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输液的风险管理★

时间:2019-05-14 22:5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儿科门诊输液的风险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儿科门诊输液的风险管理》。

第一篇:儿科门诊输液的风险管理

儿科门诊输液的风险管理

赵莺阁 ,王玉梅 ,刘 展(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关键词]儿科;门诊;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儿科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窗口。小儿静脉输液具有穿刺难度大、用药剂量小患者病情变化快等特点 ,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纠纷。同时部分儿科门诊病历字迹潦草 ,新药种类繁多等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风险。本院儿科输液室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 ,重视儿科门诊输液的风险管理工作 ,有效地降低了风险隐患 ,现总结如下。1 风险因素分析

1.1 医生方面:儿科门诊病历书写简单 ,个别儿科医生字迹潦草 ,药名的拉丁文书写欠清晰 ,甚至辨认困难。由于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品种繁多 ,部分医生对新药的规格、小儿每公斤用药剂量不熟悉 ,导致药物剂量过小而达不到治疗目的或剂量过大而引起不良反应等。1.2 药剂人员方面:药房的药剂人员在发药时有时不够细致 ,写错或漏写发药单 ,对多种药物应用的配伍禁忌、用法、剂量把关不牢 ,或把不同用法的药物混放 ,或发出的药物在剂量上与处方上的不符等。如果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易造成差错。1.3 护士方面

1.3.1 技术不熟练缺乏观察力:护士静脉穿刺水平低 ,不能做到一针见血 ,操作时动作不熟练、不规范 ,以致患儿家长对护士缺乏信任感。有时护士为力求达到“ 一针见血 ” ,注意力往往过于集中在穿刺过程中 ,而忽略了对患儿病情的观察。1.3.2 心理承受能力差:患儿输液时家长在场观看 ,易造成心理压力 ,对穿刺成功缺乏信任。特别是新护士遇到患儿哭闹、不配合而更加紧张 ,一旦穿刺失败 ,受到家长指责 ,护士心态失衡而影响穿刺成功。

1.3.3 护士缺乏风险意识 ,与患儿家属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儿科输液时环境噪杂 ,工作量大 ,护士的情绪容易急躁;护士只注意护理技术操作 ,而忽略了与患儿或家长的沟通交流 ,从而产生误解引发纠纷[ 1 ]。

1.3.4 其他:护士在工作中不能做好“ 三查七对 ” ,验记皮试 ,易造成差错。1.4 患儿及家长方面

1.4.1 盲目乐观:儿科疾病大多发病急、病情变化快 ,患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家长认为门诊输液都是轻病 ,多比较乐观 ,如果病情不能较快好转 ,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患儿家属疼爱孩子 ,对静脉穿刺技术期望值过高 ,不考虑个体差异 ,希望每次穿刺都一次成功 ,一旦不成功易产生埋怨情绪。

1.4.2 患儿血管细小 ,生性活泼好动 ,自控能力差:输液过程中容易发生针头移动造成外渗 ,增加患儿的痛苦。

1.4.3 患儿家长缺乏医学知识 ,因担心孩子哭闹而擅自带正输液的孩子离开输液室:一些药物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导致药效降低;还可能引起药液污染 ,导致输液反应或其他意外。部分家长因有其他事情 ,希望尽量缩短输液时间 ,因此擅自加快输液速度 ,极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的发生。2 管理措施

2.1 制定规范化的输液流程

2.1.1 发现安全隐患 ,及时上报、处理:由儿科护士长负责儿科门诊输液的具体工作 ,发现有不利于患儿病情观察与处理的安全隐患 ,及时上报护理部 ,然后统一协调 ,提出解决方法 ,再根据要落实的任务具体进行分工。如过去我院的儿科门诊输液室与儿科门诊医生的办公室相距甚远 ,经院领导管理组织讨论、协调 ,与 2007年 6月将儿科门诊医生的办公室搬至紧邻儿科门诊输液室 ,提高了医疗安全性。

