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人事档案管理 服务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 服务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既是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适应新形势、新机遇、新变革的客观需要。人事档案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以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建设事业、干部管理、国家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模式,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丰厚的人事资源。
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人事档案是社会公共信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为个人求职、单位求才提供大量丰富、动态、真实有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档案材料内容不准确。现有的档案材料中存在许多内容前后不符及内容失真的现象,如:“三龄一历”记载多样,出生年月公历、农历填写随意,且没有说明,甚至更有个别干部的出生年月前后相差较大,参加工作时间、入党入团时间前后不一致,基础学历呈现越来越高趋势。
档案材料不齐全。一些年度考核表、履历表短缺或虽有表但未盖公章,还有一些如学历、培训、职称、奖惩等材料,仍在个人手中未能及时收集归档。一些单位分管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并非专职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有时只是将档案材料作为要保存的资料加以收集堆放,没有及时归档,也是导致个人档案中材料不齐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运行效率较低。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管理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但现在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且大部分靠手工操作,未使用干部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费时、费力,效率低。
人事档案利用范围狭窄。从我国人事工作的现状及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来看,现有的人事档案利用范围小、频率低。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这就要求人事档案要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扩大利用范围,提高利用频率。
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作为人事档案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加强责任感,把人事档案工作看作一项政治工作,在平常的管理中体现它的严肃性,能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在繁杂琐碎、枯燥单调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差错。有了责任心,才能不厌其烦地去收集材料,才能认真鉴别材料的真伪,才能按照要求将材料及时归档、整理成册,才能将人事档案材料当作一种资源。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人事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尤其是对材料的鉴别、分类,更是要了如指掌。要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使人事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
二要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员是基础,制度是保障。人事档案的性质决定了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办事,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要按照《收集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要建立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网络,明确收集的范围和要求,使人事档案内容更加充实,更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情况。要明确鉴别的内容和归档的要求,对材料进行有效的鉴别,及时存真去假、查漏补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保障人事档案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要明确人事档案利用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要重质量,抓管理,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以制度来维护管理,以管理来保证质量,切切实实做好管理工作,让人事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外档案管理很多已使用计算机,就是在国内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的也越来越多。实现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四要建立用人与管档相分离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要改革现行“人档合一”的单位、部门所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按照“人档分离”和集中统一的改革思路,将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机构、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以及政府其他部门所属的相应机构承担的人事档案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权重新归集至政府所有,成立政府所属的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除公务员身份的人事档案仍由党委组织部门管理外,企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改制破产的企事业单位置换身份后的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非公有制单位的人员以及其他社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统一由政府所属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应设立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型事业单位,在建立档案管理相应设施和提供服务的经费来源方面,从初始设置的“以档养档、适当收费”逐步过渡到由公共财政全额提供经费,从而以机构的独立性、职能的专业性、服务的无偿性为基础,逐步建立为社会公信力强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关于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几点思考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干部工作的基础,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式下干部工作的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档案管理的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使其更好地为干部工作服务,成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海林市委组织部坚持以服务为中心,以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为目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规 章制度建设,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主要做法
抓机构,领导重视到位。海林市委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视。一是成立了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市人事局、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市委组织部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使各单位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二是成立专门机构。2005年初海林市委组织部成立了干部党员信息管理中心,配备了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负责全市干部人事档案的宏观指导、干部人事档案信息收集、开发和提供利用工作。
