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劳动力离土现状和影响
农村劳动力“离土”现状和影响
朱启臻
2011年6月11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来自机关、院校和新闻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农村的村委会主任共30多人,对人民日报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朱启臻/赵晨鸣主编)一书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研讨。该书以案例的形式反映了在中国迅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老龄化程度以及对未来农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涉及农业的特点、本质,政府的农业责任,农民的地位,农业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等问题。专家、学者结合《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一书的内容和自己研究的成果发表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对我们进一步思考农业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一书,以案例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离土”的现状和对为来农业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离开土地的原因?
农民离开土地向非农领域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导致这一流动的直接动因是城乡存在的巨大差异。首先,从事农业劳动不仅收入低,劳作辛苦,还承担着巨大的自然和市场的风险。在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面前农民为农作物收成担惊受怕,他们担心收成少,但是遇到了风调雨顺,当农业获得好收成时农民为卖而发愁。无论是丰收还是歉收,农民的收入都难以保证,于是农民就背井离乡大规模流向收入更稳定的职业领域。其次,城市生活方式的吸引,城市有人们羡慕的繁荣、便捷的生活条件、完善的公共服务,成为农村年轻人梦想的天堂,他们或为城市生活方式所吸引,或为让后代享受良好的教育,或为自己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坚定了他们彻底离开乡村的决心。“出来了就不回去”“只要能在城镇生存就不回农村”“即使农业劳动能够获得高的收入也不愿留在乡村种地”,这是访谈过程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答案。再次,教育环境营造了只有离开农村才光荣的社会心理氛围,也成为农村青年离开乡村的重要推力。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或社会舆论,都把离开农村作为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使得年轻人认为只有远离农村和农业才是“光荣”的,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是“丢人”的。“不会有姑娘愿意嫁给留在农村种地的年轻人”,这种社会心理成为年轻人逃离乡村的重要动因之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劳动力流动的趋势,但是如果形成一种劳动力不流向城镇就是“傻”,就是“没本事”的社会心理,则会对未来农业的安全埋下隐患。
2、哪些人留在了农村?
过去我们常用“386199”来形容留守农村的主体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但是调查发现,这些年举家外迁的农户越来越多,妇女大都随着丈夫进城打工,儿童也随着父母进入城镇读书。留在农村的主体是老年人。在我们调查的乡村,常驻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了30%。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平均年龄达到57岁,有的老人已经80多岁还在从事农业生产。一个53岁的农民告诉我们说“我就是村里的年轻人了,谁家有重活都来找我”。乡村劳动力的短缺已经表现在许多方面,如过去谁家盖房子,全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来帮忙,几天就可以把房子盖好,现在花钱雇人都很困难,一个农户的房子盖了两年才盖完,就是“找不到人,干干停停”。农忙时雇人就更困难了。在农村农忙时雇人的工资一年一个台阶地长,2008年每个劳动力一天工钱是60-70元,2009年长到每天80-90元,2010年是100-120元,每天还要管饭和香烟,“就是这样还雇不到人呢!”。在农村也有一些年轻些的劳动力,那是暂时留在农村或照顾老人,或照顾自己的小孩,他们大多表示“条件允许了,还会外出打工。”他们并不是稳定的农业劳动力。在我们调查的农村几乎没有“富余”劳动力可以再转移。用农民的话说“能走的都走了。”
3、乡村老龄化对农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中老年人因为有过挨饿的经历,因此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珍惜粮食,勤奋耕耘,每年都期盼着农业大丰收。正是这种感情支撑着中国农业生产,我们所到之处,看到勤劳的老农民把地料理的十分精细,田边、低头、甚至道路的两边都种满了庄稼和蔬菜。但是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年轻人对土地的感情渐渐淡化,老农民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已经力不从心,劳动能力一年不如一年,地种的越来越艰难,以至于他们望地兴叹:“年轻人都不愿种地,将来人们吃啥呢?”调查发现,老农民种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减少复种指数,原来种两季作物,现在只种一季,如以前种玉米和小麦,一年两熟,现在只选择种玉米;原来种双季稻,现在改为单季稻;二是粗放经营,许多老年人由于体力和精力的原因,无法进行精耕细作和田间管理,只管播种和收获,实行的是粗放管理,目的是“够吃就行了”;三是撂荒,尽管撂荒地相对数量并不多,但撂荒现象在一些地区较普遍。老年人只选择生产条件好的、离家近的水地耕种,离家远的和旱地则选择了撂荒。对老农民来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强烈的感受到老农民不能承担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角色。
4、应对农业劳动力短缺存在哪些的误区? 谈到农业劳动力减少有三种观点值得商榷:
第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劳动力仍然是过剩的,农村还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然而,我们所调查的20多个乡村,几乎不存在可转移的劳动力。留在乡村的劳动力人口大都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离开的人。此外,对乡村富余劳动力的统计不能按照每亩地农民投入的农业劳动时间来计算,因为农业劳动具有季节性、农作物管护具有随时性等特点,决定了种地的农民不能远离土地。第二种观点认为农业劳动力短缺是好事,为机械化、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这一看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主要问题一是规模经营(如家庭农场)同样需要年轻人,而且需要素质更高的新型农民;二是并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机械化规模生产,如广大的丘陵山地,发展特色山地农业,对中国的农业安全和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也不是任何农业生产领域的劳动力都可以用机械化来替代,像蔬菜种植、水果栽培等,都是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当农业劳动力减少到影响农业生产程度时,靠其他替代办法是难以奏效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农业劳动力短缺为现代农业和工商资本下乡承包土地创造了条件。首先这种看法误解了现代农业,把现代农业等同于工商资本下乡承包土地的所谓“大”农业。这是许多地方政府感兴趣并极力主张的。但对农业来说也是最危险的事情。工商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工商资本承包土地把完整农业(农业的多功能)演变成支离破碎的片面农业(只要农产品);把可持续的农业变成了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农业;千方百计改变土地的用途,威胁农业的安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加重政府负担。工商资本承包土地不符合农业的生产规律(与农户生产具有不同性质),因此是不可持续的。何况工商资本也需要农业劳动力。