2.1.2 认真执行医嘱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 制度:要求药剂人员把好处方查对关 ,认真做好药物的发放 ,发现医嘱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联系。要求护士认真核对医嘱 ,医嘱上要有核对护士和执行护士签字。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2.1.3 实行弹性排班 ,集中静脉穿刺:儿科患者特别是婴幼儿口服给药不配合 ,治疗效果不理想 ,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由于就诊高峰相对集中 ,特别在上午 9: 00~12: 00是患者输液的高峰时段 ,每一个家长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快输液 ,甚至会因此引起护患之间、患者之间的争执。根据这样的特点 ,护理部实行弹性排班 ,在这个时间段增加 1~2名护士 ,这样既缓解了工作压力 ,又保证了服务质量 ,避免了忙中出错的情况发生。儿科静脉穿刺不成功往往是引发矛盾和纠纷的导火线 ,未来提高穿刺成功率和保证护理安全 ,我们采用集中静脉穿刺 ,每天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静脉穿刺 ,另派年轻护士从旁协助 ,注射前必须细致查对 ,防止差错。2.2 防范护患纠纷

2.2.1 加强儿科护士风险意识:引导儿科护士充分认识风险、评估风险 ,并加以防范。护理安全措施不仅落实在对护理人员法制观念的教育 ,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落实在平时的工作中。根据儿科特点 ,接强输液编号和姓名的双核对制度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2.2 加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 ,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经常组织儿科低年资护士学习儿科常见疾病的病情观察和急救处理方法。对于输液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制定相关的处置流程。同时鼓励护士通过自学、外出听课等形式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不断提高知识层次。护士长应经常对护士不定期进行口头提问并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开始可以先让新护士在兔耳朵上模拟练习穿刺小血管 ,以便于逐渐掌握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穿刺技巧 ,提高静脉穿刺水平。新老护士经常在一起交流穿刺经验 ,互相取长补短 ,提高一针见血率。对于三岁以内的婴幼儿 ,我们均选用 515号头皮针静脉输液 ,不仅减轻了穿刺时的疼痛 ,而且能更好地控制输液滴速。对心肺功能良好的婴幼儿 ,一般 20~40滴 /min,同时告知家长不得擅自调节滴速。2.2.3 护士要学会自我控制 ,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静脉穿刺的成功需要过硬技术 ,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护士在工作中应及时疏导不良心态 ,减轻心理压力 ,不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陌生环境易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 ,护士要多应用安慰性语言。对于 2岁以上的患儿 ,输液时可开展儿童输液的小红花活动、赠送科室制作的小卡片等 ,以减轻患儿对输液的恐惧 ,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2 ]。2.3 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完善 ,应仔细观察婴幼儿的手势、哭闹等非语言动作。对于 2岁以内输注常用药物的婴幼儿 ,尽量选择头皮静脉穿刺 ,穿刺时尽量避免选择耳后静脉、枕静脉 ,穿刺此处不仅容易造成药液的渗漏 ,而且穿刺时不利于病情观察[ 3 ]。使用特殊药物应增加巡视次数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并做好巡视记录。

2.4 开展健康教育: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应采用家长教育为主 ,患儿教育为辅的方法。护士在巡视过程中可通过口头形式介绍儿童常见病的症状与预防、药物的作用与注意事项等;也可将制作好的健康教育卡片分发给家长阅读 ,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3 效果

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在领导的重视下 ,加强患儿输液的风险管理工作 ,使患儿得到了安全、高效、快捷的输液服务 ,使儿科门诊患者满意度从原来的 89%上升至 99% ,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风险管理是通过识别、评价及处理服务和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 ,以减少和避免机构及部门的经济损失的一种专门的经营管理方法[ 4 ]。近年来 ,我们对患儿输液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保证了输液工作的顺利完成 ,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4 参考文献

[ 1 ] 郑亚华 1输液室护士受暴力行为侵袭的原因及对策 [ J ]1护理与康复杂志 , 2005, 4(3): 2291 [ 2 ] 席淑华 ,周 立 ,张晓萍 1建立护理安全监控网络的探讨 [ J ]1中华护理杂志 , 2004, 39(3): 1971 [ 3 ] 王文光 ,赵敏丽 1小儿严重输液反应原因及对策 [ J ] 1现代实用医学 , 2003, 15(3): 1751 [ 4 ] 程红群 ,陈国花 ,蔡忠军 ,等 1医疗风险管理的探讨 [ J ]1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 2003, 10(1): 941

