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效率与节约型社会(5篇可选)

时间:2019-05-14 22:3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府效率与节约型社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府效率与节约型社会》。

第一篇:政府效率与节约型社会

政府效率与“节约型社会”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摘 要:为了提高政府效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建设“问责制”政府,消除政府责任缺失;公开行政信息,建立“阳光政府”;规范政府经济行为;控制政府规模;完善制度制定环节。

构建“节约型社会”对于增强国民节能意识,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构建完整意义上的“节约型社会”离不开政府效率的提高,或者说政府运行成本的节约应该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检视一下在我国政府管理中所存在的效率问题。我国公共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政府责任缺失。从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机制来分析,民众充当着委托人的角色,政府及其官员则作为民众的代理人而行使公共权力,但是,民众因自身的“有限理性”而不能完全掌握政府的具体行为。同时,在政治生活中,政府官员同样扮演着经济人的角色,根据自身的成本-收益比较来选择个人行为。因此,在公众利益与自身利益面前,政府官员往往会选择自身利益而舍弃公众利益,从而导致政府责任缺失,也最终违背了民众将公共权力委托给政府行使的初衷。显然,这样的政府越有效率就离民众越远,就越是一种“权力资源”的浪费。

政策执行不力。“与公司中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现象相比,公共政策领域也存在两权分离现象,即政策的制定权和执行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分离的。”[1]除却政策制定不完备的原因外,“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利益冲突也会导致政策执行不力。因为,在政策执行体制中,执行机关比制定机关更了解实施政策所需要的资源、政策执行的效果以及从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正是借助这种信息上的优势,当政策对利益的调整不利于执行机关时,执行机关就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消极执行既定政策,或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夸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从而导致政策执行不力,并且严重影响制定机关的政策评估和完善工作,使政策执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显然,这种政策执行上的不力,严重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我国公共管理中的“交易费用”问题

机构臃肿,政府规模过大。随着社会事务的日益繁杂,政府规模扩张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行政发展的普遍趋势。政府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政府规模无限扩张意味着可能的政府失灵及引致一系列不良后果。这其中除了会导致寻租腐败泛滥、社会动荡和社会发展中断以及加重人民负担之外,政府规模过大产生的另一严重后果就是政府行政的低效率。政府规模过大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单从政府公务员占全国人口比例来看,1979年我国党政干部约279万人,1989年为543万人,增加了264万人,增长了近一倍;1995年则为1042万人,比1989年增加了499万人,又增长了一倍。若加上事业单位人员共计3576万人,在我国平均30人中就有一位官员。[2]政府机构的不断膨胀,使得政府内部管理费用增加;而人员的增加,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协调难度增加,并且很可能会产生派系争斗,导致内耗。此外,管理层级增多会降低信息传递反馈的速度和质量,这些均会影响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这其中实际反映了“交易费用”问题。

政府经济行为失当。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政府的经济职能日益增强。应该说,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因为,政府在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完善与维护,经济活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市场信息的搜集与提供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目共睹的贡献,而这些都是市场自身不能或很难完成的,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市场自然发展的“交易费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并不是政府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益于经济发展的,比如政府在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越位”、“缺位”与“错位”行为便会阻碍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增加政府自身管理成本的同时,也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无益于甚至有害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反而树立了一种政府管理低效率的形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现象,因此,积极寻求对策,采取措施,提高政府效率,节约公共管理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设“问责制”政府,消除政府责任缺失

政府问责制就是对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和政府官员的一切工作都能实施有效监督,对他们的一切有过失的工作和言行实施责任追究的制度。问责制政府就是厉行这一制度的政府。实施政府问责制的责任追究对象包括三个层面:作为一个整体的政府、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及作为个体的各级政府官员。实施问责制的主体除了负有领导或监察责任的民主授权的各级权力部门、行政领导机构、检查和司法机构之外,行政授权的各级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公众、第三部门组织也是问责的主体,甚至官员自身也可以是问责的主体,因为官员自身的伦理道德准则也是追究官员责任的内在力量。[3] 如前所述,代理问题普遍存在于包括公共组织在内的任何具有科层结构的组织中,导致政府责任缺失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政府及其官员与民众存在利益差异以及两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建立对政府的制衡约束机制来克服其潜在的权力滥用和选择偏差,通过激励机制来引导政府提供真实的信息并采取有利于民众的决策行为。在政府与民众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责任的履行是决定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存续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如果政府无法回应公民的期待和信任,就可能出现责任危机和信任危机,从而危及到委托-代理关系的存续。因此,为了确保政府能够自觉提供真实信息并按照民众的意愿行事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加快推进问责制,建立切实有效的政府、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使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无论是基于民主授权或是行政授权,都能从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与伦理责任四个方面受到激励、规范和约束。

