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公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22:4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晋城市公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晋城市公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篇:晋城市公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晋城市公安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为加强局机关固定资产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结合局机关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固定资产的界定及登记范围

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价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均列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包括办公桌、办公椅、空调、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汽车、电视机、对讲机、单警装备、警械装备、刑事技术设备(技侦、网监、信通、指挥中心等技术设备)、户籍管理器材、厨房设备以及其他固定资产。对自制、上级调拨和接受捐赠的资产,都在登记范围。

第二条 固定资产的分类

1、房屋及建筑物。指局机关拥有占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房屋(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库房、职工宿舍等)、建筑物(水塔、1

围墙等)及其附属设施。

2、一般设备。指局机关用于业务工作的通用性设备。3、专用设备。指局机关根据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购置的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

4、其他固定资产。指以上各类未包含的固定资产。第三条 固定资产的管理原则

局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核算、归口管理、单位负责、物尽其用”的原则。

第四条 固定资产的新建、购入、调拨

1、新建房屋、建筑物,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报批。竣工验收后,应根据其决算价值及时记入固定资产账目。

2、局属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购置固定资产时,要事先写出固定资产申购报告,由计划装备财务处(下称“计财处”)通过招标程序安排购置,不需招标的,也要多方议标,选择最合理的价位,配合、安排购置。购置固定资产后,登记相应的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并及时组织验收、安装、办理有关账务报销等。

3、上级调拨或有关单位捐赠的固定资产,局属各单位要及时书面报计财处,并做相应的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增加调整。

第五条 固定资产使用与维护

1、计财处是局机关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部门,负责固定 2

资产的资金管理,建立固定资产账务,核算固定资产价值;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总账、明细账管理;办理局机关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调拨、报损、报废等审(报)批手续,并参与大宗固定资产的订货、采购、验收;负责组织清仓盘点。局属各单位是局机关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登记。局属各单位应建立相应固定资产管理登记簿,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并与计划装备财务处相互配合,做到账物相符、账务一致。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和维护制度。各占有、使用单位应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做好防潮、防尘、防锈、防蛀、防火、防盗、防爆等工作。

3、对固定资产的检修应做到及时、常态化。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要定期监测、校验,确保精度和性能完好,防止事故发生。对房屋、建筑物应定期勘查、鉴定、修缮,确保使用安全。

4、对精密、贵重及易发安全事故的仪器设备,要制定具体操作规程,指定专人负责技术指导和安全工作,并应经常对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5、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以及基本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应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妥善保管。

6、机构撤并或人员调整时,由监察、督察、装财部门组织 3

有关单位进行财产清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7、未经批准,固定资产不准私自调换借用,更不准擅自变卖或据为已有。对丢失和损坏的,保管人或使用人要进行赔偿。

8、由计财部门牵头,监察、督察部门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仓、盘点,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和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做出处理。

第六条 固定资产的处置

1、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报废、淘汰、调出、盘亏和捐赠等。

2、报废的固定资产是指超过使用年限、或已失去效能等原因致损,而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固定资产。

3、淘汰的固定资产是指已不适应工作需要、闲置的固定资产

4、对淘汰、调出、捐赠的固定资产,局所属单位要写出书面申请,由计财处审查,分管局领导审核,报局长批准后,将此类固定资产移送计财处,统一办理转移和调拨等手续;对申请待报废的固定资产,由装备财务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后,按上述审批程序报批。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后的固定资产出售收入,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5、对不属于本办法第一条所规定的各种办公用品、用具、4

生活用品、器具、材料等资产,局属各单位也要分类登记,参照本办法管理。

第七条 局审计部门负责对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第八条 局督察部门对局机关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进行督查。

第九条 本办法由局计财处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从二0一0年五月一日起执行。5

第二篇:公安部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公安部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确保公安部机关工作任务的完成,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部机关所属资金来源购置的实物,包括制作、受赠、移交及无偿调入资产,均列入本办法管理范围。

第三条 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并节约、有效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条 部机关各局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对购建、调拨、出售、报废、封存、启用等固定资产动态要严格审批,并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装备财务局是部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管理机构,其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办理固定资产的注册和划转等手续;(三)负责组织固定资产报废的鉴定审批,并办理有关手续;(四)负责组织固定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

(五)负责对每年固定资产清查登记合格的单位发放《固定资产核准证书》,并凭此证书办理下一装备计划。(见附件11)

第六条 装备财务局各职能部门应当相互协作,加强工作衔接,杜绝部机关固定资产重报漏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将日常管理纳入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

第七条 部机关各局级单位(以下简称各局)的负责人是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各局应当确定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本局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相对稳定。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局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保养、清查,登记汇总上报等日常管理工作,提高使用效益,保证安全完整和账目与实物相符。

