所谓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分封诸侯并非仅是周初的权宜之策,而是西周的一贯制度。到西周中晚期的时候,周王室还陆续分封了许多诸侯。如周宣王时期分封的申国和郑国等。
②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结和处理。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
周武王死后,在周初的大分封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是周公。史称周公“立七十一国”,其中本家姬姓五十三,奠定了西周的政治格局。
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关于分封制的内容,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学习时最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如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等,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关于分封制的影响,可先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肯定它的积极作用。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③ 西周后期分封制的破坏。
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地干涉和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力量的发展与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力量强大的诸侯国。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春秋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
在“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① 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承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前者是针对嫡子而言,后者是针对众子而言。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可以以周公辅佐成王的图片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贵族娶妻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贵族女子中寻找。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
②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关于宗法制的影响,可以先提出设问,让学生试着自己分析,老师作补充并进行本课的最后总结。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1)本课内容主要讲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重点是王位世袭制,分封制;难点是宗法制。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本课的整体出发,围绕本课主旨,突出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内容,并作到详略得当。
(2)新课的导入可由学生比较熟悉的“大禹治水”的传说开始,并由此引出“禅让”的含义。这可由学生来讲述。教师在处理“导入框”内容时要着重指出禹不仅继承了部落联盟长的权位,而且享有极高的威望。“这就为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王位世袭的实行奠定了基础”一句话,就揭示了“导入框”与“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一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3)“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一目,教学中要抓准四个要点:①禹建立夏朝;②启开始确立王位世袭制;③夏商王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即带有神权特色);④初步建立了由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讲述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戴冠冕的夏禹》图画,并指出“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持的玉器;此图已不是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形象,而是表示其帝王身分。讲“王权的神秘色彩”时要引导学生看殷墟甲骨图及文字说明。
(4)“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五个要点:①分封制的实行(“封邦建国”),要结合“西周分封示意图”讲。②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是规定天子与诸侯的权力和义务)。③分封制的特点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④分封制的实质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王畿”由周王直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建立诸侯国统治,而周天子是天下诸侯的“共主”。⑤分封制的作用及利弊。
(5)“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一目是本课难点,本目教学应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上下功夫。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学思之窗]的处理
师:大家翻开课本第5页,请同学朗读[学思之窗]根据《史记》记载编写的历史资料。生:朗读。
师:资料中的伊尹是商朝的开国功臣和名相。请大家根据这段资料,思考:“商朝的相权有多大?” 生:权力很大。
师:是的,但你根据什么得出“权力很大”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材料的有效信息中,看看商朝的相具有哪些权力?
师、生共同归纳: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他参与制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甚至废立商王等权力。
案例二 “宗法制”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
①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宗法制内容,使学生理解:宗法制是根据姬姓家族(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大宗、小宗,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其实质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
②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力求弄懂课文中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这句话:分封制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带有“家天下”的色彩,“国”乃是“家”的大而化之。从政权角度说,周王是最高统治者,是天下诸侯的“周天子”,是君臣关系;从宗族角度说,周王是姬姓宗族的大家长,与诸侯是兄弟关系或父辈与子侄的关系。③ 引导学生理解宗法制的作用:首先是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其次是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等级制度),从而加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从这段记载,你能看出商朝的相权有多大吗?
解题关键:本题旨在培养和考查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能否在解读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获取有效信息。
思路引领:首先是从思考题规定的设问角度从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再把获取的有效信息提炼、概括为答案。
答案提示: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解题关键:深刻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个概念。
思路引领:①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②细心审题,逐问作答。
答案提示: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学习延伸】
你能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吗? 解题关键:①本题旨在培养解读材料和查找使用工具书的能力。②读懂材料: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如陈姓、许姓。
思路引领:请在课后查找有关姓氏的工具书,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答案提示:(略)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礼记·礼运》
夏启继禹位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夏商职官
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礼记·明堂位》
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
──《尚书·酒诰》
西周分封制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所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荀子·儒效》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春秋左氏传·僖公》
宗法制
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高祖迁于上,宗则易于下。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以上至高祖,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为其子孙为祖,继别也,各自为宗。小宗有四,大宗有一,凡有五。宗人之亲,所以备矣。诸侯夺宗,明尊者宜之。大夫不得夺宗何?曰:诸侯世世传子孙,故夺宗;大夫不传子孙,故不宗也。
──《白虎通义·德论》
惠之二十四年,晋始乱。故封桓叔于曲沃,靖侯之孙栾宾傅之。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惠之三十年,晋潘父弑昭侯而立桓叔,不克。晋人立孝侯。惠之四十五年。曲沃庄伯伐翼,弑孝侯。翼人立其弟鄂侯。鄂侯生哀侯,哀侯侵陉庭之田。陉庭南鄙,启曲沃伐翼。
──《春秋左氏传·桓公》
2.课文注释 关于王和帝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夏后启是实现我国历史上“五帝”时期向“三王”时期深刻转变的关键人物。“王和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黄帝的帝和帝尧、帝舜的帝一样,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酋长的称谓;而夏、商、西周的王则是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虽然夏王朝的世系自禹始,但禹只不过是氏族社会最后一个最高首领,他为启建立王位世袭的奴隶制夏王朝奠立了基础。
关于王位世袭制
夏代从启至桀,共历13代16王,从王位继承顺序来看,有的是传子,有的是传弟,基本上是以传子为主。传子是不是传长子、嫡子,由于资料匮乏,尚难以推定。
„„
商代从汤至纣,共历17代31王。汤制定了兄终弟及再传兄子的制度,即兄死由弟继承,直到同辈诸弟全不在世,再由长兄之子继承。(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商朝的年代
课本上商朝兴亡年代依据2000年10月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阶段成果报告》,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灭亡于公元前1046年,也即武王伐纣灭商之年。
商王盘庚
盘庚为历史上的名王之一。一般把盘庚迁殷前作为商前期,迁殷后为商后期。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年表,盘庚迁都定在公元前1300年。课本上所述盘庚传位给他的弟弟,《史记·殷本纪》有记载说:“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商小乙崩,子帝武丁立”。这四代王中,有两代是兄终弟及的,只有武丁父子相承。
纣王子承父位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是父王帝乙的少子。《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帝辛就是纣,看来当时商王室已颇讲嫡庶,微子启为长子,因庶出不得立,纣为正后所生,虽非长子,却可以继承王位。
周武王
周武王继承其父遗志,终于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武王继任后,继续积极准备灭商。他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任命其弟周公旦为辅佐,负责政务;还任命召公、毕公等人为助手。他还营建新都──镐京。周武王抓住商纣王统治分崩离析的有利时机,率军东进,观兵盟津(今河南孟津),大会八百诸侯。这是对商朝的武力试探。孟津之会后二年,商朝统治核心严重分裂,商纣王彻底孤立,伐纣时机成熟。周武王亲率大军伐商,在盟津会合各路诸侯,联合西南地区和江汉流域的少数民族,公元前1046年与商军大战于商都郊外牧野。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所封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东北),因此称为周公。他曾作为周武王的主要辅佐,在伐纣灭商中立了大功。武王死后,“天下闻武王崩而叛”,危难中周公立武王年幼子诵为周成王。同宗管叔、蔡叔、霍叔勾结商后裔武庚叛乱。周公辅佐成王经过三年,平定了叛乱,又一次立下大功。周公借此又继周初武王分封诸侯,进行第二次大分封,据荀子记载“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王族占五十三。姬姓和姜姓占据了周朝统治的重要地区,巩固了周王朝统治。后来周公又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进一步控制东方。他请成王到新都祀典,开始亲政。史书对周公评价很高,《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奄为东方与武庚共为叛乱的部族),四年建侯卫(指分封),五年营成周(东都),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西周分封
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诸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实际是其他一些较强大的部落或方国的首领。诸侯对天子保持着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如:镇守疆土,拱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等。周朝分封大多在周初武王、成王、康王时进行,称为“封邦建国”,目的是为朝廷建立统治屏障。
周初的主要封国有以下几个:
鲁国:是周公旦之长子伯禽的封国,建都曲阜。
齐国:是辅佐武王灭商的功臣吕尚(姜太公)的封国,建都营丘(今山东昌乐),后迁临菑(今山东临淄)。是当时比较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卫国:是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建都朝歌,主要统治商的遗民。
晋国:是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这里原是夏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戎人也很多。燕国:是周的同姓召(shào)公奭(shì)的封国。
宋国:是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周武王利用他以统治商的部分遗民。这些国家在初封时,与周王室的关系较密切。西周还算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诸侯国与王室之间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所以逐渐形成诸侯割据的状态。
