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5篇

时间:2019-05-14 22:0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

第一篇: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 杜守建李怀恩王启田

【摘要】随着化肥和农药大量的使用,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介绍并讨论几种有代表性的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态工程措施, 包括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植被过滤带、湿地系统与多水塘系统等。它们的有机结合可形成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流域生态工程,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更为有效。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工程;防治

一、引言

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与点源污染相对而言的,它自上个世纪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体污染所占比重随着对点源污染的大力治理呈上升趋势,而农业非点源污染又是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强、影响因子复杂,分布范围广、影响深远,形成过程复杂、机理模糊,潜伏周期长、危害大等特点。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集中,生态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用量不断增加,加上使用技术上的不合理,造成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成为影响水体质量的重要污染源[1-4]。

农业非点源污染来源于非特定的、分散的地区,与土壤的侵蚀程度、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农业耕作方式、地质地貌、区域降水过程等密切相关。非点源污染的本质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生态工程措施可以通过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和物质流动途径来控制污染物的流失,减少潜在运移的污染物数量,在运移途径中通过滞留径流、增加流动时间等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量,是进行流域生态修复、强化物质循环的有效方法,进而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和径流运移等方面控制污染。生态工程措施作为进行流域生态修复、强化物质循环的有效方法[5,6,7],也是目前较为实用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法。

二、控制农田污染源的生态工程措施

非点源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可被冲入径流的固体废弃物、滞留在地上的污水污泥、大量施肥的农田土壤等。采用农田生态系统措施、生态农业建设等一系列生态技术,从源头上减少这些来源,就能对非点源污染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1、农田生态系统措施

农田生态系统是指由不同农作物种植制度、耕作方式、农药和化肥使用方式、灌溉等土地管理措施相互组合共同形成的生产系统。由于不同系统中农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差异较大,致使不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和农药流失不同,因而在控制非点源污染形成过程中起到不同作用[8]。根据不同化肥、农药使用量、使用方式和季节,农田耕作措施、灌溉方式在非点源污染形成中起的不同作用,在化肥和农药使用上,可以充分考虑农田土壤特征和农作物生长状况,根据农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的需求量、对养分的吸收和需求季节安排施肥量、施肥方式和时间,提高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将减少农药和养分流失危险[9]。例如,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平衡氮、磷、钾的比例,将施氮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增大磷肥、钾肥 的投入,平衡施肥,这些是控制化肥污染的首要措施。同时,有机肥中的腐殖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性能,还可以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力,利用土壤微生物先将化肥氮同化,然后再缓慢释放,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氮肥流失。另外,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和少耕可以降低径流中悬浮物含量,减少土壤中养分流失,有利于防止农业非点源污染形成。与沟灌和漫灌相比,喷灌大大降低了径流产生,节水灌溉能使灌溉用水量减少 3 1 %~3 6%,从而地表排水量减少 78%~ 90 %[10],氮素负荷量相应减少,由此降低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形成的危险。

2、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农业的思想是1971年由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A﹒Albrecbt首次提出来的。1979年在英国召开了第一届生态农业会议,从此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19世纪80年代初,生态农业的思想引入我国,并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管

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益经验,因地制宜,建立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加工等部门的比例,选择最优化模式,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11]。生态农业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一方面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利用生物技术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生态农业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农业生产系统的应用。生态农业技术使物质在系统内多次循环,废物产生最小化,因此能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

20世纪80年代,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逐步恶化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进行了多种模式的生态农业建设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农业建设,根据气候、土壤、生产目标的不同,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生态农业模式。比如红壤丘陵区可以发展“顶林、腰园、谷农、塘鱼”的模式。它以养猪为纽带,实行种养结合,建立饲草—猪沼—菇果—粮鱼—珍珠的食物链,定量调控结合链环的饲料配置,粪尿投放,制沼育菇和塘淤返田,提高了系统生产力,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非点源污染。1993年,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林业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在此基础上,七部委局于2000年在全国又启动了第二批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乡、村已达到2000多个,其中生态农业县 300多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生态农业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土地的利用率,明显地改善了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减轻了农业非点源污染。