5、怎样才能获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一书试图揭示这样一些道理:
第一,把农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对待。农业安全是政府的责任,要保障一个国家农业的安全,政府必须协调农民的利益,把农民利益的实现和国家农业安全的目标统一起来,通过政府支持农业使农民获得较高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这需要全社会理解农业的本质、关注农业发展和关爱农民。
第二,最适合农业(种植业)的经营形式是农户,解决农户弊端的最有效形式是农民合作。农户经营并不排斥现代化,相反农户可以更好地容纳现代农业要素。不能错误地把现代农业等同于规模农业,更不能等同于工商资本经营的规模农业。农业组织的最基本形式应该是家庭,这种组织形式可以随着一些农户庭放弃农业而逐渐成长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再作为合作社的成员形成更大的合作组织。尽管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解方面尚存在很大差别,合作社的发展也存在诸多误区,但是理论研究和各国实践都证明这是既符合农业生产规律,又能实现农民利益的组织形式。中国的农民合作需要在正确引导下逐渐规范。
第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是实现农业社会化生产的重要条件。在农户分散经营基础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农户分散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重要措施。在一些发达地区随着社会化服务的逐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农业科技服务、还是农业信息服务、生产环节的服务以及销售服务等,只要与农业、农民有关的社会服务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同样需要大批的新型农民。
第四,培养职业农民。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职业农民就成为支撑中国现代农业的主体。职业农民不仅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而且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农民。职业农民的来源可以是家庭农场的继承人、可以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可以是大中专毕业的学生,一切有志于农业生产经营的人都可以成为职业农民。因此,开辟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渠道,是职业农民生成的重要条件;职业农民需要政府投资培养,职业农民应该接受全面的农业教育,而不是片面的农业教育;职业农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收入,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要培养大批的职业农民需要全社会关心农业、尊重农民。如果农民收入得不到有效改善,农民的地位得不到尊重,社会就会遭到“报应”。
2011年6月11日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客观分析近年来青岛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以及对全市经济的影响,剖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
1、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市内转移为主。青岛市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大,由于农村劳动力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掌握的技能有限,在青岛市区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并且工资待遇较高的工作,加上生活成本较高,使得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向青岛市区周边的即墨、胶南、胶州、平度、莱西等县级市。青岛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五个县级市按现住地、离开户口登记地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的人口为78.4万人,其中市内的47.2万人,占60.2%,市外的31.2万人,占39.8%,市内转移占比超过六成。
2、非农产业成为劳动力转移主战场。资料显示,户口登记地在青岛市内、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38%,商业服务业人员占30.2%,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仅占5.4%。户口登记地在青岛市外、在本市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比更高,为59.5%,商业服务业人员占比为24.5%,两者累计占84%。上述表明,非农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
3、劳动力转移以经济原因驱动为主。青岛市五县级市转移人口中,务工经商占41.2%,随迁家属占15.4%,拆迁搬家占11.9%,这
表明,务工经商的经济型动因是促成劳动力和人口转移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同事,随着用工需求的迅速上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的改善以及收入的增加,受此影响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意愿将日益强烈。
4、半数劳动力转移时间在三年以内。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在参与非农产业活动中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和放弃土地经营活动。他们或是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扶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更有一部分劳动力属于季节性外出。资料显示,青岛市五县级市转移人口中,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半年至一年的占19.5%,一年至二年的占20.1%,二年至三年的占14.6%,三年以内的累计占54.2%。
5、劳动力短缺与农村劳动力剩余并存。在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的同时,还出现了“招工难”问题。“招工难”一方面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沿海地区的薪酬待遇仅在千元左右缺乏吸引力,不少农民工向内地转移就业:另一方面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发展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企业待遇、环境要求更高等,导致其流动性更加频繁,企业员工流失现象严重。但是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客观存在,与我市工业化发展程度不相适应,域城镇化发展要求也有一定差距。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推动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就业和定居促进了我市城镇化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市城镇人口为573.5万
人,城镇化率达65.8%,十年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农村城镇化既包括农业人口项城市转移,资金、信息、产业向城镇聚集,城镇不断发展:同时,又包括城市产业对农业的带动力,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逐渐融入城市,实现农民城市化和现代化。当前,我市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去农民化”,既减少农民、增加市民。
2、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数据显示,全市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占21.7%,第二产业占39.1%,第三产业占39.2%。同时,随着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经济构成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4.7:49.9:45.4调整为