西周控制的地区
西周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远远超过商朝。《左传·昭公九年》引当时周大夫詹桓伯的话说:“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学者们认为,上述记载与考古发现的地理分布证明相合。西周控制地域应当是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和宗法制
周代的王位继承制度基本是承袭商末,但有了比较重要的发展,这就是在“文王世子制”的基础上确立了嫡长继承制度。所谓的“文王世子制”,就是周文王在位时确立武王为世子,文王不在国内,武王代行国政。这种世子制度当时还是处在初创阶段,武王死后由周公旦摄政6年,返位于成王时才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和预先册立太子的制度。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就是说,在后妃所生的诸子中,必须确定嫡后所生诸子的优先继承地位,而且要以嫡后所生的长子来继承;如果嫡后无子,在众多妃嫔所生的庶子之中,要择立妃嫔家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庶子作为继承人,而不以其是否年长。这种择立太子的标准一经出现,便在其后约3000年的时间内被遵守为正统的定规。(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至西周时期,宗法制进一步完备,与政治结合得更紧密,嫡长子继承制实行得更严格。《诗·大雅·文王》曰:“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注曰:“本,本宗也。支,支子也”。郑笺曰:文王“以受命造始周国,故天下君之。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如缺嫡,其补充制度是“无适(嫡)则择立长,年钧(均)以德,德钧则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上述立嫡制度及其补充制度总的说来,比较完备,对于王位世袭起到了顺利执行的作用,对于稳定政局,动员统治阶级以全力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公社制中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的。其主要作用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以确立并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中的地位。此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以始祖的嫡长子一系的嫡系世代相承为大宗,其余各代庶子为小宗。庶子各在本支为大宗,其嫡子、庶子又分别为本支的大宗、小宗。如此推衍传继,嫡永为大宗,庶永为小宗,构成一个庞大的宗支网,状如树之干与枝的关系。周王为姬氏家族的大宗,就是所谓“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以周王为首,根据宗法制度的宗支原则与分封制度相结合,将他们的既得利益按照等级分配给各个姬氏家族。(《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宗法制的核心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嫡子,即兄长地位的不可动摇性。“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礼记》)。长子立为“嫡子”,为世代相传的大宗。而其余的庶子(即诸弟)即为别子,对长子来说是为小宗。从别子起要自立新宗,他即为这个宗的始祖,即“别子为祖”。别子的嫡长子也世代相传,“继别为宗”,也成了“百世不迁”的宗。而他的诸弟(庶子)不能继别,庶子之子也不能继别,只能继承自己的父亲(即庶子),即“继祢者为小宗”。(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至迟在周初已经出现了“宗子”“大宗”等名称。《诗经·大雅·板》中有“大宗维翰,„„宗子维城”,这里所说的“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宗法制度。有的学者认为,在有关商代历史的文献中,也可发现类似的记载。如《左传》所记的周初商朝遗民的“宗氏”和“分族”,可能就是指宗法制度下的血缘团体。但迄今对中国早期宗法制度的了解,主要还是关于周代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Ⅲ》)
3.学术观点
① 夏朝是否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这个问题曾经长期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争论,有的认为夏朝只是一个传说时代的王朝,没有考古和古文字的实证;有的学者认为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第一个王朝,不仅史有记载,而且也有许多考古资料的实证。近年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遗物的发现,使得史学界大多数专家倾向于夏朝确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看法。例如: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古时代(上)》中认为:
“根据文献记载看来,我们同意夏代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期的观点。这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关于禹传启的传说,文献中的记载是很不一致的,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中认为: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自禹至桀传17君,14世,共四五百年。夏朝的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四境‘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这里说的江指鸿沟水,„„济指济水„„河指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之间的黄河;淮即淮水。由此可知,夏朝的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否出现了文字尚未完全肯定,但已有青铜器出现,包括爵、戈、镞„„,并发现了铸铜的坩锅、陶范、铜渣,经测定所出土的铜爵属于锡青铜,由此确定二里头文化属于中国早期的青铜文化。„„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大型宫殿遗址„„不同形制、葬式和随葬品的墓葬的存在,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贵族与平民的对立已十分明显。研究者一致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探讨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偃师二里头遗址即是夏都阳城”。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张传玺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一文中认为:
“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国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代国王”。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也认为: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时建立起来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现在,四千多年间,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次出现过奴隶制的政治制度、封建制的政治制度、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制的政治制度等四种形态„„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即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实行的是奴隶制的政治制度”。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Ⅲ》中载:
“夏中国古代的第一个朝代。根据文献记载和古代传说,随着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组织的逐渐解体,聚居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夏部族,通过与周围地区其他部族联盟的形式,首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王朝,史称夏”。
② “家天下”是从禹还是启开始?
关于我国“家天下”和“世袭制”究竟是从禹还是从启开始的问题,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任莉萍提出:“从禹建立夏朝到启登上王位这一段时期还是‘公天下’吗?既然禹已建立了夏朝,那就意味着在禹的时候已初步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来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因此,禹建立夏朝就标志着‘家天下’局面的出现。而禹死后,其子启登上王位,只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中的说法:“禹即位,立国号夏,夏朝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禹即位号称‘天子’,实际仍是一位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而不是国家的君王„„夏启即位破坏了军事首长由部落联盟酋长会议推举产生的‘禅让’制度,首领职位继承原则由推选变为选子,执行酋长会议意志的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开始变成国家的君王,夏启即位是一件标志着中国国家形成的划时代的大事”。古云天《谈谈“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过渡问题》中说:“把禹视为夏王朝的创建者,是因为当时的夏政权已经具备了一个国家政权的基本职能,但这个国家只处于草创阶段,很多制度仍不完备,禹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王,只有当启确立了世袭制之后,夏王朝才真正地建立起来”;“无论禹把王位传给了伯益还是直接传给了启,他都是中国历史上成功地培植家族势力、让家族势力把持国家政权的第一人。从这个角度说,‘禅让制’向‘世袭制’过渡,或者是‘公天下’向‘家天下’过渡是发端于禹而完成于启。„„他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我们只能说他努力地促使‘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而他的这种努力,终于在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的那一刻取得了胜利”。
③ 关于分封制始于何时问题。
以李志庭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分封之制,发端很早,相传禹时已经置有万国,至于商朝的封国,不但见诸古籍,甲骨文中也有记载。西周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的。”
以斯维至、田昌五等为代表的学者中,斯维至认为:“传说黄帝尧舜禹时代就已有封建诸侯的事实了。”“在原始社会时代,部落与部落之间本来也常常利用自然林为划分土地的疆界,那么说,黄帝尧舜禹时代已有封建了何尝不可。”“但是我们认为封建就是建立城邦国家,因此真正的封建至少要从夏代开始,夏代史料太少,可不具论。”“汤灭夏,武王灭商,在我国古史上是被认为‘顺天应人’的革命行动,其实它是我国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标志,因此我们暂时假定商汤周武是我国原始国家的建立,因而也就是封建诸侯制度的建立,是应该承认的。”斯维至又说:“我们不妨推断封建制度开始于成汤灭夏以后,武王灭商,它基本上继承了商的制度,因此西周以后封建制度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田昌五认为:“夏代是否有分封制,难以断言,即使有,也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就夏朝统治的全局而言,实带有奴隶制大家族联盟的外观,而这种联盟则是以夏后氏部落为主的地区性部落联盟蜕变出来的。”而“商代存在着分封制,特别是其后期,是不成问题的”。商代“‘外服’中的‘侯、甸、男、卫、邦、伯’就是由商王分封的诸侯,‘内服’中的‘百僚、庶尹、惟亚、惟旅、宗工’等,在王畿内也会有封邑”。
以朱本源、黄中业等为代表认为:分封制始于周初。
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强调的是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封建一词中的‘建’字,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强调的是地方政权的建立。而分封与封建二词中的‘封’字,则把两者联系起来,同是指‘授土’”。从分封的情形看:“‘授土’、‘授民’为其核心内容。”“周初实行分封的直接结果,导致了周王朝地方政权机关‘封国’的建立。”而“在商代,商王朝所直接统辖的地区被称为‘邦畿’。邦畿之外,可谓‘方国’林立”。这些方国“当时多数尚未进入奴隶社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因而不断地对商王朝进行掠夺。”“从武丁时期起,商王朝经过长达一、二百年的对外战争”,“商代的侯国是商王朝对其四周方国进行武力征服的直接产物”。方国和侯国不同,其重要的区别,前者“对商王朝不存有任何的隶属关系”,而后者则“存有某种程度的隶属关系”。但商代的侯国同西周的封国又有其“本质上的不同”:“商代的侯国不具有商王朝地方政权的性质”,而西周的封国“在事实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周王室的地方政权”。
④ 西周封建论者对周朝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论点。
长期以来,我国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一般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应从春秋战国算起,其中又分为春秋说和战国说。现在大多数学者主张战国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具体年代为公元前475年。这一种观点是前辈史学家郭沫若等的观点。目前多采取这一观点。第二种是西周封建说,即认为我国自西周开始已进入封建社会,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等。第三种为魏晋封建说,认为迟至三国两晋我国才进入封建社会,持这一观点的有著名学者尚钺、王仲荦、何兹全等。
西周封建论者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他们不同的解释。《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一书列举西周封建论的观点说:“大多数的西周封建论者都把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看作是中国封建领主制形成的重要标志。例如,范文澜认为,西周的‘天子、诸侯、采邑主都从分封里建立起自己的权力,形成一整套的统治体系’。王亚南把周在灭商后逐渐选择和创制的‘封建诸侯以屏藩周室’,分别等级和颁田制禄等一整套办法,概括地称为‘封建制度’。束世澂认为西周的分封既封赐采邑,同时又任命为地方官,这是采邑制的发展和领主制的肇端”。“西周封建论者一般都认为,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把宗法制度看作是中国封建制的特点。范文澜说,西周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统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里都是存在的,它对贵族领主来说是一种加强统治的力量,对农夫来说也是一种组织力量。王亚南认为,西周封建制和欧洲中世纪不同的特点,就表现在巩固专制主义的宗法组织上。童书业更径直把西周的封建制称作‘宗法封建制’„„因为它把‘宗法’系统扩大为政治系统,并与封建制度密切结合起来,构成宗法封建制的社会”。
4.图画说明 戴冠冕的夏禹
禹在历史上又称夏禹、大禹、夏后禹等。在古史中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并称“三王”。他的生平事迹与尧、舜分不开,是我国原始社会最后一位杰出圣贤首领,但又是我国阶级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者。从最近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报告》夏商周年表排列,他是夏朝第一个王,建立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这和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的说法是一致的。课本中所用“戴冠冕的夏禹”,用自《中华古文明大图集》,表示了他已是帝王的身份,而这和今浙江绍兴禹庙大殿正中所塑身穿华衮、双手捧圭、头戴冠冕大禹立像是一致的。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这是一幅汉代画像石,见于山东嘉祥宋山1号小石祠堂。这是一座型石祠堂,规模较小。此图见于小祠堂的西壁画像,西壁画像仅有这幅周公辅成王和另一幅孔子见老子两幅历史故事画。画面正中座位上为幼年的周成王,旁有周公辅佐,主题为要求臣子对君上要像辅佐成王的周公一样忠心耿耿。