第二篇:门诊输液室的管理

门诊输液室的管理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特点是患者多,流动性大,病种多。输液药品繁杂。而在就医过程中挂号,就诊,检查,交费,取药等来回往返,使患者心情烦躁。如果对输液患者的管理不到位,就会产生潜在的医疗风险。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医疗风险,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必须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

一、输液前护理

1.在输液室窗口引导患者进行各项操作,保证输液患者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2.护士取药后按操作规程进行三查八对,正确配药。

3.在治疗室外设立过敏试验区。告知患者进行皮试时在此区等候,利于观察。皮试过程中如若有何不适及时告知护士以便于及时处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二、输液护理

1.输液前必须确认患者身份。反问式查对患者身份,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操作。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输液室由于条件的限制。环境布局不合理,患者多,环境比较嘈杂。小儿患者哭闹不止也易引起误听和听不清楚的情况发生。

2.输液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做好健康教育。尤其是小儿患者更应注重与家长的配合,稳定小患儿的情绪,使静脉穿刺得以顺利进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穿刺部位有无异常,患者有无不适。对输入特殊药物患者,如扩血管药脱水剂等,要增加巡视次数,确保安全。

三、加强巡回

1.每天安排人员巡视输液室,督促并协助做好输液室人员到岗情况、服装整洁、卫生环境,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

2.巡视观察护士有无查对患者发票、配药时有无签字,给患者换瓶时有无签字。

3.对于皮试患者,巡视观察患者皮试完前10分钟反应。对于小孩、老人有皮试的,皮试、输液速度不要快。

4.对于单人输液患者,要巡视并帮忙处理吃饭、如厕等个人问题。

5.对于来院手术患者,查看输液单,核对患者所处位置,方便观察患者情况。

6.巡视观察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语气,护士对于患者投诉、抢救时的应对方式,异常事务发生处理的方式。引导护士做好医患关系。

6.巡视人员每15~20分钟巡视患者输液过程中有无出现皮痒、肤红、输液速度过快、气色差、颤抖、输液瓶空瓶等情况。如出现上术情况,先关掉输液瓶,换上盐水瓶,并尽快报告护士长、医生。

四、小结

输液是临床中一种很常见的治疗方式。作为护士来说,熟练的穿刺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可以减少护理纠纷及差错。护士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观,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患者至上的服务宗旨,不断提高护士的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

第三篇:门诊输液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摩博门诊输液管理系统

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

2009年3月

目录

1.系统的应用背景........................................................................................................2 2.摩博的解决方案........................................................................................................2 3.系统的优点...............................................................................................................4 4.系统的回报分析........................................................................................................5

1.系统的应用背景

摩博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是以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为宗旨。体现在:病人输液安全和呼叫的及时性和方便性;医护人员减少医疗差错;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等几方面。

门诊输液是当前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量大,业务繁忙琐碎,然而一旦出现差错,就可能危及病人的安全。同时,由于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的患者及家属,也使医院的门诊输液室成为人群对集中而流动性较大的场所,给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2.摩博的解决方案

摩博门诊输液管理系统采用了微软最新的移动数据终端、腕带及无线网络等产品,通过采用条形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分别实现了护士对病人身份和药物条形码的准确核对,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及时响应病人的求助,以及对处置信息进行准确记

录。系统结构如下:

数据库服务器输液管理服务器Mobo ServerWLAN AP病人腕带输液护士医院局域网条码扫描护士工作站病人呼叫设备防火墙基站医院领导摩博门诊输液管理系统结构图

摩博门诊输液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使护士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以精准的信息采集、传递和管理极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同是,这一系统也能就病人的需求做出及时反应,提高了病人就医的满意度,使医院的服务更为人性化。

一般情况下,当接到病人交来的输液单和输液药物后,护士会通过条码打印机打印出病人的身份条码标签和输液袋条码标签,实现病人身份和药物产生唯一关联标志。接下来,护士用P660对病人身份条码和输液袋条码进行扫描核对,确认正确的病人身份和药物后进行安全输液。

