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部贫困山区县脱贫攻坚思考
西部贫困山区县脱贫攻坚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西部贫困山区紫阳县来说,由于南水北调重要水涵养区域,在2200多平方公里、拥有35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一无工业经济支撑,二无农村经济产业链带动,三分耕地七分大山现状,实行了工业限制发展的情况下,要完成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是紫阳县一份高难度的答卷。但是紫阳最大优势是富硒资源,蓝天白云下的青山绿水、交通便捷优势来补短板。倾力开发富硒食品、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小镇来带动农村富硒特色小吃,以游促增、以吃拉动农产品消费,完成脱贫摘帽工作。
第一,紫阳县固有的资源优势
紫阳县位于陕西南端,汉江上游,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道号“紫阳真人”)曾在此修行悟道而得名,意为“紫气东来,阳光普照”,是全国唯一以道教名号命名的县。属国定贫困县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重点县。是全国两大高硒区之一,属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中国最清洁的河流汉江纵贯全境,出境断面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被誉为“硒谷之史”。南有巴山屏障,北有秦岭阻隔,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天然休闲度假胜地,有“汉江画廊”美誉。这里川腔秦韵交乳,茶文化、道教文化、民歌文化、汉水文化融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闻名的“民歌之乡”。紫阳富硒茶久负盛名,始于商周,兴于盛唐,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素有“贡茶之乡”美誉。交通便捷,襄渝铁路、包茂高速穿境而过,已融入西安、重庆、武汉半日经济圈。
第二,坚强的组织保障、强力推动政策措施,彰显为民情怀
紫阳县把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县当前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摆在统揽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严格督查问责,提高考核权重,实行“一票否决”,并制定出台《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年初召开了脱贫攻坚工作动员会,成立了县指挥部、镇工作团、村工作队三级脱贫攻坚工作机构,抽调200余名干部驻村抓脱贫攻坚,干部驻村包抓、部门精准帮扶的工作机制步入常态化,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首战,坚持“县负总责、部门联动、乡镇主体、村为重点、工作到组、扶贫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紧扣精准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坚持因村施策,因人施策,按照对象精准、底数精细、措施精确的要求,形成到户到人的具体方案,分类落实移民搬迁、产业发展、劳务技能、教育扶贫、健康卫生、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举措:县财政安排2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亿元,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将所有项目、资金向脱贫攻坚集中。组织实施日常督查、季度抽查、半年巡查,对各镇和部门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常态化督查;创新考核机制,提高脱贫攻坚在年度目标考核中的分值权重,并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不力、未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或弄虚作假的将予以最严格的问责。
第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县财力薄弱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链乏力。目前脱贫着力点零散,只是解决一时燃眉之急,不可持续。根据省、市下达给该县30个贫困村、1.29万贫困人口的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笔者进村入户实地了解目前精准扶贫情况,发现大多数扶贫工作队策略是发动贫困户分散粗放搞养殖,动员有条件的搬迁到村集中安置点。对购买村集中安置房的贫困户,按政策每户补助5万元,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完善交通、水电、医疗、娱乐、社会保障等公共设施建设。搬得起贫困户到安置点后一时新鲜过后,粗放零散养殖基地都失去,年龄大了打工无人要,成天无所事事,每天起床要吃要喝得花钱,水电通讯养老医保缴费得花钱,日常生活所需产能自给无从谈起。搬不起的贫困户因缺钱缺劳力,养鸡养羊养猪一年一吃一喝年光族的粗放零散扶贫,当年脱贫二年返贫现象极为普遍。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无支柱产业扶贫带动,完成中央下达脱贫摘帽时限,任务非常艰巨。如紫阳县200多个行政村虽然基本通水泥路,但大多数坡徒弯急路面狭窄,货车通行困难,即使有支柱农产品,外运困难较大。加之没有规模产业链、没有储藏保鲜保质设施,无销售渠道,任何农作物种多了无销路就会烂掉,因此大多农户种植玉米、土豆、红暑等零散少的低产值、低效益的作物,就连蔬菜也很少有人种,农民自给蔬菜都要去超市购买外地菜。目前,抓农产品种植规模、抓农村产业经济链、抓农产品销售才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三是贫困人口素质偏低,缺乏致富领头人。目前,大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但基本上未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普遍从事苦、累、重、脏且收入低的工种。留在农村的多数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小孩,劳动力少,再加上不敢干、怕失败、等人带的想法导致扶贫推进慢。
四是贫困农民主体意识薄弱,“小农”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贫困村大多数村民对扶贫产业还持观望态度,不作为,不积极,很大一部分村民“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被动等待帮扶的现象比较突出。
五是扶贫产业规模小,结构单一。现有的扶贫产业大多都是以户为单位实施,没有地方特色产业链,扶持的力度没有放在规模产业链上,没有扶贫产业结构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第四,脱贫攻坚思路与对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增收的基础和关键。