5.参考资料目录
①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② 韦庆远、王德宝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③ 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④《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⑤ 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⑥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⑦〔美〕张光直:《商代文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⑧ 许倬云:《西周史》(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⑨ 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⑩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争鸣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
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它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极具开创性。本课以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及其影响为中心讲述秦朝政治制度史。
本课引言内容是秦统一天下后,丞相王绾和李斯的一场廷辩: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这是关系到秦朝治国方略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一目,其内容讲了四点: ① 西周灭亡与东周开始,这对与上一课的衔接是有益的。② 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③ 战国时期大国称雄,但是出现了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得出这一历史结论的史实依据是:战国时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需要;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要求统一;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促进了最终的全国统一;各民族的初步融合,也为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战国后期以来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④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秦统一六国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增强是秦得以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用了10年时间,终于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本目最后着重概述秦的统一,从另一角度看,也是为了展现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一目,包含两部分内容,而核心问题和重点是君主专制。首先,“至高无上的皇权”主要讲了两点: ① 皇帝称号的由来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天下初定,秦王嬴政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先确定个名号。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王”,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自感功高盖世的嬴政,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其权势和地位。于是,他下令群臣议名号。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请上尊号为“泰皇”。但是嬴政并不满意,决定:“去掉‘泰’字,加上‘皇’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皇帝”之称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课本第9页[历史纵横]栏中提供的历史材料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② 皇帝制度的创立
在确立“皇帝”称号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为了显示皇帝独尊作出许多皇帝专享的规定,包括:秦始皇自称为“朕”。此字以前任何人都可以用来表示“我”的意思,但是自秦以后成了皇帝独享的字。还有玺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以前一般人的印都可以称“玺”,但是现在只有皇帝的御印才可以称“玺”,而且只有皇帝才能用玉质的玺。另外,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史记·秦始皇本纪》)。“制”为皇帝涉及制度的命令,“诏”为皇帝诏告臣民的一般命令。
皇权至上、皇帝独裁,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充分体现了皇权专制的特色。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虎符由皇帝掌握,皇帝的话就是法律(“言即法律”)。公元前213年那场著名的宫廷辩论之后,秦始皇下令取消了殿前议事的制度。这样,秦始皇不仅集国家权力于一身,而且真正开始说一不二了。
总之,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央官制”主要讲述秦朝中央政权机构的组成,这主要讲了两点: ① 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有左、右二丞相。秦始皇时,王绾、李斯等先后任丞相。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故推断是秦始皇自掌军权。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后世习称“三公”。
“三公”之下为“九卿”。这里的“九”并非确数,言其“多”也。“九卿”是指“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如掌管刑狱、司法的廷尉、掌管钱谷的治粟内史等。
②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秦始皇所创建的这套中央官僚机构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一目,是本课教材的一个重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本目主要讲了三点: ① 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春秋时期初设的郡县,大多设立在新吞并地区或各国边境线上,并由国君直辖。战国时代,首先由三晋建立起以郡统县之制,且设立郡县的区域也由边境扩展到腹地。秦国在兼灭六国的战争中,在一些新攻占的地区已设郡县管理。秦统一后,经过两次廷辩,秦始皇确定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秦朝在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下设县。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② 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的建立
郡,为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另设郡尉,负责军务,直接领兵;郡监(也称“监御史”),监察郡之行政,并有牵制郡守的作用。郡下辖若干县。县级行政机构由县令(不满万户之县长官称县长)主持政务,县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丞负责司法。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县以下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详见课本第11页[历史纵横]栏中的材料。
秦时,户籍的保存与管理、赋税徭役的征调以及地方军队的基本编制都是以县为单位的。县级机构是秦朝实行统治最重要的一级机构。秦以后,郡制没有保留到封建社会后期,但县制却长期实行。秦朝县制机构管理的模式,对历代封建王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 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
秦始皇所创建的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官僚机构组织十分严密,其特点是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这套官僚体制的建立,在全国确立起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这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
课本最后一段讲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应以以下两点作为本课的小结。① 利用课本第8页《秦朝疆域图》,了解秦朝疆域的形成
统一后的秦朝疆域非常辽阔,不仅占有原六国的土地,而且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使疆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国家的统一。
②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① 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选择重点要围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题(也是本课内容的中心),由此可确定“至高无上的皇权”和“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两目作为重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在讲以上两目,理解这一政治制度时务须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这两个概念搞清楚。
② 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参与,备课时要设计学生活动,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中,尽量使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探究由疑问始,故教学中要善于设问置疑,此其一。其二,要选择适当的学生活动方式,如投影(或制作软件)典型、简明史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又如在讲“郡县制”时可运用教材中“学思之窗”组织议论或讨论。其三,要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
③ 教具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从本校实际出发,有条件的地方又要力求用好电化教学手段,使其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条件较差的学校可使用教学挂图,制作投影片;条件较好的学校可设计、制作教学课件。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关于本课导入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是在秦统一中国这一历史背景下实现的。本课导入可采取两种方法:制作“秦统一中国”的课件(地图),展现空间形象。该图应是彩色的,应该有动感,秦每灭一国,该国都应变成与秦同一颜色,最后由“七雄并立”的色彩缤纷归于“秦一统天下”的同一颜色。制作课件有困难的学校,也可制作“揭贴式”地图,效果也不错。或者采用本课导言的办法,由“到底是采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廷辩导入新课。
案例二 讲述“至高无上的皇权”可用此课件(或投影)阅读下列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请回答: ① 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② 根据材料所含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③ 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④ 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说明〕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课件中设计的几个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可采用谈话、问答、议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最后可归纳总结出答案。
答案提示:
(1)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
(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3)皇位世袭。
(4)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案例三 在讲清郡县制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同学思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第一课)与本课有关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例如:
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其二,分封的诸侯爵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等等。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本题是一道依据材料设计的问答题,旨在培养和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一要理解材料的历史内涵,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二要分析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思路引领:本题有两问,审题后要逐问作答。后一问贵在独立思考,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答案提示: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反映了: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事无巨细,皇帝独裁;③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此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解题关键:这是一道比较分析题,解答好此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即准确理解分封制和郡县制这两个历史概念,以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知识。解题关键在于精心审题,明确试题的考查范围和重点,以及答题的要求。
思路引领:首先要概括指出分封制的特点,其次要从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不同的角度,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答案提示: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的,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
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学习延伸
想一想,人们对长城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你怎么看秦修长城?