二、公开行政信息,建立“阳光政府”

无论是“交易费用”理论还是“委托-代理”理论,都不约而同的涉及到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成本增加。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委托人无从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从公共管理的实践来看,就是因为民众和政策制定机构缺乏用来有效监督和激励政府及政策执行机构的信息来源,从而给了后者为谋取私利而放弃前者利益的机会,这是导致前面提到的政府责任缺失以及政策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交易费用”理论来看,如果我们把政府的各种信息作为商品,公众则通过纳税和放弃自身一部分权利向政府“购买”此商品,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纳税人的机会成本。如果政府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那么机会成本就低,同时公众会因此而信赖政府,无形中增加了社会资本;反之,如果政府无法提供令公众满意的高质量信息,纳税人的机会成本增加,公众将排斥其机会成本过于高昂的政府。因此,在合法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公开公共行政信息并提高信息质量,不仅会降低公众在交易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实现公众的利润最大化,同时也会极大地提高政府机构内部的办事效率。

三、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减少因政府经济

行为失当而导致的市场交易成本增加在利益驱动下,政府参与了一些本不该参与的经济活动,在增加了自身管理成本的同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在一些需要政府解决的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却因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导致“缺位”。无论是这种“越位”、“错位”还是“缺位”都会导致市场运行交易费用的增加,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样看来,为了克服市场发育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必须借助于政府的行政干预,而这种干预有时会成为市场发育的障碍;市场取向的改革问题靠政府推动,而这种推动有时又会成为改革的阻力。如何在这种矛盾中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稀缺资源供应的有限性,如果通过政府调节能提高公共产品提供的效率、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增加社会福利,那政府调节就是必须的和有效的;反之,政府就会丧失或部分地丧失调节经济的必然性。”[4]因此,政府在面对经济行为时应把握好一个度,真正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节约自身和市场的运行成本。

四、裁汰冗员,控制政府规模

如前所述,如果任由政府规模无限扩大,政府很可能就会陷入“杂乱纷繁”的低效率中,因为“政府本身存在限制经济增长和经济自由的问题”[5]。科学、有效的控制政府在适度规模之中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率,进一步提高社会总体福利。何谓适度政府规模?实际上,政府也存在着内在经济与不经济。政府内在经济就是指政府在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成本降低,收益增加。而一旦政府规模过大,超过政府最佳收益规模,则会呈现出政府自身成本上升、效率下降。这同科斯关于企业存在但不能完全代替市场的分析完全是一个道理。因此,当政府规模变动时,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同时发生,如果内在经济大于内在不经济,则表现为规模经济,这时扩大政府规模仍可使平均成本降低,有利于政府提高效率;反之,政府扩大规模则会导致平均成本上升,有损政府效率。因此,最佳政府规模的选择,既要充分享受政府规模经济的益处,又要抑制住规模不经济因素的滋生。

五、完善制度制定环节

为各项措施提供良好的政策平台正如科斯所说的“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6],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能够有效地控制与减少交易成本的支出,政治制度同样如此。我们正是需要明晰和有效的制度来对政府、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利益关系、权力架构和行为方式予以规制。而在确定利益关系和权力架构后,必须的游戏规则无疑是实现政府有效运行和官员运作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有了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才可能会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才可能会实现政府管理的高效廉洁。

参考文献: [1]定明捷,刘玉蓉.政策执行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J]·兰州学刊,2003,(5).[2]朱应皋,吴美华.论政府规模扩张及其治理[J]·《江淮论坛》,2002,(4).[3]杜文明.依据法治理念加快建构政府问责制———与南京大学教授黄建荣谈政府问责与人大监 督[N]·人民日报,2004-7-7.[4]许善达.努力把握,机遇难再———《美国新经济》中文版序言[M](见[美]罗伯特.D.阿特金森、拉诺夫.H.科尔特著:《美国新经济———联邦与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7.)[5][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2版)[M]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6][英]科斯.社会成本问题[M],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0.(作者:王宝明 詹丽靖 浙江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第二篇:节约型社会