在病人输液过程中,病人可以通过安装在输液仪上的无线呼叫按

钮进行呼叫来获得帮助,呼叫信息会直接显示在护士手中的P660上,护士可根据显示在P660上的输液信息和病人信息,直接应答病人需求,减少病人等待时间。

病人需要接听处理时,护士用P660对病人的身份条码信息和输液药物信息进行再次扫描核对,从而完成安全的输液管理,同时减少护士往返于病人和治疗室的时间,提高服务满意度。输液结束时,护士再次通过P660核对病人的身份条码,确认输液完成并保存准确的输液执行信息。

3.系统的优点

摩博门诊输液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优势体现在:  输液流程再造

摩博门诊输液系统方案与医院门诊输液原业务流程相比较,流程改进主要体现在用信息化、数字化操作替代原来的手工操作。以前在输液核对病人信息时需要人工核对,难免会出现医疗差错,现在通过移动计算机P660对条码信息的采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了医疗差错。

以往当病人需要帮助时,需要大声呼叫护士来获得帮助。现在通过座位上的无线呼叫单元来呼叫护士,护士随身携带的P660可以显示病人座位号和基本信息,改变了原来输液室环境的嘈杂和混乱的情

况。

 信息移动支撑

系统依托摩博的“瘦”AP无线网络,结合移动计算机P660,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对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实时信息支撑。

 身份条码识别

传统的门诊输液管理系统仅仅实现了对输液药物的条形码识别,而没有考虑到对病人的识别以及人与药物之间的匹配要求,摩博门诊输液系统创造性地采用双联标签的解决方案,不仅实现对药物以及病人的条码确认要求,更实现了病人与药物之间的匹配要求,确保了输液流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技术框架整体融合

系统采用了摩博的条形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及移动计算机技术,同时整合无线呼叫技术以及中间件数据抽取技术,完善了输液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体现了摩博医疗解决方案的统一性与整体性。

 实施的“以人为本”

在医院部署往往会碰到医院门诊输液室平时人多,安装呼叫单元会影响病人情绪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摩博有自己的解决方法:方案采用的呼叫单元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对护士的呼叫,避免了在门诊输液室这么复杂的环境中布线。

4.系统的回报分析

经过测试,在使用摩托罗拉门诊输液管理系统后,护士为单个病

人服务的时间比以往节省了一半左右,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有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一位护士表示,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改变了以往繁琐的核对环节,并有效杜绝了病人同名同姓、姓名没听清等导致的安全隐患。

不少在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表示,现在这里完全不见了以往输液室的嘈杂场面,护士的服务也变得更快更及时。患者只需通过输液座位上的无线呼叫单元,便可将求助信息传达到护士使用的移动终端P660上。

“这套系统不仅方便了患者,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由于移动数据终端P660不仅能显示需要服务的病人的具体座位号,还能显示病人呼叫的具体时间;护士为病人解决问题的时间,医院管理部门对护士是否及时为病人提供服务了如指掌,考核起来更有依据。并且,护士的每次核对信息都被P660记录并保存,包括护士的姓名和执行时间,便于门诊输液的流水作业,大大方便了药物执行信息的核实,同时能准确统计护士的工作量,使部门管理更加清晰流畅。

门诊输液系统实现了条形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直接绑定医院业务流程,通过流程再造,减少差错率,提高效率。对于一家医院的整个管理流程来说,门诊输液流程的改造是局部的,只要具备药品管理的信息化就可以使用摩博门诊输液系统,对于那些门诊输液量大的、对医疗事故比较关注的,愿意尝试把条形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应用到日常管理中去的大型医院,门诊输液系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四篇:门诊输液室管理工作计划