三、处理农田径流的生态工程措施

由于水生高等植物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很强,结合农田林网建设,建造一些人工处理农田径流的生态工程,是防治农田径流污染湖泊、河流的重要方法。处理农田径流的生态工程的主要方法有在严重污染的地段下游建造截留污染物和使污染物循环利用的各类

设施。它针对非点源污染突发性、大流量、低浓度的特点,能够有效消减污染物,常用的生态工程措施包括植被过滤带、湿地系统、多水塘等。

1、植被过滤带

植被过滤带(vegetative filter strips,亦称缓冲带(buffer strips为从水面的边缘处向外延伸一段指定的距离,利用永久性植被拦截污染物或有害物质的条带状、受保护的天然植被带[12, 13]。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从农田和其它受干扰的土地流失的沉积物大大地促成了河流和湖泊的非点源污染,沉积物除了本身作为一种污染物之外,它还能携带氮、磷进入水生态系统,加速湖泊的富营养化。缓冲带独特的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特性决定着陆地与水体间的水量、养分的流动。污染物在从农田和村庄向水体转移的途径中,以地表径流、潜层渗流的方式通过缓冲带进入水体,污染物能得到一定的消减。根据Peterjohn和 Correl 的研究结果,农田与水体间50m宽的沿岸植被缓冲带能减少进入地表水89%的氮和80%的磷[14]。氮在缓冲带内的截留机理主要有:随泥沙沉降、反硝化作用、植物吸收。由于硝酸盐具有易溶性,能通过地下水进入水体,运用缓冲带时要注意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因素:温度、氧化还原能力、可利用的碳源量、氮源量。磷在缓冲带内的截留主要是磷随泥沙的沉降及溶解态磷在土壤和植物残留物之间的交换。因此,缓冲带在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同时,还可改善区域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抗灾能力等。

目前,已经开发出许多用于减少污染物随径流流失的管理模式,其中能够去除来自降雨径流的污染物的植被过滤带(VFS是这些管理模式中成本最低,而且最富成效的一种。过滤带能增加地表水流的水力粗糙度,降低水流速度以及水流作用于土壤的剪切力,进而降低沉积物的输移能力,促进其在过滤带中的沉淀。过滤带的设计不仅涉及生态、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更主要的还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在利用缓冲带时,必须加强管理,防止沟蚀、绕流等不利情况出现。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用了独具特色的缓冲带技术,到目前已逐步趋于完善。合理的VFS能有效地保护水质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其设置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5]。

2、湿地系统

湿地是一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是农田与水体之间的一个过渡带。自然和人工湿地中的土壤及砂石通过吸附、截留、过滤、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等净化去除水中的氮、磷等成分。水生植物可以通过其呈网络样的根系直接吸收农田排水中的氨氮等。湿地土壤中发育着大量的好氧、厌氧及兼性的微生物,由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其根系的分泌物及好氧环境为好氧细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将排水带来的有机物分解,被植物吸收。当农田排水流经湿地生态系统时,水中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成分将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转化作用,使污染物被截留、吸收和降解[16]。巴西的皮拉西卡巴的Engenho湿地对磷、硝酸盐和氨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78%和50%[17]。Chescheir等通过模型研究表明湿地可以净化79%的总氮、82%的硝酸盐氮、81%的总磷[18]。所以,湿地在去除农业非点源污染方面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具[19]。同时,利用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费用低廉。例如,瑞典的Rosenberg等估

计[20],每减少1kg进入波罗地海的氮,利用沿海的湿地需要0.6美元,用补救的农业措施需1.9—53.4美元,而通过污水处理厂减少城市废水中75%的氮需要15.6—31.2美元。另外,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输入到湿地中的氮、磷营养物可被植物吸收,促进如芦苇、蒲草、灯心草等水生维管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改善流域生态景观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湿地生态系统已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认可的控制水环境污染的有效工具。

