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现状
我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现状、目标和
对策研究
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6年11月6日)
一、当前工作现状
(一)基本情况
根据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十五”期末,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128.9万人(不含在校学生),其中,男性73.2万人,女性55.7万人;16-39周岁66.4万人,40-50周岁44.9万人,51-55周岁11.8万人,56-60周岁5.8万人。“十五”期间,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三大显著特征:一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较高。“十五”期末,全市实现就业的农村从业人数达121.1万人,就业率为93.9%。其中充分就业107.2万人,占83.2%;不充分就业状态13.9万人,占10.8%;无业和失业状态7.7万人,占6.0%。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主要为非农产业。随着我市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较少,大都在二、三产业就业。全市121.1万农村就业人员中,从事一产 1 的14.3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11.8%,从事二、三产业的分别为74.1万人和32.7万人,分别占总数的61.2%和27%。三是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本地就业为主。“十五”期末,我市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116.4万人,占96.1%,跨省、市流动的4.7万人,占3.9%。
(二)工作特点
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积极开展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臵。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促进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意见》(锡委发[2004]7号)、《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04]20号)、《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锡委发[2005]30号)等重要文件,将城市就业中的一些具有普惠性、长效性的改革措施,结合农村工作特点向农村延伸。
一是把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就业目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与城市就业目标一起下达,同步推进各市(县)、区将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指标列入各镇综合指标体系,建立起目标考核机制;市(县)、区都成立了由农办、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16个部门组成的促进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 2 领导小组,负责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建立起了工作协调机制;各市(县)、区、镇从财政经费、土地收益和集体资产收益中筹集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专项经费,建立起经费筹措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使农村就业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局面。
二是把积极就业政策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我市在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岗位开发、资金投入、平台建设、就业援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今年制定新一轮再就业政策中,按照苏政发[2006]24号文件的要求,我市把优惠政策向城乡其他需要帮助的对象扩展。对符合条件的“4045”被征地农民,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的对象范围扩大到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小额担保贷款对象扩展到进城创业的被征地农民。
三是把就业管理服务体系由城市向农村延伸。2004年,我市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登记制度,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末,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就业登记人数12.7万人,实现就业10.4万人。2005年起,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按季度进行动态维护管理。同时,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全市农村62个镇都按照“六到位”的要求建立了劳动保障所,滨湖区、锡山区还在村一级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送到 3 农民家门口。
四是将城市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网络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在市(县)、区各镇普遍建立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确定了100家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全市公共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机构已开始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全免费服务。以市(县)、区各镇成人职校为就业培训的主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壮年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劳动预备制培训、农村低收入户劳动力免费就业技术培训、有创业意愿农村劳动力创业创新能力培训。“十五”期间,全市已培训本市农村劳动力17.4万人,其中技能培训8.5万人,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率达到65%以上,农村低收入户劳动力平均每人接受2次免费就业技术培训。
(三)面临的矛盾和压力
我市虽然农村就业工作总体形势良好,但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还面临着以下矛盾和压力:
一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不稳定和不充分性加大了就业压力。虽然我市有90%多的本地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但他们的就业总体上还不稳定,就业还不充分。有部分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尚未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有部分已经转向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尚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还有部分农村劳动力处于无业状态。“十五”期末,全市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的农村劳动力仍有13.9万,4 处于无业和失业状态的农村劳动力仍有7.7万,这两类人员总计达到21.6万人,占所有农村劳动力的16.8%,其中,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8.4万人(无业要求就业人数3.4万人,不充分就业要求充分就业人数5.0万人)。
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限制了就业层次的提高。全市128.9万本地农村劳动力中,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的达到了109.1万人,占资源总量84.6%;从技能水平上看,虽然有64.2%的人自认为掌握了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职业技能,但主要是农业种植业技能和制造业、建筑业技能,而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只占7.4%。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农村低收入户劳动力、农村“4045”人员等四类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中,无任何职业技能的比例高达53%。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的现状,给本地农村劳动力提高就业层次带来了较大困难,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和转移领域限制在较低层次产业和辅助性岗位上,难以实现较高层次的就业。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必将越来越窄,“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将愈加突出。