解题关键:本题旨在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重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
思路引领: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对长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后,再探究原因,并概括说明自己的看法。
答案提示:原因: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有变化。看法:①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长城的修建对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有积极的作用。②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③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长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④修建长城给当时的人民确实造成沉重的徭役和苦难,这也是文明演进所付出的代价。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秦议帝号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 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皇帝的行踪不可泄露
„„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秦群臣议治理国家问题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秦朝实行郡县制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三十四年,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
──《史记》卷五《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后之文人祖述其说,以为废封建,立郡县,皆始皇之所为也,以余观之,殆不然。《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宣公十一年》:“楚子县陈。”《十二年》:“郑伯逆楚下之辞曰:‘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十五年》:“晋侯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成公六年》:“韩献子曰:‘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襄公二十六年》:“蔡声子曰:‘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三十年》:“绛县人或年长矣。” 《昭公三年》:“二宣子曰:‘晋之别县,不惟州。’”《五年》:“榖启疆曰:‘韩赋七邑,皆成县也。’”又曰:“因其十家九县,其余四十县。”《十年》:“叔向曰:陈人听命,而遂县之。”《二十八年》:“晋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哀公十七年》:“子榖曰:‘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晏子春秋》:“昔我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榖其县十七。”《说苑》:“景公令吏致千家之县一于晏子。”《战国策》:“智过言于智伯曰:‘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史记·秦本纪》:“武公十年,伐邦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吴世家》:“王余祭三年,予庆封朱方之县。”则当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史记》:“吴王发九郡兵伐齐,”范蜎对楚王曰:“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甘茂谓秦王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春申君言于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匈奴传》言赵武灵王置云中、雁门、代郡,燕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又言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则当七国之世,而固已有郡矣。
──顾炎武《日知录》卷22《郡县》
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正义]曰:《风俗通》云:“周制,天子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左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秦始皇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县也。”
《汉书·百官表》曰:“秦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监郡。”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注文
秦朝的中央官制
„„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一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丞,官职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
秦朝中央、地方官的主要职能 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 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 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 太仆,秦官,掌舆马,有两丞„„
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 典客,秦官,掌诸侯归义蛮夷,有丞„„ 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 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
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侯、司马、千人„„ „„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侯„„ 将行,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侯、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内史、右内史。监御史,秦官,掌监郡„„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
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关都尉,秦官„„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
──《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
2.课文注释
秦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战国以来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以及由于交通发达和物资交流,使各地区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因而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这一时期货币、度量衡不一,以及关卡林立、以邻为壑的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状态已严重地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统一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秦统一是通过长期战争实现的,在战争中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由于长期战祸,使人民饱受战争的苦难,人民要求统一。另外,春秋战国以来所形成的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有利条件。秦向西方和西南方发展,形成了诸夏和西戎、羌、西南夷的各族融合中心;燕赵向北方发展,形成了诸夏与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的融合中心;楚向东南、西南发展,形成了诸夏和百越、西南夷的融合中心。所以,战国后期以来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秦通过商鞅变法,在各方面发展很快,具备了实现统一的条件。政治上,秦实行“法治”比较彻底,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秦居关中又据四川“天府之国”,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战,兴修水利,拥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军事上,秦奖励军功,军队勇敢善战,加之又居险要,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外交政策上,秦灵活地运用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政策,有效地摧毁了东方六国的统治。最后,秦始皇在统一战争中也发挥了他个人的积极作用,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始皇嬴政
嬴政(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生于赵国邯郸,亦名赵政。公元前246年即王位时,年仅13岁,由丞相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开始亲政。同年,镇压了嫪毐(lào’ǎi)发动的叛乱。第二年,免去吕不韦丞相的职务,从此“独治其民”。
嬴政掌权后,重用尉缭、李斯等大臣,谋划灭亡六国的策略,任命王翦、桓(yǐ)、李信、王贲、蒙恬等为将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
秦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灭掉了东方六国。
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后,秦始皇就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南下攻打越族,当年就攻取东瓯和闽越,置闽中郡。在向南越进军途中,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公元前214年,取得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的地方,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公元前213年,秦迁50万人到五岭以南戍边和开垦,和越人杂处。同时,在西南地区开通道路,设置官吏,加强统治。在统一南方的同时,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河套以南地区。接着又夺取河套以北阴山一带地区,重设九原郡。公元前211年,又迁内地3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以北)屯垦。并在原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的基础上,修葺、增补、新筑,建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为了巩固统一,嬴政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主要的有: 建立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改“王”为“皇帝”。秦统一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大臣“议帝号”。他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并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皇帝”的称号。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治、军事等。丞相之下设诸卿,分别掌管具体政务。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官员和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驰道。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加强思想控制。
以上这些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特别是焚书坑儒,毁灭了大批文化典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秦始皇还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造成“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的悲惨景象。
综观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十分明显。他统一六国,统一越族地区,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统治残暴,以刑杀为威,修建豪华的宫殿、陵墓,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据《史记·五帝本纪》注文中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为天皇、地皇、泰皇(即后来俗说的人皇)。还有说是伏羲、女娲、神农(《文选·东都赋》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五帝,按《史记·五帝本纪》注文中一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另一说是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他们都是传说中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秦的中央集权制