门急诊输液室是医疗与服务质量的缩影,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由于急诊输液室中患者的流动性较大,在就医过程中,患者挂号、检查、配药、就诊、缴费等需多次来回往返,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通过优化护理服务,改善护理服务的质量,让患者和社会满意,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本文主要对优化护理服务应用于门急诊输液室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 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xx年5月~20xx年5月在本院门急诊输液室的输液的患者8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3:18;年龄2 -~74岁,平均年龄(38 ± 35. 46)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5:16;年龄4~76岁,平均年龄(40 ± 35. 7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输液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服务,患者输液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患者进行输液。

研究组:患者予以优化护理服务,通过优化门诊输液的服务流程,将配液室和输液接待分开,并设置传递窗口,把输液单直接传递给配液者,以确保配液室的环境干净整洁。合理安排输液室的座位,将张输液椅进行编号,每间输液室安排1位巡回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1]。采用导诊服务,拓展服务的范围,在完成指导就诊、护送检查、选择医生等导诊服务的基础上,增加输液接待划卡、治疗室叫号输液流程,以维护好治疗室和输液室的秩序。设立查对牌,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查对牌应以一式两份,一份放在药物处,一份交给患者的家属。配药时,护理人员核对信息无误后,将配好的药物同输液单和查对牌放在一起,待注射时,收回查对牌,核对姓名、药物、瓶数无误后,便可进行输液。每天安排专人巡视输液室,要求护理人员做到对输液患者、拔针心、换液体心中有数,以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护理人员可以利用巡视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不能乱调输液速度,并告知患者乱调输液速度所造成的严重后果[2]。语言沟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我们的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时,我们的护理人员会干巴巴地站在一边询问患者是否要喝水等,显得特别拘谨,患者也丝毫感受不到服务的诚意,这就使我们的服务质量大打折扣,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也是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对待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当的称呼,注意礼貌,语气亲切,我们深有感触的是记住患者的名字,在进行有效的沟通时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记住了患者的名字,并能准确无误地叫出来,会带给患者意想不到的喜悦,认为护理人员对他很重视,也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1. 3观察标准

患者出院前,医院专门设计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内容包括接待、交待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疑问、巡视输液室、给予帮助;统计门急诊输液室中的护理投诉情况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经不同方案进行护理服务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8.0%,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2两组患者的护理投诉和护理不良事件情况实施优化护理服务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投诉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需求和健康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护理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医院能否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已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通过优化护理服务流程,采用导诊服务,合理安排输液室的工作,逐步提高门诊输液室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优化护理服务的流程,按照序号对输液的病人发放座位牌,增加小儿输液区的护理人员,都是优化护理服务的有效手段。患者输液时,护理人员应核对患者的信息,确认无误后,便可发放座位牌,指导患者按号就座,并告知患者等候的时间。输液高峰时,安排预备的护理人员上岗,输液量较少时,安排护理人员提前休息,避免患者长时间排队等候。

强化优质服务的意识,落实便民服务的措施,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立座位、卧位、特需输液区,以满足患者的需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输液环境,从而减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3]。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主动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严格执行医院的查对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按时做好巡视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从而确保输液安全。

本次研究表明,经不同方案进行护理服务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 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8. 0%,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综上所述,门急诊输液室的人群比较集中、流动性较大,常规的护理服务流程已经难以适应医院的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护理服务,采用先进的导诊服务模式,并安排护理人员经常巡视,随时掌握患者的输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输液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从而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第五篇:静脉输液风险管理

输液护理风险管理

静脉输液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更关注的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而输液中存在的内在风险,却往往被人忽略。如何认识和防范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增强静脉输液护士的抗风险能力,有效降低液输液相关的护理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已成为当今护理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首要目的是尽可能减少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其次是尽可能的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医院造成的间接损失,减少医院经营中的风险成本。

(二)实施风险管理的意义 1.体现积极预防的管理原则

通过风险管理可以使护士从“怕出错”的消极意识转变为积极思考“哪里可能出错”;管理者对差错的处臵行为改变为对风险的控制行为,将危害管理提高到安全管理的角度,这些都体现了积极而超前的质量管理思想。2.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实施风险管理的首要目的是减少护理差错事故与纠纷的发生,减轻病人不必要的损失,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3.有利于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质量的持续改进