部分干部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部分单位和干部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管档单位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存在收集材料不及时,填写档案材料不规范等问题,有些单位和个人缺乏档案材料及时归档意识,使部分档案材料长期积压和滞留在单位和个人手中。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资金相对较少。随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软、硬件的要求不断提高,包括办公电脑及外围设备、配套系列软件,专网服务器日常维护与栏目开发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我市各单位设立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专项资金已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需加大资金的投入。几点思考
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一是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指导检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每年不定期的对各管档单位进行检查,实地查看档案管理情况,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进一步提高各管档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二是更换干部档案卷盒。我市各管档单位使用的老式档案盒已跟不上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进程,要积极向财政或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更换新式干部档案卷盒,进一步提高我市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水平。
加大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力度。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定期举办关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业务知识水平,健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制度,使档案材料及时归档。
加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专项资金的调入力度。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与财政和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专项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长江航道局 张远红
摘 要:针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深化对干部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着力提升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 重要性认识 提升管理水平队伍建设
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的政策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的文字材料,它记录着干部个人成长的“轨迹”,是客观、全面、真实的反映每个人成长历史的凭证和依据。加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面对新的挑战,让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为党的组织、人事工作服好务,为单位的科学发展服好务,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个人体会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审视,重新认识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要以科学的态度正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干部档案,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这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干部人事档案是记述和反映个人情况的真实记录,除了满足工资制度改革、工龄认定、落实老干部待遇等常规性管理之需外,还是各级党组织公正、客观地培养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长江航道局党委将每年的干部考核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考核,坚持选拔“一有四干型”(有激情,想干事、干实事、会干事、干成事)干部的用人导向,把更多的优秀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为长江航道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其中,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也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查考作用,为领导科学、正确的抉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参谋作用。随着长江航道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基层单位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没有火烧眉毛的事,只要“守好摊”,不丢失,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正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就存在着:管档人员配备不足,多是兼职人员;投入不够,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保管条件落后;档案管理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严等等方面,导致档案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地位,难以高质量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好务。
2、部分管档人员素质不高。大多数基层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参加档案管理的专业培训,业务素质不高。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多是兼职,平常因要完成其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以致档案工作无法及时开展,更难以按规范管理的要求做好工作。
3、对有的档案材料中虚假成分的甑别、审查工作没能及时跟进。如在干部履历表的填写中,“三龄一历”问题较为突出,个别人“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文凭越填越高。”其中,年龄问题最为突出,有的人事档案里有三个以上不同的出生日期。还有的人不属实填写学历,取得的是单科培训班的结业证,填表时却写成是大专、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对此情况无权、也无时间进行虚假成分的甑别、审查工作。
4、进档材料不规范,信息不新,数据不准,档案卷本不美观。表现为:①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没有及时更新和补充,造成干部档案中必备的材料流失、缺失,特别是有的干部档案中干部任免审批表、考核材料、工资审批表、学历材料等重要材料缺失。②进档材料审查手续不完备:有的干部履历表中本人签名、组织印章不全。③档案材料排序混乱,没有按十大类规定的顺序整理、装订。④档案材料用纸不规范:规定人事档案用纸是16K型纸,但收集来的材料多是A4型纸,不仅给档案管理人员整理带来很大麻烦,也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5、干部人事档案内容较空洞。当前干部人事档案侧重于政治思想表现和工作表现材料的收集,较少反映干部的品德作风、人才类型、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等方面的情况,材料中模式化的空话、套话多,缺乏具体事例和定量的数据,缺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没有突现人事档案的个性特征,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这与现代人事制度改革是极不相符的。
6、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基本上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虽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但有的单位领导重视不够,没有将人事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查阅档案信息仍采用人工方式,无纸化阅档基本没有实施,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造成以上情况的存在,既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也有管理体制、机制、方式上的问题。我们要更新思想观念,科学地审视和处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努力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和信息化轨道。