(二)负责办理增加固定资产的验收和登记工作。(三)负责闲置和待报废固定资产的申报工作。(四)负责办理调出、报废固定资产的登记工作。(五)负责整理和保管固定资产档案。

(六)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要认真做好实物、账目的清点移交工作。(七)协助装备财务局进行本局固定资产清理、检查、监督工作。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与计价

第八条 根据《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财产列为固定资产:

(一)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价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二)单价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

第九条 固定资产具体分为以下十类:

(一)房屋及建筑物:包括机关办公和职工住宅宿舍所占用的土地、公房及建筑物。

(二)通用设备:包括锅炉、金属加工设备等。

(三)专用设备:包括医疗器械、消防设备、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音视频设备器材、空调机、武器警械装备等。(四)交通运输设备:包括各种机动车辆、水上交通设 备、飞机等。

(五)电气设备:包括电机、电气机械设备、电工专用设备等。(六)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包括通信设备、通讯器材广播电视设备、电子和通信测量仪器、电子计算机、录像机、摄像机等。

(七)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包括仪器仪表、电子和通信测量仪器等。

(八)文艺体育设备:包括文艺设备、体育设备、娱乐设备。(九)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包括图书期刊、文物和陈列品。(十)办公家具:包括办公桌椅、文件柜、沙发等用具。第十条 固定资产按下列方式计价:

(一)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以及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记账;(二)盘盈、赠送、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按市场现值估价入账,不能账外滞留;

(三)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后,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先估价入账,决算后再按决算价调整;

(四)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记固定资产账;(五)用外币进口的设备,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金额,加上国外部分的运费及其它费用(外币应折合人民币金额),再加上支付的关税/海关手续费等计价入帐;

(六)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

(七)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部件更新一律按固定资产增值办理,记入固定资产总值;

(八)报废、变卖、调出的固定资产,按账面原值注销;(九)按照《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第十一条 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的;增加补充设备和改良装置的;将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的;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的;发现原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有误的。第十二条 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办理,并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有关账目作相应调整。具体账务处理,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固定资产的增加

第十三条 固定资产的增加包括购置、调入、自制、盘盈和接受捐赠等。

第十四条 增加固定资产应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充分考虑工作需要与实际可能,实行计划管理。

第十五条 各局级单位对购置、调入、自制、盘盈和接受捐赠等增加的固定资产必须组织使用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必要时请技术人员参加验收。验收合格后,使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根据购货发票或固定资产调拨单等有关凭证,填制《公安部固定资产增加单》(见附件1)。

第十六条 新建房屋、建筑物,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报批,竣工验收后,应根据其决算价值及时记入固定资产账目。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增加登记程序。

(一)集中采购固定资产登记程序



1、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处根据政府采购办合同和各局级单位装备计划分配表,在公安信息网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统一登录《公安部固定资产增加单》,并通知有关各局。



2、各局级单位收到《公安部固定资产增加单》,经局内分管领导和有关人员签章后,凭单到政府采购办提货。

3、政府采购办将《公安部固定资产增加单》及分配计划表、采购合同和货物发票送业务(或行政)财务处结算付款。

(二)调入、自制和分散购置的固定资产登记程序 

1、各局级单位调入、自制以及因特殊情况需分散购置固定资产且经批准的,可凭政府采购办签订的合同、装备分配计划自行采购,并按要求自行在公安信息网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登录、打印《公安部固定资产增加单》。

2、《公安部固定资产增加单》经局内分管领导和有关人员签章后,连同合同和发票送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处签认,然后交业务(或行政)财务处办理结算。



(三)接受捐赠和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在公安信息网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按要求登录《公安部固定资产增加单》,经局内分管领导和有关人员签章后,交由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处备案。

具体流程详见附件

2、附件

3、附件4。

第五章 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淘汰、报废、调出、盘亏和捐赠等。

第十九条 报废的固定资产指超过使用年限,或已失去效能等原因至损,而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固定资产。第二十条 对于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淘汰的固定资产,可按报废程序办理,核销固定资产账,资产实物移交国资主管部门仓库管理。第二十一条 固定资产报废程序:



(一)申报。各局级单位根据资产报废的有关规定,向装备财务局提交处置待报废固定资产书面申请,充分说明报废的理由,并填写《公安部设备报废申请单》(样式见附件5)。

(二)技术鉴定。根据《中央国家机关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98]国管财字第20号)的要求,由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处组织专业人员对待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技术鉴定,并在《资产报废申请单》“技术鉴定栏”签署意见,报装备财务局领导同意后,按审批权限报批。

(三)审批权限

1、土地、房屋及建筑物处置由各局级单位提出申请,房管部门出据证实材料,经装备财务局审核后,由装备财务局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

2、交通类资产处置由各局根据《关于调整汽车报废标准若干规定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202号)提出报废申请,报装备财务局审批。

