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探析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探析
摘要: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更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本身的特性和少数民族的特殊环境影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在立法和执法实践问题上存在诸多疏漏。本文从这些疏漏出发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自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我国法律领域的一个术语,开始受到我国法律方面的保护。现在,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虽然取得了一些立法上的成效,但是在新的阶段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只有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法律进程中,促进其管理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
1.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简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在日本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中有所体现,其中的无形文化财产代表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1989年又通过了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案,其中的“民间传统文化”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具体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围,并对非物质文化财产的申报工作制定了详细的程序。自我国2004年加入该公约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法律术语被纳入到法律保护的进程中。本文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的法律文件进行研究,得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社区、群体或个人传承下来的表达与生存发展需要相关的社会实践、观念、知识等无形的文化及这种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表现形式、表演形式、社会实践、礼仪活动、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或实践等。在我国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中增加了文化空间的表述,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由少数民族的社区、群体或个人传承下来的表达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密切相连的文化表现形式及其载体和相应的文化空间。
2.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难点
2.1 独有特点增加了法律保护的难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必然具有文化性、传承性和独特的存在性,但其又具有非物质文化独有的特性。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兼具了这些特点,并表现出更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2.2.1 无形性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了精神内涵的无形性。无形文化遗产借助于表演等艺术表现形式或人类的活动,或者是物质性的载体传达独特的思想和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一定民族和区域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或价值追求等,它依赖于具体的表现形式或物品而存在,又离不开人类的智慧,它具有抽象性和无形性,同时也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着的。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具体的表现形式或活动或物质性的载体,但最根本的归宿是人。其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环境因素或地理因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存在的可能性。第三是非物质文化的精神内涵,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某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心理或价值追求的反映。其无形性使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以通过简单的物质性修复和维护实现对精神内涵的保护,法律保护的处罚措施也难以针对具体的物质载体破坏者进行。
2.2.2 活态流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静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依托是人,人的活动或其所制造的物体表达了某个民族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反映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通过人类的活动不断的发展创新,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不仅要针对物质载体的保护,还有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保护的范围和难度都相应增加了很多。
2.2.3 民族性和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赖于人的活动,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区,反映某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从事生产、生活实践形成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等,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性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地域环境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作用,为非物质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环境上的条件,因此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加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少数民族的特有环境也增加了法律保护的难度,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和法律会影响到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进程。
2.2 立法基础增加了法律保护难度
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行政性的法律文件中,缺乏高层级的国家性的基本法律。一方面,已制定的法律法规主要是综合性的法律规定,没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独立法,也没有国家性的统一法律对地方性的立法进行指导,导致地方性的立法纷繁多样,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我国的立法保护主要集中于行政性的法
规规范,缺乏针对民事主体的民事立法,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一片空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到的法律关系相当复杂,不仅包括地方政府或组织的利益,还涉及到具体传承人的权利保护。
2.3 执法环境增加了法律保护难度
我国现行的法律保护注重对政府和管理机关职责权力的规定,忽视了对具体民事权利的保护和救济。这样就造成了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和制裁。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保障,诉讼主体的缺失导致法院无法立案,诉讼权利无法伸张。另一方面,对司法和执法程序规定的缺失导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空文,增加了法律保护的难度。
3.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建议
首先,国家应当充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针,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为保护的主要方式,保证其得到生命力的延续和不断的创造发展。其次,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以普查机制作为首要工作,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登记,建立保护档案,对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传承机制作为重点工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建立专项基金,培养文化遗产传承的接班人,给予传承人以资金资助。第三,加强立法保护,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关系,将传承人的权利和自由提高到法律的高度。
4.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存在,其概念的形成和完善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程度的加深。我国在法律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欠缺,我国应当在提高重视的基础上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规范,也为相关的执法司法制造一个有序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小兵,喜饶尼玛.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特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1(02):146-148.[2]李雪宁.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4,5(01):78-79.[3]吕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急管理困境与对策[J].图书与报,2012,4(02):102-104.(作者通讯地址: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贵州 贵阳 550025)
第二篇: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
分页下载分章下载在线阅读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如阅读文献显示异常,请下载并安装新版CAJ阅读器。【作者】 韩小兵;
【导师】 李鸣;