三是观念落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步伐。本地一些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滞后,“等、靠、要”思想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劳动致富、创业致富的意识相对于广东、浙江等地还不是很强。5 部分农村劳动力一方面抱怨自己没有技能,出去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参加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免费技能培训。此外,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农民工,这些来自于欠发达地区的民工对工资要求低,吃苦耐劳,占据了许多低层次产业的“苦、脏、累”岗位,他们在为我市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对本地低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也带来了较大冲击。
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工作放到完善城乡规划、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富民工程等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框架中去谋划,以城乡统筹为原则,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提高素质、开发岗位、完善体系、加强服务、保障权益”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用五年时间,实现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现代农业充分转移,重点帮助已实现产业转移的农村适龄劳动力提高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推动其劳动收入稳步增长,实现统筹城乡充分就业。
(二)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目标是:培训农村适龄劳动力15万人以上(年均培训3万人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实现就业10万人以上(年均就业2万人以上),6 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9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90%以上(详见附表)。
(三)实施步骤
2006年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5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4%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83.5%以上。
2007年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8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5%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85%以上。建立健全完善的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库,“金保工程”、“镇镇通”工程的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2008年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9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6%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87%以上。市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新址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9年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9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88%以上。全市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现代农业转移比较充分;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适龄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显著增强。
2010年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9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全市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现代农业实现充分转移;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适龄劳动力素质、技能和收入水平、就业稳定性与城镇劳动力接近,基本实现无差别就业。
三、工作措施
(一)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就业培训,大力实施“素质就业”战略。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纳入全市就业培训总体规划,统筹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应变能力。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培训网络,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各类就业培训。大力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增强已经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对拟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开展劳动预备制、实用技能以及技能提升培训。对有创业能力的农村劳动力,有计划地开展创业培训,培育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以创业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制度,通过确立定点培训单位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有效形式,进一步完善我市培训补贴与培训合格 8 率和促进就业效果挂钩的机制。
二是抓好岗位开发,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三化”总方针,在抓好农业深度广度开发、深挖农业内部潜力、扩大一产就业容量的同时,加快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积极发挥二、三产业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工业逐步集中、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加快工业化、现代化形成大量岗位。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与安臵就业挂钩的协商机制,在各类招商引资活动中,涉及用地的项目,把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条件。
三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按照就业服务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以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为主要内容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统一工作标准,优化业务流程,逐步推进各类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互通。鼓励发展专业性职业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公共就业机构与各类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的共同发展和互为补充,形成以市、市(县)区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龙头,以街道(镇)劳动保障(职业介绍)所为骨干,社会和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合作伙伴,覆盖全市、布局合理、运行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
四是强化就业服务,积极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9 加强农村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在农村行政村普遍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工作站,全面提升“镇镇通”工程的服务功能,完善市、市(县)区、镇、村四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积极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继续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农村低收入户劳动力、农村“4045”人员等四种对象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岗位和信息援助、免费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援助、服务援助、政策援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援助活动,确保对辖区内就业困难援助对象的走访每半年不少于1次,每年开展职业指导1次以上,推荐技能培训或就业岗位2次以上。对于农村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只要本人不挑不拣,确保1个月内提供2次基本符合本人条件的就业岗位信息。对就业困难援助对象,只要不挑不拣,确保一周内安排就业。通过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兴办服务实体、创建再就业基地等形式创造一批社区就业岗位,优先安排城乡就业困难人员上岗。