4.9:48:7:46.4.返乡农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发生了职业转换,他们从事的行业五花八门,有养殖、工业、将主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由于有打工的经历,观念有所转变,思想比较接访,视野比较开阔,他们积极、主动地从事经济结构调整,并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产业。
3、促进了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劳动力转移,激活了农村经济。2010年县域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五县级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为45.9%和27.2%,同比分别上升0.8和0.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50元,同比增长14.4%。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和跨区域流动,使农业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一方面,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一旦有了较为稳定的职业,一部分人就要求将土地转包出去,使得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成为可能。另一方
面,近年来也出现了农民工回流现象,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为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军者。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1、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层次偏低。青岛五县级市按现住地转移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择业观点,而缺乏职业素质则直接影响了劳动力转移,大批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只适合从事以体力为主、技能较低的传统工作,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大大增加,从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
2、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有待改善。现有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生育制度都存在明显的二元性,阻碍了农村拉动动力转移就业。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就业和生活等方面都受到歧视,就业渠道较窄,一般只能进入一些以体力劳动为主、规模较小、工作条件差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他们大多从事“脏、重、差”简单工作,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行业,使得他们难以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处于就业和收入分配的较低层次。这种经济、人格上的不平等,极大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盲目性。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迟缓,信息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信息平台难以发
挥应有的作用。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一是自发式选择就业:二是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就业:三是通过亲友介绍就业:四是通过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就业。农村劳动力获取就业信息主要来源同乡、亲戚、朋友,政府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表明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转移的无序性和就业的不稳定性。
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较高。转移成本包括外出就业的交通费、劳动培训费、职业介绍信息费、房屋租赁费等。为了参与竞争而投入的教育费以及找工作的中介支出,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民而言均是较高的成本。另外,劳动合同、保险制度不健全和一些私营企业的风险道德问题,导致工资兑现、因工致伤的医疗及保障方面的较大风险,使劳动力转移的风险成本增加。
5、小城镇吸纳转移就业能力较弱。数据显示,青岛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十个重点中心镇平均人口规模为5.2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的仅有3个,城镇载体功能和带动作用不强。小城镇发展缺乏产业支撑,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社会保障跟不上,难以解决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就业问题,从而导致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统计科
2013年5月30日
第三篇: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通过课题组到农村实地察看、村干部调查访谈、与农民走家交谈得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农民越来越感到靠一亩多地难以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在家种地,有饭吃,有衣穿,但钱不够花,就是省吃俭用有点积蓄,但一遇到一些如婚、丧、嫁、娶、孩子上大学、家人得大病等一些大事,往往又会回到困难家庭的行列。因此,现在农民凡是能走出去的,都外出打工了,就是实在出不去的,如:有的要赡养老人、伺侯病人、照顾年幼的孩子等等,但只要是身体条件允许,也在近地找点零活干干,现在农村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也有一些留守妇女,但近几年留守妇女也在逐渐减少,留守男人反而有所增多。农闲季节,农村实际留守人口已经不到总人口的60%,也就是总人口的一半多一点,就是部分靠蔬菜、瓜果或其它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村劳动力,近几年由于价格变化太大,感到适应不了市场,赚不了几个钱,很多人也就不干了,现在只有一些大户或有经济头脑比较灵活的人才坚持了下来。部分在农村搞养殖的,也由于市场变化快,小打小闹难成气候,规模养殖又没有资金和技术,近几年放弃的也很多,只有规模化的养殖能坚持下来。这种情况使得好多农民就只有充当打工者的角色,替别人干活,自己当不了老板,有收入,没有风险,但挣钱相对较少,一有机会,还是到大中城市去打工。一是大中城市就业机会多,挣钱的门路也多;二是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农民大部分认为在城市打工挣钱回农村老家花钱比较划算。现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说主要是农民出外打工如何找到满意的工作问题,农村现在人多地少,然而城市化进程却越来越快,为了实现所谓的城镇人口的比例,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力度,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里工作,也就是打工了,其实这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所需经历的,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的发展就曾经历过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近几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一些深层次因素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并不象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乐观,就业状况也不象某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好。主要表现在:
1.近几年农村劳动力隐性剩余有所上升。
