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状况及对新农村建设影响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局的、综合的事业,需要发挥各个方面的合力,新农村建设的每一具体目标都会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而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南安市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了其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南安人力资源优化新农村建设
引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中央文件中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进行了表述,同时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包括了我们对新农村未来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诸方面的价值追求,这无疑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最好概括。那么,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南安市是闽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其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对该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1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巨大,但整体素质较低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大,潜在人力资源丰富。2008年末我国总人口13.28亿人,其中农村人口7.22亿人,占总人口的54%。农村劳动力资源量5.31亿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3.49亿人。但是《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指出,2006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仍有8699.2万人,其中75%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人口中,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统计显示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占82.2%;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很低,仅占11%;尚有6.8%的文盲[1]。这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1.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数高达1.6亿,而且还在以每年600万的 1
速度递增,因此出现了人力资源大量闲置的现象。而另一方面,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极为缺乏。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低是客观存在,但本就为数很少的农业科技人员许多也用非所学,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2南安农村发展现状
2.1南安市整体概况
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晋江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4°34′-25°18′,东经118°08′-118°36′,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全市面积2036平方公里,人口148万余人,主要为汉族,少数民族有畲、满、回族等,通用闽南话。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福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新兴城市[2]。
南安市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评比中荣获49位;在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比中获得2009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46位;200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33位;2009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位居福建省第三位;商标注册位居全国第九位;入选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和中国改革理事会评为“2009年中国改革十佳(县)市”称号。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逐月回升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位居泉州市各县市区平均水平以上。
2009年,南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75亿元,同比增长5.8%,增幅较上年提升了5.5个百分点,其中,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牧业为增长的亮点,增速分别为55.7%、9.6%和5.5%。增速较上年分别提升了17.1、8.3、0.4个百分点。
2.2南安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状况
南安市有农村劳动力61.28万人。已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36.9万人,农村登记富余劳动力大约5.6万人。其中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即:“两后生”(指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读书的人员)估计在3000—5000人之间。在该市农村
剩余劳动力中,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的人群中,一类是“两后生”,据测算,每年直接流入社会的人数大约有3千多名。另一类主要是35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受过教育的中青年男性村民,到外地打工或者经商。
目前,南安市建成了市就业培训中心等12个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大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培训的同时,积极搭建就业推荐服务平台,通过培训促进就业,实现培训就业的“无缝衔接”。2009年来,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1509人,转移就业8896人,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77%以上。3人力资源配置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3.1人力资源配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南安市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30%,大部分劳动力都从事二、三产业。本来,这样的配置有利于农村人均占有土地量增加,有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连接城镇和农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但是,由于从事农业生产大都是一些无文化无技术的中老年妇女,再加上闽南地区的丘陵地貌,南安的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状况其实并不理想,有部分的农田被荒废。如此一来,相当于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对农业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解决“三农问题”带来阻碍。
3.2人力资源配置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南安市的二、三产业相对于农业来说比较发达。近年来,南安市按照“劳动力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立足该市“1+6+1”的工业产业基础,落实提速发展思路。坚持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迅速扩大经济总量,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总数所占的比例较高。相对的,农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了。再加上外出经商务工农民的收入,南安市农民的收入相当地可观。相对于其他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南安市农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3.3人力资源配置对农民素质的影响
如上文所言,南安市有许多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笔者认为这样的人力资源配置对提高农民的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农民上岗之前,企业通过培训使许多农
民提高劳动技能,学会经营管理技能,为当地农民的自我改造和自身素质提高创造了条件,从而改变当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匮乏的困境。另外,部分农民走出农村见识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常年外出打工经商的经历使他们受到了城市文明的洗礼,获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状态,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小农意识在他们身上开始动摇,自身素质大大的提高了。
3.4人力资源配置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由于收入提高了,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有余钱改造自己的家园吗,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面以康美镇梅元村为例谈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方面,该村每个村民小组都自发组织凑钱,把乡间土路换成了水泥路,村容大为改观;通信方面,该村很早就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固定电话,手机也在农村普及开来了;信息网络方面,村里生活较为宽裕的人家也都通了网络,可以在家里上网;医疗方面,村里面有三四个诊所,能够解决日常村民治疗小病的需要;教育方面,由于该村海外华侨众多,华侨们慷慨捐资建设学校,该村的梅元小学办学条件正在不断地改善。但遗憾的是,由于农业受到了忽视,农田水利方面的建设却不甚理想。村里的大坝在几年前决堤了至今尚未重建,村里多条水渠也废弃许久,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作用。
3.5人力资源配置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影响