韩非总结战国诸子的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秦始皇根据韩非的政治理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集一切权力于皇帝,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下设中央政府,除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以外,还有将军(掌征伐)、廷尉(掌刑罚)、治粟内史(掌财政经济)、少府(掌山海池泽的税收供皇室的费用)、博士(备顾问)等官。地方政府设郡、县,郡有郡守(掌一郡政事)、郡尉(辅佐郡守并主军事)、监御史(监视郡守);县有县令(万户以上称县令,不满万户称县长,掌一县政事);各级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中央集权制的职能,主要是统治百姓,此外还有抵御外部的侵扰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利害冲突。中央集权制巩固与否的关键在于皇帝对法(法律、法令)、术(权术)、势(权势)、度(限度)的掌握和运用。如果皇帝能驾驭权臣、控制地方、管辖百姓,中央集权就是强大的、巩固的,否则就相反。秦末,中央集权运用失度,对农民的剥削压迫超出农民所能负荷的限度,结果农民起来摧毁了秦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和农民阶级的个体土地私有制。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与补充,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三十六郡
《史记·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都提到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把天下划为36郡。但都没有列举36郡的名目。《汉书·地理志》在各郡国下注称秦郡有36郡,包括《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所置的南海、桂林、象郡。于是长期以来对秦郡的设置过程和郡的名目存在着各种说法。1948年,谭其骧《秦郡新考》考证如下:
内史,为秦京师直辖区,体制与外郡不同,不在郡数之内。
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36郡,按秦置郡先后,为上郡、巴郡、汉中、蜀郡、河东、陇西、北地、南郡、黔中、南阳、上党、三川、太原、东郡、云中、雁门、颍川、邯郸、巨鹿、广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砀郡、陈郡、泗水、薛郡、九江、辽东、代郡、会稽、闽中、长沙、临淄、琅邪(yá)。其中,黔中、广阳、陈郡、闽中补《汉志》缺。
26年后,增设4郡:南海、桂林、象郡、九原。
后复分薛郡置东海,分邯郸置恒山,分临淄置济北,分琅邪置胶东,分河东置河内,分九江置衡山等郡。这样,自内史以外,秦郡凡得46。
统一车轨、驰道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主要干线有两条: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齐、燕地区;一条向南直达过去的吴、楚地区。“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书·贾邹枚路传》)。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直通九原郡的“直道”。再加上修筑在西南边疆的“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的“新道”,就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并设有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休息,更换马匹的驿站。同时秦又规定车轮的间距为6尺,便利交通往来,促进了当时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政令的通达,军队的调遣,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统一文字
汉朝人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叙》里说,战国时期,各国“田畴异(亩,田亩大小不一样),车涂(途)异轨(车辆的宽狭不一样),律令异法(法令不一样),衣冠异制(衣服帽子的式样不一样),言语异声(说话口音不一样),文字异形(文字写法不一样)。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于是把原来的史籀大篆简化成小篆,由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这三部书既作为学童的识字课本,又是推行小篆的范本。那时候,因为“官狱职务繁”,迫切希望进一步简化文字。县吏程邈因得罪始皇,关在狱中,他经过十年的悉心钻研,造成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文字。秦始皇知道以后,很赞赏这种简化的字体,免了他的罪,升了他的官,把他编造的简便文字命名为隶书。隶书到西汉初年就通行全国了。隶书书写简便,跟现在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灵渠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一称湘桂运河或兴安运河。秦派兵进入越族地区时开凿。灵渠长34千米,其中4.5千米为人工开凿,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它沟通湘、漓二水,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成为联络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水路通道,是保证秦始皇统一岭南的一项战略工程。灵渠初名秦凿渠,或仅称渠。后因漓水上游为零水,亦称零渠、渠,唐以后始称灵渠。
灵渠的渠道工程非常艰巨复杂。灵渠渠道穿行于丘陵地带,坡度大,水流急,行船困难。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意将河道开凿得迂回曲折,以便延伸流程,杀缓流速,利于平稳行船。同时,每隔一段路程,设置一个“陡门”,又叫“斗门”,就是简单的船闸,可以启闭,以便分段拦蓄渠流,使水位逐段抬升或降下,船只节节前进,安然过山。这实际上就是现代的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我国用这个方法开凿灵渠,比美国所修的巴拿马梯级运河早两千多年,它充分说明了灵渠设计者的匠心和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才能。
秦长城
秦统一以后,保留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加以修缮和连接,建成一条西起陇西郡临洮,东至辽东郡的长城,长五千多公里。秦长城北边的一段,沿阴山山脉的狼山、乌拉山、大青山往东,经滦河上游直至辽东,位置在现在明长城的北边。秦长城遗迹,至今仍有残存,如山西大同北的“紫塞”,甘肃岷县城西,开城县北均有长城的遗址。这些遗迹有的是用土掺碎石子夯筑,宽窄高厚因地形而异,一般下宽5米,高约1~4米,夯层8~10厘米;有的用石块砌成内外整齐的城墙,保存完好的地段,有的高5~6米,下宽5米,上宽3米。长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到一定的防卫作用,但其作为伟大的建筑工程遗留后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
3.学术观点
① 关于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评价
以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为代表,持肯定态度。
《中国史稿》写道,秦统一中国,“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是有深远的重大意义的。”论者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中国封建社会曾经以它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中国古代史》指出:“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三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以翦伯赞等为代表,认为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翦伯赞指出,秦对六国旧贵族进行了毁灭性的讨伐,“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封建社会的这一发展,意味着农民对封建土地所有者的人身隶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的放松,或者说是农奴制的废除”。但是翦伯赞又指出:“从封建领主制到封建专制主义的道路,是用农民自己的尸骨铺平的。在覆灭六国的残酷的战争中,以及在后来无止境的土木徭役中,死亡的农民是不计其数的,农民用自己的鲜血刷红了阿房宫,但他们得到的报酬是一副新的枷锁、新的剥削制度,新兴地主阶级的赋税和徭役,因此,在农民看来,这不过是以暴易暴而已。”
② 关于“三公九卿”的说法
后人习惯上用“三公九卿”概括秦汉的中央官制,学术界也长期沿用此说法,将秦朝在中央设置的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重要的官职,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置“九卿”。有学者则认为,秦朝的官僚体系实际并非“三公九卿”所能概括的。理由为秦朝并无“三公”,“三公”中的太尉是虚设的,相关史籍中均未见秦朝有一个太尉,在重大军事行动中也不见太尉出场,所谓“三公”,实际只有二位。到了汉代始有“三公”。而且秦朝也没有建置法定的九卿官,在丞相之下达到二千石的官员数目不止九人。
③ 关于“亭”的隶属问题
关于“亭”的隶属,学界始终有争议。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就此,有的学者认为“亭”统属于乡,是乡里之间的又一级基层行政组织;还有学者认为“亭”是与“乡”同级的地方政府,互不相属,“亭”,是属于治安系统的基层组织,为都尉、县尉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地方治安,及负责接待往来官吏,兼管为官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
4.图画说明 秦始皇像
秦始皇画像是著名画家刘旦宅于1959年参考《历代帝王像》的古画风格创作的。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或旒冕。冕是古代帝王和诸侯所戴的礼帽,旒是冕前后垂挂的玉串。按规定,帝王的旒应是12串,珠料是白玉。冕上的平板叫板,在冕冠两侧,还对穿一个孔,用来穿插玉簪,将冕冠与发髻拴在一起。在簪的一端,系有一根丝带,戴冕冠时,带从颌下绕过,再系在簪的另一端。在丝带经过两耳的位置时,各垂一颗黄色的珠玉,叫“充耳”。充耳挂在耳边,走起路来一晃一晃,意思是提醒戴冠的人勿听信谗言。“充耳不闻”一语,就是由此而来。与此相称,冕冠上的冕旒垂落下来,正好挡住眼睛的视线,叫“视而不见”,意思是说,戴冕冠的人不必去看那些不该看的东西。秦始皇身穿的冕服,按规定冕服上有12种图案,如日、月、星辰(取其照临意);山(表示稳重);龙(表示应变);华虫(一种雉鸟,表示文丽);宗彝(一种祭祀品,表示忠孝);藻(水草,表示洁净);火(象征光明);粉米(取其滋养);黼(fǔ)(斧形,象征决断);黻(fú,亜形,象征明辨)。鞋是红色的,叫赤舄(xì)。腰系黄赤大佩,长二丈九尺九寸。秦始皇腰间左侧戴有玉佩,是用白色玉石制成。当时的制度是“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另外,还佩戴一柄长剑。他目光炯炯,虎视眈眈,一副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当年他威震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秦始皇画像现陈列在国家博物馆。
秦阳陵虎符
虎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拨军队的信物。虎符用铜铸成卧虎状,背有铭文,分为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半留存在朝廷,左半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的将帅。调动军队时,须由使臣持符验合方能生效。秦朝阳陵铜虎符长8.9厘米,宽2.1厘米,高3.4厘米,中分为二,左右半符各有错金篆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12字。用虎符调兵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
秦半两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以黄金(金饼)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以铜质圆形方孔钱为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通行全国。同时,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半两钱直径3~3.6厘米,重8克左右,面铸篆书阳文“半两”2字,史称“重如其文”,即实重为秦衡制中的“半两”。这种圆形方孔币的形状一直沿用至20世纪初。
秦铜权
1991年在陕西华县赤水镇出土。衡器。高5.5厘米、底径9.8厘米、重2063.5克。权即砝码,秦权有铜制和铁制两种。此权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40字诏书,并铸有阳文“八斤”2字,实测后推算,当时每斤合现今257.925克。
5.参考资料目录
①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②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版。