二、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深化对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干部人事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形式的历史记录。只有将反映干部个人经历和不同时期的德、能、勤、绩、廉表现情况的全部材料,及时、完整、准确地集中起来,有条理地整理成卷,才便于历史、全面地了解每一个人。只有完整真实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才能使干部人事档案浓缩本人全貌,做到“档如其人”、“档即其人”,真正发挥档案作用,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基础。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任务,顺利完成这些任务,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是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担当重任。近年来,长江航道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也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干部考察的方式方法有了很大改进,但要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干部,坚持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始终是一条重要途径。干部人事档案记载了干部的历史情况和现实表现,是评价和使用干部的基本凭证和重要依据。能否利用好干部人事档案,直接关系到能否看准人、用好人,关系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成效。随着长江航道体制、机制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随之形成的反映广大干部德、能、勤、绩及奖惩、业绩、评议、评定等相关存档材料大量产生,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为干部工作、人才工作服务,为长江航道科学发展服务。
2、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的必要条件。
干部人事档案作为社会成员(组织与个人)在其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并有意识地保存的原始的、有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反映干部情况的基本凭证和重要依据,是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重要信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经常查阅利用这些原始记录材料作参考,了解情况,启发思路,借鉴经验,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作为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也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在长江航道的人力资源开发、人才预测和人才政策制订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一五”,长江航道面临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温家宝总理作出了“长江航道建设要加强”的批示。长江航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正按照 “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的总体建设思路,全面构建“畅通航道、数字航道、文明航道、和谐航道”,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决心为长江航运的大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基础保障,为沿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人。在当今“谁拥有高素质人才,谁就拥有辉煌的未来”的时代,我局党委行政一向非常重视航道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提出了人才强局的战略方针,而且还狠抓航道人才战略的实施,精心制定并大力实施培养人才的“六个一”工程计划。作为人才信息缩影的干部人事档案,在航道人才开发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为航道人才的选拔使用发挥过积极作用。在全社会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新形势下,长江航道比以往更加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更加关注人才的成长。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地建立和管理好干部人事档案,为党委行政发现人才、识别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3、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为长江航道积累历史资料的政治责任。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工作。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明鉴,作用是多方面的。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档案工作,始终将档案工作看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档案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档案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档案记录了实际工作中曾经存在或发生过的某一事物的全过程及最终结果,这些材料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怎么发展,档案就怎么记载,我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就是档案。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靠什么来证明?就是靠档案。长江航道局档案室存放的自建局以来至今所形成的文书、科技、会计、照片、声像等档案资料,一直都在为长江航道的发展及领导决策提供着依据。而我局的干部人事档案在全面记载干部队伍历史面貌的同时,还真实、深刻地反映出长江航道局成立、发展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组织人事工作发展的脉络,它是了解和研究组织人事工作以至党和国家历史,科学地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和党执政规律的可靠依据,也是进行爱岗敬业和弘扬航道无名英雄精神教育的好素材。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政治责任。我们一定要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高度政治责任感,把全局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好、利用好,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资治存史的重要作用。
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档案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
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档案的价值不在于档案载体本身,而是载体上记录的信息。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为党委行政服务、为各工作部门服务、为干部职工服务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档案的价值。针对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我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健康地向前发展。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
领导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领导重视是抓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关键所在。各单位领导要把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放在事关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对待,纳入议事日程,克服“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要做到经常过问,给予必要的支持;要形成主要领导重视抓、分管领导负责抓、组织人事部门具体抓的良好格局,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级党组织要挑选党性强、作风正、有强烈的责任心,勤于学习、忠于职守、严守机密、甘于寂寞、不计名利、勤恳工作的同志从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领导干部要注意保护和调动档案人员的积极性,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促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程序,加强档案工作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全员普遍关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坚决反对篡改档案的行为。要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档案管理人员要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个人负责的原则,严把材料归档前的审核关,坚决做到不经审查的材料不归档、内容不实的材料不归档、手续不全的材料不归档、填写不规范的材料不归档、国家不承认的材料不归档。
第三,要加强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