在国外,特别是西欧、美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利用湿地系统处理废、污水的应用。1974年在西德首次建造人工湿地,后来这一工艺在欧洲和北美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先后在深圳、北京、天津等地建立了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并开始了对湿地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转化机制的研究[21]。我国农田的氮肥用量居世界首位,而作物能够吸收的氮仅占施用量的15—30%,其余存留在土壤中的氮有一部分将随径流和下渗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我国的湿地总面积为6.594×105km3,居世界第四位,占国土面积的6.5%,因此,在我国有充分利用湿地资源去除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巨大潜力。

3、多水塘系统

利用多水塘系统控制非点源污染的主要生态方法是修建暴雨滞留池[22],利用天然低洼地进行筑坝或人工开挖而成,水塘的体积、水深、水力负荷应适中,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沉降,应该有适当的有机物负荷为微生物提供有机质,以加强反硝化过程,塘中大型植物群落生长有利于悬浮物和养分的去除。这些天然或人工水塘不断地与河流进行水、养分的交换,使流速降低,悬浮物得到沉降,增加水流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水塘对非点源污染物的滞留和净化能力很大。因此,修建人工水塘控制非点源污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23]。瑞典从1987~ 1994年开展了大规模的非点源氮污染控制研究,发现水塘的除氮效果很好。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农业区域,过去就存在着许多水塘用来拦截雨水灌溉农田,多水塘系统能截留来自农田的P、N污染负荷94%以上。因此,多水塘系统不仅控制污染负荷,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在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中广泛应用。

四、结语

非点源污染控制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应从流域角度探讨流域开发与水环境质量的关系,追踪污染物来源,实施“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 gement practices, BMPs,建立流域土地、水域最优开发和管理模式。既要加强对环境影响面大的源头防治,注重积极的生态农业战略措施的实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养分的流失,又要在污染治理技术上充分利用生态工程措施,建立流域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科学体系。这样才能保持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自身的平衡,最大程度地利用生态系统功能控制非点源污染。

参考文献: 1 沈晋,沈冰,李怀恩等.环境水文学[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 199 2.2贺缠生.非点源污染管理及控制[J].环境科学,1998,19(5:87-91.Ebbert JC and MH Kim.Soil processes and chemical transport [J].J.Environ.Qual., 1998,27: 372-380.4 鲍全盛等.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与展望[J].地理科学,1996,16(1:66-70.5 Marc O Ribaudo, Ralph Heimlich.Least-coast management of nonpint source pollution: Source reduction versus interception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nitrogen loss in the Mississippi Basin [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37:195-199.6尹澄清,毛战坡.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农村非点源水污染[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2:229-232 7刘青松,盛静芬,王颖.苏北地区农业环境问题机管理方案的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1:6-9.8陈立顶, 傅伯杰.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与非点源污染控制[J].环境科学.2000,21(3:98-100.9姚槐应,何振立,黄昌勇.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微生物量机制探讨[J].农业环境保护, 1999, 18(2 :54-56 10马立珊,王诸强,张永明等.苏南太湖水系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7,17(1:39-17.11张壬午.生态农业的技术与设计[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时,1990.12邓红兵,王青春等.河岸植被缓冲带与河岸带管理[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6:951-954 13秦明周.美国土地利用的生物环境保护工程措施---缓冲带[J].水土保持学报, 2001,15(1:119-121 Pelerjohn WT and Correll DL.Nutrient dynamics in an agricultural watershed: Observations on the role of a riparian force [J].Ecology, 1984,65:1466-1475.15李文军,王子健.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带设计[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6:843-847 16 姜翠玲,崔广柏.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去除效应[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5:471-473.17 Farahbakhshazad N, Morrison GM and Filh ES.Nutrient removal in a vertical upflow wetland in Piracicaba, Brazil [J].Ambio,2000,29(2:74-77.18 Chescheir GM, Skaggs RW and Gilliam JW.Evaluation of wetland buffer areas treatment of pumped agricultural water [J].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1992,35:175-182.19 David AK, David MB, Gentry LE, et al.Effectiveness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reduc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xport from agriculture tile drainage [J].J.Environ Qual,2000,29:1262-1274.20 Rosenberg R, Elmgren R, Fleischer S, et al.Marine eutrophication case studies in Sweden[J].Ambio,1990,19:123-125 21 孙广友.中国湿地科学的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6:666-672.Krishnappan BG, Marsal J, Watt WE.Seasonal size distribu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in a storm water management pond[J].Wat.Sci.Tech.,39(2:127-134.23 孙璞.农村水塘对地块氮磷流失的截留作用研究[J].水资源保护,1998,1:1-6.作者简介:杜守建,男,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副教授 通讯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校场路9号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邮政编码:273100 联系电话:136******** Email: dsj@sd163.net