南安市大部分农民从事二、三产业,部分农民外出经商打工,只有一部分妇女和老人留在村里经营田地。因此,参与村务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没有文化的村民,这样对基层民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可喜的是,外出经商打工的农民给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带来了有利的影响。这部分农民出门在外,城乡之间巨大差距给其心理产生的巨大震动及自身素养的逐步提高,使他们的民主政治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已经在潜意识里形成了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理性观念;另外,法制意识的增强使这个群体开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表现在他们越来越关心政治,而且越来越认同村民自治。比如说,康美镇前段时间在建设鞋业基地,要征用农民的土地,这部分有法律意识的农民就会用和镇政府进行协商,必要时还会请律师为自己维权。此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着这种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返乡后,势必会将这些先进的文化意识辐射到其家人和其他村民。客观上了促进了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革和完善,使村级治理结构和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最终将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
4对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的几点建议
4.1重点培训中老年妇女
中老年妇女群属于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技能缺乏的群体,她们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而随着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将不断提高,这部分人就业机会将越来越小,这正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和难点,且专业技能差已成为今后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最直接因素。所以要重点培训中老年妇女,提升她们的劳动技能。对其就业问题进行帮助。
4.2培养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的重要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其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我们不能放弃农业。鉴于南安市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政府应该出台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提高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从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应该出台人才培养政策尽快培养一批有技术的农民,对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进行补贴,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4.3密切关注留守儿童
南安市外出务工农民较多,因此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水涨船高。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保障,所以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众所周知,儿童时期是为一个人所有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段。目前,留守状态给儿童成长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隔代监护引起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亲情缺失引起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被忽视。解决这三个问题,主要从以下三个反面入手:对隔代监护人进行有组织的培训;加强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提供,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提供多重医疗卫生资源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养,关系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 会的协调的发展。政府如想建设好新农村,就务必重视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8)[EB/OL].(2009-01-06).http:///view/8167.htm
[3]潘艳敏, 崔永军.浅析农民工流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学理论,2009,27:164-165.[4]徐永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4):73-75.[5]李总.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5.[6]刘韶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机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7:200-200
[7]张广胜,周娟.农民外出务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沈阳村级层面的调查.农业经济问题, 2009(3): 37-42
[8]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农业经济导刊, 2006(3): 62-72
[9]李斌,陈浩冲.农村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2007(6):538-540.[10]黄艳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J].福建论坛,2007,(04):101-103.
第二篇:浅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新农村建设
浅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农村许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村中主要是留守老人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
农村留守老人太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有很大影响。一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留守老人难以承受。青壮年外出后,老年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维持者。老人承担了几乎所有农业劳动。本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却不得不在承担起繁重的体力劳动。二是留守老人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这些留守老人大多为小学文化,近三分之一为文盲,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者,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缺乏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村里的农业科技推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的合理流转,均因多数老年人的反对而搁浅,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导致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对孩子监护不力。老人本来就是弱势群体,需要人照顾,现在却要重新承担照顾孩子的任务。再加上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不利,不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很多小孩子出现了上网,打架等不良行为习惯。
青壮年劳动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务农收入远不及在城里务工,因此青壮年外出可以理解。可推进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也迫切需要大批青壮年农民的参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觉得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当地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兴办经济实体,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如果家乡有适合创业或打工挣钱的门路,收入有保障,青壮年劳力就不会抛下老人和孩子舍近求远去挣钱。二是要合理流转土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力度,推广新的农业科技技术,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青壮年农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三是针对农村目前现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定期对留守老人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同时组织成立劳动互助小组,找帮工、雇工,帮助留守老人减轻农业劳动负担。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我的家乡在河南,现在河南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将邻近的几个村庄集中形成一个个小区,然后引进投资建设企业,土地实行承包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土地承包统一管理有助于农业全面机械化的推进,而且有助于农业增产增收;招商引资,兴办企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工作之余还能搞些副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建学校建医院,解决了农村教育难医疗难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是新农村建设道路上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通力合作,协同努力,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惠民。
第三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研报告
关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调研报告
——群文