一是围绕青山绿水为中心、倾力打造汉江特色游,促进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紫阳县要以生态资源为依托,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着力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的产业精准上下功夫。沿汉江两岸打造景点步行观光游,如选择森林茂密山峰建造休闲亭、富硒饮食农庄、茶艺民歌表演等,做大旅游产业,带动农户发展。
二是做大做强生态种植围绕旅游产业循环发展。探索绿色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生态扶贫,政府要筹措资金捆绑使用,重点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特色劳务(民间艺术表演打造旅游特色)、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每个镇开发2至3处各具特色旅游观光景点,每个村5至10个农家乐,着重发挥企业、合作社、致富能人的带头示范作用,引领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县根据各镇地域特色,统一布局,大力实施“茶园品茶观光”,如向阳镇合垭村魔芋包安置点;发展“休闲补硒农庄”,如双安镇是紫阳县富硒地带中心区域。汉王镇、洞河镇、焕古镇可全力打造“橘园下摘橘品茶棋牌娱乐休闲”金秋产业链工程。全面推行以县建公司,镇建合作社,村建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捆绑式”产业扶贫。提高贫困群众组织化程度,提升扶贫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让贫困户更多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经营和服务,确保持续增值收益。
三是大力发展森林景点及生态养殖产业。海拔较高,山大人稀的乡镇要利用森林资源着力打造山寨版吃住游一体化特色景点旅游,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研发富硒牛肉、羊肉、鸡肉、猪肉干进超市进景点,努力形成“县有龙头企业、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主业”的长效扶贫增收机制,使生态旅游生态养殖产业成为贫困县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界岭镇、联合镇、东木镇木王村、燎原村等可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生态旅游招览外地游客,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政府+金融+保险+公司+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的整村推进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上脱贫致富。
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互联网让“万山阻隔”变成“近在咫尺”,成为贫困县各个乡镇提高开放度、融入大市场的一次重要机遇。要让“互联网+”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因此,通过构建互联网+产业平台,让社会便捷地了解贫困山区县生态资源、特色资源、优势资源,帮助解决好当地特色农产品难卖等问题,实现产销无缝对接,有效解决贫困农户持续增收难题。
总之,对历来无工业经济支撑,家底薄弱的西部贫困山区县来说,脱贫不脱贫,关键在农民。重点要找准路子,摸清底子,要把优势资源最大化利用,凸显你无我有、你有我特的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资源生态化、经济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精准脱贫之路,要把加快脱贫与生态优势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精准脱贫目标。
第二篇:贫困山区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贫困山区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近期,深入XX乡XX村,通过与村干部的座谈交流和对困难家庭的入户走访,对贫困户的脱贫进行了调研,现就XX乡XX村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提出一些认识、体会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岳西县边远贫困山区,属于重点贫困村,XX村辖28个村民组,565户2048人,其中五保户43户43人,低保户83户122人,贫困户185户576人,201X农民人均收入4623元,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60元。
二、贫困原因
1、自然条件恶劣。全村基本都是山地类型,适宜于发展农作物的耕地和农田较少,导致农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很低,而且大部分都是产值不高的农作物。
2、交通条件落后。由于地处岳西县边远山区,只有一条公路通往县城,路面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去县城的班车次数少,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3、发展意识滞后。大部分群众已习惯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传统小农意识观念尚存,在农业生产中缺乏自我创新能力,近几年除推广薏仁米种植外,在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无明显变化。没有大型龙头带动企业,农业产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步伐进程缓慢。
4、集体经济薄弱。村内虽然在近几年成立了几家专业合作社,但目前还没有一家集体实业,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大部分来源于房屋出租和沼气车辆出租。公益性设施、活动完全依赖国家投资,通村道路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群众的出行、致富。
5、劳务报酬率低。因人均耕地少,村上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目前稳定在800人左右,占总人口的40%,其中三分之二为长期固定打工。极少数的务工者在外创业和单位上班,大部分都是以建筑工地、服装加工和餐饮业服务为主,缺乏专业型、技术型工种,主要靠重体力和延时服务获取报酬,劳务回报率低。
6、老弱病残严重。该村群众土地收入有限,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家有老弱病人需专人长期照料,外出务工受限、医疗费用支出较大是导致该村贫困家庭比例大的一大因素。在我们入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好多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地务工,年终才回来一次。部分人常年在外,很少回家。在外上学的学生毕业后基本都选择在外地工作,人才流失严重。