③ 白寿彝等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④ 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⑤ 林剑鸣、赵宏:《秦汉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⑥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⑦《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⑧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⑨ 白钢主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⑩ 郭志坤:《秦始皇大传》,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11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争鸣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12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人教网)高中历史:http:// 13 中国历史博物馆: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汉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难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学习要点。相关学习要点的表述为:“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汉至元,时间跨度大,内容繁多,平铺直述,线索难以清晰,特点不易突出。基于这种考虑,课文子目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虑,紧密联系上一课学习要点的内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承上启下地设置了“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两个子目。讲清楚这两个子目,学生既复习了始皇帝来历的旧知识,又了解了更多的关于皇帝制度在汉元期间的沿革变化以及君主专制一步一步演进的大致脉络;既能重温有关郡县制建立初期的史实,又能熟悉从汉至元郡县制度曲折发展的历程,进而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在汉元间的发展状况,分析中央集权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利与弊。讲清这两目,就能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最主要内容,进而也能从中找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相当丰富。以广义范围理解,它主要包括国体和政体,也就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和政权构成的形式。从狭义范围理解,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体制。它包括国家各级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职、权、责、利的划分和运用,以及各时期总的国家体制和诸如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监察、考试、选举、政党、财政、文教卫生、人事管理等制度。为了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本课又设置了第三目“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这一目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提示学生,政治制度不仅包括行政管理制度,也包括考试、选举、人事管理等制度;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让学生了解,由汉至元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学习本课,需要掌握推恩令、藩镇割据、行省制度、丞相、三省六部制、察举制、科举制等名词与概念,了解汉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加强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解,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进一步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高分析中国国情的深刻历史洞察力。
本课引言讲述的是有关西汉“七国之乱”的一段史实,揭示了西汉初年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分权之间存在矛盾。教师可利用引言向学生提问,平定七国之乱后,地方分权的问题是否得到彻底解决?如果没有,汉景帝的后继者又是如何去削弱封国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汉以后的各代王朝,又是如何面对地方分权问题的。以此导入新课。
第一目“中央集权的发展”,是汉元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讲清楚与中央集权相关的政治制度,可为学生总结作史料铺垫,从而得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
教学本目,应注意以下问题的分析。①“汉承秦制”与郡国并行制。
“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郡国并行制。汉仿秦制,实行郡县制,但同时惩戒秦不分封孤立而亡,又恢复诸侯王分封制。西汉初,郡设太守、国设相,作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后封国名存实亡。
② 汉武帝和“推恩令”。汉武帝是中央集权强化进程中关键性的人物之一。西汉建立后,很长时间里,封国的势力一直比较强大。大臣晁错为此请求汉景帝削去他们的“支郡”。晁错的父亲知道后,急忙从老家赶到都城,对晁错说:“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为何也!”晁错答:“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其父说:“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回去后老人喝毒药而死,临终时说:“吾不忍见祸逮身。”“七国之乱”后,虽然景帝采取了一些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但地方分权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汉武帝在位期间,采纳主父偃的献策,制定“推恩令”,在政治体制上实行强干弱枝。推恩的办法易于为有关的皇族所接受。推恩法不断加强了中央的统治,也不断削弱了地方的力量,这对于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教学本目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有关汉武帝大一统的内容,结合本目主题展开讨论。③ 节度使与藩镇割据。唐睿宗为了加强西部与北部边防,于710年开始设置节度使,以掌管地方军政。开元以后,唐政府在沿边相继设立了安西、北庭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经略使。节度使设置之初,对稳定边疆形势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募兵制的实行,使边将得以专兵,节度使的势力不断扩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尾大不掉,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不仅对参加叛乱的节度使不予追究,而且还任命安史旧部担任节度使。平叛过程中设置的节度使也大多保留下来。这样,藩镇割据的局面进一步扩大,史称:“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些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政府的节度使,但实际上“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④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这一部分内容较多,名词概念既多且难,教材没有充分展开,教师只需抓住中央政府从军事、行政、财政三方面削弱了地方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即可。
⑤ 行省制度的创立及意义。元朝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准备一幅今天的行政区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
第二目“君主专制的演进”,主要是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即朝廷内部的组织结构与权力之争。宰相固然是皇帝的附庸,但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下,因不同时期皇帝的能力与作为不同,其权力表现也会有所区别。宰相有时会极大地分割皇帝的权力,影响君主的专制。
教学本目,请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分析。
① 宰相。宰、相之名分别出现于商周及春秋之时,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后来,宰相一直沿用于整个封建社会。不过,除辽代设置“宰相”外,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② 三省六部制。教学中应注意分析其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可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③ 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宋朝时的三省六部有名无实。统治者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
④ 元朝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发展。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设立了中书省和枢密院,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军事机关。同时又设置了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的机构宣政院。
由于课文只正面介绍了中书省,教师可以重点讲述元朝中书省的设置及其特点,其他相关内容,如果学生不提及,教师不必展开。
第三目“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其实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一个侧面。科举制,是本目的重点。但是,唐以后科举制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课文并未过多展开。如学有余力,教师可参考本课“资料与注释”或其他资料,适当予以介绍。甚至可结合现今的高考制度,分析科举制的利弊得失。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1)本课时间跨度大(汉至元长达1575年)、内容丰富,要在有限的一节课内较好的讲完学好,实非易事。教师在备课中应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两条主线:中央与地方的争权斗争,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逐渐强化。三个方面:地方机构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选官制度的演变。理解这一点,对于教师从整体上设计教学,大有帮助。
(2)适当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或图表式教学法辅助教学(详见下列案例)。
(3)力求设计探究式教学案例。古人云:“疑为思之始”,探究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也就是要善于设问置疑。本课内容无生动情节可言,要在探究问题、深化理性认识上多下功夫。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可作课件或投影)
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北宋初,君臣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宰相赵普对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根据上引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① 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帝王易姓,战争不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赵普的看法是否正确,并结合史实说明之。
答:主要原因是“节镇太重,君弱臣强”。因为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唐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际上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② 根据赵普的对策,北宋初年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你能概括指出这些措施的两项基本内容吗? 答:首先从集中军权入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加强禁军;其次是派文官任地方长官,加强中央对地方军、政、财权的控制。③ 试扼要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和影响。
答:效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影响:逐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膨胀,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提示:回答此问要从课本中多渠道获取信息。] 案例二 元朝的行省制度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读《元朝行省图》和相关课文,获取图、文中的有效信息,并层层设问,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