五是重抓权益维护,不断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环境。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工资水平偏低等影响稳定就业的问题。加强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通过推进劳动合同管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等各项制度,保护农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按照城乡平等就业和保障的要求,对在本市单位就业的城乡劳动力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推进措施
为了确保完成以上五项重点工作,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市将落实六项行动措施:
一是健全完善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制度。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把城镇就业、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外来劳动力的流动就业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结合“金保工程”的全面上线,组织开展覆盖城乡的劳动力资源调查,健全完善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加强动态维护和跟踪管理,按季分析城乡劳动力资源状况,全面准确掌握全市各类劳动力资源的总量、素质、结构,摸清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情况的底数。此项工作于2007年完成。在完善现行城镇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的同时,通过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探索测算社会登记失业率。
二是大力实施农村就业“五个一批”工程。农业内部消化一批,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型农业、现代观光农业,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工业领域安臵一批,通过推进农村工业化、现代化,促进县(区)域经济和镇域经济的发展,使乡镇工业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第三产业吸纳一批,在发展商贸、旅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注重拓展现代物流、大型仓卖、边锁经营等新型服务业,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开辟新的渠道。各类企事业单位吸纳一批,出台一些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安臵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自主创业带动一 11 批,通过大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积极创业的公平竞争环境,扶持有创业愿望的农民自主创业。
三是全面实施“农民现代化、知识化”教育培训工程。大力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对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普遍进行一次职业指导,并帮助从事一产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对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开展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对进入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和储备式技能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就业稳定性,使全市90%以上青壮年农民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掌握1—2门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专业工种的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农村种养殖专业户力争全部拥有农业绿色证。对农村低收入户(指人均收入不足市(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30%的农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成员每年提供2次以上免费技能培训。
四是加强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按照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要求,整合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等各类市场资源,启动新建市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投资9500万元用于市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新址建设,2006年启动,确保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到2006年底,全市市(县)区级以上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三星级达标率90%以上;到2008年底,全市市(县)区级以上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三星级 12 达标率95%以上;到2010年底,全市四星级以上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不少于4个。
五是全面提升“金保工程”和“镇镇通”工程服务功能。投资6000万元用于“金保工程”建设,2006年内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险一体化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依托“金保工程”,进一步完善镇和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2007年实现“金保工程”和“镇镇通”工程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通过专线实行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障等信息的“一体化”实时共享。进一步发挥网上职业介绍服务功能,通过网上职介渠道,畅通求职招聘信息,提高求职成功率。
六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维权保障制度。以依法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终止或解除各个环节的管理,使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强化对企业工资的管理职能和工会推进民主管理有机结合,在城乡范围内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强势推进、政策有效扶持、人大政协监督、三方协调联动、企业依法实施”的生动局面。到2008年,实现劳动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普遍建立,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全市劳动合同基础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到2010年,实现劳动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充分覆盖,全市劳动合同管理实现信息化、制度化、长效化管理。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及工作制度,扩 13 大劳动保障监察覆盖面,在城乡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聘请专兼职的劳动保障监察员,依法加大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的力度,以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按照城乡平等就业和保障的要求,对本市单位就业的城乡劳动力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以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为特征,个人、集体、财政三方共担,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便于与城镇社会保险进行转换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从而全面覆盖城乡劳动力的社会参保率。
四、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的领导,市劳动保障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分管局长徐炯明同志任组长,局就业和失业保险处、培训处、就业管理中心、职介中心、培训中心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具体组织实施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责任部门为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各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也将结合本地实际,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本地区工作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合力推进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的稳步开展。