三、发展优势
通过驻村体验和入户调查,汇总各方面的信息来看XX村的发展优势和形势也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政策支持力度大。XX村为重点贫困村,201X年组织部选聘大学生村官、201X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集中全力抓基层设施和产业发展。县扶贫办、统计局和乘风制药有限公司对口支持,给予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扶持。调查组一致认为应该抓住这几年政策上的优势,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提高产业发展的水平。
2、村两委班子团结、干劲十足。201X换届选举后,新一届的两委领导班子十分团结,能力强,敢闯敢干,积极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对全村发展思路清晰,能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积极争取道路、农田水利、教育、医疗等行业部门的资金项目,完成王湾、窑形、南河9.1公里通组水泥路建设,实现通组水泥路全覆盖,完成平河片250亩薏仁米基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上畈、石桥农饮工程,解决500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大幅改善本村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群众的发展意愿强。调查组深入平河薏仁米基地。详细询问了薏仁米的种植和销售情况,大部分农户都对薏仁米的前景充满了希望。
4、有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全村有三个专业专业合作社,大部分的农户都参加了合作社。合作社统一收购农产品,保证了价格和销量,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
四、发展思路与对策
201X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就为XX村确立了“三年脱贫,五年小康”的总攻方向,“缩小发展差距、提高发展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巩固温饱成果、甩掉贫困帽子”的总攻目标。通过一年的发展,XX村的面目取得了不小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彰显出新的活力。但要想真正甩掉贫困的帽子,率先脱贫出列,我们认为还要树立科学的发展思路和更加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从我们对脱贫示范户蒋继东的情况了解来看,他在201X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家庭年收入不足5000元,家庭贫困,收入低。但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大力发展薏仁米,为家庭增收2000元以上。还通过向亲戚朋友借钱,在街上经营一家家用电器商店,取得了不小的收益。政府扶持是依靠,自己想点子发展才是关键。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是目前XX村脱贫致富的关键:
增信心——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念和决心,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宣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尤其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要认真宣传解读,只有让群众明白政策、了解其精神实质才能变为实际行动。二要做好邻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和情绪疏导工作。要将稳定作为农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村社之间、邻里之间、家庭内部的大小矛盾和隐患及时排查、认真化解。对个别群众思想上存在的消极、不满情绪分析原因,正确引导。三要做好典型示范推广工作。以身边典型事例、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教育引导群众,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政策宣传、矛盾化解、情绪疏导、典型引路,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以和谐、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投身于创建美好家园的生产生活之中。
夯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夯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按照“缩小发展差距、提高发展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巩固温饱成果、甩掉贫困帽子”的总攻目标,加强村两委会班子队伍、阵地、制度建设,确保基层组织各项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开展,切实增强村两委会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其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全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要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聚各方之力,加强对道路交通、环境卫生、人畜饮水、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的扶持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环境形象和村容村貌。
强技能——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综合技能。切实打破目前该村群众在家靠传统耕作方式种地糊口、出门靠重体力劳动打工赚钱的粗放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加强对群众综合劳动技能的培训,使每家至少有1人掌握一门种养加和出门务工技能。一要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农业服务中心、农业广播学校的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分期、分批地对群众进行农业种养加和外出务工相关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劳动科技能量和劳动报酬。二要组织教育群众互帮互学、互相提高。以社组或群众生产经营类型的不同划分互帮互学小组,引导、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互帮互学互促活动,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劳动技能。三要注重对年轻一代靠勤劳致富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培养。