3、一般设备处置由各局级单位提出申请,经装备财务局审核后,由装备财务局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具体流程详见附件

6、附件7。

第二十二条 各局级单位将闲置或淘汰的固定资产无偿调拨给部直属单位、地方公安机关的应报装备财务局,并附《固定资产产权移交表》(表样见附件

8、附件9)。装备财务局审批后将《固定资产产权移交表》返回各局,各局级单位凭转入单位签章后的《固定资产产权移交表》到业务(或行政)财务处进行账务处理,到国资处核减固定资产账务。具体流程详见附件10。

第二十三条 各局级单位用专项资金新购置并在部机关财务部门履行报销手续的固定资产,调拨给部直属单位、地方公安机关(不包括援外物资),需填制《公安部专项资金设备购置转移支付表》和《公安部专项资金交通运输工具购置转移支付表》(表样见附件

12、附件13)。

第二十四条 各局级单位盘亏、捐赠等减少的固定资产,应报经本局领导审批签章后到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处办理固定资产减少手续。

第二十五条 对于需要处置的闲置固定资产,各局级单位应向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处统一申报,移交国资仓库。

第二十六条 固定资产在处置时,除按账面原值注销,其变价收入和报废后收回的残值,必须及时上交装备财务局财务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维修和仓储专用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章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各局级单位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的购置、维护和定期清查盘点等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保持完好,做到账实相符。第二十八条 各局级单位对配给个人使用的资产,要建立领用交还登记制度,并督促使用人爱护所用财产。工作人员调动工作、退休时,办理交还手续后,方可调离。

第二十九条 各局级单位应在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如有盘盈、盘亏,应查明原因,说明情况,填制盘盈、盘亏表,报经本局领导和装备财务局批准后,调整固定资产账目。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在使用中,如属个人原因造成丢失和损坏的,要按价赔偿。赔偿价按原值减已使用年限折旧额和损害程度计算确定(机动车参照保险公司的折旧率赔偿盗抢险赔付余额的50%)。赔偿金交装备财务局行政财务处作维修和仓储固定资产的专用资金。如非个人原因造成丢失和损坏的(机动车辆有保险的理赔后,无保险的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后),经本局领导批准并经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处审核可予以核销。

第三十一条 部机关对固定资产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各局可在公安信息网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下载、查询、打印本单位固定资产相关资料。各局应当根据有关凭证及时将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录入计算机,并于每年的1月30日前与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处核对固定资产数据。第三十二条 各局级单位对固定资产要严格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处置固定资产必须经过批准,对于擅自或违反程序处理固定资产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必要的资产损失。

第三十三条 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单位和个人的考核范围,定期检查评比。各类资产应分别规定使用年限,制定仪器设备利用率、完好率等各项指标,作为考核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各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营性据点的固定资产按国家有关行业或部门的规定管理。

第三十五条 各局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非经营性据点的固定资产按本办法管理。

第三十六条 业务据点在固定资产上报统计中可使用代号,地址可不填写。据点“房屋使用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等权属正本和相关资料,由各主管业务局办理并保存。第三十七条 机关服务局负责部机关房屋、建筑物、土地、办公家具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年12月31日前与装备财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处核对数据。

第三十八条 机关服务局负责部机关机动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装备财务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二○○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1999年11月3日印发的《公安部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公装财[1999]438号),2002年1月23日印发的《关于公安部机关固定资产调拨产权移交的规定》(公装财[2002]009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晋城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晋城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8-03-06

晋市政发〔2007〕30号

城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单位:

《晋城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2007年6月29日第23次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晋城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六月三十日

晋城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山西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晋城市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晋城市园林局是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绿化的组织、检查、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绿化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城市绿化应当与城市其他公共设施统一规划,统筹建设。

第五条政府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领养、认建、共建等形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对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绿线,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八条绿地规划应当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安排绿化用地比例,合理规划布局,明确各类绿地的面积及其控制原则。

经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规划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的,应按原审批程序取得批准,并及时补足绿化用地面积。

第九条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形成统一完整的绿地系统。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有碍于城市绿化的挖石、采矿、建筑活动。

第十条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城市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必须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实行绿色图章制度。

建设单位在向规划部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必须将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报市园林局审核,并取得《建设项目绿化意见书》。未取得《建设项目绿化意见书》的,规划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绿化工程设计方案经审核合格后,建设单位必须将配套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存入财政专户,实行专款专用。配套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在施工过程中按绿化工程进度返还,绿化工程验收合格后全部返还。

第十一条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园林绿化工程的招投标及市场管理工作。

绿化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按规划代征的城市公共绿化用地,应移交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绿化建设。

代征的城市公共绿化用地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三条建设工程项目的配套绿化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开发区建设、旧城改造区建设及其他基本建设的配套绿化工程完成期限,不得晚于主体工程完成后的第一个绿化季节。