① 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
学生从《元朝行省图》中应认知:元朝建立了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一统局面。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② 行省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除以大都为中心的中央直辖区(称“腹里”)和宣政院辖地以外,中书省派官员往地方执政,称行中书省。元朝共分设11个行省,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由此,行省确立为地方行政机构。
③ 行省制度有何作用?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 行省制度有什么影响?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明清沿用此制,至今“省”依然是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案例三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设计思路:在利用图示明确三省六部职权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其作用和影响。① 三省六部的分工与职权(可作课件或投影)
说明:三省分工明确(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互相制衡;三省长官集体行使宰相职权;尚书省下分设六个行政管理机构。
②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和影响
作用:第一,分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第二,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办事效率。影响: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它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备,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能说明些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要从相权与皇权关系的角度去说明问题。
思路引领:先要解读历史材料,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再针对所问作答。
答案提示:说明两个问题:①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②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解题关键:这是一道大跨度、高概括的论述题,解答此题的关键首要的是精心审题:二是题目的时间范围是“从汉至元”;二是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即运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说明“皇权不断加强”这一历史结论。思路引领:一要依时间顺序(分汉、隋唐、宋、元时段)组织答案。二要运用相关史实说明结论的正确,作到史论结合。
答案提示:①汉武帝重用宠信的近臣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政,使决策国家政务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②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时三省长官相互制衡,集体行使相权。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④元朝设中书省总揽政务,其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后期相权大增,有时甚至威胁皇权。
综上所述,从汉至元,通过削弱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学习延伸
根据以上材料,想一想,这种措施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它有何利弊? 解题关键:解读材料,逐问作答。
思路引领:分三步,首先解读历史材料;再由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措施)概括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对“这种措施”加以评价。
答案提示:①特点:中央集权,即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②利:在防止地方割据势力上很成功。弊:过度限制地方权力,层层严加控制,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是北宋后来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此问答案学生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应鼓励。)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
(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五年)九月,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六百人„„
──《汉书》卷六《武帝纪》
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卷五三《中山靖王传》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宣帝地节三年置大司马,不冠将军,亦无印绶官属。成帝绥和元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哀帝建平二年复去大司马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元寿二年复赐大司马印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徒上。有长史,秩千石。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丞,官职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
按自魏晋以来,宰相但以他官参掌机密,或委知政事者则是矣。无有常官。其相国、丞相或为赠官,或则不置,自为尊崇之位,多非人臣之职,其真为宰相者不必居此官。
──《文献通考》卷四十九《职官·宰相》
按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始为机衡之任。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公之权也。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故何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簒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而所谓三公者,古有其官,虽鼎命将迁之时,大权一出于私门,然三公未容遽废也,故必择其老病不任事,依违不侵权者居之。
──《文献通考》卷四十九《职官·宰相》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甞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佗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盖起于此。其后,李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中书令也,而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然二名不专用,而佗官居职者,犹假佗名如故。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文瓘以东台侍郎同东台、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自文瓘始。永淳元年(682),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始。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新唐书》卷46《百官志》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卷128 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
──《蔡忠惠公文集》卷18《论兵十事》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位版,流外较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事之笔;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补阙、舍遗改为司谏、正言,而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郎中、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秘书、殿中二省名存实废,惟内侍所掌,犹髣髴故事,九寺五监尤为空官。六统军十六卫,每遇大礼,朝会,但遣官摄事,以备仪范。天圣中,始以环卫官补宗室子,东宫官不常置,公主无邑司,节度使不食本镇租赋,藩府除授虽带都督之名,而实不行都督之事,京府以及四方大镇,皆有牧尹,而类非亲王不除。诸路无观察、采访,而观察、防御、团练、刺史,特以为右列叙迁之宠,虽有正任遥领,大率不亲本州之务。诸司使付,有东班、西班,又有横班。横班之有职事者,独合门客省、四方馆,略有典掌,其他悉无所领。此其大概也。至于官人授受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
──《文献通考》卷47《官制总序》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版位,流外考校,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宋史》卷161《职官》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岁时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凡法令条制,悉意奉行,以率所属;有赦宥则以时宣读,而班告于治境,举行祀典;察郡吏德义材能而保任之,若疲软不任事,或奸贪冒法,则按劾以闻;遇水旱以法振济,安集流亡,无使失所。„„县令,建隆元年,令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望、紧、上、中、下。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狱讼,有德泽禁令,则宣布于治境。凡户口、赋役、钱谷、振济、给纳之事皆掌之,以时造户版及催理二税。有水旱则有灾伤之诉,以分数蠲免;民以水旱流亡,则抚存安集之,无使失业有。孝悌行义闻于乡闾者,具事实上于州,激劝以励风俗。若京、朝、幕官则为知县事,有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
──《宋史》卷167《职官》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国俗淳厚,非有庶事之繁,惟以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政刑,任用者不过一二亲贵重臣耳。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金人来归者,因其故官,若行省,若元帅,则以行省、元帅授之。草创之初,固未暇为经久之规矣。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体统既立,其次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有宣慰司,有廉访司。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元史》卷85《百官志·序》
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元史·地理志》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至元三年,定一万五千户之上者为上州,六千户之上者为中州,六千户之下者为下州。江南既平,二十年,又定其地五万户之上者为上州,三万户之上者为中州,不及三万户者为下州。于是升县为州者四十有四。县户虽多,附路府者不改。上州:达鲁花赤、州尹秩从四品,同知秩正六品,判官秩正七品。中州:达鲁花赤、知州并正五品,同知从六品,判官从七品。下州:达鲁花赤、知州并从五品,同知正七品,判官正八品,兼捕盗之事。参佐官:上州,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中州,吏目、提控案牍各一员;下州,吏目一员或二员。„„六千户之上者为上县,二千户之上者为中县,不及二千户者为下县。二十年,又定江淮以南,三万户之上者为上县,一万户之上者为中县,一万户之下者为下县。上县,秩从六品。达鲁花赤一员,尹一员,丞一员,簿一员,尉一员,典史二员。中县,秩正七品。不置丞,余悉如上县之制。下县,秩从七品。置官如中县,民少事简之地,则以簿兼尉。后又别置尉。尉主捕盗之事,别有印。典史一员。巡检司,秩九品。巡检一员。
──《元史》卷91《百官志》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每岁仲冬,郡、县馆监课试其成者,长吏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行乡饮酒礼,歌《鹿鸣》之诗,征耆艾,叙少长而观焉,既饯而与计偕。其不在馆学而举者,谓之乡贡。旧令诸郡虽一、二、三人之限,而实无常数。到尚书省,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课试可者为第。律曰:“诸贡举非其人,及应贡举而不贡举者,一人徒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初,秀才科等最高,试方略策五条,其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由是废绝。自是,有所趣向,唯明经、进士二科而已。其初,止试策。贞观八年,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至调露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始奏二科并加帖经。其后,又加《老子》、《孝经》,使兼通之。永隆二年诏:明经帖十得六,进士策文两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通典》卷15《选举》3《历代制》下