调结构——调整生产经营和农业种植结构。在生产经营方面:要逐渐改变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单一模式,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林果业等多业并举的路子,形成农村生产经营良性循环产业链。
送科技——向村社及群众提供适用科学技术和致富信息。乡村干部和下基层联系帮扶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做好科技服务工作,灵活扑捉、提供市场信息,不断增加群众收入。一要做好适用新技术的服务示范工作。因地制宜,选择适宜范家营村的有关农业种植、养殖、加工、林果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主动做好相关院校、科技单位与群众的牵线搭桥工作,要结合村情民意,采取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提高示范服务效果。对部分已形成传统观念、群众早已习惯,但缺乏科学依据的做法和流程,要引导教育群众逐步转变,切实将各项生产活动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二要做好农业生产新品种的推广。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每年向群众推广1—2个农林种植新品种,淘汰和改良劣势传统品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三要及时提供和传递有关农业种植导向、农产品销售、劳务用工等一系列有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信息,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群众脱贫致富进程中的作用。
扶龙头——扶持农村带头人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每个地方、每个行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龙头”作用的带动,XX村群众的脱贫致富也同样。因此,要做好农村带头人和已成立薏仁米产销专业合作社“两个龙头”的扶持、发展和壮大,使其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农村带头人的培养上,按照10—20户1人的范围规模,力争三年内培养20—40名涉及农业种、养、加,能够服务于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乡土人才和农村公益事业领头人。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扶持力度,配套完善功能设施,充分发挥对该村及周边乃至全县薏仁米产业的带动作用。
五、结束语
此次摸底工作旨在了解贫困村的致贫原因和脱贫过程中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困境。党的十八届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要求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政策,总书记在近期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脱贫攻坚刻不容缓,要打好这次脱排攻坚战,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XX村作为重点贫困村,是此次战役的难点与重点,要抓好当前政策的巨大支持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自己和产业发展计划,完成总攻目标,力争早日脱帽,率先脱贫出列。
第三篇:西部某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西部某村脱贫攻坚工作
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西部某村位于西部某县南部山区,距县城6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户-人,耕地面积-亩,人均-亩,县由西部某县司法局联系帮扶。西部某村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面为36.83%;2014至2016三减贫-户-人,2016年底贫困人口-户-人,贫困面为-%。2017年“双十”核查回退-户-人,新纳入-户人,剔除3户13人。目前全村贫困户有-户-人,贫困面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全村紧紧围绕保农民稳定增收、促社会和谐稳定这一核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富民产业,农业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村级主导产业以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转为主,2016年全村种植中药材1200亩,户均2.3亩,全村存栏家畜247头(匹),劳务输转613人次,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0元。
三、分析到村到户短板,落实帮扶措施
(一)到村短板及解决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深入分析我村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到村短板,主要体现在贫困发生率高、村级主导产
—1— 业不明确、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容村貌环境差等4个方面,针对以上短板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针对贫困发生率高的问题。全村未脱贫户数多,与验收指标贫困面下降到3%以下差距较大。严格按照到户11项脱贫指标,分析每户脱贫存在的短板和困难,按照“七个一批”管理办法,因户施策逐户逐项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干部签订帮扶责任书,落实“1+17”精准帮扶政策,按照时间表任务书弥补短板,并每月归纳总结落实情况,努力完成当年减贫计划,确保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