第十四条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开发住宅区项目,需要绿化的,其基本建设投资中应当包括配套的绿化建设投资。

绿化经费要纳入建设项目投资预算。城市新建单位庭院、居住小区建设项目的绿化投资

要占单位庭院、小区建设总投资的5%以上,新建道路的绿化投资要占道路建设总投资的8%以上。

绿化工程验收合格后,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绿地证》。

第十五条城市新建工程必须按城市绿地规划安排绿化用地,绿化用地标准应当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新建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占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35%;

(二)城市道路主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路用地比率不低于25%,次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路用地比率不低于20%,景观路绿化带面积占道路用地比率不低于40%;

(三)城市内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不少于30米;

(四)单位绿地率应符合以下标准: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5%;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物的工厂应当根据国家标准设立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其绿地率不低于40%;学校、医院、休养(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

(五)公共绿地中绿化用地比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旧城改造地区的绿化用地面积,按照前款

(一)、(二)、(四)项规定的指标可以降低5%。

第十六条建设工程项目因特殊原因绿化用地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可缴纳缺建绿地补偿金。补偿金包括当年基准地价、绿地建设经费和8年养护费用,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划实施易地绿化。

城市缺建绿地的补偿标准,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因线路、管道建设而影响城市绿化的,建设单位应当与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协商确定保护措施。

施工中确需移植树木、占用绿地的,应当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处理,建设单位应当承担所需费用。

第十八条新建、改建各种管线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地下管线的外缘,离树干外缘净距不少于1米;

(二)架设电杆、安装消防等设施,离树干外缘净距不少于3米;

(三)电力线路与树木之间的距离执行《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四)其他新建架空线的高度以及已建成的地上地下设施未达到前项规定的,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应当制定保护措施。

第十九条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暂缓建设的用地,应当建设临时绿地。临时绿地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

第二十条城市苗圃、草圃、花圃等生产绿地的建设,应当适应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其

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比率不低于2%。

第三章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城市绿地实行绿线管理。

绿线不得任意调整,因城市建设确需调整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按照规划审批权限报原审批机关批准。调整绿线不得减少规划绿地的总量。因调整绿线减少规划绿地的,应当落实新的规划绿地。

第二十二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按照执法授权,确定专门人员,加大对违反本办法行为的执法力度。

第二十三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共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的绿化,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各单位界内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负责管理;居住区绿地的绿化,由产权所有者或其委托人管理,必要时由当地居民委员会牵头统一管理;城市苗圃由其经营单位管理。

各临街单位应当对单位门前的公共绿地、树木和绿化设施加以保护。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园林绿化用地。

因建设和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地的,须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交纳临时占用绿地费,并承担植物和设施损坏费用。

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拆除绿化用地范围内的临时设施,并将占用的绿化用地清理干净,恢复原状。

第二十五条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的,必须向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同意后,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在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并遵守公共绿地和工商行政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持树木花草正常生长及绿化设施完好无损。

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城市绿化,提高植树、种草、种花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绿化管理水平。

第二十七条加强园林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引进或调出的苗木、花卉、种子,必须按《山西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检疫。未经检疫的苗木、花卉、种子不准引进或调出。

第二十八条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应当进行重点保护,建立档案,设立标志。禁止砍伐、移植和损坏古树名木,特殊情况下确需移植的应当

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禁止在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外沿5米范围内堆放有毒有害材料、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打桩、挖坑取土等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第二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非正常修剪城市规划区内的树木。

确需砍伐、移植和非正常修剪树木的,必须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每砍伐一株树,必须到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地点补栽胸径不小于5厘米的树木10株以上,或者出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定专业人员补栽。移植、非正常修剪城市树木须按有关规定补偿。

砍伐、移植、修剪城市树木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绿化专业队伍具体实施。

因救灾、抢险确需立即砍伐、移植、修剪树木的,除古树名木外,可先行处理,但应在险情排除后的10日内,到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补办有关手续。

第三十条城市树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鉴定,并通知督促树木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及时砍伐处理。

(一)发生病虫害无法挽救和自然枯死的;

(二)长势极度衰弱,无观赏和保留价值,主干腐朽随时有倾倒危险的;

(三)严重倾斜妨碍交通,危害建筑物、构筑物和人身安全的。

树木砍伐处理后要及时补栽新树。

第三十一条禁止下列损害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一)在绿地内损坏草坪、花坛、绿篱,损坏、盗窃绿化设施;

(二)在树木上牵挂绳索、架设电线,在绿地内晾晒物品,停放车辆,放牧;

(三)在绿地或绿化带内挖坑取土、堆放物料;

(四)在绿地内搭灶生火,燃烧废物,倾倒有害物质;

(五)就树盖房、设置广告牌和标语牌;

(六)距树木一米以内堆放物料,两米以内挖沙取土;