由于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但由于就业观念、劳动技能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实现再就业,致使隐性失业迅速显性化。再者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农村土地不断被征用,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对很多农民而言,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就业岗位。在好多地方的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并没有实现及时的就业转移,国家虽然对被征用的土地给予了适当补偿,但不可能给予农民终身生活保障,好多地方的失地农民长期失业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已经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成了一大社会问题。
2.农村劳动力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低,缺乏在非农产业就业的技能和经验,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出现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不同村镇由于区位优势的不同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农村劳动力存在局部性和阶段性失业情况。再者,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多于女性,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约占53.3%,女性约占46.7%,男女性别比约为114.3:100。
3.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正在弱化。
长期以来,乡镇企业一直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但由于企业改制、集约化生产等,特别是近两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地方乡镇企业不景气,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乏力,导致农村非农行业就业岗位减少,非农就业能力相对下降,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县内非农产业的数量有所萎缩。
4.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式大多还是以兼业型为主。
目前,绝大部分转入农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者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此处,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属于季节性就业。
二、当前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
1.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仍然偏低。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中,还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要1.5亿劳动力。也就是说,在近5亿的农村劳动力中,还有近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思想素质较低。我国农村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小富即安,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自私自利思想严重,缺乏投资经营理念,缺乏整体大局观念。
②文化素质较低。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还几乎占10%,小学文化程度的占近20%,初中程度的占40%多,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只占30%。虽然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很大提高,但还远远达不到当今社会对农村劳动力力就业素质的要求。
③科技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0%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农村生产中,农民们还主要是靠长辈的言传身教来获得技术,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
④经营管理素质较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的农民,但大部分都是凭直觉经验经营。
⑤身体素质较低。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再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6%,另外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
⑥工作纪律较差。据我县部分企业管理者反映,农民工素质较低,还表现在工作纪律方面,有时想走走,想来来,招呼都不打,农忙季节就不来上班了。要求松点不起作用,要求严点走人,有些工作培养熟练工人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换人较快直接影响工作。
2.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心理成本非常高。
由于农民在家收入比较低,边际效率几乎为零,所以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较低。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的转移并非彻底的转移,属“侯鸟”型迁移,心理成本特高,多数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并且孩子得不到及时教育,老人不能及时赡养,农村隔代教育的家庭很多。调查发现,有60%多的农民工子女在家乡接受教育,近几年不断出现的留守女童性侵犯案,更是伤了很多外出农民工的心。
3.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还缺乏专业技术。
据专业人士介绍,外出务工大军中,文化素质偏低的体力型劳动力太多,根本无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造成目前“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性失业现状。据课题组调查,进入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中,6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培训。作者在招工市场看到,手持职业资格证书的民工很是抢手。河南省省长郭庚茂2011年年初曾写下一道公式“劳动技能提升=民生幸福”。郭省长还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本。一个没有技能的农民,打工一天也能挣三五十元,掌握了技能,他能挣将近一百元”(《大河报》2011年5月14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今年招不到好的技术工人,有一技之长的富有工作经验的农民工变得很抢手。在招工市场,“民工荒”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观念同时并存。从近两年出现的所谓“民工荒”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制度不尽合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不协调。现阶段,我国更多地需要实用型人才,特别是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民工荒”的本来含义,是农民已经充分的就业,整个社会即使给予农民工的待遇相当的有尊严,也找不到足够的农民工来上班,就业岗位严重供过于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工荒”。中国目前的现实,显然不是这种情况,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民工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有很多的农民无法充分就业。另外,于民工处境相类似的还有,待遇已经民工化的大学生也难以充分的就业。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虽然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但大多数是理论型人才,书本知识比较多,实用人才比较少。其结果是一方面存在实用人才相对短缺,另一方面也存在理论人才绝对过剩的情况。所以“民工荒”的背后,其中原因就有就业人员缺乏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仍然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培训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不能及时按照市场用工需求、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农民个人兴趣、特长等进行分类培训,导致劳动力培训效果差,提升慢。