二是加强考核监督。进一步强化工作目标,将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目标列为政府对各市(县)、区的目标考核内容,并将各项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各级推进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 14 作的督促检查。对工作情况按季度进行通报,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各地区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的督查,平时抽查,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对推进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实绩显著的地区、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通过多种渠道,教育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转变择业观念,克服小富即安、怕苦畏难和等靠要思想,弘扬富而思进、劳动光荣和勤劳致富的社会风气,充分调动他们就业创业的主动性。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广泛宣传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良好气氛。
第二篇: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李佑才
2006年第6期 ——特别策划
目前,宜昌市农村共有劳动力147万人,第一产业可容纳约80 万人,另有富余劳动力67万人左右。“十一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批农民因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全市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3-4万人。到2010年全市至少有富余劳动力75万人,除去已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20万人,还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55万人。能否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因此,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强化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本领。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占36%,高中文化占12.5%,中专和大专文化程度占1.5%。总体来看,全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缺乏,迫切需要强化培训。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技能。重点围绕农民转岗就业,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充分发挥我市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打破部门、行业、区域、城乡界限,逐步建立农民工培训体系,乡镇、村主要负责收集培训信息,组织参训人员,市县两级职业技术学校负责统筹安排培训,面向农村扩大培训规模,推荐学员就业;坚持“培训券”等直接补贴的做法,对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适当的培训费补贴;支持用工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和动态、先进经验、典型事例,更
新农民就业观念,营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农业内部就业的本领。具体而言,要把握三点:一是更新培训内容。以现代适用技术和农业实用技术为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二是培训农民骨干。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农民作为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培训,帮助他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让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是创新培训方法。紧密结合农时季节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在具体方式上,可以采取专家讲座、广播电视、典型示范、送科技下乡、外出学习考察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农业实用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使实用技术培训成为农民运用技术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
——广辟渠道,拓宽农民就业门路。解决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题,关键在于采取综合措施,拓宽农民就业门路。目前,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0%来源于农业内部收入,而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非农产业收入。如北京、天津、上海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000元以上,其中来自农业内部收入只有1300多元,仅占21.7%。因此,多渠道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尤其是组织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一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产业化基地、产业化企业吸纳农民务工,从农业内部挖潜实现农民就业。近年来,我市水果、畜牧、蔬菜、水产、茶叶、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当前重点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三十”产业提升工程:着力培育十大强势龙头企业,通过项目带动、重点扶持等办法,壮大丰岛食品、稻花香、枝江酒业、湘宜水产、双汇食品等龙头企业,形成企业集群,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使10家企业成为全省或全国的排头兵;加快建设十大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立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监控范围,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扶持十大农业精品名牌,积极培育宜昌蜜柑、秭归脐橙、采花毛尖、清江鱼、火烧坪蔬菜、安琪酵母、稻花香、枝江大曲、三峡苕酥等10大品牌,重点抓好茶叶、柑橘两大产业的品牌整合,推进规模经营。二是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当地转移就业容量,重点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在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优势农产品加工、农村二、三产业等方面,研究优惠政策,落实帮扶措施,扩大发展规模,使乡镇企业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再立新功;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产业聚集和人口吸纳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小城镇创业和居住,为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需求和增收门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三是放手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建设,塑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采取多种办法把品牌叫响;加快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用工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工定向输出问题,探索建立农民工输出区域合作机制,形成劳务输出地、中介机构、劳务接收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长期稳固的劳务用工基地,以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稳定增收。