由于医疗护理实践的复杂性、服务对象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的制订不能一劳永逸,必须根据实践情况不断完善修改。通过风险管理,不断发现管理制度与体制上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不但为完善工作标准与规范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静脉输液中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尊重病人的权益

在输液治疗中护士的首要职责是不侵犯病人的权益。1.知情同意权

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是一个最有效的、最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护士在做任何操作前,应为病人提供必要的充分的信息(如操作的目的,可能出现的风险、需要配合的方法等),以保证他们能合理决定他们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同意可能是以口头的方式取得,但是对 2 一些高风险的操作,应鉴定书面的同意书,如象PICC这样专业性强的操作。同意书可提供两种证据,一是病人已被告知必要的信息,二是病人同意这个操作。由于这个文件可能被病人和护士同时掌握,同意书可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

2.拒绝治疗的权利

任何有自我管理能力的成人病人都有拒绝治疗的权利。但是当病人拒绝治疗或拒绝照顾时,病人必须被告知这个决定的可能结果,并在告知书上签名,以确认决定。

3.有要求提供出院指导的权利

当病人没有医疗需要,病人必须被告知出院并为病人做好出院的资料准备。为病人做的出院准备应当在病人一入院时就开始,并持续在病人住院的全过程。例如,如果一个病人因需埋静脉港入院,那么,关于静脉港护理的指导就应当从病人入院时就开始,并持续到病人出院的全过程。

4.自由不受限制的权利

这是每个病人基本权益。只有当病人安全有危险或需要进行行为管理时例外。对病人所有的限制都必须有医生的医嘱,如果是进行行为管理的话,则要对病人进行面对面的评估,在病人受到限制的期间 3 病人必须受到持续的监护;限制的原因或持续使用限制的需要必须有记录。

5.隐私权

即意味着病人信息必须保密,在没有征得病人的同意时不得私自传播。这种信息包括病人病历的资料、病人诊断、治疗和可能住院时间的详细资料。未经病人同意公开检查结果,如果这种公开导致了病人经济、身体和精神的伤害时,公开这些信息的人可能要对此负责。

(二)严格依法施护

护理活动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互动的高风险活动,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服务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遵守严格的规范,这种规范包括两个层次,首先是护理服务的程序、标准和常规,其次是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护理活动只有在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才能有效规避各种现有的或潜在的风险。

(三)进行风险——效益评估

由于护理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益,确保病人的安全,但护理风险和护理效益又是一对并存的矛盾体,所以护理风险管理并不等于消极地规避所有的风险,而是尽可能的减少人为及系统组织上的风险,实施有效的护理程序。如在实施新技术新疗法时,4 必须对该项治疗的风险与效益进行评估,只有当预期的效益较风险大时,才建议病人接纳风险。

(四)完善输液管理制度

通过对输液流程的分析及病人意见的调查,找出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风险环节,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以预防风险的发生。常见的输液管理制度包括:药物皮试结果管理制定、过敏性药物使用规范、特殊病人、特殊治疗同意书、谈话与签字制度、相关护理文件管理规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及药品现场封存管理制度,特殊药物使用警示制度、输液反应处理规范、各类输液相关情况应急处理预案、用药宣教制度等。

(五)建立风险事件报告系统

风险事件报告是风险管理策略的一项积极的活动,它提供关于可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事实。这是一种内部报告机制,以提示机构事件已经发生,同时提供一个情况还仍清楚的调查机会。这样的文件被称之为风险事件报告。在实施风险事件报告时应遵守以下一些重要原则。第一,报告必须是客观报告事件。报告的目的是报告事实,个人的观念不应当包括在文件中。第二,发生事件的种类必须有记录。这有助于对风险事件进行趋势分析。第三,报告应当包括对病人在事件发生前后的情况评估。这有助于帮助评估伤害的严重程度或风险暴露的严重程度。第四,在病人病历中不要对报告进行引证。风险事件报 5 告是一种内部报告机制的机密。如果病人的病历中提到报告的证据,病人以后进行法律诉讼时,报告就必须在法庭中呈示。第五,要确保风险事件的上报率。通过加强风险事件呈报的监督,改变风险事件管理、不将风险事件的呈报作为处罚的依据等方法可提高风险事件的上报率。