(七)其他损害绿地有碍树木生长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因交通或生产事故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园林绿化设施的,事故责任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奖励公民监督、举报损害城市绿化及其绿化设施的行为。

第四章处罚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擅自占用绿化用地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据《条例》规定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同意擅自在城市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网点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单位依据《条例》规定责令限期迁出或者拆除,并对个体经营者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对不服从公共绿地管理单位管理的商业、服务摊点,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单位给予警告,可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条例》规定取消设点申请批准文件,并可以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未经批准或者未按批准的数量、树种、时间、地点移植、砍伐和非正常修剪城市树木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侵害,并依法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有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据《条例》规定责令停止侵害,依法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地管理单位等负有管理责任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绿地,是指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

本办法所称城市绿化设施,包括亭、廊、花架、喷泉,假山、石桌、石凳、垃圾桶、护栏、围墙、园路、园灯、园林雕塑及其他景观建筑。

本办法所称绿线,是指中心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由晋城市园林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晋城市城市绿化实施办法》(晋市政办

[2003]38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晋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

晋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节约能源,加强城市供热管理,积极推行城市集中供热,确保供热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集中供热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晋城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是城市集中供热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发展和改革、环保、规划、国土、财政、物价、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公安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供热主管部门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集中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以及燃油、燃气和电锅炉等热源通过热网向若干个街区及整个城市的热用户供热。

第五条 城市集中供热属于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其设施的建设应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统筹规划、配套建设、统一管理、协调发展。

第六条 城市供热要发展集中供热,鼓励集中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

第七条 鼓励社会投资者依法建设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和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 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应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供热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供热部门组织实施。

城市集中供热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热源、热网、换热站,统筹安排、分期实施。

第九条 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应当依据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同时设计和敷设供热管网,其建设投资应列入道路综合投资计划。

第十条 城市供热建设资金,实行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资。城市供热设施的大修和改造应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十一条 城市建设要积极发展集中供热,要按规划、有计划地统一建设热源,统一敷设热网,统一建设换热站

第十二条 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严禁新建、改建、扩建小燃煤锅炉。城市热力管网敷设到位且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区域内,不得有分散燃煤采暖锅炉。

第十三条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实行招投标制度,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按照国家规定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和设备。

第十四条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需要穿越单位、厂区或宅院时,相关单位或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阻扰,因穿越施工造成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予以修复,无法修复的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五条 新建建筑应当安装分户供热计量装置及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实行分户控制、分户计量。

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应当同步进行供热分户控制、分户计量改造。既有建筑分户控制改造、分户计量改造费用承担办法,按国家规定执行。

用户的供热计量装置及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由供热单位统一选型、招标采购和安装。

第十六条 用户建设或者改造庭院内集中供热管网设施,应当向供热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后实施。第十七条 供热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设单位组织工程验收时,应当有市供热主管部门和供热单位参加。供热工程未经验收备案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 供热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不合格:(一)使用不合格的供热管件、材料、设备和器具的;

(二)供热管道不能保证规定压力要求或者保温方式不符合技术要求的;

(三)不符合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或者审定的设计方案的;(四)其它不符合供热安全要求的事项。

第三章 供热管理

第十九条 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生产经营的单位,应当按照城市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经供热主管部门批准,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各住宅小区区域锅炉房供热单位要纳入城市集中供热行业管理。

供热主管部门对各供热资质单位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对检查不符合资质标准的,责令其限期整顿;责令限期整顿后仍不合格的企业,由供热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责令停止运营。

第二十条 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供热单位与热用户应当签订供用热合同,并要严格执行合同,否则要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需要用热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与供热单位签订并网供用热合同。

第二十一条 本市规定采暖期为当年ll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如遇异常气候应当提前供热或延长供热期限。

供热单位供热运行中的供热参数,热用户室内采暖温度应为 18℃±2℃,不低于16℃。

第二十二条 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合理地控制热媒。实行规范化服务,确保供热质量和安全运行。

第二十三条 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按时、连续、保质供热。向供热单位供应水、电、燃气和热能的单位,不得擅自中断供应。

因突发性故障不能保证正常供热时,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并通知热用户。发生重大故障,应当同时报告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四条 供热单位要强化职工培训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第二十五条 供热单位应当建立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公开服务电话,采暖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理和回复用户反映的问题。

市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对热源单位、供热单位的供热服务进行监督检查,设置用户投诉电话,及时处理用户投诉。

第二十六条 热源单位、供热单位的撤消、分立、合并、变更,应当及时向市供热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 用热管理

第二十七条 需要用热的用户,需根据自身的供热面积和用热负荷于当年9月30日前向供热单位申请办理热手续。

第二十八条 被纳入集中供热的用户,要与供热单位签订供用热合同,按规定缴纳有关费用。

第二十九条 用户增加、减少用热面积或过户更名,应当按规定程序到供热单位办理手续后方可用热。第三十条 使用集中供热的用户,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计量收费的用户应在内网上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及室内温度调控装置。(二)内网系统的安装、改造应符合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标准(三)按规定采取保温、保护措施。

