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摘要】青壮年人口外流,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目前不争的现实情况,“空心村”、“三八,六一,九九部队”俨然已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新常态。很多过去粮食生产自给有余还能向市场提供部分粮食的村庄转变成了净粮食消费村,这一生产角色的转换不禁让人担忧起我国粮食安全。我国耕地数量眼下逼近18亿亩红线,在土地资源不充裕的情况下,唯有提高土地单产才是保证粮食供给充足的方法。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人口老龄化,土地效率,水稻单产
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
眼下国人未富先老的窘境让人口老龄化成为了研究热点。关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有何种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国际上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划分标准为当60周岁以上人口大于等于总人口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大于等于总人口7%以上的社会称为老龄社会。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2011年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7%,65岁及以上人占总人口的9.1%。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已经提前迈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我国第二次农业人口普查结果,06年末,全国住户中以农业为主要行业的农业从业人员达34246万人,41―50岁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3.1%,51岁以上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2.5%,已远超国际劳工组织所划定的15%的水平。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已定。
目前已有学者研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净流出机制及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例如范东君(2012年),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大学扩招,致使青年学生外出求学深造的机会增加,青年人纷纷走出乡村,农村务农人口平均年龄上升;另一方面,城乡产业差距较大,外出务工赚钱较之农业多,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上升。有劳动力流出的家庭务农劳动力年龄普遍大于没有劳动力流出的家庭,劳动力流出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有正相关关系。这种农业劳动力流出务工又被称作农业兼业,梅建明(2003年)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离城市越近的农村兼业程度越高,越将务农边缘化,并愿意在条件合适时退出农业。且大部分兼业农户在未来计划当中都打算继续兼业,也不愿让子女从事农业。
韩书成(2005年)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年龄小于30岁的农户在种子、肥料和地膜中的投入均高于年龄在60岁以上的农户。这充分表明,劳动力老龄化对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但是老龄化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如何,还需在下文进行讨论。
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形成原因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农村当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关系密切,我们可以从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得到一些启示。发展中国家社会中存在两个部门,发达、高收益的城镇工业部门和落后、低收益的农业部门。同时,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零值劳动力。由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收益的差距,这部分零值劳动力将选择进入城镇工业部门工作。在这一收益差距暂时存在的情况下,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地从农村流出,进入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当中,致使农业经营者的平均年龄上升,造成农村人口老龄化。
由于劳动力供给数量有限,随着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农村中出现了“用工荒”。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农业雇工价格连年大幅度上涨,在北京、四川、山东等地,农业劳动力每天的工资逐渐上涨,2007年是50元,2008年70元,2009年80―90元,2010年男性劳动力在100―120元。
三、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劳动投入的影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可能会导致劳动力因体力下降间接影响劳动力投入,使之减少。综合看来,老年劳动力在粮食种植当中所投入劳动力较之年轻劳动力不足。
(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用机械投入影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所导致的体力下降,劳动力投入减少,可能会引致老龄化的劳动力增加机械投入来弥补由于体力下降所导致的劳动力投入不足。
(三)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于农资投入影响。一方面,由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老龄劳动力可能倾向于通过提高农资投入替代其劳动力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老年劳动力较之年轻劳动力可能更为依赖过去种地的经验,产生路径依赖的作用,因而对于新技术的采用可能慢于年轻劳动力,经验的优势转而成为阻碍优质投入品、投入技术推广的劣势。
四、稳定粮食产量的对策与建议
为确保我国粮食产量连增继续,需采取相关措施减缓老龄化趋势,吸引年轻劳动力回乡种田,提高这些人的种田积极性,并学会科学种田,提高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比较收益低是农村青壮年外流务工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是减缓甚至逆转此趋势的根本途径。而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则需要采取如下方法和步骤:
(一)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地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克服我国农业根本矛盾――人多地少,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完善农业适当规模经营,培养一批懂技术,爱农业,会种地的新兴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对于不适宜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的地区推行小型机械。
(二)更多支农惠农的政策。政府在农业补贴上应该集中力量补贴真正种田种粮的农民,提高补贴额度及支持力度,减小农民资金压力,提高种田收益,提供方便的支农贷款,推广农业保险,让农民的扩大再生产不受制于资金短缺。
(三)提高土地流转灵活性。探索设计一些更加灵活的机制流转无人耕种的土地,相对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五、结论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农户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会导致农户粮食亩产减少。由于农业劳动力兼业化,种地的适龄劳动力越来越少,且老龄化的农业劳动力对于传统种植方法的路径依赖将会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阻碍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和采用。这会导致未来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受到影响。而老龄劳动力种地的目的性转向会影响城市市场粮食供给,埋下粮食供给隐患。
参考文献:
[1]郭晓鸣,任永昌,廖祖君等.农业大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态势、影响及应对――基于四川省501个农户的调查[J].财经科学,2014(4)
[2]李澜,李阳.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的分析[J].农村经济问题,2009(6)
[3]朱启臻,杨汇泉.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3)
第二篇:浅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新农村建设
浅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农村许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村中主要是留守老人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
农村留守老人太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有很大影响。一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留守老人难以承受。青壮年外出后,老年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维持者。老人承担了几乎所有农业劳动。本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却不得不在承担起繁重的体力劳动。二是留守老人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这些留守老人大多为小学文化,近三分之一为文盲,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者,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缺乏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村里的农业科技推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的合理流转,均因多数老年人的反对而搁浅,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导致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对孩子监护不力。老人本来就是弱势群体,需要人照顾,现在却要重新承担照顾孩子的任务。再加上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不利,不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很多小孩子出现了上网,打架等不良行为习惯。