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每岁不过三十人,咸亨、上元中增至八十人,既而复故。开成间,连岁放四十人,俄仍旧制。太宗即位,旬日之间,放进士三十三人,经科百九十六人,并赐绿袍木简,未命官而释褐,新制也。咸平三年(1000),放进士四百一十四人,并九经而下,共一千五百四十六人。景德初,进士遂至七百八十三人,自是取人日益盛矣。„„
天圣中,初置武举,至皇祐罢,治平元年(1064)复置。制举自乾德二年(964)至治平,应诏人无定数。
──《隆平集》卷2《取士》
2.课文注释 郡国制
汉代地方政权组织。汉初,郡和王国同为地方高级行政区划,郡直隶中央,王国由分封的诸王统治,实行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汉初建立了许多诸侯王国,本来的目的是拱卫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但后来的发展却适得其反。诸侯王依恃其政治、经济、军事势力与中央对抗,并进而觊觎皇帝的位置,以致造成对中央的严重威胁。吴楚七国之乱以后,汉中央为了削弱诸侯王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使诸侯王不复治国,而由中央置国相以治民,职如太守;后又令诸侯王仅衣食封国的租税,王国实际上和郡无异。隋以后,废国存郡,虽封王带有郡县名号,但不回到自己的封地,在京师居住,享受一定政治经济待遇。明代曾分封诸王于各地,靖难之役后,也将权力收回。
节度使 官名。始见于唐睿宗时,以薛讷为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唐玄宗时在沿边地区设九节度使,赐给双旌双节,总揽一区的军、政、财、法事。安史之乱后,内地亦设立,辖境大小不等,因其权大,后多成为藩镇,并将此传于子孙或部下。至五代时废置不常。宋初皇帝收回兵权,节度使则成为勋阶。辽、金亦设,其权小于唐代。元代废。
行省制度
行省之制渊源于魏晋之行台。杜佑说:“行台省魏晋有之。大唐初,亦置行台,贞观以后废。”(《通典》卷22《行台省》)金于中央置尚书省,在全国襟带之地又置行台尚书省,除不置尚书令外,一切官属与中央同。但行台官品均低于中台一等(《金史》卷55《百官志一》)。元置中书省为中央行政中枢,于地方亦曰行中书省。此前的“行台”名义上为中央派出机关,至元代行省制度才完全确立为地方行政制度。当时全国除中央中书省直辖的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北部、内蒙中部东部地区称为“腹里”,以及宣政院直辖的吐蕃外,共分置十一个行省,其中在边疆地区还专设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四个行省。元的疆域十分辽阔,岭北行省的治所在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管辖范围除了蒙古高原外,北边一直到北冰洋;东北地区由辽阳行省管辖,省区范围向东北延伸到库页岛和北冰洋。江浙行省泉州路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即台湾)。西藏虽未设立行省,但属中央宣政院直接管辖,并在西部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设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在东部设吐蕃等路宣慰司,其下设若干万户府;还设置驿站、军站、派驻军队、征收赋税,等等。元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喇嘛教,国师八思巴就是吐蕃萨斯迦人(今西藏萨迦),因此元朝一代对西藏的统治与治理是很重视的。
行省的主要职官,每省设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左右丞各一人,参加政事二人。行省丞相、平章多由蒙古亲王充当,权力极大,“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元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的作用。因此,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实际上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朝与外朝
西汉自汉武帝时起,为加强皇权,便宠信近臣,令其充当中书令、侍中、给事中等高级侍从官职,出入禁中,与闻国政。这样,管理国家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便皇帝控制,因而出现了“内朝”与“外朝”之分。由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构成“内朝”,掌握了决策国家政务的权力;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构成“外朝”,却逐渐退居到仅只执行政务的地位。
“内朝”也就是“中朝”,《汉书·刘辅传》注引孟康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关于“内朝”和“外朝”的划分,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孟康此注,最为分明”。钱大昕还认为内朝、外朝之分,汉初是没有的。“至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钱氏说“史家未明言”。汉武临终前,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少主。而宰相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这件事无疑关系重大,它不仅表明已把宰相放在政治核心之外,同时也表明内外朝之分已经形成。
汉武帝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侵夺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宰相是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最高长官,为天下政本所在。汉武帝要加强皇权专制,自然会与宰相制度发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汉武帝便引严助、主父偃辈入值,参与谋议。自霍光辅政,至于东汉,遂成为外戚与宦官专政的局面。外戚当政者则加“将军”名号,宦官专权者又多加“中常侍”。不论外戚还是宦官,都是作为内朝官而专朝政的。
汉武帝鉴于汉兴以来丞相御史二府的职权过重,因而把处于身边的内朝私人秘书“尚书”官的地位提高,又相继设有侍曹、二千石曹、户曹、客曹。诸曹尚书多引用宦官或外戚担任,内朝近臣自大将军、太傅、侍中以下,常领录尚书事以参决朝政。而外朝的长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权逐渐为内朝尚书台所侵夺。所以,汉武帝以后以至成宣年间,是尚书势盛,内朝权重,与外朝的相府形成权力转移交替时期。
尚书本属于少府,从秦至汉武以前,不过是掌管往来章奏的小吏。但自御史变成监察官之后,皇帝的诏令等事,也成了尚书的专责。武帝时期尚书发展成宫中的重要机构,置尚书四人,分四曹以主众务。常侍曹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曹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主吏民上书事,客曹则主外国四夷事。成帝时又置三公曹以主刑狱事。显然尚书已由公文的传达机关进而为公文的处理机关。而且处理的结果,并不经过丞相,也无需和外朝的相府商讨,而是直接送呈皇帝。汉武帝一面提高近臣和内朝官的地位,使他们“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有时还让内臣严助等与大臣辩论,使“大臣数诎”。另一方面又压低丞相的地位。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太尉“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所以当他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少有的。
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朝政的实权,由外朝的宰相转移给内朝的尚书呢?主要因为:(一)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二)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三)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尚书省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中枢机关。汉代设尚书台隶属少府,但自武帝以后即与闻政务,东汉更由其综理政务。魏始以尚书台为独立机构,国家正式政务中枢。刘宋时“曰尚书寺,亦曰尚书省”(《通典·职官四》),南朝梁时正式称省,置尚书令、左右仆射各一人,又置吏、祠、度支、左户、都官、五兵六曹。至隋唐正式确立三省制度,尚书省成为执政的宰相机构之一,主要职任在负责指挥执行各项政策,领导六部行政。其首长称尚书令,后因唐初李世民曾居此职,遂不再复设,以左右仆射为首长。唐高宗时改称中台,首长则称左右匡政,随之又改称南省,首长仍称左右匡政。武周时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其首长称文昌左右相。唐玄宗时曾改尚书省首长为左右丞相。又因其官署地处皇城,在太极殿之南,故有唐一代尚书省别称“南省”。至唐睿宗景云年间,尚书省降为中央的政务执行机关,不复有相府地位,其首长如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号,即不再为宰相之任。直至宋神宗元丰改制,尚书省首长左右仆射复为宰相,尚书省地位渐高于中书、门下二省。金代实行一省制,以尚书省为相府,尚书令总领纲纪,左右仆射为尚书省实际首长,为宰相之任。元代尚书省三置三废,基本上是中书省一省制,此后遂不复有尚书省之设。
三省
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由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尚书台发展而来,南朝梁时正式称“省”。但其成为正式政务中枢机构后,又为皇帝所不信任,曹魏时即以皇帝新的秘书机构秘书监改称中书省,以分割尚书省的权力。随着中书省权势日盛,皇帝又恐其侵犯到自己的专制大权,晋时即将皇帝身边的侍从机构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参与机密,出宣诏命。魏晋南北朝时,三省之制业已形成。隋正式确立三省同为相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唐进一步完善,形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行方式,确立了三省相互制约的政府体制。但由于最高权力始终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最后决定权无不取决于皇帝,因此,事无巨细,遍经三省,往往流于形式,影响效率。故至中唐,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中书、门下二省渐趋合一。宋初虽置三省,但形同虚设,行政中枢为别置于禁中的中书省。宋神宗元丰改制,又复唐三省之制,至南宋,三省长官互兼,以尚书省为相府,实际上取代了中书、门下二省。辽和金初亦仿唐制置三省,金朝不久即行尚书省一省制,元和明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洪武十三年(1380)中书省亦被废。
中书省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政务中枢机构。魏始置,以秘书监改称而来。其首长称中书令、中书监,出纳王命,权尊势隆。晋时有“凤凰池”之美誉。北朝中书省虽不及门下省为尊,但仍得参与密议,号称“西台”,其首长有“西台大臣”之称。隋初因避祖讳改内史省,以内史令为首长。与尚书省、门下省共为相府。下设内史侍郎、内史舍人、通事舍人等数十人。唐武德三年(620)复称为中书省,唐高宗时曾改称西台,武周改称凤阁,唐玄宗改称紫微省,旋复旧称,其首长由内史令改中书令,再改西台右相、内史、紫微令、右相,至唐肃宗复称中书令。其下设有中书侍郎为副长官,中书舍人、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起居舍人、通事舍人等官亦属之。集贤书院、史馆等机构归其统辖。因中书省职在秉承帝旨,参与决策军国要务,故其地位显要。自唐高宗后,政事堂设于中书省,更显其权尊势隆。但随着翰林学士院和枢密使参与决策筹划,中书省职权也多归其间。宋代中书省仅掌册文、复奏、考帐等事务,但别置于禁中的中书省号称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为宋初之宰相府。宋神宗元丰改制,复唐三省之制,三省长官互兼,但以尚书省为重。辽初设政事省,旋改称中书省。金初亦有中书省之设,旋废去;元则以中书省总政务,为宰相府。其首长中书令例由太子兼任,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因元仅中书一省,故六部亦转归其指挥。明初曾仿元制,惟不设中书令,但至洪武十三年(1380)废省,此后不复有中书省之设。
门下省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中枢机构之一。由皇帝的侍从机构侍中寺改设。秦汉有的加官,掌殿内文书往来和侍从皇帝,故称侍中。东汉时置寺隶于少府,因其常在皇帝身边代皇帝披阅尚书奏事,渐有参与机密之权。晋始改寺为门下省,掌“尽规献纳,纠正违缺,监封玺书”(《通典·职官·门下省》),北朝尤重门下省,政出其间,其长官侍中为宰相之任,副长官黄门侍郎也有“小宰相”之称。隋沿置,与内史、尚书二省同为相府,其长官为避祖讳改称纳言,副长官仍旧,下有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属官,并统城内、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六局。唐沿隋制而略有损益。曾有东台、鸾台、黄门监之改称,其长官称侍中,并相应有纳言、东台左相、左相、黄门监之改称。又其官署所设的位置,也有北省、左省之别称。下设给事中、门下录事、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拾遗、左补阙等官,并统起居郎、城门郎、符宝郎、弘文馆。在职权上,隋时三省尚无明确划分,唐则以门下省掌审议封驳。自唐高宗时门下省迁入禁中,与中书省渐趋合并,有中书门下政事堂之设。宋虽仍置门下省,但仅主朝仪等事务。宋神宗元丰改制后,门下省复唐制。在南宋时,三省长官互兼,中书、门下实为合一,权不及尚书省。辽及金初亦曾置,迨及金海陵庶人正隆元年(1156)废之。元明清皆无门下省之设。
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