二是培训师资难落实。就一般农业生产而言,农民现有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对于一些新兴特色农业、现代高效农业、市场急需的特色工种等,本县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落实师资力量以及培训必需的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需要大量资金保障,在短时间内难以全面落实到位,技能培训的技能不够,只能停留在一般性技能技术的培训上。
三是农民思想认识还有局限性。对于年轻劳动力和新增劳力,由于其接受新知识新生事物较快,进行二次培训也相对容易。但是,现在未输出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这部分人已经从事了多年的农业生产,加之自身文化素质有限,对发展设施农业、养殖业以及市场需求较大的技能有一定认识,但热情不高,参加培训多为被动应付,没有把心思和精力真正投入到产业发展和学习技术上来,劳动力培训难度较大。
四是有些农村家长和孩子不愿参加培训学习就想直接就业,亲带亲,邻帮邻,认为省时、省钱、省力,急功近利,仅仅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
五是现阶段的好多职业技术培训的内容缺乏应对市场发展变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和不培训的就业待遇差不多,培训内容和企业技术脱钩,专业技术不合理,学的技术不能马上用上。
六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存在重复培训和资源浪费现象。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教育部门的职业教育、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民政部门的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残联的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以及工会部门的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培训没有很好地统筹起来,培训缺乏协调,不能取长补短,发挥不了最大效益。
4、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近几年,虽然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现已占全国产业工人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农民工的参保率却是非常低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组织的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率都不超过50%,且这些数据大多还是由企业提供的,农民工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方面的原因。迄今为止,在全国层面上还缺乏统一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规定,缺乏整体的制度设计。并且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制度排斥外来农民工。如出于地方财政的考虑基本上不会给外来农民工提供低保补助。因为为农民工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意味着地方政府将会增加自己的财政负担,不利于自己的经济发展,而这还会影响现在的政绩考核。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为部分农民工办理了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手续,缴纳保险费,而大多数地方的农民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也没有最低工资制度和社会救助。
二是企业方面的原因。社会保障费用的缴纳与企业追求利润从现实来看是相矛盾的,在正规就业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费用是由企业和农民工自己各承担一定的比例。企业为农民工个人所缴纳的这一部分费用本来是农民工劳动的另一种收入形式,但是许多企业把它看成是企业的负担,而我国现在也确实存在企业缴纳费用过高的情况,足额为农民工缴纳保险费势必减少企业的利润,所以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逃避缴纳,少缴或者不缴。
三是农民工自己方面的原因。农民工自身的社会保障意识就缺乏。另外,农民工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进城是为了增加收入以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或投资子女教育,低收入决定了其可支付能力有限,有些农民工自己的参保积极性就不高。
5、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实际上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这种职业的依据,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去土地不仅意味着农民失去生活来源,而且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其收入主要来源的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催生出一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由于我国的征地制度不完善,补偿标准又早已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标准,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致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不得不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失地农民绝大部分迫切希望能够及时就业。“民以食为本,以业为基”,因此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最佳途径。
影响失地农民及时就业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征用过程过快过急,农民没有思想准备一时适应不了;二是现行征地安置方式单一,法定安置途径存有缺陷;三是失地农民择业观念落后,就业技能缺乏,就业培训跟不上,就业竞争力弱;四是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没有跟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6、农村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大学学费的上涨和人才供求矛盾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大学生就业更难。以前农民心目中是“升学跳龙门”、“升学找出路”,而现在大学生在农民心目中逐步退去了光环,取而代之的是“读书无用论”开始在农村蔓延。而那些不能及时就业的农村大学生,有些长期处于打零工的状态,有些加入了考研、考公务员大军,也有的打上了大学生村官,还有一些长期待业在家,个别的农村大学毕业生甚至加入了农民工队伍干简单繁重的体力活,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处于闲置甚至荒废状态,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知识和人才的极大浪费。
农村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就业观念落后,都希望找一份稳定且令人羡慕的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上,拼命相当公务员;二是对自身认识不到位,对当前的形势认识不清,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弄不清当前普遍要求“一门精、其它通”的不说全才也要多才的就业形式,不能把兴趣爱好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很好地结合起来,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期望值太高;三是自身就业竞争力不强,缺乏“一技之长”,有的大学毕业又去上职业技术学校,实在是对现在大学教育的极大讽刺;四是骄傲和自卑的矛盾并存,导致在求职中缺乏自信,造成求职失败,由此怨天尤人、特别埋怨自己的农村家庭没有特殊的社会关系等。