——创造条件,营造良好就业环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营造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造条件,扎实推进。一是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调,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统一协调和宏观管理;将农民进城就业和城镇居民就业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建立就业目标考核体系;研究制定统筹城乡就业的指导意见和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实施意见,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研究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统计制度,采用科学的就业和失业统计指标体系,以推进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二是进一步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筹城乡就业,取消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规定,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和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取消清退农民工腾岗安置城镇下岗职工的行政干预,让劳动力在市场中自由流动,竞争择业。三是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用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制用工单位为进城就业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同时加大农村弱势群体救助力度,逐步建立农村老年生活补助和“低保”制度。四是切实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把外来务工者作为城市日常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使农民工和市民享有平等的待遇,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作者系中共宜昌市委书记)
第三篇:关于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调查与思考关于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增收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农业内部转化,向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政府部门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工作力度的加大,阻碍农民进城各种制度的逐步废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较宽裕的空间和有利条件。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据统计,====年底,全市农村共有人口==.==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其中劳动力约为==。=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户均劳动力=人。全市现有耕地面积==.====万亩,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为=.=亩,按现有农业耕作水平,每农村劳动力人均=亩耕地就可充分就业计算,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万人。近年来,随着各级各部门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以非公经济为重点的经济的大力发展,现行用工制度的改革放活,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据劳动部门统计,截止====年==月止,全市累计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万人,占全市农村实际剩余劳动力总数的==.==%,为有效增加
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一)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
空间。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咬住发展不放松,不断推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市一批优势规模工业逐渐成长壮大,六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年经济综合实力步入全省十佳行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域优势的进一步凸显,不仅浓厚了邵武的经济创业氛围,极大地激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而且使城区显现了大量非正规就业岗位,给外出打短工、季节工、临时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特别是====年以来,我市引进===万元以上生产型项目===个,这些项目的开工生产为农村劳动力的稳步转移就业注入了推力。从劳动部门提供的数据看,====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万人,====年为=.===万人,====年为=.===万人,====年=—==月为=.==万人。
(二)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条件。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农村新生劳动力,大部分受过技校、中专、普高以上的技能或文化教育,已转移就业的=.=万人中,==%以上属于这年龄段的劳动力;二是近年来政府部门开展的“农广大”、“阳光工程”、“再就业培训”等活动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如沿山镇====年至====年间,共出生====人,接受过技校、中专、普高以上教育的====人,占该年龄段人口总数的==%。
(三)政府部门的服务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
为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各乡镇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站,通过适时发布用工信息,建立劳动力资源档案,开办劳动就业培训班,召开企业用工恳谈推荐会等一系列有利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阻碍农民进城制度的废除,增添了城市吸引力。一
是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让农村劳动力放下“包袱”轻装进城;二是教育收费改革,使跟随进城的农民子女有校就读,解决了进城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三是以往一些歧视农民工的做法正在逐步消除,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同城区人口一样的平等待遇。
二、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素质和观念的制约。一是素质因素制约。农村劳动
力能否实现充分就业,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本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文化素质高的适应性强,能胜任多种角色,较容易转移就业;文化素质低的在转移中大多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作业面被限制在极小范围,其转移就业难度大。据统计,在目前全市农村现有劳动力中,尚有==%的农村劳动力只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这部分人由于文化程度低、缺少劳动技能、市场适应能力弱、就业竞争力差,难以转移就业。以沿山镇为例,在全镇现有劳动力=====人中,就有====人,占劳动力总数==.=%的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没有实际技能,而无法实施向非农产业转移。二是观念因素制约。相当部分农村劳动力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重土安迁、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而不愿向外转移。
(二)家庭责任和转移成本的制约。许多壮年农村劳动力
是家庭中的顶梁柱,他们承担着赡养父母照顾父母,抚养子女教育子女的责任义务,一旦外出务工,必定给家庭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如果家庭一起随迁,一个家庭的吃、住、行、子女教育费用等开支将大于一个农民工的工资收入。这些现实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三)制度和环境的制约。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制约。近年
来,一些分割城乡的管理制度虽然有所松动,但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社会就业管理形成的先城镇、后农村的政策惯性仍在起作用。
“农民与市民”同岗不同筹现象仍然存在。二是部门环境制约。
目前,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建立,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中,往往偏重城市劳动力就业,而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方面,尚缺乏有效机制和办法。三是教育制度的制约。近年来,教育制度虽然作了一些改革,如取消借读费,但由于城区学校规模与日渐增长的学生数不相适应,教育基础设施承受能力不足,许多农民工子女不能就近上学,这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思路
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一项时间较长的历史任务和系统工程。从我市实际情况分析,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引导扶持,发挥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