二是针对村级主导产业不明确的问题。发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畜牧养殖项目资金、联合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等金融支撑作用,切实加快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上,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新技术,提高农户大面积育苗和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2017年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2500亩以上,户均中药材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3亩提到5亩以上,同时,发挥村级种植大户的带头作用,引进中药材收购加工企业(九方药业),培育中药材育苗和种植基地,以保证农户种植有技术指导,出卖有销售渠道。畜牧养殖产业上,走草畜转化的路子,发挥全膜玉米种植面积大的优势,集合2017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牛羊养殖项目资金,发展牛羊养殖27户(3户养羊户、24户养牛户),现牛羊已经全面引种到户。同时,对每户养殖户制订了跟踪服务手册,对牛羊的成长及出栏等情况随时跟踪。林果业发展上,配合县林业局投放并栽植核桃树苗2000株,软儿梨树苗2000株,林果业种植面积达250亩。经过林业部门人员现场技术指导,农户着力掌握栽培技术,在树木防冻,防病虫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预测性防控能力。
三是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在今年5月份,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
—2— 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村级集体经济经济如何发展增收的问题。会议通过申请财政资金100万元,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草案。具体实施方案已报上级政府审批中,该资金配套完成后,能完美地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这一难题。
四是针对村容村貌环境差的问题。自今年年初以来,按照《西部某乡镇人民政府2017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主要做法是:通过悬挂横幅、入户宣传动员、播放环境保护广播稿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并且组织群众学习并签订了西部某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协议书,村内环境卫生每半月进行一次大规模清理工作,每周两次全员参与保洁活动,对村内长期存在的卫生死角,全部进行清理。现已修建垃圾台3处,并组织专人每半月清运一次。村内主要道路两侧共种植绿化树苗2000株,在流水不畅的路段,新建排水沟渠380米。
(二)到户短板及解决情况
全村未脱贫贫困户46户155人,按照贫困人口退出验收标准分析解剖,主要是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省定退出验收标准和三保障中安全住房有保障两方面不达标。
一是人均纯收入未稳定超过当年省定退出验收标准,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实现难度较大。针对全村贫困人口基数大的情况,参照评课人口家庭结构、劳动力状况、经济条件等,精细的将46户贫困户分为3类。一类是家中缺乏劳动力的11户39人政策兜底户,由村委会组织,将家中闲置的土地盘活,租赁给村上的种植大户,收取租金;一类是家中有养殖条件的6户33人发展养殖西蒙塔尔牛,家中负责养殖人员积极参加养殖技术培训,驻村干部定期联系畜牧站所技术人员打疫苗等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年内每户出栏一头牛,—3— 增加收入6000元。同时,家中富裕的劳力在农闲时就近县城务工;一类是29户83人以劳务输转为主的家庭(其中务工人员31人)要紧密衔接务工人员,每半月了解一次务工和收入状况,提供务工信息动态,确保平均每户务工收入达两万元。对于46户尚未脱贫的贫困户,组建互助小组,帮助村内有种植或收割劳力需求的家庭,以赚取小部分临时务工收入。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提高贫困户的收入,解决脱贫最大的难题。
二是贫困人口“三保障”目标仍有欠账。全村无安全住房19户(贫困户8户、一般户11户),其中C级房11户(常年在外4户,有小轿车1户,县城有商品房6户),D级房8户,今年以来落实危房改造3户(1户已主体完工,2户正在施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5户(5户已完成主体建设)。
四、基础设施完善 道路方面:
饮水方面:全村529户农户全部有安全饮水,其中497户已接通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率为93.95%,有32户(贫困户13户,一般户19户)尚未接通自来水。双联单位中医院和司法局各出资1万元,帮助未接通自来水农户延长主管,现正在施工,年底将实现全村100%自来水入户。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针对本村乡村舞台面积小,发挥作用不大的问题,今年积极争取33万元,修建一处占地86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套72平米的舞台,30米的文化长廊,79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套篮球场,健身器材等(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即将竣工)。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摸清底子,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摸清底数,夯实基础,把
—4— 收入不达标、三保障不达标的的家庭纳入建档立卡;对全村的住房逐户核查,并留取影像资料,不安全的住房分为C、D级,按照收入纳入建档立卡或上报行业部门解决。进一步摸清全村内患病,受教育人员,分类落实帮扶措施。
二是建立贫困退出责任清单,因户制宜制定退出计划。
1、靠实双联帮扶及各级干部责任,全面落实1+17各项政策。以“两不愁”和“三保障”为核心,根据致贫原因,以精细精微”绣花式“扶贫方式,以诚实诚恳“亲人般”帮扶态度,制定帮扶计划,全面落实帮扶措施。
2、切实提升贫困人口增收能力,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围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核心工作,因户施策,制定增收计划,要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增强致富能力,同时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借助双联单位力量或帮扶组织力量,介绍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务工,切实提高工资性收入。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进度。紧盯危房改造完成率100%的目标任务,统筹考虑各任务,算好时间账和任务账,进一步强化措施,集中安排使用改造资金,适度缩短改造实施进度,确保尽早实现全村农户住无危房目标。
—5—
第四篇:对脱贫攻坚感悟和思考[范文模版]
对脱贫攻坚的感悟和思考 3 3 篇
对脱贫攻坚的感悟和思考 3 篇
【篇一】