第二篇: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措施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关于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固废场)主要包括固废填埋和垃圾焚烧两种类型,其主要考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厂址优化选择;(2)

产污环节和污染源(3)

现状调查(4)

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5)

环境保护措施

二、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第三条 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发展。(①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措施)第五条 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措施。(②污染者依法负责措施)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③全过程管理措施 指对固体废弃物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直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实行一体化的管理。④分类管理的措施 鉴于固体废物的成分、性质和危险性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管理上必须采取分别、分类的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的固体废弃物制定不同的对策和措施。

第二十二条 在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固体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承担。

分类收集、贮存固体废物的有关规定;

收集、贮存固体废物,必须按照固体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固体废物。

贮存固体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按情况处理。

禁止将固体废物混入非固体废物中存放。禁止过境转移固体废物的规定。转移固体废物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固体废物转移联单,并向固体废物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商经接受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批准转移该固体废物。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

转移固体废物途经移出地、接受地以外行政区域的,固体废物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沿途经过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违反本法规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固体废物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固体废物,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已经非法入境的固体废物,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向海关提出处理意见,海关应当依照本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处罚决定;已经造成环境污染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进口者消除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措施;

1.5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措施,加强对垃圾产生的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要积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环境。

1.6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都有相应的适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措施下,可以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适当组合。在具 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在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城市,可发展焚烧处理技术;积极发展适宜的生物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综合处理方式。禁止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堆放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的有关要求。卫生填埋要求

1、卫生填埋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2、卫生填埋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应严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等要求执行。

3、科学合理地选择卫生填埋场场址,以利于减少卫生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焚烧处理要求

1、焚烧适用于进炉垃圾平均低位热值高于5000kj/kg、卫生填埋场地缺乏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2、垃圾焚烧目前宜采用以炉排炉为基础的成熟技术,审慎采用其他炉型的焚烧炉。禁止使用不能达到控制标准的焚烧炉。

3、垃圾应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烟气在后燃室应在不低于85摄氏度的条件下停留不少于2秒。

4、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应尽量回收利用,以减少热污染。

5、垃圾焚烧应严格按照《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有关 标准要求,对烟气、污水、炉渣、飞灰、臭气和噪声等进行控制和处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6、应采用先进和可靠的技术及设备,严格控制垃圾焚烧的烟气排放。烟气处理宜采用半干法加布袋除尘工艺。

7、应对垃圾贮坑内的渗沥水和生产过程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和单独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8、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鉴别不属于固体废物的,可回收利用或直接填埋。属于固体废物的炉渣和飞灰必须作为固体废物处置。另外还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固体废物名录》等需要了解。

相关标准包括《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固体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固体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固体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

日照利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第三篇:赣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

赣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 2010年实施方案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和畜禽废弃物所产生的污染物质,从非特定区域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进入受纳水体,形成的水环境污染。切实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基础,是实施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赣州市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体系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行动。现按照《赣州市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赣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2010年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为指导,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以集成组装配套技术为手段,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开展环境治理、保护自然生态三大任务,着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推动循环农业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主要内容及目标