充分就业。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劳动力中约有==%左右的劳动力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异地就业。因此要让广大的农村劳动力都能充分就业,就要根据地方和个人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发挥其优势特长,挖掘地方和个人潜能达到充分就业。一是加大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力度。山地资源是邵武优势,从事林业生产是农村劳动力的特长,要鼓励劳动力充分利用山地优势和发挥个人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如发展毛竹,种植短、平、快的工业原料林,培育食用菌,养殖牛、羊、兔等,通过对山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转化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二是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瓜果和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种植向多种经营转移。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和扶持以发展种养、加工为一体、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共同体,既能保证农民有稳定收入又能稳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四是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增添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二)扶持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通过扶持农产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旅游产业等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就业。同时要大力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让他们享有国有大企业优惠政策,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因为这些中小企业本身规模不大,资本构成不高,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也要求不高,和大企业相比,他们能给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如下沙镇现有中、小企业==多家,招收当地农民工====人,解决了约占全镇==%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三)推进城市化进程,拓宽就业领域,实现农村劳动力
异地转移。城市化是人口迁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最根本途径。邵武要抓住被国务院规划为全省二级城市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一契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努力把城市功能设施配齐,进城门槛放低,快速做大城市规模,形成城市的集聚效应,促使邵武成为真正的闽西北物流集散地和农村劳动力集散地。
(四)统一部署,部门协作,提高政府服务的有效性。一
是组建领导机构。统一安排调配政府各部门有关农村劳动力转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岗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三是创新制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确保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移工作的人、财、物,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地政策支持,最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二是制订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转移培训计划。发挥各部门特长优势,分工协作,根据农民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岗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三是创新制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确保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
第四篇:关于我市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报告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农村社会小康成为当前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同时也指出了要致富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成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永川市市委、市政府也在年初的“两会”上提出:在未来7年内,让30%以上的农村人口必须转移到城镇,把永川建设成为渝西地区的大城市。为了贯彻落实重庆市农业局召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试点县(市)工作会议”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管理培训班”的有关精神,切实有效地搞好永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早日实现把永川建设成为大城市。永川市农业局科教信息中心组织人员对永川农村劳动力整体状况、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转移方向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劳动力整体状况
全市总人口106万,农村劳动力43万,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20余万,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8亩,是重庆辖区的劳务输出大县(市)之一,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14.9万人,每年带回的经济收入总额在4亿元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外出经商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永川要在未来7年内建设成为大城市,30%以上的农村人口必须转移到城镇,这其中,首先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吸纳这部分人就业。
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中,3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30—40岁占27%,40岁以上占5%。农村劳动力特别中40岁以下的人将是转向城镇的主要人口,他们的转移情况、务工收入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市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去年,我市农村劳动力在永川范围内转移4万人,在重庆市区转移2万人,重庆市外转移12万人,境外转移累计人数1498人(次)。重庆市外转移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建、厦门、上海等沿海城市和新疆、云南等边远地区,境外转移主要在新加坡、南非、阿根迁、日本北海道等十几个国家从事渔业捕捞。外出人员中,86%的人员从事第二产业,从事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各占7%。永川范围内转移的劳动力,主要在城区、集镇从事运输、建筑、餐饮、服务业,重庆市内转移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服务、经商业。
经过近年的努力,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已经呈现出了“三健全”格局。一是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健全。目前,我市建成了高规格的综合服务大厅和交易大厅,成功与重庆市劳动力市场联网,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框架。二是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据调查了解,我市先后建立了劳动技能培训基地26个,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储备基地3个,劳务输出基地5个。同时,对各类外出民工分别进行登记造册,促进民工有序流动。仅去年,就帮助民工追收工资96万元,清退保证金1.8万元,督促用工单位替民工参加社会保险850人,处理民工工资争议案件156件。三是职工技能鉴定和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健全。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中,我市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制度和预备制度的同时,规范和发展社会力量培训机构18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增加到4家。
三、存在的问题