随着时代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再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必须更加注重干部人事档案的服务利用功能。要由过去注重政审向人才的职业能力、职业生涯、职业信誉为主要内容的方向转变。在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中,对党政管理干部要侧重勤政廉政、工作实绩、协调控制能力、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材料进行收集;对专业技术干部要侧重业务能力、科研创造、专业论著、评定评价等方面材料进行收集。并应力求做到对收集的材料在一个月内归入干部档案袋内,每两年全面整理装订一次。
第四、要加强审查和鉴定工作
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齐全、完整、准确与安全,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涉及到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关系到组织上对干部的评价、培养和使用,关系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和政治前途。要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对干部人事档案中的信息进行审核确认,杜绝年龄越来越小、工龄越来越长以及“以档谋私”的现象。要保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唯一性,特别是对新收集归档的材料,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相关原则与规定进行鉴定和甄别工作,属于归档的材料应真实准确,完整齐全,文字清楚。要提高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质量,明确界定相关部门对档案鉴定的处理权限,实行“转、退、留、毁”要本着“取之有据、弃之有理”的原则来进行,通过认真鉴别、严格把关,对不在归档范围内的档案材料进行妥善处理。
第五,要加大硬件的投入。局属各单位领导要大力支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开展,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或保持库室面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管理人员投入力度,创造条件为档案存放库房配备必要设施,增添新型装具设备,想方设法改善档案保管条件,使全局上下对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达到“六防”(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高温、防光)要求和规定的温度(14℃~26℃)、湿度(45%~65%)。特别是有条件的单位应尽量配置专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真正做到库室齐全,专人负责,装具合理,管理到位。
第六,要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档案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是提高干部工作效能的重要方面,也是干部档案管理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实施干部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能提高工作效率,不仅有利于档案内容增添和补充,还具有贮量大,延长档案寿命、信息准确、利用快捷、整理省时、利于保管等优点。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现代微机软件,实现干部档案管理信息化。要将全局科级以上干部的基本情况、职务、职级、学历、职称、工作学习简历、奖惩情况、年度考核情况、家庭成员情况等干部信息经严格审查、分类后全部录入系统,并对变动的干部信息及时更新维护,做到随变随改、随动随调,确保干部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干部队伍,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根本和关键。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细致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熟练的业务能力,是当今从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为了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广、工作能力强的高素质档案管理干部队伍,一定要不断强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六种意识。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只有政治上的成熟和坚定,才能保证工作上的可靠和自觉。在工作实践中,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必须以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以肩负的使命鞭策自己,以应具备的形象警醒自己,以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推进工作落实;必须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必须始终以法律和道德的尺度为准绳,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标准,自觉保护人事档案的安全与完整,自觉保护干部个人隐私及其合法权益;必须严格遵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人事档案工作的严肃性。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麻烦不推诿,通过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性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
二要强化学习意识。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既是政治性工作,又是专业性工作。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刻苦学习,精通业务,储备扎实的专业工作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通晓最基本的档案基础知识,切实提高服务技能;平时必须注意涉猎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知识,不断开拓视野,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哲学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练就过硬的业务能力,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系统地、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而更好地开拓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新局面。
三要强化创新意识。
开拓创新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前进动力。档案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档案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工作中要不断创新。首先必须更新观念, 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的工作模式, 做到及时掌握党和国家最新的人才政策、人事制度以及当前人才流动规律,了解干部人事部门的现实需要,及时主动提供全面、准确的干部个人信息,为干部工作人才工作服务。其次要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锐意创新, 在服务对象上,既面向干部人事部门,又面向社会和个人;在材料收集上,由被动等待转为主动收集;在操作手段上,从手工、纸质媒体状况向电子档案管理等信息化建设方向转变,建立档案数据库、职工信息表,编制检索工具等;在档案内容上,要突破现行收集归档十类材料的规定范围,向社会急需的个人资产记录、银行信用记录和社会信誉记录等个人全面信息收集发展;在管理方式上,由封闭的看堆式管理向开放式的交流模式转变。总之,对干部人事档案要逐步实现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四要强化奉献意识。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职业的特点决定它本身的出发点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同时其工作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决定着它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是专为他人“铺路”、为他人作嫁衣的工作。甘为人梯是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本色,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永远不能像从事其它工作那样张扬自我、引人注目。从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要默默奉献,不计名利,耐得住寂寞。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强化奉献意识,始终以满腔的热情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为长江航道的干部人事工作服好务,要不辞辛劳,甘当无名英雄。