1、规范生产行为,从生产源头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严格执行农田消纳畜禽粪便的环境安全标准(15头猪/公顷耕地),严格控制水产养殖污染。按畜禽、水产养殖规模与土地承载“消化”粪尿能力相平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区)、水产养殖规模,并划分禁养区、控养区和可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基本达到畜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1)实施生猪养殖“双百”工程。生猪养殖“双百”工程,即:2010年,全市新增100个标准化猪场,新建100个生态养殖小区。新建规模化畜牧养殖场(区)必须实行“三同时”制度,做到主体工程与环保处理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对2010年以前,已建但未达标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要进行改造,完善其养殖标准化、规范化设施建设。对今后末按要求实施“三同时”的养殖场,减少或取消政府有关扶助(包括有关政策优惠),其排放废弃物超标的,则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实施水产健康养殖工程。为了减少渔业污染,大力开展水产健康养殖,计划全市2010年推广水产健康养殖面积20万亩,达到养殖总面积的30%。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促进水体生态修复。科学规划全市水功能区和水资源区,实行水产养殖证制度,合理确定“三网”(网箱、网栏、网围)养殖规模和放养密度,维持大中水面水体生态平衡。严格按照有关养殖标准来规范养殖行为,在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体全面禁止使用化肥、渔用复合肥及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养鱼,池塘也要测水施肥,力争水产养殖水体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2、推广清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积极推广干式清粪法、节水饮水技术、雨污分流,改进饲料营养配方等新工艺、新技术,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利用固液分离、污水收集与调节、高效厌氧发酵等技术系统,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固态粪采用脱水、烘干制粒等技术,使之成为有机肥料、鱼用饲料、汽化炉的燃料、食用菌的基料,或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制成初级有机肥;污水经厌氧发酵、氧化净化,供农作物灌溉利用,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贯彻执行2009年9月4日市政府办《关于印发〈赣州市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重点推广已示范成功的三种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模式:“猪-沼-果”生态畜牧小区模式、“自然养猪法”生物发酵床模式和工业污水处理模式。2010年6月底前完成年出栏万头以上(含万头)的规模养猪场(户)的集中整治,全面完成50%年出栏1000头-9999头规模养猪场(户)整治。全市推广“自然养猪法”生物发酵床50万平方米,比09年增加20万平方米。(2)实施沃土工程。积极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积极发展绿肥种植,抓好优质绿肥留种。扩大秸秆还田、种植食用菌和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推广商品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重点发展红花草,增加有机肥的比重,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耕地质量。全年推广应用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80万亩,项目区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果园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0万亩。

(3)实施绿色植保工程。积极推广绿色植保技术,综合应用生态、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治理病虫害。推广应用灯光和性诱剂诱杀害虫、巴氏钝绥螨等天敌防治农作物害虫害螨和生物农药替代化学防治等技术;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引导农民科学用药;使用先进施药机械,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建立水稻、果树、蔬菜、茶叶、瓜类、花卉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安全用药示范区。全市绿色防控农作物面积600万亩,防控率比09年提高10个百分点;绿色防控果园面积60万亩。

(4)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工程。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进程。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推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推行节能减排,从生产终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1)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户用沼气池实行“一池三改”,即每户建一个沼气池、结合改造畜禽栏舍、厕所和厨房,规模畜禽养殖场和农村公厕要兴建大中型沼气工程和净化池等环保设施,积极推广以沼气池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做好“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家居用能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全市新建户用沼气池2万座以上,沼气工程200处;全市应用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面积达到100万亩。

(2)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按照“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理念,利用工程和生物手段,推广变废为宝的有机肥源等清洁生产方式,使生活污水、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向肥料、饲料和原料转化;集成配套节水、节肥、减药技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配备农村生活污水、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实行垃圾分类、建设田间垃圾收集池和回收农膜、集中处理农药瓶;通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农村节能新技术;依照村民自治的有关规定,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和田园清洁。