在对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调查中了解到:三大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症结”:一是自发外出,无序流动。有关资料显示,除境外劳务输出通过劳动部门外,我市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依靠亲朋好友或自发外出。由于不规范的劳务输出,这部分民工的劳动权益往往很难得到保障,极易造成用人单位拖欠民工工资、发生劳动争议等侵权行为。二是文化层次低。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48%为初中以上文化,30%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小学文化或文盲人员高达20%,大专文化以上仅占2%。文化偏低,使他们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往往在低层次的产业中竞争,工资收入低,生活工作条件差,劳动福利待遇得不到较好保障,处于劣势求生状况。据市农调队和劳动部门抽样调查统计,我市民工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月平均收入500—700元,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月平均收入1000元,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月平均收入1000元以上,境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月平均收入1500元左右。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民工高达86%。这些低水平务工结构,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三是开发难度达。我市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而外出务工,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年性转移人数尚需巩固:进一步增加外出人数,又因为有的地方经济基础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量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
三、方向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近期看是实现农民增收,远看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途径。有关人士认为,要实现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转移,必须“六架马车”拉动。一是以经济增长拉动劳动力转移。坚定不移地在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努力保持区域经济较快增长的势头,不断创造和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二是以结构调整带动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扩大农民进入城镇就业的主要途径。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旅游、商贸和饮食服务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商贸优势企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三是以政策投入驱动劳动力转移。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在城市自主创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和其它适宜农民进城就业的项目,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四是以职业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我市应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以培训学校或者中心为基础,建立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凡申请办理《职业资格证》,必须培训合格后有职业培训中心向技能鉴定部门申请鉴定。努力提高农民工劳动者队伍素质,增强其就业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其劣势地位。五是以就业服务推动劳动力转移。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全国100个流动就业重点监控点的特有优势,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和各种职介所的作用,加快我市“职业培训、劳动力储蓄、劳务输出、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四大劳务输出基地的建设,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招工用工行为,督促指导各类用人单位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形成稳定的劳动关系。六是以小城镇建设拉动劳动力转移。
第五篇: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建议
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收是农民增收最快捷、最有效的形式之一。2006年,轮台农民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关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劳动力资源配置逐步趋向合理。
一、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据统计,2006年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6039人,同比上年增加2362人,增长64%,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20%。目前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本县乡内为主,分乡镇看,轮台镇、群巴克镇、阳霞镇、哈尔巴克乡、铁热克巴扎乡、策达雅乡规模较大,实现乡镇转移收入均在200万元以上。
2、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效益
据调查显示,2006年轮台农民实现人均外出劳务收入316.5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人均外出劳务增收117.08元,占人均增收总额的29%,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是实现2006农民收入增长的另一重要途径。
3、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业分布
据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为来自一产的收入,为人均收入147.21元,占劳务收入的46.5%。其次
为来自三产的收入,为人均收入95.2元,占劳务收入的30.1%。最后为来自二产的收入,为人均收入74.08元,占劳务收入的23.4%。
二、劳务输出的特点
1、劳务收效增长速度快。
2003年轮台县农民劳务收入仅为80.71元,2004年为92.52元,2005年达199.42元,2006年达316.5元。2006年农民劳务收入比2003年增长了近3倍。
2、以统一组织为主,自发输出比例小。
2006年轮台县成立了由县、乡主要领导负责的各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以二、三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组织力度。而自发输出多为采摘棉花、水果等农业服务。
3、青壮年人、妇女是主力军。
据调查,青壮年人占劳务输出队伍中二、三产业的90%以上,多为从事运输、餐饮、建筑、工矿及其他杂工,妇女主要为为一产服务,从事采摘棉花、水果等。
三、我县劳务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轮台县劳务输出情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
1、个别乡镇的主要领导重视还不够,在具体如何转移及增收方面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能落到实处。
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宣传工作不够广泛和深入,没有形成强大的农民外出就业,就地转移的宣传舆论氛围,没有充分调动起农民劳务创收的意识和主动性。
3、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比较低,专业技能缺乏,以“劳工型”输出为主,待遇比较低。
四、对2007年劳务输出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务输出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的认识。
从我县情况看,棉花、林果业、石油石化企业、建筑业、国道沿线餐饮业的蓬勃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转移的空间很广阔,农村劳务创收潜力还很大。各乡(镇)场、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将工作方案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地源优势寻找突破口,确保增收目标实现。
2、加强信息管理,摸清队伍情况。
建立内容完整、信息真实的动态人员转移培训、就业信息卡,开展施工用工预测,积极与施工企业建立用工服务联络工作机制,定期交流岗位供求信息,使岗位开发工作始终做到超前,形成覆盖全县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
3、抓好培训,帮助农民工加快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的转变。
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变 “冬闲为冬忙”,本着市场“ 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 教什么”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地
对劳务输出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掌握就业技能的水平和比例,帮助农民工加快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的转变,在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基础上,提高劳务输出的效益,确保劳务输出人数和收入实现双赢,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