节约型社会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

目录

简介

节约型社会与“勤俭建国”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措施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第一点

第二点

第三点

其他相关条件简介

节约型社会与“勤俭建国”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措施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 第一点

第二点

第三点

其他相关条件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要看到,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节约型社会是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热点话题,也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编辑本段节约型社会与“勤俭建国”

节约型社会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内涵更广泛,发展的层次更高。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并且能够尽量循环利用,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基于此,必须着眼于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资源、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把节约资源纳入经济转换方式的重要内容,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同时,让每个人羞于浪费、不敢浪费。编辑本段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只是由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过去我国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十分严重。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要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另外,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护环境的有力措施。经济运行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退化、恶化严重。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转变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重要的一步。最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我国正在积极实行资源的“走出去”战略,但是对于重要资源特别是粮食耕地、淡水、石油、煤炭等战略性资源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如果依赖进口,就会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质上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长远战略方针。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只有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有国家的长足发展。

编辑本段措施

温家宝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

第一条

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选择和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二条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

第三条

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第四条

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建立资源节约的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各行各业改进工作,堵塞浪费资源的漏洞。

第五条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

编辑本段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

第一点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要求真务实,居安思危,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全局观念;做到建设节约型社会从今天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地、节材等具体工作做起,让节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第二点

二是加大调控和监管力度,杜绝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低水平重复建设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顽症”。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只看到了短期效益和局部利益,没有看到资源的无端消耗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消极后果。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于企业行为要积极引导和规范,对于政府行为要加大监督力度,改变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把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列入监督考核内容。

第三点

三是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以控制,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要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力争用信息技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四是大力扶持环保产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环保产业潜力巨大,不仅能回收废弃物,减少污染,它的产值巨大,还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劳动及就业。环保产业只是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着手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循环经济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我们应当转变观念,积极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着手建立支撑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公众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循环经济为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条件

建设节约型社会,还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科技进步带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推动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加快新能源开发的速度。完善法律法规,创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机制。要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种资源产权权益,这样才有人对资源负起责任,才能尽量发挥资源的效益。要完善《节能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等法规,加大实施力度,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者依法惩处。建立资源利用的协调机制,根据资源的承载能力来配置资源。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共同构成社会性管理的新框架。还要建立健全民众的监督机制,让制度成为资源节约的有力保证。

第三篇:节约型社会[定稿]

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浪费了很多能源和资源,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城市建设建造大量的高能耗建筑物,住房要求豪华和大面积,是资源的供求矛盾严重尖锐。资源的开采,树木的砍伐无节制。由于城市建设没有遵守节约型社会的原则,管理的不规范,资源的过度浪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降低资源的能耗,保护老百姓的生活环境。

1、A项是不对的。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由基本国情觉得的而是由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节约资源能更好地发展经济。D项是不对的。对煤矿实行的是让投资者交纳一笔资源占用费而不是仅仅是收税,资源占用费会让投资者为了赚回成本,会延长对煤矿的开采期,减少煤矿的浪费。

2、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城市建设追求低能源的消耗建筑,对那些高能耗的建筑或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建筑,不予以审核。大力推广小排量的汽车,改善小排量节约型汽车的动力、安全、外观等方面。在老百姓中宣传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和知识,提高老百姓对节约型社会的认识和了解。2推广新型的节约型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的发展普及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向老百姓宣传新型能源的好处,让新型能源不仅仅是在在实验室中使用。在城市的建设中同样可以利用新型的能源,不仅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同时降低了城市发展的成本。3城市发展循环型的经济模式。城市的各种资源一次利用之后,可以进行多次的使用和利用,做到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获得最大的利益和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的消耗切实的保护资源和合理的利用资源。