7、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我国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基于“穷者思变”的变革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背井离乡,别亲离子,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内陆来到沿海,或务工或经商,或就业或创业,为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也正是这种单向型的“外向型”流动,使得我国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日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三农”问题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社会新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引导和鼓励那些已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资金,掌握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一定市场信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协调区域、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留守儿童”等社会经济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很多地方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现在已经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农民工积累的资金、掌握的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经验等因素非常有限,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现在,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要紧紧抓住这几年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发展机遇,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再者,从大的国家层面来讲,我国也已经到了应该解决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时候,沿海发达地区也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陆贫困落后地区发展,全面实施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引导和鼓励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要制定前瞻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土地资源和信贷等工具的调节和导向作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一定时期的税费减免,在用地、用水、用电和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提供免费的实用性强的业主和民工培训等,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因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同样是市场经济主体,其本身追求的仍是自身综合利益最大化。农民工千辛万苦外出打工多年,积累资本返乡创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赚钱,他们是否返乡创业,完全取决于返乡创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只有当返乡创业在税费、融资、用地、厂房租金或建厂、劳动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交易周期、社会治安以及其他辅助成本等方面综合起来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时,才有可能把农民工吸引回乡创业。所以中西部地区要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所处不同时期与所进入不同门槛的行业所面临的不同困难,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有效地利用当地有限的财力物力来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8、“农二代”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中西部地区好多县市(特别是农业县市)都是“打工经济”,农民出外打工,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近几年,由于最早出去打工的那一代农民由于年龄、身体、家庭等原因,出去打工的人数已越来越少,但据统计出外打工的总数并没有多大变化,这就是又有一股新生力量逐渐加入了出外打工的浪潮。而这批新生力量的人数现已达到1亿之多,他们就是广受社会关注的“农二代”,也就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新生代农民工”。所谓新生代农民工,就是指父母在城市打工,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二代”,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增长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农二代”们的学历较高,很多都是高中毕业,没有吃过苦,也不能吃苦,物质要求较高,生活标准向城市居民看齐;能挣钱,也能花钱;注重自我,讲究个性张扬;会炒股,爱上网;他们平等意识较强,要求平等就业,平等待遇,平等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前没干过农活,他们大多由父母供养,而且由于小时候大多和父母(老一代农民工)分离,感情脆弱,心理脆弱,遇到挫折极易想不开,最关键的是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但事实上,虽然他们也生活在城市,却难以获得作为一个市民的权利,这就使得他们簇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作为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现在正需要“农二代”这样一群有活力、有热情的年轻人来为祖国的建设作出努力,“工业化绑架了这一代的中国工人,使得他们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只是随着机器运行的节奏而走”。于是,“农二代”就有了“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的说法。据专家称,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新一代农民工面临着比他们的前辈更大的生存压力。富士康频发的悲剧并不是偶然,而是社会经济转型之际“农二代”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
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于2010年6月21日发布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目前主要面临六大问题,其中第五个问题就是:对精神、情感的强烈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是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农二代”是一代心理脆弱但又极其要强的一代,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缺失了父辈们的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力量,闲置、压制他们只会使他们堕落、压抑,滋生不良心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但若能解决好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他们一定的发言权和能够实现梦想的途径,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9、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问题
