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指南[精选]

时间:2019-05-14 22:3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指南[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指南[精选]》。

第一篇: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指南[精选]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特点及其应

用指南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接触氧化法、由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污泥池、和风机六部分组成。该设备适用于埋入地下,不占地表面积,运行对周围无影响。进水平均BOD5为200mg/l以下,出水降为50mg/l以下,去除率80%,COD去除率81%,悬浮物去除率80%。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特点:

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可埋入地下,设备上部栽种花草或建设小型建筑物。

2.对周围环境无影响,污泥产出量少,噪音小。

3.工艺新、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4.各单元组成齐全,操作效率高;

5.处理核心与辅助相结合,出水水质稳定;

6.采用重力流,节省能源;

7.操作简便,维修方便;

技术资料由长春莱特莱德水处理公司提供

8.全自动控制、无需专业人员管理;

9.设备可按标准制造、也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特殊设计布置

10.该设备以高效生化处理为核心,集生化处理、沉淀、过滤、消毒等单元处理为一体,处理水质稳定性好。

该设备综合开发SBR生物处理技术,采用独特的方式进水、滗水、好氧曝气和缺氧搅拌,成功实现污水可靠达标排放。解决了目前大多一体化设备存在的噪声、恶臭、需定期更换填料、曝气头易堵等问题。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生活废水和与之相类似的工业有机废水的达标排放处理,处理方法是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接解氧化法,也可根据要求在前段或后端加上物化法综合处理,水质的设计参数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质设计。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共有六部分组成: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消毒装置,污泥池,风机房组成,可在地上安装也可深埋地下。

初沉池:

技术资料由长春莱特莱德水处理公司提供

初沉池为竖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2~毫米/秒,沉淀下来的污泥用空气或泵提至污泥池。

接触氧化池:

初沉后的水自流至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接触池分为三级,总停流时间为4~5小时,填料为新颖弹性填料,易结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积为380㎡/m3,接触池气水比在12:1左右。

二沉池:

生化后的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为二只竖流式沉淀池并联运行,上升流速为0.1-0.15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气提至污泥池。

消毒池及消毒装置:

标准为40分钟,若是医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时间1-1.5小时。消毒采用臭氧或次氯酸钠接触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装置能根据出水量的大小不断改变加药量,达到多出水多加药,少出水少加药的目的。需要其它消毒装置可另行配制。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适用范围:

主要适应于生活小区、宾馆、度假村、学校、旅游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小规模人口长期聚集地的生活污水。

技术资料由长春莱特莱德水处理公司提供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范围:

20t/d—500t/d(满足100—5000人日常生活用水量)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

污水经过隔油隔渣池除去水中的浮油和粗大杂物,进入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调节池提升泵根据调节池中水位高低自动提升污水去SBR生物反应池,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在SBR生物反应池中被大量的活性污泥吸附,并被微生物分解和利用,悬浮物被沉淀截留,上清液经过消毒后达标排放。剩余污泥和格栅拦截的杂物储存在隔油隔渣池,根据实际产生量定期清理。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优点:

1、理想的静止沉淀,能够获得上佳的处理出水水质。

2、好氧和缺氧交替运行,成功实现污水脱氮。

3、不采用鼓风曝气,避免了鼓风机带来的噪音污染以及曝气头更换和维修的困难。

4、采用独特的构造方式,最大限度减少臭气扩散。

技术资料由长春莱特莱德水处理公司提供

5、妥善的剩余污泥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人工操作,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6、可编程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运行状态调整,以获得最佳运行效果

7、一体化制造,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系统的集成,减少了占地面积。

技术资料由长春莱特莱德水处理公司提供

第二篇:春雷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特点及作用

春雷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特点及作用

(文章出自: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特点及作用:

1、外观依托集装箱大小外壳,能够满足海运要求,运输极为方便;

2、安装方便,用户只需将进出水管道直接与该设备连接即可正常运行;

3、操作简单,设备可根据事先编辑好的控制条件,自动运行,亦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手动进行控制;

4、运行灵活,设备可适应来水水量不断波动的情况;

5、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方式可分为连续流或间歇流,运行方式灵活,操作简便。

6、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作为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工艺,生产成型快,使用操作方便,也有不少地方作为应急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备用,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管网布及不到位,无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临时污水处理厂或者备用污水处理厂设备。