五要强化服务意识。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内部服务性工作。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的思想,端正服务态度,时时处处为利用者着想,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做好工作。坚持主动、热情、周到、保密、及时、准确的原则,为干部人事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只有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提高了,才能有主动服务的基础。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平时档案归档工作,真正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另一方面要加强档案利用的宣传。对长江航道各项中心工作提供全面服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地熟悉了解每年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提前梳理有关档案,以便及时提供给需求者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其次必须注意收集各类信息,丰富干部人事档案资源,确保档案资料保管齐全完整。
六要强化保密意识。
干部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机密,有些档案里还记载着因个人过失曾经受过的处分及其它不便公开的个人隐私。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强化保密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保密习惯,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坚决不做有损国家、单位和个人利益的事,坚决杜绝玩忽职守的现象,并与违法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绝对安全和准确无误。对干部人事档案的接收、传递及查、借阅人事档案必须严格手续,有案可查。做到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以确保干部人事档案机密的绝对安全。
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所有从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长江航道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研究新情况、不断探索新思路,不断创新新方法,切实将我局的干部人事档案收齐、管好、用活,为加强长江航道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长江航道人才战略的实施,为促进长江航道的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浅谈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之我见
人事档案是与公民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档案,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用人单位和公民个人在人事档案移交等方面的纠纷不断增多,这给档案事业管理尤其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带来了难度。所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对促进单位稳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人事档案重要性
现社会“弃档”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对于人事档案的性质、地位、作用认识模糊,档案观念淡薄,自动放弃档案,使档案遭遇冷落;二是一些部门档案管理不规范、用人单位不重视档案等因素,使得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觉得保管档案“没有价值”,认为档案与当前利益没有太多关系,相反个人还要为存档案支付一定的费用,是一种负担;三是很多毕业生为获取就业机会,往往先就业再择业,而繁琐的人事档案调动程序及档案对工作调动的限制,阻碍其择业自由,于是就放弃个人档案或将档案随身携带。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主要是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是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出发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个人参与社会方方面面活动的记载和个人自然情况的真实反映。
二、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滞后。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搞好人事档案管理,对于全面地了解干部,正确选拔使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清楚地看到,由于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内部性、保密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并不引人注目的、默默无闻的工作,因此有的同志常常看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的同志认为,现在使用干部重在现实表现,人事档案没有多大作用;有的同志虽然口头上讲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中却不够重视,这些情况表明,相当一部分人员对人事档案工作的意识还是不强的。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部分的管档人员对新《条例》一知半解,在对干部工作的服务上不与时俱进,因而不可能以新《条例》来指导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管档意识上的滞后,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新《条例》不相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管理机制滞后。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还是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计划管理”为核心的各项制度,“计划”色彩浓厚,缺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机制滞后,已不能适应干部工作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档案材料收集制度过分“行政”化。材料收集是人事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主要是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这项工作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材料收集范围和如何对进档材料进行鉴别等各项制度与新《条例》对干部考察任用时需提供材料提出的新要求不相适应。新《条例》对干部个人经历和基本情况的要求更加明确和细化。另外,对离任审计、任前公示等材料应如何收集,收集时应注意那些问题,在制度上没有明确,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三)管理方法滞后。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落后,方法繁锁,不易操作,反应较慢,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档案方法的繁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档案工作本身的繁锁所造成的,这就要求必须改进档案管理方法。因此,必须围绕新《条例》的要求,适应形势需要,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档案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管档人员队伍的培训,为档案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意识。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必须深刻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肯定人事档案所带来的高效率的社会效应、推进社会化进程的作用。只有提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才会进一步强化管理,努力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推动人事档案工作更完善、更健康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重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重视和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要重视对新《条例》的学习。要通过学习,使自身较高的综合素质,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人事档案工作是纷繁复杂的,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人事档案工作管理人员要忠于职守,踏实工作,提高为档案事业建功的责任心,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较强的服务观念。除此之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还应有较强的业务技能,适应社会科学化、信息化发展要求,如果档案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就会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者既是专业型人才,又是管理型人才,只有拥有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档案人才队伍,档案事业才能不断兴旺发达。