青壮年劳动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务农收入远不及在城里务工,因此青壮年外出可以理解。可推进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也迫切需要大批青壮年农民的参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觉得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当地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兴办经济实体,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如果家乡有适合创业或打工挣钱的门路,收入有保障,青壮年劳力就不会抛下老人和孩子舍近求远去挣钱。二是要合理流转土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力度,推广新的农业科技技术,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青壮年农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三是针对农村目前现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定期对留守老人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同时组织成立劳动互助小组,找帮工、雇工,帮助留守老人减轻农业劳动负担。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我的家乡在河南,现在河南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将邻近的几个村庄集中形成一个个小区,然后引进投资建设企业,土地实行承包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土地承包统一管理有助于农业全面机械化的推进,而且有助于农业增产增收;招商引资,兴办企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工作之余还能搞些副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建学校建医院,解决了农村教育难医疗难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是新农村建设道路上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通力合作,协同努力,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惠民。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的影响
暑 假 社 会 实 践 论 文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必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心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呈现以下的特点。
首先,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继续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出现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的贯彻实施,以及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离开上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还将有不断加大、加快的趋势。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层次呈现出新特点。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转移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就业政策的放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转移的渠道已由过去以养殖业、乡镇工业和建筑业为主,向农、工、运、建、服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二是转移的层次由单纯的体力型逐步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各类产业的升级,用人单位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许多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成 为外地用人单位的“抢手货”,这批农民因此也成为较高层次的打工族。三是转移的地域由周边地区逐步向全国甚至国外拓展。近年来,随着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择业观念的变化,农民外出打工已不再局限于周边地区,而是面向全国,有条件的还到国外打工。
再次,流向和时间上的变化呈现一些特征。从农村流出劳动力一般趋势来看,在流向上表现为以下特点:留在省内的占总数2/3弱一点,流出省外的占1/3强。省内流动仍然是劳动力外流的主要方向;劳动力外流停留在大城市的占30%左右,停留在中小城市占45%左右,留在乡村以及少部分难以确定;大部分外流劳动力进入了城市和发达地区,少部分流向农村。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规模大、速度快、水平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继续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向的首选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吸引少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西部地区。
纵观全国各地,农村劳动力外流无外乎以下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多来的外流和转移是农民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表现,正是因为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无利可图,才导致了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和转移。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发展足可证明一切。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促进农业发展,中国政府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收入在短期内显著增加。提价措施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起,迅速地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但为了不使城市居民生活状况恶化,政府对粮食的销售价格保持不变,粮食购销差额由政府财政补 贴。由于政府不堪重负,于1993年取消。取消之后,粮食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这样,粮食价格下降,农业的贸易条件恶化。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农产品的销售,而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价格的下降必然导致销售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农民购买的化肥、农具和各类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这样,不管是用哪类商品衡量,农民的实际收入都是下降的。与之相反的是,城市的工业部门在原材料的需求和工业品的供给都处于有利地位。城市与农村的贸易好比行业间贸易,而城市与城市或城市内部则是行业内贸易。显然,创造城市就业和收入主要得益于行业内贸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90年代之后的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兴起,城市居民收入提高很快,城市的行业间贸易剧增,而国家工作的重点又不在农村,这一期间农民的相对收入急剧下降。
同时改革开放也使劳动力大规模外流成为可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其中包括劳动力的有效配置。80年代初,中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又给农民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力,使农村潜在剩余劳动显化,加重劳动力剩余程度;80年代中期,国家放松政策,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自筹资金到集镇就业落户;粮食生产的发展,使粮食市场逐步放。这些强化了农村劳动力外流需求,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生存上的限制逐渐减少。另外,城镇中对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和保障体制的改革,又使人们生活中的商品货币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对农民在城镇中就业和居住的实际制约,也逐步减 除。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在政策上得到保证,能够较为自由地向外流动。
再者,改革开放以来,人员流动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不管外出打工实际情况如何,看到他人外出打工,自己也要想办法出外“掏金”。结果导致谁家子女不外出打工挣钱,会被左邻右宿歧视,认为没出息。所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股外出打工潮,并把外出打工当成一种时尚和发家致富惟一出路。
最后自然条件也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一个原因。农村镇属山区农业,八山一水一分田,自然条件较差,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交通又相对不便,农业人均年收入低下,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物质生活需求,更难以改变农村的贫困现状,所以只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脱贫致富”。
对此劳动力的转移将对农村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其中不乏一些积极作用。