(四)每年用热前对内网管道和设施进行清洗检修,保证设备完好。

第三十一条 违犯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有关法规的规定给予批评教育、罚款、赔偿经济损失或停止供热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一)擅自连接管网,增加散热器或私自转供热;(二)在供热设施上安装放水装置;

(三)擅自开关、调节庭院管网内的控制阀门;(四)跑、冒、滴、漏热损失严重又拒不整改;(五)擅自增加供热面积或者改变用热性质;

(六)擅自安装使用热交换器、散热器、水泵等设施或者改动供热设施;(七)毁坏和盗窃供热设施;(八)不按规定交纳热费;

(九)其它有损供热设施或影响供热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供热单位应当保证用户室内温度达标,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用户室内温度不达标的除外:

(一)室内供热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的;(二)擅自增加供热面积的;

(三)擅自安装使用热交换器、散热器、水泵等设施或者改动供热设施的;(四)室内装修或者其他设施严重遮挡散热器,影响供热效果的;(五)室外温度持续低于供热设计规范的;(六)排放或者取用供热系统内热水或者蒸汽的;(七)房屋围护结构和门窗等不符合保温技术规范的;

(八)二次管网、入户管线等供热设施的设计、安装不符合供热技术规范,未经供热单位验收合格或者供热设施失修影响供热质量的;

(九)其它由用户原因造成室内温度达不到规定标准或者约定温度的。

第三十三条 供热单位工作人员入户抄表、收费、测温对用户室内供热设施进行检查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用户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四条 市供热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市供热应急预案;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供热应急预案.

第三十五条 热源单位、供热单位未经市供热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停业或者歇业。确需停业或者歇业的,应当在本供热期开始前5个月报请市供热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六条 用户要求停止用热的,应当向供热单位提出申请,办理报停手续,并按规定交纳基础热费。

供热期内,已办理了停止用热的用户确需恢复用热的,应当向供热单位提出申请,重新办理供用热手续。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停止用热:(一)供热采暖系统不具备分户控制条件的;

(二)影响其它用户用热或者危害室内公共设施安全运行的。

第三十八条 供热期内发生室内温度不达标或其它供热质量问题,用户可以直接告知供热单位,也可以向供热主管部门投诉。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用户投诉反馈供热单位。

供热单位应当自接到用户反映或者收到供热主管部门投诉反馈后24小时内查明原因。属于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责任的,责任单位应当及时维修,保证供热温度恢复正常;不属于热源单位、供热单位责任的,供热单位应当向用户说明情况。

第三十九条 供用热双方发生供热争议的,可以按照供用热合同协商解决,可以由市供热主管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协调,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第五章 设施维护

第四十条 集中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的维修和养护责任,按下列规定划分:(一)热源厂区内的供热管线及供热设施,由热源单位负责;(二)城市热网的主管网、支管网及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三)用户庭院内的供热管线及供热设施,由用户负责。

第四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供热管网和附属设施上面堆放垃圾、杂物、不得往管网沟内排水。

距城市供热管网和附属设施周围l.5米内不得修建建筑物和临时构筑物、不得挖坑掘土、种植树木、打桩、爆破、埋设线杆电缆、构筑花池以及其它影响供热管网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二条 城市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属国家所有。由用户投资敷设的巷道管网和庭院管网,供暖期内,应由供热单位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热源调配。

第四十三条 禁止损坏、移动和擅自改造集中供热的管网、井室、阀门等供热设施。特殊情况确需移动改造的,应当经供热单位同意,所需费用由申请移装单位负责。

第四十四条 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热源单位、供热单位查询有关供热设施的情况。影响城市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当与供热单位商定保护措施,经供热单位同意后,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

第四十五条 城市供热管网发生故障需要抢修时,供热单位可先施工后补办手续,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保证抢修及时进行。管网上面如有占、压物可以先行拆除,如属违章建筑,损失由占、压者承担。

第四十六条 用热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本单位用热设施的管理、巡查和维护,杜绝跑、冒、滴、漏。

第六章 收费管理

第四十七条 城市供热实行政府定价,逐步推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计价制度,实行用热计量收费。

市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和调整供热价格,并按规定程序报请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四十八条 热源厂出口热价以及供热收费标准由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向物价管理部门申报,经批准后实施。

第四十九条 为确保城市集中供热原、辅材料按时进场和储备,对集中供热热费收取实行预收管理。

每年9月1日至10月底应向供热单位缴纳下一个采暖期的热费,一次缴清确有困难的,10月底前至少缴纳下一个采暖期70%以上的热费,年末前应足额缴清。

第五十条 新入网用户、新建房屋或空闲未出售房屋,第一年热费由开发建设单位或产权单位承担。

第五十一条 城市供热实行交费用热。居民住宅热费按房屋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包括用热阳台)计收,非居民热费按建筑面积计收;已经安装分户用热计量装置的,实行计量收费。