(3)实施循环、生态农业工程。积极推广“猪-沼-果(菜等)”、稻鸭共栖、立体套种、免耕少耕、稻田养鱼、水旱轮作、生态果园、庭院经济等生态农业模式(技术);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进行保护性耕作,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做到用地养地和精耕细作相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积极推广乡村清洁、农村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能源高效转化利用、节约型农业、农业资源保护以及农民素质提升、乡村物业服务网络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技术)支撑体系,初步形成各地区域主导产业特色明显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和循环农业经济链。

三、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涉及农业的多行业、多部门,而且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必须强化统一组织领导和分工负责,明确责任,通力合作,并切实做好全程技术跟踪服务等工作,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取得应有的效果。

1、成立工程领导小组,加强统一组织领导。市局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计财、畜牧、粮油、农技、水产、科教、经作、法规、植保、土肥、农村能源、农业环保和果业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市农村环保能源站为牵头单位。各县(市、区)农业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牵头单位。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统一组织领导,确定发展目标、规划及实施工作方案,明确和协调相关部门的职责,检查督促工作的进展,及时研究解决工作进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要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联席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必要时也可召开临时会议,全面、及时和准确地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商和落实下一阶段的工作。

2、层层建立责任制,把工作落到实处。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农业部门统一组织各有关业务部门分工负责,层层建立领导与工作责任制,把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业务部门全面负责本行业内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划、实施和指导、督促等工作。各有关部门间,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必要时应联合组织开展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专项行动。

3、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布局与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各业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进行规划分类,划分出敏感区(入河口、大中型畜禽养殖场、保护地等)、重点区、潜在区、普通区等区域类型,结合我市“十二五”农业发展、生态建设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对各类区域种、养、加等产业的面源污染防治实行统筹安排,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做好分类指导实施。

4、依法行政,加大监管力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履职,依法行政,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

5、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工作。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还没有统一的国标,对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进行分类监测只是世界的共识。因此,通过此次工程实施,建立健全涵盖农业环境信息统计、田间监测、流域监测、水质监测及风险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测体系,以便及时、准确监测农业面源污染的负荷量和贡献率。全市农业环保部门要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控、评估和预报体系及农业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有关政策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6、突出宣传指导,加强技术服务。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是一项较新、面广、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在实施中,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宣传工具,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知识及先进典型,提高广大群众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意识与技能。尤其重要的是要切实搞好全程技术服务,广泛开展印发有关技术资料、送科技下乡和实地指导等活动,使广大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了解掌握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知识。同时在科技服务中要注重科技创新,如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菜篮子”工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节能减排等工作,及时总结,推广成熟可行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并积极引进、推广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

7、统筹安排专项经费。必要的资金投入是保证防治工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各地应根据工作目标要求,争取政府和财政的支持,解决相关项目和工作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8、继续推进项目开发。在市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下,09年针对性地开发了20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涉及全市18个县(市、区),总投资近2亿元。国家重视农村、农业环境和生态问题,2010年,我市要加大力度争取中央项目资金。一要在第一季度完成项目建议书和申报;二要做好跟踪,争取早立项,尽早完成可行性研究;三要做好项目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第四篇:农业污染及其防治范文

农业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一、农业污染现状

化肥污染

农民为使土壤肥沃,大量使用化肥,而施用的化肥中,只有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收,三分之一进入大气,剩余的三分之一则留在土壤中。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已成为一种掠夺性开发,不仅难以推动农作物增产,反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药污染

我国农药除30% ~40%被作物吸收外, 大部分多余的药液进入了水体和土壤及农产品中。而且我国农药使用中以杀虫剂为主, 占农药总用量的78%, 其中, 又以甲胺磷、敌敌畏等毒性较高的品种使用最多。目前, 在蔬菜上使用过高毒农药的种植户已占到32.8% 农膜污染