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本人走访了两个村,并选择了100户有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且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某某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截至2009年末,全镇耕地面积2938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30.2%;农业人口5.8万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总数较为稳定。2005年至2009年,某某镇分别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1.81万人、1.80万人、1.73万人和1.75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3%、48.1%、48%、47.5%和47.8%,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变化都不大。临时性外出务工人员减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从100户的调查结果看,2009年转移的203名劳动力中,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占99%,临时性在外务工的仅5人。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2009年,全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劳务机构介绍的仅占11.6%,亲友帮带的占42.2%,自闯的占41.8%,其他形式的占4.4%。
三是从产业分布看,以二、三产业为主。经统计,2009年,全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进入一、二、三产业的分别占0.9%、56.1%和43.0%。
四是从转移流向看,以东部沿海为主。2009年,某某镇转移的1.75万农村劳动力中,省内、省外和境外的比例分别为21.3%、78.6和0.1%,到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占76.9%,到西部和其他地区仅占1.7%。东部沿海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强大需求,西部开发大战略的实施也对内陆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会,从发展趋势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仍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集中地。
五是从年龄结构看,以青壮年为主。2009年,某某镇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18岁以下、18—35岁、35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5%、67.8%和24.7%。而从调查结果看,203名转移劳动力中,没有18岁以下的外出务工人员,94%的为青壮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劳动力居多。
六是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为主。2009年,某某镇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分别占13.1%、70.5%、15.6%和0.8%。入户调查的203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48.7%、38.8%。
二、劳动力转移对当地经济社会的主要影响
(一)正面影响:
1、转移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一方面,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据统计,近5年来,某某镇每年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总额均在2.5亿元以上。据对100户样本家庭的调查,2009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14127元,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另一方面,增加了留守农民的生产收入。由于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国家惠农政策出台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闲臵的土地一般都会被留守农民耕种。调查的100户样本家庭中有36户对耕地采取“转包给他人”的方式进行耕种。
2、返乡创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个财富积累和技术学习的过程,部分外出务工者在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拥有一定管理或技术水平后,尝试回乡自主创业。据镇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末,全镇返乡创业成功的有86人,兴办企业37家,解决了1900人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如某某镇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某,九十年代初到深圳打工,2007年返乡创业,利用自己在打工期间学习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投资300万元成立化工有限公司,2009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上缴税金42万元。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污染少、效益好,得到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9年公司再投资200万元建设二期生产线,计划在5年内实现产值过5千万,上缴税金上150万元的目标。
3、开阔视野,促进了农民观念转变。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农民工在打工创业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思想观念也得到一定的转变。据调查中一位村支书反映,以前基层选举很多村民都不愿参加,即使参加也是随便投票,现在换届选举时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特意赶回来参与投票,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此外,在维权意识、经济效益观念、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现在的农民相比过去都明显增强。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负面影响:
1、造成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耕地面积并未明显减少,但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一方面,部分面积小、位臵偏、灌溉不便的劣质田被荒芜,荒芜比例低的村有1%,高的达4%,被抛荒的主要是不便耕种的劣质田。另一方面,粗放式经营使部分耕地实际上处于半荒芜状态。由于外出务工家庭的耕地大部分由家中留守的老人耕种,而部分家中留守老人体力不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应用不广,粮食单产水平得不到提高,并且多为单季播种,耕地处于一种实际上的半荒芜状态。据对100户样本家庭调查显示,61%的耕地由家中留守人员耕种,双季稻的播种比例在75%左右。
2、延缓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水平稍高者大部分外出务工,懂经营会生产的农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大部分留守农民只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不能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不快。据统计,近两年来某某镇农民粮食收入占农产品收入的比例均在65%左右,与该镇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无关系。
3、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是一个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水库、塘坝和灌溉沟渠损毁严重,灌溉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国家加强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道路和饮水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工、集资的难度较大。
4、衍生众多社会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的现状是,夫妻二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耕地种田,带着孙子(女)上学。由此导致的两个社会问题:老人精神空虚、倍感寂寞、生老病死缺乏关怀;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缺乏亲情的关爱,受到爷爷奶奶的过度骄纵,不良习惯容易形成,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成长成材。
三、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对策思考
1、提高认识,重视劳务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农业生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乏力,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等问题已十分突出,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是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加强职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完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大力支持
发展民营经济吸纳转移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2、加强立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是农民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统一的农户承包权,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进行出租、入股或抵押。国家可考虑加强土地流转立法,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加快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