3、建立资源节约的技术。城市的建设用运用新的技术,合理的运用资源和减少资源的消耗切实的保护资源。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设备。一些旧的设备和机器更新成为新的设备,更适合发展节约型社会的需求。大力推广新的节约型的产品,节能灯泡的推广和大量使用,太阳能在生活中的使用,在各行各业中大量使用节约型的产品。建立节约型的工厂,工厂的消耗是非常高的,降低工厂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符合发展节约型社会的需求。宣传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意识,在媒体上宣传节约的知识和好处,同时定期的举办一些知识讲座和展览会,让老百姓了解和意识到节约的好处。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浪费了很多能源和资源,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城市建设建造大量的高能耗建筑物,住房要求豪华和大面积,是能源的供求矛盾严重尖锐。资源的开采,树木的砍伐无节制。由于城市建设没有遵守节约型社会的原则,管理的不规范,资源的过度浪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降低资源的能耗,保护老百姓的生活环境。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问题:1城市建设能源的供求出现尖锐的矛盾。现在城市建设追求贪大求羊,汽车追求豪华型、大排量,住房要求大面积等等一些大量消耗能源的活动,不仅造成供求的资源矛盾,各种能源供应紧张,环境加重污染;2新型能源没有扩大运用。我国的新型能源的研究开发已经相对成熟,新型能源也十分成熟但在实际运用和建设中并没有使用新型能源,老百姓对新型能源成怀疑态度,让新型能源无法大面积使用;3资源的开采不合理。我国的资源十分丰富,开采的过程中却有许多的浪费加上管理的不够规范,让很资源是白白的浪费。

根据国务院近期召开做好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合理的使用资源和开采资源,降低能源的消耗,更快的发展经济,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降低城市的能源消耗。城市的建设减少高能耗的建筑物的建造,房屋多建造普通住房

少建造豪华型、大面积的别墅。减少能源的消耗。取消限制小排量汽车的各种规定,推广节能型的小排量汽车,实行使用节能型的小排量汽车优惠政策而使用大排量的汽车国家则增加各方面的收费政策。一些包装产品的包装从简,不得过度的包装产品,浪费过多的资源。城市建设实行循环利用的体系,城市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既能减轻源水的压力又能很好的发展城市建设。

二、推广新型能源的使用和普及度。我国的新型能源发展日趋的成熟,太阳能的发展、研

究和实践了很久。在老百姓的普遍认识中,新型能源存在着很多不足,能源的稳定性、持续性都不够问题。让老百姓认识和了解新型能源的认识,了解新型能源的性能和使用新型能源的好处。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和普及新型能源,路灯可以使用太阳能等等。

三、资源的开采需要加强管理。国家资源在开产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浪费。建立严格的管

理制度,在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先要交纳一笔资源占用费,投资者为了收回成本和赚取利润,增加安全系数必然延长开采周期。限制树木的砍伐,政府应该明确禁止使用一次性物品,国家应该逐渐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提倡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产品。

四、扩大宣传教育。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老百姓的支持,政府在媒体上加大宣传工作告诉

老白姓如何节约能用,降低能源消耗。让老百姓了解新型能源的好处,和节约能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老百信的节约能源的意识。在小区和各个活动场所可以适时的开展一些讲座和展览,告诉老百姓正确的节约能源。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合理的使用和开采资源,降低城市的能源消耗,确保人民的生活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开始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开始

日前,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全省节能法律法规执行检查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安徽省机关办公建筑年均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5倍,公共机构仍然是节能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12月16日《江淮晨报》)

政府机关作为社会的组织和管理者,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各级政府机关普遍不节约的现状,也正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2007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披露,重庆市级机关人均耗电量是城镇居民的10.6倍、农民的36倍;2008年,北京市建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机关办公建筑平均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至20倍……类似新闻不断冲击人们的视线,政府部门尚且如此铺张浪费,又如何要求普通民众厉行节约?如果这样的状况得不到根本性改变,诸如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之类的倡导无疑会显得格外苍白。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而要想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就必须建设节约型政府。节约型政府不仅是政府自身良好形象的一种体现,更会对社会起到一种积极的示范意义,从而引领社会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

节约型政府的第二重意义在于,由此将有利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制度环境。任何浪费都因人而产生,浪费者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越多,其所造就的浪费也可能越大。建设节约型政府,首先需要从约束公权力着手。在逐步完善相关监督和问责机制之后,不仅政府部门内部的浪费可以得到遏制,对于其他各行各业所存在的浪费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节约型政府内部的主管部门也可以理直气壮实施监管。