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集灵活、便捷、节约、实用等优势在环境治理行业成为新兴创新优势,在污水处理行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能。

第三篇: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及特点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

应用领域及特点

一、应用领域

1.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近些年来数控机床为适应加工技术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技术领域都有巨大进步。

a.高速化:由于高速加工技术普及,机床普遍提高了各方面的速度。b.高精度化: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已由一般的0.01~0.02mm提高到0.008左右;

c.新型复合数控机床:如5轴5面体复合加工机床,5轴5联动加工各类异形零件。

2.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未来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

二、特点

1、智能化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得益于模糊技术与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近几年,处理器速度的提高和微机的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创造了条件,有力地推动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2、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的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

3、模块化

模块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

第四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要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要领

伴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了多方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兴建污水处理项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成为很农村地区处理生活污水的共同选择。那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如何安装的呢,安装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今天给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些安装细节。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过程步骤较多,主要可分为开挖,垫层,浇筑基础,钢筋绑扎,支模,浇筑板墙,拆模,设备吊装,回填,设备调试等。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设计图纸来进行。

管道安装连接应该在设备就位时考虑好,设备就位时必须按说明书或者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配合吊车将设备移动到指定位置,罐体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错,特别是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方向。

基础安装完毕后设备与基础地基必须连接固定,绝对保证不使设备流动上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同时须在设备中注入污水(无污水时,用其他水源或自来水代替),充满度必须达到70%以上,以防设备上浮。

同时,检查好各管道有无渗漏。同时保证设备其他外力因素移动或者倾斜。当设备安装并固定完成后,即可将进入回填环节。土壤需要均匀回填到设备四周并夯实,不能让土堵塞人孔盖板上的进气口。

一体化污水处理安装也包括控制柜的安装,把电控柜控制线与设备接通,接线时注意风机及电机的转向,控制柜要放在通风处,保持干燥,一般控制柜不能放在露天。须防日晒,淋雨等。

此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设备安装之处必须保证下雨不积水,(2)设备的出水管必须在相对地坪0.4m以下,(3)设备上方不得压有重物,(4)设备一般不得抽空内部污水,以防止地下水把设备浮起。

第五篇: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doc

第1章绪论

第一节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1、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的统称,并把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线和制造过程也包括在内,发展了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2、机电一体化包括六大共性关键技术:精密机械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总体技术。

3、名词解释:机电一体化产品

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应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产生出来的新一代的机电产品。

第二节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及相应功能

1.机械本体机械本体包括机械传动装置和机械结构装置。其主要功能是使构造系统的各子系统、零部件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安置在一定的位置上,并保持特定的关系。

2.动力部分功能是按照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机电一体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用尽可能小的动力输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功能输出。

3.传感检测部分 功能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并装换成可识别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其功能通常由专门的传感器和仪器仪表完成。

4.执行部分功能是根据控制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执行部分是运动部件,一般采用机械、电磁、电液等机构。它将输入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5.驱动部分功能是在控制信息作用下,驱动各种执行机构完成各种动作和功能。

6.控制与信息处理部分功能是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分析、加工,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送往执行部分,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性能。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一般由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PLC)、数控装置以及逻辑电路A/D与的、D/A转换、I/O接口和计算机外部设备等组成。

7.接口一是交换;二是放大;三是传递。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三节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六大方面)

1.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

2.传感检测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感觉器官

3.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信息的交换、存取、运算、判断和决策。机电一体化主要采用工业

4.自动控制5.伺服传动技术6.系统总体技术

第2章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机械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要素,主要用于执行机构、传动机构、支承部件。

第一节机械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1.机械移动系统

机械移动系统的基本元件是质量、阻尼器和弹簧。

第二节机械传动系统的特性、影响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动链的动力学性能的因素:(1)负载的变化(2)传动链惯性(3)传动链固有频率(4)间隙、摩擦、润滑和温升