3、创造条件,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创造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而忽视了对本地民营企业的扶持。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很多在外发财致富的务工者都有回乡创业的强烈欲望,但因内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佳而不能如愿。建议政府部门转变观念,把招商引资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条件同等给予返乡创业者,让他们把在外学到的本领带回家乡,在本地创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返乡创业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农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完善社会保障,关注农村留守人群。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父母务工地就近上学,但由于费用过高等多方面原因,落实得并不理想,国家应进一步采取优惠措施,让农民工子女都能上得起学。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家应加强农村养老院、老年人活动室等公益设施建设,给老年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环境,让他们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有所寄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5、搞好就地转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的外出务工不是实质上的劳动力转移,而是一种简单的务工方式转变。要想实现本质上的、更为经济的、更为人性化的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社会成本方面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能缓解当下由于大量劳务输出带来的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社会治安等多种社会问题,降低了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从经济和社会效益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既能有效促进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又大量节约劳动力转移成本,减缓转移中的交通运输和转移前后的社会管理等压力。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的影响
暑 假 社 会 实 践 论 文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必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心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呈现以下的特点。
首先,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继续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出现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的贯彻实施,以及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离开上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还将有不断加大、加快的趋势。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层次呈现出新特点。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转移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就业政策的放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转移的渠道已由过去以养殖业、乡镇工业和建筑业为主,向农、工、运、建、服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二是转移的层次由单纯的体力型逐步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各类产业的升级,用人单位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许多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成 为外地用人单位的“抢手货”,这批农民因此也成为较高层次的打工族。三是转移的地域由周边地区逐步向全国甚至国外拓展。近年来,随着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择业观念的变化,农民外出打工已不再局限于周边地区,而是面向全国,有条件的还到国外打工。
再次,流向和时间上的变化呈现一些特征。从农村流出劳动力一般趋势来看,在流向上表现为以下特点:留在省内的占总数2/3弱一点,流出省外的占1/3强。省内流动仍然是劳动力外流的主要方向;劳动力外流停留在大城市的占30%左右,停留在中小城市占45%左右,留在乡村以及少部分难以确定;大部分外流劳动力进入了城市和发达地区,少部分流向农村。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规模大、速度快、水平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继续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向的首选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吸引少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西部地区。
纵观全国各地,农村劳动力外流无外乎以下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多来的外流和转移是农民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表现,正是因为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无利可图,才导致了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和转移。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发展足可证明一切。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促进农业发展,中国政府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收入在短期内显著增加。提价措施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起,迅速地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但为了不使城市居民生活状况恶化,政府对粮食的销售价格保持不变,粮食购销差额由政府财政补 贴。由于政府不堪重负,于1993年取消。取消之后,粮食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这样,粮食价格下降,农业的贸易条件恶化。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农产品的销售,而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价格的下降必然导致销售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农民购买的化肥、农具和各类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这样,不管是用哪类商品衡量,农民的实际收入都是下降的。与之相反的是,城市的工业部门在原材料的需求和工业品的供给都处于有利地位。城市与农村的贸易好比行业间贸易,而城市与城市或城市内部则是行业内贸易。显然,创造城市就业和收入主要得益于行业内贸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90年代之后的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兴起,城市居民收入提高很快,城市的行业间贸易剧增,而国家工作的重点又不在农村,这一期间农民的相对收入急剧下降。
同时改革开放也使劳动力大规模外流成为可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其中包括劳动力的有效配置。80年代初,中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又给农民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力,使农村潜在剩余劳动显化,加重劳动力剩余程度;80年代中期,国家放松政策,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自筹资金到集镇就业落户;粮食生产的发展,使粮食市场逐步放。这些强化了农村劳动力外流需求,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生存上的限制逐渐减少。另外,城镇中对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和保障体制的改革,又使人们生活中的商品货币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对农民在城镇中就业和居住的实际制约,也逐步减 除。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在政策上得到保证,能够较为自由地向外流动。
再者,改革开放以来,人员流动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不管外出打工实际情况如何,看到他人外出打工,自己也要想办法出外“掏金”。结果导致谁家子女不外出打工挣钱,会被左邻右宿歧视,认为没出息。所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股外出打工潮,并把外出打工当成一种时尚和发家致富惟一出路。
最后自然条件也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一个原因。农村镇属山区农业,八山一水一分田,自然条件较差,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交通又相对不便,农业人均年收入低下,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物质生活需求,更难以改变农村的贫困现状,所以只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脱贫致富”。
对此劳动力的转移将对农村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其中不乏一些积极作用。
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流出地多是经济落后地区以及人口与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地区,有限的耕地资源与无限大量增长的劳动力构成我国农村发展中最大的矛盾,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限制因素。乡镇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替代劳力效应的作用,对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吸纳力也很有限。大规模外流使农村劳动力由闲置资源变为财富,有效地减轻了流出地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经营大户的流转与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改变劳多地少、务农收入过低的状况。
2.增加了农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外流劳动力增加的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另外,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也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3.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定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就业转移的稳定性,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目前我国农村一方面受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冲击,消费需求变为质量和数量并重,促进农村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激化,要求必须加决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进行。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为“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和资金条件,又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条件,促进 6 了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经济实体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