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啃下最硬的“骨头”,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铲除最后的“荆棘”,需要每一名帮扶干部重整行装再出发,坚定必胜信心,发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鼓足最大干劲、保持最硬作风、落实最强责任、用尽最强力量打好最后的总攻,确保全面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项都不能丢、一步都不能迟,以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兑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和诤诤誓言。
软硬兼施,啃下深度贫困“硬骨头”。胜利在望,最后的“硬骨头”却并不好啃。在百米冲刺决战决胜的最后关头,广大扶贫干部要发扬苦干、实干精神,查漏补缺,奋力冲刺。倒计时精准到分,作战图按天推进,收入表分毫必较。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等关键硬指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正排工序、倒排工期,采取超常规措施和超常规努力,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整改工作。
开展排查,在找准“根子”上下功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因此,广大扶贫干部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通过干部定期走访、群众自主申报、大数据实时监测……等方式开展地毯式排查,画好扶贫作战图,逐户分析贫困户的致贫根源,致贫痛点、脱贫堵点,切实做到找准问题,有的放矢。
精准施策,在开好“方子”上下功夫。针对找到的致贫“病根”,制定好查漏补缺、细化到户、细化到人的帮扶措施。打好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扶贫组合拳,持续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切实“把准病灶”,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一户一策、一村一案解难题,切实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补短板一补到位。
标本兼治,在治好“里子”上下功夫。要在脱贫成果的长效上下功夫,就要做到“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相结合,“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保持责任、政策、帮扶、监管的连续性、稳定性,不踩政策“急刹车”,帮助贫困户持续发展经营,防止返贫复贫,确保脱贫成果的成色和质量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帮扶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鼓足敢于争先的勇气,拿出敢于决战的胆气,亮出敢于决胜的豪气,迎着困难上,顶着困难干,将全部精力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一刻不停、一步不错,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等不得、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篇二】
2020 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收官时期,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完成这项伟大的历史任务。当然,在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我也在“三见”扶贫的工作经历中不断成长。
初见扶贫,惆怅不已,初出茅庐心恐慌。2019 年 9 月,我考取了内蒙古自治区选调生,成为了一名基层干部。按照组织安排,我被分配到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塔尔湖镇丰裕办事处丰华村担任支部书记助理,作为一名刚出校园的毕业生,对基层和扶贫了解甚少的我,便“懵懵懂懂”地开始了自己的基层扶贫之路。那时正赶上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开展,办事处、村两级把主题教育和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组织干部对农户住房和水冲厕所问题进行排查和整改,我也参与其中。由于我是外地人,在考取选调生之前从来没有来过巴彦淖尔市,更听不懂这里的方言,所以第一次入户走访,我十分恐慌,担心听不懂本地话耽误了工作。在办事处包村领导和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丰华村贫困户边某的家,开始排查住房和水冲厕所,经过一连串的询问,包村领导让我记录该户所排查出问题,可我却似懂非懂、一脸茫然,不知从何下笔。这天回来后,我惆怅不已,担心以后的工作无法继续下去。
二见扶贫,懊悔不已,上下求索学经验。在这之后,由于语言不通等原因,我很抗拒下村,总是想安安稳稳待在办公室里工作,也常心想,我一个大学生下村能学到些什么呢。可是没多久,当工作任务纷至沓来的时候,我才发现,不下村根本就无法了解具体的情况,无法完成方案的制定,无法完成报告的编写,甚至连一张表格都填不了。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明白这一道理后,我懊悔不已,主动跟随包村领导干部下村入户。说实话,对于刚走出校园的我,下村入户这是一项陌生的工作,如何向农户询问生活困难、排查解决问题、做好农村工作,这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还记得村支书说,要想做好农村工作,就必须要让农户把你当成自己人。去他家里拉拉家常或者打扫打扫卫生,农户就会认可你,愿意和你说心里话,因为你这么做就说明你心里已经有了他们。
一年来,借着主题教育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机会,我成为了一名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这让我获得了越来越多下村的机会,也让村委会变成了我的第二办公
地点,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我还积极学习当地方言,尽量避免与村民产生陌生感。今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尾声,各类扶贫任务接踵而至,我同驻村工作队其他成员积极入户,同时和村委干部一道,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推动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言献策,助力对接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时至今日,我再也没有当初高高在上轻视农村工作的想法,与之相反,我明白了农村和农民对于基层工作者的意义,也更愿意脚踏实地和村民们走在一起。