(六)完善证据系统管理

护士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同时,要加强护理证据的收集与管理。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证据主要包括:护理记录、各类同意书,各类有护士签名的治疗执行单等。对一些风险性高的操作必须有文字的记录,如实施特殊治疗(如化疗)和特殊操作(如PICC)的患者必须实施知情告知和签字制度。各类输液执行单应按规定的时间执行同时要签上执行者姓名和执行时间。护理病历要准确客观地描述了所提供的治疗护理及病人的反应。由于一个法律诉讼可能发生在事件发生的几年后,因此病历通常是唯一可得的、能提供是否存在违反医疗护理规范等信息的真实资料。然而,当病历资料存在不连贯、矛盾、不能解释的时间空隙,涂改、变更、遗漏或字迹难以辩认时,病人资料的真实性将被怀疑。因此护理病历中的文件必须是客观的、清晰的、及时的、完整的及准确的。

(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俗话说,起诉敌人易,起诉朋友难。当病人认为护士是不友好的、对其是冷漠不关心时,如果发生伤害或意外事件时,病人容易采取法律行为。相反,如果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渠道是通畅的,病人有生气、害怕或不满的事件可能很快被护士发现并解决,一些纠纷也就容易避免。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八)加强输液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安全和持续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质量。它可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策略。而加强护士的技能培训和配备必要的人员是质量保证和改进的前提。对于输液后医疗废物管理的质量监控也应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当今,对费用的不断公开和病人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输液护士必须提供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护理。优质的护理服务是预防风险的最好方法,如果提供的护理是恰当的,病人得到合理的监护,护理行为被准确的记录,与医生及时沟通病人的情况,病人伤害及法律诉讼是可以避免。

三、静脉输液中的职业防护

静脉治疗护士在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是发生血源性传播性疾病。导致护士发生职业性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皮肤粘膜发生血液暴露和发生针刺性两大类,其中以针刺伤为主,占了80%。研究证实,20多致病因子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目前已确定的血液传播疾 病有乙肝、丙肝、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梅毒、疟疾等。其中以乙肝、丙肝、艾滋病的危害最大。预防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措施包括:

(一)开展教育干预

主要是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的知识来达到减少护士暴露于污染血液的机会。标准预防要求把所有病人的体液及血液都视为有传染性的,在可能暴露于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洗手(操作前后)、戴手套;当病人体液或血液有可能飞溅到护士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和防护眼罩;当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护士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围裙;当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护士在做侵袭性操作时要保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对于以上标准预防的内容,护理管理者要建立教育制度和检查制度,通过教育和检查让所有护士树立并遵守标准预防原则。

(二)实施工程干预

主要是通过提高护理产品的安全性来降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基于此种目的的产品目前已开发了不少,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无针头产品;二是具有安全保护性装臵的产品,如针头可回缩至针筒的注射器、针头可自动变钝的注射器、带保护夹的针头等,这些针头的共同特点是针头在使用后或使用时与使用者处于隔离状态;三是个人保 8 护性产品,如用于单手回套针帽的装臵;四是锐器收集箱的使用。对安全性产品的选择要重视两点,一是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二是对产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由于并不是所有的针刺伤都会导致同等的感染机会,预防针刺伤的最终目的是预防血清阳性转化,加上安全性产品的高成本,因此要达到干预的低耗高效,必须将重点放在高危针刺伤的防护上。美国CDC研究显示在建立静脉通路过程中发生的空心针头导致的针刺伤是最危险的,可导致94%的血清阳性转化,因此产品的选购重点应放在用于静脉通路的更安全的针头设备上。在实施工程干预时培训至关重要,因为对一个不熟练的护士而言,最安全的产品也达不到安全的目的。

(三)落实强制性干预

目的是通过法律或法规手段来强制性要求各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从而减少护士的血液与体液的暴露。目前我国与护士职业性血液暴露相关的法律主要是2003年由国务院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下发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关于“医疗废物实行分类收集、使用后的医疗废物,无需作消毒、毁型处理(不具备集中处理医疗废物的农村除外),直接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符合规定的锐器收集箱。”这一规定,从理论上可以减少近一半针刺伤的发生。