2.机械传动系统的特性(公式—选择)P22-23

(1)阻尼线性阻尼下的振动为实模态,非线性阻尼下的振动为复模态阻尼比§= C/2√mkc:粘性阻尼系数m—系统的质量 k—系统的刚度(2)刚度对于伺服系统的失动

量来说,系统的刚度越大,失动量越小。对于伺服系统的稳定性来说,刚度对开环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而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提高刚度可增加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3)谐振频率(4)间隙(1)齿轮传动的齿侧间隙的消除 1)刚性消隙法2)柔性消隙法 3)丝杠螺母间隙的调整垫片式调隙机构、螺纹式调隙机构、齿差式调隙机构

第三节机械传动装置齿轮传动使用最多的原因是:瞬时传动比为常数、传动精确、强度大、能承受重载、结构紧凑、摩擦力小、效率高。

谐波齿轮减速器原理若将钢轮固定,外装柔性轴承4的波发生器凸轮3装入柔轮2中,是原形为圆环形的柔轮产生弹性变形,柔轮两端的齿与钢轮的齿完全脱开,长袖与短袖间的齿测逐渐齿入齿出。与一般齿轮传动相比有下列特点(1)传动比大单级50~500多级可达3000以上(2)承载能力大(3)传动精度高(4)齿侧间隙小(5)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第四节回转运动支承主要由滚动轴承、动压轴承、静压轴承、磁轴承等承担。直线运动轴承主要是指直线运动导轨副起作用是保证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精度。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的直线运动支承有滑动导轨滚动导轨液体和气体静压导轨

第三章检测技术

第一节 传感器的性能(1)静态特性指标: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2)动态特性传感器的使用原则1)足够容量2)与测量或控制系统的匹配性好,装换灵敏度高3)精度适当且稳定性高4)反应速度快,工作可靠性好5)适用性和适应性强6)使用经济

第二节光栅 由标尺光栅和指标光栅组成。是位移监测器,特点精确高、响应速度快、和量程范围大。P=0.001mm把摩尔条纹调大10mm则放大倍数相当于1000倍

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传感器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直线式和圆盘式。分别检测位移和转角。

第三节光电式速度传感器是由装在被测轴上的带缝隙圆盘、光电器件、和指示缝隙盘组成。

第四节接触式位置传感器1)由微动开关制成的位置传感器2)二维矩阵是配置的位置传感器。接近式位置传感器按其工作原理主要分电磁式、光电式、静电容式、气压式、超声波式。

第五节 测量放大器需要电路具有横高的共模抑制比以及高增益、低噪声和高输入阻抗。程控增益放大器经过处理的模拟型号,在送入计算机处理前,必须进行量化,及进行模拟数字变换,变换后的数字信号才能为计算机接受处理。在计算机自动测控系统中往往不希望、有时也不能利用手动办法来实现增益而希望利用计算机采用软件控制来实现增益的自动变化。隔离放大器在有强电或电磁干扰的环境中为了防止电网电压等对测量回路的损坏,其信号输入通道采用隔离技术。能完成这种任务、具有这种功能的放大器。

第七节用软件线性化处理的方法有:计算法、查表法、插值法。

第四章伺服传动技术伺服的意思是伺候服侍,就是在控制指令的指挥下,控制驱动元件,是机械系统的运动部件按照指令要求进行运动。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执行机构、和检测装置。通常伺服电动机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具有宽广而和平的调速范围、具有较硬的机械特性和良好的调节特性、具有快速响应特性、空载使动电压小。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脉冲信号装换成位移角的执行元件。对这种电动机施加一个脉冲后,其转轴就装过一个角度,称第一步。脉冲数增加位移角随之增加,脉冲频率高装速快,相序改变,电动机反转。

第二节直流伺服系统结构:相敏放大器、位置调节器、速度放大器、pwm功率放大器、伺服电动机、减速器、位置检测

脉宽调制型pwm功率放大器基本原理:利用开关功率器件作用,将直流电压换成一定频率的方波电压,通过方波脉冲宽度调制,改变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Pwm控制电路脉冲调制器、逻辑延时环节、晶体管基极驱动器。

第三节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器 6个功率开关、12个晶体管。

Spwm变频调速系统:绝对值运算器、函数发生器、逻辑控制器。

环节分配器:三相三拍、三相六拍、双三拍

电液伺服系统是由电信号处理部分和液压的功率输出部分组成的控制系统,系统的输入是电信号。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常用于机床工作台的位置控制、机械手的定位、稳定平台水平位置控制等。电液速度伺服控制系统:若系统的输出量为速度,将此速度反馈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比较,就可以实现对系统的速度控制。