(三)加强对人事档案开发利用,实现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做好档案工作,其根本就是做好档案的服务工作,这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档案贵在活,而重在于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个专门的学问,涉及部门和范围极其广泛,必须调动全社会意识来共同配合,把对人事档案的认识提高到历史的、战略的的高度,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人事档案资源信息化,利用高科技的现代化干人事档案管理,对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不断提高档案利用率,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社会价值最大化。
第二篇:又好又快发展
正确理解经济结构调整
1.内容:主要是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地区间经济布局和城乡结构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等。
2.原则:(1)市场为导向(2)效益为目标(3)企业为主体(4)科技为依托(5)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协调;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要协调;地区经济要协调。
3.主要任务:
(1)优化产业结构。因为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所以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素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生产优质、高效产品,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多种需求。
(2)“消费、投资、出口”结构的调整。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资产结构调整。要对资产进行改组,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组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4)地区结构调整。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主要靠自己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支援技术、人才和市场,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帮助。
(5)城乡结构调整,实施小城镇战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就业压力,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拉大。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1.关注“三农”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发展农业的措施。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3.增加农民收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通过税收等政策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
4.推动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失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2)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民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一些国家集中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
第三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实现哪五大转变?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的辩证关系?
1.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依靠科技进行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会影响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快”也不会持久。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要坚持全面地看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质量和效益,又要注意的速度。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请你谈谈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为什么说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深入领会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摆在当前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真正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要解决好观念转换、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的问题。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与发展观相辅相成,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
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反之亦然。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干部在“发展”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误区,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片面的政绩观。很多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指标主要以GDP为主,甚至成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唯一标准。与此同时,在以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的引导和驱使下,一些地方开始脱离地方实际,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给地方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有的地方不顾群众反对,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在当地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由此可见,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发展观就会与科学产生偏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要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属于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求责任,已经因此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
第四篇:街道又好又快发展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街道又好又快发展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不松劲,在优化环境提升形象上出实招,在解民忧办实事上动真情,推动了全街道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项目,再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一是
抓好新上技改,把工业结构调优。华盛江泉天地磁砖改造项目投资1亿元,9月份投产后可年增加产量三分之一以上,年增产值过亿元。冠龙管业油气钢管生产线投资4500万元,已于5月上旬投产。森森集团大众石油管线项目总投资1.3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近4000万元,年底可望投产。上半年,全街道新上技改项目13个,到位资金4亿元,钢管、铝型材等高附加值项目6个,占46,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1-6月份全街道完成工业产值131.2亿元,利税10.1亿元,工业增加值36.7亿元,销售收入12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8.2、52.1、42.1、42.7。二是打造发展平台,把第三产业调强。华盛江泉集团总投资8亿元的江泉大厦为超五星级商贸服务大厦,目前已进入装饰阶段,预计2008年10月可竣工投入使用。万泉商城改造方案已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下半年即可实施。罗庄陶瓷商城、朱陈建材批发市场、沂罗园改造等工程都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这些工程的实施,营造了第三产业发展新的热点,搭建起广阔的平台。三是抓好企业上市,把招商引资放大。华盛江泉集团烨华焦化于3月份在马来西亚成功上市,一次融资6.6亿元。罗欣药业计划于下半年增资扩股2亿元,新光毛毯年底在英国上市,届时全街道上市公司将达到5家,实现了招商引资、企业融资和外经外贸工作的新突破,推动了全街道经济建设的跨跃发展,上半年,全街道实现税收入库42355.7万元,其中国税37998万元,占年计划的61,地税4284.7万元,占年计划的55.4。