我国的劳动强度分为4级,其中3级为餐饮业,4级为建筑业,几乎所有的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都在3级或者4级。农民工的工作大多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如装卸、搬运、土建等,这些工种的工资待遇都比较低,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调查显示,农民工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内的只占2%,相当多的农民工工作在12小时以上。尽管农民工为了挣钱愿意加班加点,但能得到加班工资的并不多,而且不少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保护措施。有的用人单位让农民工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工作,采取轮换的办法使他们在尚未发病时被打发走,以逃避责任。有的单位伙食极差,一天三顿只能吃馒头夹咸菜。在高风险的建筑行业,只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工有齐全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且大部分私营企业主都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纠纷调查取证比较困难。
有专家认为,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就在于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恶劣,工资水平过低,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他们无法忍受,纷纷离去。这是长期漠视农民工利益的代价,是农民工对不公平的待遇说“不”的结果。今年农民工回家过年,我们课题组曾问很多农民工过年后还准备返回原企业吗?有相当多的农民工说不愿意再回去,原因大概有1/3的农民工反映工作待遇不理想,还有1/3的农民工反应劳动强度大。在2010年3月份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中,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张世平曾表示:民工荒的出现,跟企业的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高有直接的关系。
“民工荒”现象的背后提醒城市人甚至包括一些地方领导必须改变对农民工的态度,如果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只把农民工简单地当做工具使用,没有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那么在一定表面繁荣的城市背后可能蕴藏着深刻的危机。
第四篇: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建议
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收是农民增收最快捷、最有效的形式之一。2006年,轮台农民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关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劳动力资源配置逐步趋向合理。
一、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据统计,2006年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6039人,同比上年增加2362人,增长64%,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20%。目前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本县乡内为主,分乡镇看,轮台镇、群巴克镇、阳霞镇、哈尔巴克乡、铁热克巴扎乡、策达雅乡规模较大,实现乡镇转移收入均在200万元以上。
2、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效益
据调查显示,2006年轮台农民实现人均外出劳务收入316.5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人均外出劳务增收117.08元,占人均增收总额的29%,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是实现2006农民收入增长的另一重要途径。
3、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业分布
据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为来自一产的收入,为人均收入147.21元,占劳务收入的46.5%。其次
为来自三产的收入,为人均收入95.2元,占劳务收入的30.1%。最后为来自二产的收入,为人均收入74.08元,占劳务收入的23.4%。
二、劳务输出的特点
1、劳务收效增长速度快。
2003年轮台县农民劳务收入仅为80.71元,2004年为92.52元,2005年达199.42元,2006年达316.5元。2006年农民劳务收入比2003年增长了近3倍。
2、以统一组织为主,自发输出比例小。
2006年轮台县成立了由县、乡主要领导负责的各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以二、三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组织力度。而自发输出多为采摘棉花、水果等农业服务。
3、青壮年人、妇女是主力军。
据调查,青壮年人占劳务输出队伍中二、三产业的90%以上,多为从事运输、餐饮、建筑、工矿及其他杂工,妇女主要为为一产服务,从事采摘棉花、水果等。
三、我县劳务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轮台县劳务输出情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
1、个别乡镇的主要领导重视还不够,在具体如何转移及增收方面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能落到实处。
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宣传工作不够广泛和深入,没有形成强大的农民外出就业,就地转移的宣传舆论氛围,没有充分调动起农民劳务创收的意识和主动性。
3、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比较低,专业技能缺乏,以“劳工型”输出为主,待遇比较低。
四、对2007年劳务输出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务输出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的认识。
从我县情况看,棉花、林果业、石油石化企业、建筑业、国道沿线餐饮业的蓬勃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转移的空间很广阔,农村劳务创收潜力还很大。各乡(镇)场、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将工作方案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地源优势寻找突破口,确保增收目标实现。
2、加强信息管理,摸清队伍情况。
建立内容完整、信息真实的动态人员转移培训、就业信息卡,开展施工用工预测,积极与施工企业建立用工服务联络工作机制,定期交流岗位供求信息,使岗位开发工作始终做到超前,形成覆盖全县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
3、抓好培训,帮助农民工加快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的转变。
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变 “冬闲为冬忙”,本着市场“ 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 教什么”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地
对劳务输出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掌握就业技能的水平和比例,帮助农民工加快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的转变,在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基础上,提高劳务输出的效益,确保劳务输出人数和收入实现双赢,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的目标。
第五篇:柞水县农村劳动力现状调研分析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现状调研分析
2010年底,柞水县组织县农业局等涉农部门,采取全面查阅相关资料、实地展开重点调查、随机走访抽查等点面结合的方式,在全县16个乡镇就农村劳动力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按照每乡镇选一个行政村、每村选5个重点农户的标准,对全县90个农户的家庭人口、文化程度、经济来源以及近几年参加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情况进行了细致调查,全面掌握了柞水县农村劳动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帮民致富,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扩大培训成果,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可靠依据。