(四)完善行政干预 行政干预是通过制度的建立、完善达到预防护士职业性血源性病原体的暴露。医院应当建立以下制度:

1. 建立护士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报告与反馈制度

建立护士发生被HIV、HBV、HCV病人血液或体液暴露时的报告流程。当发生这种暴露时,相关部门要做好以下内容的登记:暴露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及含有病毒情况、处理方式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定期检测结果及随访情况等。定期将本院护士职业性血源性病原体暴露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以简报或其它形式反馈给护士,通过这种直接的数据反馈可达到教育护士的目的。

2.制订预防血源性疾病的安全操作手册,落实护士培训制度 做好职业性血源性病原体暴露防护工作,最直接、简单、有效的办法是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标准预防、新产品使用、预防针刺伤措施、相关法律法规和院内规章制度等,要将培训内容纳入护士岗前培训与继续教育课程。安全操作手册的建立为护士培训、护士工作提供了直接的指导。

3.建立员工的预防保健制度

包括建立入职前体检制度、强制性表面抗体阴性者乙肝疫苗接种制度、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及定期体检制度等。

四、护士发生职业性血源性病原体暴露后的处理

预防职业性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焦点应放在初级预防——减少针刺伤上,但对于已发生意外者,医院也必须提供必须的预防性治疗支持。

(一)局部处理措施

1.被污染的皮肤: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2.被污染的粘膜:用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3.如有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并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反复冲洗,冲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

(二)建立伤后血清学的随访制度

医院应当有发生职业性血源性病原体暴露后的随访与咨询制度。1. HIV暴露后的随访制度

如果病人的HIV抗体阳性或结果不详,伤者尽快作HIV抗体测试作底线,如果阴性,在暴露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进行相关血清学抗体抗原检测。

2. HBV暴露后的随访制度

暴露后对病人进行表面抗原检测、伤者进行表面抗原和抗体检测,如果病人抗原阳性、伤者抗原阴性、抗体阴性时要在6个月内定期检测。

3. HCV暴露后的随访制度

病人和伤者进行丙肝抗体测试,如果病人抗体阳性,伤者阴性,则6个月后复查。

(三)伤后预防性治疗方案

1. 护士职业暴露HIV后的预防性治疗方案

发生HIV暴露后,在伤后几个小时内立即使用叠氮胸苷被证实是有效的,但它不能预防所有感染的发生。

2. 护士职业暴露HBV后的预防性治疗方案

发生HBV暴露后,如果伤者为HBV易感者(未接受过疫苗者、接种过后无反应者或抗体效价已下降至10mlU/L以下者),应于24小时内(最好不超过7天)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3. 护士职业暴露HCV后的预防性治疗方案

目前无特效的伤后预防措施,有人认为早期诊断早期使用干扰素可能有效。使用方

下载儿科门诊输液的风险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儿科门诊输液的风险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儿科的临床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儿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现真 来源:《中外医疗》2012年第2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儿科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

    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静脉输液因其治疗手段直接见效快,而成为临床应用频率最高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但在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

    门诊输液室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

    门诊输液室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 【摘要】 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过程中现存在的和潜在的风险,以及产生风险的原因,如何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以保障护理工作安全。【关键词】 输液室;风......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科室门诊诊疗、科研、教学任务。 2、实行手诊负责制,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随时观察患者,认真查诊,及时治......

    儿科门诊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1.医院由一名分管院长分工负责、科主任协助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 2.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门诊办公室领导下进行工作,门诊......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1、在医院分管领导下开展门诊工作,儿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的业务技术指导门诊工作。 2、儿科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务科或门诊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人......

    儿科门诊工作计划

    2018年工作计划 儿科是一支充满活力,爱心,刻苦钻研的年轻队伍。在院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儿科迅速发展,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新的一年里,为加快儿科发展的步......

    门诊输液室工作制度

    门诊输液室工作制度 门诊输液室主要负责门诊病人的注射、输液治疗,以方便病人。 一、各种注射治疗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过敏试验。 二、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