使用集中供热采暖用户的热费,每供热层高3米和3米以下的,按政府批准的价格基数计收,层高每超过0.1米,加收基本热价的3%。

第五十二条 计量用户供热前按面积预交热费,采暖期结束后按规定结算。热量表出现故障不能准确计量的,按面积收取热费。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集中供热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依法处理。

第五十四条 供热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供热单位的工怍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五年,期满自行失效,各县(市)有关集中供热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篇: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物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保护公有财产安全,促进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的开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各分公司(不包括有独立人事管理权的专业公司,下同),其它所属企业可参照执行或另行制订管理办法并报总公司办公室备案。

第二章 物资分类

第三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集团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目录。

第四条低值易耗品是指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下或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的物品。它跟固定资产有相似的地方,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在使用时也需维修,报废时可能也有残值。由于它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采用简便的方法,将其价值摊入产品成本。

第三章 物资的计价

第五条物资计价的原则和方法:

(一)购入的物资以其购入价加由公司负担的运输、装卸、安装调试、运输途中保险费及其他附加费用计价,国外购入的还应包括进口税金;

(二)自制、自建的物资,按建造过程中的实际支出计价;

(三)在原有物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物资原值,加上改建扩建发生的实际支出计价。

(四)投资者投入的物资,按评估确认或按合同、协议约定的价格计价。

(五)接受捐赠、从境外调入或引进的物资,以所附单据确定的金额加上由公司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缴纳的税金等计价;无所附单据的,按照同类物资现行市场价格计算;

(六)盘盈的物资,按照同类物资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公司购建物资交纳的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计入物资资产的价值。

公司可依法对物资进行有偿转让、出租、变卖、抵押借款、对外投资,企业兼并、投资、变卖、租赁、清算时,应依法对所有物资进行评估。

第四章 物资析旧与费用摊销

第六条公司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范围和折旧年限按国家规定范围执行。

第七条公司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下称直线法)。净残值率按3%计算。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第八条直线法的折旧额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二)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三)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值×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第九条低值易耗品费用摊销

(一)一次性摊销法:购入物资金额在500元以内采用将其价值全部一次转入产品成本的方法。

(二)五五摊销法称五成摊销法:购入物资金额在500元——2000元,领用时先摊销其价值的50%(五成),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50%(扣除残值)的方法。

第五章 物资购置、报废与管理

第十条各分公司的预算应包括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购置计划和预算。购置物资时应填写《物资购置申请表》,报集团财务部和办公室,并有集团总裁及分公司总经理签字审批。

第十一条经批准购置的物资,由办公室负责购置或经领导审批后由申请部门按照指定规格、型号自行购置。物资采购后将相关资料报至集团办公室,由物资管理人员填制《入库单》。

(一)财务会计审核时严格把关,达到入账要求的物资必须附带入库单方能审核通过,尤其注意工程设备采购的登记;出纳付款时复核,必须单据齐全之后才能付款、销帐;同时将《入库单》转交给负责盘点的会计,及时更新信息。入库单单独存档备查。

(二)物资管理人员按照入库单上填写的物资编码,编制、打印并粘贴物资标签。

第十二条物资在各公司或者部门间调拨转换时,相关各公司的物资管理人员需及时填制《变动单》。及时更换物资标签,按照变动单登记更改各类账表,及时更新台帐信息。

第十二条各分公司、直属各部门报废物资应向集团办公室报送《物资报废申请表》,集团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鉴定并签署意见后转呈有关领导批准报废。原则上维修费用小于净值的物资不予报废。

第十二条单据填写及要求。

《入库单》、《物资报废申请表》均一式两份,一份由管理人员做存档依据,一份交财务登记备查;《变动单》一式三份,由集团办公室、双方财务各执一份做被查依据。

具体填制要求:

(一)、“单据编码”上下联编码必须一致,作为后期对账、查账、核对的依据。

(二)、“物资编码”按照本细则第七条要求填写。

(三)、其余各项按照行列内容填写。

各单据必须在业务发生后一周内填写完并递交财务,双方人员必须做到及时更新台帐数据。

在盘点过程中及过程后补办和补送单据的视为管理人工作失职,按照公司考核办法承担处罚责任。

第十三条集团办公室统一负责物资的实物管理,应对所有物资进行分类,以使用人为单位,登记明细台帐,保证物资登记落实到个人。各部门办公室内的公用物资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如有员工调动,暂时无人使用的物资由该部门负责人暂时负责。各公司办公区域内及其他公用物资由各公司物资管理人员负责,年内会同财务部进行物资盘点。