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流出地多是经济落后地区以及人口与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地区,有限的耕地资源与无限大量增长的劳动力构成我国农村发展中最大的矛盾,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限制因素。乡镇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替代劳力效应的作用,对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吸纳力也很有限。大规模外流使农村劳动力由闲置资源变为财富,有效地减轻了流出地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经营大户的流转与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改变劳多地少、务农收入过低的状况。
2.增加了农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外流劳动力增加的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另外,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也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3.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定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就业转移的稳定性,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目前我国农村一方面受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冲击,消费需求变为质量和数量并重,促进农村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激化,要求必须加决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进行。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为“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和资金条件,又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条件,促进 6 了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经济实体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
4.产生广泛的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般都流向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回到故乡参加经济建设,创办乡村企业或发展成种养大户,既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带动其他农民致富,在农村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思想解放、观念较新,生活方式也与农村不同,对周围农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和进步。
5.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沟通城乡关系
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使有限的分散的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促进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可以形成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良性局面,建立城乡经济联系,沟通城乡关系的作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但是,也不要忽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消极作用。农业生产目前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方式,优质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生产劳动力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矛盾加剧,致使农业经营粗放、抛荒等现象时有发生,农业技术难以推广。总之,农村劳动力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镇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农民盲目的进城镇会让城镇人口急剧增加,还有农产品会因此而涨价,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因适当。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加强劳务市场管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三农”问题圆满解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创造条件。政府适当的提供一些补助来鼓舞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目标,即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定素质的建设主力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正是本文的根本目的。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必将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同时也有利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四篇: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大量事实却表明,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影响农村、农民、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河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状为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经济发展
河南
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长远趋势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是中国工业化的关键因素,所以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转移问题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而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更加深远。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一)概念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劳动力存在的形式、工作的范畴、其转移起到的作用等有不同的界定。但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边际收益等于或接近与零时从农民中脱离出来的富余人口的定义已被大对数学者所接受。
(二)国外理论研究
国外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最广为人知。该理论指出: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并且直到资本积累率等于劳动生产率为止。该研究对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
(三)国内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人口流动限制的放松,以及农业机械化生产,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开来,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这期间关于这种经济现象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标志,这种因社会进步而推动劳动力必须转移到具有更高劳动生产率的活动。所以无论是流入城市还是从事农村其它产业,农村劳动力都将取得更高的收入。
但是由于河南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中脱胎换骨出来,第二、三产业和城镇的接纳能力弱小,所以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主要转向东部沿海城市,以增加收入。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
自由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平均利润率必须提高到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这种内在的推动力促使着农业快速实现现代化来提高生产率。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承包经营后便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促进了社会劳动力的分工。并且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力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住房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有利于维护更多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我国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规模不大,所以城镇发展空间还很大。
(四)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首先,只有具有一定能力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够顺利脱离农村进入城市,这就迫使农村劳动力加快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虽然河南农村劳动力素质一般较低,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和技能培训人员的比例小,但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造成农村家庭结构不合理
中国即将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由于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巢老人”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均收入低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等一系列问题,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老人被迫承担教育孙辈的“隔代责任”,孩子得不到父爱母爱,老人得不到关注,农村家庭结构很不合理,由于河南省农村人口众多,所以该现象特别严重,急需解决。