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1、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
全县共有农户3.76万户,农业人口13.52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73235人,在家务农38355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2.3%,占全县总人口的28.9%,外出务工3488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7%。
2、在家务农劳动力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结构现状:
在家务农劳动力小学文化11160人、占29%,初中文化22560人、占58.8%,高中以上文化4635人、占1.2%。其中,男性15210人、占39.6%,女性23145人、占60.3%;在家务农劳动力年龄29岁以下3361人、占0.8%,30---40岁14300人、占37%,40岁以上20694人、占53.9%。
3、在家务农劳动力参加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情况:
在家务农劳动力,年均参加3次以上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占20%,参加3次以内的占65.6%,参加2次以下的占14.4%。2009年以来,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县共有39000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占农村劳动力的53.2%。
4、农村劳动力学习新技能的热情高涨。在瓦房口乡大河村举办快速养猪技术培训结束时,大部分农民问“你们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培训?”蔡玉窑镇马房湾村举办养鸡技术培训班接近尾声时,农民又强烈要求授课教师接着讲养猪技术;在杏坪镇严坪村发放的农业实用技术资料,被村民一抢而空,农民对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培训,求之若渴,学习新技能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
从以上现状看,目前柞水县农村劳动力状况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中年劳动力偏多,劳动力年龄结构不均衡。在家务农劳动力40岁以上居多,占53.9%;二是受教育年限低,农村务农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目前,全县劳动力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占87.9%,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差,延缓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三是新型技能教育培训滞后,满足不了当前的现实需求。近年来,针对柞水县农民对生产技能、科技应用和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需求日益增强和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不断上升的实际,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政府加大了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先后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家书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一批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农民年均接受农业新技术
教育培训次数、培训强度和学习期限,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发展生产的实际需求。四是培训方式仍显单一,培训效果不明显。目前大多数培训采取现场培训和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参训人员主要集中在村、组干部及重点户、种养大户,农村劳动力培训还处在深度不够、覆盖面不广、效果欠优的层面上,广大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热情还没有被充分的调动和激发,科技普及率低,加之培训经费缺乏,很多培训无法进村,仍有大部分农民未充分享受到应有的科技培训。
三、建议及对策
1、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成立由县级领导任组长,教育、科技、经贸、人社、农业、林业、药办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充分整合现有的农民技能、就业创业、科学实用技术、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畜牧养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食用菌栽培、经济林科管等内容资源和技术力量,形成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各部门培训基地中心、各乡镇农技校为网点的农民培训网络,增强各乡镇农技校农民培训的师资力量,针对季节、市场特点制定培训内容,定期开班,分批长期培训,充分发挥培训平台作用,全力打造现代新型农村劳动力。
2、全方位拓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渠道。充分依托电视广播、移动通讯、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势,广泛深入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把农业新科技、新技能、新知识送到农民手中;组织培训技术力量,巡回乡村开展田间地头的现场指导,为农民打包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优质服务,全面消除各种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农广校和农技、植保、林业等农业技
术人才及部门职能作用,明确各部门的培训任务和目标,加大督查力度,注重培训效果,努力打造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格局,确保农民学的方便、学的轻松、学的全面,学了就会,会了能用,用了能致富。
3、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把技能培训与享受农村低保、宅基地审批、生育指标审批、扶贫贷款审批等惠农政策和“一村一品”挂钩,扩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覆盖面;实用教育培训达标,晋级、发结业证书,坚持用人单位以证聘用原则,进行人员聘用,从源头上增强农民接受培训的意识,形成全社会都重视技能培训、依托技能致富的大好氛围。
4、加强农村新生代青年农民培训。针对青年知识结构新、接受教育能力强的特点,加强青年农民思想道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技文化、劳动技能等方面综合培训,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干事创业精神,增强青年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保障他们能够进入市场、拥有市场、站稳市场、有所作为,达到干事创业、发家致富的目的。
5、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关系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同时是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做好此工作就能为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不竭动力。农民教育培训数量大、任务重,只有将农民工培训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才能保障培训长期进行。采取向上争取一部分、县财政拨付一部分、涉农部门筹措一部分、农民工出资一部分的办法,为培训长期有效开展,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持。
(柞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苏乃坤 井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