二、抓基础,再添新农村建设新动力。一是大力实施旧村改造。于泉庄金昊小区建设已完成,湖南崖、韦姜屯、王庄三个村的旧村改造正在施工,闫泉庄、朱陈西、朱陈东南、朱张桥河北、沟东五个村的旧村改造方案已经区城建领导小组研究通过,朱陈西南、山南头、西山等正在进行旧村改造手续报批工作。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南路西段改造工程总投资150万元,硬化路面2.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路面垫层施工,9月中旬竣工通车;投资500万元新建中心中学综合实验楼一栋,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10月上旬可投入使用;较好地完成了南环路拆迁工作,完成拆迁265户,拆迁面积4.6万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10万方,兑付补偿资金120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污水管网建设拆迁,共拆迁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兑付补偿资金208.2万元,同时支管网建设工作已顺利开展,有4家企业已开始施工。三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了罗四路集中治理工程,目前金川瓷厂沿街楼和振兴广场改造已开始施工,小黑河两侧砌石渠30余米,整治任务已完成,叶家岭路垃圾清理已全部完成,其他6个重点整治项目的改造规划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
三、抓和谐,再续协调发展新篇章。一是社会秩序的和谐。严格落实信访工作“一岗双责”、“首问责任制”和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接访等制度,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在全区率先推行了安全生产工作微机化管理,开展了六次大规模安全生产大检查,保持了安全生产稳定形势,上半年未发生一起重伤或死亡事故,街道安监中队被省安监局评为“全省安全生产监察示范中队”;扎实开展了“治安保险”工作,完成25个社区警务室建设,筹集保费57万元,聘用治安人员203人。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狠抓污染治理,巩固大气污染治理和水污染治理成果,拆除废弃烟囱35根,拆除关停土小企业25家,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强了城市绿化工作,通过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治绿等措施,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坚持优质服务与保持高压态势并举,深入开展了计划生育集中整治活动,较彻底地清理了各类尾子,为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利益关系的和谐。统筹兼顾社会不同群体的得益,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农村合作医疗今年筹集保费205万元,上半年报销医疗费用60多万元,受益群众10814人次。社会保险扩面上半年完成企业养老保险扩面313人,医疗保险扩面561人。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让困难群体更多地体验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上半年救助困难户333户,发放救济款12万元,深入开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动,募集捐款30多万元。
《街道又好又快发展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街道又好又快发展经验材料。
第五篇: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情况成为许多人关心的话题。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为人们观察中国未来发展的“窗口”。人们希望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举措能再一次释放出“改革红利”,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启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又好又快”这一发展理念,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经使用过的“多快好省”和“又快又好”的提法形成对比。这不仅仅是几个字的删减或调换。这一变化,见证了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艰辛的探索历程。“好”与“快”是这一发展理念中的两个关键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而“好”的理念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做到“好”就是要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
要想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先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如果政府干预过多,则会导致效率降低。比如,在企业全球化的过程中,政府干预过多,让单纯的企业行为变得不再单纯。虽然政府有责任为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更好的条件,但是如果干预过多,违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那么即使企业短时间内可能得到一些利益,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该做的事不断完善市场体系,而不是直接干预。另外,在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政府在宏观调控经济、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比如在“环境保护”这个市场“不愿做”的领域,政府就应该下大功夫,一方面加大政府的直接投入,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而不能把保护环境的皮球踢给市场,这样只会是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总之,只有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才能做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此外,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必须确保国家安全,使人民安居乐业,这样人民才有可能一心一意进行经济建设。试想如果一个国家时刻处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国民时时担惊受怕,又怎能大搞经济建设呢。在《决定》中指出,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把公安、武警、司法、国家安全部等部门,糅合在一起,负责情报、军队、外交、公安等的国家安全。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为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必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在《决定》中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报告中指出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这为了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从司法角度保障社会公平,维护人民权益。另外,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改革户籍制度等措施,能够很好地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的现象。虽然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
巨大的成果,但广大农民并没有公平地分享这一成果。通过这些改革,能够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另外,要想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够实现“科教兴国”,实现“中国梦”。创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只是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决定》中关于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科学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就是为了鼓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着重在于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往往是以企业为主体。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自主创业方面加大投入,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当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够有机结合,必将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最后,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