我国每年有上百万吨的农膜投放到农田, 且其使用量还在逐年增加。我国目前使用的农膜绝大部分为不可降解塑料, 是高分子化合物, 分子量在2万以上, 是难降解物质, 不受细菌等生物的腐蚀, 也不易在强日照等自然条件下自动分解。一般的农膜在土壤中自然降解周期为200 ~ 400年时间。年复一年, 农膜的碎片不断地累积在土壤中, 降低了土壤的渗透 性, 减少了土壤的含水量, 极大地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 同时残留的农膜会阻碍农作物根系的发育, 影响其正常生产, 最终造成农作物减产。废弃物污染

我国养殖业盲目的集约化、城郊化, 种植业粗放的省工、高效的发展模式, 使每年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农业废弃物, 其中农作物秸秆6.5亿t, 畜禽粪便及粪水19亿t, 蔬菜废弃物1.0亿t, 其他类的有机废弃物约有0.5亿t近年来,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迅速崛起的同时,牲畜粪便造成的农业污染也呈现出加重的趋势。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它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造成农产品污染严重的主要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由于复种指数提高, 农民为抢农时不得不就地燃烧秸秆。过度施用化肥使土壤中有机质不断下降, 而大量焚烧秸秆又使大量的有机养分以气体的形式失散到大气中, 既造成了空气的污染, 又造成了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农业环境污染类型

1.大气污染型 这类污染物来自被污染的大气, 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如SO2、NO2 等主要酸性气体, 通过酸雨形式降落到地面, 破坏土壤肥力与生态系统。

2.水污染型 污染物主要来自城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以及污染农用的排放水。污染物通 常以污灌、污水养鱼等形式进入环境。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

3.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污染物主要来自工厂固体废弃物、废渣、垃圾和污泥等。它们直接或间接进入农业环境, 使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受到污染。

4.农业污染型 污染物主要来自农药、化肥。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的程度与化肥、农药的利用方式及耕作制度有关。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里, 但因其种类不同也可挥发到大气和流失 到水体中。

以上四种污染类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可转化为水污染和大气 污染, 农业污染本身就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等。而且往往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迭加发生。

农业环境污染具有以下特征: 1.污染物一般浓度较低, 持续时间长, 往往是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 共同作用于人体。2.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生物或理化的作用发生转化、增毒、降解或富集, 从而改变原有的性状和浓度, 产生不同的危害作用。

3.污染物还可通过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等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长期影响。4.污染物一旦大量进入农业环境造成污染, 则很难消除, 如重金属、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以及半衰期很长的放射性物质等, 能长期在农业环境中残留, 通过土壤、水体和食物链进入人体, 危害健康。

三、农业污染危害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形成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到空气的“立体污染”,对环境质量、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四、农业污染成因

分散经营导致的粗放经营模式

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具有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效率低等特点。由于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极其有限, 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道路不通, 加大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就成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唯一途径。

分散经营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受阻, 广大农户仍在延用旧有的粗放经营方式。单个农户分 散经营加大了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 农户缺乏系统的技术指导。防治农业污染, 农民应该是“主力军”, 然而, 小规模的分散经营, 使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农业污染不受重视, 环保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检测技术水平不高

“非点源”特性导致农业污染控制工作十分困难

“非点源”污染(即: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来说的。由于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 污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 于是就形成了所谓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工业污染源明确, 称为点源污染)经过多年的治理后, 污染程度大为降低, 而农业非点源污染则由于来源和形成过程模糊不清, 在控制上十分困难, 且具有随机性、滞后性、模糊性和潜伏性等特点, 因此, 控制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要比控制工业生产导致的点源污染更困难。绿色消费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绿色农业生产缺乏利益推动

五、农业污染防治措施

实行清洁生产

农业清洁生产是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使用原材料的清洁生产,二是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三是产品的清洁生产。

阻断“循环链”