三见扶贫,孜孜不已,志在必得迎决战。今年 3 月,办事处进行分工调整,我成为了扶贫办的一员,开始专职从事脱贫攻坚工作。都说扶贫工作最能锻炼人,确实如此,对上我们要对接十八个行业部门和县扶贫办,对下我们要面对各村驻村工作队和扶贫助理,乃至贫困户本人。今年以来,为迎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我每天都很忙碌,组织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生产生活条件、帮扶责任人信息、家庭收入情况、“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十项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对动态管理人员进行核查,给予公益性岗位等帮扶措施,对督察反馈问题进行整改,对村、户档案进行整理,同时还要计划和对接好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时至今日,随着国家普查的结束,脱贫攻坚工作也即将收官,我对自己的成长和扶贫工作的圆满完成充满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还将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基层干部,我会继续保持孜孜不忘初心态,做好脱贫攻坚的后续工作,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篇三】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是赢取事业胜利根本保证。党员干部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路上的主力军,作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领路人,要信念坚定、踏实实干、敢于奉献,要做而行之的参与者、奋斗者、筑梦者,聚心凝力,争当出彩、有为干部,共筑中国梦,创造美好未来。
不惧黑夜、风雨兼程,做一个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前行的“筑梦者”。“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从无到有,从一到多,从过去到现在,一路走来,遇到了多少的艰难险阻,经历了多少次的生死存亡,从夹缝中创立到到国民革命战争,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一切的付出、坚持和牺牲都源于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理想信念,源于他们不惧牺牲、不忘初心、只为了中华儿女不再受屈辱,只为了中华民族不再受压迫,只为了缔造一个全新的中国。如今的中国,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复兴路上,困
难重重,党员干部始终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初心和使命,不惧困难,披荆斩棘,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进。
不畏艰难、乘风破浪、做一个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的“奋进者”。空口畅谈,成不了气候,唯有实干,才能安家兴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回顾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越过的艰难险阻、打胜的战役,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都是实干出来的。在脱贫攻坚中,党员干部不为艰难险阻,冒着烈烈夏日、走过凛冽寒冬,攻坚克难,摘除“贫困帽”,拔掉“贫困点”;在抗击疫情中,党员干部挡在一线,他们与死神相搏,日夜奋斗,将生死置之度外,将一个个生命救回人间;在抗洪抢险中,他们奔赴一线,与洪魔鏖战,敢于担当,与群众同心同行,患难与共……他们从来不空谈,也不空喊口号,实干、担当是他们永不改变的底色。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高山险峰,他们从不畏惧,敢于奋斗,他们刀山敢上、火山敢闯,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他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做一个为人民美好向往而努力付出的“奉献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力量与奉献,离不开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只有十四亿中国人民、九千万党员干部团结起来,一起奉献,一起奋斗,才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中国。党员干部作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满足人民美好向往的主力军,作为带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领路人,要主动奉献、敢于奉献、敢于担当;要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始终将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落在实地、干在实处,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做一个为了人民幸福生活、为了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的好公仆、好干部。
风雨砥砺初心,争当新时代出彩干部,做奋斗有为之人。在一代一代共产党人和中华儿女的努力下,如今的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科技不断创新、文化不断丰富的中国,是一个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奔跑的中国,让我们一起肩并肩、手牵手,奋进新时代,共建幸福美好中国!
第五篇:脱贫攻坚
1、脱贫攻坚“两个确保”目标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是什么?
答: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3、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是什么?
答:“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4、“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是什么?
答: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5、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提出的“四大切实”是什么?
答: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习近平提出对各类困难群众的“三个格外”是什么?
答: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7、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解决好哪四个问题?