第十四条集团财务部负责物资的价值管理,应根据物资实物的增减(购置、报废、盘盈、盘亏、毁损等)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帐务处理。

第十五条物资的日常维护、保养以及修理由各部门负责。各部门对资产的维护和管理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落实到人。

第六章 物资清查

第十七条每年6月、12月由对应财务部发起、集团办公室配合对公司物资进行盘点。主要是通过对物资实物盘点进行帐物核对,以便真实地反映其实有数量和分布情况。如有盘盈盘亏还应查明原因。具体日期由财务和物资管理人员按照实际情况确定。

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必须将物资盘点结果报送至集团公司财务和办公室。结果中必须注明双方账务核对有无错误,盘点过程中有无补送、补记单据。

第十八条物资清查的程序:物资全面清查时,由集团办公室和财务部组成清查小组,编制“物资盘点表”,经查核后确定出资产盘盈盘亏数额,根据“物资盘点表”填制《物资盘盈表》和《物资盘亏表》,经有关人员签字或盖章后,财务部据以进行有关的帐务处理。

第十九条财产清查中发现盘盈的物资应按重置完全价值作为原值,按新旧程度估计确定折旧额,并按重置完全价值减去累计折旧额后作为净值。

第二十条物资有偿转让收入或清理报废变价收入扣除清理费后的净收入与其帐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的差额以及物资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毁损、报废损失较大的,可分期摊销,摊销期限不得超过2年。

第七章 物资管理人员台帐记账办法 第二十一条 明细账记账办法

以使用人为单位,登记明细台帐,保证物资登记落实到个人。各部门办公室内的公用物资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如有员工调动,暂时无人使用的物资由该部门负责人暂时负责。各公司办公区域内及其他公用物资由各公司物资管理人员负责,帐页备注栏填写物资变动原因。

(一)总账汇总要求

按照物资分类汇总登记部门总账及公司总账。部门总账要求分类汇总该部门各物质数量,公司总账要求分类汇总各公司物资数量。

注意事项:

公司发生大规模调换、变更时,任何个人不得随意搬动物资。由物资管理人员进行统筹安排后,有计划的搬运物资。同时管理员必须及时盘点确认物资流向,并在搬家后3个工作日内补齐相关账务及单据的登记。

公司员工发生岗位调动时,由部门负责人监督,任何人员不得擅自搬动办公物资。应及时告知管理人员具体情况,由管理人员根据具体变动情况决定物资变动情况。

公司员工辞职时,需到管理人员处办理销账手续,管理人需在其辞职手续中签字确认。财务作为复核部门在辞职手续中负责监督此项业务是否完成,如未完善需待其完善后才办理财务相关手续

(二)租赁站机械设备记账办法

租赁站设备物资由租赁站保管员负责。分类登记各类设备明细账。

(三)财务明细台账记账办法 根据物资编码分类登记明细账。第八章 工作交接要求

第二十二条物资管理人员工作交接时,由交接人、接交人一同整理明细账、汇总总账,将总账与财务账核对无误后,财务签字确认并注明时间结点;之后由交接人带领接交人现场盘点各物资明细。盘点清楚后由本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注明时间节点,交接完毕。此后的物资管理工作均由接交人负责。此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办理手续的物资,由交接人和接交人共同办理完物资手续。

第二十三条财务人员工作交接时,交接人与接交人核对物资管理人员账务,核对清楚后,由物资管理人员和财务负责人(各公司主管会计,或财务经理)签字确认并注明时间点,交接完成。

第九条 物资编码原则

第二十四条单位简称头字母缩写 + 分类代码 + 数字。固定资产分类代码: 建筑物类:G01 机器设备:G02 运输工具:G03 电子设备:G04 仪器仪表:G05 低值易耗品分类代码: 生产用工器具:D01 办 公 桌:D02 办 公 椅:D03 文 件 柜:D04 其 他:D05 第十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由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下载晋城市公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晋城市公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海事局文件 粤海事财„2008‟713号 关于印发《广东海事局固定资产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直(附)属单位、机关各处室: 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协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规范管理行为,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协会目前固定资产的分......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

    固定资产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对公司项下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制度方法,它的制定可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掌握固定资产的构成与使用情况,确保公司财产不受损失,每个企......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CCT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1 固定资产划分标准及分类 1.1 划分标准:固定资产是凡单位价值超过1000美元(含)且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并可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各类设备和运输工具、房屋建筑物......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为加强并规范公司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明确部门及员工的职责,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运输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一、 总则 1、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根捃《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有关资产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2、固定资产的标准(详见集团公司《会计......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为全面推进一级敬老院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敬老院防火安全工作,确保敬老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突发火险灾情时能够做到反应迅速、分工明确、处置有序、及时扑救,努力使人员伤......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我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根据《青岛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