第五章计算机控制技

1.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

这类系统中计算机的运算和处理结果直接输出作用于被控制对象,故称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2分布控制系统式

分布式综合了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采用多层分级结构的构成,从下而上的分为控制级,控制管理级和经营管理级

3传送的方式

无条件传送 查询式传送 中断式传送D/A转换器是指将数字量转换位模拟量的电路DAC0883主要是有两个8位寄存器和一个8位D/A转换器组成的。使用两个寄存器的优点是可以进行两次缓冲操作,使该器件的应用有更大的灵活性。A/D模数转换器是将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值量的器件。实现的方法a逼近法b双积分法。7 STD总线的技术特点a小板结构b严格的标准化c面向I/O设计d高可靠性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

a Z80系列STD总线工业是最早开发的一种机型,特点可靠性高 价格便宜 普及面 等优点,目前占有很大市场

b 单片机系列本身就是工业控制机,集成密度较高,作为控制应用其功能比较齐全,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数值PID调节器的设计

PID能够较好的兼顾动态控制系能和稳态控制系能

第六章简单的机电一体化

1全自动洗衣机

工作时单面片机通过检测待洗衣物的浑浊度 布质 布量和水温等作为模糊推理的输入条件。

第七章工业机器人

1.工业机器人的组成 操作机 驱动系统 控制系统 人工智能系统

2.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a按操作机坐标形式分为 直角坐标型工业机器人 圆柱型 球坐 多

关节型平面关节型机器人b按控制方式分类 点位控制 连续轨道控制c 按驱动方式分类 气动式 液压式 电动式

3.手腕是由弯曲式关节和转动式关节组成。两自由度腕关节来说有RR和BR两个结构,对于三个自由度 BBR BRR RBR RRR RBB五种表示p表示俯仰Y表示摆动R表转动

4.手部很据其结构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夹持器 专用工具和万能手三类

5.机械夹持器分为 回转式 移动式 内撑式

6.研究工业机器人的目的是建立工业机器人个运动构建与手部在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建

立机器人的手臂运动的数学模型,为控制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提供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为仿真研究手臂的运动特性和设计控制器实现预定功能提供依据。

7.工业机器人的力学分析分为静态力学分析和动态力学分析。静态力学是研究操作机在静

态条件下,手臂受力情况;动力学分析是研究操作机各主动关节驱动力与手臂的关系,从而得出工业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

第八章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柔性制造系统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FMS是指可变的 制动的化程度较高的制造系统,主要包括若干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用一套自动物料搬运系统连接起来,由布级多级计算机系统进行综合管理与控制。

适用范围:能解决单件 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问题,也能适应大批量 多种产品的自动化问题,它把高柔性 高质量 高效率结合起来,在当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2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组成:加工系统 物料系统 能量系统 信息系统。

下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指南[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指南[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污水处理调节池技术应用

    对于调节池,一般做污水处理设备的都很熟悉。设备、结构简单,但是也正是在于对它的轻视,在工作近四年工程实践中吃了不少的苦头,为此专门讲讲我对调节池的理解,望抛砖引玉。 1、......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选型资料[优秀范文五篇]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选型资料 目前乡镇水环境现状有几个特点: 第一、缺乏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污水直排。我国 95%以上村庄 和 90%以上的小集镇都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和处......

    适合东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范文)

    更多资源news.h2o123.com 适合东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本文所指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在该区域内,既有大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地,......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一)基本概念 人工湿地实质是一个综合生态系统,主要应用生态系统中各个共生物种的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再生作用,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 1、机加类 (1)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 (2)液压泵盖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加工外圆夹具设计 (3)液压缸的结构及机械......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办公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

    摘 要 机电一体化这种复合化技术的“乘法效应”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前景变得十分宽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显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带给人类社会的不仅仅是生产力水......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深化,各个领域发展都加快了步伐,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层面也有了优化,对生产领域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经......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合集五篇)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摘要 讨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绿色化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改变整个机械制造业面......