4.产生广泛的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般都流向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回到故乡参加经济建设,创办乡村企业或发展成种养大户,既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带动其他农民致富,在农村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思想解放、观念较新,生活方式也与农村不同,对周围农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和进步。
5.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沟通城乡关系
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使有限的分散的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促进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可以形成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良性局面,建立城乡经济联系,沟通城乡关系的作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但是,也不要忽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消极作用。农业生产目前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方式,优质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生产劳动力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矛盾加剧,致使农业经营粗放、抛荒等现象时有发生,农业技术难以推广。总之,农村劳动力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镇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农民盲目的进城镇会让城镇人口急剧增加,还有农产品会因此而涨价,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因适当。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加强劳务市场管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三农”问题圆满解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创造条件。政府适当的提供一些补助来鼓舞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目标,即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定素质的建设主力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正是本文的根本目的。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必将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同时也有利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五篇: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大量事实却表明,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影响农村、农民、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河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状为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经济发展
河南
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长远趋势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是中国工业化的关键因素,所以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转移问题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而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更加深远。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一)概念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劳动力存在的形式、工作的范畴、其转移起到的作用等有不同的界定。但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边际收益等于或接近与零时从农民中脱离出来的富余人口的定义已被大对数学者所接受。
(二)国外理论研究
国外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最广为人知。该理论指出: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并且直到资本积累率等于劳动生产率为止。该研究对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
(三)国内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人口流动限制的放松,以及农业机械化生产,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开来,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这期间关于这种经济现象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标志,这种因社会进步而推动劳动力必须转移到具有更高劳动生产率的活动。所以无论是流入城市还是从事农村其它产业,农村劳动力都将取得更高的收入。
但是由于河南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中脱胎换骨出来,第二、三产业和城镇的接纳能力弱小,所以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主要转向东部沿海城市,以增加收入。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
自由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平均利润率必须提高到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这种内在的推动力促使着农业快速实现现代化来提高生产率。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承包经营后便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促进了社会劳动力的分工。并且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力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住房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有利于维护更多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我国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规模不大,所以城镇发展空间还很大。
(四)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首先,只有具有一定能力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够顺利脱离农村进入城市,这就迫使农村劳动力加快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虽然河南农村劳动力素质一般较低,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和技能培训人员的比例小,但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造成农村家庭结构不合理
中国即将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由于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巢老人”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均收入低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等一系列问题,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老人被迫承担教育孙辈的“隔代责任”,孩子得不到父爱母爱,老人得不到关注,农村家庭结构很不合理,由于河南省农村人口众多,所以该现象特别严重,急需解决。
(二)并不是真正的转移
现实情况是,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真正的转移,他们在城市只是简单地打工挣钱,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没有住房,也不能享受关于居民的各项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这也是河南省的外出务工人员在东部沿海城市的生活现状。
(三)导致部分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流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失去强大的动力。在某些区域甚至大部分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村”。但是这种情况也为我国加快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河南省要在这当面加紧探索,争取为其他地区的在处理类似问题上做好榜样。
(四)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的症结所在
中国经济的外延增长很大程度来源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这种结构下,只要付出高于农村收入水平的工资,就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是低层次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企业采取雇佣更多劳动力的方法完成对技术进步的替代,这样不仅不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反而更加阻碍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未来河南省在处理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两面影响,河南省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省,应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2] 贾贵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J].西部开发,2003.[3] 毛隽.中国劳动力转移研究[D].复旦大学,2011.[4]陈江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及对策[J].理论导刊,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