节约型政府的另一重意义在于,此举将有利于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豪华办公、跑冒滴漏等“显性浪费”相比,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重复或越位所造成的“隐性浪费”同样不容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体制性的节俭就是最大的节俭。建立节约型政府,必然意味着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型,由此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推进管理创新、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从而实现“廉价政府”的制度保证。

当前政府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由此意味着政府与公民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公民依法缴纳税收。从这种角度来看,政府节约与否不仅体现出对能源的态度,更是直接反映出对待纳税人的尊重与否。建设节约型政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能耗,而且体现出对纳税人的税金以及蕴涵于其中的劳动价值的尊重。因此,节约型政府的意义并不在于单纯节能降耗,更是体现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而节约型政府在有效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的同时,还将有助于不断提升其自身的服务质量。在追求服务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实现公共服务最大化,这本身就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意。政府部门所具有特殊的地位,决定了能否真正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和关键。节约型社会需要“廉价政府”,节约,理应先从政府部门做起。

第五篇: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宗旨。可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政府浪费现象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慷国家之慨,奢侈浪费之风盛行,行政成本节节攀升,败坏党风政风。一顿“公饭”吃掉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一辆“公车”一年耗费20万元,一项“检查评比”活动耗资上百万元,这些来自基层政府的浪费,并非个别现象。

行政浪费现象的存在,大幅度增加了行政成本,影响着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甚至对我国的国家形象也造成了损害,长久以来都是从政府到大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近20年来中央下发了数十个旨在遏制公款吃喝的文件,也曾多次下发关于严格控制外出参观和制止公费旅游的通知,但几十个红头文件“管不住公务员一张嘴”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铲除政府部门“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之根源,这是民众更为关注的。

而今,建设节约型社会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节约型政府是节约型社会的题中之义,政府部门应当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表率,各级政府和所有公务员都要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打造“节约型政府”,搞好政府机构的节能,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财政支出,而且还能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促进社会节能意识的提高和节能技术的推广。

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节约光荣、厉行节约的社会氛围。通过各种手段大力表扬集体和个人节约的先进事迹,揭露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帮助相关部门和人员认识到厉行节约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切实认识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加强各部门的监督。政府部门预算约束软化和预算外资金的大量存在,是造成政府花钱大手大脚、无所顾忌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彻底根绝政府存在的“小金库”。把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预算控制,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把收入纳入国库,杜绝大笔公共财政资金体外循环和随意支配。

加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近些年来,一些政府实行政府财政公开的政策,就是很好的尝试。如果在消费方面能够打造“阳光政府”,那么绝大部分不合理消费,就能够因“阳光操作”而受到约束。

要进一步树立官员“公仆意识”。政府浪费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工作用餐超标、公车超标、办公室配备洗澡间和休息问等浪费现象的存在,是一些政府官员把这些当做自己级别高、受人尊重的标志,这种观念必须根除。

探索并完善类似于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利于节约型政府建设的新制度,确保政府采购符合公共需要。

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部门要带头。只有政府部门自身提高认识,各部门加强监督,才能够管好政府的财政收支,捏紧政府的“钱袋子”,刹住行政机关“豪奢风”,将节约型政府建设落到实处。

本篇文章来源于《点睛考试网》[] ;原文链接地址:

下载政府效率与节约型社会(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府效率与节约型社会(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努力建立节约型社会(共5则范文)

    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今天,中外代表聚集一起就节能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对推动中国节能工......

    浅析政府的效率

    政权的更迭,构成狭义历史的主要内容。古代的政权以统治为中心,现代社会的政权以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为重心。政府的权力,不是谁或谁赋予的,而是政权形成后社会的多数(人民)是否选择......

    共建节约型社会

    节约,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美德;节约,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的;节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可是,你做到了吗? 现在,国内各地都是金融危机,中国的财产越来越少。不光是社会上存在着......

    建设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

    创建节约型社会(范文模版)

    发展循环经济 创建节约型社会 张 里 内容提要 我国社会发展至今,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相继出现能源、原材料短缺,以往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社会倡议书

    各位校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约型社会倡议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义务将这种美德继续保持且发扬光大。......

    节约型社会倡议书

    各位校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义务将这种美德继续保持且发扬光大。然而我们的身边,水......

    资源节约型社会

    大学生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姓名:侯荣岩学号:11交通3 2011147703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