(二)并不是真正的转移
现实情况是,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真正的转移,他们在城市只是简单地打工挣钱,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没有住房,也不能享受关于居民的各项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这也是河南省的外出务工人员在东部沿海城市的生活现状。
(三)导致部分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流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失去强大的动力。在某些区域甚至大部分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村”。但是这种情况也为我国加快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河南省要在这当面加紧探索,争取为其他地区的在处理类似问题上做好榜样。
(四)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的症结所在
中国经济的外延增长很大程度来源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这种结构下,只要付出高于农村收入水平的工资,就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是低层次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企业采取雇佣更多劳动力的方法完成对技术进步的替代,这样不仅不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反而更加阻碍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未来河南省在处理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两面影响,河南省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省,应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2] 贾贵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J].西部开发,2003.[3] 毛隽.中国劳动力转移研究[D].复旦大学,2011.[4]陈江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及对策[J].理论导刊,2002.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
调研报告
姓名:1、2、3、4、6、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
近几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商。近几年统对调查显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70%以上为青壮年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要是未成年人和中老年人,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面临严重匮乏的不利境地。
二、调查的目的
1、为什么农村留不住青年劳动力。
2、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怎样留住农村青年劳动力,确保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调查的地点
淮安市青浦区李小庄,羊庄,黄庄
四、调查的过程
通过走访问卷实地调查
五、调查后的思考
一,为什么农村留不住青年劳动力
这是因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自身的务农意识逐渐淡化,已经成为青年农民放弃农业生产,不再困守农村,转而向城市要饭碗的主要动力,也是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主要原因。
市场经济规律促使青年劳动力放弃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因素已经消失,因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青年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基本丧失,市场经济规律促使素质较高、拥有年龄优势的青年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寻求发展机会,以获取较高的劳动收入。
国家政策长期向城市倾斜促使青年劳动力走向城市。由于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投入长期向城市倾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青年劳动力更愿意选择到城市务工,分享城市较好的教育、医疗、交通、服务等社会资源,提高生活质量。农民作为社会的个体,有这种想法与做法也是正常的,无可厚非的.但由此产生的结果却又是不容忽视的.青年劳动力倾向于将自身角色定位为城市人。受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青年劳动力大多进城务工或经商,逐渐由农民向产业工人或城市居民转化,常年生活在城市,逐渐适应城市生活方式,不愿意再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毫无疑问,这十年来涌动的农民工潮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减小了城乡差别,起到了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但这种倾巢出动的打工潮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二、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已经成为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的重要原因,它给我们带来的严重问题是,照此下去,十数年之后,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如何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农业成为弱势产业,效益低下,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经商,留守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留守农民来源单一,年龄结构不断老化,整体素质不断下滑,难以成为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支柱力量。
农村新增劳动力来源堪忧。由于农业效益低下,农村新增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获取相对较高的报酬,而失业的城市劳动力宁愿享受城市低保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更愿意留在有较好发展空间的城市,农村优质的人力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根据对8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8年淮安市青浦区李小庄,羊庄,黄庄留守劳动力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占65.5%,30岁及以下的青年劳动力比重下降到11.5%;新增青年劳动力几乎全部选择外出务工,新增留守劳动力中40岁以上的占66.4%,主要是外出务工就业困难不得不返回的中老年劳动力。而且,农村留守劳动力整体素质下滑,这部分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留守劳动力大多只具有小学以及以下的文化程度,他们成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者.这实际反映了农村较高素质劳动力流失,留守劳动力整体素质下滑的严峻现实。
没有新生农村劳动力,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培养新型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让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年劳动力扎根农村,将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从现实出发,懂农业技术,特别是作业技术的人员大量流失会造成以后农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即使科学家有很多好的创意,但由谁来操作?就象我们这个社会缺乏大量的技工一样。再则土地的长期荒芜将来恢复使用时会付出更大的成本。
三、怎样留住农村青年劳动力,确保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需要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青年劳动力成为新型农民,只有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农村才能留住青年劳动力,留住人才。
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吸引青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方法.农村要留住青年劳动力,必须尽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要留住青年劳动力,必须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必须增进青年劳动力农村创业的信心和技能,加强青年劳动力农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辟新农村一、二、三产业就业岗位,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使青年劳动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外出打工也是非常艰辛的事,对大多数人来说收入也不是很高,努力创造条件就会吸引更多的打工者回家乡创业。
拓宽农村青年在本地的就业渠道。创造农村自主创业机会,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年劳动力扎根农村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强本地的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农村青年劳动力留在本地,而不是象现在做的那样,致力与向外地输送人才,输送廉价的劳动力.因为这样做,只收到了眼前利益,但对本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却无异于杀鸡取卵.只有将农村青年劳动力留在了本地,才能更好地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兼顾农村面临的问题.须知,我国本是一个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只有切实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不至于浪费,才能确保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也才能确保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