现在,在农村流行的沼气池,解决的是粪便回收利用节约农业能源问题;现在流行的绿色生态农业,解决的是无化肥污染的有机化问题。

实际上,现在的污染,比如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大气中的酸雨等,这些各形各色的污染,表面上看起来互不相干,事实上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如土壤中过量施用氮肥,大量流失的废氮会污染地下水,使湖泊、池塘、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施用的氮肥中有很多挥发,以N2O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温室气体之一)形式逸失到空气里。过量的氮肥形成了“从地下到空中”的立体污染。

污染存在于一个大循环体中,这个大循环体牵涉到许多种污染物质的交换、转变和迁移。如单纯治理大气,大气里的物质会返回到土壤中,污染了土壤,又不得不去治理土壤。只有通过控制整个“立体污染”的循环链,阻隔污染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污染。从“农业立体污染”防治角度来讲,我们必须尽快全面实施一体化的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主要污染物在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系统中迁移规律的研究及高新技术在立体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绿色扶持政策弥补小规模农业生产的不足, 提高农民从事绿色生产的积极性

政府通过法律手段调控和引导“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经营模式的建立

壮大绿色消费群体, 创建绿色消费组织, 整顿绿色产品市场, 强化绿色市场基础

第五篇:金属污染防治健全措施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关于贯彻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39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请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一、优化布局,加快矿业科学发展

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矿产42种,矿产业已成为全市的重要产业。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全市矿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市编制了《市矿产资源规划(—2015年)》。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认真落实矿产资源“重点开采区、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制度,不断优化矿产业布局,实现全市矿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

二、严格准入,促进矿产业提质升级

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项目审批部门联动机制和审批问责制,对新增重金属排放的建设项目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职业卫生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整合力度,培育扶持优势龙头企业,促进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推动含重金属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利用”。

三、突出重点,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

目前,全市重金属企业主要分布在“干流沿岸、镇流域、区大寨片区、沧源县南腊片区”等区域,涉及下游地区饮用水、出境南汀河和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围绕“工业强市战略”,把矿产业作为“六大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切实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工作。并通过示范带动,认真抓好辖区其它涉重企业和“废弃矿山、废弃尾矿库、废弃堆存场地、废渣”等历史遗留涉重污染防治工作。

四、加强审核,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全市涉重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第16号令)等要求,认真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抓好清洁生产方案编制、生产工艺改造、生产技术升级等工作,进一步减少重金属污染产生量和排放量。市环保局要会同市工信委根据省环保厅公布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督促企业按期完成审核。对不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或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涉重企业,责令限期整改。

五、强化监管,确保全市环境安全

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对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存在一定的隐患。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县(区)和部门联防联控机制,落实联合执法检查制度,不断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完善县(区)和部门以及企业重金属污染环境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加强应急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一岗双责”制度,因忽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发生重金属污染事故等,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下载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措施

    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措施 为了防治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轻在建设施工、管线施工、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养护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第六部分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为有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扬尘治理实施措施。 一、扬尘治理工作总目标 建......

    污染防治措施(大全五篇)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是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养护、墙面冲等,为防止施工期废水外排,施工单位应做好以下防......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五、应急响应与准备范围 主要道路及场地硬化; 洒水降尘; 垃圾存放、运输; 材料、土方覆盖; 车辆清洗; 施工围挡;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其它污染情况。 六、响应与准备重点 1、施工现......

    路面“零污染”防治措施

    路面“零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路面结构设计为多层连续体,各结构层的层间污染不但会破坏路面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影响路面整体质量,而且将导致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为了提高路面......

    住宅工程防治扬尘污染和防噪音污染措施

    住宅工程防治扬尘污染和防噪音污染措施 针对本工程特点,开工伊始,首选识别施工生产中将要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主要是水、电、气、声、渣)及其会造成的影响,针对其对环境的影响程......

    扬尘污染防防治措施(汇编)

    二、 扬尘污染防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硬质围挡,严禁围挡不严或敞开式施工。城区主干道两侧的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一般路段高度不低于1.8米。 (2)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内主......

    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推荐五篇]

    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本工程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和健全有建设方、监理方、施工单位三方各分包、劳务队伍全体参与的控制扬尘领导小组。 1、由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