【作者基本信息】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法学,2010,博士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因此,近年来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日渐高涨。2003年10月17日190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10月20日148个国家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各民族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正面临着消失或濒临消失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又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措施,其前景令人担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具有特殊意义:第一、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是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本质要求;第二、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标志着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的维护与落实;第三、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第四、强调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前国际上对土著文化保护的突出性和保护的特殊性趋势相衔接。在我国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更是意义深刻:第一、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我国根本法的原则要求;第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刚性的法律保护;第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法律制度建设是履行相关国际法义务的必要途径。因此,切实加强对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研究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运用民族学研究中的田野调查方法、社会学研究中第二手分析方法、法学研究中的分析方法和比较法律的方法等展开研究。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分别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法律解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权利性质及其内容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救济机制研究。就整体结构框架而言,本论文首次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解析出发,就法律关系的客体、主体、权利性质及其内容、救济机制等基本法律问题较全面地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属填补国内该类研究空白的探索之作。就微观局部而言,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尝试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是指被中国各少数民族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文化遗产价值的核心是借助物质载体所表现的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利益。
2、以“本源客体”与“次生客体”两种划分解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关系客体中的非物质类与物质类客体的关系。
3、明确主张少数民族群体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所有人,反对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传承人替代少数民族群体作为权利主体保护的观点;主张并论证将“共管会”或最小级别的民族自治行政机构(民族乡、自治县)作为可供选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所有人的代表人模式之合理性。
4、论证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是一项新型权利,既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产权,也没有在权利名称上与知识产权捆绑,称其为“新型知识产权”的必要;主张对这一新型权利单独立法,而不必改造现行的知识产权法框架。尝试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内容进行全面界定和阐释。
5、提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建立一个专门的全球性救济机制的设想。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Media Arts
分页下载整本下载在线阅读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如阅读文献显示异常,请下载并安装新版CAJ阅读器。【作者】 朱润;
【导师】 陈清;
【作者基本信息】 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009,硕士
【摘要】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0“和“1”成为社会传播的基本代码,人类迈进了一个“非物质的比特社会”。与此同时,基于数字媒体平台的艺术形式愈发丰富,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如火如荼地进行。数字媒体艺术是个年轻、多元而又高速发展着的艺术领域,它不单指某一传统艺术种类,而是指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上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无限复制,广泛传播,成为数字技术、艺术表现和大众传播特性高度融合的新兴艺术领域。数字媒体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巨大的优势,这与其技术特性和艺术表现特性关系密切。本论文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点出发,总结概括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独特的表现特性,并就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体系做出系统的分析。在论述过程中,将自身的创作实践与数字媒体艺术的案例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分析论证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问题。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点研究本部分从语言数字化、表现多样化、制作高效化、艺术大众化四个方面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作为技术基础,传统的艺术生产工具和材料由电脑设备、数字软件和编程语言所代替。数字技术将艺术语言数字化,这也带来了艺术表现上的多样化。数字媒体艺术使用数字化的创作语言,对任何内容都可以进行反复修改和恢复,为高效化的制作奠定了基础。数字媒体艺术使得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大众化成为现实。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研究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研究是探讨其艺术表现特性的重要理论前提,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之一。这一部分主要从数字动感、数字音效、数字特技、数字肌理和数字色彩五个方面论述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数字动感使得画面调度更加自由;数字音效带来高效的音响处理、真实的声音设计和多样的音乐创作;数字特技丰富了画面处理、造像和合成效果;数字肌理既能够真实模拟自然肌理,也会有计算机自身的独特创意;色彩的数字化使得创作者可以自由地对其进行调整和再创造。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研究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从具体的表现元素到抽象的表现特性,是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本论文所探求的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是对艺术表现元素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有虚拟性、交互性、奇观性、融合性和可变性五个方面。数字媒体艺术建立在多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多艺术门类,形成了金字塔型的艺术表现系统。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媒体艺术形态的日新月异,本论文的研究旨在摸索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规律,以期推动创作实践。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软实力战略地位也不断凸显。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的国家,面临着如何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出发,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区分不同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客体和权利主体。针对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公法保护为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私法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补充的建议.本文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模本,探讨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与缺陷问题,以及如何具体运用操作的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问题,本文从法律角度提出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资的观点,以期为非物5期排列三开奖号747
胆码:4,9,8
和值推荐::
21、8
形态推荐:大小比:二大一小 奇偶比:一奇二偶
组选形态:组六
跨度推荐:
8、4
组选复式:84920
包星:4** *9* **8
直组30注:020,021,041,046,048,121,160,161,191,204
206,261,280,290,419,441,442,614,681,694
814,866,891,894,896,906,921,940,942,998
直组20注:021,160,161,204,206,441,614,866,891,896
020,041,046,121,419,681,894,906,921,942
直组10注:021,121,160,161,206,866,891,894,896,942
直组5注:021,160,161,866,891
单挑一注:161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行性建议。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像贵州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精神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3、完整:有一整套完整全面的体系,会唱1~2首歌不是完整,起码继承了较多的,较全的内容。应该是不是古代遗迹,而是靠人们传承而到来的古代产生的文化。如:维吾尔十二木卡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