答:要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8、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是如何规定的?
答: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
9、《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答:减贫成效。考核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减少、贫困县退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精准识别。考核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退出精准度。
精准帮扶。考核对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的满意度。
扶贫资金。依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重点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资金安排、使用、监管和成效等。10、什么是精准扶贫?
答: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11、精准脱贫“十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答:具体是指村级道路畅通工作、饮水安全工作、危房改造工作、特色产业增收工作、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教育扶贫工作、卫生和计划生育扶贫工作、文化扶贫工作、贫困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电力保障工作。12、“六个精准”是哪六个?
答:一是扶贫对象精准;二是扶贫目标精准;三是扶贫内容精准;四是扶贫方法精准;
五是扶贫考评精准;六是扶贫保障精准。
13、“十大要件”是哪十件?
答:一是领导精力要集中到扶贫攻坚上;二是财力支出要使用到扶贫攻坚上;
三是项目布局要倾斜在扶贫攻坚上;四是基础设施要优先在扶贫攻坚上;
五是工作作风要展现在扶贫攻坚上;六是排忧解难要着力在扶贫攻坚上;
七是改革举措要结合在扶贫攻坚上;八是力量组织要集合到扶贫攻坚上;
九是用人导向要体现在扶贫攻坚上;十是工作落实要显示到扶贫攻坚上,14、双联行动“六大任务”是什么?
答:一是宣传政策;二是反映民意;三是促进发展;四是疏导情绪;五是强基固本;
六是推广典型。
15、“1236”是什么?
答:“1”就是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2”就是做到不愁吃、不愁穿;
“3”就是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
“6”就是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16、“五到村”是什么?
答:一是目标任务到村;二是规划计划到村;三是项目资金到村;四是帮扶责任到村;五是监测管理到村。
17、“六到户”是什么?
答:一是结对帮扶到户;二是脱贫计划到户;三是项目安排到户;四是产业培育到户;五是跟踪监测到户;六是效益落实到户。18、“七到人”是什么?
答:一是“两后生”等学历型技能培训落实到人;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和助学金政策落实到人;三是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落实到人;四是农村低保、新农合、五保供养和农村特大病救助等政策落实到人;五是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落实到人;六是增收产业技术培训落实到人;七是创业型、开发性、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措施落实到人。
19、贫困村实现“八有”包括哪些?
答:一是有主导产业;二是有专业合作社;三是有教学点和卫生室;四是有敬老院和幼儿园;五是有综合性村民活动场所;六是有金融网点覆盖;七是有综合商业服务;八是有良好的村容村貌。、贫困户实现“八有”包括哪些?
答: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饮水;三是有基本农田;四是有增收产业;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资质证书;六是有基本社会保障;七是实现家里有余粮;八是实现手头有余钱。
21、“两个见面”“五个知道”是指什么?
答:“两个见面”即:双联扶贫工作队要与村干部见面,与帮扶户见面。
“五个知道”即:要让双联扶贫工作队员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让村干部知道双联单位是哪个和扶贫工作队队长是谁;让联系户知道联系自己的干部是谁;让贫困户知道帮扶的措施是什么;让全村群众知道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的规划。22、什么是建档立卡“五清”?
答:一是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做到“底数清”;
二是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
三是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做到“对策清”;
四是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四定两不”,即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做到“责任清”;五是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做到“任务清”。
23、脱贫攻坚验收“双六”标准是什么?
答:贫困村脱贫标准:基础设施条件达标、增收产业优势明显、人居环境条件较好、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基层组织建设有力、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贫困户脱贫标准:收入有保障、住房有保障、设施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
1、扶贫对象: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贫困户以共同生活的自然户为主。
2、贫困线标准:以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900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为识别标准。
3、贫困发生率:指低于贫困线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
4、两不愁、三保障: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5、四个切实: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6、五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7、六个精准:即坚持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8、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产业脱贫工程、就业脱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生态保护脱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健康脱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
9、四项清单: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脱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
10、双包:单位包村、干部包户。
11、贫困户“四有”即“四个一”:一册(扶贫手册)、一人(帮扶联系人)、一招(具体帮扶措施)、一证(脱贫光荣证)。
12、贫困村“五有”:作战图、四项清单、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室、完整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